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学基础总结

中医学基础总结

中医学基础总结
中医学基础总结

绪论

一、中医学:是指以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经验为主体,研究人类生命中健康与疾病转化规律及其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和保健的综合性学科。

二、中医学“四大经典”

1、《黄帝内经》:我国第一部中医学经典著作,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包括《素问》《灵枢》两部分。

2、《难经》:可作为《内经》的辅翼,充实了《内经》的内容。

3、《伤寒杂病论》:创立了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

4、《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提出了“四气五味”的药性理论,明确了“治寒以热药,治热以寒药”的用药原则等。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为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和恒动观念。

(一)、整体观念

1、概念:整体观念是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统一性的认识。

2、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包括人体形体结构的整体性、生理上的整体性、病理上的整体性和诊治上的整体性。

3、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包括季节气候对人体的影响、昼夜晨昏对人体的影响、地理区域对人体的影响和社会环境对人体的影响。

(二)、恒动观念:恒动,就是不停顿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恒动观念是指在分析研究生命健康和疾病等医学问题时,应持有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观点,而不可拘泥于一成不变的、静止的、僵化的观点。

(三)、辨证论治

1 、概念:辨证—所谓“辨”,有审辨,甄别等意思。辩证是在中医学理论的指导下,对望,闻,问,切四诊所收集的各种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综合,从而对疾病现阶段的病因,病位,病及邪正关系等情况作出判断,并概括为某种证的思维过程。论治—又叫施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选择和确定相应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的过程。即在辨证后,针对病情本质,给予恰当正确的治疗用药。

2、病:即疾病,是致病邪气作用于人体,人体正气与之抗争而引起的脏腑官窍损伤、生理功能失常或心理活动障碍的一个完整的病变过程,反应了某一种疾病全过程的总体属性、特征和本质。(强调整个过程)

3、症:中医学中的症状和体征可统称症状,简称“症”(强调某个点)

4、证:是对疾病发展过程中所处的一定阶段的病因,病位,病性以及邪正关系等所做的病理性概括。

6、异病同治:在不同的疾病中,出现相同的或相近的病理变化,即出现相同或相似的证。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治法也相同

7、同病异治:同一疾病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的病机,用不同的治法进行治疗。

第一章

(一)、阴阳学说

1、阴阳学说:是研究阴阳的内涵及其运动变化规律,用以阐释宇宙万物万象的

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古代哲学理论。

2、基本观念:世界是物质的,宇宙万物在阴阳二气的相互作用下发生、发展和

变化。

3、阴阳的概念:阴阳作为一个抽象的概念,既可以表示自然界相互关联而又相

互对立的事物或现象的属性,也可以表示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4、阴阳的特性

①、相关性②、普遍性③、相对性④、规定性。

5、阴阳的相互关系

①阴阳的相互交感②阴阳的对立制约③阴阳的互根互用④阴阳的消长平衡

⑤阴阳的相互转化

6、阴阳失调的病理变化:阴阳偏盛、阴阳偏衰、阴阳互损、阴阳转化。

7、药性:指药物的寒、热、温、凉四种性质,又称为“四气”

8、五味:是指药物辛甘酸苦咸五种滋味。

(二)、五行学说

1、五行学说:物质世界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组成的,事物的

发展变化,都是五种物质不断运动和相互作用的结果

2、五行: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与之相关的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和

变化。

3、五行的特性:

①木:“木日曲直”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特性的事物和现象。

②火:“火日炎上”具有温热、升腾、向上等特性的事物与现象。

③土:“土爰稼穑”具有生化、承载、受纳等特性的事物现象。

④金:“金日从革”具有肃杀、潜降、收敛等特性的事物和现象。

⑤水:“水日润下”具有寒凉、滋润、向下、静藏等特性和作用的事物和现象。

4、事物的五行属性归类表(课本24页)

5、五行的生克关系:

(1)五行相生,五行相克(又称相胜),五行制化(p25)

6、相乘与相侮:

①、五行相乘:即相克太过(过克);乘指以强玲弱,克制太过;如木过克土。

②、五行相侮:即反向克制(反克);侮,指欺侮,欺凌;如土反克木。

第三章藏象学

一、藏象理论

1、藏象:又作“脏象”,是指藏于体内的内脏及其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征象及

与自然界相通应的事物和现象。

2、脏腑,是内脏的总称。包括五脏:肝、心、脾、肺、肾;六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三焦;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3、特点:

五脏:多为实质性脏器,其共同生理功能主要是化生和贮藏精气,“藏精气而不泻满,故满而不能实”。

六腑:多为中空管腔性脏器,共同生理功能主要是受盛和传化水谷,“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

奇恒之腑:亦多为中空管腔性脏器,属于“腑”;但生理功能却是“藏而不泻”

,类似于脏。

4、胆既为“六腑”又为“奇恒之腑”的原因:(重点)

胆的形态结构与其它五腑相同,中空有腔的囊状器官;胆贮藏和排泄胆汁,助水谷之消化吸收;胆与肝相表里,因此为六腑。

胆不与水谷相直接接触,与胃、肠有别;胆内盛之胆汁,又称精汁,与五脏藏精气的功能特点相似,故为奇恒之腑。

二、五脏

6、心

主要功能:主血脉,主神明。

心的系统联系:心在志为喜,、在液为汗、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在窍为舌。

7、肺

主要功能:(1)肺主气、司呼吸(2)主宣发和肃降(3)通调水道(4)肺朝百脉、主治节

系统联属:肺在志为悲为忧、在液为涕、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在窍为鼻、与秋气相通应。

8、脾

主要功能:(1)主运化、(2)主升清、(3)主统血

系统联属:在志为思,在液为涎,在体合肌肉、主四肢,在窍为口,其华在面,与长夏之气相通应。

9、肝

主要功能:主疏泻、主藏血

系统联属:肝在志为怒,在液为泪,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在窍为目,与春气相通应。

10、肾(肾为先天之本)

主要功能:主藏精,肾主水,肾主纳气(肾保持呼吸的深度,肺保持呼吸的频率)

、精:先天之精:禀受与父母,与生俱来,是构成人体胚胎的原始物质后天之精:是维持人体生长发育及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系统联属:在志为恐,在液为唾,在体主骨生髓,其华生发,在窍为耳及二阴

三、六腑

1、胆(肝主谋略,胆主决断)

主要功能:贮存和排泻胆汁,主决断

2、胃主要功能:主受纳水谷,主腐熟水谷生理特性:主通降,喜润恶燥

3、小肠主要功能:主受盛和化物,泌别清浊,主液。

4、大肠主要功能:主传化糟粕,主津

5、膀胱主要功能:贮尿排尿

6、三焦主要功能:通行原气,运行水液

特点:“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

四、奇恒之腑

1、概念:奇恒之腑:是脑、髓、骨、脉、胆,女子胞的总称。

2、特点:形态多为中空有腔而似腑;功能似脏,主藏精气而不泄;除胆外,与

五脏没有表里配合;没有五行配属。

第三章、精、气、血、津液

一)、精

1、概念:指体内的精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精有狭义和广义之分:①、广义之精,是泛指体内所有的精粹物质,包括人体生命现象和生理过程所需的所有物质②、狭义之精,是指生殖之精,起着繁衍后代的作用,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

2、精的功能:①、繁衍生殖,②促进生长发育,③生髓化血,④濡养脏腑。二)、气(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

