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段考试题(含解析)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段考试题(含解析)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段考试题(含解析)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段考试题(含解析)

~下学期南宁八中高一年级段考历史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有27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考生将正确的答案填在答题卷中的相应位置。1.中国古代农业的耕作方式经历了从集体劳作到个体农耕的变化,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政府政策的引导 B.国家统一的完成

C.生产工具的进步 D.家庭手工业的山现

2.形成“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观念的社会背景是( ) A.小农经济盛行 B.闭关锁国政策推行

C.商品流通不畅 D.手工业生产技术落后

3.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府户籍登载的主要对象是郡县管理下的交纳赋税的自耕农。官府直接控制下的屯田民、兵士、手工业者等不在其中;私家依附人口、奴婢及流亡人口未纳入官府户籍;寺院僧尼及依附人口也不在户籍中。关于这一时期的户籍登记状况,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封建经济发达,人身自由度增加 B.自耕农和部分依附人口承担官府赋役负担

C.中央集权削弱,多种地方力量并存 D.庄园经济盛行,其实质是自然经济4.隋唐时期我国耕犁已相当完善,其表现是( )

A.耦犁的推广 B.耧车的发明

C.耕耙耱技术的形成 D.曲辕犁的出现

5.唐太宗登基时户数仅有400万户左右,按照一户五口的最低标准计,人口损失近3000万。唐太宗没有像隋文帝那样把官吏派到乡村挨户搜查以增户籍,而是认了这笔糊涂账,并用律文限制子女分家,规定父母在,子女分家就要受处罚。唐太宗这样做是基于( ) A.让利于民,藏富于民B.唐朝百废待兴,无力清理户口

C.贞观之治,国富民强D.隋朝国贫民穷,江山短暂

6.宋代的人口增长在地区上是不同的,南方增长极快。南宋末年,临安府九县人口达到124万,尚不包括不下十万人的军队,以及为数众多难以统计的流动人口。而同时期,伦敦只有2万人,巴黎有4万人,西方最大最繁华的城市威尼斯,也不过10万人口。这主要反映了宋代( )

A.政治中心东迁的趋势B.多子多福的思想观念根深蒂固

C.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D.小农经济较之庄园经济更稳定7.《上海县志》记载,明嘉靖时上海县“外内有事,田家妇女亦助农作,镇市男子亦晓女红”;

当时该地区植棉、摘棉多由妇女完成,而轧花、弹花多是由男子来承担,农闲男子纺纱织布也不足为奇。所以上海四邻又有“男纺女织”之说。这则材料反映了当时( ) A.小农经济开始解体B.家庭内部劳动分工出现变化

C.资本主义萌芽出现D.男尊女卑的社会秩序受到冲击8.史载:康熙年间,苏州府的吴江县棉花的种植面积已经超过粮食的种植面积;松江府所属的太仓州、海门厅、通州等地区,农民种粮者不过十之二三,而种植棉花的已达十之七八;直隶保定一带农村的农民见植棉获利大,往往将种麦子的土地改种棉花。这一现象体现了( )

A.重农抑商政策的废弛B.农业商品化趋势加强

C.个体小农经济的衰败 D.工商业市镇经济繁荣

9.乾隆后期谕旨中提到英国:“在西洋诸国中较强悍,且闻向在海洋有劫掠各国商船之事”。

对1793年马戛尔尼使团提出的通商等要求,谕旨指出:“如此非分于求,究其心怀叵测,不可不留心筹计……因思各省海疆,最为紧要。”据此推断乾隆帝( )

A.以天朝观念应对英国人B.注重维护国家海权完整

C.认清了英国通商的本质 D.对与英国交往有所警觉

10.16世纪初的头几年里,欧洲传统进口香料胡椒的价格在里斯本从每担80杜卡特(当时欧洲流行的一种金币)下降到每担20杜卡特。而同时威尼斯的胡椒价格却从每担42杜卡特涨价至每担80杜卡特。这一史实可以作证的历史现象是( )

