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Spss 作业习题答案

Spss 作业习题答案

Spss  作业习题答案
Spss  作业习题答案

Spss 作业习题答案

GRAPH

/BAR(SIMPLE)=SUM(js) BY year.

图表

附注

创建的输出02-APR-2016 18:56:02

注释

输入数据

C:\Users\liujie\Desktop\第一次习题\

习题7-1.sav

活动的数据集数据集1

过滤器

权重

拆分文件

工作数据文件中的 N 行245

语法GRAPH

/BAR(SIMPLE)=SUM(js) BY year.

资源

处理器时间00:00:00.28

已用时间00:00:00.28 [数据集1] C:\Users\liujie\Desktop\第一次习题\习题7-1.sav

COMPUTE zz=beer + wine + spirits.

EXECUTE.

GRAPH

/BAR(SIMPLE)=SUM(zz) BY year.

图表

附注

创建的输出02-APR-2016 18:57:38 注释

输入数据C:\Users\liujie\Desktop\第一次习题\习题7-1.sav

活动的数据集数据集1

过滤器

权重

拆分文件

工作数据文件中的 N 行245

语法GRAPH

/BAR(SIMPLE)=SUM(zz) BY year.

资源

处理器时间00:00:00.25

已用时间00:00:00.28

[数据集1] C:\Users\liujie\Desktop\第一次习题\习题7-1.sav

GRAPH

/BAR(GROUPED)=MEAN(tea) MEAN(coffee) MEAN(cc) MEAN(mw) MEAN(fj) MEAN(beer) MEAN(wine)

MEAN(spirits) BY country

/PANEL ROWVAR=cont ROWOP=CROSS

/MISSING=LISTWISE.

图表

附注

创建的输出02-APR-2016 19:01:31 注释

输入数据

C:\Users\liujie\Desktop\第一次习题\

习题7-1.sav

活动的数据集数据集1

过滤器

权重

拆分文件

工作数据文件中的 N 行245

语法GRAPH

/BAR(GROUPED)=MEAN(tea)

MEAN(coffee) MEAN(cc) MEAN(mw) MEAN(fj) MEAN(beer) MEAN(wine) MEAN(spirits) BY country

/PANEL ROWVAR=cont ROWOP=CROSS /MISSING=LISTWISE.

资源

处理器时间00:00:00.19

已用时间00:00:00.26 [数据集1] C:\Users\liujie\Desktop\第一次习题\习题7-1.sav

GET

FILE='C:\Users\liujie\Desktop\第一次习题\习题7-2.sav'. DATASET NAME 数据集2 WINDOW=FRONT.

DATASET CLOSE 数据集1.

SORT CASES BY year (A).

GRAPH

/LINE(AREA)= SUM(def) SUM(eco) BY year

/MISSING=LISTWISE.

图表

附注

创建的输出02-APR-2016 19:08:16

注释

输入数据

C:\Users\liujie\Desktop\第一次习题\

习题7-2.sav

活动的数据集数据集2

过滤器

权重

拆分文件

工作数据文件中的 N 行36

语法GRAPH

/LINE(AREA)= SUM(def) SUM(eco) BY year

/MISSING=LISTWISE.

资源

处理器时间00:00:00.22

已用时间00:00:00.22 [数据集2] C:\Users\liujie\Desktop\第一次习题\习题7-2.sav

GET

FILE='C:\Users\liujie\Desktop\第一次习题\习题7-3.sav'. DATASET NAME 数据集3 WINDOW=FRONT.

DATASET CLOSE 数据集2.

GRAPH

/PIE=SUM(rus) BY sea.

图表

附注

创建的输出02-APR-2016 19:11:19 注释

输入

数据 C:\Users\liujie\Desktop\第一次习题

\习题7-3.sav 活动的数据集

数据集3 过滤器 权重 拆分文件

工作数据文件中的 N 行

12

语法

GRAPH

/PIE=SUM(rus) BY sea.

资源

处理器时间

00:00:00.14 已用时间

00:00:00.14

[数据集3] C:\Users\liujie\Desktop\第一次习题\习题7-3.sav

您对 IBM SPSS Statistics 的临时使用期将在 11 天后过期。

您的许可证将在 11 天内过期。

GET

FILE='C:\Users\liujie\Desktop\第一次习题\习题7-4.sav'. DATASET NAME 数据集1 WINDOW=FRONT.

GRAPH

/HILO(SIMPLE)=MEAN(cat) BY date BY hlc.

图表

附注

创建的输出05-APR-2016 12:38:53 注释

输入数据

C:\Users\liujie\Desktop\第一次习题\

习题7-4.sav

活动的数据集数据集1

过滤器

权重

拆分文件

工作数据文件中的 N 行405

语法GRAPH

/HILO(SIMPLE)=MEAN(cat) BY date BY hlc.

资源

处理器时间00:00:01.05

已用时间00:00:00.88 [数据集1] C:\Users\liujie\Desktop\第一次习题\习题7-4.sav

GET

FILE='C:\Users\liujie\Desktop\第一次习题\习题7-5.sav'. DATASET NAME 数据集2 WINDOW=FRONT.

GRAPH

/PARETO (CUM SIMPLE)=SUM(nurse) BY cont.

图表

附注

创建的输出05-APR-2016 12:40:24 注释

输入

数据 C:\Users\liujie\Desktop\第一次习题

\习题7-5.sav 活动的数据集

数据集2 过滤器 权重 拆分文件

工作数据文件中的 N 行

205

语法 GRAPH

/PARETO (CUM SIMPLE)=SUM(nurse) BY cont.

资源

处理器时间

00:00:00.25 已用时间

00:00:00.28

[数据集2] C:\Users\liujie\Desktop\第一次习题\习题7-5.sav

GET

FILE='C:\Users\liujie\Desktop\第一次习题\习题7-6.sav'. DATASET NAME 数据集3 WINDOW=FRONT.

SPCHART

/XR=eec BY cat

/ID=date

/CAPSIGMA=RBAR

/SIGMAS=3

/MINSAMPLE=2.

SPchart

附注

创建的输出05-APR-2016 12:42:53 注释

输入数据

C:\Users\liujie\Desktop\第一次习题\

习题7-6.sav

活动的数据集数据集3

过滤器

权重

拆分文件

工作数据文件中的 N 行90

语法SPCHART

/XR=eec BY cat /ID=date

/CAPSIGMA=RBAR /SIGMAS=3

/MINSAMPLE=2.

资源

处理器时间00:00:00.47

已用时间00:00:00.41 [数据集3] C:\Users\liujie\Desktop\第一次习题\习题7-6.sav

GET

FILE='C:\Users\liujie\Desktop\第一次习题\习题7-7.sav'. DATASET NAME 数据集4 WINDOW=FRONT.

DATASET CLOSE 数据集1.

DATASET CLOSE 数据集2.

DATASET CLOSE 数据集3.

