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超宽带电子学及应用

超宽带电子学及应用

超宽带电磁学及应用

讲稿

课程名称:超宽带电磁学及应用

授课教师:杨宏春

授课时间:2010年9月

超宽带电磁学课题组制

目录

第1章绪论 ................................................................................................................................................. - 1 -1.1 超宽带电磁学的研究对象 ...................................................................................................................... - 1 -1.2 超宽带电磁学的发展史概述 .................................................................................................................. - 1 -1.3 无线电规范与UWB的标准化............................................................................................................... - 7 -1.4 全章小结 ..................................................................................................................... 错误!未定义书签。

- 1 - 第1章 绪论

1.1 超宽带电磁学的研究对象

超宽带电磁学(Ultra-wideband electromagnetism)是无线电物理(Wireless radio )的一个学科分支。无线电物理研究以电磁波能量方式在发射机与接收机之间的信号传输。超宽带电磁学研究以UWB 电磁信号在发射机与

接收机之间的信号传输。其研究内容涉及

UWB 信号的产生、辐射、传输、接收以

及基于UWB 信号的系统应用。

无线通信的原理图如图1.1.1所示,携

带信息的电磁能量——信号,通过编码或

调制,经发射机发射,信号传输进入发射

机,经解码或解调后恢复原始信息,实现信号在发射机与接收机之间的传输。 1.2 超宽带电磁学的发展史概述

1.2.1 数学预备知识——傅里叶级数与积分

对周期性非谐波函数f (t ),总可以用傅里叶级数将其展开为系列频率ω的正弦、余弦函数的叠加。

傅里叶级数定理:设f (t )是以T 为周期的函数,并在[-T /2,T /2]上满足狄利克雷条件,则在[-T /2,T /2]区域内的连续点上,该函数可以分解为以下谐波的叠加

∑∞=++=10)sin cos (2

)(n n n t n b t n a a t f ωω (1.1.1) 其中 ?????????=====??--T n t t t f T b n t t n t f T a T T n T T n π

23,2,1d s i n )(22,1,0d c o s )(22/2

/2/2/ωωω (1.1.2) f (t )在[-T /2,T /2]区域的间断点上,级数收敛于2

)0()0(++-t f t f 。 例1.1.1 设f (t )是以2为周期的非简谐振动,其波形函数为

??

?≤<≤≤--=101011)(t t t f 用傅里叶级数方法,分析该函数的频谱

发射机 编码或调制 接收机

解码或解制 图1.1.1 无线通信链路原理图

解:f (t )是奇函数,故有a n =0 (n =0,1,2…),由1.1.1式可得

[]?

?

?=-=

+-

=?

?

-偶数为0为奇数)π/(4π)cos(1π2

d )πsin(d )πsin(1

1

n n n n n t t n t t n b n f (t )的傅里叶级数为

??

?

??+++++=

t n n t t t t f πsin 1π5sin 51π3sin 31πsin 4)(π

图1.2.1a 是f (t )的波形曲线,图1.2.1b 给出了它前几次谐波的频率与振幅,图1.2.1c 是各次谐波的频谱图,图1.2.1d 绘出了前k 次谐波的合成结果。从这些图可以看出,周期性的非简谐振动总可以看着为一系列谐波叠加的结果;各次谐波的频率与振幅构成分离的频谱图;随着叠加谐波级次的增加,这些谐波叠加的结果逼近真实的周期性非简谐振动。

对非周期性脉冲函数f (t ),总可以用傅里叶积分将其展开为连续频率ω的正弦、余弦函数的叠加。

傅里叶积分定理:如函数f (t )在区间(-∞,+∞)上满足:(1) f (t )在任意区间满足狄利克雷条件,(2). f (t )在区间(-∞,+∞)上绝对可积,则f (t )可表成傅里叶积分

-1012345

6

-1

1

Y A x i s T i t l e

X Axis Title

B

a 非简谐振动

t

f (t ) 0

1

2

3

4

5

6

-1

01234

56

Y A x i s T i t l e

X Axis Title

F2

n =1

n =3 n =5

n =7

t

f (t ) b 各次谐振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12

0.0

0.2

0.4

0.6

0.8

1.0

Y A x i s T i t l e

X Axis Title

B

ν/ν0

A /A 1 c 振动的频谱

-1

1

2

3

4

5

6

-1

12

34567

8

910Y A x i s T i t l e

X Axis Title

F7

t

f (t )

d 前k 阶振动的叠加

k =3

k =5

k =7 k =9

图1.2.1 周期性非简谐波的合成与分解

ωωωd )(π21

)(i ?+∞

-=t e F t f (1.1.3) t e t f F t d )(21)(i -?

+∞

-=

ωπ

ω (1.1.4)

间断点傅里叶积分值为

2

)

0()0(++-t f t f 。上面各式中,i 为虚数单位,ω为圆频率。

例1.1.2 由2N (N 为整数)个正弦波组成的有限正弦波列

????

??

?

>

<

=0

0202s i n )(ωπωπ

ωN t N t t A t f 将f (t )展开成为傅里叶积分。 解:f (t )的傅里叶变换式为 t e t f F t d )(π21)(i -?

+∞∞

-=ωω

????

?

?-=

?=

?

02020/20

i -0π2s i n π2d s i n π

20

ωωωωωωωπωN A

t e t A N t 图1.2.2给出了ω0=15Hz ,N =10时,f (t )的频谱分布,图中,F (ω)表示相对幅度(未乘因子π2/A )。F (ω)在ω0处有一个极大值,ω0称为中心频率,F (ω)在ω0/2N 处降为零,因此,有限长的谐波并不是单一频率的波,而是有一定频率分布的谐波叠加。容易看出,N 值愈小,或者说冲激信号持续的时间愈短,其频谱分布通常愈宽;反之,当N →∞时,图1.2.2的频谱带宽收缩为一个点频。连续的正弦、余弦函数能很好地描述单一频率的波动,这就是窄带电磁学以正弦、余弦函数表述的基本原因。

傅里叶分析将电磁波时间持续性与频谱分布很好地联系了起来,或者说电磁脉冲的时域波形一旦确定,其包含的谐波成分及丰度也就确定了,反之亦然。在后面将会看到,无线通信利用的正是电磁波的频谱资源和时间资源,超宽带电磁学与传统的窄带电磁学的显著区别之一就是前者更加依赖电磁波的时间资源,而后者更加依赖电磁波的频谱资源。

电磁波频谱是对无线电频率或信道的有序安排。不同频谱的电磁波有其不同的自然物理特性。表1.2-1罗列了各信道频率范围、典型物理特性及目前主要的应用领域。

表1.2-1 频谱划分及典型应用

图1.2.2 正弦脉冲串的频谱

F (ω)

ω

0510152025

30

2

Y A x i s T i t l e

X Axis Title

B

1.2.2 由宽带向窄带发展的无线电技术

早期无线通信系统依赖莫尔斯电码来收发信号。莫尔斯信号由键控一个载波信号的开和关来代表用不同的传号(点)和空号(划线)表示字母特征。通常,中等的信息速率大约每分钟25个字,相当于信号带宽为101 Hz,而发射机产生的冲击信号带宽为104 Hz。这种通信方式必然带来如下缺陷:其一,信号占用了比通信所需带宽宽得多的频谱,使得电台间的干扰十分明显;其二,接收机也是宽带的,它接收到了比信号带宽宽得多的背景噪声,信噪比(SNR)很低,只能接收到非常强的信号。

