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法理学原理08-09、09-10、10-11期末试卷(有参考答案)

法理学原理08-09、09-10、10-11期末试卷(有参考答案)

法理学原理08-09、09-10、10-11期末试卷(有参考答案)
法理学原理08-09、09-10、10-11期末试卷(有参考答案)

一、面对“法官在疑难案件中运用道德原则进行审判”这一事实,排他性实证主义如何解释,才能排除法律效力领域的道德论证,坚持“法律绝对道德无涉的积极的分离命题”?

德沃金认为法官在疑难案件中运用到的原则进行审判,似乎说明了道德因素作为法律有了一定的约束力,从而推导出法律在效力上与道德存在联系。德沃金也正是基于此将法律原则与政治道德连接在一起,使得法律与道德之间的界限被打破。

拉兹对比不以为然,根据社会来源命题以及其所衍生的排他性实证主义的观点。试论证如下:

首先,拉兹强调对于法官具有约束力的标准与具有法律效力的标准并非同一概念。他例举了在国际私法中,外国法对法官具有约束力,外国法本身在国内并不具有法律效力。强调说明道德原则对于法官具有约束力,而道德原则本身并不是法律。

其次,既然道德有可能对法官产生约束力,但并非所有的道德原则均可以被法官所援引。拉兹认为,法律原则同样是可以基于一个判断标准来评判其效力的,即法律原则的来源。从而拉兹提出他的社会来源命题:

社会来源命题的首先是社会命题,指出法律是什么和法律不是什么是一个社会事实问题。其次的该命题是有关强社会命题和弱社会命题。它们二者是以某一社会条件是形成某一规则的必要条件还是充分条件为区分标准的。因为弱的社会命题会将某些法律的鉴别依赖于道德论证。因此,在拉兹看来,在弱的社会命题之中需要加入来源这个要素,使之成为强社会命题,并把它视为实证主义的基本命题。

社会来源命题认为,当某一法律的内容及其存在并不借助道德的论证时,这个法律就有了一个来源,来源并非仅仅包括“形式来源”(例如立法或者法官作出的判例),同时还包括所谓的解释性资料。当法官应用确定的法律规定来解决纠纷时,此时法官的行为具有来源,而遇有疑难案件时法官的行为部分建立在到的权衡的基础上,如果这种道德权衡拥有上述所说的“来源”,例如法律中有规定的一些道德原则,那么这时的裁判即具有法律效力。但如果法官在法律领域外进行了权衡,此时法官的行为就没有来源,也就不是具有法律效力的论证。

由于来源本身是一个社会事实,因此,拉兹强调:法律的内容及其存在可以参照社会事实得以决定,而无需依赖于道德上的权衡。

最后,拉兹区分了两种不同的原则:属于法律组成部分的法律原则与不属于法律组成部分的其他原则。拉兹通过“来源命题”证明,只有被形式化的承认规则赋予效力的原则才是法律原则,因此原则的法律效力并非来自于它与政治道德的沟通。

总结,拉兹在来源命题中重新确立的,是形式化的承认规则,即承认规则并不包含任何的价值判断,完全体现为立法、判例与习惯法这样的实质标准。他坚持积极的分离命题,从而实现在法律领域驱除道德论证的可能性。

二、有的法律经济学学者主张:“法律的价值就是为了社会利益的最大化”。请运用法律价值的理论分析这句话的含义及存在的问题。

法律经济学以科斯定理为基础,以财富最大化为核心原则,运用经济学工具对法律进行全面的分析。波斯纳即是该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所有法律活动,包括一切立法、司法以及整个法律制度事实上是在发挥着分配稀缺资源的作用。因此所有法律活动都要以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合理利用,即效率最大化为目的。

法律经济学作为法律现实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反对法律形式主义的形式逻辑至上观念,认可司法裁判中引入价值判断。而如何实现价值判断的客观化,法律经济学提出以“社会利益最大化”或“效率最大化”等,从而给法官的司法裁判指明方向。

但是,这种主张并非完美。试论证如下:

首先,这种主张仅仅关注了法律的外在价值,即法律作为一种工具的价值。外在价值的最大特点就是工具性,即如果有一种更好的工具加以替代的话,那么原来的工具就显得没有价值。法律的价值也是这样。如果仅仅着眼于其外在价值,那么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法律却显得并不是那么有价值。因此应当更加关注法律的内在价值。内在价值包括构成性价值和固有价值。但是无论构成性价值和固有价值,都指向了法律价值的不可替代行,而这才是法律真正价值之所在。

其次,单单从外在价值上来讲,法律经济学的分析也并不是十分理想。理性经济人的家丁能否扩展到政治道德领域是一个问题,一些法律中的特定的问题,如叛国罪,强奸罪的经济分析也不能令人信服。在价值论上,社会利益的最大化就是正义的说法也是值得推敲的。

最后,在美国式的实用主义的寻求确定性的思维道路上,由于道德的无可避免的地方性、主观性和不确定性,波斯纳版的法律经济学以效率的确定性为由,选择法律的效率标准并进行了其理论体系的建构。然而,效率其实本身是不确定的。法律经济学仍是一种主观主义的理想思维,因此“谁来判断社会效益”这又是一个难解之谜,很难实现价值判断的客观化。

三、请比较法律的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这对概念,并且说明它们各自在法律实践中的意义?

法律的价值包含两种类型:法律的外在价值和法律的内在价值。所谓法律的外在价值,就是指与法律相关的那些制度化的道德准则,即法律作为一种工具可以实现的外在目标;相应地,法律的内在价值就是指法律自身拥有的、无法被其他行为所取代的价值。法律的外在价值不能独立于其他价值而单独存在,只有在特定条件下,才能将某种价值称为外在价值。而法律的内在价值不以其他价值为条件或前提。

法学方法论有两个重要的功能:一是落实现行法的拘束效果,二是实现价值判断的客观化。当我们将法的价值和实现价值判断的客观化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就走向了法的外在价值方向;法的内在价值很重要的显现在它的现行法拘束效果,因为现行法的拘束效果当然只有法律才能提供。

在法律实践中的实现价值判断的客观化是外在价值的讨论,在法的价值客观化的讨论当中我们要注意原本外在价值和派生外在价值的区别。派生外在价值从其他的外在价值中衍生出来,原本外在价值从已有的法律规范中就可以推导出。价值判断的客观化是因为价值判断本身容易主观,价值判断主观体现在,当我们有一个价值的时候,我们把这个价值当作衍生的基础向外衍生,可以衍生出很多的价值。

在司法实践中,在进行法的价值的衍生的过程中,会是越来越抽象的过程。比如合同可以衍生出意思自治,而意思自治继续衍生可以得出自由的观念。所以在进行具体的裁判的时候,如果在实在法发现的规定有一个相对明确的价值——非派生的价值,它与派生的价值冲突的时候,我们要以最简单最初的价值为准,不能以过度引申的方式来把任何的法律规定与过分抽象价值发生关联。我们不能以过度引申的法律规定来和过度抽象的东西发生关联。因为这是一个外在价值,而一个实务能产生的外在价值时可以无穷无尽地推导下去的,以至于过分脱离最初的主体。由于外在价值有极强的衍生性,所以讨论实务时不能只注意到外在价值或者以其为主。在法律实践中,我们遇到的案件往往与外在价值有关,因为内在价值不会冲突,他们共同组成了这个事物。而外在价值会冲突。我们在不同的关系中要选择非派生行的价值。而在同一等级中,我们才真正需要价值上的衡量和判断。

所以司法实践中往往跟外在价值有关,与内在价值无关,因为内在价值与事物的存在有关,使得内在价值之间不会冲突,它们的存在使得事物存在。而外在价值一定会冲突,因为每个人看到的外在价值不一样。外在价值的第一种冲突是非派生性价值和派生性价值的冲突,我们应当选择非派生性的价值为准,否则讨论会越来越抽象,可供选择的机会太过巨大。第二种是同一层次的非派生价值之间的冲突,这个时候就要进行价值判断和衡量。

四、有人认为:外部证成必然包含一个内部证成。问题:你认为这种说法正确么?为什么?

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内部证成是指从前提到结论或决定是依照可接受的推理规则推导出来的。内部证成馆舍的知识从前提到结论之间的推论是否是有效的,而不关涉各个前提是否为真,只要是推论规则是有效的,即使各个前提不为真,最后推出了一个不为真的结果,也不为内部证成所关注。而外部证成是指如果一个决定的前提是根据判断的人所运用的标准被认为是“正确的”。也就是对内部证成各个前提有效性的论证。根据阿列克西的观点,外部证成的对象是,对内部证成所使用的各个前提的证立。

内部证成和外部证成是相互关联的。外部证成是将一个新的三段论附加在原来内部证成的三段论链条中,这个新的三段论是用来支持内部证成的前提的。例如,在一个内部证成S1中,有一个大前提A,一个小前提B,从而推导出一个结论C。这是一个典型的内部证成的过程。然而C的有效性不仅仅取决于S1推理规则的正确性,而且取决于A个前提自身的有效性。于是,需要对A的有效性进行证成,这是一个外

部证成。而在A的外部证成中,A由原来的前提变成最后的结论,而推导出A有效性的,则是另一个内部证成,设大前提为D,小前提为E。因此,原本的内部证成为A、B——C。而对A进行外部证成为D、E——A 这个证成又是一个内部证成。这就意味着对法律决定所依赖的前提的证成本身也是一个推论的过程,也就是在外部证成中叶必然地涉及到内部证成。

五、法律实证主义和自然法的现代争论。

争论的核心:法律与道德之间是否存在必然联系;法律是否属于某种社会现象或人类的创造物。如果用命题来称呼,则法律实证主义和自然法的现代争论主要围绕两个命题展开:分离命题和社会事实命题。

分离命题具有的含义:

1、分离命题关注的法律与道德的分离,是关于“法“的判断,而非基于某一特定法律规定的判断;因此它表明的是“法”与道德之间的分离,并非特定法与的的分离。

2、分离命题并非属于经验性论题,并非是指实施中法律与道德截然分离,它只证明法律与道德之间存在着概念上的、逻辑上的分离就够了。所以它是以“是与非”为表示的逻辑命题。它表明某一行为标准在法律上的有效性并不依赖于道德规范。

3、分离命题的逻辑性,只存在有效或无效、成立或不成立,排除了两个理论之间妥协的可能。

4、分离命题是一个消极命题,它只否认对法律进行道德评价的必要性,并非认为法律或者某一具体法律规定应该无视道德评价甚至应当与道德评价针锋相对。

奥斯丁、凯尔森和哈特,以及后来的拉兹、拉兹都支持分离命题,但是分离命题的具体含义有所不同。但自然法显然不认可,典型代表人物德沃金主要以哈特的理论为主,运用原则理论和规范规则对分离命题提出挑战。原则理论目的有二:1、肯定“承认规则无法辨识原则”削弱承认规则解释力;2、通过肯定原则的法律属性及其与政治道德的同质性,将法律与道德必然联系起来。而规范规则直接挑战承认规则的属性,规范规则不但具有承认规则的属性,而且它又来自于政治道德,因此又承认规则保障的法律界限由此溃败。

社会事实命题: 关于法律是否属于某种社会现象或人类的创造物的一个命题.法律实证主义者在社会事实命题差异较大,其中凯尔森不支持。

关于社会事实命题,奥斯丁持“法律命令说”,法律是一体三面的,它是主权者发布命令,对命令的接受者就意味的义务,不遵循命令就意味着制裁。奥斯丁理论中命令、主权者与服从习惯东是经验的。

