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二物理阿基米德原理(含答案)

初二物理阿基米德原理(含答案)

初二物理阿基米德原理(含答案)
初二物理阿基米德原理(含答案)

一、选择题

1.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跟下面的哪些因素有关外?().

A.物体的体积B.物体的密度C.液体的密度D.物体所在的深度

E.物体的形状F.物体排汗液体的体积G.物体的重力

2.如图所示是同一长方体放在液体中的情况.长方体在图()中受到的浮力最大,在图()中受到的浮力最小.

3.选择正确答案().

A.密度大的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一定大

B.潜水员在水面下50米比在水面下10米受到的浮力大

C.将体积不同的两个物体浸入水中,体积大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一定大

D.体积相同的铁球和木球浸没在水中,它们受到的浮力一定相等

4.将挂在弹簧秤下的物体放入酒精中,弹簧秤的示数等于().

A.物体受到的重力 B.物体受到的重力减去它受到的浮力

C.物体受到的浮力 D.物体受到的浮力减去它受到的重力

5.如图所示,A为木块,B为铝片,C为铁球,且 V A=V B=V C,把它们都浸没在水中则().

A.由于铁的密度大,所以铁球受的浮力最大 B.由于木块要上浮,所以木块受的浮力最大

C.由于铝片面积大,水对它向上的压力也大,因此铝片受到的浮力最大

D.三个物体所受浮力一样大

6.如图所示,若A物压在B物上,A物露出水面体积为 V1,若将物A用细绳挂在B下,B物露出水面体积 V2,则()

A.V1> V2 B.V1= V2 C.V1< V2 D.无法比较大小

7.把一个密度为10.2×103kg/m3的实心合金块投入水银中,这时合金块浸入水银中的体积和总体积之比为() (已知水银的密度为13.6×103kg/m3)

8.一木块浮在水面上时,总体积的1/5露出水面,把它放在另一种液体中,总体积的1/3露出液面,则水与这种液体的密度之比为()A.5∶6 B.15∶8 C.6∶5 D.3∶5

9.在盛水的烧杯中漂浮着一块冰,待冰全部熔化后将发现杯中水面()

A.升高 B.降低 C.不变 D.无法判断

10.一木块浮在煤油中,露出体积的1/4,当它浮在另一种液体中时,露出体积的1/2,则木块在这两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之比和煤油与这种液体密度之比分别是()

A.1∶1,1∶2 B.1∶1,2∶3 C.1∶3,1∶2 D.3∶1,3∶2

11.有一木块在水中上浮,从开始露出水面最后静止漂浮在水面上的过程中()

A.木块所受的浮力,重力都在逐渐变小 B.木块所受的浮力,重力都不变

C.木块所受的浮力变大,重力不变 D.木块所受的浮力变小,重力不变

12.重38N的铁桶里装满水,水重98N,用手提住铁桶,将这桶水浸没在河里(桶未露出水面,也不碰到河底)此时所用力为()A.零B.小于38N C.大于38N而小于136ND.等于38N

13.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球,它们的密度之比是3∶2,甲球浸没在水中,乙球浸没在酒精中,则甲、乙两球所受浮力之比是()A.6∶5 B.5∶6 C.5∶4 D.2∶3

14.甲、乙两个不同材料制成的实心物体,质量相同,甲是悬浮在水中,乙漂浮在水面上,则()

A.甲的体积小于乙的体积 B.甲的密度小于乙的密度

C.甲受的浮力小于乙受的浮力 D.甲浸在水中的体积小于乙浸在水中的体积

15.在弹簧秤下端挂一蜡块时,读数为4.9N.然后将蜡块浸入水中,试求()当蜡块浸入水中的体积为100立方厘m时弹簧秤的示数是()N.

A.3.92 B.392 C.39.2 D.0

16.浮在水面上的一正方体木块,若木块的水上部分是a,水下部分是b,则木块的密度为()

17.一铁球在空气中称时,重力为4.41N,浸没在水中称时,弹簧秤的读数为3.43N,则()

A.球所受的浮力是3.43N B.球所受的浮力是0.98N

C.此球必是实心的 D.此球必是空心的

18.如图所示,在四只相同的杯子中都盛了水,乙中浮着一块小木块.丙中浮着一块小冰块,丁的杯中悬浮着一个

空心球,此时四只杯子中的水面等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每只杯的总质量是相同的

B.在乙杯中撒些细盐,木块露出液面的体积减小

C.杯中的冰块熔化,液面就会升高

D.在丁杯中加入一些酒精,空心球要下沉到底

19.如图所示,A、B、C是用不同材料制成的三个体积相同的实心球,它们分别静止于液体中的不同位置上,那

么()

A.A球受到的浮力最大 B.B球受到的浮力最大

C.C球受到的浮力最大 D.C球的密度最大

20.一块冰能浮在水面上也能浮在盐水面上两者相比较可知()

A.因为盐水的密度比水大,所以冰块在盐水中受的浮力大

B.因为一块冰受到的重力不变,所以它浮在水面和浮在盐水面上受到的浮力相等

C.因为盐水的密度比水大,所以冰块在水中排开液体的体积大

21.下面有关浮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漂浮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的体积、液体的密度和g的乘积

B.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

C.正在上浮的物体,在露出水面之前,它所受到的浮力大小不变

D.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如果浮力小于重力,物体就下沉

二、填空题

1.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阿基米德原理的数学表达式是

3.体积是100 的石块浸没在煤油中,它排开煤油的体积是______ ,它排开的煤油重_____________N,它受到的浮力是

______________N.

4.体积是0.002 的铝块()将它的一半体积浸入水中,铝块受到的浮力大小是__________N.将它浸没在

酒精中受到的浮力大小是_____________N.()

5.物体的质量是0.3kg,体积是500cm3,把物体投入水中,当物体静止时,物体受到的浮力是_____N,物体排开水的体积是

__________cm3.(g取10N/kg)

6.如图所示,三个质量相同的物体A、B、C放在水中保持静止状态,则它们所受浮力的大小____

__ ,它们排开水的体积___ __ .(填“>”、”=“或“<”).

7.体积为的冰块,最多能载着________个质量为60kg的人浮在水面上( )

8.水面上浮着一物体,露出水面和浸在水里的体积之比是2:3,则此物体与水的密度之比是_________;当物体浮在另一种液面上时,露出液面和浸在液内的体积之比是1:3,那么这种液体和水的密度之比是________.

9.把体积为200cm3的铁块,挂在弹簧秤上,秤的示数为15.3N,把铁块的一半浸没在水中,则铁块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____N,弹簧秤的示数为_________N;若将铁块全部浸没在密度为0.8×103kg/m3的液体中,则铁块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_N.

10.把一块圆柱体的金属块挂在弹簧秤上,把金属块的3/5浸没在水中时弹簧秤的示数和把金属块全部没入某液体中时弹簧秤的示数相等,那么两次金属块受到的浮力之比是_____,水与液体的密度之比是______.

11.将重是2.5N的物体A放进水中,它有一半体积露出水面,如图甲,在A上面再放一个体积与A相同的物体B,恰好A、B两物体全部浸入水中,且B上表面与水面相平,如图乙,求B物体的物重是多少____________N.

