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_新苏南模式_与_新温州模式_的对比研究

_新苏南模式_与_新温州模式_的对比研究

_新苏南模式_与_新温州模式_的对比研究
_新苏南模式_与_新温州模式_的对比研究

聚焦长三角

摘要:本文通过对“新苏南模式”与“新温州模式”的对比研究,针对目前苏州模式的经济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构建“新苏州模式”的建议和对策,希望对苏州在经济转型期实现跨越式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新苏州模式;外向型经济;发展道路

Abstract:This paper i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New South Jiangsu model"and the"New Wenzhou mod-el"in view of the current developments and problems of the Suzhou economic development model.This paper pro-poses a?"New?Suzhou?Model"?with some recommendations and strategies that would be helpful during the econom-ic transition?to an exported-oriented development mod-el.

Keywords:New Suzhou model;Export-oriented econo-my;Development path

上世纪80年代以来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转型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这一地区出现了一系列带有区域发展特点的转型与发展模式,如“苏南模式”与“温州模式”,受到了人们高度的关注。这两种模式是在分权式改革背景下,在具有特定的资源禀赋条件的不同经济区域中形成了不同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但由于两地的社会经济状况和历史条件等因素的差异,所选择的制度变革方式和结果是完全不同的,对我国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和社会意义。

如今,“苏南模式”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化也有了新时代的特征,演变成了新苏南模式,并且它有了两个典型的分支——

—“苏州模式”与“江阴模式”。

近几年来,苏南模式的典型城市——

—苏州的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广泛关注。苏州作为外向经济发展比较发达的地区之一,在当前处于经济转型和区域竞争异常激烈的关键时期,更应对当前的发展态势进行全面深入地研究分析,谋划对策,积极借鉴温州快速发展的有益经验,充分发挥既有优势,不断挖掘潜力,加速推进苏州实现跨越式发展,从而形成有时代性意义的“新苏州模式”。

一、新苏南模式和新温州模式的内涵及发展特征

1.新苏南模式的内涵

“新苏南发展模式”是在经济国际化背景下,在原有的“苏南模式”基础上,经过创新演进所形成的新型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模式,其基本内涵是“三以三坚持”,即以实现“两个率先”为目标,以园区经济为载体,以打造现代国际制造业基地为引擎,坚持改革创新,坚持快速发展、科学发展、协调发展,坚持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国际化互动并进。

2.新苏南模式富有新时代的特征

①外向型经济。以外促内、内外互动是苏南在对外开放过程中逐步实现经济国际化的一大特色。上世纪90年代初,通过开发区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奠定了开放型经济的基本格局;本世纪初,着力打造建设国际制造业基地,从而迅速提高了经济国际化水平。统计数据显示,苏南外贸依存度高于全国平均数10个百分点,外资依存度高出全国平均数2倍多。目前,苏南地区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态势已经确立。

②园区经济。为了节约宝贵的土地资源、发挥集约优势、争取优惠政策,苏南把开发园区的建设和管理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目前苏南已建成国家级开发区10家,省级开发区38家,比如苏州拥有4个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和9个省级开发区,基本上是在1990年代初开始建设的,在基础设施上投入了巨大的资金。经过7~9年的大规模建设,现在这些园区已进入产出阶段。

③混合型经济。首先,原有集体经济依然存在于各种经济组织或实体之中;其次,企业改制使民营经济成为除外企之外最重要的经济发展源。最后,在国际制造业资本纷纷向长三角地区转移的机遇下,由于苏南地理位置优越,加上劳动力素质较高,很多跨国公司都选中苏南作为它们的加工基地。最近几年,随着中外合资合作的发展、企业横向联合的展开、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的推行,中外资之间、城乡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企业和个人之间、企业和企业之间相互交叉渗透,苏南地区已形成多种形式的混合经济。

④城市化。苏南经济的发展既是一种经济乡镇企业化的过程,同时也是一种农村城市化的过程。苏南的城市化是以工业化为根基,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并进。从上世纪开始,开放型经济的发展使城乡壁垒逐渐被打破,出现了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市集中、住宅向社区集中的“三集中”趋势;本世纪初以来,随着中心城市现代化改造步伐的加快,苏南地区逐步迈进了以大中城市为主导、以小城镇为纽带的城市现代化、城乡一体化的崭新时代,有力地促进了工业与农业、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

3.新苏南模式的两种典型分支——

—江阴模式与苏州模式在旧苏南集体经济发展模式没落的同时,新苏南模式也逐步诞生及成长。其中以苏州、昆山为代表选择了外生式的发展道路,而以江阴为代表则继续探索内生式民营经济发展之路。

乡镇企业+传统产业,“江阴模式”的成功之处在于以资本为

“新苏南模式”与“新温州模式”的对比研究

□周东梅

(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系,浙江苏州215125)

45

2009年11月Special Zone Economy特区经济

纽带,实现了资源要素的最佳组合;而苏州模式是典型的引进发展型,通过建立工业园区,以强势政府和有效政府为基础,以招商引资为手段,以土地换资金,以空间求发展。

二、苏州模式的经济发展现状以及“新苏州模式”的构建

1.苏州模式经济发展的现状

①综合实力增强。2006年,苏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4820.3亿元,总量在全国大中城市中保持第五位。从2000~2006年苏州的地区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一直呈上涨趋势,综合实力每年都在加强。

②外向经济推进。对外贸易也实现了较快增长。2006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742.6亿美元,居全国第三位。2008年实际利用外资61.7亿美元,居全国城市第二位。外向经济继续推进,进出口总额逐年增加,实际利用外资也保持上涨趋势。

③投资力度加大。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固定资产投资结构调整优化。2006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2000亿元,达2106.99亿元,比上年增长12.7%。2003~2004年实现了较大突破,从812.81亿元增长到1408.93亿元,同比增长73.3%。

2.苏州模式存在的负面因素

①导致了苏州经济发展对外资的过分依赖。目前,苏州的经济已经演化成一个高度依赖于外资的外生型经济结构,2005年外贸依存度高达279%。外生型经济可能碰到的问题是高度依赖于外来投资所带来的前景的不确定性,一旦本地成本增加外资完全可能再去寻找成本更低的投资场所,那么本地经济增长就会受巨大影响。同时,由于“苏州模式”是一种以出口为导向的发展模式,一旦国际市场发展变化,国际经济出现震荡或危机,苏州的经济必然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②导致了苏州经济发展的整体科技含量不高,自主创新不足。苏州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较为明显的本土企业和外资企业技术水平的二元化格局。一方面,苏州本地企业规模小,技术创新能力不强,投入不足,遏制了产业技术进步和实现技术超越的潜力;另一方面,苏州的出口加工业生产的核心技术依靠国外技术的状况较为严重,关键技术、设备依赖进口,自己处于国际产业价值链的低端中游,附加值很低,产品不具备明显的国际竞争力,而上游的技术研发和下游的产品营销等附加值高的环节仍然牢牢的由外方控制。

③当地居民的收入增长速度大大低于经济发展的速度。从投资、进出口贸易额、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以及税收等指数看,苏州名列全国20个大中城市前列,但苏州市民的实际收入水平相对增长不快,其原因也与其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有关。苏州外企大多是加工制造类企业,是跨国公司的生产基地,大量需要文化层次低的廉价劳动力,而需求高素质高工资的技术和管理人员很少,而且由于受到大量外来劳动力的竞争压力,本地职工没有竞争优势。为了吸引外资,政府对此也听之任之,从而加剧了这种情况的发生。

