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16讲课后作业答案

第16讲课后作业答案

第16讲课后作业答案
第16讲课后作业答案

第二章/第二节:我国对外贸易管制的主要制度(二)(有作业)(2014年新版)

1、下列非关税措施中,()是国家为了管制对外贸易,规定进口商品必须领取许

可证件,否则一律不许进口的一种贸易管理制度。

A. 关税措施

B. 进口配额制

C. 许可证制度

D. 歧视性的政府采购政策

A B C D

标准答案:C

答案解析:参考许可证制度的概念。

2、下列不属于鼓励出口措施的是()。

A. 出口信贷

B. 自动出口限额制

C. 出口补贴

D. 出口信贷国家担保制

A B C D

标准答案:B

答案解析:自动出口限额制属于非关税措施,是对出口进行控制,而不是鼓励,故错误。

3、下列关于保税区的表述正确的是()。

A. 进口商品进入保税区可暂不缴纳进口税,如再出口,不缴纳出口税

B. 进口商品进入保税区需缴纳进口税,如再出口,不缴纳出口税

C. 进口商品进入保税区可暂不缴纳进口税,如再进入所在国的国内市场,不缴纳进

口税

D. 进口商品进入保税区需缴纳进口税,如再进入所在国的国内市场,不缴纳进口税

A B C D

标准答案:A

答案解析:进口商品进入保税区可暂时不缴纳进口税;如再出口,不缴纳出口税;

如要进入所在国的国内市场,则须办理报关手续,缴纳进口税,故A选项正确。

4、下列关于对外贸易管制政策的特点表述错误的是()。

A. 是一国对外政策的体现

B. 是因时间而变化的

C. 是因形势而变化的

D. 以对出口的管制为重点

A B C D

标准答案:D

答案解析:D选项,应当是以对进口的管制为重点,故此项表述错误。

5、我国目前对对外贸易经营者的管理实行()。

A. 自由进出制

B. 登记和核准制

C. 审批制

D. 备案登记制

A B C D

标准答案:D

答案解析:我国对对外贸易经营者的管理,实行备案登记制。故D选项正确。

6、属于自由进出口的技术,申请人凭()办理外汇、银行、税务、海关等相关的手续。

A. 技术进出口合同登记证

B. 自动进口许可证明

C. 自动进口许可证

D. 科技部的批文

A B C D

标准答案:A

答案解析:属于自由进出口的技术,实行技术进出口合同登记管理。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规定的文件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对技术进出口合同进行登记,申请人凭“技术进出口合同登记证”,办理外汇、银行、税务、海关等相关手续。故A选项正确。

7、WTO规则允许成员方使用贸易救济手段来保护国内产业不受损害,其中()既可以采取提高关税的形式也可以采取数量限制的形式。

A. 反倾销

B. 反补贴

C. 保障措施

D. 关税配额

A B C D

标准答案:C

答案解析:对外贸易救济措施包括: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其中反倾销、反补贴主要采用征收反倾销税、反补贴税及担保的形式,而保障措施中的最终保障措施可以采取提高关税、数量限制的形式,故C选项正确。

8、临时反倾销措施实施的期限,自临时反倾销措施决定公告规定实施之日起,不超过()个月,特殊情况,可以延长至()个月。

A. 6,12

B. 5,8

C. 4,9

D. 3,6

A B C D

标准答案:C

答案解析:注意掌握对外贸易救济措施的实施期限。临时反倾销措施实施的期限,自临时反倾销决定公告规定实施之日起,不超过4个月,特殊情况下,可以延长至9个月。

9、反补贴、反倾销针对()不公平贸易而采取的措施。

A.进口产品激增的情况

B.价格歧视

C.国别歧视

D.数量

A B C D

标准答案:B

答案解析:反补贴、反倾销针对的是价格歧视,故选B。

10、()是针对的是进口产品激增的情况而采取的对外贸易救济措施。

A.反倾销

B.反补贴

C.保障措施

D.知识产权措施

A B C D

标准答案:C

答案解析:保障措施针对的则是进口产品激增的情况,故选C。

11、最终保障措施的实施期限一般不超过()年,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保障措施全部实施期限不得超过()年。

A.2;5

B.4;10

C.5;8

D.10;20

A B C D

标准答案:B

答案解析:最终保障措施的实施期限一半不超过4年,保障措施全部实施期限(包括临时保障措施期限)不得超过10年,故B选项正确。

12、我国出入境检验检疫的主管部门是()。

A.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B. 海关

C. 商务部

D. 发改委

A B C D

标准答案:A

答案解析:出入境检验检疫的主管部门是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故选A。

13、对外贸易管制的目的包括()。

A. 保护本国经济利益

B. 发展本国的经济

C. 推行本国的外交政策

D. 行使国家职能

A B C D

标准答案:A,B,C,D

答案解析:对外贸易管制的目的包括:(1)保护本国经济利益,发展本国的经济;(2)推行本国的外交政策;(3)行使国家职能,故选ABCD。

14、下列属于贸易管制所涉及的法律渊源的是()。

A. 宪法

B. 行政法规

C. 地方性法规

D. 相关的国际条约

A B C D

标准答案:A,B,D

答案解析:C选项,对外贸易管制的法律渊源不包括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故错误。

15、货物、技术进出口许可管理制度是我国进出口许可管理制度的主体,其管理包括():

A.禁止进出口的货物和技术

B.限制进出口的货物和技术

C.自由进出口的技术

D.自由进出口中部分实行自动许可管理的货物

A B C D

标准答案:A,B,C,D

答案解析:货物、技术进出口许可管理制度包括:禁止进出口的货物和技术、限制进出口的货物和技术、自由进出口的技术以及自由进出口中部分实行自动许可管理的货物。故ABCD选项均正确。

16、下列属于国家禁止出口的是()。

A. 犀牛角、虎骨、麝香

B. 硅砂、石英砂

C. 劳改产品、木炭

D. 商业性出口的红豆杉

A B C D

标准答案:A,B,C,D

答案解析:注意掌握禁止进出口货物管理涉及的具体商品名称。犀牛角、虎骨、麝香同时列入《禁止进/出口货物目录》;硅砂、石英砂、木炭列入《禁止出口货物目录》;劳改产品、商业性出口的红豆杉属于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命令禁止出口的额商品。由此可知ABCD选项均正确。