12.一浮于水面的物体2/5的体积露出水面,则它的密度是______kg/m3.

13.要打捞沉在水底的一个铁件,当铁件未露出水面时,起重机在匀速起吊的过程中,吊绳上

承受的拉力是N.当铁件吊出水面后,匀速起吊时吊绳上承受的拉力是______N。

铁的密度为7.8x103kg/m3.

14.一个铝块重2.646N,全部浸入水中,它排开水的体积是_____m3,排开水的质量是

_____kg,它受到的浮力是_____N,如果这时它正挂在弹簧秤上,弹簧秤的示数是_____N

(第一空保留四位小数,其余保留两位小数).(铝的密度是2.7×103kg/m3)

15.一软木塞重10N,浮在水面上,只有1/4体积浸没水中,那么在软木塞上还可加_______N的砝码不致沉下去.

16.一块软木密度为0.25×103kg/m3,把它放入水中,在它上面放重物G1时,软木浸没一半,在它上面放另一个重物G2

时,软木块刚好全部浸入水中,问:G2是G1的__倍

17.某物体重98N,完全浸没在水中后用弹簧秤称为49N,则此物体的密度是______×103kg/m3

18.一个物体浮在水面上,其体积的1/4露出水面;若把它放在由等体积的水和某液体相混合的液体中,则其体积的3.3/4没入混合液体中.则这种液体的密度为_______kg/m3.

19.盛有水的容器中投入一个重0.2N的木块,如图所示,使水面上升1cm,容器底面积为25cm

,问投入木块后,容器底所受压力增加了_____N.(保留3位小数)

20.把从图中观察到的弹簧秤和量筒的示数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物重________(N),物体在水

中弹

簧秤的示数_________(N),物体受到的浮力_________(N),物体排开水的体积_________(m3),

物体排开水的重力___________(N).从实验中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如图所示是某个实验的三个实验过程.这个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把石块浸入盛满液体

的溢水杯里,弹簧秤的示数减小,见图乙,这说明石块_________.把烧杯里接到的液体全部倒

入小筒内,见图丙.弹簧秤示数又回到了图甲的位置.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

22.给你一个实心铅锤,一个弹簧秤,密度表和一杯待测的油,请利用阿基m德原理,测出油的

密度,简要写出你的实验步骤及计算公式.

23.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测物质的密度和液体的密度,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结果填

表:

物体在空气中的重力___________(N);物体浸没在水中时拉力______________

三、计算题

1.体积是50 的氢气球在地面附近受到的浮力是多大?

2.有一个体积是150m3的气球,在地面附近,空气对它的浮力是多大?(空气的密度是1.29kg/m3)

3.体积是100cm3的实心小球放入水中,静止后有1/4体积露出水面.求:(1)该小球受到的浮力(2)该小球的密度

4.水雷重4400N,体积是500dm3,把它浸没在水中,通过计算判断水雷的浮沉情况

5.一个物体的体积是0.4dm3,完全浸没在水中,它受到的浮力是多少N?如果这个物体重4N,它在水中将是上浮、下沉,还是悬浮?

6.一个体积是40cm3的铁球浸没在水中时,它受到的浮力多大?铁球体积的一半浸入水银中,它受到的浮力多大?

7.使质量为540g的铝球能悬浮在水中,求:(1)铝球的体积应是多大?(2)球内空心部分的体积多大?(铝的密度2.7×103kg /m3)

8.把体积是1dm3的铁球()挂在弹簧秤上,若将铁球浸没在水中,则弹簧秤的示数是它在空气中称时的五分之四;求:(1)铁球受到的浮力.(2)铁球受到的重力.(3)这个铁球是实心的还是空心的.(要通过计算说明)

9.有一空心铝球,重4.5N,体积为0.5dm3,如果把这个铝球浸没在水中.

①结合计算,说明它们为什么上浮?②漂浮的空心铝球露出水面的体积是多少?

10.用1m3的钢材做成的铁箱,装上2.2 t物质,有2/3体积露出水面,求此箱的体积容积.钢的密度为7.8×103kg/m3.

11.一个金属小桶,底面积为75cm2,高度为10cm,重力为2.94N,桶口朝下漂浮在水面上,露出水面

的高度为2cm,如图所示,若桶壁的厚度不计,试求此时桶内水的高度。

12.一个木块用细绳拴着,固定在水里,(如图所示),这时绳的拉力是19.6N,用刀将绳子切断后,

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求木块静止时露出液面部分的体积是多少?

13.有一冰块漂浮在水面上,已知露出水面的体积是100dm3,求冰块的总体积?(冰的密度为0.9×103kg/m3)

14.一个木块的密度是0.6×103kg/m3,体积为0.2m3,将此木块放入水中,露出水面的体积是多少?若要使木块完全浸入水中,应在上方竖直向下施加多大的压力?

15.把体积为1dm3的铁球(ρ铁=7.8×103kg/m3)挂在弹簧秤上,若将铁球浸没在水中,则弹簧秤的示数是它在空气中称时的五d 之四,求:

①铁球受到的浮力②铁球受到的重力③这个铁球是实心的还是空心的?(要通过计算说明)

16.一个实心金属球在空气中用弹簧秤称得读数为7.8N。求:

(1)当这个金属球浸没在水中时,称得的读数6.8N,金属球在水中所受的浮力是多少?

(2)当这个金属球完全浸没在煤油中时,(煤油的密度ρ铁=0.8×103kg/m3)它受到的浮力是多少?

(3)这个金属球的密度是多少?

17.把体积为1dm3的铁球,(ρ铁=7.8×103kg/m3)挂在弹簧秤上,若将铁球浸没在水中则弹簧称的示数是它在空气中称的4/5,求(1)铁球受到的浮力;(2)铁球受到的重力;(3)这个铁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

18.在弹簧秤下端挂一蜡块时,读数为4.9N,将蜡块浸入水中,试求:

(1)当蜡块浸入水中的体积为100cm3时,弹簧秤的读数是多大?

(2)当弹簧秤的读数为零时,蜡块浸入水中的体积是多大?

19.重9.8N的木块,放在水中,有2/5体积露出水面,由此可求出哪些物理量?

答案

一、1.C、F 2.丙、甲 3.D 4.C 5.D 6.B 7.B 8.A 9.C 10.B 11.D 12.D 13.B 14.A 15.A 16.A 17.BD 18.AD 19.CD 20.BC 21.BCD

二、1.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2.

3.;0.784N;0.784N.

4.9.8;15.68

5.3,300

6.=;=;=;=

7.8

8.3:5,4:5

9.0.98,14.32,1.568

10.1:1,5:3

11.7.5

12.0.6

12.9.8,下沉

13.600

14.15600

15.0.0001,0.10,0.98,1.67

16.3

17.2

18.820

19.0.245

20.1.96;0.98;0.98;10-4;0.98;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

21.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受到向上的浮力;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受到的重力.

22.(1)用弹簧秤称出铅锤重G1

(2)测出铅锤浸没在油中时弹簧秤示数G2

(3)查密度表知铅的密度为.

23.2.5,1.5,1.3,102,2.6×103,1.2×103

三、1.632.1N(提示:,不能用氢气的密度)

2.

