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名人漫画》[1]

《名人漫画》[1]

《名人漫画》[1]
《名人漫画》[1]

《名人漫画》教学设计方案(海珠区同福中路第一小学刘健韩)

“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设计

第一节“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设计 丁艳平 ■教材分析 本节1-5的基数含义、认读写、数的顺序。先让学生独立观察主题图。数图中有几只可爱的小鸡,同学们还看到了些什么??抽象出1-5各数,然后教师为各小组准备数量足够的各类人和物、1-5的数字卡片以及小棒。 进行小组合作,使数字卡片和事物的卡片对应摆出来,同时摆上对应根数的小棒(引导学生把小棒摆成相应的几何图形)。利用小组合作的优势,挖掘图中的信息资源,发挥学生的观察能力,最后老师提问各个数除了书上代表性事物外还可以表示什么?如“1”还可以表示1个太阳、一位老师、天空中一只小鸟在飞。“2”还可以表示2棵大树、2根木桩、2个背书包的小朋友。“3”还可表示3只长颈鹿。“4”还可以表示4朵白云、4个小朋友、4只小鸟。“5”还可以表示5 朵花等等,学生进行大范围的回答。 体现了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让学生各自拿出相应的学具和数字卡片,加深对基数含义的理解。同桌同学还可以互相说说自己周围还有什么为1-5数的物体。利用计数器进行1个1个地拨珠活动,说明2比1多1个,3比2多1个……,利用点子图,可以从整体上把握数的顺序,为比数的大小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 这部分教材,是数概念中最基础的知识之一,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在这一阶段通过让学生初步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初步尝试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5以内数的口算,为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和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打下扎实的基础。对于思维活跃、喜欢新生事物的小学生来说,认识1到5的知识正是他们接触数学的开始。故学生学习本课时,兴趣极高,求知欲强。在本课教学过程中,尽量尊重学生的兴趣和操作欲望。以学生为主体对象,改变传统的“老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模式,主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doc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4~16页的内容及练习二的部分习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用1~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1~5的数序,能认读1~5各数,建立初步的数感。 2、会正确书写1~5各数。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4、体验与同伴互相交流学习的乐趣。 5、让学生感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1~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会读、认和写各数。 难点:建立数感。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1~5的数字卡片、点子图;学生准备1~5的数字卡片、5个小圆片、5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从现实中抽象出数: 1.师:小朋友们,你去过动物园吗?你们瞧,(课件演示)在一个天气晴朗的早晨,老师和同学们来到了野生动物园。(课件出示14~15页主题图),这里有这么多可爱的小动物!跟你的小伙伴讲一讲,你看到了什么?分别有几个? 学生小组内交流,并且教师参与到个别组的交流中,引导学生按不同事物类型分类数数,并且进行有序观察。 2.学生汇报。 3.老师根据汇报情况适时把卡片1~5贴在黑板上进行认读 同时让学生找出自己的数字卡片,并摆在桌子上。 二、反馈实践: 1.谈话:老师说一个数字,你能用小棒表示出来吗?你还能用其他方式表示吗? 2.谈话:老师拿出3个苹果,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和老师同样多的苹果数吗 请告诉你的小伙伴你是用哪种方式来表示这个数的。 3.同桌之间考一考,教师参与到个别组的活动中。 三、感知数的顺序: 1、逐次感知1~5的顺序。课件演示,学生跟着摆。 学生先摆1个圆片,再摆1个是几?这个2是怎么得来的?再摆1个得到几个?……依次感知3、4、5的来源。 2.整体感知。 a.出示点子图,你来给它们5个排排队。请两名学生上台摆,其他学生在下面自己动手摆。 b.摆好后提问:“5的前面一个数是几?”“3的前面一个数和后面一个数各是几?”然后同桌间互问互答。 c.让学生从1数到5,再倒着数一遍。 四、开放性活动: 1、联系生活,丰富联想。

一年级数学上册《 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设计(人教版)

3 1—5的认识和加减法 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 1――5的认识和加减法(第.14页――――第31页)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内容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5以内各数的认识,另一部分是5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本单元的安排是:先教学1―――5的认识和加减法,再教学0的认识和加减法,这部分教材,是数概念中最基础的知识之一,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在这一阶段通过让学生初步经历选择恰当的方法5以内数的口算,为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和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打下扎实的基础。本单元的重点是教学生写数字和初步建立数感、符号感。 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认、读、写5以内各,并注意书写工整。会用5以内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 2、使学生掌握5以内数的顺序和各数的组成。 3、使学生认识符号“>”“<”“=”的含义,知道用词語(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 4、使学生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会用自己理解的方法口算5以内的加减法。 提倡算法多样化。 5、能运用5以内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初步建立数感,运用数学来表示生活中的事物并进行交流。 单元重难点: 1、教学生写数字和初步建立数感、符号感。 2、解决好多种算法与数的组成计算的关系 3、注重集合、对应、统计思想的渗透,不给学生讲这些名称。 4、数的认识,比较大小,加减法的认识过程中,要发分类为基础。也就是在分类的基础上提炼出数而进行大小的比较和加减法。 单元课时安排: 1、1――5的认识…………………………3课时 2、加减法的初步认识……………………4课时 3、0的认识和有关的加减法……………2课时 4、单元训练…………………………… 2课时 计 11课时 单元教案设计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1―――5的认识及书写(第14面――――第16面) 完成第21页的第1题――――第4题

