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禁毒防艾知识培训(DOC)

禁毒防艾知识培训(DOC)

禁毒防艾知识培训(DOC)
禁毒防艾知识培训(DOC)

何家寨小学禁毒防艾知识讲座

讲座人:永红讲座时间:

讲座地点:学校会议室参加人员:全体教师

第一章认识毒品

第一节什么是毒品

一、毒品的概念

(一)毒品一词的由来

毒品一词是现代社会用语,据说最早出现在欧洲,是人们在了解了鸦片等麻醉药物的危害之后才开始使用的。因此,作为一个社会用语,至今不过有两三百年的历史。

在中国,一直到20世纪20年代才开始使用“毒品”一词,到二次世界大战前后才流行起来。清代中期以来,尤其鸦片战争期间,当时只说“禁烟”,鸦片烟与毒的字面联系仅限于“流毒天下,为害巨甚”(林则徐语)及“毒害之烈”层面上,尚未出现“烟毒”连用的情况。当时的烟,即今日所说的毒品,在法律条文中,无论是《大清刑律》,还是《新刑律》,也只规定“鸦片罪”,未见“毒”的罪名。将鸦片称为毒的,最早是1904年在福建发起成立的“去毒社”。民国初期,已有“烟毒”连用见诸报端。1924年,以“拒毒会”为名的组织出现,并出版《拒毒月刊》。这时的“毒”或“烟毒”是鸦片的同义语。

新中国成立后,“毒品”一词已在社会上广泛使用,但解放初期的有关法律文件称“鸦片烟毒”,或将“禁烟禁毒”并提,很少单独用“禁毒”。这里的烟毒专指鸦片类毒品,而没有其它毒品的含义。虽然我国1979年《刑法》规定了“毒品犯罪”的几种罪名,并且在1982年的解释中已将杜冷丁、咖啡因、安钠咖等包括在内,但正式使用时仍然以“禁绝鸦片烟毒”作为概括词,可见“毒”仍指鸦片类毒品,而未对“毒品”作出一个明确的法律定义。直到1990年1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关于禁毒的决定》中才出现法律意义上的毒品定义。

(二)对“毒品“的不同理解

与其他社会用语一样,毒品一词的内容和含义,是随着时代、国度、民族、文化及所有者的角度不同而不断变化。

在一般人眼里,毒品是一种可使人身体伤害、精神颓废、病痛死亡以及引发犯罪的毒物。对于种植者来说,毒品是他们赖于生存的农作物,可用来换取金钱和食物。在贩毒者看来,毒品就是金钱和利润。

在中国19世纪40年代,毒品就是指鸦片烟,而20世纪50年代之后,海洛因、可卡因逐渐成为毒品概念外延的主要内容;20世纪80年代以

来,甲基苯丙胺(冰毒)成为毒品家族中的重要成员;90年代后,“摇头丸”、K粉(氯胺酮),迷幼剂等新型毒品开始流行。

在国际社会中,第一个禁毒公约即1912年的《海牙鸦片公约》仅将鸦片视为毒品,1936年的《禁止非法买卖麻醉品公约》才将毒品的范围扩大到其他鸦片制剂;1961年联合国的《1961年麻醉品单一公约》把非法种植罂粟、古柯和大麻列为禁止和惩治的行为。直到《1971年精神药物公约》又将非法精神药物包括在内;1988年制订了《联合国禁止非法贩运麻醉品和精神药物公约》。可见“毒品”一词具有历史性和时代性。

从不同的角度可对毒品作出不同的理解。化学家认为毒品是一种由其化学特性而改变现存生物体结构或功能的物质,所强调的是其中的化学成分对人的肉体和精神的影响。医学家认为毒品是指对所有者产生依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物,吸毒是一种药物滥用行为。法学家认为毒品的实质不在药品,而在于其非法性,是一种违禁品,只有经法律明文规定禁止非法使用的药品,才属于毒品。可见,“毒品”一词具有科学性和法律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刑法》第三百五十七条的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这一定义具有法律效力,是区分毒品与非毒品的法律依据。

毒品具有三个基本特征:依赖性、危害性和违法性。

1、依赖性。分为生理依赖性和心理依赖性两个方面。生理依赖性是指在某一段时间内不断地使用某种药物带来的生理上的变化,表现为一种周期性或慢性中毒状态,需要继续使用该药方能维持机体的基本生理活动,否则会产生一系列机能紊乱和损害反应(称为戒断症状或撤药反应)。生理依赖性的产生及其严重程度除了与吸毒者个体的生理、心理特点有关外,还与所滥用药物的种类、用药时间、频度和剂量等有关。

2、危害性。毒品的泛滥不仅对吸毒者本人,而且对其家庭、社会都产生极大的危害。

3、非法性(违法性)。我国法律规定,吸食毒品、制造毒品必须受到法律处罚,对走私、贩卖、运输、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非法持有毒品强迫他人吸毒等行为是作为犯罪而予以严惩的。

二、毒品的分类

现在国际上对毒品的分类没有做出统一的规定,这是因为毒品与药品之间没有一个严格的界限、药物滥用因人而异,并且与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同时毒品的种类在不断增加,新品种不断出现。各国立法、司法机构、政府或医学界,对毒品的依赖性、危害性和非法性持不同的认识和标准,在分类上无法做到完全统一。

我国1990年的《关于禁毒的规定》和1997年修订的新刑法,将毒品分为麻醉品和精神药物两类,与国际公约的分类一致。我国的法律未能使人形成瘾癖的酒精、烟草及某些挥发性溶剂认定为毒品。

(一)按法律管制分类

1、麻醉药品

国际《1967年麻醉品单一公约》管制的有128种,我国1996年颁布的《麻醉药品品种目录》中规定的有118种。常见的有鸦片、海洛因、吗啡、大麻、可卡因类。

2、精神药物

国际《1971年精神药物公约》管制的有99种,我国1996年颁布的《精神药物品种目录》中规定的有119种。常见的有苯丙胺类、镇静催眼类药物、迷幻剂等。

(二)按来源分类

1、天然类毒品

主要有鸦片、大麻、古柯等。

2、人工合成类毒品

如苯丙胺类、镇静催眼类药物等。

3、半人工合成类毒品

主要指经天然品直接加工成毒品,如经鸦片提炼出吗啡,吗啡经与醋酸酐反应制得海洛因。古柯叶经化学处理后得到可卡因、麻黄碱经化学加工成苯丙胺。

(三)按对中枢神经系统的生理作用分类

1、兴奋剂

对人体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兴奋作用的药物,如可卡因,苯丙胺等。

2、抑制剂

对人体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抑制作用的药物,如巴比妥、安定类药。

3、迷幻剂

对人体中枢神经系统产生迷幻作用的药物,如苯环已哌啶(PCP),麦角酰二乙胺(LSD),麦司卡林(仙人球中的一种成分)。

三、我国毒品问题的历史与现状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毒品问题始于葡萄牙及英国殖民主义向中国贩卖鸦片之时,期间经历了不断蔓延和加剧的过程,中华民族经历了极大的苦难和屈辱。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以高度的历史使命感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声势浩大的禁烟运动,仅用三年的时间彻底铲除了在中国蔓延了200余年的烟毒瘟疫。中国“无毒国”的称号保持了30年。自20世纪80年代初起,在国际毒潮的侵袭下,尤其是金三角贩毒集团实施毒品北上,建立“中国通道”后毒品问题再度在中国出现。

(一)我国毒品问题的历史

1、清朝时期毒情概况

在很早以前,人类就发现了罂粟及其制成品鸦片具有药用价值,但都没有认识到它的毒性。在盛唐时期,含有鸦片的制剂“福寿膏”被作为贡品传入中国,但由于其价格非常昂贵,故鲜为人知。

1578年,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中,把“阿芙蓉”(即鸦片)作为一种新的药物收入,并说明它是“罂粟花之津液”。1517年,葡萄牙开始与中国通商。在葡萄牙商人输入中国的商品中,最大宗的就是鸦片。

英国商人很快就仿效葡萄牙商人,把鸦片走私作为掠夺中国财富,筹集原始资金的最佳手段。1727年,英国东印度公司首次把从马德拉斯购入的鸦片运到广州销售,获得丰厚利润,从此一发不可收,全面向中国推销鸦片,从开初的每年数百箱增加到后来每年1000箱,取代了葡萄牙商人,成为向中国走私鸦片最多的贩毒者。

据统计,从1800~1839年的40年间,输入中国的走私鸦片就有63万多箱,使中国流失6亿银元。大量鸦片的输入毒害了人民的健康,极大地破坏了社会生产力。期间,中国吸食鸦片者在200万人以上,官吏吸食鸦片疏于政务,士兵吸食则使军队失去战斗力。

鸦片战争以后,大约从1842~1905年,伴随着《南京条约》、《天津条约》等一系列丧权辱国条约的签订,鸦片贸易成了合法化,其结果是国外鸦片进口量继续增长,并刺激了国产鸦片的迅速增长,到19世纪90年代末,全国的自产鸦片量已达60万担,是同期进口鸦片的10倍,全国吸食鸦片人数达到2000万人,遍及社会各个阶层。中华民族也因此蒙上了“东亚病夫”的耻辱称号。

