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化学键和分子结构关于

化学键和分子结构关于

化学键和分子结构关于
化学键和分子结构关于

第6章 化学键和分子结构

1.写出下列各种离子的电子排布式,并指出它们的外层电子数分别属于何种电子构型:

Fe 2+

、Ti 4+

、V 3+

、Sn 4+

、Bi 3+

、Hg 2+

Al 3+

Tl +

答:

2.根据价键理论画出下列分子的结构式(用一根短线表示一对共用电子)

PH 3,BBr 3,SiH 4,CS 2,HCN ,OF 2,H 2O ,HClO ,N 2H 4 答:

B Br S

C S

Si

H

H

H

H

3.CO 2和 SO 2都没有二聚物,但NO 2可二聚成N 2O 4,试解释之,并画出N 2O 4的路易斯结构式。

答:NO 2易聚合成无色N 2O 4,即NO 2的单电子占有σ轨道,低于21.15℃完全转化

成N 2O 4 2C

15042NO O N ??→??

4.画出下列化合物的路易斯结构:(1)O —N 一O -N —O ;(2)H 3C —CHO ;(3)C12SO 。 答:(1)O —N 一O -N —O ;(2)H 3C —CHO ;(3)C12SO 。

5.写出和下列离子具有相同路易斯结构的分子化学式 (1)ClO 2-;(2)NO 3-;(3)NH 4+

(4)HSO 4-

。 答:(1)H 2O (2)SO 3(3)CH 4 (4)HClO 4

6.现有 lmol 游离气态Li 原子和 lmol 游离气态Br 原子,它们的总能与 lmol 游离气态Li

+

离子和1mol 游离气态Br -离子的总能量相比,哪个大?其差值是多少?已知Li(g)的电离能是 520 kJ ·mol -1

,Br(g)的电子亲和势是 324 kJ ·mol -1

。 答:Li +

> Br - 其差值是 196kJ

7.根据电负性数据指出下列两组化合物中,哪个化合物中键的极性最小?哪个化合物中键的极性最大?

(1)LiCl ,BeC12,BC13,CCl 4;(2) SiF 4,SiC14,SiBr 4,SiI 4. 答:(1)极性最小CCl 4 极性最大LiCl (1)极性最小SiI 4 极性最大SiF 4 8.共价键为什么具有饱和性和方向性? 答:

9.用分子轨道表示式写出下列分子或离子,并指出它们的键级:He 2+

,O 2+

,N 2,F 2。 答:He 2+(σ

1S

)2(σ1S *)1 键级(2-1)/2=1.5

O 2+[(σ1S )2(σ1S *)2 (σ2S )2(σ2S *)2(σ

2PX

)2 (y P 2π)2(z P 2π)2(*

Py

2π)1 2.5 N 2 (σ

1S

)2(σ1S *)2 (σ2S )2(σ2S *)2 (y P 2π)2(z P 2π)2 (σ

2PX

)2 3

F 2(σ1S )2(σ1S *)2(σ2S )2(σ2S *)2(σ

2PX

)2(y P 2π)2(z P 2π)2(*

Py

2π)2(*Pz 2π)2 1 10.如从F 4分子中移去1个电子,形成F 2+

(1)用分子轨道表示式写出F 2和F 2+

的电子构型;(2)指出它们的键级;(3)指出哪一种物种是顺磁性的;(4)指出哪一种具有较大的键解离能。

答:F 2(F:1s 2

2s 2

2p 5

),分子的分子轨道表示式为:

F 2 (σ1S )2(σ1S *)2(σ2S )2(σ2S *)2(σ

2PX

)2(y P 2π)2(z P 2π)2(*Py 2π)2(*Pz 2π)2 F 2+

1S

)2(σ1S *)2(σ2S )2(σ2S *)2(σ

2PX

)2(2(π)2(*2(*1

11.已知过氧化钠中的过氧离子O 22-是反磁性的,超氧化钾中的超氧离子O 2-

是顺磁性的,试用分子轨道理论解释其原因。 答:

12.试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判断下列分子或离子的几何构型:

CS 4,CH 4O ,CCl 4,NF 4Cl ,PCl 5,NO 3-,NO 2-;,OH 3+

,SO 42-,AlCl 4,PO 43-,AlF 63-,SO 3,SO 32-

,TeF 4,TeC12,BF 3,BF 4,XeOF 4,XeF 4,XeOF 2,XeO 3

13.在 AsF 5中,两个 As —F 键长是 171.1 pm ,另外三个 As —F 键长是 165 .6 pm ,为什么?画出结构式并标明键长。 答:

14.根据分子结构和成键原子的电

负性,用符号>、=

或<表示下列各对分子的偶极矩大小:(1)HF ,HCl ;(2)F 2O ,CO 2;(3)CCl 4,CH 4;(4)PH 3,NH 3;(5)BF 3,NF 3

答:(1)HF>HCl ;(2)F 2O>CO 2;(3)CCl 4>CH 4;(4)PH 3NF 3

15.第VII 主族元素的单质,常温时 F 2、Cl 2为气体Br 2为液体,而 I 2为固体,为什么? 答:

16.下列化合物的分子之间是否有氢键存在?为什么?

C2H6,NH2,C2H5OH,H3BO3 CH4

答:C2H5OH

17.说明下列各组分子之间存在哪种类型的分子间作用力(取向力、诱导力、色散力),是否存在氢键?(1)苯和四氯化碳;(2)甲醇和水;(3)氦和水。

答:(1)苯和CCl4均为非极性分子,所以分子间只有色散力;

(2)甲醇和水都是极性分子,分子间存在取向力、诱导力、色散力。另外,甲醇和水分子间还可以形成氢键;

(3)HBr气体HBr分子为极性分子,因此,分子间存在取向力、诱导力、色散力。

(4)He的水。He为非极性单原子分子、水是极性分子,所以分子间存在诱导力、色散;(5)CO2气体。CO2为非极性分子,所以,分子间仅有色散力。

18.对于下列物质,指出使其为稳定凝固相的吸引力的种类,在每种情况下指出其最大贡献者:(1)CCl4;(2)KBr;(3)Xe;(4)HF4

答:(1)分子间力;(2)离子键;(3)分子间力;(4)分子间力,氢键19.指出第四周期中具有下列性质的元素:

(l)最大原子半径(2)最高电离能(3)金属性最强

(4)最高电子亲和能(5)非金属性最强(6)化学性质最不活泼

答:(l)K(2)Kr (3)K(4)Br(5)Br (6)Kr

20.将下列原子按电负性降低的次序排列并解释这样排列的理由:As,F,S,Y和Zn. 答:F,S, As,Y和Zn.

化学键与分子结构

第五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第三讲化学键与分子结构 【考纲要求】 1.理解有关化学键、离子键、共价键、配位键、*金属键等概念 2.掌握用电子式表示化学键的形成过程的方法,并能正确写出常见物质和微粒的电子 式,结构式。 3.掌握影响各类化学键强弱的因素,以及化学键的强弱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教与学方案 笔记与反思【自学反馈】 一、概念辨析 1.化学键: (1)概念:。 (2)种类:、、。 2.离子键: (1)概念:。 (2)形成过程(以MgCl2为例):。 (3)影响离子键强弱的因素:。 (4)离子键的强弱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3.共价键: (1)概念:。 (2)形成过程(以CO2为例):。 (3)影响共价键强弱的因素:。 (4)共价键的强弱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5)共价键极性强弱的分析方法:。 (6)共价键极性强弱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4.配位键: (1)概念:。 (2)形成过程(以NH4+为例):。 (3)形成配位键的条件:。 (4)配位键属于键,但在指出物质中化学键的类型时必须单独指出。 5.金属键:失去价电子的金属阳离子与在晶体内自由移动的价电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 影响金属键强弱的因素:金属的原子半径和价电子的多少。一般情况下,金属的原子半径 越小,价电子越多,则金属键,金属的熔沸点就,硬度就。