17、下列属于国家禁止进口的是()。

A.四氯化碳

B.犀牛角、虎骨

C.氯酸钾、硝酸铵

D.旧衣服

A B C D

标准答案:A,B,C,D

答案解析:四氯化碳、犀牛角、虎骨同时列入《禁止进/出口货物目录》;氯酸钾、硝酸铵、旧衣服属于海关规章停止进口的货物,故ABCD选项均正确。

18、国家禁止进口():

A. 犀牛角

B. 天然砂

C. 木炭

D. 氯酸钾

A B C D

标准答案:A,D

答案解析:A选项,犀牛角同时列入禁止进/出口货物目录,故此选项正确;BC选项,天然砂、木炭仅列入禁止出口货物目录,而进口不禁止,故错误;D选项,氯酸钾属于海关规章停止进口的货物,故正确。综上所述,本题AD选项正确。

19、目前,列入我国《禁止出口货物目录》的商品有()。

A. 麝香

B. 麻黄草

C. 木炭

D. 硅砂

A B C D

标准答案:A,B,C,D

答案解析:麝香同时列入禁止进/出口货物目录,麻黄草、木炭、硅砂仅列入禁止出口货物目录,本题选择列入《禁止出口货物目录》的商品,故ABCD选项均正确。

20、下列关于关税配额管理的表述,正确的是():

A.关税配额是一种绝对数量的限制

B.关税配额管理以关税为杠杆限制进口

C.配额内进口的,按照关税配额税率征税

D.配额外进口的,按照配额外税率征税

A B C D

标准答案:B,C,D

答案解析:关税配额管理是对外贸易经营者经国家批准取得关税配额证后允许按照关税配额税率进口,如超出限额则按照配额外税率征税进口。即对于超出配额数量的部分,不是绝对的不允许进口,而是征收较高的关税,是利用关税为杠杆进行相对数量的限制。由此可知BCD选项表述正确。

21、我国出入境检验检疫制度内容包括()。

A. 进出口商品检验制度

B. 进出境动植物检疫制度

C. 国境卫生检疫制度

D. 法定检验商品

A B C D

标准答案:A,B,C

答案解析:出入境检验检疫制度的内容包括:进出口商品检验制度、进出境动植物检疫制度、国境卫生监督制度。

22、我国商品检验制度的种类有()。

A. 法定检验

B. 合同检验

C. 公证鉴定

D. 委托检验

A B C D

标准答案:A,B,C,D

答案解析:我国商品检验的种类包括:①法定检验;②合同检验;③公证鉴定;④委托检验,故选ABCD。

23、自由贸易政策提倡国家广泛利用各种限制进口的措施和设置各种障碍保护本固市场免受外国货物、服务与技术的竞争,并采取各种措施促进本国商品和服务的出口。

对错

标准答案:错

答案解析:本题叙述的是保护主义贸易政策的内容,故错误。

24、关税措施是指以关税的经济手段来激励输入和输出。

对错

标准答案:错

答案解析:关税措施是指以关税的经济手段来限制输入,激励输出,故错误。

25、对外贸易管制是一种强制性行政管理行为。

对错

标准答案:对

答案解析:对外贸易管制是一国对外贸管理形式之一,是政府的一种强制性行政管理行为。

26、我国目前所签订生效的各类国际条约,虽然不属于我国国内法的范畴,但就其效力而言可视为我国的法律渊源之一。

对错

标准答案:对

答案解析:贸易管制所涉及的法律渊源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以及相关的国际条约。

27、我国对于旧衣服采取限制进口管理。

对错

标准答案:错

答案解析:旧衣服属于旧服装,属于海关规章停止进口的商品,属于禁止进口管理,而不是限制进口管理,故错误。

28、国家禁止进出口滴滴涕。

对错

标准答案:对

答案解析:滴滴涕属于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命令禁止进出口商品的范围,应禁止进出口。

29、目前,我国对属于世界濒危物种管理范畴的犀牛角和虎骨仍列入禁止进出口的商品范围。

对错

标准答案:对

答案解析:犀牛角、虎骨、麝香同时列入《禁止进/出口货物目录》(第一批)。

30、按规定,国家规定有数量限制的出口货物,实行许可证件管理;其他限制出口货物,实行配额管理。

对错

标准答案:错

答案解析:按规定,国家规定有数量限制的出口货物,实行配额管理;其他限制出口货物,实行许可证件管理。本题叙述刚好相反,故错误。

31、出口配额招标管理是采取直接分配方式进行分配。

对错

标准答案:错

答案解析:出口配额招标管理采取招标分配的原则,而不是直接分配方式进行分配,故错误。

32、国家实行限制进出口管理的技术,必须依照国家有关部门规定取得国务院商务部主管部门或者由其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许可,方可进出口。

对错

标准答案:对

答案解析:国家实行限制进出口管理的技术,必须依照国家有关部门规定取得国务院商务部主管部门或者由其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许可,方可进出口。

33、我国对于实行出口配额限制的出口货物,需凭配额证明到商务主管部门申领出口许可证。

对错

标准答案:对

答案解析:我国对于实行出口配额限制的出口货物,采用的是配额与许可证相结合的形式,需事先获得配额证明,再凭配额证明申领出口许可证。

34、自动进口许可管理是在任何情况下对进口申请一律予以批准的进口许可制度。

对错

标准答案:对

答案解析:自动进口许可管理是在任何情况下对进口申请一律予以批准的进口许可制度。这种进口许可实际上是一种在自由进口货物进口前对其进行自动登记的许可制度。

35、反补贴、反倾销和保障措施都属于贸易救济措施。反补贴、反倾销措施针对的是进口产品激增的情况,保障措施针对的则是价格歧视这种不公平贸易行为。

对错

标准答案:错

答案解析:反补贴、反倾销措施针对的是价格歧视这种不公平贸易行为,保障措施针对的则是进口产品激增的情况。而题目的表述正好相反,故此题表述错误。

36、临时保障措施的实施期限以200天为限,自临时保障措施决定公告规定实施之

日起算。

对错

标准答案:对

答案解析:临时保障措施的实施期限,自临时保障措施决定公告规定实施之日起,不得超过200天。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十六年前的回忆的写法

