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物理试卷物理牛顿运动定律题分类汇编及解析

高中物理试卷物理牛顿运动定律题分类汇编及解析

高中物理试卷物理牛顿运动定律题分类汇编及解析
高中物理试卷物理牛顿运动定律题分类汇编及解析

高中物理试卷物理牛顿运动定律题分类汇编及解析

一、高中物理精讲专题测试牛顿运动定律

1.如图甲所示,一长木板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在0t =时刻,一小物块以一定速度从左端滑上长木板,以后长木板运动v t -图象如图所示.已知小物块与长木板的质量均为1m kg =,小物块与长木板间及长木板与地面间均有摩擦,经1s 后小物块与长木板相对静止()210/g m s =,求:

()1小物块与长木板间动摩擦因数的值;

()2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系统所产生的热量.

【答案】(1)0.7(2)40.5J

【解析】

【分析】

()1小物块滑上长木板后,由乙图知,长木板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长木板加速运动过程的加速度,木板与物块相对静止时后木板与物块一起匀减速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和速度公式求物块与长木板间动摩擦因数的值. ()2对于小物块减速运动的过程,由牛顿第二定律和速度公式求得物块的初速度,再由能量守恒求热量.

【详解】

()1长木板加速过程中,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1212mg mg ma μμ-=;

11m v a t =;

木板和物块相对静止,共同减速过程中,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2222mg ma μ?=;

220m v a t =-;

由图象可知,2/m v m s =,11t s =,20.8t s =

联立解得10.7μ=

()2小物块减速过程中,有:

13mg ma μ=;

031m v v a t =-;

在整个过程中,由系统的能量守恒得

2012

Q mv =

联立解得40.5Q J =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两体多过程问题,分析清楚物体的运动过程是正确解题的关键,也是本题的易错点,分析清楚运动过程后,应用加速度公式、牛顿第二定律、运动学公式即可正确解题.

2.我国的动车技术已达世界先进水平,“高铁出海”将在我国“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中占据重要一席.所谓的动车组,就是把带动力的动力车与非动力车按照预定的参数组合在一起.某中学兴趣小组在模拟实验中用4节小动车和4节小拖车组成动车组,总质量为m=2kg ,每节动车可以提供P 0=3W 的额定功率,开始时动车组先以恒定加速度21/a m s =启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达到额定功率后保持功率不变再做变加速直线运动,直至动车组达到最大速度v m =6m/s 并开始匀速行驶,行驶过程中所受阻力恒定,求:

(1)动车组所受阻力大小和匀加速运动的时间;

(2)动车组变加速运动过程中的时间为10s ,求变加速运动的位移.

【答案】(1)2N 3s (2)46.5m

【解析】

(1)动车组先匀加速、再变加速、最后匀速;动车组匀速运动时,根据P=Fv 和平衡条件求解摩擦力,再利用P=Fv 求出动车组恰好达到额定功率的速度,即匀加速的末速度,再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即可求出求匀加速运动的时间;(2)对变加速过程运用动能定理,即可求出求变加速运动的位移.

(1)设动车组在运动中所受阻力为f ,动车组的牵引力为F ,动车组以最大速度匀速运动时:F=

动车组总功率:m P Fv =,因为有4节小动车,故04P P =

联立解得:f=2N

设动车组在匀加速阶段所提供的牵引力为F?,匀加速运动的末速度为v '

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 f ma '-=

动车组总功率:P F v ='',运动学公式:1v at '=

解得匀加速运动的时间:13t s =

(2)设动车组变加速运动的位移为x ,根据动能定理:

221122

m Pt fx mv mv =-'- 解得:x=46.5m

3.如图甲所示,质量为m=2kg 的物体置于倾角为θ=37°的足够长的固定斜面上,t=0时刻对物体施以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拉力F ,t 1=0.5s 时撤去该拉力,整个过程中物体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部分图象如图乙所示,不计空气阻力,g=10m /s 2,sin37°=0.6,cos37°=0.8.求:

(1)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拉力F 的大小

(3)物体沿斜面向上滑行的最大距离s .

【答案】(1)μ=0.5 (2) F =15N (3)s =7.5m

【解析】

【分析】

由速度的斜率求出加速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别对拉力撤去前、后过程列式,可拉力和物块与斜面的动摩擦因数为 μ.根据v-t 图象面积求解位移.

