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 人教版 选修1 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 作业

最新 人教版 选修1 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 作业

最新 人教版 选修1  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 作业
最新 人教版 选修1  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 作业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选修1 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作业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下列不能用于植物组织培养材料消毒的化学试剂是( )

A.酒精B.次氯酸钙溶液

C.氯化钙溶液D.氯化汞溶液

答案 C

解析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质量分数为0.1%的氯化汞溶液可用于外植体的消毒。在花药培养时,还可用质量分数为1%的次氯酸钙溶液或饱和漂白粉溶液消毒花蕾。氯化钙溶液不能用作消毒剂。

2.如图为菊花的组织培养流程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配制好的培养基在灭菌后要及时分装避免冷却凝固

B.图中①②③三种培养基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植物激素含量方面

C.整个培养过程中需要适宜的温度和不间断的光照

D.长出丛芽和生根的过程中细胞的遗传物质会发生改变

答案 B

解析配制好的培养基应该先分装后灭菌,A错误;菊花的组织培养过程中需要每日用日光灯照射12 h,不需要提供持续的光照,C错误;长出丛芽和生根的过程是再分化的过程,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该过程中细胞的遗传物质不发生改变,D错误。

3.(2019·河北张家口月考)在菊花的组织培养操作完成3~4 d 后,观察同一温室中的外植体,发现有的瓶内外植体正常生长,有的瓶内外植体死亡,你认为外植体死亡的原因最不可能是( )

A.培养条件,比如光照、温度等不适宜

B.接种时外植体未消毒

C .接种工具灼烧后未充分冷却就接种外植体

D .将外植体倒插入培养基中

答案 A

解析 一般来说,进行植物组织培养时,同一温室中的培养条件,如光照、温度应是相同的,若培养条件,比如光照、温度等不适宜,则所有的外植体应该全部死亡,A 符合题意;接种时外植体未消毒,杂菌危害培养物的生长,会导致外植体死亡,B 不符合题意;接种工具灼烧后未充分冷却就接种外植体,高温条件下外植体会死亡,C 不符合题意;将外植体倒插入培养基中,会导致外植体死亡,D 不符合题意。

4.(2018·广东深圳外国语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下列有关月季花药离体培养产生花粉植株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花药中的花粉经脱分化产生胚状体还是愈伤组织,主要取决于培养基中激素的种类及其浓度配比

B .一般来说,选用单核期的花粉可提高花药培养的成功率

C .常用醋酸洋红法来判断花粉是否处于合适的发育期

D .胚状体和愈伤组织都具有胚芽、胚轴和胚根等结构

答案 D

解析 愈伤组织是花药或者离体组织经过脱分化后分裂形成的高度液泡化的呈无定形状态的薄壁细胞,没有具体结构,而胚状体有胚根、胚芽和胚轴等结构,D 错误。

5.(2018·浙江杭州学军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下列关于花药接种和培养的实验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每瓶接种花药7~10个,培养温度控制在25 ℃左右,并给予光照

B .花药培养至开裂后,将长出的愈伤组织及时转移到分化培养基上

C .花药培养至开裂后,将释放出的胚状体整体移到新的培养基上继续培养

D .在花药培养中,对培养出来的植株可以直接移栽

答案 B

解析 接种花药时,通常每瓶接种花药7~10个,培养温度控制在25 ℃左右,不需要光照,幼小植株形成后才需要光照,A 错误;花药培养至开裂后,将长出的愈伤组织及时转移到分化培养基上培养,以便进一步分化出再生植株,B 正确;花药培养至开裂后,如果释放出胚状体,则一个花药内就会产生大量幼小植株,必须在花药开裂后尽快将幼小植株分开,分别移植到新的培养基上,否则这些植株将很难分开,C 错误;在花药培养中,特别是通过愈伤组织形成的花粉植株,易发生染色体组的数目变化,所以对培养出来的植株要作进一步鉴定和筛选,D 错误。

6.(2018·江苏南通月考)如图为植物组织培养的流程图解,以下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植物叶片――→a 叶组织块――→b 愈伤组织――→c 有生根发芽能力的胚状体结构――→d

人工种子――→e

种苗

A .脱分化发生在b 步骤,在此过程中植物激素发挥了重要作用

B .再分化发生在d 步骤,是愈伤组织重新分化形成根或芽等器官的过程

C .从叶组织块到种苗形成的过程说明植物叶片细胞具有全能性

D .经该过程产生的人工种子属于无性繁殖

答案 B

解析 分析题图可知,b 表示脱分化,c 表示再分化,这两个过程都离不开植物激素的作用,A 正确、B 错误;从叶组织块到种苗形成的过程说明了植物叶片细胞具有全能性,C 正确;该过程是植物组织培养过程,没有经过有性生殖的过程,属于无性繁殖,D 正确。

7.(2018·四川攀枝花米易中学高三模拟)某兴趣小组研究了培养基中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含量的比值对烟草愈伤组织分化的影响,得到如下结果: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愈伤组织在生长过程中细胞的核膜、核仁会出现周期性变化

B .培养在乙组培养基中的烟草愈伤组织细胞丧失了细胞全能性

C .两种激素含量比值的变化会导致愈伤组织细胞出现稳定性差异

D .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含量的比值高时有利于愈伤组织分化形成根

答案 B

解析 愈伤组织在生长过程中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细胞的核膜、核仁会出现周期性变化,A 正确;乙组培养基能促进烟草愈伤组织的形成,其中的愈伤组织细胞并没有丧失细胞全能性,B 错误;由题表可知,两种激素含量比值的变化会导致愈伤组织出现不同的分化方向,即细胞出现稳定性差异,C 正确;对比甲、乙、丙三组实验结果可知,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含量的比值高时有利于愈伤组织分化形成根,D 正确。

8.(2018·江西师大附中高二下学期期中)下列关于植物组织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愈伤组织是一种高度液泡化的、有特定形态的薄壁细胞

B .培养基中只要含有必需的营养物质就能促进愈伤组织发育成植株

C .野外采集的外植体可直接接种到培养基上

D .将菊花茎段插入培养基时应注意方向,不能倒插

答案 D

解析愈伤组织是一种高度液泡化的呈无定形状态的薄壁细胞,A错误;促进愈伤组织发育成植株的培养基中除了含有必需的营养物质外,还需要添加植物激素,B错误;野外采集的外植体要经过消毒才可以接种到培养基上,C错误;接种时要注意茎段的形态学上下端,不能倒插,D正确。

9.下图表示植物组织培养过程。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⑤植株根尖细胞的全能性比①植株根尖细胞的强

B.②试管的培养基中含有植物生长调节剂,不含有机物

C.③试管中的细胞进行减数分裂

D.调节④试管培养基中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比例可诱导产生不同的植物器官

答案 D

解析⑤植株根尖细胞的全能性与①植株根尖细胞相同,A错误;对植物组织进行培养时,除加入植物生长调节剂外,还应添加蔗糖等多种有机物,B错误;③试管中的细胞进行有丝分裂,C错误;调节④试管培养基中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比例可诱导产生不同的植物器官,D 正确。

10.在植物组织培养再分化阶段中,逐渐改变培养基中植物激素X和植物激素Y的浓度比,细胞群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若培养基中植物激素X的浓度为a、植物激素Y的浓度为a+0.2,则细胞群分化的结果最可能是试管( )

答案 C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植物激素比例适中时有利于愈伤组织的形成,而当植物激素X多于植物激素Y时有利于芽的分化,反之则有利于根的分化,所以当植物激素X浓度为a,而植物激素Y比X多0.2时的培养结果应为C。

11.(2019·江苏扬州期末)以某植物的绿色叶片和白色花瓣为材料进行植物组织培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外植体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需要植物激素或植物生长调节剂的调节,且一般需要提供光照

B.以绿色叶片和白色花瓣作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均能获得试管苗

C.若选用花粉进行组织培养,能获得与原植株基因型相同的个体

D.植物组织培养所选用的外植体细胞必须有完整的细胞核和叶绿体

答案 B

解析外植体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需要植物激素或植物生长调节剂的调节,但一般不需要光照,A错误;以绿色叶片和白色花瓣作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均能获得试管苗,B 正确;选用花粉进行组织培养,获得的是单倍体植株,不能获得与原植株基因型相同的植物体,C错误;外植体细胞要有完整的细胞核,但不需要有叶绿体,D错误。

12.(2019·湖南衡阳八中月考)金丝楸是珍贵的古老树种,在多个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金丝楸在自然状态下很难通过种子繁殖。为尽快推广种植,可以通过相关技术获得优质苗种,下列技术应用不合理的是( )

