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Unit2reading翻译

Unit2reading翻译

Unit2reading翻译

Unit 2 Reading

奥林匹克运动会

老师们,同学们,下午好。作为国际奥委会的一名成员,我非常高兴应邀前来贵校,跟大家谈谈奥运会的历史和重要性。我会和你们分享一些有趣的事实和故事,然后会留有提问的时间。

你们知道古代奥运会是何时开始的吗?那是在公元前776年。古代奥运会每4年在古希腊奥林匹亚举行一次,这大概持续了12个世纪,直到公元394年。

古代奥运会的一些运动项目今天仍然可以见到,例如跳远、摔跤和跑步。在古代奥运会上按照传统,运动员都是男性,他们必须裸体竞技。单身女性可以参加他们自己的竞技比赛。比赛在一个专门纪念赫拉(希腊神话中众神之神宙斯的妻子)的节日举行。今天无论国籍,来自世界各地的男女运动员都可以参加比赛。

现代奥运会于1896年在雅典第一次举行。让奥运会得以重生的是法国人皮埃尔·德·顾拜旦。他梦想着奥运会可以让各国人民和平相处。现在,全世界人民都致力于实现这一梦想。他们中有许多是著名的运动员。

有史以来第一次引起公众瞩目的最著名的拳击手可能是在1960年罗马奥运会上,这一情况你们是否知道?他为美国赢得了金牌,当时他还用原名卡修斯·克莱。此后,这个年轻人又赢得了1964年世界重量级拳击锦标赛冠军,后来他改了名,即众所周知的穆罕默德·阿里。他重返1996年的亚特兰大奥运会,在开幕式上点燃了奥运圣火。

另一位我想提到的体育明星是迈克尔·乔丹。每个人都知道他在NBA的成功,但是你们知道他帮助美国篮球队赢得了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的金牌吗?许多年后乔丹也重返奥运会,但与阿里不同,他依然为奖牌角逐赛场。在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上,乔丹作为“梦之队”成员之一赢得了他的第二枚奥运金牌。

中国运动员也为奥运会做出了重要贡献。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在缺席奥运32年后又重新返回奥运赛场。我相信当许海峰为祖国赢得第一枚金牌时,整个中国都为之感到自豪。邓亚萍也许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女乒乓球运动员,她在1992年和1996年奥运会上共赢得4枚奥运金牌。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当刘翔成为第一个赢得男子110米栏金牌第一位亚洲人的时候,所有的亚洲人都为之激动。

中国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独领风骚,赢得51枚金牌。中国女子体操队历史上第一次赢得金牌。但是对一些人人来说,印象最深的是前羽毛球世界冠军张宁。她已经33岁,比其他运动员年纪要大很多,但她依然努力,在决赛中获得了金牌。

运动员们不断尝试着挑战人类极限,为全世界人们带来欢乐,上述这些只是其中的一些例子。我们期待在未来看见更多这样的例子。让我们一起祝愿奥林匹克运动有一个成功的未来,彰显往日的荣光。

谢谢!现在有没有人要提问题?

英语音标发音规律大全

英语音标发音规律-汉语标注 用中文方法表示音标: /i:/ 【衣发长点】 /I/ 【衣急促地发声】 /e/ 【哎发这个音的时候不要把“哎”的ī给读出来,嘴唇放松自然地读】/?/ 【哎发这个音的时候不要把“哎”的ī给读出来,嘴唇扁平地发】 /?:/ 【额发长音】 /?/ 【额发短音】 /∧/ 【阿嘴巴微微地张开发出这个音就可以了】 /a:/ 【啊嘴巴长到最大】 /?/ 【哦急促】 /?:/ 【哦声音拖长】 /u/ 【乌急促】 /u:/ 【乌声音拖长】 /eI/ 【有点像答应人的“诶”的声音】 /aI/ 【唉】 /?I/ 【哦-喂连着读】 /?u/ 【呕】 /au/ 【傲】 /I?/ 【衣-饿连着读】 /ε?/ 【哎-饿连着读】 /u?/ 【乌-饿连着读】 辅音音素: /p/ 【普不要把ǔ给发出来,轻音】 /b/ 【不不要把ù给发出来,浊音】 /t/ 【特不要把è给发出来,轻音】 /d/ 【得不要把é给发出来,浊音】 /k/ 【克不要把è给发出来,轻音】 /g/ 【各不要把è给发出来,浊音】 /f/ 【福不要把ú给发出来,轻音】 /v/ 【有点像摩托车启动的声音,“呜呜呜”地,但是是像发“vúvúvú”一样,不要把ú给发出来,浊音】 /s/ 【丝像蛇吐芯子发出的那种声音,不要把ī给读出来,轻音】 /z/ 【就是/s/的浊音】 /θ/ 【牙齿咬住舌头的轻音】 /δ/ 【牙齿咬住舌头的浊音】 /∫/ 【西不要把ī给发出来,轻音】 /з/ 【衣不要把ī给发出来,浊音】 /h/ 【喝不要把ē给发出来,轻音】 /r/ 【若不要把uò给发出来,浊音】 /t∫/ 【七不要把ī给发出来,轻音】 /dз/ 【姬不要把ī给发出来,浊音】 /tr/ 【缺不要把uē给发出来,轻音】