A.商业革命B.价格革命C.物种大交换D.美洲大开发11. 16世纪末,西班牙物价水平平均上涨了4倍多,粮食上涨了5倍,英、法、德等国的物价水平平均上涨了2至2.5倍。这一现象导致了( )

A.西班牙成为殖民大国B.资产阶级实力上升

C.封建主力量得到加强D.欧洲普遍陷入贫困

12.19世纪开始时,美国发明家惠特尼为政府大量制造滑膛枪,有访问者对惠特尼的这种革命性技术的基本特点作了恰当的描述:“他为滑膛枪的每个零件都制作了一个模子。

据说,这些模子被加工的非常精确,以至于任何滑膛枪的每个零件都可以适用于其他任何滑膛枪。”惠特尼的“革命性技术”( )

A.揭开美国工业革命的序幕B.提高了工业生产效率

C.诠释了科学理论的重要性D.改进了滑膛枪的结构

13.下表是英国出口值(单位:百万镑)

从表中能得出的信息是( )

A.英国的纺织业在世界市场上保持优势 B.自由贸易促使英国工业结构发生变化C.欧洲国家对消费资料的需求日益扩大 D.英国逐渐丧失了世界贸易的领先地位14.英国议会于1806年通过法令宣布绝对禁止非洲的奴隶贸易,美国于1807年通过了禁止贩奴的法令,法国早在1792年大革命时期就颁布废除奴隶贸易的法令。奴隶贸易被取消的主要原因是( )

A.阻碍了欧美社会的进步B.违背资产阶级自由平等的原则

C.不利于殖民统治的稳定D.不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新要求15.19世纪中期,休闲生活日益受到英国市民的推崇,据1841年《泰晤士报》报道,当伦敦摄政公园开放时,许多市民涌进这个种满绿色植物的公园,感受大自然。材料现象侧面反映出( )

A.工业化提高了市民的文化水平B.城市化推动了人居环境的改善

C.便利的交通促使休闲生活盛行D.经济发展推动了人们生活方式的变迁

16.造成下表中人口比例变化的原因包括( )

16—19世纪英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表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17.下表中英国棉纱售价的变化反映出( )

英国棉纱售价简表(单位:先令/磅)

1786年

38

A

C.工业革命导致生产成本降低D.政府加强调控降低商品价格18.能源短缺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为此各国政府大力倡导研发新能源。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出现的新能源是( )

A.煤炭、石油B.电能、核能C.煤炭、核能D.电能、石油

19.轮船招商局成立后首先遇到美国旗昌轮船公司的竞争。旗昌公司联合其他外国船运公司

将运价压低一半,力图一举击垮新组建的轮船招商局。招商局通过吸纳商股、延揽漕运等方式度过了难关。旗昌公司在竞争中败下阵来,股票下跌一半,濒临破产。轮船招商局决定购并旗昌轮船公司。材料主要说明

A.洋务企业在夹缝中艰难生存 B.民族资本主义与外国资本竞争激烈

C.洋务企业一定程度上抵制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侵略 D.洋务企业实力强于外国资本主义企业

20.清末某大臣认为:中国欲借官厂制器,虽百年亦终无起色,必须准各省广开各厂,令民间自为讲求,如国家欲购枪炮船械机器,均托民厂包办包用,其试不如式者,虽定造亦必剔返,则人人有争利之心,亏本之惧,自然专心致志,实力讲求,以期驾乎西制之上。

对此观点认识正确的是( )

A.此方案不可行,因为当时中国民间无力经营现代工业

B.此人是洋务派代表,认为学习西方技术便可架乎西制

C.此人看到官办企业的重重弊端,鼓励发展民营企业

D.说明清政府内部发生分化,产生了民族资产阶级的代表

21.下表是台湾学者林满红所著的《银线:19世纪的世界与中国》一书中有关近代中国赋税的内容。

数额(单位:元

)

