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语文中考一模试题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语文中考一模试题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语文中考一模试题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语文中考一模试题

2015年南京市江宁区语文中考一模试题语文2015.04

一(27分)

1.用诗文原句填空。(10分)

(1)蒹葭苍苍,▲ 。(《诗经?秦风》)

(2)海日生残夜,▲。(王湾《次北固山下》)

(3)此夜曲中闻折柳,▲。(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4)▲,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5)忽如一夜春风来,▲。(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6)苔痕上阶绿,▲。(刘禹锡《陋室铭》)

(7)▲,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晏殊《破阵子》)

(8)小荷才露尖尖角,▲。(杨万里《小池》)

(9)连续两年,“全民阅读”引起关注。我们不仅要爱读书、读好书,还要善读书,要将“学”与“思”结合起来,正如《<论语>十则》里所说:“▲,▲。”

2.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1)悄.▲然(2)恪.▲尽职守(3)xī▲微(4)冥思xiá▲想

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南京鸡鸣寺路的樱花,争相盛放,随风摇曳,缤纷浪漫,路人忍俊不

...禁.地驻足欣赏。

B.国足在亚洲杯小组赛中八面玲珑

....,连胜三场,打出了球队精神,也唤回了国人信心。

C.文明的气质应该是朴素自然的,我们不能因为给别人让座了就莫衷一是

....,期待赞扬。

D.瑞典将关闭孔子学院,这让我们不得不思考,传播中国的文化是不是也要因地制宜

....。

班级开展“我眼中的中国画”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字与画】字画同源

4.梓康同学搜集了下面材料,发现汉字中有“中国画”,他想向班级同学简要介绍他所搜集到的汉字,你认为

下列选项中最适合

...的是(▲)(2分)

材料:中国文字源于象形,这种“形”其实就是一种画。如,2014年年度汉字“法”。金文中的“法”()字,是一个来自古代现实生活的会意字:右边是一头“水牛”的象形,左边的上部是一个由象形“大”(表示人)和象形“口”(表示地穴)构成的“去”字,下部则是“水”的象形描摹。几种形的会意,表示人效法水牛游泳。古文的“法”字省掉了“水牛”,篆书承接金文,只做了构形上的调整。

A.大家好!“法”字是由象形的“水牛”“人”“地穴”“水”构成的会意,是一幅画,意为人效法水牛游泳。

B.大家注意听,认真点!中国文字最早源于象形,这种“象形”其实就是一种画,如汉字中的“法”。

C.大家好!古文中的“法”字是一幅画,它省掉了“水牛”,篆书承接金文,只做了构形上的调整。

D.汉字“法”是一个象形字,是一幅画。几种象形“水牛”“人”“地穴”“水”,表示人们效法水牛在游泳。

【诗与画】诗情画意

5.下面是卓远同学的发言稿,请发挥想象,仿照画线句的特点,将文稿补充完整。(2分)

人们常说“诗情画意”,就是说,诗要有画情。如王维的《使至塞上》中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你看:

大漠孤烟直——一片无垠的沙漠宛如广袤的宇宙,没有边际;一缕青色的孤烟如坚挺的竹柱,直插霄汉。

长河落日圆——▲

【文与画】文画同心

6.羊年伊始,庆雯同学在网上找了一幅《大吉羊图》(见下图)并有两个发现。请阅

读后完成下面题目。(7分)

发现一:此幅画命名为“大吉羊图”是因为“羊”通“祥”,“羊”有“吉祥、

祥和”之意。

发现二:很多画家在做完画后都要在画里题“文”,“文”既指字体,又指题字

的内容。“文”与画所表达的意思要尽量相匹配,这就是“文画同心”。

(1)请用说明性的语言介绍图画内容。(2分)

(2)下列对《大吉羊图》所表达的意思、图中的字体以及该字体特点的判断,依次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对羊儿的喜爱篆书遒劲

B.对善美的渴望行书娟秀

C.对吉祥的追求隶书端庄

D.对祥和的追求楷书飘逸

(3)请用正楷字或行楷字将“大吉羊图”四个字抄在下面的田字格内。(3分)

▲▲▲▲

二(39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7—12题。(15分)

【古诗阅读】

春光好

〔五代〕欧阳炯

天初暖,日初长,好春光。万汇此时皆得意,竞芬芳。笋迸苔钱嫩绿,花偎雪坞①浓香。谁把金丝②裁剪却,挂斜阳?