哈特用初级规则和次级规则理论来解释法律体系,初级规则效力来源于次级规则中的承认规则,而承认规则是社会规则,其效力源于社会规则自身的特殊性:结合社会事实性和规范性。

德沃金质疑承认规则的社会属性。由于承认规则被哈特确定为某种事实,德沃金以“理由分歧”摧毁承认规则的稳定性,以“语义学之刺’否认借助语义学方法解决承认规则确定性的可能,最终以”基于独立信念的共识“否弃承认规则的事实性。

六、试论述法的内在价值。

传统上认为,法律的价值:指法律这个客体的性质对于人的主观需要的满足程度。法的价值成了实现特定目标的工具,工具性色彩浓重,因此也缺乏足够的客观性或稳定性。

但我们知道对于确价值的分类,价值可以分为外在价值和内在价值,外在价值是指一个事物具有工具上的重要性,其重要性来自于外在于自身的可欲的目的,即可以用该事物达到一定目的的价值。内在价值则是指该事物本身的重要性来自于自身,而不依赖于外在的目标。内在价值又分为构成性的内在价值和固有的内在价值。构成性的内在价值是指一事物是另一有价值的事物的组成部分,失去了这一事物,则另一事物则会从性质上发生根本的改变。而固有价值则强调一个事物作为事物本身的存在价值。

如果法律的价值就是指法的外在价值,我们发现它有重大缺陷:

1、自身缺乏足够的重要性,因为它具有工具性,可被替代

2、价值判断具有主观性,法的价值含义无法清晰呈现

3、法的价值的各种争议都无法顺利压倒其他看法,无法成为解决时间问题的稳定基础。

因此,强调法的价值必须从法的内在价值着手,它使得法律这种行为准则的一区别于其他的行为准则,成为现代社会最为重要的行为标准。

法治是法的最重要的价值,是于其构成性的价值。陈景辉教授认为:第一,无论在何种社会中,价值分歧必然存在且有导致社会分列的危险性,因此有效解决价值分歧必然具备“善”的道德性。第二,以法律为主的公共判断标准,是解决价值分歧的主要举措,从表面看来,这似乎在强调法的工具价值,但实际上刚好相反,公共判断标准拥有的构成性内在价值。因为一旦失去这种公共标准,价值分歧将会摧毁社会的存在。因此是否存在公共判断标准,是衡量该社会是否存在的关键标志。从这个意义上将,法具备了构成社会存在的构成性内在价值。

法律的价值可能存在冲突:法律的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的冲突;法律的外在价值之间的冲突。

前者应坚持内在价值由于外在价值;因为内在价值涉及整个法律体系是否存在的问题,保护外在价值而推翻内在价值,就会使得整个法律体系处于瘫痪;而且外在价值一定是以内在价值为基础的,否定内在价值的基础上实现外在价值的做法,自身有矛盾。

后者又有三种情况:直接外在价值之间;间接外在价值之间;直接外在价值与间接外在价值之间;前两个都是同类价值,通过权衡;第三种,一般间接外在价值优先。

七、规则在实践推理中的角色。

在拉兹看来,规则是以充当行为理由的方式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这表明,规则是行动理由的特殊方式。因此,要想知道规则在实践推理中的角色,首先要了解行为理由对实践推理的作用。

所谓实践推理,是通过理性反思的方式来决定什么是应当做的思维过程。它有两个一般性特点:一,它的主题是应该做什么,其目的是要引起一个行动;二,实践推理涉及各种理由,实践推理过程必然表现为对各种理由的平衡或选择。

理由主要有以下两种:

有关信念belief,观念理由,理论理由

理由

针对行动action实践理论说明性理由

正当化理由(法律关注)

在实践推理中,如果正当化理由处在同一个等级上,这个理由就是一阶理由;道德理由是典型的一阶理由,表现为经权衡后的选择。而为了克服适用一阶理由的缺陷(可错性、成本高、社会合作难)就产生了二阶理由,通过对某一个场景之下某一个理由的分量给它固定化,来解决该缺陷。规则就是二阶理由,从而可以排除权衡,直接适用。

规则的分类。规则一般分为经验规则和真正的规则。

经验规则没有规范力

真正规则用来弥补道德判断的缺陷

真正的规则分类如下:

道德规则

真正规则权威规则

惯习性规则

作为经验总结的经验规则可以更好的解决问题,但它不是真正的规则,因为它没有规范力。经验规则无法合理的称为规则,它实际上不过是以“规则”形式出现的“通盘考量”而已。

而真正规则中的三种规则都是有规范力的,道德规则的规范力来自于道德实践,对道德落实;权威性规则提供的是断然性的指示,对断然性目标的实现;惯习性规则为我们实现社会合作提供基础。

当然,规则作为行动理由的特殊方式,自然有其特殊性。规则是一种一般性的规定,以“全有或全无”的方式适用,可以提供一个无需权衡的、凸显性的行动方案。相较于原则来说,规则本身具有较高的确定性,它所提供的是一个完全的行为理由,即只要确定规则适用于给定情形,它就能产生一个决定性的行为理由,不需要进一步的权衡。

规则作为法律推理依据的理由,具体对于法律推理的影响包括两个方面。其一,当行为被规则所指引时,行为人必须被限定为只能依据规则的要求行为,或者说,行为人对于规则的遵从是因为在遵从之外别无他种选择。其二,他要求行为人相信规则产生了实践差异,即缺乏规则引发的动机,他可能以与规则相悖的方式行为。因此规则并没有给行为人自身的权衡留有余地。

如果规则与其正当化理由不一致,规则就存在规范性裂缝,包括过度包含和过少包含。因而产生了不同法律推理的模式,不同模式下规则都有不同角色。

1、特殊主义。要求直接从原则中获得最佳结论,规则在实践推理中并无约会苏里,决策者可以不受规则的约束,规则只是被当作与其他理由统一性质的理由进行权衡。

2、审慎的特殊主义。它除了要考虑实质性的最佳化外,还要考虑规则自身存在的价值以及违反规则对这些价值所造成的伤害。

3、推定的实证主义。推定规则是正当的,从而根据规则使获得的结果具有优先性。但只要存在足够强大的理由,偏离规则就是正当的。

4、基于规则的推理。这是拉兹提出的模式,区分一阶理由和二姐理由,当二者冲突时,二姐理由依据其类型直接排除并取代与之冲突的一阶理由。拉兹认为,法律理由就是这种排他性理由。

不难发现各种推理模式都有硬伤,理论上的最佳决定模式,应该根据产生的决策集合来判断,结合社会环境来判断。人类普遍选择法治,就是避免个人权衡所产生的错误和社会合作难题,它必须容忍权威的错误并承担这些错产生的风险。因此,还是倾向基于规则的推理。

根据上述各种推理模式的分析,最佳的是基于规则的推理。因此,规则在实践推理中应该是这样适用:有规则适用规则,即使与原则矛盾。

八、什么是“哈特-德沃金”论战?主要争议点是什么?

20世纪60年代中期,美国法学教授德沃金对英美传统法学观点进行了批判,他一方面批判美国的实用主义法学,另一方面则攻击法律实证主义。在批判法律实证主义时,德沃金将以哈特为代表的现代法律实证主义归结为“规则论”模式。他将哈特理论进行抽象处理后形成以下三个部分:一、系谱化的承认规则。系谱化指涉的是承认规则在鉴别法律规则过程中的形式化特征,亦即一个规则一旦符合承认规则即是法律,而不考虑是否符合承认规则内部的价值判断,承认规则的效力源于其存在,而非内容。二、一旦法律规则无法完全适用于现实案件,法官只能转向“自由裁量”(discretion)。三、如果没有适用于某人某事的法律规则,则该人没有义务,法官在自由裁量时并非在实施某项既有的权利。这三个部分就是德沃金批判的对象。

德沃金坚决反对规则模式论,指出在一个法律制度中,除了规则之外,还有原则(为社会秩序所承认的正义和公平的普遍原理)、政策(有关社会经济、政治或社会发展和改革的目标的政治决定)。因此,当法官处理无规则直接规定的疑难案件时,他们必须遵守原则、政策等,根本不存在也不应当赋予法官自由裁量权。如果允许法官行使自由裁量权,既必然危及司法权从属于立法权这一民主政治的公理,又必然毁坏不得溯及既往地适用“新”法这一法治原则。

德沃金对法律实证主义的批判引起了实证主义者的反批判,终于发展成为有众多法学家参加的论战。这场论战涉及到法的性质、法的渊源、司法推理、自由裁量权、法的存在和统一基础、民主和法治等法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战后西方法哲学界水平最高的一次论战。哈特随后对德沃金的批判作了回应,声称仍然坚持自己的观点。

德沃金全面批判了由承认规则保障的分离命题以及法律的社会规则理论,他还证明法律原则与政治道德相互沟通的基础上,否定了法律与道德之间的界限。

总结之,论战的议点有:

1、承认规则保障的分离命题是否成立,系谱化的承认规则能否承认效力源于其内容的法律原则;

2、法律的社会规则理论能否成立,在区分协同性道德和惯习性道的情况下,义务来源与道德观念能否区分开来,“法律是事实”能否成立;

3、法律与道德之间的界限是否可以区分开。

九、法律现实主义的鼻祖霍姆斯法官说:“法律的生命从来不是逻辑,而是经验。”问题:从这句话中你能引申出什么样的看法?

这句话是美国法律现实主义的领军人物霍姆斯提出,旨在批判法律形式主义。法律形式主义强调:法律是一套有序的概念与原理组成的体系,遵循机械主义的推理方式,尤其强调演绎推理,排除自由裁量,能得出唯一正确答案。

必须注意到,法律现实主义一边反对法律形式主义,一边也反对实证主义和自然法对法律确定性所达成的共识。法律现实主义将免除自由裁量作为法律实践的主要特征,有别于自然法与法律实证主义都坚持某种受约束的自由裁量。

霍姆斯的这句话,是为了表达普通法的一般观念,认为除了逻辑意外的其他工具也是需要的。他反对的只是认为法律中唯一起作用的是逻辑的观念,而并不是反对逻辑的作用。这里的逻辑实际是指,在坚持法律确定性的理论者看来,实现法律确定性的工具就是形式推理,典型代表是司法三段论。而他认为的“经验”,则是指在法律实践中裁判者的通常做法。作为裁判者之外的旁观者可感受到的法律经验,就是法官针对具体个案所作的裁判。霍姆斯实际上想证明:实际的司法裁判中,法官并未真正受到法律规则的约束,而是相当个别化的针对案件自行得出判决结果。法律的实际裁判才是法律的真正意义所以在。因此,他坚持预测论,认为应当把对法官将要作出的判决的预测视为法学研究的起点。

法律现实主义内部划分为规则怀疑论与事实怀疑论,都是对霍姆斯“反对逻辑,重视经验”的深化。规则怀疑论主要围绕法律规则确定性与可预测性展开。区分书本上的规则与行动中的规则,通过对裁判过程的观察,书本上的规则重要性大为降低,应着重讨论影响裁判过程的其他因素,应将法律规则与司法裁判分离开来。但规则怀疑论推展到极端,就会得出所有法律规则对于司法实践都不具有关键影响的结论。

