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故宫博物馆藏玉玺印

故宫博物馆藏玉玺印

故宫博物馆藏玉玺印
故宫博物馆藏玉玺印

皇后之宝,通高10cm,纽高6cm,印面

14×14cm,重1800k。

金质,交龙纽,附系黄色绶带,满汉

文篆书。

清朝对皇后之宝有严格的规定,据《大

清会典》载:“皇后金宝,清、汉文玉筯

篆,交龙纽,平台,方四寸四分,厚一

寸二分,用三等赤金五百两。宝盝高七

寸八分,方八寸;宝色池,高二寸,方

四寸八分,均金制。外椟绘凤文。”制作

亦有严格的程序,首先由礼部依据成例

奏报皇帝,然后由造办处制成印样,手

写宝文,呈皇帝御览。皇帝钦定后,再

由礼部发印样于铸印局,铸印局官会同

内务府官于造办处祭炉监造。铸造完毕

后交广储司银库以待镌字。镌字时,由

钦天监选择吉期,礼部奏报批复,届时

把宝印送至内阁,在内阁大堂行礼后,

按内阁翰林院预先撰发的宝文镌刻,竣

工后,收存内阁大库,待行礼时提用。

最后再由工部办理制造宝盝、印池等一

应物件。

皇后之宝作为皇后身份的证据,只有

在举行了相应的册封礼之后才有效。经

过册封程序后,宝玺便被置于皇后宫中,

以证皇后的身份和地位。

清二十五宝为清代乾隆皇帝指定的代表国家政权的二

十五方御用国宝的总称。

乾隆以前,御宝一般没有规定确切的数目。乾隆初年,可称为国家御宝之印玺已达二十九种三十九方之多,且因有关文献的记载失实,用途不明,认识错误甚多,造成混乱状况。针对这种情况,乾隆十一年(1746年),乾隆皇帝对前代皇帝御宝重新考证排次,将其总数定为二十五方,并详细规定了各自的使用范围。这二十五方御宝分别为:大清受命之宝、皇帝奉天之宝、大清嗣天子宝、皇帝之宝二方、天子之宝、皇帝尊亲之宝、皇帝亲亲之宝、皇帝行宝、皇帝信宝、天子行宝、天子信宝、敬天勤民之宝、制诰之宝、敕命之宝、垂训之宝、命德之宝、钦文之玺、表章经史之宝、巡狩天下之宝、讨罪安民之宝、制驭六师之宝、敕正万邦之宝、敕正万民之宝、广运之宝。重新排定后的二十五宝各有所用,集合在一起,代表了皇帝行使国家最高权力的各个方面。

乾隆十一年厘定之御宝的宝文,除青玉“皇帝

之宝”为满文篆书外,其余全部为满文本字和汉文篆书两种文字。乾隆十三年,创制满文篆法。为使御宝上的满汉文字书体协调,乾隆皇帝特颁旨:除“大清受命之宝”、“皇帝奉天之宝”、“大清嗣天子宝”、青玉“皇帝之宝”四宝因在清入关以前就已使用,“不宜轻易”外,余二十一宝一律改镌,将其中的满文本字全部改用篆书,这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二十五宝。

二十五宝平时密藏于紫禁城交泰殿的宝盝中,一宝一盝。宝盝为两重,皆木质,制作精美。宝盝置木几上,外罩绣龙纹的黄缎罩,分列于御座左右。

二十五宝质地有金、玉、栴檀木,印纽有交龙、盘龙、蹲龙型制,雕制精美,同时也是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典章文物。

太上皇帝之宝,通高15cm,纽高

7.3cm,印面22.5×22.5cm。

碧玉质,交龙纽,满汉文篆书,四周刻

乾隆皇帝《自题太上皇帝之宝》御制诗,

盛于雕云龙纹紫檀匣中。

这方“太上皇帝之宝”制于乾隆六十年

(1795年)。当年九月三日,乾隆帝颁布

了在三十八年(1773年)所写的建储密诏

(密建皇储),立皇十五子颙琰为皇太子,

次年新正举行了禅位大典。乾隆帝归政后,

仍住在养心殿训政,嘉庆皇帝则只能住皇

子所居的毓庆宫。嗣皇帝年号嘉庆,只对

外使用,宫中继续用乾隆年号,批阅奏折、

任免官员等重要政务权力仍掌握于乾隆帝

手中。

这方“太上皇帝之宝”是清宫帝后宝玺中

最大的一方,体现了太上皇权力的至高无

上。此宝制成后曾陈设于太上皇宫殿中的

皇极殿御案上。此外另有“太上皇帝之宝”

数方,皆作汉文篆书,用于书画鉴赏活动。

青玉“五经萃室”印,清乾隆,印面

3.2cm×3.4cm,通高7cm。

印青玉质,长方形,蟠龙钮。印面篆

书“五经萃室”。“五经萃室”与“八徵耄念

之宝”、“自强不息”印为一组,同贮于一

木匣。

“八徵耄念之宝”、“自强不息”印是乾

隆皇帝晚年经常使用的宝玺。为了使用

方便乾隆帝下令制造了几十方“八徵耄

念之宝”、“自强不息”,与不同的宫殿名

印合成组印,这是其中的一组。五经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