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HPV16_18型表达和细胞病理学检查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HPV16_18型表达和细胞病理学检查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HPV16/18型表达和细胞病理学检查与宫颈癌及癌

前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张培影,徐侠,杨海燕,杨静,王旭波3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徐州市中医院,江苏徐州 

221003)摘要:目的 探讨细胞病理学和原位杂交技术(ISH )检测宫颈组织高危型HPV (16/18型)感染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运用细胞病理学和原位杂交技术检测218例宫颈组织HPV16/18型的表达水平及病变情况,判定

HPV16/18型感染对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筛查价值。结果 218例低度鳞状上皮内瘤变(LSI L )以上患者HPV16/18检出

率分别为:鳞状上皮轻度非典型增生(CI N )Ⅰ16.67%(15/90例)、鳞状上皮中度非典型增生(CI N )Ⅱ48.43%(31/64例)、鳞状上皮重度非典型增生(CI N )Ⅲ91.11%(41/45例),鳞状细胞癌(SCC )84.21%(16/19例)。CI N Ⅲ和SCC 组与CI N Ⅰ、Ⅱ组间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 <0.01);CI N Ⅲ与SCC 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0.01)。结论 原位杂交技术检测

HPV16/18型对诊断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具有敏感度、特异度高的特点;若原位杂交技术与细胞病理学诊断协同检测,可更

早发现宫颈癌和癌前病变,并对宫颈病变干预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关键词:宫颈癌;人乳头瘤病毒(HPV );原位杂交(ISH );细胞病理学

中图号:R273.7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005(2009)01-0027-04

宫颈癌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占女性恶性肿

瘤的第二位,近年来,宫颈癌的发病率持续上升并呈年轻化趋势。因此,宫颈癌和癌前病变的早期筛查和确诊就成为研究的重要和重要课题[1]。宫颈细胞学检查是宫颈癌早期筛查的主要方法,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 CT )的应用改善了制片质量、提高了阳性诊断率[2];新近研究结果证实人类乳头瘤病毒(HPV )为宫颈癌的主要危险因素[3],尤其是高危型HPV 感染者,且病毒的载量和型别不同与宫颈癌的发生有关[4]。所以,HPV16/18型检测作为宫颈癌筛查的一种主要手段受到肿瘤工作者的重视和临床研用[5]。课题组根据我院妇产科为市重点专科的优势以及宫颈病变患者较多的特点,对妇科门诊和病房就诊的女性患者进行宫颈病变情况筛查,应用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病理学诊断和原位杂交技术检测(ISH )宫颈组织HPV16/18型的表达水平,并进行对比分析,为临床早期发现宫颈癌前病变、进行早期干预和治疗提供依据。现就上述研究方法和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从2006年6月至2008年5月,到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徐州市中医院妇科门诊和病房就诊的患者进行宫颈癌筛查,受检者无子宫切除和宫颈手术史;无盆腔放射治疗史;目前无妊娠。受检者共3876人,主要症状有分泌物多、白带多而黄、性交后出血等;受检者年龄在23~71岁,平均(36±8)岁,检出LSI L 以上病变者218例,检出率为5.62%。1.2 研究方法1.2.1 T CT ①标本采集:受检者采用“戟”型刮板或毛刷插入宫颈管内,围绕子宫颈旋转2周,刮出颈口和颈管内的上皮细胞,将收集的细胞洗入盛有Thin Prep 保存液的液基瓶中,制成直径为2cm 的薄层细胞涂片,95%酒精固定,巴氏染色。②细胞学诊断方法采用T BS 分类法,即正常范围、意义不明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 US )、低度鳞状上皮内

收稿日期:2008-10-20;修稿日期:2008-11-18基金项目:江苏省中医药局基金资助项目(HZ 07099)

作者简介:张培影(1958-),男,江苏徐州人,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徐州市中医院主任医师,本校2007级博士研究生。3通讯作者:

wangxubowangshu @https://www.doczj.com/doc/5f2108416.html,

72—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年1月第25卷第1期

JOURNAL OF NANJING TC M UNI VERSITY Vol.25No.1Jan.2009

瘤变(LSI L、即鳞状上皮轻度非典型增生CI NⅠ)、高度鳞状上皮内瘤变(HSI L、分为鳞状上皮中度非典型增生CI NⅡ、鳞状上皮重度非典型增生CI N Ⅲ)、鳞状细胞癌(SCC)。细胞学阳性诊断包括LSI L以上病变。

1.2.2 高危型HPV DNA检测

用APES处理的防脱片制作成薄层涂片和组织切片,应用ISH检测HPV2DNA16/18型的存在(南京宇胜达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技术与试剂)。杂交过程:

(1)切片处理:①60~70℃烘烤玻片60min;

②烘烤后至二甲苯、酒精、蒸馏水洗。

(2)微波处理:①切片放入耐高温染色盒的杂交增强液中,微波高火煮30min;②、自然冷却2~3min,弃去增强液,蒸馏水洗。

(3)加杂交液(探针):①玻片擦去组织周围液体放入湿盒内,②滴加杂交液(25μL),③将玻片置95℃原位杂交加热器(热台)中烤5min,④将玻片移入含30%湿盒增效液的湿盒中,37℃温箱中孵育4~16h(过夜)。

(4)加一抗:滴加一抗液约50μL(根据组织大小可增减)。

(5)加二抗:滴加二抗液约50μL。

(6)滴加HRP聚合物:①擦去组织周围液体、放入湿盒中;②滴加HRP聚合物约50μL、室温孵育30min;③室温P BS液浸泡。

(7)显色:①擦去组织周围液体、放入湿盒中;

②滴加DAB显色液约50μL、室温湿盒中孵育10 min(镜下观察、核阳性信号呈棕黄色);③室温P BS液浸泡2min3次。

(8)HE复染、封片、完成制片。每次检测均设宇胜达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阳性对照和阴性对照片。

1.2.3 宫颈活检

用电子阴道镜进行检查,对可疑病灶进行镜下定位活检,若镜下未发现病灶或图像不满意,则在宫颈管口鳞柱交界处3、6、9、l2点处多点取材或颈管搔刮,所有病理标本由专门2名病理医师阅片,作出病理诊断,分为:CI NⅠ、CI NⅡ、CI NⅢ级和SCC。

1.3 统计学方法

以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为确诊标准,计算并比较CI NⅠ、CI NⅡ、CI NⅢ、SCC和高危型HPV DNA检测筛查与病理学结果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对结果进行统计,数据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2组间进行对比分析。

2 结果

2.1 宫颈细胞学检查结果

3876例患者检查结果为LSI L为2.71% (105/3876例),HSI L为2.92%(113/3876例), SCC为0.49%(19/3876例)(见插页Ⅰ图1、图2)。细胞学患病率6.11%(237/3876例,统计低度病变以上)。

2.2 病理检查结果

对细胞学诊断LSI L以上的患者均行宫颈活检,以病理学诊断为最终诊断:检出低度病变以上符合率为91.98%(218/237例);LSI L符合率85.71%(90/105例);HSI L符合率96.46%(109/ 113例);其中CI NⅡ占56.64%(64/113例)、CI N III占39.82%(45/113例);SCC符合率100.00% (19/19例),术后切除标本病理诊断均与术前活检诊断符合(见插页Ⅰ图3)。细胞学的敏感度90.23%,特异度93.65%。

