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植物生长变化科学知识题

植物生长变化科学知识题

植物生长变化科学知识题
植物生长变化科学知识题

12、绿色开花植物生长一般都要经历一定的生命周期:种子萌发、幼苗生长、营养生长、开花结果。

13、凤仙花等植物的茎是垂直地面向上生长,叫直立茎;牵牛花的茎缠绕在其它物体上向上生长,这样的茎叫缠绕茎;葡萄的茎攀缘在其他物体上向上生长,这样的茎叫攀缘茎;红薯的茎平卧在地面蔓延生长,这样的茎叫匍匐茎。

14、研究植物根的作用的实验:

实验材料:油、试管、水,有根的一株植物

实验步骤:1.在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把植物根浸入水中,2.在水面滴些植物油,并在水面处做标记。3.每天定时进行观察记录

实验结果:我发现试管中的水在慢慢(减少)。水量变化说明了什么

实验结论:植物的根(具有)吸收水分的作用。

15、在三个密闭的透明玻璃钟罩内放入一些生物。1号钟罩内是一盆不缺水的绿叶植物;2号钟罩内是提供了充足食物和水的小老鼠;3号钟罩内是一盆不缺水的绿叶植物和有充足食物和水的小老鼠。任选一个钟罩分析钟罩生物会出现的现象和原因。

第二单元:动物的生命周期

1、蚕的生命是从蚕卵开始的,蚕卵是有生命的。蚕卵是扁圆形的,像芝麻那么大。蚕卵的颜色变化:淡黄色--玫瑰红色—紫黑色。快要孵化出蚕宝宝的蚕卵颜色是紫黑色的。蚕的生命周期大约为49—56天

2、养蚕窍门四步骤。①移动…②桑叶新鲜…③“房间”清洁…④不喷杀虫剂

3、为什么要在蚕窝上扎小孔,洒水?(因为这样能够保证蚕窝内的含氧量,以及提高蚕对桑叶的采食量和吸收率。)

4、小蚕爱吃桑叶,桑叶要新鲜并保持干燥,要保持小蚕“房间”的清洁,把小蚕放在空气流通的地方。食物、气温、有害气体、疾病等都会影响蚕的生存。蚕的一生总共要蜕5次皮,其中幼虫期要蜕4次皮。

5、蚕的一生要经历:蚕卵-蚕-蛹-蚕蛾四个四个不同形态的变化阶段。蚕是蚕的生命周期中的幼虫,蚕蛾是蚕的成虫。所以蚕的一生为:卵--幼虫—蛹—成虫。然后从卵开始又产生一个新的循环。

6、蚕宝宝的外形特征:形态是圆筒形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两侧各分布着6只黑褐色的单眼,下方具咀嚼式口器,下唇中间有1个小孔,为吐丝孔。胸部三对足,能协助口器把持桑叶。腹部五对足,帮助身体运动。后端的背侧有一个突起,称尾角。身体两侧有小黑点是蚕的呼吸器官(气门),蜕皮之前,蚕不吃食物,头胸部昂起,不再运动,好像睡着一样,这样的现象叫做“眠”

7、蚕到了五龄末期体现出老熟的特征:先是排出的粪便由硬变软,由墨绿色变成叶绿色;食欲减退,食桑量下降;前部消化管空虚,胸部呈透明状;继而完全停食,体躯缩短,腹部也趋向透明,蚕体头胸部昂起,口吐丝缕,左右上下摆动寻找营茧场所。

8、蚕蛹的体形粗短,身体呈纺锤形,分为头、胸、腹三个部分,长有黑色的眼睛,眼睛下面有一对触角的原始体。胸部长有胸足。腹足、尾足消失。胸部、腹部都有环节。胸部背面有一盾片,从盾片生出两对翅。鼓鼓的腹部长有9个环节,从第2个-7个腹节两侧都有发达的气门。体色呈褐色。蚕蛹被茧包裹,茧能起到保护蛹的作用。

9、蚕蛹经过10—15天会变成蚕蛾,蚕蛾全身披着白色鳞毛,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长着眼睛和1对触角,口器退化。胸部长着两对翅和三对足。由于两对翅较小,已失去飞翔能力,腹部已无腹足,末端体节演化为外生殖器。6.雌蛾和雄蛾的区别:雌蛾体大,触角灰色,腹部肥大,翅短小,爬行慢;雄蛾体小,触角黑色,腹部狭长,翅大,爬行较快,翅振动飞快,腹部后端稍突起,翅稍举起。

8蚕茧用热水浸泡,用竹签把丝头挑出来,将丝一圈一圈地绕在纸板上,就可以知道丝有多长。在蚕茧内,除蛹外,还有一层蜕掉的皮。养蚕,抽取蚕丝织成丝绸,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发明之一

9、昆虫的特征是: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

10、有些动物幼年期和成年期的样子很不相同,从一种形态变成了另外一种形态,这种变化叫做变态。常见的昆虫:蜜蜂、蚂蚁、苍蝇、蚊子、蝴蝶、甲虫、蝗虫、蟋蟀、螳螂、蜻蜓、蝉、蟑螂等都属于变态的。青蛙和蟾蜍也属于变态的。

