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博尔赫斯小说意象的精神分析

博尔赫斯小说意象的精神分析

博尔赫斯小说意象的精神分析
博尔赫斯小说意象的精神分析

博尔赫斯小说意象的精神分析

暴力迷宫镜子

——博尔赫斯小说意象的精神分析

武汉大学文学院明珠摘要:暴力、迷宫及镜子是博尔赫斯小说中经常出现的文学意象,也是跟随他多年的三个噩

梦。阅读博尔赫斯传记会发现它们和他的童年生活密切相关。精神分析学理论认为,作家的

创作是对无意识及童年受压抑欲望的反应。据此,用精神分析学理论解读博尔赫斯小说,为

理解其人其小说打开了一扇门户。

关键词:博尔赫斯;精神分析学;暴力;迷宫;镜子

作为20世纪西方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博尔赫斯创作了大量让人难以捉摸的短篇小说,

而这些短篇小说又相互关联,构成了一个奇特的博尔赫斯式文学世界。在这个充满焦虑、暴

力、镜子及面具的文学迷宫里,博尔赫斯表现了他对自我及现实的关注,也吸引了读者对他

的关注。阅读博尔赫斯的短篇小说会发现,这个坚持认为就短篇故事而言,情节是首要问题

的作家,不曾创作过别的人物,他写的总是身处各种不同可能状况下的他自己,“在我的小

说中,我以为惟一的人物就是我自己。我将自己扮作加乌乔,扮作街头恶棍等等。但是的确,

那始终是我自己。我把自己设想在某段时间里或某种境况之中,我不曾创造过人物。”

透过不同小说里身陷各种境况之中的博尔赫斯,我们可以把握到一个完整而真实的博尔

赫斯。他曾坦言,他的小说都是对梦境的描写,他几乎天天做梦,噩梦赋予他情节,而其中

有三个基本的噩梦:暴力、迷宫和镜子。

精神分析学是20世纪初由弗洛伊德创立并应用于文学批评领域的一种美学理论,它对

当代西方文学批评及文学创作都产生重要影响。这一理论主张:文学创作是以作家童年受压

抑心理内容为动力的,是作家的白日梦。与夜间的梦一样,创作在无意识里实现了对现实中

无法满足之欲望的变体满足。据此分析博尔赫斯作品,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理解大门。

一、暴力

在博尔赫斯小说里,我们时常可以看到匕首、决斗、凶杀等充满暴力色彩的词汇,有的

1

小说干脆就直接取名为《死亡》、《刀疤》、《决斗》;胡安?穆拉尼亚这位在阿根廷鼎鼎闻名

的带刀好汉也是他小说中的常客,博尔赫斯甚至还专门以他为主角创作了一篇小说。为什么

温文尔雅、热爱和平宁静的博尔赫斯会让自己的小说充斥着暴力呢?

博尔赫斯的家族有着悠久的从戎历史。父亲家族中的一位祖先曾以自己的名字建立了阿

根廷最为古老的天主教城市,而他的祖父也是南美大草原上圣菲警备军的上校。母亲是1816

年宣布阿根廷独立的拉普利达的后代,母亲的外祖父苏雷亚斯还参加过独立战争。在他们家

中保留着祖辈们光辉征战的痕迹:在胡宁和塞佩达为南美自由而战的几支宝剑和代表当年赫

赫战绩的军服。博尔赫斯就是在这样一个由祖先从戎的光辉所照耀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他

对这一切都充满崇敬及渴望之心,他曾以祖父之死为题材写了小说《另一种死》,家中的纪

念品也出现在小说《遭遇》中。然而现实却与博尔赫斯的愿望相反,他没有像祖辈那样穿上

军装,而选择写作为自己的职业,这主要是受祖母及父亲的影响。祖母范妮是英格兰人,属

于古代诺森布里亚王朝后裔,受过良好的维多利来式教育。祖母在家中具有绝对地位,她不

仅影响了热衷于回忆先祖的儿媳,还教会孙子使用在当时被认为是比较高贵的英文进行阅

读,使孙子开始了解和掌握优雅文化。这与征战沙场的祖辈生活是截然不同的。最重要的是,

博尔赫斯的父亲也放弃了祖父那样的生活方式,以律师作为自己的职业。同时,父亲也热衷

于文学创作,但却是一个失败的作家。“一个男孩与他父亲的关系,是一个‘矛盾的’关系。

除了试图把他的父亲作为对手除掉的仇恨以外,对于他的一定程度的温情也是习惯性地存地

的。这两种精神态度结合起来,产生了与父亲形象的认同,因为他羡慕父亲,而且希望能够

像他一样,男孩就想要处在他父亲的位置上,并且也因为他想把他赶走。”

因此,博尔赫斯觉得自己也应和父亲一样,以便取代他的地位,改变自己对父亲长久以

来的依赖(他直到40岁仍然依靠父亲的供养而生活)。文学是一个突破口,那是父亲未曾成

功的愿望。因而博尔赫斯将父亲对他的教育理解成为对自己的期望。

“我还是个孩子时父亲就失明了,从那时起,我就明白我必须走完父亲因条件所限而未

能走完的文学之路。这是理所当然的事。父亲期望我成为作家。”