1、气的运动,称“气机”。气运动的基本形式:概括为升、降、出、入四种。

2、气的功能:①推动作用②温煦作用③防御作用④固摄作用⑤气化作用

3、气的分类:元气、宗气、营气、卫气及脏腑之气、经络之气

4、宗气:生成:由脾化生的水谷之精气和肺吸入的自然清气相结合而成。

功能:①走息到,推动肺的呼吸;②贯心脉以行气血,即温煦心脏,贯注心脏,以推动其气血;③下资元气。

5、卫气的功能:①护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②温养肌肉、皮毛即脏腑;③调节腠理开合,控制汗液排泄,维持体温恒定。

6、卫气与营气的异同:①、相同点:都来源于脾胃化生的水谷之精

②、不同点:营气卫气

来源水谷精微中的精纯柔和部分水谷精微中的慓悍滑疾部分

阴阳属阴,营阴属阳,卫阳

分布行于脉中行于脉外

功能化生血液以营养周身温养肌表,护卫人体,调控汗液排泄7、津与液的异同:

相同点:源于水谷,生成于脾胃,随气血运行而流布于经脉内外

不同点成分质地流动性分布功能津水分为主清稀较大体表肌肤、肌肉孔窍、血脉滋润液水分与营稠厚较小骨节、脏腑、脑髓、关节腔濡养养成分

第六章、病因

一、六淫

1、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热(火)六种外感病邪的总称。又称为六邪

2、六气:即风、寒、暑、湿、燥、热(火)六种不同的正常气候变化。

3、其共同的致病特点:外感性、季节性、地域性、相兼性和转化性。

4、性质及致病特点:

1)风邪①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②风性善行而数变③风性主动④风为百病之长

2)寒邪: ①寒为阴邪,易伤阳气, ②寒性凝滞 , ③寒性收引

3)暑邪:①暑为阳邪,其性炎热②暑邪升散,伤津耗气③暑多挟湿

4)湿邪:①湿为阴邪,易阻滞气机,损伤阳气②湿性重浊③湿性黏滞④湿性趋下,易袭阴位

5)燥邪:①燥性干涩,②易伤津液③燥易伤肺

6)热(火)邪:①火热为阳邪,其性趋上②火热易扰心神③火热易伤津耗气④火热易生风动血⑤火邪易致疮痈

5、疫气概念:指一类具有强烈致病性和传染性的外感病邪。

致病特点:①发病急骤,病情危笃

二、内感病因

1、内感病因包括:七情内伤,饮食失宜,劳逸过度

2、七情内伤

概念: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等七种正常的情志活动,是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的不同反应。

致病特点:①直接伤及内脏(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

②影响脏腑气机(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

则气乱,思则气结)

③多发为情志病证④七情变化影响病情

三、病理产物性致病因素

1、分类:痰饮,血瘀,结石三大类

2、痰饮致病特点; ①阻滞气机运行②影响水液代谢③易于蒙蔽心神④致病广泛,变幻多端(“百病多由痰作祟”“怪病多痰”) ⑤病势缠绵,病程较长

3、淤血(刺痛)。致病特点:阻滞气机,瘀塞经脉,伤及脏腑,病位固定、

病证繁多。

4、结石的致病特点:1)、多发于肝胆、胃、肾和膀胱等脏腑 2)、易阻气机,损伤脉络 3)、梗阻通道,导致疼痛 4)、病程较长,轻重不一

第七章、病机

1、病机:病机:指疾病发生、发展与变化的机理。

一、基本病机

1、概念:指机体对于致病因素侵袭所产生的最基本的病理反应,是病机变化的

一般规律。

2、主要内容:包括邪正盛衰,阴阳失调、精气血津液失常、内生“五邪”。

二、阴阳失调

1 、阴阳亡失:包括亡阳和亡阴。①、亡阳:是指机体阳气大量亡失,使属阳的

功能突然严重衰竭,因而导致生命垂危的一种病理状态。②、亡阴:是指机体阴气大量亡失,使属阴的功能突然严重衰竭,因而导致生命垂危的一种病理状态。

三、气的失常:

主要包括两个方面:①、气的生化不足或耗损过多,从而形成气虚的病理状态。

、气的某些功能不足及气的运动失常或紊乱,从而表现为气滞、气逆、气陷、气闭或气脱等气机失调的病理状态。

第八章诊法

一、神:神分广义的神和狭义的神,广义:一切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狭

义:神志、意识、思维活动。

二、得神:神志清楚,思维敏捷,语言清晰,目光明亮,面色荣润,表情自然,

动作灵活,是精气充足的表现,常见于正常人。

三、1、正常舌的特征:舌质淡红,鲜明,舌体大小适中,柔软灵活,舌苔均匀,

薄白而湿润,“淡红舌,薄白苔”。

2、红舌—实热证;青紫舌—瘀血;

四、听声音

(1)谵语:神志不清,语无伦次,声高有力

(2)郑声:神志不清,语言重复,声音低弱

(3)独语:自言自语,喋喋不休,见人则止

呼吸

(1)喘:呼吸困难,短促急迫,难以平卧。

(2)哮:呼吸困难,急促似喘,喉间有痰鸣(哮必兼喘。)

五、问诊

1、主诉:是指患者就诊时所陈述的最感痛苦的症状,体征及持续时间。

2、十问歌: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渇俱当辨,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妇人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

3、自汗:不因环境因素影响,日间汗出不止,常见于气虚,阳虚证

4、盗汗:不因环境因素影响,入睡时汗出,醒则汗止,多见于阴虚证

六、切诊

(1)浮脉:轻取既得,重按稍减而不空,为表证

(2)沉脉:轻取不应,重按始得,为里证,有力为里实,无力为里虚。

(3)滑脉:往来流利,如珠走盘,应指圆滑,常见于痰饮,食积,实热

(4)弦脉:端直以长,如按琴弦,常见于肝胆病,痛证,痰饮。

第九章辨证

辨证包括八纲辨证、气血津液辨证、脏腑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

一.八纲辨证

1.八纲:指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八个纲领。

2.表证:苔薄白,脉浮。

里证:苔厚,脉沉。

实证:体质壮实,病情剧烈。腹痛据按,大便秘结,小便不利、涩痛、色黄量少,舌质苍老,舌苔厚腻,脉实。

虚证:体质虚弱,病情绵长。面色淡白或萎黄,精神萎靡,形寒肢冷,自汗,大便溏稀,小便清长,舌淡胖嫩,脉弱、虚;或烦热、盗汗、潮热,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无力。

5.阴证、阳证

阴证:里证、虚证、寒症均属阴证。虚寒(畏寒肢冷,口淡不渴,痰涕清、稀,小便清长,大便溏薄,或微弱舌淡胖嫩苔白滑,脉沉迟或细涩)是阴证的典型证。阳证:表证、热证、实证均属阳证。实热(舌红绛起芒刺,苔黄而干,脉实、数)是阳证的典型证。

阴虚证:五心烦热,午后潮热,盗汗,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形体消瘦,口燥咽干,颧红。

阳虚证:畏寒肢冷,舌淡苔白滑,脉沉迟无力或弱,精神萎靡,少气懒言,面色白,口淡不渴或喜热饮,大便稀溏,小便清长或尿少浮肿。

二、气血津液辨证

1.气虚证:自汗,舌淡苔少,脉虚弱,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声低息微,面目少华,头晕目眩,因为气的固摄作用失常。

2.气陷证(中气下陷证)(脾虚气陷证):胃下垂、脱肛、子宫脱垂,伴气虚证(自汗,少气懒言,舌淡苔白,脉弱。)

