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IPO企业的税务筹划

IPO企业的税务筹划

IPO企业的税务筹划
IPO企业的税务筹划

IPO企业的税务筹划——以华谊兄弟为例The research of Tax Planning in IPO—take Huayi Brothers Media Group as an example

郑重声明

本人呈交的学位论文(设计),是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所有数据、图片资料真实可靠。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学位论文(设计)的研究成果不包含他人享有著作权的内容。对本论文(设计)所涉及的研究工作做出贡献的其他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的方式标明。本学位论文(设计)的知识产权归属于青岛大学。

本人签名:日期:

摘要

伴随证券市场的蓬勃发展,上市不仅是实现股东价值的需要,也是企业持续发展的需要。IPO涉及业务广,内容复杂,企业上市前需要安排组织架构等业务都涉及税务问题。税收对IPO的影响很大,不合理的税务安排不仅会给企业带来合法性的风险,同时也直接影响企业实际效益。文章从两个层面揭示IPO企业税务筹划问题,一是税务筹划的合法性,主要是指证监会对IPO企业的税收监管要求;二是税务筹划的有效性,包括企业如何安排投资架构以及利用税收优惠的空间。案例以华谊兄弟股份有限公司为研究对象,结合理论部分内容,对华谊兄弟上市准备阶段涉税业务进行梳理,着重分析股本形成过程的税务安排,提出并比较了不同税务筹划方案。通过对案例的深入研究和分析,不仅印证了理论部分的正确性,同时也能够对税务筹划有更直观的认识,并对即将IPO的企业提出一点建议。

关键词 IPO 税务筹划所得税

ABSTRACT

With the stock market booming,listing is not only the need to achieve shareholder v alue,but also the need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IPO involves a lot of bu sinesses,every company have to arrange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then restructure and reor ganize before listing.Taxation during IPO is important for every company,unreasonable ta x arrangements not only bring companies a huge risk of tax,and even become the direct reason of denial.The paper is based on tax planning theory,combined with normative rese arch and case analysis method,by the way planning issues systematically.The article revea ls the IPO tax-related issues from both internal and external levels.Firstly,the commission has regulatory requirements about tax for IPO corporate;Secondly IPO business issues n ew tax problems,including organization design,corporate restructuring.This paper reviews t he problems related to tax policy,after which compares the tax differences between differ ent programs,providing method for IPO business.Huayi Brothers Media Group as an obje ct is the case of this paper. Through the various theory above,the article sorts out the ta x business before IPO,analyzes the Huayi Brothers history in the share reform and restru cturing phase of the asset tax arrangements,and compares different programs under the co rporate tax burden.the paper summarizes the general principles of tax planning,procedures, key points and give some advises to those companies.

KEYWORDS IPO tax planning income tax

目录

第一章绪论 (2)

1.1研究背景 (2)

1.2研究意义 (2)

1.3概念及理论分析 (3)

1.3.1相关概念含义及内容 (3)

1.3.2 税收筹划理论基础 (3)

1.3.3税收筹划的方向 (4)

1.3.4 一般性税务筹划与IPO税务筹划辨析 (5)

第二章 IPO中关于税务的规范 (6)

2.1证监会税务监管要求 (6)

2.2不同持股方式的影响 (7)

2.2.1自然人直接持股 (7)

2.2.2通过合伙企业间接持股 (7)

2.2.3通过公司间接持股 (8)

第三章华谊兄弟股份有限公司案例分析 (8)

3.1公司基本情况 (8)

3.2 IPO股本变动情况 (9)

3.3 股本变动分析 (10)

3.3.1自然人股权转让 (10)

3.3.2法人股权转让 (10)

3.3.3净资产折股 (11)

3.3.4 融资筹划方案小结 (11)

3.4 税收优惠 (12)

第四章结论与建议 (14)

4.1结论 (14)

4.2建议 (14)

谢辞 (15)

参考文献 (16)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进一步融入全球经济浪潮。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的地位进一步得到巩固。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会倍加关心自身利益的得失,追求税后利润的最大化。而近年来,我国的证券市场蓬勃发展,企业融资需求的不断扩大,使得上市成为大量企业的梦想或者说现实需求。而IPO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涉及公司组织架构,运营筹措的方方面面,税务问题是其中非常关键的一环。所谓企业未上市,税务先规范。本文将就如何在税务成本可控的前提下控制税务风险展开讨论。

1.2研究意义

在我国,公开发行的要求非常严格,经过复杂的层层审批和漫长的等待。能够完成公开发行是一个非常有标志性的门槛,意味着企业已经做得比较成功,公开发行以后,企业的资质得到认可后,这时候企业一般就会要求上市。

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了上市的道路。公司上市的原始冲动是因为股东要赚钱。而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当它度过规模较小、发展较稚拙的阶段,走向下一野心勃勃的目标时,不仅要求更广阔的成长空间还需要巨量的源源不断的养料,那就是资金。上市意味着新的直接融资通道,企业不仅可以在上市时筹集一笔可观的资金,上市后还可以再融资筹集资金用企业的股票进行兼并、收购等,公开上市是企业最具吸引力的长期融资形式,能从根本上解决企业对资本的需求。资本市场的再融资能力是毋庸置疑,另外,银行及金融机构的融资成本亦会降低。上市还有利于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和理清公司自身发展战略,务实企业发展的基础。提升企业的品牌价值和市场影响力。

从不规范到规范,企业面临众多问题,包括为满足上市要求的股权架构调整,组织架构调整,业务流程重组与规范,企业股份制改造,业务过程中存在的历史遗留问题等等,为了减少税收对企业经营的干预,合理的控制税务风险,解决上市挂牌过程中现实和潜在的税收问题,同时也规范企业经营当中的各种业务的税务处理,税务筹划作为一门学问应运而生。全面理解税收筹划的背景、原理以及提高具体政策的应用分析能力,借鉴资本市场经典案例来不断完善自身的税务风险管理,并能够掌握税务管理中的重点和难点等,对于提高税务管理水平和创造

税务价值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税收筹划是在经营中企业行为与政府政策意图的进行线性规划,寻求最优解。税收筹划不仅能使经营者节约宝贵资金,又可以落实税收法规中的宏观政策意图[1]。因此,税收筹划是一项双赢的举动。

1.3概念及理论分析

1.3.1相关概念含义及内容

税收(tax)是什么?税收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政府行为。税收是较早出现的一个财政范畴,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国家凭借其强制力,无偿地征收实物或货币,以取得财政收入。[2]便如唐诗所言,“人在深山更深处,也应无纪避徭役。”

税务筹划,又称税收筹划(Tax Planning),是指纳税人或扣缴义务人在既定的税制框架内,通过对纳税主体的战略模式、经营活动、投资行为等理财涉税事项进行系统性的事先规划和安排,以达到节税、递延纳税或降低纳税风险为目标的一系列谋划活动。有减轻企业税负的方面,但并不局限于此,它也为企业全面的财务管理和经营服务。在国外,税收筹划不仅为理论界所重视,已经成为一门成熟的学问,而且引起纳税人的重视并较多地应用于实践。在中国,由于基层税务机关自由裁量权过大,不可预知的情况太多,而民众维权意识薄弱,从而难以实现高效的“税收筹划”。

IPO(Initial Public Offerings),即首次公开募股,是指一家企业或公司(股份有限公司)通过证券交易所(深圳或上海)第一次将它的股份向社会公众出售,以期募集用于企业发展资金的过程。IPO和上市焦不离孟,密不可分,证券法规定公司上市之前必须要进行公开发行。但是从法律上讲,这还是两个环节,公开发行在先,上市在后。

1.3.2 税收筹划理论基础

(1)严格意义上的合法筹划,是指既符合税收立法规定,又符合税收立法意图的税收筹划[3]。所以既要遵守税法,又要尊重税法。许多“钻空子”、“打擦边球”之类的投机取巧的筹划技法的目的是偷税、避税乃至逃税,是不遵守税法。避税筹划和税负转嫁筹划虽然与法无违,但是违背税收立法意图,也是不被政府鼓励的行为,属于不尊重税法。

(2)税收筹划属于财务管理的范畴,其性质是一种理财活动[4]。它是企业的一种长期行为和事前筹划活动和降低企业经营成本的有效手段。它的目标不仅仅是实现税负最小、税后利润最大,同时更为隐蔽的是,获得货币时间价值最大化、纳税风险最小化,使企业持续安全地生存盈利。

(3)税收筹划的原则有不违法性原则、节税效益最大化、成本收益、风险防范、时效性、整体综合性等等。要注意的是收益最大的方式并不代表企业整体税负最低,也不代表企业获得最大收入。收益=收入—成本。必须从增加收入和管控成本两方面同时入手,才能取得理想成果。