博尔赫斯强烈暗示自己要成为作家,却压抑了自己的从戎愿望。写作与从戎是一个矛盾

的两极,但这两者他都不想放弃,最佳的解决方式便是将战斗的生活写入作品。博尔赫斯曾

说,他一直都记得那个在离他几步远的距离就有一个人被一枪送归黄泉的地方———维拉。

2

在那里,他真正接触到了暴力的枪弹生活,因而成为难以抹掉的部分常常出现在他以后的作

品中,以实现对从戎欲望的变相满足。博尔赫斯在谈到对自己的小说《南方》的理解时,就

透露出了这一心态。他希望读者把小说的后半部分当成主人公在医生手术下死去时所做的

梦,因为实际上那个人幻想着一种壮烈的死。他愿手持匕首,死在寒光闪闪的刀锋上,而他

实际上是死在外科医生的手术刀下,所以那一切都是他做的梦。博尔赫斯感觉这才是对他小

说的真正的解读。按照博尔赫斯自己所说,小说中人物都是他自己的,那么他已在潜意识里

将自己的从戎愿望暴露给读者。

二、迷宫

迷宫是博尔赫斯的第二大噩梦,也是他小说中的又一主题。在梦中,迷宫常常是博尔赫斯所熟悉的布宜诺斯艾利斯某个街区或是某个巨大的空房间,四周无人,他走来走去,却找

不到出口,重又回到原点。最终,他只能放弃寻找出口。这些迷宫在博尔赫斯的小说中有两

种,一种是真实迷宫,如《阿斯特里昂的家》、《两个国王和两个迷宫》等;一种是非真实迷

宫,如《通天塔图书馆》、《神的文字》等。这些迷宫都非单独存在,而与书和兽紧密联系在

一起。《通天塔图书馆》中,充斥着各类书籍的图书馆就是一个大迷宫,人们无法找到自己

的要找的那本书,无法弄清图书馆的结构,更无法找到出口。《神的文字》里,迷宫般的监

狱中关着一只可以使神父读懂天书的虎。与此类似,在《阿斯特里昂的家》中,真正的迷宫

里也关着一只兽,即等待解救的人身牛头怪。然而忒修斯的解救却是牛头怪没有想到的终极

解脱方式:他的被杀。

梦中的迷宫——那些熟悉的街道和房屋,与小说中的非现实迷宫——图书馆,都指向同一个地点:博尔赫斯十分熟悉的父亲狭小的书房。博尔赫斯童年的大部分时间都在这里度过,

对于童年的他来说,父亲的书房就像一个图书馆。通过阅读和祖母讲述的故事,他认识到了

老虎这种动物。老虎的勇猛是他向往的,他希望自己成为老虎。但他见得更多的却是动物园

笼子里受困的老虎,这让他联想到自己,本来是战斗英雄的后代,却无法重现英雄的辉煌,

围困在书的迷宫中。博尔赫斯只能换另一种方式,以书写来重现辉煌,寻求突破。由于对这

一老虎形象的崇拜,导致博尔赫斯在创作中不断赋予它新的含义:神密的不可知力量。《神

的文字》中,神父就是通过虎皮上不停游动的花纹所构成的天书,洞察出世人难以理解的宇

宙意图,同神、同宇宙相结合。《蓝虎》中,蓝虎则幻化成可以不停复制新生的蓝色圆石,

噩梦般跟随着拥有者,永不消失。这两种虎都与我们平常所熟识的虎有所不同,被赋予了不

3

可解之迷。这种对虎的塑造并没有停止博尔赫斯对英勇的继续追寻。人身牛头怪是深陷迷宫

的又一兽类,这是博尔赫斯对希腊神话故事的改编。这一迷宫的存在既是为了囚禁也是为了

保护勇猛的人身牛头怪,走进与走出迷宫一样困难。阿斯特里昂在迷宫中虽也能自得其乐,

但仍渴望救赎者带他摆脱孤独,谁知却等到了生命的消亡。这是博尔赫斯不得不接受的事实,

由于时代与自身的限制,他永远也不可能再现祖辈的生活。这篇小说写于博尔赫斯开始逐渐

失明之后,在同一时期,他还患有多年的失眠症。对自己眼睛的焦虑,以及失眠症,使他陷

入与人身牛头怪一样的孤独困境。

双重困境让他落入新的迷宫——真实生活已逐渐模糊,而书本的世界也无法再深入接

触,他迫切渴望获得帮助和保护。

《博闻强记的富内斯》、《秘密的奇迹》及《结局》等一系列小说也写于这一时期,是当

时博尔赫斯焦虑心理的真实反映,他曾多次坦言《博闻强记的富内斯》是对失眠症的隐喻,

因为那时他常常失眠,于是他想到,一个人会因为不胜记忆而发疯。

富内斯、雷卡巴伦及赫拉迪克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被现实所围困,类似身陷迷宫,无

法走出困境。富内斯与雷卡巴伦每天躺在床上,被迫观看周围发生的一切,并被迫不断进行

回忆;而赫拉迪克则被困在监狱,一次又一次重复构思着自己还没有写完的剧本,他的时间

已经不多,只有十天就会被送上刑场了,但是剧本的创作至少还需要一年时间。这些情况与

博尔赫斯的状况十分相似。失眠使得博尔赫斯的夜晚,像福内斯一样,在对过去所做、所见

或所阅读的一切进行无意义的机械式复述中度过。他就像一只循环游荡于迷宫中的困兽,只

能一遍又一遍地忍受孤独的长期折磨。伴随而至的失明也一样让博尔赫斯感到痛苦。他还有

许多书要读,还有许多小说要创作,但命运却剥夺了他的这个权力。《秘密的奇迹》中赫拉

迪克向上帝祈祷在死前多借一年时间完成剧本,这不仅是他,也是博尔赫斯的希望,是博尔

赫斯自身不可满足之欲望的变形。但是博尔赫斯也知道这是不现实的,尽管赫拉迪克似乎真

的多拥有了一年的时间,但那只存在于他的想象中,一声枪响把我们拉回了现实,赫拉迪克

还是于预定的时间被处死——博尔赫斯无法改变自己失明的到来,与时间赛跑,只能更残忍

地加速失明。

童年处在父亲书房中读书以及自己所崇拜的老虎困在笼中的记忆,在博尔赫斯脑中挥之

不去,而现实希望的破灭以及自身所遭受的精神困境也刺激着他。这些融合起来,就成了博

4

尔赫斯对自己生存迷宫的不断探究。

三、镜子与面具

博尔赫斯的第三个噩梦——镜子,亦是其作品中的常客。它来源于博尔赫斯对童年的恐

怖记忆,“在我儿时,家里放着些讨厌的东西。有三面大镜子竖在我的房间里。还有那些光

滑可鉴的红木家具,就像圣保罗圣书中描写的晦暗的镜子。我害怕它们,但我是个孩子,什

么也不敢说。所以每天夜里,我都要面对面三四个我自己的影像。”

镜子这一意象除了在《镜子与面具》中表现为邪恶的力量外,其他几处却与性联系在一

起。在《蒙面染工梅尔夫的哈基姆》中,博尔赫斯将主人公的宇宙观概括为“我们居住的地

球是一个错误,一种不够格的模仿。镜子和父道是可憎的,因为它们使地球上生生不息。”

相同的话语在《特隆、乌克巴尔、奥比斯?特蒂乌斯》中又出现了两次,一次出自博尔

赫斯的朋友比奥伊之口,他想起乌克巴创始人之一说过镜子和男女交媾是可憎的,因为它们

使人的数目倍增。另一次是百科书上所写,镜子和父亲的身分是可憎的因为它使宇宙倍增和

扩散。在这几处,令人生厌的东西由镜子扩展到了交媾,因为它们有着相同的属性,都使人

口增多。同时,我们却可以反过来说,由于对交媾的害怕,而联想到对具有相同特性的镜子

的害怕。博尔赫斯不愿大胆直露地表达,只有采用隐蔽的手法象征暗示。《凤凰教派》里就

出现了相同的暗示。博尔赫斯是这样谈论确保凤凰教派的崇拜者得以永生的秘密的,“秘密

是世代相传的,举行仪式时要避人耳目。信徒们从不谈论,他们不愿承认他们的父辈竟会干

这种无聊的事,有人甚至毫不犹豫地声称那秘密已成为本能。”

这些暗示清楚地表达了博尔赫斯所要表达的真实意图。这一秘密,博尔赫斯只对罗纳德

一人作过明确表示,那就是惠特曼所谓的神圣的丈夫由做父亲而领悟的行为。他第一次听说

它时还是个孩子。他大为震惊,不敢想象自己的母亲父亲做过此事。对两性关系的认识与对

镜子的恐惧都来自博尔赫斯的孩提时代,它们作为一种记忆被保存下来。但是童年期的记忆

“不是被固定在被经验的时刻,在以后被重复,而只是在以后的岁月里,当童年期已过去才

被引发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它们被改变被伪造,服务于以后的趋势。”

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对镜子的厌恶和恐惧是博尔赫斯由对两性关系的认识而附加上去

的。由于正如他自己所说的那种镜子与两性关系的相似性,导致成年以后,这一附加过程逐

5

渐与童年记忆混合,并将童年记忆改造成符合自己愿望的形态,隐晦地透露出博尔赫斯对性

的压抑及渴望。博尔赫斯一生结婚两次,一次是年近70岁时,婚姻只维持了三年;另一次是他去世前不久,而终其一生,他都没有做过父亲。镜子的噩梦变得不再难以理解。“如果

我们梦的意思仍保持晦暗不清,那是因为在夜间我们也产生一些令我们感到羞愧的愿望。我

们必须隐瞒自己,于是它们便被压抑,被推入到无意识之中。这种受压抑的愿望和它们的派

生物只允许以一种极端歪曲的形式表现出来。”

小说创作便是博尔赫斯童年记忆和梦的派生物,它以隐晦变形的方式将博尔赫斯的无意

识表现出来。

另一个与镜子相联系的意象是面具。戴面具的人时常同镜子一起出现在博尔赫斯的梦中

及小说里。在小说《蒙面染工梅尔夫的哈基姆》中,梅尔夫用金面具掩盖其患有麻风病的事

实;在《镜子与面具》中,面具又成了国王试图掩盖邪恶的工具;而《死亡与指南针》中的

非实体面具更是将侦探诱入了死亡的陷阱。面具和镜子一样,让他看到了两面的人,真实的

一面被掩盖却呈现给人矫饰过的一面。在这同时,他又不断强调对“博尔赫斯”及自我本身

的区别。“博尔赫斯”是通过小说而日渐成名的作家,而他自己则始终保持着自我本色。1980

年3月,在印第安纳大学诗歌朗诵会上,他曾说,“博尔赫斯”所有的观点都是卑鄙的。“博

尔赫斯”代表着他所嫌恶的一切虚假的东西。“博尔赫斯”意味着声誉,意味着被拍照,被

采访,意味着政治、观点。“博尔赫斯”还意味着失败与成功这两个无足轻重和骗人的东西。

而他则意味着非公开的个人,意味着真实。真实的东西是感受、梦、写作———至于出版,

那是“博尔赫斯”的事。他如此鲜明地将“博尔赫斯”与博尔赫斯分开,以致写出了《博尔

赫斯与我》、《另一个人》、《1983年8月25日》等一系列这样的作品。博尔赫斯越有意要将

此二者分开,就越表示他们都是他自己的“双重角色”。“双重角色不仅包含对自我批评格格

不入的东西,还包罗了所有那些已被恶劣的外部条件摧毁的自我追求。”