从卵孵化而来:蚊子、苍蝇、蝗虫、鱼、青蛙、鸡由母亲直接生下来:猫、狗、人、牛、猪

5.动物分类方法2种,一种按变态和不变态分类;另一种按卵生和胎生(由有母亲直接生下)分类。自然界中的动物都有生命周期,也都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人也要经历这四个阶段,人和动物一样也具有生命周期。不同动物在生长过程中的形态、变化、繁殖方式各不相同,寿命的长短也不相同。

自己

爸爸、妈妈

爷爷、奶奶

植物生长观察记录

植物生长观察记录(五彩椒) 4月1日晚环境温度12度 在饭盒里倒入热水,用水温表测量水温55度时,浸入种子,随时搅拌,温度下降到30度为止。继续浸种6小时,捞出沥干,用纱布包裹种子,放入饭盒,盖上毛巾,放入半开的衣柜催芽。 4月5日环境温度18度 每天淋水保持湿润催芽。种子变大变薄了一点,有的种子的黑点处似乎有一条细细短短的白色细线,是不是“露白”了呢?不确定。 4月9日晚环境温度:19度 左盼右盼,我的种子终于像刚睡醒似的,伸出了“胳膊”--露出1毫米左右的白白细细的胚根,种子终于“露白”了。赶紧把准备好的花盆里的土按实、浇透水,将催芽“露白”的种子均匀地洒在盘里,再盖上约3毫米厚的干细土,最后把花盆放在房间里最温暖的地方—书柜上。 4月12日下午环境温度: 18度 种子全部发芽之前,尽量不要浇水。今天种子还没发芽,花盆里的土表面看起来是湿的,我将中指插入土里大约到第一个指关节处,感觉也是湿润的,看来不需要浇水。等待种子发芽真需要耐心。 4月14日晚环境温度:22度 妈妈站在阳台上突然对我说:“儿子,你的小辣椒长出来了!”听到这惊喜的消息,我高兴得手舞足蹈,迫不及待地跑到小辣椒前。一棵小辣椒,拱出了小背,正懒洋洋地想站起来,样子也是十分可爱。 4月17日晚环境温度:19度 两棵小辣椒挺起了胸,抬着头。芽上还能看到种子壳呢。 4月20日晚环境温度:15度 今天我又捧起我的花盆,哇!小芽白里透着嫩绿的茎大约3毫米长了,花盆里的小苗已经开始长的密密麻麻了。春天果然是充满生机的季节,好神奇。 4月23日晚环境温度:16度 小辣椒变得真快。长到了约5毫米高,头上张开了两片嫩绿嫩绿的小叶子—子叶。子叶中的营养物质转运到胚芽、胚根、胚轴。 4月26日晚环境温度:14度 小辣椒的叶子是椭圆形的,一头粗,一头细,叶子的一面又光又滑,另一面长着密密麻麻的绒毛,我轻轻地摸了摸,非常柔软、舒服;嫩绿的叶子,看上去娇嫩无比,十分惹人喜爱。 4月30日晴晚环境温度19度

植物生长室的功能特点及技术参数

植物生长室的功能特点及技术参数 植物生长室|智能人工气候生长室|种子发芽室简介概述: 植物生长室又称为种子发芽室、光照室等,它采用智能微电脑控制,因此也被称为智能种子发芽室。植物生长室具有程控、控光、控温、及灭菌等多种功能,人机界面采用工业彩色手触摸液晶屏,并具有历史数据记录功能,可通过U盘或计算机将历史数据导出。 植物生长室专用设备的组成为库体、库门、压缩及制冷(制热)系统(分为室外机和室内机)、辅助电加热器、加湿器、除湿机、灭菌紫外灯、照明灯和电脑控制系统(含各种传感器)等。库体由100mm白色彩钢板高密度聚苯乙烯库板构筑,配有标准库门(可选不锈钢门),为确保安全,具有漏电保护、缺相保护和超温保护等多种功能。气候室外形尺寸可根据用户需求定制。 植物生长室有什么作用?要想了解植物生长室的作用,就必须先要知道植物生长室是什么,植物生长室是采用现代最新科技按照生物生长特性,能够实现综合调节控制光、温、水、气、肥等综合环境变量因素功能,以摆脱自然环境和传统条件束缚的密闭设备。植物生长室的结构也是非常复杂的,它包括的设施有围护系统、培养架、光照及营养液的供给系统、气候施肥系统、自动监测控制系统、空调通风系统等等。 托普云农研发的植物生长室能够模拟自然界的各种气象条件,按照实验要求精确控制室内的温度、湿度、光照、风向、风速及二氧化碳气体浓度等多种指标,能够再现气候环境,在性能上优于同类产品,它的性价比极高。系统在设计中采