EXAMINE VARIABLES=salbegin BY jobcat

/PLOT=BOXPLOT

/STATISTICS=NONE

/NOTOTAL.

浏览

附注

创建的输出05-APR-2016 12:48:10 注释

输入数据

C:\Users\liujie\Desktop\第一次习题\

习题7-7.sav

活动的数据集数据集4

文件标签05.00.00

过滤器

权重

拆分文件

工作数据文件中的 N 行474

缺失值处理对缺失的定义

用户为因变量定义的缺失值作为缺失对

待。

使用的案例

统计量的计算基于这样的案例,此类案例

针对用到的任何因变量或因子均不包含

缺失值。

语法EXAMINE VARIABLES=salbegin BY jobcat /PLOT=BOXPLOT

/STATISTICS=NONE

/NOTOTAL.

资源

处理器时间00:00:00.22

已用时间00:00:00.20

[数据集4] C:\Users\liujie\Desktop\第一次习题\习题7-7.sav

Employment Category

案例处理摘要

Employment Category 案例

有效缺失合计

N 百分比N 百分比N Beginning Salary

Clerical 363 100.0% 0 0.0% 363

Custodial 27 100.0% 0 0.0% 27

Manager 84 100.0% 0 0.0% 84

案例处理摘要

Employment Category 案例

合计

百分比

Beginning Salary Clerical 100.0% Custodial 100.0% Manager 100.0%

Beginning Salary

ACF VARIABLES=sex vo2 wp

/NOLOG

/MXAUTO 16

/SERROR=IND.

ACF

附注

创建的输出05-APR-2016 12:51:59 注释

输入数据

C:\Users\liujie\Desktop\第一次习题\

习题7-8.sav

活动的数据集数据集5

过滤器<无>

权重<无>

拆分文件<无>

工作数据文件中的 N 行451 日期<无>

缺失值处理缺失的定义将用户自定义缺失值视为缺失。

使用的个案

对于给定的时间序列变量,分析中将不使

用具有缺失值的个案。另外,如果请求

对数转换,那么也不使用具有负值或零值

的个案。

语法ACF VARIABLES=sex vo2 wp /NOLOG

/MXAUTO 16

/SERROR=IND.

资源处理器时间00:00:00.48 已用时间00:00:00.50

使用从第一个观测值至最后一个观测值

时间序列设置 (TSET) 输出量PRINT = DEFAULT 保存新变量NEWVAR = CURRENT 自相关和偏自相关图中的最

大滞后数

MXAUTO = 16

每个互相关图中的最大滞后

MXCROSS = 7

每个过程生成的最大新变量

MXNEWVAR = 60

每个过程的最大新个案数MXPREDICT = 1000

用户缺失值的处理MISSING = EXCLUDE

置信区间百分比值CIN = 95

用于在回归方程中输入变量

的容差

TOLER = .0001

最大迭代参数更改CNVERGE = .001

计算自相关的标准误的方法ACFSE = IND

季节性期间的长度未指定

其值在图中标记为观测值的

变量

未指定

方程包含CONSTANT

[数据集5] C:\Users\liujie\Desktop\第一次习题\习题7-8.sav

模型描述

模型名称MOD_2

序列名1 性别

2 最大吸氧量(l/m)

3 负荷时间(sec)

转换无

非季节性差分0 季节性差分0 季节性期间的长度无周期性

最大滞后数16 为计算自相关的标准误而假定的过程独立性(白噪音)

显示并绘图所有滞后

正在应用来自 MOD_2 的模型指定。

个案处理摘要

性别最大吸氧量

(l/m)

负荷时间(sec) 序列长度451 451 451

缺失值数用户缺失0 0 0 系统缺失0 0 0

有效值数451 451 451 可计算的第一滞后数450 450 450

性别

自相关图

序列: 性别

滞后自相关标准误差a Box-Ljung 统计量

值df Sig.b

1 -.028 .047 .356 1 .551

2 .109 .047 5.722 2 .057

3 .057 .047 7.207 3 .066

4 .041 .047 7.989 4 .092

5 .017 .047 8.117 5 .150

6 .082 .04

7 11.177 6 .083

7 .120 .047 17.768 7 .013

8 .113 .047 23.651 8 .003

9 .088 .047 27.253 9 .001

10 .019 .046 27.418 10 .002

11 .030 .046 27.836 11 .003

12 -.071 .046 30.198 12 .003

13 .030 .046 30.604 13 .004

14 -.044 .046 31.508 14 .005

15 -.019 .046 31.675 15 .007

16 .001 .046 31.676 16 .011

a. 假定的基础过程是独立性(白噪音)。

b. 基于渐近卡方近似。

最大吸氧量(l/m)

自相关图

序列: 最大吸氧量(l/m)

滞后自相关标准误差a Box-Ljung 统计量

值df Sig.b

1 .134 .047 8.110 1 .004

2 .108 .047 13.390 2 .001

3 .068 .047 15.496 3 .001

4 .020 .047 15.687 4 .003

数据分析spss作业

数据分析方法及软件应用 (作业) 题目:4、8、13、16题 指导教师: 学院:交通运输学院 姓名: 学号:

4、在某化工生产中为了提高收率,选了三种不同浓度,四种不同温度做试验。在同一浓度与温度组合下各做两次试验,其收率数据如下面计算表所列。试在α=0.05显著性水平下分析 (1)给出SPSS数据集的格式(列举前3个样本即可); (2)分析浓度对收率有无显著影响; (3)分析浓度、温度以及它们间的交互作用对收率有无显著影响。 解答:(1)分别定义分组变量浓度、温度、收率,在变量视图与数据视图中输入表格数据,具体如下图。 (2)思路:本问是研究一个控制变量即浓度的不同水平是否对观测变量收率产生了显著影响,因而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假设:浓度对收率无显著影响。 步骤:【分析-比较均值-单因素】,将收率选入到因变量列表中,将浓度选入到因子框中,确定。 输出: 變異數分析 收率 平方和df 平均值平方 F 顯著性 群組之間39.083 2 19.542 5.074 .016 在群組內80.875 21 3.851 總計119.958 23 显著性水平α为0.05,由于概率p值小于显著性水平α,则应拒绝原假设,认为浓度对收率有显著影响。