3.浮力

4.V=500dm3=0.5m3

根据

因为4.9×103N>4.4×103N,所以水雷浮在水面

6.

8.①

G=5×9.8N=49N

9.解:铝球全部浸入水中所受浮力

而铝球受到的重力

因为所以铝球上浮

②当空心铝球漂浮在水面

=0.46×10-3m3=0.46dm3

V排=0.5dm3-0.46dm3=0.04dm3

10.29m3

11.高度为4cm

12.2×10-3m3

13.

15.①9.8N

③如铁球实心G=76.44N,因铁球重49N,故铁球是空心的

16.金属球在水中所受浮力为1N,它在煤油中所受浮力0.8N,金属球的密度为7.8×103kg/m3 17.解(1)9.8N

空心

18.解:(1)3.92N;

19.

初中物理阿基米德定律

初中物理阿基米德定律 典型例题 例1如图所示,在盛水容器中,有4个体积完全相同的物体:A是一浮于水面的正方体木块;B是用线吊着浸没在水中的长方体铁块;C是悬浮在水中的空心钢球;D是圆台形石蜡块,它沉于容器底面并与容器底无缝隙紧密结合,试比较分析A、B、C、D所受浮力的情况. 例 2 有一木块,放入水中静止后,有的体积露在水面上,若将它放入另一种液体 中时,有的体积浸入液体中,求液体的密度.

例3 如图,现有一正方体的物体悬浮于密度为的液体中,其边长为L,上表面距液 面的深度为h,那么下表面距液面的深度即为.请根据浮力产生的原因推导阿基米德原理. 习题精选 一、选择题 1.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跟下面的哪些因素有关外?(). A.物体的体积B.物体的密度C.液体的密度D.物体所在的深度 E.物体的形状F.物体排汗液体的体积G.物体的重力 2.如图所示是同一长方体放在液体中的情况.长方体在图()中受到的浮力最大,在图()中受到的浮力最小. 3.选择正确答案(). A.密度大的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一定大 B.潜水员在水面下50米比在水面下10米受到的浮力大 C.将体积不同的两个物体浸入水中,体积大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一定大 D.体积相同的铁球和木球浸没在水中,它们受到的浮力一定相等 4.将挂在弹簧秤下的物体放入酒精中,弹簧秤的示数等于(). A.物体受到的重力B.物体受到的浮力

C.物体受到的重力减去它受到的浮力 D.物体受到的浮力减去它受到的重力 5.如图所示,A为木块,B为铝片,C为铁球,且,把它们都浸没在水中则(). A.由于铁的密度大,所以铁球受的浮力最大 B.由于铝片面积大,水对它向上的压力也大,因此铝片受到的浮力最大 C.由于木块要上浮,所以木块受的浮力最大 D.三个物体所受浮力一样大 6.如图所示,若A物压在B物上,A物露出水面体积为,若将物A用细绳挂在B下,B 物露出水面体积,则() A.B. C.D.无法比较大小 7.把一个密度为10.2×103kg/m3的实心合金块投入水银中,这时合金块浸入水银中的体积和总体积之比为()(已知水银的密度为13.6×103kg/m3) 8.一木块浮在水面上时,总体积的1/5露出水面,把它放在另一种液体中,总体积的1/3露出液面,则水与这种液体的密度之比为() A.5∶6 B.15∶8 C.6∶5 D.3∶5 9.在盛水的烧杯中漂浮着一块冰,待冰全部熔化后将发现杯中水面() A.升高___________N,弹簧秤的示数为_________N;若将铁块全部浸没在密度为0.8×103kg/m3的液体中,则铁块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_N. 10.把一块圆柱体的金属块挂在弹簧秤上,把金属块的3/5浸没在水中时弹簧秤的示数和把金属块全部没入某液体中时弹簧秤的示数相等,那么两次金属块受到的浮力之比是_____,液体的密度之比是______. 11.将重是2.5N的物体A放进水中,它有一半体积露出水面,如图甲,在A上面再放一个体积与A相同的物体B,恰好A、B两物体全部浸入水中,且B上表面与水面相平,如图乙,求B物体的物重是多少____________N.

2019年中考物理实验专题复习——探究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答案解析)

2019年中考物理实验专题复习—— 探究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 答案解析 1.(2018?淄博)小明利用弹簧测力计、烧杯、小桶、石块、细线等器材探究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 的重力的关系。 (1)部分实验操作步骤如图所示,遗漏的主要步骤是测量空桶的重力,若将遗漏的步骤标注为D,最合理的实验步骤顺序是D、B、A、C(用实验步骤对应的字母表示)。(2)小明进行实验并把数据记录在下表中。从表中数据可知石块受到的浮力是 0.2N,排开液体的重力是0.2N.小明根据它们的大小关系归纳出了实验结论并准备结束实验,同组的小丽认为实验还没有结束,理由是通过一组数据得出的结论会具有片面性或偶然性,接下来的实验操作应该是换用不同液体重新实验。 实验步骤 A B C D 弹簧测力计示数/N 1.6 1.8 0.5 0.3 (3)实验结束后,小明还想进一步探究浮力大小是否与物体的密度有关,可取体积相同的铁块和铝块,使其浸没在同种液体中,比较浮力的大小。 【分析】(1)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浸在液体中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被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要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就要测出物体的浮力,可根据F浮=G﹣F示得出,然后测出排开液体的重力,两者进行比较即可验证。 (2)根据称重法求出实验中物体所受的浮力;用桶和水的总重力减去桶的重力算出排开水的重力;为了找普遍规律,需要换用不同的液体再次实验; (3)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要探究浮力大小是否与物体的密度有关,需要选用体积相同的不同物体使其浸没在同种液体中,比较浮力的大小。 【解答】解: (1)探究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的重力的关系,需要测出物体排开水的重力,需要先测出空

验证阿基米德定律.

验证阿基米德定律 【目的和要求】 学习验证阿基米德定律的方法;加深对阿基米德定律的理解。 【仪器和器材】 1.测力计(J2104型,钩码(J2106型,乒乓球,量筒,杯子,水。 2.定滑轮,薄壁小铁桶,塑料小桶,足量的细沙,水,小石子。 【实验方法】 方法一 1.在量筒内盛入适量的水,记下水面到达的刻度V1。 2.将钩码与乒乓球用细线拴在一起,挂在测力计下,读出测力计上示数G1。 3.再将钩码与乒乓球全部浸没水中,记下水面升高后的刻度V2,读出此时测力计上的示数G2。则V=V2-V1为钩码和乒乓球的总体积。F=G1-G2。为钩码与乒乓球浸没水中所受的浮力。 4.由求出钩码和乒乓球共同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 5.将钩码和乒乓球所受的浮力跟它们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比较,看两者是否相等。从而可得到什么结论(钩码与乒乓球浸没水中所受的浮力等于它们共同排开的水所受到的重力。 将实验所得数据和结果填入表1.21-1中:

方法二 1.把细线穿过定滑轮,两端分别系上小铁桶和塑料小桶,在塑料小桶中装入适量的沙、调节沙的多少,使系统平衡,见图1.21-l。 2.在小铁桶中装满水,在塑料小桶中加小石子,使两边重新平衡。此时石子重等于水重。 3.将盛水容器放在小铁桶之下,使水面和小铁桶底刚好接触,再从塑料小桶中一个一个地取出石子,将会看见小铁桶慢慢浸入水中,当小石子全部取出后,小铁桶全部浸入水中,见图1.21-2。

上述实验证明小铁桶受到的浮力大小和从塑料小桶取出的石子重相等,而石子重又等于小铁桶中的水重。所以得出结论:铁桶所受的向上浮力大小等于它所排开的那部分水重,从而验证了阿基米德定律。 【注意事项】 1.方法一中将钩码与乒乓球拴在一起,是为了提高实验的效果。如果只用钩码,所受的浮力较小,测力计上示数变化不明显,实验数据误差较大。 2.每次实验,不要使钩码和乒乓球与容器侧壁或底部接触。提起或落下的时候,应缓慢进行,等指针静止后再读示数。

(八年级物理教案)初二物理《阿基米德原理》教学设计

初二物理《阿基米德原理》教学设计八年级物理教案 (一)教学要求: 1.知道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的目的、方法和结论。 2.理解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 3.会运用阿基米德原理解答和计算有关浮力的简单问题。 (二)教具: 学生分组实验器材:溢水杯、烧杯、水、小桶、弹簧秤、细线、石块。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浮力是怎样产生的?浮力的方向是怎样的? 2.如何用弹簧秤测出浸没在水中的铁块所受浮力的大小。要求学生说出方法,并进行实验,说出结果。 3.物体的浮沉条件是什么?物体浮在液面的条件是什么? ●二、进行新课

1.引言:我们已经学习了浮力产生的原因。下面来研究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系?下面我们用实验来研究这一问题。 2.阿基米德原理。 学生实验:实验 1。 ①简介溢水杯的使用:将水倒入溢水杯中,水面到达溢水口。将物体浸入溢水杯的水中,被物体排开的这部分水从溢水口流出。用空小桶接住流出的水,桶中水的体积和浸入水中物体的体积相等。 ②按本节课文实验 1的说明,参照图12-6进行实验。用溢水杯替代“作溢水杯用的烧杯”。教师简介实验步骤。说明注意事项:用细线把石块拴牢。石块浸没在溢水杯中,不要使石块触及杯底或杯壁。接水的小桶要干净,不要有水。 ③将所测得的实验数据填在下表中,(课上出示写好的小黑板)并写出实验结论。 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⑤总结: 由几个实验小组汇报实验记录和结果。 总结得出:浸没在水中的石块受到的浮力跟它排开的水重相等。 说明:如果换用其他液体来做上述实验,结论也是一样。即使物体不是浸没,而是一部分体积浸入液体中,它所受的浮力的大小也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3.学生实验本节课文中的实验2。 ①明确实验目的:浮在水上的木块受到的浮力跟它排开的水重有什么关系? ②实验步骤按课本图 12-7进行 ③将实验数据填在下表中,并写出结论。(出示课前写好的小黑板) 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⑤总结:

精品2019八年级物理下册 10.2阿基米德原理测试 (新版)新人教版

《阿基米德原理》同步练习 1.将两物体分别挂在弹簧测力计下,让它们同时浸没在水中时,两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减小值相同,则这两物体必定有相同的( ) A .密度 B .体积 C .质量 D .重量 2.如图所示,用弹簧测力计称得盛满水的溢水杯总重为6.0N ,将一鹅卵石用细线系好后测得其重力为1.4N ,将这一鹅卵石没入溢水杯后测力计的示数为0.9N ,若将溢出水后的溢水杯和浸没在水中的鹅卵石一起挂在弹簧测力计上,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 (ρ水=1.0×103kg/m 3 ,取g=10N/kg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丙图中溢水杯溢到小桶中的水的质量为90g B .丙图中,浸没在水中的鹅卵石所受浮力为0.5N C .丁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应为7.4N D .鹅卵石的密度为1.56g/cm 3 3.如图用一细绳拴住体积为0.6dm 3重为4N 的木块,使它浸没在水中,此时绳的拉力为 N ;若剪断细绳,当木块静止时水面将 (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

4.有质量相同的两个实心球,其密度分别为水的密度的2倍和5倍.把它们分别挂在两个弹簧测力计的下端,然后将两球完全浸没在水中,此时两球所受浮力之比为,两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之比为. 5.小华做“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中,用图(a)所示的溢杯和小桶收集石块排开的水,他的实验过程分别如图(b)、(c)、(d)、(e)所示. (1)图(c)所示,是小华在使用测量石块的. (2)若图中四个测量值F1、F2、F3、F4满足关系式,该原理将得到验证. (3)以下关于实验过程中的操作,会影响验证结果的是. A.图(a)中溢杯内未盛满水. B.图(b)中小桶内有少量水. C.图(d)中石块未浸没水中. 6.由某种合金制成的两个大小不同的工艺品,其中一个实心,一个空心.小明为判定哪个是空心的,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将下列实验步骤中空白处补充完整.(已知ρ水=1.0g/cm3,取g=10N吨) (1)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小工艺品的重力G=2N. (2)将挂在测力计下的小工艺品浸没水中,此时测力计的示数F=1.6N,则浮力F浮= N. (3)用测力计测出大L艺品的重力G2=3N. (4)如图所示,将挂在测力计下方的大工艺品浸没水中,测力计的示数F2= N.

实验12 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原卷版)

实验十二、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 或者 【实验目的】: 探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之间的关系。 【实验原理】: 阿基米德原理。 【实验器材】: 弹簧测力计、金属块、量筒(小桶)、水、溢水杯、 【实验步骤】: ①把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记下测力计的示数F1。 ②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液面示数V1。 ③把金属块浸没在水中,记下测力计的示数F2和此时液面的示数 V2。 ④根据测力计的两次示数差计算出物体所受的浮力(F 浮=F1-F2)。 ⑤计算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V2-V1),再通过G水=ρ(V2-V1)g 计算出物体排开液体的 重力。 ⑥比较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重力之间的关系。(物体所受浮力 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 【实验数据】: 次数物重 G(N) 拉力 F拉(N) F浮= G-F拉(N) 杯重 G杯(N) 杯+水重 G杯+水(N) 排开水重 G排=G杯+水-G杯(N) 比较F浮和 G排 1 2 3

【实验结论】:液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大小 【考点方向】: 1、为了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需要比较的物理量是:。 1、弹簧测力计使用之前要上下拉动几下目的是:。 2、实验中溢水杯倒水必须有水溢出后才能做实验,否则会出现什么结果: 答:。 3、实验前先称量小桶和最后称量小桶有何差异:。 4、实验结论:。 5、实验时进行了多次实验并记录相关测量数据目的是:。 6、实验中是否可以将金属块替换为小木块,为什么? 答:。 7、如果用塑料方块来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需要改进的地方是:。 8、实验过程中,难免有误差存在,请说出一些容易导致误差的原因:。 【创新母题】:某实验小组利用弹簧测力计、小石块、溢水杯等器材,按照图所示的步骤,来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1)先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测出空桶和石块的重力,其中石块的重力大小为N。 (2)把石块浸没在盛满水的溢水杯中,石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为N.石块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可由(填字母代号)两个步骤测出。 (3)由以上步骤可直接得出结论:浸在水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 (4)另一实验小组同学认为上述实验有不足之处,其不足是:。 (5)为了改善上述不足之处,下列继续进行的操作中不合理的是。 A.用原来的方案和器材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B.用原来的方案将水换成酒精进行实验 C.用原来的方案将石块换成体积与其不同的铁块进行实验

