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

组成部分,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和认识、改造社会的一般方法论。又称唯物史观。历史唯物主义为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他们称它为唯物主义历史理论或唯物主义历史观。列宁称历史唯物主义为科学的社会学,唯一的科学的历史观和社会科学的唯一科学方法即唯物主义的方法。E.伯恩斯坦等则把它歪曲为经济唯物论。历史唯物主义作为科学的历史理论,它既是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又是人类认识发展的必然结果。自从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9世纪40年代创立了这一崭新的历史观以后,它不断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内容上不断充实,形式上日臻完善,正在并且还将在新的实践中继续发展。历史唯物主义是人类科学思想中的伟大成果,为人类认识开辟了一个新的广阔的科学领域。实现了整个社会历史观的变革,实现了哲学的变革,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哲学奠定了历史理论基础。

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和认识、改造社会的一般方法论。又称唯物史观。历史唯物主义为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他们称它为唯物主义历史理论或唯物主义历史观。列宁称历史唯物主义为科学的社会学,唯一的科学的历史观和社会科学的唯一科学方法即唯物主义的方法。E.伯恩斯坦等则把它歪曲为经济唯物论。历史唯物主义作为科学的历史理论,它既是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又是人类认识发展的必然结果。自从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9世纪40年代创立了这一崭新的历史观以后,它不断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内容上不断充实,形式上日臻完善,正在并且还将在新的实践中继续发展。历史唯物主义是人类科学思想中的伟大成果,为人类认识开辟了一个新的广阔的科学领域。实现了整个社会历史观的变革,实现了哲学的变革,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哲学奠定了历史理论基础。

辩证唯物主义这一术语最早出现在J.狄慈根1886年出版的《一个社会主义者在哲学领域中的漫游》一书中,狄慈根用这一概念表述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后来G.V.普列汉诺夫也是这样表述的。列宁、斯大林、毛泽东在讲到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时,还用过完备的唯物主义、唯物辩证法等概念。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中,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是互相渗透密不可分的,它们的有机统一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理论基础。辩证唯物主义是彻底的唯物主义,是客观世界的最一般规律的自觉反映。它看到物质的原因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一切现象的基础,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它认为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这一高度组织的物质的机能,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能动的反映。辩证唯物主义又是彻底的辩证法,是最完整深刻而无片面性弊病的关于发展的学说。它揭示了事物内部矛盾双方的相互联系和相互斗争是事物发展的内在原因,是一切现象自我运动的根据的客观真理。

辩证唯物主义是人类认识发展史的科学总结,它建立在现代科学和先进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并随着科学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发展。辩证唯物主义的产生,是人类认识史和哲学史上的伟大革命,它把伟大的认识工具给了人类,特别是给了工人阶级。它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锐利武器。在哲学发展的历史中贯串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同时也交织着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辩证唯

物主义是对哲学发展中积极方面,即唯物主义因素和辩证法因素的吸取、发展和升华。

本专题老师主要讲述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主要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及认识论。在本专题中老师主要讲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有两部分组成既辩证的唯物论和唯物的辩证法,唯物论的基本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应。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是区分唯物论和唯心论的根本的观点。通过对本专题的学习我明白了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之间的关系,由辩证唯物论可以推导出历史唯物主义,理清了辩证法与唯物论的关系,从唯物论中可以找到辩证法的依据,唯物论也可以找到对应的辩证法,唯物论和辩证法是对应的。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人类社会生活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认识论中讲到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人类是改造世界的活动,认识来源于实践又高于实践。

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的核心部分,是贯穿马克思主义的一条红线,老师在对本专题讲述的时候,课堂中有很多的师生互动,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的积极性,通过对本专题的学习,使我认识到我有很多的问题在本科阶段还没有搞清楚,老师的问题设置的很有针对性,思路清晰,讲述的恰到好处。在读研究生之前,我从来没想到思想政治这个让大家都都疼的问题,竟然可以上的这么有意思。以前觉得很简单的问题老师现在提及要我们作答总给不出圆满的答案,只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学完本专题我更多的体会是认识到了做学问犹如建一栋大厦,基础不牢,犹如空中楼阁,摇摇欲坠。要在研究生阶段学到东西必须要有一种追本溯源的毅力,一定要打牢基础。

通过老师精彩的讲述,我认识到了,思想政治教师同样可以把政治课上的很出彩,除了要有渊博的知识以外老师的幽默也很重要,老师要能抓住学生的心理,明白学生在思政课上的期望,时刻保持激情,相信政治课也会受到学生的青睐的。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在实践基础上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其结果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者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中,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又根据中国实践的发展不断地推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使马克思主义更好地发挥着对中国实践的指导作用,解决了中国不同发展阶段所面临的最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在实践中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不断地推进到新的理论境界,赋予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以蓬勃生机,这充分证明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绝不停顿、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创新永无止境。一、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情况相结合,形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初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开辟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二、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创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坚持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创新三、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将马克思主义与跨世纪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创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再一理论成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推进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四、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将马克思主义与新世纪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创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的理论成果——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进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创新俄国的十月革命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在几代领导人的带领下,把马克思主义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国情结合,理论上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实践上,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实行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取得巨大成就。总结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发展,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理论体系,选择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所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民族化、具体化,在解决中国问题的过程中形成具有中国特性和中国气派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所谓“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就是在中国国情条件下产生的,既符合马克思主义一般原理,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具有中国独特内容和民族表现形式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包含了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前提是要信仰马克思主义,即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来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实践、中国历史传统、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相结合,一方面使马克思主义由欧洲形式变为中国形式,用中国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民族语言和形式,来说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理论与政策;另一方面,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在内容上形成一系列独创性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实质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途径是把马克思主

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实践、历史传统、优秀文化相结合;结果是形成具有中国独特内容和民族表现形式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本专题主要讲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提出的背景和现实意义。在我们党内,毛泽东同志最早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193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的政治报告《论新阶段》中指出:“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待解决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中国化原因如下:首先,这是马克思主义自身的理论品质所决定的其次,这也是总结我们党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后得出的郑重结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中国的社会建设意义;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四阶段第一阶段:从中国共产党创立(1921)到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的半个世纪,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第二阶段: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到80年代末(1989),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以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为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飞跃,创立了邓小平理论。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1989)到21世纪初期(),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第四阶段:自党的十六大(2002年)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取得的最新理论成果。

通过本专题的学习,我认识到了。理论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地在实践中不断地检验充实完善,对理论的运用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理论要接受实践的检验,不断地推陈出新,真理是相对的。对于马克思主义的运用要结合实践,没有一种理论或者真理是万能的,要结合具体语境。理论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发展创新,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实践。马克思主义思想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思想,为了保持马克思主义永久的生命力,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不断开拓创新。

马克思主义在20世纪对西方社会的影响

分析马克思主义在20世纪对西方社会的影响可以对思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马克思主义对当代西方社会科学影响巨大。在发达的西方国家,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最有影响的社会思潮之一。首先,马克思主义造就了一大批声誉卓著的国际知名学者如:马尔库塞、萨特、葛兰西、德里达、哈贝马斯、吉登斯、杰姆逊等。其次,更为重要的是马克思主义不仅促成了西方社会科学新的学术流派的诞生,例如有所谓的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新马克思主义政治学、新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等;而且开拓了新的社会科学分支学科,例如新政治经济学和政治社会学。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的社会科学盛行过许多思潮,其中影响最大的有三种,即新自由主义、新保守主义和新马克思主义。所谓新马克思主义,就是西方学者试图按照他们所理解的马克思理论对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现实作出新的理论解释,也被人们称为西方马克思主义。其影响几乎体现在人文社会科学的主要领域,例如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历史学、人类学、哲学、文学等。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对当代西方社会具有如此深刻的影响,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如辩证法、唯物史观、阶级分析方法等本身对自然界和社会发展具有极强的解释力,至今仍有很强的生命力;二是马克思的主义的价值观,即消灭剥削和压迫,充分发展人的个性,解放全人类,最终实现“自由人的联合体”,仍然是许多进步的和正直的学者所憧憬的理想。三是不少西方杰出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不是死抠书本,二是始终站在时代和学术的前沿,对新的理论现实问题做出理论概括。通过上述分析, 我们认为创新实践对认识具有根本性的作用, 这是新的时期、新的历史条件下对认识来源的深化。它一方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精神, 另一方面对基本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行了新的发展。它具有如下的特征:首先, 在考察认识问题的时候, 坚持从认识与实践相联系的角度来分析问题。其次, 创新实践体现了人类在认识研究中从个体性纬度向整体性纬度的转变。