2.3 高危型HPV DNA检测结果

218例LSI L以上患者行病理学和细胞学ISH 检测HPV16/18型检测,HPV阳性表达率47.25% (103/218例)(见插页Ⅰ图4、图5),其中CI NⅠ16.67%(15/90)、CI NⅡ48.43%(31/64例)、CI N Ⅲ91.11%、(41/45例)、SCC84.21%(16/19例)。HPV感染率CI NⅠ、CI NⅡ、CI NⅢ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差异(χ2CI NⅠ、Ⅱ=18.023,χ2CI NⅠ、Ⅲ=68. 492,χ2CI NⅡ、Ⅲ=21.459,P<0.01);SCC组与CI N Ⅰ、CI NⅡ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差异(χ2CI NⅠ、SCC= 35.167,χ2CI NⅡ、SCC=7.633,P<0.01)。

3 讨论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诊治肿瘤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和早期治疗的原则,重点是早期发现。如何才能早期发现?新近发展起来的T CT 检查与传统巴氏法相比,有较高的阳性检出率,本课题应用T CT作为早期筛查宫颈癌和癌前病变的方法,结果显示T CT筛查宫颈癌,检出率高于常规细胞涂片,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敏感度和特异度较高,可有效降低假阴性率,尤其是高级别病变假阳性和假阴性较低,而宫颈癌的诊断没有出现漏诊和误诊。因此,T CT筛查宫颈病变是安全、

8

2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年1月第25卷第1期

准确、可靠的,而且T CT涂片可以进行ISH检测HPV的存在,适用于大规模筛查和临床普及、推广。

术后切除宫颈标本行常规病理诊断分析: LSI L、HSI L和SCC均与术前诊断相符,病理诊断作为形态学诊断宫颈癌和癌前病变是客观、科学、准确的,可以视为金标准。但是在诊断HPV感染上,病理细胞学不能直接诊断HPV感染,只能描述挖空细胞存在,核增大、核异型,胞浆多彩,只能建议原位杂交检测、确定HPV病毒的存在。因此,病理细胞学虽然是肿瘤诊断的金标准,但在病毒感染诊断上存在一定局限性。

新近资料和此次研究显示[6,7],宫颈癌的病因与多种因素有关,但与HPV感染关系较密切,尤其是高危型HPV感染是宫颈癌和癌前病变发生的必要条件。虽然已报道HPV有120多种,约35种亚型可以感染生殖道,但16/18型关系最密切。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为检测HPV感染提供了技术保证,本项研究就是利用T CT涂片和病理切片进行原位杂交检测,确定HPV16/182DNA 的存在、诊断HPV的感染[8]。而以往和现在细胞学及病理学是不能确诊HPV感染的,只能进行描述性诊断,如要确诊,还需病原学诊断。原位杂交技术检测弥补了HPV病原学诊断的空白。此研究结果显示,218例LSI L以上患者HPV16/18型感染率为47.25%,与文献报道相符[9];宫颈组织从低、中、高度病变3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并随着病变的加重感染率增加,结果显示HPV感染与宫颈癌前病变有密切关系,且病毒感染率与病变程度成正相关。由宫颈组织病理诊断和原位杂交检测结果对比观察,从LSI L、HSI L到HCC的HPV 感染率分析,HPV感染的初期宫颈上皮组织尚未发生增生、异常增生等形态学改变,随着病毒在组织内整合、复制,鳞状上皮细胞出现空泡变、核增大、核异型,并最终引起组织异形增生、癌变发生、宫颈癌形成。从实验结果和病毒的致瘤机制分析,HPV感染后,致使癌基因激活、p53和Rb失活、抑癌基因表达失常、端粒酶激活和细胞因子改变、免疫调节失衡等是导致细胞恶性转化的一系列内在机制[5]。因此,宫颈组织在癌前病变前就有HPV感染,而且HPV感染早于形态学改变甚至还没有形态学改变之时。实验结果是随着形态学病变的加重而感染率越来越高,而且是渐进的演变和加重过程[10]。从HPV病毒感染肿瘤形成,此过程可能需要5年、10年或更长。结果显示HSI L与SCC间HPV感染率没有差异,可能一旦肿瘤发生,病毒复制、整合量就会降低。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肿瘤研究的宗旨是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因此,对宫颈组织检测HPV感染比观察细胞学和病理改变意义更大,且具有早期预警和跟踪检测意义,尤其是对没有形态学改变的HPV感染者,如能及早发现HPV感染就可以进行早期干预和早期治疗[11,12],有效地阻断宫颈病变的发展和宫颈癌的形成,降低宫颈癌的发生率和死亡率。鉴于目前临床上没有抗病毒的有效西药和疫苗[13,14],专门针对宫颈HPV感染的中药的临床研究国内亦未见报道。由于HPV感染后,使机体的免疫系统受到影响,使细胞免疫、体液免疫以及局部免疫降低[15],如果能采用中药制剂解决这一难题,将是宫颈癌防治工作的一大突破[16-18]。基于此,课题组已研制出“熏洗一号”方剂应用于临床,预计中药的运用可弥补西医治疗病毒感染性疾病的空白[19,20]。

本项研究资料显示:原位杂交技术检测HPV16/18型联合液基细胞学对诊断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具有准确、敏感、特异的特点,若二者协同检测,对宫颈病变的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并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和推广前景。至于宫颈癌的发生是否与HPV病毒载量有关、HPV病毒载量是否可以作为宫颈癌前病变的检测指标以及中药干预、治疗HPV感染的确切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

[1]郎景和.迎接子宫颈癌预防的全球挑战与机遇[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2,37(3):1291.

[2]王旭波,刘巧玲,王琳,等.T BS系统筛查煤矿女工宫颈癌的研究[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3,16(12):1390-1391. [3]Seung HS,Jaek L,Oye SS.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y2 tokines and HPV216,HPV216E6,E7and highrisk HPV viral load in the uterine cervix[J].G ynecol Oncol,2007,104(3): 732-738.

[4]何桂蓉,刘忠.高危型HPV型别、病毒载量与宫颈癌前病变的相关性研究[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07,22

(4):32-35.

[5]张晓金,归绥琪.宫颈癌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08,(1):56-59.

[6]Renaud S,Loukinov D,Abdullaer Z,et al.Dual role of

9

2

张培影,等:HPV16/18型表达和细胞病理学检查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第1期

DNA methylation inside and outside of CT CF2binding regions in the transcriptional regulation of the telomerase hTERT gene [J ].Nuc Acids Res ,2007,35(4):1245-1256.

[7]王旭波,刘凌,贾晓民,等.DNA 倍体、PC NA 表达与放

射敏感细胞对宫颈癌诊断和放疗效果判定的研究[J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2008,28(2):236-240.

[8]钱德英,岑坚敏,王丁,等.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DNA 检测与细胞学联合检查对子宫颈癌前病变筛查的研

究[J ].中华妇产科杂志,2006,41(1):34-37.

[9]李际春,何玲.HPV 感染与宫颈癌关系的研究进展[J ].

宁夏医学杂志,2007,29(12):1159-1161.

[10]K ang Y H ,Lee K A ,Ryu C J ,et al.M itomycin C induces apoptosis via Fas/Fas L dependent pathway and suppression of I L 218in cervical carcinoma cells[J ].Cancer Lett ,2006,237(1):33-34.

[11]Hamada K,Shirakawa T.Adenovirus 2mediated trans fer of human papilloma virus 16E6/E7antisense RNA and induction of apoptosis incervical cancer [J ].J Cell Biochem ,2007,100(5):1191.

[12]Hamada K,Shirakawa T.Adenovirus 2mediated trans fer of human papilloma virus 16E6/E7antisense RNA and induction of apoptosis in cervical cancer[J ].J Cell Biochem ,2007,100(5):

1191.

[13]韩洁综述,高国兰审校.HPV 相关的宫颈癌生物治疗

研究进展[J ].实用癌症杂志,2007,22(5):543-545.