1.3.3税收筹划的方向

(1)税收优惠。税收优惠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税法上规定各种税收优惠政策,如:高新技术开发区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所得税等[5]。利用国家明文规定的优惠政策不仅可以有效地减轻企业税负,还能使产业布局符合国家宏观调控的需要,一般也不会成为税务部门的稽查重点,有效规避税务风险,可谓一举三得。第二、在空间上的“税收洼地”。现在全国各地经济开发区发展势头迅猛,招商引资条件诱人,保税区、贫困区拥有国家政策支持的硬后台,大多以减免若干年的企业所得税、减免各种费用等条件吸引资金、技术和人才。或者选择成为非居民纳税人,享受较低的税率,不过也要承担运作不便的风险。选择合适的地区和政策也能够达到节税目的。

(2)费用分摊和税前扣除项。企业在保证费用必要支出的前提下,从账目找到平衡,使费用摊入成本时尽可能地最大摊入[6]。例如折旧,无论采用直线法还是加速折旧法,只要让费用尽早地摊入成本,早期摊入越大,那么就越能够最大限度地达到避税的目的。这就是“税收挡板”的递延作用。并充分利用各种抵扣项,如资产租赁。由于租金从息税前利润中扣减,可冲减利润而减少所得税。

(3)名义筹资避税。利用不同的筹资方式进行税负均等。企业融资主要有三个渠道:留存收益、借贷(金融机构贷款、发行债券和关联企业贷款)和发行股票。留存收益的奖金和股票发行支付的股利都是作为税后利润分配的一种方式,二者都不能抵减当期应交纳的所得税。所以名义筹资的技巧就在于利用财务杠杆在债务性筹资和权益性筹资中寻求平衡。

(4)涉税零风险筹划。指企业账目清楚,会计核算健全,纳税申报正确,业务流程规范合理,缴纳税款及时足额,一般不会出现任何关于税收方面的处罚,在税收方面是处在几乎零风险的状态中。虽然零风险不能为企业带来直接可观的经济效益,但它仍可以通过避免非税成本而降低企业压力。例如,纳税人因担心纳税筹划失败而产生的与焦虑相关的心理成本;当地税务机关对纳税筹划的态度不同而带来的未知风险[7]。涉税零风险筹划可以帮助企业免于税务机关的处罚,创建良好的政企关系,树立正面的企业形象,营造和谐的发展空间氛围,助力企业成长。可以说,涉税零风险筹划是是企业的税务方面的“品牌文化”。

(5)前四点都与增加企业价值和减少税收支出有关,但还有一个筹划的关键点是——考虑筹划成本。税收筹划方案制定与实施成本,为满足某一优惠政策而改变企业现状消耗的经济资源,实施过程中不确定因素(政策改变、执行不畅等)造成的风险费用,都需要筹划者仔细甄别衡量。当筹划得到的收益大于其成本,方案才值得执行。

1.3.4 一般性税务筹划与IPO税务筹划辨析

IPO税务筹划是税务筹划的一种,是在特殊情形下的税务筹划,与企业普通的日常业务各有侧重,也有很多重合的部分。

(1)一般性税务筹划是企业生产经营销售过程中所有税务筹划的综合,具体筹划对象有:物资采购对象选择、物资采购运费、物资采购时间选择、存货计价方法选择、固定资产折旧方法选择、合理确认收入、折扣销售、实物折扣、返还现金、销售折扣等常见业务。具有分散性、日常性等特点。涉及金额小而业务琐碎,涉及主体一般只有企业这个会计主体。

(2)IPO的税务筹划具备宏观性、战略性、长期性等特点,是从企业整体角度考虑税负的一种顶层设计,更加考验筹划人员的功底。涉及金额巨大,涉及主体众多,需要兼顾多方利益。如本公司整体利益,公司主要投资者的退出与继续投资,公司高管的激励等等。而且IPO的税务筹划不仅是为当前的上市而做准备,而且要为企业的长期发展而进行深入考虑。我们将在下一章节对税务筹划及IPO特殊的考量进行详尽说明。

(3)由于企业以前年度(最近三年)的会计和税务情况也需要符合IPO的各项监管要求,所以IPO的税务筹划仍然需要对一般性税务筹划做出进一步的梳理

和规范,剔除不合格的因素和有可能存在的税务风险。有可能对于日常业务适用的税务筹划,而对于发行要求更为严格的IPO来说,处于合法与违法的边缘地带,可能需要企业“弃车保帅”,以求得上市之路更为稳妥,毕竟,相对于IPO带来的巨大收益,企业宁愿通过补税来换得安全感,所以IPO的税务筹划更加看重低风险筹划或者说涉税零风险筹划。另外,IPO的税务筹划也要综合利用一般性税务筹划的各种方式和工具,从这个角度来说,在公司上市前的一般性税务筹划是IPO的一项重要的前期准备和良好的规划基础。

第二章 IPO中关于税务的规范

2.1证监会税务监管要求

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可谓是日新月异,税收法律改革进程日益加快,拟上市公司面临的不仅是经营风险,而更大的风险来自税收风险。税务领域内控主要为防范风险。根据《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要求,发行人的股权清晰,控股股东和受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支配的股东持有的发行人股份不存在重大权属纠纷[8]。《证券法》规定,公司公开发行新股,除了要求具备健全且运行良好的组织结构,且有持续盈利能力财务状况良好以外,还要求最近三年财务会计无虚假记载,并且无其他重大违法行为。

总体来说有三大原则:

(1)企业依法纳税。这一点要求IPO企业在以前年度的税务筹划合法有效。所以企业要清查过去的账目,及时发现往期存在的漏洞不足,欠税补缴。注意,税收政策时效性很强,可能以前适用的政策会随时改变,这要求企业具备一定的

敏感度,随时关注最新出台的政策标准,以备未来适用,也随时调整过去的某些筹划方案,以免遭到处罚。

(2)企业税收优惠具有合法性。税收筹划其实是一种与“法”共舞的艺术,游离于税法规定的边缘性操作。我国税法不够完善,立法技术不高,内容模糊甚至冲突,而基层执法水平参差不齐,给税收筹划带来了许多不确定因素,所以筹划者需要谨慎小心,拿出走钢丝的平衡与智慧,掌握好筹划边界和力度。

(3)企业不存在严重税收优惠依赖。享用国家大力税收补贴弥补亏损而产生的盈利,只是一种假象,企业并不真正具备盈利能力,而是依附于国家财政的菟丝子。这样的质量不过硬的企业不能被允许上市进行圈钱。所以想要IPO的企业也要加强自身经营能力和管理水平,走出财政保护伞的舒适地带,摆脱补贴的路径依赖。

2.2不同持股方式的影响

2.2.1自然人直接持股

(1)个人直接持股分红后需缴纳个人所得税。根据《个人所得税法》第三条规定,适用20%的比例税率。

个人转让上市公司股票,持股期限会影响其应纳税所得额,时间越短,应纳税所得额越高。个人持有的上市公司限售股,解禁后取得的股息红利,持股时间自解禁日起计算;解禁前取得的股息红利继续暂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适用20%的税率计征个人所得税。由此可见,所以该持股方式会影响上市后的转让。自然人股东在上市之后选择抛出套利,也是一件需要耐心等待的事,存在操作上的种种限制和不便。

自然人直接持股也不利于企业进行资本运作。进行并购重组时,交易双方无法符合“特殊性税务处理”的要求,不能享受递延纳税的优惠待遇[9]。

2.2.2通过合伙企业间接持股

(1)合伙企业在税收上被视为“透明实体”,直接针对股东纳税,因此本质上与直接持股并无实质差异。但是,借助于合伙企业可以实现将个人的纳税地点由被投资企业所在地变为合伙企业所在地的目的,进而享受合伙企业所在地存在的税收优惠。

(2)合伙企业年度应纳税所得额的范围是合伙企业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包括合伙企业分配给所有合伙人的所得和企业当年留存的所得。合伙企业间接持股在投资退出时有一定的优势,但缺点也很明显:如果按个体工商户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边际税率最高可达35%;而且,目前国内合伙企业的相关法律法规仍不健全,在实践中,不同地区关于“先分后税”的解释、纳税时点等方面存在差别,未来可能面临政策规范的风险。