3.气滞:胀痛,触之无形,走窜不定。

三、血病辨证

1.血虚证:面白少华或萎黄,爪、唇、眼睑淡白,舌苔淡白,脉数无力,心悸健忘,失眠多梦,手足发麻,月经量少、色淡。

2.血瘀证:刺痛,肌肤甲错,舌上有瘀点,舌下脉络曲张青紫,脉细涩,或结、代,或无脉。

第十章治则

1.治则是指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对临床疾病的立法处方用药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治疗原则,是辨证与治法的中间环节,在上服从辨证,在下指导治法。

2.治则包括治标与治本、正治与反治、扶正祛邪、调整阴阳、三因制宜。

3.正治:采用与疾病证候相反的药物治疗的一种治疗原则,适用于本质与现象相一致的病证。

常用正治法:热者寒之、寒者热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

4.反治:顺从病证的外在假象而治的一种治疗法则,适用于本质与现象不完全一致的病证。

常用反治法: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塞因赛用、通因通用。

中医学基础复习要点

绪论 1,《皇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著作,分《素问》和《灵枢》两部分,共收集论文162篇,系统地阐述了人体的结构、生理、病理以及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和养生等问题。 2,《神农本草经》该书成于汉代,托名神农所著。最早的一部药物学重要典籍,载药365种,将药物分为寒、凉、温、热四性,酸、苦、甘、辛、咸五味。 3,中医学的主要特点 (一)整体观念整体观念即认为事物是一个整体,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事物与事物之间也有密切的联系,整体宇宙是一个整体。其包含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和人与自然界密切相关。 (二) 辩证论治辩证,就是将望、闻、问、切四诊所收集的症状和体征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辩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论治,又称施治,是根据辩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和思维方法 1,阴阳: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它既可以代表两个相互对立的事物,也可以代表同一事物内部所存在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2,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属于古代哲学的范畴。 3,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一)阴阳交感是指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的过程。其在阴阳二气运动程中进行的,没有阴阳二气的运动,也就不会发生阴阳交感。阴阳二气的运动是阴阳交感得以实现的基础,阴阳交感则是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的一个过程,是阴阳在运动过程中的一种最佳状态。 (二)阴阳对立制约阴阳学说认为自然界的一切事物或现象,都存在着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如天与地,则天为阳,地为阴。阴阳对立导致阴阳相互制约,如温热可以驱散寒冷,冰冷可以降低高温等。 (三)阴阳互根互用互根是指一切事物或现象中对立着的阴阳两个方面,具有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如外为阳、内为阴,没有外也就无所谓内,没有内也就无所谓外等等。互用是指阴阳双方不断地孳生助长对方。认为藏于体内的阴精,不断地化生为阳气;保卫于体表的阳气,使阴精得以固守于内。 (四)阴阳消长平衡阴阳的相互对立和相互依存不是处于静止不变的状态,而是始终处于“阳消阴长”和“阴消阳长”的运动变化中。 (五)阴阳相互转化其是指阴阳对立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属阳的事物可以转化为属阴的事物,属阴的事物可以转化为属阳的事物,如昼夜的变化。阴阳转化表现为渐变形式和突变形式两种。 4,五行各自的特性 (一)木的特性“木曰曲直”“曲”,屈也;“直”,伸也。因而引申为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气一元论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气一元论 中国古代哲学的物质观,从五行的多元论到阴阳二气的二元论,最终统一于气的一元论。“太极一气产阴阳,阴阳化合生五行,五行既萌,遂含万物”。天地万物皆本于气,人亦因气而生。气是构成天地万物以及人类生命的共同的本始物质,人的生死、物之盛毁,都是气聚散变化的结果。 气,是中国古代哲学标示物质存在的基本范畴,是运动着的、至精至微的物质实体,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最基本元素,是世界的本原,是标示着占有空间、能运动的客观存在。气是中国古代对世界本原的粗浅认识,从云气、水气到量子、场,无不涵盖其中,可谓“至大无外”,“至小无内”。 气又是一个涵盖物质与精神、自然与社会的哲学范畴,其内涵既是客观存在的实体,又是主观的道德精神,兼容并包,错综复杂。 在中医学理论体系,就生命物质系统——气、血、精、津、液而言,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活力很强、运动不息、极其细微的物质,是生命物质与生理机能的统一。在生命物质系统的各种具体的物质概念中,气是最大的概念。 气是构成万物的本原。气是絪緼运动,至精至微的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人的生长壮老已,健康与疾病,皆本于气,故曰:“人之生死" ,全赖乎气。气聚则生,气壮则康,气衰则弱,气散则死”。 总之,气是连续性的一般物质存在,充塞于整个宇宙,是构成世界的本原,是世界统一性的物质基础。气是构成万物最基本的物质要素,万物是

气可以感知的有形存在形式。气规定万物的本质,气的内涵揭示了气的物质性和普遍性、无限性和永恒性。 天地之气动而不息,运动是气的根本属性,气是具有动态功能的客观实体,气始终处于运动变化之中,或动静、聚散,或絪緼;清浊, 或升降、屈伸,以运动变化作为自己存在的条件或形式。天地运动一气,毂万物而生。 气是构成宇宙的物质基础,气聚而成形,散而为气。形和气是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而形和气的相互转化则是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物之生由乎化,化为气之化,即气化。形气之间的相互转化就是气化作用的具体表现。气生形,形归气,气聚则形生,气散则形亡。形之存亡由乎气之聚散。 气贯通于天地万物之中,具有可入性、渗透性和感应性。未聚之气稀微而无形体,可以和一切有形无形之气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能够衍生和接纳有形之物,成为天地万物之间的中介,把天地万物联系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感应,即交感相应之谓。有感必应,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气有阴阳是两,两存在于一之中。气是阴阳的对立统一体,阴阳对立的双方共同组成气的统一体,它们是一切运动变化的根源。气之阴阳两端相互感应而产生了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 新陈代谢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人之生死由乎气,气是维持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这种生命的物质——气,经常处于不断自我更新和自我复制的新陈代谢过程中。气的这种运动变化及其伴随发生的能量转化过程称之为“气化”。“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精化为气”(《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就是对气化过程的概括。 人体的脏腑经络,周身组织,都在不同的角度、范围和深度上参与了

中医学基础--诊法辨证

北京中医药大学 《中医学基础》 (2011至2012学年第二学期) 姓名___________学号______专业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 考试时间2012年6月日 2012年6月 诊法 ?概念:诊察疾病的方法,即调查了解疾病的手段。 ?内容:望、闻、问、切四种方法,简称为四诊。 ?理论依据:整体观念、见微知著、间接推理、“黑箱理论”。 ?运用原则:四诊合参、不可偏废。 第一节望诊 概念:医生运用视觉对病人的全身和局部以及分泌物和排泄物等进行有目的的观察,以获取临床资料。 内容:神、色、形、态等。 ?望神 神:人体一切生命的主宰和外在表现,也指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 望神的内容:眼神、面色、反应、形态、动作等。 望神的理论意义:判断病情的轻重 推断病势的吉凶 (一)得神,有神

