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4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试题

2014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试题

2014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试题
2014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试题

2014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陕西赛区)初赛试题

一、(6分)物质M是一种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品.已知C可在D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M与其他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甲所示(部分产物已略去):

(1)(1分)写出用惰性电极电解M溶液的离子方程式。

(2)(1分)若A是一种酸性氧化物,且可用于制造玻璃,则G的化学式是。

(3)(1分)若A是一种常见金属单质,且A与B溶液能够反应,则将过量的F溶液逐滴加入E溶液,边加边振荡,所看到的实验现象是

(4)(1分)若A是一种盐,A溶液与B溶液混合产生白色絮状沉淀且瞬间变为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的E,则由A转化成E的离子方程式是。

(5)(2分)若A是一种溶液,只可能含有H+,NH

4+,Mg2+,Fe3+,Al3+,CO

3

2-,SO

4

2-

中的某些离子,当向该溶液中加入B溶液时发现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随B溶液的体积发生变化如图乙所示.由此可知,该溶液中肯定含有的离子:

,其浓度之比为。

二、(8分)有五种摩尔质量均为44g/mol的化合物甲、乙、丙、丁、戊,均由短周期元素组成.对甲的捕获在降低温室气体排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乙为烃,等物质的量的乙与丁充分燃烧产物为甲与水,且生成水的质量前者是后者的2倍,丙在一定条件下分解获得两种单质,两单质放电时反应生成A,A遇空气变成红棕色气体B.戊是一种极不稳定的物质,在1180℃以下不存在.科学家用质谱仪在工业制硅的反应产物中证实了其存在。

(1)(2分)丁的分子式,甲的电子式。

(2)(1分)若生成戊的反应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为同一物质,写出生成戊的化学方程式。

(3)(1分)把铁和铜混和物放入一定量B通入水后形成的稀溶液中,反应后过滤,滤出的固体物质投入盐酸中无气体放出,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

是。

(4)(2分)将0.2mol乙完全燃烧后生成的气体全部缓慢通入300mL某浓度的NaOH溶液中,气体完全被吸收,溶液中NaOH无剩余,则NaOH溶液的浓度为

。(若有定值则写具体数值,无定值则写范围).

(5)(2分)将等物质的量A、B的混合物溶于NaOH溶液中得到只含有一种溶质的溶液,此溶质的化学式为,计简单实验方案证明溶液中含有此溶质

三、(6分)氯化铁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无水氯化铁遇潮湿空气极易吸水生

成FeCl

3.nH

2

O。

(1)(4分)工业上制备无水的一种工艺流程如下:

①(1分)吸收塔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1分)简述由FeCl

3.6H

2

O晶体得到无水氯化铁的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

③(2分)用碘量法测定所得无水氯化铁的质量分数:称取m克无水氯化铁样品,溶于稀盐酸,再转移到100 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定容;取出10 mL,加入稍

过量的KI溶液,充分反应后,滴入指示剂_________(填试剂名称),用c mol

的Na

2S

2

O

3

溶液进行滴定,终点时消耗V mLNa

2

S

2

O

3

溶液(已知:)

。则样品中氯化铁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

(2)(2分)若已知:

请写出Fe3+发生水解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四、(8分)近年以来全国各地都遭遇“十面霾伏”。其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是雾霾的主要组成成分。综合治理其污染是环境化学当前的重要研究内容。

(1)SO

2催化氧化生成SO

3

:2SO

2

(g)+O

2

(g)2SO

3

(g) △H=-l96.0kJ·mol-1。

200℃下,将一定量的SO

2和O

2

充人体积为1 L的密闭容器中,经10min后测得

10min内该反应的反应速率v(O2)= ,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a.SO

2和O

2

的体积比保持不变 b.体系的压强保持不变

c.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d.SO

2和SO

3

物质的量之和保持不变

(3)(3分)碱式硫酸铝法烟气脱硫工艺主要有以下三步:

①向Al2(SO4)3溶液中投入粉末状石灰石,生成碱式硫酸铝[Al2(SO4)3·Al2O3]溶液。

②(1分)碱式硫酸铝吸收SO2,Al2(SO4)3·Al2O3+3SO2=Al2(SO4)3·Al2(SO3)3

请写出 Al2(SO4)3·Al2O3与过量烧碱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③(2分)将Al2(SO4)3·Al2 (SO3)3氧化成Al2(SO4)3,可选用氧化剂为(填代号) a. 浓硫酸 b. KMnO4溶液 c. 5%的H2O2溶液 d. 空气

该步反应的目的是。

(2)(3分)用NH

3催化还原NO

x

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

①(2分)写出氨气消除NO污染的化学方程式,若还原产物比氧化产物多0.5mol,则反应转移电子数为。

②(1分)写出CH

4催化还原N

2

O

4

(g)生成N

2

和H

2

O(l)的热化学方程式:

五、(6分)运用化学反应原理分析解答一下问题。

(1)以CH4和H2O为原料制备甲醇和二甲醚的工业流程如下:

已知:CH4(g)+CO2(g)=2CO(g)+2H2(g)△H=+247.4kJ·mol-1

CH

4(g)+2H

2

O(g)=CO

2

(g)+4H

2

(g)△H=+165.0kJ·mol-1

①(1分)CH

4(g)和H

2

O(g)反应生成CO(g)和H

2

(g)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②(2分)反应室3(容积为V L)中a mol CO与2a mol H

2

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甲醇:

CO (g )+2H 2(g ) CH 3OH (g )

CO 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1所示。 p1 p2(填“<”、“>”或“=”)。在p1压强下、

100℃时,反应CH3OH(g) CO(g)+2H2(g)的平衡

常数为 (用含a 、V 的代数式表示)。

③(1分)保持温度和容积一定,反应室3(容积为V L)中a mol CO 和2a molH2,达到新平衡时,CO 的转化率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2分)将CH4设计成燃料电池,其利用率更高,

将CH4设计成燃料电池,其利用率更高,装置

示意如右图(A 、B 为多孔性碳棒)。 持续通人

甲烷,在标准状况下,消耗甲烷体积VL 。

①(1分)O

②(1分)V=67.2 L 时,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 。

六、(8分)有机物A~G 有下图所示的关系。已知:质谱法测得A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0。15gA 完全燃烧生成22gCO2和9.0gH2O ,A 的核磁共振氢谱有四个峰,峰面积之比为1:1:1:3。两分子A 能生成一分子环状化合物E ,A 和G 在浓硫酸和加热的条件下按2:1的比例反应生成D ,1molD 与足量金属Na 起反应,放出1molH2。C 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