2.2.3通过公司间接持股

(1)持股平台公司仅作为投资扩张、资本运作的平台,在实现扩张时,对现有实体运营公司架构不会造成冲击。同时,可以积极申请特殊性税务处理,降低交易的税负和双的交易成本,有利于资本运作的顺利推进。虽然公司持股总体税负较重,存在经济性重叠征税的问题,但是在股权结构方面,企业不能单纯考虑税收因素,还要考虑企业以后的发展和法律责任。

(2)企业高管转让股份不受公司法规定的25%的限制,易于退出。但在投资退出时,势必面临重复纳税的问题,同时个人在投资退出时,应按照税法规定缴纳一道20%的个人所得税。

(3)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免税[10]。当一家公司直投另外一家公司并持股12个月以上,便可以享受免税待遇。

第三章华谊兄弟股份有限公司案例分析

3.1公司基本情况

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华谊兄弟,证券代码300027)是一家主要从事电影、电视剧的制作、发行及衍生业务和艺人经纪服务及相关服务业务的

传媒股份公司。由王中军、王中磊兄弟在1994年创立。2009年10月30日,在

深圳创业板上市。[11]

该公司是由华谊兄弟传媒有限公司依法整体变更、发起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1月,浙江华谊兄弟影视文化有限公司依法整体变更为华谊兄弟传媒有

限公司,以截至2007年11月30日公司经审计的净资产116,645,916.07元按照1:0.857981的比例折成10,008万股,每股面值为人民币1.00元,注册资本为10,008万元,溢价部分计入资本公积。2008年3月,公司注册资本增至12,600万元。[12]

3.2 IPO股本变动情况

(1)公司前身 2004年11月19日,浙江华谊兄弟影视文化有限公司(简

称浙江华谊)成立,注册资本500万。在此之前,其控股公司华谊股权已经历经多次大幅度变动。

(2)引进投资者太合集团于2000年出资1300万(占50%)与华谊广告重组为华谊太合公司;2003年收购40%西影股份,通过逐渐增持而实现对其的绝对控股。

(3)私募股权回购太合股权,引进tom集团。2004年底因公司自身原因,太合欲退出,tom集团趁机买下这部分股份。

马云入股。2006 年6 月,股东周某将所持华谊传媒股权分别转让给北京华谊兄弟广告有限公司、马云;股东王忠军、王忠磊、刘晓梅分别将所持部分股权转让给马云。马云正式成为股东之一。

(4)股东增资 2006年6月23日,浙江华谊注册资本由500万元增至5000万元,其中4500万由股东华谊广告认缴,实收资本为1500万元。

(5)变更名称 2006年8月1日,将公司名称变更为华谊有限。截至2006年12月31日,华谊有限母公司净资产4,253.43万元,每股净资产2.84元。变更完成后,公司控股股东为华谊广告,注册资本200万。华谊有限收到华谊广告新增人民币出资3500万元,出资方式为货币资金。2007年9月公司增资到5,000万元完成全部出资。2007年11月,华谊有限最大股东华谊广告将全部股份(91%)转让给王中军王中磊兄弟及其旗下艺人等十八位自然人,转让方式为溢价转让。至2007年末,华谊传媒的股东已经变成18名自然人。

(6)整体变更 2008年1月整体变更设立股份公司。2007年11月30日,华谊有限公司整体变更发起设立为股份公司,全体股东作为股份公司发起人;同时公司名称变更为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公司评估、审计基准日为2007

年11月30日。截至2007年12月26日止,公司已收到全体股东的注册资本合计人民币10,008万元整。各股东以净资产116,645,916.07元,乘以各股东持有原公司的股权比例作为对公司的出资,出资方式全部为净资产。余额

16,565,916.07元人民币计入股份公司资本公积。变更设立股份公司后,王忠军、王忠磊兄弟合计持有公司50.50%的股权,为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13]

3.3 股本变动分析

华谊股改的趋势一直朝着由法人持股向自然人持股的方式转变,均采用自然人持股的方式,而且全部注册资本均为货币资金。为企业提供了充足的流动资金。业务规模的扩大势必会引起资金的需求量扩大,华谊兄弟因此数次增资扩股,有大股东的追加投资也有中小股东的不断加盟,总的来说,以直接股权投资为主。

3.3.1自然人股权转让

(1)个人所得税

华谊兄弟的自然人股东转让股权,以股权转让收入减除股权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按“财产转让所得”缴纳20%的个人所得税[14]。其IPO 之前的数次股权转让税费均由其原股东承担。

(2)营业税

自然人限售股转让不缴纳营业税。

3.3.2法人股权转让

以2007年11月,华谊大股东华谊广告将全部股份(91%)转让给十八位自然人为例,需要缴纳以下税:

(1)印花税:企业股权转让所立的书据属于“产权转移书据”税目中“财产所有权”转移书据的征税范围。股权转让双方立据人均需按合同所载金额万分之五各自贴花。

(2)企业所得税:企业转让股权,将转让所得扣除投资资产成本后的所得按法定税率25%计缴企业所得税。小微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税率分别为20%和15%。

如果转让价格低于华谊公司的净资产份额,转入当期损益,计算企业所得税。不过,华谊广告的转让都是溢价转让,需要作为财产转让所得缴纳25%企业所得税。

3.3.3净资产折股

(1)法人股东

2008年1月,华谊有限公司整体变更设立股份公司、注册资本增至10008万元。整体变更的净资产折股过程中,法人股东无需缴纳企业所得税,华谊兄弟股份有限公司无法人股东,因此不需要考虑这条规定。

(2)自然人股东

新《公司法》规定,折合的实收股本总额可以在不高于公司净资产的范围内合理选择。《国税函[1997]第198号》规定,对资本公积转增股本自然人股东免交个人所得税,但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转增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2008年1月变更时华谊兄弟股份公司净资产116,645,916.07元,包括实收资本

100,080,000元,资本公积16,565,916.07元,盈余公积及未分配利润0元。所以,华谊兄弟没有将实收资本以外的净资产作为盈余公积及未分配利润,而是全部进入资本公积——溢价,因此股东无需缴纳个人所得税。另外,折合的实收股本总额可以在不高于公司净资产的范围内合理选择,如果华谊兄弟整体变更时选择将净资产全部变更为注册资本,那么相应地本应计入资本公积的资金将交20%的个人所得税,即16,565,916.07×20%=3,313,183.2元,由自然人股东负担。所以为了避免这三百多万的税费,华谊兄弟的整体变更明智地选择了注册资本低于净资产的做法。

但笔者也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华谊兄弟的注册资本采用了10008万这个非整数(这里的整数指10000万),没有资料指明原因,但是笔者作出一个符合中国人心理的猜想:10008——一定要发。

3.3.4 融资筹划方案小结

由于华谊兄弟股权设置的特点和税务筹划方案的选择,使得公司上市的税务呈现非常鲜明的特点,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对其进行评价和改进。

(1)筹资方式的选择。自然人直接持股的优点是不用重复缴纳两种所得税,只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而且华谊本身是一家传媒公司,群星璀璨,明星直接持股的益处非常明显,一来明星们不差钱,筹资容易。二来公司利用明星效应刺激

市场关注,引发投资热情,为企业IPO壮大声势。例如借助名导演冯小刚的名头,华谊兄弟在拍电影时通过电影版权抵押可以顺利拿到银行贷款。三来,相当于一种股权激励措施,明星成为股东之后,个人财富与公司价值挂钩,更能够锁住明星激发他们创造更大价值。不过,纯个人持股不利于股东在上市后的退出和公司未来的长远规划。华谊兄弟的控股人王氏兄弟可以选择成立企业母集团对其进行公司控股,相比较于自然人直接持股在资本运作和转移定价方面有一定的优势,而且作为控股公司一般不会进行大规模的股权转让活动,其转让股权的企业所得税也能够得到有效控制。

(2)出资方式的选择。华谊全部的股本来自于货币资金,而没有不动产、无形资产入股的等其他出资形式,这也跟大量明星持股有关。华谊兄弟可以接受

更为多元的投资方式以吸收更为广泛的投资,尤其是作为一个文化产业公司。以无形资产、不动产投资共同承担风险无需缴纳营业税。

(3)融资结构的选择。华谊兄弟的资金主要来源于股权投资,但其实还有其他可选择的方案,比如向股东借款。企业向股东或与他企业有关联系人的自然人借款的利息支出,计算企业所得税扣除额,但是利率不能超过按照金融企业同期同类贷款利率[15]。这种方案避免了引入新股东稀释股权的困扰,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股权投入的税收负担。