(3)思路:本问首先是研究两个控制变量浓度及温度的不同水平对观测变量收率的独立影响,然后分析两个这控制变量的交互作用能否对收率产生显著影响,因而应该采用多因素方差分析。假设,H01:浓度对收率无显著影响;H02:温度对收率无显著影响;H03:浓度与温度的交互作用对收率无显著影响。 步骤:【分析-一般线性模型-单变量】,把收率制定到因变量中,把浓度与温度制定到固定因子框中,确定。 输出: 主旨間效果檢定 因變數: 收率 來源第 III 類平方 和df 平均值平方 F 顯著性 修正的模型70.458a11 6.405 1.553 .230 截距2667.042 1 2667.042 646.556 .000 浓度39.083 2 19.542 4.737 .030 温度13.792 3 4.597 1.114 .382 浓度 * 温度17.583 6 2.931 .710 .648 錯誤49.500 12 4.125 總計2787.000 24 校正後總數119.958 23 a. R 平方 = .587(調整的 R 平方 = .209) 第一列是对观测变量总变差分解的说明;第二列是观测变量变差分解的结果;第三列是自由度;第四列是均方;第五列是F检验统计量的观测值;第六列是检验统计量的概率p值。可以看到观测变量收率的总变差为119.958,由浓度不同引起的变差是39.083,由温度不同引起的变差为13.792,由浓度和温度的交互作用引起的变差为17.583,由随机因素引起的变差为49.500。浓度,温度和浓度*温度的概率p值分别为0.030,0.382和0.648。 浓度:显著性<0.05说明拒绝原假设(浓度对收率无显著影响),证明浓度对收率有显著影响;温度:显著性>0.05说明不拒绝原假设(温度对收率无显著影响),证明温度对收率无显著影响;浓度与温度: 显著性>0.05说明不拒绝原假设(浓度与温度的交互作用对收率无显著影响),证明温浓度与温度的交互作用对收率无显著影响。 8、以高校科研研究数据为例:以课题总数X5为被解释变量,解释变量为投入人年数X2、投入科研事业费X4、专著数X6、获奖数X8;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spss_期末试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共112小题) 1、SPSS的安装类型有()D.以上都是 2、数据编辑窗口的主要功能有() D.A和B 3、()文件格式是SPSS独有的,一般无法通过Word,Excel等其他软件打开。A.sav 4、()是SPSS为用户提供的基本运行方式。D.以上都是 5、()是SPSS中有可用的基本数据类型 D.以上都是 6、spss数据文件的扩展名是( ) D..sav 7、数据编辑窗口中的一行称为一个()B.个案 8、变量的起名规则一般:变量名的字符个数不多于()C. 8 9、统计学依据数据的计量尺度将数据划分为三大类,它不包括() A. 定值型数据 10、在横向合并数据文件时,两个数据文件都必须事先按关键变量值() A.升序排序 11、SPSS算术表达式中,字符型()应该用引号引起来。A 常量 12、复合条件表达式又称逻辑表达式,在逻辑运算中,下列()运算最优先。 A.NOT 13、数据选取的方法中,()是按符合条件的数据进行选取。A 按指定条件选取 14、通过()可以达到将数据编辑窗口中的技术数据还原为原始数据的目的. B 加权处理 15、SPSS的()就是将数据编辑窗口中数据的行列互换 A 数据转置 16、SPSS软件是20世纪60年代末,由()大学的三位研究生最早研制开发的。B、斯坦福大学 17、SPSS中进行参数检验应选择()主窗口菜单。D、分析 18、SPSS中进行输出结果的保存应选择()主窗口菜单。A、视图 19、SPSS中进行数据的排序应选择()主窗口菜单。C、数据 20、SPSS中绘制散点图应选择()主窗口菜单。C、图形 21、SPSS中生成新变量应选择()主窗口菜单。A、转换 22、SPSS中聚类分析应选择()主窗口菜单。D、分析 23、()的功能是定义SPSS数据的结构、录入编辑和管理待分析的数据。 A.数据编辑窗口 24、()的功能是显示管理SPSS统计分析结果、报表及图形。 B.结果输出窗口 25、Spss输出结果保存时的文件扩展名是()B..spv 26、()是访问和分析Spss变量的唯一标识。B.变量名

SPSS统计基础 数据分析

《SPSS统计基础》课程数据分析报告 (2016— 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 题目:关于381名大学生学习适应情况的分析报告 班级:14小教2班 学号: 姓名: 2017年6月

381名大学生学习适应性调查数据分析报告 姓名:学号:班级: 一、数据分析目的及内容 (一)数据分析的目的 通过对师范学院学生学习适应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了解我院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在适应学习动机、适应教学模式、使用学习能力、适应学习态度、适应环境因素、适应总分六个维度的基本情况。本文拟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对大学生学习适应状况进行调查,并探讨影响大学生学习适应的因素,从而让大学生能更快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 (二)数据分析的内容 1. 381名大学生在适应学习动机、适应教学模式、使用学习能力、适应学习态度、适应 环境因素五个维度的得分及适应总分. 2.对年级、专业、生源地变量的容量等数据分布指标的描述,了解数据分布的全貌。 3.对适应学习动机、适应教学模式、使用学习能力、适应学习态度、适应环境因素五个 维度的极大值、极小值、均值和标准差的统计。 4.学习适应各因子之间的相关分析。 5.学习适应五因子及适应总分的相关性分析。 二、数据库介绍 (一)数据来源: 1被试分布:总容量为381、年级(大一156人、大二136人、大三89人)、专业(小学教育140人、学前教育本科113人、学前教育专科128人)、生源地(城镇145人、农村236人)等方面的人数分布; 2、调查工具:《大学生学习适应量表》由冯廷勇等人编制,共29 个题目,量表采 用Likert5 点计分法,即完全不符合计 1 分,比较不符合计 2 分,不确定计 3 分,较符合计4 分,完全符合计 5 分。各维度和总量表分数越高,表明适应状况越好。总分低于58分,表明学习适应状态较差需要做较大调整;总分在59到87分之间,表明学习适应状态中等,需要做适当的调整;总分在88到116分之间,表明学习适应状态良好;总分在117到145分之间,表明学习适应状态良好。量表的效度为0.85,信度为0.87。该量表由五个维度构成: (1)学习动机(8题):1、6、7、8、9、13、17、23 (2)教学模式(7题):2、3、10、14、18、22、24 (3)学习能力(6题):4、11、15、21、25、26 (4)学习态度(4题):5、12、20、27 (5)环境因素(4题):16、19、28、29 (二)变量介绍: 1、本次问卷调查有三个变量; 2、变量名称为:专业,年级,生源地; 3、变量名称的取值为:专业:1=“小学教育”,2=“学前教育本科”,3=“学前教育专 科”;年级:1=“大一”,2=“大二”,3=“大三”,4=“大四”;生源地:1=“城镇”,2=“农村”。 三、数据统计与分析

spss统计分析报告期末考精彩试题

《统计分析软件》试(题)卷 班级xxx班xxx 学号xxx 说明:1.本试卷分析结果写在每个题目下面(即所留空白处); 2.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3.每个试题20分。 一、(20分)已经给出某个班的学生基本情况及其学习成绩的两个SPSS数据文件,学生成绩一.sav;学生成绩二.sav。要求: (1)将所给的两个SPSS数据文件“学生成绩一.sav”与“学生成绩二.sav”合并,并保存为“成绩.sav.” (2)对所建立的数据文件“成绩.sav”进行以下处理: 1)按照性别求出男、女数学成绩的各种统计量(包括平均成绩、标准差等)。 2)计算每个学生的总成绩、并按照总成绩的大小进行排序 3)把数学成绩分成优、良、中三个等级,规则为优(X≥85),良(75≤X≤84),中(X≤74),并对优良中的人数进行统计。