英语48个音标中文谐音读法大全

英语48个音标中文谐音读法大全

英语国际音标共48个音素,其中元音音素20个,辅音音素28个。48个国际音标表 元音12个单元 音 长元音 [i: ] [ ] [] [u: ] [a:] 短元音[i] [] [ ] [u] [] [e] [] 8个双元音 [ai ] [ei ] [ i] [i ] [ ] [ ] [u] [au ] 辅音 10 对 清辅 音 [p] [t] [k] [f] [s] [] [∫ ] [] [tr ] [ts ] 浊辅 音 [b] [d] [g] [v] [z] [] [ ] [] [dr ] [dz ] 3个鼻音[m] [n] [] 3个似拼音 [h] [r] [l] 2个半元音 [w] [j] 元音音素: /i:/ 【衣发长点】 /I/ 【衣急促地发声】 /e/ 【哎发这个音的时候不要把“哎”的ī给读出来,嘴唇放松自然地读】

/?/【哎发这个音的时候不要把“哎”的ī给读出来,嘴唇扁平地发】 /?:/ 【额发长音】 /?/ 【额发短音】 /∧/ 【阿嘴巴微微地张开发出这个音就可以了】/a:/ 【啊嘴巴长到最大】 /?/ 【哦急促】 /?:/ 【哦声音拖长】 /u/ 【乌急促】 /u:/ 【乌声音拖长】 /eI/ 【有点像答应人的“诶”的声音】 /aI/ 【唉】 /?I/ 【哦-喂连着读】 /?u/ 【呕】 /au/ 【傲】 /I?/ 【衣-饿连着读】 /ε?/ 【哎-饿连着读】 /u?/ 【乌-饿连着读】 辅音音素: /p/ 【普不要把ǔ给发出来,轻音】 /b/ 【不不要把ù给发出来,浊音】

/t/ 【特不要把è给发出来,轻音】 /d/ 【得不要把é给发出来,浊音】 /k/ 【克不要把è给发出来,轻音】 /g/ 【各不要把è给发出来,浊音】 /f/ 【福不要把ú给发出来,轻音】 /v/ 【有点像摩托车启动的声音,“呜呜呜”地,但是是像发“vúvúvú”一样,不要把ú给发出来,浊音】 /s/ 【丝像蛇吐芯子发出的那种声音,不要把ī给读出来,轻音】 /z/ 【就是/s/的浊音】 /θ/ 【牙齿咬住舌头的轻音】 /δ/ 【牙齿咬住舌头的浊音】 /∫/ 【西不要把ī给发出来,轻音】 /з/ 【衣不要把ī给发出来,浊音】 /h/ 【喝不要把ē给发出来,轻音】 /r/ 【若不要把uò给发出来,浊音】 /t∫/ 【七不要把ī给发出来,轻音】 /dз/ 【姬不要把ī给发出来,浊音】 /tr/ 【缺不要把uē给发出来,轻音】 /dr/ 【撅不要把uē给发出来,浊音】 /ts/ 【次不要把ì给发出来,轻音】 /dz/ 【自不要把ì给发出来,浊音】

英语音标发音大全

英语自学音标发音大全 发音方法: [i:] 舌抵下齿,双唇扁平作微笑状,发“一”之长音。是字母ea、ee、ey、ie、或ei在单词中的发音,此音是长元音,一定注意把音发足。 [i] 舌抵下齿,双唇扁平分开,牙床近于全舌,发短促之“一”音。是字母i或y在单词中的发音,发此音要短促而轻快。 [?] 双唇扁平,舌前微升,舌尖抵住下龈,牙床开,软鄂升起,唇自然开放。是字母a在闭音节或重读闭音节中的发音 [e] 舌近硬鄂,舌尖顶下齿,牙床半开半合,作微笑状。是字母e 或ea在单词中的发音 [?:] 舌上抬,唇成自然状态,口半开半闭,发“厄”之长音。是字母er、ir、or或ur在单词中的发音 [?] 舌上抬,唇成自然状态,口半开半闭,发“厄”之短音。是字母a、o、u、e、or、er或ur在单词中的发音 [ɑ:] 双唇张而不圆,牙床大开,舌后微升,舌尖向后升缩微离下齿,发阿之长音。是字母er在闭音节或重读闭音节中的发音也是字母a 在以st结尾的单词中的读音。 [∧] 双唇平放,牙床半开,舌尖抵住下龈,舌后微微升起,发短促之“阿”音是字母o或u在单词中的发音 [?:] 双唇界于开闭、圆唇之间,牙床半开渐至全开,舌尖卷上再过渡为卷后。是字母o、al、or、oar、our或oor在单词中的发音[?] 双唇稍微向外突出圆形,舌后升起,舌尖不触下齿,发“奥”音是字母o在单词中的发音 [u:] 双唇成圆形,牙床近于半合,舌尖不触下齿,自然而不用力,发“屋”之长音。是字母oo或ou在单词中的发音 [u] 双唇成圆形,牙床近于半合,舌尖不触下齿,自然而不用力,发短促之“屋”音。是字母u、oo或ou在单词中的发音 [ai] 将口张开略圆,舌后升起,舌尖向后收缩,由发“阿”音平稳过渡到发“一”音。是字母i或y在单词中的读音 [ei] 舌类顶下齿,牙床半开半合,双唇扁平,由发“哀”平稳过渡到发“一”之长音。是字母a在开音节中的读音。 [au] 将口张开略圆,渐渐合拢,双唇成圆形,由发“阿”音平稳过渡到发“屋”音。是字母ou和ow在单词中的发音

