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汽车组合仪表振动失效仿真

汽车组合仪表振动失效仿真

汽车组合仪表振动失效仿真
汽车组合仪表振动失效仿真

仪表板制造工艺

仪表板:汽车仪表板材料及制造工艺 随着汽车在安全及环保性方面的发展,人们对汽车饰件在安全性及环保性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随着仪表板外形设计美观的要求,越来越多的仪表板采用无缝气囊门的外观设计,因此对汽车仪表板来说,一个好的仪表板不仅要有设计新颖美观的外形,舒适的手感,而且还需具有优良的老化性能及与乘客的良好相容性(优良的散发特性)。 由于PVC材料具有良好的手感和花纹成型性且材料成本低等优点,因此目前PVC搪塑仍是使用最广的仪表板表皮加工工艺,PVC粉料占据了搪塑成型工艺的绝大部分市场。由于PVC材料的玻璃化温度较高,材料在低温环境下发脆,易造成无缝气囊仪表板在低温状态爆破时,气囊区域PVC表皮碎裂而飞出,对乘客产生安全隐患,PVC在抗老化性、增塑剂迁移等方面也存在问题,因此出于安全及环保原因,目前各主机、饰件及材料生产厂商相继开发出了PVC的替代材料及工艺。 由此可见,随着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与环境相容性较差的材料将逐渐被替代。今后,仪表板表皮材料将在以下性能上不断改进:优良的安全性能,低温性能;优良的老化性能,抗UV性能;易于循环使用;减小成雾性;材料无害性、与环境及人的相容性。 根据仪表板表皮性能这些发展要求,世界各主机、饰件及材料生产厂商不断开发出新的材料及成型工艺以满足表皮性能的发展要求,以下将对仪表板饰面表皮的一些性能优异的新材料及其成型工艺进行介绍。 搪塑成型工艺 搪塑工艺是当前一项成熟并使用广泛的成型工艺,其加工成型工艺简单,是

目前应用最广的工艺。目前搪塑模可采用的皮纹也越来越广,如缝纫线(Stitch Line),主要的环保新材料有热塑性聚烯烃(TPO)、热塑性聚氨酯(TPU)粉料。 1.热塑性聚氨酯TPU 热塑性聚氨酯TPU结合了橡胶的物理机械性能,具有优良热塑性及工艺加工性。其优点有:是一种环保型的材料,可回收循环使用;具有优良的物理机械性能、可使用较薄的表皮厚度;良好的耐化学性、耐老化性、抗摩损性;TPU搪塑料无须添加增塑剂,其具有良好的气味及散发特性;优良的低温性能,在低温状态下保持着优良的弹性,玻璃化温度为-50℃。 TPU搪塑粉料分二种,一种为芳香族聚氨酯,另一种为脂肪族聚氨酯。芳香族聚氨酯由芳香族异氰酸脂MDI及聚醚组成,脂肪族聚氨酯由脂肪族异氰酸脂如HDI、IPDI和聚酯或丙烯酸聚醚组成。由于芳香族异氰酸脂存在不饱和键,易产生变黄及粉化现象,因此早期使用的芳香族TPU搪塑表皮表面需喷上涂层,以防止表皮变黄。目前开发的TPU搪塑粉料一般都是脂肪族体系,脂肪族聚氨酯具有优良的抗紫外线、耐光性,因此无须对表皮表面进行喷涂处理,但脂肪族TPU一般的加工性能及高成本却影响了TPU材料的推广。由于脂肪族TPU优良的耐光性及舒适的手感,其在中高端的产品上应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2.热塑性聚烯烃TPO TPO搪塑粉料是一种新型的聚烯烃材料,目前只有少量应用,如Inteva公司。主要存在以下缺点待解决:表皮耐刮擦性差,脱模时易产生明显脱模痕而造成大量报废;耐油性差;脱模较困难,对仪表板外形设计局限性较大;成型温度范围较窄。 真空成型工艺

模拟运输振动试验台

模拟运输振动试验台的目的在于确定所设计、制造的机器、构件在运输和使用过程中承受外来振动或者自身产生的振动而不至破坏,并发挥其性能、达到预定寿命的可靠性。随着对产品,尤其是航空航天产品可靠性要求的提高,作为可靠性试验关键设备的振动试验系统的发展显得越来越重要。 模拟运输振动台也称“振动试验台”,模拟汽车运输途中的颠簸对产品造成的破坏,用以鉴定产品是否忍受环境振动的能力。模拟运输振动试验台适用于玩具、电子、家具、礼品、陶瓷、包装等产品进行模拟运输测试。 模拟运输振动试验台(型号LB-ZD100) 蓝博仪器LB-ZD100模拟运输振动试验台主要用于产品的运输包装件振动试验,此设备试验是用于评定包装件在正弦振动或共振情况下的强度及包装对内装物的保护能力,测试包装防震、防撞性能的设备,该模拟运输试验还可以在实验室里及时发现产品结构上的缺陷,以便通过改进设计使得产品到达客户手中时,不因经过海、陆、空各种运输途径而使其性能发生变化。 产品特点: 1.人性化操作及控制,使设备工作稳定、可靠; 2.符合路面运输模拟试验,适合不同行业的测试要求; 3.负载能力大,抗偏载能力强,幅值不因负载而影响,抗干扰能力强; 4.同步激振,台面振动均匀; 5.符合ASTM D999和ISTA运输标准; 6.操作方便,独特的结构设计,无需辅助工作即可操作,简便安全。 技术指标: 运转速度:150-300RPM(转/分钟)可调 时间设定范围:1秒~999小时 振动轴向:旋转式(也称:跑马式、回旋式),运动轨迹呈椭圆形 扫频范围(Hz):2~5 最大加速度(m/s2):13 最大试验负载(kg):100