解决早期通信困难的方案逻辑上有两个:其一,使信号占用带宽与通信所需要的带宽相等(或成比例)。例如,传输一个0-15 kHz的音频信号可将其调制到一个带宽也为0-15 kHz 的电磁载波上。这样,通过划分用户的信道,可以实现用户间干扰较小的无线通信。其二,让用户共享某些信道频谱,通过信号时间信息或其它编码信息识别各自所需要的信号,实现频谱资源的高效利用,并增大系统的通信容量。选择何种方案来发展无线通信技术,一方面取决于人们对发展方案的认识程度,另一方面受制于当时科技条件的限制以及其它一些偶然的因素。

1903年,查尔斯?斯坦梅茨(Charles Steinmetz)为了产生无线电信号载波,发明了机械的高频交流发电机;1905年,加拿大的雷金纳德?费森登利用该交流发电机,发明了幅度调制(AM)的话音发射机。他于1906年圣诞前夕在马萨诸州的Brant Rock进行了话音广播,这令距离费森登几百英里外大西洋轮船上的无线操作员吃惊,因为他们在莫尔斯码传号和空号之间听到了话音广播。1913年,哈罗德?D?阿诺德(Harold D. Amold)发明了放大电子管,使得大西洋沿岸和太平洋沿岸的通话变成可能。1915年出现了第一个大西洋彼岸的无线电发射系统。

1927年无线电法案(Radio Act)建立的联邦无线委员会(Federal Radio Commission,FRC)和1934年传播法案(Communication Act) 建立的联邦通信委员会(Federal Communication Commission,FCC)在有线和基于无线通信方面拥有制定规范的权利。从此以后,正弦波通信和窄带信号的使用需要授权,火花放电的宽带信号被禁止使用。二十世纪初的系列科

技发明以及无线通信规范的制定为窄带通信铺平了道路,并促使其快速发展。

1.2.3 宽带通信技术的孕育与发展

调幅通信的基本思路是将信号信息通过载波幅度变化来编码的。容易知道,任何可以引起载波幅度变化的因素,例如静电、电火花、雷电等都可以导致被传输信号的失真。这就暴露了窄带通信的明显局限。1933年,埃德温?阿姆斯特朗(Edwin Armstrong)发现了信号的频率调制(FM)方法。其基本思路是通过载波频率的变化来传输信号,以克服AM方法中的信号失真问题。阿姆斯特朗的发现奠定了信息理论的基础,量化了信号带宽与抗噪声干扰能力之间的关系。然而,FM信号不是一个窄带信号,这里隐含了宽带信号可以克服窄带信号失真的重要优越性!

1940年代中期,丹?诺布尔(Dan Noble)实现了FM信号的双向陆地通信,有效打开了VHF通信频道的大门。自此,随着频谱用户的增加,可以提供给用户的信道变得愈来愈有限。人们不得不面临电磁波频谱资源匮乏的新困局。

1948年,克劳德?山农提出:如果信息信号能够以使信号类似于噪声的方式更高地扩展信息信号的频谱,那么该信号就能携带更多的信息。因为一个以这种方式扩展频谱的信号对于另外一个也以同样方法扩展频谱的信号来说类似于噪声,这两者是可以共存的。在某些情况下,信号能量比噪声能量能够更有效地被检测出来。山农的发现导致了“扩频通信”的发展,扩频通信是指用一族特殊的、比原始信息宽得多的特殊数字序列来有意地扩展信号。特殊的数字序列是用来区分同时共享相同频带的多个用户的。扩频技术应用在蜂窝电话系统中导致了频谱分配政策的改变。这是无线发展史上第二次意识到宽带信号有如此优势,以至于最终导致规范脱离了窄带信号的束缚。现在,使用扩频通信的用户已经明显增长,现代意义的“数字无线”时代已经开始了。

1960年代末到1970年代初(Harmuth 1968和Harmuth 1978),小部分核心科学家开始研究持续时间很短的窄脉冲信号的收发技术,研究的焦点集中于冲激雷达和政府主持的一些项目,导致了后来被称为UWB的“脉冲无线电”的产生。1970年代末到1980年代,面向通信和定位的现代低功率脉冲无线电技术的实用性得到证实。典型的例子是富勒顿的时间编码时间调制方法(Fullerton 1989)和后来其他人(Fleming 1998)提出来的UWB扩频冲激技术。数字脉冲无线——现代对于赫兹和马可尼时代的火花放传输的重视,作为现在的超宽带无线电而再度出现。2002年2月14日,FCC正式采用了改变后的规定,以官方名义允许超宽带的应用。规定将3.1-10.6 GHz这一无需政府执照的带宽分给UWB系统使用,现在,美国在这一频段上的商业通信已经开始发展起来了。

1.2.4 UWB系统的应用和未来方向

无线电技术的进步改变着频谱资源的分配,现在,频谱资源管理的规范正向着有利于UWB系统应用的方向发展。美国已经允许使用UWB技术,其它国家也正在考虑。(1) UWB信号的基本特征

UWB系统的应用及未来发展方向,取决于UWB技术的特点。概括起来,UWB系统具有如下一些特点

低功率密度。相对于窄带接收机而言,UWB信号的功率密度相当于窄带接收机感受到的噪声信号。这一方面使UWB技术应用时,不会对传统无线电技术形成影响,另一方面使得UWB技术具有很高的隐蔽性或低截获概率。

高分辨率。一些UWB信号的时域波形脉宽非常窄(ns 或亚ns量级),按时域脉冲可识别的瑞利判据,使用这些信号的UWB系统的分辨率可以达到cm 甚至mm 量级。

宽带宽。UWB信号具有很宽带宽,极宽的带宽使得采用UWB信号的局域无线网数据传输速率可以达到G bits,另一方面,它可以用来研制反隐身雷达。

(2) UWB系统的应用前景

UWB雷达。基于UWB技术的雷达系统因其低功率特性而具有极低的截获概率;因其宽带特性具有很高的分辨率和反隐身能力;因阵列瞬态电磁脉冲的高效传输特性和波束聚焦特性而具有极大的探测范围;因其结构简单而具有成本低廉、运动灵活等一系列目前军用雷达急需的雷达高技术。不仅如此,UWB穿墙雷达可以探测、跟踪隔墙的恐怖分子或人质状况活动状况,甚至恐怖分子的武器配备情况;UWB雷达还可以作为汽车防撞、跟踪、测距雷达;UWB探地雷达可以探测灾后地下幸存者,地下古墓、深层油田、矿产的分布状况;UWB定位雷达可以跟踪小孩、货物等一切需要请确定位的目标;此外,UWB 雷达还可以用于医学领域中的疾病监测,有人正设法用胶囊一般大小的UWB雷达,通过吞服方式来检测人体消化道疾病。

UWB通信。UWB技术既可以用于有线通信系统,也可用于无线通信系统。UWB信号可以通过电缆传输,即可以在不改变现有基础设施、不影响现有有线通信系统已有功能的前提下实现UWB通信技术,成倍提高电脑、电视、网络的传输速率。UWB无线通信既可用于目前低速率的传输系统(如电脑资料上传或下载,电脑终端设备的无线化,替代现有具有视距、阴影干扰的红外线设备或其它易相互干扰的有线设备),也可以用于高速通信系统(UWB的大容量、高速传输特性)。此外,将UWB有线和无线技术综合起来应用,也会带来系列技术的快速发展。

传感网络。UWB技术既可以使现有传感网络无线化,也可以独立充当传感器。如身体多指标监测的UWB传感网络技术。

1.3 无线电规范与UWB的标准化

第2章 UWB 信号的产生

2.1 UWB 信号的定义

UWB 通信技术的倡导者是在与其它信道共享频谱资源、不干扰原有通信技术、共享已有通信技术的一些基础设施等思想下提出的。因此,在UWB 信号设计或系统应用中,应该综合考虑这些前提。

按照FCC 规范,如图2.1.1,UWB 信号应满足如下条件:其一,最大电平的-10 dB 带宽不小于500 MHz ;其二,最大电平的-20 dB 带宽需在3.1-10.6 GHz 范围内;其三,最大电平允许的功率密度应不大于-41.3 dBm/MHz 。顺便提及,不同的国家对最大功率谱密度规定并不完全相同。新加坡的UWB 友好社区,在取得试验执照前提下,规定为-35.3 dBm/MHz ;在欧洲,这个值被规定为-61.3 dBm/MHz 。

信号幅度的衰减倍数

???

