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理学知识点

心理学知识点

心理学知识点
心理学知识点

心理学知识点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第一章

1、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定义:是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特点与学习规律及其教学应用的科学。

2、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是围绕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这一相互作用过程,该系统包含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等五种要素。

3、教师从新手到专家的过程划分为5个阶段:新手水平、高级新手水平、胜任水平、熟练水平和专家水平。

4、专家型教师往往具有四种教学专长,即学科知识专长、课堂管理专长、教授专长和诊断专长。

5、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对教育教学实践的作用: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帮助教师分析、预测并干预学生的行为;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创造性研究。

第二章

第三章

1、小学儿童的生理发展:①身体外形的变化:身高及体重随年龄的增长而提高,女生10-11岁起进入发育的高峰期,男生则从12-13岁起进入发育的高峰期。②体内机能的发育:小学儿童心脏和血管都不断地均匀增大,12岁时儿童的心脏接近成人的水平;14岁以后男女的差距越来越明显。肺活量是的大小是儿童肺功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并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大。③神经系统的发育:人脑平均重量的变化为-----新生儿为390克,8-9个月为660克,2-3岁为

990-1011克,6-7岁为1280克,9岁为1350克,12岁为1400克,达到成人的平均脑重量。

2、学习活动是小学儿童主导活动的意义:1、学习活动增强责任感和义务感;

2、学习活动增强有意性和自觉性;

3、学习活动促使小学儿童的抽象思维不断发展;

4、学习活动促进小学儿童的社会性发展。

3、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

4、有意注意:是指一种自觉的、有预定目的的,必要是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5、无意注意:是指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6、有意后注意: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7、小学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迅速性、协调性、外露性、可塑性。

8、小学儿童注意的发展的特点与教学:

9、儿童注意的培养:

10、感觉:是脑对直接作用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是一切心理活动的基础。

11、知觉:是脑对直接作用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的反映。

12、观察: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过程。

13、注意有意性的发展是指有意注意在认识活动中的作用逐渐提高,注意的有意性由被动到主动。

14、小学儿童注意品质包括:注意广度、注意稳定性、注意分配和注意转移。

15、小学二年级是儿童注意分配能力发展的转折期。小学男生的注意转移能力发展更快。

16、教学活动中,如何加强学生的有意注意

①使学生明确活动目的

②排除内外因素的干扰

③对低年级儿童,观察其外显行为适时调整教学方法、引导方式、课堂组织。

17、感觉是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是一切心理活动的基础。

18、视敏度俗称视力,是指在一定距离上感知和辨别细小物体的视觉能力。10岁前,视力不断提高;10岁,视觉调节能力的范围最大;10岁后,视力逐渐下降。

19、小学儿童对颜色的辨别能力随年龄的增长而提高,并会在颜色视觉表现出性别差异。

20、知觉是脑对之间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的反映。根据知觉对象的属性,可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

21、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过程。

22、小学儿童观察能力的发展阶段:目的性、顺序性、精确性、深刻性。

23、如何培养儿童的观察力

①观察前提出明确的目的和任务

②培养儿童知觉技能和观察技能

③观察时尽可能多感官、言语参与

④教学中正确运用直观原则

⑤注意观察活动的监督和检查

24、记忆;是人脑对经历事物的反映,它由识记、保持、回忆或再认三个环节构成。

25、记忆的分类:1、由无意识记向有意识记为主转化 2、由机械识记为主向意义识记为主转化

26、儿童识记的特点:有无意识记为主向有意识记为主转化;由机械识记为主向意义识记为主转化。

27、小学儿童保持特点:保持材料由偏重于具体类型发展到抽象类型;保持时以视觉加工为主;逐渐使用复述策略来保持信息。

28、遗忘规律:

29、前摄抑制与后摄抑制:

30、回忆的策略和条件:

31、小学儿童回忆的特点:从不会搜索和追忆向开始会搜索和追忆发展;从不会评价自己的回忆向学会自我评价发展。

32、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具体性;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转折期(四年级);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不平衡性。

33、概念是人脑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的思维形式,是思维活动基本单位。

34、推理主要包括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类比推理。

35、思维:是通过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过程以间接途径获得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36、小学儿童的思维品质包括:深刻性、灵活性、敏捷性、独创性。

第四章

1、小学儿童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情感内容不断丰富;情感深刻性不断增加;情绪可控性不断增强;情绪稳定性不断加强。

2、高级情感是指与社会需要相联系的情感,包括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

3、小学儿童道德感的发展:①小学儿童道德感处于不断发展之中②小学儿童道德感的发展具有明显的转折期,一般是小学三年级③小学儿童道德感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不同道德范畴的情感体验有所不同④小学儿童道德感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性⑤自然的、直接的由客观现实引起的情感体验,一级具有高度概括性并带有激励作用的崇高道德观,对小学生道德情感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4、小学儿童积极情感的培养:①扩大知识面,提高认知水平②创设情境,加强情感体验③培养调控情绪的能力

5、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交往中形成的直接的心理关系。儿童的人际关系主要包括:亲子关系、同学或同伴关系、师生关系。

6、父母的教养方式主要有:权威型、专制型、忽视型和放纵型。

7、塞尔曼通过研究,提出儿童友谊放纵可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3-7岁),不稳定阶段;第二阶段(4-9岁),单向帮助阶段;第三阶段(6-12岁),双向帮助但不能共患难的合作阶段;第四阶段(9-15岁),亲密共享阶段;第五阶段(12岁开始),友谊发展的最高阶段。

8、小学儿童择友的标准:直接接触关系、接受关系、敬慕关系、空间距离、传统关系、传递关系。

9、从总体上讲,小学儿童选择朋友,表现出明显的同质性和趋上性的特点。

10、班集体形成的几个阶段:松散阶段;凝聚阶段;形成阶段;优化阶段。

11、非正式群体的特点:自发性;相似性;相容性;畅通性;权威性。

12、根据儿童被同伴接纳的程度,可以把小学儿童分为人缘型、嫌弃型、孤立型和中间型。

13、自我意识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意识,可分为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调控。

14、小学儿童自我意识发展趋势:小学儿童自我意识随年级增高而不断发展;小学各年级儿童发展速度不同;小学儿童自我意识成分发展不同步。

15、自我评价能力是小学儿童自我意识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

16、小学儿童自我评价发展的趋势:自我评价的独立性日益增长;自我评价的全面性日益提高;自我评价的稳定性逐渐增强。

17、自我认识的途径:通过对他人的认识;通过分析他人对自己的评价;通过与他人的比较;通过自我比较;通过自己的活动表现和成果;通过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

18、性格是表现在人堆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性格由态度特征、理智特征、情绪特征和意志特征组成。

19、小学儿童性格发展趋势:发展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升高,发展速率具有不平衡、不等速的特点;小学二年级到四年级,性格发展比较缓慢,为发展的稳定时期;四年级到六年级发展较快,为快速发展时期;在儿童性格发展中,小学六年级是性格发展的关键期。

第五章

1、小学儿童智能水平差异对教育的启示:教育的着眼点应放在大多数的正常儿童身上,根据他们的水平进行教育;分辨出智能超常、正常、落后的分布,因材施教,针对不同智力发展水平的学生实施教育。

2、典型的气质类型为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和抑郁质。

3、气质差异的教育意义:了解学生气质类型,帮助学生发展积极品质;根据学生气质特点进行个别教育;注意和防止胆汁质和抑郁质学生的病态倾向发展。

4、性格类型:理智型和情绪型;外倾型和内倾型;顺从型和独立型;理智型、政治型、经济型、审美型、社会型和宗教型;社会型、理智型、现实型、文艺型、贸易型和传统型。

5、气质差异的教育意义:针对儿童的性格特征,采取适当的教育方法,培养优良性格特征,客服不良性格特征;适当照顾儿童的性格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

