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2月电大《中国古代文学史专题(二)期末试卷参考答案

2020年2月电大《中国古代文学史专题(二)期末试卷参考答案

2020年2月电大《中国古代文学史专题(二)期末试卷参考答案
2020年2月电大《中国古代文学史专题(二)期末试卷参考答案

《中国文学史专题(二)》期末考试A卷

一、名词解释。20分(每道5分)

1、《花间集》

后蜀赵崇祚编成《花间集》十卷,选录18位“诗客曲子词”共500首。代表作者有温庭筠、韦庄。内容主要写男女情爱,文采繁华,轻柔艳丽。《花间集》是最早的文人词总集。它集中代表了词在格律方面的规范化,奠定了以后词体发展的基础。

2、中兴四大诗人

指南宋诗人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因宋室南渡,再度中兴,故名。陆游,多爱国诗篇,充满慷慨激昂、为国立功的壮志和以身报国的牺牲精神,表现了对投降派的讽刺和壮志未酬的愤懑。也反映了民生疾苦,描写了自然山水和日常生活。他的诗以现实主义为主,也有浪漫主义色彩,想象丰富,夸张奇特;语言晓畅平易,自然。杨万里,其诗主要是写景,想象丰富,描写生动有趣,语言通俗活泼,独具一格。范成大,其诗题材广泛,而以描写田园风光和民生疾苦的田园诗最为突出。尤袤,作品多已散佚。

3、诸宫调

是指宋元时流行的说唱文学形式之一。它取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连成短套,首尾一韵,再用不同宫调的许多短套连成长篇,说唱长篇故事,因此被称为“诸宫调”或“诸般宫调”。2、又因为它用琵琶等乐器伴奏,故又称“弦索”

4、南施北宋

指清初诗人施闰章、宋琬的合称。

二、简答题。30分(每道15分)

1、简述晚唐小品文的艺术特色。

答:(1)篇幅短小精悍。

(2)多为刺时之作,有的放矢,批判性强。

(3)情感炽烈,生气贯注

2、简述金瓶梅的创作背景。

答:明代从正德年间开始,整个社会即呈现出末世的征兆。嘉靖、隆庆之后,整个社会奢靡淫纵,拟饰娼妓之风气更为猖獗。宪宗成化年间,大臣竟献“秋

石方”以媚上。上行下效,举世若狂,纵谈服食采战,闱帏亵事,全无羞耻感。街市上公然出售春宫画和淫具。“男风”时尚亦于此时兴盛。

晚明及清初的文献史料记载,文人士大夫的“名士风流”俯拾皆是:王世贞作诗赞“鞋杯”;李开先宿妓染疥;袁中道津津乐道于自己的流连“游冶之场,倡家桃李之蹊”;钱谦益与柳如是“兰汤共浴”,一时也传为佳话;冯梦龙沉湎秦楼楚馆,为品。金陵妓女的《金陵百媚》一书撰写书评,其《情史》颇多对妓女浓情的歌颂。

它们传达了一个普遍的价值虚无主义的信念。但是,我们应该知道,晚明文人颓然自放,浪荡风月场,表现的只是表面的放荡。表面的玩世不恭掩饰不住内心的苦闷,传统的价值观念已经幻灭,他们把人生的寄寓从原先的仕途转向了市井曲巷的声色犬马;而摆脱了名缰利索的束缚,又使他们在做人为文上失落了可以凭依的准则。

于是,他们的作品在涉及两性关系时,展现出了旷古的自主意识。历代人做得说不得的事,晚明文人做了也说了,而且更为狂放。正是在这样的社会风气和文化氛围中,产生了《金瓶梅》等世情小说。

三、论述题。50分。(每道25分)

1、请结合具体作品,谈谈白居易新乐府的创作主张及其艺术得失。

答:白居易对新乐府有一套完整的理论,并在自己的创作中实践他的理论。①认为文艺是社会生活与政治的产物,是社会现实的真实反映,具有深刻的社会认识价值。他在《策林》六十九中指出:“大凡人之感于事,则必动于情,然后兴于嗟叹,发于吟咏,而形成歌诗矣”。②明确创作目的与政治相关。他认为文学不仅具有反映社会的价值,而且也具有能动地改造社会、干预政治、直接影响人的思想意识的巨大功能。他特别提倡周朝的采诗制度,主张“补察时政,泄导人情”。他在《与九元书》中,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创作主张。同时他在《新乐府五十首序》中提倡真实,认为只有“核而实”,才能“传而言”。③文学的特性、内容与形式的关系。要求诗歌创作不仅要发挥社会作用,更要以情感人。认为诗要“以情感人,以美感人”,在《与九元书》中,他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将诗歌比作植物,用“根、苗、花、果”喻“情、言、声、义”。另外他坚决主张“系于意,不系于文”,认为形式要为内容服务。

2、结合具体作品,论述《聊斋志异》的艺术特色。

答:(一)形式上兼采众体之长《聊斋志异》虽然名为短篇小说集,实际上其中所收的作品非止一体,而是兼采众体之长,又加以融会创造,是对中国传统的文言小说体式和散

文体式的总结和发展。《聊斋志异》中的作品,从形式体制上看,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其一,是符合现代小说观念的典型的短篇小说。一般篇幅都较长,有完整的情节结构,鲜明的人物形象和明确的主题思想。书中的传世名篇多为这类作品,如《促织》、《席方平》、《红玉》、《婴宁》、《青凤》等等。这类作品多取法于唐人传奇,又广泛地从志怪小说和散文传统中吸取营养,是对传奇小说的发展和提高。比之唐人传奇,想像更丰富,情节更曲折,描写更细腻。在形式上,这类作品多采用以一个人物为中心的传记体,小说也多以主人公的名字命名;又仿《史记》人物传记后的“太史公曰”,篇末一般附有“异史氏曰”,在讲完故事之后,直接发表作者的议论和见解。或者点明主题,或者借题发挥,尖锐泼辣,短小精悍,很接近于我们今天所说的杂文。这些都显然熔铸了中国古代文学中史传文学和散文的艺术传统,以及宋元以来白话短篇小说的艺术经验,在构思、人物塑造、情节组织和语言提炼等方面,都有新的特色。其二,可以称为志怪短书。这类作品,内容多为记述奇闻异事、神鬼妖魅;但与上一类不同的是,它们情节单纯,用笔精简,一般篇幅很短,只有二三百字,或者更少。从形式上看,这类作品很像六朝时期的志怪小说,但多数在意趣、情韵上与传统的志怪小说又很不相同。作者创作的目的,不是为了证明神鬼妖异确实存在,而是含蕴着隽永的思想内涵,透出浓厚的生活气息。例如《捉狐》一篇,描写一个黄毛碧嘴的狐怪如何偷偷地附在人的身上,在人捉住它的时候又如何狡猾地逃跑,显得十分怪异。但作品的主旨实际并不在狐怪本身,而是借狐怪以写人,表现的重点是现实生活中人的勇敢、沉着和机敏的精神品格。《骂鸭》写一个人偷了邻居的鸭子,吃了以后满身长出鸭毛,痛痒难耐,只有等丢失鸭子的人骂他时鸭毛才会脱掉,可偏偏丢鸭子的人十分大度,丢了东西从不骂人。在奇异荒诞的情节中,传达出隽永的讽世意味。其三,是纪实性的散文小品。内容或写人,或记事,或描绘一个场面,或摄取某种生活情景,多为记述作者的亲见亲闻,近似绘画中的素描或速写。这类作品,一般篇幅短小,而内容大多写实,不涉怪异。如《偷桃》写民间杂技,《山市》写山中奇景,《地震》写自然灾异,《农妇》记人物异行等。适应于题材内容和形式体制的不同,《聊斋志异》各篇的篇幅,也是有长有短,参差不齐的。长的如《婴宁》、《莲香》、《胭脂》、《王桂庵》等一些典型的短篇小说,往往有四五千字的规模;而一些志怪短书,却只有百十来字,最短的如《赤字》,仅有25字。中国古代的文言短篇小说,包括所谓笔记小说在内的各种形式体制,可以说都能在《聊斋志异》中找到。单从形式体制的丰富多彩看,《聊斋志异》也无愧于称为集大成的作品。清代的纪昀曾批评《聊斋志异》“一书而兼二体,所未解也”。实际上《聊斋志异》不止是