如图,方案三无论是从节税方面还是权益资本收益率方面都是最优的。

图3-1

3.4 税收优惠

(1)华谊兄弟的注册地为浙江。多方猜想是因为注册地有优惠,但笔者查阅资料,并未得到证实。不过华谊兄弟财务部于2014年入驻天津生态城。生态城拥有多项税收优惠政策,如企业营业税的最高返还比例为100%,增值税的最高返还比例为25%,企业所得税的最高返还比例为40%,而个人所得税的最高返还比例高达40%。如果华谊兄弟创立伊始就有意选择一处具有税收优惠的地方,对以后的税务筹划工作能起到非凡的作用。

(2)另外不得不提的一点是,2014月16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规定》、《进一步支持文化企业发展的规定》,其中规定:对电影制片企业销售电影拷贝(含数字拷贝)、转让版权取得的收入,电影发行企业取得的电影发行收入,电影放映企业在农村的电影放映收入免征增值税;2014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广播电视运营服务企业收取的有线数字电视基本收视维护费和农村有线电视基本收视费免征增值税;对国家重点鼓励的文化产品出口实行增值税零税率;对国家重点鼓励的文化服务出口实行营业税免税;结合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改革试点,逐步将文化服务行业纳入改革试点范围,对纳入增值税征收范围的上述文化服务出口实行增值税零税率或免税。此外,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后,免征企业所得税。而从事文化产业支撑技术等领域的文化企业,按规定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虽然已不在华谊兄弟IPO的讨论之列,但是对于将要上市的文化企业有十分重大的意义,需要引起极大关注。

第四章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企业IPO过程中税务筹划能够在实际效益和IPO合法性上帮助企业走上上市坦途。本文希望通过分析具体案例中IPO企业税务筹划问题总结出针对IPO专门的税务筹划思路,降低企业税务风险,让税务问题不再羁绊企业的上市之路。

(1)无论是法律法规还是国家政策,都要求筹划者掌握甚至精通,在不同筹划方式之间进行选择时才能运筹帷幄,胸有成竹,避免遭遇税收“雷区”,对于IPO这种特殊时期尤甚。同时运用多种筹划工具,考虑时间价值与机会成本,尽量从整体和长远发展角度规划,对于股权结构方面的筹划将是重中之重。

(2)通过对华谊兄弟IPO过程的各个方面进行筹划分析,可以发现华谊兄弟似乎并没有对税务进行系统性筹划,损失了相当程度的优势和资金,当然也可能出于公司特殊目的的安排,由于无法得到进一步的资料,我们的探索之旅也只能止步于此了。但针对案例提出的股权筹资和税收优惠的方面的问题和之后的改进意见希望能给申报IPO的企业一点启发。

4.2建议

前文所论述的内容就是本文的主要内容。华谊兄弟并不是一个完美的案例,可以涵盖上市过程中各项业务,也无法一一对照前文的理论作分析。例如极为重要且复杂的并购重组,在本论文里,很遗憾并未涉及到。而且资料有限,也无法对华谊兄弟有更为精确详细的分析,只能从表面谈起,缺少特殊情形下的考虑,因此不能成为税务筹划的绝对标准,切忌生搬硬套。

总的来说,IPO的税收筹划有以下切入点:

(1)在低税负地区成立持股平台。将持股平台注册到有税收优惠(以及财政返还等)的低税负地区,尤其部分地区对符合条件的公司出台了免税以及财政返还的政策,如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中国香港。国外著名的避税天堂瑞士、巴拿马、英属维尔京群岛等。

(2)结合未来投资退出、融资等方面的需要。因为在拟上市公司层面变更需要获得多个部门审批同意、修改公司章程等,程序非常复杂,而以公司、合伙企业持股,便于宏观操作。容易将持有的拟上市公司股份进行各项安排。

(3)投资主体较多或公司拟上市时,可选择公司型持股平台。通过这种持股方式不但可以满足公司上市的相关法律要求,还为公司未来横向、纵向扩张,自然人股东投资退出与再投资提供了便利和节税空间,而且可以避免对所投资公司股权变动的影响。

谢辞

本论文是在周国钢老师指导和帮助下完成的。在论文写作期间,周国钢老师多次与我沟通,定期检查我的论文进度并及时帮我指出论文中的不合理之处,帮助我捋顺思路,耐心指导我在论文写作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初稿完成提交后,周老师又对论文初稿仔细审阅,指出不足之处,指导和帮助我反复修改,最终完成这篇论文的写作。同时,这篇论文的完成,还要感谢学校领导、图书馆各位老师和大学期间任课老师的热心帮助与指导,各位领导和老师对我的询问都给予了耐心细致的解答与指导,特此献上诚挚的谢意!

另外真诚感谢答辩组的所有老师对我的论文进行仔细地审阅,并给予指导。在此致以衷心的感谢!

参考文献

[1]邵燕翔.中小企业税收筹划问题探讨[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0,05:51-54

[2]伍云峰.我国税收风险研究[D].江西:江西财经大学,2008

[3]邵凌云.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研究[D].南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

[4]苏俊平.房地产开发企业税收筹划研究——以鄂尔多斯市亿泰公司为例[D].内蒙古:内蒙古财经大学,2013

[5]吴国栋."洗脸门"事件引起的法律思考[J].新财经(理论版),2011,01:224-225

[6]罗雯.中小企业所得税税务筹划分析[J].企业家天地(下旬刊),2011,04

[7]刘虹.浅谈纳税筹划的成本与收益[J].商场现代化,2007,09:333-334

[8]王旭.私募股权投资中对赌协议的法律诠释[J].法制与社会,2013,15:98-99

[9]吴仁祥.企业重组税收新政:政策解读与完善建议[J]. 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04:20-23

[10]向自力.关于长期股权投资收益的纳税调整及会计处理探讨[J].企业家天地(下旬刊),2010,09:172-173

[11]钱江.浙企创业板:后备资源丰富[J],经贸实践.2009,09

[12]关崇威.华谊兄弟成人礼[J].新经济,2012,15:84-85

[13]张聪.从产业价值链打造看上市影视公司募集资金使用——华谊兄弟与橙天娱乐的比较分析[J].青年记者,2011,20,:89-91

[14]冯建华,王文清.股权出售中个人所得税问题的处理与案例分析[J].注册税务师,2015,03:27-30

[15]张海.自然人借款利息支出法的企业所得税筹划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15,20:227-228

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

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 摘要:众所周知经济越发展,税收越重要。在外国纳税筹划已是一种极为普遍的现象,企业对税法的主动认识和研究,不仅减轻了纳税人的税收负担,同时也有利于国家税收工作的开展。然而在我国纳税筹划一直都不太重视。因此本文以企业所得税为例,通过分析资产折旧方法的筹划、资产摊销方法的筹划以及存货计价方法的筹划等,旨在启示企业对会计核算方法、经营活动等进行恰当选择,以获取更大的税后收益。 关键词: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 企业所得税是以企业应纳税所得额为征税对象的一种税。其纳税人为实行独立经济核算的企业或组织,征税对象是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税率采用比例税率,征收方式采用分期预缴,年终汇算清缴。而合理的纳税筹划指的是纳税人为实现利益最大化,在不违反法律、法规等的前提下,对尚未发生的应税行为进行的各种巧妙安排。 实践证明,在国家税收政策导向正确,税收法规制度建设完善的前提下,实施纳税筹划对企业、国家、社会都有十分积极的意义。首先追求税后利益最大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客观要求。纳税人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进行税收筹划,有利于维护自身合法权利;其次税收筹划要求纳税人必须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规划纳税义务,这就要纳税人学习税法,并依法纳税;最后通过税收筹划,有利于促进国家税收政策目标的实现。但同时我们也要清楚的知道,纳税筹划行为并不是偷税、逃税、欠税、抗税、骗税等行为,纳税筹划与其有本质的区别。纳税筹划行为是在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前提下,进行资金合理的筹划,进而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行为。下面就结合具

体的筹划方法谈谈企业所得税的纳税筹划。 一、利用固定资产折旧方法进行纳税筹划 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一般有直线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不同的企业根据自身的情况,所选择的折旧方法也会不一样。在盈利企业选择最低的折旧年限,有利于加速固定资产投资的回收,使计入成本的折旧费用前移。应纳税所得额尽可能的后移,相当于取得一笔无息的贷款,从而相对降低纳税人的所得税税负。在享受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的企业选择较长的折旧年限,有利于企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把税收优惠政策对折旧费用抵税效应的抵消作用降低到最低限度,从而达到降低企业所得税税负的目的。但无论采用何种方法,对于某一特定固定资产而言,企业所提取的折旧总额是相同的,所不同的只是企业在固定资产使用年限内每年所抵扣的应纳税所得额是不同的,由此导致每年所抵扣的所得税额也是不同的。在具备采取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的情况下,企业应当尽量选择固定资产的加速折旧。 案例1:某机械制造厂购进一台大型机器设备,原值为400 000元,预计残值率为3%,经税务机关核定,该设备的折旧年限为5年。请比较各种不同折旧方法下所得税税负的异同,并提出纳税筹划方案。假设在提取折旧之前,企业每年的税前利润均为1 077 600元,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 (一)直线法 年折旧率=(1-3%)÷5=19.4% 每年折旧额=400000×19.4%=77 600元