西方马克思主义,由于在对西方发达资本主义社会展开激烈批判而在二十世纪的人类思想中产生了重大影响,由于在许多方面提出了很多不同于传统马克思主义教科书的理解,也被称为“新马克思主义”。主要包括:以卢卡奇、科尔施、葛兰西和布洛赫等人为代表的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就开始形成的非正统马克思主义;发端于30年代,在60年代达到高峰的,以霍克海默、阿多诺、马尔库塞、弗洛姆、哈贝马斯等人为核心的法兰克福学派;意大利理论家德拉—沃尔佩和科莱蒂的实证主义马克思主义,法国哲学家阿尔都塞的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批判;萨特的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赖希的弗洛伊德主义马克思等等。其不同流派和思想家之间存在着许多差异,人道主义马克思主义和科学主义马克思主义甚至处于尖锐的对立状态。但所有思想家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彻底批判精神,并努力使马克思的思想成为发达资本主义的深刻的、具有活力的批判精神。其批判的范围十分广泛,如意识形态批判、技术理性批判、大众文化批判、性格结构与心理机制批判、现代国家批判、现代性批判等。

20世纪70年代后,新的马克思主义流派和思潮不断涌现,主要要有:一、

分析的马克思主义,主张以分析哲学的基本方法和精神,对于马克思的经典文本进行重新读解,力求对马克思的学说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更准确的把握。具体说来,就是对经典文本进行“刨根问底”的读解,以非教条的主义的方式探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阶级、剥削等主题,注重从理论上的分析来考察马克思主义。

二、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是西方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和生态运动的产物。理论强调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及人的解放学说对于理解和解决生态问题的重要价值。三、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各种新马克思主义的交汇与对话,形成了性别平等问题上的新马克思主义视野。强调在妇女解放问题上开展文化批判和意识形态批判,摆脱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控制。四、文化的马克思主义。特指具有后现代主义倾向,以文化批判为主要定位的后现代的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有杰姆逊和鲍德里亚。文化的马克思主义非常重视文化因素的作用,认为文化在本质上不是社会生活中的局部现象,而是一种普遍存在,它体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社会生活的一切内容都是文化。当前的西方社会文化的每一个方面都成了商品,成为市场逻辑的从属者,人已经变成了消费动物,丧失了创造性和主动性。因此有必要对当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文化异化进行深刻批判,对消费社会的文化批判应关注两个问题:一、文化产品的商品化和平民化问题。二、经济活动和商品消费的符号化问题。五、后马克思主义。特指具有后现代主义倾向,以政治批判为主要定位的后现代的马克思主义。其思想源头可以追溯到德里达。德里达从解构主义立场出发,反对传统意识哲学和政治哲学的宏大叙事,对马克思学说作出了自己独特的解释,肯定了马克思理论在当代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首次明确提出“后马克思主义”概念的是克劳德和墨菲。雅索普也可归为这一思想流派。他们主张在现今这样一个多样化的时代,政治哲学的批判视野应从宏观政治现象转向微观政治领域。一般来说,宏观政治指国家制度的安排和国家权力的运作等宏观的、中心化的权力结构和控制机制;而微观政治是指内在于所有社会层面和日常生活层面的弥散化的、微观化的权力结构和控制机制。在现代性的视域中,宏观政治主要表现为理想化的权力运作和制度安排,而微观政治包括不同形式的知识权力,也包括自发的文化权力。六、发展理论的马克思主义。指关于非发达地区国家发展道路选择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强调对西方发展模式的反思批判,和在资本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探索非发展国家的发展道路问题。八、解放神学的马克思主义。指在拉美发展起来的一种深受马克思主义影响的神学思潮。

总而言之,20世纪出现出现了许多类型的马克思主义,其中既有第二国际理论家的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及其第三国际的马克思主义、各社会主义国家的正统马克思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欧洲共产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流派等等,不一而足,构成了一个争奇斗艳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体系。

本专题老师主要讲了20世纪马克思对西方社会的影响,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领域。通过对本专题的学习,我们认识到了马克思不是一个封闭的理论体系,要不断地接受检验,发展和创新。对于马克思的理解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解释,马克思主义不是万能的真理,马克思主义要与具体的国家的具体情况相结合,马克思主义对西方社会的影响正好反应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实践性,突出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的生命力。

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列宁在领导俄国人民夺取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和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民主观与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深刻论述了在经济文化落后、封建专制影响比较严重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民主的重大理论问题,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民主观。苏维埃政权是一种新型的无产阶级民主制。、没有民主,就不可能有社会主义。广大劳动群众能否参加国家管理是民主的一个重要标志、改选问题,是一个真正民主原则问题政治体制必须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而不断加以变革和完善。列宁在马克思主义真理观的基拙上,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观。同时, 详细地阐明了没有抽象的真理, 真理总是具体的。

真理是全面的 提出实践是检验真理标准的重要观点。列宁是马克思主义的积极实践者和推进者。在领导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具体过程中, 列宁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学说从科学转变为现实, 并在新的伟大实践中, 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利益观。列宁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阶级斗争:阶级与阶级斗争是长期的、复杂的、有时甚至是激烈的;无产阶级最终必定的将通过武装斗争的手段夺取政权;二、国家管理:中央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制度,必须要建立整个社会的全民的监督机制;三、农业政策:必须要以事实教育农民只有组织起来才是农业的唯一出路;千万不能用行政命令去改造农民落后的小农经济的思想意识;不然会毁了农业的;列宁同志在这里有一句名言:如果我们的政策、法令农民群众不懂、不能理解;那么我们的这些法令与政策将一钱不值;在这里列宁同志的另一句名言则是:在正确的道路上多走一步,哪怕只是一小步,往往就会使我们从正确走向错误的;四、对敌斗争:在没建成共产主义的整个历史时期中,都必定的存在阶级复辟的可能性;无产阶级一定要用绝对的手段打击阶级敌人的任何复辟的尝试与行动;五、婚姻与家庭:只有基于性爱的婚姻才是合理的婚姻;但也要防止不要把婚姻拖到任意婚姻的烂泥塘里去;六、马列主义本身也特别的说明:这些理论只是根据当时的社会现实所提出来的理论;各个国家必须要结合本国、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之;马列主义只是纲领性的指导理论而绝不是教条;并且她也必将根据时间的推移、环境的改变等等因素需要及时的发展、补充与继续进一步的完善;注:第一、第四两条虽然在今天看来有些“过激”;但如果考虑到马列主义诞生与成长时的野蛮的资产阶级成长历史与激烈的阶级斗争环境,那么马克思在这里所教导的一点都不过分;这里还有一个巧合:马克思主义因为是诞生于民主的体制之下,所以她对于在无产阶级夺权后反动阶级利用民主的手段复辟资本主义的危险性估计得比较充分;但是不料想无产阶级利用封建体制成熟的有效的管理艺术很轻易的就解决了这一难题;这又是我们创造马克思主义的马克思、恩格斯的在天之灵所绝对没有预料到的“好事”了;可就是这件“好事”,想不到今天竟会给整个的社会主义阵营几乎带来了灭顶之灾;马列主义并没有过时;----论马列主义今日在中国;城市工业部分:一、经济上应该是以国营经济为主导,在每一个国营企业中,工人是企业的真正主人。企业的厂长经理均要有工人直接选举产生;规定任期,实行民主监督。二、在保证公有经济发展的情况之下,工人享有对于企业领导人的所有权利---选举、监督、罢免权!三、既要承认各种---脑力的、体力的、机遇的等等---差别,又要保证把这些差