鸦片烟毒的严重泛滥及其造成的巨大危害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不仅破坏了国家的经济基础,而且动摇了执政政府的统治,为挽救清王朝消亡的命运,1901年1月29日,光绪皇帝下诏变法,开始了晚清政府最后的“十年禁烟”计划,至1911年,国产鸦片减种70%,全国约有上百万吸食鸦片者戒除毒瘾,上万家烟馆被关闭。

2、中华民国政府时期毒情概况

从1911~1917年,无论是孙中山的南京临时政府时期,还是袁世凯的北洋政府时期,在禁烟方面都基本上秉承了清末第二次严禁时期的有关措施。1917年,经中英会勘后,双方联合宣布了中国境内已全部实现罂粟禁种的消息,并依照条约终结了英国向中国输入鸦片的历史。

但由于军阀割据混战,中央政府失去控制全国局势的能力。以致出现了“以毒养军、以军护毒”成为各地普遍现象,导致民国初年几近控制的鸦片烟毒又再度泛滥。

在南京国民政府执政的初期,重拾前人敛财之道,以烟税为财源,重新实行“寓禁于征”的政策,从而致使鸦片烟毒在中国历史上泛滥达到了空前的程度。据有关文献显示:1929~1933年,中国罂粟种植总面积约为8000万亩,约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6.1%;中国鸦片年产量达6000万公斤,约占全球鸦片总量的5/6。与此同时,日本等外国帝国主义大肆向中国走私吗啡、海洛因、红丸(主要成份为海洛因、吗啡等)毒品。中国吸食鸦片及其他毒品的人口约为8000万人,约占当时总人口的16.8%。这一时期成为中国烟祸肆虐的巅峰。

3、建国初期禁毒概况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开展了规模空前的禁毒运动。1950年初,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向各行政区人民政府及中央直辖市、各省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严禁鸦片烟毒的通令》。《通令》历数了鸦片烟毒给中国人民带来的灾难,规定了严禁鸦片烟毒及其他毒品的办法:各级政府“应做广泛的禁烟禁毒宣传”:在烟毒较盛的一些地区,当地“应定出限期禁绝办法”;“得设禁烟禁毒委员会”;“禁绝种烟”;在全国范围内禁止“贩运制造及售卖烟土毒品”犯者“从严治罪“。经两年的努力,至1952年春,从全国范围看,鸦片种植基本禁绝、贩卖与吸食烟毒的现象大大减少,烟毒泛滥不止的势头得到了有效的遏制。但是,一些地区毒品贩卖与吸食的活动还十分严重。为彻底清除毒品,1952年初,中共中央发布《关于肃清毒品流行的指示》,禁毒进一步掀起高潮。1952年以后的一两年时间内,在全国范围内基本消除了吸毒现象。通过努力,仅仅3年时间,一举扫除了贻害中国200年的烟毒。在这场禁毒运动中,查实以种植、贩运、销售毒品为业人员369705名,其中51627名被依法处理,800名罪大恶极的罪犯被判处死刑;缴获鸦片类毒品339万两,制毒机械5716套,用于武装贩毒的枪支882件。与此同时,在全国范围内有效遏制了罂粟种植,并通过自行戒除和强制戒除的办法,帮助上千万烟民戒除了烟瘾,肃清了200多年来泛滥成灾、屡禁不止的鸦片烟毒。此后30年,毒品在中国大地基本绝迹,中国被公认为“无毒国”而享誉世界。

(二)我国毒品问题的现状

1、境外毒品多头渗透的局面尚未改变。尽管从2005年4月开始的禁毒人民战争取得了明显成效,对我国危害最大的“金三角”地区罂粟种植面积也大幅下降,但西南境外,缅北地区作为对我国危害最大的毒源地的状况短期内仍难改变,冰毒片剂向我国渗透大幅增多。西北境外、阿富汗毒品持续泛滥,东北和东南境外毒品对我国的走私渗透也不断加剧。

2、境内制贩毒活动屡禁不止,呈现区域扩大、种类增多,小型分散的特点。外籍人员在华涉毒案件明显增多。

3、海洛因滥用问题仍是禁毒工作的难点。海洛因成瘾人员复吸率高的问题还未从根本上解决。截至2007年底,全国共排查了海洛因成瘾人员74.9万名,还有相当数量的瘾性吸毒人员。新吸毒人员在滋生,特别是农民工等流动人员成为易染毒高危人群。

4、国内新型毒品问题日益突出。滥用新型毒品人数快速增多,其中35

岁以下青少年占较大比例。

5、易制毒化学品管控的源头作用日益突显。随着境内外制毒活动对化学品的需求不断加大,易制毒化学品流失的风险越来越大。国内个别企业擅自违规生产、经销,致使化学品流入非法渠道。

第二节毒品的危害

一、对个人的危害

(一)吸毒严重损害身体,毒品对人体带来全身性损害,诱发多种疾病。

(二)共用注射器吸毒传播艾滋病,艾滋病的医学名称叫做“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一种十分严重的流行性传染病。艾滋病与毒品一同被视为是对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严重威胁的两大公害。据世界卫生组织资料:截至2008年,全球有3300万艾滋病感染者;同时,全球因艾滋病死亡人数为200万人。中国卫生部公布:截至2008年9月30日,中国艾滋病毒感染者约为70万人。1989年,云南省滇西边境静脉吸毒人员中成批发现艾滋病感染者。随后,共用注射器静脉吸毒已成为我国和云南省传播艾滋病毒的主要途径之一。2007年底,全国累计报告的223501例艾滋病毒感染者中,注射毒品传播占38.5%。其中2007年新发艾滋病病毒感染者5万人,在5万人新发感染者中,注射吸毒传播占42%。(三)吸毒导致死亡,吸毒不仅摧残人的身体,更为严重的是,吸毒能致人于死命。据报导:每年全球与吸毒有关的死亡人数已超过10万人。吸毒致死的情况主要有三种:1、吸毒过量造成的急性中毒死亡。2、吸毒并发症导致的死亡。3、吸毒自杀死亡。

(四)吸毒严重摧残人的精神,吸毒使人普遍丧失正常的人生观、价值观,出现人格扭曲。人一旦吸毒,往往就走上堕落之旅,且随着毒瘾的加深,堕落的程度也在加深。

二、对家庭的危害

(一)对家庭成员的精神伤害,有调查表明:吸毒者及其发生的吸毒行为对家庭成员的最大伤害莫过于精神方面的伤害。

(二)吸毒导致倾家荡产、妻离子散,吸毒需要大量的资金,一般家庭难于承受,即使是家产富裕的,用不了多久也会一贫如洗。

(三)吸毒贻害后代,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思想和行为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如果一个家庭中有父亲或母亲吸毒,将对未成年子女造成直接的伤害。

三、对社会的危害

毒品不仅是危害个人、家庭的问题,而且也会给社会带来严重的危害。吸毒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威胁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消极因素。(一)吸毒诱发犯罪,影响社会稳定

毒品与违法犯罪是一对孪生兄弟,毒品问题严重的地方,特别是吸毒问题严重的地方,犯罪问题肯定严重。

1、使用毒品引发违法犯罪,一是法律规定吸食毒品是违法行为。二是因毒品引发违法犯罪。

2、毒品作用引发违法犯罪,毒品具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如苯丙胺和可卡因等毒品,能使人产生妄想和“神经过敏”。

3、围绕毒品引发违法犯罪。毒品不仅损害使用者的身体和精神,还直接引发社会性种植毒品、制造毒品、贩运毒品、销售毒品、走私毒品、持有毒品以及引诱、教唆、欺骗、强迫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等一系列犯罪活动。由此引发的暴力、凶杀、收买、贿赂、“洗钱”等犯罪活动,已成为最具威胁的社会公害。

(二)影响国民素质。吸毒者在吸毒成瘾后,身体消瘦、体力和智力水平下降,不能进行有益于社会的活动,不能为社会创造财富,成为社会的一大负担。

(三)吞噬社会巨额财富。毒品经济属于地下经济,是非法的活动,所以很难进行精确统计。据美国1991年6月发表的一份名为《美国吸毒者在非法毒品上的花费知多少》的报告讲,1990年美国人为可卡因花掉180亿美元,海洛因120亿美元,大麻90亿美元,另有20亿美元花费用于致幻剂、苯丙胺等毒品。根据拉美杂誌引用的材料,美国吸毒者为满足毒品的需要,1988年花掉1500亿美元(按街头价格计算)。

在我国吸毒同样给国民经济造成巨大损失。以每个吸毒者每天吸食0.3克海洛因计算,仅全国登记在册的114.04万人中近80万海洛因滥用者至少每年消耗300亿元人民币。