42,293,282

A.自然经济始终占统治地位,田赋在税收中一直占据主导

B.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致使税收结构发生了逆转

C.中华民国成立后,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使两税差距拉大

D.税收结构的变化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政府经济政策的转变

22.鸦片战争以后,地处长江口北岸的通海地区,因运抵的洋纱“条干均匀,不易断头,渐为机户所乐用,作为经纱,于是就出现了洋经土纬的改良土布”。当地众多农户扩大

土布生产而对机纱的大量需求,促使通州大生纱厂在19世纪末应运而生。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洋纱大量涌入导致手工棉纺织业破产 B.自然经济在近代社会始终占主导地位

C.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开始诞生 D.中国近代手工业推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23.第一次鸦片战后中国机械进口约为19万海关两,第二次鸦片战后机械进口不到30万海关两,1894年全国机械进口值总计是112万海关两,1895年到1899年,全国机械进口平均每年大约为200万海关两。1909年到1913年全国机械进口平均每年达700万海关两。这实际上反映出( )

A.列强对华侵略以商品输出为主B.民族工业在甲午战争后获得较快发展

C.中国关税自主权实际有所恢复D.传统手工业基本被大机器工业所取代

24.据学者统计,从1912年到1936年,中国进口轻工业品下降的幅度约有3/4,从占进口总额的一半多,下降到只有14%。1926年,轻工业产品的出口则增加了一倍多。重工业产品主要是机器的进口,1912年占进口总额的13.7%,1936年则增至47%。对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

A.一战期间民族工业有了迅速的发展B.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民族工业仍有发展

C.抗战前轻工业产量得到迅速提升D.我国已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25.“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时期,在英国支持下,国民政府实行币制改革,推行法币政策。

规定以中央、中国、交通三银行(后加中国农民银行)发行的法币代替市面上流通的银元,禁止白银在市面上流通。以后一切完粮纳税及公私款项的支付,一律禁用白银,同时宣布白银国有。这样,法币就成了全国统一的货币。材料反映了( )

A.“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稳定金融

B.此后中国的银价波动性加强

C.国民政府放弃了长期实行的“银本位”制

D.此后法币币值受世界银价波动的影响加大

26、欧洲资本主义的发生与发展大致经历了资本原始积累、自由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对外经济扩张方式各有侧重,以下能对应的是( ) A.商品输出→资本输出→早期殖民 B.早期殖民→资本输出→商品输出

C.早期殖民→商品输出→资本输出 D.商品输出→早期殖民→资本输出

27、某篇文章中出现以下内容:巴拿马运河开通、印度向英国出口棉花、华工赴美修建铁路、法国向俄国输出资本,请判断该篇文章体现的主题是( )

A.美国经济的崛起 B.英国世界工厂地位的确立

C.工业革命在欧洲的扩散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确立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8题21分,第29题 25分,共46分。

28. (21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白居易《朱陈村》

材料二《苏州府志》记载明代苏州纺织业情况是“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机户),计日受值。……若机房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

材料三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则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惟在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之为贵,崇尚朴实,不为华巧。——《清世宗实录》卷57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传统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及其相对应的基本土地制度分别是

什么?古代传统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的内容是什么?(12分)

(2)材料二和材料三分别反映明清时期在工商业发展上的什么内容?他们之间有什么

关系?(9分)

2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5分)

材料一西汉一代,人口激增,其主要原因,除升平之日较多外,为当时帝皇之奖励早婚与发展农业,高祖之后为惠帝,惠帝在位积极采取人口增加政策。依当时之法律,女予十五以上至三十不嫁者有罪,罚出五算(汉代人头税,每人一百二十钱为一算);而产子者或二岁之间免役使,或复三年之算,怀妊者与谷二斛。——高凯《从人口性比例失调看汉初的人口政策》

材料二工厂制度是以机器生产为主的,生产对体力和劳动技能的要求降低了,使大批童工和女工进入劳动力市场,童工的经济价值充分显现。……工人为了生存,只有提高早婚早育和多育率,从而不断地为资本家提供劳动力后备军。据调查,1740~1790年,英国初婚平均年龄25.3岁,1780~1820年降到24.2岁。……从1795年开始,政府先在南部、后在全国推行斯品汉姆兰法,此法规定按人口和物价状况领取救济金……儿童实际上成为一种收入的来源,因而刺激了人口出生率增长。

