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江苏高考政治考试大纲说明

江苏高考政治考试大纲说明

江苏高考政治考试大纲说明
江苏高考政治考试大纲说明

江苏高考政治考试大纲说明

江苏高考政治考试大纲及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思想政治科(江苏卷)的命题将继续遵循"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公平"的原则,有利于中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对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利于中学思想政治课程改革的原则。

命题将充分体现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理念,反映高校招生,以及思想政治学科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做到紧密联系实际,贴近学生生活,富有时代气息。坚持知识考查、能力考查与情感、态度、价值观考查的有机统一,注重考查考生对思想政治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考查考生初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查考生对现阶段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的内容和意义的理解。在遵循国家统一考试要求的同时,适当体现江苏特色。

命题坚持能力立意为主导,在命题形式上做到以稳为主,稳中有新;将充分体现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的选拔性,使试卷既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又有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二、考试内容及要求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参照《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思想政治科)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参照江苏省普通高中课程教学要求和教学实际,确定考试内容和要求。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

1.获取和解读信息

能够快速、全面、准确地从题目的文字表述和图表等形式中获取回答问题的有关信息。

能够准确和完整地理解并整合所获得的有关信息。

2.调动和运用知识

能够根据从题目获取和解读的试题信息,有针对性地调动有关的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等方面的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做出必要的判断。

能够调动和运用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取的重大时事和相关信息。

能够展现出检索和选用自己"知识库"中有关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

3.描述和阐释事物

能够用简洁的语言描述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等学科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观点。

能够应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比较和解

释有关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

能够综合阐释或评价有关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

4.论证和探索问题

能够根据有关信息,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和技能,发现或者提出体现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的问题。

能够综合使用题目提供的信息、课堂学习或自主学习获得的知识、方法,提出必要的论据,论证和探究问题,得出合理的结论。

能够用顺畅的语言、清晰的层次、正确的逻辑关系,表达出论证、探究的过程和结果。

(二)考试范围与要求

考试范围包括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必考内容包括"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和"时事政治"。选考内容为"经济学常识"、"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两个模块,考生可根据本人的选修情况,选考其中一个模块。

现结合江苏省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实际,对考试范围和要求具体说明如下:

必考内容

必修一:经济生活

1.生活与消费

(1)货币

商品的基本属性

货币的本质和基本职能

纸币的流通规律

信用工具调整为结算方式

外汇和汇率

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2)价格

供求关系与价格

价格与价值

商品的价值量

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意义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其表现形式

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和生产经营的影响(3)消费

影响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

消费类型

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2.生产、劳动与经营

(1)生产与经济制度

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大力发展生产力删除

公有制为主体调整为公有制及其主体地位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企业与劳动者

现代企业的组织形式

我国法定的公司形式

企业的经营与发展

企业兼并与企业破产

劳动和就业

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

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3)投资理财的选择

我国的商业银行及其主要业务

储蓄存款利息的计算方法

储蓄、债券、股票、商业保险四种投资理财方式3.收入与分配

(1)个人收入的分配

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公平与效率的关系调整为兼顾效率与公平

(2)财政与税收

财政收入的含义及其来源

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

财政支出的含义和种类调整为财政收入及其种类

财政收支调整为财政收入与支出的关系

我国财政的作用

税收的含义、基本特征调整为税收及其基本特征

个人所得税和增值税

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4.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的含义

市场调节的作用及其局限性

规范市场秩序的必要性和措施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目标和手段调整为科学的宏观调控

(2)科学发展观与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与新要求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3)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经济全球化及其表现、影响

跨国公司

分析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和作用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2014年江苏高考语文试卷(附答案)

2014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江苏卷) 语文Ⅰ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人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最使我艳羡的还是园林艺术家化平淡为神奇的▲。某些树木当植当伐;某些花卉 当疏当密;何处须巧借地形,顺势筑坡;何处又宜少见轩敞,▲:所有这一切都煞费心血,但又不露惨淡经营的痕迹,正像一帧名作脱稿前画师那奇绝而▲的点睛之笔。 A.用心别树一帜浑成B.匠心别树一帜饱满 C.匠心别有洞天浑成D.用心别有洞天饱满 2.下列诗句与“墙头雨细垂纤草”对仗工整的一项是(3分)( ) A.水面风回聚落花B.数峰无语立斜阳 C.楼上春容带雨来D.蝉曳残声过别枝 3.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 ...的一项是(3分)( ) A.涂鸦之作,不足当先生一哂,如蒙赐正,小子不胜感激! B.欣闻敝校百年校庆,本人忝为校友,因事不能躬临为歉! C.吉日良辰,花好月圆,恭祝一对璧人并蒂同心、白首偕老! D.家母古稀之庆,承蒙各位亲友光临,略备薄酒,敬答厚意!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遥远的箕山,渐渐化成了一幢巨影,遮断了我的视线。▲我在那个遗址上发掘了很久,但一无所获。 ①如果是冬日晴空,从那里可以一直眺望到中岳嵩山齿形的轮廓。 ②箕顶宽敞平坦,烟树索淡,悄寂无声。 ③而遗址都在下面的河边,那低伏的王城岗上。