自动变速箱维修费用之事故车维修拆解过程

今天遇到一辆12年现代朗动车主,这辆现代是1.6 6速的,搭载了现代A6GF1变速箱,车主告诉我们,他的车子是事故车,没有上保险,事故导致壳体破损,油底壳破损,阀体撞坏。到事故之前没有出现过故障问题经过师傅的一番检测,给出的故障分析为:车子年限s不长,公里数不高,跑8万多。 师傅通过用专检设备读故障码 数据流发现:报故障代码P0721变速箱输出转速传感器,不可信信号 建议维修方案:由于是事故车,建议客户大拆解下来,仔细看下除了肉眼看到的,检测出来看到的。问我事故导致的变速箱维修价格高吗?里面没有其他撞坏的吧 那么现在就开始看维修经过了,这是从车上抬下的变速箱 拆下来外壳的情况

油底壳撞烂了 这个是变矩器,这个是的需要翻新的。

油封,这个是需要更换的 拆下来的阀体,看,挺新的吧。就是他报故障码了

拆开发现好几组摩擦片有剥落的症状 这个是是差速器

拆解完了,下面着重介绍朗动变速箱常见的故障,希望能帮到大家。 朗动12年8月上市,搭建1.6L与1.8L两款发动机,其中1.6L配备的是gammacvvt发动机,具有良好的动力性能。朗动采用6速手自一体变速器以及AMS/MDPS等节油配置,结合北京现代主动式ECO经济驾驶模式,使朗动在同级车中拥有不错的燃油经济性。当您遇到朗动6速手自一体变速箱故障问题时,希望能够帮助您 1.现代朗动6速手自一体变速箱常见故障: ①挂挡冲击、挂挡反应慢、挂挡不走车; 换挡冲击、换挡打滑; 故障原因:阀体性能不良;变速箱离合器损坏; ②变速箱故障灯亮,报油温传感器故障 故障原因:油温传感器或线路板损坏 ③变速箱内部异响、噪音大, 故障原因:变速箱内部轴承损坏 ④变速箱不换挡(锁档)、挂挡冲击、加速无力, 故障原因:变速箱电子电路故障,离合器打滑故障; 那到这里也就都拆解完成了,这里也在说下异响这块,因为我之前遇到了比较多的车主都有这个问题,所以也多说一句。CVT箱子出现异常一个就是我刚才说到的主副压力缸匹配的轴承出现磨损, 另一方面就是差速器以及变速箱与发动机连接处的飞轮上面有个卡滞弹簧出现松旷也会出现类似的异响。所以如果出现问题, 我司是一家专门致力于汽车自动变速箱维修和再制造业务的全国连锁性企业。至今,在华东,华北,华中,

变速器传动路线 文档

二、三轴式变速器的变速传动机构 三轴式变速器用于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的汽车。下面以东风EQ1092中型货车的变速器为例进行介绍,其结构简图如图3-18所示,有三根主要的传动轴,一轴、二轴和中间轴,所以称为三轴式变速器。另外还有倒档轴。 图3-18 东风EQ1092中型货车的三轴式变速器 l-一轴 2-—轴常啮合齿轮 3-—轴常啮合齿轮接合齿圈 4、9-接合套;5-四档齿轮接合齿圈 6-二轴四档齿轮 7-二轴三档齿轮 8-三档齿轮接合齿圈 10-二档齿轮接合齿圈 11-二轴二档齿轮 12-二轴一、倒档直齿滑动齿轮 13-变速器壳体 14-二轴 15-中间轴 16-倒档轴 17、19-倒档中间齿轮 18-中间轴一、倒档齿轮 20-中间轴二档齿轮 21-中间轴三档齿轮 22-中间轴四档齿轮 23-中间轴常啮合齿轮 24、25-花键毂 26-一轴轴承盖 27-回油螺纹该变速器为五档变速器,各档传动情况如下: (1)空档 二轴上的各接合套、传动齿轮均处于中间空转的位置,动力不传给第二轴。

(2)一档 前移一倒档直齿滑动齿轮12与中间轴一档齿轮18啮合。动力经一轴齿轮2、中间轴常啮合齿轮23、中间轴齿轮18、二轴一倒档齿轮12,传到第二轴使其顺时针旋转(与第一轴同向)。 (3)二档 后移接合套9与二轴二档齿轮11的接合齿圈10啮合。动力经齿轮2、23、20、11、10、9、24,传到二轴使其顺时针旋转。 (4)三档 前移接合套9与二轴三档齿轮7的接合齿圈8啮合。动力经齿轮2、23、21、7、8、9、24,传到二轴使其顺时针旋转。 (5)四档 后移接合套4与二轴四档齿轮6的接合齿圈5啮合。动力经齿轮2、23、22、6、5接、4、25,传到二轴使其顺时针旋转。 (6)五档 前移接合套4与一轴常啮合齿轮2的接合齿圈3啮合。动力直接由一轴、2、3、4、25,传到二轴,传动比为1。由于二轴的转速与一轴相同,故此档称为直接档。 (7)倒档 后移二轴上的一、倒档直齿滑动齿轮12与倒档齿轮17啮合。动力经齿轮2、23、18、19、17、12,传给二轴使其逆时针旋转,汽车倒向行驶。倒档传动路线与其他档位相比较,由于多了倒档中间齿轮的传动,所以改变了二轴的旋转方向。

初一地理

初一地理(上)知识归纳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一、地球 1.用来说明地球大小的数据很多,主要包括:半径、直径、 表面积、周长、体积等。 2.地球的平均半径6371千米。 3.地球的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4.地球的周长约4万千米。 二、地球仪 1、地球仪的概念:地球仪是人们依照地球的形状,并且 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而制成的地球模型。 2、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颜色、符合和文字来表示陆 地、海洋、山脉、河湖、国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 状、及名称。 3、地球仪上最明显的点与线有:北极、南极、地轴、经线和 纬线等。 4、地球仪的作用:地球仪既可以方便我们了解整个地球 的全貌,又能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 5、地球仪上,地球的自转轴叫做地轴,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两 个交点叫两极:北极和南极。 三、纬线和经线 〈一〉纬线