请回答下列问题:

(1)(1分)写出B C的反应类型。

(2)(2分)写出C、D的结构式:C 、D 。

(3)(2分)写出下列的化学方程式:

①A E ;

②F A 。

(4)(3分)F有多种同分异构体,请写出只含一种官能团的各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七、(6分)下列物质转化关系中,H是某种新型药物的中间体,其合成路线如下:

(1)(2分)F H的反应类型;C的官能团名称是。

(2)(2分)写出A、B的结构简式:A ________;B ________。

(3)(1分) 乙醚(C4H10O)同分异构体有多种,请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①属于醇类;②催化氧化后的产物不能发生银镜反应。

(4)(1分)写出E F后溶液呈中性的化学方程式:

八、(8)氯化铜、氯化亚铜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地用作有机合成催化剂。

I.(4分)实验室中以粗铜(含杂质Fe)为原料制备铜的氯化物。现用如图所示的实验仪器及药品来制备纯净、干燥的氯气并与粗铜反应(铁架台、铁夹、酒精灯已省略)。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1分)按气流方向连接各仪器接口顺序是:a、、

、。

(2)(2分)写出加热时硬质试管中发生化学反应的方程式是

(3)(1分)反应后,盛有NaOH溶液的广口瓶中溶液具有漂白、消毒作用,若用钢铁(含Fe、C)制品盛装该溶液会发生电化腐蚀,钢铁制品表面生成红褐色沉淀,溶液会失去漂白、杀菌消毒功效。该电化腐蚀过程中正极反应式是.II.(4分)将上述实验制得的固体产物按如下流程操作,试回答下列问题:

(1) (1分)检验溶液2中是否含有杂质离子的试剂是;

(2) (1分)某同学用实验制得的CuCl

2·2H

2

O晶体配制0.1 mol·L-1的CuCl

2

液,在称量出CuCl

2·2H

2

O晶体后,溶解该晶体的具体操作为

(3) (1分)溶液l可加试剂X用于调节pH以除去杂质,X可选用下列试剂中的(填序号)

a.NaOH b.NH

3·H

2

O C.CuO d.CuSO

4

e.Cu

2

(OH)

2

CO

3

(4) (1分)反应②是向溶液2中通入一定量的SO2,加热一段时间后生成CuCl 白色沉淀。写出制备CuCl的离子方程式: . 九、(6分)稀土元素是周期表中稀土元素是周期表中ⅢB族钪、钇和镧系元素的总称,它们都是很活泼的金属,性质极为相似,常见化合价为+3。其中钇(Y)

元素是激光和超导的重要材料。我国蕴藏着丰富的钇矿石(Y

2FeBe

2

Si

2

O

10

),以此

矿石为原料生产氧化钇(Y

2O

3

)的主要流程如下:

已知:I、有关金属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沉淀时的pH如下表

II、在周期表中,铍、铝元素处于第二周期和第三周期的对角线位置,化学性质相似。

(1) (1分)钇矿石(Y

2FeBe

2

Si

2

O

10

)的组成用氧化物的形式可表示为____________。

(2) (3分)欲从Na

2SiO

3

和Na

2

BeO

2

的混合溶液中制得Be(OH)

2

沉淀。

①(2分)最好选用盐酸和下列选项中的____试剂(填字母),

a.NaOH溶液 b.氨水 c.CO

2气 d.HNO

3

再通过操作即可实现(填实验操作名称)。

②(1分)写出Na

2BeO

2

与足量盐酸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

(3)(2分)为使Fe3+沉淀完全,须用氨水调节pH =a,则a应控制在_________的

范围内;继续加氨水调节pH=b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十、(8分)太阳能电池是通过光电效应或者光化学效应直接把光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其材料陈单晶硅,还有铜、铟、镓、硒等化合物。

(1)(1分)与镓元素处于同一主族的硼元素具有缺电子性,其化合物往往具有加合性,因而硼酸(H3BO3)在水溶液中能与水反应生成[B(OH)

]-而体现一

4

]-中B的原子杂化类型为;

元弱酸的性质,则[B(OH)

4

(2)(2分)硒为第4周期元素,相邻的元素有砷和溴,则3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从大到小顺序为(用元素符号表示);SeO3分子的立体构型为。

(3)(2分)金属Cu单独与氨水或与过氧化氢都不反应,但可与氨水和过氧化氢的混合溶液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据最新资料显示,Cu单质的晶胞可能有多种,若其晶胞分别以六方紧密堆积和面心立方堆积存在时,其单质的密度之比为_________.

(4)(3分)铊(Tl)与镓同主族,铊与钠形成化合物的晶胞

结构如下图所示,该物质化学式为;若忽略Tl,

则Na离子的空间结构跟哪种常见物质的晶体结构一样;

已知该晶体是立方晶系,Na、Tl最近距离为a pm,写出计

算该晶体的密度的计算式(已知阿佛加

?mol-1)

德罗常数:N

A

第Ⅱ卷

,CO,CO+,NO,NO+,和NO-物体,试回答下列问题:

一、(12分)关于N

2

1.(4分)哪些是等电子体?并画出它们的Lewis结构式。

2.(2分)指出NO+,NO,和NO-键长大小变化的顺序,并说明原因。

3.(2分)写出一种重铬酸盐热分解制备N

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并配平。

2

4.(1分)为什么CO的偶极矩很小?

5.(2分)写出CO和Fe形成的配合物的化学式,并画出其结构。

6. (1分)为什么NO分子高温顺磁性而低温逆磁性?