别限制在可以允许的范围之内。四、允许市场经济在不妨碍国营经济主导地位的情况之下自由发展!五、在企业中仍旧的设立工会组织,使它成为工人对企业实行实时监督的常设机构。并要起到团结工人、协调有关各方关系等作用。但是,工会领导人要保证绝对的是工人通过民主选举产生的;六、根据世界民主国家的实践经验,我们今日所需要的民主体制,既不是封建体制的现代版,也不是无原则的民主绝对化,而是民主与首长负责制的有机结合;那也就是:规定任期的民主选举制;七、无产阶级的领导地位不是靠国家机器而是靠经济制度来保证;而是靠充分发扬民主的社会体制;八、因为国营经济的经济体制,保证了不管怎样的实行民主,都不会改变无产阶级的领导地位!这也正如现在的资本主义社会一样:只要保证了他的私营经济体制,你怎么样的民主都改变不了它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农村农业部分:一、中国的农业应该走:建立在真正自愿基础之上的集约化道路,一家不反对,三两家可以,十家、八家也行。不要迷信合作化,要说合作,那每一个家庭都应该被认为是一个农业合作社。二、在人类的历史上,家庭关系、亲族关系、村庄的形成及存在,是有其深层哲理原因的,盲目的去妄图改变什么,有时不是毁了农业,就是毁了统治阶级。三、中国解放后在农业政策上的失败,应该是现在及以后的统治者一定要牢牢记取的。四、在科技尚不够发达,农村劳动力又较充分的中国农村,盲目的实行合作化并不一定能够带来农业的高速发展,而这也不易为广大的农民所接受。每个家庭可根据劳力、生产资料、生产经验、技能的不同,实行自愿组合,五、可以依合同的方式决定集约的期限、公粮的缴纳、分红的比例等等。六、农民可以组织农业工会,以在水利、具体经济利益、社会利益等各方面与别的集体,甚至于与国家协商有关的政策法令等问题,以便更好的保护农民的整体利益!七、现在有人鼓吹农村土地的兼并,这是一个很危险的苗头。它将会使中国目前的贪污腐败之风愈演愈烈,从而彻底的毁掉中国的农业!八、在目前的情况之下,农村地区一定要大力限制基层政府的权利;推动、保障基层真正民主的民主选举;这应该是一切农村工作的基础;这是农村工作之中的重中之重.

本专题老师主要介绍了列宁的生平以及他对俄国做出的贡献,在理论上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与发展,列宁总结了马克思主义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列宁主义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与发展,列宁主义就是列宁把马克思主义同俄国的实际相结合,根据俄国的实际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通过对本专题的学习,我们认识到了.列宁这位人类的伟大的革命导师,有着一种为信仰献身的精神。是理论的开拓者,同时也是行动的践行者,只有吧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才能有所创新。老师在讲列宁的生平是引用了大量的图片,生动形象直观,同时配有视频短片,使我们多列宁有了一个清醒的认识,我们很喜欢老师的这种教学方式。

当代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即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高级阶段和科学形式。是关于认识的本质、来源、发展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理论。其基本原理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即实践论。它坚持从物质到意识的认识路线,认为认识从实践中产生,随实践而发展,认识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实践,认识的真理性也只有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证明;认为认识的发展过程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辩证过程;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物质与精神、实践与认识之间的多次反覆;社会实践的无穷无尽决定了认识发展的永无止境。

认识论一直以来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自从上个世纪90 年代中期后, 就基本处于停滞的状态。其后学界的部分学者也试图通过引入新的概念来振兴认识论的研究。例如, 有人借鉴胡塞尔“生活世界”的观点, 提出生活认识论等等, 但是都收效甚微。之所以如此, 原因很多, 从哲学上来看:首先, 我国认识论的发展是以整个西方哲学为背景的, 所以在受到传统西方哲学影响的同时, 也不可避免的受到现代西方哲学( 黑格尔之后) 的影响。尽管有些学者认为西方哲学的传统和现代的划分标准应当具体分析, 例如贺来认为不能将传统与现代的演化模式绝对化, 因为“任何普遍性的概括都不免以遗漏和牺牲具体性和差别性为代价”。但是, 他仍不得不承认从传统西方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语言学转向”的划分有一定的理论依据, 在特定的条件下具有某种解释力。而以遗弃传统哲学的思维方式为主要特征的现代西方哲学, 具有反主体性的特征, 它们关注的是以往被边缘化的东西, 例如解释、写作等等。从我国哲学发展情况看, 随着实践标准的大讨论, 整个社会日益开始强调主体、重视个体作用。因此, 传统西方哲学中重视主体性的方面成为我们理论的诉求。可以说,“实践”地位的凸升与主体性话语的同时流行是形成这一时期认识论繁荣局面的重要原因。但是, 随着现代西方哲学的影响, 我国理论界的兴趣也转移到一些具体的现实问题的研究上。尤其是, 近年来比较研究的兴盛更是加剧了这一趋势。有人总结说, 以往的哲学研究是“经典→问题”的模式, 现在则是“问题→现代西方哲学( 及‘西方马克思主义’) 的中介性工具→经典”的模式。由于话题的不同, 这种工具性的应用势必影响或者弱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认识论的研究。其次, 学界对现代心理学的逐步认识也是我国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研究衰落的一个方面。现代心理学以1879 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建立第一个正式实验室为标志, 它作为一个新的学科独立出来的初衷就是试图用科学的方法去解决哲学认识论所提出的问题。结果是本来属于认识论范围的感觉、知觉、思维、推理、意识与无意识的关系、意识如何产生、人脑如何产生知识等等都被心理学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虽然传统的认识论的问题域还存在, 但是领地已经不属于哲学了。同时由于现代心理学的巨大成就, 人们逐渐意识到哲学思辨的方式远远没有心理学实证方式的说服力强。上述的原因促使我们深入思考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研究方式、方法问题王南湜在《实践概念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中说: “实践是马克思哲学最基本、最核心的概念?8943 .实践概念不仅使他的哲学超越古代和近代哲学, 使这种哲学成为一种‘新’的哲学, 而且也使我们今天在此基础上的哲学创新成为可能。”也就是说, 作为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灵魂实践概念, 是理所当然的突破口。

我国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研究的任务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一种规范的认识论。尽管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只确定了基本的思路,认为实践是一切认识论的基础,理论的正确与否只能诉诸于实践来得到解决。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并进一步用辩证法来解决主观与客观如何达成一致性的矛盾。实践的观点与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区别于其他哲学认识论的根本标志,也是其优越性之所在。然而,由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长期停留于传统认识论的框架,局限于研究主体与客体、认识与实践的一般关系,所以有必要在研究当代西方科学哲学认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与具体化。因为认识论与本体论的研究目的是不同的,本体论解决的是世界观问题,认识论解决的则是把哲学世界观如何运用于实践的问题,而不是本体论在理论概念方面的延伸。因此,认识论应当有自己的任务。从当代西方科学哲学认识论的发展趋势来看,我国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研究应该强调以下几点:首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研究应当更加强调为实践服务的原则。马克思说:“人应该在实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的现实性或非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马克思的这段话实际上明确地规定了认识论的任务是为了实践,研究人类的