(二)少神,神气不足,介于得神与失神之间 (三)失神,无神 (四)假神,“回光返照”,“残灯复明” (五)神志异常,精神错乱 ?望面色 望面色:面部的颜色与光泽 望面色诊病的原理:脏腑气血的外在表现,五色分属于五脏。 望色诊病的临床意义:了解病变的部位,分辨疾病的性质,判断疾病的轻重顺逆。(一)常色 常色:红黄隐隐,明润含蓄。 1、主色:人出生后基本不变的面色。 2、客色:随季节气候而变化的正常面色 (二)病色:可分为善色和恶色两种。 ?善色:面色光明润泽者 ?恶色:凡面色枯槁晦暗者 (二)病色 1、青色 主寒证、痛证、瘀血和惊风。 寒证:寒凝血滞,气血不通 惊风:小儿眉间、鼻柱、口唇四周显青色 2 、赤色 主热证。 满面通红:主实热证。 两颧潮红:阴虚火旺。 3、黄色 主虚证、湿证。 阳黄:鲜明如桔色,为湿热熏蒸。 阴黄:晦暗如烟熏,为寒湿郁阻。 4、白色 主虚证、寒证、失血、气脱。 面色苍白无华:主气血虚亏,血虚尤为多见 面色晄白:多主阳气虚衰,水湿不运。 5、黑色 主肾虚、寒证、瘀血、水饮。 面黑浅淡:肾阳虚寒。 面黑而干:肾精亏耗。 目眶色黑:肾虚水泛。 面色黧黑,伴肌肤甲错:为瘀血内停。 ?望形态 (二)望姿态 坐:坐而俯首,气短懒言,主肺脾气虚,肾不纳气 坐而不得卧,卧则气逆:多主水气凌心。 卧:面常向里,多虚,多寒,是为阴证。 面常向外:多实,多热,是为阳证。 望舌 1、舌与内部脏腑密切相关

中医学基础学习知识(相互学习知识重点)

中医学基础(相关知识点) 五脏:肝、心、脾、肺、肾 整体观念六腑: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 中医学基本特点官窍:目、口、鼻、耳、舌 形体:皮、肉、筋、骨、脉 辨证论治1)病、症、证 2)辨证论治辨证 论治 .整体观念:人是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相统一。1)人是有机的整体功能上相互协调;病理上相互影响;诊断上以外知内;治疗上整体调整;结构上不可分割;2)人与自然相统一:时间因素对人体的影响;地域因素对人体的影响症:症状或体征。指疾病的临床表现。 病:疾病的简称。是指有特定病因、发病形式、病变机理、发病规律和转归的完整的病理过程。 证:是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病理特性的概括,包括疾病的原因、部位、性质和邪正关系。 辨证:将四诊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部位、性质和邪正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证。 论治: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适宜的治疗方法。 阴阳的概念:阴阳是对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阴阳的基本特征 阴阳属性的相对性可变性:事物的阴阳属性随其对立面的变化而变化,事物的阴阳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向相反方向转化可分性:阴阳之中可分阴阳 对立制约:对立——阴阳属性相反、相对制约——阴阳相互抑制、约束 阴阳的相互关系互根互用:互根——阴阳互相依存,互为前提。互用——阴阳相互促进 消长平衡:阴阳相互消长、阴阳协调平衡 阴阳相互消长:指阴阳双方在一定限度内存在着量的增减和比例大小的变化 阴阳协调平衡:指阴阳双方的消长在一定限度内保持和谐、平衡的状态。 阴阳相互转化:指事物的阴阳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条件:“极”、“重”“甚” . 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指导疾病的治疗 五行的概念:是指木、火、土、金、水五大类事物及其运动变化。 木曰曲直本义:描述树木枝曲干直的生长状态。引申义:生长,升发,舒畅,条达。 火曰炎上本义:火苗有炎热向上的特点。引申义:温热,升腾。 五行的特性水曰润下本义:水有滋润下行的特性。引申义:滋润,下行,寒凉,闭藏。 土爰稼穑本义:土主管农作物的种植和收获。引申义:生化,承载,受纳。 金曰从革本义:金有顺从变革的特性。①金属的器物可随人的意向改变形状②革土生金。 引申义:沉降,收敛,肃杀。

中医基础笔记完整版[]

第一章:中医学概论 一,中医学基本特点:整体观念,辨证治疗 整体观念:1,把人作为整体,内脏五官皮肤经络都是一体的,通过气血津液完成统一的功能2,天人合一,人受四季和昼夜地区的影响 辨证治疗:1,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寒热虚实表里阴阳八钢辩证 2,同病异治,异病同治 二,中医治病三大原则:审查内外,辨证求因,四诊合参 第二章:脏象 脏是内脏,象是内脏所表现出来的外在形象。 脏包括五脏,六腑,奇恒之府。 五脏:心肺脾肝肾 六腑:小肠大肠胃胆膀胱三焦 奇恒之府:脑,骨与髓,脉,胆,女子胞 第一节五脏 一,心 位于胸腔之上,两肺之间,偏左,形似倒垂之莲蕊,外有心包护卫。 心的功能:主血脉,主神明,在体合脉,开窍于舌耳,其华在面,在志为喜,在液为汗。与小肠互为表里,互为表里就是相互传导作用的意思。在五行属火。 1.心主血脉:心是血液的起动泵,通过血管(脉)向全身输送血液供给各个器官。 心的正常有赖于心的气血充盈和血管的通畅。 心健康的表现:面色红润光泽,脉象和缓均匀有力,舌淡红,心胸无不适感。 心病的表现:面色苍白,脉象无力,舌淡白,心悸,甚至血脉淤阻导致面色灰暗,唇舌青紫,脉象结代,心胸部憋闷刺痛。 2,心主神明 神明就是人的精神,思维等 心主神明正常表现为:精神振奋,神志清晰,思维敏捷 异常表现为:精神亢奋(失眠,多梦,神志不清,狂躁)和抑制(健忘,萎靡,昏迷) 3.人的五志(情绪):喜怒忧思恐 心在志为喜 喜则气缓,过喜可以使心神涣散,精神不敛。 我们小学就有个乐起来没完的人,上着课没人搭理他就乐,估计他就是心的问题。 喜伤心,恐胜喜,内经文字简练,里面讲的喜伤心意思是过喜伤心。 由于过喜可以导致心气四溢,精神涣散,所以用恐则气下的办法可以收敛涣散的心气,当然还要看病人的承受能力。 内经阴阳别论篇:阳加于阴谓之汗。 晚上睡觉出汗是盗汗,阴虚的表现。