事实怀疑论奉行更为极端的法律现实主义立场,它同样否认法律规则在司法裁判中的地位,而且认为案件事实的确定本身就是一个极不确定的过程,各种因素都会影响法官和陪审团对事实的判定,各种无法理解的因素导致对事实的发现成为一个相当任意的情形。因此,即使法律规则是可预测的、确定的,也会在随机性的案件事实面前失去意义;更不用说如果规则本身就是不确定的,那么司法裁判过程的确定将会最终完全消失。

法律现实主义也受到诸多批判:

1、不符合权力分立的观点。在权力分立中,立法者独占立法权,法官只能在尊重立法者基础上,将立法者制定的法律适用于待决的纠纷中;

2、法适用与法制订的区分。法官只能拥有“弱”意义上的自由裁量,司法活动必须以一个可供法官依循的客观法上的标准之存在为前提。

3、法律现实主义内在存在矛盾。法官的行动和行为人的预测都是以相应行为准则的存在为条件;如果不存在相应标准,法院的行动和预测就会失去基础。法官的造法权限不同于立法者的立法权限,因此无法造成大规模的法律改造与引进新的法律规定。

法律现实主义揭示了司法裁判过程的某些真是庆幸,但过分扩大了这些情况,以至于得出从根本上否定了法律确定性这个不适当的结论,挑战了法律与司法裁判的某些前提,因而整体理论有待商榷。

我们知道法治预设了相对稳定的社会,这也是社会的常态。此时社会福利函数是相对稳定的,在每一个法律范式的发展与完善中,法律推理是基本的。所以可以说“法律的生命在于社会福利,法律的成长在于逻辑!”也可以引用布宁的话“法律的生命不是逻辑,而是由逻辑构造的经验。”

十、法学方法论与法学研究的方法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法学方法论是一个典型的地域性概念,它是一个典型的德国式用语。法学方法论是对法学方法的反思和理论化,而这里的“法学”一词主要指的是“法教义学”。考夫曼认为:法教义学者从某些未加检验就被当做真实的、先予的前提出发,从特定国家的线性有效的实在法出发。法教义学的研究任务是厘清有效

的法律规范的内容并将其重新阐述为一个体系整体。这样,法教义学研究任务可以用两个词标示:解释和体系化。

而中国学者提到法学方法论往往用“法律适用的方法”这个概念。舒国滢教授在介绍法学方法时是这样阐述的:广义上讲,法学方法,包括法学建构的方法(即从某种目的出发建构法学概念和理论体系的方法)、法学研究的方法(即正确地进行法学研究所应遵循的一套原则、手段、程序和技巧,如哲学的方法、历史考察的方法、分析的方法、比较的方法、社会学方法等)和法律适用的方法。从狭义上讲,法学方法,主要是指法律适用的方法。以事实的认定和法律规范的寻找为中心,法律适用的方法(即法学方法论)所研究的主要问题包括:(1)法条的理论;(2)案件事实的形成及其法律判断;(3)法律的解释;(4)法官从事法的造续之方法;(5)法学概念及其体系的形成。

从上段中,法学方法的广义角度出发,我们大致可以得出法学方法论与法学研究的方法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了。

二者的联系有:1、都是对“法律”的研究

2、法学研究方法的成果为法律人理解法律现象和法律规范提供基础,从这一层面上讲法学研究的方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法学,从而推动法学方法论的不断完善。

3、同时法学方法论中强调的价值判断客观化要求,也有利于法学研究中的价值判断取舍。

二者的区别:一、属性不同。法学研究方法重在借助一定的方式或方法来认识、研究法学,它是围绕一个目标来展开的,因此它是工具性也是可替代性;而法学方法论作为实在法体系相关联的,只有有实在法体系存在,它几乎不可能被放弃,不具有可替代性。

二、功能不同。法学研究方法的功能在于提供一套更好的研究方法,从而更好地来研究法学或认识法律现象。法学方法论的功能主要是指它在法治实践中的功能,强调法律如何使用。包括了1、法学方法论使国家机关之间的分工精确化;2、可以确保平等原则的实现;3、有利于法律人的自我认识和自我监督;4、有利于对法官的裁判事实合理的外部监督;5、法学方法论有利于保障法治的形式品质的实现。

三、关注对象不同。而法学方法论关注的就是特殊国家的实在法;

法律研究方法关注的对象不限于实在法体系,可以研究一切法律现象,包括历史中的法、别国的法、社会中的法;

四、研究目的或适用场合不同。法学方法论关注的是将现行有效的法律规范适用于个案,获得一个正当法律决定的过程所使用或遵循的方法,处于法律实践领域;而法学研究方法则是一种学术研究的方法,深化对法律现象的认识,处于法律研究领域。

五、研究方法不同。法学方法论是法律人独有的方法,体系的、分析的评价方法,是对现行法的解释与体系化工作;

法律研究方法借鉴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方法

结论:对法律人来说,最根本的是法学方法论。

十一、内部证成与外部证成的区别与联系何在?

内部证成:法律决定必须按照一定的推理规则从相关前提中逻辑的推导出来.

外部证成:对法律决定所依赖的前提的证成属于外部证成.

前者关涉的只是从前提到结论之间推论是否是有效的,而推论的有效性或真值依赖于是否负荷推理规则或规律.后者关涉的是对内部证成中所使用的前提本身的合理性,即对前提的证立。

联系:1、在内部证成的过程中,可以愈来愈清楚地显示到第什么样的前提需要外部证成,提高识别错误和推断错误的可能性

2、外部证成是将一个新的三段论附加在证据的链条中,这个新的三段论用来支持内部证成中的前提。

3、法律推理或法律适用在整体框架上是一个三段论,而且是大三段论套小三段论。这就意味着在外部证成的过程中也必然涉及内部证成。对法律所依赖的前提的证成本身也是一个推论规程,也有一个内部证成的问题。

4、内部证成不仅是法律规范、案件事实与法律决定之间的推论规则,而且还是确立前提本身所要遵循的推论规则。

二者区别:

1、证成所处理的对象不同

2、对前提的有效性态度不同

3、依据标准不同。

总结:内部证成和外部证成之间的区别主要在于,内部证成是大前提+小前提=结论的过程,不对前提的有效性予以质疑。内部证成是证明从前提到结论的正确性;外部证成是证明前提本身的成立的,即看大前提是否合理。

十二、什么是社会事实命题?德沃金是如何批判该命题的?

社会事实命题: 关于法律是否属于某种社会现象或人类的创造物的一个命题.法律实证主义者在社会事实命题差异较大,必须先从奥斯丁说起。

奥斯丁的理论又被称为法律命令理论。主张如下:

首先,区分“法律”一次的适当用法和不适当用法。得出“法律的存在是一回事,好与坏是另外一回事”。

其次,并非所有的命令都是法律;适当意义的法律是指政治优势者对于政治劣势者发布的。主权者的政治优势地位引出“独立政治社会”与“服从习惯”。

最后,法律是一体三面的,它是主权者发布命令,对命令的接受者就意味的义务,不遵循命令就意味着制裁。

奥斯丁理论中命令、主权者与服从习惯东是经验的。

哈特他认为奥斯丁的经验理论难以解释法律“效力”的来源,缺乏“规范性因素”,而且无法正确区分“被迫做某事”和“有义务做某事”。因此,哈特的社会事实命题如下:

1、区分规则有社会规则与非社会规则。社会规则就是那些具有相应社会基础的规则,它具有两个面向:外在面向(社会事实性);内在面向(规范性态度),社会规则必然同时包括规范性与社会性的双重要求。

2、区分社会规则与习惯。身处社会规则之下的人们是以“内在观点”或批判反思性态度对待与规则一直的规律性行为。人们经常用“应当”“必须”表达规范性姿态,但是对纯碎的习惯不存在内在观点.

3、社会规则不必然产生义务,还需要社会压力。只有当人们对遵守某一社会规则的普遍要求持续并强烈时,而且对那些违反或者可能违反之人施加的社会压力是强大时,我们才能说社会规则赋予行为义务。

总结:哈特用初级规则和次级规则理论来解释法律体系,初级规则效力来源于次级规则中的承认规则,而承认规则是社会规则,其效力源于社会规则自身的特殊性:结合社会事实性和规范性。

德沃金对社会事实命题的批判主要有四个部分;

1区分社会规则与规范规则。德沃金了认为规范规则对于义务来源的解释力明显优于社会规则。

2进一步区分强与弱的社会规则理论。他认为强的社会规则理论必然错,因为对某些规范性规则并不是对社会规则的援引,即不存在相应的社会规则。因此哈特必须退到弱的社会规则理论。

3区分协同性道德和惯习性道德。前者的共识不以社会实践为条件;后者的共识却以社会实践为条件。前者基于独立信念的共识,这就有可能与道德相挂钩。如果社会规则的规范性态度来自协同性道德,那么规则就可能和道德联系。

4社会事实命题将法律与某种社会事实联系起来,但是在疑难案件中相关实践的缺乏会导致法律内容的不确定性。即使自由裁量理论也无法解释法官为什么有法律义务的问题。且法官的法律实践并不具有一致性。

德沃金的上述批判是非常有力度的,它也直接影响了实证主义走向不同分支。

十三、你认为规则和原则之间的不同有哪些?基于这些不同,你认为规则和原则之间的差别是逻辑上的还是程度上的?为什么?

规则和原则有以下差别:

一、二者的冲突解决方式不同。规则以全有或全无的方式适用。如果案件事实满足了规则的适用条件, 就必须接受规则提供的解决办法。而原则之间的竞争关系的解决方式是通过在原则之间进行衡量,比较哪一个原则在特定的情形下更具有分量或具有优先性。总之,规则的冲突是在有效性的层面上被解决,而原则之间的竞争是在分量的维度下被解决的。

二、确定性不同。法律规则设定了具体的假定条件、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如果一个有效的法律规则被适用,那么它所规定的内容得到确切的实现。而法律原则是最佳化的命令,它可以在不同程度上被满足,这是因为法律原则没有设定明确的具体的假定条件和固定的法律后果,只是规定了一些比较笼统的、模糊的概括性的要求。

三、适用范围上的不同。法律规则由于内容比较具体明确,不仅规定了行为模式,而且规定了该行为模式适用的范围和条件,它只调整或适用某一类型的行为。而法律原则是对从社会生活或社会关系中概括出来的通用的价值准则,具有宏观的指导性,对人的行为及其条件有更大的覆盖面和抽象性,其使用范围比法律规则宽广。

四、初始性特性上不同。法律原则只具有初始性特征,因为法律原则可以在不同程度上被满足,而且满足的程度依赖于事实上的可能性和法律上的可能性。一般来说法律规则具有确定性特征,但是在一个法律规则存在例外的情况下,法律规则就不具有确定性特征而具有初始性特征。这样法律规则和法律原则都具有初始性特征,但是它们的初始性特征是不同的。

五、适用后果不同。当规则之间发生冲突时,必然是一个有效,另一个无效;然而, 原则之间产生冲突时,通过探询、较量它们的份量来决定它们各自实现的程度。因此,当出现冲突情形时,规则或者改变或者被废止;而原则则可以与其反例共存。

六、例外穷尽不同。规则内容比较具体,因此理论上例外情况可以穷尽;而原则的文义是开放的,例外不可穷尽。

笔者认为规则与原则只是程度上的差异。

首先,拉兹认为法律规则之间一样有冲突;其次,他重新定义了何为“分量”,认为规则和原则都有优先适用的要求,规则也具有分量的属性;最后,他认为在原则冲突和规则冲突时,要么以规则的方式对待原则,要么以原则的方式对待规则。无论如何,都会得出能够以相同的方式对待原则和规则,二者之间的差别不如想象中的那么大。

规则与原则的主要差异,是由它们作为行为理由的不同性质所决定的。但是这种差异并不是逻辑上的差异。我们都认可将规则视为原则的具体化的主张,将规则视为实现原则的中介与工具。规则是原则的例证和具体化,原则为规则提供了正当化理由。原则和规则的关系,并非完全外在的,原则本身也构成了规则的内在结构。

总结:我们无法总结出什么东西是规则独有也原则没有的,因此二者之间难以证明是有逻辑上的差别。

十四、类比推理属于内部证成还是外部证成?原因是什么?

