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济博弈论》试卷B

《经济博弈论》试卷B

《经济博弈论》试卷B
《经济博弈论》试卷B

2007/2008第二学期《经济博弈论》课程考核试卷B 一、(16%)找出下列盈利矩阵所表示的博弈的所有纳什均衡(包括混合策略)。

博弈方2

博弈方

1

L C R T

M

B

二、(28%)判断下列表述是否正确,并作简单讨论:

(1)囚徒的困境博弈中两个囚徒之所以会处于困境,无法得到较理想的结果,是因为两囚徒都不在乎坐牢时间长短本身,只在乎不能比对方坐牢的时间更长。

(2)上策均衡一定是帕累托最优的均衡。

(3)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分析的基本方法也是逆推归纳法。

(4)静态贝叶斯博弈中之所以博弈方需要针对自己的所有可能类型都设定行为选择,而不是只针对实际类型设定行为选择,是因为能够迷惑其他博弈方,从而可以获得对自己更有利的均衡。

三、(16%)两次重复下列得益矩阵所表示的两人静态博弈。如果你是博弈方1,你会

采用怎样的策略?为什么?

博弈方2

博弈方

1

A B C 上

四、(20%)三寡头市场需求函数

Q

P-

=100,其中Q是三个厂商的产量之和,并且已知三个厂商都有常数边际成本2而无固定成本。如果厂商1先决定产量,厂商2与厂商3根据厂商1的产量同时决策,问他们各自的产量和利润是多

五、 (20%)两户居民同时决定是否维护某合用的设施。如果只要有一户人家维护,两

户人家就都能得到1单位好处;没有人维护则两户人家均没有好处。设两户人家维护的

成本不同,分别为1c 和2c 。

(1)如果假设1c 和2c 分别是0.1和0.5,该博弈的纳什均衡是什么?博弈结果会如何? (2)如果假设1c 和2c 都是独立均匀分布在[0,1]上的随机变量,真实水平只有每户人

家自己知道,该博弈的贝叶斯纳什均衡是什么?

品牌管理试卷五

品牌管理 试卷五 (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1-15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消费者对广告、服务、感觉、消费体验、公关、销售渠道等方面的综合反应,透过品牌而产生的所有联想被称为 A.品牌定位 B.品牌识别 C.品牌传播 D.品牌联想 2、根据斯坦纳模型,关于品牌商品价格、利润、市场渗透与广告数量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品牌商品的出厂价格随着广告数量增多而降低 B.品牌商品的零售价格随着广告数量增多而降低 C.品牌商品的零售商利润随着广告数量增多而增多 D.品牌商品的市场渗透程度随着广告数量增多而降低 3、如果生产企业的品牌商品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消费者就会向零售商表示出对该品牌商品的需求,或者直接要求零售商出售这种品类商品,这一现象被称为 A.消费惯性 B.延期效应 C.拉动效应 D.品牌延伸 4、依据品牌向消费者提供的其他品牌无法提供的、独一无二的利益点进行定位,指的是品牌定位中的 A.属性基点 B.档次基点

https://www.doczj.com/doc/5f14355331.html,P基点 D.认知基点 5、发掘与利用具有突破性与亲和力的形象点,传达具有巨大需求规模的差异化市场概念的定位方法被称为 A.阶梯定位法 B.扩散定位法 C.点证定位法 D.强势定位法 6、品牌标志设计所要依据的最基本原则是 A.识别独特原则 B.造型简练原则 C.时代延伸原则 D.暗示功能原则 7、“P&G”等品牌名称不会让消费者仅通过品牌名称而产生直接的品牌联想,这种品牌名称称为 A.明喻式名称 B.隐喻式名称 C.空瓶式名称 D.象征式名称 8、根据3-D营销模型,品牌价值不应局限于产品的有形属性,还应该关注 A.品牌的联想 B.顾客整体体验 C.品牌的营销 D.顾客的忠诚度 9、当品牌的价格较高、需要演示说明、客户需求异质化并且产品购买频率较小时,企业在品牌营销推广手段应注重运用 A.广告 B.销售促进 C.人员促销 D.公关与宣传

《经济博弈论》期末考试复习

《经济博弈论》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第一章导论 1.博弈的概念: 博弈即一些个人、队组或其他组织,面对一定的环境条件,在一定的规则下,同时或先后,一次或多次,从各自允许选择的行为或策略中进行选择并加以实施,并从中各自取得相应结果的过程。它包括四个要素:参与者,策略,次序和得益。 2.一个博弈的构成要素: 博弈模型有下列要素:(1)博弈方。即博弈中决策并承但结果的参与者.包括个人或组织等:(2)策略。即博弈方决策、选择的内容,包括行为取舍、经济活动水平或多种行为的特定组合等。各博弈方的策略选择范围称策略空间。每个博弈方各选一个策略构成一个策略组合。(3)进行博弈的次序:次序不同一般就是不同的博弈,即使博弈的其他方面都相同。(4)得益。各策略组合对应的各博弈方获得的数值结果,可以是经济利益,也可以是非经济利益折算的效用等。 3.合作博弈和非合作博弈的区别: 合作博弈:允许存在有约束力协议的博弈;非合作博弈:不允许存在有约束力协议的博弈。主要区别:人们的行为互相作用时,当事人能否达成一个具有约束力的协议。 假设博弈方是两个寡头企业,如果他们之间达成一个协议,联合最大化垄断利润,并且各自按这个协议生产,就是合作博弈。 如果达不成协议,或不遵守协议,每个企业都只选择自己的最优产品(价格),则是非合作博弈。 合作博弈:团体理性(效率高,公正,公平) 非合作博弈:个人理性,个人最优决策(可能有效率,可能无效率) 4.完全理性和有限理性: 完全理性:有完美的分析判断能力和不会犯选择行为的错误。 有限理性:博弈方的判断选择能力有缺陷。 区分两者的重要性在于如果决策者是有限理性的,那么他们的策略行为和博弈结果通常与在博弈方有完全理想假设的基础上的预测有很大差距,以完全理性为基础的博弈分析可能会失效。所以不能简单地假设各博弈方都完全理性。 5.个体理性和集体理性: 个体理性:以个体利益最大为目标;集体理性:追求集体利益最大化。 第一章课后题:2、4、5 2.设定一个博弈模型必须确定哪几个方面? 设定一个博弈必须确定的方面包括:(1)博弈方,即博弈中进行决策并承担结果的参与者;(2)策略(空间),即博弈方选择的内容,可以是方向、取舍选择,也可以是连续的数量水平等;(3)得益或得益函数,即博弈方行为、策略选择的相应后果、结果,必须是数量或者能够折算成数量;(4)博弈次序,即博弈方行为、选择的先后次序或者重复次数等;(5)信息结构,即博弈方相互对其他博弈方行为或最终利益

