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辨证治疗泄泻病

中医辨证治疗泄泻病

中医辨证治疗泄泻病

中医辨证治疗泄泻病

发表时间:2009-08-03T17:33:12.78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09年第20期供稿作者:刘忠孝 (海伦市中医院黑龙江海伦 152300) [导读] 泄泻是指凡外感淫邪,内伤情志,饮食所伤,损及胃肠道,引起大便次数增多,粪质溏薄或完谷不化

【中图分类号】R256.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09)20-0214-02

【关键词】泄泻辨证治疗

泄泻是指凡外感淫邪,内伤情志,饮食所伤,损及胃肠道,引起大便次数增多,粪质溏薄或完谷不化,甚至泻出如水样,日数十行等症,大便溏薄势缓者称为泄,大便如水样而直下者称为泻。泄泻为临床常见病,尤以婴幼儿最为多发。

1 病机分析

其致病原因,有感受外邪、饮食所伤、情志失调、脾胃虚弱、脾肾阳虚等因素,导致“湿”胜,出现腹泻;或多种原因的作用,但脾胃功能障碍是主要的。

1.1 感受外邪六淫之邪皆能引发泄泻,外邪致泻,以暑、湿、寒、热较为常见,尤以湿邪最为多见。

1.2 饮食所伤饮食过量,宿食内停,或过食肥甘,呆胃滞脾。或多食生冷,误食不洁之物,损伤脾胃,传导失职,升降失调,引发泄泻。

1.3 情志失调情志所伤,五脏功能失调,尤其脾胃损伤为最。一般多因脾胃易受肝气侮逆,侮则脾胃受制,运化失常,而作泄泻,这种原因不能忽视。

1.4 脾胃虚弱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主运化,一降一升,主宰消化吸收,长期饮食失调,劳倦内伤,久病缠绵,均可导致脾胃虚弱,不能受纳水谷和运化精微,水谷停滞,清浊不分,混杂而下,遂成泄泻。

1.5 肾阳虚衰久病及肾,或年老体衰,肾之阳气不足,肾阳虚衰,命火不足,不能助脾胃以腐熟水谷,则水谷不化而为泄泻。盖肾主大小二便,又司开阖。大便之能开能闭者,肾操权也。

2 辨证要点

辨缓急轻重,急性泄泻(暴泻)发病急骤,病程较短,常以湿盛为主;慢性泄泻发病缓慢,病程较长,每因饮食不当,劳倦过度而复发,常以脾虚为主或久病及肾。若泄泻,饮食如常者,证轻;泄泻无度,不能食,或久泻滑脱不禁,其证重。凡病势急骤,脘腹胀满,腹痛拒按,泻后痛减,小便不利者,多属实证,凡病程较长,腹痛不甚,腹痛喜按,小便利,不渴,多属虚证,粪质清稀如水,腹痛喜按,畏寒,完谷不化,手足欠温,多属寒证,如粪便黄褐,味臭较重,肛门灼热,泻下急迫,小便短赤,口渴喜冷饮,多属热证。

3 辩证论治

3.1 寒湿证本证为寒湿困脾,脾失运化,属外邪所致脏腑功能失常,治当祛邪、调理脏腑功能为主;因寒湿自外而侵,湿宜化而寒宜散,故治当以散寒化湿为其祛邪之法;兼以健运脾胃以治根本,酌加止泻之品以缓其标急。治宜散寒化湿,健脾止泻。用药可选用藿香正气丸加减。本方既能疏风散寒,又能化湿除中,健脾宽中,调理脾胃,使湿浊内化,风寒外解,脾胃功能得复,泄泻自止。

3.2湿热型(肠道湿热证) 腹痛即泻,泻下急迫,势如水注,肛门灼热,口渴,尿短黄。舌苔黄腻,脉濡数。治宜清热利湿。用药可选用葛根芩连汤加减。方中黄芩、黄连苦寒清热燥湿,葛根解肌清热,升清止泻,可加金银花加强清热之力,茯苓、通草、车前子增强利湿之力,湿热分消,泄泻可止。常用药物为黄芩、黄连、葛根、木香、车前草、苦参、茯苓、金银花等。若湿邪偏重,见胸腹满闷,口不渴,或渴不欲饮,舌苔微黄厚腻,脉濡缓,可合用平胃散,燥湿宽中,夹食滞者宜加神曲、麦芽、山楂等消食。