用计算机模糊控制算法,采用先进的智能传感测量和控制技术,能够完全满足实验的需求,同时还能够使系统运行于最佳节能状态,并对被控参数和设备运行过程进行在线记录。 目前来讲,托普云农的人工气候室能够根据用户要求,按照不同的实验对象,进行优化设计,能够满足用户科研需要,在技术方面也打破了传统技术,它的性价高,性能稳定,是国内植物生长室行业中的高端产品。 植物生长室|智能人工气候生长室|种子发芽室特点: 1.人工气候室具有程控、控光、控温、及灭菌等多种功能,人机界面采用工业彩色手触摸液晶屏,并具有历史数据记录功能,可通过U盘或计算机将历史数数据导出。 2.人工气候室专用设备的组成为库体、库门、压缩及制冷(制热)系统(分为室外机和室内机)、辅助电加热器、加湿器、除湿机、灭菌紫外灯、照明灯和电脑控制系统(含各种传感器)等 3.库体由100mm白色彩钢板高密度聚苯乙烯库板构筑,配有标准库门(可选不锈钢门) 4.为确保安全,具有漏电保护、缺相保护和超温保护等多种功能。 5.气候室外形尺寸可根据用户需求定制。 植物生长室|智能人工气候生长室|种子发芽室技术参数: 程序控制:0-99段 控温范围:5~40℃ 温度波动度:±1.0℃1.5(强光时为)±℃ 控温范围:50~95%RH 温湿度波动度:±7RH 光照强度:0-3000LX 电源:380V 50Hz 光照度调节方法:有无光照有电脑控制,而有光照时的亮度强弱则由手动开关控制 加热功率:3KW(按不同面积选择不同的功率的压缩机和加热器) 面积:8~100平方(定制) 其他种子检验仪器:智能种子计数系统、玉米考种分析系统、高精度数粒仪、种子净度工作台、风选精度仪

模拟植物生长算法在设施选址问题中的应用

2008年12月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第12期 文章编号:100026788(2008)1220107209 模拟植物生长算法在设施选址问题中的应用 李彤1,2,王众托1 (11大连理工大学系统工程研究所,大连116024;21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杭州310018) 摘要:以模拟植物生长算法为工具,提出了一种解决设施选址问题的智能优化算法.结合配送中心选 址的实际案例,将模拟植物生长算法与遗传算法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算法比遗传算法在精 度上有所提高;在此基础上,以50个随机选取的用户为背景,解决了韦伯型多设施选址问题.不同于其 它启发式算法,模拟植物生长算法在得到全局最优解的同时,还可以根据设施数量的不同,将全局最优 解与局部最优解进行组合,可以建立整体最优的设施布局.本算法在应用中显示了精确性、稳定性和通 用性特点,是模拟植物生长算法在解决选址问题上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模拟植物生长算法;智能优化算法;设施选址;韦伯型多设施选址 中图分类号:C934文献标志码:A Application of plant growth simulation algorithm on solving facility location proble m LI Tong1,2,WA NG Zhong2tuo1 (11Institute o f Sy stems Engineering,D 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Dalian116024,China;21Management College,Hangzhou Dianzi Universi ty,Hangzho u310018,China) Abstr act:Based on Plant G ro wth Simulati on A lgorithm(PG SA),we pro pose a intelligence optimizatio n algori th m fo r solving facility location problems.We compare the calculating results of PG SA with G enetic Algori th m(G A)for distributio n center locatio n problem,and the result approves PGSA is better than G A on accuracy.Further more, selecting50customers rando mly,w e solve Weber multi2facility location pro blem.Differed from other heur i stic algorithms,PGSA can find global opti mal solutio ns.Meanw hile,acco rding to the different facility numbers,we combine global and local optimal solutio ns,set up opti mal facili ty location arrangement as a whole.The algori th m herein sho ws its accuracy,astringency and generalization.It is an actual application of PG SA on solving location problems. Key wor ds:plan t grow th si mulation algo rithm(PGSA);in telligence optimization alg orithm;facility location problems;Weber location problem with different facility numbers 1引言 在现代物流系统中,设施选址问题是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问题,其核心思想是在已有用户、资源、目的地等条件已知的情况下,确定一个或多个新设施位置的问题[1].所谓设施,其内容非常广泛,机场、人类居住区、销售网点以及仓库、配送中心、消防局、工厂、污水处理中心等都属于它的范畴.科学、合理的设施选址可以有效地节约资源、降低物流成本、优化物流网络结构和空间布局,是建立资源节约型物流至关重要的一步. 设施选址问题是一个十分古老而又经典的问题,古代的选址决策往往以经验、制度甚至迷信思想为依据,而作为现代意义上的设施选址问题,其理论原型最早可以追溯到1634年法国数学家费马(P.de Fermat)所提出的/费马问题0:对平面上任意给定的三个点,如何找出另外一点将它与这三个点相连,使得连线总长度最小?对于这个优化问题,费马并没有给出解答;1640年,对于已给三个点所构成的三角形三 收稿日期:2007208215 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0431001,70371051);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05038588) 作者简介:李彤(1967-),男,博士后,E2mail:litong67@to https://www.doczj.com/doc/5f10748117.html,;王众托(1928-),男,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