“兼二体”,而是兼众体,但这并不是《聊斋志异》的缺点,而是它在艺术形式上带总结性和创造性的一个特色。清代的冯镇峦对纪的的看法就委婉地提出了批评:“一书兼二体,弊实有之,然非此精神不出,所以通人爱之,俗人亦爱之,竟传矣。虽有乖体例可也。”并指出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虽“无二者之病”,但比之《聊斋志异》却是“生趣不逮矣”(《读聊斋杂说》)

(二)大胆奇异的艺术想像奇幻,是《聊斋志异》在艺术描写上的一个突出特色。其艺术想像之丰富、大胆、奇异,在古今中外的小说中,都是不多见的。人物形象多为花妖狐魅、神鬼仙人,他们一般都具有超人的特点和本领;活动的环境或为仙界,或为冥府,或为龙宫,或为梦境,神奇怪异,五光十色。他们变幻莫测,行踪不定,常常在人意想不到的时候飘忽而来,又在人意想不到的时候飘忽而去。人物活动所产生的种种景象,也是奇幻无比,令人目眩神迷。例如《崂山道士》中写道士剪纸如镜,贴在墙上,竟变成了“光鉴毫芒”的月亮,而且有嫦娥从里面出来,跳舞唱歌。《翩翩》中的翩翩用芭蕉叶做成的衣服,竟然像绿色锦缎一样细腻柔滑;采白云做成的衣服,竟然无比的松软温暖。《巩仙》中,巩仙的袖子简直就是一个神仙世界,世外桃源。从里面可以招出一群群仙女;而秀才人袖,见“中大如屋”,而且“光明洞彻,宽若厅堂,几案床榻,无物不有”。秀才可以在袖中与心爱的女子惠哥幽欢而得子,致使秀才有“袖里乾坤真个大”的感叹。《陆判》中写性格豪放的朱尔旦,同阴间的陆判官交朋友,人神之间建立起真挚的情谊。朱生原来资质鲁钝,文章写得不好,陆判就帮助他,为他“破腔出肠胃,条条整理”,换得一颗“慧心”,从此“文思大进,过眼不忘”。朱生的妻子本来长得不漂亮,陆判又找了一个美人头来替她换上,使丑妇立即变成了“长眉掩鬓”的“画中人”。《葛巾》中写牡丹花精葛巾和玉版姊妹与常大用兄弟二人结合,各生一子,后花精的身份暴露,姊妹二人掷儿而去。两儿堕地以后就不见了,不久却长出牡丹二株,“一紫一白,朵大如盘”,十分奇幻。以上这些,都还只是一些场面或细节的奇异想像,是服务于整篇小说的艺术构思和主题思想的表现的,其本身还很难体现出独特的思想意义。而有的则整篇就是一种想像的世界,例如《罗刹海市》。小说描写了一个美丑颠倒、是非混淆的罗刹国。整个社会不重文章,只重外貌,而看外貌又是美丑完全颠倒的。男主人公马骏长得很英俊,可罗刹国的人却以为他是一个怪物,见到他便马上跑掉。相反,长得最丑的人他们却认为最美,可以做大官,有很高的地位。当权的统治者都是一些眼不明、耳不聪的糊涂虫。像马骏那样正常的人,只有变成带着假面具的骗子,才能在这里享受到荣华富贵。这显然是一篇充满奇思异想的愤世之作,骂世之作。“花面逢迎,世情如鬼”,

文中的这八个字,正是蒲松龄所要揭露和抨击的目的,也是对当时社会的一种最精当的概括。显而易见,奇幻本身并不是作家艺术创造的目的。蒲松龄以大胆的艺术想像创造出一个奇幻的、绚丽多彩的艺术世界,是为了获得更大的艺术自由,更加充分地表现他对现实人生的体验,表现他的爱与恨,表现他对生活的认识与评价,表现他对未来的憧憬与向往。因此,以虚写实,幻中见真,才是《聊斋志异》所创造的奇幻世界的本质特征。通过超现实的幻想,表现出来的却是非常现实的社会内容。《梦狼》和《续黄粱》中的梦境,《席方平》和《考弊司》中的阴界,《晚霞》中的龙宫,《罗刹海市》中的异域等,无一不是现实社会生活的象征或影射。那些作为正义力量化身的神,如《席方平》中的二郎神,《公孙夏》中的关帝,《梦狼》中的神人等,他们对贪官污吏的惩罚,都体现了广大被压迫人民的愿望要求和作者的理想。至于那些花妖狐魅的形象,虽然具有超人的特点,却又处处透出浓厚的人间气息和人情味。她们所表现出来的喜怒哀乐的种种感情,实际上都是属于人间社会的,因此我们不但能够理解,而且感到亲切。同时,《聊斋志异》中的幻想,也并不是作者不受生活的约束,随心所欲的胡思乱想,而是处处都观照或体现出现实生活的客观依据。作者的艺术想像,有时看起来匪夷所思,实际上都有或显或隐却又十分深厚的生活基础。例如,《绿衣女》中的绿衣女是个绿蜂精,就写她“绿衣长裙”,“腰细殆不盈掬”;《花姑子》中的花姑子是个璋子精的女儿,就写她“气息肌肤,无处不香”;《葛巾》中的葛巾是个牡丹花精,就写她“纤腰盈掬,吹气如兰”,等等。奇幻的环境、景物、气氛,也大都可以找到现实生活的依据:《莲花公主》中写窦生进人的那个“桂府”,原来是个蜂精的世界。他所看到的是“叠阁重楼,万椽相接”,“万户千门,迥非人世”——这是蜂房,同时又是人间楼阁;他所听到的是轻柔悦耳的歌声,“征鼓不鸣,声音幽细”—这是蜂叫,同时又是人间音乐。总之,《聊斋志异》中的想像是幻和真的融合,处处奇幻,又处处于虚中见实,幻中显真。因此,它不是把我们引向虚无缥缈的天国,而是引导我们去俯视满目疮痍的人世。憎恶这人世,同时又充满希望地要改善这人世。