6、认知方式又称认知风格,是指个体习惯性的加工信息的方式。

7、认知方式的分类:场依存型---场独立型、冲动型---沉思型、同时型---继时型。

8、男女两性的心理和行为的差异:智力的性别差异;兴趣的性别差异;行为的性别差异;自信心的性别差异。

9、针对儿童性别差异进行教育:发扬优势,客服劣势;创造条件,加强男女两性的交往;消除偏见,对男女一视同仁;具体对象具体分析;教育儿童要正确认识自己;修订教材和课外读物,消除男性社会“一边倒”的传播。

第六章

识记、P144 1、学习是个体在特定环境下,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变化。

2、接受学习:讲授者讲学习的内容以定论的形式传授给学生,学生则将教师所传授的经验进行主动吸收和加工,并在恰当的时候把知识提取出来或加以运用。

3、发现学习:讲授者不直接把学习内容教给学生,而是让学生自己独立地去发现这些内容并将它们内化。

4、意义学习:学习者利用原有经验来进行新的学习,建立新旧经验的联系。

5、机械学习:即学习者在学习张所得经验之间无实质性联系的学习。

6、加涅提出五类学习结果:智力技能、认知策略、言语信息、运动技能、态度。

7、P162强化:

强化的种类:

8、P163替代强化:

自我强化:实质上是指人们能够自发地预测自己行为的结果,并依靠信息反馈进行自我评价和调节。

9、P 程序教学:通过教学机器呈现程序化教材而进行自学的一种方法。

流程:

10、P162榜样行为的示范方式:行为示范、言语示范、象征性示范、抽象示范、参与性示范

11、P167意义学习:就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人为的、实质性的联系。

12、P168 意义学习的过程:

意义学习的条件:

13、P169先行组织者: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高于学习任务,并且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相关联。

14、认知——发现学习的基本步骤与教师的任务:

15、意义学习的教学原则:P168 ①学习材料必须具有逻辑意义(外部)。2、学习者必须具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内部)。3、学习者的认知结构中必须有同化新知识的原有的适当观念(内部)

16、奥苏伯尔的讲解式教学有四个特点:1、大量的相互作用2、大量利用例证3、它是演绎的4、它是有序的。

第七章

1、动机是一个人产生某种行为的内部动力。

2、学习动机是指激起学生的学习行为、维持以产生的学习行为,并使学习行为指向一定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

3、学习需要: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有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一种心理状态。

4、认知内驱力:是一种要求理解失误、掌握知识系统地阐述并解决问题的需要。

5、自我提高内驱力:是指学生通过自己的能力或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地位和威望的需要。

6、附属内驱力:又称交往内驱力,是指学生为了获得长者(教师、家长等)的赞许和同伴的接纳而表现出来的把工作、学习搞好的一种需要。

7、学习期待:

8、奥苏伯尔的分类: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

9、归因:是指对某人成功或失败的原因的看法、解释

10、习得性无助感:

11、成就动机是在人的成就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激励个体乐于从事自己认为重要的或有价值的工作,并力求获得成功的一种内在驱动力。

12、成败归因理论的教育意义:

13、归因理论就是关于人们如何解释自己或他人的行为以及这种解释如何影响他们的情绪、动机和行为的理论。

14、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班杜拉提出)

15、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原因:学习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替代性经验;言语劝说;情绪唤起。

16、如何培养学习动机:

17、学习动机的激发措施:1、充分利用反馈信息,恰当进行奖罚;2、积极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和维持学习兴趣;3、指导学生进行积极归因,增强对成功的期望;4、培养自我效能感,增强学生成功的自信心;5、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成为学习动机的激发者。

18、在学习反馈时应注意哪些方面

第八章

1、知识是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客观事物的特征和联系在人脑中的能动反应,是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既具有客观性又具有主观性。

2、陈述性知识主要说明事物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一般可以用口头和书面语言进行清楚明白的陈述。

3、程序性知识主要说明做什么和怎么做,反映活动的具体过程和操作步骤,主要用于实际操作。

4、知识建构的基本机制:同化与顺应

5、同化是指通过将新知识与原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从而获得新知识的意义,并把它纳入已有认知结构的过程。

6、顺应是指随着新知识的同化,原有的知识经验会因为新知识的纳入而发生一定的调整或改组的过程。

7、上位学习:也叫总括学习,就是在已经形成的某些观念的基础上,学习一个概括和包容程度更高的概念或命题。

8、下位学习:也叫类属学习,就是把新的知识归属到头脑中原有观念的某一部位,并让它们相互建立互联的过程。

9、并列结合学习:如果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既不是类属关系,也不是总括关系,就产生了并列结合学习。

10、影响知识理解的因素:1、学习材料的内容及形式;2、原有的知识经验背景;3、主动理解的意识与方法。

11、影响概念转变的因素:1、先前的知识经验背景;2、学生的动机与态度;

3、学生的形式推理能力;

4、课堂情境;新概念的特征。

12、错误概念:

13、错误概念转变:个体原有的某种知识经验由于受到与此不一致的新经验的影响而发生的重大改变。

14、认知冲突:指人在原有经验和新经验之间出现对立性矛盾时,感受到的疑惑,不适合紧张的状态。

15、认知冲突的处理:1、径直地或经过认真分析之后拒绝新概念 2、纳入新概念

16、影响概念转变的因素:1、先前知识经验背景 2、学生的动机与态度 3、学生的形式推理能力 4、课堂环境 5、新概念特征

17、为概念转变而教的策略:1、类比推理策略、2、认知冲突策略、3、为概念转变而教的情境

18、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19、正迁移:一种经验的活动对另一种学习起促进作用

20、负迁移:一种经验的获得对另一种学习其干扰或阻碍的作用

21、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1、学习对象之间的共同要素;2、已有经验的概括水平;3、学习态度与定势;4、个体的智力水平。

22、为迁移而教:1、从教材入手,注重从旧知识中写出新概念 2、从内容入手,突出基本概念教学,为知识迁移打好基础 3、从知识体系入手,注重新旧知识纵横联系,形成知识网络 4、建立有利于迁移的教材结构。

第九章

1、技能是指通过学习而形成的符号法则的活动方式。

2、操作技能:又叫运动技能、动作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符合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

3、心智技能:也称智力技能,认知技能,是一种调节、控制心智活动的经验,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符合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

4、技能的特点:技能是通过学习或练习形成的,不同与本能行为;技能是一种活动方式,区别于个体的认知经验;技能是符号法则的活动方式,区别于一般的随意动作。

5、心智技能的培养方法:1、根据心智技能的形成阶段,有重点地进行培养;

2、注意心智技能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和概括性;

3、适应心智技能培养的阶段特征,正确使用言语。

6、对学生心智技能的培养中应注意的方面:

7、反馈:

8、高原现象:

第十章

1、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在学习活动中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和使用的有关学习的方式方法。包括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有效学习的规则、方法、技巧以及调节监控的方式等等。

2、丹瑟洛根据学习策略所起的作用分为基础策略和辅助策略。比格斯按照学习策略的迁移性与可教性分为大策略、中策略和小策略。迈克卡按照学习策略所涵盖的成分分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

3、认知策略包括注意策略、精细加工策略、复述策略、编码与组织策略。

4、资源管理策略:就是帮助学生有效地管理和利用好这些资源,以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

5、注意策略:

6、前摄抑制:先前所学的知识干扰了后来所学的知识

7、倒摄抑制:后来所学的知识干扰了先前所学的知识。

8、简单知识的精加工策略有以下几种:1、位置记忆法、2、缩编和歌诀、3、谐音联想法、4、关键词法、5、视觉想象。

9、复杂知识的精细加工策略:1、做笔记、2、联系生活实际、3、利用背景知识。

10、

11、保持阶段的复述策略:及时复习、集中复习和分散复习、多种形式的复习。

12、组织策略包括列提纲、做示意图、利用图表。

13、元认知是关于个体自己认知过程的知识以及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是对思维和学习活动的知识和控制。