[注释]①雪坞:背阳处没有消融的雪坡。②金丝:喻指柳条。

7.词的上片,一个“竞”字生动地写出了花儿的勃勃生机;词的下片,一个“▲”字形象地表现了花儿的羞羞答

答。(1分)

8.“谁把金丝裁剪却,挂斜阳?”这一句颇为后人称道,试做分析。(3分)

【古文阅读】

雷震

〔宋〕沈括

内侍①李舜举家曾为.暴雷所震。其堂之西室雷火自窗间出赫然出檐。人以为堂屋已焚,皆出避之。及.雷止,其舍宛②然,墙壁窗纸皆黔③。有一木格,其中杂贮诸器,其漆器银扣者,银悉.熔流在地,漆器曾不焦灼。有一宝刀,极坚钢,就刀室中熔为汁,而室亦俨然。人必谓火当先焚草木,然后流金石。今乃金石皆铄④,而草木无一毁者,非人情所测也!佛书言“龙火得水而炽⑤,人火得水而灭”,此理信.然。人但知人境中事耳,人境之外,事有何限?欲以区区世智情识,穷测至理,不其难哉!

(选自《梦溪笔谈》)[注释] ①内侍:官名。②宛: 真切。③黔:黑色。④铄:熔化。⑤炽:火旺,引申为旺盛、强盛。

9.用斜线(/)为画曲线的句子标出两处

..停顿。(2分)

其堂之西室雷火自窗间出赫然出檐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1)内侍李舜举家曾为.暴雷所震▲(2)及.雷止▲

(3)银悉.熔流在地▲(4)此理信.然▲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

人但知人境中事耳,人境之外,事有何限?

12.“非人情所测也”中“人情”指▲,“不其难哉”,“难”在▲。

(结合文章内容,分别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3—16题。(11分)

有才不能任性

陈鲁民

少年得志的编剧于正,这一回跌了个大跟头。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在二零一四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对琼瑶起诉于正等侵权案进行宣判,于正被判公开道歉,被告停止对《宫锁连城》的复制、传播和发行,被告共计赔偿五百万元。这让我突然想起一句流行语:“有钱也不能任性。”这句话已成为大家基本共识,那么“有才”能不能任性呢?答案也是否定的,于正的马失前蹄就是最好例证。

“才”是极其稀缺宝贵的,用才就像跳高,正常时可以上下翻飞,摘金拿银,失衡时则会摔得很重。所以,有才一定要珍惜,要用好。否则,有才不用是暴殄天物,用才来做坏事就会增加破坏力。而现实生活中,有才的人一般都是有个性的,或桀骜不驯,或恃才傲物……这其实就是任性的意思。

古往今来,那些吃亏的才子,追根究底,多多少少都与任性有关。西晋才子嵇康,广闻博识,多才多艺,却豪放不羁,目中无人,当朝大臣钟会慕名前来拜访,他爱答不理,连起身招呼都不打,只顾自己打铁,这就得罪了钟会,为其诬陷,被司马昭处死。编剧于正的任性,不仅使他付出巨额经济赔偿,而且多年英名毁之一旦,今后在编剧圈里很难再混下去了,正所谓“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同样是才子、编剧的宁财神,则因为随心所欲,不计后果,被警方拘留十五天,虽还算不上身败名裂,但名声受损,事业受挫是肯定免不了的。