——黄光耀《工业革命时期英国人口发展的特点及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指出西汉政府增加人口的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10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工业革命时期英国人口出生率增长的原因。(9分)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人口增长的认识。(6分)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C

2.【答案】A 【解析】“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反映了中国传统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模式下的社会生活,故A项正确。其他三项与材料没有直接联系。

3.【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封建经济并不发达,故A 项错误,符合题意;根据材料自耕农承担官府赋役负担,私家依附人口虽未纳入官府户籍,但是其仍然间接承担官府赋役负担,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多种人口不纳入官府户籍登载体现了中央集权的削弱和多种地方力量的并存,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根据所学知识,材料本质上是庄园经济,实质是自然经济,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4.【答案】D

5.【答案】A 【解析】根据题目中“400万户”“损失近3000万”可知唐太宗登基之时,隐匿人口太多,根据“认了这笔糊涂账”“限制子女分家”,可知唐太宗并没有大肆清查户口,只是令每家的后代分割其土地,此即“让利于民,藏富于民”的表现,故A项正确;

唐朝时期是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辉煌时期,故百废待兴不符合,故B项错误;国富民强是唐太宗推行措施的结果,而不是其原因,故C项错误;问题问唐太宗的做法,与隋朝无关,故D项错误。

6.【答案】C 【解析】材料反映出宋代南方经济增长极快,与政治中心东迁的趋势无关,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多子多福的思想观念,故B项错误;宋代南方增长经济极快,南方逐渐超过北方,到南宋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小农经济的稳定性,故D项错误。

7.【答案】B 【解析】小农经济开始解体,是在鸦片战争后,与材料中明嘉靖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中国传统小农经济,是以男耕女织为劳动分工,材料中体现出“田家妇女亦助农作,镇市男子亦晓女红“的变化,故B项正确;材料中只涉及家庭男女分工,并没有体现雇佣关系,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在材料并未体现,故C项错误;劳动分工与男尊女卑不误相关在明代是男尊女卑加强的,故D项错误。

8.【答案】B 【解析】材料中没有出现政府重农抑商政策的变化,故A项错误;材料介绍了三则棉花种植面积超过粮食的例子,棉花属于经济作物,且根据“获利大”这一关键信息,可以判断农民种植棉花是为了投入市场,故B项正确;材料中看不出来小农经济的

衰败,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市镇经济的概况,故D项错误。

9.【答案】D 【解析】天朝观念材料并未体现,故A项错误;材料乾隆帝认为“因思各省海疆,最为紧要”只能说明交往过程中注意防范潜在的威胁,故B项错误;乾隆帝并未认清英国寻求通商的本质,故C项错误;材料“海洋有劫掠各国商船之事”“因思各省海疆,最为紧要”等信息可知乾隆帝看到了潜在的威胁提早做应对计划以备不测,故D 项正确。

10.【答案】A 【解析】依据材料,欧洲传统进口香料胡椒等在西班牙里斯本价格下降和在意大利威尼斯价格上升,体现了欧洲商业和贸易中心的转移,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故A项正确;价格革命是指新航路开辟后,贵金属流入欧洲,使西欧市场的金银贬值,商品价格上升,此与材料信息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物种交换方面的信息,故C项错误;欧洲的香料胡椒是从亚洲进口的,与美洲无关,故D项错误。

11.【答案】B 【解析】西班牙在殖民地搜刮的财富主要用于奢侈享乐,材料与殖民大国无关,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了“价格革命”,资产阶级实力上升,封建贵族实力下降,故B项正确;封建主实力下降,故C项错误;在对外殖民掠夺中,欧洲逐渐富裕起来,故D项错误。

12.【答案】B 【解析】美国的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的纺织业,故A项错误;惠特尼开创了滑膛枪的零件的标准化生产,有利于机器制造业的发展,因此有利于提高工业生产效率,故B项正确;材料并未强调科学理论的重要性,故C项错误;题目反映的是为滑膛枪提供零件,不是改进滑膛枪的结构,故D项错误。