[14]郭建新,李力.HPV 与宫颈癌疫苗研究进展[J ].国外

医学?妇幼保健分册,2004,15(6):395-398.

[15]S ima N ,Wang P ,Xu Q ,et al.Reversal effect of antisense RNA targeting human papilloma virus 16(HPV16)E6E7onma 2lignancy of human cervical cancer cell line S iHa [J ].Ai Zheng ,2007,26(1):26.

[16]肖静,黄健.对高危型HPV 治疗的研究进展[J ].现代

预防医学,2007,34(8):1462-1465.

[17]叶青.徐力博士辨证治疗恶性肿瘤临床经验举隅[J ].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24(2):140-141.

[18]华海清.扶正培本法治疗恶性肿瘤探讨[J ].南京中医

药大学学报,2008,24(1):6-8.

[19]李际春,何玲.HPV 感染与宫颈癌关系的研究进展[J ].宁夏医学杂志,2007,29(12):1159-1161.

[20]Hamada K,Shirakawa T.Adenovirus 2mediated trans fer of human papilloma virus 16E6/E7antisense RNA and induction of apoptosis incervical cancer [J ].J Cell Biochem ,2007,100(5):1191.

(编辑:周建英)

A Study into Correlation of HPV 16/18Expression with Cytop athology Examination and Cervical C ancer and Precancerous Le 2sions

ZHANG Pei 2ying ,XU Xia ,Y ANG Hai 2yan ,Y ANG J ing ,WANG Xu 2bo

(Xuzhou Municipal TCM Hospital affiliated to Nanjing Univer sity o f Chinese Medicine ,Nanjing ,Jiangsu ,221003,China )

ABSTRACT:OBJECTIVE T o explore into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high 2risk HPV (16/18type )in fection detected by in situ hy 2bridization and cervical cancer and precancerous lesions.METH OD High risk HPV 2DNA detection was given to 218female cases by cytopathology and in situ hybridization (ISH ).The value of HPV16/18type in fection for cervical cancer and precancerous lesions was e 2valuated.RESU LT The positive rates of HPV 2DNA were 16.67%in CI NI (15/90),48.43%in CI NII (31/64),91.11%in CI NIII (41/45),84.21%in SCC (16/19).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groups of CI N III ,SCC and CI N I&II (P <0.01).N 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found in the groups of CI N III and SCC (P >0.01).CONC L USION In situ hybridization detection of HPV (16/18)is accurate and specific in detecting cervical cancer and precancerous lesions.The combined use of in situ hybridization with cytopathology ensures early detection of HPV ,with great clinical value in im proving cervical cancer and precancerous lesions.KE Y WOR DS :cervical cancer ;human papilloma virus (HPV );in situ hybridization (ISH );cytopathology

?启事?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8年版(即第五版)之中国医学类的核心期刊。

03—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年1月第25卷第1期

p16和ki67双染检测助力宫颈癌前病变诊断

p16与Ki-67双染检测,助力宫颈癌前病变诊断 研究发现,全球绝大部分宫颈癌病例都就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所引起,只有长期持续感染高危型HPV病毒才会导致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CIN),进而发展为宫颈癌。 宫颈癌防治的关键在于筛查出高风险人群,找出高级别CIN 患者,及时干预。采用免疫组化双染技术在宫颈上皮细胞或组织中检测两种生物标志物p16与Ki-67以辅助诊断宫颈癌前病变已成为当前各国研究的重点。 日前,在中华医学会第十四届全国细胞病理学会议暨细胞病理学读片会上,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病理科主任余俐教授同与会病理及肿瘤领域的专家深入交流并探讨了 CINtec?PLUS p16 与Ki-67 免疫细胞化学双染检测对于辅助宫颈癌前病变诊断的重要性。p16与Ki-67双染检测辅助细胞学诊断,有效降低阴道镜转诊率细胞学在很多国家就是标准的宫颈癌筛查方法,但在临床实际操作中存在诸多问题:由于敏感性较低、重复性差,检测结果存在一定的假阴性率与假阳性率;针对无明确意义的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不能明确就是癌前病变还就是反应性细胞改变;实验室间的结果差异大;对腺癌不敏感;筛查间隔频繁,至少每2~3年就要进行一次检测。余俐教授指出,较为理想的宫颈癌筛查手段应该就是在提高细胞学检测敏感性的同时,能够不损失其特异性

或者可以通过客观的生物标志物,标记出高级别病变的细胞,以辅助细胞学检测结果的判读与诊断。 2012年,美国病理学家协会(CAP)与美国阴道镜与宫颈病理学会(ASCCP)联合发布了下生殖道HPV相关的鳞状病变的命名标准化计划(LAST)指南,最终认定p16就是唯一有足够的临床研究数据证实其可用于宫颈癌前病变诊断的生物标志物。对于正常细胞的HPV一过性感染,免疫组化检测不能检测到 p16表达,而HPV转化性感染则会引起p16的过度表达,并被免疫组化检测到。因此,p16可作为HPV感染的间接标志物,广泛应用于宫颈癌前病变诊断。 LAST 指南建议使用特定克隆号(E6H4)的p16INK4a抗体作为检测HPV感染就是否影响到细胞周期调控的生物标志物,该克隆号就是我国唯一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认证的p16INK4a 抗体。2015 年11 月26 日,CFDA 批准罗氏诊断CINtec PLUS 细胞学试剂盒[抗p16(E6H4)与 Ki-67(274-11AC3)单克隆抗体鸡尾酒试剂(免疫细胞化学法)]用于宫颈脱落细胞学诊断。 p16在细胞周期的阻滞期具有抑制细胞增殖的功能,而另一 种生物标志物Ki-67则指示细胞增殖。在同一个细胞周期中,如二者同时表达则提示细胞周期失调。CINtec PLUS细胞学双染检测能够同时检测出HPV持续感染后过表达的p16与Ki-67。如双染阳性,强烈提示CIN2+病变,需立即进行阴道镜

宫颈癌文献简述

宫颈癌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关键词:宫颈癌危险因素现状调查宫颈癌疫苗 引言:宫颈癌作为近年来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有年轻化的趋势。随着最近几年宫颈细胞学筛查的普遍应用,使宫颈癌和癌前病变得以获得早期发现和治疗,使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下降。此文将围绕宫颈癌的当前治疗状况与未来的预防等内容开展,包括最近引入国内的宫颈癌疫苗(HPV疫苗)利弊的阐述,如何预防、提早发现宫颈癌。并且将结合最新的临床病例、科学研究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研究分析,详尽地阐述对当前的影响及发展趋势。 正文: 一、宫颈癌的危害 目前,宫颈癌是妇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女性恶性肿瘤疾病中位居第二位。而根据2015年中国癌症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宫颈癌发病率居于全球第二位置,严重危害中国妇女健康,是当今我国最重要亟待解决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宫颈癌患者年龄跨度较大,常见于15-85岁,发病高峰年龄通常为45-55岁。且近年来说,逐渐呈上升趋势及年轻化趋势(周菁,王亚仙,2015)。 妇女一旦得了宫颈癌,患者生活起居会发生非常恶劣的影响,其一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理生活,例如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的情况,并下腹部或盆腔容易出现肿块、下肢容易出现水肿。最严重的便是宫颈癌会对女性子宫造成致命损伤,由于在治疗过程中宫颈癌的特殊性质,患者不得不采用割掉子宫的方案得以保全性命,因此永远丧失怀孕的机会。 从之前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宫颈癌已经成为全球女性健康的杀手,如何预防和治疗宫颈癌已经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图表宫颈癌病毒 二、宫颈癌的现状与现有治疗方法 尽管宫颈癌的病因到目前为止还不完全明确经过统计研究病例发现,但根据国内外研究资料表明,认为可能与以下原因有关: 1.病毒感染,90%以上的宫颈癌伴有疱疹病毒型感染人乳头瘤病毒HPV 2.性行为及分娩次数,多个性伴侣、初次性生活年龄小于16岁、初产年龄小、多孕多产