中医内科学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中医内科学(一)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一)胃痛 1.1心下痞(胃痞):胃脘部胀满痞闷不舒,但外无胀急之形,触之濡软,按之不痛。 1.2心嘈:胃中空虚,似饥非饥,似痛非痛,似辣非辣,胸膈懊憹,得食暂止或食已复嘈。 1.3泛酸:泛吐酸水,分为吞酸、吐酸。吞酸:酸水上涌于口而复入于胃中。吐酸:吐出酸水。 1.4胃脘痛:心窝部以下、脐以上的胃脘部疼痛为主症,伴脘胀、纳呆、泛酸、嘈杂、恶心呕吐。 2.1胃痛的病因病机主要有哪些方面? 寒邪客胃,气机郁滞;饮食不节,脾胃受损;情志失畅,肝胃不和;体虚久病劳累,脾胃虚弱。 2.2治疗肝胃郁热型胃痛,在理气药的选择上应注意什么? 肝体阴用阳,阳明胃土喜润恶燥,且内热最易伤阴,故投药慎用香燥,可选理气而不伤阴的解郁止痛药。 3.1胃痛与腹痛 胃痛者,位于心窝以下之胃脘部。腹痛者,位于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 4.1试述胃痛与肝脾的关系。 肝属木,为刚脏,性喜条达而主疏泄;胃属土,为多气多血之腑,喜濡润而主受纳。木土相乘,故肝气郁结易横逆犯胃,致气机痞阻,发为胃痛。脾胃互为表里,经脉互络,同居中焦,皆为后天之本。脾为湿土,以升为顺,胃为燥土,以降为和。燥湿相济、升降得调,则水谷得以受纳腐熟,精微得以转输运化。两者生理上相辅相成,病理上相互影响。脾病可及胃,胃病可及脾。 4.2在胃痛的治疗中如何理解“通则不痛”的治疗原则。 由于胃痛主要病机特点是不通则痛,所以通则不痛即理气和胃止痛是治疗胃痛的基本法则。只是运用中要针对引起不通的机制(寒、热、食、气、虚)来辨证论治。寒者散寒以通,热者泄热以通,食停者消食以通,气滞者理气以通,血瘀者化瘀以通,阴虚者益胃养阴以通,阳弱者温运脾阳以通。总以开其郁滞、调其升降为目的,把握“胃以通为补”的真谛。 5.0分型与主方 寒邪客胃,良附丸。饮食停滞,保和丸。肝气犯胃,柴胡疏肝散。肝胃郁热,化肝煎合左金丸。湿热中阻,清中汤。瘀血停滞,失笑散合丹参饮。胃阴亏虚,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脾胃虚寒,黄芪建中汤。 (二)呕吐 1.1呕吐:胃里的食物、痰涎、水液经口吐出,或仅有干呕恶心。 1.2干呕:呕吐的一种,有声无物。 1.3反胃:食入之后,停留胃中,脘腹胀满,宿食不化,朝食暮吐,暮食朝吐。 1.4泄肝安胃:对于肝气犯胃,通过疏泄肝气的方法,使肝气条达,胃不受侮,则胃自安和。 2.1为什么说呕吐不论虚实均存在胃气上逆? 胃主受纳腐熟水谷,以降为顺。《圣济总录》:“呕吐者,胃气上而不下也”。说明引起呕吐的直接原因是胃气上逆。其中,实证者,若邪气犯胃,胃失和降,则胃气上逆致呕吐;若食滞内停,胃气壅阻,则浊气上逆致呕吐。虚证者,若脾胃虚寒,脾不升而胃不降,则致呕吐;若胃阴不足,胃失润降,则致呕吐。可见呕吐者不论虚实,胃气上逆是病机关键。 2.2如何根据呕吐物进行辨证? 呕吐酸腐难闻者,多属食积肉腐;呕吐黄水苦水者,多属胆热犯胃;呕吐酸水绿水者,多属肝热犯胃;呕吐浊痰涎沫者,多属痰饮中阻;呕吐清水者,多属脾胃虚寒;呕吐少量黏沫者,多属胃阴不足。 3.1呕吐与反胃 呕吐者,吐无定时,吐出物多为食物或痰涎清水,量或多或少。反胃者,朝食暮吐而暮食朝吐,吐出物多为不化之宿谷,量较多。 3.2呕吐与噎膈 呕吐者,进食顺畅,吐无定时,病情轻,病程短。噎膈者,进食哽咽不顺,食不得入或食入即吐,吐多出现于进食时,病情重,病程长。 4.1呕吐、胃痛、泄泻均与肝气有关,其病理变化及治疗有何异同?

基础中医学重点知识点大汇总

基础中医学重点知识点大汇总 第一章导论 人类最早形成的三大传统医学:中医学,古巴比伦学,印度医学中医理论体系形成的基础: 古代哲学思想(阴阳、五行学说等)的影响古代自然科学(天文、历法、气象、农业、数学等)的渗透古代医疗经验(针灸、汤液等治疗)的积累 ? ? ? ? 中医理论体系 主导思想:整体观念 哲学基础和思维方法:阴阳、五行学说 生理病理学基础: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 诊治特点:辨证论治 一、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1. 《黄帝形神一体观 ⑵病理的整体性: 病脏及他脏病脏及系统 ⑶诊治的整体性: 司外揣上病下取 现代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 中医学的医学模式:形—神—自然—社会 (二)恒动观念 中医学认为自然界中,任何事物都在不停运动。 1.生理上的恒动观:人体脏腑器官的生理功能活动处于永恒无休止的运动中(如气血的循环);中医学属于自然科学的范畴。具有浓厚的人文社会科学的特点。受到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深刻影响。多学科知识交互渗透的产物。中医学的科学范畴: 2.病理上的恒动观:疾病的病理处于不停的发展变化(如外感风寒束表的感冒,失治误治,入里化热)(三)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为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之一。病---疾病的名称,如感冒病、水肿病。症----症状和体征,是具体的疾病表现。

如头痛、恶寒、咳嗽、胸痛。证----又称证型,是疾病发展过程中 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证反映了疾病的本质。 证包括: ①疾病的原因(如风寒、风热、瘀血等) ②疾病的部位(如表、里、某脏、某腑、某条经络等)③疾病的性质(如寒、热等)④邪正关系(如虚、实等) 病、证、症三者的区别与联系 1.病与证,虽然都是对疾病本质的认识,但病的重点是全过程,而证的重点在现阶段。症状和体征是病和证的基本要素,疾病和证候都由症状和体征构成。 2.有阴阳学说 一、阴阳学说的主要内容 (一)阴阳的概念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 阴阳的普遍性、相关性、相对性、可分性 1.阴阳的普遍性 阴阳并不是某一特定的事物和现象,而是对物质世界每两种相关事物或现象的概括。中医学诊治疾病的着眼点是对证候的辨析和因证候而治。证同则治同,证异则治异,是辨证论治的精神实质。 2.阴阳的相关性 阴阳属性的划分,一定要在相关事物或现象范围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以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特性,及其“相生”、“相克”规律来认识世界和探求宇宙规律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 (一)五行的概念 “五” :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 “行” :一指行列、次序,,二指这五种物质的运动和变化。 (二)五行的特性 1 木曰曲直---生长、生发、条达。 2 火曰炎上---温热、升腾、向上。 3 土爰稼穑---生化、承载、受纳。 4 金曰从革---潜降、肃杀、收敛。 5 水曰润下---滋润、向下、寒凉、静藏。 2.事物五行属性归类表 (四)五行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相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中医基础理论期末考试重点整理87612