三、八电子稳定结构问题:准确判断分子结构中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是否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是学习的一个难点,也是高考的一个热点。如何判断才能既简单又无误呢?这里介绍一种简捷的判断方法。 (1)分子中含氢元素时,氢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是不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2)分子中无氢元素时,可根据化合价进行判断:某元素在该分子中的化合价的绝对值与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8,则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否则就不满足8 四、分子的性质(溶解性、手性和含氧酸的酸性) 1、溶解性——相似相溶原理 2、手性——手性分子的判断方法是通过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的四个原子或原子团必须互不相同。 3、含氧酸的酸性: (1)对于同一种元素的含氧酸来说,该元素的化合价越高,其含氧酸的酸性越强。 (2)如果把含氧酸的通式写成(HO)mROn的形式,成酸的元素R相同时,则n值越大,酸性也就越强。 二、自我演练: 1.用电子式表示下列物质中化学键的形成过程: Na2O: AlF3: Mg3N2: N2:、NH3: CS2:、BF3: CCl4:、PCl3: PCl5:、H3O+:。 2.写出下列物质的电子式: H2S:、NF3:、H2O2:、NaOH:、NaHS:、Na2O2:、FeS2:、CaC2:、NH4Cl:、KCN:、HCOOH:、—OH:、CH3COO-:、CH3-:、CH3+:。 .【例题解析】 [例1]判断并写出下列微粒符号: (1)含18个电子的阳离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含18个电子的阴离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含18个电子的化合物分子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4) 含18个电子的单质分子. 解题思路:。 [例2] AB2离子化合物的阴、阳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每摩AB2分子中含有54摩电子,根据下列反应: ①H2+B2→C ②B2+X→Y+AB2+H2O ③Y+C→AB2+Z Z有漂白作用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B2___________X_________Y_________

化学键与分子结构

第6章化学键与分子结构 4课时 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 1. 熟悉共价键的价键理论的基本要点、共价键的特征、类型。能联系杂化轨道理论(s-p型)说明一些典型分子的空间构型。 2. 了解分子电偶极矩的概念及其应用于区分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熟悉分子间力的类型。了解氢键的形成。 教学重点 1. 价键理论要点 2. 共价键的特征及类型 3. 杂化轨道理论与分子空间构型 4. 分子间力与氢键 5. 配合物的价键理论 教学难点 1. 氢分子共价键的形成——共价键的本质 2. σ键和π键 3. 杂化轨道的形成 4. 内轨型、外轨型配合物 教学方式(手段)及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 教学方式:以多媒体教学为主,讲述法、模型演示、动画模拟、课堂讨论相结合 2. 注意问题:本章有的内容难以理解,通过多媒体形象、生动的演示使同学都能逐步掌握本章知识。要将每一个知识点给同学尽量的讲详细。 主要教学内容 第 6 章化学键与分子结构 Chapter 6 Chemical bond & Molecular structure 6.1 离子键与离子的结构(Ionic bond and structure of ion) 6.1.1 离子键的形成与特性 德国科学家柯塞尔根据稀有气体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特别稳定的事实,首先提出了离子键理论。用以说明电负性差别较大的元素间所形成的化学键。 电负性较小的活波金属和电负性较大的活波非金属元素的原子相互接近时,前者失去电子形成正离子,后者获得电子形成负离子。正负离子间通过静电引力而联系起来的化学键叫离子键。 例:NaCl 分子 11Na (X=1.01) 1s2 2s2 2p6 3s1 Na+ 1s2 2s2 2p6 17Cl (X=3.16) 1s2 2s2 2p6 3s2 3p5Cl- 1s2 2s2 2p6 3s2 3p6 离子键——正负离子间通过静电作用力而形成的化学键。 离子键的特征 1)离子键的本质是静电作用力,只有电负性相差较大的元素之间才能形成离子键。