【详解】

(1)由图象可知,物体向上匀减速时加速度大小为:2210510/10.5a m s -=

=- 此过程有:mgsinθ+μmgcosθ=ma 2

代入数据解得:μ=0.5

(2)由图象可知,物体向上匀加速时加速度大小为:a 1=

210/0.5

m s =20m/s 2 此过程有:F-mgsinθ-μmgcosθ=ma 1

代入数据解得:F=60N

(3)由图象可知,物体向上滑行时间1.5s ,向上滑行过程位移为: s =

12

×10×1.5=7.5m 【点睛】 本题首先挖掘速度图象的物理意义,由斜率求出加速度,其次求得加速度后,由牛顿第二定律求解物体的受力情况.

4.“复兴号”动车组共有8节车厢,每节车厢质量m=18t ,第2、4、5、7节车厢为动力车厢,第1、3、6、8节车厢没有动力。假设“复兴号”在水平轨道上从静止开始加速到速度v=360km/h ,此过程视为匀加速直线运动,每节车厢受到f=1.25×103N 的阻力,每节动力车厢的牵引电机提供F=4.75×104N 的牵引力。求:

(1)该过程“复兴号”运动的时间;

(2)第4节车厢和第5节车厢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大小。

【答案】(1)80s (2)0

【解析】

【分析】

(1)以动车组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结合运动公式求解该过程“复兴号”运动的时间;(2)以前4节车厢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列式求解第4节车厢和第5节车厢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大小.

【详解】

(1)以动车组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4F-8f=8ma

动车组做匀加速运动,则v=at

解得t=80s

(2)以前4节车厢为研究对象,假设第4、5节车厢间的作用力为N,则由牛顿第二定律:2F-4f+N=4ma

解得N=0.

5.高铁的开通给出行的人们带来了全新的旅行感受,大大方便了人们的工作与生活.高铁每列车组由七节车厢组成,除第四节车厢为无动力车厢外,其余六节车厢均具有动力系统,设每节车厢的质量均为m ,各动力车厢产生的动力相同,经测试,该列车启动时能在时间t 内将速度提高到v ,已知运动阻力是车重的k 倍.求:

(1)列车在启动过程中,第五节车厢对第六节车厢的作用力;

(2)列车在匀速行驶时,第六节车厢失去了动力,若仍要保持列车的匀速运动状态,则第五节车厢对第六节车厢的作用力变化多大?

【答案】(1)13m (v t +kg ) (2)1415kmg 【解析】

【详解】

(1)列车启动时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启动加速度为

a =

v t

① 对整个列车,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 -k ·7mg =7ma ②

设第五节对第六节车厢的作用力为T ,对第六、七两节车厢进行受力分析,水平方向受力如图所示,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26

F +T -k ·2mg =2ma , ③

联立①②③得

T =-13m (v t +kg ) ④ 其中“-”表示实际作用力与图示方向相反,即与列车运动相反.

(2)列车匀速运动时,对整体由平衡条件得

F ?-k ·7mg =0 ⑤

设第六节车厢有动力时,第五、六节车厢间的作用力为T 1,则有:

26

F '+T 1-k ·2mg =0 ⑥ 第六节车厢失去动力时,仍保持列车匀速运动,则总牵引力不变,设此时第五、六节车厢间的作用力为T 2,

则有:

5

F '+T 2-k ·2mg =0, ⑦ 联立⑤⑥⑦得

T 1=-13

kmg T 2=35

kmg 因此作用力变化 ΔT =T 2-T 1=

1415kmg

6.一质量为0.25 kg 的物块静止在水平地面上,从t =0 s 时刻开始受到一个竖直向上的力F 的作用,F 随时间t 的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重力加速度g 取10 m/s 2.求:

(1)t =2 s 时,物块速度的大小:

(2)t =0到t =3 s 的过程中,物块上升的高度.