十六年前的回忆课件的写法 语文 亲爱的轮回40U2014-11-09 优质解答 一、教材解读 1.课文简说. 本文通过对李大钊被捕前到被捕后的回忆,展示了革命先烈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 神和面对敌人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敬仰与深切的怀念.除开头 外,文章是按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被害后的顺序来叙述的.被捕前写父亲烧掉 文件和书籍,工友阎振三被抓,反映出形势的险恶与处境的危险;被捕时写了敌人的 心虚、残暴与父亲的处变不惊;法庭上描写了李大钊的镇定、沉着;被害后写了全 家的无比沉痛. 本文是回忆录.作者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回忆了父亲被害的全过程,内容真实 可信,语言朴素自然,既具有文学价值,又具有很强的史料价值. 选编这篇课文的主要意图,一是使学生借助课文,激发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二是 引导学生领悟课文前后照应的写法. 本课的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了解李大钊同志被害的过程,感受李大钊的高贵 品质.难点是对本课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需要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来理解.有条件 的要指导学生搜集资料,在相互交流中加深理解. 2.词句解析. (1)对句子的理解. ①父亲是很慈祥的,从来没骂过我们,更没打过我们.我总爱向父亲问许多幼稚可笑 的问题.他不论多忙,对我的问题总是很感兴趣,总是耐心地讲给我听.这一次不知道 为什么,父亲竟这样含糊地回答我. 作者当时年纪小,对父亲为什么烧掉书籍和文件不理解.她好奇地问父亲,却只得到 一个含糊的回答.这同父亲平常不管工作多忙、不管女儿提出的问题多么幼稚可笑, 都耐心地回答和解释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为什么会这样?这是因为当时的局势十分严 重,不是同孩子谈心的时候,而且像防止革命的书籍和文件落到敌人手里这样的事情,也不是几句话能说清楚的.这里写出了李大钊同志对待亲人慈爱和善与对待工作认 真严肃两个方面的统一. ②局势越来越严重,父亲的工作也越来越紧张.他的朋友劝他离开北京,母亲也几次 劝他.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母亲只好不再说什么了. 在严重的局势下,同志和亲人劝李大钊离开北京,但他坚决不肯,当时李大钊同志是 北京党组织的负责人,他把革命工作看得比什么都重要.他完全明白形势的险恶、处 境的危险,但决不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这表现了他对革命高度负责的精神. ③在法庭上,我们跟父亲见了面.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 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父亲虽受敌人的折磨,但依旧沉着、慈祥.“没戴眼镜”“乱蓬 蓬的长头发”说明敌人对李大钊施了重刑,“平静”说明李大钊经历残酷的折磨后 依旧坚强,“慈祥”充分体现了李大钊对亲人的爱. ④父亲瞅了瞅我们,没对我们说一句话.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 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 心.

《十六年前的回忆》说课稿

《十六年前的回忆》说课稿 一、说教材 《十六年前的回忆》这篇课文是革命先驱李大钊的女儿李星华写的一篇关于父亲的回忆录。作者采用第一人称,回忆了父亲被捕前到被捕后壮烈牺牲的过程,展示了革命先烈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和面对敌人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敬仰与怀念之情。整篇文章采用倒叙的写法,开头回忆了父亲被害的日子,接着按照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被害后的顺序叙述。文章开头提出十六年前的1927年4月28日是父亲的被难日,结尾又强调母亲嘱咐自己要记住父亲被害的日子,这样首尾呼应,充分显示了敌人的凶残和革命者的英勇。学习本文,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阅读,理解课文,并适当展开讨论,使学生深入体会李大钊同志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和在敌人面前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 二、说教学目标 1.会写15个生字,重点理解“含糊、纷乱、僻静、恐怖、严峻、勉强”等词语。 2.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的写作顺序,梳理这篇回忆录主要记叙了哪些事。 3.理解文章内容,感受革命先烈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和面对敌人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受到革命传统教育。

4.体会作者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来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学习课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表达方法。 三、说重难点 1.教学重点: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的写作顺序,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李大钊同志的伟大精神和可贵品质。教学难点从对李大钊同志被捕前后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中,体会其精神品质;领悟课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表达方法。 2.教学难点:掌握“包”字的笔顺书写规则;观察插图,联系生活,体会心情,读好对话 四、说教法学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语文素养以及合作探究精神、创新精神,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因此教学时,我准备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以读代讲法: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在读中体会李大钊的高尚品质。 自主、合作、探究法:学生之间相互启发、补充,实现思维碰撞,在讨论中感悟李大钊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和面对敌人坚贞不屈 的高尚品质。为了完成本课教学目标,突出重点,在教学时充分利用课件,先自学课文让学生通过欣赏图片来加深对课文的认识。同时还让学生自主归纳学习,并带着问题在小组内合作学习,共同讨论,交

新概念英语第二册课后练习答案lesson13

新概念英语第二册课后习题答案详解Lesson 13 练习答案Key to written exercises 1.关键句型练习答案 A will be arriving (1.2); will be coming (1.3); will be meeting (1.4); will be singing (1.5); will be staying (1.6); will be trying (1.8) C 1 I'll be ironing the clothes. 2 The train will be arriving in a few minutes. 3 We'll be seeing you in the morning. 4 We'll be watching the match. 5 He'll be correcting exercise books. 2.难点练习答案 1 It's George's. 2 It's Jean's. 3 It's that woman's. 4 I like Keats' poetry best. 5 They're the children's. 6 They're the soldiers'. 7 I'll leave in six hours time. 8 There was a hundred pounds' worth of damage. 3.多项选择题答案 1. b根据课文第3-4行They will be coming…and most of the young people in townwill…,只有b. mainly the young people 与课文内容相符合,而其他3个选择都不符合课文内容。 2. d根据文章第7-8行...the police will have a difficult time, they will betrying to keep order.只有d. to preventtrouble(防止麻烦)最符合文章的意思,它说明警察去那的目的,而其它3个选择都表示原因,不能准确表达文章的含义。 3. b需要选同前面句子中的most of (大多数)意思相近的词或短语。a. A lot(许多)后面应该有of, 与most of意思不同;c. Some(一些)不是most of 的同义词,语法上也讲不通;d. Many(许多)也不是most of的同义词,且有语法错误;只有b. Nearly all(几乎所有的)同most of 的意思最接近,也最符合语法。 4. c只有c. long will they be 最符合语法和题目意思。a. long they will be不是疑问句形式,不合乎语法规则;b. they will be 不合乎语法,也不合乎题目意思;d. long they be不合乎语法。 5. a只有a.in才最接近前面句子中的during 的含义,而其他3个选择都在意思上讲不通。 6. b只有b. as usual(通常)才能使这个句子意思完整,语法正确,而其他3个选择都不符合习惯用法和语法。 7. b这个句子的主语police(警察)是表示复数意义的名词,因此它后面的谓语动词应该是复数形式的。A. is 和d. was都是第3人称单数形式;c. will 不能同现在分词构成谓语动词;只有b. are 是复数形式,最符合语法。 8. c这是以So 引导的从句,要和前面的句子,They are pop singers(流行歌手)构成因果关系。 a. they arefolk singers(他们是民间歌手)与前一句意思不符合;b. they are publicsingers(他们是公众歌手)意思也不对;d. no one likes them(没人喜欢他们)不能与前一句构成因果关系;只有c.