宫颈癌宣传

关爱生命科学抗癌让生活更美好 为贯彻落实国家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有关要求,加强农村妇女宫颈癌检查工作,从2009年开始,我国年龄35~64岁农村妇女免费开展宫颈癌检查。通过宫颈癌检查,提高农村妇女宫颈癌的早诊早治率,降低死亡率;提高广大农村妇女保健水平,保护农村妇女健康。莱芜市妇幼保健院是国家、山东省宫颈癌筛查异常者在莱芜的转诊诊疗医院。而我院妇科具备宫颈癌筛查和治疗资质,有专业的医护团队,并有成熟的的诊疗技术。 什么是子宫颈癌 子宫颈癌是指发生在妇女子宫颈部位的恶性肿瘤,所谓“恶性”是指这个肿瘤可以向子宫颈临近的组织和器官直接蔓延或发生转移,对女性危害极大,会夺去女性的生命。 什么是宫颈癌前病变 所谓癌前病变,是指病变本身不是癌,也不一定必然转化为癌,但在这些病变的基础上,在适当的条件下,有可能转化为宫颈癌。 子宫颈癌是感染性疾病,是可以预防,可以治愈的。而宫颈癌筛查的目的:是发现高级别宫颈癌前病变。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宫颈癌筛查项目 筛查项目包括:妇科检查、宫颈脱落细胞检查、HPV检查和阴道镜检查,必要时宫颈活检。(临床三阶梯诊疗) 引起子宫颈癌的原因是什么 世界多国家、多中心研究证实: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

持续感染是引起子宫癌的主要病因。HPV感染是通过性生活传播,通常没有症状,可以表现为长期的隐性感染。 你知道哪些人容易得子宫颈癌吗 ★初潮过早与多孕多产的妇女;★性生活过早的妇女(16岁前);★自己或配偶有多个性伴侣的妇女;★外阴清洁卫生习惯不良、不洁性生活的妇女;★吸烟妇女;★营养、维生素与微量元素缺乏,营养不良的妇女;★有宫颈病变(长期慢性宫颈炎、宫颈糜烂、宫颈癌前病变)的妇女;★有恶性肿瘤家庭史的妇女。 你知道子宫颈癌的发病过程吗 90%以上宫颈癌伴有高危型HPV感染。 宫颈癌的发展过程:正常→ASCUS→CINI→C1NII→C1NIII→原位癌→镜下浸润癌→浸润癌。从一般的宫颈癌前病变发展为宫颈癌大约需要10-15年。 宫颈癌早期征兆 接触性阴道出血、不规则阴道流血、绝经后阴道流血、月经淋漓不净、白带增多伴异味等都可能是宫颈癌的早期征兆,一旦出现此类症状应尽快到医院就诊,接受妇检、细胞学、阴道镜、宫颈活检等相关检查。 积极参加宫颈筛查 已有性生活的女性要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有效的筛查手段,完全可以早期发现宫颈病变。 不可对“宫颈炎”掉以轻心

宫颈癌预防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宫颈癌预防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摘要】宫颈癌是严重危害女性健康的公共问题之一。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的筛查和防治工作是一个任重道远并需要不断的过程。人乳头瘤病毒的研究为开展针对性的预防干预工作提供有效信息和决策依据,宫颈癌疫苗的研制成功或为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预防的又一高峰。但该疫苗在我国的广泛应用还面临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宫颈癌;人乳头瘤病毒;疫苗;成本效益分析 The Research Status and Development of Cervical Cancer Prevention W ANG Zhiqiang, CAI Hongbing Department of gynecologic oncology, Zhongnan Hospital of Wuhan University, Wuhan 430071, Hubei,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CAI Hongbing, E-mail: chb2105@https://www.doczj.com/doc/5f2108416.html, 【Abstract】Cervical cancer is one of the public problems which serio usly do harm to women’ health. The works of screening,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for cervical precancerous lesion and cervical carcinoma are harsh and continually explored. The research of human papilloma virus provides effective information and decision-making basis for targeted diseases prevention and interventions. The prevention for cervical precancerous and cervical cancer possibly reached a peak with the success of HPV vaccine research. However, some problems should be resolved firstly if we want to extensively use the vaccine in China. 【Key Words】Cervical cancer; Human papilloma virus; Vaccine; Cost–effectiveness 宫颈癌是导致女性患者死亡的第二位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全球每年新发病例约52.9800万,死亡人数约27.5100万,85%发生在医疗资源相对缺乏的发展中国家[1]。近年来我国报道,随着年龄的增加,宫颈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增加[2,3]。初次性生活过早(<16岁),性生活紊乱、活跃,性生活不洁,孕产次频多,口服避孕药,吸烟,宿主遗传易感性,营养缺乏等皆为宫颈癌发病的促进因素[4,5]。然而,业已证明,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R-HPV),诸如16、18、31、33、35等在内的多达13种高危型HPV的持续感染是宫颈癌发病的罪魁祸首[6]。世界范围内,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R-HPV)与人类5%的癌症发病相关,与10%的女性患癌相关,在发展中国家,这一比例更是达到了16%[7]。其中,几乎100%的宫颈癌,90%~93%的肛门癌,40%~51%的外阴癌,40%~64%的阴道癌,36%~40%的阴茎癌,12%~63%的口咽癌,3%的口腔癌发病都与HR-HPV相关[8]。 HPV传播方式以性传播为主,亦可通过共用毛巾、坐便器等间接传播及母婴间垂直传播等。感染后,HPV DNA病毒在上皮及黏膜的表面复制繁殖,宫颈的鳞