13.【答案】B 【解析】英国纺织业是否在国际市场保持优势,必须通过与其他国家纺织业做比较,表格未体现,故A项错误;表格中有机铁、废铁、煤的出口值在持续快速增长,而纺织业却长时间内增长不太明显,证明产业结构有所变化,故B项正确;题干中英国出口对象不明确,不能判定为欧洲,其次,作为消费资料的纺织品出口值增长,不及有机铁、废铁、煤的增长,故C项错误;同样,没有与别国的比较,也不能断定英国丧失世界贸易的领先地位,而且与所学知识也不符,故D项错误。

14.【答案】D 【解析】黑奴贸易曾为美洲提供了廉价的劳动力,推动了美洲的发展,并且为欧洲的发展积累了大量的原始资本,它极大地促进了欧美社会的发展,故A项错误;

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原则主要是针对资产阶级而言,不是取消奴隶贸易的原因,故B 项错误;18、19世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早已在世界建立殖民体系,因此不是为稳定殖民统治,故C项错误;18、19世纪第一次工业革命兴起,资本主义发展进入垄断阶段,

需要进行资本的扩张,显然进行黑奴贸易不适应发展的新要求,故D项正确。15.【答案】D 【解析】工业化提高了市民的文化水平,这在题干所给的材料中没有体现,故A项错误;由题干信息“1841年”“伦敦”联系所学可知,材料反映了工业革命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故B项错误;工业革命带来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和严重的环境问题,使得这种满绿色植物的公园受到了许多市民的欢迎,与交通工具无关,故C项错误;工业革命推进了英国城市化进程,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变化,故D项正确。

16.【答案】D 【解析】圈地运动开展使英国大农民失去土地,被迫流向想城市,故①正确;

工厂制度确立促进了许多新兴城市的产生,大部分农业劳动力进入城市,转入工业生产,故②正确;电力设施应用属于19世纪70年代之后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时间上与材料不符,故③错误;交通工具变革为了人口的流动提供了便利条件,促进了城市化进程,故④正确,选择D 项符合题意。

17.【答案】C 【解析】在材料中:1786~1830年是指(18世纪80年代~19世纪30年代)英国并未出现经济危机,故A项错误;单纯从面纱售价下降,无法得出国内市场饱和激化供求矛盾,故B项错误;从时间上判断,此时英国处于工业革命时期,劳动效率的提高,价格下跌,故C项正确;英国政府采用的是自由放任政策,并未采取措施降低商品价格,故D项错误。

18.【答案】D

19.【答案】C 【解析】中国近代的“夹缝”指的是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的联合进攻和压迫,材料轮船招商局本身就是清政府内部洋务派创办,材料没有显示遭受到“夹缝”,结果也不能反映“艰难生存”,故A项错误;轮船招商局是洋务企业而不是民族资本,故B项错误;材料显示外国资本在和洋务企业竞争的过程中失败,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只是个别外资企业竞争失败,不能推广为洋务企业实力强于外国资本,故D项错误。

20.【答案】C 【解析】根据此题中“中国欲借官厂制器,虽百年亦终无起色,……令民间自为讲求……以期驾乎西制之上。”,鼓励民间发展企业故A项错误;认为学习西方技术便可架乎西制与“以期驾乎西制之上”不符,材料所阐述观点应该是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故B项错误;问题中分两层含义:“中国欲借官厂制器,虽百年亦终无起色”陈述官营的不足的问题,后解决的的措施,故C项正确;清政府是地主阶级,存在创办企业,也是自强求富的影响下,巩固清王朝的统治为出发点,故D项错误。

21.【答案】D 【解析】田赋一直占据主导,与材料中“1911年田赋百分比27”不符,故A

项错误;甲午中日战争以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与材料中“1890年田赋百分比44”“工商税百分比56”不符,故B项错误;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与材料中最迟为“1911年”不符,故C项错误;封建统治者大多继承重农抑商政策,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以确保赋役征派和地租征收,巩固封建统治,材料中1842年后“工商税”比重上升反映了近代政府经济政策的转变,故D项正确。