面对日愈响亮的名声,生性腼腆、矜持的博尔赫斯还不能适应,他觉得这些破坏了自己

美好的文学,他厌恶“博尔赫斯”但又不得不戴上这一“面具”。这种“双重角色”的感觉

唤起了他童年透过花园栅栏看到面具时那种令人惧怕、令人生厌的感觉。童年的回忆与现实

感受相结合,并服务于现实,使他创作出了新的情境——作品中那些“面具”的存在。

从精神分析学的角度来分析博尔赫斯的小说创作,由创作来理解其小说中所蕴含的内

6

容,可以避免使读者陷入博尔赫斯小说的神秘世界中不能自拔,对作家本人的心理及其梦境

作出更好的理解。反过来我们也可以发现,博尔赫斯的创作本身也就暗合了一种精神分析学

的方法。由于现实的困境而产生的梦境——写作、迷宫及镜子引起了他对童年受压抑欲望的

回想,两者的结合使博尔赫斯产生了新的联想,被无意识地写入自己的作品中被记录下来。

精神分析学与博尔赫斯的梦及小说相结合的阐释,对于研究博尔赫斯小说的神秘意象具有重

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美】巴恩斯通,博尔赫斯八十忆旧【M】,西川译。北京:作家出版社,2004

2.【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论文学与艺术【M】,常宏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1

3.【美】埃米尔?罗德里格斯?莫内加尔,博尔赫斯传【M】,陈舒,李点,译。上海:东方出版社,1994

4.【阿根廷】豪?路?博尔赫斯,博尔赫斯全集?小说卷【M】,王永年,陈泉,译。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9

7

[阿根廷]博尔赫斯《过河拆桥》小说阅读训练及答案

[阿根廷]博尔赫斯《过河拆桥》小说阅读训练及答案 过河拆桥 [阿根廷]博尔赫斯 圣地亚哥的一个教长想学巫术,他经过多方打听,知道了离此不远的特莱多市的巫师堂伊南是个高手,就上门求教。 他找到堂伊南家时,正是中午,这位巫师热情地请他吃饭,饭后又为他倒上了难得喝到的法国咖啡。教长这才得到机会,说明了来意。堂伊南站起来走了几步,说,我不收弟子。教长很执着,再三要求。堂伊南说,我已看出你将会有远大前程,但教你巫术以后,我怕你会过河拆桥,忘恩负义,所以不能教你。教长忙起誓,那是不可能的事,假如我真的发达了,我一定会报答你,上帝可以作证。堂伊南听他说得很有诚意,就相信了他。 堂伊南先叫来女仆,吩咐她晚饭准备烤乳鸽,但别忙着烤,等他发话时再烤。然后他掀开房中的一块大铁板,示意教长跟来,他们就顺着石板梯子下去,堂伊南解释说学巫术最怕有人打扰,所以要找一个僻静的地方。石梯很长,走了约有十分钟才到了尽头,来到了一间放着各种巫术器具的实验室,教长觉得他们似乎已经来到了地底深处。 堂伊南拿来一些巫书,正要给他讲解,有两个牧师匆匆而来给教长送一封信,信上说他那个当地区主教的叔叔病危,要他赶回去见最后一面。教长急得像热窝上的蚂蚁,不知怎么办才好。最后他还是不愿放弃学巫术的机会,就写了封回信表示慰问,让来人带给主教。两天后,几个着丧服的人来了,说主教已经病故,正在选继承人,而教长也有中选的希望,还说教长不必赶着回去,因为他本人不在场被选中则更加说明他是深孚众望。 果然十天后,两个衣着华丽的牧师来了,一见面就匍匐在地,吻他的手,称他主教大人。堂伊南也是喜出望外,一边向他祝贺一边为自己的儿子谋求空出的教长职位,主教对他说,教长的位置已经留给了主教的弟弟,不过可以另给好处,提出三人一起去圣地亚哥。 三人到圣地亚哥上任。六个月后,教皇派使者来宣旨,任命他为洛萨大主教。堂伊南忙请求把空出的主教位置给自己的儿子。大主教说这个位置已给了自己的叔父,不过可以另给他好处,提出三人一起去托洛萨,堂伊南只得同意。 两年后,教皇又任命他为红衣主教,堂伊南立刻提醒他以前作出的承诺,并为自己的儿子请求那个空出的大主教职位。红衣主教说这个位置已经留给了自己的舅舅,不过可以另给他好处,提出三人一起去罗马,堂伊南无法可想只得同意。他们到了罗马受到了隆重接待,还举行了弥撒和游行。 四年后教皇逝世,红衣大主教被选为教皇。堂伊南听到这个消息,又一次找到教皇,他吻了教皇陛下的脚,提醒他以前的承诺,为自己的儿子请求红衣主教的职位。教皇闻言大怒,让手下把他投入监狱,说他一个小小的巫师竟敢要挟教皇。可怜的堂伊南连连认错,请求宽恕,并说自己与儿子这一辈子都在外荒废了,现在只好准备回老家,因路途遥远,请教皇给一点路上吃的东西,教皇不予理睬。于是堂伊南站了起来,在教皇鸦雀无声的森严的大堂上,旁若无人地大声说道:“那我只得吃我为今晚准备的烤乳鸽了。” 女仆应声出来开始烤乳鸽。教皇这才发现自己实际上还在特莱多的一个地下室里,只是圣地

张爱玲小说的意象分析

红颜弹指老,长恨歌无尽 ——简析《长恨歌》中王琦瑶的爱情《长恨歌》完成于1995年,作者王安忆用近30万字的篇幅,浓缩了上海40年的岁月变迁,也展现了一个女人——王琦瑶40年哀婉动人的情与爱。作者以一枝细腻而绚烂的笔将一段尘封已久,早已被人遗忘的历史生活艺术的再现出来。 王琦瑶是一个典型到极致的上海弄堂女儿。她爱漂亮,会打扮,有点小虚荣,平日里没事就喜欢幻想。她美丽却不张扬,有一股天成的气质和风韵,这也就成就了她上海“三小姐”的美誉。虽说只是“三小姐”,远没有大小姐、二小姐来得光彩艳丽,但是三小姐其实是最体现民意的。“大小姐二小姐是偶像,是我们的理想和信仰,三小姐却与我们的日常起居有关,是使我们想到婚姻、生活、家庭这类概念的人物。”(59) 王琦瑶的一生是可以用华丽来形容的。四十年代,还是中学生的王琦瑶就被选为了“上海小姐”,从此就走上了繁华的上层生活,看尽上海的纸醉金迷。虽然其后的人生命运多舛,但是在他人眼里,她依旧是那个惹人艳羡的“上海小姐”,即便委身于曲折深长、藏污纳垢的平安里,她也是那些柴米夫妻吵架时作比的对象。“那女的会说:我不如去做三十九号里的王琦瑶!男的就嘲笑道:你去做呀,你有那本事吗?”她的一生就像张爱玲曾说的“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子”。(197) 但是张爱玲也说过这袭华美的袍子“上面爬满了虱子”。没有谁

的人生可以用完美来形容,在王琦瑶看似风光无限的外表下面,实际上是一段暗淡无光的人生。她的一生都被一个“情”字所围困。 王琦瑶是不缺乏爱情的,她的身边总是不乏追求者,在她人生的各个阶段都有一个看似可以白头偕老的男人,但是终究也还是没有一个男人可以给她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家”。 李主任是在“上海小姐”的决赛上认识王琦瑶的。这样一位军政界的大人物,走过许多地方,也见过了各地的女人,而这次却单单对这位十几岁的小姑娘动了心。王琦瑶打动他不仅仅是因为那娇媚的面庞,而是王琦瑶举手投足间流露出的稍显稚嫩的羞涩,让这个四十岁的男人心生怜惜,在他的眼里王琦瑶更像是个孩子。王琦瑶最初也不是爱他的,只是他的生命中第一次出现了这样一个“大权在握”的男人,让她有点心生畏惧,但是又有点兴奋。深知这个男人不可能给她一段平静的生活,但是那个年纪的女生谁没点向往与憧憬,于是也就这样深深地陷进去了。本以为自己一生就这样在“爱丽丝”的温柔富贵乡里度过的王琦瑶,怎么也不会想到那绵延无情的战火会烧掉她安身立命的梦想。一九四八年的春天王琦瑶搬进爱丽丝公寓,一九四八年的深秋李主任死于飞机失事。 阿二是王琦瑶在邬桥避乱认识的。阿二是邬桥的孤独者,他看不起邬桥一事一物,自觉地将邬桥与自己划分开来,发誓要走出邬桥,到大世界里去闯荡一番。阿二初见王琦瑶就被王琦瑶所吸引,但是吸引他的不是王琦瑶自身,而是王琦瑶身上所带有的那种上海繁华梦的景象。在阿二的眼里王琦瑶就像是他的影子,是他那个未完成的梦。