④山势平缓,从山脚慢慢上坡,一阵工夫就可以到达箕顶。 ⑤如此空旷,让人略感凄凉。 A.①②④⑤③B.①④⑤③②C.④①③②⑤D.④②⑤①③ 5.阅渎右边这幅漫画,对它的寓意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3分) ( ) A.人如果不用眼睛看,而只用耳朵听,肯定会受骗上当。 B.人生一般总是在两种互相矛盾的真理之间寻找中庸。 C.我们很少想到我们有什么,可是总想到我们缺什么。 D.我们不仅希望我们自己幸福,而且也希望他人幸福。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答严厚舆秀才论为师道书 柳宗元 严生足下:得生书,言为师之说,怪仆所作《师友箴》与《答韦中立书》,欲变仆不为师之志,而屈己为弟子。凡仆所为二文,其卒果不异。仆之所避者名也,所忧者其.实也,实不可一日忘。仆聊歌以为箴,行且求中以益.己,栗栗不敢暇,又不敢自谓有可师乎人者耳。若乃名者,方为薄世笑骂,仆脆怯,尤不足当也。内不足为,外不足当,众口虽恳恳见迫,其若吾子何?实之要,二文中皆是也,吾子其.详读之,仆见解不出此。 吾子所云仲尼之说,岂易耶?仲尼可学不可为也。学之至,斯则仲尼矣;未至而欲行仲尼之事,若宋襄公好霸而败国,卒中矢而死。仲尼岂易言耶?马融、郑玄者,二子独章

江苏化学小高考知识点(全)

江苏化学小高考 必修1知识点 专题一 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按物质的组成分类: 有机化合物 混合物 物质 化合物 纯净物 无机化合物 非金属 单质 金属 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 置换反应 复分解反应 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 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复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 可能是是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本质:电子的转移(得失或者偏移) 特征:化合价的改变(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依据) 3、氧化还原反应概念 升(化合价)---失(电子)---氧(氧化反应)------还(还原剂) 降(化合价)--- 得(电子)---还(氧化反应)------ 氧(还原剂) 单线桥 双线桥 2e- 失去2e- -1 0 -1 0 0 -1 2 KBr + Cl 2====Br 2+2KCl 2 KBr + Cl 2====Br 2+2KCl 得到2e- 物质的量 定义:表示一定数目微粒的集合体 符号n 单位 摩尔 阿伏加德罗常数:0.012kgC-12中所含有的碳原子数。用N A 表示。 约为6.02x1023 微粒与物质的量 公式:n= NA N 例题P7 摩尔质量: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 用M 表示 单位:g/mol 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

分子量 质量与物质的量 公式:n= M m 例题P7 物质的体积决定:①微粒的数目②微粒的大小③微粒间的距离 微粒的数目一定 固体液体主要决定②微粒的大小 气体主要决定③微粒间的距离 体积与物质的量 公式:n= Vm V 例题P10 标准状况下 ,1mol 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为22.4l 阿伏加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 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物质的量浓度: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B 的物质的量。符号CB 单位:mol/l 公式:C B = V nB 物质的量浓度的配制 配制前要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 步骤:1. 计算 m=c ×v ×M 2.称量 3. 溶解 4。转移 (洗涤2---3 洗涤液转入容量瓶) 5.定容 6。摇匀7 装瓶贴签 物质的分散系 溶 液 胶体 浊液 分散质大小 <10-9 10-9 ~10-7 >10-7 胶体的本质特征 丁达儿现象:光亮的通路 区分溶液与胶体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者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和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蔗糖 酒精 SO 2 CO 2 NH 3等 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能全部电离的电解质 强酸HCl H 2SO 4 HNO 3 强碱NaOH KOH Ba (OH )2 大多数的盐 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能部分电离的电解质 弱酸HCl H 2SO 4 HNO 3 弱碱NaOH KOH Ba (OH )2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水 过滤法:适用于分离一种组分可溶,另一种不溶的固态混合物 粗盐的提纯 蒸发结晶:混合物中各组分物质在溶剂中溶解性的差异 蒸馏法:适用于分离各组分互溶,但沸点不同的液态混合物。如:酒精与水的分离 仪器 蒸 馏烧瓶 冷凝器 分液:分离互不相容的两种液体 萃取: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不同 溴水 CCl 4 分层 上层无色 下层橙红色 不用酒精萃取 离子的检验 焰色反应 铂丝用盐酸洗涤 然后在酒精灯燃烧至无色 再蘸取待测液 钠焰色:黄色 钾的焰色:紫色 (透过蓝色钴玻璃) Cl - 检验 :加硝酸银产生的白色沉淀不溶解于稀硝酸

中考英语考纲变化

中考英语考纲变化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中考英语与2016年相比,仅词汇表有变化。具体变化为由杭州版的约1200个考纲词汇变为省版的约1600个考纲词汇。以下为词汇表的具体变化情况: 一、2017年新增词汇(红色为2017年补充的词性) A 1.about prep.关于;在各处;四处?ad.大约;到处;四处 2.above prep.在……上面a.上面的 ad. 在……之上 3.actually ad.实际上,事实上 4.advantage n.优点,有利条件(因素) 5.advise v.建议,劝告 6.afford v.买得起;提供 7.Africa n.非洲 8.agreement n.协议;同意;一致 9.alive a.活着的,存在的 10.amazing a.令人惊异的 11.ant n.蚂蚁 12.army n.陆军;军队 13.around ad. 在周围;在附近?prep. 在……周围;大约

https://www.doczj.com/doc/5f5172805.html,n a.亚洲的;亚洲人的 n. 亚洲人 15.Australian a.澳洲的;澳大利亚人的 n. 澳大利亚人 B 16.back ad.回(原处);向后 a. 后面的n.背后,后部;背 17.basket n.篮子 18.beginning n.开始,开端;起源 19.blank n.空白处 20.block n.一大块;街 21.blouse n.女衬衫 22.board n.木板;布告牌;委员会;(政府的)部 23.boil v.煮沸,烧开 24.bottom n.底部;下端 C 25.cafe n.咖啡馆;餐馆 26.call n. 喊,叫;电话,通话v.称呼;呼唤;喊;叫