14、培养元认知策略方法:自我提问;相互提问;知识传授;出声思维。

15、元认知策略:自我计划策略;自我指导策略;自我监控策略;自我调节策略;自我评价策略。

16、自我监控的策略:自我记录、自我提问、领会监控、集中注意。

17、资源管理策略包括时间管理策略、努力管理策略、学业求助策略、其他人的支持。

18、时间管理策略包括:1、设定目标金字塔 2、设定学期计划 3、规划每周活动

19、努力管理策略包括:情绪管理、动机控制、环境管理、自我强化。

20、学业求助泛指当学生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面向他人请求帮助的行为。

21、在培养学生学业求助策略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积极、轻松、愉快、自信的学习氛围;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合理的求助策略;要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合理的学习目标。

第十一章

1、问题就是疑难或称难题,是个人不能用己有的知识经验直接加以处理并感到疑难的情境。

1、问题解决指由一定情境引起的、按照一定的目标,运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使问题得到解决的过程。(形成一个新答案,超越以前所学规则的简单应用而产生一个解决方案的过程)

2、问题解决的特点:问题情境性、目的指向性、操作序列性、认知操作性。

3、问题解决的过程包括1、建立问题表征、2、确定认知操作、3、实施认知操作、

4、评价解决结果。

4、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1、有关的知识经验;2、个体的智能与动机;3、问题情境与表征方式;4、思维定势与功能固着;

5、原型启发与酝酿效应。

5、如何培养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1、充分利用已有经验,形成知识结构体系;2、分析问题的构成,把握问题解决规律;3、开展研究性学习,发挥学生的主动性;4、教授解题策略,灵活变换问题;5、允许学生大胆猜想,鼓励实践验证。

6、创造性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运用一切已知信息开展能动的思维活动,产生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新产品的智力品质。

7、创造性的主要成分:1、创造意识、2、创造性思维、3、创造性想象、4、创造性人格。

8、培养小学儿童创造性的措施:1、创设环境,激发潜力;2、注重个性塑造;

3、开设课程,教授策略。

第十二章

1、社会规范是一定社会用来调节人的社会行为,控制社会秩序,维护社会稳定的工具。

2、品德是个体依据社会道德采取行动时表现出来的社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道德是社会现象,品德是个体现象。

3、皮亚杰的道德判断二水平论:提出儿童的道德判断是从他律到自律的发展过程。儿童在6岁以前处于无道德规则阶段;6-10岁处于他律的阶段,其道德判断都基于对规则的无条件服从;10岁以后进入自律的阶段。(研究方法为对偶故事法)

4、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六阶段论(三水平六阶段):

水平一:前习俗水平。个体着眼于人物行为的具体结果及其自身的利害关系,认为道德的价值不是取决于人或准则,而是取决于外在的要求。

阶段一:惩罚服从取向阶段。(行为的后果作为是非标准)

阶段二:相对功利取向阶段。(朴素的利己主义的定向)

水平二:习俗水平。个体着眼于社会的希望和要求,能够从社会成员的角度思考道德问题,已经开始意识到个体的行为必须符合社会的准则。

阶段三:“好孩子”取向阶段。(取悦别人就是好的)

阶段四:遵循权威取向阶段。(维护现有的法律和社会秩序,尽职尽责就是好)

水平三:后习俗水平。个体不只是自觉遵守某些行为规则,而且能以普遍的道德原则作为自己行为的基本准则,能从人类正义和个人尊严的角度判断行为的对错。

阶段五:社会契约取向阶段。(社会价值和个人权利作为是是非标准)

阶段六:普遍原则取向阶段。(个人的良心和原则的定向)

5、道德发展阶段理论的实践意义:为了解儿童品德发展的过程提供视角与工具;提示教师重视道德判断和儿童品德发展的年龄特征;提供了两种有用的道德教育方法。

6、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他认为人类的大部分行为是通过“观察—模仿”的方式学到的;通过观察学习,学习者的道德行为会受到榜样的多种影响。

7、榜样的作用:形成新的行为;消退已有的行为;抑制已有的行为;解除对已有行为的抑制。

8、儿童亲身行为并直接体验到的后果(被奖励或被惩罚)是直接强化;观察榜样的行为并得知其后果是替代强化。

9、社会规范学习的三阶段包括:服从、认同、内化。

10、小学儿童社会规范学习的特点:认识与行为不同步;从外部控制到内部控制;从接受教育到自我教育。

11、影响社会规范学习的因素1、:受教育者的学习需要2、;教育者的信服度;3、信息的可信度;4、学校教育以外的环境因素。

12、助人行为是指使他人受益而非自己受益的亲社会行为。

13、情感唤起指知晓他人遭遇困难或危险而产生的情绪紧张和不安状态。

14、移情是对他人情绪、情感状态的感知与体验,即通过对别人处境的认识而产生与之相同的情感体验。

15、侵犯是针对企图避免受伤害的他人的身体或心理的伤害行为。

16、侵犯的三要素:伤害行为—故意的;社会评价—违背对方意愿;伤害内容—身体、心理、情感。

17、侵犯行为的矫正原则:情感接纳;了解侵犯动机;培育人际关系和舆论环境;因人因时因地开展创造性工作。

18、儿童侵犯行为矫正的具体策略:行为后果评价与移情;防范协约;奖励与惩罚;榜样示范。

第十三章

1、教学设计是指实施教学前,由教师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进行规划与组织并形成设计方案的过程。

2、教学设计的要素:制定教学目标;分析教学任务;教学对象的分析;教学内容的组织和开发;教学媒体的利用;教学环境的创建;教学模式的建立;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成效的测评。

3、教学目标是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学习结果。

4、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根据价值内化的程度而分为接受、反应、评价、组织和个性化等五个等级。

5、教学模式的种类:行为系统型模式(程序教学模式、模拟训练模式)、信息加工教学模式(先行组织者教学模式、概念形成教学模式)、个人发展教学模式、社会型教学模式(小组合作教学模式、角色扮演教学模式)。

6、教学策略:指导教学、发现教学、情境教学、合作学习、掌握学习。

7、指导教学是指以学习成绩为中心,在教师指导下使用结构化的有序材料的课堂教学。

8、发现教学又称启发式教学,指学生通过自身的学习活动而发现有关概念或抽象原理的一种教学模式。

9、情境教学是指在应用知识的具体情境中进行知识教学的一种教学模式。

10、最常用的教学评价手段是标准化成就测验和教师自编测验。

11、标准化成就测验是指由专家或学者所编制的适用于大规模范围内评定个体学业成就水平的测验。

12、标准化成就测验的优势:客观性、计划性、可比性。

13、教师自编测验是由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测验目的,自己编制的测验,是为特定的教学服务的。