位移幅值(mm p-p):25.4mm±1% 振动波形:正弦波 激振方式:电机激振 调速方式:直流调速 冷却方式:风冷 工作温度要求(℃):0~40 工作湿度要求(%RH):0-90,不结露 工作台面材料:SUS304#不锈钢 有效工作台面尺寸(长×宽×高)mm:1100×1000×320 台体外形尺寸(长×宽×高)mm:1100×1000×700 安全保护装置:超转速保护,阻止电机超负荷运行,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试验描述: 将试验样品摆放于试验台面的正中间,用双手平行移动定位栏杆到接近样品位置,再用4个挡板将测试产品固定在一定的范围内,挡板四周与样品间至少留有1寸距离(25.4mm),然后再扭紧螺母锁紧护栏围板。根据试样的重量调整转速,保证试样与试验台面脱离一定的间隙,轻的样品试验转速较高,重的样品试验转速则相对较低,样品在振动试验时,用金属板(厚1.5mm、宽50mm、长不少于800mm)进行验证,从样品底面的一端滑动至另一端,如不能从样品底面顺利的滑动就需要调高试验转速,直到能从样品底面顺利的滑过为止,如试验时试样脱离台面的间隙过大,则应调小试验转速,同样以金属板能从样品底面顺利的滑过为准。 注:试样应是完整的包装件。 适用标准: ASTM D999 ASTM-D4169-09 ISTA 1A、1B、2A、2B 设备参数: 电源:AC220V±10% 50Hz 1P 外形尺寸(长×宽×高):(1700×1200×2715)mm 净重:220kg

基于CAN总线的汽车组合仪表

CAN总线及其特点简介 CAN网络即控制器局域网(Controller Area Network),是德国BOSCH公司为解决现代汽车众多的控制单元、测试仪器之间的实时数据交换而开发的一种串行数据通讯协议,是一种支持分布式、实时控制的串行通讯中线网络。其最大传输速率可以达到 1Mbps(40m),与一般通讯总线相比,CAN总线的数据通讯具有突出的可靠性、实时性和灵活性,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一种汽车网络。 MC9S12H256芯片介绍 属于MOTOROLA旗下HC9S12系列16位控制芯片的一种,基本结构包括:HCS12中央处理器(CPU);两个独立的MSCAN控制器-兼容CAN2.0A/B协议;8通道16位可软件编程控制的定时器;24通道电机控制模块,串行通信接口(SCI)以及32 x 4的LCD控制驱动模块等。这些丰富的资源足以满足作为汽车仪表的ECU对各种数据的处理,CAN报文的接收和发送,以及仪表的驱动等。其内部结构的框架图如图1所示。

图1 MC9S12H256结构图 仪表系统设计 本设计中采用了CAN总线来实现仪表和汽车上其他电子系统信息交流。仪表所需的所有信息均由CAN总线传递,降低了设计的复杂性和布线难度。同时,仪表和整个车身CAN网络连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汽车一体化网络控制系统。 硬件设计 本设计的硬件部分主要包括CAN模块,仪表指针模块,LCD显示模块以及指示灯模块,硬件电路的原理框架如图2所示。

图2 组合仪表硬件部分电路图 CAN通信模块硬件设计 CAN通信模块由MC9S12H256微控制器内置的MSCAN控制器和独立的CAN收发器PCA82C50构成,PCA82C50是Philips公司生产的高速CAN收发器,能适应不同的CAN总线传输速率。CAN通信模块的硬件结构如图3所示。 图3 CAN模块结构图

解密汽车仪表板材料及制造工艺

解密汽车仪表板材料及制造工艺 随着汽车在安全及环保性方面的发展,人们对汽车饰件在安全性及环保性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随着仪表板外形设计美观的要求,越来越多的仪表板采用无缝气囊门的外观设计,因此对汽车仪表板来说,一个好的仪表板不仅要有设计新颖美观的外形,舒适的手感,而且还需具有优良的老化性能及与乘客的良好相容性(优良的散发特性)。 由于PVC材料具有良好的手感和花纹成型性且材料成本低等优点,因此目前PVC搪塑仍是使用最广的仪表板表皮加工工艺,PVC粉料占据了搪塑成型工艺的绝大部分市场。由于PVC材料的玻璃化温度较高,材料在低温环境下发脆,易造成无缝气囊仪表板在低温状态爆破时,气囊区域PVC表皮碎裂而飞出,对乘客产生安全隐患,PVC在抗老化性、增塑剂迁移等方面也存在问题,因此出于安全及环保原因,目前各主机、饰件及材料生产厂商相继开发出了PVC的替代材料及工艺。 由此可见,随着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与环境相容性较差的材料将逐渐被替代。今后,仪表板表皮材料将在以下性能上不断改进:优良的安全性能,低温性能;优良的老化性能,抗UV性能;易于循环使用;减小成雾性;材料无害性、与环境及人的相容性。 根据仪表板表皮性能这些发展要求,世界各主机、饰件及材料生产厂商不断开发出新的材料及成型工艺以满足表皮性能的发展要求,以下将对仪表板饰面表皮的一些性能优异的新材料及其成型工艺进行介绍。 搪塑成型工艺 搪塑工艺是当前一项成熟并使用广泛的成型工艺,其加工成型工艺简单,是目前应用最广的工艺。目前搪塑模可采用的皮纹也越来越广,如缝纫线(StitchLine),主要的环保新材料有热塑性聚烯烃(TPO)、热塑性聚氨酯(TPU)粉料。 1.热塑性聚氨酯TPU 热塑性聚氨酯TPU结合了橡胶的物理机械性能,具有优良热塑性及工艺加工性。其优点有:是一种环保型的材料,可回收循环使用;具有优良的物理机械性能、可使用较薄的表皮厚度;良好的耐化学性、耐老化性、抗摩损性;TPU搪塑料无须添加增塑剂,其具有良好的气味及散发特性;优良的低温性能,在低温状态下保持着优良的弹性,玻璃化温度为-50℃。 TPU搪塑粉料分二种,一种为芳香族聚氨酯,另一种为脂肪族聚氨酯。芳香族聚氨酯由芳香族异氰酸脂MDI及聚醚组成,脂肪族聚氨酯由脂肪族异氰酸脂如HDI、IPDI和聚酯或丙烯酸聚醚组成。由于芳香族异氰酸脂存在不饱和键,易产生变黄及粉化现象,因此早期使用的芳香族TPU搪塑表皮表面需喷上涂层,以防止表皮变黄。目前开发的TPU搪塑粉料一般都是脂肪族体系,脂肪族聚氨酯具有优良的抗紫外线、耐光性,因此无须对表皮表面进行喷涂处理,但脂肪族TPU一般的加工性能及高成本却影响了TPU材料的推广。由于脂肪族TPU优良的耐光性及舒适的手感,其在中高端的产品上应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汽车仪表板的制造技术与设计分析