江苏省高考历史一轮复习:01 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

江苏省高考历史一轮复习:01 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33题;共66分) 1. (2分) (2017高一上·长春期中) 《红楼梦》中贾宝玉和贾环(宝玉之弟,为贾政的妾室所生)是同父异母的兄弟,但两人的地位却有天壤之别。从传统观念上看,导致两人地位悬殊的主要原因是() A . 分封制的形成 B . 宗法制的影响 C . 个人素质的差异 D . 封建家长的喜好 2. (2分)春秋时期,周王向诸侯“求赙(财礼)”“求车”等现象说明() A . 宗法制得到加强 B . 分封制遭到破坏 C . 诸侯势力得以削弱 D . 诸侯展开争霸斗争 3. (2分)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 ①先秦时期主要包括夏、商、周三个王朝②西周是在公元前11世纪中期由周文王建立的 ③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具体体现④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④ C . ③④ D . ①③④ 4. (2分)《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这反映在周朝政治中() A . 周天子对地方进行垂直统治 B . 主要按血缘关系分配政治权力 C . 周公开创了分封制 D . 先后分封了七十一个诸侯王 5. (2分) (2018高三上·防城港模拟) 自周成王起,形成“乡遂制度”,即“国”与“野”对应的制度。“国”指都城及其近郊,近郊分为“乡”。都城住着上层贵族和手工业奴隶、乡住着下层贵族“士”,都、乡居民合称“国人”。“野”(或称“鄙”、“遂”)指广大农村,住着从事农业的“庶人”(或称“野人”)。这反映了西周时期() A . 形成严密的组织管理体系

2016年高考江苏卷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

2016年高考江苏卷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江苏卷) 语文Ⅰ试题 [说明]试题及答案仅供参考,以官方公布为准。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人人都希望自己____________,却很少有人能沉静下来用心对待生活。其实生活很____________,你是不是诚心待它,它一眼就能分辨出来。你越____________,越想得到,距离目标就越远;你努力振作,默默耕耘,惊喜往往就会悄然而至。 A.与众不同机敏焦躁B.与众不同敏锐浮躁 C.标新立异机敏浮躁D.标新立异敏锐焦躁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与众不同”和“标新立异”的区别在于:

前者重在表示不同,重在客观存在;后者重在表示 标榜“新”和“异”,重在表示主观行为。此处宜 用前者。“机敏”和“敏锐”的区别在于:它们虽 都强调“敏”,但前者重在表示“机”,即“灵活” 之意;后者重在表示“锐”,含“深刻”之意。此 处宜用后者。“焦躁”和“浮躁”的区别在于:前 者重在焦急,后者重在浮浅。此处宜用后者。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下列熟语中,没有 ..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3分)A.人为刀俎,我为鱼肉B.人皆可以为尧舜 C.化干戈为玉帛D.情人眼里出西施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借代”手法的特点是借某事物的特征代替某事物,借体和代体具有相关性;而“比喻”中的

D.“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初春的细雨淅淅沥沥,撩拨了无数文人墨客心中关于江南的绵绵 情思。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此项错误在于,选项中所引的诗句是南唐后主李煜所写的透露出绵绵不尽的故土情思的宛转凄苦的哀歌,表达的是凄苦之情,不是如该选项所说的“无数文人墨客心中关于江南的绵绵情思”。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4.某同学从自己所写的文章里选出以下三组,为每组文章拟一标题,编成集子。所拟标题与各组文章对应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第一组:《看见<看见>》《书虫诞生记》《对话苏东坡》《家有书窝》 第二组:《同桌的你》《伴我同行》《奔跑吧,兄弟》《没有麦田的守望者》

江苏高考化学复习期末必看——高中化学选修三知识点全归纳:第二章

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 一.共价键 1.共价键的本质及特征 共价键的本质是在原子之间形成共用电子对,其特征是具有饱和性和方向性。 2.共价键的类型 ①按成键原子间共用电子对的数目分为单键、双键、三键。 ②按共用电子对是否偏移分为极性键、非极性键。 ③按原子轨道的重叠方式分为σ键和π键,前者的电子云具有轴对称性,后者的电子云具有镜像对称性。 3.键参数 ①键能:气态基态原子形成1 mol化学键释放的最低能量,键能越大,化学键越稳定。 ②键长:形成共价键的两个原子之间的核间距,键长越短,共价键越稳定。 ③键角:在原子数超过2的分子中,两个共价键之间的夹角。 ④键参数对分子性质的影响键长越短,键能越大,分子越稳定. 4.等电子原理:原子总数相同、价电子总数相同的分子具有相似的化学键特征,它们的许多性质相近。常见的等电子体:CO和N2 二.分子的立体构型 1.分子构型与杂化轨道理论 杂化轨道的要点当原子成键时,原子的价电子轨道相互混杂,形成与原轨道数相等且能量相同的杂化轨道。杂化轨道数不同,轨道间的夹角不同,形成分子的空间形状不同 2分子构型与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