(三)曲折奇峭引人人胜的情节艺术《聊斋志异》的叙事艺术以“文思幽折”(但明伦语)为人所称道。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聊斋志异》中没有一篇传世名篇是平铺直叙的。《聊斋志异)的情节艺术,以曲折奇峭为突出的特色,概括起来有三妙:出人意表之妙,层出不穷之妙,合情合理之妙。情节的发展,总是波澜层叠,悬念丛生,紧紧地吸引住读者,让你非读下去不可,让你不断地去猜想情节将如何发展,如何结局;却又总是出人意料,让你费思索、猜不透。而在读完全篇之后,掩卷细想,又感到处处合情合理,在人意中。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外国文学专题》2025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1308)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外国文学专题》2025期末试题及答案(试 卷号:1308)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外国文学专题》2025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1308)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外国文学专题》2025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1308)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约翰·克利斯朵夫》( ) A.福克纳B.加缪C.罗曼·罗兰D.雷马克2.《追忆似水年华》( ) A.乔伊斯B.普鲁斯特 C. 托马斯·曼D.高尔基3.《愤怒的葡萄》( ) A.菲兹杰拉德B.斯坦贝克C.德莱赛D.田纳西·威廉斯4.《变形记》( ) A.高尔斯华绥B.福克纳 C. 吴尔夫D.卡夫卡5.《椅子》( ) A.尤内斯库B.克罗德·西蒙C.贝克特D.库尔特·冯尼格特6.《鼠疫》( ) A.托马斯·品钦B.纪德C.加缪D.波德莱尔7.《橡皮》( ) A.娜塔莉·萨洛特B.阿达莫夫C.罗伯一格里耶D.斯特林堡8.《达洛维夫人》( ) A.吴尔夫B.布莱希特C.萧伯纳D.卡夫卡9.《第二十二条军规》( ) A. 奥尼尔B.艾略特C.帕斯捷尔纳克 D. 海勒10.《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 ) A. 阿斯图里亚斯 B. 富恩特斯C.鲁尔福D.马尔克斯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1.在30年代欧洲文坛向左转的时期,英国出现了一批左翼进步作家,其中最重要的是剧作家旭恩·奥凯西和小说家威斯坦·休·奥登。 12. 多丽丝·莱辛是一位杰出的女作家,她于60年代创作的长篇小说是《金色笔记》。 13.“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之一是菲兹杰拉德,他的代表作是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 14.肖洛霍夫的代表作是长篇小说《静静的顿河》。其中的男主人公名叫葛利高里·麦列霍夫15.“意识流”最初是心理学术语,由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在1884年发表的《论内省心理学所忽略的几个问题》一文中首先使用。法国哲学家亨利·柏格森从哲学的角度提出了意识的“绵延说”、“直觉主义”和“心理 16.1936年,海明威以非洲狩猎为背景,创作了两篇短篇小说:《乞力马扎罗的雪》和《弗朗西斯·麦康伯短暂的幸福生活》。 三、简答题(每题15分,共45分)17.娜塔莉·萨洛特的小说在艺术形式上有什么特点?答:①淡化和情节。人物常常不知来历,没有全名甚或连起码的称呼也没有,只用“她”或“他”来表示。小说虽然也有一些简单的情节,但情节不连贯、不完整,更谈不上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外国文学专题》论述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1308)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外国文学专题》论述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1308) 论述题 1.试论述《毛猿》的艺术特点。 答:《毛猿》在艺术上具有鲜明的表现主义特色,同时又结合了象征主义。表现主义戏剧强调揭示人物深刻而隐秘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强烈的情绪。作家们不满足于客观叙述事件,不满足于描写入的行为以及行为的过程,而是对事件过程中人的困境,人的内心骚乱与困惑,以及促成人的行为的心理动机和心理过程感兴趣。 (1)巧妙利用音响效果和视觉效果以达到思想感知化的效果。 (2)剧情所追求的不是如现实主义戏剧那样的客观合理性,而是内在的主观合理性,因而在表面上剧情有时显得荒诞和怪异,如杨克与猩猩的拥抱。“毛猿”意象具有象征性。 (3)主要人物形象杨克的特点是个性化和类型化兼而有之,是现实主义和表现主义的融合。其他人物形象基本是类型化的。 (4)戏剧冲突主要不是表现人物之间的外在冲突,而是主人公的内心冲突和人类的精神危机。《毛猿》一方面揭露了资产阶级对工人的剥削压迫,另一方面也对底层工人的盲目自大、无政府主义进行了批评嘲讽。可以看出,作品的题材虽然涉及工人和资本家,但主题已发生了转移,它所表现的不是劳资矛盾,而是人类共同的困境。 2.试分析《静静的顿河》中葛利高里·麦列霍夫的形象。 答:葛利高里这一形象的基本特点:葛利高里在作品中首次出现时是一个生龙活虎的19岁的小伙子,他尊敬父母,热爱乡土、劳动和大自然,有敏锐的感受力、深厚的同情心、丰富的内心世界,性格倔强,并且富于反抗精神。特别是在爱情问题上,他表现了追求自由和维护个性独立的精神。和所有的哥萨克一样,他自幼受到哥萨克习俗和落后意识的深刻影响,从少年时代起,美好的天性就与旧意识的影响深深交织在他身上,并极大地影响了他的一生。 葛利高里的摇摆性:在国内战争中,他两次参加红军,三次参加白军叛乱。他摇摆不定的原因是他想走既不是白军又不是红军的第三条道路——符合“哥萨克真理”的道路,这是由以下三方面决定的:①哥萨克旧思想的影响;②中农出身;③独特的个性特征。 葛利高里悲剧的根源:他追求个人幸福的社会理想与当时俄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发生了矛盾,这种追求变成了对历史总趋势的对抗,因此失败是必然的。肖洛霍夫对葛利高里抱同情态度。 3.试论述现代主义文学的总体特征。 答:“现代性”的核心内涵是彻底反叛传统、十足的标新立异的精神。在20世纪的西方文学史上,学者们把那种具有鲜明的现代性的文学艺术称作“现代主义”。欧美现代主义文学是20世纪欧美社会与特定时代的产物,它反映那个特定社会与时代的现实并有自己独特的角度和形式。

电大《外国文学专题》期末考试题题库及答案汇总

《外国文学专题》期末题库及答案 《外国文学专题》题库及答案一 一、填空题(每空l分,共10分) 1.中篇小说《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的作者是( )。’ 2.这则希腊神话讲述了一个人物被诸神惩罚周而复始地推巨石上山的故事。法国著名 作家( )运用这则神话写出著名哲学随笔《》。 3.文学评论家康诺利在《现代主义代表作i00种提要》中评价说,《追忆似水年华》像《恶之花》或《战争与和平》~样,是一百年间只出现一次的作品。《恶之花》和《战争与和平》的作者分别是( )和( )。 4.小说《喧哗与骚动》分为4部分,第3和第4部分的叙述者分别是( )和( ) 5.“人物并不是作者创造的。它们早就存在,必须去寻找。假如我们不去寻找,假如我们不去重视他们,那是我们的过错。”这是作家( )在诺贝尔文学奖受奖演说中引用的英国女作家伊丽莎白·鲍恩的话。 6.这部小说的副标题是“重建巴洛克式圣坛装饰屏的尝试”,从题目上可以看出作家在小说中打通诗与画的尝试。这部小说是《——》。 7.《微暗的火》的作者是( )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2分。请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中) 1.《天象馆》、《农事诗》、《时间的运用》,这些小说属于以下哪个流派?( ) A.现实主义 B.新小说派 C.魔幻现实主义 D.存在主义 2.以下哪两位作家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 ) A.马尔克斯、乔伊斯 B.卡夫卡、帕斯捷尔纳克 C·加缪、阿斯图里亚斯D.罗伯一格里耶、克洛德.西蒙 3·意识流小说对于“这种手法”的运用指的是作者把不同时间和空间中的事件和场景组合和拼凑在一起,从而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表现了人的意识跨越时空的跳跃性与无序性。“这种手法”是( ) A.蒙太奇 B.自由联想C.内心独自D.旁白 4.这部小说的主人公是酒店老板伊尔威克,这部小说名叫( ) A.《出了毛病》 B.《洪堡的礼物》C.《芬尼根们的苏醒》D.《万有引力之虹》

《外国文学专题》2022-2023期末试题及答案

《外国文学专题》2022-2023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2分。请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答题纸上) 1.这部小说写的是布恩蒂亚创建马孔多小镇的具有开天辟地的神话色彩的经历以及马孔多小镇由盛到衰直至消亡的漫长历史。小说的作者是哥伦比亚人,曾于198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部小说是( )。 A.《家长的没落》 B.《玉米人》 C.《霍乱时期的爱情》 D.《百年孤独》 2.《西西弗的神话》是( )。 A.神话 B.小说 C.哲学随笔 D.戏剧 3.“注重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这是以下哪个流派的特征?( ) A. 自然主义 B.象征主义 C.现实主义 D.表现主义 4. 1947年,法国女作家娜塔丽·萨洛特出版了一部小说,萨特为这部小说再版作序时对它给予了很高评价,并提出了著名的“反小说”的概念:“当代文学最奇异的特征之一,是到处都出现了生气勃勃的和彻底否定了以往的、可以称之为反小说的作品。’’‘‘它是以小说本身来否定小说,是在建设它却又当着我们的面摧毁它,……”,这部小说是( )。 A.《一个陌生人的肖像》 B.《怀疑的时代》 C.《天象馆》 D.《变》 5.这出戏剧的故事发生在地狱中,戏剧场景是一个第二帝国时期风格的客厅,主要人物是三个鬼魂,生前都是“卑鄙小人”,此刻在地狱中互相审判和互相折磨,展示出的是一幅委琐丑恶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图景。这出戏剧是( )。 A.《肮脏的手》 B.《苍蝇》 C.《魔鬼与上帝》 D.《间隔》 6.以下哪部小说是英国作家的作品?( ) A.《福尔赛世家》 B.《月桂树被砍掉了》 C.《墙》 D.《母亲》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7.这位作家在他的作品中创造了一个虚构的王国——约克纳帕塔法,他的许多小说的故事都发生在这里,这位作家是。 8.这部小说的译者指出,小说的总标题“象征人们战胜时间与死亡去获得这种精神光芒的内