(四)毒品影响国计民生。许多专家认为,毒品经济对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具有重大的影响。每年美国在因吸毒而引起的执行法律、提供医疗服务方面,要负担约40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在缅甸由于吸毒者甚众,全国每天就有300万美元的财富化为青烟。国家为缉毒、戒毒每年要支付大量费用。同时,国家每年还要拨出大笔经费用于侦办毒品案件,培训缉毒人员,购买缉毒设备,对毒品进行鉴定等。毒品犯罪的上升,以

及为救助因毒品而产生的各种问题需要大量的经费,这给国家的财政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第三节毒品违法与犯罪行为

毒品违法是指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有关禁毒行政管理方面的规定,应受到行政处罚的行为。毒品犯罪行为,是指违反禁毒法规,破坏禁毒管制活动,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第二章认识艾滋病

第一节什么是艾滋病

一、艾滋病的概念

艾滋病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英文名称缩写是AIDS。获得性:表示在病因方面是后天获得而不是天生具有的,是由艾滋病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是通过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免疫缺陷:表示在发病机理方面,主要是造成人体免疫系统的损伤而导致免疫系统防护功能的减低、丧失;综合症:表示在临床症状方面,由于免疫系统缺陷导致的各个系统的机会性感染,肿瘤而出现的复杂症状群。

二、艾滋病发病机理

艾滋病病毒是一种逆转录病毒,具有极强的变异能力,能借助人体大量复制繁殖并释放病毒,以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并以人类免疫功能的指挥者CD4为主要对象。随着人的免疫系统的破坏,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极容易侵袭身体,造成机会性感染或引发恶性肿瘤,最终导致全面衰竭死亡。艾滋病病死率极高,整个病程分为三个时期,即感染期、发病期和死亡期。感染期可持续4~8年,进入发展期后,3个月至半年内死亡。由于感染期长,无明显的外在症状,造成了艾滋病传染的隐蔽性,因而使艾滋病的传染源更加危险。

第二节艾滋病的危害

一、艾滋病对个人和家庭的危害

艾滋病对家庭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家庭组成结构的破坏、家庭破裂,减少劳动生产能力,医疗支出增加,削弱家庭的赡养、抚养、教育能力,增加了家庭的贫困程度。

据专家估计,我国一个艾滋病病人的医疗费用平均每年为5000~11000元,相当于我国家庭平均年收入的一半至一倍,其总费用是人均年收入的18.3~24.4倍。

艾滋病在使个人遭受巨大痛苦和压力的同时,也给家庭带来了种种不幸。

第一,艾滋病病人或病毒感染者的家庭成员和他们一样,背上沉重的精神和心理负担,被周围的人群歧视和疏远。

第二,家庭经济支出增加。导致许多家庭一贫如洗。

第三,家庭直接收入减少。部分丧失或全部丧失劳动力,20~45岁之间。

第四,家庭其他收入减少。指需照顾病人或感染者,不得不减少工作或学习时间,另外,来自社会的歧视,家庭纠纷等问题。

第五,艾滋病遗孤的问题。其结局一般都是留下孤儿无人抚养,或留下父母无人养老送终。

二、艾滋病对社会的危害

由于艾滋病目前无法治愈,因此,其对人们健康及社会经济发展的危害超过了任何其他的疾病,给个人、家庭、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灾难性的后果。艾滋病对社会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艾滋病对社会资源的消耗,防治艾滋病需要政府增加大量的人力和财力的投入;艾滋病流行还会导致社会问题的出现,并影响社会的稳定。

(一)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艾滋病毒和艾滋病会对感染率严重的国家造成灾难性的经济影响。(二)劳动人口减少,人才损失严重

18~45岁年龄的人是艾滋病病毒的易感人群,这一人群是社会最强壮的劳动力。

(三)人均寿命大幅度下降

艾滋病的流行趋势直接关系到人口的数量、素质、结构,关系到健康、福利和安全等众多的人口问题,也将直接关系到人口发展战略的政策取向。

(四)艾滋病使大批儿童成为孤儿

根据联合国人口基金提供的一份报告,乌干达因艾滋病失去单亲或双亲的儿童已达110万人,居非洲国家首位。

(五)造成并加剧社会歧视

在艾滋病发病初期,社会上流传着恐怖的故事,错误的报道,惊慌失措的反应和带有歧视的政策,这样,阻碍了人们以理性的态度对待艾滋病这种疾病。

(六)对个人和家庭造成巨大的危害,影响社会的安定

艾滋病病人及病毒感染者和其家属的就业、入学、医疗、婚姻、生育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被迫停止工作或减少工作时间,导致收入的减少,加剧了家庭的贫困,甚至使得不少家庭因此而解体。

禁毒防艾知识培训(DOC)复习课程

何家寨小学禁毒防艾知识讲座 讲座人:永红讲座时间: 讲座地点:学校会议室参加人员:全体教师 第一章认识毒品 第一节什么是毒品 一、毒品的概念 (一)毒品一词的由来 毒品一词是现代社会用语,据说最早出现在欧洲,是人们在了解了鸦片等麻醉药物的危害之后才开始使用的。因此,作为一个社会用语,至今不过有两三百年的历史。 在中国,一直到20世纪20年代才开始使用“毒品”一词,到二次世界大战前后才流行起来。清代中期以来,尤其鸦片战争期间,当时只说“禁烟”,鸦片烟与毒的字面联系仅限于“流毒天下,为害巨甚”(林则徐语)及“毒害之烈”层面上,尚未出现“烟毒”连用的情况。当时的烟,即今日所说的毒品,在法律条文中,无论是《大清刑律》,还是《新刑律》,也只规定“鸦片罪”,未见“毒”的罪名。将鸦片称为毒的,最早是1904年在福建发起成立的“去毒社”。民国初期,已有“烟毒”连用见诸报端。1924年,以“拒毒会”为名的组织出现,并出版《拒毒月刊》。这时的“毒”或“烟毒”是鸦片的同义语。 新中国成立后,“毒品”一词已在社会上广泛使用,但解放初期的有关法律文件称“鸦片烟毒”,或将“禁烟禁毒”并提,很少单独用“禁毒”。这里的烟毒专指鸦片类毒品,而没有其它毒品的含义。虽然我国1979年《刑法》规定了“毒品犯罪”的几种罪名,并且在1982年的解释中已将杜冷丁、咖啡因、安钠咖等包括在内,但正式使用时仍然以“禁绝鸦片烟毒”作为概括词,可见“毒”仍指鸦片类毒品,而未对“毒品”作出一个明确的法律定义。直到1990年1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关于禁毒的决定》中才出现法律意义上的毒品定义。 (二)对“毒品“的不同理解 与其他社会用语一样,毒品一词的内容和含义,是随着时代、国度、民族、文化及所有者的角度不同而不断变化。 在一般人眼里,毒品是一种可使人身体伤害、精神颓废、病痛死亡以及引发犯罪的毒物。对于种植者来说,毒品是他们赖于生存的农作物,可用来换取金钱和食物。在贩毒者看来,毒品就是金钱和利润。 在中国19世纪40年代,毒品就是指鸦片烟,而20世纪50年代之后,海洛因、可卡因逐渐成为毒品概念外延的主要内容;20世纪80年代以

中学生禁毒防艾主题班会教案

中学生禁毒防艾主题班会教案 中学班会教案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禁毒防艾”教育工作,增强广大师生的“禁毒防艾”意识,自觉抵制毒品侵袭与预防艾滋病的能力,我班于6月14日下午第三节课组织各班召开“禁毒防艾”主题教育班会课。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什么是毒品,毒品的种类,认清毒品的危害性。 2、让学生知道吸毒成瘾会导致艾滋病,如何预防艾滋病。 3、让学生懂得珍爱生命,远离毒品,预防艾滋病。 【重点难点】 1、认识毒品及毒品的危害。 2、如何预防艾滋病。 【教学方法】 观看VCD 谈观后感查资料观看图片讨论及总结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学生观看VCD禁毒教育宣传片谈观后感,让学生从感性上了解毒品对人类的危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总结毒品的危害。 1、吸毒摧残人生 对身体的危害性很大,吸毒者会自伤、自杀、自残。 2、吸毒毁灭家庭 倾家荡产,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贻害后代。 3、吸毒危害社会 诱发刑事犯罪,败坏社会风气。 (二)、进一步了解毒品及艾滋病的相关知识 A、毒品的种类