④当地民营企业的发展受到阻碍。虽然在外来资本的带动下,本土为之配套生产的民营企业得到了一定发展,但是相较外资的发展规模还是明显偏弱的。根本原因是由于现阶段“苏州模式”的不完善对民营经济的限制,主要表现是:内外资企业实行不同的政策,在投资、销售、税收、市场准入等方面,实行歧视性政策。在外资企业居市场竞争主导的情况下,民营经济在资源配置、市场配额上如何由弱到强,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因素。

3.构建“新苏州模式”的道路选择

①“新苏州模式”的道路。从苏州模式向“新苏州模式”的道路应该选择应该是:从外资主导的出口加工模式转变为本土制造企业承接跨国公司外包的模式,让本土企业真正成为跨国公司主导的全球生产体系的一部分。这是本土经济实现与外资经济互动和一体化发展的最好选择。实践证明,本土企业只要加入这条由跨国公司主导的价值链,接手到跨国公司的外包定单,就能通过“边干边学”,积累大量技术和管理诀窍,不断提高自身素质,逐步跃升到较高附加值的环节。在此过程中,本土企业必然要经过3个阶段:向跨国公司学习阶段、与跨国公司合作阶段、与跨国公司既合作又竞争的阶段,其核心竞争力必将不断得到增强。

②“新苏州模式”发展的良好基础。事实上,原有苏州模式下发展起来的外资出口加工业,已经为“新苏州模式”的发展准备了良好基础。

首先,外资出口加工业时期留下的巨额资本积累解决了本土经济的起飞资金不足问题,从而为本土企业的腾飞做好了资金准备;其次,帮助培养了一批本土企业家。通过创建和管理企业,外方企业家为本土企业家做出了表率,本土企业家从中学到了国际企业运作的流程与规范,降低了学习成本;再次,技术人才、管理人才的积累。外企帮助本土培养了大批的技术和管理人员,这些人才积累了大量管理技能和技术研发经验,完全有可能成为加入全球产业链的本土企业的核心骨干人员;最后,密切了本土企业与国际市场的联系,替本土企业打通了走向国际化的上升通道,使其获得了加入跨国公司主导的垂直专业化生产体系的机会。

从外资拉动的出口加工贸易模式到本土企业承接跨国公司外包模式,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可以将这一模式的转变过程分为3个阶段:

出口加工贸易模式到承接跨国公司外包模式的转变过程图

③实现与外资出口加工企业配套的建议。目前,苏州模式转向“新苏州模式”面临的首要问题是本土企业能否实现与外资出口加工企业的配套,这是走向承接跨国公司外包模式的第一步。

46

特区经济Special Zone Economy2009年11月

必须花力气去做好二者的嫁接工作,鼓励外企本土化,让更多的本地企业为外资企业配套,用外资经济带动而不是代替本土经济。具体来说,应该做到:

a.要考虑本土企业的技术水平和配套能力,选择性的引进外资。引进外资必须眼光向内,立足于本土企业的技术水平和配套水平。需要注意的是,外资引入时,不一定要是完整的产业链。完整的产业链的引入,虽然一时可以增加当地的产值和招商引资数目,却断绝了本土企业为外资配套的可能性。

b.鼓励外资企业的出口加工品增加本土企业的附加值、延长出口加工品的本土企业的生产链条。通过给予外企使用国内中间品与进口中间品同样、甚至更为优惠的税收待遇,引导其首先考虑与本土企业配套、建立合资企业,使得本土企业与外企之间形成比较固定的配套生产关系。

c.弥补本土企业与外企的技术水平差距。在培养本土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的同时,要鼓励外企前来创办研发机构,发展合资企业或签定技术转让条款,从而加大外企的技术溢出效应,缩小技术差距。

4.构建“新苏州模式”的建议和对策

①实现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的转化。苏州高能耗产品之所以能大量生产和出口,是因为其中能源等要素很大程度上掌握在政府手中,价格太低,污染也不必支付成本,而这种政府主导的、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日渐凸显其弊端,必须有效地加以改变。政府应优化产业结构,并通过出台重大举措,解决体制问题。要进一步放松对能源、资源价格的政府管制,推进市场化,这对于增长方式实现“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尤其必要。

②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服务业,使产业结构协调发展。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可以提升现代制造业的产业结构,有效化解市场风险,促进区域经济的稳定协调发展。因此,苏州应大力发展与制造业相配套的生产性服务业,并以此推动整个服务业的发展上规模、上水平,实现二、三产业互动互融。培育关联度较大的新兴服务业,应选择文化产业。文化产业对未来增长空间大,对物质资源消费相对低,同时又能发挥苏州悠久历史名城的特点。没有文化内容,旅游、娱乐、餐饮等诸多子行业都会大为逊色;没有文化内容,工业产品的需求和附加值也明显减少。

③积极发展民营企业,使苏州“既长骨头又长肉”。苏州被称为“只长骨头不长肉”,人均GDP与人均可支配收入存在很大的差距。所以在大力引进外资的同时,有必要加快本土的民营经济发展。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扩大民间资本的准入领域,在政策、资金和土地提供上给予与外资相同的待遇。同时针对当前民营企业发展现状,要鼓励其加大科技投入,针对其资金困境提供可靠的资金保障,为私营经济的发展提供好服务。要引导和鼓励民营企业积极向外企学习技术和管理,使其迅速发展为苏州经济的另一个重要推动力。同时,鼓励有条件的民营企业积极开拓外部市场,真正实现苏州经济发展的国际化。只有民营企业发展了,苏州老百姓才有了自己的经济,才能真正富裕起来。

④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近年来苏州的经济确实得到了很大发展,但是可用土地越来越少,生态资源越来越差,环境资源的瓶颈已经制约苏州的进一步发展。所以应努力“转变增长方式为主要任务,从根本上加快推进以追求速度为主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主的集约型增长方式的转变,以推进产业优化升级为主要目标,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才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努力实现又快又好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炳炎.“苏南模式”与“浙江模式”之异同[J].科学决策月刊,2006,(07).

[2]陈智敏.论“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6,(10).

[3]李可.从“苏南模式”到“新苏南模式”[J].苏南科技开发,200 4,(08).

[4]窦开龙.“温州模式”和“苏南模式”比较研究及启示[J].重庆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05).

[5]曾水良.“新温州模式”透析[J].中国中小企业,2005,(11).

[6]林耸,马宗国.新“苏南模式”研究[J].商业时代,2004,(11).

[7]孙肖远.苏州外资经济未来走向[J].决策咨询,2004,(10).

[8]蔡吉跃.苏南、温州模式之比较[J].湖南经济,2003,(01).

[9]宋言奇.解读新苏南模式[J].城镇化研究,2005,(01).

[10]应云进.温州模式、苏南模式发展的共同点研究[J].企业经济,2003,(04).

[11]汪国华.“苏南模式”与“温州模式”比较研究[J].经济研究,2005,(05).

[12]顾松年.从苏南模式的创新演进到新苏南模式的孕育成型[J].现代经济探讨,2004,(05).

[13]马丽平.透视苏州发展模式[J].现代经济探讨,2005,(09).

[14]郭志仪,林贵.我国工业化过程中的区域发展模式比较[J].温州大学学报,2005,(08).