“公司 农户”经营模式的税收筹划策略

“公司+农户”经营模式的税收筹划策略 发布时间:2010-11-24 “公司+农户”经营模式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引导农民步入市场、促进社会和谐的一种新型经济模式。采取“公司+农户”经营模式的企业只有遵从相关的税收制度,并充分利用国家支持农业税收优惠政策,合理进行税收筹划,才能长期健康发展。 一、涉农税收优惠政策? 1.增值税?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十六条规定:农业生产者销售自产农业产品免征增值税。“增值税实施细则进一步明确规定,条例所称农业,是指种植业、养殖业、林业,牧业、水产业,农业生产者,包括从事农业生产的单位和个人。 《》()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十六条所列免税项目的第一项所称的“农业生产者销售的自产农业产品”,是指直接从事植物的种植、收割和动物的饲养、捕捞的单位和个人销售的注释所列的自产农业产品;对上述单位和个人销售的外购的农业产品,以及单位和个人外购农业产品生产、加工后销售的仍然属于注释所列的农业产品,不属于免税的范围,应当按照规定税率征收增值税。《农业产品征税范围注释》对自产农业产品做了详细的解释。 2.企业所得税?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七条规定:企业的下列所得,可以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一)从事农、林、牧、渔业项目的所得。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八十六条规定: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七条第(一)项规定的企业从事农、林、牧、渔业项目的所得,可以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是指:(一)企业从事下列项目的所得,免征企业所得税:l.蔬菜,谷物、薯类、油料、豆类、棉花、麻类,糖料、水果、坚果的种植;2.农作物新品种的选育;3.中药材的种植;4.林木的培育和种植;5.牲畜、家禽的饲养;6.林产品的采集;7.灌溉、农产品初加工、兽医、农技推广、农机作业和维修等农、林、牧、渔服务业项目;8.远洋捕捞。(二)企业从事下列项目的所得,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1.花卉、茶以及其他饮料作物和香料作物的种植;2.海水养殖、内陆养殖。企业从事国家限制和禁止发展的项目,不得享受本条规定的企业所得税优惠。 《》()规定:农、林、牧、渔业项目中尚需进一步细化规定的农产品初加工等少数项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农产品初加工范围(试行)的通知》()则详细规定了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农产品初加工范围。 3.企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条件分析? 如果公司被认定为农业生产者,可以免征增值税,也可以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 如果公司不能被认定为农业生产者,但符合农产品初加工范围,不能免征增值税,可以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 如果公司不能被认定为农业生产者,也不符合农产品初加工范围,不能免征增值税,也

浅谈对税务会计及纳税筹划的认识

浅谈对税务会计及纳税筹划的认识 这学期葛老师给我们上的税务会计与纳税筹划课使得我开始接触这方面的知识,这篇文章是结合课程内容以及个人的思考与感受来谈谈我个人对税务会计及纳税筹划的认识,同时也是对这门课程的总结。以下案例多出自于葛老师的课堂教学内容以及其著作。 税务会计简单地说就是一门结合了税务的会计,所以它要求在实际操作中不仅要遵循会计准则的规定还要符合税法的要求。纳税筹划则是一种对涉税行为的策划,以期达到企业管理上和节税上的目的。所以我的理解是,税务会计及纳税筹划是在合法的前提下,通过各种节税技巧对企业的涉税行为进行策划,制作一套完整的纳税方案,进而达到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和节约企业纳税成本的目的。所以以下从前提、目的以及节税技巧来谈谈我对其的认识。 说起税务会计及纳税筹划的前提,毫无疑问的是合法合规性。这要求纳税筹划运用的手段是符合现行税收法律法规的,与现行法律法规不冲突,更不能采用隐瞒、欺骗等违法手段。在刚开学的时候听会计老师说本科生写论文存在的毛病中的一个例子,有一个同学他的论文方向是纳税筹划的,他里面的大致内容是运用一些技巧达到节税的目的。其中,有一个方法是将企业的折旧计税方法改成加速折旧法,可以在相当程度上增加前些年份的管理费用,进而减少前些年份的应纳税所得额,最终可以达到少缴企业所得税的目的。税法中规定纳税人生产经营用的固定资产一般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只有符合特定要求的企业才能使用加速折旧的方法。但是他所研究的企业并不符合税法中的特定要求,所以其折旧计税方法只能采用直线法,因为不符合税法规定,这位学生所做的纳税筹划是毫无意义的。此外,我理解的纳税筹划的合法合规性是指符合法律法规导向的,而不是钻税法的漏洞和缺陷,谋取税收利益。比如,当企业的发生了非正常的资产损失时,税法规定只有正常的损失是可以抵扣的,所以就会有很多人会想方设法去把此项非正常的损失划到正常损失中去的,达到节税的目的。虽然那样也是没有违法同样也能达到节税的目的,但有时这样做违背了真实的经济行为。在税法边缘做文章,接近偷税,会计这样做久了会形成习惯,就容易触犯到法律。况且漏洞

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方法

文华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 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方法的研究 学生姓名:熊亚梅学号:140203410058 学部(系):经管学部 专业班级:财务管理2班 指导教师:符超老师职称或学位:讲师 2017年5月7日

摘要 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是指纳税人在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对企业的组织结构、生产经营、财务管理等经济业务或行为的涉税事项预先进行规划和运筹,在企业价值最大化的战略框架下实现企业税收负担的最优化处理。随着我国税制与国际惯例的接轨,所得税体系将日益完善和丰富,在整个税制中的地位将逐渐提高,使得纳税筹划变得日益重要。通过纳税筹划,减轻企业在企业所得税的税负,降低企业的财务成本和筹资成本,控制企业财务风险。本文对我国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其主要成果为: (1)对纳税筹划的涵义、特点、意义和企业所得税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和总结,这是分析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的理论基础。(2)对企业进行所得税纳税筹划的条件、风险及其控制的方法作系统的探讨。(3)从企业经营管理过程的实际需要出发,对企业各阶段的所得税纳税筹划的具体环节和方法作了较为深入的案例分析(4)指出企业在具体进行所得税纳税筹划操作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案例分析;

目录 摘要.................................................................................................................... I 关键词................................................................................................................ I 一、绪论.. (1) (一)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 (二)文献综述 (1) (三)企业纳税筹划的基本方法 (2) 1.文献检索法 (2) 2.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2) 3.比较分析和绝对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2) 4.系统研究方法 (2) (四)纳税筹划研究的目的 (3) 二、概述 (4) (一)纳税筹划的概念 (4) (二)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的意义 (4) 三、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的方法 (6) (一)投资产业的纳税筹划 (6) (二)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 (6) (三)存货计价方法 (8) (四)业务招待费纳税筹划 (9)

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税收筹划分析

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税收筹划分析 【10/17/2002信息】一、我国企业跨国经营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投资区域过于集中,且区域特色不够明显 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的对外投资主要集中在港澳地区,最近几年,主要集中于港澳地区和美国、欧盟、日本等20余个发达国家和地区。这种过于集中的地区分布、不但不利于分散风险,而且往往造成我国境外企业之间的相互竞争,竞相压价,不但损害了自身利益,也影响了国际市场的开拓与发展,而且损害我国企业的国际形象。同时,我国企业没有较好地把自己的技术优势与所投资国家和地区的产业政策、资源优势、市场条件和消费水平结合起来,没能形成独具特色的投资优势。 (二)投资规模有限,投资方式单一,融资渠道较少 众所周知,我国跨国企业投资规模小,销售收入不高。而且投资方式也较单一,目前在境外投资企业中,对外投资方式仍有78%属于新建,兼并收购仅占22%,且经营方式以合资为主,所有权的安排以少数股权居多。此外,从融资渠道上看,我国企业海外经营活动的规模亦受到很大限制。一般来说,大型跨国公司不是有自己的财务公司之类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就是在境内外有密切联系的金融伙伴,而我国从事海外投资经营活动的企业很少有自己的财务公司,又没有对外担保权与对外融资权,因此,很难在国内外通过直接或间接融资渠道筹集资金,难以与国际市场中堪称“航母”级