最新十六年前的回忆公开课教案

10、十六年前的回忆 时间:2013年3月20日班级:六年级(1)班 执教教师:谢秀云指导教师:林娜温炯辉【教学目标】 1、研读语句,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2、了解李大钊在被捕前、被捕时和被捕后与敌人作斗争的事迹,受到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 3、领悟课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表达方法。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在品词析句中,了解李大钊在被捕前、被捕时和被捕后与敌人作斗争的事迹,受到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 [课时安排]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1、学生准备:收集与课文有关的背景资料。 2、教师准备: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课文按照时间顺序写“我”回忆了父亲的哪些事情? 2.导入新课。 二、品词析句,感悟形象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重点读读描写李大钊被捕前、被捕时、被捕后的语句,把你最受感动的地方勾画出来,做好批注,然后和同学们交流自己的体会。 (一)交流“被捕前”这部分。 1.指名交流最受感动的地方。 2.教师相机出示重点段,学生扣住段中的重点句子,先议后读。 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母亲只好不再说什么了。 (1)生选读课文第七自然段,并表达自己的感受。 (2)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上挂至课文的2-6自然段的内容,通过体会“局势越来越紧张”,感受人物的内心。 (3)引导学生扣住段中的关键词句进行有感情朗读。 (二)交流“被捕时”这部分 1.“可怕的一天果然来了”指什么?指李大钊被捕的那天,4月6日清晨。

2.汇报交流描写父亲的语句和描写敌人的语句,并说说从这些语句中分别体会到什么,进而感悟对比的写法。 3.小结,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交流“法庭上”这部分 1.汇报交流:“我”在法庭上见到父亲是什么样子的?并说说从中体会到什么。 2.补充资料,升华情感,指导朗读。 三、体会悲痛,感悟写法。 1.父亲被北洋军阀张作霖杀害了,全家人的心情都怎样?(悲痛)从哪里看出来? 2.汇报悲痛的心情。 3.最后三个自然段与开头有什么联系?你觉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小结,完成导练达标。 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总结全文。 2.清明节很快就要来临了。面对李大钊烈士遗像,你会说什么? 3.引导课外阅读:在为革命胜利的斗争中,还有很多像李大钊一样的革命先辈。我们深情缅怀他们,我们的民族为他们而骄傲!下课后,同学们可以结合第65页“课外书屋”的提示,去阅读一两本革命题材的小说。然后,把你收集到的革命烈士、革命老前辈的故事在小组里交流。 板书设计:10 十六年前的回忆 被捕前对革命高度负责 被捕时处变不惊 法庭上坚贞不屈 被害后

(完整版)十六年前的回忆说课稿(2)

十六年前的回忆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 《十六年前的回忆》是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组的一篇讲读课文。本文通过对李大钊被捕前到被捕后的回忆,展示了革命先烈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和面对敌人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敬仰与深切的怀念。除开头外,文章是按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被害后的顺序来叙述的。被捕前写父亲烧掉文件和书籍,工友阎振三被抓,反映出形势的险恶与处境的危险;被捕时写了敌人的心虚、残暴与父亲的处变不惊;法庭上描写了李大钊的镇定、沉着;被害后写了全家的无比沉痛。 本文是回忆录。作者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回忆了父亲被害的全过程,内容真实可信,语言朴素自然,既具有文学价值,又具有很强的史料价值。本组课文,既是对学生已有语文读写基本功的复习和巩固,又是今后各方面语文水平进一步提高的重要基础,使教学前后衔接,环环相扣。结合导读的要求以及所选的课文可以看出,这组教材的重点训练项目是综合运用以前学到的语文基本功,来阅读、理解课文,学习作者有条理地叙事和表达感情的方法,并在提高理解、表达和观察能力的同时,受到热革命传统教育。 选编这篇课文的主要意图,一是使学生借助课文,激发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二是引导学生领悟课文前后照应的写法。 2、教学目标 (1)读读记记“含糊、尖锐、僻静、恐怖、粗暴、制服、宪兵、魔鬼、肥胖、苦刑、残暴、匪徒、拘留、窝头、姥爷”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李大钊在被捕前、被捕时和被捕后与敌人作斗争的事迹,受到生动的革命传统教

育。 (4)领悟课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表达方法。 3、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了解李大钊同志被害的过程,感受李大钊的高贵品质。(2)教学难点:对本课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需要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来理解。 二、说教法和学法本篇课文主要记述了革命先辈李大钊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和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因为学生对革命历史缺乏生活体验,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学习本文,。首先,其次,要引导学生在自读的过程中找出需要深入体会的句子,如描写李大钊被捕前、被捕时和被捕后言行的句子,发表自己的见解,并与同学讨论,使学生深入体会李大钊同志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和在敌人面前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 。 学法: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和对比法,教师讲授法! 加深领会李大钊同志的革命精神 三、说教学过程在明确了教学目标,把握了教学重点和难点的基础上,本着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我对本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程序作了如下安排:全文共学习两课时,第一课时,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并借助语言文字感受李大钊同志的革命精神,受到革命传统的熏陶感染。第二课时,引导学生在感知课文内容,把握文章情感的基础上,进行研读训练,学习作者是如何运用语言文字前后连贯、首尾呼应地叙述事情经过,表达思想感情的,从而进一步理清文章思路,训练语言表达。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更好地完成课程标准所强调、追求的“加强综合,突出重点,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要求呢?又如何体现新的课程改革所注重的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呢?我认为,关键要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机地结合起来,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功能,注意教

新概念英语第二册课后练习题答案详解(第13课)