?

???=b a x x B log 20d (2.1.1)

信号功率衰减倍数

????

???=b a p p B log 10d (2.1.2)

??

?

???=-310log 10dBm p (2.1.3)

2.1.3式中,功率的单位是 W 。

2.2 UWB 信号的产生概述

至今,已有一些成熟的方法来产生UWB 信号,包括:(a ) 借助无线通信系统的调制方法,产生UWB 信号;(b ) 向带通滤波器提供窄脉冲信号,经带通滤波器生成UWB 信号;(c ) 首先产生精确的UWB 信号,然后准确将其置于频谱的适当位置。除此以外,目前也在研究采用一些新的方法来直接产生UWB 信号,例如,采用光控光电导半导体开关(Optical control photoconductive semiconductor switches ,PCSS)产生UWB 信号的技术。 2.2.1 用无线电调制方法产生UWB 信号源

作为一个实例,图2.2.1示意地给出了用火花隙放电来产生UWB 信号的原理。数据源通过输入数据速率向一个“谐振”特斯拉变压器和火花隙提供能量;适当选择谐振电路的Q 值,以满足谐振电路发射带宽大于500 MHz ;通过幅度检波器和数字滤波器构成的接收器,可以获得UWB 信号。

F (f )

f (Hz)

图2.1.1 UWB 信号定义

2.2.2 用宽带滤波器产生UWB 信号源

用宽带滤波器产生UWB 信号的基本思想是:一个携带很宽频谱的冲激信号,经带通滤波器滤除不需要的谐波成分后,获得希望得到的UWB 信号,其原理如图2.2.2所示。

2.2.3 UWB 信号精确设计

精确的UWB 信号设计的基本思路是:选择适当的时域脉冲波形,产生基带信号;然后通过阿姆斯特朗差拍变频技术将基带搬到所需的频谱位置。首先设计基带信号,是因为基带信号产生要比所需高频信号产生容易得多。 A 脉冲波形设计

按傅里叶分析,不同的脉冲波形具有不同的频谱分布,在基带或UWB 信号设计时,应该尽可能降低甚至消除冲激信号的旁瓣能量。因为旁瓣能量一方面使能量造成浪费或使信号携带能量超过规定值,另一方面旁瓣能量还可能给UWB 系统带来很大噪声。选择适当的脉冲波形,目的之一就是要降低频谱中的旁瓣。 例2.2.1 设矩形脉冲、正弦脉冲和高斯脉冲得时域波形函数为

????

?

??????

????

??-==<

?

??

??==<<-=22322112e x p )(0)(;21

2π2c o s )(0)(;221)(b a

a f t t f t f f t t f t f t f T

t T t f 其它情况 其它情况 

对上述三类冲激函数作傅里叶分析,并考察其旁瓣情况。 解:依据傅里叶分析,容易得到题给冲激函数的傅里叶频谱计算公式

??

?

???-=-==])π(2e x p [)(])/2(1/[)/πcos()()π/()πsin()(23221b a a f f f F f f f f f F Tf Tf T f F

图2.2.2 带通滤波产生UWB 信号

图2.2.1 火花隙放电产生UWB 信号

数据脉冲输入

Q l ≤f c

选择适当的参数T 、f a 和f b ,可以让F i (f )具有相同的-10 dB 带宽。图2.2.3给出了该条件下的F i (f )曲线。 讨论

I 矩形脉冲频谱峰值与旁瓣峰值之比为 13 dB ;余弦脉冲之比为23 dB ;高斯脉冲在与上述两脉冲相同旁瓣峰值点之比为34 dB ; II 冲激脉冲上升沿愈平缓,其旁瓣能量愈小; B 有重频的发射脉冲功率

FCC 规范既要规定UWB 信号的峰值功率谱密度,也要规定平均功率。所谓峰值功率谱密度,是指F max (f )附近 1 MHz 频段内的功率。按FCC 规范,它的值必须小于 -41.3 dBm 。UWB 信号的平均功率,是以有效全向辐射功率(EIRP)来度量,即以增益为1的天线发射功率为标准来计算。平均功率的计算公式可以写为

????

???

?

?

?

?=-∞

?

30

2EIRP

10

d )(log 10f f F p (2.1.4)

例2.2.2 计算UWB 信号满足FCC 规范的最大辐射功率

解:FCC 规定的最大功率谱密度为 -41.3 dBm ,如UWB 信号在频带范围内都以最大功率谱密度辐射,则对应了UWB 信号所允许携带的最大能量。 -41.3 dBm 对应的功率谱密度为

6

10

/3.413max 101010--?=p (dBm/Hz)

用上式替换平均功率定义中的F 2(f )可得

55.210d 01log 106

106.10101.341.3/10-EIRP

9

9

-=???

?

?

??

?

?

??=?

??f p (dBm)

F i (f )

f (Hz)

图2.2.3 矩形、正弦、高斯脉冲频谱旁瓣

图2.2.4 重频发送的无调制脉冲谱线

将-2.55 dBm 换算为以W 为单位,即0.556 mW。

C 重复脉冲的调制与编码

如图 2.2.4,具有一定重复频率的时域脉冲能够产生等间距的频谱分布。改变时域脉冲间的时间间距或极性,可以改变重频时域脉冲的频谱分布,从而使UWB信号更接近于噪声信号。

[技术管理,计算机网络,信息]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管理与应用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管理与应用 摘要: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网络信息安全问题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的焦点。包含计算机病毒、木马、黑客入侵等在内的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事故频繁发生,给信息时代的人们敲响了警钟。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给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活动成本,使原本复杂、繁琐的工作变得简单易行。但互联网开放、自由的特点又使得其不得不面临许多问题。文章围绕基于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管理的计算机应用进行探讨,分析了当前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介绍了主要的网络信息安全防范技术,希望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网络信息安全知识,规范使用计算机,提高网络信息安全水平。 关键词:网络;信息安全;黑客;计算机应用 引言 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发明与应用是二十世纪人类最重要的两项科学成果。它们的出现,深深改变了人类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对人们的思想和精神领域也产生了重大影响。随着互联网的出现,人类社会已经步入信息时代,网络上的海量信息极大地改善了人们工作条件,原本困难的任务变得简单,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计算机和互联网在给人们带来巨大的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潜在的威胁。每年因为网络信息安全事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就数以亿计。网络信息安全问题也日渐凸显,已经引起各国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加强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研究与应用,避免网络信息安全事故发生,保证互联网信息使用安全是当前IT 产业重点研究的课题。 1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1互联网本身特性的原因 互联网具有着极为明显的开放性、共享性和自由性特点,正是这三种特性,赋予了互联网旺盛的生命力和发展动力。但同时,这三个特点也给互联网信息安全带来了隐患。许多不法份子利用互联网开放性的特点,大肆进行信息破坏,由于互联网安全管理体制机制尚不完善,用户的计算机使用行为还很不规范,缺乏安全防范意识等,这些都给不法份子进行违法活动创造了机会。 1.2黑客行为与计算机病毒的危害 黑客行为和计算机病毒、木马等是现阶段计算机安全最主要的两大威胁。所谓黑客,是指利用计算机知识、技术通过某种技术手段入侵目标计算机,进而进行信息窃取、破坏等违法行为的人。黑客本身就是计算机技术人员,其对计算机的内部结构、安全防护措施等都较为了解,进而能够通过针对性的措施突破计算机安全防护,在不经允许的情况下登录计算机。目前就世界范围而言,黑客数量众多,规模庞大,有个人行为,也有组织行为,通过互联网,能够对世界上各处联网计算机进行攻击和破坏。由于计算机用途广泛,黑客行为造成的破坏结果也多种多样。计算机病毒是一种特殊的计算机软件,它能够自我复制,进而将其扩散到目标计算机。计算机病毒的危害也是多种多样的,由于计算机病毒种类繁多,且具有极强的