[15]王必达.后发优势与区域发展[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16]郝寿义,安虎森.区域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17]罗家德.社会网分析讲义[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18]James Simmie,Innovative Cities.Spon Press,Lon don and New York,2001.

作者简介:周东梅,女,37岁,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系讲师,硕士学位。

47

2009年11月Special Zone Economy特区经济

温州模式

b温州模式 1.温州模式的形成与发展 温州模式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最早由费孝通提出,是以家庭式的私人企业为基础,以民间灵活的金融制度为支撑,以自发扩展之产业结构为依托的一种发展模式,具有典型的古典市场经济特征。 温州模式的出现,有其独特的地理背景。温州丘陵山地占土地面积的81.7%,又是我国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人多地少。这种环境促使温州农村人口向二、三产转移,外出经商谋生或从事力所能及的个体生产。温州作为我国东南沿海的历史古城,有着悠久的工商业历史,温州人历来被誉为心灵手巧,富有创新,擅长工艺、善于经商。而永嘉学派孕育的“不等不靠不要,务实创新,敢为天下先,爱拼才会赢”的温州精神又成为其人文基础。改革开放赋予了温州经济发展的良机,温州模式得以产生。 从发展历史来看,温州前进与发展,都是创新的结果。改革开放初期,率先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创办十大专业市场,后来又最早创办股份合作制企业,把市场机制引入基础设施领域,以及引导民间资本兴办教育等等,这些都开了全国之先河使温州取得了先发性的优势,赢得了较快的发展。 2温州模式的特征与缺陷 2.1温州模式的特征 温州模式的首要特征便是社会资本发达,能够充分利用手中的社

会资源并依靠传统社会关系网络掌握丰裕的社会资本是温州商人驰骋天下的重要保证。 小商品大市场的是温州模式的又一特征。温州企业在家庭经营的基础之上通过明确的分工与专业化生产并以市场交易取代企业内部的产权与管理关系形成了完善的区域产业集群,有效降低了交易成本,促进了规模经济的形成。这样的方式充分发挥了温州企业家族化经营的优势,节约了管理成本,保证了经营效率同时还使其创富精神常青,避免了“大企业病”的出现。 温州模式以民间投资为主。在温州民间投资成为企业获取资金的主要途径,而这一现象的产生也并非偶然。首先,温州的产业构成以启动资金少技术要求低同时外部资金可获得性差的轻工业为主,因此区域内部投资成为了温州企业生产运营的主要资金来源。其次,温州市内存在庞大的民间资本存量为内部的民间投资提供了资金保障。 此外,温州企业还创造性的建立了所有权归公通时又符合自身利益的股份合作制。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家庭工业为主体的温州经济陷入了第一次发展困境,当时需一种新的企业组织制度打破原有的制度均衡从而帮助温州经济走出困境。于是股份合作制应用而生,使温州企业的发展困局顺势得以化解。 2.1温州模式的缺陷 从1978年改革开放到1998年的20年中,温州的GDP增长速度在浙江省内11个地市的排名中一直名列前茅。但自1998年以来温州经济增速开始相对慢于浙江其它一些地区,随着不断地发展,温州模

《管理与沟通》期末作业

对青岛模式和温州模式的探究 一、青岛模式和温州模式的比较 (一)青岛模式 青岛模式是培育大企业、造就大品牌的区域性模式。青岛是我国拥有名牌产品与名牌企业最集中的城市之一,它拥有十个中国驰名商标,三十一个中国名牌产品,也是最早拥有国际品牌的城市,其中海尔是中国本土唯一入选的世界最具影响力的一百个品牌之一;并于2004年跻身世界五百强;在中国最受欢迎的品牌和最具市场竞争力的品牌评比中,青岛入选数量在国内名列前茅,被公认为全国拥有名牌最多的城市。同时青岛还有一个独特的“企业家扎堆”现象,在2004年全国优秀企业家评选活动中,青岛同时有三位企业家入选。一个沿海中等城市,短短十几年内,同时拥有如此众多的知名品牌和知名企业家,引起经济学界的广泛关注,并把这种大企业云集、名牌集聚、企业家荟萃的经济发展模式称为“青岛模式”。 (二)温州模式 温州模式是中国最具民营化特色的区域性模式,在温州“人人讲经商,家家有企业”,形成了“以户、村为基本生产单位,以民营企业为支撑,以小商品市场为交易中心,以农民能人为创业带头人”的经济发展格局,其显著特点是经济发展起步于家庭经济,民营经济是其主要的经济形式,这种经济格局在改革开放之初,促进了温州县域经济的飞速发展,并同时影响、带动了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可以说创造了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神话,被经济学界称为“温州模式”。 (三)两种模式的差异 青岛模式与温州模式是两种不同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其不同之处下面予以浅析: 1、从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看 青岛的名牌企业几乎都是国有企业或者国家控股企业,在青岛实施名牌战略的过程中,从国有或集体小企业壮大发展而来,如:海尔、海信、双星等十大集团,目前这些大企业的经济总量已经超过整个青岛工业经济的50%以上,体现了国有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优势与活力。而在温州几乎没有大型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大力发展的是民营经济,所有权与经营权统一,经济活力十足,民营经济的经济总量占温州经济总量的98%左右,除了电信、银行、电力等国家垄断领域,民营企业几乎无不涉足。温州的民营经济具有显著的家庭经营的特点,在这些民营经济中,不仅个体经济、独资业主制私营经济而且股份合作企

苏南模式的新发展

苏南模式的新发展 一、比较发展模式的几个理论假说 改革开放以来,以苏南、温州为代表的东部沿海地区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最快和最活跃的地区,其各具特色的发展路径被概括为“苏南模式”、“温州模式”。但是国内经济界对这两种模式的比较和争论一直没有停止过。特别要注意的是,这种争论往往超出了这两种模式本身的范围。过去强调公有制为主体时,以苏南模式压温州模式,现在强调私有化时又以温州模式批苏南模式。我们认为,比较这两种模式不要夹入政治标准,不要简单地以公有还是私有作为评判标准,应该以生产力为唯一标准。基于这种认识我们对比较发展模式先提出如下假说。 所谓“发展模式”,其基本涵义是指“在一定地区,一定历史条件,具有特色的经济发展的路子”费(孝通,1997),也就是对特定时空经济发展特点的概括。根据此定义,我们的假说是要澄清以下问题: (1) 模式是不变的吗?我们的回答是,发展模式都是特定约束条件下发展路径和机制的抽象概括,条件的可变性决定模式内涵的可变性。 (2) 一种模式一定优于另一种模式吗?我们的回答是,根据存在 就是合理的哲学思想,只要充分考虑相关约束条件,比较不同的发展模式首先地要看其是否符合当时当地的经济条件,是否最有利于当时当地的生产力发展。离开这种客观性,先验地评判在不同区域不同阶段发展的模式的优劣