化学键与分子结构

第六章化学键与分子结构 一、 教学重点: 1. 现代价键理论与杂化轨道理论的基本要点,并应用上述理论解释部分典型共价分子 的形成过程、结构特性; 2. 共价键的键参数及其与分子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3. 分子极性与分子间作用力; 二、 内容提要 1. 离子键:原子通过电子得失形成阴、阳离子,阴、阳离子通过静电作用而形成的 化学键。 (1)、形成条件;典型金属与典型非金属,电负性差值大于 1.7,此时化学键离子性大于50%。 (2)、离子键的本质:静电作用力。 (3)、离子键的特征:无方向性与饱和性。 (4)、晶格能:298.15K、105Pa时,气态阴、阳离子结合形成1摩尔固态离子晶体时所放出的能量。晶格能数值愈大,则表示形成的离子晶体愈稳定,离子键愈强。 2、现代价键理论 (1)、现代价键理论的要点;第一、参与成键的原子其价电子层必须有未成对的单电子,且要求参与配对的电子自旋方向相反,两两偶合成对时才能形成稳定的共价键,同时某个成单电子一经与另一单电子配对就再也不能与第三个成单电子去配对成键了,此点体现了共价键的饱和性;第二、电子的配对过程实为单电子所在原子轨道的相互部分重叠,而原子轨道的重叠须满足对称匹配和最大重叠原则,原子轨道尽可能发生最大程度的重叠,成键原子核间电子云密度愈大,形成的共价键愈稳定,此点体现了共价键形成的方向性。 (2)、共价键的特性:方向性和饱和性。 (3)、共价键的类型 σ键:原子轨道沿原子核连线方向以“头碰头”的方式重叠而形成的键,共价单键均为该类键型。 π键:原子轨道以“肩并肩”的方式平行重叠而形成的共价键,共价双键和共价叁键中除一个σ键外其余均为π键。 π键的重叠程度比σ键的重叠程度小,π键上的电子对比σ键上的电子活泼,具有较大的流动性,因此含双键和叁键的化合物易发生加成等反应,化学性质较活泼。 (4)、键参数 键的极性 相同原子成键,X A-X B= 0 键无极性(X为电负性)