心理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与发展 一.心理学的含义:研究人的行为与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二.人的心理活动:分为个体心理和社会心理 三.心理学流派: 1.1879年,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冯特因此被称为心理学之父 2构造主义:构造主义的奠基人为冯特,著名的代表人物为冯特的学生铁钦纳。构造主义学派主张心理学应研究人们的意识,即人对直接经验的觉知。 3机能主义: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斯在20世纪初创立,认为心理学应该研究意识的功能和目的,而不是它的结构。 4格式塔心理学:主要代表人物有韦特海默、苛勒和考夫卡。认为人的知觉经验虽然起源与分离零散的外在刺激,但人所得到的知觉却是有组织的。 5认知心理学: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奈瑟将当时各种研究成果加以总结,写出了《认知心理学》,标志着认知心理学的诞生 6.行为主义:1913年,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发表了一篇题为《一个行为主义者眼中的心理学》的论文,宣告了行为主义的诞生(详见书P11\12\14) 7.精神分析学派:由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创立。 8.人本主义心理学:由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和罗杰斯在20世纪50年代创立。 第三章 行为动力 一.需要的含义:需要是有机体感到某种缺乏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倾向,它是有机体自身和外部生活条件的要求在头脑中的反映。 二.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详见书P68) 三.动机的含义:推动个体从事某种活动的内在原因。具体说,动机是引起、维持个体活动并使活动朝某一目标进行的内在动力。 四.动机冲突的主要种类(详见书P78) 五.动机与行为效果(详见书P78) 六.归因理论主要内容(P83) 第四章 认知过程 一.注意的特征:稳定性(时间特征)、广度(注意范围)、分配(指向不同对象)、转移(根据新的任务转移注意) 二感觉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后像:当刺激作用于感受器停止以后,感觉并不立刻消失,而是逐渐减弱,这种感觉残留的现象叫做感觉的后像。 三.知觉特性:整体性、选择性、理解性、恒常性 四.记忆的过程:记忆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识记(前提、输入)、保持(中间环节)、再认或回忆(提取、恢复)是记忆的三个基本环节。 五.记忆的三级加工模型(详见书P126) 环境→感觉记忆(输入、暂时存储)→短时记忆 长时记忆 ↓ ↓ 信息丧失 信息丧失 复述 提取

完整word版,发展心理学考试重点 详细整理版

第一章绪论 1、发展心理学(背):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直到衰老、死亡的生命全过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的科学。简言之,研究毕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的科学精神分析理论的心理发展观 (1)弗洛伊德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中的性本能是人心理的基本动力,是决定人和社会发展的永恒力量。他的研究多集中在人格方面。 弗洛伊德修订了自己早期把精神活动分为意识和无意识的这种二分法而引入了自我、本我、超我的人格结构。 ①本我 本我:本我是原始本能的自然表现,在人格中最难接近而又最有力的部分,类似于“无意识”的概念,遵守“快乐原则” 年龄越小,本我作用越重要,婴儿几乎全部处于本我状态。本我可能闯入梦境。 ②自我 自我:从本我中发展出来的本我与现实世界的中介,遵守“现实原则”,属于意识结构部分, 随着儿童长大,他们发现不能凭冲动随心所欲,要考虑后果和现实经验,这种合理的思维方式就是自我。 ③超我 超我:超我包括良心和自我理想,超我遵守“道德原则”,部分属于潜意识部分属于意识 前者是超我中惩罚性、消极性和批判性的部分,告诉个体不能违背良心;后者是由积极的雄心、理想构成的,是抽象的东西,使个体为之奋斗。超我代表着道德标准和人类生活的高级方向。超我和自我都是人格的控制系统,但自我控制的是本我的盲目的激情以保持机体免受损害;而超我则有是非标准,它不仅力图使本我延迟得到满足,而且可能使本我完全不能获得满足。超我与本我有其对立的一面。 (2)艾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 师承于安娜·弗洛伊德的艾里克森,提出了人的八个发展阶段 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学说既考虑到生物学的影响,也考虑到文化和社会因素。他认为在人格发展中,逐渐形成自我的过程在人及其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中起着主导和整合的作用。 名词解释: 积极强化作用:由于一种刺激的加入增进了一个操作反应发生的概率的作用 消极强化作用:由于一个刺激的排除而加强了某一操作反应的概率的作用 (3)班杜拉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①观察学习理论 观察学习:通过观察他人所表现的行为及结果而进行学习(名词解释) 观察学习的强化可以是三种,即:直接强化、替代强化、自我强化 观察学习过程包括四个组成部分,即:注意、保持、复现、动机 2.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发展观 苏联的维果斯基创立了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心理发展的实质:一个人的心理在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在低级的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的心理机能转化的过程。(质变的过程) 心理发展与教学:①最近发展区思想 最近发展区:(名解) 维果茨基认为,至少要确定两种发展的水平,第一种水平是现有发展水平,这是指儿童独立活动时所要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第二种是在指导的情况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也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这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②教学应该走在发展前面

教育心理学重点知识总结完整版

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景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 种,是心理学与应用学的交叉学科。 2、研究内容:五要素三过程 3、教育心理学的作用:帮助教师准确的研究问题;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帮助 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4、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控制的作用。 5、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初创时期、发展时期、成熟时期、完善时期。 6、布鲁纳在1994年美国教育研究会的专题报告中总结了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主要表 现在:主动性研究、反思性研究、合作性研究、社会文化研究。 7、心理发展: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 变化。 8、学生心理发展的四个基本特征: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差异性。 9、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1)少年期:初中阶段,学生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 抽象逻辑思维已占主导地位,并出现反省思维;(2)青年初期:抽象逻辑思维从“经验型”向“理论性”转化,开始出现辩证思维 10、学习准备: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 11、关键期:个体早期生命中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 12、2岁时口头语言关键期。4岁是形状知觉形成关键期,4-5岁是学习书面语言关键期。 13、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知阶段发展理论: 感知运动(0-2)前运算阶段(2-7)具体运算阶段(7-11)具有了抽象概念,思维可以逆转,能够进行逻辑推理形式运算阶段(11-15)具备了可逆思维 14、最近发展区:前苏联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现有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15、人格:又称个性。是指决定个体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16、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1.5)自主敢对羞耻感与怀疑(2-3)主动敢对内疚感(4-5)勤奋敢对自卑感(6-11)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 17、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家庭教养模式、学校教育、同辈群体。 18、自我意识:指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关系的意识。包括三种成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 19、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生理自我(3岁)到社会自我到心理自我的过程。 20、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和态度,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把人格各部分整合和统一起来的核心力量。 21、学生间的认知方式的差异表现在:场独立与场依存(威特金)、沉思型与冲动型、辐合型与发散性。 22、世界上著名的智力量表:斯坦福-比纳量表(智力年龄/实际年龄*100)。 23、性格:指个体在生活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固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 24、性格的个别差异表现在:性格的特征差异和性格的类型差异(外倾型与内倾型、独立性与顺存性)。 25、学习的实质:(1)学习表现为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2)学习所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是相对持久的(3)学习是由反复经验而引起的 26、人类学习和动物学习的区别:(1)人类学习除了要获得个体的行为经验外,还要掌握人

教师招聘心理学知识点汇总

教师招聘心理学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意义 一、心理活动 1.心理学定义: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心理学科的性质:心理学是一门介于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之间的交叉学科。 2.心理现象及其结构 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个方面。 ○1.心理过程 (1)认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 (2)情感过程:喜爱、快乐、满意、忧愁、悲哀、憎恨等现象。 (3)意志过程:动机、目的、行动等。 ○2个性心理 (1)个性心理倾向性,包括兴趣与爱好、需要与动机、信念与理想、世界观等。 (2)个性心理特征指性格、能力等。 心理学是研究人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3.教师学习心理学的意义 理论意义:○1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辩证法提供科学依据 ○2对邻近的社会科学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实践意义:○1有助于理解和解释学生的心理现象和行为,更好地完成教育工作 ○2有助于运用心理学原理,指导和开展当代教育改革 ○3有助于教师判断学生的心理健康,有效的开展心理影厂的调试工作 ○4有助于教师依据心理学知识进行自我教育 二心理的实质 1.心理是脑的机能: (1) 神经系统的结构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 神经系统是心理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 脑的反射活动是人心理活动的基础,人的行为是由反射组成的。 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兴奋和抑制。 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包括:(1)兴奋和抑制的扩散与集中 (2)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诱导 (2)神经系统的活动方式 无条件反射:是先天的,即所谓无意识的本能行为 条件反射又称信号反射,是后天经过学习才能得到的反射,即所谓有意识学习才能得到的知识技能、经验