论经济博弈论

论经济博弈论 “博弈即一些个人、对组或其他组织,面对一定的环境条件,在一定的规则下,同时或先后,一次或多次,从各自允许选择的行为或策略中进行选择并加以实施,各自取得相应结果的过程。”博弈由英文“game”翻译过来,过去每每听到博弈一词.都觉得这是一个高深莫测、充满神秘色彩的领域,如今通过了系统的学习,才终于可以对“博弈”有一些粗浅的理解。博弈论的英文名称为Gm,ne Theory,也翻译为对策论、游戏论。作为一门现代学科体系,博弈论早在半个世纪以前就已经出现,但长期以来并没有受到足够重视,除了少数博弈论专家以外,很少有人知道它。可是,近年来却受到高度的重视和青睐。1994 年三位致力于博弈论基础理论研究的经济学家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使得博弈论作为重要的经济学分支学科的地位和作用得到了最具权威性的肯定。此后199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又由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家莫里斯和维克瑞获得,这进一步肯定了博弈论在经济学中的重要地位,同时也从一个侧面体现出博弈理论已经渡过了成长期,步人了成熟期。 一、博弈论的发展进程 博弈论思想虽然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作为一门系统的学科来说还相当的年轻。近代以来,在学术研究的过程中许多学者逐渐认识到了博弈论的重要作用,对博弈理论进行了探索研究。一般认为,对于博弈理论的最早研究可以追溯到18世纪初。瓦德格拉夫(W aldegrave)在1713年提出了两人博弈的极小化极大混合策略解。古诺(Coumot)和波特兰德(Bertrand)分别在1838年和1883年提出了博弈论最经典的模型,两位学者分别从产茸决策和价格决策分析垄断的双寡头竞争模型,确定了在竞争之下各自的最优反应函数。但是作为一种理论来说,1944年,冯·诺依曼(VonNeumann)和奥·摩根斯坦(Morgenstem)合著了《博弈论与经济行为》在总结了以往关于博弈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博弈论的概念术语、一般框架和表述方法,提较系统的博弈理论,因此这被认为是博弈理论初步形成的标志。50年代初,纳什(J.Nash)的两篇非合作博弈论奠基性论文发表之后。博弈论飞速发展。作为博弈论的一部分,非合作博弈比合作博弈的发展更加迅速,在经济学等其他学科中的应用也更为广泛。提起博弈论,现在差不多总是指非合作博弈论。50年代以来,纳什(Nash)、泽尔腾(Sehen)、海萨尼(Harsanyi)等人是

品牌管理试卷及答案

三、判断题 1.品牌就是商标,商标就是品牌。(错) 2.在现代市场经济下,制造商品牌和中间商品牌会产生激烈的竞争。(对) 3.品牌向下延伸有利于提升品牌形象。(错) 4.中间商品牌和制造商品牌在品牌竞争中各有优势。(对) 5.商标是企业中一种重要的资源,一经登记注册后,就受到法律保护,具有排他性。(对) 6.高度的品牌资产为公司带来竞争优势。(对) 7.统一品牌名称的好处是节省费用。(对) 8.个别品牌名称的好处是节省费用。(错) 9.品牌的实质是卖者对交付给买方的产品特征、利益和服务的一贯性的承诺。(对) 10.品牌资产通过为消费者和企业提供服务来体现其价值。(错) 11.“联想计算机”中的“联想”二字是品牌名称。(对) 12.品牌资产常常在利用中增值。(对) 13.品牌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品牌资产投资和利用效果的好坏。(对) 14.品牌设计雷同,将有助于提高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错) 15.品牌竞争力强的产品一般所需要营销成本比较高,它需要多做广告来提高自己的知名度。(错)四、名词解释 1.品牌:品牌是用以识别某个销售者或某群销售者的产品或服务,并使之与竞争对手的产品或服务区别开来的商业名称及标志,通常由文字、标记、符号、图案和颜色等要素或这些要素的组合构成。 2.品牌资产:品牌资产是与某一特定的品牌紧密联系着,超过商品或服务本身利益以外,通过为消费者和企业提供附加利益来体现的价值。 3.商标专有权:商标专用权也称商标独占使用权,是指品牌经政府有关主管部门核准后企业独立享有的使用权。 4.驰名商标:驰名商标是指市场上享有较高声誉并为相关公众所熟知的注册商标。 5.家族品牌:指企业对其生产的同类产品(甚至全部产品)只使用一种品牌。 6.个别品牌:指企业对其所生产的不同产品使用不同的品牌(甚至是一品一牌)。 7.特许品牌:将品牌以签订特许协议的方式转让给其他企业使用。

(完整)品牌管理期末试卷

(完整)品牌管理期末试卷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品牌管理期末试卷)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品牌管理期末试卷的全部内容。