电大外国文学专题作业_电大形成性考核册

外国文学专题作业电大形成性考核册 作业1 一、填空题 1、在30年代欧洲文坛向左转的时期,英国出现了一批左翼进步作家,其中最重要的是剧作家旭恩.奥凯 西和小说家威斯坦.休.奥登。 2、“愤怒的青年”得名于约翰.奥斯本的剧本《愤怒的回顾》。 3、多丽丝.莱辛是一位杰出的女作家,她于60年代创作的长篇小说是《金色笔记》。 4、罗曼.罗兰的代表作是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 5、安德烈.马尔罗是作家又是政治活动家,曾多次来到中国。他著有两部描写中国工人罢工和起义的作品: 《制服者》和《人的状况》。 6、雷马克最著名的作品是《西线无战事》。小说以客观的状态、生动细腻的笔法描写战争的残酷场景,写 年青的士兵的经历和感受,因而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7、美国小说家德莱塞的主要作品有《嘉莉妹妹》、《珍妮姑娘》、“欲望三部曲”和《美国的悲哀。 8、“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之一是菲兹杰拉德,他的代表作是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 9、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的代表作是《飘》,作品写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的历史。 10、20世纪美国在戏剧方面的主要成就除奥尼尔的作品外,还有阿瑟.米勒的《推销员之死》和威廉 斯的《欲望号街车》等名剧。 11、萧伯纳在《巴巴拉少校》中塑造了一个大军火商的形象,他名叫安德谢夫。 12、《赫索格》的作者是索尔.贝娄。 13、契科夫主要的戏剧作品有《三姐妹》和《樱桃园》等。 14、肖洛霍夫的代表作是长篇小说《静静的顿河》。 二、简答题 1、20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有哪些基本特征?p11-14 首先,人道主义和民主主义仍然是作家们的重要思想武器。20世纪上半叶,“罗兰主义” 是现实主义作家的基本立场。他们猛烈抨击不人道的社会现实,批判社会对人的异化,谴责统治者的残忍和法西斯主义的暴行,同情受侮辱受损害的下层人民,同情无产阶级革命,向往没有人压迫人的美好未来。但由于把“博爱”当作出发点和终点,宣扬“爱能拯救一切”,视贫富均等为最终目标,因此在本质上因袭了19世纪的传统而没能达到新的高度。但其中也不乏探索精神,如20、30年代就曾有一批作家用阶级斗争观点或社会主义思想去观察社会现实,试图站在崭新和时代高度去分析问题。50年代以后,现实主义文学中的人道主义出现了革命倾向,作品中的劳动人民不再是受命运摆布的小人物,而成了敢于跟罪恶势力作斗争的“强者”。 其次,作家们始终坚持真实性这一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的基本原则。以现实的、具体的、变化中的人的精神世界及生活遭遇为描写对象,从人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中探讨人生底蕴,进行真实的审美反映。他们以巨大的热情和批判的眼光审视复杂、残酷的现实,历史主义地表现客观世界的发展过程,力图通过对人物的性格、命运和环境的艺术概括,回答“老是存在而又无法解决”的问题,令人信服地揭示旧制度、旧生活无可挽回地走向衰亡的趋势。较之19世纪现实主义,叨世纪现实主义在反映现实的及时性和撷取题材的政治性上更进了一步。许多作品,往往在被描写的事件刚刚结束甚或还未结束时就写了出来。而且,在反映现实之中寄托了改变现实的愿望,又使作品的政治色彩十分鲜明。有的还直接以重大政治事件为题材,展现著名政坛人物的政治活动。 第三,描写重点的内向性和主观化,艺术形式上的不拘一格和兼容并蓄。“向内心世纪掘

电大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优选世纪外国文学专题两套 考前冲刺

电大本科汉语言专业20世纪外国文学专题考前冲刺资料(一) 一、填空题 1.法国作家纪德认为,卡夫卡的作品有两个相反相承的世界,一是 ,二是。 2.作为一个文学流派的存在主义出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的。(填国名) 3.乔伊斯的长篇小说《》被誉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英语文学着作”。 4.意识流小说的产生有着深厚的哲学和心理学基础。其中法国当代哲学家柏格森的 和直接构成了意识流小说的哲学背景。奥地利心理学家的精神分析学说构成了意识流小说的心理学基础。 5.萨特的主要戏剧作品有《苍蝇》、、《死无葬身之地》、《肮脏的手》、《》等。6.1967年,危地马拉作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的代表作有《危地马拉传说》、《总统先生》、《》等。 7.文学评论界通常把赫尔博斯的小说概括为“”或“”。 8.托马斯·曼在20世纪最重要的两部作品是《》(1901)和《》(1924)。 二、单项选择题 1.这一反传统的现代主义流派在绘画、文学、音乐、电影等艺术形式中均有不同的表现。其特征表现为:在思想上不满社会现状,要求改革,要求‘革命’。在创作上不满足于对客观事物的摹写,要求表现事物的内在实质;要求突破对人的行为和人所处的环境的描绘而揭示人的灵魂;要求不再停留在对暂时现象和偶然现象的记叙而展示其永恒的品质。在具体表现手法上,强调主观想像,强调对世界的虚拟和变形的夸张与抽象,强调幻象在文学想象力中的作用。这一流派是:() A.现实主义B.表现主义 C.意识流D.唯美主义 2.这位作家获得了1949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受奖辞称赞他是(美国)“南方伟大的史诗作家”、“20世纪小说家中伟大的实验主义者”。这位作家是: A.福克纳B.马尔克斯 C.普鲁斯特D.加缪 3.以下哪部作品是约瑟夫·海勒的:() A.《芬尼根的苏醒》B.《出了毛病》 C.《万有引力之虹》D.《儿子与情人》 4.1950年,女作家娜塔丽·萨洛特发表了一篇名为《怀疑的时代》的文章,成为后来的一个小说流派在理论上的重要论文。文章引用了法国作家斯汤达的二句话:“怀疑的精灵已经来到这个世界。”并同时宣称“我们已进入怀疑的时代”。这个小说流派是:() A.黑色幽默B.新小说派 C.现实主义D.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5.这部小说的叙述特点是:以第一人称叙事,但从未有“我”的字样出现,进入视野的总是女主人阿A和弗兰克的活动,但小说又用“第三把椅子”、“第三个杯子”、