汽车仪表板的制造技术与设计分析 文章主要对于汽车仪表板的分类和实际使用过程中的要求进行论述,并且对其总布置设计和结构设计等进行论述,对于汽车仪表板制造过程中经常利用的工艺和材料进行论述,对于相关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标签:汽车仪表板;制造技术;设计分析 汽车仪表板是汽车内饰中的主要部件。上面集成了转向系统,空调系统,娱乐系统及其人机界面。还有着储物功能和装饰作用,同时在碰撞中为前排乘客提供一定的缓冲保护。因此,仪表板的设计和制造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以下将对仪表板设计与制造工艺做简单的介绍。 1 汽车仪表板的产品设计 1.1 汽车仪表板产品设计的特点 仪表板产品设计特点与其结构布置特点有关。仪表板驾驶侧主要布置有组合仪表,转向管柱,组合开关,大灯开关,驾驶侧出风口,侧除霜出风口,有的布置有膝部气囊。仪表板中央区域一般布置有娱乐系统,空调控制开关,中央出风口,有的还布置有杯托、储物盒等。仪表板副驾驶区域一般布置有副驾驶气囊,副驾驶侧出风口,手套箱,侧除霜出风口等。 结构设计要做到简单,才能将成本进行降低。仪表板具有一定的复杂性,要根据造型特点和产品功能特点,或者出于尺寸的原因,对零件进行拆分合并,实现比较快速的装配,并且可以将成本进行降低,最大的问题就是需要实现简化设计。 由于需要不断开发新的车型,设计阶段会花费大量的资金,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分析的应用可以适当降低成本。运用3D模型DMU运动模拟可以检查模拟装配可行性;运用CAE辅助分析,可以在3D模型阶段对产品性能比如模态、头碰、刚度等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更改优化设计。通常根据项目需求,CNC 快速成型样件和软模样件也被需要用来进行匹配和验证。 1.2 汽车仪表板的总布置设计 仪表板的布置需要满足前方视野法规、头碰法规及符合人机工程。人机方面包含视觉和空间。视觉方面,在满足前方视野法规之外,还要满足仪表、娱乐系统屏幕反光的人机要求。对于仪表板的表面需要实现消光处理,仪表板上方的零件应该满足一定的光泽度要求,不能太亮,这样驾驶员的驾驶感觉才会做到舒适安全。空间方面,手脚活动的范围、肘部活动的空间等;扶手,拉手等的布置位置高度是否处于人机舒适状态;对仪表板上需要手操作的零件,如换挡手柄、空调开关、出风口调节等等的布置和结构应该处于易操作的状态。

仪表说明书

G20F26型智能组合仪表 使用说明书 一、该仪表用液晶屏显示收割机行走速度、发动机转速(长针)、总里程和米计量程(短针)、发动机水温、机油压力、燃油余量、工作电压、工作时间等。并且水温、机油压力、燃油余量等带有声光自动报警(预警)功能。仪表配套的五种传感器均采用数字传感技术,使其监测数据的精确度、可靠性、(附仪表示意图)。 二、仪表安装: G20F26型智能组合仪表由仪表主机,发动机转速传感器、时速传感器(安装在收割机变速箱和半轴联接处),燃油余量传感器(安装在柴油箱内),数字式机油压力传感器和数字式水温传感器(均安装在柴油机上)组成。 仪表线束各有1个12芯6芯和1芯插头,和收割机底盘上对应的线束插头对插即可。 三、仪表的使用说明: 1.试机: a.闭合总电源,把起动钥匙拧到起动前一档,仪表开始工作,仪表液晶屏开始显示(如平 面示意图);由于发动机尚未起动,机油压力为0 MPa,机油压力低报警灯应声光报警。 由于发电机不发电,充电指示灯应亮成红色。 b.扳动组合开关上手柄依次打开左、右转向灯、位置灯、远光灯、近光灯,仪表上的 左、右转向指示灯应亮成绿色且闪烁,位置指示灯应亮成绿色,远光指示灯应亮成蓝色,近光指示灯应亮成绿色。说明仪表工作正常,可以起动发动机。 2.起动发动机: a.发动机起动后,逐渐加大油门,发电机开始发电,仪表上的充电指示灯应熄灭,由于 机油压力已高于0.1MPa,仪表上的机油压力低报警灯也应熄灭且停止报警。 b.在收割机工作过程中,发动机的水温高于94℃时,水温报警灯会发出声光两种报警信 号,提醒机手停车检查,降低水温;发动机的机油压力小于0.1MPa时,机油压力低报警灯会发出声光两种报警信号,机手应立即停车进行排查;当燃油报警灯发出声光两种报警信号时,说明燃油马上就要用完,提醒机手及时加油。工作时间表是计算发动机的工作时间,当发动机工作时,时间表就开始计时。 3.功能介绍:(参见仪表示意图)

模拟运输振动台标准

模拟运输振动台——ISTA标准 一、简介 : (一)畴范 国际安全运输协会(ISTA)PROJECT2A适用货物重量低于45.36kg(100磅)之出口货物运输测试。测试程序之基本需求包括前处理、压缩测试、振动及撞击测试。 (二)测试时机 为了维持认证状态,任何包装或产品之调整改变,均需重新作测试。此改变包括设计、尺寸大小、及材料、包装程序、产品品管程序改变。 (三)测试样品 测试样品数目应取足以判断货物包装性能之量。 (四)定义角、棱、面 (五)测试顺序 每一测试样品应先前处理、后再测试压缩试验、振动、冲击再测试振动。(注意在冲