二、(4分)1,1’-联萘衍生物在有机合成、配位化学、催化和材料化学中具有重要且广泛的用途。最近文献报道了一种基于联萘胺的schiff碱配体及其过渡金属配合物。合成路线如下:

请回答:

1.(2分,各1分)指出配体H2L分子中的对称性元素,并判断该分子有无手性。

2.(1分)画出锌(Ⅱ)配合物的结构。

3.(1分)指出合成配合物时甲醇的作用。

三、(8分)合成配体h2L所需的邻羟基醛F可由萘为原料合成:

请回答:

1.(4分,各1分)写出A、B、C、D所代表的中间产物或反应条件,用结构式表示。

2.(1分)写出A转变为B的过程涉及的人名反应中的中国化学家名字。

3.(2分)写出二羰基化合物E的烯醇式结构。

4.(1分)写出产物F的系统名称。

四、(6分)立方ZnS与NaCl晶体结构同属立方面心点阵型式,不同之处是Zn 离子填入S离子组成的正四面体空隙中,Na离子填入Cl离子组成的正八面体中。已知ZnS与NaCl的晶胞参数a分别为540.6和562.8pm,求键长Zn-S及Na-Cl 键长,并指出负离子堆积形成的正四面体空隙的填充情况。

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试题

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试题 2017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试题 第1题(10分)测定过二硫酸铵与碘化钾反应,可以计算反应级数、速率和活化能,这个过程中有大量的碘生成。实验室含碘废液 可回收利用,一般先用还原剂(如亚硫酸钠)将碘还原为I—储存起来,收集到一定量再进行回收。回收时向含碘废液中先加入固体亚 硫酸钠,再滴加饱和硫酸铜溶液,生成白色沉淀,然后再加入浓硝酸,最后用升华方法收集碘。 1-1写出上述过程涉及到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1-2利用烧杯、圆底烧瓶等仪器设计一简单的实验装置,利用升 华的方式收集生成的碘,画出装置草图,标出各容器中的化学物质。 第2题(10分)为探究菠菜能否与豆腐同食,某同学设计了如下 实验探究菠菜的某种成分: 有关数据如下: CaCO3的Ksp=2.5×10-9CaC2O4的Ksp=2.5×10-9HAc的 Ka=1.8×10-5 H2C2O4的Ka1=5.9×10-2Ka2=6.4×10-5 H2CO3的Kal=4.2×10-7Ka2=5.6×10-11 2-1请根据上述数据,通过计算说明沉淀A与沉淀B应是什么? 2-2为检验菠菜中是否含有铁,某同学直接取溶液M,加入KSCN 检验,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2-3你认为菠菜与豆腐同食,在胃中可形成结石吗?为什么? 第3题(11分)回答下列关于磷的问题:

3-1磷可形成多种硫化物,其中P4S3、P4S10比较稳定,在工业 上有较重要的用途,画出两种化合物的结构(其中P4S3有一个P3环)。 3-2在高炉炼铁时,原料中的磷几乎全部还原到生铁中,磷使钢 材在低温下变脆,即产生“冷脆”现象,因此脱磷是炼钢过程的主 要任务之一。工业上在氧气转炉中使用钙基(CaO)法脱磷,写出可能 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3-3PF3、PC13是工业上使用较多的磷的卤化物,哪个化合物键 角大?说明原因。 第4题(9分)回答下列问题: 4-1Li、Mg为对角元素,但它们的碳酸盐分解成氧化物的温度却 相差悬殊。判断其分解温度的高低,并说明原因。 4-2判断BF3中B-F键能和NF3中N-F键能的高低,说明原因。 4-3有报道说:高温下Fe和NaOH反应可得Na,写出反应方程式,并说明能发生上述反应的.原因。 第5题(10分)及25℃时,将(a)1molCaO,(b)1molCaCO3溶于lmol·dm-3的HCl溶液中,放热分别为:(a)193.3kJ,(b)15.02kJ。 5-1将1kg25℃的CaCO3变为25℃的CaO和CO2需多少热量? 5-2及25℃时,该反应的为162.0J-K-l·mol-1,在此条件下CaCO3和CaO何者更稳定?为什么? 第6题(10分)回答下列问题: 6-1请写出No.15磷原子和No.22钛原子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6-2根据化学键理论,讨论下列小分子的成键情况(中心原子作 何种杂化,原子间形成什么化学键): (a)SO2(b)NO3—(c)CO2

2016年高考理综全国Ⅰ卷生物试题及答案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全国I卷生物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核糖体、溶酶体都是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 B. 酵母菌的细胞核内含有DNA和RNA两类核酸 C. 蓝藻细胞的能量来源于其线粒体有氧呼吸过程 D. 在叶绿体中可进行CO2的固定但不能合成ATP 2. 离子泵是一张具有ATP水解酶活性的载体蛋白,能利用水解ATP释放的呢量跨膜运输离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属于协助扩散 B. 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是顺着浓度阶梯进行的 C. 动物一氧化碳中毒会降低离子泵扩膜运输离子的速率 D. 加入蛋白质变性剂会提高离子泵扩膜运输离子的速率 3. 若除酶外所有试剂均已预保温,则在测定酶活力的试验中,下列操作顺序合理的是 A.加入酶→加入底物→加入缓冲液→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B. 加入底物→加入酶→计时→加入缓冲液→保温→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C. 加入缓冲液→加入底物→加入酶→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D. 加入底物→计时→加入酶→加入缓冲液→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4.下列与神经细胞有关的叙述,错误 ..的是 A. ATP能在神经元线粒体的内膜上产生 B. 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的移动消耗ATP C. 突触后膜上受蛋白体的合成需要消耗ATP D. 神经细胞兴奋后恢复为静息状态消耗ATP 5. 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我们的祖先通过自身的生产和生活实践,积累了对生态方面的感性认识和经验, 并形成了一些生态学思想,如:自然与人和谐统一的思想。根据这一思想和生态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全国高中化学竞赛经典试题