第章化学键与分子结构章节要点及习题

第3章化学键与分子结构 【章节要点】 价键基础 共价键是通过原子核之间共用电子平衡吸引力和排斥力而形成的。在H2中,这使得两个H原子距离为74pm 时能量最低。这个距离就被称为键长。这个距离的分子和孤立原子之间的能量差就称为键能。H2中的单键是一个σ键,关于键轴旋转对称。在简单的双原子分子例如O2,F2中,可以用含有单电子的原子轨道的重叠来描述键的形成。当双原子分子中两个原子不同时,电子对趋向于被其中一个原子所吸引,导致电子共享的不平均,由此产生了极性共价键。电子的不平均共享是分子中不同原子电负性不同的结果。原子之间电负性差值越大,键的极性越大。对于同一周期的原子,电负性一般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大;对于同一族的原子,电负性一般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减少。 离子键 电负性差别较大的元素形成的化合物通常比较适合形成离子型分子。离子型化合物一般由交替的正负离子组成,通过正负离子的静电引力结合在一起。吸引力的大小取决于离子所带的电荷及离子间的距离和一些其它因素。将晶体点阵打破变成气态离子所需的总能量称为晶格能。离子化合物中晶格能的变化趋势可以用离子电荷和距离来解释。 路易斯结构 路易斯结构给出了分子中价层电子的分布。成键的电子在单键(1对电子)、双键(2对电子)、三键(3对电子)中出现,分别在成键原子之间用1,2,3条横线描述。非成键电子被称为孤对电子,用圆点表示于元素符号旁边。路易斯结构可用以下五个步骤画出: 第一步数出价层电子数。 第二步用单键组成键的框架。 第三步在每一个外部的原子放上3对孤对电子,H除外。 第四步将剩余的价层电子分配给内部的原子。 第五步将所有原子的形式上的电荷减至最小。 被4对原子包围的原子是八隅体结构的。这种排布通常在第二周期的元素中比较常见。当电子排布有多种时,使所有原子所带形式电荷减小的结构更优。在一些情况下,一个分子可以画出两种或者更多的能量等价的路易斯结构,差别仅仅是电子对的位置不同。这种结构被称为共振结构。当然也存在能量不等的共振结构;在这种情况下,带有最少形式电荷的结构依然是最优的。 价层电子对互斥(VSEPR)理论 VSEPR理论认为分子采用电子对排斥力最小的一种构型。通过将电子对放置在尽可能远的地方可以实现。通常通过如下三个步骤预测分子的结构: 画出分子的路易斯结构。 数出中心原子成键电子对和孤对电子对的数目,用下表确定电子对对数最适合的几何构型。 如有必要,通过考察电子对之间的排斥力修改分子几何构型。排斥力主要取决于电子对是成键电子(BP)还是孤对电子(LP)。排斥力的顺序如下: LP—LP>BP—LP>BP—BP 当孤对电子对存在时,电子对的理想几何构型将会有轻微变形,因为孤对电子对比成键电子对占据更多的空间。

化学键与分子结构

第6章化学键与分子结构(讲授4学时) Chapter 6 Chemical bond & molecular structure 本章教学内容: 离子键与离子化合物。 共价键与分子结构。价键理论。杂化轨道与分子空间构型。 分子间力和氢键。分子的极性,电偶极矩。 本章教学要求: (1)了解共价键的价键理论的基本要点以及共价键的特征、共价键的类型。 (2)能联系杂化轨道理论(s-p型)说明一些典型分子的空间构型。 (3)了解分子电偶极矩的概念,能判断分子的极性。 (4)明确分子间力(以及氢键)的本质及特性。 本章教学重点: 共价键的形成,价键理论,共价键的特征、类型; a)H 2 b)杂化轨道理论及分子的空间构型 本章习题:P1609,10,11,13,14

6.1 离子键与离子的结构(Ionic bond and structure of ion) 6.1.1离子键的形成 NaCl分子 Na (X=1.01) 1s2 2s22p63s1 Na+1s2 2s22p6 11 Cl (X=3.16) 1s2 2s22p63s23p5 Cl-1s2 2s22p63s23p6 17 离子键——正负离子间通过静电作用力而形成的化学键。 6.1.2离子键的特征 ●离子键的本质是静电作用力,只有电负性相差较大的元素之间才能形成离 子键。 ●离子键无方向性,无饱和性。 ●离子键是极性键。 电子失去的顺序:np-ns-(n-1)d-(n-2)f 用n+0.4l做判据,其数值越大,越易失去电子。 6.1.3各种简单离子构型(负离子anion一般仅有外层8电子结构,正离子cation有外层多种结构) 6.2共价键与分子结构(covalence bond &molecular structure) 6.2.1价键理论(valence bond theory) (1)共价键形成的本质 1)氢分子共价键的形成 1927年,Heitler and London将量子力学成果应用于H 分子结构的研究, 2 使共价键的本质得到初步解决。他们的结果认为:当两个氢原子相互靠近,且它们的1s电子处于自旋状态反平行时,两个电子才能配对成键;当两个氢原子的