击试验后再重复振动) (六)损害 损害构成要素应在测试前订定。 二、测试 (一)前处理 1.前处理设备——需有适当前处理设备作指定之温湿度控制。 2.前处理程序 2.1在测试前,货物应在实验室周遭温湿度停留六小时,并记录之。 2.2作下列一项之前处理: Temp.38±2℃R.H.85±5% Temp.60±2℃R.H.30±5%至少72小时至少6小时 (二)经时压缩测试: 经时压缩测试阐述 货物暴露在环境中装卸及运输,经常会短暂储存。

在仓库储存之高度会比在火车、拖车、飞机或其它运输工具还高。 货物堆栈高度视仓库天花板而定。国际安全运输协会建议使用平均高度4.6m(15ft)以做计算荷重基础。国际安全运输协会(ISTA)建议货柜运输使用2为补偿系数,以补偿温湿度之不同。散装运输以平均高度9.2m(30ft)以做计算荷重基础,并使用3为补偿系数。 L=W x(H-D)/D x F 备注:L=货物必须能承受之荷重W=单个货物之重量H=堆栈高度 D=货物之高度F=补偿系数 Method A-压缩试验机测试 1.压缩试验机应符合ASTM D642规定,压缩速率为0.5inch/min.且能保持定压。 2.测试程序 (1).将货物放在压缩底板中间,与仓储相同方式置放,尽可能在货物上、下置放栈板。 (2).以1.27cm/min(0.5in/min)之速率压缩 (3).货物至定压后维持一小时,停止压缩测试。 (4).从试验机移开货物,并检查包装与产品,产品应为无损,包装容器应仍可适度保护产品。 Method B-配重 1.测试配备包含足够配重及荷重分散板。 2.测试程序

压缩机振动位移安装注意事项

压缩机振动位移安装注意事项 许居贵 一、压缩机测量仪表 1.振幅 也就是振动的幅值。振幅是描述振动大小的一个重要参数。 运行正常的设备,其振动幅值通常稳定在一个允许的范围内, 如果振幅提高变化,便意味着设备的状态有了改变。因此可 以用来判断设备的运行状态。 2.转速 压缩机的转速变化与设备的运行状态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它不仅表明了设备的负荷,而且当设备发生故障时,通常转 速也会有相应的变化。例如当离心式压缩机组发生喘振时, 转速会有大幅度的波动:当转子与静止件发生碰磨时,转速 也会表现得不稳定。因此,转速通常是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 诊断中比较重要的参数。 3.轴位移 轴向位置是止推盘和止推轴承之间的相对位置。因为转子系 统动静件之间的轴向摩擦是压缩机常见的故障之一,同时也 是最严重的故障之一,所以轴位移也是最重要的参量之一。

对轴位移的监测是为了防止转子系统动静件之间摩擦故障的 发生。除些之外,当机器的负荷或机器的状态发生变化时, 例如压缩机组喘振时,轴向位置会发生变化。因此轴向位置 的监测可以为判断设备的负荷状态的冲击状态提供必要的信 息。 二、振动、位移测量 在对转轴振动、位移测量仪器中,电涡流传感器使用最广泛。世界上第一支电涡流传感器是由美国Doald E.Bently于1954年研究并应用于工业生产的。 1、工作原理 电涡流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电涡流效应。当接通传感器系统电源时,在前置器内会产生一个高频电流信号,该信号通过电缆送到探头的头部,在头部周围产生的交变磁场H1。如果在磁场H1的范围内没有金属导体材料靠近,则发射到这一范围内的能量全部被释放;反之,如果有金属导体材料靠近探头头部,则交变磁场H1将在导体表面产生电涡流场,该电涡流场也会产生一个方向与H1相反的交变磁场H2.由于H2的反作用,就会改变探头头部线圈高频电流的幅度和相位,即改变了线圈的有效阻抗。 H1

汽车冲压工艺

汽车制造的冲压工艺培训资料 培训讲师-倪慨宇2012年12月培训范围:冲压工艺、车间、工装管理员 主要内容及介绍: 1、冲压前期工作 1.1开卷--洗 2、汽车制造中的冲压工艺 2.1 冲压工艺的基本知识 2.2汽车覆盖件 2.2.1介绍 2.2.2覆盖件分类及工艺特性 2.2.3特点及要求 2.3覆盖件冲模 2.3.1拉延模 2.3.1.1工艺补充与拉延筋 2.3.1.2拉延质量及穿、冲工艺孔

2.3.2修边模 2.3.2.1修边模介绍 2.3.2.2修边模的分类 2.3.3翻边模 2.3.3.1翻遍模的介绍 2.3.3.2翻遍模的分类 2.4汽车制造冲压工艺的新发展2.4.1模块式冲压 2.4.2亚毫米冲压 2.4.3特种冲压成型技 2.4.4液压式成型技 2.4.5电磁式成型技术 2.5 A级曲面介绍

1、冲压前期工作(开卷----清洗) 第一步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开卷工艺,所谓开卷就是将送到工厂中的钢板卷还原成钢板,同时对钢材进行表面的清洗并进行初步的粗裁剪。 在钢板出厂前,往往会涂有防锈油,同时运输期间外界的污染物物也会附着在钢板上,这些杂质的存在会导致车辆在喷涂和焊接上导致喷漆不均和焊点不牢,因此在冲压钢板之前需要清洗掉它们。同时清洗钢板必须使用专用的洗涤溶剂,不可用酸性或者碱性溶剂,因为酸性或碱性会给车用钢板造成损伤,影响车身的质量造成钢板腐蚀。 粗剪后的钢板就像上图一样将按照生产计划投放到各条生产线上。目前开卷工艺的生产频率可达60片/分钟,而粗剪的精度也可达到0.1mm,与一根头发丝的粗细相当。 2、汽车制造中的冲压工艺 2.1冲压工艺的基本知识 汽车制造中有60%-70%的金属零部件需经塑性加工成形,冲压加工是完成金属塑性成形的一种重要手段,它是最基本、最传统、最重要的金属加工方法之一。车身上的各种覆盖件(图片)、车内支撑件、结构加强件,还有大量的汽车零部