最新植物的生长变化

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 1、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的新生命的,但有些植物可以用根、 茎、叶繁殖后代。 2、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种皮等各不相同。 3、播种凤仙花的方法是选种、放土、下种、浇水。播种植物时要注意:要挑选那些饱满的、没有受过伤的种子;要将一块小瓦片放在花盆的出水处;种子放在深度约1厘米的小坑后 再用土盖上;之后浇上适量水放温暖处;已经成株的植物要等土壤差不多干时再浇花,要浇 就要浇透。 4、通过观察,我们发现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植物的根向下的方向生长,根的 生长速度快。每天约5毫米。 5、凤仙花种子萌发时,最先出土的第一对“叶子”是子叶。第一对“叶子”和以后长出的叶子是不同的。凤仙花的叶子都是平展的,而且在植株上交叉生长,是为了吸收更多的阳光。 6、种子萌发的条件是:水分、温度和空气。植物生长发育需要:阳光、土壤、适宜水分、 温度和空气等 7、植物的根能够吸收水分和矿物质,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8、植物的绿叶可以制造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光合作用是植物绿叶依靠阳光提供的能量, 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造出养料,并释放氧气。二氧化碳+水——→氧气+养料 9、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运输水分的方向是从下向上,运输养料的方向是从上向下。植物生长初期茎的生长速度较快,中期生长速度最快,后期较慢最后 几乎停滞。 10、在植物生长过程中,花要经过花开花谢的过程,花凋谢后结果;花包括花萼、花瓣、 雄蕊、雌蕊几部分;果实是由花的一部分发育而成的;果实中有种子。

11、凤仙花的植株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组成的。叶缘有小锯齿,叶柄肉质多汁。果实呈纺锤形,有白色茸毛,成熟时果皮能裂开,颜色由绿色变成黄褐色。种子是球形的,呈褐色。一株凤仙花大概能结出二十多个果实,每个果实一般有十七八粒种子。 12、绿色开花植物生长一般都要经历一定的生命周期:种子萌发、幼苗生长、营养生长、 开花结果。 13、凤仙花等植物的茎是垂直地面向上生长,叫直立茎;牵牛花的茎缠绕在其它物体上向上生长,这样的茎叫缠绕茎;葡萄的茎攀缘在其他物体上向上生长,这样的茎叫攀缘茎;红薯的茎平卧在地面蔓延生长,这样的茎叫匍匐茎。 14、研究植物根的作用的实验: 实验材料:油、试管、水,有根的一株植物 实验步骤:1.在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把植物根浸入水中,2.在水面滴些植物油,并在水面处 做标记。3.每天定时进行观察记录 实验结果:我发现试管中的水在慢慢(减少)。水量变化说明了什么 实验结论:植物的根(具有)吸收水分的作用。 15、在三个密闭的透明玻璃钟罩内放入一些生物。1号钟罩内是一盆不缺水的绿叶植物;2号钟罩内是提供了充足食物和水的小老鼠;3号钟罩内是一盆不缺水的绿叶植物和有充足食物和水的小老鼠。任选一个钟罩分析钟罩生物会出现的现象和原因。质量通病 预防及处理制度 一、常见通病种类及处理方法:

小学植物生长观察记录文本表

_________ 我们看到了一个生机勃勃的生命! 我们看到了一个无比美妙的世界!

我的观察日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所查到的关于该植物的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 颜色、形状 (画下来并涂上颜色) 对植物的照顾(对应处打“√”) 第 ( ) 周 晒太阳( ) 施肥料( ) 一周天气情况 浇水( ) 一周平均气温 和植物聊天( )