是没有意义的。 (3) 模式可以照搬吗?我们的回答是:对已有模式的宏观选择即整体移植是行不通的,除非可以规模经济地改善约束条件本身。具体地说,不论苏南模式、温州模式还是其他模式,都是对发展条件差异的正常反应。一种模式的有效性依赖于一定的条件,条件不同采用相同的模式未必都有效。 (4) 模式差别永恒吗?我们的回答是,某种模式所依赖的条件本身是发展变化的从而发展途径也是发展变化的,发展的趋势是差异的日益缩小,即模式的淡化和趋同化。 二、苏南模式的起始阶段特征 所谓“苏南模式”,通行的理解是指苏锡常地区通过发展乡镇企业进行非农化的方式和路径。对苏南模式的特征应该分起始阶段和现在阶段进行概括。其初始阶段的主要特征是:农民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乡镇企业,乡镇企业的所有制结构以集体经济为主;社区政府(乡镇政府)主导乡镇企业的发展。这一发展模式雏形于计划经济时代,在整个80 年代最为典型,但90年代以后发生了重要变化 乡镇企业能首先在苏南地区异军突起,“苏南模式”能产生,决非偶然,而是因为这里有得天独厚的区位环境和历史传统。苏南农村紧靠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上海和苏州、无锡、常州等发达的大中工业城市,苏南农民与上海等大中城市的产业工人存在密切的血缘和非血缘联系,接受经济、技术

苏南模式变迁中的小城镇发展及其思考_罗小龙

苏南模式变迁中的小城镇 发展及其思考 罗小龙 张京祥 江晓峰 提要 苏南模式曾经为苏南地区的繁荣乃至全国农村的发展积累了典型经验,作出了贡献。但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苏南模式在社会、经济背景转换和自身缺陷的作用下面临种种困境,开始了跨世纪的嬗变。本文对苏南模式变迁中小城镇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对小城镇的进一步发展作出探索。 关键词:苏南模式 变迁 小城镇 思考 苏南模式是苏南地区农民为谋求幸福生活的伟大创举,是苏南农民集体智慧结晶,并曾一度成为最具特色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农村工业化、城镇化样板。它在对该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巨大推动的同时,也极大地促进了地区小城镇的不断涌现。但到20世纪90年代以后,在社会经济的不断变革之中,苏南模式开始陷入困境,甚至穷途末路。与之相伴而生的小城镇也不可避免地暴露出许多新问题。本文通过对苏南模式变迁的剖析透视了苏南小城镇发展,希望在这次历史性的变迁中为小城镇探寻新的出路,使小城镇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再铸苏南辉煌。 1 苏南模式变迁中小城镇面临的问题 1.1 苏南模式的困境与出路 当前苏南模式的困境,主要体现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乡镇企业的优势有所减弱,经济效益滑坡,亏损企业也有增无减。困境的原因有以下主要方面: 1.1.1 国内的宏观经济环境对苏南模式的巨大冲击 国内的宏观经济环境不容乐观。首先,经过改革开放20年来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我国告别了短缺经济而进入了买方市场,出现了生产能力过剩。乡镇企业在短缺经济时代的优势因此而丧失殆尽,产品的市场空间逐步萎缩。其次,乡镇企业中技术平平,产品水平一般的乡镇企业不能面对消费者消费方式,观念的变化和消费结构的升级而面临被市场淘汰的危险。第三,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逐步确立,国家对乡镇企业在财政税收、金融、物价等方面的优惠政策的废止,对苏南模式更是雪上加霜。 1.1.2 经济多元化使苏南模式步履艰难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有企业的逐步搞活,个体私营企业的不断壮大以及在经济全球化和全球地域劳动分工的作用下外资企业的大量涌入,使他们与乡镇企业一起在苏南地区开始群雄逐鹿,瓜分市场份额。乡镇企业竞争的压力日益增大,但乡镇企业“论实力不如国有企业,论效率不如外资企业,论活力不如个体私营企业”,因此,乡镇企业在国有企业、外资企业、个体私营三者的夹缝中步履艰难。 1.1.3 苏南模式自身制度上的缺陷是其陷入困境的内因 苏南模式是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下形成的过渡型经济模式,在这特定的历史时期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到1993年,中国开始在市场经济的阳光大道上昂首阔步,苏南模式的弊端弱点就逐步暴露出来。乡镇企业虽然以市场为导向,但其对政府的依赖性极大,成为乡镇政府创办的“小国企”。同时,所有权和法人财产权模糊,组织形式和经营形式不够多样化,机制运行举步艰难,不能够真正作到自我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和自我约束,从而逐步陷入困境。 苏南模式正是在以上内外因的共同作用下而前景黯淡。1995年以后,苏南乡镇企业进行了一场波澜壮阔的产权制度改革,到1999年苏州市90%以上的乡镇企业完成了企业改制,使产权人格化、经营者获得了大部分企业的所有权、乡镇政府退出了对企业的实际控制,切实增强了企业活力,使苏南模式得到改善和发展。 1.2 小城镇发展面临的问题 苏南地区的小城镇经过80年代、90年代初的普遍繁荣之后,在国际、国内的宏观背景下,苏南模式开始寻找新的出路,小城镇在苏南模式的变迁中存在着多种问题。 1.2.1 城镇规模小、建设标准低达不到规模效应 苏南模式带来了城镇的普遍发展,但存在着城镇规模小、建设标准低等普遍问题。苏州市建制镇密度大,全市平均每37.4km2就有一个建制镇,但城镇建设标准低、规模小,全市154个建制镇中还有28个建制镇的镇域人口不足两万,镇区人口不足2000人,建成区面积过小,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匮乏。从经济学角度看,过小的城镇规模起不到产业集聚、人口集中和促进第三产业发展的充分作用,而且也为以后产业结构的调整带来了困难。据1996年苏州市农业普查资料显示,办在农村集镇的乡镇企业占全市乡镇企业总数的41.3%,集镇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只占就业人数的12.7%,小城镇的产业支撑不足,集聚效应难以充分形成,大多数乡镇人气不足、街道冷落。随着苏南模式的终结和社会经济变动使这一问题的解决出现了一线希望。 1.2.2 苏南模式变迁中城镇人口回流和地区人口负增长使小城镇前景不容乐观 近年来,小城镇对农民的吸引力逐渐消失,农民的户籍观念也在淡化,许多小城镇出现了人口回流农村的现象。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小城镇就业空间狭

青岛与温州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分析

问题 1、青岛模式和温州模式的区别在哪里? 2、根据现代企业的要求分析青岛模式和温州模式的优缺点。 3、参考其他企业的发展模式,结合本专业,为相关企业设计一个你认为较为合理的发展 模式。 案例分析 一、青岛模式和温州模式的比较 青岛模式和温州模式是中国改革开放后出现的两种比较典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两者存在一定的差异,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1、企业的规模方面 青岛经济主要靠大企业支撑,名牌企业几乎都是国有企业或者国家控股企业。如:海尔、海信等十大集团,他们的贡献占整个青岛工业经济的50%以上,体现了国有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优势与活力,而民营经济却不怎么发达。而温州主要靠小企业支撑,几乎没有大型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大力发展的是民营经济,所有权与经营权统一,经济活力十足,民营经济的经济总量占温州经济总量的98%左右,除了电信、银行、电力等国家垄断领域,民营企业几乎无不涉足。温州的民营经济具有显著的家庭经营的特点,在这些民营经济中,不仅个体经济、独资业主制私营经济而且股份合作企业以及公司制企业,也都保留着家庭、家族的色彩。 2、企业的经营发展战略 青岛的大企业以品牌产品为基础,致力于实现国际化经营,向世界品牌目标迈进。如2001年第二期美国《家电》杂志对全球前10位家电制造商进行了排名,海尔集团名列第九强,位列日本日立公司之前。温州经济是集群经济,所谓集群经济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中,以一个主导产业为核心,大量产生联系密切的企业在空间上积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经济现象。在温州,往往一个村或邻近的几个村,形成某一类或某一种产品的产销基地,一个镇或几个镇形成一类或一种产品的产销基地,从而体现了温州集群经济的优势。 3、企业的管理者与决策者 青岛拥有高素质的企业家群体,他们具有开拓创新的精神,在市场竞争中是理性的决策人,他们在同一个城市中共生共荣,相互借鉴,良性竞争,合作共赢,“君子和而不同”,