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

一、《网络安全技术和使用》杂志社有限公司办刊宗旨 本刊成立于2003年,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主管、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主办。从2009年起,本刊改由中华人民教育部主管,北京大学出版社主办,是国内网络安全技术和使用领域行业指导性科技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 本刊针对网络安全领域的“新人新潮新技术”,旨在传达和反映政府行业机构的政策、策略、方法,探索和追踪技术使用的最新课题、成果、趋势,透视和扫描企业、人物及产业项目的形象、风采、焦点,推动并引领行业整体进步和发展。 本刊系“三高两强”刊物,即信息量高、学术水平高、技术含量高;专业性强、使用性强。读者定位侧重于政府有关各部门领导、干部、专业工作者,企事业、军队、公安部门和国家安全机关,国家保密系统、金融证券部门、民航铁路系统、信息技术科研单位从事网络工作的人员和大专院校师生,信息安全产品厂商、系统集成商、网络公司职员及其他直接从事或热心于信息安全技术使用的人士。 创刊以来,本刊和国内外近百家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具体合作方式包括:长期综合合作、协办、支持、栏目协办和中短期合作。今后,本刊愿和国内外业界权威机构、团体、政府官员及专家学者进一步建立、开展广泛的联系和交流,热忱欢迎业界同仁以多种形式加盟我们的事业。 本刊通过邮订、邮购、赠阅、派送、自办发行及定点销售等多渠道发行,目前发行范围集中于公安、军队、电信、银行、证券、司法、政府机构、大专院校及政务、商务其它各行业使用领域的广大读者。 二、《网络安全技术和使用》主要栏目 焦点●论坛 特别报道:中国信息安全技术和使用中热点、焦点和难点问题的深度报道;业内重大事件透视。 权威论坛:业内专家、学者和官方以及政府有关领导及权威人士的署名文章、讲话,从宏观上对网络安全技术和使用方面的趋势、走向和策略,进行深层次的论述。 技术●使用

论网络与信息安全的重要性以及相关技术的发展前景

论网络与信息安全的重要性以及相关技术 的发展前景 信息技术应用研究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ComputerCDSoftwareandApplications2011 年第 2 期论网络与信息安全的重要性以及相关技术的发展前景陆成长 2,钟世红 (1.中国海洋大学 ,山东青岛 266100;2.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潍坊261001) 摘要 :随着科技的发展 ,互联网的普及 ,电子商务的扩展 ,信息化水平的大幅度提高 , 网络与信息安全也越来越受 到重视 .本文将立足现实 ,浅析网络与信息安全的重要性以及相关技术的发展前景. 关奠词 :网络;信息;网络与信息安全 ;重要性;发展前景 中圈分类号:TP309文献标识码:A文章墙号:1007— 9599(2011)02-0016— 01 TheImportanceofNetwork&Information SecurityandRelatedTechnologyDevelopmentProspects LuChengzhang~.2, ZhongShihong= (1.ChinaOceanUniversity,Qingdao266100,China;2.WeichaiPowerCo.,Ltd.,Weif ang26 1001,China) Abstract:Withtechnologydevelopment,popularityoftheImernet,e-commerceexpansion, substantialincreaseinthelevelof informationtechnology,networkandinf~mafionsecuritygetmoreandmoreattenti on.Thisa rticlebasedOnreality,discussthe importanceofnetworkandinformationsecurityandre~tedtechnologydevelopment prospe cts. Keywords: Network;Infolmation;Networkandinformationsecurity;Importance;Develop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与应用现状的研究毕业论文 精品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无线传感器网络综合了传感器技术、嵌入式计算技术、现代网络及无线通信技术等多种先进技术。其主体是集成化微型传感器,这些微型传感器具有无线通信、数据采集和处理、协同合作的功能。无线传感器网络就是由成千上万的传感器节点通过自组织方式构成的网络,它通过这些传感器协作地实时监测、感知和采集各种环境或监测对象的信息,通过嵌入式系统对信息进行处理,并通过随机自组织无线通信网络以多跳中继方式将所感知信息传送到用户终端,使用户完全掌握监测区域的情况并做出反应[1]。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自组织性和容错能力使其不会因为某些节点在恶意攻击中的损坏而导致整个系统的崩溃,所以传感器网络非常适合应用于恶劣的战场环境,包括监控我军兵力、装备和物资状态;监视冲突区域,侦察敌方地形和布防,定位攻击目标;评估损失,侦察和探测核、生物及化学攻击等。在战场上,铺设的传感器将采集相应的信息,并通过汇聚节点将数据送至数据处理中心,再转发到指挥部,最后融合来自各战场的数据,形成我军完备的战区态势图。也可以更隐蔽的方式近距离地观察敌方的布防,或直接将传感器节点撒向敌方阵地,在敌方还未来得及反应时迅速收集有利于作战的信息。在生物和化学战中,利用传感器网络,可及时、准确地探测爆炸中心,这会为我军提供宝贵的反应时间,从而最大可能地减小伤亡。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继因特网之后,将对21世纪人类生活方式产生重大影响的IT 热点技术。如果说因特网改变了人与人之间交流、沟通的方式,那么无线传感器网络则将逻辑上的信息世界与真实物理世界融合在一起,将改变人与自然交互的方式[2][3]。无线传感器网络是新兴的下一代传感器网络,最早的代表性论述出现在1999年,题为“传感器走向无线时代”。随后在美国的移动计算和网络国际会议上,提出了无线传感器网络是下一个世纪面临的发展机遇。2003年,美国《技术评论》杂志论述未来新兴十大技术时,无线传感器网络被列为第一项未来新兴技术。同年,美国《商业周刊》又在其“未来技术专版”中发表文章指出,传感器网络是全球未来四大高技术产业之一,将掀起新的的产业浪潮。美国《今日防务》杂志更认为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应用和发展,将引起一场划时代的军事技术革命和未来战争的变

《信息安全技术与应用》试题2AD-A4

考试方式:闭卷Array ××××大学信息安全技术与应用试卷(A) I. 选择题(从四个选项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40分) 1. 信息未经授权不能改变的安全特性称为。 a.保密性 b. 有效性 c. 可控性 d. 完整性 2. 网络安全涉及的保护范围比信息安全。 a. 大 b. 相同 c. 小 d. 无关 3. 软件产品通常在正式发布之前,一般都要相继发布α版本、β版本和γ版本供反复测试使用,主要目的是为了尽可能。 a. 提高软件知名度 b. 改善软件易用性 c. 完善软件功能 d. 减少软件漏洞 4. 因特网安全系统公司ISS提出的著名PPDR网络安全模型指。 a. 策略、评估、设计和履行 b. 法律、法规、管理和技术 c. 策略、保护、检测和响应 d. 法律、法规、管理和教育 5.具有原则的网络安全策略是提高安全投资回报和充分发挥网络效能的关键。 a. 最小化 b. 均衡性 c. 易用性 d. 时效性 第 1 页共6 页