B、毒品的危害 C、如何预防艾滋病 (三)、讨论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 1、交流收集的资料 2、讨论交流 3、教师小结: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 (1)、接受毒品基本知识和禁毒法律法规教育,牢记“四知道”:即知道什么是毒品;知道吸毒极易成瘾,难以戒断;知道毒品的危害;知道毒品违法犯罪要受到法律制裁。 (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不以好奇心为由侥幸去尝试,不受不良诱惑的影响。 (3)、不听信毒品能治病,毒品能解脱烦恼和痛苦,毒品能给人带来快乐等各种花言巧语。 (4)、不结交有吸毒、贩毒行为的人。如发现亲朋好友有吸毒、贩毒行为的人,一要劝阻,二要远离,三要报告公安机关。 (5)、养成良好的行为,杜绝吸烟喝酒等不良嗜好,不涉足青少年不宜进入的场所,决不吸食摇头丸、K粉等兴奋剂。 (四)、讨论青少年如何预防艾滋病 1、引导学生看宣传图片,组织学生讨论。 2、全班讨论交流 3、教师小结:青少年如何预防艾滋病? (1)、洁身自爱,不去非法采血站卖血,不涉足色情场所,不要轻率地进出某些娱乐场所;任何场合都应保持强烈的预防艾滋病意识;不要存在任何侥幸心理;不要因好奇而尝 [1][2]下一页 中学班会教案 试吸毒。 (2)、生病时要到正规的诊所、医院求治,注意输血安全,不到医疗器械消毒不可靠的医疗单位特别是个体诊所打针,拔牙,针灸,手术。不用未消毒的器具穿耳孔,纹身,美容。 (3)、不与他人共享剃须刀、牙刷等,尽量避免接触他人的体液、血液,对被他人污染过的物品要及时消毒。

2020最新禁毒防艾主题班会教案

禁毒防艾主题班会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什么是毒品,毒品的种类,认清毒品的危害性。 2、让学生知道吸毒成瘾会导致艾滋病,如何预防艾滋病。 3、让学生懂得珍爱生命,远离毒品,预防艾滋病。 【重点难点】 1、认识毒品及毒品的危害。 2、如何预防艾滋病。 【教学方法】 查资料观看图片讨论及总结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学生观看VCD禁毒教育宣传片谈观后感,让学生从感性上了解毒品对人类的危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总结毒品的危害。 1、吸毒摧残人生 对身体的危害性很大,吸毒者会自伤、自杀、自残。 2、吸毒毁灭家庭 倾家荡产,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贻害后代。 3、吸毒危害社会 诱发刑事犯罪,败坏社会风气。 二、进一步了解毒品及艾滋病的相关知识 A、毒品的种类 B、毒品的危害 C、如何预防艾滋病 三、讨论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 1、交流收集的资料 2、讨论交流 3、教师小结:小学生如何防止吸毒? (1)接受毒品基本知识和禁毒法律法规教育,牢记“四知道”:即知道什么是毒品;知道吸毒极易成瘾,难以戒断;知道毒品的危害;知道毒品违法犯罪要受到法律制裁。 (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不以好奇心为由侥幸去尝试,不受不良诱惑的影响。 (3)不听信毒品能治病,毒品能解脱烦恼和痛苦,毒品能给人带来快乐等

各种花言巧语。 (4)不结交有吸毒、贩毒行为的人。如发现亲朋好友有吸毒、贩毒行为的人,一要劝阻,二要远离,三要报告公安机关。 (5)养成良好的行为,杜绝吸烟喝酒等不良嗜好,不涉足青少年不宜进入的场所,决不吸食摇头丸、K粉等兴奋剂。 四、讨论小学生如何预防艾滋病 1、引导学生看宣传图片,组织学生讨论。 2、全班讨论交流 3、教师小结:小学生如何预防艾滋病? (1)洁身自爱,不去非法采血站卖血,不涉足色情场所,不要轻率地进出某些娱乐场所;任何场合都应保持强烈的预防艾滋病意识;不要存在任何侥幸心理;不要因好奇而尝试吸毒。 (2)生病时要到正规的诊所、医院求治,注意输血安全,不到医疗器械消毒不可靠的医疗单位特别是个体诊所打针,拔牙,针灸,手术。不用未消毒的器具穿耳孔,纹身,美容。 (3)不与他人共享剃须刀、牙刷等,尽量避免接触他人的体液、血液,对被他人污染过的物品要及时消毒。 (4)注意与艾滋病病人的接触,给艾滋病病人采血及注射时,注射器应采用一次性用品,病人的血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应彻底焚烧。病人的器皿及医用器械要专人专用,如病人的刮胡刀、牙刷、毛巾、茶杯等应专人专用,排尿、排便后要用肥皂洗手,可达到消毒的目的。 五、教师总结。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要珍惜生命,要正确地认识毒品,远离毒品。预防艾滋,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寻求刺激,赶时髦。时刻记住,一旦染上毒品,必将毁灭自己、祸及家庭,危害社会。毒品这东西碰都不能碰。 六、作业: 1、课后让学生搜集身边的有关毒品危害人类的案例。 2、写一篇禁毒防艾的作文。

整理三年级禁毒防艾教案

三年级禁毒防艾教案 整理表 姓名: 职业工种: 申请级别: 受理机构: 填报日期: A4打印/ 修订/ 内容可编辑

《艾滋病及其预防》教案 ——(武汉版)生命安全教育八年级第28课 武汉市第三职业教育中心周青 【教学目标】 1. 知道了解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与艾滋病病人的特性和区别,是预防与控制艾滋病的重要方面。也是本节课的重点和核心。 2.正确认识艾滋病,掌握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增强预防艾滋病、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3. 了解日常生活中哪些行为不会传播艾滋病,消除恐惧心理。 4.关爱他人,共享生命。 【教学背景分析】 知道和了解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与艾滋病病人的特性,是预防与控制艾滋病的重要方面。能够真正正确认识艾滋病和了解艾滋病对人类社会(重点在个人及家庭)的危害性,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对他人、社会的责任感。再加之青少年学生总认为艾滋病离自己还很遥远,又缺乏对艾滋病预防知识的了解,实例和数字说明艾滋病离青少年学生并不遥远。通过本课教学加深学生对艾滋病知识的了解,正确的预防、高度的重视是预防艾滋病最好的“疫苗”。 【教学形式】学生交流和教师讲解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对象】初中各年级,教学班级人数不限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点入话题: 师述:小杰在电视上看到了一期介绍艾滋病的专题节目,画面里艾滋病晚期病人的痛苦模样吓得他赶快转了频道。后来小杰在与同学们谈论艾滋病时产生了许多疑惑,他不明白艾滋病病人到底是怎么得病的,还担心自己会被传染。由于对艾滋病的不了解,有些人如果碰到艾滋病病人,恐怕还是会“敬而远之”。请问你看了会有什么反应? 二、讲授新课: (演示PPT,观看图片)下面让我们亲眼感受艾滋病晚期病人的痛苦模样,说出你们的感受,如果你遇到了艾滋病病人,你会怎么做? (请一至三个学生描述) 1. 什么是艾滋病: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英文名称为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通常我们采用它的英文缩写“AIDS”的音译,称之为“艾滋病”。它是由于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所引起的、具有一系列复杂症状的综合征,是一种病死率相当高的严重传染病。 引起艾滋病的HIV病毒通常被称为“艾滋病病毒”。 注意:艾滋病病人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区别:

云南禁毒防艾学习知识资料竞赛试题标准参考答案内容

云南省禁毒防艾知识竞赛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请从下面每道题下面的备选答案中点选一个答案,每题1分,共50分) 1.根据国际禁毒公约的有关规定,按照药理性质进行分类,毒品可以分为(A)。 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兴奋药品和抑制药品 人工合成药品和天然药品 2.下列哪些毒品属于兴奋剂类毒品?( B ) 麦司卡林 摇头丸 巴比妥 3.下列哪些毒品是新型毒品?( B )海洛因 “K粉” 大麻

4.新型毒品与传统毒品的区别是什么?( C ) 传统毒品是人工合成的化学合成类毒品 新型毒品对人体有“镇静”或“镇痛”的作用 新型毒品是人工合成的化学合成类毒品 5.药物依赖性包括( A )。 心理依赖和生理依赖 心理依赖和精神依赖 生理依赖和身体依赖 6.下列有关世界三大毒源地叙述正确的是( B )。 “金三角”位于老挝、越南、缅甸三国的接壤地区 “金新月”位于阿富汗、巴基斯坦、伊朗三国的接壤地区 “银三角”位于南美洲的哥伦比亚境内 7.世界上哪个国家生产的鸦片类毒品最多?( B )

缅甸 阿富汗 哥伦比亚 8.云南省戒毒工作的“四个层次戒毒”的第三个层次是指( C ) 集中戒毒 劳教戒毒 强制戒毒 9.经过强制戒毒后又复吸的吸毒人员应该如何处理?( B ) 再次强制戒毒 送劳教戒毒 交由家庭处理 10.什么是“无毒社区”?( A )没有吸毒、没有贩毒、没有种植原植物和没有制造毒品的社区 没有一切毒品的社区 没有吸毒人员的社区 11.云南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15次会议审议通过新修订的《云南省禁毒条例》正式施行时间是( C )。 2005年7月1日

2006年1月1日 2005年5月1日 12.国际禁毒日是每年的( A ) 6月26日 12月26日 10月26日 13.世界上第一个国际禁毒公约是( B )。 《1971年精神药物公约》 《海牙禁止鸦片公约》 《61公约》 14.我国的禁毒工作方针是(A )。四禁并举、预防为本、严格执法、综合治理 有毒必肃、贩毒必惩、吸毒必戒、种毒必究 禁吸、禁贩、禁种、禁制毒品15.《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的毒品犯罪的罪名有( C )个。 13 1l 12