电大《外国文学》专题期末复习

《外国文学专题》复习资料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B 8.( 变形记)( D ) A. 高尔斯华绥 B. 普鲁斯特 c. 吴尔夫D. 卡夫卡 22. ?百年孤独?( B ) A. 阿斯图里亚斯 B. 马尔克斯 c.鲁尔福D. 36. ?巴巴拉少校》( D )。 A. 托马斯曼 B. 普拉东诺夫 c. 奥尼尔 D.萧伯纳富恩特斯 D 20. 《等待戈多》(C ) A. 尤内斯库 B. 克罗德·西蒙 C. 贝克特 D. 库尔特·冯尼格特 2. ?大师和玛格丽特?( D )。 A. 帕斯捷尔纳克 B. 法捷耶夫 c. 肖洛霍夫 D. 布尔加科夫 4. ?地槽?( D )。 A. 萧伯纳 B. 奥尼尔 c. 阿瑟·米勒 D. 普拉东诺夫 14. ?达洛维夫人?( C ) A. 高尔斯华绥 B. 普鲁斯特 C. 吴尔夫 D. 卡夫卡 34. ?到灯塔去?( A )。 A. 吴尔夫 B. 普鲁斯特 c. 高尔斯华绥 D. 卡夫卡 E 15. ?恶之花?( D ) A. 托马斯·品钦 B. 纪德 C. 海勒 D. 波德莱尔 F 28. ?福赛特世家?( A )

A. 高尔斯华绥 B. 普鲁斯特 C. 吴尔夫 D. 卡夫卡 H 27. ?荒原?( D ) A. 乔伊斯 B. 瓦雷里 C. 里尔克 D. 艾略特 J 2. ?嫉妒?( B ) A. 娜塔莉·萨洛特 B. 罗伯-格里耶 C. 阿达莫夫 D. 斯特林堡 39. ?局外人?< A ) A. 加缪 B. 乔伊斯 C. 萨特 D. 西蒙娜·波伏瓦 K 37. ?苦难的历程)( B) A. 高尔基 B. 阿·托尔斯泰 C. 绥拉菲莫维奇 D. 马卡连柯 L 21. ?了不起的盖茨比?( C ) A. 德莱赛 B. 斯坦贝克 C. 菲兹杰拉德 D. 回纳西·威廉斯 M 3. ?麦田里的守望者?( A )。 A. 塞林格 B. 斯坦贝克 c.菲兹杰拉德 D. 德莱塞 17. 《母亲》( A) A. 高尔基 B. 法捷耶夫 C. 绥拉菲莫维奇 D. 马卡连柯 N 6. ?女仆) ( C )。 A. 娜塔莉·萨浩特 B. 罗伯-格里耶 c. 阿达莫夫 D.斯特林堡S 16. ?伤心之家( A ) A.萧伯纳 B. 高尔斯华绥 c.罗曼·罗兰 D. 雷马克 9. ?鼠疫)( C )

电大《外国文学专题》期末复习重点提示

电大《外国文学专题》期末复习重点提示 注:本课程教材为《20世纪欧美文学》(匡兴、陈惇主编,中央电大出版社2011年出版)。 一、终结性考试试题类型及规范解答举例(试题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论述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美国的悲剧》(D) A.塞林格 B.斯坦贝克 C.菲兹杰拉德 D.德莱赛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950年5月1日,法国剧作家欧仁·尤内斯库的一出名为《秃头歌女》的戏在巴黎“夜游者剧院”首演,标志着荒诞派戏剧(填流派名)的诞生。 三、简答(每题15分,共30分) 什么是意识流小说中的自由联想? (1)自由联想是意识流小说另一常用技巧,它是小说人物意识的不具有任何规律和秩序的自由跳跃。(2)引起这种意识跳跃的通常是出现在人物眼前的一些因素,如声音、气味、图像、事情等,一切能刺激感官的事物都有可能打断人物的思路,引发出新的思绪与浮想。(3)自由联想打破了传统小说基本上按故事情节发生的先后次序,或是按情节之间的逻辑联系而形成的单一的、直线发展的结构,故事的叙述不是按时间进展依次循序直线前进,而是随着人的意识活动,通过自由联想来组织故事,不受时间、空间或逻辑、因果关系的制约。 四、论述题(25分) 托马斯·曼的现实主义和传统现实主义有哪些不同? 要点:托马斯·曼的创作方法和传统的现实主义有许多不同之处,主要表现为:(1)象征的人物形象;(2)隐喻性的细节描写;(3)意识流的表现手法;(4)小说的非情节化。(5)此外,托马斯·曼还运用心理分析、含蓄的讽刺,甚至带有荒诞色彩的细节,把现实与梦境、真实与幻觉、记忆与印象交织在一起,并和时代的基本思想问题以及主人公的思考、探索、争论与精神生活的各种变化熔于一炉,置于小说的情节框架之中。(说明:在答题时需要对(1)(2)(3)(4)点进行展开说明。) 二、课程考核的相关内容 终结性考试难度按了解、掌握、重点掌握三个不同层次的要求出题。了解的内容约占15%,掌握的内容约占55%,重点掌握的内容约占30%,

2017年电大秋外国文学专题形成性考核册答案(全)

电大外国文学专题作业形成性考核册 作业1 一、填空题 1、在30年代欧洲文坛向左转的时期,英国出现了一批左翼进步作家,其中最重要的是剧作家旭恩.奥凯西和小说家威斯坦.休.奥登。 2、“愤怒的青年”得名于约翰.奥斯本的剧本《愤怒的回顾》。 3、多丽丝.莱辛是一位杰出的女作家,她于60年代创作的长篇小说是《金色笔记》。 4、罗曼.罗兰的代表作是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 5、安德烈.马尔罗是作家又是政治活动家,曾多次来到中国。他著有两部描写中国工人罢工和起义的作品:《制服者》和《人的状况》。 6、雷马克最著名的作品是《西线无战事》。小说以客观的状态、生动细腻的笔法描写战争的残酷场景,写年青的士兵的经历和感受,因而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7、美国小说家德莱塞的主要作品有《嘉莉妹妹》、《珍妮姑娘》、“欲望三部曲”和《美国的悲哀。 8、“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之一是菲兹杰拉德,他的代表作是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 9、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的代表作是《飘》,作品写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的历史。 10、20世纪美国在戏剧方面的主要成就除奥尼尔的作品外,还有阿瑟.米勒的《推销员之死》和威廉斯的《欲望号街车》等名剧。 11、萧伯纳在《巴巴拉少校》中塑造了一个大军火商的形象,他名叫安德谢夫。 12、《赫索格》的作者是索尔.贝娄。 13、契科夫主要的戏剧作品有《三姐妹》和《樱桃园》等。 14、肖洛霍夫的代表作是长篇小说《静静的顿河》。

二、简答题 1、20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有哪些基本特征?p11-14 首先,人道主义和民主主义仍然是作家们的重要思想武器。20世纪上半叶,“罗兰主义”是现实主义作家的基本立场。他们猛烈抨击不人道的社会现实,批判社会对人的异化,谴责统治者的残忍和法西斯主义的暴行,同情受侮辱受损害的下层人民,同情无产阶级革命,向往没有人压迫人的美好未来。但由于把“博爱”当作出发点和终点,宣扬“爱能拯救一切”,视贫富均等为最终目标,因此在本质上因袭了19世纪的传统而没能达到新的高度。但其中也不乏探索精神,如 20、30年代就曾有一批作家用阶级斗争观点或社会主义思想去观察社会现实,试图站在崭新和时代高度去分析问题。50年代以后,现实主义文学中的人道主义出现了革命倾向,作品中的劳动人民不再是受命运摆布的小人物,而成了敢于跟罪恶势力作斗争的“强者”。 其次,作家们始终坚持真实性这一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的基本原则。以现实的、具体的、变化中的人的精神世界及生活遭遇为描写对象,从人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中探讨人生底蕴,进行真实的审美反映。他们以巨大的热情和批判的眼光审视复杂、残酷的现实,历史主义地表现客观世界的发展过程,力图通过对人物的性格、命运和环境的艺术概括,回答“老是存在而又无法解决”的问题,令人信服地揭示旧制度、旧生活无可挽回地走向衰亡的趋势。较之19世纪现实主义,叨世纪现实主义在反映现实的及时性和撷取题材的政治性上更进了一步。许多作品,往往在被描写的事件刚刚结束甚或还未结束时就写了出来。而且,在反映现实之中寄托了改变现实的愿望,又使作品的政治色彩十分鲜明。有的还直接以重大政治事件为题材,展现著名政坛人物的政治活动。 第三,描写重点的内向性和主观化,艺术形式上的不拘一格和兼容并蓄。“向