A.选取茎段诱导其生根发芽快速育苗

B.采集幼芽嫁接到其他适宜的植物体上

C.采用幼叶或茎尖部位的组织进行组织培养

D.采用花朵中的花粉粒经组织培养获得试管苗

答案 D

解析利用茎段扦插诱导生根技术快速育苗属于无性生殖,能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A正确;幼芽嫁接属于无性生殖,能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B正确;采用幼叶或茎尖部位的组织进行组织培养属于无性生殖,能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C正确;花粉粒通过减数分裂产生,其经离体培养,形成的是单倍体,一般高度不育,D错误。

13.(2018·江苏南通三模)为了给工厂化繁殖脱毒甘薯苗提供技术支持,科研人员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研究了甘薯茎尖大小对诱导分化苗和脱毒苗的影响,结果如表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为防止细菌污染,应对外植体进行消毒

B.根据培养阶段的不同要调整培养基中激素比例,适当提高细胞分裂素的比例有利于愈伤组织分化出芽

C.移栽脱毒幼苗时,应打开培养瓶的封口后马上移栽

D.0.3~0.5 mm大小的茎尖有利于培养脱毒甘薯苗

答案 C

解析植物组织培养时,在接种前对外植体进行消毒处理可减少杂菌污染,A正确;不同阶段的培养基中植物激素比例不同,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用量的比值高时,有利于芽的分化,B 正确;移栽脱毒苗时,应该打开培养瓶的封口膜,让其在培养间生长几日后,用流水清洗根部的培养基,然后将其移植到消过毒的蛭石或珍珠岩等环境中,待幼苗长壮后再移栽到土壤

中,C错误;根据表格中数据可知,0.3~0.5 mm大小的茎尖,对应脱毒苗最多,因此有利于培养脱毒甘薯苗,D正确。

14.下图表示应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培育优质玉米的过程。对此过程的描述错误的是( )

A.试管苗培养过程必须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B.D试管中组织分化的调控与激素配比有关

C.培养成的试管苗即可用于推广种植

D.在培养基中加入病原体的致病毒素,可筛选出抗病突变体

答案 C

解析由于外植体和愈伤组织的生活能力较弱,微生物的生活能力较强,培养过程不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容易导致组织培养失败,A正确;组织培养中激素种类和比例不同会导致愈伤组织产生不同的分化结果,B正确;培养成的试管苗需要经过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之后才可以用于推广种植,C错误;要筛选出抗病突变体,就要制作对应的选择培养基,D正确。15.将水稻(基因型为AaBb)的花药通过无菌操作接入试管,经过如图所示过程形成试管苗。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用花药培养法获得的是单倍体植株;②通过有丝分裂产生愈伤组织;③培养基中应有固氮菌;④试管苗的生长发育不需要光照

B.①用花药培养法获得的是二倍体植株;②通过减数分裂产生愈伤组织;③培养基是由碳源物质等组成的;④试管苗的生长发育不需要光照

C.①用花药培养法最终获得的是单倍体植株;②通过有丝分裂产生愈伤组织;③培养基中应有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全部物质;④试管苗的生长发育需要光照

D.①用花药培养法获得的是二倍体植株;②通过有丝分裂产生愈伤组织;③培养基是由氮源物质等组成的;④试管苗的生长发育需要光照

答案 C

解析二倍体水稻的花粉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经离体培养发育成的是单倍体植株;愈伤组织是脱分化的结果,通过有丝分裂产生;花药培养的初期,所需的营养物质完全来自培养基,因此培养基中应有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全部营养物质;试管苗生长发育过程中要进行光合作用,因此需要适宜的光照。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5分)

16.(9分)斯图尔德将胡萝卜韧皮部细胞进行培养,最终获得发育完整的新个体,实验过程如下:

从根的切片分离出单个细胞――→

A

细胞团――→

B

胚状体―→植株

(1)A过程称为__________,诱导这一过程的物质是__________。这一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_。

(2)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多次强调一系列的消毒、灭菌及无菌操作,原因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愈伤组织的培养是很重要的一步,一般从接种到出现愈伤组织需要14 d,到时可以看到外植体长出由高度________的呈________状态的________细胞构成的愈伤组织。

(4)培养时注意恒温箱要关闭光源,因为在__________条件下愈伤组织长得更快,两周以后,

由于培养基中的营养几乎耗尽,必须______________进行继续培养。

(5)试管苗的培养可分为__________培养和__________培养,必须先进行______________培养,二者培养基的区别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脱分化植物激素(或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2)外植体材料体积小,抗性差,如果不小心引起污染,将可能造成培养工作的前功尽弃(3)液泡化无定形薄壁(4)无光更换培养基(5)生芽生根生芽培养基中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比例不同

解析(1)A过程表示由离体的细胞发育成细胞团,所以为脱分化过程,诱导脱分化过程需要有植物激素,主要为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该过程的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2)同植物体相比较,离体的植物组织抗性差,所以在组织培养整个过程中都要执行严格的消毒程序。(3)愈伤组织的细胞排列疏松而无法规则,是一种高度液泡化的呈无定形状态的薄壁细胞。(4)进行组织培养过程脱分化阶段不需要光照,但在再分化阶段,由于叶片中叶绿素的形成需要光照,当营养耗尽时,需更换有丰富营养成分的培养基。(5)试管苗的培养分为生根和生芽培养,但是先生芽,才有利于生根,生根培养基与生芽培养基的区别就在于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比例不同。

17.(12分)下图表示菊花的嫩枝和月季的花药离体培养的过程,请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对菊花来说,要选择生长旺盛的嫩枝来进行组织培养,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月季来说,适宜花药培养的时期是__________期,为确定花粉是否处于该时期,最常用的镜检方法是______________。

(2)在培养嫩枝组织和花药的培养基中都要加入一定的植物激素,常用的植物激素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两种植物材料的培养在进行接种时应注意无菌操作:

①接种室要消毒;②材料可用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浸泡,取出用无菌水冲洗后,再用质量分数为0.1%的氯化汞溶液消毒;③接种操作要在________________进行;④接种完毕后立即盖好瓶盖。

(4)月季的花药培养过程中,花粉植株的形成除图中所示途径外,还可以通过__________阶段发育而来,这两种途径的差别主要取决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图中花粉植株属于__________倍体,要使其能繁殖后代可采取措施是__________。

答案(1)生长旺盛的嫩枝生理状况好,容易诱导脱分化和再分化单核醋酸洋红法

(2)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

(3)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酒精灯旁

(4)胚状体培养基中激素的种类及其浓度配比

(5)单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幼苗

解析菊花的组织培养,一般选取未开花植株的茎上部新萌生的侧枝,主要是因为其分裂能力强,容易诱导脱分化和再分化。被子植物花粉的发育要经历小孢子四分体时期、单核期和双核期等阶段,其中单核期是绝大多数植物花药培养的适宜时期。在组织培养中常要加入一些植物激素如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在培养的不同时期加入激素的比例不同。组织培养过程中要求进行严格的无菌操作,因为一旦出现细菌和真菌污染,就会导致实验失败。花粉植株

也可以通过胚状体诱导而成。

18.(12分)(2018·福建泉州月考)回答与植物的组织培养有关的问题:

(1)植物组织培养常用的MS培养基是________(填“液体”“半固体”或“固体”)培养基。

(2)无菌技术是影响植物组织培养的重要因素。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和质量分数为0.1%的氯化汞对外植体进行____________,接种时每次使用器械后都需要______________灭菌;接种3~4 d后,观察外植体的生长情况,若发现外植体被污染,分析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3)再分化过程中,若愈伤组织在诱导生根的培养基中未形成根,但分化出了芽,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某植物的试管苗培养在含不同浓度蔗糖的培养基上一段时间后,单株鲜重和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如图所示。

①据图判断,培养基中不含蔗糖时,试管苗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的量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满足自身最佳生长的需要。

②据图推测,若要在诱导试管苗生根的过程中,提高其光合作用能力,应________(填“降低”或“增加”)培养基中蔗糖浓度,以便提高试管苗的自养能力。

答案(1)固体(2)消毒火焰灼烧外植体消毒不彻底培养基灭菌不彻底(接种时操作不规范等其他合理答案亦可) (3)培养基中生长素类物质用量和细胞分裂素类物质用量的比值偏低(4)①不能②降低

解析(1)植物组织培养常用的MS培养基属于固体培养基。(2)植物组织培养中,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和质量分数为0.1%的氯化汞对外植体进行消毒,用无菌水清洗,接种时每次使用器械后都需要火焰灼烧灭菌;接种3~4 d后,观察外植体的生长情况,若发现外植体被污染,其原因可能是外植体消毒不彻底,培养基灭菌不彻底等。(3)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的用量比值低时,有利于芽的分化;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的用量比值高时,有利于根的分化。愈伤