长三角一体化视野下嘉善科学发展的路径选择

改革开放以来,嘉善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在新一轮发展中,如何在长三角一体化加速的背景下,抢抓发展机遇,是嘉善面临的又一重大课题。本文立足区域经济发展,试就嘉善在长三角一体化视野下确立科学发展的路径,增强区域综合竞争力、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参与更高层次的国际竞争作一论述。 一、长三角一体化进程加快催生嘉善率先发展 (一)从纵向看,长三角区域协作发展已成定局。从上世纪80年代初,国务院决定成立上海经济区开始,长三角区域的各级政府以及企业界、学术界为推动区域一体化奋斗了20多年,取得了巨大的成绩。进入21世纪,在市级层面,构建了“长三角16城市经济协调会”等横向交流与合作的平台,各城市间有40多个行业和部门建立了合作协调机制;2008年9月的长三角旅游城市高峰论坛宁波峰会上,长三角“15+10”城市的市长聚首宁波发表《宁波宣言》,共话同城时代的旅游营销与发展。在省级层面,江浙沪三省市主要领导频繁率团互访,共商区域合作发展,共同推动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其中“沪苏浙经济合作与发展座谈会”已连续运作6年。在国家层面,温家宝总理在2007年5月的长三角经济社会发展专题座谈会上,提出了长三角地区率先发展、科学发展的思路和措施;2008年8月,国务院颁布《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把长三角地区建设成为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的目标,把长三角区域合作由学术概念上升为了国家战略,对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来说具有里程碑意义。 (二)从横向看,周边县域发展路径在不断的优化与创新。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嘉善周边的县市始终伴随着长三角一体化进程调整其发展路径,来推动其地方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昆山在强化外向带动战略的基础上,提出了“2.5产业”发展战略;太仓着重推动沿江、沿沪和特色三大板块建设,“太昆一体化”格局已崭露头角;吴江以258平方公里的汾湖经济区发展为重点,大力推进“四沿”产业带(群)建设;慈溪牢牢把握杭州湾跨海大桥通车的机遇,发展“大桥经济”;平湖以接轨上海促转变,以“亩产论英雄”,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步伐;长兴主动接轨沪杭宁、融入长三角、呼应环太湖,承接中部崛起。 (三)从发展看,出现了“扩散”效应和“蛙跳”效应。30年来,长三角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走在了全国前列。期间,长三角区域的各县市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抢抓机遇,率先发展,出现了“扩散”和“蛙跳”两种效应,推动了长三角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一是“扩散”效应。上海通过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集聚了大量人才、资金和物流,在其辐射下,形成了长三角经济发展圈的“扩散”效应。昆山是最先的受益者,改革开放初期因项目规模小而难以进入上海的台资相继涌入该市,使其成了“近水楼台”,出现了“昆山奇迹”;江阴是“扩散”效应的典范,以万分之一的国土面积创造了三百分之一的财政收入和二百分之一的上市企业,创造了“江阴板块”。二是“蛙跳”效应。长三角内接轨上海起步最早的城市是苏州,1992年就获得批准建立了国家级的新加坡工业园区,几乎和浦东开发开放同步。长三角区域的其他不少县市紧跟其后,但实践证明最先依托上海的辐射发展起来的不是上海的郊县,而是江苏的张家港、太仓和浙江的鄞州、萧山这样的周边城市,这是“蛙跳式规律”的最好例证。在上海的龙头带动和两个“效应”的呼应下,长三角地区在全国区域经济发展中速度最快、质量最好。2007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7万亿元,完成地方财政收入4965.9亿元,以2.2%的全国陆地面积和10.4%的人口创造了全国22.7%的GDP、24.5%的财政收入。

略论温州模式

略论温州模式 一、何为“温州模式” 首先我们先要知道什么是温州模式,了解温州模式的相关特征。 (一)概念 温州模式是指浙江省东南部的温州地区以家庭工业和专业化市场的方式发展非农产业,从而形成小商品、大市场的发展格局。小商品是指生产规模、技术含量和运输成本都较低的商品。大市场是指温州人在全国建立的市场网络。 (二)特征 经济形式家庭化,小商品大都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的;经营方式专业化,有家庭生产过程的工艺分工、产品的门类分工和区域分工;专业生产系列化;生产要素市场化,按市场的供需要求组织生产与流通,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均可自由流动;服务环节社会化。 (三)形成背景 改革开放前,温州的情况可以概括为“三少一差”:可利用自然资源少,除了矾矿外,没有更多可开发利用的自然资源;人均耕地在浙江最少,当时不到半亩,现在只有0.31亩;国家投入少,从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国家对温州累计投资只有5.95亿元;交通条件差,当时没有机场、没有铁路,只有一条通上海的水路和一条路况很差的104国道与外界相接。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让温州人看到了希望的曙光。老百姓把脸皮撕下来放在家里,人到外面去做生意;干部把乌纱帽放在办公室里,人到下面领着老百姓去办厂子。 A、人多地少,大量农业剩余劳力要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农民要发展非农产业致富; B、温州农村过去生产力发展缓慢,集体经济虽由人民公社扶持,但一直没有得到巩固,反而使家庭经济和自发经济在资本主义泛滥的批判声中酝蕴成长; C、历史上,温州人除务农外,兼营家庭手工业或外出经商做手艺。为此,一方面自办了各种非农经营的经济实体,另一方面建立起了流通信息网络,为其后来的规模化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D、虽然具有传统手工业优势,但因温州交通运输的不便,又距城市较远,难以接收城市工业辐射,只有顺其自然。在家庭、联户企业手工和半机械化支持下,以生产技术简单的小型产品为主,缓慢自发地向现代工业迈进; E、温州人独有的开拓精神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政策,使他们能在大胆试验中积极发展,快速壮大。 (四)发展方式 温州模式又被称作“小狗经济”,贴切形容了温州遍地的小企业,小家庭作坊场景。和苏南模式的集体经济,产品主要为大工业配套服务不同,和广东模式注重利用外资发展也不同。政府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之中,扮演了“无为”者的角色,更多的时候,政府对民间的经济行为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在当时的政治经济环境下,让那些不符合主流的事情和现象存在和发展,而非压制和取缔,当地政府及其官员为此冒着极大的政治风险。直到上世纪90年代初,当地政府仍然需要面对外界对温州私营经济比重过高的指责。 (五)发展特色 A、家庭、联户企业是温州农村非农经营的主要方式。

“浙江模式”和“苏南模式”的本质及其演化展望(精)