心理学必考的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心理学的对象、任务和方法 (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1、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2、心理现象——心理现象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它是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的统一体。 3、心理过程——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发生、发展的过程,具体而言,是指在客观事物的作用下,在一定的时间内大脑反映客观现实的过程。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4、个性心理特征——个体身上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点,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等。 5、认识过程——是人通过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形式反映客观事物的特性、联系或关系的过程。 6、简述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的关系。 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不是孤立的,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是一个统一的总体。 (1)认识过程和情感过程之间的关系: ①认识过程是产生情感的基础;②情感过程也反作用于认识过程。 (2)认识过程与意志过程的关系: ①认识过程是意志活动的前提;②意志也可以影响人的认识过程。 (3)意志过程和情感过程的关系: ①人的情感对意志行动有一定的影响;②意志可以调节人的情感。 7、心理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是从1879年德国哲学家和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建立心理学实验室开始的。 8、心理学的学科性质——从学科性质上看,心理学是一门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都有关系的边缘学科。

9、简述影响人的心理活动的诸因素。 影响人的心理因素很多,概括起来有三类:①环境因素,就是周围所接触到的事物的变化;②机体因素,比如体温的高低或饥渴等等;③心理因素,即心理对心理的影响,如昨天发生的心理对今天发生的心理的影响。 10、人的心理实质:人脑是产生心理的器官,心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一种主观能动的反映。 (二)心理学研究任务和意义 1、心理学研究的任务就是要探索心理学规律。 2、心理学研究的意义 (1)理论意义:为辩证唯物主义提供科学的依据,同唯心主义做斗争;心理学的研究对邻近学科如文学、艺术、美学、管理学等等也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心理学是教育科学的理论基础之一。 (2)实践意义:根据心理活动的规律,去影响人的心理;能够更有准备地对待人的心理;使心理因素发生最佳地影响。 (三)心理学研究的原则和方法 1、心理学研究的原则 ①客观性原则,即实事求是的原则,应该具备两个条件即所研究的心理和行为应该是可以观察的,又是可以测量的。 ②发展性原则,应该将人的心理活动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研究个体在不同年龄阶段上心理的发生和发展。 ③系统性原则,即对心理现象的研究应该在各个因素的前后联系和相互关系中去分析认识。

认知心理学考试重点+笔记整理2017.01

第一章绪论 一、信息加工的一般原理 感受器→加工器→记忆系统→加工器→效应器 二、对认知心理学的实质的理解: 实质:研究认知活动本身的结构和过程,并且把这些心理过程看作信息加工的过程。 认知心理学关心的是人脑的心理功能、而不考虑它的物质基础。 认知心理学的核心是: 以信息加工的观点揭示认知过程的内部心理机制,即信息是如何获得、贮存、加工和使用的。 三、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实验法:快速的信息加工 观察法:“出声思考”形式的观察法: 较慢的加工 计算机模拟:两者皆宜(适用于快速/慢速的信息加工过程) (一)反应时实验: 1、减法反应时实验:荷兰的生理学家唐德斯(Donders,1868) 实验逻辑:安排两种反应时作业,如果一种作业包含另一种作业所没有的某个特定的心理过程,且除此过程之外二者在其他方面均相同,那么这两种反应时的差即为此心理过程所需的时间。应用:确定某个心理过程所需的时间;可以从两种反应时的差数来判断某个心理过程的存在。复杂任务-简单任务=复杂部分的认知过程 减法反应时小结: 1. 前提:认知过程是系列加工的。 2. 在认知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比较广泛。 3. 对于一些复杂的认知过程,要明确区分出不同的加工阶段还存在一些困难。 2、相加因素法实验 该方法是减法反应时实验的延伸,最初由斯腾伯格(Sternberg,1966-1969)发展出来。 斯腾伯格认为:完成一项作业所需要的时间,是每个加工阶段所需要的时间总和, 如果发现可以影响完成作业所需时间的因素,那么单独或成对地应用这些因素进行实验,就可以观察到完成作业时间的变化。 实验逻辑: 如果两个不同的实验因素的效应是分别独立的(可以相加),那么这两个因素各自作用某一个特定的加工阶段。 相反,如果两个不同的实验因素的效应是相互制约的(存在交互作用),那么这两个因素作用于同一个信息加工阶段。 应用: 通过对影响因素的相互关系的分析,分离出不同的加工阶段。 相加因素法实验小结: 1. 如减法反应时的前提,认知过程必须是系列加工的。 2. 能否应用可相加的和相互作用的效应来确认加工阶段的不同,有研究者对此持怀疑态度。 3、开窗实验 直接地测量每个加工阶段的时间 字母转换实验: 一种比较典型的“开窗”实验方法。它可以较清晰地反应在进行字母转换的信息加工过程中,信息加工所经历的各个阶段,而且计算出该过程所需要的时间。开窗实验的特点: 1)当前的认知活动包含了不同的认知阶段,这些阶段是系列进行的。 2)每一阶段的开始和结束都可以通过外显的指标显示出来。

学前心理学具体知识点整理

《学前心理学》具体知识点整理 1.1882年,德国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普莱尔的《儿童的心理》,标志着科学的儿童心理学的诞生。 2.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基本原则: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教育性原则。3.学前儿童心理研究的类型以研究实践为标准,可以分为纵向研究和横断研究;以研究范围为标准,可以分为整体研究和分析研究;以研究课题为标准,可以分为差异研究、相关研究和因果研究。双生子研究的目的在于研究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说明遗传和环境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如格塞尔的双生子爬梯试验。跨文化研究的目的在于研究不同社会文化背景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早期隔离或剥夺试验,是研究环境对心理发展作用的方法之一。 4.观察法是研究学前儿童的基本方法。日记发或传记法是一种长期而全面地观察。 5.实验室试验法在研究出生头几个月的婴儿时广泛运用,如吉布森为研婴儿的深度知觉设计的视崖实验。 6.作品分析法是通过分析儿童的作品(如手工、图画等)去了解儿童的心理。如“绘人测验”。 7.婴儿期是儿童心理开始发生和心理活动开始萌芽的阶段,也是儿童心理发展最为迅速,心理特征变化最大的时期。先学前期是真正形成人类心理特点的时期,是各种心理活动发展齐全的时期,是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的第一个转折期,又有人称作第一个反抗期或危机期。幼儿期是心理活动系统的奠基时期,是个性形成的最初阶段。 8.新生儿(0-1个月)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着适应新生活而展开的,柔弱、娇嫩是新生儿解剖生理上的特点,他们依靠各种无条件反射来适应新生活。如:吮吸反射、觅食反射、怀抱反射、抓握反射(达尔文反射)、眨眼反射等等。9.条件反射的出现就是心理的发生。最早出现的自然条件反射,是对喂奶姿势的吮吸反射。 10.视觉和听觉的集中,是注意发生的标志。 11.4-5个月,手眼协调动作发生了,它是用手的动作区有目的的认识世界和摆弄物体的萌芽,是儿童的收成为认识器官和劳动器官的开端。眼手(视触)协调的出现的主要标志是伸手能够抓住东西。 12.5-6个月的孩子开始认生。6-12个月,五指分工出现。 13.母子之间的交往,是婴儿心理发展的首要条件。新生儿末期,明显的交往行为——“天真活跃反应”出现了。 14.人类特有的语言、想象和思维活动,是在2岁左右形成的。 15.4-5岁是坚持性行为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大约2岁左右,孩子出现自我意识的萌芽,其突出的表现在独立行动的愿望很强烈。 16.感知觉是人生最早出现的认识过程,2岁以前儿童依靠感知觉认识世界。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分析综合水平的提高和感知过程主动性的增强上。 17.学前儿童视觉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视觉敏度的发展和颜色视觉的发展。新生儿相当于具有20/150的视力,也就是说新生儿在20英尺处才能看到视