原子结构-化学键-分子结构

原子结构-化学键-分 子结构 https://www.doczj.com/doc/5d10075803.html,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原子结构、化学键、分子结构习题 1.判断下列叙述是否正确 (1)电子具有波粒二象性,故每个电子都既是粒子又是波。 (2)电子的波动性是大量电子运动表现出的统计性规律的结果。 (3)波函数,即电子波的振幅。 (4)波函数Ψ,即原子轨道,是描述电子空间运动状态的数学函数式。 (1)(2)(3)(4) 2. 用原子轨道光谱学符号表示下列各套量子数: (1) n =2, l = 1, m = –1 (2) n =4, l = 0, m =0 (3) n =5, l = 2, m =0 2 (1)2p (2) 4s (3) 5d 3. 假定有下列电子的各套量子数,指出哪几套不可能存在,并说明原因。 (1) 3,2,2,1/2 (2) 3,0,–1,1/2 (3) 2, 2, 2, 2 (4) 1, 0, 0, 0, (5) 2,–1,0, –2/1 (6) 2,0,–2,1/2 3. (1)存在,为3d 的一条轨道; (2) 当l=0时,m只能为0,或当m=±1时,l可以为2或1。 (3) 当l=2时,n应为≥3正整数,m s=+1/2或-1/2; 或n=2时l=0 m=0 m s=+1/2或-1/2; l=1 m=0或±1,m s=+1/2或-1/2; (4)m s=1/2或–1/2 ; (5)l不可能有负值; (6)当l=0时,m只能为0 4.指出下列各电子结构中,哪一种表示基态原子,哪一种表示激发态原子,哪一种表示是错误的? (1)1s22s2 (2) 1s22s12d1 (3) 1s22s12p2 (4) 1s22s22p13s1 (5) 1s22s42p2 (6) 1s22s22p63s23p63d1

化学键与分子结构练习题

化学键与分子结构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化合物熔点高低顺序为()。 (A)SiCl 4>KCl>SiBr 4 >KBr (B)KCl>KBr>SiBr 4 >SiCl 4 (C)SiBr 4>SiCl 4 >KBr >KCl (D)KCl>KBr>SiCl 4 >SiBr 4 2、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溶解度最小的是()。 (A)NaCl (B)AgCl (C)CaS (D)Ag 2 S 3、在下列各种晶体熔化时,需要破坏共价键的是(),只需克服色散力的是()。 (A)SiCl 4 (B)HF (C)Ag (D)NaCl (E)SiC 4、下列化合物熔点高低顺序为()。 (A)SiO 2>HCl>HF (B)HCl>HF>SiO 2 (C)SiO 2>HF>HCl (D)HF>SiO 2 >HCl 5、乙醇的沸点(78℃)比乙醚的沸点(35℃)高得多,主要原因是()。(A)由于相对分子质量不同(B)由于分子极性不同 (C)由于乙醇分子间存在氢键(D)由于乙醇分子间取向力强 6、下列微粒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A)Cl-、K+、Ca 2+、Na+(B)Cl-、Ca2+、K+、Na+ (C)Na+、K+、Ca 2+、Cl- (D)K+、Ca2+、Cl-、Na+ 7、下列固态物质由独立小分子构成的是()。 (A)金刚石(B)铜(C)干冰(D)食盐 8、在下列化合物中()不具有孤对电子。 (A)H 2O (B)NH 3 (C)NH+ 4 (D)H 2 S 9、形成HCl分子时原子轨道重叠是()。 (A)s—s重叠(B)p y —p y (或p y -p y )重叠 (C)s—p x 重叠(D)p x —p x 重叠 10、中心原子仅以sp杂化轨道成键的是()。 (A)BeCl 2和HgCl 2 (B)CO 2 和CS 2 (C)H 2S和H 2 O (D)BBr 3 和CCl 4 11、BCl 3 分子几何构型是平面三角形,B与Cl所成键是()。(A)(sp2—p)σ键(B)(sp—s)σ键 (C)(sp2—s)σ键(D)(sp—p)σ键 12、在下列化合物中,含有氢键的是()。