组织在诱导生根的培养基中未形成根,但分化出了芽,其原因可能是培养基中生长素类物质用量和细胞分裂素类物质用量的比值偏低。(4)分析图中曲线可知,当培养基中不含蔗糖时,试管苗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并不能满足自身最佳生长的需要。因为随着培养基中蔗糖浓度的增加,试管苗光合作用强度逐渐降低,所以在诱导试管苗生根的过程中,降低培养基中蔗糖浓度,可提高其光合作用强度,从而提高试管苗的自养能力。

19.(12分)(2019·四川广安月考)月季因花色艳丽、芬芳迷人而被称为“花中皇后”,可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快速繁殖。请回答下列有关月季组织培养及花药离体培养的问题:(1)月季组织培养的实验操作流程是制备MS固体培养基、__________、接种、培养、移栽、栽培。该实验能成功培育出植株的理论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配置培养基时,需要根据各种母液的________,计算各种成分的用量。

(3)通过花药培养产生花粉植株一般有两条途径,这两条途径主要取决于培养基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月季花药培养通常选择____________的花蕾作为实验材料,对花药取样后常用__________对其染色,若镜检发现大多数的花粉含有两个核,则该时期的花药______(填“适宜”或“不适宜”)进行接种。

(5)在花药培养过程中发现,接种花药的培养基中,花药边缘出现杂菌,其余部分正常,未接种的培养基正常,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

(6)如图为培养基中蔗糖浓度对月季叶的愈伤组织诱导率的影响。

①蔗糖浓度为__________时,最有利于愈伤组织的形成,原因是该浓度的蔗糖溶液既能________,又能为细胞提供充足的碳源。

②为了使愈伤组织既分裂又分化,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使用顺序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外植体消毒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2)浓缩倍数(3)激素的种类及其浓度配比

(4)完全未开放醋酸洋红不适宜(5)花蕾消毒不彻底(6)①30 g·L-1调节培养基的渗透压(或维持细胞正常的渗透压)

②先使用细胞分裂素,再使用生长素

解析(1)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实验操作步骤为制备MS固体培养基→外植体消毒→接种→培养→移栽→栽培。植物组织培养的理论依据是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2)在配制培养基时,需要根据各种母液的浓缩倍数,计算用量。(3)产生花粉植株的两种途径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主要取决于培养基中激素的种类及其浓度配比。(4)选择月季花药离体培养材料时通常选择完全未开放的花蕾。选择花药时,确定花粉发育时期最常用的方法是醋酸洋红法,要选择单核期的花粉进行接种,若镜检发现大多数的花粉含有两个核,则该时期的花药不适宜进行接种。

(5)未接种的培养基正常,培养基合格无杂菌,花药边缘出现杂菌,其余部分正常,最可能是花蕾消毒不彻底。(6)①据图示可知,蔗糖浓度为30 g·L-1时,诱导率最高,最有利于愈伤组织的形成,原因是该浓度的蔗糖既能较好调节培养基的渗透压,又能为细胞提供充足的碳源。②外植体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称为脱分化,将愈伤组织继续进行培养,为了使愈伤组织既分裂又分化,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使用顺序是先使用细胞分裂素,再使用生长素。20.(10分)(2019·云南昆明月考)下表为研究人员利用某植物茎段,研究在不同的激素浓度下,进行组织培养形成愈伤组织的情况。茎段外植体的生理特性基本相同,接种数均为21,培养时的光照、温度等条件基本相同。

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的MS培养基中含有蔗糖、大量元素、微量元素、____________和植物激素的母液等,为了固定外植体,培养基中还需要加入的成分是__________。

(2)表中的KT相当于植物体内的______________。

(3)由表中①②③④可知,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适当提高KT的浓度,可以替代________在诱导愈伤组织形成中的作用;④⑤⑥三组实验形成了相互对照,其中的自变量是_______。

(4)形成的愈伤组织如果要再分化形成植株,需要换瓶培养,换瓶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形成的愈伤组织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最终能够形成完整的植株,原因是植物茎段细胞具有该植物的全套______________。

答案(1)有机物琼脂(2)细胞分裂素(3)NAA NAA的浓度(4)更换营养物质,改变激素的浓度比例

(5)遗传信息

解析(1)MS培养基中除含有蔗糖、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植物激素外,还应该含有有机物;为了固定外植体,还需加入琼脂制备固体培养基。(2)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主要的植物激素有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由于NAA属于生长素类似物,所以KT相当于植物体内的细胞分裂素。

(3)根据表中信息可知,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适当提高KT的浓度,可以替代NAA在诱导愈伤组织形成中的作用;④⑤⑥三组实验中KT的浓度相同,NAA的浓度不同,所以自变量为NAA 的浓度。(4)由于愈伤组织的形成和分化对激素的浓度和比例要求不同,所以形成的愈伤组织如果要再分化形成植株,需要换瓶培养。(5)由于愈伤组织细胞是由茎段细胞有丝分裂形成的,所以形成完整植株的过程说明茎段细胞具有全能性,原因是其含有发育成完整个体所需的全套遗传物质。

选修专题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时作业堂堂清

专题三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 一、选择题 1.用菊花的茎尖植物组织培养可培育出试管苗。下面关于这一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进行培养时,一次性加足营养物质以防止污染 B.整个培养过程应在光下进行,有利于长叶 C.要根据培养过程的实际情况,更换培养基 D.整个培养过程都应在密闭条件下进行,以免杂菌的污染 解析:进行植物组织培养时,外植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因此培养基中要加入有机物。一般来说,从接种外植体到出现愈伤组织,需要经过2周时间。2周以后,由于培养基中的营养成分已接近耗尽,必须更换培养基,进行继代培养。20 d以后,可以根据愈伤组织的大小,决定是继续进行继代培养,还是进行试管苗培养。如果愈伤组织长到直径为1~1.5 cm时,即可以进行试管苗培养,否则还需要进行第二次继代培养。首次培养愈伤组织时,恒温箱的门应该关闭,不必见光,因为在无光条件下愈伤组织长得更快。在愈伤组织进行继代培养期间,可将恒温箱的门打开,让愈伤组织见光。愈伤组织见光后,颜色可以转为绿色,试管苗应该进行见光培养。 答案:C 2.下列关于花药离体培养过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花药培养成功与否与材料选择无关 B.花药培养成幼苗后,一定不能分瓶培养 C.花药培养成幼苗的过程中,除了适宜的温度、pH等,还要注意照光 D.一般地讲,材料选在单核期时花药培养成功率最高 解析:花粉植株能否培育成功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材料的选择与培养基组成是主要影响因素;当培养获得愈伤组织或幼小植株时必须分瓶培养,才能诱导愈伤组织或幼苗分化;从花粉到幼苗阶段,由于无叶绿体,所以不需照光;对一般植物来讲,选择单核期往往成功率最高。 答案:D 3.关于花药培养产生花粉植株的途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主要由培养基中激素的种类及用量决定途径 B.花粉经脱分化形成胚状体,再分化成丛芽,然后诱导生根 C.产生胚状体是花药离体培养中特有的途径 D.花粉先形成愈伤组织再诱导分化成植株