四年级禁毒防艾主题班会教案

绿汁镇河尾小学四年级主题班会 ——禁毒防艾,人人有责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什么是毒品,毒品的种类,认清毒品的危害性。 2、让学生知道吸毒成瘾会导致艾滋病,如何预防艾滋病。 3、让学生懂得珍爱生命,远离毒品,预防艾滋病。 二、重点难点: 1、认识毒品及毒品的危害。 2、如何预防艾滋病。 三、教学方法: 查资料观看图片讨论及总结 四、教学过程: (一)、介绍毒品的相关知识 1、概念: 毒品主要指吸毒者滥用的鸦片、吗啡、海洛因、冰毒等,还包括具有依赖性的天然植物、烟、酒和溶剂等,以及国务院规定管制的能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等。 2、特点: (1)依赖性:能使人在生理上成瘾从而让人心理成瘾,一旦不能继续吸食会出现戒断反应。 (2)非法性:毒品很某种程度上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合理,适量用药在临床上经常出现。而称之为毒品,他的来源渠道都是非法的,一旦被查到不管是贩卖,使用,制造,窝藏,都是违法行为。 危害性:据统计,全中国的刑事案件中,70%与毒品或者吸毒者有关。巨大的隐僻,巨额的毒资,都对个人,家庭,社会带来的巨大的危害。 (二)、感受毒品的危害

让学生观看禁毒教育宣传片谈观后感,让学生从感性上了解毒品对人类的危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总结毒品的危害:吸毒摧残人生,对身体的危害性很大,吸毒者会自伤、自杀、自残。吸毒毁灭家庭,倾家荡产,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贻害后代。吸毒危害社会,诱发刑事犯罪,败坏社会风气。 (三)面对毒品请说不 1、吸毒原因: (1)无知好奇,上当受骗; (2)盲目追求享乐与刺激; (3)来自同伴的影响; (4)遭受挫折,寻求解脱。 2、怎样防毒: (1)了解学习毒品基本知识,了解毒品的危害; (2)构筑一条坚固的心理防线,拒绝各种诱骗; (3)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谨慎交友,避免受不良影响; (4)不吸烟不喝酒,尤其不与陌生人有此类来往; (5)不进歌舞厅、网吧等娱乐场所; (6)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努力学习; (7)对身边的吸毒者进行劝阻,看见吸毒现象要报警。 (四)、讨论小学生如何预防艾滋病 1、引导学生看宣传图片,组织学生讨论。 2、全班讨论交流 3、教师小结:小学生如何预防艾滋病? (1)、洁身自爱,不去非法采血站卖血,不涉足色情场所,不要轻率地进出某些娱乐场所;任何场合都应保持强烈的预防艾滋病意识;不要存在任何侥幸心理;不要因好奇而尝试吸毒。 (2)、生病时要到正规的诊所、医院求治,注意输血安全,不到

禁毒防艾主题班会教案

相互关爱,共享生命 ——301班禁毒防艾主题班会 一、活动目的 1.认识毒品及毒品的危害,学会如何远离毒品,如何拒绝毒品,如何防止吸毒。 2.知道吸毒与艾滋病的关系,学会如何预防艾滋病。 二、班会过程 毒品是全球性的灾难,也是全人类共同的敌人。目前,世界范围内日益严重的毒品潮,不仅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败坏社会风气,而且直接导致和诱发各种犯罪,威胁着全球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遏制、减少直至最终消除毒品犯罪,已成为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 不容忽视的是,吸毒是传播艾滋病的温床! 一、禁毒 (一)什么是毒品? 根据《刑法》第357条的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它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二)毒品的共同特征 1、有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强制性地使吸食者连续使用该药,并且不择手段地去获得它;连续使用有加大剂量的趋势。。 2、对该药产生精神依赖及躯体依赖性,断药后产少戒断症状(即断药后会出现“脱瘾”症状)。 3、对个人、家庭、社会都会产生危害性结果。 (三)毒品的危害 (1)吸毒摧残人生 对身体的危害性很大,吸毒者会自伤、自杀、自残。 (2)吸毒毁灭家庭 倾家荡产,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贻害后代。 (3)吸毒危害社会 诱发刑事犯罪,败坏社会风气。 (四)如何防范毒品的危害 1.思想上 (1)认清毒品的危害,坚定禁毒决心,积极参加禁毒斗争。 (2)遵纪守法,接受毒品基本知识和禁毒法律法规教育,牢记“四知道”:即知道什么是毒品;知道吸毒极易成瘾,难以戒断;知道毒品的危害;知道毒品违法犯罪要受到法律制裁。并认真履行受教育的义务,自觉规范日常行为。 (3)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不以好奇心为由侥幸去尝试,不受不良诱惑的影响。 2、行为上: (1)不听信毒品能治病,毒品能解脱烦恼和痛苦,毒品能给人带来快乐等各种花言巧语。 (2)不结交有吸毒、贩毒行为的人。如发现亲朋好友有吸毒、贩毒行为的人,一要劝阻,二要远离,三要报告公安机关。 (3)从日常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行为,杜绝 吸烟喝酒等不良嗜好,不涉足青少年不宜进入的场所,决不吸食摇头丸、K粉等兴奋剂。 (4)当身边的朋友介绍新东西类似毒品让你尝试时,首先应该向他们问清东西的来源和名称,假如碍于面子可以推迟说今天心情不好,或者说今天不想尝试新东西委婉的拒绝他们避免自己受到毒品的危害。 (5)不要有我只尝试一次,以后不再吸毒就不会上瘾的这种想法。很多吸毒的人,当初也只是因为这个念头而走上了这条不归路。 (五)吸毒与艾滋病的关系 吸毒是传播艾滋病的温床。因为: 1、吸毒者常常共用针管、针头,为艾滋病毒经血液传播提供有利条件。

“禁毒防艾宣传周”主题活动策划书

三一文库(https://www.doczj.com/doc/5d10434794.html,)/策划书/校园活动策划书 “禁毒防艾宣传周”主题活动策划 书 一、活动主题:“禁毒防艾”,从你我做起二、活动目的:通过对在校学生与社区居民的禁毒防艾知识的宣传,加深大家对“毒品”与“艾滋病”的认识,提高大家的自我保护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为健康生活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气氛与社会环境三、活动时间:XX年11月29日-----XX年12月8日四、活动地点:桂林医学院临桂校区、临桂县社区五、主办单位:桂林医学院红十字会学生分会六、活动方式:(一)“禁毒防艾宣传周”启动仪式暨“禁毒防艾”知识图片展(二)“禁毒防艾”知识讲座(三)“禁毒防艾”知识进农村,进社区宣传活动七、活动流程与安排:前期准备:(1)发展部协助副会长韦悦于24日前召开班级小组长会议,通知会员有关禁毒防艾宣传周系列活动(签名、讲座和社区活动)(2)秘书部25日前将横幅内容交给生活部,生活部并于26日前打印好横幅并交给实践部(3)生活部26日前晒好禁毒防艾知识的图片并交给宣传部,27日前打印好“禁毒防艾”宣传周活动宣传单150份,28日前借好3张桌子(4)手语部24日前找好“防艾”

的相关资料(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如何预防等)并发给信息部(5)组织部24日前找好“禁毒”的相关资料(毒品的种类、毒品对人类的危害、如何预防等)并发给信息部(6)信息部25日前找好禁毒防艾知识的图片,26日前设计好就“禁毒防艾”宣传周活动宣传单并交给生活部,设计打印好“禁毒”、“防艾”知识的字体交给宣传部(7)宣传部于27日前画好并张贴禁毒防艾所需的所有海报(签名活动、讲座及“禁毒防艾知识进农村和社区”宣传活动),申请好挂横幅的地方,28日前做好“禁毒”、“防艾”知识展板(各一个)(8)组织部、生活部选好“禁毒防艾”知识图片展的讲解人员并进行相关培训(9)血液小队负责叠好活动所需的红丝带200个(秘书部协助)。(10)实践部于27日前挂好横幅,并在活动当天准备好工作牌、马克笔12支、以及双面胶4个,带上会旗。(11)其他部门理事及助理协助完成各项工作活动一、“禁毒防艾宣传周”启动仪式暨“禁毒防艾”知识图片展策划书一、活动时间:XX年11月29日上午11:00----13:00二、活动地点:临桂校区学生公寓前三、活动对象:桂林医学院临桂校区全体师生四、负责部门:组织部、生活部五、活动方式:(一)“禁毒防艾宣传周”签名活动(二)“禁毒防艾”知识图片展六、活动流程:(1)生活部于11月29日当天10:30前将借好的桌椅摆于学生公寓前,并设立好禁毒防艾的咨询点。(2)组织部、生活部安排好工作人员在“禁毒”、“防艾”知识展板前讲解,并在活动当天发放禁毒防艾宣传单,为签名的同学佩戴好红丝带(3)宣传部在活动当天结束后