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说明的是价层电子对的空间构型,而分子的空间构型指的是成键电子对空间构型,不包括孤对电子。 (1)当中心原子无孤对电子时,两者的构型一致; (2)当中心原子有孤对电子时,两者的构型不一致。 3.配位化合物(1)配位键与极性键、非极性键的比较:都属共价键(2)配位化合物 ①定义:金属离子(或原子)与某些分子或离子(称为配体)以配位键结合形成的化合物。 电离方程式:[Zn(NH3)4]SO4===[Zn(NH3)4]2++ SO42- 配合物内界稳定不电离参加化学反应,外界电离后参加反应

中考英语考试说明及示例(2018)

英语考试说明(2018) 本考试说明是以《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英语课程标准》)为依据,结合我市初中英语教学的实际情况而制定的。说明旨在使英语学科学业考试科学全面地考查学生在经过初中阶段学习后所具有的真实语言水平,以便进一步促进初中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命题原则 1. 命题应严格遵循《英语课程标准》所规定的九年级结束时应达到的五级目标的基本要求来确定考查内容与标准。 2. 命题应充分体现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试题的命制要以学生为中心,切实体现素质教育面向全体的要求。命题立足基础,难易适中,充分考虑到各个层面学生的水平状况。同时所选用的语言素材应尽量贴近学生生活,尽可能避免生僻的词汇,不出繁、偏、旧及过难的试题。 3. 命题应以考查学生能力为目标。注重考查学生综合语言环境的设置,全面考查学生的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控制纯知识性测试题和单一语法测试题。 4. 命题应坚持科学性和指导性原则。试题结构、选材、题目表述、问题设置等应尽量做到科学、合理、规范。正确发挥评价对初中英语教学的导向作用,命题应努力做到有利于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学习英语的成就感和自信心,有利于引导教师改进教学和学生学会学习,有利于综合评价学生的英语学习状况。 二、考试范围 要求考生能掌握初中阶段所学的语法知识(见附录);学会使用1500~1600个单词和200~300个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能够围绕《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五级所列话题,恰当理解与运用相关的语言表达形式;能够在所给情景中恰当理解和运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五级所列功能意念的语言表达形式。 三、考试内容及要求 (一)听力 1.考查学生理解和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对信息进行判断、归纳、综合的能力。考生应能: (1)根据语调和重音理解说话者的意图; (2)听懂有关熟悉话题的谈话,并从中提取信息和观点; (3)借助语境克服生词障碍,理解大意; (4)听懂接近正常语速的故事和叙述,理解故事的因果关系; (5)针对所听对话或语段的内容,记录简单信息。 2.阅读 考查学生能够理解常见体裁的真实语言材料(生词率不超过3%)和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阅读速度为每分钟50~70词。考生应能: (1)找出文章中的主题,理解故事的情节,预测故事情节的发展和可能的结局; (2)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运用简单的阅读策略获取信息; (3)根据上下文和构词法推断、理解生词的含义;

2017中考英语考纲

2017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英语学科学业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初中毕业生英语学科学业考试(以下简称“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目的是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中毕业生达到《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五级课程目标水平的程度。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 二、指导思想 贯彻《课程标准》的新理念,反映《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遵循如下命题原则: 1.要着重考查学生听、说、读、写等四种英语语言技能的综合实践能力以及灵活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 2.要依据《课程标准》来确定考查内容与标准。 3.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生活和身心发展水平。 4.要选用真实、地道的语言素材,根据语言实际使用情况命题。 5.要确保试题的信度和效度,杜绝繁、偏、旧的试题。 6.要根据试题的考查目的和考查重点,科学合理地制订评分标准。 三、考试依据 依据《课程标准》的五级课程目标的等级要求、《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和广东省考试中心粤[2003]85号文《关于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英语口语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的精神,以及我省各地初中英语新课程教学实际情况。 四、考试内容与要求 “学业考试”的内容是《课程标准》制定的三级至五级目标内容,即初中学生在全日制义务教育七年级至九年级阶段应该完成的学习内容和达到的学习目标,包括语言技能(听、说、读、写)、语言知识(语音、词汇、语法、功能、话题)、文化意识(文化知识、文化理解、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情感态度(动机兴趣、自信意志、合作精神、祖国意识、国际视野)、学习策略(认知策略、调控策略、交际策略、资源策