植物组织培养习题及答案

0.填空 1.根据培养的材料,植物组织培养分:愈伤组织培养、(器官培养、细胞格养、原生质体培养(悬浮培养 2.植物组织培养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萌芽阶段、奠基阶段,快速发展和快速发展和应用阶段 3,1902年,Haberlandt提出了植物细胞“全能性”学说,1934年, White出版了《植物组织培养手册》培养等类型从而使植物组织培养为一门新兴学科。 一.填空、 1,组织培养实验室必要的设备有超净工作台、高压灭菌器、调机、_天平、显微镜、_蒸馏水,发生器,酸度计 养基成分主要包括①无机营养成分、②有机营养成分)、_③植物生长调节物质、_④碳水化合物、⑤其它物质 3、培养基最常用的碳源是_蔗糖,使用浓度在1%-5%常用3% 4、糖在植物组织培养中是不可缺少的,它不但作为离体组织棱以生长的碳源而且还能维持培养基渗透压 5、在固体培养时琼脂是使用最方便、最好的凝固剂和支持物般用量6-10g/L之间 6.驯化的目的:在于于提高试管苗对外界环境条件的适应性,提高其光合作用的能力,促使试健壮,提高苗的移裁成活 7、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的高低决定着外植体的发育方向,其比值高:有利于根的形成和愈伤组织的形成:低:有利于芽的形成 8、培养基灭菌一般在108kPa的压力下,锅内温度达_121℃C,维持_20-30min、 9.选择外植体时应选择①选择优良的种质、②选健壮的植株、③选最适的时期和④选取适宜的大小。 10、诱导胚状体比诱导芽的优点:(1)数量多、(2)速度快、_(3)结构完整 11、试管苗的生态环境:高温且恒温、高湿、弱光、无菌 12、培养基中加入活性炭的目的:利用其吸附能力,减少一些有害物质的影响大 13、筛选培养基的方法:单因子试验法、多因子试验法、广谱实验法 14、植物培养技术:灭菌、接种种、培养、驯化四个环节 15、试管苗的驯化注意:基质、温、光、水、肥、气的综合管理 二.填空 1.绝大多数培养植物再生植株时都先经过愈伤组织阶段 2.愈伤伤组织形成大致经历诱导期、分裂期一和分化期三个时期 3、愈用植物生长调节物质时要注意:种类和浓度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比值4.愈伤组织的形态发生方式主要有不定芽方式和胚状体方式 5.组织培养细胞再分化包括四个水平:细胞水平的再分化、组织水平的再分化、器官水平的再分化(器宣发生)和植株水平的分化 三.填空: 1.植物器官培养主要是指植物的根、茎、叶、花器和幼小果实的无菌培养。 2、茎尖培养根据培养目的和取材大小分为茎尖分生组织培养和普通茎尖培养两种类型。前者主要是对茎尖长度不超过,最小只有几十微米的茎尖进行培养,目的是获得无病毒植株:后者是对几毫米乃至几十毫米长的茎尖、芽尖及侧芽的培养,目的是离体快繁 3.不定芽产生的途径一是从外植体上直接产生二是从由外植体诱导产生的愈伤组织上产生 4.离体叶培养是指包括叶原基、叶栖、叶鞘、叶片、子吐等叶组织的无菌培养 5.在离体叶培养中,6-BA和KT利于芽的形成;24D利于愈伤组织的形成 四.填空 1、胚胎培养包括幼胚培养、成熟胚培养、胚乳培养、胚珠培养以及子房培养 2、离体胚的培养分为二种类型:。成熟胚培养和_幼胚培养六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植物组织培养是指将植物体的一部分接种在合成培养基上,使其按照预定目标生 长发育成新植株。近年来,花卉组织培养及快繁脱毒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花卉种苗 繁殖生产中。 一、组织培养在花卉产业中的应用 1.快速、大量繁殖优良品种组织培养技术已成为种苗生产的主要技术之一。经组织 培养,可增加繁殖系数,加快繁殖速度,可生产出种性纯、品质好、产花量高的生产 性用苗。在花卉育种过程中,不断的杂交、选种极大地扩展了花卉的花形与颜色,使 得花卉在各方面都越来越接近人们的需求。但在同时,也造成了花卉基因类型的高度 异质化———子代不易有均一表现。而组培苗是在母株器官、组织或细胞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可以保持母株的全部特性(花形、花色、株形、开花习性、抗逆性等), 因而可以根据需要来选择集多种优良性状于一体的植株加以分生,从而得到大量与母 株一模一样的植株。 2.培育脱毒苗木采用组织培养技术,利用植株的分生组织不易感染病毒的原理,可 以对花卉植株的分生组织进行组织培养来繁殖苗木,防止亲代植株的病害传递给子代,从而达到脱毒的目的。 病毒病对长期应用营养繁殖(分株、扦插等)的观赏植物及其生产的危害相当严重。由于观赏植物多采用营养繁殖,如嫁接、分株、压条等方法繁殖时,病毒(及类 病毒)则通过营养体及刀具、土壤传递给后代,大大加速了病毒病的传播与积累,导 致病毒病的危害越来越严重。据统计,观赏植物的病毒已多达100多种,并且逐年有 新增病毒的报道。观赏植物因病毒病大大影响其观赏价值,表现在康乃馨、菊花、百合、风信子等的鳞茎、球茎与宿根类花卉及兰科植物等严重退化,花少且小,花朵畸形、变色,大大影响观赏价值,严重者甚至导致某些品种的灭绝,严重制约观赏植物 生产的发展,这也是我国切花品种跨不出国门的原因之一。组培快繁技术已应用到蝴蝶兰的栽培中非洲菊也可以通过组培快繁技术进行繁殖 植物组织培养脱毒的原理主要是利用茎尖分生组织不带毒或少带毒。感病植株体内的病毒分布不均匀,其数量随植株部位和年龄而异,越靠近茎尖顶端的区域,病毒 的浓度也越低。分生区域无维管束,病毒只能通过胞间连丝传递,赶不上细胞不断分 裂和活跃的生长速度,因此生长点含有病毒的数量极少,几乎检测不出病毒。因此, 茎尖培养时,切取茎尖的大小对脱毒效果有很大影响,茎尖越小效果越佳,但太小时 不易成活,过大则不能保证完全除去病毒。不同种类的植物和不同种类的病毒在茎尖

选修一 植物组织培养

选修一植物组织培养 1.紫草素是紫草细胞的代谢产物,可作为生产治疗烫伤药物的原料。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在生物反应器中通过培养紫草细胞生产紫草素。下图记录了生物反应器中紫草细胞产量、紫草素产量随培养时间发生的变化。 (1)在生产前,需先加入紫草细胞作为反应器中的“种子”。这些“种子”是应用组织培养技术,将紫草叶肉细胞经过______________而获得的。这项技术的理论基础是______________。 (2)从图中可以看出:反应器中紫草细胞的生长呈现________________规律;影响紫草素产量的因素是________和________。 (3)在培养过程中,要不断通入无菌空气并进行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 解析:因为紫草素是从大量培养的紫草愈伤组织细胞中提取的,所以生产前必须要加入离体的紫草细胞进行脱分化培养,以获得大量的紫草愈伤组织细胞,这一过程利用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从图中可以看出反应器中紫草细胞的数量呈“S”型增长,原因是开始生长较慢,要经过适应期,然后进入生长较快的对数期,随细胞数目的增多,食物、空间等生活条件成为限制因素,此时进入稳定期,细胞的数目相对稳定。在这个时期紫草细胞要产生大量的次级代谢产物——紫草素,所以说紫草素产量的高低与紫草愈伤组织细胞的数目和生长期有关。 答案:(1)脱分化(或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 细胞的全能性(2)“S”型增长细胞数量细胞所处的生长期(3)保证氧气供应充足使细胞与培养液充分接触2.如图所示,图Ⅰ为植物组织培养流程图,图Ⅱ为植物组织培养过程的部分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植物组织培养依据的原理是_

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

植物组织培养过程 一、培养材料的采集 组织培养所用的材料非常广泛,可采取根、茎、叶、花、芽和种子的子叶,有时也利用花粉粒和花药,其中根尖不易灭菌,一般很少采用。 对于木本花卉来说,阔叶树可在一、二年生的枝条上采集,针叶树种多采种子内的子叶或胚轴,草本植物多采集茎尖。 在快速繁殖中,最常用的培养材料是茎尖,通常切块在0.5厘米左右,如果为培养无病毒苗而采用的培养材料通常仅取茎尖的分生组织部分,其长度在0.1毫米以下。 二、培养材料的消毒 ,一,先将材料用流水冲洗干净,最后一遍用蒸馏水冲洗,再用无菌纱布或吸水纸将材料上的水分吸干,并用消毒刀片切成小块。 ,二,在无菌坏境中将材料放入70,洒精中浸泡30,60秒。 ,三,再将材料移入漂白粉的饱和液或0.01,升汞水中消毒10分钟。 ,四,取出后用无菌水冲洗三、四次。 三、制备外植体 将已消毒的材料,用无菌刀、剪、镊等,在无菌的环境下,剥去芽的鳞片、嫩枝的外皮和种皮胚乳等,叶片则不需剥皮。然后切成0.2,0.5厘米厚的小片,这就是外植体。在操作中严禁用手触动材料。 四、接种和培养 ,一,接种 在无菌坏境下,将切好的外植体立即接在培养基上,每瓶接种4,10个。 ,二,封口 接种后,瓶、管用无菌药棉或盖封口,培养皿用无菌胶带封口。 ,三,温度

培养基大多应保持在25?左右,但要因花卉种类及材料部位的不同而区别对待。 ,四,增殖 外植体的增殖是组培的关键阶段,在新梢等形成后为了扩大繁殖系数,需要继代培养。把材料分株或切段转入增殖培养基中,增殖培养基一般在分化培养基上加以改良,以利于增殖率的提高。增殖1个月左右后,可视情况进行再增殖。 ,五,根的诱导 继代培养形成的不定芽和侧芽等一般没有根,必须转到生根培养基上进行生根培养。1个月后即可获得键壮根系。 五、组培苗的练苗移栽 试管苗从无菌到光、温、湿稳定的环境进入自然环境,必须进行炼苗。一般移植前,先将培养容器打开,于室内自然光照下放3天,然后取出小苗,用自来水把根系上的营养基冲洗干净,再栽入已准备好的基 质中,基质使用前最好消毒。移栽前要适当遮荫,加强水分管理,保 持较高的空气湿度,相对湿度98,左右,,但基质不宜过湿,以防 烂苗。