【答案】(1)2 m/s (2)6 m

【解析】

【分析】

在0-1s 内拉力小于重力,物块静止不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1-2s 内的加速度,结合速度时间公式求出t=2s 时,物块速度的大小;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2-3s 内的加速度,根据位移时间公式分别求出1-2s 内和2-3s 内的位移,从而求出物块上升的高度;

【详解】

解:(1) 01s -内,1F mg <,物块静止

12s s -物块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21F mg ma -=

解得:2212/F mg a m s m

-== 则t =2 s 时,物块的速度:21/2/v m s m s =?= (2) 12s s -物块匀加速运动:21111?2x a t m =

= 23s s -物块匀加速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32F mg ma -=

解得:2326/F mg a m s m

-== 则有:222215?2x vt a t m =+

= 则物块上升的高度:12156h x x m m m =+=+=

7.如图甲所示,质量m=8kg 的物体在水平面上向右做直线运动。过a 点时给物体作用一个水平向右的恒力F 并开始计时,在4s 末撤去水平力F .选水平向右为速度的正方向,通过速度传感器测出物体的瞬时速度,所得v ﹣t 图象如图乙所示。(取重力加速度为10m/s 2)求:

(1)8s 末物体离a 点的距离

(2)撤去F 后物体的加速度

(3)力F 的大小和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答案】(1)48m 。(2)﹣2m/s 2。(3)16N ,0.2。

【解析】

【详解】

(1)8s 末物体离a 点的距离等于梯形的面积大小,为:S=

4882m +?=48m (2)撤去F 后物体的加速度为:a=0884

v t ?-=?-=﹣2m/s 2。 (3)撤去F 后,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ma=8×(﹣2)N=﹣16N ,负号表示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撤去F 前物体匀速运动,则有:F=|f|=16N

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680

f m

g ==0.2。

【点睛】

本题关键先根据运动情况求解加速度,确定受力情况后求解出动摩擦因数;再根据受力情况确定加速度并根据运动学公式得到物体的运动规律。

8.如图所示为四旋翼无人机,它是一种能够垂直起降的小型遥控飞行器,目前正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一架质量m=1 kg 的无人机,其动力系统所能提供的最大升力F=16 N ,无人机上升过程中最大速度为6m/s .若无人机从地面以最大升力竖直起飞,打到最大速度所用时间为3s ,假设无人机竖直飞行时所受阻力大小不变.(g 取10 m /s )2.求:

(1)无人机以最大升力起飞的加速度;

(2)无人机在竖直上升过程中所受阻力F f 的大小;

(3)无人机从地面起飞竖直上升至离地面h=30m 的高空所需的最短时间.

【答案】(1)22/m s (2)4f N = (3)6.5s

【解析】

(1)根据题意可得26/02/3v m s a m s t s

?-=

==? (2)由牛顿第二定律F f mg ma --= 得4f N = (3)竖直向上加速阶段21112x at =

,19x m = 匀速阶段12 3.5h x t s v

-== 故12 6.5t t t s =+=

9.质量为0.1kg 的弹性球从空中某高度由静止开始下落,该下落过程对应的v -t 图线如图所示;球与水平地面相碰后反弹,离开地面时的速度大小为碰撞前的

23

.该球受到的空气阻力大小恒为f ,取g =10m /s 2,求:

(1)弹性球受到的空气阻力f 的大小;

(2)弹性球第一次碰撞后反弹的最大高度h .

【答案】(1)0.4N (2)17m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图象得2408/0.5

a m s -=

=, 由牛顿第二定律:mg-f=ma , 得f=m (g-a )=0.2×(10-8)=0.4N .

(2)由题意反弹速度v?=

34

v =3m/s . 又由牛顿第二定律:mg+f=ma?,得20.2100.412/0.2a m s ?+'==. 故反弹高度为:223322128

v h m a ''?=== 考点:v-t 图像;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名师点睛】本题关键是对图象的应用,由图象的斜率等于物体的加速度得到加速度,然后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得方程才能得到阻力,进而解答全题.

10.如图所示,质量1m kg =的小球套在细斜杆上,斜杆与水平方向成30α=o 角,球与杆之间的滑动摩擦因数36

μ=

,球在竖直向上的拉力20F N =作用下沿杆向上滑动.(210/g m s =)求:

(1)求球对杆的压力大小和方向;

(2)小球的加速度多大;

(3)要使球以相同的加速度沿杆向下加速运动,F 应变为多大.

【答案】(1)53N 方向垂直于杆向上 (2)22.5m /s (3) 0N

【解析】

(1)小球受力如图所示:

建立图示坐标,沿y 方向,有:

(F ?mg )cos30°?FN =0

解得:FN=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球对杆的压力大小为,方向垂直于杆向上.(2)沿x方向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mg)sin30°?f=ma

而f=μFN

解得:a=2.5m/s2

(3)沿y方向,有:(mg ?F)cos30°?FN=0

沿x方向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 ?F)sin30°?f=ma

而f=μFN

解得:F=0N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