江苏小高考历史知识点梳理(全).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考点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 一)了解先秦时期的王朝变迁(4年未考):[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与战国] 1变迁:夏、商、周(东周、西周分为两个时期)更替,合称三代。 2.周:西周(BC1046- BC 770); 东周(BC770- BC221):分为春秋、战国两个时期 二)理解西周分封制、宗法制的内容和影响(11-13年连续考查): 1.分封制(特点:层层分封,等级森严) 1)目的:为了扩大和巩固统治。 2)基本内容:周武王将土地和人口分封给王族、功臣、古代帝王的后代。 3)诸侯的权利: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可再分封、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权利; 义务:为周天子随从作战、镇守疆土、缴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 4)特点:(层层分封,形成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宗法等级秩序。) 5)影响:西周通过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扩大疆域,稳定统治(积极); 随着诸侯实力日益壮大,西周后期诸侯争霸,王权衰弱,分封制逐渐瓦解。 2.宗法制: 1)内容:按血缘关系的秦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2)最大特点(核心):嫡长子继承制,(大宗和小宗是相对的) (★注意:大宗与小宗在政治上是君臣级关系,在血缘上是兄弟关系。) 3)意义:宗法制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3.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 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分封制是宗法制的具体表现,二者互为表里,相互依存。 三、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征(13年新增考点): 1.王权与神权相结合;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2. 王位世袭制、等级森严的分封制以及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构成了我国早期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和特征。 考点二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一)了解秦朝的统一(4年未考) 1.公元前221年秦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 朝——秦王朝。(★巧记:“喊赵薇去演戏”) 2.秦统一的原因:①经济:商鞅变法,国力增强; ②民心:人民渴望统一; ③个人: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 二)了解“始皇帝”的来历特点及秦的中央官制机构(10、12年考查) 1.“始皇帝”1)来历:秦王嬴政认为自己功德超过“三皇五帝”。采用“皇帝”称号,自称“始皇帝”。 2)特点:①皇权独尊——显示了皇权的不可僭越(如“朕”“制”“诏”“玉玺”等词) ②皇位世袭——显示了皇权的不可转移 ③皇权至上——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 3)本质:君主专制。 (★两千多年皇帝制度:前221年,秦始皇;1912年,宣统帝溥仪) 3.秦的中央官制机构——三公九卿制度。 1)“三公”及其职能:①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行政权,君权和相权的矛盾产生) ②太尉:主管军事(是虚职,无实权) ③御史大夫:上传下达,负责监察百官。

江苏高考化学必背知识

江苏高考化学必背知识 1. 有机物一般含有碳、氢元素;但CCl4组成中不含氢。 2. 有机物一般易燃;但四氯化碳、聚四氟乙烯却不能燃烧。 3. 卤代烃水解得到的有机产物一般是醇类; 但氣苯水解得到苯酚。4. 卤代烃一般为液态,不溶于水;但一元氣代烷通常为气体。 5. 醇类催化氧化一般生成醛(或酮),继续氧化生成酸;但R3COH不能催化氧化成醛或酸。 6. 能称“某酸”的化合物一般是酸类;但苯酚俗称石炭酸,并不属于酸类,而是酚类。 7. 分子组成相差一个或几个“-CH2-”原子团的物质一般是同系物,但苯甲醇与苯酚、乙烯与环丙烷等均相差“一并不是同系物。8. 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有机物一般是醛类;但葡萄糖、甲酸和甲酸某酯等都能发生银镜反应。

9. 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有机物分子中一般含有醛基;但果糖分子中不含醛基,能发生银镜反应。 10. 酸与醇间的反应一般属酯化反应;但乙醇与氢溴酸混合加热生成溴乙烷不是酯化反应。 11. 酯化反应一般发生在酸与醇之间;但纤维素与浓HNO3也能发生酯化反应。 12. 酯一般通过酸与醇发生酯化反应原理制得;但乙酸苯酯是由乙酸酐(CH3CO)2O或乙酰氣CH3COC1与苯酚发生取代反应而得到。13. 有机物中的油一般是指由髙级脂肪酸与甘油所生成的酯;但汽油、柴油、煤油等是各种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等组成的复杂混合物。 14. 蜡的主要成分一般是指髙级脂肪酸与髙级脂肪醇所形成的酯;但石蜡是高级烷烃(含C20 ~ C30)的混合物。 15. 同分异构体一般能用同一化学式表示; 但表示的并不都是同分异构体,如淀粉与纤维素。 16.

丝和毛一般是指蚕丝和动物的毛发,其成分都是蛋白质;但人造丝的成分是纤维素,人造毛则是合成纤维(聚丙烯腈)。 17. 玻璃一般是指硅酸盐;但有机玻璃成分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高三化学考点知识点 氮及其化合物 1、氮的氧化物:NO2和NO N2+O2 ========高温或放电2NO,生成的一氧化氮很不稳定:2NO+O2 == 2NO2 一氧化氮:无色气体,有毒,能与人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而使人中毒(与CO中毒原理相同),不溶于水。是空气中的污染物。 二氧化氮:红棕色气体(与溴蒸气颜色相同)、有刺激性气味、有毒、易液化、易溶于水,并与水反应: 3NO2+H2O=2HNO3+NO,此反应中N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以上三个反应是“雷雨固氮”、“雷雨发庄稼”的反应。 2、硝酸(HNO3): (1)硝酸物理性质:纯硝酸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油状液体。低沸点(83℃)、易挥发,在空气中遇水蒸气呈白雾状。98%以上的硝酸叫“发烟硝酸”,常用浓硝酸的质量分数为69%。 (2)硝酸的化学性质:具有一般酸的通性,稀硝酸遇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浓硝酸遇紫色石蕊试液先变红(H+作用)后褪色(浓硝酸的强氧