电大外国文学专题(精选)

1.什么是现实主义? 现代主义是本世纪流行于欧美文坛的一种资产阶级的文艺思潮,也是当代西方世界社会危机、精神危机和艺术危机在文艺领域的反映。它语源于法语Moderne,具有最新的、现代的,先锋的含义。 19世纪30年代首先在法国、英国等地出现的文学思潮,以后波及俄国、北欧和美国等地,成为19世纪欧美文学的主流,也造就了近代欧美文学的高峰。由于现实主义文学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性,高尔基称之为“批判现实主义”。现实主义是文学批评和文学研究中最常见的术语之一。这个术语一般在两种意义上被人们使用:一种是广义的现实主义,泛指文学艺术对自然的忠诚,最初源于西方最古老的文学理论,即古希腊人那种"艺术乃自然的直接复现或对自然的模仿"的朴素的观念,作品的逼真性或与对象的酷似程度成为判断作品成功与否的准则。 表现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表现主义是二十世纪初至三十年代盛行于西方世界的一种文艺思潮。它首先出现在德国,盛行于奥地利,进而在瑞典、波兰、英、法、美等国广为流传。它起于绘画,后来在音乐、戏剧、小说、电影等整个文艺领域中获得发展。 表现主义文学是20世纪初期以德国为中心兴起的一场国际性文学运动。表现主义文学是表现主义艺术在文学领域的体现,涉及到文学的各个领域,其中戏剧和诗歌的成就最为突出。 “表现主义”一词源自拉丁文“expressus”,具有“抛掷出来”、“挤压出来”的意思。表现主义思潮最先出现在绘画界,其后波及文学界。“表现主义”作为一个文学流派,最早确立于1913年。 表现主义一词,最初出现于1901年在法国巴黎举办的玛蒂斯的画展上,原是法国画家朱利安?奥古斯特?埃尔维一组油画的总标题。1911年,德国画家沃林格尔在《狂火飙》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论文,首次借用了这个词来称呼析林的先锋派作家,1914年后,这一术语被人们普遍承认和采用。作为一种文艺思潮流派来说,表现主义是一个反传统的现代主义艺术流派。1905年末1906年初,在德累斯顿成立了第一个表现主义的集团“桥社”;1911年,在慕尼黑成立了第二个表现主义的集团“蓝骑士”(或译“青铜士”)社。第一次世界大战交锋,表现主义风行德国。 表现主义文学重视主观世界,特别是精神、情绪、思想的赤裸的强烈的呈露。他们不重视对外在客观事物的忠实描绘,而要求突破事物的表象而表现事物内在的实质。在诗歌领域,表现主义文学与同时发展着的后期象征主义文学有很大程度的相似。但和象征主义不同,表现主义者对社会现实和人类前途有很大的关注,显现出一股干预生活的热情;而象征主义者则往往对宏大的社会题材表示冷漠。在技巧上,表现主义文学相对粗野豪放,不似象征主义文学精雕细琢。表现主义戏剧可以看作是对以易卜生为代表的欧洲自然主义、现实主义戏剧的继承和反拨。表现主义戏剧经常采用内心独白、梦景、假面具、潜台词等手法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 表现主义文学首先崛起于德国,并在20世纪20年代初达到高潮。其时的德国正经历近代历史上比较动荡的一段时期。工业的腾飞和发达导致知识分子对机械文明的憎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失败也加剧了德国社会固有的矛盾。在哲学上,此时康德、尼采、叔本华的唯心哲学和直觉主义美学大行其道,这对表现主义文学的兴起也产生了巨大影响。 表现主义诗歌在规模和范围上不及法国的象征主义诗歌,其发展的范围基本局限于德语国家。但20世纪20年代,表现主义戏剧却传入美国,出现了以尤金?奥尼尔为代表的一批表现主义剧作家,其影响力一直持续到20世纪40年代。 二、表现主义的基本特征 (一)类型化人物形象 (二)如梦似幻的情节 (三)表现内在的激情 (四)强烈的反差对比 (五)使用突破常规的表现手段 第二节卡夫卡 一、生平和创作 二、卡夫卡在小说创作方面的成就 卡夫卡是现代小说艺术的辛勤探索者和实践者,他善于通过奇特的构思勾勒出夸张而又真实的画面,他把现实与非现实,合理与悖理,常人与非人并列在一起,从而赋予作品相当丰富复杂的内涵,使作品主题具有多重性、矛盾性,切合了现代读者复杂的阅读要求,使他们对世界,人生获得全新的认识和理解。这种有别于传统的现实主义的写作方法,为以后的现代派作家所学习、仿效并发展,从这一点上来说,卡夫卡又是现代派文学的鼻祖,也是现代小说艺术的奠基者。下面,我们以他的《城堡》为例,分析一下卡夫卡小说的艺术成就。 (1)独特的叙述角度与叙述手法。小说是叙事艺术,传统的现实主义往往采用全知全能的叙述方式。而卡夫卡叙述手法的特点,是将叙述者与主人公合二为一。城堡中的 K 既是主人公又是叙述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只能通过主人公的感官(所见、所听、所思、所想)才能获得信息,再也没有旁观者清的叙述者出场来向读者解释情节发展的前因后果。卡夫卡和法国的普鲁斯特 ( 他打破了叙述的时间顺序 )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外国文学专题》形成性考核及通过答案

最新《外国文学专题》网络核心课形考网考作业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共30 分) 2 分,共10 分)(一)已知作品选择作家(每题 B. 《麦田里的守望者》塞林格题目1 题目2《伤心之家》 A. 萧伯纳 题目3《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D. 高尔基 海明威《老人与海》 B. 题目4 C. 题目5《大师和玛格丽特》布尔加科夫 2 分,共20 分)(二)文学史知识选择填空(每空 题目 6 在30 年代欧洲文坛向左转的时期,英国出现了一批左翼进步作家,其中最重要的是剧作家和 旭恩·奥凯西小说家威斯坦·休·奥登。B. 。题目7B. 《愤怒的回顾》“愤怒的青年”得名于约翰·奥斯本的剧作 8题目是作家又是政治活动家,曾多次来到中国。他著有两部描写中国工人罢工和起义的作品:《征服者》 和《人的状况》。A. 马尔罗 题目9 雷马克最著名的作品是。小说以客观的态度、生动细腻的笔法描写战争的残酷场景,写年青的 《西线无战事》士兵的经历和感受,因而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C. 题目10 “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之一是。A. 菲兹杰拉德,他的代表作是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 的代表作是《飘》,作品的背景是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的历史。题目11 女作家C.玛格丽特·米切尔 题目1220 世纪美国在戏剧方面的主要成就除奥尼尔的作品外,还有阿瑟·米勒的的和 《推销员之死》B. 威廉斯《欲望号街车》等名剧。 A. 契诃夫题目13主要的戏剧作品有《三姊妹》和《樱桃园》等。 题目14。D. 《美国的悲剧》、《珍妮姑娘》、“欲望三部曲”和美国小说家德莱塞的主要作品有《嘉莉妹妹》 剧》 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45分) 题目15托马斯·曼的现实主义和传统现实主义有哪些不同? 答:托马斯·曼在思想上继承19 世纪的人道主义传统,同时又深受叔本华和尼采哲学思想以及弗洛伊德精 20神分析学的影响,因此他既保持了现实主义的批判精神,又