受环境影响的虚拟树木生长预测与仿真

受环境影响的虚拟树木生长预测与仿真 宋全记 (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四川 德阳 618000) 摘 要:虚拟树木建模并对其生长过程进行模拟是个难题。本文提出一种不需要设定特殊规则,而且不需要迭代运算的基于树型结构的建模方式,并通过循环神经网络RNN(Recurrent Neural Network)生成仿真序列。由于循环神经网络处理长时间依赖效果并不理想,本文采用GRU(Gated Recurrent Unit)单元模型来弥补循环神经网络的不足。实验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可以模拟树木受到外界环境影响后的生长过程,并且对于复杂模型能通过并行处理进一步提高仿真速度,达到了预期效果。 关键词:虚拟树木;L-系统;循环神经网络 中图分类号:TP399 文献标识码:A Prediction and Simulation of Virtual Tree Growth Influenced by the Environment SONG Quanji (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Sichuan College of Architectural Technology ,Deyang 618000,China ) Abstract:Modeling and simulating the growth process of virtual trees is a difficult problem.This paper proposes a modeling method based on the tree structure with no requirements of special rules or iterative computation,which can generate the simulation sequence through RNN (Recurrent Neural Network).As RNN is not efficient enough to handle the long-time dependence,this paper adopts GRU (Gated Recurrent Unit) unit model to make up for the deficiency of RNN.The experiment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can simulate the growth process of trees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and further improve the simulation speed of complicated models through parallel processing. Keywords:virtual trees;L-System;recurrent neural network 文章编号:2096-1472(2017)-01-33-04 软件工程 SOFTWARE ENGINEERING 第20卷第1期2017年1月 V ol.20 No.1Jan. 2017 1 引言(Introduction) 近些年,虚拟树木仿真研究已逐渐发展成为生物学、物理学、应用几何和计算机图形学等领域的交叉学科[1]。其研究在农林业研究、绿化景观设计、游戏影视动画等领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2]。 目前大量文献对虚拟树木的研究都是在L-System基础上进行的,比如文献[3]采用L-System作为分枝结构,给出了基于物理学的开花过程;文献[4]提出从树木图片中提取树木的L-System规则的算法,并将其应用于三维树木建模。 循环神经网络在序列预测序列领域有比较成熟的应用[5,6],但是L-System是迭代生成序列,难以通过RNN等神经网络预测;本文提出的树型结构不存在迭代过程,因此可以通过RNN预测不同环境影响下树木的生成序列。同时,树型结构可以按结构拆分、用遗传算法优化[7],方便并行处理加快建模和仿真速度并提高预测仿真的准确性。 2 建立模型(Modeling) 自然界的树木形态万千,每种树木的内部结构各不相同,影响树木生长的环境也复杂多变。本文以树木建模为例说明我们提出的树型结构建模过程,并通过循环神经网络预 测阳光、降水对树木的影响。 2.1 L-System 模型 L-System可以对树木建模[8],设定如下规则:(1)b(branch):树干(2)l(leaf):树叶(3)s(size):大小 (4)rx(rotation_x):x轴方向旋转(5)ry(rotation_y):y轴方向旋转(6)rz(rotation_z):z轴方向旋转 图1 简单树木建模 Fig.1 Simple tree modeling 则图1的树木可以表示为: b(t)[rx(-70)b(t)[rx(70)b(t)]b(t)rx(60)s(0.8)b(t)rz(90)

植物的生长过程

植物的生长过程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白菜生长发育与产品形成 白菜生育周期分营养生长期和生殖生长期。 以秋冬白菜为例,营养生长期包括: ①发芽期:从种子萌动到子叶展开,真叶显露。 ②幼苗期:从真叶显露到形成一个叶序。 ③莲座期:植株再展出1-2个叶序,是个体产量形成的主要时期。 生殖生长期包括: ①抽薹孕蕾期:抽生花薹,发出花枝。主花茎和侧枝上长出茎生叶,顶端形成花蕾。 ②开花结果期:花蕾长大,陆续开花、结实。 白菜以莲座叶为产品。秋播白菜一般天分化一片新叶。如杭州油冬儿等品种单株,一般具25-30片叶,其中主要由第9-24片莲座叶构成产量。幼苗期叶面积的增长速度比叶重增长快;莲座期则叶重增长速度较快。到生长后期,叶重增长主要是叶柄的增长,叶柄重常占叶总重的75-80%,为养分的贮藏器官。单位面积产量由株数和单株重所构成,而单株重则受叶数和叶重两个因素所制约。多数品种为叶重型,叶重增加主要靠叶面积增大和叶柄增重。 白菜喜冷凉气候,平均气温18-20℃和阳光充足的条件下生长最好。-2~-3℃能安全越冬。25℃以上的高温生长衰弱,易感病毒病,只有少数较耐热品种可在夏季栽培。白菜萌动的种子及绿体植株在气温15℃以下,经历一定的天数完成春化,苗端开始花芽分化,而

叶分化停止。在长日照及较高的温度条件下抽薹、开花。但不同品种对长日照的要求有明显差异。 栽培技术 白菜类型、品种繁多,适应性广泛,在中国江、淮地区,除冬季和早春行简易覆盖栽培外,可多茬露地栽培;华南地区可周年生产。 在栽培上一般按三季安排: 1.秋、冬白菜:育苗移栽,收获成株为主。华南是9-12月陆续播种,分期收获至翌年2月;江、淮地区是8月上旬~10月中旬陆续播种,封冻前收获完毕。 2.春白菜:晚秋播种,小苗越冬,翌春收获成株;早春播种,采收幼苗。早春用冷床播种育苗或春分后播种育苗的,也可收获和成株。 3.夏白菜:以栽培采收菜秧为主,5月上旬~8月上旬可随时播种,不断收获。白菜常与瓜类、豆类及大田作物轮作。春白菜与茄果类、瓜类、豆类、薯芋类蔬菜间作套种;夏白菜与芹菜、茼蒿、胡萝卜等蔬菜混播;秋冬白菜可与结球甘蓝、花椰菜、莴笋、马铃薯等间作或套种。利用不同品种排开播种,可实现周年供应。 4.秋大白菜是我市秋季蔬菜主栽品种之一,是从业农民秋季增收的重要来源,种好秋大白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植物的生长变化知识点