分析: (2) 描述统计量 性别N 极小值极大值均值标准差 男数学 4 77.00 85.00 82.2500 3.77492 有效的N (列表状态) 4 女数学16 67.00 90.00 78.5000 7.09930 有效的N (列表状态)16

注:成绩优良表示栏位sxcj 优为1 良为2 中为3 由表统计得,成绩为优的同学有4人,占总人数的20%;良的同学有12人,占总人数的60%;中的同学有4人,占总人数的40%。 二、(20分)为了解笔记本电脑的市场情况,针对笔记本电脑的3种品牌,进行了满意度调查,随机访问了30位消费者,让他们选出自己满意的品牌,调查结果见下表,其中变量“职业”的取值中,1表示文秘人员,2表示管理人员,3表示工程师,4表示其他人;3个品牌变量的取值中,1表示选择,0表示未选数据见Excel 数据文件“调查.exe”。根据所给数据完成以下问题 (1)将所给数据的Excel文件导入到SPSS中,要求SPSS数据文件写出数据结构(包括变量名,变量类型,变量值标签等)命,并保存为:“调查. Sav”。 (2)试利用多选项分析,利用频数分析来分析消费者对不同品牌电脑的满意度状况;分析不同职业消费者对笔记本品牌满意度状况。

spss期末作业

吉林财经大学 《SPSS统计软件分析》作业(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 学院信息学院 专业班级电子商务0806班 学生姓名王瑞霞 学号1403080616

1、对未分组资料频数分析 从中国统计局中获得从11月21日至30日国内50个城市主要食品平均价格变动情况,以该数据为例为例,进行频数分析。 首先输入数据: 选择Analyze中Descriptive Statistics——Frequencies,打开Frequencies对话框;将需处理的变量键入变量框中

单击Statistics…按钮统计量子对话框12指标,选中所需要计算的指标: 单击Charts …按钮,选择需绘制的统计图: 单击OK按钮开始运行,运行结果为: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数据中缺失值为0,花生油的平均价格104.84是最高的,而巴氏牛奶的平均价格1.81最低,全部食品平均价格的平均数为16.5327,标准差为22.4668,各种食品的平均价格差距较大。

条形图、饼形图以及直方图是用不同的图形表示方法来说明数据的指标,其实质是一样的,从图中可以看出平均价格在0—22元之间的食品是最多的,20—40元之间的食品数次之,接下来是40—60元之间的食品,不存在平均价格在60—100之间的食品。 2、以食品平均价格为依据对数据进行分组并对分组后的数据进行频数分析: Transform —Recode—Into same V ariables ,将要分组的变量放入Numeric 栏中,单击Old and new V alues分组:

分组结果如下图所示: 回到数据编辑窗,定义变量的V alue labels : 再对食品平均价格进行频数分析,分析结果如下截图所示

spss统计分析期末考试题

《统计分析软件》试(题)卷 班级 xxx班姓名 xxx 学号 xxx 说明:1.本试卷分析结果写在每个题目下面(即所留空白处); 2.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3.每个试题20分。 一、(20分)已经给出某个班的学生基本情况及其学习成绩的两个SPSS数据文件,学生成绩一.sav;学生成绩二.sav。要求: (1)将所给的两个SPSS数据文件“学生成绩一.sav”与“学生成绩二.sav”合并,并保存为“成绩.sav.” (2)对所建立的数据文件“成绩.sav”进行以下处理: 1)按照性别求出男、女数学成绩的各种统计量(包括平均成绩、标准差等)。 2)计算每个学生的总成绩、并按照总成绩的大小进行排序 3)把数学成绩分成优、良、中三个等级,规则为优(X≥85),良(75≤X ≤84),中(X≤74),并对优良中的人数进行统计。

分析: 描述统计量 性别N极小值极大值均值标准差 男数学477.0085.0082.2500 3.77492有效的 N (列表状态)4 女数学1667.0090.0078.50007.09930有效的 N (列表状态)16

注:成绩优良表示栏位sxcj 优为1 良为2 中为3 由表统计得,成绩为优的同学有4人,占总人数的20%;良的同学有12人,占总人数的60%;中的同学有4人,占总人数的40%。 二、(20分)为了解笔记本电脑的市场情况,针对笔记本电脑的3种品牌,进行了满意度调查,随机访问了30位消费者,让他们选出自己满意的品牌,调查结果见下表,其中变量“职业”的取值中,1表示文秘人员,2表示管理人员,3表示工程师,4表示其他人;3个品牌变量的取值中,1表示选择,0表示未选数据见Excel数据文件“调查.exe”。根据所给数据完成以下问题 (1)将所给数据的Excel文件导入到SPSS中,要求SPSS数据文件写出数据结构(包括变量名,变量类型,变量值标签等)命,并保存为:“调查. Sav”。 (2)试利用多选项分析,利用频数分析来分析消费者对不同品牌电脑的满意度状况;分析不同职业消费者对笔记本品牌满意度状况。 分析:

spss 期末题库

课程名称:《SPSS分析方法与应用》 课程号: 2007422 一、单项选择题(共112小题) 1、试题编号:1000110,答案:RetEncryption(D)。 SPSS的安装类型有() A. 典型安装 B.压缩安装 C.用户自定义安装 D.以上都是 2、试题编号:1000310,答案:RetEncryption(D)。 数据编辑窗口的主要功能有() A.定义SPSS数据的结构 B.录入编辑和管理待分析的数据 C.结果输出 和B 3、试题编号:1000410,答案:RetEncryption(A)。 ()文件格式是SPSS独有的,一般无法通过Word,Excel等其他软件打开。 4、试题编号:1000510,答案:RetEncryption(D)。 ()是SPSS为用户提供的基本运行方式。 A.完全窗口菜单方式 B.程序运行方式 C.混合运行方式 D.以上都是 5、试题编号:1000810,答案:RetEncryption(D)。 ()是SPSS中有可用的基本数据类型 A.数值型 B.字符型 C.日期型 D.以上都是 6、试题编号:1000910,答案:RetEncryption(D)。 spss数据文件的扩展名是( ) A..htm B..xls C..dat D..sav 7、试题编号:1001010,答案:RetEncryption(B)。 数据编辑窗口中的一行称为一个() A.变量 B.个案 C.属性 D.元组 8、试题编号:1001110,答案:RetEncryption(C)。