汽车组合仪器仪表

仪表是人和汽车的交互界面,为驾驶员提供所需的汽车运行参数、故障、里程等信息,是每一辆汽车必不可少的部件。 仪表显示的直观与美观使得驾驶不但是代步之必需,也成为舒适生活的一部分,而参数传递的准确与可靠性则直接关系到汽车行驶的安全。 汽车仪表 现代仪表最突出的特点是功能的模块化,通常要组装一块仪表,只需将几个功能模块在定制PCB的基础上联合起来,就可以得到一个完整的系统长安等经济型汽车的指针仪表一般为独立的模块,提示/报警功能由PCB上的小灯泡完成SANTANA系列的指针由印刷电路板上的十字线圈驱动,提示/报警灯全部是发光二极管轿车的仪表板上显示的主要数据、来源及对应显示方式如表1 显示方式 可见目前的汽车仪表尚以机械式为主,通讯方式以线束为主这种模式最大的弊病是过于依赖线束,导致系统复杂随着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尚有极大潜力的汽车电子市场正日渐受到各大汽车生产商与电子产品供应商的关注,这其中包括尚处于开发实验阶段的清洁能源汽车、目前由日本占据世界市场领袖地位的车载音响设备、前途无量的车载计算机信息终端设备以及形形色色的车内电控单元,如发动机电控单元、ABS、总线、新型电子仪表等对汽车仪表而言,使用电子式仪表板较之传统仪表的优势在于: 硬件功能的软件化 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微处理器的处理速度越来越快一些实时性要求高,原本由硬件完成的功能,就完全可以通过对微处理器编程来实现。 系统集成度大大提高 在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集成电路的密度越来越高,体积越来越小,内部结构越来越复杂,功能也越来越强大随着仪表的部分功能硬件不断地被软件取代,整个系统的集成度也在相应提高本设计是一个基于Freescale单片机的汽车组合仪表板面向的是目前市场上占主流地位的传统汽车,并引用长安车的仪表为模板,目的主要在于实现一个汽车组合电子仪表板的低端方案。 本方案的对象主要包括车速、转速、压力、温度、里程、时间以及一些提示/报警灯信号。 车速表、发动机转速表、油压表、水温表(指针) 里程表(LCD):定时记录车速信号,在行车时间内做数值积分,得到行驶公里数,作为里程保存在用户Flash中定时(1s)对里程数据做累加。 系统设计

汽车仪表板设计浅谈

汽车仪表板设计简介 一、造型 仪表板是全车控制与现实的集中部位,仪表板的造型重点是对驾驶员操作区域的设计。现代轿车设计中,绝大多数的操纵开关都是供驾驶员专用的,所以,仪表板造型首先以驾驶员为之对仪表的可视性和对各种操作件的操作方便性为依据。在视觉效果上,仪表板位于市内视觉集中的部位,其形体队成员也有很强的视觉吸引力,应强调其造型的表现效果。 1.仪表板的布置 在不至仪表板是要根据相关标准来选用和确定所有仪表、显示器和主要操纵控制间的位置,此外还要从结构空间进行人机工程验证,其中包括视野性、手、脚活动范围、肘部空间、手伸及界面、按钮区布局等诸多方面。同时,在形体设计时,还要注意仪表板面的反光效果,既要提高仪表的可见度,又要通过表罩的漫反射方法减少炫光,还要防止仪表板上的高光点在风窗玻璃的内表面形成反射影像,以免干扰驾驶员的视觉。必须对仪表板的表面进行消光或亚光处理,已获得舒适安全的驾驶感觉。 仪表板上安装的仪表和各种器件大都来自不同的厂商,涉及时要保证个不同厂商器件的颜色、质感、纹理的统一,还要注意仪表表面、指针、屏显、数字、警示灯、刻度盘等的形体、颜色及灯光效果的统一,这些在方案设计初期都要处理妥当,为后期的细化和局部设计做好准备。 2.仪表板的造型分类 仪表板的器件按其功能一般划分为驾驶操控区、乘用功能区、保安区等几个部分 A区:驾驶员和副驾驶员共用的区域 B区:驾驶员座位操作区 C区:唯有驾驶员操作区 D区;A、B、C区以外的区域 现代汽车的仪表板造型概念以趋于多元化,通过不同的仪表指示区、中置控制区、按键功能区的划分和形体的连接可以组合成多种形式。按照仪表板的大的体面关系和结构分块形式基本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雪佛兰乐驰组合表故障两例

雪佛兰乐驰组合仪表故障两例-汽车 雪佛兰乐驰组合仪表故障两例 文/广西杨明光 组合仪表是驾驶员和汽车交流的界面,为驾驶员提供汽车运行所需要的参数、故障提示、里程等信息,是汽车必不可少的部件。参数传递和显示的准确性、可靠性直接关系到汽车的行驶安全。本文以乐驰汽车组合仪表的两个故障为例,解析故障诊断及维修方法。 故障案例一 故障现象 近期,笔者所在公司售后服务部相继收到柳州、徐州、成都等部分特约维修中心的反馈,乐弛1.0轿车的组合仪表出现发动机故障灯常亮,故障代码如图1所示,且车辆的故障代码无法消除。 故障诊断与排除 针对此故障,技术工程师现场对故障车辆进行分析检查,发现车辆线路没有问题,接地良好,更换新的组合仪表后此故障不再出现,初步判断为组合仪表出现了问题。将车辆的组合仪表拆下并仔细检查,发现组合仪表上的故障指灯线路与仪表上的固定螺钉垫片异常接触,造成线路短路,所以出现此故障。 分析此问题出现的原因为:由于此前发现部分乐驰车辆在低油位时燃油表