中考英语考纲词汇word.doc

考纲词汇表(1600个单词和300条短语) A a a (an) art. 一(个、件……) a bit (of) 有一点,一会儿 a few 有些,几个 a kind of 一种 a little 有点儿,一点儿 a lot (of)许多,大量 a number of 一些,许多 a pair / piece / set of 一双/ 张/ 套(副)ability n. 能力,才能 able a. 能够,有能力的 about ad. 1大约2到处prep.3 关于 above .prep. 在…上面a.上面的ad. 在之上abroad ad. 到(在)国外 absent a. 缺席,不在 accent n. 口音,音调 accept v. 接受 accident n. 事故,意外的事 according to 根据……,按照 ache vi.& n. 痛,疼痛 achieve vt. 完成, 达到 across prep. 横过,穿过 act n. 法令/条例v. 演出/行动action n. 行动active ad . 积极的,主动的 activity n. 活动 ad (缩) = advertisement n.广告 add v.添加,增加 add…to…把…加到…上add up to 合计达……address n. 地址 adult adj. 成年的;n. 成年人 advantage n. 优点, 好处 advice n.劝告,建议advise vt. 忠告,建议aeroplane = airplane = plane n. 飞机 afford vt. 负担得起;抽得出(时间;提供 afraid a. 害怕的,担心 after ad. 在后prep. 在…之后conj.在…以后 after all 毕竟 afternoon n. 下午,午后 again ad. 再一次,再,又 against prep. 对着,反对 age n. 年龄;时代 ago ad. 以前 agree v. 同意;应允 agree with 同意 agreement n. 同意,一致;协定,协议 ahead ad. 在前,向前,提前 ahead of time 提早 aim v.瞄准,打算n. 目的;打算 aim at 瞄准,针对 air n. 空气,大气 airline n. 航空公司, 航空系统 airport n. 航空站,飞机场 alive a. 活着的,存在的 all ad/a 全部地,所有的,pron.全部 all kinds of 各种各样的 all over 遍及 all right 行了,好吧,(病)好了 allow v. 允许,准许 almost ad. 几乎,差不多 alone a. 单独的,孤独的 along ad. 向前prep. 沿着;顺着 aloud ad. 出声地;高声地 already ad. 已经 also ad. 也 although conj. 虽然,尽管 always ad. 总是;一直;永远 America n.美国American a.美国人的n.美国人among prep. 在(三个以上)之间 ancient a. 古代的,古老的 and conj. 和;又;而 and so on 等等 angry a. 生气的,愤怒的 animal n. 动物 another a. 再一别的pron. 另一个 answer n. 回答回信;答案v. 回答,答复 ant n. 蚂蚁 any pron.任何的;(疑问句、否定句) Anybody/anyone pron. 任何人,无论谁 anything pron. 什么事(物);任何事(物) anyway ad. 不管怎样 anywhere ad. 任何地方 appear v. 出现,露面; (公开)演出 apple n. 苹果 April n. 4月 area n. 面积;地域,地方,区域;范围,领域 arm n. 臂, 支架 army n. 军队 around ad. 在周围prep. 在…周围;大约 arrive vi. 到达;达到arrive at / in 到达 art n. 艺术,美术;技艺 article n. 文章;东西,物品;冠词 as ad.& conj.像…一样,如同;因为prep. 作为,当作as a result (作为)结果 as ... as 像,如同 as for 至于 as long as 只要 as soon as 一……就 as usual 和往常一样 as well as 也;还;而且 Asia n.亚洲Asian a.亚洲的;亚洲人的n.亚洲人ask v. 问,询问;请求,要求;邀请 ask for 请求 asleep a. 睡着的,熟睡 at prep. 在(几点钟);在(某处) at first首先 at home 在家 at last 最后 at least 至少at most 最多 at noon /night 在正午/在晚上 at the age of 在......岁的时候 Atlantic n. 大西洋 a. 大西洋的 attention n. 注意;关注; 注意力; (口令)立正! August n. 8月 aunt n. 伯母;舅母;婶;姑;姨 Australia n. 澳洲;澳大利亚 Australian a.澳洲的;澳大利亚人的n.澳大利亚人autumn n. 秋天,秋季 1

2020届高三(江苏)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同步练习卷: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一、选择题 1.(2019江苏南通模拟)“五代后唐明宗长兴二年,宰相冯道、李愚,请令判国子监田敏,校正九经,刻板印卖,朝廷从之。……因是天下书籍遂广。”据此记载可知,当时( ) A.雕版印刷技术才开始使用 B.官府已经掌握活字印刷技术 C.文化传播仅依靠手抄书籍 D.雕版印刷术推动了文化发展 2.(2019江苏六市质检)右图是南宋会子铜版拓片,铜版上刻有纸币金额等文字和花纹图案。这一铜版佐证了( ) A.雕版印刷术开始出现 B.宋代的印刷技术先进 C.南宋时期朝贡贸易发达 D.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发行

3.(2018江苏扬州一模)右图为清中期杰出画家郑板桥创作的《竹石图》。画面简洁,三五枝竹竿依着瘦石一块,神态挺拔潇洒,充满生机,而老竿新篁,墨有浓淡,层次分明。该画作( ) A.突出市民阶层的文化需求 B.体现了工笔重彩画的风格 C.抒发风神消散的傲世风骨 D.追求自然风景的写实描绘 4.(2018江苏南京二模)清代孙承泽评价,“鲁公忠孝植于天性,殚竭精力以书此碑,而奇峭端严,一生耿耿大节,已若显质之先人矣”。下列碑帖风格符合该观点的是( ) 5.(2018江苏盐城三模)清代著名文艺评论家王希廉在评点《红楼梦》时说:“予以《红楼梦》为小说耶?夫福善祸淫,神之司也;劝善惩恶,圣人之教也。《红楼梦》虽小说,而善恶报施,劝惩垂诫,通其说者,且与神圣同功。”这就肯定了《红楼梦》( ) A.社会教化功能 B.文学鉴赏价值 C.维护封建礼教 D.革新社会风气 6.(2019江苏南京、淮安三模)在文学发展的历程中,有类作品形式上是“楚辞”式的,去掉了所有的特殊方言;内容上是“诗经”式的,内涵却在扩大;句式上,每句字数没有限制,不严格地押韵,但确实有韵。下列作品符合该特征的是( ) A.《二京赋》 B.《将进酒》 C.《雨霖铃》 D.《窦娥冤》 7.(2019江苏南通调研)“大概唐末渐有印书,特未能盛行,遂以为始于蜀也。当五季乱离之际,经籍方有托而流布于四方,天之不绝斯文,信矣!”这说明( )