2020小说阅读训练张炜《失灯影》详解版

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 失灯影张炜 1直到现在,古登州一带还有一个村子叫“灯影”。但这个村子是否就是过去那个得而复失的地方,人们还说不准。近一二百年来的变化之速,真可以说是沧海桑田,从古登州府置往西直到屺qi3砪岛、三山岛,现在都成了人烟最稠密的地区。而不足一百年前这里只是荒野,二百年前则是莽莽苍苍的林子。 (先提出村名和存在,把从前的“灯影村”与现在的“灯影村”、从前的“灯影”闪烁与现在的灯火辉煌放在一起来写,流露出失落与惆怅。) (从时间的变化和跨度来看,灯影村由“莽莽苍苍的林子”变成“荒野”,变成“人烟最稠密的地区”,而现在这个灯影村,是不是过去那个,也说不准。这种模糊不定,营造了一种神秘的氛围。民间有太多的东西是说不准的,没有文字的记载,只是口耳相传,总会有遗漏和遗失。再说时间的历史,也是一个地方演变的历史,作者一开篇就将故事放在民俗和历史的氛围中,使小说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这就体现了“厚实”。第一点) 2那时候这里的人走夜路,如果到了荒凉地方,最喜欢也是最害怕的,就是前边遥远处出现一处闪烁的灯影。有人就在挨近了荒郊的一点儿光亮时,才发现这是一处瓜棚,柱子上挂了一盏灯笼,有人坐在灯影里,问他话只字不答,赶路人忍不住拍拍他的肩膀,这人一回头把赶路人吓个半死。原来黑影里坐的是一头老狼,刚刚吃了一个人,正坐在那里舔嘴巴呢。类似的警示故事很多,一半是口耳相传的野趣,一半是当时的真实经历。时过境迁,现在这一带入夜常常是灯火辉煌,早就没有黑夜中星星点点的光亮了。现在所忧虑的只是太热闹了,是人气过盛,除了人什么都没有了。 (传说灯影下老狼吃人) 3就在这样的村落里,曾有一位顽皮少年,他像大多数野孩子一样好奇,聪明却不喜读书,愿意冒险,越是家长禁止的事情越是要尝试一番。他多次在夜间独自一人跑到野外,总想遇到一两桩怪事。(简单并概括性地叙述这位少年的个性)有一次他真

论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美学思想对鲁迅创作的影响

论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美学思想对鲁迅创作的影响 发表时间:2009-08-11T09:11:18.920Z 来源:《赤子》2009年第10期供稿作者:贺孝恩(遵义师范学院中文系,贵州遵义 563002)[导读] 论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美学思想对鲁迅创作的影响。 摘要:精神分析美学派别的基本思想及对西方文学产生的影响;鲁迅先生对精神分析美学思想的接受;精神分析理论对鲁迅先生创作主题的影响;精神分析理论对鲁迅先生创作艺术表现手法的影响。 关键词:精神分析学;鲁迅创作;影响 1 精神分析美学派别的基本思想 精神分析美学派别产生于20世纪初,奠基人是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瑞士心理学家荣格(Carl Custay Jung,1875~1961)在许多方面修正、丰富和发展了弗洛伊德的理论。二人的主要美学思想有以下几个方面:(1)无意识学说和三重人格结构。过去大多数哲学家都认为正常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受意识支配的,弗洛伊德在自己精神医学临床实践的基础上,确认存在着一个无意识的心理领域,建立了系统的无意识学说。无意识是指人的原始冲动和各种本能,它是人的一切行为,包括文化、科学、艺术、历史创造的根本动力,只不过这种动力深藏在人的内心深处,人自己不能觉察。在无意识学说的基础上,弗洛伊德又提出了三重人格结构的理论,他认为,人格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本我指的是原始本能的我,主要由性本能等原始冲动组成,完全是无意识、非理性的,能量和活力最大。本我实行的是快乐原则,也就是说人在潜意识里把快乐当作自己生命的最高的、唯一的价值准则。自我指的是人是生活在现实社会里的,他必须调节、压制自己的本能活动,使自己不违背现实社会的要求,这种压制,不是废弃快乐原则,最终是指向快乐。超我又称内部道德机构,它使一个人把本能的能量全部转移到对至善至美事物的追求上。实际上,精神分析美学思想的基石就是潜意识和人的性本能,正如弗洛伊德自己说的那样:精神分析的第一个令人不快的命题是“心理过程主要是潜意识的,至于意识的心理过程则仅仅是整个心灵的分离的部分和动作。……第二个命题也是精神分析的创见之一,认为性的冲动,广义的和狭义的,都是神经病和精神病的重要起因,这是前人所没有意识到的。更有甚者,我们认为这些性的冲动,对人类心灵最高文化的,艺术的和社会的成就作出了最大的贡献。”[1](2)艺术的本质是原欲的升华。弗洛伊德认为作家创作是白日做梦,是替代满足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得到满足的性本能的需要;艺术的价值就是为原欲提供一种替代性的满足。在此基础上,弗洛伊德对艺术作品的形象进行了大量的精神分析,由此奠定了精神分析的审美方法和美学思想。李醒尘先生认为弗洛伊德对美学的贡献主要有三:“第一,促进了对艺术和审美领域中无意识现象的研究,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第二,引发了对情欲、性与文艺和审美的关系问题的研究;第三,他有关梦和幻想的研究,直接推动了有关形象思维问题。”李醒尘先生的观点对下面论述正题至为重要,这里暂且不展开论述。(3)艺术是集体无意识原型的象征。这是荣格对弗洛伊德美学思想的进一步补充和发展。[2]由于精神分析美学思想和文学有先天的血缘关系,它们都关心着同一个对象——人的心灵,它们都力求去洞悉隐藏在人类灵魂深处的秘密;同时,精神分析作为系统理论,它本身有不可辩驳的合理因素,作家们在精神分析学的影响下,开始前所未有地关注人的本身、人物的感觉和精神状态。他们在写作技巧上突出表现为意识流写法,劳伦斯、茨威格、海明威、福克纳……这些著名文学大师在他们的创作中都深浅不同地显现着精神分析色调。 2 鲁迅先生对精神分析美学思想的接受 鲁迅先生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理解可以通过他的文章略知一二,在《故事新编》序言里他说:“…虽然也不过取了弗洛特(弗洛伊德)说,来解释创造——人和文学的缘起”。[3]在《听说梦》中他写道:“《东方杂志》记者在《读后感》里也曾引弗洛伊特,以为‘正宗’的梦,是‘表现各人的心底的秘密而不带社会作用的’。但弗洛伊特(弗洛伊德)以被压迫为梦的根柢——人为什么被压抑的呢?这就和社会制度、习惯之类连结了起来,单是做梦不打紧,一说,二问,一分析,可就不妥当了。记者没想到这一层,于是就一头撞在资本家的朱笔上。但引‘压抑说’来释梦,我想,大家已经不以为忤了罢”。[4]鲁迅先生的这些话表明在批判的基础上接受了弗洛伊德的理论,并影响到他的文学创作。鲁迅先生主要是通过日本著名文学评论家厨川白村来系统了解精神分析学思想的。厨川白村(1880~1923),本名辰夫,他潜心研究弗洛伊德的学说,注意文学与潜意识的关系。鲁迅于1924年翻译了厨川白村《苦闷的象征》、《走出象牙之塔》、《走向十字街头》等作品,从而对弗洛伊德的理论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鲁迅之所以对弗洛伊德感兴趣,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与他早年学医的经历有关。作为医学院的的学生,他一定会对精神病学产生兴趣,他早年翻译了日本小说家森欧外的《沉默之塔》,接受了一些弗洛伊德学说的影响。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一文中,鲁迅自称他开始写小说“所依仗的全在看过的百来篇外国作品和一点医学上的知识”,[5]“这一点医学上的知识”,也明显是指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2)与他那段时间苦闷的生活有关系。鲁迅早年的婚姻家庭生活和人生理想都受到了很大的挫折,长时间生活在苦闷之中。弗洛伊德的思想正好符合那段时间他的创作心态:用文学创作来排遣自己的苦闷压抑。(3)与反封建有关系。鲁迅先生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国人由于长期受到封建压制,人格产生了严重的扭曲变异,而弗洛伊德的某些思想恰能作为反人性压制提倡人性解放的利器。 3 精神分析理论对鲁迅先生创作主题的影响 3.1鲁迅文学作品对潜意识和梦的描写 鲁迅先生早期的小说大多带有精神分析的影子,他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刀”去解剖潜藏在中国人内心深处的贫弱的、黑暗的、被严重压抑而异化了的呻吟着的灵魂。这与西方现代派文学有异曲同工之妙。《狂人日记》中一文,鲁迅基于弗洛伊德的学说,凭借他的医学知识,通过对狂人病态的错觉、幻象、妄想的描写,深刻地表现了由于几千年的封建压制潜藏在人心灵深处的对于“吃人”的惊悸、恐惧心理。狂人正是由于本能欲望受到了不合理的社会伦理道德的压抑而发狂,他的狂是潜意识与社会意识格格不入的结果。《阿Q正传》中阿Q 的:凡尼姑,一定与和尚私通;和尚摸得我摸不得;一个女人在外面走,一定想引诱野男人;一男一女在那里讲话,一定要有色欲的奇怪想法。以及他对男女相会时“怒目而视”,在冷僻处从后面扔石块的行径,都应该视作他由于受封建伦理道德压抑而扭曲的性心理行为。但潜意识中强大的性本能心理又使他对女人有强烈的渴望,他用“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来掩盖自己的性饥渴,从而在精神上取得了胜利,摸过尼姑的手指上的油腻感使他难以入睡。阿Q的精神胜利法正是潜意识与现实的社会意识矛盾冲突中产生的畸形儿。《白光》中的主人公陈士成深受功名利禄的腐蚀,科学考试失败的强烈刺激和沉重打击使他产生了幻觉和幻想,灵魂出窍,在一道“摇曳飘忽”的白光引领下,他四处挖掘,最终葬身在万流湖中。这一道“白光”正是陈士成被科学制度极度异化了的潜意识,因为只要考中功名,应能当京官或地方官,享尽荣