48个英语音标发音表及口型

48个英语音标发音表及口型 英语国际音标共48个音素,其中元音音素20个,辅音音素28个。对于初学者来说,若采用集中教学,要学会48个音素的发音并区别开。确实不易。笔者对音标的教学采用了相对集中的方法,即从字母名称教学过渡到部分音标教学。 国际音标(英语语音) 元音单元音 前元音[i:] [i] [e] [?] 中元音[?] [?:] [?] 后元音[u:] [u] [?:] [?] [a:] 双元音 开合双元音[ei] [ai] [?i] [?u] [au] 集中双元音[i?] [ε?] [u?] 辅音爆破音 清辅音[p] [t] [k] 浊辅音[b] [d] [g] 摩擦音 清辅音[f] [s] [?] [θ] [h] 浊辅音[v] [z] [?] [e] 破擦音 清辅音[t?] [tr] [ts] 浊辅音[d?] [dr] [dz] 鼻音(浊辅音)[m] [n] [?] 舌则音(浊辅音)[l] [r] 半元音(浊辅音)[w] [j] 一、元音 前元音:[i:] [i] [e] [?] 前元音发音要领:舌尖抵下齿,舌前部向硬颚抬起,双唇不要收圆。

注意:[i:]是长元音,发长元音时要比发短元音长两倍以上。 [i:]①舌尖抵下齿,舌前部尽量向硬颚抬起。②嘴唇向两旁伸开,成扁平形。 [i]①舌尖抵下齿,舌前部向硬颚抬起。②发音短促,上下齿之间可容纳小指尖。 [e]①舌尖抵下齿,舌前部稍抬起,比[i:]低。②牙床开得比[i:]宽,上下齿间可 容纳一个食指。 [?]①舌尖抵下齿。②双唇向两旁平伸,嘴张开比e大,两齿间可以容纳食指和中指。 中元音:[?] [?:] [?] 中元音发音要领:舌尖抵住下齿,但不如发前元音时抵得那样紧。舌 身的中部隆起,扁唇(双唇不要收圆)。 [?:]①舌中部稍抬起。②双唇和发[i:]时相似。 [?]①舌中部抬起。②牙床半开半合,短促有力。 [?]①舌中部稍抬起。②开口程度和[?]相似,唇形扁。 后元音:[ɑ:] [?] [?:] [u] [u:] 后元音发音要领: ①舌尖不触下齿,舌身后缩,舌后部向软颚抬起,除[ɑ:]外,双唇要收 圆。 ②发[ɑ:][?:][u:]时要注意长度,不要发得太短。 [ɑ:]舌尖不触下齿,口张大,舌身平放后缩。 [?]①舌尖不触下齿,口张大,舌身尽量降低并后缩。②双唇稍稍收圆。 [?:]①舌后部比发[?]时抬得略高。②双唇也收得更圆更小,并须用力向前突出。 [u]①舌尖不触下齿,舌后部向软颚抬起,舌身后缩。②双唇收圆,稍向前突出。 [u:]双唇比发[u]时收得更圆更小,向前突出,舌后部比发[u]时抬得更高。 双元音:[ei] [ai] [?i] [?u] [au] [i?] [u?] [??] 双元音发音要领:①由两个元音组成,发音时由第一个向第二个元音的 部位滑动,但不完全到达第二个元音的部位。

英语音标发音规则汇总情况

音标 1、音素:音素是英语中最小的语音单位,英语中有48个音素,其中元音20个,辅音28个。 2、音标:是记录音素的符号,用于区别字母,因而需加“[ ]”或“/ /”。 3、48个音标 4、开音节:以元音字母结尾或以辅音字母加不发音的e结尾的单词,叫开音节单词。在开音节单词中,元音字母发它本身的音。 5、重音:读单词时总有一个响亮的音节叫重读音节,以“'”来标记。