植物的生长变化知识点 1.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用种子繁殖后代的。 2.不同植物的种子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各不相同。 3.播种前,挑选那些饱满的、没有受过损伤的种子的过程叫选种。 4.种子里面有什么?(图) 5.观察植物的种子,可以借助放大镜。 6.“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播种的好季节。但不是只有春天才能播种。 7.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叶,根总是向下生长的,根的生长速度很快。 8.植物的根的作用:能够吸收水分和矿物质,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9.植物的绿叶的作用:可以制造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叶利用水分和二氧化碳依靠阳光提供的能量,制造氧气和养料。 10.绿色开花植物如凤仙花的身体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器官)组成。 11.植物的生长过程中需要阳光、温度、土壤和适宜的水分等条件。 12.植物的茎的作用: 具有支撑植物和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能从下到上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运输到植物的各个部分;从上到下将植物制造的养料运输到植物的各个部分。 13.我们给植物浇水一般往土壤里浇,因为根能从土壤中吸收水分。 14.植物生长发育不仅需要水分,还需要养料,养料是由叶子制造出来的。 15.什么是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是叶利用水分和二氧化碳依靠阳光提供的能量,制造氧气和养料。 16.多数植物可以自己制造食物---养料。 17.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发现绿色植物可以更新空气。后来,实验证明这是植物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的结果。 18.绿叶是植物的食品加工厂。

19.将一盆植物和一个老鼠放在一个空气不流通的密封容器中在阳光下照射,小老鼠为什么没有被憋死? 植物的叶子利用水分和小老鼠呼出的二氧化碳,依靠阳光的能量,制造出养料植物自身吸收,制造出氧气供小老鼠呼吸,往复循环,所以不会被憋死。 20.植物的叶子和幼小的茎为什么大部分都是绿色的?因为含有叶绿素。 21.生长了四周的凤仙花的叶子在植株上的分布有什么特点?这样分布有什么好处? 答:叶子都是平展的,交叉生长,伸向四面八方;这样分布能最大限度地接受阳光。 22.植物茎在不同生长阶段外部形态不同,不同时期的茎生长速度也不同。 23.凤仙花的果实是由花的一部分发育而成的。 24.果实中有种子。 25.一粒种子在适宜的环境下能发育成一株植物,并结出许多种子。 26.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等条件。 27.风仙花出土时长有的第一对叶片是由种子的子叶发育来的; 第二对和以后的叶子是由叶芽(胚芽)发育来的,称为真叶。(图) 28.种子萌发时需要的养料来自于种子中的子叶所储存的养料,真叶出现以前,幼苗生长所需的养料依然主要来自于子叶。绿色的茎和浅绿色的子叶,也可进行微弱的光合作用,提供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等到真叶长出后,植物所需要的养料主要是真叶通过光合作用来提供的。 29.植物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绿色开花植物一生中会经历种子萌发、幼苗期、营养生长期和开花结果期。 30.凤仙花的果实大约有二十多个,每个果实中大约有十几粒种子。 31.在植物生长过程中,花要经历(花开花谢)的过程,花(凋谢)后结果。 32.花包括(萼片)、(花瓣)、(雄蕊)、(雌蕊)等部分。(图) 33. 请你设计一个实验研究植物根的作用,请写出实验需要的材料和实验步骤。实验材料:试管、水、植物油、带根的植物、记号笔 实验步骤: ①选择一棵带根的植物装入有水的试管中。 ②将植物的根浸泡在试管里的水中。 ③在水面上滴些植物油,使试管中的水不会被蒸发到空气中,在水面处做好标记。 ④观察试管中的水量有什么变化。 实验现象:我发现试管中的水在慢慢(减少)。 实验结论:植物的根(具有)吸收水分的作用。

植物生长室配置及功能介绍

植物生长室配置及功能介绍 很多人不知道植物生长室是什么?简单来说,植物生长室就是一个可以人为控制的小型的环境室,它可以满足各种实验的需要。那么,植物生长室的配置以及功能有哪些呢?本文给大家综合这两点给大家做以简单的介绍。 植物生长室也称植物生长人工气候室,主要是由库体、库门、压缩及制冷(制热)系统(分为室外机和室内机)、辅助电加热器、加湿器、除湿机、灭菌紫外灯、照明灯和电脑控制系统(含各种传感器)等组成的。其中库体由100mm白色彩钢板高密度聚苯乙烯库板构筑,配有标准库门(可选不锈钢门),为确保安全,具有漏电保护、缺相保护和超温保护等多种功能。而气候室外形尺寸可根据用户需求ding制。 据了解,托普云农RTOP系列植物生长室采用≥5.7寸彩色触摸屏,所有的参数显示和设定均可在触摸屏上进行,可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最佳制冷的运行模式,可在触摸屏上直接设置温度、湿度、时间、模式等参数,具有实时温湿度,历史温湿度数据曲线,设备运行状态显示,故障图形代码显示等专用功能。并且该植物生长室能够模拟自然界的各种气象条件,按照实验要求精确控制室内的温度、湿度、光照、风向、风速及二氧化碳气体浓度等多种指标,能够再现气候环境,在性能上优于同类产品,它的性价比极高。系统在设计中采用计算机模糊控制算法,采用先进的智能传感测量和控制技术,能够完全满足实验的需求,同时还能够使系统运行于最佳节能状态,并对被控参数和设备运行过程进行在线记录。 我们都知道,在育种领域,种子发芽实验是非常重要的实验项目,同时也是种子检验中四项质量指标中较为重要的指标之一,除此之外,对于植物生理研究等方面,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RTOP系列植物生长室的研发和应用,能很好的模拟种子发芽所需要的外部自然环境,能够通过人为的调节和控制大大的提高种子的发芽率,为现代育种提供一定的支持。