浅谈宫颈癌前病变的鉴别与处置

浅谈宫颈癌前病变的鉴别与处置 发表时间:2015-08-24T15:08:09.493Z 来源:《卫生部公告》2015年第4期供稿作者:汤瑞蓉 [导读] 成都市蒲江县中医医院宫颈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多发于育龄期妇女,严重影响着女性患者的身心健康。汤瑞蓉 (成都市蒲江县中医医院,四川省成都 611630) 摘要:目的从护理的角度探讨宫颈癌前病变的鉴别与处置经验。方法综合已报道的文献资料,浅析宫颈癌前病变的鉴别与处置方法并讨论相关护理体会。结论宫颈癌前病变的鉴别方法包括宫颈/阴道细胞学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和阴道镜检查等,根据临床特征不同进行分级并实施不同的处置方法,如宫颈管内膜刮术、宫颈环形电切术和冷刀宫颈锥形切除术等。在诊疗期间,良好舒适的护理能够使宫颈癌前病变患者的恢复得更好、治疗效果保持得更久,从身心两方面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关键词:宫颈癌前病变;鉴别;处置 The nursing experience in identification and disposal of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nursing experience in identification and disposal of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CIN). Methods Some released researches and data were analyzed to investigate the nursing experience in identification and disposal of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Results Cytolgical examination, histological examination and colposcopy can be used in identification of CIN. Disposal methods of CIN can vary depending on the type of clinical features, including endocervical curettage, cold knife conization and LEEP. Correct and effective nursing measures in Identification and disposal of CIN can help patients recover better and faster in both physical and mental sides. Key words: CIN; Identification; Disposal 宫颈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多发于育龄期妇女,严重影响着女性患者的身心健康。从近年来的研究可见,宫颈癌的发病率有上升化、年轻化的趋势。宫颈癌前病变是浸润性宫颈癌的癌前期病变,指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CIN),是一组病变的统称,涉及宫颈不典型增生和原位癌等。现代宫颈癌的筛查目标已从传统意义上的宫颈癌筛查逐渐转变为以检出早期高级别的宫颈癌前期病变为目的进行的阻断性治疗[1]。宫颈癌前病变从发病到发展为癌症大多需要10~15年,通过宫颈癌前病变的早期诊断与治疗能够有效地抑制浸润性宫颈癌的发生[2]。 1.宫颈癌前病变的鉴别 发生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的主要病因即为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宫颈癌前病变的常见症状包括接触性阴道出血、不规则阴道出血和白带异常等。由于宫颈癌前病变难以通过视诊和触诊手段鉴别且临床症状多不明显,因此目前常见的确诊手段包括宫颈/阴道细胞学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和阴道镜检查等宫颈组织活检术。①宫颈/阴道细胞学检查:细胞学涂片检查是发现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主要手段,尤其针对临床体征不明显的早期病变,包括常规巴氏涂片、积液细胞学筛查(TCT)和细胞电脑扫描(CCT)等。②组织病理检查:对肉眼可见的病灶或碘试验不染区进行多点取材,可较为准确地对宫颈癌前病变进行定位,但无法对宫颈全貌标本进行提取,因此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宫颈癌前病变的诊断应有活体组织学证实。③阴道镜检查:可提高活检的阳性率,对发现宫颈癌前病变、确定病变部位有着重要作用。接受阴道镜活检的患者均要做颈管刮术。 宫颈癌前病变的主要判断标准是阴道镜或直视下取宫颈组织学活检进行病理检查。宫颈组织活检术多属于有创操作,在行检查前护理人员首先应向患者有针对性地阐明操作的相关知识和可能涉及的不适反应,使患者积极配合检查;检查过程中应协助患者保持正确、安全的体位并帮助患者深呼吸、放松,对于过度紧张的患者可通过分散注意力达到放松的目的;术后应注意观察患者阴道出血情况或是否出现、流液或碘过敏等现象,叮嘱患者适当休息、保持外阴清洁。[3]由于妇科疾病的隐私性和特殊性,护理人员还应注意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在检查过程中,尤其是阴道镜检查,应当为患者创造一个安全、私密的检查环境;对心理上难以接受或过分担心的患者,可以通过沟通、教育等方式使其充分了解检查的意义,从而增强患者的信心,使其保持良好心态。高质量的阴道镜检查和阴道镜辅助下的病理检查对宫颈癌前病变的准确诊断及正确治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宫颈癌前病变的处置 2.1宫颈癌前病变的分级 宫颈癌前病变根据临床特征不同一般可分为3级,分别为轻度非典型增生(CIN Ⅰ)、中度非典型增生(CIN Ⅱ)和重度非典型增生及原位癌(CIN Ⅲ)。①CIN Ⅰ:上皮细胞异型程度轻,排列不整齐,但仍保持极性,异常增殖细胞限于上皮层下三分之一。②CIN Ⅱ:上皮细胞异型明显,排列较紊乱,异常增殖细胞占据上皮层下三分之二。③CIN Ⅲ:上皮细胞异型性显著,失去极性,异常增殖细胞扩展至上皮的三分之二或几乎全层,与原位癌难以区别。原位癌的上皮异型性细胞累及全层,极性消失,核异型性显著,核分裂相多见。上皮基底膜完整,无间质浸润。 2.2 根据分级治疗宫颈癌前病变 CIN Ⅰ的处置:对于阴道镜检查可见完整转化区、宫颈鳞柱交界未内移至颈管内的情况,患者可继续观察。阴道镜检查情况不满意者应作颈管内膜刮术(ECC),排除颈管内病变。 CIN Ⅱ~Ⅲ的处置:CIN Ⅱ~Ⅲ的患者可选择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或冷刀宫颈锥形切除术(CKC)。根据锥切后的病理选择进一步治疗方法,此外还应考虑到患者的生育期望和心理因素等,因此单纯子宫切除术一般不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案。LEEP又可称为高频电刀,与传统的治疗方法相比它具有操作简单易行、术中出血量少、无需住院等优势,因此有效性和安全性更高,逐渐成为了宫颈癌前病变患者首选的临床治疗方法[4]。CKC又称冷刀锥切,具有切缘清晰、深度充分的优点,是治疗CIN Ⅲ的主要手段。冷刀锥切对组织(尤其是切缘组织)的损伤较高频电刀小,利于病理学检查,通过术中送检可进一步明确是否存在切缘病变。但冷刀锥切较高频电刀又有手术时间长,术中易多量出血等缺点,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它在临床上的应用。护理人员在术前应使患者以膀胱截石位将膀胱排空,使宫颈充分暴露并消毒;由于宫颈血管丰富,操作不当或无菌操作不严格容易引起大出血和感染,护理人员在术中应密切关注出血量和生命体征的变化;术后应指示患者尽量保证卧床休息一周并保持外阴清洁,2个月内避免阴道冲洗、盆浴和性生活,必要时可使用抗生素进行感染预防性治疗;对需留院观察的患者应仔细说明原因,使患者明白治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避免不必要的医患矛盾。