1、纬线的概念:纬线是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2、纬线的特点: 1)在地球仪上能够找到无数条纬线,所有的纬线都是一个圆,称为纬线圈。 2)纬线圈的长度有长有短,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向两极逐渐缩短,最后成为一点。 3)除了0°纬线(赤道)外,其余纬线都有两条纬度相同的纬线,但每个半球的纬线都不相同。 4)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5)赤道(0°纬线)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3、纬度纬度是人们给纬线标注的度数。 1)每条纬线都是用度数标注的。如:0°纬线。 2)纬线的度数是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递增的。最大的纬度分别位于北极和南极两点, 它们的纬度均为90°。 3)南北半球的划分 以赤道为界分为南北两半球,赤道以北为北纬,记为N,如:北纬30°记为30° N 。赤道以南为南纬,记为 S,如:南纬30°记为30°S 。 4、几条重要的纬线、纬度 1)赤道(0°纬线)、北回归线(23.5°N)、南回归线(23.5°S)、北极圈(66.5°N)、南极圈(66.5°S)。 2)习惯上,把南北纬30°之间称为低纬度,南北纬30°--60°为中纬度,南北纬60°--90°为高纬度。

轴五当变速器传动简图

轴五当变速器传动简图 1-输入轴 2-轴承 3-接合齿圈 4-同步环 5-输出轴 6-中间轴 7-接合套 8-中 间轴常啮合齿轮 此变速器有五个前进档和一个倒档,由壳体、第一轴(输入轴)、中间轴、第二轴(输出轴)、倒档轴、各轴上齿轮、操纵机构等几部分组成。 两轴五当变速器传动简图

1-输入轴 2-接合套 3-里程表齿轮 4-同步环 5-半轴 6-主减速器被动齿轮 7-差速器壳8-半轴齿轮 9-行星齿轮 10、11-输出轴 12-主减速器主动齿轮 13-花键毂 与传统的三轴变速器相比,由于省去了中间轴,所以一般档位传动效率要高一些;但是任何一档的传动效率又都不如三轴变速器直接档的传动效率高。 同步器有常压式,惯性式和自行增力式等种类。这里仅介绍目前广泛采用的惯性式同步器。 惯性式同步器是依靠摩擦作用实现同步的,在其上面设有专设机构保证接合套与待接合的花键齿圈在达到同步之前不可能接触,从而避免了齿间冲击。 惯性同步器按结构又分为锁环式和锁销式两种。 其工作原理可以北京BJ212型汽车三档变速器中的二、三档同步器为例说明。花键毂7与第二轴用花键连接,并用垫片和卡环作轴向定位。在花键毂两端与齿轮1和4之间,各有一个青铜制成的锁环(也称同步环)9和5。锁环上有短花键齿圈,花键齿的断面轮廓尺寸与齿轮 1,4及花键毂 7上的外花键齿均相同。在两个锁环上,花键齿对着接合套8的一端都有倒角(称锁止角),且与接合套齿端的倒角相同。

锁环具有与齿轮1和4上的摩擦面锥度相同的内锥面,内锥面上制出细牙的螺旋槽,以便两锥面接触后破坏油膜,增加锥面间的摩擦。三个滑块2分别嵌合在花键毂的三个轴向槽11内,并可沿槽轴向滑动。在两个弹簧圈6的作用下,滑块压向接合套,使滑块中部的凸起部分正好嵌在接合套中部的凹槽10中,起到空档定位作用。滑块2的两端伸入锁环9和5的三个缺口12中。只有当滑块位于缺口12的中央时,接合套与锁环的齿方可能接合。 前置发动机后轮驱动汽车变速器的外操纵机构

一年级 1-5的认识和加减法(五套)

1-5 的认识和加减法(一) 一 精学精练 1. 看图涂色。 2. 看图填空。 把第一行的西瓜拿()个到第二行,两行的西瓜就一样多。 3. 看图比大小。 3 ____ 5 5 ____ 4 4. 看图写数,再比较大小。 () ____ ()() ____ () () ____ () 二活学活用 1.科学馆举办科技画展,小明的妈妈带着小明和两个同班的同学一起去看画展,问小明妈妈 ○○○ ○○ ○○○ ○○ ○○○ ○○ ○○○ ○○ ○○○ ○○ 5 1 3 4 2 □□□□□□□□□□□□□□□□□

需要买几张票? 2. 请帮他们从高到矮排排队。 3.小亮和小红有同样多的苹果,送给张爷爷后,小亮还有4个苹果,小红还有3个苹果,请问他们二人谁给张爷爷的苹果多? 4.有一只站在一朵上, 够不够? 1-5的认识和加减法(二) 一精学精练 1.从左边数,小明排第几?小亮排第几?