全国高中化学竞赛试题集萃(五) 二、本题包括5小题,共29分。 26. (3分)如右图所示,在盛有水的烧杯中,等质量的铁圈和银圈的连接处,吊着一根绝缘的细丝,使之平衡。小心地在烧杯中央滴入CuSO 4溶液。 ⑴经过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现象是(指金属圈) 。 A.铁圈和银圈左右摇摆不定 B.保持平衡状态不变 C.铁圈向下倾斜 D.银圈向下倾斜 ⑵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 27. (4分)以铜为阳极,石墨为阴极,用含3~5gNaOH 的15%NaCl 的混合溶液做电解液,外加电压为 1.5V 电解时,得到一种半导体产品(产率93%以上)和一种清洁能源,则它的阳极反应式为 ,阴极反应式为 ;电解也是绿色化学中一种有效工具,试以此为例,写出绿色化学的两点特征: 和 。 28. (10分)下图中E 是一种固体的非金属单质,A 、B 、D 、F 、G 、H 中都含有E 元素,A 、C 、F 、H 、G 都含有相同的阳离子,G 加入含碘的淀粉蓝色溶液,蓝色褪去。 ⑴试写出A ~H 的分子式;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⑵写出G 与单质碘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9. (5分)某溶液中可能含有下列物质中的两种:HCl 、NaOH 、NaH 2PO 4、Na 3 PO 4、H 3 PO 4和Na 2HPO 4。 ⑴这六种物质两两间可能形成 种互相不发生反应的组合。 ⑵取某种组合溶液,滴入甲基红指示剂后为黄色(pH=6.2),再滴入酚酞指示剂后仍是黄色(酚酞无色,pH ≤8.0),则此组合是 和 的组合液。 ⑶取另一组合溶液xmL ,以甲基橙作指示剂,用c mol/LNaOH 溶液滴定至红橙色(此时pH 约为9.6左右),又消耗V 1mL(V>V 1),试确定此组合溶液是 和 物质组成的。 30. (7分)我国东方Ⅱ号宇宙火箭的燃料是N 2H 2(CH 3)2,助燃剂为N 2O 4,两者发生完全燃烧时产生了巨大推力,让火箭携带卫星上天。 ⑴N 2H 2(CH 3)2中N 的氧化数为 ,N 2O 4中N 的氧化数为 。 ⑵完全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⑶试写出N 2O 4中N 、N 连接的一种Lewis 结构式并标出形式电荷 。 ⑷N 2H 4与N 2O 4比较, 的N -N 键长较长,其理由是 。 H G E A F B C D O 2 NH 3·H 2O HCl

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试题

评分通则:1.凡要求计算的,没有计算过程,即使结果正确也不得分。 2有效数字错误,扣0.5分,但每大题只扣1次。 3单位不写或表达错误,扣0.5分,但每大题只扣1次。 4只要求1个答案、而给出多个答案,其中有错误的,不得分。 5方程式不配平不得分。 6不包括在此标准答案的0.5分的题,可由评分组讨论决定是否给分。 第1题 (14分) 1-1 EDTA 是乙二胺四乙酸的英文名称的缩写,市售试剂是其二水合二钠盐。 (1)画出EDTA 二钠盐水溶液中浓度最高的阴离子的结构简式。 C H 2N C H 2H 2C N H 2C CH 2 H 2C COO -COO - -OOC -OOC H H (2分) 答(-OOCCH 2)2NCH 2CH 2N(CH 2COO -)2H H 或CH 2NH(CH 2COO -)22 得2分,质子 必须在氮原子上。 (2) Ca(EDTA)2-溶液可用于静脉点滴以排除体内的铅。写出这个排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用Pb 2+ 表示铅)。 Pb 2+ + Ca(EDTA)2- = Ca 2+ + Pb (EDTA)2- (1分) (3)能否用EDTA 二钠盐溶液代替Ca(EDTA)2-溶液排铅?为什么? 不能。若直接用EDTA 二钠盐溶液,EDTA 阴离子不仅和Pb 2+反应, 也和体内的Ca 2+结合造成钙的流失。 (答案和原因各0.5分,共 1分) 1-2 氨和三氧化硫反应得到一种晶体,熔点205o C ,不含结晶水。晶体中的分子有一个三重旋转轴,有极性。画出这种分子的结构式,标出正负极。 (2分) 硫氧键画成双键或画成S →O ,氮硫键画成N →S ,均不影响得分。结构式1分,正负号1分。答H 3NSO 3、H 3N-SO 3等不得分。正确标出了正负号,如+H 3NSO 3-、+H 3N-SO 3-得1分。其他符合题设条件(有三重轴,有极性)的结构,未正确标出正负极,得1分,正确标出正负极,得2分。

2014年全国卷1理综化学试题和答案

2014年高考全国1卷理综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F 19 Al 27 P 31 S 32 Ca 40 Fe 56 Cu 64 Br 80 Ag 108 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下列化合物中同分异构体数目最少的是( ) A.戊烷 B. 戊醇 C. 戊烯 D. 乙酸乙酯 8. 9.2 2 2 2 H2O2 + I?→H2O + IO?慢; H2O2 + IO?→H2O + O2 + I?快;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的速率与 I?的浓度有关 B. IO?也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 反应活化能等于 98 kJ·mol?1 D. (H2O2)= (H2O)= (O2) 10.W、X、Y、Z 均是短周期元素,X、Y 处于同一周期,X、Z 的最低价离子分别为 X2?和Z-,Y+和 Z-离子具有相 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X>Y>Z B. 单质沸点:X>Y>Z C. 离子半径:X2?>Y+>Z- D. 原子序数:X>Y>Z 11.溴酸银(AgBrO3)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溴酸银的溶解是放热过程 B.温度升高时溴酸银溶解速度加快 C.60℃时溴酸银的K sp 约等于6×10-4 D.若硝酸钾中含有少量溴酸银,可用重结晶方法提纯 12.下列有关仪器的使用方法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洗净的锥形瓶和容量瓶可以放进烘箱中烘干 B.酸式滴定管装标准液前,必须先用该溶液润洗 C.酸碱滴定实验中,用待滴定溶液润洗锥形瓶以减少实验误差 D.用容量瓶配溶液时,若加水超过刻度线,立即用滴定管吸出多余液体。 13. 利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能得出相应实验结论的是( )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氧化性 与可溶性钡盐均可以生

2016年高考全国1卷理综试题及答案全解

绝密★启用前 新课标Ⅰ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本试题卷共16页,40题(含选考题)。全卷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选考题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N 14O 16Na 23Cl 35.5K 39Cr 52Mn 55Ge 73Ag 108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核糖体、溶酶体都是具有模结构的细胞器 B.酵母菌的细胞核内含有DNA和RNA的两类核酸 C.在叶绿体中可进行CO2的固定但不能合成ATP 2.离子泵是一种具有ATP水解酶活性的载体蛋白,能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跨膜运输离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属于协助扩散 B.李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是顺着浓度梯度进行的 C.动物一氧化碳中毒会降低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 D.加入蛋白质变性剂会提高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