内部证成:法律决定必须按照一定的推理规则从相关前提中逻辑的推导出来。它所处理的问题是,决定是否从它的前提中按照一定的推理规则推到出来,不对前提进行证立。

外部证成:是对内部证成所使用的各个前提的证成。法学中的外部证成一般用法的渊源和法律解释规准的理论证成法律决定所依赖的前提。

类比推理属于内部证成,它是一种非演绎推理,运用类比推论的法律推理,具体是指:根据两个或两个以上事物在某些属性上相同,从而推出它们在其他属性上也相同。类比推理遵循三个必要步骤:(1)寻找判例;(2)案件事实上得相同点和不同点;(3)判断相同点与不同点的重要程度。类比推理没有对法律决定所依赖的前提予以证立,而是按照类比推论规则,从相关的前提中逻辑推导出法律决定,从这个意义上讲,类比推理是内部证成。

类比推理产生的原因在于规则普遍性以外的特例———潜在包含。只有当规则出现这种特例时, 类比推理才有了用武之地; 这表明, 类比推理只是法律推理的一个组成部分, 而不是法律推理的典型类型。类比推理的核心在于规则目的而不在规则本身。

十五、你认为自然法的理论史可以被划分为哪些不同时期?划分的标准是什么?

一、依据人们如何使用自然这个词或者对本质的不同理解,可以将自然法理论史划分为四个阶段:

1.本质法阶段古希腊罗马时期,Nature 等同于本质。

2.神圣法或上帝法阶段,中世纪时期,Nature 等同于上帝。

3.理性自然法阶段,启蒙运动时期,Nature 等同于理性。代表人物有:洛克、卢梭、霍姆斯。

4.现代自然法阶段或称道德自然法,将nature 等同于道德。

二、根据人们认识世界的不同方式,划分古代自然法与近代自然法。具体言之,古代人们认识世界是先有整体再有个体,而近代则是先有个体再有整体。

1.古代自然法阶段。

大体上包含本质法和上帝法。该阶段认为自然法在先而自然权利在后,追寻美德。中世纪后我们对世界的整体看法被取消,之后每个单个个体从整体的看法当中摆脱了束缚,变成真正独立的客体,我们看待世界、国家的角度都是从个体的角度开始去看待。

2.近现代自然法阶段mordern

大体上包含理性自然法和现代自然法。在近现代的自然法理论中是自然权利在先而自然法在后。人成为世界的基础,自然权利成为基础,自然法就是在一个政治社会中落实自然权利。

三、依据法律实用主义的兴起来划分:

1.法律实用主义之前的自然法。

2.法律实用主义之后的自然法。解决法和道德在实践推理中的关系。

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呢?第一种它努力的目标都是要在现象法之后寻找本质法,要在经验背后找到本质,研究讨论所谓的高级法,在实在法背后找到一个更具效力的并成为鉴别实在法有效无效的高级方法。

第二种理论不再去寻求是在法之后的自然法,而主要的目标去解决法和道德在实践推理中的关系。法律和道德在实践领域都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从法律实用主义兴起之后,自然法注重的任务就是强调在人们的行动的影响上法律和道德之间有必然的关联;而在法律实用主义看来,虽然法律和道德都会对人们的行动产生影响,但来自不同的来源,之间不存在相互的决定关系。

总结三种自然法的分类。第一种是按照对本质的理解将自然法分为四个阶段:本质的、神性的、理性的、道德的。第二种分类是根据古代和近代的划分讲自然法划分为古代自然法和近代自然法。第三种是根据法律实用主义兴起之前和之后作的划分。

最全机械制图习题全集附带答案(答案)

机械识图习题集 第一章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1.图纸的幅面按尺寸大小可分为5 种,其代号分别为A0,A1,A2,A3,A4。2.图纸格式分为留有装订边和不留装订边两种,按照标题栏的方位又可将图纸格式分为X型和Y型两种。 3.标题栏应位于图纸的右下角,一般包含以下四个区:更改区、签字区、名称及代号区、其他区,标题栏中的文字方向为水平。 4.比例是指图中图形与其实物相应要素的线性尺寸之比。图样上标注的尺寸应是机件的最后完工尺寸尺寸,与所采用的比例无关。 5.常用比例有原值比例、放大比例和缩小比例三种;比例1:2是指实物是图形的2倍,属于缩小比例;比例2:1是指图形是实物的2倍,属于放大比例。 6.比例的选择原则是:作图时应尽量采用原则比例,需要时也可采用放大或缩小的比例。无论采用何种比例,图样中所注的尺寸,均为机件的最后完工尺寸。7.图样中书写的汉字、数字和字母,必须做到字体工整、笔划清除、间隔均匀、排列整齐,汉字应用长仿宋体书写,数字和字母应书写为斜体或直体。8.字号指字体的高度,图样中常用字号有3.5,5,7,10号四种。9.常用图线的种类有粗实线、细实线、波浪线、细虚线、细点画线、双点画线等六种。 10.图样中,机件的可见轮廓线用粗实线画出,不可见轮廓线用细虚线画出,尺寸线和尺寸界线用细实线画出,对称中心线和轴线用细点画线画出。虚线、细实线和细点划线的图线宽度约为粗实线的一半。 11.图样上的尺寸是零件的最后完工尺寸,尺寸以mm为单位时,不需标注代号或名称。 12.标注尺寸的四要素是尺寸界线、尺寸线、箭头、尺寸数字。 13.尺寸标注中的符号:R表示半径,φ表示直径,Sφ表示球面直径,SR表示球面半径,S表示斜度,C表示锥度。 14.标注水平尺寸时,尺寸数字的字头方向应朝上;标注垂直尺寸时,尺寸数字的字头方向应朝左。角度的尺寸数字一律按水平位置书写。当任何图线穿过尺寸数字时都必须断开。 15.斜度是指一直线(或平面)对一直线(或平面)的倾斜程度,写成1:n 形式,用符号S 表示。标注斜度时,在比数之前用斜度符号∠或>表示,该符 号的倾斜方向应与所标斜度的倾斜方向一致。 16.锥度是指圆锥的底圆直径与顶圆直径之差与圆锥长度的比,写成1:n 形式,用符号C 表示。标注锥度时,在比数之前用锥度符号或表示,该符号的倾斜方向应与所标锥度的倾斜方向一致。 17.符号“∠1:10”表示一直线(或平面)对一直线(或平面)的斜度为1:10,符号“1:5”表示圆锥的锥度为1:5 。 18.平面图形中的线段可分为已知线段、中间线段、连接线段三种。它们的作图顺序应是先画出已知线段,然后画中间线段,最后画连接线段。19.平面图形中的尺寸,按其作用可分为定形尺寸和定位尺寸两类。

法理学期末复习重点同步练习1.doc

11级法理学期末复习重点同步练习 根据法理老师给的重点从《法理学》光盘里挑选出来的习题,希望对 大家期末复习有帮助。--黄志民C1:导论: 一、名词解释: 法理学 二、单项选择题: A)的关系。 1. 法理学与部门法学的关系是( A. 一般与特殊 B. 整体与局部 C. 理论与实际 D.论与史 2. “法理学所关心的不是法律的知识(knowledge),而是法律的思考或者思想(thought)。” C)提出的。这一观点是( A. 罗尔斯 B. 庞德 C. 哈特 D.卢曼 C)在其《中国法理学发达史论》中最早使用了“法理学”一词。 3. 在中国,( A. 康有为 B. 黄宗羲 C. 梁启超 D.杨度 三、多项选择题: AB1.以下哪些是法理学研究的一般性问题()。 A. 法律解释 B. 法的适用 C. 刑事责任 D. 行政处罚ABCD)。 2.美国法学家霍尔认为,法理学包括( A. 法律价值论 B. 法律社会论 C. 法律形式论 D. 法律本体论 C2:法的历史: 一、单项选择题: D )是社会调整的主要依据。( A. A.法律B.道德C.伦理D.行为规范 A2.法的起源的根本原因是()。 A.社会生产力的发展B.私有制的产生 C.社会分工的出现D.氏族公社的瓦解 B )。3.法产生的标志是( A.原始社会的习惯B.习惯法C.成文法D.奴隶制国家

A )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具有剥削阶级类型的法。4.(A.奴隶制法律制度 B.封建制法律制度 1 C.资本主义法律制度D.社会主义法律制度 C )。5.关于资本主义法的表述,能够成立的是( .在封建社会中后期出现的带有资本主义因素的法律,在本质上已属于真正意义上的 A 资本主义法律了但其法律的产生却呈现出大致相同的特.各国资产阶级国家政权的建立虽然有 现有后, B 征 C.维护资本主义私有制是资本主义法律始终不变的核心 D.资本主义法与社会主义法主要区别在于,前者是公共意志的体现 C ).最早依法建立维护代议制和民主制的法律是(。6A.奴隶制法律制度 B.封建制法律制度 C.资本主义法律制度D.社会主义法律制度 D )。7.关于资本主义社会两大法系表述正确的是(A.大陆法系是在普通法的基础上 发展起来的 B.英美法律在诉讼程序方面倾向于职权主义 C.西班牙法律属于英美法系 D.两大法系的差别在逐渐缩小,但差别还将长期存在 B)。 .下列哪项不属于大陆法系的渊源(8 A.《法国民法典》和《德国民法典》B.《自由大宪章》 C.教会法D.罗马法 A )”传统的法典是(。9.在19 世纪欧洲大陆各国的法典编纂运动中,开创“民商分立.《德国民法典》 B 《普鲁士法典》.二、多项选择题:到(.法典 D D A.《拿破仑法典》 C.《苏俄民法典》 )的过程。习惯法)再到(成文法 C.成文法A.习惯 1.法的起源经历了从 (B.习惯法 习惯) 。)2.原始习惯和法的区别有以下方面(ABCD B.体现本质不同A.产生方式不同 .实施方式不同 D C.适用范围不同 。)3.关于法律起源一般规律的表述,错误的是(ACD .由无强制性规范的调整发展为有强制性规范的调整 A B.由个别调整逐渐发展为规范性调整 C.由原始社会的习惯发展为习惯法再发展为判例法 .由公法为主发展为公法和私法并重 D 。 BCD ) 4.在原始社会中,(.没有为人们共同遵守的社会规范 A B.没有习惯法