“浙江模式”和“苏南模式”的本质及其演化展望 权力下放给地方政府,这才有了地方的相对独立行为主体地位,有了地方的相对独立行为主体地位,才也为地方之间的横向竞争以及中央和地方之间的纵向竞争之加剧埋下了伏笔。通过权力的地方化(localization),一部分原有国有企业的管理权和控制权转入了地方政府手中,形成了地方政府作为地方国企产权主体的"地方产权制度"(regional property rights of local governments )(何梦笔,2000年,第1页)。 另外一个方面,80年代乡镇企业在地方政府的扶持下异军突起。乡镇企业为我国的经济高速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在本文的语境中,乡镇企业是指广义的乡镇企业概念,即“除了包括乡(镇)、村集体经济组织建立的企业外,还包括农民联户办和户办企业,以及各层次的联营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和农村股份制(含股份合作制)企业”(唐忠等,2000年,第3页);乡镇集体企业是指内含集体股份、其份额大到乡镇村足以控股或者对其经营活动(包括利润分配)行使各种干预的企业[2].但是,乡镇集体企业虽则属于民营企业范畴,其产权制度是一种集体产权制度,实际上可以与地方政府的国企产权制度相比拟。在本文中,我们把乡镇集体企业的集体产权制度称作为乡镇村的“地方产权制度安排”。与地方政府作为地方国企产权主体的“地方产权制度”一样,乡镇村作为乡镇集体企业集体产权主体的“地方产权制度”都是企业产权的“地方化”形态。 我国的“抓大放小”战略实际上是把我国的中小国有企业通过各种形式的改制推向市场,实行“民营化”(包括私有化)、“市场化”(指任何政府控制成分或程度的减少),其目的在于提高效率。我国乡镇集体企业的改制也是沿着通往市场化的同样逻辑理路进行,实现同样的目的。 本文主要考察我国的诸种经济发展模式,着重关注“浙江模式”和“苏南模式”。以这些模式为切入点,本文将从侧面(而非正面)证实两个判断。判断之一为:经济领域的“地方化”现象要被“市场化”所取代。 判断之二是:随着我国引入竞争机制,地方之间的竞争加剧,各种企业之间的竞争也加剧,而治理结构较差的企业一般来说成本(包括内部成本和外部成本,如支农成本)较高,治理结构较好的企业的经营成本较低。企业之间的竞争在某种程度上也表现为治理结构的竞争,即制度竞争。在竞争压力下,治理制度差的企业淘汰出局或者亏损的可能性更大。我国企业大量改制的动力也源于此。 从上述判断出发,作者在本文中正面提出并初步论述五个方面的命

对新苏南模式下经济转型升级问题的思考

对新苏南模式下经济转型升级问题的思考-经济 对新苏南模式下经济转型升级问题的思考 文/黄玺 【摘要】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迅速融合,苏南经济快速发展模式的弊端也日益显露,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益的粗放发展模式和少数行业的产能过剩,导致各种社会矛盾日显突出。面对新的问题,新苏南经济发展模式应运而生。如果说,改革开放的前20 多年苏南经济发展模式追求的是又好又快,那么新苏南经济发展模式更加注重的是提质增效。本文就新苏南经济模式下如何加快转变方式调整结构,提出一些建议和思考。 关键词新苏南经济模式;经济转型升级 【作者简介】黄玺,江苏省中小企业发展中心,硕士,研究方向:中小企业发展。 以开放型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模式为标志, 新苏南模式是由传统意义上的苏南模式演变而来的,它是一个动态的发展模式,其演变发展过程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一、新苏南模式形成的动因 在上世纪80年代,苏南地区(江苏省苏州、无锡、常州三市)就通过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从而完成了工业化进程,其主要特征是凭借乡镇政府来主导乡镇企业发展,利用集体资本兴办企业,让一些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再走共同富裕道路,以先工业化后市场化的经济运行方式和以城乡一体化为核心的社会发展方式,构成了苏南模式特定的内涵,这与当时的时代背景相适应,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创造出了前所未有的辉煌。

进入21世纪,苏南5市(含江苏省南京、镇江两市)抢抓历史发展机遇,顺应市场经济改革发展需要,从本地区实际出发,因势利导、因市制宜,从人的观念上、从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上,坚持走中国特色“四化”互动并进的道路,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统筹苏南各市合理空间布局,将苏南经济融入到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格局中去发展,形成新苏南模式特有的多元结构,如以国资、民资、外资经济为主的混合所有制经济结构;以产业集聚、园区经济为载体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产业结构;以市场管经济、政府管社会发展的制度创新结构等,充分展现了新苏南模式下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和创新。 二、新苏南模式发展的现状 传统的苏南经济从纺织、电子、化工等行业起步,新苏南经济则是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基础,而新苏南模式是以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来实现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经济总量不断扩大。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同时,新苏南模式更加注重经济增长速度、质量和效益的“三位一体”,仅以2012 年为例,苏南5 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3381.66 亿元,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的61.8%。二是规模企业不断发展。江苏在“十二五”时期年营业收入在2000万元以上的规模企业即将发展到5万家,形成大、中、小企业合作共赢竞相发展的新格局,这些规模企业铸就了江苏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以骨干龙头企业为引领,打造配套齐全、关联性强、产业集中度高的优势产业集群。仅以2012年为例,江苏规模以上企业达到43383万家,总量居全国第一位,仅苏南5市就有24600家,占江苏省规模以上企业总量的56.7%。三是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给苏南5 市在产业集聚、结构调整、龙头企业培育、人才集聚、

苏南模式演进历程回顾

苏南模式演进历程回顾 冯鹰 “苏南模式”这一名称是费孝通先生在1983年所写的《小城镇·再探索》中提出来的。当时的苏南地区主要是指苏州、无锡、常州三个地级市及昆山、江阴等九个县级市。①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这一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快,发展持续时间长,在具体的路径选择上具有明显的特征,因而有了“苏南模式”的提法。经过30多年的发展,“苏南模式”经历了由诞生、异军突起,到自我改制、创新发展的艰难历程,始终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而不断发展、不断进步、不断完善,成为引领江苏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一面旗帜。 一、苏南模式的诞生 苏南模式诞生于苏南乡镇企业,而乡镇企业的兴起有其独特的地理优势和历史条件。地处长江三角洲的苏南,交通方便,运输畅通;商品生产起步早,历史上是商贾云集之地;人口密度高,人均耕地少,有寻找新的就业门路而致富的客观要求;矿产资源少,除农副产品加工外,工业性加工必然依靠横向经济联系,“供销两头在外”;集镇星罗密布并紧靠上海,易于城乡沟通和发展工业;多年来的高积累、低分配,使乡村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办工业。上述苏南农村的区域性特征,集中地表现为这一地区具有较强的商品经济的开拓性,所以早在60年代苏南就有社队企业(乡镇企业的前身)萌芽。但是,在“以阶级斗争为纲” 的思想指导下,农村搞家庭副业也要作为“资本主义尾巴”割掉,因此,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前,苏南社队企业的发展十分缓慢,苏南得天独厚的区域优势和人文条件所蕴藏的发展优势和潜力,迟迟得不到充分的开发。 1978年5月开始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恢复了实践标准的权威和我们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邓小平同志《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针对“左”的思想严重禁锢着人们头脑的现实,强调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才能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现代化 ①《“苏南模式”的变革研究》,黄福宁,《江苏统计》,2005年第1期。