国内外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差距

国内外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差距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专业班级:生物工程2009级1班 完成日期:2012-06-05

摘要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是农业生物技术中最早实现产业化并取得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领域,在理论研究和生产实践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通过对国内外植物组培的发展概况以及技术差距的分析,指出了我国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发展现状、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应采取的措施,并对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发展作了展望。 关键词:组织培养概况差距展望 Abstract The plant tissue culture technology is agricultural biotechnology as the first realized industrialization and get a remarkable economic and social benefits of the field, in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production practice has wide application value. Through th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plant tissue and the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the technology gap analysis, and pointed out the plant tissue culture technology's 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the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plant tissue culture technology are discussed. Key words:Tissue culture situation gap looking

多肉植物组织培养

多肉植物是指植物营养器官的某一部分,具有发达的薄壁组织用以贮藏水分,在外形上显得肥厚多汁的一类植物。常见的有仙人掌科的仙人掌、仙人球、昙花、蟹爪兰、金琥;番杏科的生石花、肉锥花;百合科的康平寿、玉露、卧牛;大戟科的虎刺梅、彩春锋;景天科的石莲花、长寿花、虹之玉;龙舌兰科的金边龙舌兰、虎尾兰;菊科的翡翠珠等。 肉植物耐干旱,净化空气,具有外观小巧玲珑,植株肥厚多汁,造型特异等特点,是近年来逐渐流行的一类观赏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对保存多肉植物优良的种质资源、繁殖名优珍稀品种、快速繁殖出口需要和园林绿化需要的优良品种。 传统多肉植物可依靠分株、扦插繁殖,分株繁殖如芦荟、仙人球、虎尾兰;扦插繁殖如蟹爪兰、长寿花、落地生根,仙人掌则是分株和扦插繁殖都可以。值得一提的事,生石花在生长中有一个脱皮、分裂的过程。通常在冬末春初,植株中缝逐渐开裂,在开裂处有一个或两三个新的植株逐渐长大,而原有的植株逐渐枯萎,为新株所取代。这个由新植株替代老植株的过程,就是脱皮生长和分裂繁殖过程。 外植体的选择 取优良母株新萌发的幼嫩侧芽、幼嫩枝条;一些没有侧芽的珍稀名贵品种的母株则可等待植株开花期间取其较充实的花梗作为外植体。夏季休眠期,多肉植物外植体在培养基中对激素常反应迟钝,生长静止,不易培养成功。 1.????????? 消毒灭菌 2.1选择合适的培养基的,配置好、调节适当的激素浓度。 2.2制作好的培养基须立即放入高压灭菌锅灭菌,备用。, 2.3外植体材料的消毒:切取多肉植物幼嫩的侧芽或花梗→肥皂水或洗洁精洗涤→在自来水下冲洗→超净工作台中用 75%酒精浸泡数秒→ 0.1%升汞处理 10~30min,→无菌水冲洗 6 遍,→消毒滤纸吸干水分 3.接种 无菌条件下操作→手术刀切取所需的培养材料→无菌操作植入初代诱导培养基中培养。 3.培养

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步骤

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步骤 成熟细胞离体——(脱分化)——分生细胞——(分裂)——愈伤组织——(再分化)——形态建成————完整植株。 培养基的主要成分 【水分】 【无机盐】1.大量元素:N,P,K,Ca,Mg,S(由相关的无机盐提供) 2.微量元素:Fe,B,Cu,Mn,Mn,Zn,Co 【有机营养成分】1.糖类 2.维生素 3.氨基酸 4.肌醇 5.天然有机物【植物生长调节剂】1.生长素 2.细胞分裂素 3.其他生长调节剂 【凝固剂】琼脂 【其他物质】1.活性炭 2.抗生素 3.抗氧化物质 4.硝酸银 培养基和组织培养用具的灭菌方式 【培养基,无菌水】高压蒸汽灭菌,0.105MPa灭菌15~30分钟 【移栽基质】曝晒,甲醛熏蒸或高压蒸汽灭菌0.14MMPa灭菌1~2h 【接种室,缓冲室】紫外线灯照射30min,或气雾消毒剂 【超净工作台】紫外线灯30min,之后打开风机过滤除菌 【外植体】不同的化学消毒剂浸泡消毒 【接种工具】70%乙醇浸泡或擦拭,之后用火焰灼烧灭菌 【培养室】3%来苏尔喷雾,或甲醛,气雾消毒熏蒸 【皮肤】先用肥皂洗手,接种前用70%乙醇擦拭 【瓶口,管口】70%乙醇擦拭,用火焰封口

【培养瓶表面】70%乙醇擦拭 【台面,桌面】70%乙醇擦拭或喷雾消毒 植物外植体的灭菌方式 【茎尖,茎段,叶片】1. 用70%乙醇浸泡30秒,再用无菌水冲洗1次。 2.用2%次氯酸钠浸泡15min或0.1%升汞浸泡5~10min。 3.若材料有绒毛,最好在消毒液中加入几滴吐温。 4.消毒时要不断震荡,使植物材料与消毒剂充分接触。 5.最后用无菌水冲洗3~5次。 【果实】1.用乙醇迅速漂洗一下,再用无菌水冲。 2.用2%次氯酸钠浸泡10min,用无菌水冲洗2~3次。 【种子】用10%次氯酸钠浸泡20~30min,或0.1%升汞消毒5~10min,然后再用无菌水冲洗3~5次。 【花蕾】1.用70%乙醇浸泡10~15秒,无菌水冲洗一次。 2.在漂白粉中浸泡10min,用无菌水冲洗2~3次。 【根及地下部器官】用0.1%升汞浸泡5~10min 或用次氯酸钠浸泡10~15min,再用无菌水冲洗3~5次。 【消毒后的外植体应及时按照无菌操作技术接种在适宜的培养基上】

植物组培自测题与参考答案(简)

第1章复习测试题 二、填空题 1.根据外植体的不同,一般可以将植物组织培养分为:植株培养、胚胎培养、器官培养、组织培养、细胞培养和原生质体培养。 2.在植物组织培养中,外植体脱分化后,再分化形成完整植株的途径有两条:一是器官发生途径,二是胚状体途径。 3.通过器官发生再生植株的方式有三种:第一种最普遍的方式是先分化芽,再分化根;第二种是先分化根,再分化芽,这种方式中芽的分化难度比较大;第三种是在愈伤组织块的不同部位上分化出根或芽,再通过维管组织的联系形成完整植株。 4.体细胞胚发生的途径可分为间接途径和直接途径。 5.植物组织培养的整个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一个多世纪来,植物组织培养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探索、奠基和迅速发展三个阶段。 6.在Schleiden和Schwann所发展起来的细胞学说推动下,1902年德国植物生理学家G.Haberlandt提出了细胞全能性的设想,并成为用人工培养基对分离的植物细胞进行培养的第一人。 7.White、Gautheret和Nobecourt在1939年确立的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方法,成为以后各种植物组织培养的技术基础,他们三人被誉为植物组织培养的奠基人。 8.1958年英国人Steward等将胡萝卜髓细胞培养成为一个完整植株,首次通过实验证明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成为植物组织培养研究历史中的一个里程碑。 9.1960年Cocking等人用酶分离原生质体获得成功,开创了植物原生质体培养和体细胞杂交工作。同年Morel培养兰花的茎尖,获得了快速繁殖的脱毒兰花。其后,国际上相继把组织培养技术应用到兰花的快速繁殖上,建立了“兰花工业”。 10.花药培养在20世纪70年代得到了迅速发展,获得成功的物种数目不断增加,其中包括很多种重要的栽培物种。烟草、水稻和小麦等的花培育种在我国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成就。 三、是非题 (×)1.从理论上说,所有的植物细胞与组织材料都能培养成功,其培养的难易程度基本相同。 (√)2.愈伤组织是一种最常见的培养类型,因为除了茎尖分生组织培养和少数器官培养外,其它培养类型都要经历愈伤组织阶段才能产生再生植株。 (√)3.在组织培养中可采用愈伤组织诱变、花粉培养诱变等方法来进行植物育种等。 (×)4.单倍体育种已成为改良植物抗病、抗虫、抗草、抗逆性、品质等特性的新的重要手段。 (√)5.利用植物组织或细胞大规模培养,可以从中提取所需的天然有机物,如蛋白质、脂肪、糖类、药物、香料、生物碱、天然色素以及其它活性物质。 四、选择题 1.在A中培养物生长过程中排出的有害物质容易积累,由此造成自我毒害,所