认识必须为实践服务。我们的先辈们毛泽东、邓小平等为我们作出了榜样,他们对人类认识及其规律的研究首先是为社会革命与建设服务的。他们提出的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与发展真理的观点,在中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中起了方法论的作用。但是,认识论的任务不仅应体现在社会革命与建设方面,而且也应该体现在其它方面,特别是自1946年第一台计算机发明以来,研究人类认识及其规律对于人工智能的发展将是举足轻重的。把认识论研究与人工智能、认知科学、认知的神经科学、脑科学的研究结合起来,是当代国际上最尖端、最热门、最现实的研究课題。赫伯特·西蒙把人的认识过程看作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他认为,要对人的心理活动进行计算机的模拟,就必须了解人类大脑的机能,即人类认知的过程、程序是如何的? 人类是如何处理突发事件的? 人类是如何解决问题的? 人类认知的概念框架是怎样形成的? 人是如何学习的? 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不仅需要有传统认识论的研究,更应当有几大之间的联合研究。积极探索认识论与人工智能之间的关系以及解决人工智能模拟中碰到的困难,是当前认识论研究的重大课题。为此:一方面,要研究既成的认识的逻辑结构,从逻辑上分析语言的特性,研究如何把自然语言符号化为计算机语言,研究人类认知过程中逻辑是如何起作用的。另一方面,由于物理符号系统的局限性,需要我们从新的角度来研究人类认识,特别是要弄清楚人类认识的动态发展机理,研究影响人类认识的各种因素,为人工模拟提供理论上的依据。具体地说,我们有必要研究以下三个问题:第一,意向性问题,即研究人类意向能否被理解,能否程序化,如何使机器人也具有像人一样的意向,使计算机能够给对象赋予意义。第二,研究计算机如何运用已有的概念框架完成模式识别,概念框架与人工智能行为之间是如何联系的,计算机能否将概念框架置于一个生成、补充、完善的状态中。第三,研究计算机如何利用语境确定情景与意义。因为理解限性,需要我们从新的角度来研究人类认识,特别是要弄清楚人类认识的动态发展机理,研究影响人类认识的各种因素,为人工模拟提供理论上的依据。具体地说,我们有必要研究以下三个问题:第一,意向性问题,即研究人类意向能否被理解,能否程序化,如何使机器人也具有像人一样的意向,使计算机能够给对象赋予意义。人工智能在模拟人类意识时,就不得不考虑人的整个思想与言语在各种情境条件下对于句子意义的制约作用。鉴于这些需要,亟待解决的是认识论研究方法上的变革,我们必须从那些感性认

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等问题的讨论中走出来,转向探讨心理学实验方法、语言研究、信息技术与哲学研究等相结合的跨学科研究方法上。其次,对于认知个体与认知群体两者关系的研究,同样也是当前认识论研究的重要任务。人类认识的整体发生发展规律与个体认识的发生发展规律是略有区别的。研究个体认识的发生对于人工智能模拟显然十分重要,但个体认识的发生发展研究也离不开人类整体认识的发生发展研究。长期以来,认识论仅仅停留于认识的整体发生与发展方面的研究,对于个体认知的形成与发展则让位于心理学,这样就使哲学无法了解知识是如何被构造的。皮亚杰的学说显然有助于我们对认识论的研究,他是从研究个体出发的,试图通一个词语,就是理解这个词过个体的研究得出整体结论。他提出:第一,只有研究个体认知,我们才能了解外部刺激和内部语言思维及认知结构之间的关系,正确理解经验论与唯理论所探讨的主客体关系,特别是关于逻辑思维的先验性与后成性的关系问题,是我们理解逻辑在认知中作用的关键。第二,个体认知的发生发展研究,可以揭示人类认知中人的遗传因素所提供的生物性属性,而且也可以揭示人的认知是一个社会的过程。第三,对于个体认知的研究最重要的意义是可以发现个体认知的程序化特征,把认知看作是一个解码的程序化、逻辑化、符号化的演算过程。然而,我们也不能把认知仅仅看作一个纯粹物理的、心理的过程,人类认知不仅仅是个体而是一个类,是共同体的认识。同一民族,其认知方式是大致相同的,它涉及民族性与时代性,涉及心理的、习俗的等各方面的因素。知识是共享的,是在各个群体之间进行交流的平台。因此,把知识看作社会的过程,也就是要研究知识的社会途径。作为社会的知识,是社会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是社会成员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的共同结果。再次,改造传统思维方式,形成宽容、开放的现代观念,建立跨学科研究体系,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又一任务。当代认识论的研究并不拘泥于意识形态的构建,而是用多样化的方法关注认知的各个方面。除了用科学化的方法研究人类认知外,还要运用社会学的、文化学的、日常生活化的方法研究认知过程中人的因,从语言、心灵、生活实践等出发认识各种主客观关系,重视认知情景研究。因此,对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来说,除了从规范角度研究认识论之外,还应当放开眼界,宽容地对待各种非马克思主义观点,从中吸收其合理因素和方法,在不放弃传统研究的前提下,深入到学科前沿,在宏观研究的指导下拓展跨学科研究的领域。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范畴主要有:自然、人类社会和思维。通过对本专题的学习,我们加深了对实践与认识之间内在逻辑关系之间的认识,由于人类的不断地实践人类的认识也是在不断地发展和深化的,认识是无限的又是有限,认识的有限性体现在,认识可以不断变得发展和深化,没有不可以认识的事物。认识的有限性是指,认识是对事物的某一发展时期,某一发展阶段的认识,认识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不可能认识所有的事物,因此认识又是有限度。我们要把握认识的特点,认真实践不断地发展和深化认识。

青年马克思的思想

青年马克思思想以标志性的文本以及文本中体现的思想可以分为十个阶段,一是中学时期,马克思写了一篇文章《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马克思在这篇文章中所表现得思想,表明这位17岁的少年在启蒙学者人道主义的影响下,已经树立了崇高的志向,他反对从自私自利的考虑出发去选择未来职业认为择业的标准应该是为了“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二是大学时期马克思接触到黑格尔哲学,并且一直追随黑格尔多年,对黑格尔有着无比的敬佩之情,知道到巴黎以后才发现黑格尔哲学中的不合理的成分,三是博士论文时期,马克思的博士论文是《得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与伊壁鸠鲁自然哲学的差别》,马克思在论文中论述了得谟克利特得原子论与伊壁鸠鲁自然哲学原子论的区别。马克思也因为这篇论文获得了在大学任教的资格。四是《莱茵报》时期,马克思和青年黑格尔派在一起为下层的人民申辩,把矛头志向当时的政府,最后《莱茵报》被判处了死刑。五是克罗斯纳赫时期,马克思在这时期主要是研究国家与法,做了大量的历史笔记,著有《黑格尔法哲学哲学批判》。六《德法年鉴》时期,《莱茵报》停刊以后,马克思带着自己的妻子燕妮来到了巴黎,认识了卢格与他一起办了《德法年鉴》报刊,科学社会主义的精髓,在《德法年鉴》初次提出。七是巴黎时期,马克思主要研究的政治经济学,问题围绕着利益的实现和利益的分配。八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重点讲述了异化理论,他从“异化”和“人的本性的复归”这样的一些概念出发,展开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和对共产主义的论证,“异化”在德国古典哲学中广泛的使用的概念,黑格尔讲异化是指绝对观念在发展中的自我异化,外在化,费尔巴哈所讲的异化是指人在宗教幻想中对自身的本质的异化,。马克思所讲的异化,是从人们自己建立的社会关系社会交往违背了人的本质这个意义上去理解异化的。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主要有:1,、工人劳动和劳动结果的异化2、劳动意识提识对象化3、人与类本质的异化4、人与人全部的异化。九是《费尔巴哈提纲》在提纲中马克思论述了实践的观点。十是德意志意识形态时期,马克思主要研究了如何确定人类历史开端的问题,他阐释了,分工、所有制、个体、共同体、生产力、生产方式等问题。对现实个人的生产方式进行全面的展开。

青年马克思思想转移的六个阶段的划分:一是寻找理论支点时期,也就是博士论文时期,二是唯心主义现实化时期——人的解放,三是社会民主时期也就是克洛斯纳斯。四是人本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五是唯物主义,六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德意志意识形态》