鲁迅小说中的农民形象论

被扭曲的灵魂 ——鲁迅小说中的农民形象论 [内容提要] 鲁迅的农民题材小说面向现实,针砭时弊,以改造社会为出发点,反映出时代的呼声。本文结合《呐喊》和《彷徨》中的部分篇目,对作品中的农民形象进行分析研究。试图从性格特征、角色功能、是当时社会的真实写照等几个方面,来具体论证鲁迅作品中这一特殊群体的典型性。解读这一类文学形象,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 [关键词]鲁迅小说农民扭曲 引言 作家的生活环境和成长经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一生的创作。童年的鲁迅自家庭变故以后,经常生活在风光秀丽、充满快乐与自由的农村,与农家子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在与农民朋友的交往中,鲁迅一方面感受到他们的纯朴、善良与热情,一方面对农民的生存状况,尤其是对他们的痛苦与不幸有了全面而又深刻的了解。作为文化主将的鲁迅目睹了黑暗社会中苟活的人们,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双重压迫扭曲了他们的身体,更严重地腐蚀了他们原本纯洁的心灵。鲁迅在小说中塑造了一系列农民形象,如《故乡》中善良的闰土,《药》中的华老栓,夏瑜的母亲,以及《明天》里的单四嫂子,《阿Q正传》中的阿Q等等,他们的思想观念、性格特征和行为方式正是反映了中国现代农村动荡不安的社会现实。鲁迅在憎恶并揭露封建制度罪恶本质的同时,对广大农民的悲惨遭遇深感同情,更为他们的愚昧、麻木、不思抗争而愤恨,因此深深地发掘存在于中国人尤其是中国农民身上的国民劣根性,几乎渗透于鲁迅小说的每一篇章,凸现其小说创作反封建这一中心主题。 一

在众多的农民形象中,由于各自不同的境况、遭遇以及受封建思想毒害的程度各异,鲁迅笔下的农民在思想性格、行为方式上也存在着很大差异:有的思想愚昧、麻木。《故乡》中的闰土虽然待人诚恳,善良,可是到了中年,已经由于“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①他的生活极度空虚,无聊,毫无目标。小说《药》中的华老栓也愚到了让人难以想象的地步,他轻信庸医的胡言,将人血馒头当良药而贻误亲子的性命。阿Q被欺负和污辱后的精神胜利法更是愚昧到了极点的表现,面对赵太爷、丁举人等人的欺侮,他不是努力自强和抗争,而是编织种种歪理,异想天开地满足精神上的“转败为胜”。 有的思想守旧、安于现状。小说《风波》最能反映这一类农民的性格特征。作品中九斤老太的“一代不如一代”的思想则更多地反映了他保守、倒退的倾向。七斤看起来似乎是个穿梭于城乡之间的见多识广的船夫,七斤嫂也是一个泼辣精明的女子,可是他们整天所虑的仅仅是如何才能当好顺民,围绕着“皇帝是否坐上龙庭”的消息而忧患自己的辫子这个毫无意义的问题,革命后因为剪了辫子而喜,皇帝即位后因为没了辫子而忧。 有的丝毫没有反抗意识和叛逆精神,对所面临的重重压榨只能逆来顺受,即使在忍无可忍之际所萌发的反抗意识和斗争精神也是不彻底的。单四嫂子年轻时就丧夫守节,孤儿寡母,贫弱无依,对于生活与心灵的重压只是默默地承受着。幼子宝儿是她唯一的精神安慰,可是在宝儿患病期间,希望得到帮助与宽慰的她却遭遇到庸医的欺骗和市井无赖的以帮助为名,行调戏之实。在宝儿死亡这个致命的打击面前,单四嫂子这只可怜的羔羊仍然令人揪心地强忍着这一切,她不得不继续承受难以忍受的精神上的孤独与空虚。而《祝福》中的祥林嫂比起单四嫂子,虽然有了要求独立的愿望和强烈的反抗意识,在“四大绳索”的束缚下也曾多次反抗,甚至以死抗争,但因为斗争的不彻底性致使她仍然未能冲破封建的“吃人”罗网。

张爱玲小说中的雨意象评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5c6789967.html, 张爱玲小说中的雨意象评析 作者:李佳宁 来源:《文教资料》2018年第03期 摘要:张爱玲受中国古典文化的影响,在继承雨意象的艺术基础上推陈出新,赋予了雨意象更强的表现力。其笔下的雨意象是凄惨氛围的渲染者、情节发展的推动者、人物形象的塑造者,更是苍凉命运的象征者。探究张爱玲小说的雨意象表征,不仅能够领会其小说人物的悲剧命运,更能够领会其小说的个性风采。 关键词:张爱玲小说雨意象发展创新 19世纪90年代学术界张爱玲研究大热,夏志清评价最有代表性:“对于一个研究现代中国文学的人说来,张爱玲该是今日中国最优秀最重要的作家。”[1]254足以见得张爱玲小说的魅力之大。其小说意象成为一道道华美绚烂又含蕴独特的风景,而雨作为张爱玲小说中表达情感的重要意象,在表情达意方面有独到之处。在相关中,庄超颖已经发现了雨意象的独特表征,有《苍凉与华美——张爱玲论述》,论著以张爱玲笔下描摹的出神入化的意象为探头,勾勒出张爱玲文学的苍凉与华美,但具体解析还有所缺少。本文选取张爱玲《倾城之恋》、《沉香屑第一炉香》、《红玫瑰与白玫瑰》三部作品中雨的运用分析张爱玲小说中雨的作用与情感意义。张爱玲小说雨意象运用的溯源主要来自传统文化与个人体验两个部分。雨意象在古代诗歌里凝聚着悲愁凄惶的情感,张爱玲承袭了这一手法,并且进行了发展创新,使其更具艺术张力。 一、渲染凄惨氛围的雨意象 张爱玲说:“用华美绚烂的文辞来表现沪、港两地男女间千疮百孔的经历,是她最主要的文学切入点。”[2]514张爱玲使用意象的艺术感,她的历史感、她处理人情风俗的熟练都来自于她的阅历,她把自己经历的和见过的用现成的意象加工出来。张爱玲启蒙十分早,对于《警世通言》《高唐赋》《红楼梦》中“云雨”的悲情手法运用更是信手拈来。在创作路上,雨意象便是她主观意向的选择,诉诸了点点滴滴的悲愁,使作品处处透着一种寒彻心骨的悲凉。 《倾城之恋》中描述白流苏的娘家兄弟姐妹逼她到前夫家去披麻戴孝,这一行为引起了白流苏对小时候一段不好的回忆,看完戏出来之后在大雨里与家人走散的情景:“恍惚又是多年前,她还只十来岁的时候,看了戏出来,在倾盆大雨中和家里人挤散了。她独自站在人行道上,瞪着眼看人,人也瞪着眼看她,隔着雨淋淋的车窗,隔着一层层无形的玻璃罩——无数的陌生人。”[3]71人人都活在自己的小圈子里,她撞破了头也挤不进去,她似乎是魇住了。处在这个情景里的白流苏,必定会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凄惨,深深感受到孤苦无依,这个时刻给她留下的刺激是非常深的,所以当她受到娘家人逼迫的时候,才瞬时联想起了这一幕,再次强烈撞击着心灵,她清晰地感到人与人之间的冷酷,感到自己的孤苦无助,感到自己处境的可哀。在张爱玲的生活体验中,对雨这一物象的体会十分痛彻,其实这也是张爱玲自身的经历重