高中化学竞赛初赛试题及答案

高中化学竞赛初赛试题 考试限时: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第I卷(选择题,共70分) 一、(本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5分,共70分。每小题可能有1或2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有2个正确选项,只选1个且正确给2分,多选、错选都给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第I卷答题表中) 第Ⅰ卷答题表 1、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钱永键等三位科学家,以 表彰他们在发现和研究绿色荧光蛋白质(简称GFP)方面 做出的卓越贡献。生色团是GFP发出荧光的物质基础,也 是GFP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多管水母中GFP生 色团的化学结构如下图,该生色团中的肽键数为() A.2 B.3 C.4 D.5 2、向三份均为100mL2mol/LNaHCO3溶液中,分别加入0.2g冰醋酸、0.1gCa(OH)2、0.3gNaAlO2固体(忽略溶液体积变化),则溶液中CO32-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依次为() A.减小、减小、增大 B.减小、增大、增大 C.增大、减小、减小 D.减小、减小、减小 3、已知:⑴Al(OH)3的电离方程式为:AlO2-+H++H2O Al(OH)3Al3++3OH-;⑵无水AlCl3晶体的沸点为182.9℃,溶于水的电离方程式为:AlCl3=Al3++3Cl-;⑶PbSO4难溶于水,易溶于醋酸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PbSO4+2CH3COONa=Na2SO4+(CH3COO)2Pb。下列关于Al(OH)3、AlCl3和(CH3COO)2Pb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均为强电解质B.均为弱电解质 C.均为离子化合物D.均为共价化合物 4、甲、乙、丙、丁都是第三周期元素形成的单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初赛试题答案

1999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初赛)试题答案 第一题(12分) 要点1:1.52×29.0g·mol-1=44.1g·mol-1,这种气体是CO2(2分) CO2物质的量:2.94L/22.4L·mol-1=0.131mol;(2分) (或CO2的质量:0.131mol×44.0g·mol-1=5.78g) 要点2:由上面的计算可知一种物质为碳酸盐:MCO3。(M=Mg) 设M为常见元素Mg,则MgCO3质量为0.131mol×84.3g·mol-1=11.0g; (若设M=Ca,则CaCO3质量为0.131mol×100g·mol-1=13.1g>12.0g; 不合题意。若为Na2CO3(106g·mol-1)也不合题意)故M=Mg(6分) 注:若没有对CaCO3的讨论,只给3分。 要点3:既不溶于酸也不溶于稀碱的另一种物质是SiO2 (不可能是M2O,MO,M2O3): [32.0/(28.1+32.0) ]×100%=53.2%(符合题意)(2分) 化合物的化学式:MgCO3,SiO2 第二题(10分) 1.物质的溶解度通常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在一定的温度下,A和B两种物质能达到完全互溶。(2分)2.某些物质如H2O和(C2H5)3N,C3H5(OH)3和间-CH3C6H4NH2存在低的临界温度的原因是它们在较低温度能形成分子间氢键,然而,随着温度的升高,分子间氢键破裂,所以溶解度反而减小。(4分) 3.H O H N C2H5 C2H5 C2H5 +O H H C2H5 C2H5 C2H5 N(2分) (若画为1个H2O和2个(C2H5)3N分子形成氢键也给2分) CH2 CH 2 OH OH OH NH23 CH2 CH 2 O OH OH H H H N3 CH2 CH 2 OH OH OH CH3 NH2 +(2分) (氢键位置不同、生成1、2、3个氢键或其它合理答案均给分) 第三题(12分) 1.A 的化学式Cr(NH3)3O4或CrN3H9O4(写成其他形式也可以)(2分) A 的可能结构式如下图:(4分)

2016年高考理综全国卷3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新课标卷3)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使用地区:广西、云南、贵州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Cl —35. 5 V —51 Fe —56 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有关细胞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胞膜两侧的离子浓度差是通过自由扩散实现的 B. 细胞膜与线粒体膜、核膜中所含蛋白质的功能相同 C. 分泌蛋白质分泌到细胞外的过程存在膜脂的流动现象 D. 膜中的磷脂分子是由胆固醇、脂肪酸和磷酸组成的 2. 在前人进行的下列研究中,采用的核心技术相同(或相似)的一组是 () ①证明光合作用所释放的氧气来自于水 ②用紫外线等处理青霉菌选育高产青霉素菌株 ③用2T 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证明DNA 是遗传物质 ④用甲基绿和吡罗红对细胞染色,观察核酸的分布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3. 下列有关动物水盐平衡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细胞外液渗透压的改变可影响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的量 B. 肾小管通过主动运输吸收水的过程受抗利尿激素的调节 C. 摄盐过多后饮水量增加有利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恒定 D. 饮水增加导致尿生成增加有利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恒定 4. 为了探究生长素的作用,将去尖端的玉米胚芽鞘切段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胚芽鞘上端一侧放置含有适宜浓度IAA 的琼脂块,对照组胚芽鞘上端同侧放置不含IAA 的琼脂块,两组胚芽鞘下端的琼脂块均不含IAA 。两组胚芽鞘在同样条件下,在黑暗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对照组胚芽鞘无弯曲生长,实验组胚芽鞘发生弯曲生长,如图所示。根据实验结果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胚芽鞘b 侧的IAA 含量与b '侧的相等 B. 胚芽鞘b 侧与胚芽鞘c 侧的IAA 含量不同 C. 胚芽鞘b '侧细胞能运输IAA 而c '侧细胞不能 D. 琼脂块d '从a '中获得的IAA 量小于a '的输出量 5. 我国谚语中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食物链的原理。若鹰迁入了蝉、螳螂和黄雀所在的树林中,捕食黄雀并栖息于林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鹰的迁入增加了该树林中蝉及其天敌的数量 B. 该生态系统中细菌产生的能量可流向生产者 C. 鹰的迁入增加了该生态系统能量消耗的环节 D. 鹰的迁入改变了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方向 6. 用某种高等植物的纯合红花植株与纯合白花植株进行杂交,1F 全部表为红花。若1F 自交,得到的2F 植株中,红花为272株,白花为212株;若用纯合白花植株的花粉给1F 红花植株授粉,得到的自带植株中,红花为101株,白花为302株。根据上述杂交实验结果推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2F 中白花植株都是纯合体 B. 2F 中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有2种 C. 控制红花与白花的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D. 2F 中白花植株的基因型种类比红花植株的多 7. 化学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8.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乙烷室温下能与浓盐酸发生取代反应 B. 乙烯可以用作生产食品包装材料的原料 C. 乙醇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溴乙烷 D. 乙酸在甲酸甲酯互为同分异构体 ------------- 在 --------------------此 -------------------- 卷--------------------上 -------------------- 答-------------------- 题--------------------无 --------------------- 效 ---------------- 姓名___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