2020-2021学年度小学禁毒防艾工作计划

2020-2021学年度小学禁毒防艾工作计划导读:本文是关于2020-2021学年度小学禁毒防艾工作计划,希望能帮助到您! 20xx-20xx学年度小学禁毒防艾工作计划(一) 新的学年已经开始,为了进一步加强和配合学校禁毒防艾教育工作,增强所管理学生的禁毒防艾意识和自觉抵制毒品侵袭的能力,我在既有教育工作的基础上,将禁毒防艾教育继续纳入教育工作的重点,制订以下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拟订班级禁毒防艾教育工作时间表,让工作有组织、有计划、有安排地依次开展,具有实效。 一、总体工作思路 禁毒防艾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利国利民的教育,应从学生抓起。我们要搞好各种形式的教育,将禁毒防艾教育工作融入其中,结合常规管理相结合,落实好这一项工作。 二、禁毒防艾教育工作时间表 确定时间表,有助于保证工作的有序开展。今年,学校将把禁毒防艾知识教育与法制教育相结合,使学生知法、懂法、守法、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从而加强学校的软环境建设,也同时加强禁毒防艾意识。将组织的教育活动有: 1、9—10月,(同期3—4月)学习相关法规以及各种宣传材料; 2、11—12月,(同期4—5月)组织观看宣传教育片、组织主题班会、知识竞赛等活动; 3、1月,(同期6—7月)举办作文比赛等。奖励优秀班级和学生。

通过一系列活动,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意识。同时,让学生站在法制的高度认识禁毒防艾知识的重要性,更有效地取到教育效果。 三、禁毒防艾工作实施步骤 预计采用多种形式相结合,使禁毒防艾教育深入开展,具体计划如下: 1、学期内开展二次禁毒防艾教育的专项宣传活动。举办两次知识专题讲座。通过上好专题课和组织学习观看教育片等,以把相干知识传递给每一个学生。 2、搞好班级教育宣传活动,主要内容包括:注意校区内张贴宣传画与科普知识信息、制作专题板报等。 3、将继续利用班会课等途径,广泛开展宣传禁毒防艾知识,并举办校内相关的图片、诗歌、征文、禁毒防艾知识竞赛,以期增强学生禁毒防艾知识的意识。 4、在每学期内组织学生进行“读一本禁毒防艾书籍,看一场毒品预防教育专题片,写一篇禁毒防艾感想的文章”的活动,为提高广大学生对毒品危害的认识,增强自觉抵御毒品的能力,使校园内形成一个人人防毒、拒毒的良好氛围。 禁毒防艾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将在上级领导的关心指导下,不懈探索,不断努力,充分发挥学校教育重要阵地的作用,把禁毒防艾教育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20xx-20xx学年度小学禁毒防艾工作计划(二) 本学年,我校将以xx大精神作为行动指南,认真贯彻上级禁毒防艾工作指示精神,立足学校,积极开展禁毒防艾教育,使全校师生了解毒品的基本常识,进一步增强了师生防毒、拒毒意识。 一、成立禁毒防艾教育领导小组

禁毒防艾工作计划【范文】

禁毒防艾工作计划

篇一:禁毒防艾工作计划 民乐镇团委禁毒防艾工作计划 根据省、市、县相关禁毒防艾工作会议精神,民乐镇团委以禁吸预防为重点,为了更好地发动群众,共同参与,发挥一切可以发挥的作用,齐抓共管,把禁毒防艾工作落实到实处,使这项工作逐步走上正规化、规范化轨道,特制定2012年禁毒防艾工作计划: 一、完善机构,调整工作领导小组。首先调整禁毒防艾工作领导小组、成立禁毒防艾宣传员、禁毒防艾志愿者队伍。 二、采取了一把手负责制,各村治安元负责日常工作,同时,村民委员会和镇政府签订“禁毒”责任状,村民和村民委员会签订“禁毒”责任状,村民和家庭制定争做“无毒家庭”保证书。将禁毒防艾工作分解到村干部、村民小组长,做到分片负责,责任到人,让大家共同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 三、坚持社会各界主动参与,突出主题、抓住重点,运用多种手段,组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化的宣传活动,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宣传,大造声势,在我镇努力营造浓厚的禁毒防艾工作氛围,进一步增强全民禁毒防艾意识,不断将禁毒防艾专项整治工作推向深入。 1、充分利用板报、标语、条幅等通俗直观的形式进行禁毒宣传。不断强化我镇禁毒防艾宣传教育工作力度,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禁毒、防艾工作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增 强群众提高治安防范意识和禁毒、拒毒、防艾的意识。 2、镇政府不定期邀请专业人员到我镇进行法律讲座、毒品知识讲座等活动。 3、在重要法律法规颁布实施日、重大节日及“6.26”宣传日、“12.1”世界艾滋病日期间,组织开展专题法制宣传活动;继续加强法制宣传教育阵地建设。 4、组织镇中、小学生观看禁毒影片,进行教育。 5、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开展“不让毒品进校园”、“青少年远离毒品”、“不让毒品进我家”、“职工拒绝毒品零计划”等系列活动。 共青团民乐镇委员会2011年12月21日 篇二:禁毒防艾教育工作计划 2014年秋季禁毒防艾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禁毒防艾学习知识讲座

禁毒防艾知识讲座 西定乡中心小学李进仙 第一章认识毒品 第一节什么是毒品 一、毒品的概念 (一)毒品一词的由来 毒品一词是现代社会用语,据说最早出现在欧洲,是人们在了解了鸦片等麻醉药物的危害之后才开始使用的。因此,作为一个社会用语,至今不过有两三百年的历史。 在中国,一直到20世纪20年代才开始使用“毒品”一词,到二次世界大战前后才流行起来。清代中期以来,尤其鸦片战争期间,当时只说“禁烟”,鸦片烟与毒的字面联系仅限于“流毒天下,为害巨甚”(林则徐语)及“毒害之烈”层面上,尚未出现“烟毒”连用的情况。当时的烟,即今日所说的毒品,在法律条文中,无论是《大清刑律》,还是《新刑律》,也只规定“鸦片罪”,未见“毒”的罪名。将鸦片称为毒的,最早是1904年在福建发起成立的“去毒社”。民国初期,已有“烟毒”连用见诸报端。1924年,以“拒毒会”为名的组织出现,并出版《拒毒月刊》。这时的“毒”或“烟毒”是鸦片的同义语。 新中国成立后,“毒品”一词已在社会上广泛使用,但解放初期的有关法律文件称“鸦片烟毒”,或将“禁烟禁毒”并提,很少单独用“禁毒”。这里的烟毒专指鸦片类毒品,而没有其它毒品的含义。虽然我国1979年《刑法》规定了“毒品犯罪”的几种罪名,并且在1982年的解释中已将杜冷丁、咖啡因、安钠咖等包括在内,但正式使用时仍然以“禁绝鸦片烟毒”作为概括词,

可见“毒”仍指鸦片类毒品,而未对“毒品”作出一个明确的法律定义。直到1990年1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关于禁毒的决定》中才出现法律意义上的毒品定义。 (二)对“毒品“的不同理解 与其他社会用语一样,毒品一词的内容和含义,是随着时代、国度、民族、文化及所有者的角度不同而不断变化。 在一般人眼里,毒品是一种可使人身体伤害、精神颓废、病痛死亡以及引发犯罪的毒物。对于种植者来说,毒品是他们赖于生存的农作物,可用来换取金钱和食物。在贩毒者看来,毒品就是金钱和利润。 在中国19世纪40年代,毒品就是指鸦片烟,而20世纪50年代之后,海洛因、可卡因逐渐成为毒品概念外延的主要内容;20世纪80年代以来,甲基苯丙胺(冰毒)成为毒品家族中的重要成员;90年代后,“摇头丸”、K粉(氯胺酮),迷幼剂等新型毒品开始流行。 在国际社会中,第一个禁毒公约即1912年的《海牙鸦片公约》仅将鸦片视为毒品,1936年的《禁止非法买卖麻醉品公约》才将毒品的范围扩大到其他鸦片制剂;1961年联合国的《1961年麻醉品单一公约》把非法种植罂粟、古柯和大麻列为禁止和惩治的行为。直到《1971年精神药物公约》又将非法精神药物包括在内;1988年制订了《联合国禁止非法贩运麻醉品和精神药物公约》。可见“毒品”一词具有历史性和时代性。 从不同的角度可对毒品作出不同的理解。化学家认为毒品是一种由其化学特性而改变现存生物体结构或功能的物质,所强调的是其中的化学成分对人的肉体和精神的影响。医学家认为毒品是指对所有者产生依赖的麻醉

禁毒防艾宣传教育资料

香樟小学禁毒防艾知识宣传资料珍惜生命,远离毒品 禁毒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多年来,我国政府以“禁绝毒品”为根本目标,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方针、政策,对防范毒品危害、遏制毒品蔓延起到了重要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对禁毒工作涉及的禁毒宣传教育、毒品管制、戒毒措施、禁毒国际合作等方面进行了规范,彰显了我国政府的禁毒决心。2007年12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在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上表决通过,并于2008年6月1日起施行。 1、什么是毒品, 《刑法》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它能够使 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2、毒品的基本特征, ,1,具有依赖性,,2,具有非法性,,3,具有危害性。 3、毒品的危害, 毁灭自己,祸及家庭,危害社会 4、吸毒者易染上哪些疾病, ,1,、营养不良和体重下降。 ,2,、呼吸道疾病。 ,3,、各种传染性肝炎。 ,4,、爱滋病与性病。 ,5,、感染性疾病。 ,6,、血管损害。