初中物理阿基米德原理

新课标沪科版初中物理第七章第四节《阿基米德原理》精品教案 一、教材分析 阿基米德原理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在力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学好这部分内容既有利于深入理解液体压强、压力、二力平衡和二力合成等知识,又为进一步学习机械效率打好了基础。由于这部分内容涉及到的计算公式比较多,内容又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学起来总有种望而生畏的感觉。因此,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通过实验、推理等方法,努力激发使这一部分教学不枯燥,争取调动全体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成绩。 二、学生情况分析 由于学生学习意识比较淡漠,学习基础比较差,在学习过程中体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学习很被动、计算能力比较差。在前面的教学过程中,已经重点强调了相关内容,为进一步学习《阿基米德原理》做好了准备。如何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是一个关键问题。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知道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的目的、方法和结论。 2.理解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 3.会运用阿基米德原理解答和计算有关浮力的简单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了解浮力是怎样产生的

2、通过探究理解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浮力的大小的原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树立应用科学知识的意识 四、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通过实验探究学习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浮力的大小 2、难点: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 五、教具 学生分组实验器材:溢水杯、烧杯、水、小桶、弹簧秤、细线、石块。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浮力是怎样产生的?浮力的方向是怎样的? 2.如何用弹簧秤测出浸没在水中的铁块所受浮力的大小。要求学生说出方法,并进行实验,说出结果。 二、进行新课 1.引言:我们已经学习了浮力产生的原因。下面来研究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系?下面我们用实验来研究这一问题。 2.阿基米德原理。 学生实验:实验1。 ①简介溢水杯的使用:将水倒入溢水杯中,水面到达溢水口。将物体浸入溢水杯的水中,被物体排开的这部分水从溢水口流出。用空小桶接住流出的水,桶中水的体积和浸入水中物体的体积相等。 ②按本节课文实验1的说明,参照图12-6进行实验。用溢水杯替代“作溢水杯用的烧杯”。教师简介实验步骤。说明注意事项:用细线

八年级物理《阿基米德原理》教学设计

《阿基米德原理》教学设计 教材内容: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第二节《阿基米德原理》 教材分析: 阿基米德原理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在力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学好这部分内容既有利于深入理解液体压强、压力、二力平衡和二力合成等知识,又为进一步学习机械效率打好了基础。由于这部分内容涉及到的计算公式比较多,内容又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学起来总有种望而生畏的感觉。因此,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通过实验、推理等方法,努力激发使这一部分教学不枯燥,争取调动全体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成绩。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探究学习,理解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 2.知道阿基米德原理 过程与方法 通过几个连续的探究活动,让学生理解什么是浮力,学会探究物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实验法、推导法,熟练应用控制变量法、转换法、对比法、排除法解决不同的物理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究活动的开展,让学生体会物理研究方法的多样性 教学重点:阿基米德原理的探究 教学难点:阿基米德原理的探究方法设计 学情分析:学生对于日常生活中所积累的浮力知识非常多,有些探究活动完全可以放手给学生,以解决课时紧张的问题。 方法运用:运用运用实验法对浮力的存在、阿基米德原理进行探究;运用排除法、推导法确立与浮力大小相关的因素。 教具:(每组学生都有)弹簧秤、木块、石块、水槽、矿泉水瓶多个、体积相等的铜块和铝块、溢水杯、小筒、牙膏皮、塑料袋多个、烧杯大小各一个、量筒、剪刀等,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问题驱动 1.教师出示两个等大的小球:一个为白色乒乓球,一个为黑色铁球。 设问1.1 把两个小球浸没在水中,会看到什么现象?(学生回答) 实验一实验演示,验证学生的回答。 设问1.2 为什么乒乓球会浮上来,铁球会沉下去? 学生猜想1.1 乒乓球更轻,铁球更重。 学生猜想1.2 轻的物体都会浮上来,重的物体都会沉下去! 教师将学生的猜想稍作整理后写在黑板上。

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数字化实验)

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 阿基米德原理是初中物理浮力部分的重点。人教版教材中对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验证是: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重物的重力;再将重物浸入溢水杯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同时会在溢水杯水嘴下方的小烧杯中得到溢出的水;称得溢出的水的重力与两次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变化相同,则得到阿基米德原理。 为得到连续的排开液体的体积变化,更直观地找到浮力与排开液体重力之间的关系。本实验将利用实验室中的焦利氏秤和力学传感器设计实验,通过数据采集,以图像形式呈现在计算机上,直观地找到浸入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与物体所排开液体的重力的大小关系,进而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实验目的】:利用实验室的焦利氏秤、力学传感器、电子天平和自制仪器设计实验验证物体所受浮力等于其排开液体的重力这一原理。 【实验仪器】:焦利氏秤、铁架台(两个)、PASCO力学传感器两个、自制溢水杯、纸杯、多通道数据采集器、计算机、滑轮、重物

【实验原理】: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浸入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等于物体所排开液体的重力,所以当物体浸入液体中时,排开的液体会通过溢水杯滴到纸杯中,勾住重物的力学传感器和勾住纸杯的传感器因为浮力的产生和排水量的增加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而在计算机上呈现出数据变化曲线。 【实验步骤】: 1.按照实验装置图正确连接实验仪器,在自制溢水杯中加入水,使水面与吸管 上端口平齐。 2.打开计算机桌面的“DataStudio”软件,进入数据采集界面。 3.将力学传感器归零,设置勾住重物的力学传感器为推力正,勾住纸杯的力学 传感器为拉力正。点击“启动”,通过调节旋钮,来控制焦利氏秤的标尺向下移动,直至重物将要接触溢水杯壁时,停止调节旋钮,点击界面上的“停止”。 4.将焦利氏秤换成由铁架台和滑轮组装成的支架,如图二所示,重新建立实验 活动,将力学传感器归零,设置勾住重物的力学传感器为推力正,勾住纸杯的力学传感器为拉力正。点击“启动”,用手拉动绕过滑轮的线的一端,使重物下降,直至重物将要接触溢水杯壁时,停止调节旋钮,点击界面上的“停止”。