高中化学竞赛试题

1.下列说法,你认为无科学性错误的是( ) A. CO2可以灭火,所以镁条着火时可用CO2灭火 B. 海水的溴以Br-形式存在,所以需加入氧化剂才能提取Br2 C. 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所以常温下不可能发生氮的固定 D. 碘遇淀粉变蓝,所以可用米汤检验含碘盐中的碘酸钾(KIO3) 2.溴单质与氯气的性质相似。在探究溴单质的性质时,其基本程序应该是( ) A.观察溴的外观→预测溴的化学性质→做实验并观察实验现象→分析、解释,得出结论 B.观察溴的外观→做实验并观察实验现象→分析、解释,得出结论 C.做实验并观察实验现象→分析、解释,得出结论 D.预测溴的性质→做实验并观察实验现象→分析、解释,得出结论→观察溴的外观 3.下列气体中,既能用浓硫酸干燥又能用碱石灰干燥的是( ) A. O2 B.SO2 C.NH3 D.Cl2 4 .下列有关试剂的保存方法,错误的是( ) A.浓硝酸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并放置在阴凉处 B.少量的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 C.液溴应保存在棕色细口瓶,并加水液封 D.新制的氯水通常保存在无色玻璃试剂瓶中 5.Na2O、NaOH、Na2CO3可按某种标准划为同一类物质,下列分类标准正确的是( ) ①钠的化合物;②能与硝酸反应的物质;③电解质;④细分为:碱性氧化物、碱、盐;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 D.②③④ 6.某溶液中存在较多的OH-、K+、CO32-,该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存在的是( ) A.H+ B.Ca2+ C.SO42- D.NH4+

7.鉴别NaCl、NaBr、NaI 三种溶液可以选用的试剂是( ) A.氯水、CCl4 B.淀粉溶液 C.溴水 D.碘水 8.下列物质不能用单质直接化合而制得的是( ) A.Na2O2 B.FeCl3 C.NO2 D.SO2 9.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用FeCl3溶液腐蚀印刷电路板:Fe3++Cu === Cu2+ +Fe2+ B.氯气跟水反应:Cl2 + H2O === 2H+ + Cl- + ClO- C.铁与稀硫酸反应:2Fe+6H+ === 2Fe3++3H2↑ D.NaHCO3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OH-+ HCO3-=== CO32- + H2O 10.下列实验现象,与新制氯水中的某些成分(括号内物质)没有关系的是( ) A. 将NaHCO3固体加入新制的氯水中,有无色气泡(H+) B. 将红色布条放入新制的氯水中,布条退色(HCl) C. 将SO2通入新制的氯水中,溶液退色(Cl2) D. 将AgNO3溶液滴加到新制氯水中,有白色沉淀产生(Cl-) 11.除去下列溶液中的杂质(括号内是杂质)所用试剂不正确的是( ) A.NO(NO2):水 B.FeCl2溶液(FeCl3):Fe C.CO2(HCl ):Na2CO3溶液 D.NaHCO3溶液(Na2CO3):CO2 12.实验是化学研究的基础,下图中所示的实验方法、装置或操作完全正确的是( ) 已知:氯气不溶于饱和食盐水 13.下列溶液中的Cl-浓度与100 mL 0.1 mol?L?1 MgCl2溶液中的Cl-浓度相等的是( ) A.200 mL 0.1 mol?L?1 KCl溶液 B. 50 mL 0.2 mol?L?1 CaCl2溶液 C.150 mL 0.2 mol?L?1 NaCl溶液 D. 25mL 0.15 mol?L?1 AlCl3溶液

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

● 竞赛时间3小时。迟到超过半小时者不能进考场。开始考试后1小时内不得离场。时间到,把试卷(背面朝上)放在桌面上,立即起立撤离考场。 ● 试卷装订成册,不得拆散。所有解答必须写在指定的方框内,不得用铅笔填写。草稿纸在最后一页。不得持有任何其他纸张。 ● 姓名、报名号和所属学校必须写在首页左侧指定位置,写在其他地方者按废卷论处。 ● 允许使用非编程计算器以及直尺等文具。 1.008 Zr Nb M o Tc Ru Rh Pd Ag Cd In Sn Sb Te I Hf Ta W Re Os Ir Pt Au Hg Tl Pb Bi Po At Ac-Lr H Li Be B C N O F Na M g Al Si P Cl S K Ca Sc Ti V Cr M n Fe Co Ni Cu Zn Ga Ge As Se Br Rb Cs Fr Sr Ba Ra Y La Lu -6.9419.01222.9924.31 39.1040.0885.4787.62132.9137.3[223][226]44.9647.8850.9452.0054.9455.8558.9363.5558.6965.3910.8126.9869.7212.0128.0972.61114.8204.4118.7207.2112.4200.6107.9197.0106.4195.1102.9192.2101.1190.298.91186.295.94183.992.91180.991.22178.588.9114.0116.0019.0030.9774.92121.8209.032.0778.96127.6[210][210] [210]126.979.9035.454.003 20.18 39.9583.80 131.3 [222]He Ne Ar Kr Xe Rn 相对原子质量 Rf Db Sg Bh Hs Mt 第1题 1976年6月里,美国科学家们参加在加拿大魁北克召开的一次物理学会议上,提出一份报告,讲到发现一块含钍的独居石矿石,上面有一环状“大洞”,直径80~100微米,显然是被矿石内含有的超重元素放射性放出的射线破坏的,经X 射线探测,证明116号、124号和126号元素存在。 1.116、124、126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哪族? 2.用氪-86照射铅-208,可获得293118,293118发生α衰变可得116元素,写出核反应方程式。 姓名 学校 赛场 报名号 赛区 省市自治区

2014年全国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全国卷

2014年全国高考理综试题 大纲卷 化学部分 一、单选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锥形瓶可用作加热的反应器 B. 室温下,不能将浓硫酸盛放在铁桶中 C. 配制溶液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会使溶液浓度偏高 D.用蒸馏水润湿的试纸测溶液的 P H, —定会使结果偏低 A . SO 2使溴水褪色与乙烯使 KMnO 4溶液褪色的原理相同 B .制备乙酸乙酯时可用热的 NaOH 溶液收集产物以除去其中的乙酸 C.用饱和食盐水替代水跟电石反应,可以减缓乙炔的产生速率 D. 用AgNO3溶液可以鉴别 KCl 和KI F 图是在航天用高压氢镍电池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金属氢化物镍电池。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 的是() 2. 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lmol Fel 2与足量氯气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 2N A 3. B . C. 2 L0.5 molLL ,硫酸钾溶液中阴离子所带电荷数为 N A 1 mol Na 2O 2固体中含离子总数为 4 N A D.丙烯和环丙烷组成的 42 g 混合气体中氢原子的个数为 6 N A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4.