6、句子重读:①一般原则:有句子重读的是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副词、感叹词等。②关键性原则:在一定场景下传递新信息的关键词要重读。 7、连读:同一句群中,前一词以辅音音素结尾,后一词以元音音素开头,在语流中将这两个音素合拼在一起读,这种现象叫“连读”。 字母或字母组合在重读音节或非重读音节中的读音 A)元音字母在单词中的读音 后偶尔发 ar

B)辅音字母在单词中的读音

重点辅音字母读音讲解: n在单词中的读音 ①n在一般情况下发/n/。如:kind, need, soon等。 s在单词中的读音 ①s在单词开头通常读/s/。如:sit, stop等。 ②s后面的辅音字母发清辅音时读/s/。如:desk, past, question, mistake等。 ③以s结尾的复数名词,s前的辅音字母发清辅音时,词尾s读/s/。如:clocks, shops等。 ④ss在单词中读/s/。如pass, lesson等。 ⑤s在两个元音音素之间常读/z/。如:music/′mju:zik/, visit/′vizit/等。 ⑦加s构成的复数名词及单数第三人称动词形式中,s前面为浊辅音或元音时,s读/z/。如:bags, plays, blows, rulers等。

奈达翻译理论初探

第27卷第3期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5月Vol. 27 No.3 Journal of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May 2005 奈达翻译理论初探 尹训凤1,王丽君2 (1.泰山学院外语系,山东泰安 271000;2.唐山师范学院教务处,河北唐山 063000) 摘要:奈达的翻译理论对于翻译实践有很强的指导作用:从语法分析角度来讲,相同的语法结构可能具有完全不同的含义;词与词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逆转换将表层形式转化为相应的核心句结构;翻译含义是翻译成败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奈达;分析;转换;重组;核心句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15(2005)03-0034-03 尤金?奈达是美国当代著名翻译理论家,也是西方语言学派翻译理论的主要代表,被誉为西方“现代翻译理论之父”。他与塔伯合著的《翻译理论与实践》对翻译界影响颇深。此书说明了中国与西方译界人士思维方式的巨大差别:前者是静的,崇尚“信、达、雅”,讲究“神似”,追求“化境”;后者是动的,将语言学、符号学、交际理论运用到翻译研究当中,提倡“动态对等”,注重读者反应。中国译论多概括,可操作性不强;西方译论较具体,往往从点出发。他在该书中提到了动态对等,详细地描述了翻译过程的三个阶段:分析、转换和重组,对于翻译实践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笔者拟结合具体实例,从以下角度来分析其理论独到之处。 一 一般来说,结构相同的词组、句子,其语法意义是相同或相近的。然而奈达提出,同样的语法结构在许多情况下可以有不同的含义。“名词+of+名词”这一语法结构可以对此作最好的阐释。如下例: (1)the plays of Shakespeare/ the city of New York/ the members of the team/ the man of ability/ the lover of music/ the order of obedience/ the arrival of the delegation 在以上各个词组中,假设字母A和B分别代表一个名词或代词,它们之间存在着不同的关系。在the plays of Shakespeare 中,Shakespeare是施事,plays是受事,用公式表示就是“B writes A”;在the city of New York中,city和New York是同位关系,用公式表示就是“A is B”;the members of the team中,members和team是所属关系,即“A is in the B”;在the man of ability中,“B is A’s characteristic”;在the lover of music中,lover表示的是活动,即动作,music是它的受事,因此可以理解为(he/she)loves the music, 用公式表示就是“X does A to B”(X施A于B)或“B is the goal of A”(B为A的受事);在the order of obedience中,obedience表示的是活动,order是它的受事,因此用公式表示就是“X does B to A”(X施B于A)或“A is the goal of B”(A为B的受事);在the arrival of the delegation中,arrival表示动作,而delegation是动作的发出者,所以是“B does A”。 因此它们的结构关系如下所示: the plays of Shakespeare——Shakespeare wrote the plays. the city of New York——The city is New York. the members of the team——The members are in the team. the man of ability——The man is able. the lover of music——(He/She) loves the music. the order of obedience——(People) obey the order. the arrival of the delegation——The delegation arrives. ────────── 收稿日期:2004-06-10 作者简介:尹训凤(1976-),女,山东泰安人,泰山学院外语系教师,现为天津外国语学院研究生部2003级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 - 34 -

奈达

西方现代翻译研究的一大特点,是把翻译问题纳入语言学的研究领域,试图对翻译研究这个古老的课题赋予新的含义,增添新的内容,从而提出新的研究方法、理论模式和翻译技巧。奈达(EuguneA.Nida)的理论就是西方现代翻译理论研究领域中的突出代表。打破了中国传统译论中静态分析翻译的标准。 他是迄今美国翻译理论最著名的代表,也是当代整个西方翻译理论界最具影响的人物之一,正因为有了他,美国翻译研究领域才有了自己的“明星”,美国翻译理论也得以在二战后不断呈现后来居上的状态。 1914年11月11日,出生于美国俄克勒荷马州。2011年8月25日,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与世长辞,享年96岁。这位在学术界赫赫有名的人物,一生的主要学术活动都围绕《圣经》翻译展开。在《圣经》翻译的过程中,奈达从实际出发,发展出了一套自己的翻译理论,最终成为翻译研究的经典之一。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他的理论就介绍到中国,并成为西方理论中被介绍的最早、最多、影响最大的理论. 奈达著作等身,他单独或合作出版著作40多部,发表论文250余篇,另外,还有13本专供《圣经》译者使用的参考书。 奈达的翻译理论主要经过三个阶段的发展:谭载喜1999,xv-xxi 第一阶段:早期带有明显美国结构主义色彩的语言学阶段或描写语言阶段(1943-1959)他的研究重点是语言的句法现象和词法现象,特