中考 语文小说阅读专题训练及解析

中考语文小说阅读专题训练及解析 一、中考语文小说阅读专题训练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海边的雪 张炜 风肆无忌惮地吼叫着,绞拧着地上的雪。天就要黑下来了。他们一刻也没有多站,就返身回铺子里了。 金豹重新坐到炉台跟前,烘着手说:“这样的鬼天气只能喝酒。唉唉,到底是老了,没有血气了,简直碰不得风雪。” “这场雪不知还停不停。等几天你看吧,满海都漂着冰矾。”老刚还在专心听着风雪的吼叫声。 “唉,老了,老了。”金豹把一双黑黑的手掌放在炉口上,像烤咸鱼一样,反反正正地翻动着。“就像雪一样,欢欢喜喜落下来,早晚要化的。” 老刚点点头,“像雪一样。” 金豹望着铺门上那块黑乎乎的玻璃:“还是地上好,雪花打着旋儿从天上下来,积起老厚,让人踏,日头照,化成了水。它就这么过完一辈子。” “人也一样。真不容易啊!”老刚的声音有些发颤,他的眼睛直盯住跳动的灯火,眼角上有什么东西在闪亮。金豹慢慢地吸一支烟,把没有喝完的半瓶酒重新插到沙子里去。 两个老人挨在一起,闭着眼睛各自想心事。老刚想他的儿子——这时已经背上猎枪,和金豹的儿子回家了。 老刚躺下了。金豹自己却睡不着了。他侧身吸着烟,静静地听外边的声音。海浪声大得可怕,他知道拍到岸上的浪头卷起来,这时正恶狠狠地将靠岸的雪砣子吞进去。他惯于在骇人的海浪声里甜睡。 可是今晚却睡不着了。仿佛在这个雪夜里,有什么令人恐惧的东西正向他慢慢逼近过来。他怎么也睡不着。他披上破棉袄钻出了铺子。 刚一出门,一股旋转的雪柱就把他打倒了,头被撞得有些懵。金豹望着四周,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突然想起了白天搬动的舢板,加固的锚绳也不保险哪!他像被什么蜇了似地喊着老刚,翻身回铺子去了。 凭借雪粉的滑润,他们将几个舢板又推离岸边好几丈远。彼此都看不见,只听见粗粗的喘息声。他们不敢去推稍远一些的小船,怕摸不回铺子。 他们的手脚冻得没有了知觉,终于不敢耽搁,开始摸索着回铺子了。金豹不断喊着老刚,听不到回应,就伸手去摸他、拉他。有一次脸碰到他的鼻子,看到他用手将耳朵拢住,好像在听什么? 老刚真的在倾听。听了一会儿,他的嘴巴颤抖起来,带着哭音喊了一句:“妈呀,海里有人!” 金豹像他那样听了听。 “呜喔——哎——救救——呜……” 是绝望的哭泣和呼喊。金豹跳了起来,霹雳一般吼道: “有人!他们上不来了!”

00812鲁迅小说填空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匕首”、“投枪”——这是鲁迅对杂文的社会作用的认识,他认为杂文应该针砭时弊批判现实社会的黑暗,具有独特的战斗性。2.“过客”——这是鲁迅在散文诗《野草》中所塑造的艺术形象。他是鲁迅反抗黑暗,反抗绝望的精神象征。3.“吃人”——这是鲁迅在小说《狂人日记》中对中国历史所作的形象化的总结,其内涵是指封建专制统治对人的精神控制和毒害。4.真的猛士——这是鲁迅在《纪念刘和珍君》一文中所提到的。一种“敢于正视现实、正视人生”的人生态度,也是鲁迅的理想人格的精神象征。5.《摩罗诗力说》—。这是鲁迅早期撰写的一部介绍外国文化、文学的论文,从中反映了鲁迅对外国文化、文学的基本态度,是研究鲁迅的美学思想、比较文学思想的重要文章。6.“社会相”是对鲁迅杂文的形象概括。体现出鲁迅杂文是一部活的近代和现代的中国社会史,更是对社会各种现象洞幽烛微的精辟见解的诠释。7.精神胜利法“是鲁迅的小说《阿Q正传》中主人公阿Q 最突出的思想性格特点。充分体现了作者对国民劣根性的揭露和批判。8.“超人”哲学是指鲁迅早期曾接受过的德国哲学家尼采的哲学主张。其理论鼓吹所谓超人是人的生物进化的顶点,一切历史文化都是由他们创造的,而普通群众则是低劣的庸众。9.“中间物”是鲁迅自己的说法。他在《坟》的后记中说,在进化的链条中,一切都是中间物。这是鲁迅对自己身在传统与现代之中的体验,也是他自我否定意识的体现。10.“油滑”即“古今杂揉”的手法,鲁迅称之为“油滑”的手法,是直接从中国传统戏剧里借用来的既为作品真实地展现的古代人物、环境、生活所吸引,又因现代语言情节、细节不断插入,提醒而冷静思索作品的现实意义,以批判的眼光审视作品所描写的一切。从而使小说获得更为深广的社会意义。11.“媚态的猫”,是鲁迅杂文中社会相的一种。“媚态的猫”实际上是以物喻人,不仅指现代评论派的资产阶级文人,也勾勒了一切反动黑暗势力的共同特征。12.“民族魂”是对鲁迅的崇高评价。他是我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转折到新民主主义的历史关头,用文学来思考时代的要求,记录时代的步音,参与和鼎助时代发展的旷世巨人。鲁迅是现代中国“民族魂”的代表,也是现代“民族魂”的塑造者之一。13.“为人生”鲁迅创作的文学主张,而且要改良这人生“的主张,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用意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14.“叛逆的猛士”是鲁迅对自己的期望。鲁迅先生作为一个觉醒者,他毅然肩负起了唤醒民众的责任,希望能打破黑暗世界建立光明之中国。15.《坟》是鲁迅最早的一部杂文集是作者对五四后中国历史国民性的解剖。题目含有埋葬过去开拓未来之意。16.“叭儿狗”是鲁迅杂文中议论形象化的典型,社会相的一种。指中国社会中奴才的嘴脸。17.宴之敖者“是鲁迅的《故事新编》中《铸剑》中的人物。是向残暴的统治者反抗和复仇的形象。寄托着作者的理想。18.“进化论”是鲁迅在南京求学时开始接受的进步思想。他采取批判的继承态度最终在四。一二政变后彻底放弃了此思想。15“迫害狂”《狂人日记》中的狂人所患的病是“迫害狂”,从医学的角度来看,其突出的症状是病患者处于一种反应性妄想之中,对于周围的一切,都可能因某一事物特征引起多疑性反应:或怀疑有人害他,或怀疑有人侮辱他。从“日记”的内容来看,狂人是受封建势力迫害而致病,但已开始觉醒的反封建战士。16“一代不如一代”:鲁迅小说《风波》里九斤老太的口头禅“一代不如一代”意思是:她生下来九斤,儿子八斤,孙子七斤,曾孙女只有六斤,“一代不如一代了”。这不是简单的写她不满的情绪,而是要揭示出陈旧腐朽的保守观念,从中也能看出农民的狭隘性。作者把国粹家“一代不如一代”的论调折射九斤老太的身上,表现了对复古家、国粹家的一种讽刺。 17.“柿油党” 柿油党语出鲁迅的小说《阿Q正传》,是“自由党”的谐音。鲁迅在谈起《阿Q 正传》时曾说到(大致意思):由于乡下的人对词语理解不好,为了不妨碍下层老百姓对这篇小说的阅读,所以我在创作时,就故意把“自由党”讹成他们都能理解的“柿油党”了。18.“白光”鲁迅短篇小说,作于1922年,收在小说集《呐喊》中。作品刻画了一个因科举考试落榜而发疯而死的应试者形象,深刻揭露了旧科举制度对人的毒害。19“社戏”“社”原指土地神或土地庙。在绍兴,社是一种区域名称,社戏就是社中每年所演的“年规戏”。绍兴乱弹戏班所演的戏,大致可以分为庙会戏、节令戏、祠堂戏、喜庆戏、事务戏、平安大戏等等。20.“画眼睛” 鲁迅所说的"画眼睛"的意思是:善于细致地精确地描绘人物外貌最富特征的部分,而舍弃与表现人物性格和精神面貌无关的其它东西。鲁迅写祥林嫂是"画眼睛",但也写了祥林嫂"花白的头发";写阿Q则着重写他头上的瘌疮疤,却比写眼睛更能表现出他的精神胜利法;写闰土,在写眼睛的同时,也写到闰土的手:"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反映了闰土生活的艰辛和痛苦。写孔乙己却没有写眼睛,而是写他那件"又旧又破的长衫。"21“惨伤里夹杂着愤怒和悲哀”语出自于鲁迅小说《孤独者》里描写主人公魏连殳的一句话。是随辛亥革命的成败进退,先被推上资产阶级意识的潮头,后被淹没在封建意识波底的知识分子,是一个惨伤里夹杂着愤怒和悲哀的孤独灵