现代社会治理的温州模式

现代社会治理的温州模式 不久前,笔者受邀在国家行政学院举办的厅局级干部社会治理创新专题研讨班上分享了温州建立现代社会组织制度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经验及思考。笔者的分享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温州的现代社会治理是什么;第二部分,温州的现代社会治理这两年做了些什么;第三部分,温州的现代社会治理为什么会脱颖而出。 第一部分: 温州的现代社会治理是什么 让我们从央视对“毒明胶”、“毒水龙头”的新闻报道谈起。央视“3?15”晚会和《经济半小时》栏目,分别在3月15日和21日,曝光了温州“毒明胶”和“毒水龙头”。央视报道应该是比较客观的。但笔者的一位记者朋友了解到,央视报道是有瑕疵的:因为我国关于水嘴中铅析出要求的标准主要有1个国家标准和3个行业标准,关于水嘴重金属含量新标准今年9月才开始实施。 温州是国内水暖卫浴基地,面对温州水暖卫浴的“生死抉择”,政府及职能部门当然要有所行动。但这个时候,最应该站出来的是温州市五金卫浴行业协会。笔者之前参加过五金卫浴行业协会会议,也听到水暖卫浴产品存在的问题,行业协会也多次呼吁,但问题未能解决。大家可能还抱有侥幸心理,或者还有抵触情绪:水暖卫浴质量和标准问题是全国性的问题,央视为什么选择曝光温州?但我认为,这并没有冤枉温州,温州这座城市在质量问题方面的教训十分深刻,深知质量对于一个企业、产业、城市的意义。而在2013年底,陈金彪市长和温州市分别荣获中国质量30年十大人物和城市,温州更有责任在质量方面为全国做出表率。 历史上,温州企业因产品质量有过很多这样不同寻常的经历。但温州鞋革协会、温州服装协会、温州打火机协会、温州电器行业协会等,在温州产业的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都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及舞台。 温州打火机企业老板黄发静联合温州打火机协会会员企业到欧盟打官司,他本人获得2003年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温州打火机大佬周大虎在接受媒体

温州模式与中国民营经济的发展

温州模式与中国民营经济的发展 第一,“温州模式”说到底,是发展市场经济的模式。“温州模式”和“苏南模式”孰是孰非的激烈争论围绕的关键问题之一就是,发展市场经济还是坚持计划经济。在“温州模式”兴起之初,提倡“市场经济”还是“违禁”的,居主流地位的观念是,必须坚持计划经济,而且计划经济必须“为主”,市场(还谈不上“市场经济”)只能“为辅”。“温州模式”之所以最终被认同,是因为经过不断的实践,反复的思考。人们从“温州模式”的实践中看到,与僵化的计划经济相反,市场经济充满了活力,效率很高。市场经济植根于温州,温州经济的发展便加快了,就业的途径拓宽了,市场供给丰富了,人民迅速地富起来了,政府财政的日子也好过了。 第二,“温州模式”说到底,是放手发展民营经济的模式。“温州模式”与“苏南模式”孰是孰非的激烈争论围绕的另一关键问题就是,如何看待发展民营经济。当时居主流的观念是,即使在农村发展非农产业也必须以发展集体经济为主,只能让民营经济起“补充作用”,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经过包括“温州模式”实践在内的不断的实践,反复的思考,人们终于认识到,要发展市场经济就必须发展民营经济,没有民营经济就没有市场经济,民营经济或者说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营经济具有很强的利益激励和约束机制。温州放手发展民营经济符合人们要求致富和追求过好生活的愿望。“温州模式”的实践证明,放手发展民营经济的结果,在利益的激励下,蕴藏在群众中的巨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便可焕发出来,转化成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无须政府的安排和鞭策,也不依赖政府,人们自己就会千方百计地寻求致富之路、发展之路,按照市场的变化去配置资源,在市场的压力下去提高效率,并自己承担风险。 第三,在关于“温州模式”与“苏南模式”的争论中,人们对“温州模式”贬斥最多的问题之一是市场的无序。确实,在温州出现过大量违反市场规则的现象,温州的商品一度成为假冒伪劣商品的代名词。柳市生产的伪劣低压电器给用户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了巨大损失,遭到中央有关部门的通报,并受到国务院联合检查组的检查。这种市场的无序状况理应受到谴责和处罚。但也要指出,在计划经济秩序依旧占统治地位,市场经济秩序尚未建立的情况下,温州率先突破计划经济的“秩序”发展市场经济,一度出现市场无序是必然的,人们对温州一些违反市场规则的种种无序现象严加谴责,也是正确的。与此同时,也要看到,当时

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的分析

无论苏南模式还是温州模式,其关键都是民间的张力得以释放和涌流,只不过路径不同罢了。在所有人都开始相信宁波人修建杭州湾大桥是为了与上海接轨,与正宗的长三角联动时,宁波人在窃笑苏南模式肇始于无锡、常熟、江阴,但典型的苏南模式不仅仅在于此,还有浙北的萧山、绍兴、鄞县。只不过随后的温州模式更具备无中生有的魅力,让人们误以为苏南模式仅仅开始于江苏。而浙江省在1993年后向浙东和浙北地区大力推广温州模式,有先见之明地改造了浙东北的“苏南模式”。苏南在占得了无尽的先机时也加深了人们的这种误会。于是,提到江苏就是苏南模式,提到浙江就是温州模式。江苏把吴越核心区域的乡村化模式抢先冠以“苏南模式”的称号,在赢得无限风光的同时也被这种胜利冲昏头脑。 第一次的优劣互换 的往往超出人们想像地改变生活,改变地域竞争态势。变化比计划来得快,这是工业化加速过程中的必然现象。 1980年代武进曾是苏南模式最重要的代表之一。在1992年第一届综合实力百强县的评比中它名列第二,仅次于无锡县,而高于第三的江阴县。当时的苏南内部并非如今天人们想像的那样,越靠近上海就越发达。无锡县、武进县和江阴县的铁三角是当时苏南地区最发达的三极,他们都不属于江苏离上海最近的苏州。经典的苏南模式的创新也是围绕这一核心的。那时昆山还很平庸,张家港也才小荷露角。而且在苏州所辖的六县中,当时最发达的、发展最快的都不是直接与上海接壤的太仓、昆山和吴江。此时也是苏南模式声誉最著和实惠最多并存的黄金时期。尽管溧阳、金坛稍次,但那时提到苏锡常,不仅强将无弱兵,而且彼此也不敢小瞧。不论声势还是人均,基本上是无锡第一,而常州与苏州相差并不悬殊。可仅仅过了几年,苏锡就渐渐无“潮了。伴随这种变化的,还有武进甚至宜兴的相对衰落,和苏州总量和人均的节节攀 升“苏锡无潮并非是江苏的胜利,而是上海的胜利。苏锡特别是苏州的繁荣得益于上海而不再是内生的结果。这样,常州遥遥领先镇江等地的盛况亦已不再。镇江对常州也不是望而不及。经典的苏南模式从1995年风光最无限的巅峰突然滑落不仅让中央始料未及,也让苏南人和江苏人无法理解。 很多人谈论传统的苏南模式从万众欢呼滑落至举步艰难时,仅仅停留于苏南模式的集体经济的性质。这虽不肤浅却不深刻。如果在苏南模