2019江苏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

2019江苏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一般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依照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高考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以及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2017年一般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科〔江苏卷〕命题将遵循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发的《2017年一般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科〕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以及《一般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和江苏省《一般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教学要求》,注重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的考查,贴近现实生活,富有时代气息,着力引导考生获得较为全面的语文素养,从而有利于实施中学语文课程标准,有利于推进中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 【二】考试能力要求 高考语文要求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这六种能力表现为六个层级。 A.识记:指识别和经历,是最差不多的能力层级。 B.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 C.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 D.鉴赏评价: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进展了的能力层级。 E.表达应用: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进展了的能力层级。 F.探究:指探讨疑难问题,有所发明和创新,是在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的基础上进展了的能力层级。 对A、B、C、D、E、F六个能力层级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三】考试内容及要求 依照一般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一般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一般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和《江苏省语文课程标准教学要求》,确定语文科考试内容。 按照高中课程标准规定的必修课程中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目标的“语文1”至“语文5”五个模块,选修课程中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学应用、文化论著研读五个系列,组成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依照江苏高考方案,另有加试内容。必考、选考和加试内容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甲、必考内容 必考内容及相应的能力层级如下: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文学类文本。 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差不多特征及要紧表现手法。文学作品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究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命题材料以散文、小说为主,也能够选择合适的诗歌和戏剧作品。 1.分析综合 C 〔1〕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

2019年中考英语考纲词汇 M

machine [m???i?n] n. 机器 mad [m?d] a. 发疯的;生气的 go mad with sth. 因某事而发狂 Hearing the good news, he almost went mad with joy. 听到那个好消息,他欣喜若狂。 be mad about 对……入迷 Most of the young students are mad about pop music. 绝大多数青年学生对流行音乐着迷。 be mad at 对……恼火 The manager was mad at his speech. 经理对他所说的话很恼火。 magazine [m?ɡ??zi?n] n. 杂志 magic[?m?d??k] a. 有魔力的 main[me?n] a. 主要的 make(made, made) [me?k] vt. 制造,做;使得 I made up my mind to study English well. 近义词辨析:make/produce/do/let ①make与produce, 作“生产、制造”讲时,二者可以互换。They produce cars in the factory.=They make cars in the factory. 这家工厂生产轿车。 ②make与do 二者表示不同的“做”,通常说做一个动作用do来表示,而制作一种以前并不存在的东西,则用make。

--What are you doing? 你在做什么? --I’m cooking. 我在包饺子。 ③make与let “让……”的意思。Let一词含有提出建议的意思,而make一词则带有强制性,命令的意味。 Mum let me stay at home last night. 昨晚妈妈让我呆在家里。make (good)use of 好好利用...... We should make good use of the knowledge we have. 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我们的知识。 make a contribution to 贡献给,捐赠 make a decision 做出决定 make a mistake 犯错误 make a telephone call (to )(给……)打电话 make a face 做鬼脸 make friends 交朋友 make sure 确保,确认 make up 组成,占 Are all animal bodies made up of cells? 所有动物的身体都是细胞组成的吗? make up for 祢补,补偿 Hard work can often make up for a lack of intelligence. 勤能补拙。make up one’s mind 下定决心 We make up our mind to study hard. 我们下定决心好好学习。

江苏高考历史知识点

江苏高考历史知识点 高考,不管考题怎么变化,不管是哪个地方命题,有些重要考点几乎年年都考,反复的考,下面由为大家整理的江苏高考历史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江苏高考历史知识点一1.闭关锁国的原因 (1)清朝前期自然经济比较稳定,生产的产品基本可以自给自足,不需要外来商品,自然经济这一经济基础是清朝闭关自守的主要原因。 (2)清朝统治者害怕“外夷”和沿海人民聚集力量抗清而危及其统治。 2.闭关锁国的影响 (1)积极影响: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2)消极影响:①给中国航海业和对外贸易以沉重打击,使中国失去了利用国际贸易开辟海外市场、刺激资本扩张、推进工业化的契机。②堵塞了给中国近代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提供外部刺激的渠道,使中国与世界隔绝,逐渐在世界上落伍。 高考必背历史知识点: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历程 一.中国传统文化演变 1.春秋战国时期:封建制度逐步确立,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思想活跃,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由此促进了文学艺术的繁荣。