变量的起名规则一般:变量名的字符个数不多于() A. 6 B. 7 C. 8 D. 9 9、试题编号:1001210,答案:RetEncryption(A)。 统计学依据数据的计量尺度将数据划分为三大类,它不包括() A. 定值型数据 B.定距型数据 C.定序型数据 D.定类型数据 10、试题编号:1001310,答案:RetEncryption(A)。 在横向合并数据文件时,两个数据文件都必须事先按关键变量值() A.升序排序 B.降序排序 C.不排序 D.可升可降 11、试题编号:1001810,答案:RetEncryption(A)。 SPSS算术表达式中,字符型()应该用引号引起来。 A 常量 B变量 C算术运算符 D函数 12、试题编号:1001910,答案:RetEncryption(A)。 复合条件表达式又称逻辑表达式,在逻辑运算中,下列()运算最优先。 B AND C OR D都不是 13、试题编号:1002010,答案:RetEncryption(A)。 数据选取的方法中,()是按符合条件的数据进行选取。 A 按指定条件选取 B 随即选取 C选取某一区域内样本 D过滤变量选取 14、试题编号:1002110,答案:RetEncryption(B)。 通过()可以达到将数据编辑窗口中的技术数据还原为原始数据的目的。 A 数据转置 B 加权处理 C 数据才分 D以上都是 15、试题编号:1002210,答案:RetEncryption(A)。 SPSS的()就是将数据编辑窗口中数据的行列互换 A 数据转置 B 加权处理 C 数据才分 D以上不都是 16、试题编号:1002310,答案:RetEncryption(B)。 SPSS软件是20世纪60年代末,由()大学的三位研究生最早研制开发的。 A、哈佛大学 B、斯坦福大学 C、波士顿大学 D、剑桥大学 17、试题编号:1002710,答案:RetEncryption(D)。 SPSS中进行参数检验应选择()主窗口菜单。 A、视图 B、编辑 C、文件 D、分析 18、试题编号:1002810,答案:RetEncryption(A)。 SPSS中进行输出结果的保存应选择()主窗口菜单。 A、视图 B、编辑 C、文件 D、分析 19、试题编号:1002910,答案:RetEncryption(C)。 SPSS中进行数据的排序应选择()主窗口菜单。 A、视图 B、编辑 C、数据 D、分析

SPSS调查报告 - 期末作业

---------------------------------------------装--------------------------------- --------- 订 -----------------------------------------线---------------------------------------- 班级 姓名 学号 - 广 东 财 经 大 学 答 题 纸(格式二) 课程 数据处理技术与SPSS 20 15 -20 16 学年第 1 学期 成绩 评阅人 评语: ========================================== (题目)关于本部学生对收费代课现象支持度的调查报告 (正文) 一、调查背景 如今,大学生逃课现象屡见不鲜,随之衍生了“收费代课”的现象。据了解,在全国近百所高校中,存在“收费代课”现象的高校居然有一半之多。当“收费代课”现象衍变成了一种行业,成为有领导、有组织、有规模、有纪律的机构,不仅仅应当引起社会的关注,更应引起校方对教育方式的深刻反思。“有偿代课”作为一种不正常的校园现象,有其存在的社会土壤,其原因有多方面,值得让人对当前大学教育深思。在“收费代课”现象蔚然成风之时,我们学校的学生们也加入了这支大队伍。对于这样的一种收费代课的行为,同学们褒贬不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然而,这种行为经常在我们的身边发生着,无疑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并引发我们的深思,形成一定的判别能力与认知能力。

二、调查目的 我们希望通过本次调查了解广东财经大学本部学生选择收费代课的原因,以及对本专业学习、实习实践的认知程度,是否支持放弃学习去实习或者做自己的事情,是否支持收费代课。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这份调查报告揭露出的一些情况,一方面,帮助学生更好地权衡学习与实习的利弊,更加理性地对待收费代课的行为,做出对自己正确合适的选择;另一方面,引起学校对这种收费代课现象的重视,给学校提一些建议,希望学校采取一些措施改善这种不良校风。 三、调查方法 从可行性角度出发,本次调查采用非概率随机抽样的街头拦截法,集中对象为本部大三大四的同学,以自愿形式对本部同学分发调查问卷,总共发出80份问卷,回收80份,有效问卷80份。收集问卷之后,利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整理与分析,最后把结论整理成调查报告。调查报告中采用的数据分析方法主要有:频数分析、多选项分析、交叉列联表行列变量间关系的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等。 四、描述统计 1、对样本性别作频数分析 从上表可以看出,这次填写问卷的女生较多,占了样本的66.3%,这与我们学校男女比例不均衡有很大的关系,样本的男女比例不相等,也可以较好地接近学校的实际情况,有利于我们得到更为准确的结论。 2、对样本年级作频数分析 从上表可知,参加问卷调查的大三大四学生比例明显比较高,这与一开始我们预期相符,样本中大三大四学生所占比例较多,有利于我们得到更为有针对性的结论。

SPSS习题1 答案

习题一(与第三章内容配套) 1.数据文件:《公司职工》 1)按照以下标准,给指定的变量观察值分组: (1)变量:educ(受教育年限) 中学:educ≤12;大学: 12<educ≤16;研究生:educ≥17 (2)变量:age(年龄) 青年:age<40;中年:40≤age<60;老年:age≥60 (3)变量:salary(当前薪金) 低收入:salary≤20000;中收入:20000<salary≤40000;高收入:salary>40000 2)统计老、中、青年各组的人数及占全体职工的比率。 3)统计不同性别的职工中,高、中、低收入的人数,及占全体职工人数的比率。 4)在不同的受教育组中,按性别(gender)统计的不同职务(jobcat)的人数及占全体职工人数的比率。 5)同3),但还要统计每一组的平均当前薪金(salary)、最大当前薪金和最小当前薪金。 2.数据文件:《学生考试成绩》 1)按以下要求,将成绩score分为五等:优:score≥90;良:80≤score<90;中:70≤score<80;及格:60≤score<70;不及格:score<60。 2)按照以上五个等级,统计每一个等级的人数及占总体的比率: (1)总体取全体参加考试的学生; (2)总体取每一个班级; (3)总体取男生及女生。 3)求全体参加考试学生的总平均成绩、每一班的平均成绩以及男、女生的平均成绩。 4)全体学生成绩的中位数是多少?男、女生成绩的中位数分别是多少?成绩在60分(含)以上的学生占全体学生的比率是多少?80%的学生成绩不低于多少分?每一班的最高分与最低分分别是多少? 5)在每一个班级中,分男、女生统计不同成绩等级的学生人数及每一等级的平均分、最高分与最低分。 答案: 1. 1)