所以,任性使气,自命不凡、不听劝告、一意孤行,早晚会有吃亏的一天。而且,“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本来就容易才高见嫉,有很多人对才子羡慕嫉妒恨,你再不检点,被人拿了把柄,才子倒台,扔砖头、看热闹的人会更多。

但,倘若才用得法,用以正途,则会起到巨大作用。被世人称为“力学之父”的牛顿,20多岁就创立了微积分,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但他并没有自命不凡,也没有把功劳全归于自己,因此更受世人的尊重。孙叔敖面对吊问者,没有怪罪,反而谦虚待见,终获得宝贵的意见。

人才难得,得人才者得天下,全社会都要爱才、敬才、用才;才子则要自爱、自重、自律,低调做人,谨慎行事,万万不能任性妄为。毕竟,人才的价值就在于他善用自己过人的才华成就一番事业。

(选自《天津日报》2015年3月28日,有删改)13.文章开头从“少年得志的编剧于正”说起,有何用意?(2分)

14.下列事实论据能证明本文中心论点的一项是(▲)(2分)

A.恃才放旷的杨修,成为刀下亡魂。

B.豪放不羁的李白,成为了一代“诗仙”。

C.平凡庸俗的刘禅,成为亡国之君。

D.高调的奥本海默,成为“原子弹之父”。

15.阅读文章,回答下列问题。(4分)

(1)第二段的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2分)

(2)第五段能否删除?为什么?(2分)

16.从全文看,作者认为“有才不能任性”的原因有哪些?(3分)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7—20题。(13分)

湮没在岁月中的读书时光

顾晓蕊

踏上海岛,世界更安静了。沿着石子铺成的小路往前走,看到爬墙虎掩映着的绿房子,房前有一大片花圃,这就是我成长的故园。那一年我13岁,坐在花间的小石凳上,捧着一本《红楼梦》,从午后读到黄昏。

记不清是从何时起,到了周末,我坐在园子里,享受静静流淌的阅读时光。

园中读的自然是闲书,好在母亲从不认为闲书是“无用的书”。母亲年轻时家里穷,没上过几年学,这成了她的一桩憾事,也因此认为读书是第一等好事。每每看到我读书,她的目光

里就隐隐地闪着光,恍若看到希望。

..

那个年代,课外书不多,偶尔买回一本,我便视作珍宝。这本《红楼梦》是我一个好朋友父亲从外地买回来的,看到它我眼前猛地一亮,跟好朋友商量了许久,她才勉强答应借给我看一周。

我正看得起劲,听见母亲隔窗喊道:“该吃饭了。”我站起身舒展舒展腰,远远地看到我的好朋友朝我家过来,赶紧把拿着书的手背到身后。

“说好的,我来取书了。”她走到我跟前并硬声说道,果然是来催我还书的。

我刚想开口说话,喉咙里像伸出一只手,把到嘴边的话摁了回去。沉默片刻后,我突然结结巴巴地说:“书……不小心丢了。”她呆住了,脸上露出比哭还要难看的神情。

“当心蜜蜂。”慌乱中我随手一指,她扭身看去,我趁机把书藏在花叶间。随即跑上前去,把她拖进屋,我拿出一堆零食,说:“送给你,算我向你道歉。”

哄走了她,我正暗自得意,身后传来一声低吼:“把书拿出来。”母亲的目光

紧紧盯着我。

..

“窃书不为偷。”我为自己辩驳。

母亲瞪大眼睛喝道:“读书的目的,是为了学会做人,你怎么连这都不懂呢?”第一次见母亲生这么大的气,我很羞愧,将头低了下去。

我把书还给了好朋友,后来搬家的时候,她又送给我留作纪念,我一直珍藏至今,这本《红楼梦》开启了我的阅读之门。

上高中的时候,离家很远,我只好住校。繁重的学习之余,让我喘不过气来。但我还是抽空阅读,尤其爱读诗歌。每一首小诗,都如清晨的露珠般清澈美好,滴落在我的心间,让烦躁的心变得很宁静。