《品牌管理》期末考试 第一章(共29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4分) 1、美国西北大学教授菲利普?科特勒指出:“品牌是一种,或是它们的,其目的是籍以辨认某个销售者或某群销售者的 ,并使之同的产品和劳务区别开来”。 答案:名称、名词、标记、符号或设计;组合运用;产品或劳务;竞争者 二、选择题(包括单选题和多选题,每题2分) 1.长虹电视重的“长虹”二字是()。答案:B A招牌 B品牌名称 C品牌标志 D都不是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 1、请简述学者们对“品牌”内涵的三点共识。 答案:尽管品牌的定义各有不同,但可以发现学者们对“品牌"内涵的共识: (1)品牌是企业利用一种名称、名词、标记、符号和设计或它们的组合,以将自己的产品和劳务与竞争对手的产品和劳务区别开来。 (2)品牌是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概念,品牌的价值,体现在消费者对品牌的情感认知中,体现在品牌能为消费者带来新的价值和利益上。 (3)品牌具有独特的个性,附加和象征着特定的文化,便于消费者识别,能给消费者带来特定的属性,并通过属性和文化传递给消费者某种利益和价值,从而使消费者的个性在品牌个性中得到认同。(民族文化品牌全聚德的个性特征:中国特色、京味儿特色。) 2、请简述Zeithaml(1991)的“顾客感知价值”理论. 答案:即将顾客价值界定为感知价值,是“感知利得与感知利失之间的权衡"。 3、请简述菲利普·科特勒的“顾客让渡价值"理论 答案:“顾客让渡价值是顾客获得的总价值(产品、服务、人员、形象)与总成本(货币、时间、精神、体力)之间的差额”。 五、论述题(每题8分,共8分) 1、品牌如何分类,请分别根据品牌的市场地位、在市场上存在的时间、营销区域、品牌属性和品牌之间的关联来分别论述,并尝试举例说明。 答案:从品牌产品的市场地位来看,品牌可以分为领导品牌、强势品牌和弱势品牌三种类型。按品牌在市场上存在的时间的长短来分类,品牌可分为“老字号”品牌和新品牌。 按品牌所运营的区域和发展的趋势,品牌可分为地方品牌、国家品牌和国际(世界)品牌. 按品牌的属性,品牌可分为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 按品牌之间的关联,品牌可分为主品牌和亚品牌。 第二章(共27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分) 1.、经销商品牌战略的实施方式有和两种。答案:委托生产商制造;自设生产基地。

品牌管理全套试卷含答案.docx

试卷一 一、单选题 1、品牌内涵变化的第一阶段是()。 A、标识阶段 B、标识、传播和象征阶段 C、品牌资产阶段 D、品牌体验阶段 2、将品牌划分为地方品牌、国家品牌、国际品牌等是根据()不同来划分的。 A、品牌主体 B、品牌产品生产经营所属环节 C、品牌市场占有空间范围 D、品牌自主性 3、劳力士“高贵、成就、完美、优雅”的定位属于()。 A、档次定位 B、差异化定位 C、经营理念定位 D、情感定位 4、消费者在想起品牌时能够回想起的唯一品牌指的是品牌知名度中的()。 A、品牌认知 B、品牌首选 C、品牌主导 D、品牌回想 5、品牌的产品识别的核心要素是()。 A、产品属性 B、产品品质 / 价值 C、产品用途 D、产品范围 6、“长安福特”品牌属于()。 A、合作品牌 B、中间商品牌 C、多品牌 D、新品牌 7、在下列品牌要素中,稳定性最强的是()。 A、品牌标志 B、品牌口号 C、品牌名称 D、品牌标志物 8、护肤品品牌兰蔻的命名方式属于()。 A、以姓氏人名命名 B、自创命名 C、以地域命名 D、以物名命名 9、下列对于电视广告描述错误的是()。 A、适宜做企业形象宣传广告 B、成本低廉、延续时间长 C、形象生动、感染力较强 D、市场反应快,娱乐性强

10、将原产品的品牌名称毫无变动的运用到延伸产品上的延伸被称为()。 A、单一品牌延伸 B、亲族品牌延伸 C、主副品牌延伸 D、以上都属于 11、被称为“沉默的推销员”是是品牌的()。 A、名称 B、广告 C、包装 D、图案 12、下列造成的品牌危机原因中,不属于品牌策略因素的是()。 A、盲目延伸 B、定位失误 C、产品无差异化 D、产品质量因素 13、世界上最著名的品牌资产评估公司是()。 A、浪涛公司 B、Interbrand(英特品)公司 C、麦肯锡公司 D、美国整体研究公司 14、在品牌国际化战略中,将目标国视为一个完全相同的市场,所有的营销组合要素中,除必要的战术调整外,实行统一化的战略,这样的战略属于()。 A、个别化战略 B、差异化战略 C、本土化战略 D、标准化战略 15、()的出现,使企业管理包括品牌管理由传统的直觉与经验型管理向科学 管理转变,从而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水平。 A、激励 B、职能管理制 C、人性管理 D、品牌经理制 二、多选题 1、品牌的含义可以分为几个层次,包括()。 A、属性C、价值B D 、利益 、文化 E、环境 2、下列属于统一品牌命名的企业有( A、通用电器B C、佳能公司D )。 、宝洁公司、海尔集团