电视原理习题答案第三章

第三章模拟彩色电视制式 要点分析 3.1设NTSC 制电视系统摄取的彩色光为 F =1[R e ] + 2[G e ],求编码后所得信号 Y 、I 、Q 和C 的数值,并画出色度信号的矢量图。 换关系 [0.596 -0.275 再根据I 、Q 和u 、v 的转换关系得 c = J Q 2 +I 2 =0.836 e =arcta 门『丄〕+330 = 315”+180”+33” = 209.85 I Q 丿 可画出矢量图如图 V 」 A-- 0.836 /209.85 ° U C U 2 +V 2 =0.836 c V G 0 =arcta n — =209.85 U 再根据I 、Q 和u 、v 的转换关系得 1 r cos330 sin 330 g u [l 」~ [-sin330 cos330 」l V 解:由于F =1[R e ] +2[G e ]可得 R=1 G=2 B=0,根据 丫、丨、Q 和 R 、G 、 B 的转 [Y] (0.299 0.587 -0.523 0.211 0.114 [[1[ [ 1.473 ] 0.312 -0.835 L 1 」 -0.322」[0」L 0.046 . 或根据亮度方程 丫=0.299 R e +0.587 G e +0.114 B e 得 R-Y=-0.473 U=k 1( B-Y )= -0.726 Y=1.473 B-Y=-1.473 V=k 2( R-Y )= -0.415 1_「— 0.8351 」"L 求得Q 、I 值。

矢量图同上。 3.4设NTSC 制中采用100-0-100-25彩条信号,计算出复合信号数值。若规定其振幅最大 摆动范围在-0.20~+1.20界限内,问应如何进行压缩?计算出压缩系数。 解:按亮度公式 Y=0.299R+0.587 G+0.114 B 计算出 100-0-100-25彩条信号各条的 丫值,并 由此得到 R-Y 、B-Y 、C 、Y+C 、Y-C 数值如下表 B-Y 、R-Y 进行压缩,即分 别乘以压缩系数 k 1和k 2。取黄青两条,组成联立方程: J k 12 (B - Y)黄+ k ;(R-Y)黄=1.20 Y 黄 Jk 12 (B- Y)青+ k ;(R-Y)青=1 .20 Y 青 3.5彩色电视色度信号为什么要压缩?如果编码时各彩条被压缩的比例不同接收时显示彩 条图像是否有彩色失真? 答:由于电视的复合信号是由亮度信号和色度信号叠加而成, 如果不把色度信号压缩, 则 彩条复合信号幅度的最大值将超过白电平的 78%,而最小值将比黑电平低 78%。用这样的 视频信号对图像载波调幅时将引起严重的过调制, 为使已调信号不超过规定的界限和改善兼 容性,必须对色度信号进行压缩。 如果编码时对各彩条采用不同的压缩的比例,虽然可以使已调信号不超过规定的界限, 但接收端很难识别各彩条不同的压缩比,会造成彩条饱和度的失真。 3.6试分析说明用于 NTSC 制的亮色分离电路的工作原理。 答: NTSC 制的亮度信号与色度信号频谱以最大间距错开, 可以用简单的电路实现亮色 分离。下图是用一根延迟时间为 T H 的延迟线构成的亮色分离电路。由于亮度信号的主频谱 白 黄 青 绿 品 红 t t - 监 黑 R G B Y 1.0 1.0 1.0 1.0 1.0 1.0 0.25 0.91 0.25 1.0 1.0 0.78 0.25 1.0 0.25 0.69 1.0 0.25 1.0 0.56 1.0 0.25 0.25 0.47 0.25 0.25 1.0 0.34 0 R-Y 0 0.09 -0.53 -0.44 0.44 0.53 -0.09 0 B-Y Y+C Y-C 0 -0.66 0.22 -0.44 0.44 -0.22 0.66 0 0 0.666 0.574 0.622 0.622 0.574 0.666 0 1.0 1.576 1.354 1.312 1.182 1.044 1.006 0 1.0 0.244 0.206 0.068 -0.062 -0.104 -0.326 0 解之得: k i =0.427 k 2=0.772

《机械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是非题,判断下列各题,对的画“√”,错的画“×”(每题2分,共10分) 1、Ⅱ级机构的自由度不能大于2; 2、铰链四杆机构中,若存在曲柄,其曲柄一定是最短杆。 3、当凸轮机构的压力角过大时,机构易出现自锁现象。 4、国产标准斜齿圆柱齿轮的端面齿顶高等于法面齿顶高; 5、棘轮机构和槽轮机构都是间歇运动机构。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在铰链四杆机构中,取( )杆作为机架,则可得到双摇杆机构。 A .最短杆; B .最短杆的对边; C .最长杆; D .连杆 2、下列为空间齿轮机构的是( )机构。 A .圆锥齿轮; B .人字齿轮; C .平行轴斜齿圆柱齿轮; D .直齿圆柱齿轮 3、表征蜗杆传动的参数和几何尺寸关系的平面应为( )。 A .轴面; B .端面; C .中间平面; D .法面 4、在机构中原动件数目( )机构自由度时,该机构具有确定的运动。 A .小于; B .等于; C .大于; D .大于等于 5、 作连续往复移动的构件,在行程的两端极限位置处,其运动状态必定是( )。 A .0=v ,0=a ; B .0≠v ,0=a ; C .0=v ,0≠a ; D .0≠v ,0≠a 。 三、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为使凸轮机构结构紧凑,应选择较小的基圆半径,但会导致压力角_______ 。 2、构件是________的单元,而零件是制造的单元。 3、在摆动导杆机构中,导杆摆角 30ψ=,其行程速度变化系数K 的值为_______。 4、在周转轮系中,兼有_______的齿轮称为行星轮。 5、平面定轴轮系传动比的大小等于_______ 。 四、分析简答题(40分) 1、(10分)计算图示机构的自由度。确定机构所含杆组的数目和级别,并判定机构的级别。机构中的原动件如图所示。 B A C 4 F E D H G ω

法理学复习题- 吉林大学机考题库及答案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法理学》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从认识论角度,法学可分为( B ) A.国内法学和国际法学 B.理论法学和应用法学 C.法学本科和法学边缘学科 D.立法学和法解释学 2.研究马克思主义法学的根本方法是( C )。 A.社会调查方法 B.系统论方法 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 D.法律解释方法 3.首先提出法治应当优于一人之治的是( C ) A.柏拉图 B.苏格拉底 C.亚里士多德 D.孟德斯鸠 4.法典编纂是指( C )。 A.对原有全部规范性文件进行整理 B.在不改变原有规范性文件内容的前提下进行加工 C.对属于某一法律部门的规范性文件进行整理加工,编织成新的系统化的法律文件,是一种立法活动 D.不是一种立法活动 5.法可以划分为奴隶制法、封建制法、资本主义法和社会主义法。这种划分方法所依据的是( D )。 A.法的历史渊源 B.法族 C.法系 D.法的历史类型 6.部门法划分的主要标准是(C ) A.法律调整方法 B.法律数量 C.法律调整对象

D.法律原则 7.关于部门规章的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B ) A.部门规章的效力等同于行政法规 B.部门规章的效力低于行政法规 C.国务院总理签署公布部门规章 D.部门规章的效力高于地方性法规 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法律规则构成要素的是哪一项?( D ) A.假定 B.行为模式 C.法律后果 D.概念 9.下列所述的法律原则不属于公理性原则的是哪一选项?( C ) A.《民法通则》规定,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平、等价、有偿的原则 B.《合同法》规定,当事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应当遵循诚实信用的原则 C.《婚姻法》规定,实行计划生育的原则 D.《民法通则》规定,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的地位平等 10.调整国家与普通个人之间的关系的法律是( C ) A.根本法 B.成文法 C.公法 D.一般法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这些权利属于( B ) A.现实权利 B.一般权利 C.普通权利 D.集体权利 12.下列法律中,哪一个属于我国的行政法法律部门( C ) A.婚姻法 B.合同法 C.律师法 D.劳动法 13.下列法律中,哪一个不属于我国的民商法法律部门( C )

电视原理习题答案第一章Word版

第一章 视觉特性与三基色原理 要点分析 1.1 波长分别为400nm,550nm ,590nm ,670nm 及700nm 的五种单色光,每种光通量均为100lm ,计算合成光的光通量及辐射功率。 解:合成光的光通量为五种单色光光通量的和,即 Φ=5?100lm=500lm 查表得: V(400)=0.004 V(550)=0.995 V(590)=0.757 V(670)=0.032 V(700)=0.0041 由 ?Φ=Φ780 380)()(λλλd V K e V 可得 Φe (400)=100/(683?0.004)=366(W) Φe (550)=100/(683?0.995)=0.147(W) Φe (590)=100/(683?0.757)=0.193(W) Φe (670)=100/(683?0.032)=4.575(W) Φe (700)=100/(683?0.0041)=35.710(W) 因此:Φe =Φe (400)+ Φe (550)+ Φe (590)+ Φe (670)+ Φe (700) =406.6w 合成光的辐射功率为406.6瓦。 1.2 光通量相同的光源,其辐射功率波谱是否相同?在同一照明环境中亮度感觉与色度感觉是否相 同?在不同的照明环境中又如何?为什么? 答:由于光通量是按人眼光感觉来度量的辐射功率,它与光谱光视效率V(λ)有关。对各单色光来说,当其辐射功率相同时,λ=555nm 的单色光所产生的光通量最大。在其它波长时,由于光谱光效率V(λ)下降,相同辐射功率所产生的光通量均随之下降,因此,光通量相同的各种单色光源,其辐射功率波谱并不相同。 对复合光来说,如果光源的辐射功率波谱为Φe (λ),则总的光通量应为各波长成分的光通量之总和,即? Φ=Φ780 380 )()(λλλd V K e V ,因此,光通量相同的各种光源,其辐射功率波谱并不一定相同。 由此可知,光通量相同的光源,由于其辐射功率波谱并不一定相同,因此在同一照明环境中亮度感觉虽然相同的,但色度感觉并不一定相同。在不同的照明环境中,由于眼睛的适应性,亮度感觉与色度感觉均不一定相同。 1.5 描述彩色光的三个基本参量是什么?各是什么含义? 答:描述彩色光采用的三个基本参量为:亮度、色调和饱和度。这三个量在视觉中组成一个统一的总效果,并严格地描述了彩色光。亮度是光作用于人眼时所引起的明亮程度的感觉。色调反映了颜色的类别。饱和度是指彩色光所呈现彩色的深浅程度。色调与饱和度又合称为色度,它既说明彩色光的颜色类别,又说明颜色的深浅程度。

20121080138-机械识图(第三版)习题册-部分参考答案

20121080138-机械识图(第三版)习题册-部分参考答案

附录习题册部分参考答案 第一章制图基本规定 三、尺寸标注 2.找出图中尺寸注法的错误之处,并在另一图中正确注出。 第二章正投影作图 一、三视图 1.正投影与三视图。 (1)投射线图形 (2)中心投影法平行投影法正投影法斜投影法 (3)形状和大小度量性好作图方便、准确 (4)反映实长真实性积聚为一点积聚性变短类似性 (5)反映实形真实性积聚为一条直线积聚性变小、投影的形状与原来的形状类似类似性 (6)正主视水平俯视侧左视 (7)投影轴长度(左、右)宽度(前、后)高度(上、下) (8)基准俯视左视 (9)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 (10)左右上下左右前后前后上下 2.略。 3.略。