大企业进行市场份额的争夺。 (三)没有明确的跨国战略投资目标 跨国公司是一个全球化的经济组织,战略投资是其海外投资的一大特点。跨国公司境外投资是战略投资,从长期利益出发,先立足,后发展,再扎根,目的是占领市场。这与个别中小企业寻求短期利益甚至欺诈行为形成鲜明的对比。跨国公司把母子公司看作一个整体,各子公司之间联成一体,在全球范围内协调行动,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源的配置和产品的生产与销售。而我国企业在海外投资大多数是中小企业,缺乏真正的跨国经营意识,一般只求“投资少、见效快”,缺乏打开国际市场的战略目标。总公司没有统一的全球战略,子公司之间是孤立的、分割式的经营,各地的子公司不能联成一体,各子公司仅与母公司进行双向联系,整个公司没有形成统一的全球网络,子公司不能在全球范围内协调行动,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源配置和产品的生产与销售。 (四)管理水平有限,服务较差 我国许多企业跨国经营管理不善,如母子公司关系没有理顺,行政性管理色彩很浓,基本上是粗放型管理,使海外子公司缺乏足够的积极性及独立灵活的市场应变能力,从而使得成本中的管理费用过高;一些企业的母公司尚不具备条件去有效地监督海外企业的资金动作状况,子公司的财务状况混乱。 二、跨国经营进行税收筹划的可行性分析 从以上分析可看出,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目前还存在许多问题,这也表明我国企业的跨国经营确实面临不少的困难,而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多方面着手进行。从财务的角度出发,进行税收筹划则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 税收筹划是指纳税人在税法规定许可的范围内,通过对经营、投资、理财活动事

浅谈中小企业的税收筹划

NO: 山东财经大学期末论文 山东经济学院 税务筹划课程设计(期末论文) 设计(论文)题目:浅谈中小企业的税收筹划 Introduction to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 Tax Planning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山东经济学院财政金融学院 完成时间:2011 年06 月15 日

浅谈中小企业的税收筹划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小企业已成为社会经济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中小 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举足轻重。它们在促进市场竞争、增加就业机会、方便群众生活、推动技术创新、确保国民经济发展和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由于历史的原因,目前我国绝大部分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融资难,生产技术水平低下,产品缺乏竞争力,财务管理能力不强,负担过重等现象。为充分发挥税收筹划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作用。中小企业财务制度的建设与完善需要税收筹划,中小企业有权在不违反国家税法的前提下,通过安排自己的涉税活动来规避或减轻自身税收负担,采取措施防范和化解纳税风险,以及运用法律手段充分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以税收筹划在我国中小企业中的必要性及现实意义为出发点,根据当前中小企业的特点以及针对我国中小企业税收筹划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中小企业如何合理运用税收筹划方法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相应措施。 关键字:中小企业;税收筹划;防范和化解纳税风险;企业财务管理 Abstract: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have become a social economic the indispensable component in the life.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in the national economy status and functions are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They in promoting the market competition and increase employment opportunities, convenient for people life, promote technology innovation, to ensure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economy and maintain social stabilit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But because the historical reason, at present, China's most common financing difficulties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level is low, the lack of competitive products, financial management ability is not strong, burden wait for a phenomenon.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tax planning in the financial management of an enterprise in the role.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 financial system the construction and improvement of the need to tax planning,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 in violation of state tax law shall have the right to not under the precondition of schedule their own tax related activities through to avoid or reduce their tax burden and take measures to prevent and dissolve the tax risk, and using legal means fully protect their own legal rights and interests. With tax planning in the medium and small enterprises in China, the necessity and realistic significance as the starting point,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characteristics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and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 tax planning for the main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how to reasonable use of tax planning method is discussed, and th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Key word: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Tax planning;To guard against and dissolve the tax risk;Enterprise financial management

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doc

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 摘要:当前,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成,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化,企业要想在激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就需要企业通过管理能力的不断提升来实现自身价值的最大化。税务筹划作为企业管理工作中重点内容之一,能够基于当前的市场经济环境与法制环境下为企业实现合理的避税,进而减轻企业的税负,以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进而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基础。本文在阐述纳税筹划相关理论基础上,分析了当前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上所存在的问题,进而为企业实现合理的所得税纳税筹划提出了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 前言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税收制度体系实现了进一步的完善,进而通过合理的税率以及税种的设置实现了对企业市场行为的有效监管,为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奠定了基础。在此背景下,企业要想实现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就需要实现对税收的合理筹划,进而实现合理避税,以强化企业的竞争实力。但是,由于税收筹划在国内起步时间较晚,加上企业对于税收法律制度体系缺乏完善的了解与掌握,同时也缺少必要的专业人才基础致使企业无法实现合理避税与偷税漏税的有效区分而走上了偏路。因此,企业在开展管理工作中,如何实现合理的纳税筹划,亟待解决。 1、纳税筹划的相关理论基础 1.1纳税筹划的定义。指的是作为纳税的主体,需要基于税法相关规定的基础上,实现对需要缴纳税务业务的有效筹划,进

而通过合理避税来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以最终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实力,使企业在当前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实现稳健发展。企业所得税纳税的主体为境内取得合法收入的企业。 2、当前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上所呈现出的问题 2.1纳税筹划组织结构不合理进而致使这一工作无法得到系统化的落实。在纳税筹划上,当前企业尚未建立合理的组织结构,进而无法将纳税筹划工作贯穿于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始终。当前,我国企业在开展所得税纳税筹划工作的过程中,对于所得税纳税筹划工作的认识不足,进而只是将这一工作置于某一个案例的设计中,并没有建立相应的纳税筹划部门,因而也就无法实现对这一工作的全面落实。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目标的实现需要将这一工作贯穿于经营管理活动的始终,需要企业有效的划分自身的职能组织结构,进而才能实现有效的决策。而当前大部分企业的决策体制存在的弊端,进而致使企业高层的决策权力被弱化,无法实现对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的有效管理,同时,企业的财务部门只是单纯的完成财务账务工作,无法实现对纳税筹划工作的有效落实,进而企业的纳税筹划工作从整体上讲尚未得到有效且全面的开展。 2.2企业经验式的纳税筹划设计缺乏合理性。当前,我国企业在开展所得税纳税筹划工作中,财务设计上只是将目光投向于个别的案例,这种分散的设计形式致使无法实现纳税筹划的目标。在此种形式的设计始终是围绕一种情况下如何实现企业节税的最大化,并没有将这一工作与企业的整体战略目标以经营管理目标相结合。因而,经验式的纳税筹划设计致使企业无法从根本上实现对相关问题的有效解决,进而使企业无法通过纳税筹划来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浅论企业税收筹划.

浅论企业税收筹划 摘要:税收筹划是企业财务与管理工作的重要事项,要做好税收筹划事宜就要从正确理解税收筹划的内涵切入,了解税收筹划的内容,为此,文章从税收筹划的涵义和内容入手,分析了企业在税收筹划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存在的上述问题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税收筹划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7)09-95 -02 一、税收筹划的含义及内容 (一)税收筹划的含义 企业纳税筹划是遵从现行税收法律法规,并通过在经营、理财、投资等事项上提供的企业财融合税收筹划,在众多的纳税方案中,选择整体税收负担较低,并有利于企业战略的方案,最终使企业获取最大经济利益,以达到企业整体利益最大化目的的经济行为。它保持与充分利用了对不同的纳税方案进行事先安排各种预案和筹划比较选择,进一步进行细化、深化、优化,通过节约税收成本和提升企业整体利益最大化的结合,其实质上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迫使企业进行自主调节的行为。

税收筹划只有放在某个时期与时点的税务环境中,才可能分析其优劣,脱离时间和政策环境,单独讨论某种方法的好坏是毫无意义的。因此它具有以下特性:一是合法性。税收筹划是基于国家依法征税和纳税人依法纳税的行为之下,只能在当下法律法规许可的范围内进行,超越法规之外是属于违法行为。二是筹划性。纳税人则可以在其作出筹划决策前,已熟知国家的政策和法规,精心设计并比较各种纳税方案的不同税负,挑选出没有法律风险和并使企业整体效益达到最优的方案。三是方向性。企业须以当前的经济环境和具体条件来分析某种筹划方法。某一种方法要求企业不仅要把税收筹划放在当前和今后经营决策中加以考虑,而且要把它放在一定期限的经济环境中加以考虑。四是整体性。税收筹划是为企业整体利益最大化服务的,它是方法和手段,其最终目的是通过纳税方案的统筹安排,优化企业的资源配置,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效统一,税收筹划要结合考虑纳税人现在的财务收益和纳税人未来的整体利益。 (二)税收筹划的主要内容 1、企业筹资与投资业务阶段的税收筹划 筹资业务税收筹划,是企业利用所有者投入企业形成的资本外、企业自我积累、向金融机构贷款以及向其他社会经济组织拆借、社会集资、内部集资、融资租赁、发行债券等方式,使企业达到最佳获利水平的一种决策活动。企业筹资