6. 违反国家规定,侵入国家事务、国防建设、尖端科学技术领域的计算机信息系统违反了。 a.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理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c.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 7. 下列那个机构专门从事安全漏洞名称标准化工作。 a. ITU b. IEEE c. CERT d. CVE 8. 《国际通用信息安全评价标准ISO/IEC 15408》在安全保证要求中定义了7个评价保证等级,其中的安全级别最低。 a. EAL7 b. EAL6 c. EAL4 d. EAL5 9.收发双方使用相同密钥的加密体制称为。 a. 公钥加密 b. 非对称式加密 c. 对称式加密 d. 数字签名 10. 从主体出发表达主体访问客体权限的访问控制方法称为。 a. 访问控制列表 b. 访问能力表 c. 自主访问控制 d. 授权关系表 11. 通过抢占目标系统资源使服务系统过载或崩溃的攻击称为。 a. 缓冲区溢出攻击 b. 拒绝服务攻击 c. 漏洞扫描攻击 d. 获取用户权限攻击 12. 当入侵检测监视的对象为主机审计数据源时,称为。 a. 网络入侵检测 b. 数据入侵检测 c. 主机入侵检测 d. 误用入侵检测 第 2 页共6 页

网络安全技术发展分析.

网络安全技术发展分析 2007年,网络安全界风起云涌,从技术更加精湛的网络注入到隐蔽性更强的钓鱼式攻击,从频频被利用的系统漏洞到悄然运行的木马工具,网络攻击者的手段也更加高明。 网络攻击的发展趋势 综合分析2007年网络攻击技术发展情况,其攻击趋势可以归纳如下: 如今安全漏洞越来越快,覆盖面越来越广 新发现的安全漏洞每年都要增加一倍之多,管理人员要不断用最新的补丁修补这些漏洞,而且每年都会发现安全漏洞的许多新类型。入侵者经常能够在厂商修补这些漏洞前发现攻击目标。 攻击工具越来越复杂 攻击工具开发者正在利用更先进的技术武装攻击工具。与以前相比,攻击工具的特征更难发现,更难利用特征进行检测。攻击工具具有以下特点: ?反侦破和动态行为 攻击者采用隐蔽攻击工具特性的技术,这使安全专家分析新攻击工具和了解新攻击行为所耗费的时间增多;早期的攻击工具是以单一确定

的顺序执行攻击步骤,今天的自动攻击工具可以根据随机选择、预先定义的决策路径或通过入侵者直接管理,来变化它们的模式和行为。 ?攻击工具的成熟性 与早期的攻击工具不同,目前攻击工具可以通过升级或更换工具的一部分迅速变化,发动迅速变化的攻击,且在每一次攻击中会出现多种不同形态的攻击工具。此外,攻击工具越来越普遍地被开发为可在多种操作系统平台上执行。 攻击自动化程度和攻击速度提高,杀伤力逐步提高 扫描可能的受害者、损害脆弱的系统。目前,扫描工具利用更先进的扫描模式来改善扫描效果和提高扫描速度。以前,安全漏洞只在广泛的扫描完成后才被加以利用。而现在攻击工具利用这些安全漏洞作为扫描活动的一部分,从而加快了攻击的传播速度。 传播攻击。在2000年之前,攻击工具需要人来发动新一轮攻击。 目前,攻击工具可以自己发动新一轮攻击。像红色代码和尼姆达这类工具能够自我传播,在不到18个小时内就达到全球饱和点。 越来越不对称的威胁 In ter net上的安全是相互依赖的。每个In ter net 系统遭受攻击的可能性取决于连接到全球In ternet上其他系统的安全状态。 由于攻击技术的进步,一个攻击者可以比较容易地利用分布式系

超宽带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解析

超宽带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一、引言 随着计算机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无线传输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超带宽(UWB)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短距离高速无线通信技术正占据主导地位,超带宽技术又被称为脉冲无线发射技术,是指占用带宽大于中心频率的1/4或带宽大于1.5GHz的无线发射方案,超带宽技术在2002年以前主要应用于雷达和遥感等军事领域,UWB技术不需载波,能直接调制脉冲信号,产生带宽高达几兆赫兹的窄脉冲波形,其带宽远远大于目前任何商业无线通信技术所占用的带宽,UWB信号的宽频带、低功率谱密度的特性,决定了UWB无线传输技术具有以下优势:易于与现有的窄带系统(如全球定位系统(GPS)、蜂窝通信系统、地面电视等)公用频段,大大提高了频谱利用率。易于实现多用户的短距离高速数据通信;目前,UWB技术在商业多媒体设备、家庭和个人网络方面的应用正在不断发展。 二超宽带技术的特点应用 1、超宽带技术解决了困扰无线技术多年的有关传播方面的问题,如发射信号功率谱密度低、低截获大问题,具有对信道衰落不敏感的问题,又具有能力、系统复杂程度低、能提供厘米级的定位精度等优点;它在无线局域网、城域网和个人局域网的应用中,可提供低功耗、超带宽及相对简捷的通信技术,尤其适用于室内等密集多径场所的高速无线接入,可实现PC与移动设备、消费电子等信息终端的小范围智能化互联,从而组建个人化的办公或家用信息化网络。超带宽(UWB)无线通信技术以它高速率、高性能、低成本、低功耗等特点成为最具有竞争力的WPAN实现技术,并已成功应用于多个方面。 2、超宽带技术特点 (1)体积小、成本低、系统结构实现简单、 UWB不使用载波,直接发射脉冲序列,不需要传统收发器所需要的上、下变频,从而不需要功用放大器与混频器,因此UWB设备集成更为简化。脉冲发射机和接收机前端可集成在一个芯片上,再加上时间基和一个微控制器,就可构成一部超宽带通信设备。 (2)传输速率高数字化、综合化、宽带化、智能化和个人化是通信发展的主要趋势。为确保提供高质量的多媒体业务的无线网络,其信息速率不能低于50Mbit/s。在用商品中,一般要求UWB信号的传输范围为10m以内,

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的论文

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的论文 一: 1现代物流概述 1.1现代物流基本概念 在社会经济发展到现在这一阶段上,现代物流主要是指融合了传统的产业并以计算机 信息管理和通信技术为核心的新型产业形态,其中的流程主要包括了信息、运输、仓储等 物流活动。现代物流企业为了提高企业自身的竞争力,必须具备全面科学管理系统来处理 信息化、电子化的能力,这时计算机网络的技术应用就变得必不可少,只有充分利用现代 计算机网络来处理信息,才能促使物流业高效、快捷。现代物流目的就是控制减低成本, 提供优质服务。 1.2物流发展现状 就中国目前而言,与物流相关的支出总计人民币达到19000亿,站GDP比重近20%, 足以证明第三方市场的潜力之大。而其中物流服务提供商也在过去的几年内,年均业务增 涨30%以上。但物流所占的市场份额相当的低,很难有达到2%以上的企业,所以第三方物 流服务难以扩大规模。 在以往的传统物流当中,物流最为重视的是硬件设备的投资问题,而很少关注软件管 理系统的应用,随着社会商业不断信息化这个特点,企业不得不意识到信息管理系统对现 代物流管理当中的促进作用。在传统物流体制当中我国不少企业发展往往停留在仓储、运 输上,缺乏提供综合性较高的物流服务。 1.3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现代物流中的重要性 面对当今世界物流企业发展竞相争逐的状况,需要推动现代物流的发展,必须加强跨 地域之间的合作与联系,随着网络资源和技术迅速的普及,计算机网络在物流当中便得到 了一定的应用,提供给了跨地域之间一种良好联系的平台。 在现代物流网络化进程中,起到关键性作用的是物流信息系统,而其中便涉及到了网 络技术的应用。通过软件系统的控制,接受信息,模拟物流路线,指导实际物流流程,使 得过程自动化程度高,避免了物流当中无效和冗余的现象,不仅节约了物流实际输送过程 的时间,还能通过反馈情况进行及时调整,使得整个物流过程形成了有机整体。在如此网 络化程度高的物流体系当中,既提高了物流规模,又加强了物流节点当中的联系,抗风险 能力增强。通过网络技术的不断应用,提高物流信息在传递中的效率,大大降低物流成本,完善科学化物流产品流动,促进物流行业取得突破性的进展。所以加强计算机网络技术在 物流上的应用已经成为了重中之重。 2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现代物流中的应用