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管理心理学资料 第一章 1.管理心理学:是研究组织管理活动中人的行为规律及其潜在的心理机制,并用科学的方法改进管理工作,不断提高工作效率与规律效能,最终实现组织目标与个人全面发展的一门学科。 2.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动机管理,动机是人类一切心理活动的起点和前提;认知管理,认知是人们获得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情绪管理,情绪的劳动与管理、应激管理、员工卷入等;行为管理,良好的行为是一切心理管理的最终目标;组织管理,包括组织概述、组织士气和气氛、组织变革与发展等。 3.管理心理学与组织行为学的区别: 1)研究的侧重点不同 管理心理学着重研究行为背后潜在的心理活动规律,而组织行为学重点探讨行为特点和规律本身,把人的外显行为作为研究对象,已达到预测和控制行为的目的。管理心理学侧重于本源学的研究,而组织行为学则侧重于现象学的研究 2)理论基础不同 管理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其理论源泉主要是心理学; 组织行为学作为行为科学的一个分支,来源更加多样化,

如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经济学等3)形成的背景不同 管理心理学:1912,美籍德国的闵斯特伯格出版《心理学与工作效率》,首先正式把心理学应用到工业管理中;1958,美国的利维特正式提出“管理心理学”这一术语,使管理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组织行为学:由行为科学发展而来,是行为科学与组织管理相结合而形成的分支学科。20世纪60年代,形成跨众多学科的研究领域。 4.管理心理学与组织行为学的联系 1)心理与行为密切相关:一方面,行为是心理的外在表现,组织行为学在研究人的行为时,必然会涉及行为背后的潜在心理机制;另一方面,心里是一种内隐的活动,管理心理学在探索人的心理活动规律时,也需要通过观察人的外部行为来达到推断内部过程的目的。 2)研究内容上的联系,二者在研究的总体框架上无大地差别,其基本内容皆为组织管理活动中的个体、群体、领导、组织等方面的心理和行为规律,只是对同一问题的研究视角和出发点不同而已。 3.研究目的上的联系:目的基本相同,通过对组织管理活动中的人的行为规律及其潜在心理机制的探索,揭示有个规律,不断促进管理工作的科学化,持续提高工作绩效与管理效能,最终实现组织好人的全面发展。

心理学知识点

第一章 心理学概念 1.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 2. 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科学心理学之父”)在德国的莱 比锡大学创建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这标志着心理学脱离了哲 学的母体而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3. 1)构造主义:铁钦纳【内省法】 (冯特 铁钦纳 师徒) 2)机能主义:詹姆斯【意识】 3)行为主义:华生(第一大势力)【后天/教育/环境决定论】 4)格式塔心理学:韦特海默,柯勒,考夫卡【整体】 5)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第二大势力) 6)人本主义心理学:罗杰斯 马斯洛 (第三大势力) 4. 洛克的“白板说”:人的心灵最初像一张白纸,没有一切知识和观念,都是后天从经验中获得的。 心理学的实质 (一)、心理学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 (二)、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①.客观现实是心理产生的源泉 ②.心理是对客观现实、主观能动的反映 (三)、心理是在实践活动中产生发展的 ①.人的心理是在劳动实践中产生的 ②.社会实践是人的心理发展的途径 心理学的研究原则和方法 (一)、 观察法:Look (二)、实验法:实验室实验;自然实验(现象实验) (三)、心理测验法 (四)、调查法:书面调查(问卷法) 口头调查(访谈法) 第一节 感觉 一、感觉定义 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应。 1)、感觉提供了内外环境的信息 2)、感觉保证了机体与环境的信息平衡 3)、感觉是一切较高级,较复杂的心理现象的基础,是人的全部心理现象的基础 二、感觉的种类 外部感觉:视觉 听觉 味觉 肤觉(冷、热—温度觉;触、压—触压觉;痛(痒)) 嗅觉 内部感觉:运动觉 平衡觉 机体觉

最新心理学考试知识点整理

1、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的抽象、概况和综合水平高于学习任务,并且与认知结 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相关联。其目的是为新的学习任务提供观念上的固着点,增加新旧知识之间的可辨别性 以促进学习的迁移。 定势,也叫心向,指的是先于一定活动而指向 这种活动的心理准备状态。它对于学习迁移既 有可能产生积极影响,也可能起阻碍作用。 程序性知识,也叫操作性知识,是个人缺乏 有意识的提取线索,只能借助于某种作业形式 间接推测其存在的知识。它主要用来解决做什么 和怎么做的问题,因此也称步骤性知识或过程性知识。 2、社会自我,是指个人对自己的社会属 性的意识,包括对自己在各种社会关系 中角色、地位、权利、人际距离等方面的意识。 3、形式训练说,心理学基础是官能心理学, 人的心灵由意志、记忆、思维、推理等官 能组成。心灵的各种官能是各自分开的实体, 分别从事不同的活动,各种官能可以像肌肉 一样通过练习来增强力量。 4、皮格马利翁效应,教师对学生期望、期待、 热情关注是影响学生学业成绩和人格品质的 一个重要因素。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发生变化, 产生了偏爱的心理和情感,从而使学生心理与 行为产生直接的影响,并促进了预期期望效果的达成。 5、自我效能感,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 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6、遗忘的干扰说,遗忘是由于在学习 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干扰的结果。 一旦排除了干扰,记忆就可以恢复。 教学效能感,指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 习行为和学习成绩的能力的主观判断。 7、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是 个人具备有意识的提取线索,因而能直 接陈述的知识。这类知识主要用来回答 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 可用来区别和辨别事物。 8、消极强化,是通过厌恶刺激的排除 来增加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 9、理想自我,是个体从自己的立场出 发对将来的我的希望,也即对想象中的 我的认识。理想自我是个体想要达到的 完善的形象,是个人追求的目标。 10、社会助长,也称社会助长作用,指个 人对别人的意识,包括别人在场或与别人 一起活动所带来的行为效率的提高。

(完整word版)心理学知识点汇总

第二部分心理学 1.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心理现象又称心理活动,它包括:心理过程、个性心理。 2. 心理过程:(1)认知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 (2)情绪情感过程:情绪、情感; (3)意志过程: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 3. 个性心理:(1)个性心理倾向性:需要、动机、信念、理想、价值观、世界观等; (2)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性格、气质。 4. 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人的心理的实质: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反映。 5. 神经系统是心理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反射。 6. 巴普洛夫第一信号活动:用具体事物作为条件刺激而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望梅生津”,人和动物共有。 第二信号活动:用语词作为条件刺激而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谈虎色变”“望梅止渴”,人类特有的。 7. 心理学的主要流派 一、构造主义心理学 产生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是心理学的第一个理论学派,创始人为德国心理学家冯特。他主张用实验的方法来分析人的心理结构,因此,他的流派被称“构造主义心理学”。 二、机能主义心理学 产生于十九世纪末,创始人是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该学派强调心理学要研究意识的功能,因而被称为“机能主义心理学”。 三、行为主义心理学 由美国心理学家华生于1913年创立,并在世界各国产生很大反响。华生认为:意识是玄妙的不可捉摸的,心理学不应该研究意识,而应该研究可观察的行为,主张行为是“刺激-反应”的联结,因此他的流派被称为“行为主义心理学”。 四、格式塔心理学(完形心理学) 1912年诞生于德国,首创人是韦特海默,代表人物有苛勒、考夫卡。“格式塔”是从德文而来,意思是完形或整体。格式塔心理学认为人对事物的认识具有整体性,“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强调从事物的整体来研究心理。 五、精神分析学派 由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于1900年创立。他提出要用精神分析的方法(自由联想、释梦)来寻找病人疾病的根源,重视无意识研究。 六、人本主义心理学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50—60年代在美国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心理学思潮和思想运动,主要代表人物有马斯洛、罗杰斯等。人本主义心理学既反对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第一势力)机械的环境决定论,又反对精神分析学(心理学的第二势力)本能的生物还原论,故被称为西方心理学的第三势力。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人与动物本质上完全不同,人的行为主要受自我意识的支配,具有个人发展的潜能,强调这是理解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出发点。 七、认知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是现代心理学中新兴的一种思潮。早期的认知心理学是以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为代表。20世纪20—30年代,皮亚杰建立了“发生认识论”,促进了认知心理学的发展。美国心理学家奈塞尔于1967年发表了《认知心理学》一书,从计算机信息加工的角度研究人的内部心理活动规律,认为要了解人的行为,必须研究它的内部心理活动,重视内部心理过程的研究。简而言之,认知心理学是研究人们对知识的获得、贮存、提取和应用的过程。 8.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注意的特点:指向性、集中性。 注意的功能:选择功能、保持功能、调节和监督功能。 9. 注意的分类: 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指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窗外的歌声 有意注意(随意注意):指有预定目的,并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学习、听课 有意后注意(随意后注意):指有预定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盲打”、织毛衣不用看 三者关系:紧密联系、协同活动。有意注意可以发展为有意后注意,而无意注意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有意注意。 10. 注意的品质:注意的广度、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