3.3伤食型腹痛腹泻,痛则泄泻,泻后痛减,泻下奇臭难闻,厌食恶心,呃逆连声,嗳腐吞酸。饮食所伤,食积肠胃,故腹胀腹痛,传化失常则泻下。食滞不化,故泻下如败卵而臭。泻后浊气外排,则痛减。厌食,呃逆,嗳腐等均为内伤食滞所引起。脉滑,苔白也为食积之象。

3.4肝郁型平时多有胸胁胀闷,嗳气食少,每因抑郁恼怒或精神紧张之时,大便溏稀,舌淡红,脉弦。七情所伤、情绪紧张之时,气机不利,肝失条达,横逆侮脾,失其健运,故发生泄泻。肝失疏泄,故胸胁胀闷,嗳气食少。舌淡红,脉弦,是为肝旺脾虚之象。治宜疏肝健脾,调理气机。常用痛泻要方加减。方中白术健脾补虚,白芍养血柔肝,陈皮理气醒脾,防风升清止泻。

3.5 脾胃虚弱本证为脾胃虚弱,清阳不升,运化不力。大便时溏时泻,完谷不化;脾虚运化无权,故饮食减少,或食后脘闷不舒,久泻不已;脾胃虚弱,化源不足,故面色萎黄,疲乏倦怠;舌淡苔白,脉细弱,均为脾胃虚弱之象。病性属本虚,治当遵“虚则补之”的原则,以补益脾胃为其大法,脾运不健,运化无权,水谷不化,清浊不分,湿邪为患,故当健脾助运化湿,亦可佐以和胃理气渗湿法。治宜补益脾胃,助运化湿,常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本方用四君子汤以补气健脾为法,加入和胃理气渗湿之品,标本兼顾,常用药物为党参、白术、茯苓、薏苡仁、山药、扁豆、陈皮、莲子、砂仁、桔梗等。

3.6 肾虚型(肾阳亏虚证) 泄泻多在黎明之前,肠鸣即泻,泻后则安,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细。治宜温肾健脾,固涩止泻,常用四神丸加味。方中补骨脂温肾补阳,吴茱萸、肉豆蔻温中散寒,五味子涩肠止泻,酌加附子、炮姜以增强温肾暖脾之力。若年老体衰,久泻不止,中气下陷,宜加黄芪、党参、白术益气健脾,合桃花汤以固涩止泻。

4 讨论

泄泻,一般预后佳。如病程中逐渐加重,泄泻脓浊大便,并夹有紫乌血块,食欲不振,消瘦无力,兼有低热,或夜间盗汗如水,为难治,应谨防危变。加强身体锻炼,节饮食,慎寒温。避免精神刺激,劳逸结合;泄泻的后期,常致阳气虚寒,应多注意保暖防寒,勿食生硬冷物及不易消化的食物。充分发挥中医辨证论治的优势,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进行个性化的治疗,同时采用异病同治的方法,则可以找到慢性腹泻患者的共通性,避免因病因复杂而导致治疗的困惑,最终达到缓解患者腹泻症状及提高生活质量目的。