,7,、神经系统损害、性功能障碍。 ,8,、精神病症状。 ,9,、肾脏疾患、皮肤损害。此外,吸毒还可以引起骨、关节、肌肉的炎症和疟疾、破伤风等。 5、联合国禁毒宣传主题是,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6、发现吸毒、贩毒要怎样做, 报告学校或拨打110报警。 7、我国的禁毒方针是什么, 禁吸、禁种、禁贩、禁制四禁并举、堵源截流、严格执法,标本兼治。 8、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防毒要做到哪四点, 一是不要听人蛊惑,受人引诱, 二是不要与吸毒者,贩毒者为伍, 三是不要接受有吸毒劣迹的人送的香烟, 四是远离毒品。 9、国际禁毒日,每年的6月26日。 10、要真正实现“学生不吸毒,校园无毒品”,学校应该让学生树立哪“四个意识”,构筑哪“三道防线”, 一是帮助学生树立“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意识。二是帮助学生牢固树立“吸毒极易成瘾,很难戒断”的意识。三是帮助学生树立“吸毒违法,贩毒犯罪”的意识。四是帮助学生树立“责任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三道防线”,一是心里防线,二是行为防线,三是思想防线。

幼儿园禁毒防艾工作计划

2014年秋季禁毒防艾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铜仁市第七小学四年级一班 满爱华 (转载于:幼儿园禁毒防艾工作计划) 为进一步加强我班禁毒、防艾教育工作,提高全体学生对毒品、艾滋病的危害性健康教育的认识水平,增强学生禁毒防艾意识。完善我班禁毒、防艾健康教育工作目标责任制,根据学校对禁毒、防艾健康教育工作的统一部署。积极创建“安全、文明、无毒无艾、和谐向上”的平安校园,结合我班实际,对本年度禁毒防艾及健康教育工作作如下安排: 一、指导思想 我班禁毒、防艾工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和“十八大”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加强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的通知》等有关精神,坚持以人为本,和时俱进、狠抓严防,切实把禁毒、防艾工作做好抓实,营造无毒无艾校园,净化育人环境,构建健康、平安校园。 二、目标及措施 1、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各项方针政策,组织实施省、地、市教育部门和禁毒办下达的2014年禁毒防艾工作责任目标。 2、加强班级禁毒和艾滋病综合防治工作管理,完善禁毒和艾滋病综合防治工作管理机构,制定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和制度,明确分工、细化职责、和学生签订责任状。 3、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班级宣传栏、黑板报、以及班会等形式进行宣传,积极营造禁毒、防艾健康教育工作宣传教育氛围。 4、认真开展“十个一”(即:读一本禁毒书籍,看一部禁毒影视片,参观一次禁毒展览,写一篇禁毒心得,办一次禁毒墙报,组织一次禁毒主题班会,开展一次“小手拉大手”禁毒宣传活动,开展一次禁毒签名活动,组织一次“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宣誓仪式,出一期禁毒手抄报)活动,抓好我班学生禁毒预防教育,要严格做到教学计划、教材、课时“三到位”,组织开展好“不让毒品进我家”主题班队禁毒教育活动,积极组织本班学生开展主题突出、特色鲜明、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集中宣传月活动,把我班禁毒宣传教育推向新高潮。 5、积极配合公安、卫生等部门认真做好禁毒防艾监测工作。 三、了解禁毒预防形式 积极总结和回顾过去禁毒防艾宣传教育经验,经常性在全校师生中开设相应的禁毒防艾讲座,看“禁毒防艾”宣传录相专题片。增强了师生的禁毒意识,师生接受教育的参和面要求达到100%。利用节假日,开展“小手拉大手”的活动,在6月26日国际禁毒宣传日到来之际,发动全校师生把“禁毒防艾”的宣传单带回家,和家人共同学习认识有关毒品的危害性。和家长签订了“毒品预防教育责任书”,来实现“学生不吸毒,校园无毒品”的目标。 明确学校的责任:做好学生在校时的毒品预防教育。1是知道常见毒品的名称,初步了解毒品对个人和家庭的危害;2是知道毒品的概念,学会一些拒绝毒品的方法,能保护自己不受毒品的侵害;3是掌握拒绝毒品的方法,参和学校、社区组织的禁毒宣传活动等。4是利用校本课程或班会、特定活动进行安排,也可通过学科进行,在学生中开展提高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的教育活动。 家长的责任:学生离校后的毒品预防教育。1、让子女不到歌舞厅、游戏厅、网巴等娱乐场所;2、培养子女良好的生活习惯,校外交友慎重,杜绝交毒友;3、 让子女多学有关禁毒相关书刊、影视资料,提高子女的禁毒意识。 总之,禁毒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确保学校这片“无毒”净土不被污染,真正确保学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窗口的地位。我们办学把禁毒防艾工作做全、做实、做好,认毒品远离校园。篇二:小学禁毒防艾工作计划 ***小学2012—2013学年上学期 禁毒防艾工作计划

2017年禁毒防艾和健康教育工作总结

2017年XXX学校禁毒防艾和健康教育工作总结 为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XXX号文件要求,以我校X名2017级新生为工作重点,加强学校禁毒防艾和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学生的知识知晓率、自我保护能力和意识,现结合我校工作实际,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认真开展学生管理工作队伍培训 根据省教育厅工作要求,校领导高度重视,在2017年9月1日召开的2017年秋季学期学生工作管理会议中,明确提出禁毒防艾和健康教育工作要求,将此项工作确立为学生工作重点,同时落实XX(院)禁毒防艾和健康教育工作责任,对XX(院)的辅导员进行培训,再利用班主任例会对一线学生工作队伍班主任进行培训,层层落实。 二、精心组织上好新生入学第一课 在9月-10月期间,从学生典礼、入学教育、军事理论学习等工作中,结合禁毒防艾和健康教育工作形势,开展了一下活动: (一)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学生网上参观曲靖市禁毒教育基地、中国禁毒网上展览馆。学习毒品危害等相关知识,加强教育。 (二)在展览馆观看一部禁毒防艾视频,同时撰写观后感,撰写内容真实、积极向上同时感想深刻的同学进行表扬。 (三)在校班级开展以禁毒防艾和健康教育的主题班会,广泛宣传禁毒防艾知识、介绍毒品的种类、列举毒品对健康、家庭、社会危害的例子,同时介绍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等。 三、禁毒防艾和健康教育工作进课堂、入心入脑 (一)把禁毒防艾知识和健康教育纳入新生必修课。我校为XXX院校,一

直以来禁毒防艾和健康教育是学生必修课之一。在新生的第一个学期,《生命、生存、生活》和《大学生性健康教育》是必修课程,禁毒防艾知识和健康教育走入课堂。 同时,每学期向全校学生开放的公选课程,关于禁毒防艾和健康教育共5门,可供学生自由选择。 (二)开展一期以禁毒防艾和健康教育为主题的黑板报活动。 (三)积极组织全校学生登录网上禁毒教育基地和防艾微信平台,注册并完成自主学习和在线考试,完成率达90%以上。 (四)组织开展一次“禁毒防艾”知识竞赛,10月12日进行决赛。 四、活动照片 (一)同学们认真撰写观后感 (二)主题班会 (三)观看“禁毒防艾”电影 (四)黑板报 (五)学生登录网上禁毒教育基地和防艾微信平台,注册并完成自主学习和在线考试情况 世上没有一件工作不辛苦,没有一处人事不复杂。不要随意发脾气,谁都不欠你的

2020年小学生禁毒防艾主题班会重点学习学习教案

小学生禁毒防艾主题班会教案 景洪市勐罕镇中心小学 主讲班级 活动时间年月日活动地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什么是毒品,毒品的种类,认清毒品的危害性。 2、让学生知道吸毒成瘾会导致艾滋病,如何预防艾滋病。 3、让学生懂得珍爱生命,远离毒品,预防艾滋病。 【重点难点】 1、认识毒品及毒品的危害。 2、如何预防艾滋病。 【教学方法】 查资料观看图片讨论及总结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学生观看视频禁毒教育宣传片谈观后感,让学生从感性上了解毒品对人类的危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总结毒品的危害。 1、吸毒摧残人生 对身体的危害性很大,吸毒者会自伤、自杀、自残。 2、吸毒毁灭家庭 倾家荡产,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贻害后代。 3、吸毒危害社会