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知识点

心理学 一、填空题(有15空,共15分) 1、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P22 2、高等教育心理学史研究高等教育情境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P27 3、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按照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反映事物,这是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中的(客观性)原则。P35 4、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应避免违背教育的原则和规律,给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不良影响。这是教育心理学研究中的(教育性)原则。P35 5、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课题必须来源于高等教育实践,它的研究成果也必须能够付诸于高等教育实践,这是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中的(理论联系实际)原则。P35 6、典型的教学风格有两种形式,即(学生中心的教学风格)和(教师中心的教学风格)的教学风格。P46 7、教师的领导方式包括强硬专断(仁慈专断型)(放任自流型)(民主型)四种类型。P46 8、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可以分为(一般教育效能感)和(个人教学效能感)两个方面。P51 9、反思包括对于活动的反思、(活动中的反思)和(为活动的反思)三种类型。P58 10、教学反思分为具体经验阶段、(观察与分析阶段)、(重新概括阶段)和(积极的验证阶段)四个环节。P59 11、研究者提出了四种反思方法,反思日记、(详细描述)(实际讨论)和(行动研究)。P61 12、广义的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P82 13、通过厌恶刺激的排除来增加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这是(负强化),通过厌恶刺激的呈现来降低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这是(惩罚)。P97 14、在高等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多用(正强化)手段来塑造学生的良性行为,用(不予强化)的方法来消除消极行为,而应慎重地对待惩罚。P97 15、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曾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把学习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又根据学习材料与原有知识结构的关系把学习分为(机械学习)和(意义学习)。P101 16、奥苏伯尔认为意义学习就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和(实质性)的联系。P103 17、奥苏伯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主要由(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三个方面的内驱力组成。P112 18、动机具有三种功能,(激活)功能(指向)功能(强化)功能。P112 19、成就动机的三个组成部分通常随着年龄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在儿童早期,(附属内驱力)最为突出,而到了青年期(认知)内驱力和(自我提高)内驱力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P113 20、根据动机的动力来源,可以把动机分为(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两种类型。这是唯一得到心理学家公认的动机分类反思。P116 21、阿特金森将个体的成就动机分为(力求成功的动机)和(避免失败的动机)两个部分。P122 22、美国心理学家维纳把归因分为(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和(可控归因和不可控归因)三个维度。P123 23、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作为一种最高级的需要包括(认知)(审美)和(创造)需要。P124 24、最早有关学习迁移现象的系统假说是(形式训练说),它的心理学基础是(官能心理学)P142 25、认知结构的三个变量对学习迁移会产生直接影响,它们是认知结构的(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实质性的内容特征)(学生个人的知识的组织特征)和(它的巩固性)。P145 26、记忆包括(识记)(保持)(再现)三个环节。P178 27、从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记忆就是人脑对外界输入信息进行(编码)(存贮)和(提取)的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归纳

教育心理学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研究对象) 2、教育心理学研究范围: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包括五要素:学生(学习主体)、教师(指导地位)、教学内容(教学大纲、教材和课程)教学媒体(载体,表现形式)、教学环境(物质和社会)三过程:学习过程(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 3、作用: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4、发展状况: 初创时期(20 世纪20 年代以前)桑代克《教育心理学》: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后又发展为《教育心理大纲》:奠定了教心发展的基础,西方教心的名称和体系确立。 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 年代末)尚未成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成熟时期(20 世纪60 年代到70 年代末)正在形成 完善时期(20 世纪80 年代以后)廖世承《教育心理学》:我国第一本、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1、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四个基本特征: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差异性。 2、阶段特征 少年期(11、12 岁到14、15岁)初中阶段,半成熟、半幼稚。 青年期(14、15 岁到17、18岁)高中阶段 3、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 4、关键期:2岁—口头语言发展;4岁- 形状知觉形成;4-5 岁- 学习书面语言 5、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皮亚杰) 感知运动阶段(0-2 岁):感觉和动作分化前运算阶段(2-7 ):语言出现和发展 具体运算阶段(7-11):抽象概念,逻辑推理 形式运算阶段(11-15):命题之间关系,假设- 演绎推理,抽象逻辑思维,可逆与补偿,思维的灵活性。 5、认知发展与教学的关系:认知发展制约教学的内容和方法,教学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关于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现有水平和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之间的过渡状态) 6、人格:又称个性,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7、人格发展理论:埃里克森 8、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家庭教养模式(专制型、放纵型、民主型);学校教育;同辈群体 9、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的意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是让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使人格各部分整合和统一起来的核心力量 10、自我意识的发展:生理自我(最原始,3 岁);社会自我(少年期);心理自我 11、认知过程:是指学生借以获得信息、做出计划和解决问题的心理过程。 12、认知方式:又称认知风格,是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 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 差异表现:场独立(自己内部参照,不易受外来的因素影响和干扰)与场依存(外部参照)沉思型与冲动型(反应时间与精确性)辐合型(辐合思维,唯一正解)与发散型(发散思维,非唯一正解) 13、世界上最著名的智力量表:斯坦福- 比纳量表(S-B 量表)比纳,西蒙,推孟 14、韦克斯勒量表 15、智力:个体先天禀赋和后天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高等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整理精编版

高等教育心理学知识点 整理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高等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整理总结 一、单项选择题 1.教育心理学是教育学与心理学的交叉学科。 2.构造主义者认为心理是由不同的元素构成,代表人物是冯特(实验法)。 3.机能主义者认为心理学应研究心理的功能、机能,代表人物:詹姆斯(意识 流)。 4.行为主义者认为心理学应研究可观察、可操作的行为,强调S-R联结。 5.完形主义者(格式塔)认为心理是一个完形,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6.佛罗伊德提出了本我、自我、超我。 7.1903年,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标志着科学的教育心理学诞生。 8.教师职业角色意识形成的过程:角色认知阶段、角色认同阶段、角色信念阶 段。 9.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会使学生朝向期望的方向去发展。 10.学习分为: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行为规范的学习。 11.根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把学习分为:下位学习、上位学 习、并列结合学习。 12.尝试-错误学习理论的基本规律:效果律、练习律、准备律。 13.知识学习的三个过程:知识获取、知识保持、提取和应用。 14.桑代克用“形状直觉”理论支持了相同元素说。 15.柯勒用“纸下觅食”实验支持了关系转换说,批判了相同元素说。 16.贾德用“水下打靶”实验支持了经验泛化说。 17.知识的分类:陈述性知识(表征方式为命题、命题网络、图式)和程 序性知识(表征方式为产生式)