中医内科学 第九版 泄泻

泄泻 【定义】 泄泻是以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溏,甚至泻出如水样为主症的病证,多由脾胃运化功能失职,湿邪内盛所致。泄者,泄漏之意,大便稀溏,时作时止,病势较缓泻者,倾泻之意,大便如水倾注而直下,病势较急。故前贤以大便溏薄势缓者为泄,大便清稀如水而直下者为泻。本病证是一种常见的脾胃肠病证,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两季为多见。西医学中急性肠炎、慢性肠炎、胃肠功能紊乱、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肠结核等肠道疾病,以腹泻为主要表现者,均可参考本节辨证论治。其他疾病伴见泄泻者,除治疗原发疾病外,在辨治方面亦可与本节联系互参。 【病因病机】 一、病因 1.感受外邪 六淫之邪伤人,皆能使人发生泄泻,但其中以湿为主,常夹寒、热、暑等病邪。其他寒邪或暑热之邪,除了侵袭皮毛肺卫之外,也能直接影响于脾胃,但仍多与湿那有关。 2.饮食所伤 脾胃为仓廪之官,胃为水谷之府,故饮食不当常可导致泄泻。凡饱食过量,或过食肥甘,或恣啖生冷,或误食馊腐不洁之物,均可发生泄泻。临床上,饮食不当与外感湿邪常相互影响,共同为患。 3.情志失调 郁怒或忧思均可致泄泻。郁怒伤肝,或忧思伤脾,若素体脾虚湿盛,复因情志刺激、精神紧张,或于怒时进食者,更易形成泄泻。 4.劳倦伤脾 长期饮食失调,劳倦内伤,久病缠绵,或素体脾胃虚弱,均可成泄泻。 5.久病年老 久病之后,肾阳损伤,或年老体衰,阳气不足,命门火衰,而为泄泻。 二、病机 泄泻病因虽然复杂,但其基本病机为脾胃受损,湿困脾土,肠道功能失司。泄泻的主要病变在脾胃与大小肠,病变主脏在脾,脾失健运是关键,同时与肝、肾密切相关。脾主运化,喜燥恶湿;大小肠司泌浊、传导;肝主疏泄,调节脾运肾主命门之火,能暖脾助运,腐熟水谷。若脾运失职,小肠无以分清泌浊,大肠无法传化,水反为湿,谷反为滞,混合而下,则

经方治疗脾胃病验案介绍

经方治疗脾胃病验案介绍 经方非独为外感而设,其治疗内伤杂病亦有良效,临床体会运用经方必须在抓主证、明辨阴阳前提下方能取得满意疗效,并介绍运用经方治疗脾胃病验案三则。 标签:经方;脾胃病;经验 经方配伍严禁,经过千余年临床实践检验,备受医家推崇。不仅适用于外感病,治疗内伤病亦有良效,笔者临床中运用经方治疗脾胃病,疗效满意,兹择数则验案介绍如下,以飨读者。 1小陷胸汤加味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案 李某,女,58岁。反复近剑突下隐痛8年余。初起剑突下疼痛作胀,反酸嗳气频频,心电图正常,胃镜示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理示萎缩3+、肠化2+、异型增生+、HP3+,行HP根治治疗后反酸稍轻,余症不减,转投中医。来诊时剑突下隐痛,时觉胃胀,嗳气频频,口干口苦,胃纳尚可,大便粘腻,小便如常,剑突下压之疼痛转剧,舌淡红,苔黄厚腻,脉弦略滑。证属湿热中阻、胃气不降。治以化湿清热,斡旋气机,方选小陷胸汤加减,黄连12 g,制半夏12 g,全瓜蒌30 g,炒枳壳12 g,柴胡9 g,煅瓦楞(先)30 g,太子参9 g,炙甘草3 g 7剂。二诊,剑突下隐痛基本消失,食后稍觉胃胀,口干口苦略减,上方加苏梗12 g 以增强降胃功效,再进7剂。如此加减调治3个月,已无明显不适症状。半年后复查胃镜:慢性胃炎。病理示萎缩1+、肠化-、异型增生-、HP-。随访一年未发。 按:小陷胸汤见于《伤寒论》”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功能除痰热,开气结。余以该方化裁治疗慢性胃炎疗效满意,总结其临床适应症必须具备:①病位必须以剑突下为主;②剑突下有压痛,压痛阴性者不可用之;③必须兼有湿热征象。正如《成方便读》云”此则因痰热互结,未成胃实。观其脉浮滑,知其邪在上焦,故但以半夏之辛温散结豁痰,栝楼之甘寒润燥涤垢,黄连之苦寒降火泄热。此方以之治伤寒亦可,以之治杂病亦可,即表未解而里有痰热者,皆可兼而用之”。 2小建中汤合黄土汤治疗消化性溃疡案 周某,女,82岁。因”纳差伴胃脘隐痛3年余”来诊。3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胃纳不振,胃脘隐痛。行胃镜检查示胃角胃窦多发溃疡,病理未见恶性病变。长期服用制酸剂,后两次复查胃镜均见溃疡灶未完全愈合。证见纳谷不馨,进食少量半流质,胃脘隐痛绵绵、畏寒喜暖,乏力明显,口干不欲饮,夜寐欠佳,大便努挣难出,小便尚调。舌暗,苔少,脉沉细。证属中焦虚寒、气血两亏。治以温中健脾。方选小建中汤合黄土汤:太子参15 g,炒白芍15 g,桂枝12 g,饴糖20 g,灶心土(包)30 g,黄芩12 g,熟地黄12 g,炒白术15 g,炮附片6 g,阿胶(烊)12 g,炙甘草6 g 14剂。1剂/次,早晚各1次口服。服后胃脘畏寒稍减,