别是关于《圣经》的翻译研究,这一阶段是奈达翻译思想及学术活动的初期。深受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者Edward Sapir, L. Bloomfield 等的影响。通过借鉴乔姆斯基转化生成语法的语言学理论,使自己的翻译理论更加科学化和系统化。 第二阶段:翻译科学说和翻译交际说阶段(1959-1969)这个阶段的研究成就,对于确立奈达在整个西方翻译理论界的权威地位,起了非 常关键的作用。1964年他出版了重要专著《翻译科学探索》此书的问世,可以说是奈达翻译思想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最重要的里程碑。对这一时期奈达的基本翻译思想加以综述,可归纳为四个方面。 1.翻译科学说:奈达认为,翻译不仅是一种艺术、一种技巧,还是一门科学。这里所谓的科学是指可以“采用处理语言结构的科学途径、语义分析途径和信息论来处理翻译问题”(Nida et al,1969:vii)即采用一种语言学的、描写的方法来解释翻译过程。 2.翻译交际说:把通讯论和信息论用于翻译研究,认为翻译就是交际。Transalting means communicating.这是奈达翻译思想第二阶段的主要标志,也是他整个思想体系中一个最大的特点之一。 3.动态对等翻译说:这是奈达最为人熟知的一个理论。所谓动态对等具体说来是指“从语义到语体,在接受语中用切近(原文)的自然对等语再现原语信息”(Nida et al,1969)。 4.翻译功能说:奈达从社会语言学和语言交际功能观点出发,认为翻译必须以读者为服务对象。

英语音标发音表

英语音标发音表 英语国际音标共48个音素,其中元音音素20个,辅音音素28个。对于初学者来说,若采用集中教学,要学会48个音素的发音并区别开。确实不易。笔者对音标的教学采用了相对集中的方法,即从字母名称教学过渡到部分音标教学。 1 元音: 1) [i:] 字母组合:ee ea e ie three tree green sheep meet beef see seek eat tea meat leave lead teacher team mean speak clean please he she me piece receive ceiling 2) [i] 发音字母i y e sit picture it is list six mix fix fit pig big build miss myth many twenty happy dictionary defect decide delicious 3) [] 发音字母a

bag hand and ant happy hat map mad bad black back glad flag shall man 4) [e] 字母组合ea e a head bread pleasure elephant electric remember sell shell lesson better bed desk hotel yes many any 5) [ε:] 字母组合ir ur ear ur or girl shirt skirt thirty thirteen third bird turn burn murder nurse turtle Thursday burger learn earn earth heard term her nerd serve work worm work world 6) [ε] 字母组合er or ou ar o a e u teacher leader remember player speaker farmer powder doctor actor mayor author tractor delicious gracious pleasure familiar collar dollar together tomorrow today shallop lesson Washington control polite around account ago elephant manta banana Canada Japan china men listen famulus Saturday 7) [a:] 字母组合ar a car farm card arm garden fast class last glass plant aunt calm 8) [] 发音字母u o ou oo up supper lunch fun gun hunt cup bus come mother dose brother love above trouble rough flourish blood flood 9) []字母组合al or au our ar small wall talk tall hall ball call walk short more lord horse for forty sport door floor store author caught autumn four mourn court bought warm quarrel quarter 10) [] 发音字母o a hot lost lot fox box mop hop loss collar not want wash 11) [u:] 字母组合oo o u food moon room gloom broom doom goose tooth shoe do two true truth blue full 12) [u] 字母组合oo ou u o look good foot book should could put full bull pull push women whose 13) [ei] 发音字母a ay ea ai ey name cake late gate plane April play say may way great break rain paint plain they grey 14) [ai] 发音字母i y