NiOOH +H 20+e —T NiQHL+OH- 6. 下列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 ) A.向 Ba(OH)2 溶液中滴加稀硫酸: Ba 2++2OH +2H ++ SO42"=BaSQ J +2H2O B.酸性介质中 KMnO 4 氧化 H 2O 2 : 2MnO 4"+5H 2O 2+6H 十二 2Mn^+5O 2 +8H 2O C.等物质的量的 MgCl 2、Ba(OH )2 和 HCI 溶液混合:Mg 2++2OH "= Mg(OH )2 J B .电池的电解液可为 KOH 溶液 C.充电时负极反应为: MH +OH —T +H 2O + M +e- D. MH 是一类储氢材料, 其氢密度越大,电池的能量密度越高 选项 被提纯的物质 杂质 除杂试剂 除杂方法 A NmOR 容液、浓H2EO4 洗气 B NKjCXaq) F 眉 NmOR 容液 过痣 C C12(S ) H% 饱和食盐水、浓出$04 洗气 D Ha2CO3Cs) NaHCO3(s) —— 灼烧 5.下列除杂方案错误的是(选项以表格内容为准) 被提纯的物质: A. () CO(g);杂质:CO 2(g);除杂试剂:NaOH 溶液、浓H2SO4除杂方法:洗 B. 被提纯的物质: NH4CI(aq);杂质:Fe 讥aq);除杂试剂:NaOH 溶液;除杂方法:过滤 C. 被提纯的物质: Cl2(g);杂质:HCI(g);除杂试剂:饱和食盐水、浓 H2SO4除杂方法:洗 D. 被提纯的物质: Na2CO3(s);杂质:NaHCO3(s);除杂试剂:无;除杂方法:灼烧 A .放电时正极反应为:

2016年全国2卷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

2016高考全国II卷理综 1. 在细胞的生命历程中,会出现分裂、分化等现象。下列叙述错误 的是 .. A. 细胞的有丝分裂对生物性状的遗传有贡献 B. 哺乳动物的造血干细胞是未经分化的细胞 C. 细胞分化是细胞内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D. 通过组织培养可将植物椰肉细胞培育成新的植株 2. 某种物质可插入DNA分子两条链的碱基对之间,使DNA双链不能解开。若在细胞正 的是 常生长的培养液中加入适量的该物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 .. A. 随后细胞中的DNA复制发生障碍 B. 随后细胞中的RNA转录发生障碍 C. 该物质可将细胞周期阻断在分裂中期 D. 可推测该物质对癌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 的是 3. 下列关于动物激素的叙述,错误 .. A.机体内、外环境的变化可影响激素的分泌 B. 切除动物垂体后,血液中生长激素的浓度下降 C. 通过对转录的调节可影响蛋白质类激素的合成量 D. 血液中胰岛素增加可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 4. 关于高等植物叶绿体中色素的叙述,错误 的是 .. A. 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乙醇中 B. 构成叶绿素的镁可以由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 C. 通常,红外光和紫外光可被叶绿体中的色素吸收用于光合作用 D. 黑暗中生长的植物幼苗叶片呈黄色是由于叶绿素合成受阻引起的

5. 如果采用样方法调查某地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A.计数甲地内蒲公英的总数,再除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 B. 计数所有样方内蒲公英总数,除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 C. 计算出每个样方中蒲公英的密度,求出所有样方蒲公英密度的平均值,作为甲地蒲公 英的种群密度 D. 求出所有样方蒲公英的总数,除以所有样方的面积之和,再乘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 蒲公英的种群密度 6. 果蝇的某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G、g控制,且对于这对性状的表现型而言,G对g完 全显性。受精卵中不存在G、g中的某个特定基因时会致死。用一对表现型不同的果蝇进行交配,得到的子一代果蝇中雌:雄=2:1,且雌蝇有两种表现型。据此可推测:雌蝇 A. 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 B. 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 C. 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 D. 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 的是 7.下列关于燃料的说法错误 .. A. 燃料燃烧产物CO2是温室气体之一 B. 化石燃料完全燃烧不会造成大气污染 C. 以液化石油气代替燃油可减少大气污染 D. 燃料不完全燃烧排放的CO是大气污染物之一 8.下列各组中的物质均能发生就加成反应的是 A. 乙烯和乙醇 B. 苯和氯乙烯

高中化学竞赛试题精选及答案

高中化学竞赛试题精选及答案 班级 姓名 1. 在一定条件下将a 体积NO 2和b 体积O 2同时通入倒立于水中且盛满水的容器内充分反应后,容器内残留a 9 体积的气体,该气体遇空气即变为红色,则a 与b 的比值为--------------------------------------------------------------------------------------[B] A 、1:6 B 、6:1 C 、8:3 D 、3:8 〖提示〗:残留的 a 9体积的NO 气体是由剩余的39 a NO 2与水反应得到有,故与O 2参加反应的NO 2的体积为a-39a =69a ,消耗O 2的体积为69a 的四分之一。 2. 某学生为测定一瓶失去标签的铁的氧化物样品的成份,称取14.00克该样品用足量的CO 在适宜的条件下使其全部还原,将生成的CO 2用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吸收生成26.25克沉淀,据此可推断出该样品是--------------------------------[A] A 、Fe 2O 3 B 、Fe 3O 4 C 、不纯的Fe 2O 3 D 、FeO 〖提示〗:CO 与之反应后均生成CO 2,其中的一个氧原子全部来自铁的氧化物,所以生成的CO 2的物质的量(0.2625摩)也就是铁氧化物中所含的氧原子的量,其中每1摩氧原子所对应的式量=140002625 5333...= 3. a 在常温下为离子晶体,由X 、Y 两元素构成,在a 中X m+和Y n-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已知下列反应: (1)a+H 2O 电解?→??H 2+b+c (2)H 2+c →d (气) (3)b+c →a+e+H 2O 则a 、e 、f 依次是-----------------------------------------------------------------------[B] A 、NaCl NaClO HCl B 、CaCl 2 Ca(ClO)2 HClO C 、Na 2S Na 2SO 3 H 2SO 3 D 、K 2S K 2SO 3 H 2SO 4 4. 将amol/L 的碳酸氢钙溶液跟bmol/L 的烧碱溶液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中含有四种生成物,则下列a 与b 的关系正确的是----------------------------------------------[B] A 、a:b ≥1:2 B 、1:2

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基本要求.