-中医治疗胃病

中医治疗胃病和西医不同,中医将胃部不适分为胃寒、胃热。胃寒湿者较明显的病症是舌苔白腻,也就是舌苔白白的,厚厚的,不易刮除。西医所说的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胃下垂,胃神经官能症及胃粘膜脱垂等疾患均属中医“胃脘痛痛”的范畴。如表现为胃痛连绵,喜温喜按,没有食欲,神疲乏力,舌淡白,多属虚寒。 胃寒的主要病因与饮食习惯有关,如饮食不节,嗜食生冷等等。经常冷热食物一起吃,吃饭不按时或者饥饱不均,久而久之就会造成胃寒。再加上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快,精神紧张,饮食不规律,造成脾胃病发病率越来越高。 对胃痛的治疗,中医以“理气止痛”为临床上通用之法,但是,还须进一步审证求因,辩症施治,不能在这里以偏概全,以免产生误导。但是,我国医学和民间验方,素有食疗调理胃寒的办法,兹向各位介绍一、二。 胃痛者的饮食调理特别重要,对于脾胃寒湿,便溏,舌苔白腻者应该少吃或是禁止吃生冷的食物,从冰箱取出的水果,尤其是橘子类,应该隔一个时候才吃。同时,不论任何人,都不要在生气后立即进食。 脾胃虚寒者应多吃温胃散寒的食物,如胡椒、大枣、黑豆、老姜、狗肉、猪肚等。而且一定要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定时定量,多食清淡、少刺激性食物,谨防过酸、过甜、过咸、过苦、过辛,过热、过凉的食物。 推荐食疗膳食—— 1,茴香狗肉汤(引自《民间药膳方》)—— 备料:大茴香10克,桂皮5克,陈皮6克,草果6克,生姜2片,狗肉250克,酱油适量,大蒜头4枚。 制作:将大回香、陈皮、桂皮、草果、生姜洗净;大茴香、桂皮、草果槌碎;大蒜头去皮;狗肉洗净,切小块,放鼎内热油炒去膻味。将全部用料放入锅内,加水适量,武火煮沸,改用文火煮至狗肉熟烂即成,饮汤吃狗肉。每天1料,分2次食完,连服5天为1疗程。 2,糖姜片、糖姜水: 糖姜片即超市所售成品,而且价格不高,比自己制作要省事,直接买来零食即可。 糖姜水则是将生姜切片,加红糖共煮,胃寒疼痛不断时,趁热饮用有效。 3,姜制枣豆(源自《民间验方》):

泄泻中医临床路径

泄泻(急性肠炎)中医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部分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急性肠炎的门诊患者 一、泄泻(急性肠炎)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泄泻(TCDS码:BNP11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急性肠炎(ICD编码:K52.905 ) (二)诊断依据 1 .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证部分》(ZYYXH/T29-2008和《中医病证诊断与疗效判定标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ZY/T001.1-94 ))进行诊断。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1998年5月“全国腹泻病防治学术研讨会制定标准” 进行诊断。 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重点专科泄泻(急性肠炎)协作组制定的“泄泻(急性肠炎)中医诊断方案”、中医内科学常见病诊疗指南--- 中医病证部分》(ZYYXH/T4-49-2008)。 泄泻(急性肠炎)临床常见证候: 寒湿证 湿热证 食滞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重点专科泄泻(急性肠炎)协作组制定的“泄泻(急性肠炎)中医诊断方案”、中医内科学常见病诊疗指南--- 中医病证部分》 (ZYYXH/T4-49-2008)。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泄泻(急性肠炎)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w 28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泄泻(急性肠炎)的患者。 2.以下情况不进入本路径 (1 )入院前已接受治疗且症状明显缓解患者; (2)痢疾、伤寒、霍乱以及其他法定传染病; (3)严重免疫抑制,如恶性肿瘤、艾滋病患者等及需要长期使用大剂量激素或者免疫抑制剂等患者; (4 )合并其他重要器官或系统严重功能不全者:患有精神疾病不能配合治疗的患者; (5)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治疗期间既无需特殊处理,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3.伴有严重焦虑、抑郁者,不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