上班以后,变得很忙碌,但在空闲时,我尤爱读散文,那忙碌的生活似乎也放慢了脚步。除了读书,我还尝试写作。最初的几年间,稿件采用的少,被退回的居多。多丽丝·莱辛的话提醒了我:作家不会出自没有书的房子里。

我淘来很多新书,塞满两个书柜。随后的很多年间,一杯茶一卷书,伴我度过宁静的孤独时光。“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倘若哪天没读书,我便会觉得心里空落落的,好似白活了一天。

夜深人静,再次提起笔,心里多了份坦然。那些顺着笔尖淌出的文字,洒落在纸页间,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将稿子一篇篇寄出。意外的是,投出的稿件相继发表了。

又是一个晚上,月光透过窗棂,洒入书房。我坐在桌前,捧起一本书,开启心灵的旅行。从青涩到成熟,读书让我经历一次次的蜕变。那些细碎的读书时光,弥漫在心灵深处,寂静生香。

(选自《知识窗》2014年12期,有删改)17.

18.结合具体内容,按要求答题。(4分)

(1)文中多次出现的自然环境有何相同特点和作用?(2分)

(2)文中两处写到母亲的“目光”,试揣摩母亲当时的心理有何不同。(2分)

A.每每看到我读书,她的目光

里就隐隐地闪着光,恍若看到希望。

..

紧紧盯着我。

B.母亲的目光

..

19.如果把“母亲瞪大眼睛喝道:‘读书的目的,是为了学会做人,你怎么连这都不懂呢?’”改为“母亲喝

道:‘快把书还回去!’”好不好?为什么?(3分)

20.阅读下面材料,完成题目。(4分)

“《朱泽培·加里波第》”,冬妮亚随即纠正他。她接着问:“您喜欢这部书吗?”

“非常喜欢。我已经看完六十八本了。每次领到工钱,我就买五本。加里波第可真了不起!”他赞赏地说,“那才是个英雄呢!我真佩服他。他同敌人打过多少仗,每回都打胜仗。所有的国家他都到过。唉!要

是他现在还活着,我一定去投奔他。他把手艺人都组织起来,他总是为穷人奋斗。”

(1)材料选自名著《▲》,材料中的“我”是▲(填写人名)。(2分)

(2)阅读这则材料,结合上文内容,说说你对读书的认识。(2分)

三(54分)

21.根据要求,完成下面作文修改。(4分)

不贪安逸的燕子

①燕子都有一个非常舒适的家,但它们从不贪图安逸。②每年秋天,不管刮风下雨,燕子的一家总是按时迁徙,飞往南方。春天,不管美丽的南方多么迷人,它们总是和春风一起飞回北方。③为了适应征途中的各种困境,刚孵出的小燕子就开始学习飞行,到秋天启程的时候,因为已经有了飞行的本领,但途中的险恶环境会使大部分雏燕丧失性命。④侥幸活下来的,飞越了万水千山,到达了向往已久的目的地。⑤燕子也是念旧的,当它们飞回的时候,总是寻找过去的住处,好像和那里的一切都有深厚的感情。

(1)文中画线句有语病,请用规定的符号直接在下面的句子上修改。(2分)

因为已经有了飞行的本领,但途中的险恶环境会使大部分雏燕丧失性命。

(2)请结合本文说明的中心,说说文中哪一句话是多余的,为什么?(2分)

22.有你相伴,患难时方显真情;有你相伴,困难时携手共渡;有你相伴,风雨后终见彩虹……

请以“有你相伴”为题写一篇作文。(50分)

要求:(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2)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2015.04

1.(10分)(1)白露为霜(2)江春入旧年(3)何人不起故园情(4)感时花溅泪(5)千树万树梨花开(6)草色入帘青(7)池上碧苔三四点(8) 早有蜻蜓立上头(9)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每空1分,有错、漏、添、倒一处,该空不得分)

2.(4分)(1)qiǎo(2)kè(3)熹(4)遐(每空1分)