新概念英语第二册课后练习题答案详解(第13课) 新概念英语第二册课后习题Lesson 13 1. b 根据课文第3-4行They will be coming…and most of the young people in town will…,只有b. mainly the young people 与课文内容相符合,而其他3个选择都不符合课文内容。 2. d 根据文章第7-8行...the police will have a difficult time, they will be trying to keep order.只有d. to prevent trouble(防止麻烦)最符合文章的意思,它说明警察去那的目的,而其 它3个选择都表示原因,不能准确表达文章的含义。 3. b 需要选同前面句子中的most of (绝大部分)意思相近的词或短语。 a. A lot(很多)后面应该有of, 与most of 意思不同;c. Some(一些) 不是most of 的同义词,语法上也讲不通;d. Many(很多)也不是most of 的同义词,且有语法错误;只有b. Nearly all(几乎所有的)同 most of 的意思最接近,也最符合语法。 4. c 只有c. long will they be 最符合语法和题目意思。 a. long they will be 不是疑问句形式,不合乎语法规则;b. they will be 不合乎语法,也不合乎题目意思;d. long they be 不合乎语法。 5. a 只有a.in才最接近前面句子中的 during 的含义,而其他3个 选择都在意思上讲不通。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

11《十六年前的回忆》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1.读读记记“含糊、尖锐、僻静、恐怖、粗暴、制服、宪兵、魔鬼、肥胖、苦刑、残暴、匪徒、拘留、窝头”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李大钊在被捕前、被捕时和被捕后与敌人作斗争的事迹,受到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4.领悟课文前后照应的表达方法。 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默读课文,自主思考。 2.引导学生体会按时间顺序表达的写法。 3.引导学生细读文本,抓住李大钊的言行体会他对亲人的爱,对革命事业的忠贞。 4引导学生体会对比描写的作用。5.引导学生体会课文前后照应的写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作者对于李大钊的深深怀念。感受李大钊忠于革命事业的高贵品质和在敌人面前坚贞不屈的伟大精神,激发学生对先烈的崇敬。培养学生爱国、爱党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借助语言文字感受李大钊同志的革命精神。教学难点 联系当时背景,理解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准备 1.收集关于李大钊的资料。 2.自学生字新词。 3.教师准备本课课件。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读记词语。 2、了解本课的叙述顺序。 3、通过对李大钊语言的描写,感受李大钊对家人的关爱,对革命工作的高度负责。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今天是个什么日子吗?今天就是个平平常常的日子,一个李老师和大家相识的日子。那我再写一个日子(板书4月28日),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日子呢?对于一个人来说这是一个刻骨铭心的日子,是一段难以忘记的回忆,是一段惨痛的经历。她给这段记忆起了一个名字叫《十六年前的回忆》。(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效果,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了解“回忆”内容。 1、检查字词,理清顺序。 (1)自由读两遍。 (2)开火车读。(智慧接力棒一棒接一棒) (3)刚才出示的词语中有一个词语是“不明白”的意思,是哪个词语? (4)在这11个词语中有一个词语,其中一个字是令一个字的偏旁部首,这是哪个字? (5)这11个词语里面有一个词语是说的是一个人,而且这个词里面还有一个字特别难写,这个词语是什么? 2、检查课文预习,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1)课文写的是谁的回忆,回忆的是谁?(李大钊)你了解李大钊吗?交流关于李大钊的资料。 (2)十六年前是指哪一年?由此我们知道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应该是哪一年? (3)十六年前的事情了,过了这么多年,为什么作者还难以忘记,到底十六年前发生了什

小学语文《十六年前的回忆》获奖说课稿

小学语文《十六年前的回忆》获奖说课稿 《十六年前的回忆》是新课标六年级小学语文第三组教材中的一篇讲读课文,这篇课 文主要讲的是作者回忆父亲李大钊同志被捕前,被捕,被审,被害的经过,从而表达了李 大钊忠于革命事业的精神和在敌人面前坚贞不屈,不惜献身的嵩高品质,也使我们认识到 当时反动军阀狠残暴的本质。根据这一课文的内容,在这一课时教学中我设计了如下的教 学目标: 1、联系上下文,体会语感,辨析“沉重”、“沉着”等词,并用词造句。 今天,我们的幸福生活是由无数革命先烈的生命换来的,我读了《十六年前的回忆》 这篇文章后,深受感触。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李大钊早出晚归地工作。为了保护共产党, 他把书和有字的文件烧掉了。在监狱和法庭上,他大义凛然,保持着自己的冷静。直到1927年4月28日,被绞刑牺牲。 2、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李大钊忠于革命、忠于党,不惜献身的高贵品质。 3、学习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写作方法。 课文较长,故事又有一定的历史背景,再加上学生不了解当时的社会局势,对于一些 重点词句的理解必定没有多深的感触。所以学习课文前,我一再布置让学生去查找相关资料。事实证明,学生搜集的课外补充资料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基于以上的课文内容和教学目标:我们可以看出本课的教学重点是: (1)理解课文“被捕”与“被审”两部分,体会李大钊同志沉着,临危不惧的革命精 神和坚贞不屈、大义凛然rán、不惜献身的革命气概; 出示练习:《十六年前的回忆》采用_________的表达方法,我们以前学过的文章 _________ 也采用了这样的表达方法。 (2)通过学习用简练、通俗的语言对李大钊的描写。 教学难点:是让学生弄清文中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句子及运用这种写法的好处,提 高学生写作水平。 小学语文新课标六年级“识字、写字”中提出:六年级学生要提高辨析词语的能力, 通过对“沉重”“沉着”的辨析进一步理解李大钊的品质。本课是一篇很好的思想品德教 育课文,指导学生理解李大钊忠于革命、忠于党,不惜牺牲的精神和对反动军阀的凶狠、 残酷的憎恨,这也是《新课标》提出的在听说读写训练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 育和道德品质教育的反映。这样既加强了学生的爱党、爱祖国的教育,也培养了学生在为 人处事时能爱憎zēng分明。本课编排在本册教材中第三组,本组的训练重点是前后照应、

部编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十六年前的回忆》市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案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思想内容,了解李大钊同志在被捕前、被捕后与敌人作斗争的事迹,受到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 2.体会本课前后照应的写法以及这种写法的好处。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深入领会描写李大钊同志革命精神的重点词句。 2.深入体会课文前后照应的写法。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2.读课文,初知全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明确学习目的 1.默看导读,明确要求