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基本要求 2008年4月19日 说明 1. 本基本要求旨在明确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初赛及决赛试题的知识水平,作为试题命题 的依据。本基本要求不包括国家代表队选手选拔赛的要求。 2. 现行中学化学教学大纲、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及高考说明规定的内容均属初赛要求。 高中数学、物理、生物、地理与环境科学等学科的基本内容(包括与化学相关的我国基本国情、宇宙、地球的基本知识等)也是本化学竞赛的内容。初赛基本要求对某些化学原理的定量关系、物质结构、立体化学和有机化学作适当补充,一般说来,补充的内容是中学化学内容的自然生长点。 3. 决赛基本要求在初赛基本要求的基础上作适当补充和提高。 4. 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研究性学习,是一种课外活动。针对竞赛 的课外活动的总时数是制定竞赛基本要求的重要制约因素。本基本要求估计初赛基本要求需40单元(每单元3小时)的课外活动(注:40单元是按高一、高二两年约40周,每周一单元计算的);决赛基本要求需追加30单元课外活动(其中实验至少10单元)(注:30单元是按10、11和12月共三个月约14周,每周2~3个单元计算的)。 5. 最近三年同一级别竞赛试题所涉及的符合本基本要求的知识自动成为下届竞赛的要求。 6. 本基本要求若有必要做出调整,在竞赛前4个月发出通知。新基本要求启用后,原基本 要求自动失效。 初赛基本要求 1. 有效数字在化学计算和化学实验中正确使用有效数字。定量仪器(天平、量筒、移液 管、滴定管、容量瓶等等)测量数据的有效数字。数字运算的约化规则和运算结果的有效数字。实验方法对有效数字的制约。 2. 气体理想气体标准状况(态)。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气体常量R 。体系标准压力。 分压定律。气体相对分子质量测定原理。气体溶解度(亨利定律)。 3. 溶液溶液浓度。溶解度。浓度和溶解度的单位与换算。溶液配制(仪器的选择)。重 结晶方法以及溶质/溶剂相对量的估算。过滤与洗涤(洗涤液选择、洗涤方式选择)。重结晶和洗涤溶剂(包括混合溶剂)的选择。胶体。分散相和连续相。胶体的形成和破坏。 胶体的分类。胶粒的基本结构。 4. 容量分析被测物、基准物质、标准溶液、指示剂、滴定反应等基本概念。酸碱滴定曲 线(酸碱强度、浓度、溶剂极性对滴定突跃影响的定性关系)。酸碱滴定指示剂的选择。 以高锰酸钾、重铬酸钾、硫代硫酸钠、EDTA为标准溶液的基本滴定反应。分析结果的计

2014年高考理综全国卷1及答案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 第1页(共40页)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 第2页(共40页) 绝密★启用前 2014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新课标卷1)理 科综合能力测试 使用地区:陕西、山西、河南、河北、湖南、湖北、江西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F —19 Al —27 P —31 S —32 Ca —40 Fe —56 Cu —64 Br —80 Ag —108 第Ⅰ卷(选择题 共126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关于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脂质和蛋白质是组成细胞膜的主要物质 B. 当细胞衰老时,其细胞膜的通透性会发生改变 C. 甘油是极性分子,所以不能以自由扩散的方式通过细胞膜 D. 细胞产生的激素与靶细胞膜上相应受体的结合可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2. 正常生长的绿藻,照光培养一段时间后,用黑布迅速将培养瓶罩上,此后绿藻细胞的叶绿体内不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 ) A. 2O 的产生停止 B. 2CO 的固定加快 C. ATP/ADP 比值下降 D. NADPH/NADP +比值下降 3. 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 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B. 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C. 维持内环境中Na +、K +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 D. 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 4. 下列关于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与白色花瓣相比,采用红色花瓣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 B. 用黑藻叶片进行实验时,叶绿体的存在会干扰实验现象的观察 C. 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不同部位观察到的质壁分离程度可能不同 D. 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液泡中有色素,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 5. 如图为某种单基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系谱图(深色代表的个体是该遗传病患者,其余为表现型正常个体)。近亲结婚时该遗传病发病率较高,假定图中第Ⅳ代的两个个体婚配生出一个患该遗传病子代的概率为1/48,那么,得出此概率值需要的限定条件是( ) A. 2Ⅰ和4Ⅰ必须是纯合子 B. 1Ⅱ、1Ⅲ和4Ⅲ必须是纯合子 C. 2Ⅱ、3Ⅱ、2Ⅲ和3Ⅲ必须是杂合子 D. 4Ⅱ、5Ⅱ、1Ⅳ和2Ⅳ必须是杂合子 6. 某种植物病毒V 是通过稻飞虱吸食水稻汁液在水稻间传播的。稻田中青蛙数量的增加可减少该病毒在水稻间的传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青蛙与稻飞虱是捕食关系 B. 水稻与青蛙是竞争关系 C. 病毒V 与青蛙是寄生关系 C. 水稻和病毒V 是互利共生关系 7. 下列化合物中同分异构体数目最少的是 ( ) A. 戊烷 B. 戊醇 C. 戊烯 D. 乙酸乙酯 9. 已知分解1 mol 22H O 放出热量98 kJ 。在含少量I 的溶液中,22H O 分解的机理为 222I O H O I H O --??→++ 慢 2222IO O O O I H H --??++→+ 快 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 ------------- 在 --------------------此 -------------------- 卷--------------------上 -------------------- 答-------------------- 题--------------------无 -------------------- 效---------------- 姓名___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