不准(油位显示偏高),产品工程师临时授权,在仪表右端燃油显示线路上串连了一个10Ω的电阻,造成仪表线路过于紧密,并且仪表螺钉孔与线路板上的孔有较大偏差,致使固定螺钉垫片与故障指灯线路接触,导致短路,出现此故障。 考虑到生产线还有此车型在生产,还可能出现类似问题,于是通知SQE 对生产线和仓库的组合仪表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部分组合仪表确实有此故障隐患,通知供应商进行了相应处理,以后此问题再没有出现。 故障案例二 故障现象 近期四川灵通嘉驰服务中心反馈,有两辆乐驰1.0轿车,在行驶时,组合仪表里程表显示屏出现乱码故障(Error代码,见图2),为车辆更换新的组合仪表后,过了一段时间又出现此故障。服务中心尝试更换ECU、发动机主线束、车速传感器等零件,故障还是未能解决。 故障诊断与排除 针对此故障,我们通过进一步了解得知,问题具体体现为该车在正常行驶过程中,会突然出现发动机发抖、加速无力的情况,然后组合仪表的里程表出现错误信息(Error代码)。 根据故障车问题,维修中心进行了相关处理:首先更换了几个新的组合仪

浅谈仪表板制造工艺

浅谈仪表板制造工艺

浅谈仪表板制造工艺 作者:浙江众泰汽车技术中心王智 仪表板简称“IP(Instrument panel)”,是汽车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具有得天独厚的空间位置,使得仪表板成为诸多操作功能的载体:驾驶者不仅可通过仪表板了解车辆的基本行驶状态,而且可对风口、音响、空调和灯光等进行控制,从而在确保安全的同时,享受到更多的驾乘乐趣。近年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更多的操作功能被集成到了仪表板中。显然,为了确保所支撑的各种仪表和零件能够在高速行驶及振动状态下正常工作,仪表板必须具有足够的刚性,而为了减少发生意外时外力对正、副驾驶的冲击,还要求仪表板具有良好的吸能性。与此同时,出于舒适和审美的要求,仪表板的手感、皮纹、色泽和色调等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总之,作为一种独特的内饰部件,仪表板集安全性、功能性、舒适性和装饰性于一身,这些性能的好坏已成为评判整车等级的重要标准之一。一般,不同的车型所配备的仪表板等级是完全不同的。根据车型的配置要求,可选择适合的仪表板生产工艺,以达到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 仪表板种类及生产工艺

目前,常使用的仪表板主要包括:硬质仪表板、半硬质仪表板、搪塑发泡仪表板、阴模成型仪表板和聚氨酯喷涂仪表板等几种类型。不同的仪表板,其生产工艺也不尽相同。 一般,硬质仪表板(注塑件)的工艺流程为:注塑成型仪表板本体零件→焊接主要零件(如需要)→组装相关零件;半硬质仪表板(阳模吸塑件)的工艺流程为:注塑/压制仪表板骨架→吸塑成型表皮与骨架→切割孔和边→组装相关零件;搪塑发泡仪表板的工艺流程为:注塑成型仪表板骨架→真空成型/搪塑表皮→泡沬层的发泡处理→切割孔和边→焊接主要零件(如需要)→装配相关零件;阴模成型仪表板(阴模成型及表皮压纹)的工艺流程为:注塑成型仪表板骨架→真空成型/吸塑表面压纹→泡沬层的发泡→切割孔和边→焊接主要零件(如需要)→组装相关零件;聚氨酯喷涂仪表板的工艺流程为:注塑成型仪表板骨架→PU喷涂→发泡层发泡→切割孔和边→焊接主要零件(如需要)→组装相关零件。 仪表板的注塑成型 对于全塑的硬质仪表板和发泡仪表板而言,其骨架的注塑成型一般需要使用锁模力为2000~3000T的注塑机,骨架材料可以采用PC/ABS、SMA或PP+GF,表1对这3种材料的成型性、成本和使用性能做了比较。 表1 注塑成型骨架材料的比较 仪表板的注塑工艺可分为高压注塑和低压注塑两种方式。高压注塑的特点是:材料在经螺杆加热后被注入到闭模中成型。一般,经高压注塑成型的部件易出现缩印、变形和熔接痕等质量问题,这通常是由加强筋和/或浇口位置设计不当引起的,此外,材料或产品结构的不合理也会对此有所影响。低压注塑的主要特点是:经螺杆加热后的材料被注入到微闭合的模具中,模具在二

现场仪表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现场仪表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一、现场测量仪表,一般分为温度、压力、流量、液位四类。一温度仪表系统常见故障分析 (1)温度突然增大:此故障多为热电阻(热电偶)断路、接线端子松动、(补偿)导线断、温度失灵等原因引起,这时需要了解该温度所处的位置及接线布局,用万用表的电阻(毫伏)档在不同的位置分别测量几组数据就能很快找出原因。(2)温度突然减小:此故障多为热电偶或热电阻短路、导线短路及温度失灵引起。要从接线口、导线拐弯处等容易出故障的薄弱点入手,一一排查。现场温度升高,而总控指示不变,多为测量元件处有沸点较低的液体(水)所致。 (3)温度出现大幅度波动或快速震荡:此时应主要检查工艺操作情况(参与调节的检查调节系统)。 二压力仪表系统常见故障及分析

(1)压力突然变小、变大或指示曲线无变化:此时应检查变送器引压系统,检查根部阀是否堵塞、引压管是否畅通、引压管内部是否有异常介质、排污丝堵及排污阀是否泄漏等。冬季介质冻也是常见现象。变送器本身故障可能性很小。(2)压力波动大:这种情况首先要与工艺人员结合,一般是由操作不当造成的。参与调节的参数要主要检查调节系统。 三流量仪表系统常见故障及分析 (1)流量指示值最小:一般由以下原因造成:检测元件损坏(零点太低。;显示有问题;线路短路或断路;正压室堵或漏;系统压力低;参与调节的参数还要检查调节器、调节阀及电磁阀。 (2)流量指示最大:主要原因是负压室引压系统堵或漏。变送器需要调校的可能不大。 (3)流量波动大:流量参数不参与调节的,一般为工艺原因;参与调节的,可检查调节器的PID参数;带隔离罐的参数,检查引压管内是否有气泡,正负压引压管内液体是否一样高。 四液位仪表系统常见故障及分析