2.导入课题 毛主席在“咏梅”词中,赞颂了梅花顽强不屈的斗争精神。梅花的品格在无数革命者身上得到具体体现。李大钊同志就是其中的一个,为了革命,他不谓艰险,面对敌人,他大义凛然,表现了革命者无所畏惧的崇高品德。 本课是革命先驱李大钊烈士的女儿李星华在1943年写的,这年正值李大钊同志遇难16周年——李大钊烈士牺牲于1927年,所以文章题目叫《十六年前的回忆》。李大钊的女儿李星华同志,在父亲遇难十六周年所写的回忆录中,把我们带到那腥风血雨的年代。 3.简介背景 1927年,军阀张作霖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率兵进关,占领河北、山东等地,以武力威胁正在胜利北阀的国民革命军,还下令通缉在北京坚持革命斗争的李大钊同志,但李大钊同志毫不畏惧,在极端危险的情况下仍然留在北京从事革命工作。1927年4月9日被张作霖逮捕,受尽酷刑,始终坚贞不屈,在狱中继续领导党的工作,4月28日被敌人绞死。 二、初读课文,思考 1.自读课文,让作者永远忘不了的是哪一天?为什么永远忘不了? 2.本文介绍了谁的什么事?(李大钊被捕前、被捕时、被捕后与

六年级下册语文11十六年前的回忆优质课教学设计

统编版11 十六年前的回忆 文本分析 这篇课文是革命先驱李大钊的女儿李星华写的一篇关于父亲的回忆录。作者采用第一人称,回忆了父亲被捕前到被捕后壮烈牺牲的过程,展示了革命先烈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和面对敌人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敬仰与怀念之情。整篇文章采用倒叙的写法,开头回忆了父亲被害的日子,接着按照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被害后的顺序叙述。文章开头提出十六年前的1927年4月28日是父亲的被难日,结尾又强调母亲嘱咐自己要记住父亲被害的日子,这样首尾呼应,充分显示了敌人的凶残和革命者的英勇。学习本文,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阅读,理解课文,并适当展开讨论,使学生深入体会李大钊同志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和在敌人面前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 教学目标 1.会写15个生字,重点理解“含糊、纷乱、僻静、恐怖、严峻、勉强”等词语。 2.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的写作顺序,梳理这篇回忆录主要记叙了哪些事。 3.理解文章内容,感受革命先烈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和面对敌人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受到革命传统教育。 4.体会作者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来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学习课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表达方法。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的写作顺序,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李大钊同志的伟大精神和可贵品质。教学难点从对李大钊同志被捕前后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中,体会其精神品质;领悟课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包”字的笔顺书写规则;观察插图,联系生活, 体会心情,读好对话。 课 时 安 排 2 课 时

1.会写“阀、避、啪”等15个生字,正确读写“埋头、含糊、军阀、避免”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弄清楚文章记叙的主要事件。 3.理清文章顺序,感知文章内容,初步感悟李大钊的伟大精神和崇高品质。 1.读写并积累、运用生字新词。 2.理解文章内容,理清文章顺序,感悟革命先烈的形象。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导语:一个民族不应该忘记历史,不应该忘记英雄。我们应该铭记那些为了中国的解放,为了世界的和平而英勇牺牲的革命烈士。我们曾经为黄继光勇堵枪眼而感动,为邱少云烈火烧身而震撼,也为卢沟桥的英雄而振奋,更为狼牙山的壮士而激动。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深深地怀念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中国革命的先驱——李大钊同志。 2.理解课题,简介人物。 (1)板书课题,理解课题。 明确:本文是一篇回忆录,是李大钊的女儿李星华同志在1943年写的,正值李大钊同志遇难十六周年,所以题目为“十六年前的回忆”。 (2)简介李大钊。 李大钊(1889—1927)字守常,河北乐亭人。中国共产主义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在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事业中有着崇高的历史地位。1927年4月6日李大钊被奉系军阀逮捕,被捕以后遭受种种酷刑,始终坚贞不屈。4月28日在北京英勇就义。李大钊不仅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卓越的领导人,而且是学识渊博、勇于开拓的著名学者。他的诗文被鲁迅誉为“革命史上的丰碑”。其著作有《守常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优质课《十六年前的回忆》说课稿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优质课《十六年前的回忆》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十六年前的回忆》是小学语文第12册的一篇讲读课文。本文通过对李大钊被捕前到被捕后的回忆,展示了革命先烈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和面对敌 人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敬仰与深切的怀念。除开头外, 文章是按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被害后的顺序来叙述的。被捕前写父亲烧 掉文件和书籍,工友阎振三被抓,反映出形势的险恶与处境的危险;被捕时写 了敌人的心虚、残暴与父亲的处变不惊;法庭上描写了李大钊的镇定、沉着; 被害后写了全家的无比沉痛。 本文是回忆录。作者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回忆了父亲被害的全过程,内容真实可信,语言朴素自然,既具有文学价值,又具有很强的史料价值。本 组课文,既是对学生已有语文读写基本功的复习和巩固,又是今后各方面语文 水平进一步提高的重要基础,使教学前后衔接,环环相扣。结合导读的要求以 及所选的课文可以看出,这组教材的重点训练项目是综合运用以前学到的语文 基本功,来阅读、理解课文,学习作者有条理地叙事和表达感情的方法,并在 提高理解、表达和观察能力的同时,受到革命传统教育。 选编这篇课文的主要意图,一是使学生借助课文,激发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二是引导学生领悟课文前后照应的写法。 2.教学目标

(1)读读记记“含糊、尖锐、僻静、恐怖、粗暴、制服、宪兵、魔鬼、肥胖、苦刑、残暴、匪徒、拘留、窝头、姥爷”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李大钊在被捕前、被捕时和被捕后与敌人作斗争的事迹,受到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 (4)领悟课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表达方法。 3.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了解李大钊同志被害的过程,感受李大钊的高贵品质。 (2)教学难点:对本课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需要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来理解。 二、说教法和学法 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学习通过语言文字正确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提高认识,受到思想教育。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学习体会作者是如何运用语言文字来表达思想感情,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热情。 对于李大钊,部分学生并不了解。学习本文,要引导学生认真阅读,理解课文,并适当展开讨论,使学生深入体会李大钊同志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和在敌人面前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怎样引导呢? 首先,要指导学生在课前搜集、查阅资料,并在读课文前交流。了解当时中国的情况,认识军阀割据形势下,李大钊所从事的革命事业的危险性及李大钊生平。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3课《精卫填海》课后作业及答案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第13课《精卫填海》课后作业及答案 一、组词。 啼()弱()饭()街() 帝()溺()返()衔() 二、辨字填空,组词语。 (1)违伟:()反()大 (2)曰日:美其名()()记 (3)古故:()诗()事 (4)弱溺:()亡微() 三、翻译句子。 (1)溺而不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重点段落品析。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1.解词。 曰()溺()堙()故() 2.阅读后回答。