诱发刑事犯罪,败坏社会风气。 二、进一步了解毒品及艾滋病的相关知识 A、毒品的种类 B、毒品的危害 C、如何预防艾滋病 三、讨论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 1、交流收集的资料 2、讨论交流 3、教师小结小学生如何防止吸毒? (1)、接受毒品基本知识和禁毒法律法规教育,牢记“四知道”即知道什么是毒品;知道吸毒极易成瘾,难以戒断;知道毒品的危害;知道毒品违法犯罪1 要受到法律制裁。 (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不以好奇心为由侥幸去尝试, 不受不良诱惑的影响。 (3)、不听信毒品能治病,毒品能解脱烦恼和痛苦,毒品能给人带来快乐等 各种花言巧语。 (4)、不结交有吸毒、贩毒行为的人。如发现亲朋好友有吸毒、贩毒行为的人,一要劝阻,二要远离,三要报告公安机关。 (5)、养成良好的行为,杜绝吸烟喝酒等不良嗜好,不涉足青少年不宜进入 的场所,决不吸食摇头丸、K 粉等兴奋剂。 (四)、讨论小学生如何预防艾滋病

安全常识与禁毒防艾教案

安全常识与禁毒防艾教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食品卫生安全知识,认识食物中毒特征,提高自我救护意识,预防发生食物中毒。了解游泳时或不小心溺水的预防。 2、在学校安全教育中,要认识道路安全标志,了解和遵守交通规则,做到行走安全、外出乘车安全。 3、使学生了解什么是毒品,毒品的种类,认清毒品的危害性。让学生知道吸毒成瘾会导致艾滋病,如何预防艾滋病。让学生懂得珍爱生命,远离毒品,预防艾滋病 重难点: 1、认识毒品及毒品的危害。 2、如何预防艾滋病。教学过程: 一、导入 1、陈述一些因食品卫生而出现问题的学生如:腹泻、腹痛、呕吐等,让学生说一说怎样区分问题食品,预防食品中毒。 2、学生观看VCD禁毒教育宣传片谈观后感,让学生从感性上了解毒品对人类的危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总结毒品的危害。 二、重点讲述 (一)食物中毒的预防。 预防食物中毒,首先要讲究个人卫生,保持教室、宿舍及环境的清洁卫生,其次做到"六不吃",不吃生冷食物、不吃不洁瓜果、不吃腐败变质食物、不吃未经高温处理的饭菜、不喝生水、不吃零食。选择安

全的食品是把住"病从口入"的第一关。 1、认识食物中毒特征。 2、提高自我救护意识 3、预防发生食物中毒 (二)游泳时或不小心溺水的预防 为了杜绝因游泳造成溺水,学校规定小学生不准下河、下塘、下溪等游泳。为了防止低年级孩子溺水,要注意以下几方面教育孩子:(1)要教育孩子不单独到井边、塘边等有水的地方玩耍,告诉其危险性; (2)有水缸的学校要在学校加盖。 (三)道路认识道路 认识安全标志、了解和遵守交通规则,做到行走安全、外出乘车安全交通安全。 (四)、进一步了解毒品及艾滋病的相关知识 A、毒品的种类 B、毒品的危害 C、如何预防艾滋病 (五)、讨论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 1、交流收集的资料 2、讨论交流 3、教师小结: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 (1)、接受毒品基本知识和禁毒法律法规教育。 (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不以好奇心为由侥幸去尝试,不受不良诱惑的影响。 (3)、不听信毒品能治病等各种花言巧语。

禁毒防艾学习心得体会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禁毒防艾学习心得体会 篇一:禁毒防艾心得体会 禁毒防艾心得体会 我国社会和现代教育的发展变化,不仅带来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大变革,而且也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深远的影响。高校成为禁毒和预防艾滋病教育的重要阵地,是防止大学生遭受毒品和艾滋病危害的最有效的防线之一。学生是毒品和艾滋病传播的主要受害者,又是禁毒防艾的主力军,加强对学生禁毒防艾宣传教育是拒绝毒品和预防控制艾滋病的首要环节。 毒品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社会危害品,是影响社会安定的罪魁祸首;艾滋病是严重威胁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严重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大传染病。艾滋病的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当人体处于正常状态时,体内免疫系统可以有效抵抗各种病毒的袭击。一旦艾滋病病毒侵入人体体内,这种良好的防御体系便会土崩瓦解,各种病毒乘机通过血液、破损伤口长驱直入,破坏身体机能。这二

者又有什么联系呢?毒品作用于人体,使人体体能产生适应性改变,形成在药物作用下的新的平衡状态。一旦停掉药物,生理功能就会发生紊乱,出现一系列严重反应,称为戒断反应,使人感到非常痛苦。用药者为了避免戒断反应,就必须定时用药,并且不断加大剂量,使吸毒者终日离不开毒品。吸毒者喜欢肌肉或皮下静脉注射毒品,而这些注射毒品用的针头往往存有艾滋病毒,这便成为了艾滋病传播的一个重要途径:血液传播!毒品泛滥成灾直接带来的是艾滋病的流行和传播,毒品与艾滋病是毒魔与病魔的结合,它们的罪恶联手是人 类文明进程中的一个重大灾难。 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是否有较高的思想政治水平,关系着我们的个人的命运和国家的发展前途。我们肩负着国家未来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族兴衰的重任,我们应当主动学习和了解禁毒防艾的知识和技能,培养自己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抵御毒品和艾滋病侵袭的能力,让自己的生命更有价值。 禁毒防艾的工作是全民的工作,没有人可以选择置身事外。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在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水平的同时,应当积极加入到禁毒防艾的志愿者活动中,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绵薄之力,让我们的社会不要再有这些“黑暗”。但作为自愿者的我们必须具备相应的胜任特征,只有具备了

小学生禁毒防艾主题班会教案

小学生禁毒防艾主题班 会教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小学生禁毒防艾主题班会教案 景洪市勐罕镇中心小学 主讲:班级: 活动时间:年月日活动地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什么是毒品,毒品的种类,认清毒品的危害性。 2、让学生知道吸毒成瘾会导致艾滋病,如何预防艾滋病。 3、让学生懂得珍爱生命,远离毒品,预防艾滋病。 【重点难点】 1、认识毒品及毒品的危害。 2、如何预防艾滋病。 【教学方法】 查资料观看图片讨论及总结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学生观看视频禁毒教育宣传片谈观后感,让学生从感性上了解毒品对人类的危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总结毒品的危害。 1、吸毒摧残人生 对身体的危害性很大,吸毒者会自伤、自杀、自残。 2、吸毒毁灭家庭 倾家荡产,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贻害后代。 3、吸毒危害社会 诱发刑事犯罪,败坏社会风气。 二、进一步了解毒品及艾滋病的相关知识 A、毒品的种类 B、毒品的危害 C、如何预防艾滋病 三、讨论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 1、交流收集的资料 2、讨论交流 3、教师小结:小学生如何防止吸毒? (1)、接受毒品基本知识和禁毒法律法规教育,牢记“四知道”:即知道什么是毒品;知道吸毒极易成瘾,难以戒断;知道毒品的危害;知道毒品违法犯罪要受到法律制裁。

(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不以好奇心为由侥幸去尝试,不受不良诱惑的影响。 (3)、不听信毒品能治病,毒品能解脱烦恼和痛苦,毒品能给人带来快乐等各种花言巧语。 (4)、不结交有吸毒、贩毒行为的人。如发现亲朋好友有吸毒、贩毒行为的人,一要劝阻,二要远离,三要报告公安机关。 (5)、养成良好的行为,杜绝吸烟喝酒等不良嗜好,不涉足青少年不宜进入的场所,决不吸食摇头丸、K粉等兴奋剂。 (四)、讨论小学生如何预防艾滋病 1、引导学生看宣传图片,组织学生讨论。 2、全班讨论交流 3、教师小结:小学生如何预防艾滋病? (1)、洁身自爱,不去非法采血站卖血,不涉足色情场所,不要轻率地进出某些娱乐场所;任何场合都应保持强烈的预防艾滋病意识;不要存在任何侥幸心理;不要因好奇而尝试吸毒。 (2)、生病时要到正规的诊所、医院求治,注意输血安全,不到医疗器械消毒不可靠的医疗单位特别是个体诊所打针,拔牙,针灸,手术。不用未消毒的器具穿耳孔,纹身,美容。 (3)、不与他人共享剃须刀、牙刷等,尽量避免接触他人的体液、血液,对被他人污染过的物品要及时消毒。 (4)、注意与艾滋病病人的接触,给艾滋病病人采血及注射时,注射器应采用一次性用品,病人的血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应彻底焚烧。病人的器皿及医用器械要专人专用,如病人的刮胡刀、牙刷、毛巾、茶杯等应专人专用,排尿、排便后要用肥皂洗手,可达到消毒的目的。 (五)、教师总结。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要珍惜生命,要正确地认识毒品,远离毒品。预防艾滋,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寻求刺激,赶时髦。时刻记住,一旦染上毒品,必将毁灭自己、祸及家庭,危害社会。毒品这东西碰都不能碰。 (六)、作业: 1、课后让学生搜集身边的有关毒品危害人类的案例。 2、写一篇禁毒防艾的作文。(3----6年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