生活中的博弈论试题和答案

1.假设三个人要在纸上写下金额,而且不可以说出来。他们必须在1元到100元之间挑一个整数(包括1和100),所编写数字最小的人则可以得到他所编写的金额。如果有平手的情形,总奖金则由赢的人平分。所以如果A写53元,B写22元,C写30元,则B可以得到22元;如果A写53元,B写22元,C也写22元,则B和C就会各自得到11元,因为他们要平分这22元。在所有人都很理性的情况下,找出这个博弈的合理结果,并给出分析过程。(10分) 答:(1)假设前提是所有人都很理性,那么,对于所有人,每人写100元都能得到最多的钱,但是这样每个人只能分到100元的三分之一,那么此时如果是A,在第一次博弈中为了得到最多的钱,便会写99元。 (2)当A想写99元时,B、C同样作这样的决策,那么此时三个人就只能每人获得33元,进而,又会重复之前的博弈。 (3)直到最后三个人都写了1元,因为三个人都非常的理性,而三个人之间又不够信任,就只能陷入困境,最终每个人只能会得到1块钱的三分之一。 2.你在9个信封里各装了100元,第10个信封里则没有装东西。你把这些信封混在一起,小张随便挑了一个信封打开来看。小李提议让他出一笔钱买下小张所挑选的信封,但他在提出这项建议时,并不知道小张的信封里有没有钱。小张可以接受小李的出价,也可以拒绝并把信封留下来。小李应该出多少钱买小张的信封?请说明理由。(10分)答:(1)如果小张小李都是理性人,那么根据概率方法,小李最多会出90元买信封,所以,小李的出钱范围是1-90元。 (2)而小张知道信封里到底有没有一百块钱,如果信封里有100,那么小李出任意小于100的数,小张都不会同意,在依据小李的出钱范围,小李会出1元。 (3)如果信封里没有100,那么小李出任意小于100的数,小张都会同意,在依据小李的出钱范围,小李出1元才是合理的。 (4)综合而言,无论里面有没有100元,小李都应该出1块钱买信封,如果小张同意,则小李便以1块钱买了一个信封。 3.在经济生活中,经常出现劣币会驱逐良币的现象,比如山寨手机对正规手机造成较大冲击,劣质商品大行其道等,请从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逆向选择)的角度进行解释,并谈谈你对山寨产品和山寨文化的看法。(11分) 答:(1)略 4. 在公共汽车上,两个陌生人可能会为了一个座位争吵,可如果他们认识就会相互谦让;在农村人们之间比较诚恳,一家有事全村人帮忙,可在城市生活的人们比较淡漠。请从博弈论的角度对上述现象进行解释。(12分) 答:(1)从博弈论角度看城市生活的人们之间人口流动比较大,一个人干了坏事,转眼便会消失在人群中,对方难以实施报复,就比如在火车上的东西都很贵一样属于一次博弈,

最新品牌管理试卷六

品牌管理(二) 一、单选题 1、构成品牌资产的核心组成部分是: A 品牌认知度 b 品牌忠诚度c 品牌知名度d 品牌联想 2、科特勒将产品分为5个层次,其中将产品的基本外观归入了: A核心利益层B潜在产品层C期望产品层D一般产品层 3、以消费者熟知的品牌为参照体反衬出本企业品牌的特殊地位与形象的方法是: A细分定位法B阶梯定位法C比附定位法D扩散定位法 4、运用点证定位法确定形象点不需要遵循的原则是: A消费者熟悉且可立即理解B与要传达的概念之间在清晰的联系C约束性与长期性原则D 简洁鲜明,具备冲击力 5、利用两个(或者更多):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的重要变量来衡量消费者对品牌识别或认知的实际情况,并以此作为定位基础的定位技术是: A矩阵图技术B配比图技术C排比图技术D知觉图技术 6、由于竞争对手突出品牌的时代感,紧紧抓住了年轻人的需求心理,致使曾经辉煌一时的“维他奶”不得不将品牌的定位由健康饮料调整为时尚健康饮品,其品牌再定位的原因是:A原有定位属于错误定位B消费者的需求和偏好发生变化C原有定位阻碍企业对新市场的开拓D原有定位削弱了品牌竞争力 7、金正在退出DVD之时,推出“苹果熟了”这一广告语作为整合产品形象的核心。这一广告语采用的表现手法是: A对偶B隐喻C成语变化D双关 8、将品牌由消费者的备选品牌转变成最终的购买品牌,以此作为主要任务的品牌生命周期阶段是: A品牌成熟期B品牌衰退期C品牌成长期D品牌导入期 9、品牌整合营销传播的核心是: A传播战略规划B营销传播手段整合C品牌推广接触点D目标消费群 10、品牌营销推广的首选工具是: A产品与价格B渠道与网络C广告与公关D销售促进与人员推销 11、以提高品牌回忆度为目标的广告是: A口号和歌谣式广告B轻度幻想式广告C好感式广告D证言式广告 12、确立独特的品牌联想的主要实现途径是: A品牌标识B品牌名称C品牌形象D品牌定位 13、乌鲁木齐某科技公司将公司注册地变更为北京,其采用的品牌策略是: A地域形象策略B企业品牌策略C资质标识策略D第三方资源策略 14、在品牌延伸过程中,如果在原产品线上增加与原产品的质量水平不同的新产品,这种延