信息安全技术与应用试题2ADA4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10)安全解决方案的经费预算。 IV. 根据表1所示的端口扫描分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共10分)。 表1 协议分析软件捕获的部分端口扫描分组 Source Destination Protocol Info 219.226.87.79219.226.87.78TCP2921 > 233 [SYN] Seq=0 Ack=0 Win=16384 Len=0 MSS=1460 219.226.87.78219.226.87.79TCP233 > 2921 [RST, ACK] Seq=0 Ack=0 Win=0 Len=0 219.226.87.79219.226.87.78TCP2922 > 5405 [SYN] Seq=0 Ack=0 Win=16384 Len=0 MSS=1460 219.226.87.78219.226.87.79TCP5405>2922 [SYN, ACK] Seq=0 Ack=1 Win=17520 Len=0 MSS=1460 219.226.87.79219.226.87.78TCP2922 > 5405 [RST] Seq=1 Ack=1 Win=0 Len=0 219.226.87.79219.226.87.78TCP2923 > 2032 [SYN] Seq=0 Ack=0 Win=16384 Len=0 MSS=1460 219.226.87.78219.226.87.79TCP2032 > 2923 [RST, ACK] Seq=0 Ack=0 Win=0 Len=0 219.226.87.79219.226.87.78TCP2924 > 32786 [SYN] Seq=0 Ack=0 Win=16384 Len=0 MSS=1460 219.226.87.78219.226.87.79TCP32786 > 2924 [RST, ACK] Seq=0 Ack=0 Win=0 Len=0 219.226.87.79219.226.87.78TCP2925 > 35 [SYN] Seq=0 Ack=0 Win=16384 Len=0 MSS=1460 219.226.87.78219.226.87.79TCP35 > 2925 [RST, ACK] Seq=0 Ack=0 Win=0 Len=0 1. 指出端口扫描类型(4分) TCP SYN 扫描 2. 指出开放的端口号或服务(3分) 5405 3. 指出被扫描的主机IP地址(3分)

实用网络技术论文

浅谈网络技术 自从上课以来,我对网络技术的了解又大大提高,首先还是要谢谢老师的教导,给予我更多的知识,下面我想谈谈我对这门课的一些体会。 随着社会各方面的发展,计算机网络的普遍,网络技术为经济的发展,人们之间联系、沟通,以及信息传递、存储、管理、分析和决策的提供了有力支持。我一直对网络技术深感兴趣,为之着迷,因此我选修了这门课程,已更好地了解和使用网络技术,为自己的将来积累更多实用的技术。 何为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依赖于数据通信技术,以数据通信技术为基础。计算机网络的应用以资源共享、远程通信和网络服务为核心。我们平日在网上所见到文字、图片、视频,以及所听到的歌曲等等都是一种资源共享;当我们使用QQ或者MSN和朋友聊天时,其实已经是在利用计算机网络的远程通信;当然,当我们打开电脑,连接上网时,网络服务就一直伴随着······ 网络可以简单地理解为若干台计算机的连接,不过这连接是具有一定的结构的。网络的拓扑结构是指网络中线路和结点的几何或逻辑排列关系,它反映了网络的整体结构及各模块间的关系。网

络拓扑结构主要有:星形拓扑(所有计算机都一点到点的方式连接到某一种洋设备上)、总线拓扑(采用一根传输线作为传输媒体,所有结点串联在同一条线路上)、环形拓扑(各结点串联连接形成一个封闭的回路)、树形拓扑(总线型结构的扩展。它是在总线网上加上分支形成的)、网型拓扑及混合拓扑。 网络有多种模型,OSI(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是网络的基础模型。它将网络分为七层: 1、应用层:提供用户应用软件和网络之间的接口服务。 2、表示层:提供通用的数据格式,以便在不同系统的数据格式之间进行转换,保证通信双方的数据可识别。 3、会话层:为通信双方提供建立、维护和结束会话连接的功能。 4、传输层:确保数据包按顺序进行无差错的传输。 5、网络层:为传输层数据提供了端到端的网络数据传送功能。 6、数据链路层:将数据分帧,并处理流控制。 7、物理层:利用物理传输介质位数据链路层提供物理连接,以便透明地传送比特流。 而TCP/IP模型将网络分成4层,它将OSI参考模型中的第1层

信息安全技术及应用

信息安全技术及应用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信息安全技术及应用· 浅谈网络信息安全及其防范技术 刘 辉 (天津滨海职业学院信息工程系,天津300451) 摘要:介绍网络信息安全的内容及其特性,分析了影响网络安全的主要因素,针对目前常见的网络安全隐患提出了有效的防范技术. 关键词:网络信息安全;防范技术 中图分类号:TP309.2 文献标识码:A Simply Discussion of the Network Information Security and Precautionary Technology UU Hui (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E.sineering,Tianjin Coastal Polytechnic Imtitute,Tianjin Key words:Network information security;Precautionary technology 300451) 计算机网络是通过某种通信手段,把地理上分散的计算机连接起来实现资源共享的系统. 因此在计算机网络的设计过程中,人们总是过多地考虑如何能够方便地实现资源共享,但 在实际应用中,资源共享总是在一个局部或者某些特定用户之间进行的,超越了这个范围,就会造成信息泄密,信息破坏等危害网络安全的现象,这是所有设计者和使用者都不希望 出现的,因此必须通过采用各种技术和管理措施,使网络系统正常运行.从而确保网络数 据的可用性,完整性和保密性.确保经过网络传输和交换的数据不会发生增加,修改,丢失 和泄露等现象.

计算机网络安全的主要技术

随着计算机应用范围的扩大和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网上购物、商业贸易、金融财务等经济行为都已经实现网络运行,“数字化经济”引领世界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然而,由于计算机网络具有连接形式多样性、终端分布不均匀性和网络的开放性、互联性等特征,致使网络易受黑客、恶意软件和其他不轨人员的攻击,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在网络安全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和关注的今天,网络安全技术作为一个独特的领域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 一、网络安全的定义 所谓网络安全是指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受偶然的因素或者恶意的攻击而遭到破坏、更改、泄漏,确保系统能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网络服务不中断。常见的影响网络安全的问题主要有病毒、黑客攻击、系统漏洞、资料篡改等,这就需要我们建立一套完整的网络安全体系来保障网络安全可靠地运行。 二、影响网络安全的主要因素 (1)信息泄密。主要表现为网络上的信息被窃听,这种仅窃听而不破坏网络中传输信息的网络侵犯者被称为消极侵犯者。 (2)信息被篡改。这是纯粹的信息破坏,这样的网络侵犯被称为积极侵犯者。积极侵犯者截取网上的信息包,并对之进行更改使之失效,或者故意添加一些有利于自已的信息,起到信息误导的作用,其破坏作用最大。 (3)传输非法信息流。只允许用户同其他用户进行特定类型的通信,但禁止其它类型的通信,如允许电子邮件传输而禁止文件传送。 (4)网络资源的错误使用。如不合理的资源访问控制,一些资源有可能被偶然或故意地破坏。 (5)非法使用网络资源。非法用户登录进入系统使用网络资源,造成资源的消耗,损害了合法用户的利益。 (6)环境影响。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对计算机网络都会产生极大的不良影响。如恶劣的天气、灾害、事故会对网络造成损害和影响。 (7)软件漏洞。软件漏洞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操作系统、数据库及应用软件、TCP/IP 协议、网络软件和服务、密码设置等的安全漏洞。这些漏洞一旦遭受电脑病毒攻击,就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8)人为安全因素。除了技术层面上的原因外,人为的因素也构成了目前较为突出的安全因素,无论系统的功能是多么强大或者配备了多少安全设施,如果管理人员不按规定正确地使用,甚至人为露系统的关键信息,则其造成的安全后果是难以量的。这主要表现在管理措施不完善,安全意识薄,管理人员的误操作等。 三、计算机网络安全的主要技术 网络安全技术随着人们网络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其涉及的技术面非常广,主要的技术如下:认证技术、加密技术、防火墙技术及入侵检测技术等,这些都是网络安全的重要防线。 (一)认证技术