中医基础理论 名词解释: 整体观念:是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的整体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的认识。 辨证论治:是运用中医学理论辨析有关疾病的资料以确立证候,论证其治则治法方药并付诸实施的思维和实践过程。 五脏一体观: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以五脏为中心在结构与机能上是完整统一的。 形神一体观:人的形体与精神是相互依附、不可分割的。 病:即疾病,是致病邪气作用于人体,人体正气与之抗争而引起的机体阴阳失调、脏腑组织损伤、生理机能失常或生理活动障碍的一个完整的生命过程。 证:即证候,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一般由一组相对固定的、有内在联系的、能揭示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病变本质的症状和体征构成。 症:即症状和体征的总称,是疾病过程中表现出的个别、孤立的现象,可以是病人异常的主观感觉或行为表现。 同病异治:指同一种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域不同,或所处的疾病的阶段或类型不同,或病人的体质有异,故所反映出的证候不同,因而治疗也救有异。 异病同治:指几种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变化过程中出现了大致相同的病机,大致相同的证侯,故可用大致相同的治法和方药来治疗。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所谓“阴阳者,一分为二也”。阴阳对立制约:是指属性相反的阴阳双方在一个统一体中的相互斗争、相互制约和相互排斥的一种运动规律。 阴阳互根:是指一切事物或现象中相互对立着的阴阳两个方面,具有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 阴阳互用:是指阴阳双方具有相互资生、促进和助长的关系。 阴阳交感:是指阴阳二气在运动中和实物相互感应而交合,达到最佳状态,以及相互发生作用。阴阳交感是宇宙万物赖以生成和变化的根源。 阴阳互藏:是指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中的任何一方都包含着另一方,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阴阳消长:是指对立互根的阴阳双方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处于不断的增长和消减的变化过程中。 阴阳转化:指事物的总体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即属阳的事物可以转化为属阴的事物,属阴的事物可以转化为属阳的事物。 阴阳自和:是指阴阳双方自主维持和自主恢复其协调平衡状态的自愈的能力和趋势。 阴阳平衡:是指阴阳双方在相互斗争、相互作用中处于大体均势的状态,即阴阳协调和相对稳定的状态。 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 五行相生:即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资生、助长和促进的关系。 五行相克:是指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克制、制约的关系。 五行相承:是指五行中一行对其所生的过度制约和克制,又称“倍克”。 五行相侮:是指五行中一行对其所不胜的反向制约和克制。又称“反克”。 精:是由禀受于父母的生命物质与后天水谷精微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精化物质。 人体之气:是人体内活力很强运行不息的极精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元气:是人体最根本、最重要的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宗气:是由谷气与自然界清气相结合而积聚于胸中的气,属后天之气的范畴。 营气:是行于脉中而具有营养作用的气。 卫气:是行于脉外而具有保护作用的气。 血:是循行于脉中而富有营养的红色液态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津液:是机体一切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形体官窍的内在液体及其正常的分泌物。 精血同源:精于血都由水谷精微化生和充养,化源相同;两者之间又互相资生,互相转化,并都具有濡养和化神等作用。 津血同源:血和津都由饮食水谷精微所化生,都具有滋润濡养作用,二者之间可以相互资生,相互转化,这种关系称为“津血同源”。脏象:是指藏于体内的内脏及其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征象及与自然界相通应的事物和现象。 经络:使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感应传导信息的通路系统,是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奇经八脉:是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的总称。 体质:是指人类个体在生命活动过程中,由遗传性和获得性因素所决定的表现在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活动方面综合的相对稳

医学基础知识点

第一部分 1、药物的半衰期:一般指药物在血浆中最高浓度降低一半所需的时间。 2、消毒的概念:是指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的病原微生物,使之达到无害化的处理。根据有无已知的传染源可分预防性消毒和疫源性消毒;根据消毒的时间可分为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 3、灭菌:是指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的所有微生物(包括芽胞),使之达到无菌程度。 4、休克:是机体在各种有害因子侵袭时发生的一种以全身有效循环血量下降,组织血液灌流量减少为特征,进而细胞的代谢和功能紊乱,器官功能障碍的病理过程。 5、休克病人主要表现为皮肤苍白、四肢厥冷、口唇及指甲发绀、大汗淋漓、脉搏细弱而快、尿少及血压下降。 6、休克分型:按病因分类(7种):失血性、烧伤性、创伤性、感染性、过敏性、心源性、神经源性。 7、正常时保证微循环有效灌注的基础因素包括三方面:足够的循环血量、正常的血管容量、正常的心泵功能。 8、休克救治原则: (1)、积极消除病因(2)、补充血容量(3)、纠正酸中毒(4)、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5)、糖皮质激素和其他药物的应用(6)、治疗DIC,改善微循环(7)、保护脏器功能(8)、各型休克的处理 9、青霉素过敏的处理 (1、)就地抢救,立即停药,使病人平卧,注意保暖,针刺人中。 (2)首选肾上腺素立即皮下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0.5~1ml ,病儿酌减,如症状不缓解,可每隔半小时皮下或静脉注射0.5ml,直至脱离险期,此药是抢救过敏性休克的首选药物,它具有收缩血管、增加外周阻力、兴奋心肌、增加心输量及松弛支气管平滑肌的作用。(3).纠正缺氧改善呼吸给予氧气吸入,当呼吸受抑制时,应立即进行口对口呼吸,并肌肉注射尼可刹米或洛贝林等呼吸兴奋剂。喉头水肿影响呼吸时,应立即准备气管插管或配合施行气管切开术。 (4).抗过敏抗休克根据医嘱立即给地塞米松5-10mg静脉注射或用氢化可的松200mg加5%或10%葡萄糖液500ml静脉滴注,根据病情给予升压药物,如多巴胺、间羟胺等。病人心跳骤停,立即行胸外心脏挤压。 (5).纠正酸中毒和抗组织胺类药物,按医嘱应用。 (6).密切观察,详细记录密切观察病人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尿量及其他临床变化。对病情动态做好护理记录。病人未脱离危险期,不宜搬动。 10、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发的肺部感染性疾病。传染源主要是排菌的肺结核患者,通过呼吸道传播,普查主要通过X照片。 11、结核分为五型:原发型肺结核(Ⅰ型)、血行播散型肺结核(Ⅱ)、继发型肺结核(Ⅲ)、结核性胸膜炎(Ⅳ)、其他肺外结核(Ⅴ) 12、原发性综合征:肺部的原发病灶、淋巴管炎和肺门淋巴结肿大称为原发性综合征。 13、干酪性肺炎:浸润型肺结核伴有大片干酪样坏死时,常呈急性进展,严重的中毒症状称为干酪性肺炎(或结核性肺炎)。 14、结核球:干酪坏死灶被纤维包裹,或空洞引流支气管阻塞,洞内干酪物干涸浓缩形成。 15、抗结核治疗原则可总结为10个字: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 16、初治菌阳肺结核: 主要推荐短程化疗方案为:2H3R3Z3E3 /4H3R3 强化期: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氨丁醇隔日1次,共2个月。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基本治则之扶正祛邪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基本治则之扶正祛邪 扶正祛邪:扶正培补正气以愈病的治疗原则,就是使用扶助正气的药物,或其他疗法,并配合适当的营养和功能锻炼等辅助方法,以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抗病力,从而驱逐邪气,以达到战胜疾病,恢复健康的目的。祛邪是消除病邪以愈病的治疗原则,就是利用驱除邪气的药物,或其他疗法,以祛除病邪,达到邪去正复,恢复健康的目的。所谓“实者泻之”就是这一原则的具体应用。运用扶正祛邪的治则时,要认真仔细分析正邪力量的对比情况,分清主次,决定扶正或祛邪,或决定扶正祛邪的先后。一般情况下,扶正用于虚证;祛邪用于实证;若属虚实错杂证,则应扶正祛邪并用,但这种兼顾并不是扶正与祛邪各半,乃是要分清虚实的主次缓急,以决定扶正祛邪的主次、先后。总之,应以“扶正不致留邪,祛邪不致伤正”为度。具体情况如下:扶正适用于以正虚为主,而邪不盛实的虚证。如气虚、阳虚证,宜采取补气、壮阳法治疗;阴虚、血虚证,宜采取滋阴、养血法治疗;祛邪适用于以邪实为主,而正未虚衰的实证。临床上常用的汗法、吐法、下法、清热、利湿、消导、行气、活血等法,都是在这一原则指导下,根据邪气的不同情况制定的;先攻后补:即先祛邪后扶正。适用于虽然邪盛、正虚,但正气尚可耐攻,以邪气盛为主要矛盾,若兼顾扶正反会助邪的病证。如瘀血所致的崩漏证,因瘀血不去,出血不止,故应先活血化瘀,然后再进行补血;先补后攻:即先扶正后祛邪。适用于正虚邪实的虚实错杂证而正气虚衰不耐攻的情况。此时先祛邪