小兰小明老师小亮小红 2. 请按大小给下列动物排顺序。 3. 画一画。 上面一共有()种动物。 从左面数在第三种动物下面画一个“□”。 从右面数在第三种动物下面画一个“※”。 4. 照样子画“☆”。 5 ☆☆☆ ☆☆☆ ☆ ☆☆ 二活学活用 1.看图填空。

从右起,草莓排在第(),苹果排在第()。 玉米的右边有()种水果,从左边数玉米排在第(),菠萝排在第()。 2.画图填算式。 3.放学后,学生们站队回家,小林从前往后数是第3个,从后往前数也是第3个,问一共有多少个学生站队? 1-5的认识和加减法(三) 一精学精练 1.看图计算。 4+1= 2+2=

1+3= 3+2= 2. 看图列算式,写结果。 3. 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1+4=2+() 1+2=2+() 2+()=3+2 4+1=()+3 1+()=2+2 2+3=()+4 二活学活用 1.下面是动物园里的一些动物,看看你能根据图上的动物写出几个算式?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

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 单元 概况 1-5的认识、加减法的初步知识、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 单元目标知识 目标 能够正确的认、读、写5以内各数,会用5以内的各数 表示物体的各数和顺序。初步理解加减法的含义,会用 自己理解的方法口算5以内的加减法。 能力 目标 认识符号“>”“<”“=”的含义,知道用词语(大于、小于、 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 情感 目标 初步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培育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1-5的基数含义和写法 教学难点认识符号“>”“<”和“=”,会正确地比较5以内数的大小。教学关键掌握5以内各数的组成,及比价大小 教学方法观察、讲授 教学准备挂图 课时安排 5 单元小结

1、1――5的认识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1――5的认识及书写(第14页――第16页) 教学目标 1、会读、会认、会写1―5以内的各数,并注意书写的工整, 2、能用1―5以内的各数来表述日常生活中事物的数量,初步建立数感,并能进行交流。 3、会用5以内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 教学重、难点会写1―5各数,初步建立数感。 教学准备 教师:各种动物的卡片5张以内,1―5的数字卡片,5根小棒 学生:1―5的数字卡片,5根小棒。 教学过程 1、导入: 出示主题画: 问:你认为这幅图是什么意思?画的是什么?你从这幅图中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二、主动探索:认识1―――5各数 (一)认真观察,主动学习 1、认识1 (1)问:你看到图中有哪些物体是用1表示的?(学生随意回答) 师:凡是象这样:1个人、1个太阳等都可以用数字1表示。 (2)你还可以说出哪些物体可以用数字1表示的? 2、认识2(教学方法同上)

“自动变速器”拆装步骤

一.分工 二.设备、工量具检查 三.拆卸 1.拆油滤网及密封圈; 2.拆传输线(工具:3373)及固定座螺栓; 3.拆手动滑阀操纵杆; ①工具:TX20 ;②方法:拨至P档。 4.拆滑阀箱; ①工具:TX30 ;②方法:对角、分步拧松螺栓。 5.取下B1密封塞及密封圈; 6.拆下油泵; ①工具:TX45 ;②方法:均匀拧入M8螺栓,压出油泵。 7. 拔出隔离管、B2及所有离合器并分解; 8.取下涡轮轴活塞环、带垫圈的推力滚针轴承、调整垫圈; 9.将K1从K3上压出; ①工具:VW402、VW412、3110 ;②方法:套管3110的销对着板VW402。10.分解K1、K2、K3并标记各弹性挡圈;取下涡轮轴密封圈; 11.固定大太阳轮,拆下小输入轴螺栓及调整垫圈; 12.拔出大、小输入轴、大太阳轮; 13.拆G38、G68及密封圈; 14.拆隔离管弹性挡圈、单向离合器弹性挡圈; 15.拔出单向离合器及行星齿轮支架;

16.拆下B1片组。 四.检查 1.清洁、检查K1:片数内5外5(查手册00-6,正常);无烧蚀、无损坏。2.用千分尺测量K1外片厚度; 查手册38—8,第一个外片2mm,实测XXX,其余外片1.5mm,实测XXX。 3.清洁、检查K2:片数内5外5(查手册00-6,正常);无烧蚀,无损坏。 4.用千分尺测量K2压盘厚度:查手册38—12,标准值4.9mm,实测XXX。 5. 清洁、检查K3:片数内5外4(查手册00-6,正常);无烧蚀,无损坏。 6. 清洁、检查B1:片数内5外5(查手册00-6,正常);无烧蚀,无损坏。 7.用千分尺测量B1压盘厚度:查手册37—69,标准值10.5mm,实测XXX。 8. 清洁、检查B2:片数内6外7(查手册00-6,正常);无烧蚀,无损坏。 9.用千分尺测量B2外片厚度; 查手册37—64,第一个外片3mm,实测XXX,其余外片2mm,实测XXX。 10.用深度尺测量隔离管高度:查手册37—64,标准值64.9mm,实测XXX。 11.清洁、检查所有零件:离合器鼓、单向离合器、滑阀箱、传输线、大、小输入轴、大太阳轮、行星齿轮支架、轴承及垫片、B1密封塞、变速箱壳体:无损坏。 据手册规定:所有的橡胶密封圈、密封垫、手动滑阀操纵杆螺栓、卡夹需更换。 五、测量装配 1. 润滑、组装K1、K2、K3; 2.润滑、安装涡轮轴O型环、带垫片的推力滚针轴承; 3.将K1压到K3上;