植物的生长变化

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知识点归纳 1.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的新生命,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来繁殖。 2. 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各不相同。 3. 播种凤仙花的方法: A.选饱满的、没有损伤的种子。——选种 B.种子埋的深度约为1厘米。 C.要浇适量的水。 4. 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植物的根向下生长,根的生长速度较快。 5. 书本第8页,研究根的作用实验中,在水面上滴些植物油是防止水分不会蒸发到空气中去。 试管中水面降低了,说明水分被根吸收了。 6. 根的作用:

A.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 B.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所以把植物从土壤中拔出很难) 7. 凤仙花是双子叶植物,它的种子由种皮和胚两部分组成。胚由胚根、胚芽和子叶组成。在种子萌发过程中,子叶的作用是提供营养,植物的长出的第一对叶子称为子叶(也就是种子里面的子叶),子叶和以后长出的叶子是不一样。 8. 凤仙花的子叶淡绿色,椭圆形,表面光滑、无明显叶脉。 以后长出来的叶子称为真叶,真叶是凤仙花真正的叶子,椭圆行,边缘锯齿状,淡绿色,有明显的叶脉。 9. 植物叶子平展的,而且交叉生长,是为了能利用到更多的阳光。 10. 叶的作用:绿叶和茎中的叶绿体能利用光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养料,并释放出氧气。这就是光合作用。也是密封玻璃罩中的小老鼠没有被憋死的原因。 光合作用的水大部分是由根吸收的。二氧化碳是叶吸收的。 11. 茎的作用: A.支撑植物,包括叶在空中的伸展。

B.运输水分和养料 运输方向:从下向上,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从上向下,将叶制造的养料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12. 茎的高度变化图:画点线图,先找点,再连线。 凤仙花越长越高了。 13. 凤仙花开花的位置在茎上。花大部分为红色,有些淡粉(接近白色)。 14. 凤仙花组成部分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15. 凤仙花的生长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 16. 挑开一朵变干的凤仙花,可以看到果实,凤仙花的果实是纺锤形的。凤仙花的果实成熟后种子会弹出来。 17. 凤仙花开花后植物还会长高一点点,不明显。果实成熟后,植物不会长高了。 18. 凤仙花主要生长过程:种子——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种子

小学植物生长观察记录表

我领养的植物是:_________ 我们看到了一个生机勃勃的生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所查到的关于该植物的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 颜色、形状 (画下来并涂上颜色) 对植物的照 顾(对应处打“√”) 第 ( ) 周 晒太阳( ) 施肥料( ) 一周天气情况 浇水( ) 一周平均气温 和植物聊天( )

虚拟植物的研究进展

虚拟植物的研究进展 郭焱李保国 信息技术加入时间:2006-9-26 17:07:54 yang 点击:496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土壤和水科学系,北京 100094) (E-mail: gyan@https://www.doczj.com/doc/5f10748117.html,) 摘要虚拟植物即应用计算机模拟植物在三维空间中的生长发育状况,是近20年来随着信息技术进步而迅速发展起来的研究领域,在农学、林学、生态学、遥感等众多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通过概述虚拟植物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国内外最新进展,探讨了虚拟植物模型在农业领域应用的关键问题,包括植物与环境相互作用关系的定量化及模拟机制,根系的虚拟等。对虚拟植物模型在农业领域中的应用,如通过虚拟试验对农田水分、养分利用进行精确定量化研究、作物株型设计、栽培措施优化等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虚拟植物植物形态结构三维数字化可视化虚拟实验 为定量化研究植物的生长规律,从60年代中期开始,研究人员就开始了植物生长的模拟研究。所建立的模型通过对植物生理生态过程的模拟,能够预测不同环境条件下生长的植物的某些综合指标,如作物的产量、牧草的生物量,叶面积指数动态,器官的生物量、数量等,而在植物形态结构和环境因素的时空变异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简化处理[1]。这类模型与专家系统结合,对农业生产等领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对于一些新的应用领域,已难以满足要求。 以农田系统为例,农田小尺度范围内的环境条件、作物生长便有着明显的时空变异性,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精确农业就是基于这种差异性而诞生的[2]。就水分而言,由于土壤条件、作物冠层和根系的形态结构在小尺度范围内便有着很大的时空变异,这些变异对根系吸水、土面蒸发、作物蒸腾都有着很大的影响,而生理生态模型在处理植物和土壤的时空变异性方面进行了较大的简化,难以对农田水分的运动与转化实现精确定量化研究。 近年来由植物学、农学、生态学、数学、计算机图形学等诸多学科交叉而迅速发展起来的虚拟植物模型[3, 4],则具有满足这类需求的潜力。一般而言,生理生态模型具有容易获取参数、对计算机性能要求不高等优点,适宜于产量预测、土地生产力评价等方面的应用;而虚拟植物模型的参数较复杂、对计算机性能要求较高,在空间分辨率要求高、