4.用彩色笔描出线段AB、BC和平面P、Q在三视图中的投影,并填空(真实性、积聚性、类似性)。 (1)真实性积聚性积聚性;类似性类似性类似性;类似性类似性真实性;真实性积聚性真实性。 (2)类似性类似性积聚性;积聚性类似性类似性;类似性类似性类似性;类似性类似性真实性。 5.观察物体的三视图,在立体图中找出对应的物体,并填写对应的序号。 答:从左到右依次为:(2)(1);(5)(6);(4)(3)。 6.补图并填空。 (1) 前、后(2) 上、下7.根据轴测图画三视图(尺寸从轴测图中量取并取整数)。 (1)(2)

8.根据两视图补画第三视图。 (1)(2) (3)(4) 9.补画视图中的缺线。 (1)(2) (3)(4)

二、基本体 1.棱柱。 (1)(2) (3)(4) 2.棱锥。 (1)(2)

《法理学》期末复习试题与参考答案解析

《法理学》期末复习题与参考答案解析 1、下列关于法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A、法可以管制人的思想; B、合同具有法律效力,故合同是法; C、所有国家机关的内部规章制度都是法; D、法的根本属性是其阶级性。 2、“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这一法律规范中,()是该规范的假定部分。 A、“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B、“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 C、“有配偶而重婚的”; D、“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3、结婚登记会引起()。 A、法律关系的发生; B、法律关系的变更; C、法律关系客体的变更; D、法律关系的消灭。 4、法的历史类型更替的根本原因是()。 A、生产关系发展的要求; B、阶级矛盾不可调和; C、社会革命力量的推动; D、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规律。 5、违法行为最基本、最本质的特征是()。 A、主观存在过错; B、应受法律制裁性; C、违法性; D、社会危害性。 6、法律所保护而为违法行为所侵犯的社会关系,是()。 A、违法行为的客观方面; B、违法行为的主观方面; C、违法行为的客体; D、违法行为的主体。 7、一国或一地区现行法律规范按不同的法律部门组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是()。 A、法系; B、立法体系; C、法学体系; D、法律体系。 8、法律调整是一种( )。 A、个别性调整; B、规范性调整; C、习惯性调整; D、具体性调整。 9、法律调整的对象是划分部门法的( )。 A、唯一标准; B、次要原则; C、主要标准; D、主观标准。 10、大陆法系是以( )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各国法律的总称。 A、法国民法典; B、德国民法典; C、罗马法; D、美国法。 11、下列对法的认识,正确的是()。 A、法可以调整人与人之间的一切关系; B、好的法律文件必然会导致公正的法律后果; C、法是唯一的统治工具; D、法与现实生活总有一定程度的不适应。 12、在司法实践中,当行为发生在新法事实之前,而新法与旧法规定不同时,

电视原理习题答案第三章

第三章 模拟彩色电视制式 要点分析 3.1 设NTSC 制电视系统摄取的彩色光为][2][1e e G R F +=,求编码后所得信号Y 、I 、Q 和C 的数值,并画出色度信号的矢量图。 解:由于][2][1e e G R F += 可得 R=1 G=2 B=0 , 根据Y 、I 、Q 和R 、G 、 B 的转换关系 ??? ? ??????-=????????????????????---=??????????046.0835.0473.1021322.0275.0596.0312.0523.0211.0114.0587 .0299.0I Q Y 再根据I 、Q 和u 、v 的转换关系得 220.836c Q I = += 0arctan 33 3.1518033209.85I Q θ??=+=-++= ??? 可画出矢量图如图 U V 0.836 209.85° 或 根据亮度方程 Y=0.299e R +0.587e G +0.114e B 得 Y=1.473 R-Y=-0.473 B-Y=-1.473 U=k 1(B-Y )= -0.726 V=k 2(R-Y )= -0.415 220.836c U V =+= arctan 209.85V U θ== 再根据I 、Q 和u 、v 的转换关系得 ?? ? ???-=????????????-=??????046.0835.033cos 33sin 33sin 33cos 0000V U I Q 求得Q 、I 值。

矢量图同上。 3.4 设NTSC 制中采用100-0-100-25彩条信号,计算出复合信号数值。若规定其振幅最大摆动范围在-0.20~+1.20界限内,问应如何进行压缩?计算出压缩系数。 解:按亮度公式Y=0.299R +0.587G +0.114B 计算出 100-0-100-25彩条信号各条的Y 值,并由此得到R-Y 、B-Y 、C 、Y+C 、Y-C 数值如下表 R G B Y R-Y B-Y C Y+C Y-C 白 黄 青 绿 品 红 蓝 黑 1.0 1.0 0.25 0.25 1.0 1.0 0.25 0 1.0 1.0 1.0 1.0 0.25 0.25 0.25 0 1.0 0.25 1.0 0.25 1.0 0.25 1.0 0 1.0 0.91 0.78 0.69 0.56 0.47 0.34 0 0 0.09 -0.53 -0.44 0.44 0.53 -0.09 0 0 -0.66 0.22 -0.44 0.44 -0.22 0.66 0 0 0.666 0.574 0.622 0.622 0.574 0.666 0 1.0 1.576 1.354 1.312 1.182 1.044 1.006 0 1.0 0.244 0.206 0.068 -0.062 -0.104 -0.326 0 要使振幅最大摆动范围在-0.20~+1.20之间,可对两个色差信号B-Y 、R-Y 进行压缩,即分 别乘以压缩系数k 1和k 2。取黄青两条,组成联立方程: 黄黄黄Y 1.20)()(2 22221-=-+-Y R k Y B k 青青青Y 1.20)()(222221-=-+-Y R k Y B k 解之得: k 1=0.427 k 2=0.772 3.5 彩色电视色度信号为什么要压缩?如果编码时各彩条被压缩的比例不同接收时显示彩条图像是否有彩色失真? 答:由于电视的复合信号是由亮度信号和色度信号叠加而成,如果不把色度信号压缩,则彩条复合信号幅度的最大值将超过白电平的78%,而最小值将比黑电平低78%。用这样的视频信号对图像载波调幅时将引起严重的过调制,为使已调信号不超过规定的界限和改善兼容性,必须对色度信号进行压缩。 如果编码时对各彩条采用不同的压缩的比例,虽然可以使已调信号不超过规定的界限,但接收端很难识别各彩条不同的压缩比,会造成彩条饱和度的失真。 3.6 试分析说明用于NTSC 制的亮色分离电路的工作原理。 答: NTSC 制的亮度信号与色度信号频谱以最大间距错开,可以用简单的电路实现亮色分离。下图是用一根延迟时间为T H 的延迟线构成的亮色分离电路。由于亮度信号的主频谱

机械原理期末考试及答案

《 机械 原 理 》试 卷 参考 答案 开课单位:机械工程学院,考试形式:闭卷,允许带 计算器、绘图仪器 入场 题序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总 分 得分 评卷人 一、是非题(共10分,每小题2分,对者在括号内打“√”,错者打“×”)得分︳ 1、(× ) 当机构的自由度数小于机构的原动件数时,机构将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 2、(√ ) 不论刚性转子上有多少个不平衡质量,也不论它们如何分布,只需在任意选定的两个平面内,分别 适当地加一平衡质量,即可达到动平衡。 3、(× ) 在其他参数不变的前提下,槽面摩擦较平面摩擦的摩擦力较大,是因为前者摩擦系数较大。 4、(√ ) 在移动副中,当驱动力作用线在摩擦锥之内,则发生自锁。 5、(√ ) 对于单自由度的机械系统,若选定等效构件为移动件时,其等效质量是按等效前后动能相等的条件进行计算的。 二、填空题(共10分,每空1分)得分︳ 1、飞轮主要用以调节 周期性 速度波动,若不考虑其他因素,只为了减小飞轮尺寸和重量,应将其安装 在 高速 轴上。 2、刚性转子的静平衡就是要使 惯性力 之和为零;而刚性转子的动平衡则要使 惯性力 之和及 惯性力偶矩 之和均为零。 3、三个彼此作平面相对运动的构件共有 3 个瞬心,且必位于 同一直线 上。 4、在机构运动分析的速度多边形中,机架的速度影像是 极点 。速度影像和加速度影像原理只适用 于 同一构件 。 5、当机械的效率0≤η时,机构则发生 自锁 。 三、(共10分)计算图1所示机构的自由度,并判断机构的运动确定性,如机构中存在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请在图上示出。得分︳ 图1 虚约束 局部自由度 复合铰链 复合铰链 b) a)

机械识图试题库及答案

-------------------------------------密-----------------------封-----------------------线--------------------------------- 班级___________ 考场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机械识图》 一、填空题: 1.视图包括 基本视图 、 向视图 、 局部视图 、 斜视图 4种。(难度:A ) 2.物体向基本投影面投射所得的视图称为 基本视图 。(难度:A ) 3.按正投影法分别向六个基本投影面投影,可得到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右视图、仰视图、 后视图六个基本视图。(难度:A ) 4.主、俯、仰、后视图,长度相等;主、左、右、后视图,高度相等;左、俯、右、仰视图,宽 度相等。(难度:A ) 5.将物体的某一部分向基本投影面投射所得的视图称为局部视图。(难度:A ) 6.物体向不平行于任何基本投影面的平面投射所得的视图称为斜视图,必要时,允许将斜视图旋 转配置。(难度:A ) 7.画剖视图时,不要漏画剖切面后面的 可见轮廓线 。(难度:A ) 8.向视图是可以 自由配置 的视图。向视图通常用 箭头 指明投射方向。(难度:A ) 9.为了在剖视图中容易分辨出机件部的实心部分和空心部分,在剖切面剖到的实心处应画剖面符 号,而孔等空心处不画,剖面线应与机件的主要轮廓或剖面区域的对称线成45度角。(难度:A ) 10.按物体被剖切围的大小可将剖视图分为全剖视图、半剖视图和局部剖视图3种。(难度:A ) 11.将机件的部分结构用大于原图形所采用的比例画出的图形称为 局部放大 图。(难度:A ) 12.用两个相交的剖切面剖开机件绘图时,应先 旋转 后 投影 。(难度:A ) 13. 半剖视图中,半个视图与半个剖视图的分界线用 细点划线 。(难度:A ) 14. 假想用剖切面剖开机件,将处在观察者与 剖切面之间的部分移去,而将 其余部分 向投 影面投影所得到的图形称为剖视图。(难度:A ) 15.需要保留部分外形又要表达形的不对称机件,采用局部剖视图。(难度:A ) 16. 移出断面图是画在视图 之外 的断面图,移出断面图的轮廓线用 粗实 线绘制。(难 度:A ) 17. 用剖切平面局部地剖开机件所得到的剖视图称为 局部剖视图 。(难度:A ) 18.机械零件的常用表达方法有 视图 、剖视图 、 断面图 、局部放大图 及其它规定画法。(难 度:A ) 19. 局部视图是将机件的 局部形 向基本投影面投影所得的视图。(难度:A ) 20. 重合断面图是画在视图 之 的断面图,重合断面图的轮廓线用 细实线 线画出。(难度:A ) 21. 六个基本视图中,仰视图与俯视图同样反映物体长、宽方向的尺寸;右视图 与左视图同样 反映物体高、宽方向的尺寸;后视图 与主视图同样反映物体长、高方向的尺寸。(难度:A ) 22. 局部剖视图中,视图与剖视图的分界线用 波浪线 线,也可以用 双折线 线。(难度:A ) 23. 机件的部形状已经在半剖视图中表达清楚,在另一半表达外形的视图中不必再画出 细虚线 。(难度:A ) 24. 剖视图标注的三要素是 剖切符号、 剖切线、 字母。(难度:A ) 25. 剖视图只是假想地剖开机件,用以表达机件 部 形状的一种方法,实际机件是完整的, 因此除剖视图外的其它图形,都按 完整的形状画出。(难度:A ) 26. 机件上的某些细小结构在视图中表达不清晰,或不便于标注尺寸时,采用 局部放大 图。 27. 局部放大图的比例数值是放大图与实际物体的比例,而不是对 原图的比例。(难度:A ) 28. 对于机件的肋、轮辐及薄壁等,如按纵向剖切,这些结构都不画 剖面符号 ,而用 粗实线 将它与其邻接部分分开。(难度:A ) 29.根据断面图在图中配置的图中,可分为移出断面和重合断面。(难度:A ) 30.画在视图之外的断面图称为移出断面,画在视图之的断面图称为重合断面。(难度:A ) 31.螺纹按用途可分为四类,其中用来连接零件的螺纹为 连接 螺纹;用来传递动力和运 动的螺纹为 传动 螺纹。(难度:A ) 32. 以剖视图表示、外螺纹连接时,其旋合部分应按 外螺纹 的画法绘制。(难度:A ) 33. 左旋螺纹要注写 LH ,右旋螺纹不注。(难度:A ) 34.不通螺孔圆锥面尖端的锥顶角一般画成 120 度。(难度:A ) 35.螺纹相邻两牙在 中径 线上对应两点间的轴向距离称为螺距。(难度:A ) 36.啮合的圆柱齿轮的剖视图中,当剖切平面通过两啮合齿轮轴线时,在啮合区,将一个齿轮的 轮齿用粗实线绘制,另一个齿轮的轮齿被遮挡的部分用 虚线 线绘制。(难度:A ) 37. 模数 是设计、制造齿轮的重要参数。(难度:A ) 38.螺栓连接时,被连接零件的孔径必须 大于 螺栓大径。(难度:A ) 39.普通螺纹的螺距有粗牙和细牙两种, 粗牙 螺距不标注。(难度:A )