多肉植物组织培养那点事

偶尔就能听到关于多肉植物组培的各种传言,组培苗是什么一回事?组培苗到底好不好?为什么有那么多组培苗?如何鉴别组培苗?等等关于多肉植物组培苗的那点事,你都可以在面这篇文章里看到(文字较多,耐心观看),lansemeiyan 什么是组培苗? 组织培养技术,指代的是利用植物体的某个部分,通过无性营养繁殖来获得新苗(克隆苗)的过程,又叫植物克隆。从广义上来说,利用多肉植物的侧芽、叶插、根插、砍头进行繁殖,都属于组织培养范畴。组培这个概念,很多人一开始可能都误解了。 那么导致市场动荡的“组织培养”到底是指代什么呢?确切的说应该是“离体快速繁殖”,即组织培养技术的一个分支——离体快速繁殖,简称“快繁”。这门技术是从叶插、根插技术演变来的,我们用土壤做叶插和根插,“快繁”则是用人工合成的基质来做,这种人工基质看上去很像果冻,而容器也由花盆变更为玻璃瓶。这就是后来大家在电视上看到的植物组织培养工厂。 为什么在玻璃瓶里的培养基可以实现快速繁殖呢?原因在于优越的外环境和植物激素的作用。快繁实验室的温度、光照和湿度都是恒定的,“培养基”里含有足够的营养和强大的植物激素。这些激素可以按照人为意愿调整植物的生长状态,让它出根还是让它出芽(但这也取决与操作者的学术水平和经验,能够从容操作激素的人在国内是有限的)。 我们平时做叶插和砍头的时候,也会取巧的使用一些激素,其实往叶插和砍头株上滴加激素的行为和“快速繁殖”的性质和道理是一样的,所获得苗也是完全一样的。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这点,而觉得不同繁殖方式获得的苗性状会不同,其实差异只在于营养富集度,就是苗的饱满度而已,叶插的总是比砍头的弱一些,

性状呈现晚一些,这是所在部位的内源激素和营养导致的,但是基因组完全一致,不会出现性状漂移。只有嵌合性性状,比如斑锦,才可能在叶插和砍头之间存在“概率学”上的差异。 回头再说大众眼中的“组织培养”(实际上是离体快速繁殖),由于人为操控植物激素的动态变化,使得离体的植物组织可以按照人的意愿出芽,一个两个无数个,因为植物的无性繁殖被认为是无限的,所以在组织培养的“快速繁殖”模式中可以无限的扩增该品种种苗,这也是“危害”市场最致命的地方。不过,必须指出的是,组培苗的无限繁殖也是有成本的,不是像刘谦的魔术一样天上掉下来的,很多人认为组培无成本或低成本,一文不值等等言论,其实都是不了解组培。 如果想获得上万株的种苗,必须有专门的组织培养实验室或工厂,这个运行成本相当巨大,可以说一般的生产商是做不到的。迄今为止,大型的组培工厂都是ZF出资建立的,换句话说大多数搞组培苗生产的人,成本是国家掏腰包的。真正自己掏钱搞组培工厂,是玩不起的。 组培技术早在70年代就出现在欧美,广泛用于种苗繁育和小体型植物的生产。温度、光照、湿度、水、肥等的人工合成、调控技术的成熟,特别是高效植物补光灯的出现推动了组培快速发展。原来只能单层平面日光棚内养植的植物,现在可以在室内人造光环境中,使用多层立体组合栽培方式进行植物的繁育和生产。 “组织培养”(离体快速繁殖)到底好不好呢? 快繁苗,由于几乎完全是激素调控获得的,这就导致一个问题,操控激素的人是否理解植物的特性、是否熟悉激素的理论和植物生理、是否有足够的经验来

(浙江专版)高中生物第四章实验七植物的组织培养教学案浙科版选修1

(浙江专版)高中生物第四章实验七植物的组织培养教学案浙科版 选修 1 一、植物组织培养 1.概念:取一部分植物组织,在无菌的条件下接种在培养基上,给予一定的温度和光照,使之产生愈伤组织,或进而生根发芽,培养为成熟植株的技术。 2.理论基础: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3.培养基 (1)发芽培养基:细胞分裂素浓度大于生长素浓度的培养基。 (2)生根培养基:生长素浓度大于细胞分裂素浓度的培养基。 4.培养过程 外植体――→脱分化愈伤组织――生芽丛状苗―→生根幼苗――→ 植株 二、菊花的组织培养 1.材料 MS 培养基、发芽培养基、生根培养基、萘乙酸(NAA)、苄基腺嘌呤(BA)、菊花幼苗。 2.操作流程 1.植物组织培养的理论基础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2.影响植物组织培养的因素有:植物材料、营养物质、植物激素 及pH 、温度、光照等。 3.植物组织培养的一般过程为: 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细胞――→脱分化愈伤组织――→发芽培养基丛状苗――→生根培养基 生根――→ 植株 4.发芽培养基中细胞分裂素相对较多而生长素相对较少;生根培 养基中生长素较多而细胞分裂素较少。

1.不同植物、不同组织的生根和生芽是否都要使用相同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浓度? 提示:不相同。 2.本实验用人工合成的激素,而不用植物中存在的天然激素,为什么? 提示:天然激素都有相应的使之分解的酶,所以使用时间短,而人工合成的,没有分解酶,作用时间长,效果显著。 3.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产生污染的途径有哪些? 提示:①外植体带菌;②培养基及接种器具灭菌不彻底;③接种操作时带入;④环境不清洁。 核心要点一| 有关植物组织培养的几个问题及分析1.细胞的全能性 (1)概念: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2)原因:生物体的每一个体细胞都是由受精卵经有丝分裂而来的,含有本物种的全套遗传物质,都有发育成完整个体所必需的全套基因。 (3)植物细胞表达全能性的条件:①离体状态;②一定的营养物质;③植物激素;④其他适宜的外界条件(温度、pH、氧气、光照、无菌等)。 2.激素用量比例产生的影响 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比值结果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习题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习题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绪论 课后讨论题: 1、对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展望。 2、植物组织培养发展史的各个时期,有哪些主要的培养技术获得成功? 课外作业题: 1、什么叫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它有哪些类型?其理论依据是什么? 2、从外植体到小植株有哪些培养途径? 3、试述目前植物组织培养的应用。 第1章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的基本设备和一般技术课堂讨论题: 1、为了降低生产成本,组培室的设计应注意哪些问题? 2、在高温高压灭菌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哪些问题? 课外作业题 1、简述培养基和器具的灭菌方法和技术。 2、简述植物材料消毒的一般过程。 3、常用灭菌剂有哪些?其消毒原理是什么?各有哪些优缺点? 4、简述植物组织培养无菌操作技术的一般过程。 第二章培养基 课堂讨论选题: 植物生长发育的必需元素有几种?必需元素的条件是什么?其

在植物体内的生理作用主要有哪几方面? 课外作业题: 1、常用培养基分为哪几类?各类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2、培养基的成分有哪些?各有什么作用? 3、试述培养基选择的方法。 4、简述培养基配制的基本过程。 第三章细胞的全能性与器官发生 复习思考题: 1、简述植物细胞全能性、细胞分化、脱分化与再分化的概念。 2、再分化有哪几种方式?它们的特点是什么? 3、愈伤组织形成的条件是什么?其形成过程分为哪几个阶段? 4、试述优良愈伤组织应用具备的特点及获得优良愈伤组织的方法。 5、影响茎芽分化的因素有哪些? 第四章体细胞胚胎发生 课外作业题: 1、植物体细胞胚胎发生的概念是什么?有哪些途径? 2、影响体细胞胚胎发生的主要因子有哪些? 3、长期培养物形态发生潜力丧失的可能原因有哪些? 4、愈伤组织培养中存在哪两种类型的细胞?它们的特点是什么? 5、简述制造单胚人工种子的方法和工业化生产人工种子的步骤。

《植物组织培养》试题及答案教学教材

试卷编号NO: 高等函授教育《植物组织培养》试题 学号:姓名: 一名词解释:(10*2分=20分) 1、植物细胞组织培养 2、细胞全能性 3、脱分化 4、外植体 5、试管苗驯化 6、间接不定芽发生 7、双极性 8、微体嫁接 9、人工种子 10、体细胞无性系变异 二填空:(30*1分=30分) 1、目前植物组织培养应用最广泛的方面是 和。 2、由脱分化的细胞再分化出完整植株有两种途径,一种叫做,另一种叫做。 3、培养用具的常用灭菌方法有、、 。 4、某些生长调节物质及抗生素、酶类物质遇热不稳定,对其灭菌时不能进行,而要进行。 5、一般来说,黑暗条件下有利于的增殖,而往往需要一定的光照。 6、植物离体授粉技术通常包括、、 三个方面。 7、一般液体培养的继代时间较短,继代一次;而固体培