《spss统计软件》练习题库及答案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SPSS统计软件》练习题库及答案(本科) 一、选择题(选择类) (A)1、在数据中插入变量的操作要用到的菜单是: A Insert Variable; B Insert Case; C Go to Case; D Weight Cases (C)2、在原有变量上通过一定的计算产生新变量的操作所用到的菜单是: A Sort Cases; B Select Cases; C Compute; D Categorize Variables — (C)3、Transpose菜单的功能是: A 对数据进行分类汇总; B 对数据进行加权处理; C 对数据进行行列转置; D 按某变量分割数据 (A)4、用One-Way ANOVA进行大、中、小城市16岁男性青年平均身高的比较,结果给出sig.=,说明: A. 按照显著性水平,拒绝H0,说明三种城市的平均身高有差别; B. 三种城市身高没有差别的可能性是; C. 三种城市身高有差别的可能性是; 、 D. 说明城市不是身高的一个影响因素 (B)5、下面的例子可以用Paired-Samples T Test过程进行分析的是:A 家庭主妇和女大学生对同种商品喜好的差异; B 服用某种药物前后病情的改变情况; C 服用药物和没有服用药物的病人身体状况的差异; D性别和年龄对雇员薪水的影响 二、填空题(填空类) 6、Merge Files菜单用于合并数据库有两种情况:如果两数据库变量相同,是_观测对象__的合并;如果不同,则是_变量__的合并。 7、用于对计数资料和有序分类资料进行统计描述和简单的统计推断,在分析时可以产生二维或多维列联表,在统计推断时能进行卡方检验的菜单是_ Crosstabs __。 % 8、One-Samples T Test过程用于进行样本所在总体均数___与__已知总体均数_的比较。 三、名词解释(问答类) 9、Repeated Measures: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指的是一个因变量被重复测量好几次,从而同一个个体的几次观察结果间存在相关,这样就不满足普通分析的要求,需要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模型来解决。 10、Chi-Square test:卡方检验,它是非参数检验的一种方法,来检验变量的几个取值所占百分比是否和我们期望的比例没有统计学差异。比如我们在人群中抽取了一个样本,可以用该方法来分析四种血型所占的比例是否相同(都是25%),或者是否符合我们所给出的一个比例(如分别为10%、30%、40%和20%)。 四、简答题(问答类) 11、用SPSS对数据进行分析的基本流程是什么 答:(1)、将数据输入SPSS,并保存; { (2)、进行必要的预分析(分布图、均数标准差等的描述等),以确定应采用的检验方法; (3)、按题目要求进行统计分析; (4)、保存和导出分析结果。 12、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时,Univariate菜单和Multivariate菜单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答:当因变量只有一个时,使用Univariate菜单,当因变量不止一个时,使用Multivariate菜单。 13、简述SPSS打开其它格式数据的几种方法 答:(1)、直接打开:选择菜单File==>Open==>Data或直接单击快捷工具栏上的打开按钮; (2)、使用数据库查询打开:选择菜单File==>Open Database==>New Query,根据向导打开数据; (3)、使用文本向导读入文本文件:选择菜单File==>Read Text Data ) 14、指定数据按某个变量进行排序需要用到哪个菜单

SPSS基本操作傻瓜教程

目录 一、SPSS界面介绍 (2) 1、如何打开文件 (2) 2、如何在SPSS中打开excel表 (3) 3、数据视图界面 (3) 4、变量视图界面 (4) 二、如何用SPSS进行频数分析 (11) 三、如何用SPSS进行多变量分析 (15) 四、如何对多选题进行数据分析 (18) 1、对多选题进行变量集定义 (18) 2、对多选题进行频数分析 (21) 3、对多选题进行多变量交互分析 (24) 五、如何就SPSS得出的表在excel中作图 (27)

一、SPSS界面介绍 提前说明:第一,我这里用的是SPSS 20.0 中文汉化版。第二,我教的是傻瓜操作,并不涉及理论讲解,具体的为什么和用什么理论公式来解释请认真去听《社会统计学》的课程。第三,因为是根据我自己的操作和理解来写的,所以可能有些地方显的不那么科学,仍然要说请大家认真去听《社会统计学》的课程,那个才是权威的。 1、如何打开文件 这个东西打开之后界面是这样的: 我们打开一个文件:

要提的一点就是,SPSS保存的数据拓展名是.sav: 2、如何在SPSS中打开excel表 在上图的下拉箭头里找到excel这个选项: 然后你就能找到你要打开的excel表了。 3、数据视图界面 我现在打开了一个数据库。 可以看到左下角这个地方有两个框,两个是可以互相切换的,跟excel切换表一样,跟excel切换表一样: 现在的页面是数据视图,也就是说这一页都是原始数据,这里的一行就是一张问卷,一列就是一个问题,白框里的1234代表的是选项。这个表当时录数据的时候为了方便看,是把ABCD都转换成了1234,所以显示的是1234,当然直接录ABCD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看怎么录,只要能看懂。 多选题的录入全部都是细化到每个选项,比如第四题,选项A选了就是“是”,没选就是

spss实践题分析及答案

期末实践考查 一、一家消费者调查有限公司,它为许多企业提供消费者态度和消费者行为的调查。在一项研究中,客户要求调查消费者的消费特征,此特征可以用来预测用户使用信用卡的支付金额。研究人员收集了50位消费者的年收入、家庭人口和每年使用信用卡支付的金额数据。试按照客户要求进行分析,给出分析报告(数据见附表)。 Descriptive Statistics Mean Std. Deviation N 消费金额(元)3964.06 933.494 50 年收入(元)43480.00 14550.742 50 家庭人口(人) 3.42 1.739 50 Correlations 消费金额(元)年收入(元)家庭人口(人)Pearson Correlation 消费金额(元) 1.000 .631 .753 年收入(元).631 1.000 .173 家庭人口(人).753 .173 1.000 Sig. (1-tailed) 消费金额(元). .000 .000 年收入(元).000 . .115 家庭人口(人).000 .115 . N 消费金额(元)50 50 50 年收入(元)50 50 50 家庭人口(人)50 50 50 Model Summary b Model R R Square Adjusted R Square Std. Error of the Estimate 1 .909a.826 .818 398.091

ANOVA b Model Sum of Squares df Mean Square F Sig. 1 Regression 35250755.672 2 17625377.836 111.218 .000a Residual 7448393.148 47 158476.450 Total 42699148.820 49 Coefficients a Model Unstandardized Coefficients Standardized Coefficients t Sig. B Std. Error Beta 1 (Constant) 1304.905 197.655 6.602 .000 年收入(元) .033 .004 .516 8.350 .000 家庭人口(人) 356.296 33.201 .664 10.732 .000 结果分析:由题目可知客户要求,是根据消费者年收入、家庭人口来预测其每年使用信用卡支付的金额数据,属于多元线性回归问题,其中年收入和家庭人口 看作两个自变量,每年信用卡支付金额看作因变量。 由分析得: 121304.9050.033356.296y x x =++ y :信用卡支付金额 1x :年收入 2x :家庭人口 拟合优度检验2R 为0.818,回归方程能很好的代表样本数据。回归方程F 检验和回归系数T 检验的相伴概率都小于显著性水平,拒绝零假设即回归方程和回归系数都具显著型。 二、下表为运动员与大学生的身高(cm )与肺活量(cm3)的数据,考虑到身高与肺活量有关,而一般运动员的身高高于大学生,为进一步分析肺活量的差异是否由于体育锻炼所致,试作控制身高变量的协方差分析,并给出分析报告。