变速器传动机构布置方案分析

变速器传动机构布置方案分析 变速器传动机构有两种分类方法。根据前进挡数的不同,有三,四,五和多挡变速器。根据轴的形式不同,分为固定轴式和旋转轴式(常配合行星齿轮传动)两类。固定轴式又分为两轴式,中间轴式,双中间轴式变速器。 变速器传动机构有两种分类方法。根据前进挡数的不同,有三,四,五和多挡变速器。根据轴的形式不同,分为固定轴式和旋转轴式(常配合行星齿轮传动)两类。固定轴式又分为两轴式,中间轴式,双中间轴式变速器。固定轴式应用广泛,其中两轴式变速器多用于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的汽车上,中间轴式变速器多用于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的汽车上。旋转轴式主要用于液力机械式变速器。与中间轴式变速器比较,两轴式变速器有结构简单,轮廓尺寸小,布置方便,中间挡位传动效率高和噪声低等优点。因两轴式变速器不能设置直接挡,所以在高档工作时齿轮和轴承均承载,不仅工作噪声增大,且易损坏。此外,受结构限制,两轴式变速器的一挡速比不可能设计得很大。 图3-1示出用在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轿车的两轴式变速器传动方案。其特点是:变速器输出轴与主减速器主动齿轮做成一体,发动机纵置时,主减速器采用弧齿锥齿轮或双曲面齿轮,发动机横置时则采用圆柱齿轮;多数方案的倒档传动常用滑动齿轮,其他挡位均用常啮合齿轮传动。图3-1F中的倒挡齿轮为常啮合齿轮,并用同步器换挡;同步器多数装在输出轴上,这是因为一挡主动齿轮尺寸小,同步器装在输入轴上有困难,而高档同步器可以装在输入轴的后端,见图3- 1D,E;图3-1D所示方案的变速器有辅助支承,用来提高轴的刚度,减少齿轮磨损和降低工作噪声。图3-1F所示方案为五挡全同步器式变速器,以此为基础,只要将五挡齿轮用尺寸相当的隔套替代,即可改变为四挡变速器,从而形成一个系列产品。

1到5的认识和加减法

1到5的认识和加减法 教学目标: 1、会读、会认、会写1―5以内的各数,并注意书写的工整, 2、能用1―5以内的各数来表述日常生活中事物的数量,初步建立数感,并能进行交流。 3、会用5以内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 教学重、难点: 会写1―5各数,初步建立数感。 教学准备: 教师:各种动物的卡片5张以内,1―5的数字卡片,5根小棒,实物投影仪 学生:1―5的数字卡片,5根小棒。 教学过程: 1、导入: 出示主题画:

问:你认为这幅图是什么意思?画的是什么?你从这幅图中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二、主动探索:认识1―――5各数 (一)认真观察,主动学习 1、认识1 (1)问:你看到图中有哪些物体是用1表示的?(学生随意回答)师:凡是象这样:1个人、1个太阳等都可以用数字1表示。 (2)你还可以说出哪些物体可以用数字1表示的? 2、认识2(教学方法同上) 3、认识3 (1)问:图中有哪些物体是用3表示的,请你说一说。 (2)师:象这样的,就可以用数字3表示。 (3)你还可以说出哪些物体可以用数字3表示的? (4)请你拿出3根小棒然后想一想,用3根小棒可以摆成一个什么图形?请你摆一摆。 4、认识4、5(教学方法同上)

(二)、出示计数器 1、先拔一颗珠,问:你认为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如果再增加一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板书:1、2、3、4、5 2、数的顺序 全班齐读:正、反读 教师问:3的前面是几?后面呢?与2相邻的两个数是几?与4相邻的两个数是几? (三)、教师说,学生操作 1、请你伸出4个手指头 2、请你画出3个三角形 3、请你拿出5个圆片。 三、教学写数字1―5 1、教师教拿笔姿势 2、教写每个数字的起笔,运笔、落笔。先教师示范,紧接着,学生书空,然后学生在书中描红。

MG3AMT变速箱拆解

是如何实现这些功能的。

从发展历程上我们可以看出,最初的AMT变速箱是为法拉利、阿尔法罗密欧等F1赛车或者超级跑车研发的。在早期时候用于赛车的变速箱都是手动变速箱,赛车手在换挡时需要断开动力并且需要单手扶住方向盘,这样一来在换挡时机及驾驶安全上都大打折扣,为了弥补这一缺点,设计师们开始研发AMT变速箱,其设计理念就是希望在传统的MT变速箱上增加一套自动的换挡执行机构,这样一来既能继承传统MT变速箱低成本、传动效率高等优势,又能解决MT变速箱换挡麻烦的劣势。 随着AMT变速箱的研发成功,并且在赛车上逐步发展成熟,2000年以后AMT变速箱开始逐步向民用车发展,一般情况下AMT变速箱要么搭载在民用小车上,要么搭载在超级跑车或者赛车上,因为AMT变速箱的换挡冲击的问题,以至于在舒适性上会有所牺牲,所以一般生产中高级轿车的厂家很少会选用AMT变速箱。 ●AMT变速箱的总体构成:传统的MT变速箱箱体/换挡执行机构/TCU/换挡杆

因为AMT设计最初的设想就是能够在传统的MT变速箱上增加一套自动的换挡机构,所以最终研发出的结果也是同样,其有一个传统的MT变速箱的箱体加上一套换挡执行单元总成(MG3上的AMT变速箱是电液控制的执行机构,常见的还有电动控制的执行机构),此外还有一个换挡杆和TCU(变速箱电脑)。

TCU的功能主要包括:1、管理各种传感器的输入信号,包括离合器转速传感器、位置传感器(离合器,选档位置和换档装置)、车速传感器、驾驶员侧门开关(开/关)、点火开关(确定钥匙开位置以及起动)、刹车灯开关(开/关)。2、处理传感器信号及通过CAN线传递来的信号,包括发动机转速、刹车踏板开关(开/关)、加速踏板位置、发动机扭矩、发动机水温等。3、发出控制信号,包括液压组件的控制信号及显示仪表盘和蜂鸣器的信息传递。 ●AMT变速箱箱体拆解:对传统MT变速箱进行简单更改 在动力的传递上,AMT变速箱与传统的MT变速箱一样,动力从发动机的输出轴传递到离合器,然后输入到变速箱的输入轴再经过主减速器将动力传递到车轮上。 ◆整体外部结构