2019年7月国开(中央电大)汉语言文学本科《外国文学专题》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9年7月国开(中央电大)汉语言本科《外国文学专题》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说明:试卷号:1308; 考试:形考手段为纸质(比例30%),终考手段纸质(比例70%)。 一、选择题 1.《四个四重奏》(D) A.乔伊斯 B.瓦雷里 C.里尔克 D.艾略特 2.《达洛维夫人》(C) A.高尔斯华绥 B.普鲁斯特 C.吴尔夫 D.卡夫卡 3.《恶之花》(D) A.托马斯?品钦 B.纪德 C.海勒 D.波德莱尔 4.《伤心之家》(A) A.萧伯纳 B.高尔斯华绥 C.罗曼?罗兰 D.雷马克 5.《母亲》(A) A.高尔基 B.法捷耶夫 C.绥拉菲莫维奇 D.马卡连柯 6.《欲望号街车》(D) A.海明威 B.斯坦贝克 C.德莱赛 D.田纳西?威廉斯 7.《厌恶》(C) A.加缪 B.乔伊斯 C.萨特 D.奥尼尔 8.《等待戈多》(B) A.尤内斯库 B.贝克特 C.克罗德?西蒙 D.库尔特?冯尼格特 9.《青年艺术家的肖像》(B) A.鲁尔福 B.乔伊斯 C.艾略特

D.瓦雷里 10.《追忆似水年华》(C) A.高尔斯华绥 B.海勒 C.普鲁斯特 D.罗伯一格里耶 二、填空题 11.女作家______的代表作是《飘》,作品写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的故事。 玛格丽特?米切尔 12.托马斯·曼在20世纪发表的两部重要的长篇小说是《______》和《______》。 (1)魔山(2)布登波洛克一家((1)(2)可颠倒) 13.罗曼·罗兰最主要的长篇小说是《______》和《______》。 (1)约翰?克利斯朵夫 (2)母与子((1)(2)可颠倒) 14.俄国阿克梅主义的影响延及整个20世纪,当时俄国的一些重要诗人,如古米廖夫、C.戈罗杰茨基、阿赫玛托娃、曼德尔施塔姆等都是阿克梅主义的骨干。阿赫玛托娃的诗集《______》和《______》的问世,曾引起当时文坛的轰动。 (1)黄昏集 (2)念珠 15.“你们都是迷惘的一代”是小说《______》的题词。 太阳照样升起 16. 1950年5月1日,法国剧作家欧仁·尤内斯库的一出名为《______》的戏在巴黎“夜游者剧院”首演,标志着______(填流派名)的诞生。 (1)秃头歌女 (2)荒诞派戏剧 三、简答题 17.简述意识流小说的基本特征。 答:(1)意识流小说描绘的重心不在于客观事物,而是在于人物对客观事物纯粹个人角度的反应。在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中,主体处于主导地位。 (2)在意识流小说中,人物的行动或意识不是由作家来说明或解释,而是通过人物本身的感受或内省来自我表现。在人物和作家的关系中,人物处于突出的地位,作家隐退到幕后,不采取直接介入的态度。 (3)意识流小说的焦点是人物的意识,读者摆脱了作者的干扰而直接面对着书中人物的意识屏幕,而在这屏幕上映现出来的意识流动是多层次的,即使是最隐秘的深层意识,也纤毫毕露地呈现于读者眼前。 18.什么是“愤怒的青年”? 答:“愤怒的青年”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50年代,英国出现的一个文学派别。他们是一批青年作家,在英国文坛卷起一股狂潮。1956年,这一派别的代表作之一——约翰?奥斯本的《愤怒的回顾》在伦敦演出,获得极大成功。由于剧名道出了这批作家的特点,此后,人们便以“愤怒的青年”一词来称呼这批文学青年。 “愤怒的青年”的主要作家除奥斯本之外,还有艾米斯、韦恩、波莱恩等。他们的作品中的主人公就像他们自己一样,愤世嫉俗,怒气冲冲地攻击现存秩序和传统观念,追求个性自由,表现出强烈的反叛精神。“愤怒的青年”作家在思想上具有先锋性,但是在艺术上,还是继承和发扬了批判现实主义的传统。写实的手法,讽刺的笔调,都得力于他们的前辈。 19.布莱希特“叙事剧”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1)布莱希特戏剧理论的基本出发点源自马克思主义。 (2)他认为:戏剧不应该只表现世界、解释世界,而更应该起到教育作用,起到改造世界的作用。 (3)为了使戏剧能够更好地起到教育作用,起到改造世界的作用,布莱希特提出了自己的“叙事剧”理论:要让观众通过看戏产生思考的兴趣,激发观众变革现实的愿望,并使观众相信世界是可变的,从而培养观众积极的处世态度。 四、论述题

2018电大外国文学专题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4参考答案资料小抄 (6)

电大外国文学专题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4参考答案资料小抄 作业一 一、填空题 1、在 30 年代欧洲文坛向左转的时期,英国出现了一批左翼进步作家,其中最重要的是剧作家旭恩.奥凯西和小说家威斯坦.休.奥登。。 2、“愤怒的青年”得名于约翰.奥斯本的剧本《愤怒的回顾》 3、多丽丝.莱辛是一位杰出的女作家,她于 60 年代创作的长篇小说是《金色笔记》。 4、罗曼.罗兰的代表作是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 5、安德烈.马尔罗是作家又是政治活动家,曾多次来到中国。他著有两部描写中国工人罢工和起义的作品:《制服者》和《人的状况》。。小说以客观的状态、生动细腻的笔法描写战争 6、雷马克最著名的作品是《西线无战事》的残酷场景,写年青的士兵的经历和感受,因而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7、美国小说家德莱塞的主要作品有《嘉莉妹妹》《珍妮姑娘》“欲望三部曲”和《美国的悲剧》。 8、“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之一是菲兹杰拉德,他的代表作是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 9、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的代表作是《飘》,作品写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的历史 10、 20 世纪美国在戏剧方面的主要成就除奥尼尔的作品外,还有阿瑟.米勒的《推销员之死》和威廉斯的《欲望号街车》等名剧。 11、萧伯纳在《巴巴拉少校》中塑造了一个大军火商的形象,他名叫安德谢夫。 12、《赫索格》的作者是索尔.贝娄。 13、契科夫主要的戏剧作品有《三姐妹》和《樱桃园》等。。 14、肖洛霍夫的代表作是长篇小说《静静的顿河》二、简答题 1、20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有那哪些基本特征?p11-14 首先,人道主义和民主主义仍然是作家们的重要思想武器。20世纪上半叶,“罗兰主义”是现实主义作家的基本立场。他们猛烈抨击不人道的社会现实,批判社会对人的异化,谴责统治者的残忍和法西斯主义的暴行,同情受侮辱受损害的下层人民,同情无产阶级革命,向往没有人压迫人的美好未来。但由于把“博爱”当作出发点和终点,宣扬“爱能拯救一切”,视贫富均等为最终目标,因此在本质上因袭了19世纪的传统而没能达到新的高度。 其次,作家们始终坚持真实性这一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的基本原则。以现实的、具体的、变化中的人的精神世界及生活遭遇为描写对象,从人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中探讨人生底蕴,进行真实的审美反映。他们以巨大的热情和批判的眼光审视复杂、残酷的现实,历史主义地表现客观世界的发展过程,力图通过对人物的性格、命运和环境的艺术概括,回答“老是存在而又无法解决”的问题,令人信服地揭示旧制度、旧生活无可挽回地走向衰亡的趋势。许多作品,在反映现实之中寄托了改变现实的愿望,又使作品的政治色彩十分鲜明。 第三,描写重点的内向性和主观化,艺术形式上的不拘一格和兼容并蓄。“向内心世纪掘进”是20世纪欧美文学和美学的一股潮流。作家们在综合中不断创新,既融会了自然主义的客观写实手法,又汲取了象征主义手法、意识流手法等现代主义的艺术技巧。诸如内心独白、梦幻描写。潜意识表现、性心理描述、时序颠倒、荒诞变形、多角度的情节发展和多层次的结构形式等等,这些在传统现实主义中不被采用甚或遭到排斥的艺术手段,在二十世纪的现实主义作品中已是屡见不鲜、习以为常了。 第四,人物塑造上强调性格的多重性,淡化典型性格描写。理性信念的失落是20世纪西方文化