SPSS期末大作业-完整版

第1题:基本统计分析1 分析:本题要求随机选取80%的样本,因而需要选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此选择随机抽样中的近似抽样方法进行抽样。其基本操作步骤如下:数据→选择个案→随机个案样本→大约(A)80 所有个案的%。 1、基本思路: (1)由于存款金额为定距型变量,直接采用频数分析不利于对其分布形态的把握,因而采用数据分组,先对数据进行分组再编制频数分布表。此处分为少于500元,500~2000元,2000~3500元,3500~5000元,5000元以上五组。分组后进行频数分析并绘制带正态曲线的直方图。 (2)进行数据拆分,并分别计算不同年龄段储户的一次存取款金额的四分位数,并通过四分位数比较其分布上的差异。 操作步骤: (1)数据分组:【转换→重新编码为不同变量】,然后选择存取款金额到【数字变量→输出变量(V)】框中。在【名称(N)】中输入“存取款金额1”,单击【更改(H)】按钮;单击【旧值和新值】按钮进行分组区间定义。 存取款金额1 频率百分比有效百分比累积百分比 有效1.00 82 34.6 34.6 34.6 2.00 76 32.1 32.1 66.7 3.00 10 4.2 4.2 70.9 4.00 22 9.3 9.3 80.2 5.00 47 19.8 19.8 100.0 合计237 100.0 100.0 (2)【分析→描述统计→频率】;选择“存款金额分组”变量到【变量(V)】框中;单击【图标(C)】按钮,选择【直方图】和【在直方图上显示正态曲线】;选中【显示频率表格】,确定。

(3)【数据→拆分文件】,选择“年龄”变量到【分组方式】框中,选中【比较组】和【按分组变量排序文件】,确定;【分析→描述统计→频率】,选择“存款金额”到【变量】框中,单击【统计量】按钮,选择【四分位数】→继续→确定。 统计量 存(取)款金额 20岁以下 N 有效 1 缺失 0 百分位数 25 50.00 50 50.00 75 50.00 20~35岁 N 有效 131 缺失 0 百分位数 25 500.00 50 1000.00 75 5000.00 35~50岁 N 有效 73 缺失 0 百分位数 25 500.00 50 1000.00 75 4500.00 50岁以上 N 有效 32 缺失 0 百分位数 25 525.00 50 1000.00 75 2000.00 结果及结果描述: 频数分布表表明,有一半以上的人的一次存取款金额少于2000元,且有34.6%的人的存取款金额少于500元,19.8%的人的存取款金额多于5000元,下图为相应的带正态曲线的直方图。

SPSS机试考题答案

第一部分 数据整理考试题 1建立以下数据的数据文件: 对所建立的数据文件进行以下处理: ⑴计算每个学生的总成绩、平均成绩,并按照总成绩的大小进行排序(转换-计算变量,数据-排序个案) ⑵设Z Y X 、、分别表示语文、数学、化学,对称其进行以下处理: ①X X =' ②5+='Y Y (x1=sqrt(x)) ③对化学成绩,若是男生,5+='Z Z (转换-计算变量) 若是女生:10+= 'Z Z ④把数学成绩分成优、良、中三个等级,规则为优(X ≥85),良(75≤X ≤ 84),中(X ≤74),并进行汇总统计。(转换-重新编码为不同变量,频数分析) 2 在一次智力测验中,共有10个选择题,每题有A,B,C,D 四个答案,8个被测对象的答卷如下表。已知第1、6、10题的正确答案为A ,第4、5、7、8题的正确答案为B, 第2、9题的正确答案为C, 第3题的正确答案为D,请建立合适的数据文件,统计每个被测对象的总成绩(满分100)。(转换-对个案内的值计数,选择题号,再定义值 A or B C D 然后添加,转换-计算变量,Q+W+E+R 再乘以10就是总成绩) 3某个汽车收费站在每10分钟内统计到达车辆的数量,共取得20次观察数据,分别是:27、30、3l 、33、16、20、34、24、19、27、21、28、32、22、15、33、26、26、38、24,现要求以5为组距,对上述资料进行分组整理。(再重新转换-重新编码为不同变量) 4 练习加权处理功能: ⑴练习课本案例3-8(p84).(加权销售量,再分析-描述统计-描述,只添加单价,均值即是当天平均价格)

spss的数据分析报告范例

关于某地区361个人旅游情况统计分析报告 一、数据介绍: 本次分析的数据为某地区361个人旅游情况状况统计表,其中共包含七变量,分别是:年龄,为三类变量;性别,为二类变量(0代表女,1代表男);收入,为一类变量;旅游花费,为一类变量;通道,为二类变量(0代表没走通道,1代表走通道);旅游的积极性,为三类变量(0代表积极性差,1代表积极性一般,2代表积极性比较好,3代表积极性好 4代表积极性非常好);额外收入,一类变量。通过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变量进行频数分析、描述性统计、方差分析、相关分析,以了解该地区上述方面的综合状况,并分析个变量的分布特点及相互间的关系。 二、数据分析 1、频数分析。基本的统计分析往往从频数分析开始。通过频数分地区359个人旅游基本 状况的统计数据表,在性别、旅游的积极性不同的状况下的频数分析,从而了解该地区的男女职工数量、不同积极性情况的基本分布。 统计量 积极性性别 N 有效359 359 缺失0 0 首先,对该地区的男女性别分布进行频数分析,结果如下

性别 频率百分比有效百分 比 累积百分 比 有效女198 男161 合计359 表说明,在该地区被调查的359个人中,有198名女性,161名男性,男女比例分别为%和%,该公司职工男女数量差距不大,女性略多于男性。 其次对原有数据中的旅游的积极性进行频数分析,结果如下表: 积极性 频率百分比有效百分 比 累积百分 比 有效差171 一般79 比较 好 79 好24 非常 好 6 合计359 其次对原有数据中的积极性进行频数分析,结果如下表: 其次对原有数据中的是否进通道进行频数分析,结果如下表:

SPSS期末考试整理

●一。变量的赋值 1.乘方(**),例如二的三次方:2**3 2.不同规则的赋值:转换→计算变量(如果),每一个规则的赋值都要重新进行此步骤(但注意每一遍的变量名都不变,并且他都会问你要不要替换成新的变量,你选是就行了) 3.不同规则的赋值:(1)转换→重新编码为不同变量:输入变量,输出变量,要点击“变化量”才可保存输出变量→新值和旧值:值(直接选取取值)、范围(最大到最小的范围,包含端点值),点击“添加”成功保存新值和旧值→所有不同取值规则都完成后点击继续、确定,则在变量视图多出一个新变量(2)若不想包含端点值,可以采取小数的方式变换,eg. 899.9(小数位比该变量属性的小数位多一位就行了) (3)这种要先把BMI按照男女分开,然后再分组的,可以在对话框中点击“如果”选项进行设置,并且要分别对男女进行上述操作(一共做两遍)。 二。离散化 1可视离散化:转换→可视分箱,分割点:所以想生成几组,就定义几个分割点;填写第一个分割点的时候就必须填写最小值;一定要选中上端点排除。 三。排序 1.转换→自动重新编码:不分组,从头到尾排序 2.转换→个案排秩(1)多层次数据:基于A变量对B变量进行排序。(例如,基于职称对收入进行排序,就是不同职称各自组内排工资的高低)(2)设置秩1;绑定值 四。时间序列:转换→变动值 五。查找与计数:转换→对个案内的值计数(查找“基本工资800-900女职工”,生成新变量,满足这个条件的标为1,不符合这个标准的标为0,男职工标为缺失。范围:包含上限下限) ●六。数据→个案排序:把变量顺序完全按照你想要的标准排序,所有的变量顺序都会改变 七。拆分文件:要分男女进行数据统计:数据→拆分文件→比较组/按组输出,分组依据。不分男女进行数据统计:数据→拆分文件→分析所有个案 八。选择个案(例如只选择三年级的变量进行分析):数据→选择个案→如果条件满足:如果;随机个案样本;基于时间或个案范围;使用过滤变量(例如要把身高为缺失值和值为0的剔除)→输出:过滤(不符合条件的数据会画上“/”,原始数据并未删除);将选定个案复制到新数据集(形成一个新的SPSS数据文件,原始数据并未删除);删除未选定的个案(删除原始数据,不建议使用)→之后在分析的时候就只会分析三年级的变量。不想只分析三年及,记得重新做这一步。 九。加权个案:数据→加权个案(例。100分的有5人)。不想加权了,记得重新做这一步。 十。分类汇总(1)例如算不同年级的人的身高的均值、方差…(只能计算函数)(2)数据→汇总,分界变量(分类标准变量),变量摘要(计算变量),函数:选择计算变量函数,变量名称与标签:定义新生成变量的名称与标签 ●十一。长宽数据的转换 1.长数据变宽数据:索引变量消失变成score的尾缀 (1)数据→重组(重构)→个案重组为变量,标识变量,索引变量,电脑会自动帮你选出是xx xx要重构(不同疗程值不同的变量)。选完上述这些之后就一直点下一步&完成&立即重构&确定即可 (2)注意:当有多个变量需要重构时要自己决定“新变量组的顺序”。(A1A2B1B2;A1B1A2B2) 2.宽数据变长数据:score的尾缀消失变成索引变量 (1)数据→重组(重构)→变量重组为个案,个案组标识:使用选定变量,固定变量(手动选择,电脑不会自动帮你选出了),要转置的变量即值不固定的要重构的变量(手动选择,电脑不会自动帮你选出了)。选完上述这些之后就一直点击下一步&完成&立即重构数据&确定就行了 (2)当有多个变量需要重构时,这块的操作要特别注意:○1首先在“变量组数目”中选择“多个”○2然后在“选择变量”里要对于不同的“目标变量”分别定义“要转置的变量”(在本题中,即对于kidid目标变量定义一遍要转置的变量;对于age目标变量在定义一遍要转置的变量。其中,这两个要转置的变量必须是完全不同的)。但只需要定义一次“个案组标识”&“固定变量”(固定变量是相对于kidid & age都固定的那些变量;而不是说在对kidid进行转置的时候,age就是固定变量了;因此,固定变量只用定义一次且固定变量可以为空)。并且,你要特别注意,“个案组标识”里选择的变量& n个“要转置的变量”里选择的变量&“固定变量”里选择的变量都必须是完全不相同的。

最新spss统计练习题及答案

SPSS统计练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选择类) (A)1、在数据中插入变量的操作要用到的菜单是: A Insert Variable; B Insert Case; C Go to Case; D Weight Cases (C)2、在原有变量上通过一定的计算产生新变量的操作所用到的菜单是: A Sort Cases; B Select Cases; C Compute; D Categorize Variables (C)3、Transpose菜单的功能是: A 对数据进行分类汇总; B 对数据进行加权处理; C 对数据进行行列转置; D 按某变量分割数据 (A)4、用One-Way ANOVA进行大、中、小城市16岁男性青年平均身高的比较,结果给出sig.=0.043,说明: A. 按照0.05显著性水平,拒绝H0,说明三种城市的平均身高有差别; B. 三种城市身高没有差别的可能性是0.043; C. 三种城市身高有差别的可能性是0.043; D. 说明城市不是身高的一个影响因素 (B)5、下面的例子可以用Paired-Samples T Test过程进行分析的是:A 家庭主妇和女大学生对同种商品喜好的差异; B 服用某种药物前后病情的改变情况; C 服用药物和没有服用药物的病人身体状况的差异; D性别和年龄对雇员薪水的影响 二、填空题(填空类) 6、Merge Files菜单用于合并数据库有两种情况:如果两数据库变量相同,是_观测对象__的合并;如果不同,则是_变量__的合并。 7、用于对计数资料和有序分类资料进行统计描述和简单的统计推断,在分析时可以产生二维或多维列联表,在统计推断时能进行卡方检验的菜单是_ Crosstabs __。 8、One-Samples T Test过程用于进行样本所在总体均数___与__已知总体均数_的比较。 三、名词解释(问答类) 9、Repeated Measures: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指的是一个因变量被重复测量好几次,从而同一个个体的几次观察结果间存在相关,这样就不满足普通分析的要求,需要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模型来解决。 10、Chi-Square test:卡方检验,它是非参数检验的一种方法,来检验变量的几个取值所占百分比是否和我们期望的比例没有统计学差异。比如我们在人群中抽取了一个样本,可以用该方法来分析四种血型所占的比例是否相同(都是25%),或者是否符合我们所给出的一个比例(如分别为10%、30%、40%和20%)。 四、简答题(问答类) 11、用SPSS对数据进行分析的基本流程是什么? 答:(1)、将数据输入SPSS,并保存; (2)、进行必要的预分析(分布图、均数标准差等的描述等),以确定应采用的检验方法; (3)、按题目要求进行统计分析; (4)、保存和导出分析结果。 12、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时,Univariate菜单和Multivariate菜单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答:当因变量只有一个时,使用Univariate菜单,当因变量不止一个时,使用Multivariate菜单。 13、简述SPSS打开其它格式数据的几种方法? 答:(1)、直接打开:选择菜单File==>Open==>Data或直接单击快捷工具栏上的打开按钮; (2)、使用数据库查询打开:选择菜单File==>Open Database==>New Query,根据向导打开数据; (3)、使用文本向导读入文本文件:选择菜单File==>Read Text Data 14、指定数据按某个变量进行排序需要用到哪个菜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