3.(2分) D

4.(2分) A

5.(2分)示例:那—条长长的黄河宛如一条飘带,静静蜿蜒到远方;一轮落日如金色的圆盘,缓缓下沉。(句式,1分;有比喻修辞,1分)

6. (7分)(1)(2分)一位女子端坐着目视前方,旁边有一只卧地的羊,图画右上角写着“大吉羊图”四个字。

(2)(2分)C(3)(3分)略(笔锋1分,结构1分,美观度1分)

(一)(15分)

7.(1分)偎

8.(3分)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地写出了柳条映衬斜阳的美景,表达了词人对春天的

喜爱之情。(也可从问句的角度答题。如“运用了问句的形式,写出了词人陶醉于美景之中,

也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9.(2分)其堂之西室/雷火自窗间出/赫然出檐

10.(4分)(1)被(2)等到(3)都(4)确实(每空1分)

11.(3分)人只不过了解人世间的事情罢了,人世间之外,无穷无尽的事理又有何极限?(每句1分)

12.(2分)雷火为害当先焚草木,然后才熔化金石;人世间的知识和情理非常有限,无法去追根究底地测量终极道理。

(2分,每点1分)

参考译文:

内侍李舜举家曾被暴雷所震。他家堂屋的西头房间,有雷火从窗户冒出,赫然蹿出于房檐之上,家里人

以为堂屋已被烧了,都跑出去躲避。及暴雷停止,那间房子却宛然如故,只是墙壁和窗纸都变黑了。屋内有

一个木架,其中杂七杂八地存放着各种器物,那些有银饰的漆器,银饰全都熔化流到了地上,漆器却不见被

烤焦。有一口宝刀,极为刚硬,就在刀鞘里被熔化为铁汁,而刀鞘也俨然完好无损。人们通常必定会认为,

雷火为害当先焚草木,然后才熔化金石;而现在却是金石都被熔化,草木反而无一被毁,这不是人之常情所

能推测的。佛书上说“龙火得水会更炽烈,人火得水则会熄灭”,这话确有道理。人只不过了解人世间的事

情罢了,人世间之外,无穷无尽的事理又有何极限?欲以区区人世间的知识和情理,去追根究底地测量终极

的道理,真是太难了!

13.(2分)引出本文的论点“有才不能任性”,同时也作为一个事实论据证明自己的观点;引起读者的兴趣。

(答出两点即可)

14.(2分)A

15.(4分)(1)(2分)比喻论证。生动形象地论证了“有才一定要珍惜,要用好,不可任性”的观点,使

深奥的道理浅显易懂。(2)(2分)不能删除。第五段从正面论证了“才用得法,用以正途,则会起到巨大作用”,和前文形成了对比,使论证更深入,更严密。

16.(3分)“才”是极其稀缺宝贵的;用才来做坏事会增加破坏力;很多人对才子羡慕嫉妒恨;人才的价值

就在于他善用自己过人的才华成就一番事业。有才不任性最终会获得成功。(回答三点即可,每点1分)

17.(2分)(1)让烦躁的心变得很宁静(2)让忙碌的生活放慢了脚步(每空1分)

18.(4分)(1)(2分)安静渲染了一种安静的读书氛围;强调了安静的环境对读书的作用;烘托了我读书

时安静状态。(特点、作用各1分)(2)(2分)A处母亲的心理:欣慰、满足;B处母亲的心理:生气、责备。(言之成理即可)

19.(3分)不好。原句运用了神态描写和问句形式突出强调了母亲的生气和责备;原句委婉但更具力量,强

调了读书的重要性;引起作者关于读书的思考。(每点1分)

20.(4分)(1)(2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保尔(或“保尔·柯察金”)(每空1分)(2)(2分)读书能改变

一个人。(或“读书可以带给我们精神力量”,言之成理即可)

21.(4分)

(1)(2分)

(2)(2

“念旧”的特点。

22.(50分)参照南京市中考作文评分标准。(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