清华大学经济博弈论期末考试04

经济博弈论(2004年秋季学期)期末测验题答案 注意:请将所有题目的答案写在答题册上,写在本试题页上一律无效。 1. (20 points) Lucy offers to play the following game with Charlie: “Let us show pennies to each other, each choosing either heads or tails. If we both show heads, I pay you $3. If we both show tails, I pay you $1. If the two don’t match, you pay me $2.” Charlie reasons as follows. “The probability of both heads is 1/4, in which case I get $3. The probability of both tails is 1/4, in which case I get $1. The probability of no match is 1/2, and in that case I pay $2. So it is a fair game.” Is he right? If not, (a) why not, and (b) what is Lucy’s expected profit from the game?(game table, 5 points; solutions, 7 points; (a), 4 points; (b), 4 points) (20分)露西提出与查理玩下面的游戏:“让我们互相向对方亮出硬币,每个人可以选择正面或者背面。如果双方亮出的都是正面,我给你3美元。如果双方亮出的是背 面,我给你1美元。如果两枚硬币正背面不同,你给我2美元。”查理做了这样的推理: “两枚硬币都是正面的概率是1/4,如此我得到3美元。都是背面的概率为1/4,如此我 得到1美元。正背面不同的概率为1/2,如此我付出2美元。因此这是一个公平游戏。” 他的想法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a)为什么不正确?(b)露西从游戏中得到的期望 利润是多少?(博弈表5分;解7分;(a)问4分;(b)问4分。) 解答: 该博弈为零和博弈。博弈表如下(5分): CHARLIE Head Tail LUCY Head -3 2 Tail 2 -1 求解博弈。容易看出,该零和博弈没有纯策略纳什均衡。(1分) 只有一个混合策略的纳什均衡为:露西和查理均以3/8的概率出正面,5/8的概率出背面。 (6分) (a)查理的推理不对。因为双方实际(策略性)选择的、出硬币的正背面的概率不同于完 全随机选择的概率(后者正背面概率各为1/2)。查理错误地将一个混合策略的博弈情境当成 了随机选择的“赌博”情境。(4分) (b)露西的期望利润为1/8。(4分)(相应的,查理的期望利润为-1/8,不要求) 2. (20 points) You have to decide whether to invest $100 in a friend’s enterprise, where in a year’s time the money will increase to $130. You have agreed that your friend will then repay you $120, keeping $10 for himself. But instead he may choose to run away with the whole $130. Any of your money that you don’t invest in your friend’s venture, you can invest elsewhere safely at the prevailing rate of interest r, and get $100(1+r) next year. (a) Draw the game tree for this situation and show the rollback equilibrium. (8 points) Next suppose this game is played repeatedly infinitely often. That is, each year you have the

经济博弈论

1、纳什均衡的概念。 对于任一个博弈游戏来讲,一定存在这么一组策略,使得其对于任一个局中人而言都是最好的,如果其它的所有局中人不改变他们的策略的话。 2、非合作博弈与合作博弈的区别。形成合作博弈的两个条件: (1)对联盟来说,整体收益大于其每个成员单独经营时的收益之和。 (2)对联盟内部而言,应存在具有帕累托改进性质的分配规则,即每个成员都能获得比不加入联盟时多一些的收益。 如何保证实现和满足这些条件,这是由合作博弈的本质特点决定的。也就是说,联盟内部成员之问的信息是可以互相交换的,所达成的协议必须强制执行。这些与非合作的策略型博弈中的每个局中人独立决策、没有义务去执行某种共同协议等特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此可以说:形成合作博弈的原因是在某种制度约束下的集体理性战胜了个人理性。 3、解释下列概念:纯策略、混合策略、策略组合、纳什均衡、贝叶斯均衡、反应函数 在完全信息博弈中,如果在每个给定信息下,只能选择一种特定策略,这个策略为纯策略。纯策略是混合策略的特例。 按照一定的概率,从一套“纯策略”中随机选取实际的对策,称为混合策略。混合策略是纯策略在空间上的概率分布,纯策略是混合策略的特例。 策略组合指参与者可能采取的所有行动方案的集合。策略集合必须有两个以上元素,否则,无所谓对策,只是独自决策。 所谓贝叶斯纳什均衡是指这样一组策略组合:在给定自己的特征和其他局中人特征的概率分布的情况下,每个局中人选择策略使自己的期望支付达到最大化,也就是说,没有人有积极性选择其他策略 反应函数,在无限策略的古诺博弈模型中,博弈方的策略有无限多种,因此各个博弈方的最佳对策也有无限种,它们之间往往构成一种连续函数的关系,把这个连续函数称为反应函数。4、解释下列概念:博弈、静态博弈和动态博弈、完全信息博弈和不完全信息博 弈、完美信息动态博弈和不完美信息动态博弈 博弈是指在一定的游戏规则约束下,基于直接相互作用的环境条件,各参与人依靠所掌握的信息,选择各自策略(行动),以实现利益最大化和风险成本最小化的过程。简单说就是人与人之间为了谋取利益而竞争。 静态博弈是指博弈中参与者同时采取行动,或者尽管参与者行动的采取有先后顺序,但后行动的人不知道先采取行动的人采取的是什么行动。 动态博弈是指参与人的行动有先后顺序,而且行动在后者可以观察到行动在先者的选择,并据此作出相应的选择。 完全信息博弈:是指每一参与者都拥有所有其他参与者的特征、策略集及得益函数等方面的准确信息的博弈。 不完全信息博弈,也称贝叶斯博弈,是指对其他参与人的特征、策略空间及收益函数信息了解的不够准确、或者不是对所有参与人的特征、策略空间及收益函数都有准确的信息,在这种情况下进行的博弈就是不完全信息博弈。博弈参与者对于对手的收益函数没有完全信息。 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是指博弈中信息是完全的,即双方都掌握参与者对他参与人的战略空间和战略组合下的支付函数有完全的了解,但行动是有先后顺序的,后动者可以观察到前者的行动,了解前者行动的所有信息,而且一般都会持续一个较长时期。 不完美信息动态博弈,在动态博弈中,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至少有一个局中人对其他某些局中人的收益不清楚。由于行动有先后顺序,后行动者可以通过观察先行动者的行为,获得有关先行动者的信息,从而证实或修正自己对先行动者的行动。 6、在公司制企业中,股东、经理、债券人、顾客、供货商等都被称为利益相关者。试分析不同