初二物理阿基米德原理基础知识讲解

阿基米德原理(基础) 【要点梳理】 要点一、浮力的大小【高清课堂:《浮力》三、浮力的方向】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 (1)实验器材:溢水杯、弹簧测力计、金属块、水、小桶 (2)实验步骤: ①如图甲所示,用测力计测出金属块的重力; ②如图乙所示,把被测物体浸没在盛满水的溢水杯中,读出这时测力计的示数。同时,用小桶收集物体排开的水; ③如图丙所示,测出小桶和物体排开的水所受的总重力; ④如图丁所示,测量出小桶所受的重力。 ⑤把测量的实验数据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次数 物体所受 的重力/N 物体在水中时测 力计的读数/N 浮力/N 小桶和排开的水所 受的总重力/N 小桶所受的重力/N 排开水所受的重力/N 1 2 3 … (3)结论:金属块所受的浮力跟它排开的水所受重力相等。 要点二、阿基米德原理 1.内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 2.公式:F G m g gV ρ===浮排排液排 要点诠释: ①“浸在”包含两种情况:一是物体有一部分浸在液体中,此时;二是物体全部没入液 体中,此时 。 ②“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这里要注意浮力本身是力,只能和力相等,很多同学常把这句话说成“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力和体积不是同一物理量,不具有可比性;这

里所受的重力,不是物体所受的重力,而是被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 ③由 ,可以看出,浮力的大小只跟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两个因素有关,而跟 物体本身的体积、密度、形状,与在液体中是否运动,液体的多少等因素无关。 ④阿基米德原理也适用于气体。浸没在气体里的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气体所受的重力。 即。 【典型例题】 类型一、浮力的大小 1.质量相同的实心铁球、铝球和木块,浸在液体中的情况如图所示,则比较它们受到的浮力( ) A.铁球受到的浮力最大 B.铝球受到的浮力最大 C.木块受到的浮力最大 D.它们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思路点拨】已知三球的质量相同,根据公式m V ρ =可知,密度越大体积越小,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判断 受到水的浮力大小关系。 【答案】C 【解析】∵m V ρ= , ∴m V ρ = , ∵实心铁球、铝球和木块的质量相同,ρρρ>>铝铁木, ∴V V V <<铝铁木, 由图知,三物体浸没水中,木块排开水的体积最大, ∵F gV ρ=浮水排, ∴木块受到水的浮力最大。 【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密度公式、阿基米德原理的掌握和运用,关键是三物体排开水的体积大小的判断。 举一反三: 【变式1】(2015?武冈市校级模拟)夏天人们游泳时,从岸边走向水深处的过程中,他受到的浮力变化情况是( ) A .浮力增大 B .浮力不变 C .浮力减小 D .先增大后减小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同步测试-第10章 第2节 阿基米德原理

第2节阿基米德原理 1.(对应例1) (2018·山东淄博)在“探究物体浮力的大小跟它排开液体重力的关系”实验时,具体设计的实验操作步骤如图甲、乙、丙和丁所示。为方便操作和减小测量误差,最合理的操作步骤应该是( ) A.甲、乙、丙、丁B.丁、甲、乙、丙 C.乙、甲、丙、丁D.乙、甲、丁、丙 2.(对应例2) (2018·上海奉贤区)将重为5 N的金属实心球轻轻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若溢出2 N 的水,则小球受到的浮力为( ) A.0 N B.2 N C.3 N D.5 N 3.(对应例1、2)(广东广州)将某物块用细线(细线体积可忽略)系在弹簧测力计下,在空气中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甲所示,则物块重力为____N;把物块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其读数为____N,此时物块受到的浮力为____N,物块的体积为____m3。让物块继续下沉,则烧杯中水的液面____(选填“上升”“不变”或“下降”)。若把图乙中的水换成足够多的盐水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4.(对应例2) (2018·江苏仪征)现有甲、乙两个实心物块,密度分别为水的2倍和5倍,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悬挂并将它们浸没水中,发现弹簧测力计减少了相同的示数,则甲、乙两个物体所受浮力之比为__∶__,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之比为__∶__。

5.(对应例2) (2018·吉林长春)如图所示,用弹簧测力计称得盛满水的溢水杯总重为6.0 N,将一鹅卵石用细线系好后测得其重力为1.4 N,将这一鹅卵石没入溢水杯后测力计的示数为0.9 N,若将溢出水后的溢水杯和浸没在水中的鹅卵石一起挂在弹簧测力计上,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ρ水=1.0×103 kg/m3,g取10 N/kg)。则浸没在水中的鹅卵石所受浮力为____N,鹅卵石的密度为____kg/m3,F=____N。 6.(对应例2) (2018·陕西渭南)将一圆柱形木块用细线拴在容器底部,容器中开始没有水,往容器中逐渐加水至如图甲所示位置,在这一过程中,木块受到的浮力随容器中水的深度的变化如图乙所示,则由图乙得出的以下信息正确的只有( ) ①木块的重力为10 N ②木块的体积为1×10-3 m3 ③细线对容器底部的最大拉力为6 N ④木块的密度为0.6×103 kg/m3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7.(对应例2)(广西贵港)一个体积为V、重为G的金属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上(物体底面与水面平行),手提弹簧测力计使物体浸入水中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物体上表面受到水向下的压力为F1,物体下表面受到水向上的压力为F2,物体受到的浮力为F浮,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示,则下列表达式不正确的是( ) A.F2=G+F1B.F浮=ρ水gV C.F浮=F2-F1D.G=F示+F2-F1 8.(对应例2)(四川泸州)(多选)水平桌面上的大烧杯内装有水,轻轻放入一个小球后,从烧杯中溢出200 g的水,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不同的实验方法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探讨如何用不同的实验方法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探究式教学做为一种教学方法,已经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开展探究教学的形式多种多样,有半探究、全部探究、接受式探究、发现式探究等等。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所以利用实验进行探究教学是常用的方法。开展物理探究实验教学的方法除了可以利用教师自己所设计的一些探究实验外,还有很多途径。如:利用教材中非探究实验里面的一些可供探讨的细节、问题;将教材中的“想想做做”等内容改造成探究实验。“探讨如何用不同的实验方法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教学设计就是由教材中的演示实验改成的学生探究实验。这个教学设计具体如下: 【教学目标】 加深学生对阿基米德原理的认识,让学生学会物理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课时安排】 1至3课时。 【教学准备】 1.在每张实验桌上准备一套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器。可以用由国家教委教学研究所设计的,设备站统一调拨的J2172型力学实验盒中的仪器进行实验。 2.在教师讲桌上除准备一套与学生一样的实验器外,再准备三套不同的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器。这三套仪器可自制或用由设备站统一调拨的实验器。 3.根据教学需要,教师可请专业人士、自制或从网上查询一些录像、课件。 【活动指导】