专题15:分子结构与化学键

专题15:分子结构与化学键 一、单选题(共13题;共26分) 1.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所指向的是碳的又一张奇妙脸孔:人类已知的最薄材料——石墨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固态时,碳的各种单质的晶体类型相同 B. 石墨烯含有极性键 C. 从石墨剥离得石墨烯需要破坏化学键 D. 石墨烯具有导电性 2.属于极性分子的是() A. CO2 B. H2O C. CCl4 D. N2 3.下列物质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的是() A. N2 B. HCl C. MgCl2 D. Na2O2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分子间作用力与化学键的大小相当 B. 分子间作用力的大小远大于化学键,是一种很强的作用力 C. 分子间作用力主要影响物质的化学性质 D. 分子内部的相邻原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称为化学键,而分子之间也存在相互作用,称为分子间作用力 5.下列物质性质的变化规律,与共价键的键能大小有关的是() A. F2、Cl2、Br2、I2的熔点、沸点逐渐开高 B. HCl、HBr、HI、HF的沸点逐渐升高 C. 金刚石的硬度、熔点、沸点都高于晶体硅 D. NaF、NaCl、NaBr、NaI的熔点依次降低 6.H2S 分子结构和H2O 相似,但S-H 键键能比O-H 键键能低。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 H2S 分子呈折线型 B. H2S 分子是极性分子 C. H2S 沸点低于H2O,因为S-H 键键能低 D. H2S 分子稳定性低于H2O 分子 7.(2019?海南)根据图中的能量关系,可求得的键能为() A. B. C. D.

8.W、X、Y、Z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加,W与X不在同一周期,且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1、5、5、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原子半径大小顺序:r(Z)>r(Y)>r(X)>r(W) B. W和X形成的化合物中只有离子键 C. 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比Z强 D. X的最低价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Y强 9.下列晶体中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离子晶体是() ①硅晶体②H2O2③CaC2④NH4Cl ⑤Na2O2⑥苯甲酸 A. ①②④⑥ B. ①③ C. ②④⑤⑥ D. ③⑤ 10.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A. CS2为V形的极性分子 B. ClO3—的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 C. SF6中有6对相同的成键电子对 D. SiF4和SO32—的中心原子均为sp2杂化 11.氢化铵(NH4H)与氯化铵的结构相似,它与水反应有气体生成。下列关于氢化铵叙述正确的是() A. 是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 B. 电子式是 C. 与水反应时,NH4H是氧化剂 D. 固体投入少量的水中,只产生一种气体 12.下列常见分子中σ键、π键判断正确的是( ) A. C22-与O22+互为等电子体,1mol O22+中含有的π键数目为2N A B. CO与N2结构相似,CO分子中σ键与π键数目之比为2:1 C. CN-与N2结构相似,CH2=CHCN分子中σ键与π键数目之比为1:1 D. 已知反应N2O4(l) + 2N2H4(l) = 3N2(g) + 4H2O(l),若该反应中有4molN-H键断裂,则形成的π键数目为6 N A 13.下列各组物质中,按熔点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Cl2、Br2、I2 B. CO2、SiO2、KCl C. O2、I2、Hg D. 金刚石、NaCl、SO2 二、填空题(共2题;共2分) 14.在下列变化中:①I2升华;②烧碱熔化;③NaCl溶于水;④HCl溶于水;⑤O2溶于水;⑥Na2O2溶于水,未发生化学键破坏的是________,仅发生离子键破坏的是________,仅发生共价键破坏的是 ________,既发生离子键破坏,又发生共价键破坏的是________。 15.已知PH3与NH3结构相似,回答下列问题: ①PH3的电子式________,结构式________. ②几何构型为________. ③中心原子采取________杂化. ④PH3分子中的化学键________(填“有”或“无”)极性,其分子为________(填“极性”或”非极性”)分子. ⑤PH3与NH3的热稳定性:________更强. 三、综合题(共2题;共7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