《品牌管理》期末考试试题

《品牌管理》期末考试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品牌定位;是指企业在市场定位和产品定位的基础上,对特定的品牌在文化取向及个性差异的商业性决策,他是建立一个与目标市场有关的品牌形象的过称和结果。 2.品牌形象;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主体在一定的知觉情境下,采用一定的知觉方式对客体的感知。 3.品牌资产;也称品牌权益,是指只有品牌才能生产的市场效应,或者说,产品在名字与象征关系的资产的集合,他能够使通过产品或服务所提供给顾客的价值增大。 4.品牌组合;是指包括一个组织所管理的所有品牌,包括主品牌,担保品牌,子品牌,品牌化的差异点,联合品牌,品牌化的活力点及公司品牌。 二、辨析题(每题5分,共15分) 1.如果一个企业的产品有相当高的知名度,那么就是品牌产品。 2.如果一个企业投放足够多的广告,那么就可以建立有影响力的品牌。 3.今天的企业竞争依靠的就是品牌,只要建立了品牌形象就可以一劳永逸了。 三、简答题(每题15分,共45分) 1.品牌要素包括哪些内容?举例说明某个品牌如何整合运用这些要素的。 3个内容 2.品牌联想的方法有哪些?请为隆平高科公司新推出的“袁和”牌胚芽米建立次级品牌联想。 a.讲述品牌故事 b.借助品牌代言人 c.建立品牌感动 3.简述成功推出品牌延伸的步骤,请以某个品牌为例来阐述。 a.确定品牌联想 b.识别相关品牌 c.选择候选品牌 例;康师傅的桶装方便面和面饼采用的不同的产品形式,他们在供应技术结构上市完全相同的,但在形状,颜色上是不同的,属于典型的产品线延伸。 四、论述题(20分) 如何建立你自己的个人品牌,请根据打造品牌的三大类方法来分别论述。

品牌管理全套试卷含答案(大学期末复习资料)

试卷 、单选题 B 、标识、传播和象征阶段 C 、品牌资产阶段 D 、品牌体验阶段 2、将品牌划分为地方品牌、 国家品牌、 国际品牌等是根据 ( )不同来划分的。 1、品牌内涵变化的第一阶段是( ) 。 A 、标识阶段 A 、品牌主体 B 、品牌产品生产经营所属环节 C 、品牌市场占有空间范围 D 、品牌自主性 3、劳力士“高贵、成就、完美、优雅”的定位属于( )。 A 、档次定位 B 、差异化定位 C 、经营理念定位 D 、情感定位 4、消费者在想起品牌时能够回想起的唯一品牌指的是品牌知名度中的( )。 A 、品牌认知 B 、品牌首选 C 、品牌主导 D 、品牌回想 5 、品牌的产品识别的核心要素是( )。 A 、产品属性 B 、产品品质/价值 C 、产品用途 D 、产品范围 6、“长安福特”品牌属于( )。 A 、合作品牌 B 、中间商品牌 C 、多品牌 D 、新品牌 7、在下列品牌要素中,稳定性最强的是( )。

C、品牌名称 D、品牌标志物 8、护肤品品牌兰蔻的命名方式属于()。 A、以姓氏人名命名 B、自创命名 C、以地域命名 D、以物名命名 )。 9、下列对于电视广告描述错误的是( A、适宜做企业形象宣传广告 B、成本低廉、延续时间长 C、形象生动、感染力较强 D、市场反应快,娱乐性强 10 、将原产品的品牌名称毫无变动的运用到延伸产品上的延伸被称为() A、单一品牌延伸 B 、亲族品牌延伸 C、主副品牌延伸 D、以上都属于 11 、被称为“沉默的推销员”是是品牌的() A、名称 B、广告 C、包装 D 、图案 12 、下列造成的品牌危机原因中,不属于品牌策略因素的是() A、盲目延伸 B 、定位失误 C、产品无差异化 D、产品质量因素 13 、世界上最著名的品牌资产评估公司是() A、浪涛公司 B 、Interbrand (英特品)公司 C、麦肯锡公司 D 、美国整体研究公司 14 、在品牌国际化战略中,将目标国视为一个完全相同的市场,所有的营销组 合要素中,除必要的战术调整外,实行统一化的战略,这样的战略属于()

微观经济学试题及答案65785

微观经济学 第六版 期末考试复习题 题型与分值 第一大题:选择题( 小题,共 分) 第二大题:绘图题( 小题,共 分) 第三大题:理解题( 小题,共 分) 第四大题:现象解释题( 小题,共 分) 第五大题:计算题( 小题,共 分) 二、复习范围 第二章: 节;第三章: 节;第四章: 节; 第五章: 节;第六章: 节;第七章: 节; 第八章: 节、第 节;第九章:第 节; 第十一章: 节 一、经济学基础知识(一):理性选择(每小题 分,共 分) 当 商品的价格下降时,其收入效应为 单位,替代效应为 单位,则 商品是 。 见

正常物品; 一般低档物品; 吉芬物品; 独立物品 若收入效应为 单位,替代效应为 单位,则选 若收入效应为 单位,替代效应为 单位,则选 .某种商品的供给曲线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则其供给的价格点弹性 。(见 图 ) 各点均不相同; 恒为供给曲线斜率值; 恒等于 ; 无法确定 根据各种短期成本曲线之间的关系,当产量从 开始增加时,厂商总是 。 见 图 先达到平均成本曲线最低点; 先达到平均固定成本曲线最低点; 先达到平均可变成本曲线最低点; 先达到边际成本曲线最低点 假定商品 和商品 的需求交叉价格弹性是 ,则 。 见 和 是互补品; 和 是替代品; 和 是不相关产品; 以上各情况均有可能 变形;若 和 两产品的交叉弹性是- ,则( ) 、两者是替代品 、两者是正常品 、两者是劣质品 、两者是互补品