QCT 214-1996 汽车、摩托车用组合仪表

前言 本标准是根据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仪表分标委的标准修订计划,对原部标准JB3807一84《汽车用组合仪表基本技术条件》进行修订的。 这次修订变更的主要内容包括:将标准的适用范围扩大到摩托车用组合仪表;明确了组合仪表的基本结构及定义;强调了对组合仪表的外观质量要求;补充了对组合仪表上采用的各种辅件的性能要求;并且,还增加了对组合仪表整体性能的要求。 本标准通过引用各种仪表及辅件的相关标准,使本标准包含这些标准所表述的有关要求,并使本标准的表述得以简化,但是,本标准并不能等同或取代任一被引用的标准,也不是被引用标准的综合。所以,本标准是一单独的产品标准,它与被引用标准之间仅具有相关性。 自实施日起,同时代替JB3807一84。 本标准由机械工业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东风汽车公司仪表公司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董建、陈远平、李俊。 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中华人民共和国汽车行业标准QC/T 214一1996 汽车、摩托车用组合仪表代替 JB 3807一84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汽车、摩托车用组合仪表(以下简称组合表)的定义、要求、抽样、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汽车和摩托车用组合表,也适用于仪表板总成。其它机动车用组合表或仪表板总成也可参照执行。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2423.4一93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Db:交变湿热试验方法 GB/T2423.17一93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Ka:盐雾试验方法 GB 2828一87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GB/T 4942.2一93低压电器外壳防护等级 GB 4094一94汽车操纵件、指示器及信号装置的标志 GB 15365一94摩托车操纵指示器及信号装置的图形符号 GB 9328一88公路车辆用低压电缆(电线) GB 6047一85汽车用指针式石英电子钟 GB 4723一92印制电路用覆铜箔酚醛纸层压板 GB 4724一92印制电路用覆铜箔环氧纸层压板 GB 4725一92印制电路用覆铜箔环氧玻璃布层压板 GB 13555一92印制电路用挠性覆铜箔聚酰亚胺薄膜 GB 13556一92印制电路用挠性覆铜箔聚酯薄膜 GB/T l3048一91汽车发动机工作小时表 ZBT 35001一87汽车电气设备基本技术条件 ZBT 36003一86汽车用片式插接件

现代汽车整车制造四大工艺过程

现代汽车整车制造四大工艺过程 一、工艺基础—概念 1、工艺 即加工产品的方法(手段、过程)。是利用生产工具对原材料、毛坯、半成品进行加工,改变其几何形状、外形尺寸、表面状态和内部组织的方法。 2、工艺规程 规定产品或零部件制造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等工艺规定(文件)。 3、工艺文件 指导工人操作和用于生产、工艺管理的各种技术文件。是企业组织生产、计划生产和进行核算的重要技术参数。 4、工艺参数 为达到加工产品预期的技术指标,工艺过程中选用和控制的有关量,如电流、电极压力压等。 5、工艺装备 产品制造过程中所用的各种工具的总称。包括刀具、夹具、模具、量具、检具、辅具、钳工工具和工位器具等。 6、工艺卡片(或作业指导书) 按产品的零、的某一工艺阶段编制的一种工艺文件。他以工序为单元,详细说明产品(或零、部件)在某一工艺阶段的工序号、工序名称、工序内容、工艺参数、操作要求以及采用的设备和工艺装备。包括冲压工艺卡片、焊接工艺卡片、油漆工艺卡片、装配工序卡片。 7、物料清单(BOM) 用数据格式来描述产品结构的文件。 8、外协件明细表 填写产品中所有外协件的图号、名称和加工内容等的一种工艺文件。 9、外购工具明细表 填写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所需购买的全部刀具、量具等的名称、规格与精度等的一种工艺文件。

10、材料消耗工艺定额明细表 填写产品每个零件在制造过程所需消耗的各种材料的名称、牌号、规格、重量等的一种工艺文件。 11、材料消耗工艺定额汇总表 将“材料消耗工艺定额明细表”中的各种材料按单台产品汇总填列的一种工艺文件。 12零部件转移卡 填写各装配工序零、部件图号(代号)名称规格等的一种工艺。 二、工艺基础—管理 1、工艺管理内容包括: 产品工艺工作程序、产品结构工艺性审查的方式和程序、工艺方案设计、工艺规程设计、工艺定额编制、工艺文件标准化审查、工艺文件的修改、工艺验证、生产现场工艺管理、工艺纪律管理、工艺标准化、工艺装备编号方法、工艺装备设计与验证管理程序、工装的使用与维护、工艺规程格式、管理用工艺文件格式、专用工艺装备设计图样及设计文件格式。 2、工艺设计过程 策划(产品定义)-产品设计和开发(产品数据)-过程设计和开发-产品与过程确认-生产-(持续改进)。 三、车身制造四大工艺定义及特点 在汽车制造业中,冲压、焊装、涂装、总装合为四大核心技术(即四大工艺)。 1、冲压工艺 冲压是所有工序的第一步。先是把钢板在切割机上切割出合适的大小,这个时候一般只进行冲孔、切边之类的动作,然后进入真正的冲压成形工序。每一个工件都有一个模具,只要把各种各样的模具装到冲压机床上就可以冲出各种各样的工件,模具的作用是非常大的,模具的质量直接决定着工件的质量。 a、冲压工艺的特点及冲压工序的分类 冲压是一种金属加工方法,它是建立在金属塑性变形的基础上,利用模具和冲压设备对板料施加压力,使板料产生塑性变形或分离,从而获得一定形状、尺寸

A4 A5 Q5:组合仪表上显示“TPMS 故障”