22.【答案】D 【解析】由材料“洋纱‘条干均匀,不易断头,渐为机户所乐用’”“当地众多农户扩大土布生产而对机纱的大量需求”得知,洋纱大量涌入并未导致手工棉纺织业破产,故A项错误;材料提供的信息有限,不能充分说明自然经济在近代社会始终占主导地位,故B项错误;依据所学,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于19世纪60、70年代,故C 项错误;众多机户大量使用机纱生产使其加深了对西方机器生产的了解,促使更多像大生纱厂一样的近代民族工业诞生,故D项正确。

23.【答案】B 【解析】列强对华侵略以商品输出为主是在甲午战前,甲午战后,列强对华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故A项错误;民族工业使用机器生产,机械进口量不断增加与民族工业发展有关,故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机械进口量不断增加,不能说明中国关税自主权实际有所恢复,故C项错误;机械进口量不断增加,说明传统手工业向机器工业转变,但不能说明传统手工业基本被大机器工业所取代,故D项错误。

24.【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从1912年到1936年,中国进口轻工业品下降的幅度约有3/4,从占进口总额的一半多,下降到只有14%。”说明此时中国轻工业品生产不断增加,这与一战期间民族工业有了迅速的发展有关,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是在1912年至1927年,根据材料可以看出,“1912年到1936年”中国民族工业有了发展,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抗战前是在1937年前,根据材料可以看出,“1912年到1936年”中国民族工业有了发展,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近代中国民族工业主要是轻工业,重工业基础薄弱,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

25.【答案】C 【解析】“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国民政府统治,故A项错误;

中国的银价波动性加强是在解放战争后期,故B项错误;材料中“禁止白银在市面上流通……一律禁用白银,同时宣布白银国有”说明传统“银本位”制遭到放弃,故C项正确;法币币值受世界银价波动的影响加大材料中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

26. C

27. D

28.(1)小农经济(3分)封建土地私有制(3分)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6分)

(2)出现资本主义萌芽(2分);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政策(2分);重农抑商政策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5分)

29、【答案】(1)措施:通过立法推行早婚政策:对生育者给予一定的奖励。(4分)

影响:促进人口激增;保证农业生产对劳动力的需要,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也给社会稳定带来一定影响。(6分)

(2)原因:机器生产对体力要求放宽,童工也可能胜任;工人阶级为维持生存而多育;

英国政府救济政策的影响。(9分)

(3)认识:人口增长既是一定时期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结果,也与政府的人口政策密切

相关;人口增长不仅能提供必要的社会劳动力,同时也会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一定的压力;人口增长要与社会经济发展、资源环境条什相适应;等等。(6分,任答其中两点且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给分)

【解析】(1)第一小问措施,根据材料一“……依当时之法律,女予十五以上至三十不嫁者有罪,罚出五算……”得出措施一:通过立法推行早婚政策;根据材料一“……而产子者或二岁之间免役使,或复三年之算,怀妊者与谷二斛……”得出措施二:对生育者给予一定的奖励。第二小问影响,根据材料一“……之奖励早婚与发展农业……”得出:促进人口激增;保证农业生产对劳动力的需要,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根据材料一“……人口激增,其主要原因,除升平之日较多……”得出:给社会稳定带来一定影响。

(2)根据材料二“……工厂制度是以机器生产为主的,生产对体力和劳动技能的要求降

低了……”得出原因一:机器生产对体力要求放宽,童工也可能胜任;根据材料二“……

工人为了生存,只有提高早婚早育和多育率……”得出原因二:工人阶级为维持生存而多育;根据材料二“……政府先在南部、后在全国推行斯品汉姆兰法……儿童实际上成为一种收入的来源……”得出原因三英国政府救济政策的影响。

(3)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政府政策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可以从社会经济和政府政

策对人口增长的影响、人口增长对社会经济和政府政策的影响、人口增长与两者的相协调的角度进行作答。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