奈达翻译理论简介

奈达翻译理论简介 (一)奈达其人尤金?奈达(EugeneA.Nida)1914年出生于美国俄克勒荷马州,当代著名语言学家、翻译家和翻译理论家。也是西方语言学派翻译理论的主要代表,被誉为西方“现代翻译理论之父”。尤金是当代翻译理论的主要奠基人,其理论核心是功能对等。 尤金先后访问过90个国家和地区,并著书立说,单独或合作出版了40多部书,比较著名的有《翻译科学探索》、《语言与文化———翻译中的语境》等,他还发表论文250余篇,是世界译坛的一位长青学者。他还参与过《圣经》的翻译工作。他与塔伯合著的《翻译理论与实践》对翻译界影响颇深。此书说明了中国与西方译界人士思维方式的巨大差别:前者是静的,崇尚“信、达、雅”,讲究“神似”,追求“化境”;后者是动的,将语言学、符号学、交际理论运用到翻译研究当中,提倡“动态对等”,注重读者反应。中国译论多概括,可操作性不强;西方译论较具体,往往从点出发。他在该书中提到了动态对等,详细地描述了翻译过程的三个阶段:分析、转换和重组,对于翻译实践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二)奈达对翻译的定义 按照奈达的定义:“所谓翻译,是指从语义到文体(风格)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 源语的信息。”其中,“对等”是核心,“最切近”和“最自然”都是为寻找对等语服务的。奈达从社会语言学和语言交际功能的观点出发,认为必须以读者的反应作为衡量译作是否正确的重要标准。翻译要想达到预期的交际目的,必须使译文从信息内容、说话方式、文章风格、语言文化到社会因素等方面尽可能多地反映出原文的面貌。他试图运用乔姆斯基的语言学理论建立起一套新的研究方法。他根据转换生成语法,特别是其中有关核心句的原理,提出在语言的深层结构里进行传译的设想。 奈达提出了词的4种语义单位的概念,即词具有表述事物、事件、抽象概念和关系等功能。这4种语义单位是“核心”,语言的表层结构就是以“核心”为基础构建的,如果能将语法结构归纳到核心层次,翻译过程就可最大限度地避免对源语的曲解。按照4种语义单位的关系,奈达将英语句子归结为7个核心句:(1)Johnranquickly.(2)JohnhitBill.(3)JohngaveBillaball.(4)Johnisinthehouse.(5)Johnissick.(6)Johnisaboy.(7)Johnismyfather. (三)奈达翻译理论的经历阶段 奈达翻译理论的发展经历过三个阶段,分别是描写语言阶段、交际理论阶段和和社会符号学阶段。 第一个阶段始于1943年发表《英语句法概要》,止于1959年发表《从圣经翻译看翻译原则》。这一阶段是奈达翻译思想及学术活动的初期。 第二阶段始于1959年发表的《从圣经翻译看翻译原则》,止于1969年出版的《翻译理论与实践》。主要著作有《翻译科学探索》、《信息与使命》。在这10年中,奈达确立了自己在整个西方翻译理论界的权威地位。1964年出版的《翻译科学探索》标志着其翻译思想发展过程中一个最重要的里程碑。第三阶段始于70年代,奈达通过不断修正和发展自己翻译理论创建了新的理论模式———社会符号学模式。奈达在继承原有理论有用成分的基础上,将语言看成一种符号现象,并结合所在社会环境进行解释。在《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一书中,奈达强调了形式的重要性,认为形式也具有意义,指出语言的修辞特征在语言交际及翻译中的重要作用,并且用“功能对等”取代了“动态对等”的提法,是含义更加明确。 三、对奈达翻译理论的评价 (一)贡献 奈达是一位硕果累累的翻译理论家。可以说,在两千年的西方翻译思想发展史上,奈达的研究成果之丰是名列前茅的。他的研究范围从翻译史、翻译原则、翻译过程和翻译方法到翻译教学和翻译的组织工作,从口译到笔译,从人工翻译到机器翻译,从语义学到人类文化学,几乎无所不包,从而丰富并拓展了西方的翻译研究领地。 奈达的理论贡献,主要在于他帮助创造了一种用新姿态对待不同语言和文化的气氛,以增进人类相互之间的语言交流和了解。他坚持认为:任何能用一种语言表达的东西都能够用另一种语言来表达;在语言之间、文化之间能通过寻找翻译对等语,以适当方式重组原文形式和语义结构来进行交际。因此也说明,某

奈达翻译理论在中国的接受

奈达翻译理论在中国的接受-汉语言文学 奈达翻译理论在中国的接受 □梁林歆许明武 摘要:以国内1979至2013年共35年来发表的关于奈达及其翻译理论的期刊论文、会议论文、硕博学位论文等共2688篇为研究对象,通过定量统计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研究数量、年度统计、文献分布及所依理论等方面对国内关于奈达研究的历史概况和发展轨迹进行系统回顾与梳理,并结合统计数据探讨其在中国的接受与融合,力图揭示奈达及其翻译理论在中国得到广泛接受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奈达翻译接受 一、引言 尤金·奈达(Eugene Nida,1914~2011)是西方翻译理论界最具影响的代表人物之一,著名的语言学家和翻译理论家,长期供职于美国圣经公会翻译部,任执行秘书。奈达著述极丰,据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年在奈达所著Language and Culture(《语言与文化》)一书的封底介绍,他单独或合作出版书40多部,发表论文250余篇(张经浩,2005:59)。奈达及其翻译理论在国内产生影响最大,受重视程度最高,国内译界对其可谓“家喻户晓”,以至出现“言必称奈达”的“奈达现象”。南开大学刘士聪教授曾这样评价奈达:奈达的观点,你可以同意,也可以不同意,但是奈达的名字你不可能不知道(林克难,2012:81)。然而,奈达及其翻译理论在中国学术界和社会的接受与影响,随着时代变迁与社会发展也在发生微妙变化。如何更加准确把握“奈达现象”传承流变的过程,厘清奈达翻译理论在我国发展的历史轨迹,有必要对奈达及其翻译理论在中国的接