旅游文化的整合_创新及其启示_以无锡市为例

旅游文化的整合、创新及其启示———以无锡市为例 郭 胜 内容提要 旅游文化的整合是文化发展的内在依据,整合是为了创新,重新创造新的旅游文化,旅游文化的创新又可以促进文化整合,两者是交融的过程。无锡旅游文化资源形成的历史时间久远,不仅是见证城市演变历史的“年轮”,而且是蕴含了城市个性与特色的丰富“基因”。 关键词 旅游文化 整合创新 启示 郭 胜,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教授 214153 文化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系统,每一个地区的文化在发展过程中都要与周边区域文化进行交流、融合形成新的文化。这种新的文化既保留了原来优秀的文化,又注入了新的时代精神,这就是文化的整合和创新。无锡的旅游文化资源丰富,散布在城乡各地,较为完整地记录了无锡城市起源、发展与变迁的全过程。无锡旅游文化资源形成的历史时间久远,经过不断的整合和创新,代表了不同阶段的文化发展成果,不仅是见证城市演变历史的“年轮”,而且是蕴含了城市个性与特色的丰富“基因”。 一、旅游文化的整合 整合是文化的重要机制,旅游文化在自身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通过吸收外部优秀的文化成果,淘汰不利于自身发展的文化因子,完成文化的整合,促进文化的创新。[1] 旅游文化的整合是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融合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既要继承本地优良的文化传统,又要体现时代精神,展现文化生态的多样性。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旅游是一种经济活动,更是一种文化活动。一次难忘的旅游,必定是一次文化之旅、精神之旅。[2]旅游者在游览过程中所得到的不仅是一种高层次的精神享受,而且能感受到整个时代的变迁和文化的发展脉络,造成一种心灵的激荡,留下深刻的印象。旅游文化的整合是文化发展的内在依据,整合是为了创新,重新创造新的旅游文化,旅游文化的创新又可以促进文化整

_新苏南模式_与_新温州模式_的对比研究

聚焦长三角 摘要:本文通过对“新苏南模式”与“新温州模式”的对比研究,针对目前苏州模式的经济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构建“新苏州模式”的建议和对策,希望对苏州在经济转型期实现跨越式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新苏州模式;外向型经济;发展道路 Abstract:This paper i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New South Jiangsu model"and the"New Wenzhou mod-el"in view of the current developments and problems of the Suzhou economic development model.This paper pro-poses a?"New?Suzhou?Model"?with some recommendations and strategies that would be helpful during the econom-ic transition?to an exported-oriented development mod-el. Keywords:New Suzhou model;Export-oriented econo-my;Development path 上世纪80年代以来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转型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这一地区出现了一系列带有区域发展特点的转型与发展模式,如“苏南模式”与“温州模式”,受到了人们高度的关注。这两种模式是在分权式改革背景下,在具有特定的资源禀赋条件的不同经济区域中形成了不同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但由于两地的社会经济状况和历史条件等因素的差异,所选择的制度变革方式和结果是完全不同的,对我国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和社会意义。 如今,“苏南模式”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化也有了新时代的特征,演变成了新苏南模式,并且它有了两个典型的分支—— —“苏州模式”与“江阴模式”。 近几年来,苏南模式的典型城市—— —苏州的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广泛关注。苏州作为外向经济发展比较发达的地区之一,在当前处于经济转型和区域竞争异常激烈的关键时期,更应对当前的发展态势进行全面深入地研究分析,谋划对策,积极借鉴温州快速发展的有益经验,充分发挥既有优势,不断挖掘潜力,加速推进苏州实现跨越式发展,从而形成有时代性意义的“新苏州模式”。 一、新苏南模式和新温州模式的内涵及发展特征 1.新苏南模式的内涵 “新苏南发展模式”是在经济国际化背景下,在原有的“苏南模式”基础上,经过创新演进所形成的新型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模式,其基本内涵是“三以三坚持”,即以实现“两个率先”为目标,以园区经济为载体,以打造现代国际制造业基地为引擎,坚持改革创新,坚持快速发展、科学发展、协调发展,坚持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国际化互动并进。 2.新苏南模式富有新时代的特征 ①外向型经济。以外促内、内外互动是苏南在对外开放过程中逐步实现经济国际化的一大特色。上世纪90年代初,通过开发区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奠定了开放型经济的基本格局;本世纪初,着力打造建设国际制造业基地,从而迅速提高了经济国际化水平。统计数据显示,苏南外贸依存度高于全国平均数10个百分点,外资依存度高出全国平均数2倍多。目前,苏南地区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态势已经确立。 ②园区经济。为了节约宝贵的土地资源、发挥集约优势、争取优惠政策,苏南把开发园区的建设和管理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目前苏南已建成国家级开发区10家,省级开发区38家,比如苏州拥有4个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和9个省级开发区,基本上是在1990年代初开始建设的,在基础设施上投入了巨大的资金。经过7~9年的大规模建设,现在这些园区已进入产出阶段。 ③混合型经济。首先,原有集体经济依然存在于各种经济组织或实体之中;其次,企业改制使民营经济成为除外企之外最重要的经济发展源。最后,在国际制造业资本纷纷向长三角地区转移的机遇下,由于苏南地理位置优越,加上劳动力素质较高,很多跨国公司都选中苏南作为它们的加工基地。最近几年,随着中外合资合作的发展、企业横向联合的展开、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的推行,中外资之间、城乡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企业和个人之间、企业和企业之间相互交叉渗透,苏南地区已形成多种形式的混合经济。 ④城市化。苏南经济的发展既是一种经济乡镇企业化的过程,同时也是一种农村城市化的过程。苏南的城市化是以工业化为根基,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并进。从上世纪开始,开放型经济的发展使城乡壁垒逐渐被打破,出现了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市集中、住宅向社区集中的“三集中”趋势;本世纪初以来,随着中心城市现代化改造步伐的加快,苏南地区逐步迈进了以大中城市为主导、以小城镇为纽带的城市现代化、城乡一体化的崭新时代,有力地促进了工业与农业、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 3.新苏南模式的两种典型分支—— —江阴模式与苏州模式在旧苏南集体经济发展模式没落的同时,新苏南模式也逐步诞生及成长。其中以苏州、昆山为代表选择了外生式的发展道路,而以江阴为代表则继续探索内生式民营经济发展之路。 乡镇企业+传统产业,“江阴模式”的成功之处在于以资本为 “新苏南模式”与“新温州模式”的对比研究 □周东梅 (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系,浙江苏州215125) 45 2009年11月Special Zone Economy特区经济

“长三角”地区机制体制创新的经验与启示

“长三角”地区机制体制创新的经验与 启示 “长三角”地区机制体制创新的经验与启示2007-12-15 23:30:18第1文秘网第1公文网“长三角”地区机制体制创新的经验与启示“长三角”地区机制体制创新的经验与启示(2)学习借鉴“长三角”经验推进“十大体系”建设 ――“长三角”地区机制体制创新的经验与启示 =月==日—==日,由市政府办公厅率团,组织县(市、区)十大体系办主任,赴长三角地区进行了学习考察,重点参观考察了宁波、苏州、昆山三市。考察团全体成员,边听边思考,边看边讨论,通过看现场、听介绍,大家对长三角地区经济高速发展之谜有所破解,对赣州实

施“对接长珠闽,建设新赣州”战略和市委、更多请登录市政府作出建立完善“十大体系”战略决策有更深刻的认识,进一步增强了做好“十大体系”建设工作的决心和信心。一、宁波、苏州、昆山三市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情况 宁波是全国==个副省级计划单列市之一,====年实行市管县体制,====年经国务院批准为计划单列市。宁波在国家经济图地位举足轻重,以全国=.=%的土地面积和=.=%的人口,贡献了=.==%的生产总值和=%的进出口,比全国提前近==年实现小康。====年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分别居全国第=位、第=位。高中阶段教育入学率达==.==,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显示,宁波的城市综合竞争力在全国一路超先,====年、====年、====年、====年、====年的=次评比排名分别为第==名、==名、==名、==名、=名。苏州====年实行市管县体制,====年被国务院批准为较大的市。苏州是经济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