1.教师先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请学生在课前充分思考准备一下如何用不同的实验方法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提醒学生参考一下书上的演示实验或者去图书馆查询书籍杂志等资料,还可告诉学生如何上百度等网站去搜索他们所需要的信息。 2.按分组实验的标准,在课上2人一组进行实验。教师可先利用实验桌上的实验仪器让学生自己动手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由于这个实验较难,所以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并要及时给以引导、点拨。 3.学生做完实验后,教师进行适当地分析归纳和总结迁移。 4.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如何用其它的实验方法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在探讨中可以配合师生的演示实验、录像、课件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结合课堂内容适当地讲一下阿基米德原理在社会、科技、生活中的应用。此外,评价阶段要注意对学生在技能、能力、情感与价值观方面的优良表现给以积极地表彰。 【评析】 1.阿基米德原理是教材中的重难点内容,通过这个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很好地掌握这部分知识。 2.这个教学设计能非常好地培养学生的能力。从大的方面讲,可使学生明白如何通过实验发现、验证一些科学规律,体验一下探究过程,提高科学素养;从小的方面讲,通过实验中的一些问题(如弹簧称的调零、怎样将溢水杯灌满水、自己亲自动手制作一些实验装置),可大大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而且,这个教学设计尤其能锻炼学生收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现在网络非常发达,在搜集资料时,也许几乎想搜集到什么就能搜集到什么。笔者在写这个教学设计时,当时在百度网站输入了“阿基米德实验”几个字,马上就找到了“抽水法”等一些取材容易、简单可行的证明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方法(教师在培养学生利用网络学习的能力时也要注意提醒学生文明上网)。另外,一些新的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方法在《实验教学与仪器》及《物理教学》等杂志中也有介绍,这样又可以锻炼学生通过书籍杂志等渠道收集资料的能力。此外,学生查询到的一些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装置虽然简单,但制作起来对于现在的初中生来讲仍然具有一定的难度,这可以锻炼他们与别人交流合作的能力。 3.阿基米德是希腊化时代的科学巨匠(物理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和发明家),后人将他与牛顿、欧拉、高斯并称为“数坛四杰”、“数学之神”。在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阿基米德原理(基础)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初中物理 重难点突破 知识点梳理及重点题型巩固练习 阿基米德原理(基础) 【学习目标】 1.知道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 2.理解阿基米德原理; 3.能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求浮力、体积、密度。 【要点梳理】 要点一、浮力的大小【《浮力》三、浮力的方向】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 (1)实验器材:溢水杯、弹簧测力计、金属块、水、小桶 (2)实验步骤: ①如图甲所示,用测力计测出金属块的重力; ②如图乙所示,把被测物体浸没在盛满水的溢水杯中,读出这时测力计的示数。同时,用小桶收集物体排开的水; ③如图丙所示,测出小桶和物体排开的水所受的总重力; ④如图丁所示,测量出小桶所受的重力。 ⑤把测量的实验数据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3)结论:金属块所受的浮力跟它排开的水所受重力相等。 要点二、阿基米德原理

1.内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 2.公式:F G m g gV ρ===浮排排液排 要点诠释: ①“浸在”包含两种情况:一是物体有一部分浸在液体中,此时;二是物体全部没入液 体中,此时 。 ②“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这里要注意浮力本身是力,只能和力相等,很多同学常把这句话说成“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力和体积不是同一物理量,不具有可比性;这里所受的重力,不是物体所受的重力,而是被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 ③由 ,可以看出,浮力的大小只跟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两个因素有关,而跟 物体本身的体积、密度、形状,与在液体中是否运动,液体的多少等因素无关。 ④阿基米德原理也适用于气体。浸没在气体里的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气体所受的重力。 即。 【典型例题】 类型一、浮力的大小 1.质量相同的实心铁球、铝球和木块,浸在液体中的情况如图所示,则比较它们受到的浮力( ) A.铁球受到的浮力最大 B.铝球受到的浮力最大 C.木块受到的浮力最大 D.它们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思路点拨】已知三球的质量相同,根据公式m V ρ =可知,密度越大体积越小,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判断 受到水的浮力大小关系。 【答案】C 【解析】∵m V ρ= , ∴m V ρ = , ∵实心铁球、铝球和木块的质量相同,ρρρ>>铝铁木, ∴V V V <<铝铁木, 由图知,三物体浸没水中,木块排开水的体积最大,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10.2 阿基米德原理 同步测试(含解析)

10.2 阿基米德原理 1.将重6 N的物体浸没在装满水的杯中,溢出了4 N的水,物体受到的浮力是() A.10 N B.6 N C.4 N D.2 N 【解析】选C。本题考查阿基米德原理。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知,浮力等于排 开的水重,即F 浮=G 排 =4 N,故选C。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浸没在水中越深,受的浮力越大 B.密度较大的物体在水中受的浮力大 C.重的物体受的浮力小 D.同体积的铁块和木块浸没在水中受的浮力一样大 【解析】选D。本题考查对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由阿基米德原理可得,物体受到的浮力与液体的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与物体浸没后在液体中的深度、物体的自身重力和密度无关,故A、B、C错误。同体积的铁块和木块浸没在水中时,排开水的体积等于自身体积,故二者排开水的体积相等,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二者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相等,故选D。 3.一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金属圆柱体缓慢浸入水中(水足够深),在圆柱体接触容器底之前,能正确反映弹簧测力计示数F和圆柱体下降的高度h关系的图象是() 【答案】A 【解析】物体下表面浸没在液体中越深,弹簧测力计示数越小,完全浸没后弹簧测力计示数不变,结合数学知识判断出图象。 解:未接触水面时,拉力等于物体的重力,弹簧测力计示数不变;当物体下表面浸在液体中越深,物体排开水的体积不同,测力计的示数也不同,排开水的

体积增大时,测力计的示数也小,完全浸没后弹簧测力计示数不变,由数学知识可得应为A图象。 4.将一实心圆柱体悬挂于弹簧测力计下,物体下表面刚好与水面接触,从此处匀速下放物体,直至浸没(物体未与容器底接触)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示数F与物体下表面浸人水中深度h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重力为40N B.物体浸没时受到的浮力为15N C.物体的密度为2.5×103kg/m3 D.物体刚好浸没时下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强为800Pa 【答案】C 【解析】 A、由图象可知,当h=0(圆柱体没有浸入水中),圆柱体重G=F=25N;故A错误; B、当圆柱体全浸入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5N, 圆柱体浸没时受到的浮力为:F 浮 =G-F′=25N-15N=10N;故B错误; C、圆柱体的质量:m=G g= 25N 10N/kg=2.5kg, 根据F 浮=ρ 水 gV 排 可得,圆柱体的体积:V=V 排 = F浮 ρ水g = 10N 1.0×103kg/m3×10N/kg=1×10﹣ 3m3, 则圆柱体的密度:ρ 物= m V= 2.5kg 1×10﹣3m3 =2.5×103kg/m3.故C正确; D、由图知,圆柱体刚浸没时下表面所处的深度:h=4cm=0.04m, 则圆柱体刚浸没时下表面受到的液体压强:p=ρgh=1×103kg/m3×10N/kg×0.04m=400Pa;故D错误。

初中物理《阿基米德原理》实验教学设计

初中物理《阿基米德原理》实验教学设计第七章密度与浮力 第四节阿基米德原理(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浮力。 2、经历探究浮力大小的过程,知道阿基米德原理。 二、课型与课时:科学探究型课2课时 三、重点:在探究 究浮力的过程中,怎样引导学生去猜想。 难点:设计探究浮力大小的实验。 四、教学准备:弹簧测力计、石块、细线、溢水杯、烧杯、水。 五、教学思路:本节课的教学顺序没有按照课本的顺序来,因为在“什么是浮力?”后,探究阿基米德原理比较好。从阿基米德洗澡的故事提出问题,再教学生进行猜想,可以直奔主题,且猜想也能很好的实施。中间可以不要对“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内容进行过渡。但“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内容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训练学生的思维,可以作为第二课时的内容进行。 本节内容分两课时进行: 第一课时,内容是浮力的概念和探究浮力的大小。关于浮力的大小要经历提出问题、猜想、、设计实验与收集证据、评估、交流等环节。