小学植物生长观察记录表

我领养的植物是:_________ 页脚内容

页脚内容 我们看到了一个生 机勃勃的生命! 我们看到了一个无 比美妙的世界! 我的观察日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 颜色、形状 (画下来并涂上颜色) 对植物的照顾(对应处打“√”) 第 ( ) 周 晒太阳( ) 施肥料( ) 一周天气情况 浇水( ) 一周平均气温 和植物聊天(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所查到的关于该植物的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页脚内容

植物的生长变化

《植物的生长变化》 一.科学概念: 1绿色开花植物生长一般都要经历一定的生命周期:种子萌发—幼苗生长—营养生长—开花结果。 2一粒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能够萌发,长成一棵植物,这棵植物又能结出许多种子,植物的种子就是这样不断繁衍的。3植物的器官有自己特殊的结构,这种结构与它们在生长过程中所承担的功能相适应。 4植物的根能够吸收水分和矿物质,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5植物的绿叶可以制造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 6.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体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7.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 8.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叶,根总是向下生长的; 9.植物的花要经历花开花谢的过程。花谢后结果,果实是由花发育来的。 10.绿色开花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器官。 11.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等条件。 二、填空题: 1.植物在它们的生命过程中都要经历()、()、()、()直至()的过程。 2.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等各不相同。 3.植物的根能够吸收土壤中的()和()满足植物的生长需要,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4.多数植物能自己制造“食物”——(),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 5.植物的养料是由绿色的()依靠()提供的能量,利用()和()制成的。 6.植物的茎具有()及()的作用。 7.凤仙花的身体由()、()、()、()、()、()六个部分构成。 8.凤仙花的生长发育需要()、()、适宜的()和()等。 9.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开始它们新的生命的。 10.种子萌发先长()、再长()、();植物的根总是向()生长的,根的生长速度()。 11.有些植物可以用()、()、()来繁殖后代,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开始 它们的新生命的。 12.种植了凤仙花,我们可以用()、()和照片等方式把自己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下来。 13.凤仙花植株包括()、()、()、()、()、()六大器官。 14.种子由()、()组成,种子里有()、()、()等。 15.种子的萌发需要()和(),大多植物在()播种。 6.植物的叶大多()、( )生长,以便于()。 7.()是植物的“食品加工厂”。 8.植物的绿叶依靠()提供的能量,利用()和()制成()和()。 9.光合作用用简单文字图表示为() 10.植物的茎能从()向()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从()向()将绿叶制造的养料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11.植物的生长发育需要()、()、()和()。 12.我们可以用()、()和()等方式写观察日记。 13.凤仙花栽培的土质以()而()良好的()土为好,以()、( ),()、()、()等条

动植物观察记录 (1)

蒜生长的观察记录 2014年10月20日 今天妈妈在菜市场买了一塑料袋大蒜。我想:这么多,反正好长时间才能吃完,为什么不拿一瓣大蒜去做发芽实验呢?于是,我拿了挑了一瓣大小中等、健康的大蒜,放在平地碗中,杯子里适当加了一些清水,放在餐厅的桌子上,开始观察。 2014年10月26日 下午放学后,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观察:大蒜有没有什么变化?只是发现泡大蒜的清水变得浑浊了,有点泛黄泛黄的,还有些刺鼻的大蒜味。 清水变浑浊这个问题我觉得很奇怪,便上网查资料,资料上讲:清水之所以那么浑浊,是因为大蒜在清水里泡了一整天,清水把大蒜的味道和颜色吸收了,大蒜的外皮和底部有些物质溶进水中,所以清水才会那么浑浊不清。并且不需要换新水,这种浑浊的水的营养价值很高,这样的话,蒜苗才能更快的成长。 大蒜在水中贪婪地吸收着水分,像一个花苞一样,总觉得比原来胖了一些。 2014年11月1日

早晨起来,路过餐厅时,眼前的景象不禁令我大吃一惊:大蒜终于发芽了。我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到了这一天!小芽从大蒜的尖上冒出来,一两个绿中透黄。 但是,我发大蒜下没有长根!一般的植物都是先长根后发芽,而大蒜为什么这么“另类”呢?原来,大蒜芽很长的时候,根还是很短,这时的营养靠块茎自身胚芽供给。 啊!大蒜多么“与众不同”,神奇啊! 2014年11月6日 不经意之间发现小蒜苗长得真快呀!呀!眨眼工夫,就窜了那么高,用尺子量了一下最高的4厘米,蒜苗尖微微泛着黄色,这时突然发现,大蒜下冒出了根!大蒜根为弦线状须根,黄白色、无根毛,根长0.5-1厘米不等,这些根就像柔滑的丝带,装饰着成长的蒜苗显得大蒜可爱又生动。 我很奇怪,为什么大蒜生长得这么快?原来,大蒜每年6月收获,在炎热的夏季进行休眠,到了潮湿而温暖的气候,就会从休眠中醒来,发芽生长,开始新一轮的生长周期。这是蒜在适应环境过程中形成的生长习性。 2014年11月11日 一早起床,我看见大蒜最长的有14厘米了,而且有一两个蒜苗长出了两三个叶子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