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筛查新进展分析

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筛查新进展分析 发表时间:2015-09-18T11:03:17.297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1期作者:李爱青 [导读] 临沭县玉山镇玉山卫生院 276711 液基细胞学检查能有效提示宫颈病变预后,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能够有效提高宫颈癌患者的临床检出率. 临沭县玉山镇玉山卫生院 276711 摘要:目的探讨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筛查新进展,为临床诊治提供理论帮基础,降低宫颈癌死亡率。方法随机选取 2011年 2 月 -2014年 3月在本院进行宫颈癌筛查的 180例女性,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90人,对照组用巴氏涂片法进行检查,研究组用液基细胞学进行检查,分析两组检查结果中出现的阳性情况。结果研究组的制片满意率为86%,观察组的制片满意度为68%,研究组的阳性检出率 4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27%,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液基细胞学检查能有效提示宫颈病变预后,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能够有效提高宫颈癌患者的临床检出率,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宫颈癌前病变;宫颈癌;筛查;液基细胞学 1一般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2月 -2014年3月在本院进行宫颈癌筛查的 180例女性,年龄25~60岁,平均(35.2±8.1)岁;其中50例初中文化,高中文化110例,高中以上20例;已婚120例,未婚60例;孕次:≤1次者45例,≥2次者 135例。平均分为两组,每组90人,所有患者均行两种检查方式并按分组不同而用不同检查方法,对照组用行巴氏涂片法进行检查,研究组用液基细胞学进行检查。 1.2选取标准 (1)选取标准:a.于月经后4~8d 采集标本(近绝经期妇女于月经中后期进行采集);b.性生活史≥2年;c.检查前45d未予以阴道用药、冲洗、检查及性生活;d.1周內未使用抗生素;e.均在检查前认真阅读研究方案并签署同意书。(2)排除标准:a.月经期妇女;b.子宫切除患者;c.宫颈疾病及治疗史患者;d.妊娠及哺乳期妇女;e.盆腔放射史患者;f.诊断期间使用避孕药者;g.资料不完全者。 1.3 方法 对照组用传统的检查方法,即巴氏涂片法。操作如下:患者排空膀胱后膀胱截石位,将子宫颈外口需充分暴露,把表面分泌物擦净(用无菌棉球),然后用刮板围绕宫颈外口行360旋刮,取柱状及鳞状上皮的交接处分泌物及黏膜,应尽量避免损伤宫颈引起出血,影响检査结果。若白带或分泌物过多,应先用无菌干棉签轻轻擦净粘液,再刷取标本。将其均匀涂抹于载玻片上,用乙醇(浓度为95%)固定15 min,进行巴氏染色处理后在光学显微镜下进行阅片检查。其诊断方法按巴氏分类法处理:Ⅰ级为正常、Ⅱ级为炎症、Ⅲ级为可疑癌、Ⅳ级为高度可疑癌、Ⅴ级为癌,其中细胞学检查阳性为≥Ⅲ级[1]。 1.5判断标准 所有巴氏染色片经有经验的细胞病理医师读片并进行报告,其采用2001年宫颈细胞学分类TBS诊断标准:即正常范围内(NILM)、对诊断无明确意义的非典型麟状上皮(ASCUS)、不典型鳞状上皮不排除高度病变(ASC-H)、低度上皮内病变(USL)及高度上皮内病变(HILS)、鳞状细胞癌、不典型腺细胞和腺癌。细胞学诊断为低级别(LSIL)以上的均建议做阴道镜或阴道镜指导下取活检。 1.6统计学处理 对试验的数据进行处理,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取X2检验,若P<0.05,则表明差异有显著性,若P>0.05,则表明差异没有显著性。 2结果 研究组的制片满意率为86%,观察组的制片满意度为68%,研究组的阳性检出率 4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27%,均有统计学意义。经病理学检查后,确诊为宫颈癌患者72例,对照组采用巴氏涂片法检查出阳性符合率为42.3%,研究组采用液基细胞学阳性符合率为 90.7%,且研究组检查患者 CINⅡ~Ⅲ级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情况见表 1。 3讨论 宫颈癌前病变是指癌症发生前该部位发生的病变,而由此引发癌症的病变。宫颈癌前病变即宫颈重度上皮内瘤样病变(CIN3)。宫颈癌的发生和发展有一个渐进的演变过程,时间可以从数年到数十年,一般认为这个演变过程经过这样几个阶段:轻度、中度和重度上皮内瘤样病变、早期浸润癌、浸润癌。宫颈癌前病变患者一般不表现明显症状,或仅有一般宫颈炎的症状,如白带增多。也有主诉白带带血或性接触后少量阴道流血等。 宫颈重度上皮内瘤样病变是癌前病变,它具有可逆性,即一部分病变可自然消失,但它还具有进展性,即病灶可发展,甚至癌变。其可逆性和发展性与病变的范围、程度有关。轻度上皮内瘤样病变自然消失的可能性明显大于中、重度。重度上皮内瘤样病变发展为癌的可能性明显大于轻、中度[3]。也有学者认为,宫颈轻度上皮内瘤样病变,是良性的异常增殖,可自然转为正常。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是宫颈癌的主要危险因素。90%以上的宫颈癌伴有高危型HPV感染。已有研究显示,是否具有 HPV 病毒持续感染是评价疗效及复发风险重要指标,其中 HPV 病毒清除彻底者基本无复发。 宫颈癌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阴道流血:早期多为接触性出血;中晚期为不规则阴道流血。出血量根据病灶大

宫颈癌与癌前病变的筛查现状及研究进展

宫颈癌与癌前病变的筛查现状及研究进展 发表时间:2015-08-21T09:42:46.623Z 来源:《健康必读》2015年第6期供稿作者:胡朝霞 [导读] 安徽省肥东县第四人民医院妇产科安徽肥东筛查方法各有优劣,对于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筛查方法才能有效筛查宫颈癌与癌前病变。 胡朝霞 (安徽省肥东县第四人民医院妇产科安徽肥东231600) 【中图分类号】R713.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6-0281-01 【摘要】:目的:探讨宫颈癌与部前病变的筛查现状及研究进展。方法:对宫颈癌发病原因、易发部位和病变过程进行分析,综述现阶段应用脱落细胞检查、人乳头瘤病毒检测、组织病理学检查等方法对宫颈癌与癌前病变的筛查,对不同筛查方法的作用做出评估。结果:癌颈癌与癌前病变筛查首选方法是脱落细胞检查法,这种检查方法操作简便,而且造价低,不过容易被标本和制片影响,出现极高的假阴性,应用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对涂片质量进一步优化,使筛查灵敏度得到提高;人乳头瘤病毒检测对高危人群查出率极高,能有效减少宫颈癌发病率,但是,检查仪器较贵,使检查的应用受到很大限制;组织病理学检查能对宫颈癌进行有效的确诊,但是,组织病理学检查属于有创性检查,所以,并不能作为常规筛查的方法普及。结论:筛查方法各有优劣,对于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筛查方法才能有效筛查宫颈癌与癌前病变。 【关键词】:宫颈癌;癌前病变;筛查现状;研究进展 宫颈癌是妇科较为常见的恶生肿瘤,宫颈癌严重威胁妇女身体健康。宫颈癌癌前有着很长一段病变时间,早期进行筛查可以减少宫颈癌发病率。妇科肿瘤中,宫颈癌仅次于乳腺癌,每年我国有3万妇女由于宫颈癌而死亡[1]。据统计,全球有80%以上癌宫颈发生于发展中国家,发病趋于年轻化,而宫颈癌是已经明确发病原因肿瘤,所以,通过筛查和干预,是可以预防宫颈癌的癌变,下面对宫颈癌筛查方法进行简单的综述[2]。 1.分析宫颈癌发病原因、易发部位和病变过程 宫颈癌发病和过早性生活、性生活混乱、卫生习惯不良等因素有直接的关系,多由病毒感染导致,多受人类乳头状瘤病毒感染。宫颈在子宫下端,呈现出窄圆柱体,3cm长,宫劲管上皮细胞是鳞状上皮,在宫颈口处于移行带,由于局部损伤或炎症的刺激,很容易使病毒入侵,导致上皮非典型增生,从而发展成宫颈癌。宫颈移行带的上皮细胞受损,病毒感染上皮细胞,这一动态演变过程是可逆的,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可以预防宫颈癌的发生。 2.筛查方法综述 2.1脱落细胞检查 现阶段,宫颈脱落细胞检查是发现宫颈癌最有效的方法,对宫颈脱落细胞检查属于筛查试验,检查结果是临床确诊的重要参考数据,与临床确诊可能并不相同。可以说,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属于基础方法,其中又包括巴氏涂片法、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3]。巴氏涂片法:选择软木刮板,将宫颈外口的鳞柱上皮交界进行轻刮,将脱落的宫颈细胞进行收集,在玻璃片上将标本固定和晾干,经巴氏染色,通过显微镜对细胞形态进行观察。观察细胞形态改变确定宫颈炎、癌前病变或宫颈癌的诊断。巴氏涂片法操作简单,费用不高,是广泛应用的一种筛查方法,应用已达半个世纪,有效减少了宫颈癌死亡率。经过诊断可以及早发现宫颈癌,但是,这种筛查方法受涂片制作质量影响。我国对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缺少质控体系,而涂片上标本厚薄不均匀,如果细胞过多重叠就会使确诊准确率受到影响。如果细胞中有大量红细胞、黏液或坏死组织,也会影响阅片。正是因为这些不稳定因素,导致临床细胞学的检查准确率受到影响,应用逐渐减少,不能发挥出筛查作用。 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这项技术对标本采集与玻璃片制备都做了很多改善。以专用取材器对标本进行保存,标本经过程序化的处理,可以把上皮细胞、血液及黏液等进行分离,制出均匀薄层的涂片。涂片上的细胞成分比较全,而且背景干净,很容易分辨出异常上皮细胞,提高了筛查的阳性诊断。这项技术使细胞膛的诊断率得到提高,还能对滴虫、念珠菌及乳头状病毒等进行鉴别,与巴氏涂片法相比,这项技术应用更实用,更全面,不过检查费用相对增加,我国已经广泛应用了这项技术用于宫颈癌与部前病变的筛查。这项检查技术操作方便,而且不会对检查者造成创伤,受检查技术限制,在诊断上还有假阳性和假阴性存在[4]。 2.2人乳头瘤病毒检测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是导致宫颈癌发生的根本原因,据统计,很多患者宫颈上皮内都有瘤样病变,还合并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经检测宫颈癌患者人乳头瘤病毒均呈阳性反应。感染有低危与高危之分,低危包括HPV6与HPV11,这两型和性病湿疣类相关,很少发生恶变,而高危包括HPV16与HPV18,这两型和瘤样病变有关。对高危型患者检测可以将高危人群进行筛查,减少宫颈癌发病率。对人乳头瘤病毒检测主要选择HPV分型基因芯片技术和流式荧光杂交法、HPVDNA等技术,其中前两项检测灵敏度不高,实验高件高,所以,很难在临床上推广。现阶段,主要应用的检测技术是HPVDNA技术。美国临床检验HPVDNA应用了HC2技术,对高危型与低危型进行信号检测,可以检测出13种高危型HPV,临床检测操作简便,敏感性与特异性高,对阴性预测值高,但是,不能对HPV分型进行检测,而且检测成本高,需要进一步研究[5]。 2.3组织病理学检查 组织病理学对癌颈癌和宫颈癌病变前确诊,其他检查方法对发现异常都要由最终组织病理学检查进行最后的确认。而病理组织学的诊断准确率要由取样准确性来决定,由阴道镜评估,使活检准确性得到保证。通过阴道镜的辅助选择活检,对宫颈癌和宫颈癌前病变、宫颈浸润癌等可以及早诊断,一旦发现标本细胞有空泡或者角化不全即是阳性,在现阶段来说,组织病理学检查是最可靠诊断方法。不过这种诊断方法也存在缺陷,如果患者瘤体过小时,未形成瘤体时,不能做出准确的诊断[6]。 总之,对于宫颈癌和癌前病变筛查方法,选择脱落细胞学检查这种检查方法是基本的检查方法,而且价格低廉。选择巴氏涂片检查虽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假阴性过高,而且灵敏度过低等,但是,由于这种检查方法操作简单,检查费用低廉,适用于发展中国家和贫困地区,对于大面积妇科体检时,也是首选的基本检查方法。 对于Ⅱ级及以上人群的检查,尽可能选择TCT或人乳头瘤病毒的检测方法,选择TCT技术可以做到专用的取材器与标本保存容