大众DQ200双离合变速箱拆解很有价值哦

眼见为实大众DQ200双离合变速箱拆解双离合变速器,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不过相当于武侠小说里功夫高强的剑客(譬如独孤求败?)---我们能给出的评价就是:快,很快,非常快。而且这种变速器传动够直接、效率够高,亦如高手出招从不拖泥带水...但它为什么快?为什么效率高?它的控制原理究竟是怎样的?又是否真的先进?想知道答案吗?不必去百度,汽车之家已经在这里为您扒开了双离合变速器的外衣--各位,在赤裸裸的变速器面前找寻自己想要的答案吧。 按照惯例,首先简单介绍一下此番“献身“的主角:大众DQ200双离合变速箱--首款实现国产的大众DSG变速器。 ●变速箱?手动变速箱?双离合变速箱? 在动手之前,我们需要先在意识里对双离合变速箱形成一个认知。如果您还不了解变速箱是什么,也还不明白基本的手动变速箱是怎样一个运作机理,我们为您准备了下面这杯餐前酒,请先行品味。 了解了手动变速箱的结构之后,我们再来理解双离合变速箱就简单的多了,从原理上来讲,双离合变速箱相当于两台手动变速箱的合体,一台控制奇数挡位,另一台控制偶数挡位,倒挡则按情况来站队(在DQ200这台7速双离合变速箱上,倒挡算是和偶数挡一伙儿的),然后,在这两台手动变速箱的合体上再增加一套能够控制离合器和切换挡位的控制机构,双离合变速箱的原理就是如此。媒体圈知名的大众工程师“洪工”用“两台手动箱,一套自动拨”来形象的比喻双离合变速箱的原理。下面这段视频,有助于您更直观的了解我们的比喻,也能帮您更坦然的面对接下来从DQ200身上拆解出来的各种零件。 关于“双离合”这个概念的由来和演化史,我们也作为开胃菜一并奉送给大家,请点击下面的查看双离合至今一路走来的起伏和坎坷。

01m自动变速器的拆装 步骤

大众01M自动变速器 ——人员拆装顺序部分分配(试) 视频拆装顺序如下: 一,控制阀的拆卸 1,油底壳螺栓10mm 2,,油滤 3,电磁阀线束 4,阀体螺栓,用内六星扳手TX30,共13个,由里向外,对角拆 二,油泵拆卸 1,泵体与壳体之间的螺栓,TX45, 共7个 三,施力装置和行星齿轮的拆卸 1,取下B2,K2,K1,K3 2,拆下后端盖及输出轴固定螺栓 3,取出输出轴,花键毂,太阳毂 4,取出定位卡环 5,单向离合器 6,行星齿轮机构 7,倒档制动器 四,离合器部分的分解 1,K2——倒档离合器 2,K1——1~3档离合器 3,K3——高档离合器 五,控制阀的检修与装配 拆: 1,将控制阀阀体反面向上 2,用内六星扳手,TX20,取下隔板上的螺栓,共2个,并取下隔板 3,记下单向节流球阀的位置,取出钢球3个,2个定位环 4,将控制阀阀体正面向上 5,内六星扳手取出2个螺栓,TX20 6,取出中间隔板,并取下2个钢球,带弹簧(负责工作压力的调节) 7,取下滑阀的定位销,滑阀应进出自如 (8,主调压阀,可通过调节孔,重新调节主油压, 过低:会造成离合器制动器打滑 过高:会造成换档冲击) 装: 1,装滑阀上盖 2,拧紧固定螺栓,TX20,共2个 3,将控制阀阀体反面向上 4,装3个阀球+2个定位环,(3个单向节流球阀) 5,装上隔板

6,拧紧螺栓,TX20,共2个 至此完成控制阀的检修 六,装油底壳 1,更换密封圈 2,固定螺栓,10mm,共4个, 七,离合器的装配 1,K2——倒档离合器 2,K1——1~3档离合器 3,K3——高档离合器 -----离合器进油孔两侧密封环负责油路的密封,无论是铸铁环还是聚四氟乙烯环,大修时都应更换 4,组装K2, K1, K3 八,油泵装配前应更换密封圈和密封垫 九,装输出轴固定螺栓,13mm,共1个 十,更换后端盖密封圈,并对角紧固好螺栓,10mm,共7个 至此完成自动变速器的全部装配

经纬度转换

经纬度转换 纬线 纬线和经线一样是人类为度量方便而假设出来的辅助线,定义为地球表面某点随地球自转所形成的轨迹。任何一根纬线都是圆形而且两两平行。纬线的长度是赤道的周长乘以纬线的纬度的余弦,所以赤道最长,离赤道越远的纬线,周长越短,到了两极就缩为0。从赤道向北和向南,各分90°,称为北纬和南纬,分别用“N”和“S”表示。经度分东西,指南北,纬度分南北,指东西。 重要的纬线: 北极圈(66°33' 38" N) 北回归线(23°26' 22" N) 赤道(0°N) 南回归线(23° 26' 22" S) 南极圈(66°33' 38" S) 长度不同(离赤道越远的纬线越短) 经线 经线也称子午线,和纬线一样是人类为度量方便而假

经纬度(5张) 设出来的辅助线,定义为地球表面连接南北两极的大圆线上的半圆弧。任两根经线的长度相等,相交于南北两极点。每一根经线都有其相对应的数值,称为经度。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子午线命名的由来:“某一天体视运动轨迹中,同一子午线上的各点该天体在上中天(午)与下中天(子)出现的时刻相同。”不同的经线具有不同的地方时。偏东的地方时要比较早,偏西的地方时要迟。 重要的经线: 本初子午线 巴黎子午线 180度经线 西经20度(W) 东经160度(E) 所有经线长度相等 经度 东经正数,西经为负数。经度是地球上一个地点离一根被称为本初子午线的南北方向走线以东或以西的度数。本初子午线的经度是0°,地球上其它地点的经度是向东到180°或向西到180°。不像纬度有赤道作为自然的起点,经度没有自然的起点,做为本初子午线的那条线是人选出来的。英国的制图学家使用经过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子午线作为起点,过去其它国家或人也使用过其它的子午线做起点,比如罗马、哥本哈根、耶路撒冷、圣彼德堡、比萨、巴黎和费城等。在1884年的国际本初子午线大会上格林尼治的子午线被正式定为经度的起点。东经180°即西经180°,约等同于国际换日线,国际换日线的两边,日期相差一日。 经度是指通过某地的经线面与本初子午面所成的二面角。在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叫东经,在本初子午线以西的叫西经。东经用“E”表示,西经用“W”表示。