网络技术论文

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 摘要: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它在各个领域都有了广泛的应用20世纪90年代以来,与网络结合的智能建筑快速发展。 关键词:网络技术智能建筑自动化系统系统集成 网络技术是从199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它把互联网上分散的资源融为有机整体,实现资源的全面共享和有机协作,使人们能够透明地使用资源的整体能力并按需获取信息。资源包括高性能计算机、存储资源、数据资源、信息资源、知识资源、专家资源、大型数据库、网络、传感器等。当前的互联网只限于信息共享,网络则被认为是互联网发展的第三阶段。网络可以构造地区性的网络、企事业内部网络、局域网网络,甚至家庭网络和个人网络。网络的根本特征并不一定是它的规模,而是资源共享,消除资源孤岛。 网络的一大发展趋势是多维化,即在一套系统上提供集成的信息服务,包括来自政治、经济、等各方面资源,甚至同时还提供多媒体信息,如图象、语音、动画等。在多维化发展的趋势下,许多网络应用的新形式不断涌现,如:①电子邮件――这应该是大家都得心应手的网络交流方式之一。发邮件时收件人不一定要在网上,但他只要在以后任意时候打开邮箱,都能看到属于自己的来信。②网上交易――就是通过网络做生意。其中有一些是要通过网络直接结算,这就要求网络的安全性要比较高。③视频点播――这是一项新兴的乐或学习项目,在智能小区、酒店或学校应用较多。它的形式跟电视选台有些相似,不同的是节目内容是通过网络传递的。④联机会议――也称视频会议,顾名思义就是通过网络开会。它与视频点播的不同在于所有参与者都需主动向外发送图像,为实现数据、图像、声音实时同传,它对网络的处理速度提出了最高的要求。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它在各个领域都有了广泛的应用。20世纪90年代以来,与网络结合的智能建筑快速发展。智能建筑是传统建筑工程和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指运用系统工程的观点,将建筑物的结构(建筑环境结构)、系统(智能化系统)、服务(住户、用户需求服务)和管理(物业运行管理)4个基本要素进行优化组合【1】。指将4C技术(即Computer计算机技术、Control自动控制技术、Communication通信技术、CRT图形显示技术)和集成技术综合应用于建筑物之中,在建筑物内建立一个计算机综合网络,使建筑物智能化。智能建筑的系统一般由如下元素构成:楼宇自动化系统(BAS)、通信自动化系统(CAS)和办公自动化系统(OAS),三者通过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SCS)和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有机集成。

网络安全技术的发展和展望

网络安全技术的发展和展望 摘要: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应用日益普及和深入,网络安全成为网络应用的重大隐患。由于网络安全的脆弱性而导致的经济损失,每年都在快速增长。为了有效地保护企业网络,大多数企业部署了涉及到多层的网络安全产品,其中包括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和病毒检测网关等。在本文中,我们首先了解下目前常用的网络安全技术,通过深入学习各个层的不同的安全技术能过更好地解决网络系统的安全问题。 关键词:网络;安全;数据包;防火墙;入侵防御;防病毒网关 网络安全技术的现状 目前我们使用各种网络安全技术保护计算机网络,以降低恶意软件和各种攻击给企业带来的风险。使用的网络安全技术大致可以分为四类: 1. 数据包层保护:如路由器的访问控制列表和无状态防火墙; 2. 会话层保护:如状态检测防火墙; 3. 应用层保护:如代理防火墙和入侵防御系统; 4. 文件层保护:如防病毒网关系统。 在表-1中对四类网络安全技术进行了比较,并且评估各种技术涉及的协议,安全机制,以及这些技术对网络性能的影响。 表-1 网络安全技术的比较 数据包过滤保护 数据包过滤保护是目前应用最广的控制网络访问的一种方式。这种技术的原理很简单:通过比较数据包头的基本信息来确定数据包是否允许通过。Cisco IOS 的访问控制列表(ACL)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包过滤工具。Linux操作系统中的IPChains也是一种常用的包过滤工具。 对于某些应用协议,在传输数据时,需要服务器和客户端协商一个随机的端口。例如FTP,RPC和H323.包过滤设备不能保护此类协议。为了保证此类应用的数据包通过包过滤设备,需要在访问控制列表上打开一个比较大的”漏洞”,这样也就消弱了包过滤系统的保护作用。 状态检测防火墙 会话层的保护技术通过追踪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的会话状态来控制双向的数据流。状态检测防火墙记录会话状态信息,而且安全策略是也是对会话状态的允许或拒绝。对于基于面向连接的TCP协议应用程序,状态检测防火墙提供更丰富的安全策略: 1. 直接丢弃来自客户端/服务器的数据包; 2. 向客户端,或服务器,或者双方发送RST包,从而关闭整个TCP连接; 3. 提供基本的QoS功能。 状态检测防火墙能够监测到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的动态端口的协商,从而能够控制动态协议的数据流。例如,对于FTP协议,状态检测防火墙通过监测控制会话中的协商动态端口的命令,从而控制它的数据会话的数据传输。 应用层保护 为了实现应用层保护,需要两个重要的技术:应用层协议分析器和内容匹配技术。应用层保护技术通过应用层协议分析器分析数据流的,从而过滤掉应用。目前,安全设备厂商提供多种安全产品提供应用层保护技术,其中部署比较广泛

超宽带无线通信技术及应用

超宽带无线通信技术及应用毕业设计(论文)专业 ___________ 无线电技术 班次11613 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 曾麒麟

指导老师 ________ 杨新明 成都工业学院 二0 一四年

超宽带无线通信技术及主要应用 摘要:相对有线通信,无线通信最大的优点在于其可移动性。但是,却要面对恶劣的无线通信环境和有限的频谱资源的挑战。与此同时,人们对无线通信系统的要求在不断地提高,希望其能提供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在这样的背景下, 超宽带技术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已逐渐成为无线通信领域研究开发的一个热点。超宽带的核心是冲激无线电技术,其带宽大于目前所有通信技术的带宽,且抗干扰性能强、传输速率髙、系统容量大、功耗低等优点,满足10m之内的无线个人局域网。本文介绍了超宽带无线通信技术(UWB)的发展背景,并对脉冲信号波形的产生、调制技术进行了分析讨论,以及对UWB接收机技术、多址技术等方面进行了论述。本文仅对UWB技术在无线个人局域网和军用中的应用进行了论述,以及提出了UWB技术的不足之处和解决方案,最后对UWB技术的开发和发展前景作了展望。 [关键词]超宽带无线通信技术;无线个人局域网;多址技术;脉冲调制