养继代时间可以长些,继代一次。 8、外植体器官发生的三种途径包括、、。 9、从再生植株倍性来看,小孢子培养通常产生植株,胚 培养通常产生植株,通常产生三倍体植株。 10、脱毒苗鉴定与检测的主要方法有、、 、。 11、在生长素中,对于许多作物花粉的启动、分裂、形成愈伤组织和胚状体起着决定性作用,但是对却有抑制作用。 12、用平板培养法培养单细胞或原生质体时,常用 来衡量细胞培养效果。 13、用药剂处理是诱导染色体加倍的传统方法。 三计算题(1*10分=10分) 某培养基的配方是MS+BA 2.0mg/L+NAA 0.5mg/L+2.5%蔗糖+0.7%琼脂粉。MS母液的浓度分别是:大量元素20倍,微量元素500倍,铁盐100倍,有机物50倍;BA母液浓度1.0 mg/ml ,NAA母液浓度0.1mg/ml。要配制400ml 该培养基,需要吸取各种母液各多少ml?分别称取蔗糖、琼脂粉各多少克?(要求写出计算步骤)四简答题(5*5分=25分) 1、造成组织培养过程中发生污染的原因有哪些?如何有效控制污染? 2、简述外植体消毒的一般步骤。

植物组织培养作业

一、名词解释 1. 花药培养 2.继代培养 3. 体细胞杂交 4. 液体浅置培养 5. 再分化6.初代培养基;7.脱分化;8.液体培养;9.细胞全能性;10.脱毒、11.脱分化12.分化13.灭菌14.培养基15.外植体1 6.看护培养17人工种子18组织培养学19,。酶解法20花壁因子21体细胞杂交22.胞质杂交23体外受精24.液体培养基 二、填空 1.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最常用的培养基是,培养基的pH因外植体的来源不同而异,常用和调节pH,大多数植物的pH要求调节在范围内。 2.可以通过、、、、等措施预防褐变的发生。 3.植物组织培养时,外植体可以是、、、。 4.应用微尖嫁接技术进行脱毒培养无病毒苗,主要程序为→→→→。 5.组织培养植株的再生途径有两条:一是发生,另一是发生。 6.在配制培养基时,可以在培养基中添加,利用其吸附能力,可以降低褐变的发生,但它对物质的吸附。 7.培养基的灭菌要求压力为、温度为、维持时间为。

8.组织培养中常用的生长素有吲哆乙酸(IAA),2,4-二氯苯氧乙酸(2,4-D),吲哆丁酸(IBA),萘乙酸(NAA),它们的作用强弱顺序为 > > > 。 9. 茎尖微繁殖过程一般包括五个阶段,即、、、、。 10.茎尖分生组织培养的目的主要是,其茎尖一般取毫米。 为了使脱毒效果更好,可以将茎尖分生组织培养与结合起来。脱毒处理的试管苗,在用于生产之前,必须进行。 11.污染的原因从病源菌上分析主要有两大类、。 12. 植物组织培养按培养对象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几种类型。 13. 在分离原生质体的酶溶液内,需要加入一定量的_______其作用是保持原生质体膜的稳定,避免破裂。 14. 1902年德国植物生理学家Haberlandt第一次提出植物_______的理论概念;1943年White提出植物细胞“_________”学说,并出版了《植物组织培养手册》,从而使植物组织培养成为一门新兴的学科。 15 用烘箱迅速干燥洗净后的玻璃器皿时温度可以设在_________℃的温度范围内,而若用它高温干燥灭菌则需在_________℃的温度下1-3小时;烘干植物材料的温度是_________℃。 16。细胞全能性是指植物的每个细胞都具有该植物的________和__________的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第2章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第二节植物组织培养概述 一、授课章节 第二节植物组织培养概述。 二、学时安排 2学时。 三、教学目标 1.掌握植物组织培养的含义。 2.了解植物组织培养的类型划分。 3.理解植物组织培养的应用原理。 4.掌握植物组织培养的特点和应用。 四、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 植物组织培养的含义、特点和应用。 难点: 植物组织培养的应用原理。 五、教具 电化教学设备,植物组织培养试管苗。 六、教学方法 讲授法,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过程 Ⅰ.导入 前面我们学习了有关植物育种的一些知识,今天,请看我给同学们看一样东西(教师拿出试管苗),问同学们这是什么呢?这就是我们要学的植物组织培养。 II.新课

一、植物组织培养的含义 植物组织培养是指在无菌条件下,将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细胞以及原生质体培养在人工培养基上,给予适宜的培养条件,使其长成完整植株的过程。由于培养物脱离母株在试管内培养,故又称离体培养、试管培养。 二、植物组织培养的类型 植物组织培养由于分类依据不同可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三、植物组织培养的应用原理 (一)植物细胞全能性 植物细胞全能性,是指植物体上每个具有完整细胞核的植物细胞,都具有该植物体的全部遗传信息和产生完整植株的能力。植物的体细胞一旦脱离所在器官或组织的束缚成为离体状态时,在一定的营养、激素和外界条件作用下,就可能表现出全能性,而生长发育成为完整的植株。

(二)细胞的分化和形态建成 (三)植物的再生功能 四、植物组织培养的特点 (一)研究材料来源单一,无性系遗传信息相同 (二)试验经济,管理方便,工作效率高 (三)培养条件人为控制,可周年连续进行试验或生产 (四)生长快,周期短,繁殖率高 五、植物组织培养的应用 (一)优良品种的快速繁殖 (二)脱毒及脱毒苗的再繁育 (三)植物新品种的培育 (四)种质资源的保存和交换 (五)有用次生代谢产物的生产 III.作业 1.简述植物组织培养的概念和培养类型。 2.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有哪些特点? 3.植物组织培养在生产上有哪些方面的应用? 4.通过学习,你对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是怎样理解的? 第二节植物组织培养厂房的设计与构建一、授课章节 第二节植物组织培养厂房的设计与构建。 二、学时安排 2学时。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专题3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课题2月季的花药培养课时作业新人教版选修1

课题2月季的花药培养 [学业水平层次(A)] 1. 被子植物花粉的发育阶段顺序正确的是() A. 小孢子四分体时期T双核期T单核居中期T单核靠边期T花粉粒 B. 小孢子母细胞T单核靠边期T单核居中期T双核期T花粉粒 C. 小孢子母细胞T小孢子四分体时期T单核居中期T单核靠边期T双核期T花粉粒 D. 小孢子四分体时期T小孢子母细胞T双核期T单核期T花粉粒 【解析】小孢子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四个小孢子,称小孢子四分体时期,然后经 过单核居中期、单核靠边期、双核期到花粉粒。 【答案】C 2. (2015 ?临沂高二检测)下图中①②③④代表产生花粉植株的过程或中间结构,其中 在两种途径中代表的内容不相同的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由题图可知,①过程为脱分化过程,两途径是完全相同的,②为愈伤组织或 胚状体,是不同的。若②为胚状体,则③为分化;若②为愈伤组织,则③为再分化,因此③ 也是不同的。④均为丛芽,是相同的。 【答案】C 3. 选择花药时,一般要通过镜检来确定花粉的发育时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确定花粉发育时期最常用的方法是焙花青一铬矶法 B. 对某些植物的花粉细胞核不易着色时采用醋酸洋红法 C. 焙花青一铬矶法能将细胞核染成蓝黑色 D. 醋酸洋红法和焙花青一铬矶法染色过程完全一样 【解析】在选择花药时,镜检确定花粉的发育时期中,最常用的方法为醋酸洋红法; 对于某些植物的花粉细胞,因细胞核不易着色,可采用焙花青一一铬矶法;焙花青一一铬矶 法可将细胞核染成蓝黑色,醋酸洋红法与焙花青一一铬矶法染色过程不同,前者需将花药用 镊柄捣碎,后者在染色前需用卡诺氏固定液固定。 【答案】C 4?某名贵花卉用种子繁殖会发生性状分离,为了防止性状分离并快速繁殖,可以利用