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及会计处理方案

月辉电器有限公司所得税税收筹划与会计处理方案 一、公司简介 公司名称:月辉电器有限公司 经营范围:以经营各类家用电器为主的全国性家电零售连锁企业。公司规模:10000人以上 法人代表:XXX 公司地址:XXX 公司历史:月辉电器有限公司成立于1987年元月一日,是中国最大的以家电及消费电子产品零售为主的全国性连锁企业。月辉电器有限公司在全国280多个城市拥有直营门店1200多家,年销售能力1000亿元。2003年、2006年月辉电器有限公司相继在香港、澳门开业,目前在两地已拥有17家门店,迈出中国家电连锁零售企业国际化第一步;2004年月辉电器有限公司在香港成功上市; 2008年3月,控股三联商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民族连锁零售企业。目前,集团拥有员工(含门店促销员)20万人,每年为国家上缴税收超过20亿元。 二、涉税业务 1、A公司2009年第一季度会计利润总额为100万元,其中包括国债利息收入5万元,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以前年度未弥补亏损15万元。企业“长期借款”账户记载:年初向建设银行借款50万元。年利率为6%:向B公司借款10万元,年利率为10%,上述款项全部用于生产经营。另外,计提固定资产减值损失5万元。假设无其他

纳税调整事项。A公司第一季度预缴所得税的数额确定和会计处理如下: 企业预缴的基数为会计利润100万元,扣除上年度亏损15万元以及不征税收入和免税收入5万元后,实际利润额为80万元。对于其他永久性差异,即题目中长期借款利息超支的4[即10×(10%-6%)]万元和暂时性差异(资产减值损失5万元),季度预缴时不作纳税调整。 2、假设第二季度企业累计实现利润140万元,第三季度累计实现利润-10万元,第四季度累计实现利润110万元。 3、经税务机关审核,假如该企业汇算清缴后全年应纳税所得额为120万元,应缴企业所得税额为30万元,而企业已经预缴所得税额35万元。按照相关规定,主管税务机关应及时办理退税,或者抵缴下一年度应缴纳的税款。 一般情况下,税务机关为了减少税金退库的麻烦,实务中,大多将多预缴的上年度企业所得税抵缴下一年度应缴纳的税款。 4、假如2009年第一季度应预缴企业所得税为15万元。 5、另外,企业应注意,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的规定,对于暂时性差异产生的对递延所得税的影响,应该按照及时性原则,在产生时立即确认,而非在季末或者年末确认,以上资产减值损失形成的暂时性差异。

企业经营中的纳税筹划问题研究

企业经营中的纳税筹划问题研究 企业实际经营过程中往往要面临多个纳税方案的选择,不同的税务处理方式导致的最终缴纳的税负有所差异,而税负的轻重关系到企业的实际利益。为使企业的纳税选择在符合税法规定的前提下,有效降低税收负担,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就要进行相关的纳税筹划。企业在经营管理中进行纳税筹划,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国际现象,是企业理财的重要手段。 近年来,作为国民经济支柱的房地产业竞争日益加剧,同时我国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税收政策来控制房价,这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利润产生了一定影响。众所周知,税费是房地产企业的一项重大支出,因此合理地进行纳税筹划,降低企业税费,增加企业竞争优势就显得至关重要。本篇文章采用理论分析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企业龙头万科公司为分析对象,对房地产企业经营过程中的纳税筹划问题进行探究。 1 绪论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法律法规的不断健全,越来越多的企业决定通过专业的税收筹划,对自身的经营、管理、投资等行为进行统筹安排,尽可能地减轻企业税负,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我国政府在2008年1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该法案在推动我国企业税收规范化与合理化的同时,也对企业进行税收筹划提出了挑战。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1.1.1 研究背景 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以税收的方式对资源进行合理分配。税收政策与法规限制着企业的经营与投资活动,有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和企业间的公平竞争。《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的颁布实现了“四个统一”①,有效促进了不同形式间企业的税收平等,改革了税收优惠体系,规范了所得税计算和扣税的标准,为公司间竞争创造了平等的外部条件。 市场竞争日益加剧,企业都在想方设法提高自身的竞争力。随着税法体系的完善,国内企业也越来越重视税收筹划工作,以求在不违背政府税收政策和法规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减轻自身税收负担,实现利润最大化以增加竞争优势。 ①国家税务总局网站,2009年3月

浅谈中小企业税收筹划的问题和对策

浅谈中小企业税收筹划的问题和对策

摘要 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没有完善的财务体制,对于税收筹划没有很好的有限条件。在中国现如今的经济发展大趋势下,中小企业的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对于他的税收筹划也受到更广泛的关注。本文对中小企业及税收筹划进行了具体的界定,企业在各生命周期应如何获得最大利润提出方案。我国中小企业现阶段的税收筹划还不够完善,有许多问题,无论是出自企业自身内部问题,还是外部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对税收筹划发展的影响,我限制着中小企业税收筹划的发展方向。本论文对这些问题作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税收筹划中小企业成本效益生命周期 Abstract

Compared with large enterprises,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have no perfect financial system, no good limited conditions for tax planning. Today, under the trend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China,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are playing a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position, for he has caught the attention of a wider range of tax planning. In this paper, the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and gives a detailed definition of tax planning, enterprise should be how to obtain the biggest profit in each life cycle scheme is put forward.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in our country at this stage of the tax planning is not perfect enough, there are a lot of problems, from their own internal problems, or external macroeconomic and microeconomic impact on development of tax planning, I limit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 tax planning. This paper made a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to these problems. Keywords:accounting regulation tax planning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cost effective life cycle

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案例分析

A公司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 一、公司概况 公司主要从事新型公路养护机械的技术开发与制造,公司经营范围:公路筑路养护设备、除雪设备、市政环卫设备、港口设备、铁路养护设备、机场养护设备、特种设备的开发、制造及销售;公路养护施工。经营货物及技术进出口;设备租赁。公司发展至今年产值仅50-100亿元,市场保有量600-700亿元,预计2020年养护机械市场规模将达到10,095亿元-12,975亿元,未来十年平均每年新增配置量将达到近1,000亿元。目前公司正在进行冷吹式机场除雪车、机场跑道除冰液洒布车、机械式综合除雪车等行业高端产品的研发。 二、A公司财务状况及涉税情况分析 A公司2011年度的财务状况及涉税情况如下: (一)收入及利润 2011年度实现营业收入202,890,132、77元,比上年增加69,637,942、72元,同比增长52、26个百分点。此外,2011年,A公司在营业外收入方面共盈利10,004,544、57元(主要为政府补助)。2011年全年实现利润76,927,135、78元,比上年同期增加44,960,325、91元,降幅71、1%。 (二)费用水平 A公司2011年发生销售成本99,812,049、59元,销售费用18,388,472、57元,管理费用17,198,476、76元,财务费用一3,148,719、35元。2011年列支工资薪金3,802,905、23元,列支工会经费14,185、92元,职工福利费68,679、64元,职工教育经费10,355、00元;列支业务招待费2,104,552、57元,折旧摊销支出875,848、44元。 (三)其她涉税财务指标 2011年,应收账款年初金额为43,199,192、5元,年末余额为63,461,696、12元;其她应收款年初金额为5,881,719、03元,年末金额为6,212,883、27元元,计提坏账准备1,687,505、49元。 (四)企业所得税纳税现状及分析 公司涉及的主要税种有增值税17%、营业税5%、城建税7%、教育费附加3%、地方教育费附加2%、企业所得税25%、个人所得税。2008年1月1日实施

生产型企业税务筹划方案

生产型企业税务筹划案例 案例背景: 企业A,主要进行设备生产业务,一年收入数千万元,实际利润在一千万左右。在日常操作中,企业A的财务团队,碰到了很多财税难题,主要的难题有: 1、大量的原材料采购过程中,有些小的配件企业属于作坊式不愿意提供任何发票,导致进项发票不够,增值税税负变高,同时企业利润虚高; 2、由于上面的供应端发票问题,企业A同样为了减轻自身税负,而促使业务团队和财务团队尽量不向其终端用户开发票。但是,在营改增和金税三期的大环境下,越来越多的客户迫使企业不得不开发票,从而导致企业账面收入和利润大幅度上升,甚至接近实际利润水平; 3、企业A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本身也不具备任何科技属性,没有可以使用的税收优惠政策。一千多万的真实利润,只能依靠买发票的方式进行冲抵; 4、部分需要提取出来用于特殊目的的现金,越来越难以通过银行备用金模式实现; 在营改增、金税三期等税务趋严的大背景下,企业A的财务团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故希望在寻求到一个合理解决方案的同时,能实现合法合规。