第二课时,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和无关。这要经历分析论证、实验验证两个环节,主要是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六、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平时都喜不喜欢听故事呀! 生:喜欢。 师:今天,在上新课之前先给同学们讲一个故事。相传,2000多年前古希腊的亥尼洛国王做了一顶金王冠。但是,这个国王相当多疑,t他怀疑工匠用银子偷换了王冠中的金子。国王便要求阿基米德查出王冠是否是由纯金制造的,而且提出要求不能损坏王冠。阿基米德捧着这顶王冠整日苦苦思索却找不到问题的答案。有一天,阿基米德去浴室洗澡,当他跨入盛满水的浴桶后,随着身子进入浴桶,他发现有一部分水从浴桶中溢出,阿基米德看到这个现象头脑中马上意识到了什么,便高呼:“我找到了!我找到了!”他忘记了自己还光着身子,便从浴桶中一跃而出奔向王宫。一路上高呼:“我找到了!我找到了!”科学家们发现真理时的喜悦是让人无法想象的,他这一声高呼便宣告了阿基米德原理的诞生。同学们想知道阿基米德原理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吗? 生:想。

浮力(专项测试)(解析版)

专题06 浮力 专项测试 (满分50分,时间60分钟) 学校:姓名:班级:考号: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计20分) 1.一个浸没在水中的正方体物块,其下表面受到的水对它的向上压力为20N,上表面受到水对它的向下的压力为12N,则正方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和方向为() A.32N 竖直向上B.8N 竖直向上 C.8N 竖直向下 D.无法判断 【答案】B 【解析】解:由题知,正方体物块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力为F上表面=12N,其方向竖直向下; 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F下表面=20N,其方向竖直向上;所以正方体物块受到的浮力F浮=F下表面﹣F上表面=20N ﹣12N=8N;浮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故选:B。 2.(2020?赣州模拟)体积相同的铜块、铝球和木块,浸在液体中的情况如图所示,则比较它们受到的浮力() A.铝球受到的浮力最大B.木块受到的浮力最大 C.铜块受到的浮力最大D.它们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答案】D 【解析】解:由图可知,铜球、铝球和木块均浸没在液体中,因物体浸没时排开液体的体积相等,所以,体积相同的铜球、铝球和木块排开液体的体积相等,由F浮=G排=ρ液gV排可知,它们受到的浮力一样大。故选:D。 3.如图所示,是同一枚鸡蛋放入不同浓度的盐水中的受力示意图,其中鸡蛋将会下沉的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解:由图可知,鸡蛋在盐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自身的重力,鸡蛋会上浮,故A不符合题意;由图可知,鸡蛋在盐水中受到的浮力等于自身的重力,鸡蛋会悬浮,故B不符合题意;由图可知,鸡蛋在盐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自身的重力,鸡蛋会下沉,故C符合题意;由图可知,鸡蛋在盐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自身的重力,鸡蛋会上浮,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4.甲、乙、丙三个完全相同的球,分别静止于三种不同的液体中,如图所示,它们所受浮力大小的情况是() A.甲最小B.乙最小C.丙最小D.一样大 【答案】C 【解析】解:由图可知,甲球漂浮,乙球悬浮,所以两球受到的浮力都等于各自的重力,而两个小球是相同的,重力相等,所以F甲=F乙=G.因为丙球下沉,所以F丙<G,则它们所受浮力最小的是丙。故选:C。 5.(2020?青浦区一模)若一艘轮船从长江驶入东海,关于轮船受到的浮力及船身状况的判断,正确是() A.浮力变大,船身上浮B.浮力变大,船身下沉 C.浮力不变,船身上浮D.浮力不变,船身下沉 【答案】C 【解析】解:当轮船由从长江驶入大海后,仍然处于漂浮状态,船受到的浮力:F浮=G,因为船受到的重力不变,所以船受到的浮力不变;又因为F浮=ρ水gV排,ρ海水>ρ江水, 所以排开海水的体积小于排开江水的体积,即:船浸入海水中的体积变小,船上浮一些,故ABD错误,C 正确。故选:C。

初二物理阿基米德原理教学讲义

【知识点讲解】 1、实验: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 2、阿基米德原理 (1)内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2)公式: 浮 F表示浮力,单位为; 液 ρ表示液体密度,单位为; 排 V表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单位为;①当物体只有一部分浸入液体中时,;②当物体完全浸入液体中时,。 公式变形:求物体排开液体体积:= 排 V ;求液体密度:= 液 ρ 。 (3)适用范围:阿基米德原理不仅适用于各种液体,也适用于各种气体。

【课后作业】 考点一、探究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 1、小颖同学在探究“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时,用弹簧测力计、密度大于水的塑料块、烧杯、小桶等器材进行实验,a、b、c、d是四个步骤的示意图,其中d测量空桶受到的,此实验操作的正确顺序是,由a、b两图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可求出塑料块受到的浮力为N;被排开液体受到的重力为N;如果关系式成立,就可得到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 2、在物理实验操作考查中,小华抽测的实验题目是“探究浮力的大小”.他的实验操作步骤如图所示,实验过程如下. A.用细线将橡皮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测出橡皮的; B.将水倒入溢水杯中; C.将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橡皮浸没水中,让溢出的水全部流入小桶中,同 时; D.将盛有溢出水的小桶挂在弹簧测力计下,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E.记录、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 F.整理实验器材.

请根据小华的实验过程回答下面问题: (1)指出小华在实验操作中漏掉的一个步骤: . (2)指出上面实验操作中的一处错误: . 考点二、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及应用 1、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取决于( ) A. 物体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 B. 物体的密度和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 C. 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 D. 物体的质量、体积、浸入液体的深度及形状等因素 2、将空矿泉水瓶慢慢压入水中,直到完全浸没。下列对矿泉水瓶受到的浮力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矿泉水瓶受到水对它的浮力 B .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C .排开水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D .浸没后,压入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大 3、如图所示,体积相同,密度不同的铅球、铁球、铝球浸没在水中不同深度的地方,则( ) A .铝球受到的浮力最大,因为它浸入液体的深度最大 B .铅球受到的浮力最大,因为它的密度最大 C .铅球、铁球、铝球受的浮力一样大 D .因素太多,无法判断 4、把两个质量相同的实心铁球和铝球,浸没在水中,它们受到的浮力( ) A .相等 B .铝球的比铁球大 C .铝球的比铁球小 D .浮力都等于重力 5、如图所示,体积相同的A 、B 、C 三个球,则它们所受浮力最大的是( ) A. A 球 B. B 球 C. C 球 D. B 球和C 球 6、甲、乙两个实心金属球,它们质量相同,其密度分别为3 105? kg/3 m 和3 1010?kg/3 m ,甲球挂在甲弹簧测力计下,乙球挂在乙弹簧测力计下,并且让金属球全部没入水中,这时( ) A .甲、乙两球所受到的浮力之比为2:1 B .甲、乙两球所受到的浮力之比为1:2 C .甲、乙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之比为8:9 D .甲、乙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之比为11:1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