阐释。

本讲座老师首先介绍了马克思的生平简介,然后重点阐释了马克思的思想发展的历程,让我们对马克思的思想转变有了一个清醒的认识。通过学习本次讲座,使我们认识到了马克思的伟大,对马克思产生了无比的敬佩之情,愿为人类的解放贡献自己的一生,有着坚定的信仰,充沛的精力。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先不讨论马克思对人类的贡献,就他本人身上的那种坚贞不渝的精神,不怕吃苦,不怕牺牲额精神使我们震撼了。

本次讲座是由池老师给我们上的,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体会到了老师严谨的治学风格,也体会到了老师的深厚的文学素养,老师有着渊博的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讲座讲得很有广度和深度,语言生动幽默,有一种让我们意犹未尽的感觉。

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形态

由于共产主义运动低潮的影响、"非意识形态化"的冲击和理论创新中误区的存在等原因,在以抽象的人学分析为特征的西方思潮面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正面临着逐渐被弱化的危险.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与时俱进、体现时代特征、铺设对话平台,产通过重塑共党和当代中国的形象、以爱国主义为内核重组意识形态话语、确立进行意识形态斗争底线等途径,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进行变革,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在当代中国的重建. 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历史观包含人道主义,因为从实践和主体出发是马克思新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本原则.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在对人的研究的基本思路上、对实现人的解放或自由发展的路径上、建立理想社会的依靠力量上,与其他各种人道主义有根本的区别.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与理解社会主义的本质关系重大,它表明不能用阶级斗争的观点、抽象人道主义的观点和单纯经济的观点来理解社会主义,而应当把"以人为本"或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与核心理念.

学术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欲在新世纪获得活力,必须对所有命题进行当代转换.审美意识形态论这一传统命题的当代转换从现代中国的意识形态批判反思、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文本的重新解读、转型社会审美文化的意识形态阐释欲望三个方面肯定了其当代转换的可能性.一方面以这种当代转换去丰富发展意识形态论本身,另一方面以此揭示出当代审美文化的内在机制和可能走向.从马克思主义对文明的实践本质和辩证意义的科学规定来看,"文明和谐"是指通过合理、公正、科学、有效的途径来调整社会共同体内部的交往活动和调整同自然环境及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使社会财富积累、交换、分配和消费各环节得以协调运行,使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的内心世界各种精神状态得以和谐发展.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也可以看成是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互动的过程,是社会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共同发展的过程.马克思主义文明观除了在整体上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引导人们考察人类文明的演进之外,还在"文明和谐"的不同层面给出了具体的理论指导.马克思主义文明观关于"文明和谐"的基本观点主要集中在社会自然一论、世界一体论和社会系统论上.

马克思主义在西方国家的形态主要有: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文化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形态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发展哲学。

通过对本专题的学习,我们认识到了马克思主义在不同的时期人们对研究的视角不同得到的结果也不同,我们要认清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形态,不断促进马克思的新发展。

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及方法论

历史唯物主义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原理内容】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是辩证统一的关系;首先,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其次,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革命的、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落后的、反动的、不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方法论】这要求既要重视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作用,又要重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分原理1).社会存在决定作用原理及方法论: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这要求我们要重视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作用。 (分原理2).社会意识反作用原理及方法论: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社会意识促进社会存在的发展,错误的社会意识阻碍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这要求我们要重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2.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原理内容】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首先,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因而从根本上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其次,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从而推动了社会的全面进步。 最后,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在社会变革中起主体作用。 【方法论】这要求我们要肯定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坚定地走与人民群众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即相信群众(前提),依靠群众(手段),为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奋斗(目的)。青年学生要自觉投身社会实践,与人民群众的实践相结合,就要在“情”、“理”、“行”三方面来一个转变。 3.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原理内容】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它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价值观不同,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评价就不同,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指向就不同,价值观对人生选择、人生道路同样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正确的价值观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反之,错误的价值观则阻碍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这要求我们要树立和坚持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符合人类根本利益的正确的价值观,发挥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4.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原理内容】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既是一种价值观,又是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的政治原则和道德原则,它的主要内容是:坚持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相结合,促进社会和个人的和谐发展,倡导把国家、集体利益放在首位;充分尊重和维护个人的正当利益,

论述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

论述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实践是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实践是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实践包括生产实践活动、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活动、科学实验活动等三个基本形式。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实践概念的科学规定和实践观点的确立,是实现哲学上伟大变革的关键。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一切哲学的根本之处,在于它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独特方式,即以实践为基础去解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不了解人类实践活动及其意义,因而导致它们在对世界的理解和观察世界的视角等一系列问题上存在着重大缺陷。马克思主义哲学扬弃了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提出了能动性与受动性相统一的实践概念,并以此为基础去解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现实世界,把对象、现实、感性当作实践去理解,从而在世界观、自然观、历史观和认识论上都获得了全新的解释,构筑了统一的、彻底的、科学的哲学体系。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贯穿于全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各个环节。离开了实践观点,就不可能真正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不可能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整个思想体系。 马克思和恩格斯始终坚持的是实践的生产力观, 认为生产力是人们在现实实践 中所体现出来的一种本质力量或实践能力, 生产力发展的动力则存在于人们不 断发展的物质利益需要及其丰富的社会关系之中。 马克思认为: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方面去的神秘东西, 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对于生产力的研究不能只从客体方面去理解, 而应从实践去理解。就是说, 生产力本身已内在地包括了客体、主体和实践, 而对于实践, 不仅要从“客观的活动”去理解, 而且要从“主体的方面”去理解, 把“主体”和实践联系起来。实践就是“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 这就肯定了主体的能动性; 同时, 实践又是真正现实的感性 的活动, 这又否定了抽象能动性, 把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思维与存在、主观与客观、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等关系在实践基础上统一了起来。这也就是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双重统一过程中去理解和诠释生产力。由此, 马克思进一步从实践思维方式的高度加以概括, 认为生产力是人们解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矛盾的实践能力, 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与社会使其适应人类需要的实践力量。马克思研究生产力的出发点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 生产力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的目的 的人的活动能力。人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要维持自己的生活、创造自己的历史。从事物质和精神生产活动, 既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物质和信息的变换过程, 又是主客体之间的物质与观念的变换过程。这样, 马克思从人类的基本实践活动中找到了把客观性、自主性、创造性和现实性统一起来的基础, 从而解决了先前生产力理论无法解决的矛盾, 实现了生产力理论的革命性变革。 实践思维方式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征, 它使马克思在生产力理论研 究中创立了独树一帜的实践的生产力观。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使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实践是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实践是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实践包括生产实践活动、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活动、科学实验活动等三个基本形式这里我想谈一下实践的生产力观:马克思和恩格斯始终坚持的是实践的生产力观, 认为生产力是人们在现实实践中所体现出来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构建及当代对其理解