更伤正气,必须先用补法扶正,使正气渐渐恢复到能承受攻伐时再攻其邪。如臌胀病,当正气虚衰为主要矛盾,正气又不耐攻伐时,必须先扶正,待正气适当恢复,能耐受攻伐时再泻其邪,才不致发生意外事故;攻补兼施:即扶正与祛邪并用。适用于正虚邪实,但二者均不甚重的病证。具体运用时必须区别正虚邪实的主次关系,灵活运用。如以正虚为主要矛盾,单纯用补法又恋邪,单纯攻邪又易伤正,此时则应以扶正为主兼祛邪。如气虚感冒,则应以补气为主兼解表。若以邪实为主要矛盾,单攻邪又易伤正,单补正又易恋邪,此时治当以祛邪为主兼扶正。 治则 治则是治疗疾病时所必须遵循的法则,又称“治之大则”。治则是在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理论指导下,根据四诊(望、闻、问、切)所获得的客观资料,在对疾病进行全面地分析、综合与判断的基础上,而制订出来的对临床立法、处方、遣药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治疗规律。治则是用以指导治疗方法的总则,而治法是在治则指导下制定的治疗疾病的具体方法,它从属于一定治疗原则。 “治病必求于本”,治病求本,就是在治疗疾病时,必须寻找出疾病的根本原因,抓住疾病的本质,并针对疾病的根本原因进行治疗。它是中医辨证论治的一个根本原则,也是中医治疗中最基本的原则。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乖戾,疾病乃起。阴阳失调是人体失去生理状态而发生病理变化的根本原因,治疗疾病就是要解决阴阳失调——偏胜偏衰的矛盾,使之重归于新的动态平衡。所以,治病求本,

中医基础理论复习重点

中医基础理论复习重点 1、晋王叔和编撰的《脉经》,是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 晋皇甫谧编撰的《针灸甲乙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 隋巢元方编撰的《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 2、刘完素,倡导火热论,寒凉派。张从正,攻邪派。李杲,补土派。朱震亨,滋阴派。 3、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辨证论治。 4、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5、阴阳三分法:将一阴分为三阴:太阴、少阴、厥阴,一阳分为三阳:阳明、太阳、少阳。 6、阴阳总述:阴阳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交感互藏、消长转化及自和与平衡,是从不同角度来说明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运动规律的,表达了阴阳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阴阳之间的这些关系及其运动规律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彼此互相联系的。阴阳的对立互根是阴阳最普遍的规律,说明了事物之间既相反又相成的关系。事物之间的阴阳两个方面通过对立制约而取得了平衡协调,通过互根互用而互相促进,不可分离。阴阳交感是万物产生和发展的前提,万物就在阴阳交感过程中产生。阴阳的互藏则是阴阳交感的动力根源,同时也是阴阳消长转化的内在根据。阴阳的消长和转化是阴阳运动的形式。阴阳消长是在阴阳对立制约、互根互用基础上表现出的量变过程,阴阳转化则是在量变基础上的质变,是阴阳消长的结果。阴阳的动态平衡由阴阳之间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及其消长转化来维系,而阴阳自和表达了其自动维持和自动恢复这一动态协调平衡的能力与趋势。如果阴阳的这种动态平衡遭到了破坏,又失去了自和的能力,在自然界就会出现反常现象,在人体则会由生理状态进入疾病状态,甚至死亡。 7、五行基本概念: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 8、五行特性:木曰曲直、火曰炎上、土爰稼穑、金曰从革、水曰润下。 9、五行基本内容:五行相生与相克、五行制化与胜复、五行相乘与相侮、五行的母子相及。 10、相乘与相克虽然在次序上相同,但本质上是有区别的。相克是正常情况下五行之间的制约关系,相乘则是五行之间的异常制约现象。在人体,相克表示生理现象,相乘表示病理变化。 11、精,按其来源,可分为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言其分布部位,则有各脏腑之精;以其特殊功能,则有生殖之精。 12、气的运动称作气机。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称为气化。 13、人体之气的功能:1、推动与调控作用2、温煦与凉润作用3、防御作用4、固摄作用(要熟背) 5、中介作用 14、人体之气分类: 1、元气,是人体最根本、最重要的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生理功能:一是推动和调节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机能,二是推动和调控各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动。 2、宗气,是由谷气与自然界清气相结合而积聚于胸中的气,属后天之气的范畴。生理功能:宗气的生理功能主要有行呼吸、行血气和资先天三个方面。 3、营气,是行于脉中而具有营养作用的气。生理功能:化生血液和营养全身。 4、卫气,是行于脉外而具有保卫作用的气。生理功能:卫气有防御外邪、温养全身和调控腠理的生理功能。 15、血相关脏腑:脾胃、心肺、肾。血的功能(重点):濡养、化神

最新整理《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笔记学习资料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笔记(1) 李本强 1.中医学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辩证论治。 2.证,也叫证候,是机体在疾病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3.辨证,就是将四诊所收集的症状和体征等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的过程。 4.论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5.“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以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就各异。 6.“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证,因而就采取同一方法治疗。 7.人体是有机的整体。以五脏为中心,配合六腑,联系五体、五官九窍等,并通过经络纵横广泛地分布,以贯通内外上下,运行气血津液,滋养并调节各组织器官的活动。 8.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并含有对立统一的内涵。阴和阳,既可以代表两种相互对立的事物和势力,又可以代表和用以分析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9. 阴阳的对立制约: 正常者如“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反常者,则如“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虚则阴盛”、“阴虚则阳亢”等。 10. 阴阳的互根互用: “阳根于阴,阴根于阳”、“阳生于阴,阴生于阳”、“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阳生阴长,阳杀阴藏”等。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笔记(2) 李本强 11. 阴阳的转化: “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甚则热,热甚则寒”。

2020年 中医执医考试之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 第一单元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细目一:整体观念 要点: 1.整体观念的概念 整体,即统一性、完整性和联系性。中医学的整体观念,是关于人体自身以及人与环境之间的统一性、完整性和联系性的认识。 2.整体观念的内容 人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与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细目二:辨证论治 要点: 1.病、证、症的概念和关系 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症指疾病的具体临床表现,包括病人的主观异常感觉和医生检查所得的体征。 病是指有特定病因、发病形式、病机、发展规律和转归的一个完整的病理过程。 2.辨证论治的概念 辨证,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祈、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 论治,又称施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3.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 同病异治同一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所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亦不同 异病同治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相同的证,可采用同一方法治疗 第二单元精气学说 细目一:精气学说的概念 要点: 1.精的概念 精的基本概念有二:①一般泛指气。是一种充塞宇宙之中的无形而运动不息的极细微物质,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本原;②在某些情况下专指气中的精粹部分,是构成人类的本原。 2.气的概念 人体内很强的运动不息的极细微的物质,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细目二: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 要点: 1.精气是构成宇宙的本原

2.精气的运动与变化 3.精气是天地万物的中介 4.天地精气化生为人 细目三: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要点: 1.构建中医学的精气生命理论 2.构建中医学的整体观念 第三单元阴阳学说 细目一:阴阳的概念 要点: 1.阴阳的含义 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2.事物阴阳属性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细目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要点: 1.阴阳的一体观 2.阴阳对立制约 阴阳对立,即阴阳双方的互相排斥、互相斗争,即阴阳制约。 3.阴阳互根互用 阴阳互根是指阴阳的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关系。即阴依存于阳,阳依存于阴,双方各以对方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和依据,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对立着的另一方单独存在。此外,还含有共同促进、共同衰退之意。也是阴阳转化的内在根据。 1.阴阳交感互藏 阴阳交感指明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的过程,是万物化生的根本条件。 2.阴阳的消长 阴阳消长指对立着的阴阳双方不是处于静止不变的状态,而是不断地运动变化,它们在一定限度、一定时间内阴消阳长、阳消阴长。维持着相对的平衡。 3.阴阳的转化 阴阳转化指一事物的总体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即属阳的事物可以转化为属阴的事物,属阴的事物可以转化为属阳的事物。 阴阳的自和与平衡 细目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要点: 1.在组织结构和生理机能方面的应用 重阴必阳指阴阳转化的机制。重,有程度深之意,是促进阴阳转化的条件。谓阴气过甚,可以向对立面阳的方面转化。 重阳必阴指阴阳转化的机制。重。有程度深之意,是促进阴阳转比的条件。谓阳气过甚,可以向对立面阴的方面转化。 2.在病理方面的应用 阳胜则阴病是指阳热偏盛,必消耗阴液而出现各种伤津、伤阴的病证。 阴胜则阳病,是指阴寒偏盛,必伤阳气而出现各种阳气个足的病证。