宫颈癌诊疗指南(DOC)

卫生部宫颈癌诊疗指南(2013年版) 宫颈癌及癌前病变规范化诊疗指南(试行) 宫颈癌的基本情况 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 发病率在我国女性恶性肿瘤中居第二位, 仅次于乳腺癌。据统计, 每年约有50万左右的宫颈癌新发病例, 占所有癌症新发病例的5%, 其中的80%以上的病例发生在发展中国家。我国每年约有新发病例13万, 占世界宫颈癌新发病例总数的28%。 患病的高峰年龄为40-60岁左右。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宫颈癌的发病年龄呈年轻化趋势。宫颈癌发病率分布有地区差异,农村高于城市,山区高于平原,发展中国家高于发达国家。因此,有必要规范宫颈癌的诊断与治疗。另一方面,宫颈癌的发生可通过对癌前病变的检查和处理得以有效控制。西方国家的经验显示,宫颈癌的发生率在密切筛查的人群中减少了70%-90%。为了降低我国宫颈癌的发病率,做到早诊早治,本指南补充了宫颈癌前病变的诊治原则,希望能降低宫颈病变的危害,同时减少国家对宫颈癌的诊治支出。 1 范围 本文规范了宫颈癌的规范化诊治流程、诊断依据、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及治疗方案。适用于农村重大疾病医疗保障工作定点医院对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宫颈癌前病变是指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是一组病变的统称,包括宫颈不典型增生和原位癌,为宫颈浸润癌的癌前期病变。此类病变仍限于宫颈上皮层内,未穿透基底膜,无间质浸润。宫颈浸润癌是指肿瘤病变穿透宫颈基底膜,发生间质浸润。 3 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标准。 3.1 CA125 (carcinoma antigen)癌抗原125

3.2 CEA (carcinoembryonic antigen)癌胚抗原 3.3 CIN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宫颈上皮内瘤变 3.4 CTV (clinical target volume)临床靶区 3.5 FIGO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国际妇产科联盟 3.6 LEEP (Loop Electro-surgical Excisional Procedure)宫颈环形电切术 3.7 PTV (planning target volume)计划靶区 3.8 SCC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鳞状细胞癌抗原 4 诊治流程图 5 诊断依据 5.1 病因

宫颈癌预防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宫颈癌预防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作者: ————————————————————————————————日期:

宫颈癌预防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摘要】宫颈癌是严重危害女性健康的公共问题之一。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的筛查和防治工作是一个任重道远并需要不断的过程。人乳头瘤病毒的研究为开展针对性的预防干预工作提供有效信息和决策依据,宫颈癌疫苗的研制成功或为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预防的又一高峰。但该疫苗在我国的广泛应用还面临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宫颈癌;人乳头瘤病毒;疫苗;成本效益分析 The ResearchStatus and Development of CervicalCan cer Prevention W ANG Zhiqiang,CAI Hongbing Department ofgynecologic oncology, Zhongnan Hospital of Wuhan University, Wuhan 430071,Hubei,China Correspondingauthor: CAIHongbing,E-mail: 【Abstract】Cervical cancer is one ofthe public problemswhich seriously doharmto women’ health. Theworks ofscreening, preventionand treatment for cervicalprecancerous lesion and cervical carcinoma are harshandcontinuallyexplored. The researchof humanpapilloma virus provideseffective information and decision-making basis for targeted diseases prevention and interventions. The preventionfor cervical precancerous andcervicalcancer possibly reached apeak with thesuccess ofHPVvaccine research.However, some problemsshould beresolved fi rstlyifwe want to extensivelyuse the vaccine in China. 【Key Words】Cervical cancer; Human papilloma virus; Vaccine;Cost–effectiveness 宫颈癌是导致女性患者死亡的第二位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全球每年新发病例约52.9800万,死亡人数约27.5100万,85%发生在医疗资源相对缺乏的发展中国家[1]。近年来我国报道,随着年龄的增加,宫颈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增加[2,3]。初次性生活过早(<16岁),性生活紊乱、活跃,性生活不洁,孕产次频多,口服避孕药,吸烟,宿主遗传易感性,营养缺乏等皆为宫颈癌发病的促进因素[4,5]。然而,业已证明,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R-HPV),诸如16、18、31、33、35等在内的多达13种高危型HPV的持续感染是宫颈癌发病的罪魁祸首[6]。世界范围内,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R-HPV)与人类5%的癌症发病相关,与10%的女性患癌