2.秦汉:秦汉时期,国家统一,生产发展,各民族间政治经济联系加强。西汉儒学独尊,文化由此得到迅速的发展,文学艺术大放异彩。 3.隋唐:盛唐时期政治统一、经济繁荣、民族融合,文学艺术全面辉煌,同时社会步入正轨,法度规范成为普遍的社会需要。中唐以后,安史之乱、藩镇割据、政治黑暗,出现了大量表达人民痛苦、揭露统治阶级罪恶的作品。 4.宋代:一方面封建经济进一步发展,随着商业和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扩大,韵律极严的诗歌已不能充分表达人们更加丰富的思想感情;风俗画成为当时画坛的最大亮点。另一方面,宋代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一些作家转向于采用词这种更能抒发感情的文学形式,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爱国主义精神。这样,宋词便得到了快速发展。 5.元代:城市经济繁荣和市民阶层的扩大,知识分子处于社会底层。知识分子们的愁苦、反抗、逃避现实,通过元杂剧与元散曲(合称为元曲)来表达。 6.明清:封建制度渐趋衰落,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商品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文化专制、八股取士,从而出现了揭露封建制度腐朽黑暗的小说和艺术作品。 江苏高考历史知识点二1.对待儒家思想的正确态度:在中国,曾对儒家思想采取过过激的否定态度。如新文化运动中的“打倒孔家店”,“文化大革命”中的“批林批孔”运动,都对儒家思想的继承和

初中英语考试说明

初中英语考试说明 一、命题思想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在评价建议第六条中明确指出:“终结性评价是在一个学习阶段结束时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如期末考试、毕业血液考试等。终结性评价主要检测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程度,包括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五个方面。 终结性评价应根据教学的阶段性目标确定评价的内容和形式,可以包括口语、听力、阅读、写作和语言知识运用等部分。口试要重点考察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交际策略的运用。听力部分应着重考察学生理解和获取信息的能力,避免单纯辨音题等脱离语境的题型。阅读和写作部分主要考查学生理解真实语言材料和表达真实思想的能力。对语言知识的考查应着重考查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不应孤立地考查知识点或对知识的机械记忆。终结性评价应将知识与技能的评价有机结合起来,着重考查学生在具体语境中运用英语的能力,渗透对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考查。考试形式应灵活多样,合理配置主观题和客观题。” (注:由于口语测试有客观的难操作性,所以将此项技能的考查分散在试卷中。根据近几年的中考趋势,听力测试在本套试卷中也不予以体现。) 二、命题原则 1、依据《英语课程标准》来确定考查内容与标准。 本学期英语期末考试命题的依据是《英语课程标准》“内容标准”中四级目标的内容、要求及相关的附录,同时参考三级的内容和要求。考查内容基本以《go for it》教材为主,但不局限于教材。 2、着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命题要以全面、准确地考查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为宗旨,真正落实“考查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的评价指导思想,通过听、说、读、写等形式考查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3、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生活和身心发展水平。 试题所选择的语言素材和创设的语言运用情境,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实际、生活经验及社会发展状况。试题素材的选择和题型的设计要与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相适应。 4、选用真实、地道的语言素材,根据语言实际情形命题。 在选择语言素材时,尽量使用真实、地道、典型的当代英语素材,尽可能提供语义相对完整的语境,尽可能使试题任务接近或类似现实生活中语言使用的实际情形。 5、确保试题的信度和效度,杜绝繁、难、偏、旧的试题,控制题量。 命题要遵守教育测量的基本原理,保证试题的信度,以使考试形式有利于实现英语阶段性评价考试的考查目的,使考试结果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学生的实际水平。 难易度比为80%:15%:5%(易、中、难)。 三、考试时间及总分 本次期末考试采用闭卷书面笔答方式。考试时间为90分钟,满分为100分。

2018高考江苏卷语文真题与答案解析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I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中国古代的儒家经典,莫不是古圣人深思熟虑、___________ 的结晶。 如果把经典仅仅当作一场—的说教,那你永远进不了圣学大门。必得躬亲实践,才能切实摇—圣人的心得,如此我们的修为才能日有所进。 A.特立独行耳提面命顿悟 B.特立独行耳濡目染 领悟 C.身体力行耳提面命领悟 D.身体力行耳濡目染 顿悟 2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理性经济人”,把利己看作人的天性,只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 化,这是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之一。__________ , —。—, — __ , ____ ,更倾向于暂时获得产品或服务,或与他人分享产品或服 务。使用但不占有,是分享经济最简洁的表述。 ①反而更多地采取一种合作分享的思维方式 ②不再注重购买、拥有产品或服务 ③但在分享经济这一催化剂的作用下 ④人们不再把所有权看作获得产品的最佳方式 ⑤在新兴的互联网平台上

⑥这个利己主义的假设发生了变化 A.③⑥⑤①④② B .③⑥⑤④②① C .⑤⑥③①④② D.⑤⑥③④②① 3.下列诗句与所描绘的古代体育活动,对应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①乐手无踪洞箫吹,精灵盘丝任翻飞。②雾穀云绡妙剪裁,好 风相送上瑶台。 ③浪设机关何所益,仅存边角未为雄。④来疑神女从云下,去 似姮娥到月边。 A.①下围棋②荡秋千③抖空竹④放风筝 B.①抖空竹②荡秋千③下围棋④放风筝 C.①下围棋②放风筝③抖空竹④荡秋千 D.①抖空竹②放风筝③下围棋④荡秋千 4 .对下面一段文字主要意思的提炼,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偏见可以说是思想 的放假。它是没有思想的人的家常日用,是有思想的人的星期天娱乐。假如我 们不能怀挟偏见,随时随地必须得客观公正、正经严肃, 那就像造屋只有客厅,没有卧室,又好比在浴室里照镜子还得做出摄影机前的姿 态。 A.没有思想的人往往更容易产生偏见。 B.即使有思想的人也常常会怀挟偏见。 C.人无法做到随时随地保持客观公正 D.对思想而言偏见自有其存在的价值。 5.下列选项中,对右图漫画寓意的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3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