中医学基础重点+答案

第一篇绪论 1、秦汉时期对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有重要影响的有哪几部代表作?P3 《黄帝内经》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现存的文献中较早的医学典籍,确立中医学理论原则,标志中医学理论体系初步形成。 《难经》补充《黄》的理论不足,“独取寸口”至今习用,“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为临床立法制方提供理论基础。 《伤寒杂病论》东汉末年张仲景。 (通过晋代王叔和整理:《伤寒论》确立六经辩证论治纲领,中医学中阐明辨证论治的第一部专书,为后世诊断学八纲辩证奠定基础。《金匮要略》以脏腑病机理论进行症候分类,发展病因学说,“千般疢ch e‵n难,不越三条”给三因学说深刻影响。) 《神农本草经》集东汉以前药物学大成,是最早的药物学典籍。 2、试述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名词解释,应用)P8 (一)对立制约:阴阳对立即用阴阳概括和说明事物或现象相互对立两个方面的属性,是事物阴阳属性的基本特性,说明事物阴阳属性的相对性。 (对立:既统一体中阴阳两个方面的属性相反。制约:阴阳双方在一定限度内相互牵制互为胜负。最终对立与制约达到动态平衡。) (二)互根互用:阴阳依存即用阴阳说明相互对立的事物之间,各以对方为自已存在前提的相互依赖关系;是确定事物阴阳属性的相互依据;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是阴阳转化的内在根据。 (互根:阴阳相互依存,互为根本;双方各以对方为自己存在前提。互用:在相互依存的基础下,部分范畴的阴阳双方体现出相互滋生,相互为用的特点。) (三)消长平衡:阴阳消长即用阴阳说明事物对立双方相互消长的运动变化形式。消长含义:阴阳双方数量对比变化。基本形式此长彼消和此消彼长,还有此长彼长和此消彼消。 (四)互相转化:阴阳转化即用阴阳说明事物对立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各向其相反方向转化的运动变化形式。阴阳转化的条件∶内在根据阴阳依存和外部条件。 应用:说明人体组织结构,概括人体生理功能,阐述人体病理变化,疾病诊断,疾病防治。 3、何谓五行相生相克P15、相乘相侮P16? 相生:相互资生,助长,促进。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相克:相互制约和克制。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相乘:五行中某一行对其所胜一行的过度克制。 相侮:五行中某一行对其所不胜一行的反向克制,即反克,又叫反侮。 4、如何根据阴阳学说p13、五行学说P18确定治疗原则?(选择题) 五行学说:以相生规律,“补母泻子”即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以相克规律,“抑强扶弱”即泄其克者之强,补其被克者之弱。 阴阳学说:虚则补之,实则泻之,以平为期;阴病治阳,阳病治阴。(调整阴阳,补其不足,损其有余,恢复阴阳的协调平衡,促使阴平阳秘。) 5、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什么?P29 一、整体观念 1人体是统一的有机整体 2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 3人与社会环境统一性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基本治则之血病治则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基本治则之血病治则 血病治则:血为水谷之精华,出于中焦,生于脾,宣于肺,统于心,藏于肝,化精于肾,功司濡养、滋润,调和五脏,洒陈六腑,维持着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临床上,血之为病,证有血虚、血瘀、出血、血寒、血热之分。其治疗则有补、行、止、凉之异。血虚则补:血虚是指血液不足或血的濡养功能减退的一种病理变化。心主血,肝藏血,脾生血统血,肾精可化而为血,所以血虚多与心肝脾肾有密切关系。气为阳,血为阴,气能生血,血能载气,根据阳生阴长的理论,血虚之重证,于补血方内常配人补气药物,可收补气生血之效。血虚与阴虚常常互为因果,故对血虚而兼有阴虚者常配伍补阴之品,以加强其作用。补血药多滋腻,可妨碍消化,故对湿滞中焦、脘腹胀满、食少便溏者慎用。如必须应用,则应与健脾和胃药同用,以免助湿碍脾,影响脾胃之健运。血脱则固:下血不止,崩中漏下,诸大出血,皆属血脱,用涩以固脱。凡脱则散而不收,故用酸涩温平品,以敛其耗伤。凡治血脱者,于止涩药中加入气药。如,大失血又当用固脱益气之法。气能行血,血能载气,所以血脱必然导致气脱,即气随血脱,并非单纯的血脱,甚则阴竭阳脱,出现亡阳亡阴之危候。血瘀则行:血瘀是指血液运行迟缓和不流畅的病理状态。“血实者宜决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瘀者行之,总以祛瘀为要。祛瘀又称消瘀:在具体运用活血化瘀法时,应注意以下原则:辨证精确:运用活血化瘀法,除正确地掌握瘀血的诊断指征外,还必须分清其病位之表里脏

腑经络、病性之寒热、病势之或虚或实,方能收到预期效果。如活血化瘀虽是治瘀血证的总则,但瘀血有轻重缓急之分。故活血化瘀又有“和血行瘀”、“活血化瘀”、“破血逐瘀”之别。一般来说,应根据瘀血程度的轻重,分别按和血行瘀、活血化瘀、破血逐瘀三法之序,先轻后重。切勿不分轻重,动辄破瘀攻逐,虽能取快于一时,但瘀去而正伤;掌握药性:活血化瘀疗法的作用是通过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药物和方剂来体现的。因此,必须掌握药物的特性。其一,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是中医治病的基本原则,血瘀之因有寒热之分。“血受寒则凝结成块”、“血受热则煎熬成块”(《医林改错》)。因此,要根据药物之寒热温凉分别选用。其二,活血化瘀药物除具有通行血脉、调畅血气、祛除瘀滞的共同功效外,每味药还可兼有行气、养血、凉血、止血、消症、通络、利水、疗伤、消痈等不同作用:其三,某些活血化瘀药物,对疾病或病变部位具有敏感性。如消症除痞之三棱,莪术、阿魏,治疗肿块之黄药子、刘寄奴,瘀血在上部用川芎,下部用牛膝,瘀血人心用郁金,在肝用泽兰等等。掌握这些药性,选药组方可恰到好处;熟悉配伍:血瘀往往是由多种原因而引起的,所以活血化瘀必须根据辨证的结果,视具体情况配合其他疗法,才能充分发挥它的功效。临床常用的配伍有:理气行气、补气益气,补血养血、止血消症、凉血温经、清热解毒等。血寒则温:血寒是指寒邪侵袭经络,气血流行不畅,或素体阳虚,虚寒内生,而致气血凝滞而言,以寒痛为其临床特征。以温经散寒药通经活络,和和血行血之品相配伍。血热则凉:血热是脏腑火热炽盛,热迫血分,或外感温热邪气侵入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