法理学复习重点-考试前复习资料(免费)(可编辑修改word版)

《法理学》200510 考试考前复习资料 第一部分考核方式介绍 (1) 第二部分复习指导 (1) ?单项选择题复习指导 (1) ?多项选择题复习指导 (8) ?名词解释复习指导 (10) ?简答题复习指导 (12) ?论述题复习指导 (14) 第一部分考核方式介绍 一、考核形式: 闭卷考试,其中客观题(选择题)采用机读卡答题,主观题答在答题纸上。 二、考试时间:2 小时。 三、试卷结构: 考试采用的题型有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论述题。各种题型的题量及所占分数的分配为:单项选择题为30 小题,每小题1 分,共30 分;多项选择题为5 小题,每小题2 分,共10 分;名词解释题为5 小题,每小题4 分,共20 分;简答题为2 小题,每小题10 分,共20 分;论述题为1 小题,每题20 分,满分100 分。 第二部分复习指导 ?单项选择题复习指导 一、答题技巧

单项选择题题干常以陈述句或问句提出解题依据、目标、要求和方法等。要求考生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的或者最为合适的选项。其难点在于几个备选答案多是相似的,极易混淆。此类题的目的是测试考生分辨正确和错误的能力,检查考生对课程基本内容,特别是基本概念掌握的程度和准确性。解答单项选择题的关键在于对课程内容和基本概念的熟悉和掌握程度,但同时也要注意看清楚题目和选项,一定要看明白问的是什么问题再做回答,以免无谓的丢分。 二、复习重点和难点 第一章绪论 法学的职能是什么;西方主要法学流派的主要观点。 第二章法的概念 法的外部特征有哪些;法的本质的不同说法;法的一般分类的标准。 第三章法的产生和历史发展 什么是社会调整;法的产生的标志;法的历史类型更替的原因;法律制度的继承与移植;两大法系的区别。 第四章法的作用和价值 法的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包括哪些;法的价值的理解。 第五章法治与法制现代化 法治的核心是什么;什么是法制现代化 第六章法的创制 我国的立法体制,主要掌握不同主体的立法权限;我国的立法程序。 第七章法的渊源 我国的法律渊源有哪些;法典编撰与法规清理的异同点。 第八章法律规范 法律规范的结构;法律规范的不同分类标准。 第九章法律体系 划分法律部门的标准;我国的法律体系。 第十章法的实施 法的实施与实现的关系;法的适用主体包括哪些。 第十一章法律关系 法律关系的客体是什么;什么是法律事实。

电视原理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色温是(D) A.光源的温度 B.光线的温度 C.表示光源的冷热 D.表示光源的光谱性能2.彩色三要素中包括(B) A.蓝基色 B.亮度 C.品红色 D.照度 3.彩色电视机解码器输出的信号是( B )。 A.彩色全电视信号 B.三个基色信号 C.亮度信号 D.色度信号 4.我国电视机的图像信号采用残留边带方式发射的原因是为了(B)。 A.增加抗干扰能力 B.节省频带宽度 C.提高发射效率 D.衰减图像信号中的高频5.PAL制解码器中,4.43MHz带通滤波器的作用是从彩色全电视信号中取出(B)。A.亮度信号 B.色度和色同步信号 C.复合同步信号 D.色副载波 6.彩色电视的全电视信号与黑白电视的全电视信号相比,增加了(D)。 A.三基色信号 B.三个色差信号 C.两个色差信号 D.色度与色同步信号 7.三基色原理说明,由三基色混合得到的彩色光的亮度等于( D )。 A.红基色的亮度 B.绿基色的亮度 C.蓝基色的亮度 D.三个基色亮度之和 8.普及型彩色电视机中,亮度与色度信号的分离是采用( A)分离方式完成的。 A.频率 B.时间 C.相位 D.幅度 9.我国电视机中,图像中频规定为( D )MHz。 A.6.5 B.31.5 C.33.57 D.38 10、彩色的色饱和度指的是彩色的(C) A.亮度 B.种类 C.深浅 D.以上都不对 11.在电视机中放幅频特性曲线中,需要吸收的两个频率点是( D )。 A.30 MHz/31.5 MHz B.31.5 MHz/38 MHz C.38 MHz/39.5 MHz D.30 MHz/39.5 MHz 12.彩色电视机中,由彩色全电视信号还原出三基色信号的过程称为( B )。 A.编码 B.解码 C.同步检波 D.视频检波 13、逐行倒相正交平衡调幅制指的是( B )。 A.NTSC制 B.PAL制 C.SECAM制 D.以上都不对 14.PAL制编码器输出的信号是( B )。 A.三个基色信号 B.彩色全电视信号 C.三个色差信号 D.亮度信号

机械原理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机械原理试卷 一、填空及选择题(每空1分,共20分) 1.机器的制造单元是______,运动单元是__________;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是其自由度数等于_________数。 2.曲柄摇杆机构有死点位置时,__________是主动件,此时_______与__________共线。 3.一对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正确啮合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 4.斜齿轮的模数和压力角在__________(法面、端面、轴面)内取标准值;锥齿轮当量齿数Z V=______________。 5.蜗杆机构传动的主动件是__________(蜗杆、蜗轮、蜗杆蜗轮皆可)。 6.移动副中驱动力作用于______内将发生自锁;传动副中驱动力为一单力且作用于_______内将发生自锁。 7.质量分布在同一平面内的回转体,经静平衡后_______________(一定、不一定、一定不)满足动平衡,经动平衡后___________(一定、不一定、一定不)满足静平衡;质量分布于不同平回转面内的回转体,经静平衡后____________(一定、不一定、一定不)满足动平衡,经动平衡后____________(一定、不一定、一定不)满足静平衡。 8.机器周期性速度波动的调节方法一般是加装________________,非周期性速度波动调节方法是除机器本身有自调性的外一般加装____________。 9. 说出两种变回转运动为直线运动的机构:______,_______。 1.零件、构件、原动件-------------------------------------------------------------------3分 2.摇杆连杆从动曲柄----------------------------------------------------------------3分 3.模数相等,压力角相等----------------------------------------------------------------1分 4.法面Z / cosδ------------------------------------------------------------------------1分 5.蜗杆蜗轮皆可----------------------------------------------------------------------------1分 6.摩擦角摩擦圆------------------------------------------------------------------------2分 7.一定一定不一定一定----------------------------------------------------------1分 8.飞轮调速器----------------------------------------------------------------------------2分

(完整版)法理学复习重点-考试前复习资料(免费)

《法理学》200510考试考前复习资料 第一部分考核方式介绍 0 第二部分复习指导 0 ?单项选择题复习指导 0 ?多项选择题复习指导 (7) ?名词解释复习指导 (10) ?简答题复习指导 (11) ?论述题复习指导 (13) 第一部分考核方式介绍 一、考核形式: 闭卷考试,其中客观题(选择题)采用机读卡答题,主观题答在答题纸上。 二、考试时间:2小时。 三、试卷结构: 考试采用的题型有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论述题。各种题型的题量及所占分数的分配为:单项选择题为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多项选择题为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名词解释题为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简答题为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论述题为1小题,每题20分,满分100分。 第二部分复习指导 ?单项选择题复习指导 一、答题技巧

单项选择题题干常以陈述句或问句提出解题依据、目标、要求和方法等。要求考生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的或者最为合适的选项。其难点在于几个备选答案多是相似的,极易混淆。此类题的目的是测试考生分辨正确和错误的能力,检查考生对课程基本内容,特别是基本概念掌握的程度和准确性。解答单项选择题的关键在于对课程内容和基本概念的熟悉和掌握程度,但同时也要注意看清楚题目和选项,一定要看明白问的是什么问题再做回答,以免无谓的丢分。 二、复习重点和难点 第一章绪论 法学的职能是什么;西方主要法学流派的主要观点。 第二章法的概念 法的外部特征有哪些;法的本质的不同说法;法的一般分类的标准。 第三章法的产生和历史发展 什么是社会调整;法的产生的标志;法的历史类型更替的原因;法律制度的继承与移植;两大法系的区别。 第四章法的作用和价值 法的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包括哪些;法的价值的理解。 第五章法治与法制现代化 法治的核心是什么;什么是法制现代化 第六章法的创制 我国的立法体制,主要掌握不同主体的立法权限;我国的立法程序。 第七章法的渊源 我国的法律渊源有哪些;法典编撰与法规清理的异同点。 第八章法律规范 法律规范的结构;法律规范的不同分类标准。 第九章法律体系 划分法律部门的标准;我国的法律体系。 第十章法的实施 法的实施与实现的关系;法的适用主体包括哪些。 第十一章法律关系 法律关系的客体是什么;什么是法律事实。