受进行一番探究,以揭示奈达及其翻译理论在中国得到广泛接受的主要原因,从而为中国大量接受西方翻译理论的现象提供分析方法。 二、奈达翻译理论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据知网检索,国内期刊上发表的第一篇关于奈达及其翻译理论的文章是郑南渡刊载于《语言学动态》1979年第2期上的《奈达》(郑南渡,1979:44)。距其代表性著作《翻译的科学探索》(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on)问世已有15年之久。但随后直至1986年以前,国内发表的关于奈达及其翻译理论的文章每年也只有两三篇,至2005年突破百篇,2012年达至374篇,创下历史之最。 笔者于2014年3月20日以“奈达”为主题并含“翻译”在中国知网进行检索,以下为各个时期奈达及其翻译理论在国内的研究数量、年度统计、文献分布及所依理论。 (一)研究数量分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译界对国外翻译理论的引介与吸收有了较大的发展与变化,融合了更多的西方翻译理论与思维元素。为便于文献梳理及分析,奈达及其翻译理论在国内的传播与发展可分为前后两个阶段:从1979到1999年头21年的平缓期(共发表论文148篇)和从2000到2013年后14年的上升期(共发表论文2540篇)。如图1所示,从论文年度发表数来看,在平缓期内,1980年出现空缺,1979至1986年每年发表的论文也只有两三篇,共计14篇,表

初中英语音标发音表及发音规则教学内容

初中英语国际标准音标练习 元音12个单元音 长元音[i:][][][u:][a:] 短元音[i][][][u][][e][] 8个双元音[ai][ei][i][i][][u][][au] 辅音 10 对 清辅 音 [p][t][k][f][s][][ ∫] [][tr][ts]浊辅 音 [b][d][g][v][z][][ ] [][dr][dz] 3个鼻音[m][n][] 3个似拼音[h][r][l] 2个半元音[w][j] /i:/ bee/bi:/ feet/fi:t/ keep/ki:p/ key/ki:/ team/ti:m/ meet/mi:t/ /i/it /it/ big/big/ city/siti/ give/giv/ sick/sik/ /a:/ laugh/la:f/ glass/gla:s/ half/ha:f/ farm/fa:m/ park/pa:k/ / ? / must/m?st/ does/d?z/ money/′m?ni/ ugly/′?gli/ come/k?m/ / ?:/ horse/h?: s/ saw/s?:/ corn/k?:n/ course/k?:s/ salt/s?:t/ / ? / dog/d?g/ pot/p?t/ cost/k?st/ what/w?t/ honest/′?nist/ /u:/ food/fu:d/ moon/mu:n/ rule/ru:l/ loose/lu:s/ noon/nu:n/ /u/ book/buk/ put/put/ good/gud/ would/wud/ could/kud/ /?:/ nurse/n?:s/ bird/b?:d/ burn/b?:n/ turn/t?:n/ girl/g?:l/ /? / better/bet?/ never/nev?/ worker/w?:k?/ welcome/welk?m/ /e/ get/get/ best/best/ text/tekst/ help/help/ /?/fat/f?t/ have/h?v/ cat/k?t/ back/b?k/ hat/h?t/ /ei/ may/mei/ name/neim/ game/geim/ eight/eit/ age/eid?/

初中英语音标发音表及发音规则

初中英语音标发音表及发音规则

一、英语音标发音表 英语国际音标共48个音素,其中元音音素20个,辅音音素28个。

[u:]字母组合 oo o u--food moon room gloom broom doom goose tooth shoe do two true truth blue full prude [u]字母组合 oo ou u o--look good foot book wood should could put full bull pull push woman wolf [ei]发音字母 a ay ea ai ey--name cake late gate plane April play say may way great break rain paint plain they grey [ai]发音字母 i y--bike fine find die nine light night high my try fly eye [au]字母组合 ou ow--house out flour ground account count sound loud around mouse flower down now cow how town []发音字母 o ow oa--home cold go no phone host ghost know low below grow blow show flow boat coat goal [i]字母组合 eer ear--beer deerear near here fierce idea []字母组合ear air ere--pear bear chair air fair there where care [u]字母组合our ower--hour tour flower shower [t] tree two ten ton town twenty city [d] door dull desk dose do dog dictionary [k] king kite key look cook book kitchen sky [g] girl good goal goat grade long language [m] man make moon morning move come comb [n] pen ten nine fine night noon moon clean [] uncle bank English think thank junk sing king morning [l] long land lend lord fly flag black world cold could goal soul