植物组织培养作业

、什么是植物组织培养? 答:植物组织培养,又称植物克隆,是指通过无菌操作分离植物体地一部分(外植体),接种到培养基上,在人工控制地条件下(包括营养、激素、温度、光照、湿度)进行培养,使其产生完整植株地过程.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什么是"外植体"? 答:外植体泛指第一次接种所使用地植物组织、器官等一切材料.如,顶芽、茎段、叶片等.、按照外植体地不同,植物组织培养可以分成几类? 答:根据外植体地不同,植物组织培养可以分成类: )植株培养:对完整植株材料地培养,包括扦插苗培养和种子苗培养. )器官培养:即离体器官地培养,包括根系培养、茎段培养、叶片培养、花器培养、果实培养、种子培养. )组织培养(各种组织、愈伤组织):是对植物体地各部分组织进行培养,包括组织培养、薄壁组织培养、输导组织培养.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原生质体培养:是指用酶及物理方法除去细胞壁地原生质体地培养,包括融合培养和非融合培养. )细胞培养(愈伤组织分离或花粉单细胞或很小地细胞团):包括平板培养、悬浮培养、微室培养. 、植物组织培养有哪些特点? 答:植物组织培养地特点: )培养条件可以人为控制 )生长周期短,繁殖率高 )管理方便,利于工厂化生产和自动化控制 、你认为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当前地农业生产上有什么价值?为什么? 答: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当前农业生产上地价值及原因: )快速繁殖种苗 用组织培养地方法进行快速繁殖是生产上最有潜力地应用,包括花卉观赏植物、蔬菜、果树、大田作物及其他经济作物.快繁技术不受季节等条件地限制,生长周期短,而且能使不能或很难繁殖地植物进行增殖.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无病毒苗地培养 组织培养无病毒苗地方法已在很多作物地常规生产上得到应用,如马铃薯,甘薯,草莓,苹果,香石竹,菊花等,而且已有不少地区建立了无病毒苗地生产中心,这对于无病毒苗地培养、鉴定、繁殖、保存、利用和研究,形成了一个规范地系统程序,从而达到了保持园艺植物地优良种性和经济性状地目地.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在育种上地应用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为育种提供了许多手段和方法,使育种工作在新地条件下更有效地进行.主要以下几点应用:①倍性育种,缩短育种年限,杂种优势明显;②克服远缘杂交地不亲合性和不孕性(胚培养);③保存种质.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人工种子 ①人工种子结构完整,体积小,便于贮藏与运输,可直接播种和机械化操作. ②不受季节和环境限制,胚状体数量多、繁殖快、利于工厂化生产. ③利于繁殖周期长、自交不亲和、珍贵稀有地一些植物,也可大量繁殖无病毒材料. ④可在人工种子中加入抗生素、菌肥、农药等成分,提高种子活力和品质. ⑤体细胞胚由无性繁殖体系产生,可以估定杂种优势. )工厂化育苗

植物组织培养试题及答案总结

《绪论》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填空: ★1、根据培养的材料,植物组织培养分:愈伤组织培养、器官培养、细胞培养、原生质体培养、悬浮培养等类型。 2、植物组织培养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萌芽阶段、奠基阶段和快速发展和应用阶段。 3、1902年,Haberlandt提出了植物细胞“全能性”学说,1934年,White出版了《植物组织培养手册》从而使植物组织 培养为一门新兴学科。 二、名词解释: ★1、植物组织培养(plant tissue culture):是指通过无菌和人工控制的环境条件下,利用适当的培养基,对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细胞及原生质体进行培养,使其再生细胞或完整植株的技术。由于培养材料已脱离了母体,又称为植物离体培养(Plant culture in vitro)。 2、脱分化(dedifferentiation):由高度分化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产生愈伤组织的过程,称为植物细胞的脱分化。 3、再分化(redifferentiation):脱分化产生的愈伤组织继续进行培养又可以重新分化成根或芽等器官,这一过程称为植物细胞的再分化。 ★4、外植体(explant):由活体(in vivo)植物体上切取下来的,用于组织培养的各种接种材料。包括各种器官、组织、细胞或原生质体等 ★5、愈伤组织(callus):原指植物在受伤之后于伤口表面形成的一团薄壁细胞,在组培中则指在离体培养过程中形成的具有分生能力的一团不规则的薄壁细胞,多在植物体切面上产生。 三、问答题: 1、简述植物组织培养的理论依据? 植物组织培养的理论依据是细胞全能性学说,即植物体的每一个细胞都携带有一套完整的基因组,并具有发育成为完整植株的潜在能力。 ★2、植物组织培养有哪些特点? (1)培养条件可以人为控制 (2)生长周期短,繁殖率高: (3)管理方便,利于工厂化生产和自动化控制: ★3、植物组织培养的分类? (1)根据培养对象不同:组织培养、器官培养、胚胎培养、细胞培养、原生质体培养等; (2)根据培养物培养过程:初代培养、继代培养; (3)根据培养基的物理状态:固体培养、液体培养。 ★4、植物组织培养主要应用于哪些方面? (1)快速繁殖运用组织培养的途径,一个单株一年可以繁殖几万到几百万个植株; (2)种苗脱毒针对病毒对农作物造成的严重危害,通过组织培养可以有效地培育出大量的无病毒种苗; (3)培育和创制新品种利用组织培养可以使难度很大的远缘杂交取得成功,从而育成一些罕见的新物种; (4)大量生产次生代谢物质通过植物细胞培养获得的生物碱、维生素、色素、抗生素以及抗肿瘤药物不下50多个大类,其中已有30多种次生物质的含量在人工培养时已达到或超过亲本植物的水平。植物细胞次生物质的研制与生产硕果累累,后来居上。 (5)植物种质资源的离体保存植物组织培养结合超低温保存技术,可以给植物种质保存带来一次大的飞跃。因为保存一个细胞就相当于保存一粒种子,但所占的空间仅为原来的几万分之一,而且在-193度的液氮中可以长时间保存,不像种子那样需要年年更新或经常更新。 (6)人工种子人工种子便于贮藏和运输,适合机械化播种;繁殖速度快,不受季节和环境限制,利于工厂化生产;体细胞胚由无性繁殖体系产生,可以固定杂种优势。 第1章《实验室及基本操作》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填空: 1、组织培养实验室必要的设备有超净工作台、 等。 ★2、培养基成分主要包括①无机营养成分、 质。

多肉植物的组培苗简介

多肉植物的组培苗简介 多肉比较特别的就是它们的繁殖非常简单,一般的新手朋友们都喜欢用叶插的方式来进行繁殖,有时候无意掉落的叶片都能自己繁殖,但是你是否有听过多肉的组培苗?而组培苗这种繁殖方式究竟好不好呢?小编就带你了解一下多肉植物的组培苗。 大和锦 组培苗指的是组织培养技术,指代的是利用植物体的某个部分,通过无性营养繁殖来获得新苗(克隆苗)的过程,又叫植物克隆。从广义上来说,利用多肉植物的侧芽、叶插、根插、砍头进行繁殖,都属于组织培养范畴。组培这个概念,很多人一开始可能都误解了。 那么导致市场动荡的“组织培养”到底是指代什么呢?确切的说应该是“离体快速繁殖”,即组织培养技术的一个分支--离体快速繁殖,简称“快繁”。这门技术是从叶插、根插技术演变来的,我们用土壤做叶插和根插,“快繁”则是用人工合成的基质来做,这种人工基质看上去很像果冻,而容器也由花盆变更为玻璃瓶。这就是后来大家在电视上看到的植物组织培养工厂。 为什么在玻璃瓶里的培养基可以实现快速繁殖呢?原因在于优越的外环境和植物激素的作用。快繁实验室的温度、光照和湿度都是恒定的,“培养基”里含有足够的营养和强大的植物激素。这些激素可以按照人为意愿调整植物的生长状态,让它出根还是让它出芽(但这也取决与操作者的学术水平和经验,能够从容操

作激素的人在国内是有限的)。 我们平时做叶插和砍头的时候,也会取巧的使用一些激素,其实往叶插和砍头株上滴加激素的行为和“快速繁殖”的性质和道理是一样的,所获得苗也是完全一样的。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这点,而觉得不同繁殖方式获得的苗性状会不同,其实差异只在于营养富集度,就是苗的饱满度而已,叶插的总是比砍头的弱一些,性状呈现晚一些,这是所在部位的内源激素和营养导致的,但是基因组完全一致,不会出现性状漂移。只有嵌合性性状,比如斑锦,才可能在叶插和砍头之间存在“概率学”上的差异。 大和锦 回头再说大众眼中的“组织培养”(实际上是离体快速繁殖),由于人为操控植物激素的动态变化,使得离体的植物组织可以按照人的意愿出芽,一个两个无数个,因为植物的无性繁殖被认为是无限的,所以在组织培养的“快速繁殖”模式中可以无限的扩增该品种种苗,这也是“危害”市场最致命的地方。不过,必须指出的是,组培苗的无限繁殖也是有成本的,不是像刘谦的魔术一样天上掉下来的,很多人认为组培无成本或低成本,一文不值等等言论,其实都是不了解组培。 如果想获得上万株的种苗,必须有专门的组织培养实验室或工厂,这个运行成本相当巨大,可以说一般的生产商是做不到的。迄今为止,大型的组培工厂都是ZF出资建立的,换句话说大多数搞组培苗生产的人,成本是国家掏腰包的。真正自己掏钱搞组培工厂,是玩不起的。 组培技术早在70年代就出现在欧美,广泛用于种苗繁育和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