本文选自《》,炎帝是________________,精卫是__________。 3.请你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课文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课文整体梳理。 传说精卫因为________________而填海,用西山上的_____和 ____经过不懈的努力,最后终于填平了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六、想一想,说一说。 请你把这个故事讲给小伙伴们听。 参考答案 一、返回饭菜衔着街头皇帝啼叫溺水弱小 二、(1)违反;伟大(2)美其名曰;日记 (3)古诗;故事(4)溺亡;微弱 三、(1)溺水而死,未能回来。 (2)她原来是炎帝的小女儿,名字叫女娃。 四、1.叫做;溺水,淹没;填塞;因此 2.《山海经·北山经》;传说中上古时期的部落首领;神话中鸟的名字,传说是炎帝小女儿溺亡后的化身。 3.炎帝有一个小女儿,叫做女娃。有一次她去东海游玩,溺水身亡,就再也没有回来,就化身精卫鸟,经常叼着西山的树枝和石头来填海。 五、游泳溺亡;树枝和石块;东海 六、略

新人教版小学语文《十六年前的回忆》教案(含反思)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案 教材解读:这是一篇回忆录,是李大钊的女儿李星华同志在1943年写的,正值李大钊同志遇难十六周年所以题目为《十六年前的回忆》。这篇文章是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教材。文章开头提出十六年前的1927年4月28日是父亲的被难日,结尾又强调母亲嘱咐自己要记住父亲被害的日子。这样首尾呼应,充分显示了敌人的凶残和革命者的英勇。对于李大钊,部分学生有所了解。学习本文,要引导学生认真阅读,理解课文,并适当展开讨论,使学生深入体会李大钊同志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和在敌人面前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 教学要求:1.理解课文思想内容,了解李大钊同志在被捕前、被捕后与敌人作斗争的事迹,受到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2.体会本课前后照应的写法以及这种写法的好处。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句。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1.深入领会描写李大钊同志革命精神的重点词句。2.深入体会课文前后照应的写法。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1.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2.读课文,初知全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明确学习目的。 1.默看导读,明确要求 2.导入课题。毛主席在“咏梅”词中,赞颂了梅花顽强不屈的斗争精神。梅花的品格在无数革命者身上得到具体体现。李大钊同志就是其中的一个,为了革命,他不谓艰险,面对敌人,他大义凛然,表现了革命者无所畏惧的崇高品德。本课是革命先驱李大钊烈士的女儿李星华在1943年写的,这年正值李大钊同志遇难16周年——李大钊烈士牺牲于1927年,所以文章题目叫《十六年前的回忆》。李大钊的女儿李星华同志,在父亲遇难十六周年所写的回忆录中,把我们带到那腥风血雨的年代。 3.简介背景:1927年,军阀张作霖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率兵进关,占领河北、山东等地,以武力威胁正在胜利北阀的国民革命军,还下令通缉在北京坚持革命斗争的李大钊同志,但李大钊同志毫不畏惧,在极端危险的情况下仍然留

第16讲课后作业答案

第二章/第二节:我国对外贸易管制的主要制度(二)(有作业)(2014年新版) 1、下列非关税措施中,()是国家为了管制对外贸易,规定进口商品必须领取许 可证件,否则一律不许进口的一种贸易管理制度。 A. 关税措施 B. 进口配额制 C. 许可证制度 D. 歧视性的政府采购政策 A B C D 标准答案:C 答案解析:参考许可证制度的概念。 2、下列不属于鼓励出口措施的是()。 A. 出口信贷 B. 自动出口限额制 C. 出口补贴 D. 出口信贷国家担保制 A B C D 标准答案:B 答案解析:自动出口限额制属于非关税措施,是对出口进行控制,而不是鼓励,故错误。 3、下列关于保税区的表述正确的是()。 A. 进口商品进入保税区可暂不缴纳进口税,如再出口,不缴纳出口税 B. 进口商品进入保税区需缴纳进口税,如再出口,不缴纳出口税 C. 进口商品进入保税区可暂不缴纳进口税,如再进入所在国的国内市场,不缴纳进 口税 D. 进口商品进入保税区需缴纳进口税,如再进入所在国的国内市场,不缴纳进口税 A B C D 标准答案:A 答案解析:进口商品进入保税区可暂时不缴纳进口税;如再出口,不缴纳出口税; 如要进入所在国的国内市场,则须办理报关手续,缴纳进口税,故A选项正确。 4、下列关于对外贸易管制政策的特点表述错误的是()。 A. 是一国对外政策的体现 B. 是因时间而变化的

C. 是因形势而变化的 D. 以对出口的管制为重点 A B C D 标准答案:D 答案解析:D选项,应当是以对进口的管制为重点,故此项表述错误。 5、我国目前对对外贸易经营者的管理实行()。 A. 自由进出制 B. 登记和核准制 C. 审批制 D. 备案登记制 A B C D 标准答案:D 答案解析:我国对对外贸易经营者的管理,实行备案登记制。故D选项正确。 6、属于自由进出口的技术,申请人凭()办理外汇、银行、税务、海关等相关的手续。 A. 技术进出口合同登记证 B. 自动进口许可证明 C. 自动进口许可证 D. 科技部的批文 A B C D 标准答案:A 答案解析:属于自由进出口的技术,实行技术进出口合同登记管理。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规定的文件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对技术进出口合同进行登记,申请人凭“技术进出口合同登记证”,办理外汇、银行、税务、海关等相关手续。故A选项正确。 7、WTO规则允许成员方使用贸易救济手段来保护国内产业不受损害,其中()既可以采取提高关税的形式也可以采取数量限制的形式。 A. 反倾销 B. 反补贴 C. 保障措施 D. 关税配额 A B C D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公开课)