18.知识的获得:知识的直观、知识的概括。 19.重复、抄写、画线、记笔记属于复述认知策略;口诀记忆法、谐音记 忆法、做笔记属于精细加工策略;列提纲、画图属于组织策略。 20.记忆按内容分为五种:形象、情景、语词逻辑、动作记忆;按时间长 短分为: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容量为7+-2个组块)、长时记忆。 21.创造性的基本特征是发散思维,即求异思维。 22.皮亚杰用“三山实验”说明了幼儿自我中心阶段。 23.态度的结构:认知成分、情感成分、行为成分。 24.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依存——认同——内化。 25.维果斯基提出了最近发展区。 26.刺激控制教学模式基于强化理论;科学探究教学模式基于认知发展学 习理论;现行组织者教学模式基于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 27.服从与从众的区别在于是否为压迫性的。 二、名词解释题 1.学习:就是人和动物所共有的,凭借经验而形成的相对持久,稳定的行为和行为潜能的变化。 2.人格:又叫个性是在先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 3.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 4.从众: 在群体压力之下,个体放弃原有的观点和行为和群众保持一致的现象。 5.记忆: 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应。 6.心理学: 研究人的心理,行为,规律的学科。

心理学知识点汇总

第二部分心理学 1、心理学就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得科学。心理现象又称心理活动,它包括:心理过程、个性心理。 2、心理过程:(1)认知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 (2)情绪情感过程:情绪、情感; (3)意志过程:意志行动得心理过程。 3、个性心理:(1)个性心理倾向性:需要、动机、信念、理想、价值观、世界观等; (2)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性格、气质。 4、心理就是脑得机能,脑就是心理得器官。人得心理得实质:客观现实在人脑中得反映。 5、神经系统就是心理活动得主要物质基础。神经系统得基本活动方式——反射。 6、巴普洛夫第一信号活动:用具体事物作为条件刺激而建立得条件反射系统。“望梅生津”,人与动物共有。 第二信号活动:用语词作为条件刺激而建立得条件反射系统。“谈虎色变”“望梅止渴”,人类特有得。 7、心理学得主要流派 一、构造主义心理学 产生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就是心理学得第一个理论学派,创始人为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她主张用实验得方法来分析人得心理结构,因此,她得流派被称“构造主义心理学”。 二、机能主义心理学 产生于十九世纪末,创始人就是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该学派强调心理学要研究意识得功能,因而被称为“机能主义心理学”。 三、行为主义心理学 由美国心理学家华生于1913年创立,并在世界各国产生很大反响。华生认为:意识就是玄妙得不可捉摸得,心理学不应该研究意识,而应该研究可观察得行为,主张行为就是“刺激-反应”得联结,因此她得流派被称为“行为主义心理学”。 四、格式塔心理学(完形心理学) 1912年诞生于德国,首创人就是韦特海默,代表人物有苛勒、考夫卡。“格式塔”就是从德文而来,意思就是完形或整体。格式塔心理学认为人对事物得认识具有整体性,“整体大于部分之与”,强调从事物得整体来研究心理。五、精神分析学派 由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于1900年创立。她提出要用精神分析得方法(自由联想、释梦)来寻找病人疾病得根源,重视无意识研究。 六、人本主义心理学 人本主义心理学就是20世纪50—60年代在美国产生与发展起来得一种心理学思潮与思想运动,主要代表人物有马斯洛、罗杰斯等。人本主义心理学既反对行为主义(心理学得第一势力)机械得环境决定论,又反对精神分析学(心理学得第二势力)本能得生物还原论,故被称为西方心理学得第三势力。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人与动物本质上完全不同,人得行为主要受自我意识得支配,具有个人发展得潜能,强调这就是理解人得心理与行为得出发点。七、认知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就是现代心理学中新兴得一种思潮。早期得认知心理学就是以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为代表。20世纪20—30年代,皮亚杰建立了“发生认识论”,促进了认知心理学得发展。美国心理学家奈塞尔于1967年发表了《认知心理学》一书,从计算机信息加工得角度研究人得内部心理活动规律,认为要了解人得行为,必须研究它得内部心理活动,重视内部心理过程得研究。简而言之,认知心理学就是研究人们对知识得获得、贮存、提取与应用得过程。 8、注意就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得指向与集中。 注意得特点:指向性、集中性。 注意得功能:选择功能、保持功能、调节与监督功能。 9、注意得分类: 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指没有预定目得,也不需要意志努力得注意。窗外得歌声 有意注意(随意注意):指有预定目得,并需要意志努力得注意。学习、听课 有意后注意(随意后注意):指有预定目得,但不需要意志努力得注意。“盲打”、织毛衣不用瞧 三者关系:紧密联系、协同活动。有意注意可以发展为有意后注意,而无意注意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有意注意。 10、注意得品质:注意得广度、注意得稳定性、注意得分配、注意得转移。

社会心理学重要知识点参考资料

第一章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E . Aronson说:“社会心理学的定义之多,几乎如同社会心理学家的人数之多一样。” 社会心理学定义:社会心理学是从个体与社会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研究特定社会情境中个体的心理和行为的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的学科。 两种社会心理学: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 1908年,美国的社会学家罗斯出版了《社会心理学》,无独有偶,同年,英国的心理学家麦独孤出版了《社会心理学导论》,这两本社会心理学教科书的出版,标志着社会心理学的诞生。 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1. 边缘性学科:心理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是其母科学; 2. 理论性强的应用性学科。 第二章 霍兰德(E.P.Hollander,1976)认为整个社会心理学的历程可分为社会哲学、社会经验论和社会分析学三阶段,而后两个阶段构成了社会心理学的现代历程,与这三阶段相对应的分别是社会心理学的孕育时期、形成时期和确立时期。 孕育时期: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哲学思辨,核心内容是关于“人性”问题的争论。主要有两条线索: 1、苏格拉底、柏拉图:人性由社会决定,“善”由教育而成。 被18世纪康德、卢梭等人所继承:通过改变社会来改变人性。 2、亚里斯多德:人性由生物或本能的力量决定。 被17世纪霍布斯等人所继承:人生来就是邪恶的,所以必须施以法律的强制。 形成时期:本阶段的特点是经验描述。本阶段最有意义的事件,是1908年在美国纽约和英国伦敦同时出版了两本书:美国社会学家罗斯的《社会心理学》和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的《社会心理学导论》。这标志着社会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在理论上有五大直接来源: 1、德国民族心理学:冯特10卷本的《民族心理学》; 2、法国群众心理学:塔德关于模仿和暗示的研究;迪尔凯姆对群体的强调; 3、英国本能心理学: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麦独孤的本能论。 4、经典精神分析学派:(1)本能与社会:本能—潜意识—伊底、自我与超我;(2)集体心理学:集体的原始特性—爱的关系是集体心理的本质—自居作用对集体心理形成的影响;(3)社会和文明的进步:社会的起源—宗教的作用—本能与文明的冲突; 5、社会行为主义学派:巴甫洛夫条件反射与强化律;桑代克联结主义;华生行为主义。确立阶段的特点: 由描述转向实验 由定性分析转向定量研究 第三章 社会心理学研究应遵循的原则有哪些? 一)价值中立原则(二)系统性原则(三)伦理性原则 参与观察法和非参与观察法的定义 ?参与观察法:研究者深入到被观察者中间成为他们的一员,在团体中建立各种关系进行直接观察的方法。 ?非参与观察法:此时观察者完全处于旁观者的立场,不参与被观察者的任何活动。 这种观察法可以使观察者做到客观冷静,但是,这种方法往往会对观察环境和被观察者造成较大的干扰,从而导致观察结果的失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