电视原理习题答案知识交流

电视原理第一章 1--1 什么是逐行扫描?什么是隔行扫描?与逐行扫描相比,隔行扫描有什么优点? 答:在锯齿波电流作用下,电子束产生自左向右、自上而下,一行紧挨一行的运动,称为逐行扫描。所谓隔行扫描,就是在每帧扫描行数仍为625行不变的情况下,将每帧图像分为两场来传送,这两场分别称为奇场和偶场。隔行扫描优点:节省带宽,减少闪烁感;缺点:离电视近时仍有闪烁感 1--5 全电视信号中包括哪些信号?哪些出现正在正程?哪些出现逆程?试述各信号各自的参数值及作用。 答:全电视信号包括图像信号,行同步信号,场同步信号,行消隐信号,场消隐信号,槽脉冲和均衡脉冲。其中图像信号出现在正程,其余信号出现在逆程。复合同步信号是用来分别 控制接收机中行、场扫描锯齿波的周期和相位。复合消隐 作用是分别用来消除行、场逆程回归线。槽脉冲的作用是可以保证在场同步脉冲期间可以检测出行同步脉冲。均衡脉冲的作用是使无论奇场还是偶场送到场积分电路去的波形是完全相 同的。图像信号的基本参数是亮度、灰度和对比度。 行同步:4.7us;场同步:160us;槽脉冲:4.7us;均衡脉冲:2.35us;行消隐脉冲:12us;场消隐脉冲:1612us; 1--9 我国电视规定的行频、场频和帧频各是什么?行同步脉冲、场同步脉冲、槽脉冲和均衡脉冲的宽度各是多少?行、场消隐脉冲的宽度又是什么? 答:我国电视行频:15625Hz;场频:50Hz;帧频:25Hz;行同步:4.7us;场同步:160us;槽脉冲:4.7us;均衡脉冲:2.35us;行消隐脉冲:12us;场消隐脉冲:1612us; 1--11 彩色光的三要素是什么?它们分别是如何定义的? 答:彩色光三要素是指彩色光可由亮度,色调和饱和度三个物理量来描述。亮度是指彩色光作用于人眼一起的明暗程度的感觉。色调是指彩色光的颜色类别。饱和度是指颜色的深浅程度。 1—17.亮度方程的物理意义是什么?目前彩色电视中采用的是什么样的亮度方程? 电视原理第二章 2--1 彩色电视为什么要和黑白电视兼容?兼容制的彩色电视应具有什么特点?简述如何才能使彩色电视与黑白电视实现兼容? 答:1.为了把三基色信号由发送端传送到接收端,最简单的办法用是三个通道分别地把红、绿、蓝三种基色电信号传送到接收端,在接收端再分别用R,G,B三个电信号去控制红、绿、蓝三个电子束,从而在彩色荧光屏上得到重现的彩色图像,这种传输方式从原理上看很简单,但对占用的设备及带宽来说是十分不经济的,因而也没有实用价值,从而采用彩色电视和黑白电视兼容的方式。 3.采用频谱交错原理,将色度信号调制在 一个副载波上,进行色度信号的频谱搬移, 从而使调制后的色度信号谱线正好安插在亮 度谱线的间隙内,达到压缩频带的目的,保 证了彩色电视与黑白电视具有相同的频带宽 度。 2--3已知色差信号(R-Y)和(B-Y),如何 求得(G-Y)?写出相应表达式。若已知(B-Y) 和(G-Y),又如何求得(R-Y)?推导求出解 表达式。答:亮度信号 Y=0.3R+0.59G+0.11B Y=0.3Y+0.59Y +0.11Y 所以: 0=0.3(R-Y)+0.59(G-Y)+0.11(B-Y) 可得: (G-Y)=-0.3/0.59(R-Y)-0.11/0.59(B-Y)=-0 .51(R-Y)-0.19(B-Y) (R-Y)= -1.97(G-Y)-0.37(B-Y) 2--4 为什么要对色差信号的幅度进行压缩? PAL制中红差和蓝差的压缩系数各为多少? 确定这两个压缩系数的依据是什么? 答:如果不对色差信号进行幅度压缩,则势 必引起编码产生的彩色全电视信号幅度过 大,这就破坏了兼容性,易产生信号失真。 红差:V=0. 877(R-Y);蓝差:U=0. 493 (B-Y) 2--5 为什么要压缩色差信号的频带?压缩 色差信号频带的依据是什么?NTSC制中将 (R-Y)和(B-Y)压缩并转换为I,Q信号,这 与频带压缩有何关系? 答:A.因为彩色电视信号中的亮度信号频谱 已占有6MHz,因而只有设法将色度信号的频 谱插到亮度信号频谱的空隙中,使色度信号 不占有额外的带宽才能做到彩色电视只占有 6MHz的频带范围,从而满足彩色电视与黑白 电视兼容的条件。B.依据大面积着色原理和 高频混合原理。C.将压缩后的U,V信号变换 成I,O信号可进一步对色差信号的频带进行 压缩,将(R-Y)和(B-Y)进行压缩成U,V 信号,则是为了不失真传输。 2--6 什么是频谱交错?PAL制中两个色度 分量的频谱与亮度信号的频谱是个何关系? 如何才能使其亮度谱线与色度谱线相互交 错? 答:为了实现兼容,即保证色差信号与亮度 信号在同一个0~6MHz视频带宽中传送。将色 差信号插到亮度信号频谱空隙中传送,这称 为频谱交错技术。亮度信号的频谱是一种离 散型频谱,色差信号的频谱结构与亮度信号 的频谱结构相同,只不过色差信号带宽为 0~1.3MHz。选择合适的副载波,使亮度信号 与色度信号频谱的主谱线彼此错开。 2--7什么是正交平衡调幅制?为什么要采 用正交平衡调幅制传送色差信号?这样坐的 优点何在? 答:A.平衡调制即抑制载波的一种调制方式。 将2个经平衡调制的信号分别对频率相等, 相位相差90度的两个正交载波进行调幅,然 后再将这两个调幅信号进行矢量相加,从而 得到的调幅信号称为正交调幅信号。这一调 制方式称为正交平衡调制。B.在彩色电视系 统中,为实现色度与亮度信号的频谱交错, 采用正交调幅方式,只用一个副载波便可实 现对两个色差信号的传输,且在解调端采用 同步解调又很容易分离出两个色差分量。 2--8 NTSC制的主要优点和缺点何在?PAL 制克服NTSC制主要缺点所采用的方法及原 理是什么? 答:与其他两种兼容制彩色电视制式相比, NTSC制具有兼容性好、电路简单、图像质量 高等优点,缺点是相位敏感性高,对相位失 真较敏感。原理:先将三基色信号R,G,B变 换为一个亮度信号和两个色差信号,然后采 用正交平衡调制方法把色度信号安插在亮度 信号的间隙中,并且将色度信号中的Fv分量 逐行倒相。其实质是用逐行倒相的方法使相 邻两行色度信号的相位失真方向相反,再将 它们合成,从而得到相位不失真的色度信号, 以消除相位失真。 2--9 2--11PAL制彩色全电视信号中包含了哪些 信号?这些信号的作用各是什么? 答:1 亮度信号,图像信号,2 色度信号, 颜色信号,通常采用减色法3 色同步信号, 它提供接收解码器所需色副载波的频率和相 位基准。4 场同步信号,用以场同步。5 行 同步信号,用以行同步。6 测试行19,20 行,用以测试,可以含实时时钟信号,慢 同步电视信号。7 伴音信号6.5MHz,调频方 式,通常采用内差式接收。 2--12 2--13 PAL制色同步信号的作用是什么? 说明它的频率、幅度及出现位置?它与色度 信号的分离原理是什么? 答:色同步信号是叠加在行消隐脉冲的后肩 上传送的。。频率相同但时域错开 的色度及色同步信号,经色同步选通电路, 将色同步信号与色度信号分开。由于色度 信号在行扫描正程色同步信号在行扫描逆程 出现,故只要用两个门电路,就可将二者 按时间分离法进行分离。这两个门电路在控 制脉冲控制下交替导通即可实现两种信号 的分离。 2--14 下列各符号的含义是什么?它们相 互间具有什么样的关系? 答:R:红色信号;G:绿色信号;B:蓝色信 号;Y:亮度信号;R-Y:红色差信号;B-Y: 蓝色差信号;G-Y:绿色差信号;Fu、Fv:平 衡调制信号;F:已调色差信号或色度信号; Fm:色度信号振幅;Fb:色同步信号;φ0: 色度信号相角 2—15 2--16 第三章 3.3 简述CCD摄像管的工作原理? 答:CCD是能够把入射光转变成电荷包,并 对电荷包加以储存和转移的一种器件。其工 作原理包括光电转换、信号电荷的积累和电 荷转换三个步骤。 光电转换与电荷积累:当把一个景物的光像 投射到CCD面阵上时,就会在CCD面阵上形 成由积累电荷描绘的电子图像,从而完成光 电转换与信息的存储。电荷转移:CCD实 质上可等效为一种移位寄存器。 3--6 视频全电视信号是如何形成的? 答:摄像机输出的三基色信号,经过各种校 正处理后,与各种同步信号一起送入编码器, 在经过一系列的处理加工后形成彩色电视全 电视信号输出,录像机等其他信号源产生的 视频信号,经过一定的加工处理,也可形成 视频全电视信号. 3--7 为什么射频电视信号采用负极性、残 留边带调幅方式发射?而伴音电视信号采用 调频方式? 答:1残留边带信号优点:已调信号的频带 较窄,滤波器比SSB滤波器易实现,易解调, 但VSB是一种不均衡调制,图像信号中低于 0.75MHz的频率成分,具有双边带特性,经 峰值包络检波后输出信号的振幅较大,对于 图像信号中1.256MHz的频率成分,具有单边 带特性,经解调后输出信号的振幅减半,这 样,低频分量振幅大,使图像的对比度增加, 但高频分量跌落会使图像清晰度下降。 2采用负极性调制:负极性调幅时,同步脉 冲顶对应图像发射机输出功率最大值。在一 般情况下,一幅图中亮的部分总比暗的部分 面积大,因而负极性调制时,调幅信号的平 均功率要比峰值功率小得多,显然工作效率 高。在传输过程中,当有脉冲干扰叠加在调 幅信号上时,对正记性调制来说,干扰脉冲 为高电平,经解调后在荧屏上呈现为亮点, 较易被人眼察觉;而负极性调制,干扰脉冲 仍为高电平,但经解调后在荧屏上呈现为暗 点,人眼对暗点不敏感。并且也易为自动干 扰抑制电路消除或减弱。负极性调制还便于 将同步顶用作基准电平进行自动增益控 制。 3伴音信号的调制:电视广播中伴音信号的 频率范围在50Hz~15Hz之间。为了提高伴音 信号的接收质量,送往伴音发射机的伴音信 号经过调频后变成宽带信号。我国规定伴音 已调信号的最大频偏为50Hz,所以已调伴音 信号的带宽为130KHz。调频信号的边频丰富, 因此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能。 3--9 我国地面广播电视频道是如何划分 的? 答:以8MHz为间隔,我国电视频道在VHF 和UHF频段共分为68个频道,其中频率 92~167MHz,566~606MHz的部分供调频广播 和无线电通信使用,在开路电视系统中不安 排电视频道,但在有线电视中常设置有增补 频道,此外,每个频道的中心频率及所对应 的中心波长是估算天线尺寸和调试接收机的 重要参数。 电视原理第四章 4--1 AFT电路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在收看 电视节目调节频道时,AFT开关应置于何位 置?(关) 答:AFT完成将输入信号偏离标准中频 (38MHz)的频偏大小鉴别出来,并线性地转 成慢变化的直流误差电压返送至调谐器本振 电路的AFT变容二极管两端的微调本振频率, 从而保证中频准确、稳定。(注:AFT主要由 限幅放大、移相网络、双差分乘法器组成。) 4--2 PALD解码电路主要由那几部分组 成?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