学术园地 Xue shu yuan di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构建及当代对其理解 郑立朱开君 ﹙西华师范大学﹚ [摘要]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一生中两大杰出贡献之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标志性成果。但是,对于历史唯物主义在我国学术界却一直存在着不同的理解。本文认为,要正确解读历史唯物主义,首先要去分析历史唯物主义的构建发展过程及其基本理论。笔者以历史唯物主义的逻辑发展为线索,并结合当代一些观点来理解历史唯物主义。 [关键字]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人实践 一 历史唯物主义的提出是马克思一生的两大杰出贡献之一,此理论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逻辑发展过程。马克思和恩格斯原来属于青年黑格尔学派,世界观上是唯心主义。1839年以后,受费尔巴哈的强烈影响向唯物主义转变。1844~1846年逐渐摆脱了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及空想社会主义的影响,完成了向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转变。转变的重要原因是他们非常重视现实的社会历史问题,特别是经济问题。我们通过其著作就能更好的发现历史唯物主义的构建的基础及其逻辑过程。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指出“自从弗里德里希·恩格斯批判经济学范畴的天才大纲发表以后,我同他不断通信交换意见,他从另一条道路得出同我一样的结果,当1845年春他也住在布鲁塞尔时,我们决定共同阐明我们的见解与德国哲学的意识形态的见解的对立,实际上是把我们从前的哲学信仰清算一下。在我们当时从这方面或那方面向公众表达我们见解的各种著作中,我只提出恩格斯与我合著的《共产党宣言》和我自己发表的《关于自由贸易问题的演说》。我们见解中有决定意义的论点,在我的1847年出版的为反对蒲鲁东而写的著作《哲学的贫困》中第一次作了科学的、虽然只是论战性的概述。”(《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83-84页)。 这段话清楚地指出,马克思认为他在《哲学的贫困》中对历史唯物主义做了第一次科学的、论战性的表述。而恩格斯在《路德维希尔·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中,也对马克思通过批判地继承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机械唯物主义,而创立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的过程的描述和对马克思的历史观的描述体现出了二者的高度一致。 恩格斯在《卡尔·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一文中说道,“当德国的资产阶级、学究和官僚把英法经济学的初步原理当作不可侵犯的教条死记硬背,力求多少有些了解的时候,德国无产阶级的政党出现了,它的全部理论内容来自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它一出现,科学的、独立的、德国的 经济学也就产生了。这种德国的经济学本质上是建立在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础上的,后者的要点,在本书的序言中已经作了扼要的阐述。(第116-117页)恩格斯这里说的“序言”,就是《〈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序言中马克思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也可以说对唯物史观的核心内容作了经典的论述,虽没有展开论证,但其论述有着很强的逻辑性和理论性,恩格斯对马克思的历史观进行了通俗化的表述和详细的实例论证。马克思强调物质生活关系的根源性质,通过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得出这样的结论:与一定发展阶段物 质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了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 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82页) 接下来马克思论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活动的现存关系或财产关系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 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改变,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快或慢地发生变革。”(《〈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83页)紧接着区分了物质变革和意识形态形式变革的不同,指出只有当那个社会形态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那个社会形态才会被新的社会形态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那个社会形态才会被新的社会形态所取代,进而强调了历史的具体性:“人类始终只是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而且任务本身,只有在它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至少是在形成过程的时候,才会产生”。(《〈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83页) 95 DOI:10.14070/https://www.doczj.com/doc/5d13732544.html,ki.15-1098.2008.11.036

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观点

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观点 一、唯物的观点 1、世界是物质的(一元论)——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 2、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方式(绝对、无限;相对、有限的统一) 3、物质世界是可以认识的——可知论 二、辩证的观点 1、世界不是既成的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恩格斯)——辩证法基本思想 2、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辩证法总特征 3、联系和发展的基本规律: ①对立统一规律:矛盾的同一性、斗争性;普遍性、特殊性;内因、外因;主要方面、次要方面;主要矛盾、次要矛盾。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②质量互变规律:质、量、度。揭示了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 ③否定之否定规律: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 4、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原因、结果;必然性、偶然性;可能性、现实性;内容、形式;本质、现象 三、实践的观点 1、客观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基本特点 2、实践和认识的关系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3、感性认识(飞跃到)理性认识(飞跃到)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4、真理:客观性;有限性与无限性的统一。 四、实事求是的观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 党的思想路线: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五、生产力是最革命因素的观点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六、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性质;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的发展要求的观点 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七、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 群众路线——党的根本路线——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八、阶级的观点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九、资本主义一定要被社会主义所代替的观点 1、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 2、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剩余价值规律 3、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条件:人(工人阶级)、财(社会财富)、物(社会化大生产) 十、实现共产主义是人类最高理想的观点 1、社会主义的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社会主义是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3、共产主义的性质:①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和物质财富极大丰富;②实行社会公有制和按需分配;③经济的计划调节管理和商品经济的消失;④阶级的消灭和国家自行灭亡;⑤精神境界极大提高;⑥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⑦全人类的彻底解放。

拉布里奥拉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阐释及其理论意义

2010年9月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Sep .2010第42卷 第5期 Journal o f Inne rM ongo li a U niversit y (P hilosophy and Soc i a l Sc i ences) V o.l 42 N o .5 基金项目:安徽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2010SQRW 090) 收稿日期:2009-12-10 作者简介:陈爱萍,女,安徽宣城市人,南昌航空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博士; 许文建,男,河北安国市人,中国人民解放军装备指挥技术学院,硕士研究生。 拉布里奥拉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阐释及其理论意义 陈爱萍1 ,许文建 2 (1.南昌航空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西南昌330063;2.中国人民解放军装备指挥技术学院,安徽巢湖238000) 摘 要:立足于现实的人及其社会历史,拉布里奥拉对历史唯物主义做出了反实证主义的和历史主义的诠 释。拉布里奥拉认为,现实的人及其社会生活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出发点。历史是一个整体,它以社会的形成过程和改造过程为基础。人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改造了自身,创造了人类历史及人为的环境。拉布里奥拉基本上把握住了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精神实质。他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解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其同时代的其他马克思主义者,也为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关键词:拉布里奥拉;历史唯物主义;实践;历史 分类号:B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218(2010)05-0140-06 如何恰当地理解历史唯物主义,是我们在研究马克思主义过程中不可回避的一个理论课题。作为马克思恩格斯之后的第一代马克思主义者,第二国际诸理论家在这方面做出了自己的理解。然而,由于受实证主义和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影响,当时的一些马克思主义者在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解和把握上确实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机械论和简单化倾向。但是,如果因此就不加区分地把第二国际所有理论家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解无一例外地都归结为机械论、简单化倾向,并把他们统统地纳入到象征着这种倾向的所谓 梅林 普列汉诺夫正统 ,这势必会遮蔽某些理论家的哲学贡献,从而导致我们看不到第二国际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全景。第二国际理论家在阐释历史唯物主义的过程中是存在着某些共同之处,但他们并非完全一致。就意大利的理论家拉布里奥拉来说,虽然同样处于第二国际时期,他却对历史唯物主义做出了反实证主义的和历史主义的阐释。作为 严肃的马克思主义者 ,拉布里奥拉围绕着现实的人、历史及实践这三个核心范畴来阐释历史唯物主义。拉布里奥拉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解在一定程度上不仅与当时马克思主义阐释中 的不良倾向区分开来,而且对后来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尤其是葛兰西的实践哲学的形成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1](192) 一 拉布里奥拉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阐释主要体现在他的 唯物史观论丛 中。这一哲学著作一共由四个部分组成,即 纪念<共产党宣言> 、 关于历史唯物主义 、 致索列尔的十封信 以及其未完成稿 从一个世纪到另一个世纪 。在这四个部分中,拉布里奥拉对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做了较为深入地阐释。总的说来,拉布里奥拉是围绕着如下三个基本方面展开的:也就是现实的人、历史及其实践活动。 在批判实证主义和社会达尔文主义的过程中,拉布里奥拉首先阐明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立足点。他指出, 现实是科学研究的基础。 [2](122) 因此,作 为科学社会主义者,我们的研究始终要立足于现实。因为未来的条件是从 当前发展和成长起来的 ;认识过去,只是因为它在 促进并加深阐明当 14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要重点笔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绪论 一:马克思主义来源与创新 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创新: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成果,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他们在这一时期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对人类先进思想已经提出的种种问题作了分析批判,对资本主义时代发展提出的理论课题作了科学的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为认识历史和时代问题提供了一种崭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原则。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运行机制和发展规律的深刻分析,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和它被社会主义必然代替的历史命运。科学社会主义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两大发现的基础上,阐明了由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的客观规律,阐明了无产阶级获得彻底解放的历史条件和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使社会主义由空想成为科学。 二: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三: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什么 马克思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四: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五: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六: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 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不动摇,这是就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而言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历史条件的变化,要求我们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不断地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我们一定要适应实践的发展,以实践来检验一切,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我们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做到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第一章 一:近代哲学的基本问题 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二:马克思主义物质的定义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列宁 三: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理论意义 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的批判了不可知论。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论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四:联系特征 首先,联系具有客观性。其次,联系具有普遍性。最后,联系具有多样性。 1