初中英语音标发音表及发音规则

初中英语国际标准音标练习 /i:/ bee/bi:/ feet/fi:t/ keep/ki:p/ key/ki:/ team/ti:m/ meet/mi:" /i/it /it/ big/big∣/ city/siti/give/giv/sick/sik/ /a:/laugh/la:f/glass/gla:s/half/ha:f/farm/fa:m/park/pa:k/ / ? /must/m?st/does/d?z/mon ey∕' m?ni∕ ugly/gl? come/k?m/ salt/s?:t/ / ?:/horse/h? s/saw/s?:/cor n/k?:n/COUrSe/k?: s/ / ? / dog/d?g/ pot/p?t/ cost/k?st/ what/w?t/ honest/ nis? /u:/ food/fu:d/ moon/mu:n/ rule/ru:l/ IooSe/lu:s/ noon/nu:n/ IUl book/buk/ put/put/ good/gud/ would/wud/ could/kud/ /?:/ nurse/n?:s/ bird/b?d/ burn/b?: n/ turn/t?: n/ girl/g?l/ /? / better/bet?/ n ever/neV?/ WOrker/w?k?/ WelCOme/welk?m/ Iel get/get/ best/best/ text/tekst/ help/help/ /?/ fat/f?t/ have/h?v/ cat/k?t/ back/b?k/ hat/h?t/ /ei/ may/mei/ name/neim∕ game/geim/ eight/eit/ age/eid?/

奈达翻译理论动态功能对等的新认识

To Equivalence and Beyond: Reflections on the Significance of Eugene A. Nida for Bible Translating1 Kenneth A. Cherney, Jr. It’s been said, and it may be true, that there are two kinds of people—those who divide people into two kinds and those who don’t. Similarly, there are two approaches to Bible translation—approaches that divide translations into two kinds and those that refuse. The parade example of the former is Jerome’s claim that a translator’s options are finally only two: “word-for-word” or “sense-for-sense.”2 Regardless of whether he intended to, Jerome set the entire conversation about Bible translating on a course from which it would not deviate for more than fifteen hundred years; and some observers in the field of translation studies have come to view Jerome’s “either/or” as an unhelpful rut from which the field has begun to extricate itself only recently and with difficulty. Another familiar dichotomy is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formal correspondence” translating on one hand and “dynamic equivalence” (more properly “functional equivalence,” on which see below) on the other. The distinction arose via the work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figure in the modern history of Bible translating: Eugene Albert Nida (1914-2011). It is impossible to imagine the current state of the field of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especially Bible translating, without Nida. Not only is he the unquestioned pioneer of modern, so-called “meaning-based” translating;3 he may be more responsible than any other individual for putting Bibles in the hands of people around the world that they can read and understand. 1 This article includes material from the author’s doctoral thesis (still in progress), “Allusion as Translation Problem: Portuguese Versions of Second Isaiah as Test Case” (Stellenbosch University, Drs. Christo Van der Merwe and Hendrik Bosman, promoters). 2 Jerome, “Letter to Pammachius,” in Lawrence Venuti, ed., The Translation Studies Reader, 2nd ed. (NY and London: Routledge, 2004), p. 23. 3 Nigel Statham, "Nida and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 Evolution of a Concept, Some Problems, and Some Possible Ways Forward," Bible Translator 56, no. 1 (2005), p. 39.

英语英标读音大全

英语英标读音

oo音标读音 将其分为以结尾和非tdk结尾,所有非tdk结尾都读长音/u:/,除wool(羊毛)与以room结尾发/u/,例:bedroom,dining-room,bathroom 口诀:k,d之前都发短,foot,food恰相反(foot为短,food为长). 血与水灾特殊看,屋子后面寻短见. 面条太长扯不断,其他长音最常见. k /u/ book,look,brook,cook,took,hook t/d /u/ foot,stood,wood,good

t/d /u:/food,mood,boot,root,shoot t/d / /flood,blood读音同but,bus 非t/d/k /u:/ moon,noon,tool,school,spoon,too,loo,fool,pool,room 长音/ i:/ 和短音/ i /的读法

总结:读长音/ i:/ 的情况e ee (注:ee在重读音节发/i:/ ,在非重读时发短音/i/,如coffee) ea

总结:读短音/ i / 的情况 音标[i?]音的发音规则 通常情况下,元音字母在重读开音节中都发字母本身的音,所以字母e 在重读开音节中发/i?/,例如: h e ?[hi?]?他 m e ?[mi?]?我 b e ?[bi?]? 是 此外字母组合ee,ea,ie,ei 在重读音节中都可以发/i?/,例如: y i e (非重读音) a

字母e在非重读音节发/,例如: 音标[e]音的发音规则 1、常发这个元音的有:字母"e"和字母组合"ea"。 2、.字母"a"和字母组合"ai、ay、ei、ie、ue"等也可发这个音,但出现较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