成都工业学院 通信工程系毕业设计论文

目录 前言 0 第1章绪论 (1) 第2章UWB技术简介 (3) 2.1超宽带无线技术的背景 (3) 2.2超宽带无线技术的概念 (4) 2.3超宽带无线技术的主要特点 (5) 2.4超宽带与其他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的比较 (6) 2.5超宽带系统对其它系统的干扰 (8) 第3章超宽带技术的关键技术 (9) 3.1超快带系统的基本模型 (9) 3.2脉冲成形技术 (9) 3.2.1超宽带系统对脉冲波形的要求 (10) 3.2.2 高斯脉冲的时域波形 (10) 3.2.3高斯脉冲的频谱特性 (12) 3.2.4形成因子〉对高斯脉冲的影响 (14) 3.3超宽带脉冲调制技术 (15) 3.3.1脉冲位置调制(PPM (16) 3.3.2脉冲幅度调制(PAM (16) 3.3.3多频带脉冲调制 (17) 3.4超宽带系统多址技术 (17) 3.4.1............................................................................................ TH-PPM 多址方 式18 3.4.2D S-CDMA 多址方式 (19) 3.4.3P CTH超宽带多址技术 (20) 3.4.4几种多址技术的比较 (20) 第4章超宽带接收机关键技术 (22) 4.1RAKE 接收机 (22) 4.2多径分集接收策略和多径合并策略 (23) 4.2.1多径分集接收策略 (23) 4.2.2多径合并策略 (24) 4.3 定时同步技术 (24) 4.4信道估计技术 (25) 第5章UWB技术的标准化进程及其应用 (26) 5.1UWB信号的频谱管理 (26) 5.1.1规范UWB言号频谱的必要性 (26) 5.1.2F CC关于UWB言号频谱的规范 (26) 5.2超宽带技术的应用 (27) 5.2.1超宽带技术在高速无线网络中的应用 (28)

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5篇)-计算机网络论文-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5篇)-计算机网络论文-计算机论文 ——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第一篇:监控系统中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提高和信息化进程的加快,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主要分析了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结构以及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监控系统中的应用,以供参考。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技术;监控系统;应用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信息在社会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信息

流通较快也逐渐成为现代化的表现之一。计算机网络技术,作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之一,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发展,逐渐实现了计算机监控系统和通信网络技术的统一,进而促进监控系统的扩展。计算机网络监控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不仅实现了远距离的设备监控;而且也促进了监控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率的提高,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1计算机网络技术监控系统的结构 1.1计算机网络监控系统的硬件结构 一般而言,计算机网络监控系统有三个重要的硬件组成部分,分别是:监控机、服务器和工作站,三者有效的实现了现场操控、通信和显示操作的一体化。其中,服务器的作用是促进远程监控机、工作站和近地监控机三者之间的信息交流;工作站的主要作用是将监控系统采集的数据进行分类管理;计算机网路监控技术可以实现多种工作

状态,比如:处理、遥控设备的工作状态等等。 1.2计算机网络监控系统的软件结构 计算机网络监控软件系统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分别是监控软件、操作系统和通信软件。其中,操作系统是其他软件系统的基础,没有操作系统,其他软件将无法正常应用。其中通信软件是一种技术系统,它的主要作用是传输工作站和监控机之间的信息,促进其进行信息交流。一般而言,监控系统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是工作站监控软件和监控机软件。其中,工作站监控软件的主要作用是进行监控机的工作内容,前者的主要功能是完成工作站的任务。 2计算机网络技术监控系统的功能

信息安全技术的应用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信息安全技术的应用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8562-79 信息安全技术的应用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1. [1]数学的发展与创新思维数学是一种思维方式,表现了人类思维的本质和特征。几何学的公理化体系具有逻辑严谨性和对象抽象性从而又具有应用广泛性而素称思维的体操,这一点已得到大家的公认。 数学思维更是当前学术界的常用词,它不仅指数学中的逻辑思维,还特指与数学密切相关的思维方式。数学家将这种思维分为左脑管辖的抽象思维、形式化和公理化,右脑管辖的探索性思维、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目前正在研究左右脑思维的配合,以期将数学发展成为一种高效率的思维科学。[2]由此不难发现,如果数学科学家缺乏创新思维,它必阻滞数学家发明或创造新的数学方法、思想和原理,这是千百年来数学发展规律的历史经验总结。因此要回答数学被发现还是被

网络安全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信息要会与營理信豔与电睡 China Computer&Communication2018年第8期 网络安全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田铁刚 (黑龙江工业学院,黑龙江鸡西158100)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计算机开始进入每一个家庭,同时,互联网也发展起来。如今基本上每一个家庭都联通了互联网,这大大方便了人们之间的信息交流。但是一些问题也开始慢慢凸显出来,其中 最大的问题就是互联网的安全问题。笔者着重阐述了互联网安全的现状,详细探讨了互联网安全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并且给出一些加强网络安全的措施,希望能够为网络的安全作出贡献。 关键词:互联网;网络安全技术;广域网;发展趋势;信息安全 中图分类号:TP393. 0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767 (2018) 08-174-02 Network Security Technology Status and Development Tian Tiegang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Jixi Heilongjiang158100, China)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and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 computers have begun to enter every family.At the same time,the Internet has also developed.Nowadays,every family is basically connected to the Internet,which greatly facilitates the exchange of information between people.But some problems are beginning to emerge.The biggest problem is the security of the Internet.The author focuses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Internet security,and then discusses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of Internet security technology in detail,and gives some measures to strengthen the network security,hoping to make contribution to the security of the network. Key words:Internet;network security technology;wide area network;development trend;information security 随着科技的发展,互联网技术被不断应用到了各行各业,目前计算机的作用不只是计算一些数据,开始通过互联网来 构建一些信息平台,从而实现信息的连通,帮助人们进行信 息的交流。虽然为人和人之间的交流提供了方便,但是一些 安全问题也越来越突出,由于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快,网络 环境比较混杂,这就造成网络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因此,必须要分析现阶段的计算机网络发展存在的一些安全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重新规划互联网的发展途径,以改变互联网的 安全现状。 1网络安全技术的现状 互联网信息的安全主要是保证互联网设备和计算机软件 以及网络信息的安全[1],要做到这些就必须从计算机硬件和 软件出发,采取一定的措施使得它们免受攻击,这样就可以 有效防止硬件损坏和信息泄露,才能保证计算机网络的整体 安全,使得互联网能够正常服务于人们。 目前,互联网已深入到了每一个家庭,人们之间的信息交流也非常便捷,如视频通话、微信支付、电子商务等等,都凸显出了互联网的优越性,使得人们的生活更加智能化,生活的质量提高。互联网技术满足了人们的生活需求,使得 人们的生活更加简单方便。 经过了很长时间的发展我国在网络安全方面取得了长足 的进步,以往我国的计算机网络安全主要依靠防火墙'防火墙的功能相对单一,随着技术的进步防火墙开始被拥有报 警、防护、恢复、检测等功能的安全系统所取代,并且在此 基础上建立了相对安全的网络模型,这种系统在技术上有了 非常大的进步,用户的计算系统也越来越安全。虽然我国的 计算机安全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一些网络病毒不断演 变,网络安全还面临很大的威胁。 2网络安全的影响因素 从互联网诞生以来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一直影响着我 国的互联网,它是历史遗留的问题,随着技术的进步网络安 全问题不可能全部被消除,影响其安全性的因素包括以下几 作者简介:田铁刚(1979-),男,黑龙江鸡西人,硕士研究生。研宄方向:网络安全与服务。 174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