试论鲁迅小说中的农村社会和农民形象

试论鲁迅小说中的农村社会和农民形象 摘要:鲁迅小说中,有些篇章是以农民为题材的。这些作品描写了二十世纪初中国农民的生活、思想,以及他们在人生海洋中的呻吟和挣扎,塑造了许多真实的农民形象甚至驰名世界的典型。在这长长的农民形象的画廊中,有以精神胜利法著名的阿 Q ,有怀着恐惧死去的祥林嫂,有倔强泼辣的爱姑,有慷慨好客的六一公公,有背负着生活重担,忧郁的闰土……。对他们的描写,鲁迅多是撷取他们生活中的一个断片,或所谓“半生事迹”,或是从童年写起,直到二三十年后的种种切切。这样人们也就可以从他们身上更清楚地看到一个时代农民生活的历史,看到鲁迅对造成他们灾难的社会根源的探索。 【关键词】:劳动人民辛亥革命中国农村工农大众广大人民宗教迷信革命党二十年鲁迅小说地主 鲁迅是20世纪中国最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现代思想的杰出体现者,现代意识代表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灵魂。鲁迅小说中,有些篇章是以农民为题材的。这些作品塑造了许多真实的农民形象,甚至是世界闻名的典型,这些农民形象表现了中国农民的生活、思想、以及他们在人生海洋中的呻吟和挣扎,有怀着恐惧死去的祥林嫂,有以精神胜利法著名的阿Q,有倔强活泼的爱姑;有背负着生活负担、忧郁的闰土……他了解中国的农民,关怀中国农民,默默而又是赤诚地爱着中国农民、这种情感,在中国历史上,只有鲁迅是最无虚饰而又最热烈,最厚重,这种感情,贯穿在鲁迅描写他们

形象的一个生活中的片段,或者半生事迹,或者是从童年写起,直到二、三十后的一切中。鲁迅不仅描写了封建时代农民生活上的贫困,而且描写了他们精神上的痛苦,揭示了他们的愚昧和麻木,揭示了造成他们困难的社会根源。他意在“重造国民灵魂”,唤起作为民族即使的大多数------下层人民的觉醒。 鲁迅塑造闰土、阿Q等典型的农民形象,是为了揭示国民的弱点,以引起人们疗治的注意,从而唤起民众起来斗争,振兴中华民族。 我们从鲁迅的小说中可以发现,他笔下的农民形象概括了中国传统农民身上的那种愚昧、守旧、麻木、狭隘的心理特点。他们不争气、不觉醒,对压迫自己的恶势力逆来顺受,甚至失去痛苦的感觉,麻木到以残害同类为乐。当然,鲁迅也未否定他们勤劳、质朴、憨厚、善良、富有同情心和责任感的一面。不管怎么说,他们的命运是悲苦的。在他们当中,有的根本不会也不可能意识到革命,像闰土和祥林嫂等。即便意识到需要通过革命来改变一下自己命运的阿Q也没有真正理 解革命,反而深受其害。 具体说来,鲁迅笔下的农民形象最主要的一面即农民的弱点——愚昧、守旧、麻木、不仁、不争、不觉醒。这就是鲁迅所要揭示的最宝贵的东西。 以上所说的都是鲁迅笔下的农民形象的共性(只不过各自的程度不同而已)。我们知道,“共性”是寓于“个性”之中的。因此,在他们的“共性”背后,我们仍然可以发现他们各自不同的特点即他们不同的个性。

《博尔赫斯短篇小说集》书评

博尔赫斯天生不属于任何时代和地域,他的奇思妙想如天马行空,涵盖了魔幻、科普、天文、物理……诸方面,作为20世纪读书最多最杂的人之一,他的作品主题却出奇的单一,迷宫一般的循环往复,不管是时间,命运,自我意思等,一切到了博尔赫斯的作品中都会被卷进他那无数面镜子堆成的迷宫,玫瑰点缀期间….他有一个包含到中国元素短篇小说名为《小径分岔的花园》,在世界范围内都名声遐耳,因此中国的博尔赫斯短篇小说集大都取这个名字。 博尔赫斯名言:“我一直认为,天堂就是图书馆的样子”(和我终生向往成为图书馆管理员的梦想不谋而合)年轻时候阅书无数,到老了功成名就之时却身患眼疾,担任国家图书馆馆长时,曾说道,“强劲的想象产生现实”初读博尔赫斯小说感到的震撼,使我差点失语,原来小说还可以这么写,他是一个掌握着语言之魂的巫师,是一个通晓了时间之谜的先知,是一个活在书与想象中的思想巨人。 尽管终其一生博尔赫斯都未能踏上中国的土地,但他始终对古老的中国和东方保有一份兴趣,博尔赫斯的中国想象涂抹着幽玄神奇的色彩。这个以在小说中建造“迷宫”著称的有着惊人想象力的大百科全书式的人物,正是把他笔下最神秘的一座迷宫安置在中国,于是我们读到了短篇小说《交叉小径的花园》,当我读到“在某一些里,您存在,而我不存在;在另一些里,我存在,而您不存在;在再一些里,您我都存在。时间是永远交叉着的,直到无可数计的将来。在其中的一个交叉里,我是您的敌人”。简直要击掌惊叹,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被文学化地阐述了,仿佛我也被使时间的“网“兜头罩住,这就是博尔赫斯的小说化的时间观,它是多维的,偶然的,交叉的,非线性的,最终是无限的。而作为空间存在的迷宫正象征这种时间的多维与无限,通过虚拟与现实营造了微观宇宙,这一主题也始终贯穿在博尔赫斯所有的创作中。 博尔赫斯另一篇公认的小说代表作《阿莱夫》。"阿莱夫"是博尔赫斯小说中最奇幻的事物之一,“它是包含着一切的点的空间的一个点”,是“一个圆周几乎只有一英寸的发光的小圆面”,然而宇宙空间的总和却在其中,从中可以看到地球上、宇宙间任何你想看到的东西,它是汇合了世上所有地方的地方。它当然是一个读者一旦读完了小说就随之消失的幻想世界。但博尔赫斯却想制造出一种阿莱夫真实存在过的幻觉。他是怎样处理的呢?“当我把阿莱夫作为一种幻想的东西考虑的时候,我就把它安置在一个我能够想象的最微不足道的环境中:那是一个小小的地下室,位于布宜诺斯艾利斯一个曾经很时髦的街区一幢难以描述的住宅里。 这是他最为珍视的小说,博尔赫斯把拒绝了“我”的求爱的女主人公命名为贝娅特丽齐,然而当评论家认为这暗示了博尔赫斯的一次爱情挫折时,他既否定女主人公暗示了但丁的“贝娅特丽齐”,也否认了“我”是自己的化身。他始终是个带着神秘光泽的睿智长者,迷恋于镜子、梦、迷宫、死亡、永恒、微观世界......这是他唯一一次正面描写爱情,我们也知道他在爱情路上并不顺利,终身最依赖的人是母亲,因此憎恶父权。更多时候他在无限循环的时间阶梯,永无止境的时间通道里被镜中的幻影分割、占据,“我”最终消失。 博尔赫斯不仅为他笔下的人物创造了多元的、有无数可能的结局,也为读者创造了无数可能的想象,这样在文本上完成了最和谐的构造。

解析张爱玲小说的恐怖电影式镜头-毕业设计开题报告范文

解析张爱玲小说的恐怖电影式镜头-毕业设计开题报告范文2015毕业设计开题报告范文 第1篇:汉语言文学毕业设计开题报告范文 学生姓名:陈嘉学号:2015101222 院(系):中文系 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 题目:解析张爱玲小说的恐怖电影式镜头 指导教师:刘文菊副教授 2015年3月27日 开题报告填写要求 1、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1、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前期内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及院、系审查后生效; 2、开题报告内容必须用黑墨水笔工整书写或按教务处统1设计的电子文档标准格式(可从教务处网址上下载)打印,不能打印在其它纸上后剪贴,完成后应及时交给指导教师签署意见; 3、有关年月日等日期的填写,1律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如2015年4月26日或2015-04-26。 4、毕业论文参考文献的引注标准要参照《韩山师范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撰写标准》(韩教字[2015]53号)执行 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1、本课题的目的及研究意义 研究目的:

张爱玲与电影有过长期亲密的接触,在小说写作中创造性地化用了电影化技巧,使她的文字组合带有丰富的视像性和表现力。文本以恐怖电影的表现手法为切入口,对张爱玲中短篇小说出现的恐怖电影式镜头进行解析。试图更近距离地感受张爱玲艺术感觉的细微独特之处,并且在此基础上揭示张爱玲小说所蕴涵的悲剧感和死亡意识。研究意义: 本文通过对张爱玲中短篇小说出现的恐怖电影式镜头进行解析,试图在体会张爱玲语言的现代性的基础上,尝试性地提出1种独特的审美方式,从不同的视角解读张爱玲小说的表现手法。 2、本课题的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对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表现手法的研究主要从小说的电影画面感、电影造型、电影化技巧等角度切入,考察了张爱玲作品对电影艺术手法的借鉴技巧: (1)研究张爱玲小说的电影画面感:《犹在镜中——论张爱玲小说的电影感》(何蓓)等; (2)研究张爱玲小说的电影造型:《论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造型》(何文茜)等; (3)研究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技巧:《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技巧》(何文茜);《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倾向》(申载春);《论张爱玲小说的电影手法》(张江元);《张爱玲小说对电影手法的借鉴》(屈雅红)等; (4)研究张爱玲小说的死亡意识:李祥伟《论张爱玲小说中的死亡意识》等国外研究现状: 海外研究对张爱玲的研究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1阶段1957-1984年夏志清,唐文标等 人对她作品的介绍与评述第2阶段1985年至今,辐射面波及北美等地

“三言”对中国古代小说叙事意象功能的开拓

摘要:本文试图以“三言”中的“帕子”为例,从叙事意象角度出发, 具体探讨“帕子”在小说中“作为一种有意味的形式”,具有的诗化隐喻和“奇巧为文”、常中出奇的线索性叙事的审美功能。 关键词:“三言”“帕子”叙事意象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09)-17-0030-02 在明代中后期,通俗小说的创作取得了极大的发展,这一种小说的形式和特征,就决定了他对叙事过程中的意象描写颇为侧重,这就为叙事意象的设立提供了很好的叙述平台。其中冯梦龙的“三言”就其中杰出代表,叙事意象在其中的运用不胜枚举,成就了中国叙事文学的艺术高峰。 一、中国古代小说运用叙事意象的界定和传统 意象理论在中国可谓源远流长,长期以来,“意象”一直属于中国诗学的研究范畴。《文心雕龙?神思》中讲到:“使玄解之宰,寻声律而定墨;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此盖驭文之首数,谋篇之大端。”[1]《神思篇》属于创作论,“窥意象而运斤”并不仅仅局限于抒情文学,也就是诗学,它也同样适用于中国的叙事文学。 魏晋时代,进入“文学的自觉时代”,文人们开始关注自身的感受和“有意识为文”。 《世说新语》是这一时代叙事文学具有代表意义的作品。“记人叙事讲究意向的选择和运用,是‘世说体’的以大特征”[2]。《世说新语》中有记述陈遗为母留焦饭的故事:“母喜食焦饭”、“遗敛聚焦饭”、“以焦饭得活” ,“焦饭”已经成为了一个中心的叙事意象,我们从中不难看出意象已经开始作为线索性的事物出现了。可以说这已经不是一种初级阶段的叙事意象的运用,说明了文人们已经开始注意到意象在叙事中线索的作用和审美功能。 但是真正有意识的去设立叙事意象作为叙事手段,应该是在唐人小说传奇阶段。 《古镜记》即是一例,篇中“古镜”有降妖除病的神异功能,但是作者的乱世悲凉之感已使古镜这一意象成为一种象征,篇末指出失镜之日就是隋王朝走向灭亡之日,象征了一种黍离之悲和故国之思,以镜代言之。除却此义,也有传统的“破镜重圆”之义,这里的“镜”就代表了男女情爱婚姻。 由唐传奇到宋元话本拟话本,中国的小说发展完成了一次由文言到白话的飞跃,二者从思想内容到表现形式有很大的差异。唐传奇宋元话本相比,语言从优雅细腻发展到市井气息的平易晓畅,篇章从短小精悍发展到分章婉转的敷衍铺陈,但是差异之外,关于叙事意象理论及应用又有很大发展,宋元话本开始熟练贴切地将故事情节的发展完全凝结在叙事意象上,以叙事意象推动故事的发展。 杨义先生曾经指出“研究中国叙事文学,必须把意象以及意象叙事的方式作为基本命题之一,进行正面而深入地剖析,才能贴切地发现中国文学有别于其他民族文学的神采之所在、重要特征之所在。”[3]在中国,“意象”参与叙事性文字历史久远,意象叙事是普遍采用的叙事方式,叙事意象也就是叙事作品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意象介入叙事作品成为叙事意象,往往是“借助于某个独特的表象蕴含着独到的意义,成为形象叙事过程中的闪光的质点。但她对意义的表达,又不是借助议论,而是借助有意味的表象的选择,在暗示和联想中把意义蕴涵于其间。”[4]叙事意象都具有鲜明的特征,是推动故事向前发展的关键性的事物,具有线索性的功能和意义。 二、“帕子”作为叙事意象及其审美功能

试论张炜《古船》的艺术成就

编号2011062155 毕业论文(设计) (2013届本科) 论文题目:试论张炜《古船》的 艺术成就 学院:文学院 专业:汉语言文学 班级: 2011级汉语言文学专升本 作者姓名:张俊莉 指导教师:张存孝职称:副教授 完成日期: 2013 年 4 月 28 日

目录 陇东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诚信声明 (1) 试论张炜《古船》的艺术成就 (2) 中文摘要 (2) 一、引言 (2) 二、小说结构分析 (3) (一)、历史层面 (3) (二)、精神层面 (3) 三、人物形象分析 (4) (一)、隋抱朴 (4) (二)、隋含章 (5) 四、小说意象分析 (6) (一)、古船 (7) (二)、老磨屋 (8) 五、结论 (9) 参考文献 (9) 英文摘要 (10) 致谢 (11)

陇东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诚信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是本人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成果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亲笔签名) 二O一年月日

试论张炜《古船》的艺术成就 张俊莉 (陇东学院文学院甘肃庆阳 745000) 摘要:《古船》是一部在思想和艺术方面都比较独特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古船》回溯四十年当代民族历史、深入探究民族的灵魂的去旧迎新、并达到巨大的历史深度和开阔的视野,成就突出,内涵深刻。本文通过对《古船》思想与艺术的相互贯通,从多层次、多角度分析,深入解读作家张炜的作品《古船》。 关键词:艺术成就;《古船》;小说结构;人物形象;意象 一、引言 当代文学在1985年前后开始自觉地以文化视角对人的生存状态作理性的审视。这一视角的确立,使文学呈现出一种强烈的整体意识和民族(地域)意识。作品的历史纵深感强化,对各种文化的特殊性的认识也较以往的阶级学、社会学的表现更贴近人的深层内容。一个仅有二十多岁的青年作者,一个有沉重的道德感,苦难意识和理想主义色彩的作家,在《古船》中,以对历史血腥的真实还原与对现实苦难的直面相结合,在主人公抱朴的最终抉择中寓含了自己的期望:改革时期的民族文化人格亟待整合,民族发展要想避免重蹈覆辙,民族要振兴,必须作出新的文化选择。 《古船》以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农村社会结构和经济关系的变动为契机,以胶东小镇洼狸镇自土改至改革开放四十余年的历史作背景,展开了镇上隋、赵、李三个家族间的恩怨以及以三个家族为代表的三种社会力量的消长和变化。这是一段刚刚逝去的历史,带着几千年的深刻印痕,与现实紧紧交织。这段历史中,三家族间的恩怨与历次政治运动相互纠葛:隋、赵、李三家人的命运浮浮沉沉,仁厚的、刚毅的、怨毒的、伪善的、怪诞的灵魂不断地轮回和重现。而其中,作者最想凸出的,是历史进程中两股相互较量的力:一股能够顺应和推动历史与人类的发展,另一股则会死死地拽住历史的行进步伐。历史在这种较量中艰难行进,这才是作者真正为民族忧虑的。现实承载着历史的重负,死人紧紧地拖曳着活人,《古船》中每一声沉重的叹息、痛苦的呐喊都扣击着人们的心弦。把笔触探及作为传统文化心理的母体与原型的农民文化意识、农村人际结构的深层,张炜的思考已提升到人类文化意识的哲学高度。 胶东改革开放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日里夜里牵扯着一个胶东青年的心灵,基于深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