一年级数学,1-5的认识和加减法(一)

de rènshihéjiāJIǎN Fǎ 1-5的认识和加减法(一) jièxiàn shíqín g jìn g CHōU xiàngchūgèshù (二)借现实情境抽象出1~5各数 shēnghuóqíngjìng chōu XIàNG gèshùwèntí túzhōngshìwùdeshùliàngkěyǐyòng jǐláibiǎoshì 一、生活情境,抽象1~5 各数问题:图中事物的数量可以用几来表示? fāxiànbùtóngshùliàngdeshìwù (一)发现不同数量的事物 wèn tízhèshìjǐ 问题:1. 这是几? túzhōngnǎxiēshìwùdeshùliàngkěyǐyòng láibiǎoshìwèn títón g XUémen rènsh izhèshìjǐ ma 2. 图中哪些事物的数量可以用“5”来表示?问题:1. 同学们认识这是几吗?

KUòzhǎnrènshi tǐ HUì de jī shù yì yì 二、 扩 展 认 识,体会 1~5的基 数 意义 bǎi yī bǎi (一) 摆一摆 cāo ZUò qǐngnǐnáchūshùliàngshì dexiǎobàng 操 作 : 请 你拿 出 数 量 是“2”“3”“4”“5”的 小 棒 , zàishù z ì k ǎpiànxiàmianbǎichén g nǐ x ǐ HUAN de yàng zǐ 在 数 字 卡 片 下 面 摆 成 你喜 欢 的 样 子 。 wèn tí nǐnéngnáchūshùliàngshì dexiǎobàngma 问 题:1. 你 能 拿 出 数 量 是“1”的 小 棒 吗? xiǎobàngyīnggāibǎizàinǎzhāngshù zì kǎpiàndexiàmian 2. 小 棒 应 该 摆 在哪 张 数 字卡 片 的下 面 ? SHU ō y ī SHU ō zàiwǒmenshēnbiān hěn DU ōsh ìwùdeg èsh ùfēnbi ékě y ǐ yòng (二) 说 一 说 2. 在 我 们 身 边 ,很 多 事 物的个 数 分 别可以 用 1、2、3、 chú le yòngxiǎobàng nǐ háinéngyòng qí tāfāngshìbiǎoshì gèshù láibiǎoshì n ǐnéngjǔ lì SHU ōSHU ōma 1. 除 了 用 小 ma 吗? 棒 ,你还 能 用 其 他 方 式 表 示 1~5 各 数 4、5来 表 示,你 能 举例 说 说 吗?

自动变速器拆装实习报告

自动变速器拆装实习报告 学校:华南农业大学 学院:工程学院 班级:车辆2班 姓名:陈树郁 学号:201131150501

一. 实习目的 1、学会拆装自动变速器; 2、加深对自动变速器主要零部件的认识 3、熟悉行星齿轮机构的结构及其工作过程。 4、熟悉各档位下各离合器、制动器和单向离合器的工作情况,并能初步判断自 动变速器的简单故障 二. 实习设备 1、日产千里马RE4F02A变速器、丰田A341E自动变速器各一台。 2、卡簧钳若干、各种规格的T型套筒、胶锤一个、铁锤一个、铜棒一个、螺丝批若干。 3、大众拉维娜式变速器与丰田A341E自动变速器的各档位动力传递路线图。 三. 实习注意事项 1. 应将所有零件按拆卸顺序依次排放整齐以便变速器的组装。 2. 安装时不要用暴力使零件安装到位,防止卡死和零件变形。 3. 由于变速器经过多次拆装,润滑油流失较多,出现零件难以安装的现象,所以在安装时应使用适量ATF油,便于安装。 4. 注意变速器加工表面毛刺和未倒角锋利的地方,以防受伤。 四. 拆装过程 由于此次拆装的变速箱都为液力机械变速形式而不是CVT无级变速器,所以两种变速器都以行星齿轮机构作为动力传递元件。一下是单排行星变速机构的工作原理,由推导可得: n1+an2-(1+a)n3=0(n1、n2、n3分别为太阳轮、齿圈和行星架的转速)

即:行星架输出,则同向减速;行星架输入,则同向增速;固定行星架,则反向输出动力;只有固定其中一个或者两个元件行星机构才起传动作用,固定两个元件的则会出现直接传动,三个元件都不固定则不起动力传递作用。 1.大众拉维纳式变速器的拆装 大众拉维纳式变速器传递路线及各档执行器工作情况 D 1挡C1F R挡C2B1 L挡C1B1 2挡C1B2 3挡C1C2C3 4挡C3B2 拆装顺序 1) 拆卸变速器差速器外壳上的紧固螺栓,取下差速器外壳。 2) 拆下自动变速器油底壳,断开油路电磁阀的接线头,拆下油路总成。 3) 取下减速器大齿轮和差速器齿轮总成,以及与其连接的输出轴。 4) 松开制动器锁紧机构。