电大最新《外国文学专题》网络核心课形考网考作业试题及答案

最新电大国家开放大学《外国文学专题》网络核心课形考网考作业试题及答案 100%通过 2016年秋期电大把《外国文学专题》网络核心课纳入到“国开平台”进行考核,针对这个平台,本人汇总了该科所有的题,形成一个完整的题库,并且以后会不断更新,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形成性考核一 一.选择题(共30分) (一)已知作品选择作家(每题2分,共10分) 题目1 《麦田里的守望者》 选择一项: A. 斯坦贝克 B. 德莱赛 C. 菲兹杰拉德 D. 塞林格 题目2 《伤心之家》 选择一项: A. 罗曼·罗兰 B. 萧伯纳 C. 高尔斯华绥 D. 雷马克 题目3 《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 选择一项: A. 马卡连柯 B. 高尔基 C. 法捷耶夫 D. 绥拉菲莫维奇 题目4 《老人与海》 选择一项: A. 斯坦贝克 B. 德莱赛 C. 杰克·伦敦 D. 海明威 题目5 《大师和玛格丽特》 选择一项:A. 肖洛霍夫 B. 布尔加科夫 C. 法捷耶夫 D. 帕斯捷尔纳克 (二)文学史知识选择填空(每空2分,共20分) 题目6 在30年代欧洲文坛向左转的时期,英国出现了一批左翼进步作家,其中最重要的是剧作家和小说家威斯坦·休·奥登。 选择一项: A. 戈尔丁 B. 萧伯纳 C. 高尔斯华绥 D. 旭恩·奥凯西 题目7 “愤怒的青年”得名于约翰·奥斯本的剧作。 选择一项: A. 《天使的愤怒》 B. 《荒野的呼唤》 C. 《愤怒的回顾》 D. 《愤怒的葡萄》 题目8 是作家又是政治活动家,曾多次来到中国。他著有两部描写中国工人罢工和起义的作品:《征服者》和《人的状况》。 选择一项: A. 纪德 B. 马尔罗 C. 萨特 D. 罗马·罗兰 题目9 雷马克最著名的作品是。小说以客观的态度、生动细腻的笔法描写战争的残酷场景,写年青的士兵的经历和感受,因而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选择一项: A. 《战争》

2020年1月中央电大本科《外国文学专题》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2020年1月中央电大本科《外国文学专题》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说明:试卷号:1308 课程代码:02520 适用专业及学历层次:汉语言文学;本科 考试:形考(纸考、比例30%);终考:(纸考、比例70%) 一、选择题(请把下列作品的作者前的字母填在括号中) 1.《百年孤独》(B) A.阿斯图里亚斯B.马尔克斯 C.鲁尔福 D.富恩特斯 2.《大师和玛格丽特》 (D) A.帕斯捷尔纳克 B.法捷耶夫 C.肖洛霍夫D.布尔加科夫 3.《麦田里的守望者》 (A) A.塞林格 B.斯坦贝克 C.菲兹杰拉德 D.德莱赛 4.《四个四重奏》 (B) A.乔伊斯B.艾略特 C.里尔克 D.瓦雷里 5.《玉米人》 (A) A.阿斯图里亚斯 B.马尔克斯 C.鲁尔福 D.富恩特斯 6.《恶之花》 (D) A.托马斯·品钦 B.纪德 C.海勒D.波德莱尔 7.《西线无战事》 (C) A.萧伯纳 B.高尔斯华绥 C.雷马克 D.罗曼·罗兰 8.《欲望号街车》 (D) A.海明威 B.斯坦贝克 C.德莱赛D.田纳西·威廉斯 9.《局外人》 (A) A.加缪 B.乔伊斯

C.萨特 D.奥尼尔 10.《等待戈多》 (C) A.尤内斯库 B.克罗德·西蒙 C.贝克特 D.库尔特·冯尼格特 二、填空题 11.多丽丝·莱辛是一位杰出的女作家,她于60年代创作的长篇小说是《___________》。金色笔记 12.长篇小说《赫索格》的作者是___________。 索尔·贝娄 13.俄国作家___________主要的戏剧作品有《三姊妹》和《樱桃园》等。 契诃夫 14.俄国阿克梅主义的影响延及整个20世纪,当时俄国的一些重要诗人,如古米廖夫、C.戈罗杰茨基、阿赫玛托娃、曼德尔施塔姆等都是阿克梅主义的骨干。阿赫玛托娃的诗集《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问世,曾引起当时文坛的轰动。 (1)黄昏集(2)念珠 15.1950年5月1日,法国剧作家欧仁·尤内斯库的一出名为《___________》的戏在巴黎“夜游者剧院”首演,标志着___________(填流派名)的诞生。 (1)秃头歌女 (2)荒诞派戏剧 16.马尔克斯的代表作是长篇小说《___________》。这部作品也是___________(填流派名)的代表作之一。 (1)百年孤独 (2)拉美魔幻现实主义 17.表现美国式的存在主义思想,以喜剧形式表现悲剧内容,消解传统、进行寓言化、“反英雄”、反小说等创作性的艺术实验,这些是___________(填流派名)的基本特征。 黑色幽默 三、简答题 18.布莱希特“叙事剧”理论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参考答案: (1)布莱希特戏剧理论的基本出发点源自马克思主义。 (2)他认为:戏剧不应该只表现世界、解释世界,而更应该起到教育作用,起到改造世界的作用。 (3)为了使戏剧能够更好地起到教育作用,起到改造世界的作用,布莱希特提出了自己的“叙事剧”理论:要让观众通过看戏产生思考的兴趣,激发观众变革现实的愿望,并使观众相信世界是可变的,从而培养

最新十次电大本科《外国文学专题》期末考试简答题题库

最新十次电大本科《外国文学专题》期末考试简答题题库 2015年1月至2019年7月试题) 说明:试卷号:1308 课程代码:02520 适用专业及学历层次:汉语言文学;本科 考试:形考(纸考、比例30%);终考:(纸考、比例70%) 2019年7月试题及答案 17.简述意识流小说的基本特征。 参考答案: (1)意识流小说描绘的重心不在于客观事物,而是在于人物对客观事物纯粹个人角度的反应。在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中,主体处于主导地位。 (2)在意识流小说中,人物的行动或意识不是由作家来说明或解释,而是通过人物本身的感受或内省来自我表现。在人物和作家的关系中,人物处于突出的地位,作家隐退到幕后,不采取直接介入的态度。 (3)意识流小说的焦点是人物的意识,读者摆脱了作者的干扰而直接面对着书中人物的意识屏幕,而在这屏幕上映现出来的意识流动是多层次的,即使是最隐秘的深层意识,也纤毫毕露地呈现于读者眼前。 18.什么是“愤怒的青年”? 参考答案: “愤怒的青年”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50年代,英国出现的一个文学派别。他们是一批青年作家,在英国文坛卷起一股狂潮。1956年,这一派别的代表作之一——约翰·奥斯本的《愤怒的回顾》-居iJ在伦敦演出,获得极大成功。由于剧名道出了这批作家的特点,此后,人们便以“愤怒的青年”一词来称呼这批文学青年。 “愤怒的青年”的主要作家除奥斯本之外,还有艾米斯、韦恩、波莱恩等。他们的作品中的主人公就像他们自己一样,愤世嫉俗,怒气冲冲地攻击现存秩序和传统观念,追求个性自由,表现出强烈的反叛精神。“愤怒的青年”作家在思想上具有先锋性,但是在艺术上,还是继承和发扬了批判现实主义的传统。写实的手法,讽刺的笔调,都得力于他们的前辈。19.布莱希特“叙事剧”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参考答案: (1)布莱希特戏剧理论的基本出发点源自马克思主义。 (2)他认为:戏剧不应该只表现世界、解释世界,而更应该起到教育作用,起到改造世界的作用。 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