品读经典感悟形象习得方法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教材分析】 《十六年前的回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下册第三组“缅怀革命烈士”中的一篇红色教材,也是一篇回忆录。通过革命先驱李大钊的女儿李星华于1943年在父亲被害十六年后回忆其父亲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与敌人坚决斗争的情景及被害后一家人的悲痛之情,展示了革命先烈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和面对敌人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无比敬仰与深切怀念。本文在多套教材中已延用了几十年,是一篇经典之作,文本中的许多语言文字含蓄耐嚼,细节描写突出,人物形象鲜明,运用了前后照应(首尾呼应)、直接描写主要人物的语言、神态等和对比描写不同人物的方法来表现李大钊的精神品质。 【设计理念】 《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科学业质量评价标准》在六年级下册的阅读教学对学生提出了明确的水平要求:能准确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确定文章的叙述顺序,继续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通过品读重点内容,把握课文中关键词句的意思,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鉴于上述认识,结合教材分析,本教学设计以《评价标准》为纲领,紧扣单元主题,立足文本特点,力求凸显“品读经典,感悟形象,习得方法”的教学理念:教师着力引导学生从整体入手,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引领学生把阅读重点聚焦于这篇经典之作中直接描写李大钊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的的重点语句,品读过程极力倡导学生通过自读自悟、合作探究、交流碰撞、朗读升华等多元学习方式感悟李大钊的光辉革命形象,习得前后照应、直接描写人物和对比描写不同人物等写作方法,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并且学有所得。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词,正确读写“书籍、抽屉、军阀、娱乐、僻静、恐怖、宪兵、魔鬼、苦刑、匪徒、窝窝头、舅老爷、绞刑”等词语。 2、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感悟李大钊对工作高度负责、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大无畏革命形象。 3、体会前后照应的写法及这种写法的好处,学习直接描写主要人物的语言、神态等和对比描写不同人物的方法来表现主要人物的精神。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准确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感悟李大钊对工作高度负责、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大无畏革命形象。 【教学难点】体会前后照应的写法及这种写法的好处,学习直接描写人物的语言、神态等和对比描写不同人物的方法来表现主要人物的精神。

《十六年前的回忆》优秀说课稿

《十六年前的回忆》优秀说课稿 《十六年前的回忆》优秀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组:深深地怀念中的第一篇课文《十六年前的回忆》。 一、说教材 本册教材是小学阶段语文学习的最后一册教材,是衔接中小学语文学习的桥梁。俗话说:编筐窝篓,全在收口。因此,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语文阅读作文能力的提升,不仅对中学语文学习有益,更是学生终生学习的必备能力。 本组课文共有4篇,都是追忆革命先辈的感人事迹。有大义凛然的李大钊,有舍身引路的郝副营长,有日夜操劳的开国总理周总理。虽然他们所处的时期不同,但是为人民服务的信念是相同的,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是相同的。一个民族不应该忘记历史,不应该忘记英雄。 《十六年前的回忆》这篇课文通过作者对李大钊被捕前到被捕后的回忆,展示了革命先烈忠贞革命的'伟大精神,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崇敬和深深地思念。这篇文章除开头外,是按照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被害后的顺序记叙的。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李大钊忠于革命的伟大精神,受到革命的熏陶感染。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李大钊能够从容的面对危险,平和的面对家人的悲伤,以及无所畏惧的面对死亡。 教学中注重学生的体验过程,教给他们读书作文的方法。“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教给学生寻求“活水”的方法,他们才能够思如泉涌,妙笔生花。 二、说学情 本班62人,学习语文的兴趣都很浓厚,并且具有比较扎实的语文基础知识。他们的朗读入情入境,他们的表达酣畅淋漓,他们的倾听全神贯注,他们的笔尖真情流露。在这样的课堂,教这样的学生,只需要教师的点拨引导,只需要教师的“授之以渔”,“原生态”的语文课堂即可呈现,当然这只是预期的效果。 三、说设计理念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天天看书,终生与书为友,这是一条不能断流的潺潺小溪,它充实着思想的江河。 理念一:课堂书声琅琅,享受精神食粮 理念二:课前查找资料,课堂加深理解 理念三:学习表达方法,读写相得益彰 叶圣陶先生曾说:学生眼前要阅读、要写作,将来一辈子要阅读、要写作。因此设计了:写一件令你记忆深刻的事情,运用前后照应的表达方法,把内容写具体。达到了学以致用。 四、说方法策略 从学生实际出发,以学定教。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 画杨桃》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第13课画杨桃 一、看拼音写词语 shànɡkètúhuàbǎi fàng zuòwèi Zhēng qiǎng hāqiàn jiāo chūshěn shì 二、比一比,再组词。 页()抢()交()座()说()贝()枪()父()坐()悦()三、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杨桃一()老师 一()东西一()画 一()椅子一()国旗 一()笑声一()桌子 四、写反义词。 认认真真——()笑——() 五、根据顺序排列句子,在括号里标上序号。 ()我的座位在前排靠边的地方。 ()我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自己觉得画得很准确。 ()有一次学校上图画课,老师把两个杨桃摆在讲桌上,要同学们画。 ()我看到的杨桃根本不像平时看到的那样,而像是五个角的什么东西。 ()讲桌上那两个杨桃的一端正对着我。 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并回答问题。 1、“我”为什么会把杨桃画成五角星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师的神情为什么变得严肃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后来,老师的神情又变得“和颜悦色”了,这是为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课内阅读 老师让这几个同学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然后和颜悦色地说:“大家(发觉发现)了吗?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也就不一样。当我们看见别人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时候,不要忙着发笑,要看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看的。” 老师的(教诲教育)让我终生难忘。 1.用“\”画去括号内不正确的词语。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和蔼可亲——()一生不忘——() 3.老师说了____句话。最重要的一句是_________。 八、课外阅读 爱动脑筋的李四光 李四光从小爱动脑筋。他帮妈妈春(chōng)米,用脚踩踏板,人小踩不动,他动脑筋想出把绳子绑在石杵(chǔ)那一头的踏板上,当脚往下踩时,同时用手使劲拉绳子,这样石杵就动起来了。他和小朋友们一起去荷塘采藕(ǒu),小伙伴大多嘻嘻哈哈,打闹取乐,半天只能采几节断藕带回家。而李四光精明能干,他先顺叶踩到藕,再用脚小心地探明藕的方向,然后依着它生长的方向一点点把泥踩去,收获了一根又一根完整的鲜藕。 长大后,李四光在地质构造上悉心研究,提出了地质力学的构造理论,并用这个理论去寻找石油天然气资源、矿产,预则地震,开发地热,在中国地质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1.短文写了李四光小时候_________和_________这两件事情,可以看出他是_________的孩子。 2.李四光“在中国地质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具体指什么?用“_________”在短文中画出相关语句。 3.从李四光的故事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