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及方法论

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及方法论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容〗: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方法论〗:要树立实践第一的思想,在分析社会现象时,要尊重社会实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同时要确立先进的正确的社会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反对落后的消极的社会意识,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2、两大基本规律的矛盾运动原理 〖原理容〗:(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就会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表明生产关系一定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就会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反之,就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表明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又一基本规律。 (注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在任何社会中都起作用的普遍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方法论〗:要尊重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点、矛盾分析方法和阶级分析法,认识和把握阶级社会的各种现象;树立改革创新的意识,不断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和经济基础发展的方面和环节,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

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观点

实践与历史唯物主义 从目前的许多书目来看,我们可以知道,人们多从认识论的角度学习和研究马克思的实践思想,而较少深究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重大意义。历史唯物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唯物主义,是在马克思把实践的观点引入之后才形成的。马克思吧实践的观点引入之后,使得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根本上克服了旧的唯物主义哲学缺陷。这是第一次把社会历史的理论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从而建造了历史唯物主义这一科学的思想体系。所以,实践观点跟历史唯物主义有着很密切的关系。 什么是实践观? 我们都知道,马克思并不是“实践”的这种观点的第一个提出者,在马克思之前,亚里士多德、康德等人就已经开始使用了。但是,是马克思第一个真正把实践跟唯物主义结合起来的。实践,从词义上看,就是实行或者行动。他指的是人们实现某种主观目的的活动。而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实践指的是人们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实践活动是人类所特有的,带有人类自主性的一种活动,具有鲜明的主观性。实践是人的一种生存方式。很多时候,我们所说的实践指的就是人类的生产实践,即是我们所说的“劳动”,而人类的历史指的就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历史。正是人的实践活动,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历史。而我们要了解社会的历史及其发展规律就必须联系实践的观点。实践作为人的生存方式,使得我们不断地迎合自身所需,并且为之做出改变。而人自身也在不停地往前迈进。 历史唯物主义 从字面上看,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一词就规定了它所属的范畴,是在人类社会当中的。“历史”可以泛指人类的历史,而人类的历史是从“劳动”出现的时候就正式与动物划清界限。在人还是“猿类”的时候,就能够使用简单的一些外物帮助获取自己想要的东西。我们可以称其为原始的劳动。而后,劳动是猿类的思维等逐步发生变化,最终使猿类变成了人类。劳动是人最初始的实践形式。劳动,即我们所说的实践,是人之所以成为人,是人类得以成为人类社会。我们可以在一个范围内说,是实践塑造了历史。因而,我们可以知道,实践跟历史,或者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是很密切的。 我个人认为,当我们把实践观点跟历史唯物主义摆一起讨论的时候,我们应该强调的是一种社会实践的观点,而不应该单纯地考察实践的观点。社会实践,是在实践的基础上,把

历史唯物主义知识观点整理

第四单元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把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贯穿到人类社会历史领域形成了历史唯物主义。以往在社会历史领域中唯心主义一统天下。马克思把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观统一起来,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这是马克思除剩余价值理论之外的又一大发现,是哲学历史上最伟大的变革。) 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辨证关系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以下可作为扣题分析:在分析社会现象时,要尊重社会实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具有阻碍作用。(以下可作为扣题分析:要确立先进的正确的社会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反对落后的消极的社会意识,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3)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以下可作为扣题分析:要树立实践第一的思想。) 2、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两大基本规律的矛盾运动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就会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表明生产关系一定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就会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反之,就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表明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又一基本规律。 (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支配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 3、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1)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 (2)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3)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4、社会历史的主体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要求我们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以下可作为扣题分析:把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 注意:如果考查运用社会历史的主体相关知识或者人民群众的相关知识,答题要点主要体现为: 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的主体,要求我们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必背考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①从它的创立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②从它的阶级属性上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③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2.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3.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①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②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需求。 4.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5.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原因:①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提供了以总结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最新成就为依据的、关于整个物质世界的科学图景,从根本上揭示了自然界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②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 6.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①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性决定的。②由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决定的。③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7.马克思主义重要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①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②这种品质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③这种品质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 8.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实现共产主义。 9.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一个最基本的原则。 10.世界观: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11.方法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本方法的学说和理论体系。 12.哲学: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13.两大类现象: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两大类活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主要内容及其对历史研究的指导作用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主要内容及其对历史研究的指导作用 一、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主要内容(历史唯物论) 1.社会的本质、结构和社会形态 劳动发展史是理解全部社会历史的钥匙。 自然环境和人口是人类历史的自然前提,使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环境、人口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人类社会是一个由社会物质经济结构、社会政治结构、社会意识结构构成的复杂的有机整体。 社会经济结构即一定社会的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生产力的要素和构成。生产关系的构成和类型。 所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生产关系与阶级关系。 社会政治结构是指一定社会的政治上层建筑及其结合方式。 国家政权是社会政治结构的核心。国家的起源、本质和职能。国体和政体及其相互关系。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和基本职能。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实质及其两重性。 社会意识结构是是由各种意识要素和观念形态按一定关系和方式组成的有机系统。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形态属于思想上层建筑,在阶级社会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历史进步性和阶级局限性。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社会的物质关系和思想关系。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社会形态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社会形态是具体的、历史的。

社会形态范畴的方法论意义。 社会形态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2.社会发展的动力与规律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一切社会的基本矛盾。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及其意义。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及其意义。 社会基本矛盾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决定着社会历史的一般进程。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标准及其意义。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当代新科技革命对社会发展的深刻影响和巨大的推动作用。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 社会革命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是阶级社会形态更替的决定性环节。 改革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有效途径,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改革的目的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 3.人与社会发展 社会历史是由人的活动构成的,社会历史规律是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社会规律的客观性。社会规律实现的特点。社会历史发展过程是客观规律性同人的自觉活动的统一。社会历史观上的唯意志论和宿命论。

历史唯物主义常用原理及方法论

二、历史唯物主义(历史观3、价值观1、人生观4)(共8条原理) 第一部分历史观(3条原理) 一、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辨证关系原理【重点掌握】 1、〖原理内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①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发展不是同步的②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2、〖方法论〗:要树立实践第一的思想,在分析社会现象时,要尊重社会实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同时要确立先进的正确的社会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反对落后的消极的社会意识,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二、两大基本规律的矛盾运动原理 1、〖原理内容〗:(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就会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表明生产关系一定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就会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反之,就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表明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又一基本规律。 2、〖方法论〗:要尊重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不断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和经济基础发展的方面和环节,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 三、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重点掌握】 1、〖原理内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的主体。(表现: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2、〖方法论〗:树立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坚决反对脱离群众的倾向和作风) 第二部分价值观、人生观(5条原理) 一、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原理【重点掌握】 1、〖原理内容〗: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重要的驱动、制约、导向作用。表现在①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②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2、〖方法论〗:要求我们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坚持正确的价值观,牢固树立集体主义的价值观,正确处理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三者之间的关系。 二、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辩证关系原理【重点掌握】 1、〖原理内容〗: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自己所属的社会、他人以及自己的需要。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一方面人通过自己的活动,付出了心血和劳动,满足了社会和他人的需要(社会价值);同时自己也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得到社会对自己价值的承认,从而实现了对自我的满足(自我价值)。二者是辩证统一关系,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和源泉,处于首要地位,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本前提和条件。 2、〖方法论〗:要求我们把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统一起来,在对社会的贡献中实现自身的价值, 三、个人与社会相统一原理 1、〖原理内容〗:社会发展是个人发展的基础。社会发展也离不开个人发展。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论文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概述: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显著、最基本的特征,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最根本的标志,它贯穿于全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各个环节。把实践提升为哲学的根本原则是马克思的重要创造,他看到了实践作为人的本质的存在方式所具有的极其丰富的内容,赋予了实践以本体论的意义。本文借鉴前辈观点,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内容以及发展历程,总结了其现实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内容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具有决定性作用。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产生,为实践服务,随实践发展,并受实践检验的。认识依赖于实践,离开实践的认识是根本不可能的。肯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决不意味着认识无足轻重。实践和认识总是相互作用的,认识特别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性的理性认识,对实践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理论是认识的高级形式,随着实践的发展和水平的提高,理论的指导作用愈益明显,它往往走在实践的前面,指导这实践活动的进程。咋社会历史运动中,科学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给为显著。当然,理论有正确和错误之分,正确的理论对实践活动起促进作用,错误的理论的作用则恰恰相反。理论的作用只有掌握群众、最终通过群众的实践才能实现。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需要正确地理解已被实践所证实的理论的作用。已被实践证明为正确的理论,对于人们的新的认识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但并不能把它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因为它的正确性和适用范围最终都依赖于实践。对于实践来说,它依然是第二位的东西。 实践的本质决定了实践在人类生活中具有基础和根本的地位,实践构成了人类存在的基本方式。实践是人类生命的特殊运动形式。实践创造了人的基本特征。实践使人成为“社会存在物”,“有意识的类存在物”和“能动的自然存在物”,创造出了人之为人的一切特征,把人类从动物界提升出来。实践是人类的特殊生命形式,即它是社会生命的运动形式。正是在实践过程中,人成为一种自我创造的主体性存在。 马克思主义关于实践范畴的内涵可概括为人的自觉自为的感性对象性活动,也就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和对对象化扬弃的活动过程。 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创立 实践概念最先由亚里士多德提出,他构建了哲学史上的第一个实践哲学体系,开创了西方实践哲学的传统。亚里士多德把人的活动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为着必需的,为着他物而被选择的”工具性活动,即创制,这种活动的目的是为了人的生存;另一类是“以其白身而被选择的”白由活动,即实践和思辨,这种活动的目的在活动中,人在这种活动中就能够得到快乐。此后至今,对实践概念的理解各不相