机床主传动系统(主轴变速箱)课设说明书

目录 一、题目要求 (3) 二、运动参数 (3) 三、主传动结构方案制定 (3) 四、传动结构式、结构网的选择 (3) 五、确定转速图 (4) 六、绘制主传动系统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结构的选择、设计与确定 (7) 八、传动件的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九、结构设计 (10) 十、传动件验算 (11) 十一、课程设计的体会 (13) 十二、参考文献 (12)

一、题目要求 设计内容:机床主传动系统(主轴变速箱) 加工材料:碳钢、铸铁 刀具材料:高速钢、硬质合金 题目:最大工件回转直径 D=400mm ,普通车床主轴变速箱设计,主轴的转速范围25~1120r/min,级数 Z=12,电机功率 N=5.5KW。 二、运动参数 根据题目要求,机床最高转速为n max =1120 r/min,最低转速为n min =25 r/min, 转速级数Z=12,由此计算公比φ为1.41,查阅标准数列表,得各级标准转速为1120 r/min,800 r/min,560 r/min,400 r/min,280 r/min,200 r/min,140 r/min,100 r/min,71 r/min,50 r/min,35.5 r/min,25r/min。 三、主传动结构方案制定 (1)主轴传动系统采用三角型传动带、齿轮传动; (2)传动形式采用集中式传动; (3)主轴换向制动采用双向片式摩擦离合器和带式制动器; (4)变速系统采用多联滑移齿轮变速。 四、传动结构式、结构网的选择 4.1确定传动组几个传动组中的传动副数目 传动组和传动副数可能的方案有: 12=4×3 12=3×4 12=3×2×2 12=2×3×2 12=2×2×3 在上列两行方案中,第一行方案有时可以省掉一根轴。缺点是有一个传动组内有四个传动副。如果用一个四联滑移齿轮,则会增加轴向尺寸;如果用两个双联滑移齿轮,则操纵机构必须互锁以防止两个滑移齿轮同时啮合。故不宜采用。 根据“前多后少”原则对第二行三个方案进行比较,12=3×2×2的方案是可取的,但是由于Ⅰ轴装有双向片式摩擦离合器,为减小轴向尺寸,第一传动组的传动副数不能多,以2为宜,故应选择方案12=2×3×2。 4.2传动系统扩大顺序的安排 12=2×3×2的传动副组合,其传动组的扩大顺序又可以有以下6种形式: 12=2 1×3 2 ×2 6 12=2 1 ×3 4 ×2 2 12=2 3 ×3 1 ×2 6 12=2 6×3 1 ×2 3 12=2 2 ×3 4 ×2 1 12=2 6 ×3 2 ×2 1

《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设计

113《1~5的认识和加减法》单元教学设计(讨论稿) 华景小学 朱海英 一、本单元知识框架 二、本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 三、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在学前已初步认识10以内各数,会数1至10以内物体的数量,所以本单元的学习对学生来说是相对简单地,但是,根据我们对孩子们的学习前测了解到部分孩子在数数时是杂乱无章的,这种数数的习惯在数量少时弊端不明显,但当东西比较多,比较杂乱时,孩子们学会按照一定的顺序去数数就很重要了,所以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要将教学重点放在指导孩子们学会按一定的顺序数数,并且数与物要一 一对应,培养良好的数数习惯,为后续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本单元教学目标 1、能熟练地掌握1~5的基数的含义、认读写、数的顺序、比大小;第几(序数含义)以及数的分解,初步建立数感。 2、正确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3、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比较熟练的计算5以内加、减法。 4、在数数、认数、算数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学习中激发学好数学的兴趣并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本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1、基数和序数的区别。 2、准确使用“>”、“<”号。 3、比较熟练地口算5以内的加减法。 六、本单元评价要点 1、能熟练地掌握1~5的基数的含义、认读写、数的顺序、比大小;第几(序数含义)以及数的分解,初步建立数感。 2、正确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3、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比较熟练的计算5以内加、减法。 七、各小节教学目标及课时安排 本单元计划课时数:13节

八、各课时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认识1~5》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认识1~5,会用1~5这5个数表示物体的个数。 2、知道1~5的先后顺序,会正确读、写1~5。 3、培养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预计教学时间:1 节 三、教学重难点 知道1~5的先后顺序,会正确读、写1~5。 四、教学活动 (一)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师:同学们,你喜欢去动物园吗?你喜欢动物园里的小动物吗?育才小学一年级(1)班的同学也去野生动物园参观了。小朋友们可开心啦!让我们一起来瞧一瞧他们看到了那些小动物吧。 (二)看图认数、读数,从现实中抽象出数 1、教师:找找动物园里有哪些动物?他们的数量各是多少?(学生小组内交流,教师有意识引导学生按不同事物类型分类数书,有序观察。) 2、学生汇报,教师一边贴图片和相应的数字卡片) 2、教师:图中还有什么?他们的数量各是多少? 3、教师:同学们说的很好!像同学们说的一样,生活中许多事物的个数都可以用数来表示,比如太阳的各种个数可以用1表示,2头犀牛可以用2表示,2棵小树也可以用2表示。你会想老师这样说吗? 4、认读1~5,同时让学生找出自己相应的数字卡片摆在桌子上。 (三)反馈实践 1、教师说一个数字,学生用小棒表示。你还可以用其他方式表示这个数吗? 2、老师拿出3个苹果,你能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和老师同样多的苹果数吗? 从抽象的数中再回到实践中去,让学生通过表学具进一步体会数的基本含义,在操作与实践中逐步形成数的顺序,发展数感。 (四)感知数的顺序 1、逐次感知1~5的顺序 教师示范,学生跟着摆。 先摆1个圆片,再摆1个圆片,是几个?这个2匙怎么来的? 再摆一个,是几个?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