风险和责任 1、企业A,存在隐瞒收入的偷漏税行为,存在罚金,滞纳金等责任; 2、企业A,存在买卖发票等虚开发票相关行为,有罚金,滞纳金,甚至刑事责任; 3、企业A的财务和管理人员,存在财税管理不善的相关连带责任; 解决方案 企业A选择“安节税”的贸易型个人独资企业或者服务型个人独资企业+核定征收产品,来解决税负高问题。具体的操作模式如下: 1、贸易型个人独资企业(采购平台)+核定征收: 企业A,安排人在崇明设立一个贸易型的个人独资企业,作为企业A的采购平台。以往,企业A直接跟供应商发生业务往来,现在由新设立的贸易型个人独资企业(即采购平台)跟供应商发生业务往来,再提价卖给企业A,如此可实现将利润截留在贸易型个人独资企业内,由个人独资来纳税,以实现整体的税负的降低。 2、贸易型个人独资企业(销售平台)+核定征收: 企业A,安排人在崇明设立一个贸易型的个人独资企业,作为企业A的销售平台。以往,企业A直接跟经销商发生业务往来,现在由新设立的贸易型个人独资企业(即销售平台)跟经销商发生业务往来,企业A以接近成本价卖给贸易型个人独资企业(即销售平台),销售平台将价格提高到市场价后卖给经销商,如此,同样可实现将利润留存到销售平台内,由销售平台来纳税,以达到整体最低税负。 3、服务型个人独资企业+核定征收: 企业A,安排人在崇明设立一个服务型的个人独资企业,作为企业A的配套,比如企业A 需要的设计、市场拓展、市场调研、系统开发等专业服务。这里,可以理解为,企业A将

税务论文:浅谈企业税务筹划

浅谈企业税务筹划 摘要:税务筹划在西方发达国家早已是普遍存在的经济现象。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与成熟,税务筹划将越来越受到关注,并在企业中得到实际运用。在我国当前的纳税政策环境下,税务筹划存在一定的空间,但不是无限区,有时违法与不违法仅有一步之遥。税务筹划作为纳税人的一种理财手段,可以为企业节约纳税,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壮大企业经济实力,但也存在筹划不当违法偷税的风险。因此,纳税人只有正确掌握和熟练运用税务筹划的技术,才能真正取得税务筹划的成功,为企业创造出经济效益。 关键词:税务筹划税务筹划风险税务筹划发展纳税会计 一、从四大要点看税务筹划 1、一大前提—非违法这里的非违法不等于合法。法律规定了的按照法律规定的去做,这称为合法;法律没有规定的,也可以去做,称为非违法,这是由法律本身不完善造成的,并不是纳税人违法。

2、两大目的—降低税负和涉税零风险税务筹划有两个目的,降低税负是显而易见的目的之一,但这绝不是全部目的。涉税零风险是最全面的概括,即不多缴,也避免因少缴税而产生相关的风险。另外,有一点要注意,事后补救绝不是税务筹划的目的,而我们常常对此有误解。 3、三大手段—政策寻租、政策利用、政策规避 4、四大特点—超前性、全局性、成本性、规避性 根据上述税务筹划的四个要点,我们可以得出税务筹划的较为完整的科学涵义:是指纳税人在实际纳税义务发生之前对税收负担的低位选择行为。即纳税人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通过对经营、投资、理财等事项的事先精心安排和筹划,充分利用税法所提供的包括减免税在内的一切优惠政策及可选择性条款,从而获得最大节税利益的一种理财行为。 二、税务筹划的意义 1、有利于提高纳税人的纳税意识

个人所得税税务筹划案例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服务,优质的文档,谢谢阅读/双击去除 个人所得税税务筹划案例 个人所得税是对个人(自然人)取得的各项应税所得征 收的一种税。目前世界上已有140多个国家开征了这一税种。据统计,1991年,全世界20多个低收入国家个人所得税占税收总收入的平均比例为9.3%,个别发达国家达40%以上,而我国1998年仅占到3%左右。因此,人们普遍认为,个人所得税是我国最有发展前途的税种之一。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包括中国公民,个体工商业户以及在中国有所得的外籍人员(包括无国籍人员)和香港、澳门、台湾同胞。由于个人所得税征收范围的广泛性以及发展趋势的看好,个人所得税的避税方法对每一个纳税义务人来说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这里我们系统地介绍了利用纳税人身份认定、利用附加减除费用、利用分次申报费用、利用境外扣除费用、利用捐赠抵减、利用账面调整、利用资产处理、利用应纳税所得额

的计算等八种避税筹划法的案例。个人所得税直接涉及到个人自身利益,个人避税的主观愿望必将十分强烈。这里正是符合个人的这一需要,为纳税人提供了许多参考。同时,科学的例证也能有效地避免逃税行为的发生。 利用纳税人身份认定的避税筹划案例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包括居民纳税义务人和非居民纳税义务人两种。居民纳税义务人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或境外的全部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而非居民纳税义务人仅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向中国缴纳个人所得税。很明显,非居民纳税义务人将会承担较轻的税负。 居住在中国境内的外国人、海外侨胞和香港、澳门、台湾同胞,如果在一个纳税年度里,一次离境超过30日或多次离境累计超过90日的,简称90天规则,将不视为全年在中国境内居住。牢牢把握这个尺度就会避免成为个人所得税的居民纳税义务人,而仅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 例.一位美国工程师受雇于美国总公司,从1995年10月起到中国境内的分公司帮助筹建某工程。1996年度内,曾

企业税务筹划方案设计

企业税务筹划方案设计 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产生了税务筹划,税务筹划工作在企业发展中有着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我们看看下面的企业税务筹划方案设计吧! 企业税务筹划方案设计将企业中每一个股东的经济利益价值最大化是现代企业的经营目标。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方面限制了企业达成这个目标,还有外部市场的经济环境变化因素也会对企业产生较大的影响。企业的管理者一定要依照相关税收的法律法规来进行日常经营管理工作,对企业内部的经营、利润分配行为和筹资、投资行为进行合理的安排,避免相关的政策,才能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对于税收优惠的相关政策也要灵活的运用在企业中,才能实现将利益最大化的目标,同时也能提高企业的税收利益1]。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的市场竞争也愈演愈烈,只有提高企业自身的盈利能力,将支出最小化,才能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激烈的市场竞争也对企业自身的要求越来越高,企业自身的平均利润水平必须要比社会的平均利润水平高,而降低自己产品的费用和成本,通过提高产品的利润来提高自身的盈利是提高企业自身平均利润水平的最好方法。但目前企业都使用的是自动化大规模的生产方式,在这种生产方式下压缩制造成本和管理费用已经很困难了。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是企业强化自身的盈利能力的重

要方法,所以企业对税收筹划的应用也非常的重要。 税收策划的最高目标就是最大化的降低税收负担。因此企业应该将财务目标作为税收筹划的重要目标,尽可能的实现税后最大利益,也就是降低企业的税负负担。对于一些跨国企业而言,随着其规模的扩大和跨国贸易的增多,多变性、差异性、复杂性的各国税制给跨国企业的经营管理增加了很大的困难。最大程度的降低税收负担,提高企业的利润水平在跨国企业的经营管理当中是比较复杂的工作,不仅要在国际惯例、法律法规、经营管理之间寻求平衡,还要总体安排和运筹企业的涉税事项。企业整体长远的利益是税收筹划的主要目标,最大程度的降低税收负担需要从经济的角度谋划。充分的利用企业现金流量和资源,最大化纳税人的经济利益是税收筹划的最终目标。 纳税成本是纳税人在履行纳税义务过程中必然产生的。税收筹划的基本目标就是最大程度的降低纳税成本。直接纳税成本和间接纳税成本是纳税成本中的两大类,纳税人为履行纳税义务而付出的财力、人力、物力是直接纳税成本;纳税人因履行纳税义务而承受的心理压力、精神压力等是间接纳税成本。直接纳税成本主要是经济付出,所以比较容易计算和确定,而间接纳税成本则无法直接衡量,只能经过测算和估算。公平透明公正的税收制度才能使纳税人的心理平衡、减少对税收的恐惧感。对税务机关来说降低了税收的成本,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