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解

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解摘要: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定位,一直以来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及实践唯物主义的说法,而对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定位是LI前集中讨论的话题,这一问题关涉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形态,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前提。笔者针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及实践唯物主义存在的问题,从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解以及马恩经典原著中的话语来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内在本质,阐释了把握这一解释原则的重大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唯物主义;定位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定位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问题所在 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定位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种提法完全违背了列宇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看作一整块钢铁的旨意,列宇说:意识总是反映存在的,这是整个唯物主义的一般原理。看到这个原理与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有着直接的和不可分割的联系,这是可能的。[《列宇选集》第2卷,第330页]这里重点强调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不可分割性、整体性、统一性,并不能山此判定还存在与历史唯物主义并存的辩证唯物主义。对于这一定位存在两种可能情况:一是历史唯物主义是辩证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领域中的运用和发展,两者有时间上的先后;二是两者相提并论,平行并列,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作为两个组成部分共存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这两种情况都毫无例外地承认了一个现实,就是关于自然界的一般规律和看法与关于人类社会和思维的一般规律和看法是完全割裂的,分门别类地把它们装入两个不同的框架中,而历史唯物主义不是把历史作为研究领域和解释对象的唯物主义,这势必造成人所赖以生存的整个世界的断裂,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截然分开, 或者说这本身就是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人本身就生存在统一成体系的世界中,而对于自然界形成的一般规律与看法并不是与存在于历史中的主体无关的消极对象,其中必有人的历史活动参与在内。因此,这一提法就从根本上否定了人的对象性活动,会把自然与人类社会自然地割裂开来,这本身就是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 这一定位在逻辑上隐含的问题是科学与哲学的混淆,科学与哲学是人类把握世界的两种不同方式,科学是对世界一般规律的概括和总结,研究的是存在者,在这里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看作是对自然界规律以及人类社会、思维规律的总结,就是对存在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笔记(全)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笔记(最新整理) 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单选)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中期。 一、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多选)马克思主义产生于近代自然科学取得三大发现新成就以及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已经成为主导趋势,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各种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弃分显露,无产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争取自身和人类解放的斗争的历史时代。 (多选)马克思主义作为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是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在内的统一整体。 二、马克思主义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考试大自考站,你的自考专家! (多选)对马克思主义的形成产生最直接、最重大影响的,是德国古典哲学 英国古典经济学和19世纪的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它们代表了19世纪上半叶人类思想的最高成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 (单选)黑格尔最卓越的贡献是辩证法,他是哲学史上第一个以唯心主义的形式系统地 有意识地叙述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哲学家。

(单选)费尔马哈是德国古典哲学的最后一位代表,是黑格尔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间环节。 (单选)马克思和恩格斯从来没有完全赞同和接受费尔巴哈的哲学思想,只是吸收了他的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同时摒充了他的抽象的人本主义和自然主义,清除了他的理论中的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杂质。 (单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欧洲哲学的全部积极内容,其中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 (多选)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的哲学存在两个分离:一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相分离,二是唯物主义自然马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相分离。 (单选)英国古典经济学产生于17世纪后半期即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完成于英国工业革命后的19世纪初,创始人是威廉。配第,中间经济亚当。斯密的发展,到大卫。李嘉图结束。 (多选)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指19世纪上半叶以对西门、傅立叶、欧文为代表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学说。 (多选)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与生物进化论这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为整个马克思主义的形成提供了坚定的自然科学基础。 三、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多选)马克思、恩格斯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而且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者。马克思1845年春天写作的《关于费尔马哈的提纲》和马克思、恩格斯1845-1846年合写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是标志马克思主义基本形成的著作。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一、马克思主义 1.社会根源、阶级基础和思想渊源:①经济、社会历史条件: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②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 ③将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 2.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基本的和最鲜明的特征):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3.理论基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4.最鲜明的政治立场: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5.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6.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根本价值目标):实现xxx的共产主义社会 二、辩证唯物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1.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内容:①物质意识何者第一性②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即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 2.物质 (1)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它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为人的意识反映。 (2)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3)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①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 (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②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特点是三维性 (4)物质、运动、时间、空间具有内在的统一性:不运动的物质导致形而上学;无物质的运动导致唯心主义。 否认绝对运动,相对静止绝对化会走向形而上学;借口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会导致相对主义诡辩论。 (5)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6)世界(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统一的,即世界的本原是一个。 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物质世界的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 3.意识 (1)起源: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也是社会历史的产物。(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 (2)本质:人脑的机能和属性,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客观内容与主观形式的统一(内容上是客观的,形式主观) 三、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环境和人口因素 (1)社会存在: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社会实践和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包括物质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地理 (2)社会意识: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社会心理与自发形成的风俗、习惯。 (3)关系:①决定、反作用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不完全同步) 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1)生产力:①劳动资料即劳动手段②劳动对象③劳动者具有客观现实性和社会历史性 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尺度,是区分社会经济时代的物质标志 (2)生产关系: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诸多关系客观依据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最基本的、决定性的,构成全部生产关系的基础,区分不同生产方式,判定社会经济结构的生产关系作为生产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是物。是一种客观的物质的社会关系。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3)辩证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社会形式,二者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 (4)矛盾运动规律:生产关系要适合生产力的规律,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优越的标准) (5)生产方式:①劳动者和劳动资料结合的特殊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②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1)经济基础: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总和、(与上层建筑:决定、反作用) (2)上层建筑:①意识形态(观念上层建筑)②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和政治组织(政治上层建筑) (3)矛盾运动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 (4)2,3是社会基本矛盾。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但地位和作用不同,2是更为根本的矛盾 (5)社会形态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包括经济/政治/意识形态,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社会形态更替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其中生产力的发展具有最终的决定意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性,从根本上规定了社会形态更替的客观必然性。 社会形态的内容是全面的,既包括经济基础(骨骼)又包括上层建筑(血肉),缺一不可。 社会形态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社会形态是历史的,有它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 4.①在阶级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文化,本质上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意识形态,因而具有鲜明阶级性 ②国家实质:一个阶级统治另一个阶级的工具。 5.五大动力:①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基本×) ②社会生产力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动力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④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⑤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