如果连续地增加某种生产要素,在总产量达到最大时,边际产量曲线 。 见 与横轴相交; 经过原点; 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 与纵轴相交 垄断竞争市场中厂商实现短期均衡的条件是 。 需求曲线 和 相交; ; 同时符合 和 ; 农产品的蛛网形状是 。 发散的; 收敛的; 封闭的; 圆圈型的 收入 消费曲线与恩格尔曲线 。 是同一条曲线; 所表达的经济意义相同; 所表达的经济意义不相同; 是两条没有任何关系的曲线 已知某种商品的价格为 元 件,某企业生产该种商品的平均成本为 元 件,平均可变成本为 元 件,则该企业在短期内 。 停止生产且亏损; 维持生产且有利润; 维持生产且亏损; 停止生产且不亏损 在两寡头市场上,如果市场总容量为 单位,则该寡头行业的均衡总产量是 。 单位; 单位; 单位; 单位

品牌管理试卷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在相同的产品类型中引进其他品牌,其品牌战略是(B )。 A 品牌延伸 B 多品牌 C 新品 牌 D 产品线扩展 2.在现有的产品类别中增加新的产品项目,并以同样的品牌名称推出,是(D )战略。 A 品牌延伸 B 多品牌 C 新品 牌 D 产品线扩展 3.以现有品牌名称推出新产品是(A )。 A 品牌延伸 B 多品牌 C 新品牌 D 产品线扩展 4.为某一新增产品类别设立一个新的品牌名称是(C )。 A 品牌延伸 B 多品牌 C 新品 牌 D 产品线扩展 5.品牌中可以用语言称呼、表达的部分是(D )。 A 品牌 B 商标 C 品牌标志 D 品牌名称 6.( A )品牌就是指一个企业的各种产品分别采用不同的品牌。 A 个别 B 制造商 C 中间商 D 统一 7.制造商品牌又称( A )。 A 全国品牌 B 分销商品牌 C 商店品牌 D 私人品牌 8.品牌最基本的含义是品牌代表着特定的( D )。 A 消费者类型 B 文化 C 利益 D 商品属性 9.品牌有利于企业实施( B)战略 A.市场竞争 B.市场细分 C.C I D.市场选择 10.品牌有利于保护( C )的合法权益。 A.商品所有者 B.生产商 C.品牌所有者 D.经商商 11.我国对商标的认定坚持(A )原则。 A.注册再先 B.使用优先辅以注册优先 C.使用在先 D.注册优先辅以使用优先 12.品牌资产是企业与( C )长期动态关系的反映 A.供应商 B.中间商 C.顾客 D.政府 13.品牌运营的基本前提与直接结果是( B )A.品牌设计 B.品牌定位 C.品牌组合 D.品牌传播 14.复合品牌指对( A )产品赋予两个或两个以上品牌。 A.同一种 B.两种 C.多种 D.不同种类 15.企业欲在产品分销过程中占有更大的货价空间来为获得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奠定基础,一般会选择( C )策略。 A.统一品牌 B.分类品牌 C.多品牌 D.复合品牌 16.企业利用其成功品牌的声誉来推动改良产品或新产品,称为(A )。 A.品牌扩展 B.品牌转移 C.品牌更新 D.品牌再定位 17.我国现行的《商标法》规定,注册商标的有效期为10年,自(B )之日起计算。 A.申请注册 B.核准注册 C.实际使用 D.商品投入市场 18.( B )的出现,使企业管理包括品牌管理由传统的直觉与经验型管理向科学管理转变,从而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水平。 A.激励 B.职能管理制 C.人性管理

经济博弈论

用博弈论解释需求定理 企研08 282120202001 胡雁南 摘要:经济学中需求是指消费者在某一特定的时期内,在每一价格上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和劳务的数量。需求定理或称需求规律,表明了某商品的价格与其需求量之间的关系。其基本内容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之间成反方向变动,即某种商品价格上升,则其需求量减少;反之,需求量增加。 一、背景介绍 商品的交易可以理解为供给者与需求者相互之间的博弈。供给者提供商品的时候可以考虑索取高价或者低价,需求者则考虑选择购买或者不购买。需求者对商品的需求是指消费者在某一特定的时期内,在每一价格上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和劳务的数量。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量是指在某一特定时期内,消费者在特定价格水平上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和劳务的数量。 很多因素都可能影响商品的需求,有经济因素,也有非经济因素。其影响因素主要有:1,商品本身的价格。商品本身价格高,需求少;价格低,需求多。2,消费者的偏好。一个消费者偏好某种商品,即使这种商品的价格不变,需求量也会增加。3,消费者的收入。当消费者收入增加时,消费者对某些商品在一定价格下的需求量也会增加,对另一些商品在一定价格下的需求量则可能会减少。4,其它商品的价格。有两种情况:两种商品为替代品,如果商品的价格上升则对其替代品的需求量就会增加(如茶叶和咖啡),反之亦然;两种商品为互补品,商品的价格上升会导致对其互补品需求量的下降(如汽车和轮胎),反之亦然。 本文将利用博弈论,通过建立一个供给者与需求者之间的博弈模型,来解释价格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 二、博弈模型的建立

根据需求理论可以建立起供给者与需求者(为叙述方便,下文简称卖方和买方)的博弈模型。我们作如下假设: 假设1:两个参与者——卖方,买方。参与人Ⅰ是卖方,参与人Ⅱ是买方。 假设2:卖方仅提供一种商品A ,该商品仅有一种替代品B 。商品A 的单价为 1P ,商品B 的单价为2P ,买方的总购买能力为M ,M 总是不变。 假设3: 依据以上假设,可建立博弈模型的支付矩阵如表1-1. 表1-1 卖方与买方的支付矩阵 买方 购买y 不购买(1-y ) 卖 方 低价x (111CQ Q P -,111Q P CQ -) (1CQ ,11Q P ) 高价(1-x ) (*1*1*1CQ Q P -,*1*1*1Q P CQ -) (*1CQ ,* 1*1Q P ) 其中: 1P 是卖方采取低价时商品A 的价格; 1Q 是商品A 的价格为1P 时的需求量; C 是每件商品A 的成本; 当买方购买商品A 时付出购买商品的价格11Q P ,同时得到商品的成本1CQ ,于是买方购买商品时的支付为111Q P CQ -;而卖方则得到买方付给的价格但同时交付商品的成本,于是卖方的支付为111CQ Q P -; 当买方未购买商品A 时,卖方仍然持有商品的成本1CQ ,而买方仍然保有着商品的价格11Q P 。 当商家采取更高的价格* 1P 时,同理。 x 和y 分别代表卖方出低价和买方选择购买的概率。 三、模型的分析 首先用划线法分析表1-1:

品牌管理试卷及答案.doc

一、单项选择题 1.在相同的产品类型中引进其他品牌,其品牌 战略是(B )。 A品牌延伸B多品牌C新品牌D产品线扩展 2.在现有的产品类别中增加新的产品项目,并 以同样的品牌名称推出,是(D )战略。 A品牌延伸B多品牌C新品牌D产品线扩展 3.以现有品牌名称推出新产品是(A )。 A品牌延伸B多品牌C新品牌D产品线扩展 4.为某一新增产品类别设立一个新的品牌名称 是(C )o A品牌延伸B多品牌C新品牌D产品线扩展 5.品牌中可以用语言称呼、表达的部分是 (D )。 A品牌 B 商标C品牌 标志D品牌名称 6.(A )品牌就是指一个企业的各种产品分别采用不同的品牌。 A个别B制造商C中间商D统一 7.制造商品牌乂称(A )。 A全国品牌B分销商品牌C 商店品牌D私人品牌 8 .品牌最基本的含义是品牌代表若特定的(D )o A消费者类型B文化C利益 D商品属性 9.品牌有利于企业实施(B)战略 A.市场竞争 B.市场细分 C.CI D.市场选择 10.品牌有利于保护(C )的合法权益。 A.商品所有者 B.生产商 C.品牌所有者 D.经商商 11.我国对商标的认定坚持(A )原则。 A.注册再先 B.使用优先辅以注册优先 C.使用在先 D.注册优先辅以使用优先 12.品牌资产是企业与(C )长期动态关系的反映 A.供应商 B.中间商 C.顾客 D.政府 13.品牌运营的基本前提与直接结果是(B ) A.品牌设计 B.品牌定位 C.品牌组合 D.品牌传播 14.复合品牌指对(A )产品赋予两个或两个以上品牌。 A.同一种 B.两种 C.多种 D.不同种类 15.企业欲在产品分销过程中占有更大的货价空间来为获得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奠定基础,一般会选择(C )策略。 A.统一品牌 B.分类品牌 C.多品牌 D.复合品牌 16.企业利用其成功品牌的声誉来推动改良产品或新产品,称为(A )o A.品牌扩展 B.品牌转移 C.品牌更新 D.品牌再定位 17.我国现行的《商标法》规定,注册商标的有效期为10年,自(B )之日起计算。 A.申请注册 B.核准注册 C.实际使用 D.商品投入市场 18.(B )的出现,使企业管理包括品牌管理由传统的直觉与经验型管理向科学管理转变,从而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水平。 A.激励 B.职能管理制 C.人性管理 D?品牌经理制 19.商品包装包括若干个因素,(A )是最主要的构成要素,在整体包装上应居突出地位。 A.商标或品牌 B.图案 C.包装材料 D.形状 20.附着或系挂在商品销售包装上的文字、图形、雕刻以及印制的说明是(B )。

博弈论复习题及答案

博弈论 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囚徒困境说明个人的理性选择不一定是集体的理性选择。(√) 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不是一个纳什均衡。(×) 若一个博弈出现了皆大欢喜的结局,说明该博弈是一个合作的正和博弈。()博弈中知道越多的一方越有利。(×) 纳什均衡一定是上策均衡。(×) 上策均衡一定是纳什均衡。(√) 在一个博弈中只可能存在一个纳什均衡。(×) 在一个博弈中博弈方可以有很多个。(√) 在一个博弈中如果存在多个纳什均衡则不存在上策均衡。(√) 在博弈中纳什均衡是博弈双方能获得的最好结果。(×) 在博弈中如果某博弈方改变策略后得益增加则另一博弈方得益减少。(×)上策均衡是帕累托最优的均衡。(×) 因为零和博弈中博弈方之间关系都是竞争性的、对立的,因此零和博弈就是非合作博弈。 (×) 在动态博弈中,因为后行动的博弈方可以先观察对方行为后再选择行为,因此总是有利的。(×) 在博弈中存在着先动优势和后动优势,所以后行动的人不一定总有利,例如:在斯塔克伯格模型中,企业就可能具有先动优势。 囚徒的困境博弈中两个囚徒之所以会处于困境,无法得到较理想的结果,是因为两囚徒都不在乎坐牢时间长短本身,只在乎不能比对方坐牢的时间更长。 (×) 纳什均衡即任一博弈方单独改变策略都只能得到更小利益的策略组合。(√)不存在纯战略纳什均衡和存在惟一的纯战略纳什均衡,作为原博弈构成的有限次重复博弈,共同特点是重复博弈本质上不过是原博弈的简单重复,重复博弈的子博弈完美纳什均衡就是每次重复采用原博弈的纳什均衡。(√) 多个纯战略纳什均衡博弈的有限次重复博弈子博弈完美纳什均衡路径:两阶段都采用原博弈同一个纯战略纳什均衡,或者轮流采用不同纯战略纳什均衡,或者两次都采用混合战略纳什均衡,或者混合战略和纯战略轮流采用。(√) 如果阶段博弈G={A1, A2,…,An; u1, u2,…,un)具有多重Nash均衡,那么可能(但不必)存在重复博弈G(T)的子博弈完美均衡结局,其中对于任意的t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