离线连接 产品技术信息代号: 2024510/6 A4 A5 Q5:组合仪表上显示“TPMS 故障”发布日期: 2012-7-13 用户陈述/服务站结论 组合仪表中显示“TPMS 轮胎压力!系统故障”。 ABS/ESP 控制单元故障存储器中存有记录“03543 底盘–机械故障”。轮胎监控显示暂时不可用。 技术背景 由于公差的影响,可能导致轮胎压力监控系统的软件提前显示系统不可用。尤其是在频繁进行短途行驶时可能出现这种情况。 生产线解决方案 奥迪 A4、奥迪 A4 Allroad、奥迪 A5 和奥迪 Q5: 自 2010 年 11 月起,在售后服务中可以采用改良型软件。 售后服务解决方案 奥迪 A4、奥迪 A4 Allroad、奥迪 A5 和奥迪 Q5: 请使用软件版本管理代码 03A002 升级 ABS/ESP 控制单元的软件。 自奥迪基础 CD 15 起,VAS 测试仪上的起始菜单屏“升级奥迪”可用。每次通过软件版本管理代码升级时都必须采用该运行模式。通过“升级奥迪”可以快速进入“引导型故障查询”的软件版本管理程序。 请在新的 ODIS 测试仪上按下“升级”按钮。 该软件版本管理代码仅适用于下列 ABS/ESP 控制单元: 奥迪 A4 / 奥迪 A5:数据版本为 050 的 ABS/ESP 控制单元 奥迪 A4 Allroad:数据版本为 020 的 ABS/ESP 控制单元 奥迪 Q5:数据版本为 100 的 ABS/ESP 控制单元 其他版本的控制单元无需也无法升级软件。 在 APOS 系统中结算:

在 APOS/2 系统中结算: 请根据售后服务编号 4434 进行结算。

汽车组合仪表故障排查

汽车组合仪表故障排查 1 组合仪表故障排查 汽车发动机冷却液温度、车速和发动机转速等信息都由汽车发动机控制模块发送给组合仪表。车身控制模块所接收到的信息是由发动机控制模块经过高速总线信号传输的。随后,通过低速总线信号将传输的信息发送给汽车的组合仪表。从而显示汽车发动机冷却液温度信息、发动机转速情况、车速和汽车行驶的里程数等。电路和系统调试步骤如下: 将汽车点火装置处于ON状态,可利用故障诊断仪完成汽车组合仪表的扫描,观测汽车全部仪表完成从低位到高位的扫描工作。如果汽车仪表不能完成扫描工作,则需要替换汽车组合仪表。当汽车行驶时,观测汽车里程表上换算出的行驶距离。如果汽车里程表显示仪表没有换算出行驶距离,则需替换汽车组合仪表。如果所有仪表扫描并且里程表显示算出总数,则需要替换汽车发动机控制模块。 2 燃油表故障排查 汽车燃油油位的信息是由发动机控制模块传送给汽车组合仪表。汽车发动机控制模块将来自燃油油位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变换成为汽车燃油油位控制信号。车身控制模块接收到由汽车发动机控制模块传送来的燃油油位信号。随后,车身控制模块通过低速总线信号将信息发送给汽车组合仪表,用来显示汽车燃油油位。如果汽车的燃油油位小于总油位的11%时,汽车组合仪表盘中的油位过低的报警指示灯亮。电路和系统调试步骤如下: 将汽车点火装置处于ON状态,可利用故障诊断仪完成汽车组合仪表的扫描,观测汽车组合仪表完成从低位到高位的扫描工作。如果汽车燃油油位仪表不能完成扫描工作,则需要替换汽车组合仪表。汽车燃油油位过低指示灯点亮状态和熄灭状态控制,是由汽车故障诊断仪发送指令完成的。如果汽车燃油油位显示过低,指示灯一直处于点

仪表板设计规范

商密×级▲ 长安汽集有限责任公司技术规 ×××—× 仪表板总成开发规范 2006-03-10发布200×-××-××实施 长安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布发 —200×前言 本规范按照长安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技术规范的标准格式的规定进行编写。 本规范由长安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提出。本规范由长安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科技委管理。本规范起草单位:长安汽车工程研究院苏忠、王晓、苏童本规范主要起草人:

本规范批准人: 宋体)Ⅰ号(五—200×页17 共页2 第 引言 汽车的自主开发是中国汽车业健康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长安车的生存之本。在汽车内外饰开发设计中,仪表板总成设计是最难的,它代表着内外饰件自主开发设计的水平和标准。在此,特编写此规范——《仪表板总成设计规范》,希望将自己多年来对仪表板设计的理解及经验与大家共同分享,更希望对对那些刚刚接触到仪表板开发的人员和对长安公司的自主开发有一些帮助。本规范尚有许多不足之处,希望大家能给予指正。

页17 共页3 第 200—×仪表板总成开发规范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汽车仪表板总成在开发设计过程中应遵守一些要求和标准,规定了仪表板总成开发的一般过程、材料的选择、结构及生产工艺等。 本规范适用于注塑成型为主、搪塑、吸塑软化生产工艺的M1、N1类车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GB 4094-1999 汽车操纵件、指示器及信号装置的标志 GB 11552-1999 轿车内部凸出物 GB 11555-1994 汽车风窗玻璃除霜系统的性能要求及试验方 GB 11556-1994 汽车风窗玻璃除霜系统的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 GB 11562-1994 汽车驾驶员前方视野要求及测量方法 CM VR A01-01 车辆识别代号(VIN)管理规则 QC/T 29089-92 汽车软化仪表板表皮 GB8410 汽车内饰材料燃烧特性试验方法 GBT1040 塑料拉伸试验方法 HG 2-167 塑料撕裂强度试验方法 GB7141 塑料热空气老化试验方法(热老化箱法)通则 GB 9344 塑料氙灯光源曝露试验方法 GB 2410 透明塑料透光率和雾度试验方法 CM VR A01-01 车辆识别代号(VIN)管理规则 GB/T 15585-1995 热塑性塑料成型收缩率的测定 GB1634.1-2004 塑料变形温度的测定(通用试验方法) GB/T1843-1996 塑料悬臂梁冲击试验方法 GB9342-1988 塑料弯曲性能试验方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