宫颈癌前病变与Hpv的关系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5f2108416.html, 宫颈癌前病变与Hpv的关系 作者:刘建梅 来源:《医学食疗与健康》2018年第02期 【摘要】目的:分析宫颈癌前病变与Hpv的关系。方法:抽取我院于2016年6月-2017年11月收治的39例宫颈癌前病变患者及同期收治的39例宫颈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将纳入研究组、对照组2个组别。两组均行Hpv检查,观察患者的Hpv病毒载量、Hpv阳性率、宫颈 癌前病变Hpv亚型阳性率、宫颈癌前病变与Hpv的关系。结果:研究组Hpv病毒载量 675.24±58.49,高于对照组病毒载量97.62±36.48(P100.00(回归系数0.76,OR值26.33)、Hpv阳性(回归系数为0.62,OR值4.83)与宫颈癌前病变呈正相关,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宫颈癌前病变; Hpv;阳性率 [中图分类号]R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8)02-051-02 前言:作为临床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宫颈癌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等特征。近年来,宫颈癌患者群体逐渐趋向年轻化,严重威胁女性的身体健康。宫颈癌前病变对宫颈癌诊断、预防具有重要意义[1]。为了改善宫颈癌前病变的筛查效果,本文将39例宫颈癌前病变患者及39例宫颈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宫颈癌前病变与人乳头瘤病毒(Hpv)的相关性, 现将整个研究流程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我院于2016年6月-2017年11月收治的39例宫颈癌前病变患者及同期收治的39例宫颈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将纳入研究组、对照组2个组别。 纳入标准:(1)所有女性均月经正常;(2)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分别符合宫颈炎、宫颈癌前病变的诊断标准。 排除标准:(1)排除24小时内有性生活的女性患者;(2)排除3天内阴道上药、冲洗或涂抹碘液、醋酸的患者。 对照组年龄26-50岁,平均年龄(38.2±3.5)岁。研究组年龄24-49岁,平均年龄 (37.1±3.3)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宫颈癌前病变与Hpv的关系

宫颈癌前病变与Hpv的关系 目的:分析宫颈癌前病变与Hpv的关系。方法:抽取我院于2016年6月-2017年11月收治的39例宫颈癌前病变患者及同期收治的39例宫颈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将纳入研究组、对照组2个组别。两组均行Hpv检查,观察患者的Hpv 病毒载量、Hpv阳性率、宫颈癌前病变Hpv亚型阳性率、宫颈癌前病变与Hpv 的关系。结果:研究组Hpv病毒载量675.24±58.49,高于对照组病毒载量97.62±36.48(P<0.05);官颈癌前病变患者Hpv16阳性率最高,为74.07%:研究组Hpv阳性率92.31%,高于对照组Hpv阳性率33.33%(P<0.05):Hpv病毒载量>100.00(回归系数0.76,OR值26.33)、Hpv阳性(回归系数为0.62,OR 值4.83)与宫颈癌前病变呈正相关,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v病毒载量、Hpv阳性与宫颈癌前病变的发生密切相关。 标签:宫颈癌前病变;Hpv;阳性率 前言:作为临床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宫颈癌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等特征。近年来,宫颈癌患者群体逐渐趋向年轻化,严重威胁女性的身体健康。宫颈癌前病变对宫颈癌诊断、预防具有重要意义[1]。为了改善宫颈癌前病变的筛查效果,本文将39例宫颈癌前病变患者及39例宫颈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宫颈癌前病变与人乳头瘤病毒(Hpv)的相关性,现将整个研究流程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我院于2016年6月-2017年11月收治的39例宫颈癌前病变患者及同期收治的39例宫颈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将纳入研究组、对照组2个组别。 纳入标准:(1)所有女性均月经正常;(2)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分别符合宫颈炎、宫颈癌前病变的诊断标准。 排除标准:(1)排除24小时内有性生活的女性患者;(2)排除3天内阴道上药、冲洗或涂抹碘液、醋酸的患者。 对照组年龄26-50岁,平均年龄(38.2±3.5)岁。研究组年龄24-49岁,平均年龄(37.1±3.3)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Hpv檢查方法:两组患者均行Hpv检查,确认女性3天内无阴道冲洗及上药,24小时内无性生活后,于女性月经后10-18天行Hpv检查:以一次性宫颈脱落细胞采集器置于女性阴道内,旋转四周并确认获取充足宫颈上皮细胞样本后,将其置于样本管内搅拌10-15次,放置于4摄氏度冰箱内保存,以备送检(宫

2019年宫颈癌研究进展盘点

2019年宫颈癌研究进展盘点 2018年全球宫颈癌新发病例约57万例,死亡超过31万例。由于疫苗的接种和筛查的普及,在过去30年间发达国家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减少了一半以上,发展中国家有所增加或趋于稳定。2012年发达国家宫颈癌发病率居女性恶性肿瘤第11位(9.9/10万),死亡率居第9位(3.3/10万),而发展中国家宫颈癌发病率居第2位(15.7/10万),死亡率居第3位(8.3/10万)[1]。由于涉及根治性手术与放化疗,宫颈癌的治疗疗效取决于临床分期和所在地的医疗资源。随着治疗技术与药物的不断进步,宫颈癌的治疗疗效也在不断改善,更多可能有效的治疗方式显示出可期的临床前景。现将2019年出现的一些重要的有关宫颈癌的临床研究盘点如下。 1 多中心研究比较开腹与微创根治性子宫切除术治疗宫颈癌的复发率LACC研究[2]为早期宫颈癌手术治疗带来了颠覆性的影响。作为一项大型III期随机对照试验,LACC研究比较了早期宫颈癌(1A1期LVSI阳性、1A2和1B1期)微创手术与开腹手术的疗效,631例患者接受随机分组,主要终点是4.5年PFS,但该研究提前终止,与开腹手术相比,微创手术复发率较高(HR=4.26,95%CI:1.44~12.6,P=0.009),总生存率差(HR=6.0,95%CI:1.77~20.3,P=0.004)。 基于LACC研究结果,全球开展了多项临床研究比较开腹与微创根治性子宫切除术治疗宫颈癌的安全性。目前的研究显示,早期宫颈癌腹腔镜手术

治疗患者的复发率与死亡率均高于开腹手术。2019 ASCO大会报道了一项多中心的大样本回顾性分析[3],比较开腹手术与微创根治性子宫切除术治疗宫颈癌的复发率。该研究回顾性地纳入了2010.1.1至2017.12.31在多个中心接受根治性子宫切除术的IA1、IA2、IB1期的宫颈鳞癌、腺癌、腺鳞癌患者共计704例。结果发现,185例(26.3%)患者接受开腹手术,519例(73.7%)患者接受微创手术(MIS)。与接受MIS的患者相比,接受开腹手术的患者年龄更大,术前评估的肿瘤体积更大,同时中位随访时间更长(44个月∶30.3个月,P<0.001)。两组患者的基本人口地理学情况类似。但是,接受开腹手术的患者复发率为13/185(7%)、死亡率为10/185(5.4%),而接受MIS的患者复发率为42/519(8.1%)、死亡率为26/519(5%)。通过进一步的多因素分析发现,在消除了种族、合并症、术前肿瘤体积、组织学及吸烟情况等混杂因素后,MIS组的复发率更高(OR=2.24,95%CI:1.04~4.87,P=0.04)。而在第二个多因素模型中,除了上述提到的因素,还增加了淋巴脉管间隙受侵(LVSI)、接受辅助化疗及宫颈残端情况等混杂因素,接受MIS者仍然表现出更高的复发率(OR=2.37,95%CI:1.1~5.1,P=0.031)。通过亚组分析发现,术前肿瘤评估小于2 cm的患者,开腹手术的复发率为5/121(4.1%),MIS的复发率为25/415(6%),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但MIS组在多因素分析中并没有显示出更高的复发率。 早期宫颈癌腹腔镜手术治疗患者的复发率与死亡率均高于开腹手术。因此,应当更加谨慎地考虑对患者有益的治疗策略,包括严格无瘤技术与操作、CO2气腹对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举宫器的改进或无举宫器操作、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