黄元御医案之脾胃解

脾胃解 9 业师于子蓬,司铎〔1〕金乡〔2〕,录证来问:自来饮食不多,今止三分之一,稍多即伤食泄利,鱼肉绝不思食,食枣数枚即发热,食柿饼半枚即欲泄,陪客茶多,晚即不寐,不食晚饭十余年矣。饮食调适,终日不唾,若晚饮杯洒,略服温燥,则痰唾黏联,长如唾丝,睡即涎流,大便成粒。每晚将睡,必思登阁〔3〕,小便短少,夜醒必溺,五更水谷消化,此时更觉〔4〕溺多。晨起必渴,饮食亦甘。平素气禀如是,往时自制加减四君丸,黄芪、白术、获苓、橘皮、甘草、当归,遇脾胃寒湿,便服一二次,甚觉有效。向来不敢饮酒及食诸燥热之物,六月食凉粉,霍乱呕吐并作,八月六日食黍糕半枚,午后省牲,在明伦堂〔5“呕吐原物.自此饭后常觉气逆欲吐,左胁贴乳,上冲喉下,隐隐似痛,半月食消,方才气顺。服四君丸,发热面赤,耳后如火,两臂〔6〕酸痛,胸腹燥渴。啖黄梨半枚而愈,是后每日啖梨乃安。往日一食便泄,今止大便润湿,不似从前结若羊矢而已.吾恐饭后欲吐,将成反胃证,则可虑矣。前时腰痛腿重,此际已愈,但坐卧少久,不能遽起,是老年常景,非关病也。但有还少仙方,自当更妙,但恐不能耳。偶服六味丸,即觉腹中寒滞,服八味三剂后,更觉燥热,耳后如火,或谓附桂少故,非也,晋脏腑大概寒热俱不受,须不寒不热、不燥不湿、平中带补之剂乃可。此意与县中医士言之,为吾制兔丝丸,服之甚不佳,而四君丸平日最效,今便燥热不受。大抵渐老渐衰,甚有血虚火起之意,当用何药治之,人还即寄方来。详观平日旧证:自来饮食不多,渐老渐减,稍多即伤食作泄,此脾气之弱也.脾为太阴湿土,阳明之燥.足以济太阴之湿,则脾阳升运,水谷消磨。湿旺燥衰,中气莫运,多食不能消化.故病泄利。肉食更难消磨,过时陈宿,反伤胃气,是以不思食。食枣生热者,甘缓之牲,善滞中气,土滞则脾陷而胃逆,胃逆而甲木不降,相火上炎,是以生热,非大枣之性热也。食柿饼作泄者,寒败脾阳也。茶多不寐者,阳气收藏则为寐,收藏之权,虽关金水降蛰,而金水降蛰之原,实由戊土之降.茶多滋其土湿,阳明不降,金水失收藏之政,故神魂升泄而不寐也.不食晚饭者,日暮阳衰,不能腐化耳。晚饮杯酒,痰生涎流者,酒助土湿,湿动胃逆,津液埋郁,则化痰涎,下行无路,是以逆行也。大便成粒。硬若羊矢者,下焦阴旺,肠窍约结,糟粕传送,不能顺下。下而辄闭,蓄积既多,乃复破隘而下。下而又闭,零星续下,不相联属。大肠以燥金主令,而手足太明,湿旺津癖,但化痰涎,不能下润大肠,是以燥结成丸,枯涩难下,实非下焦之阳盛也。晚思登涵者,阳衰湿动,肝脾郁陷也.夜多小便者,子半阳生,水谷消化也。便多水利土燥,故思饮而甘食。四君丸,术、甘补中,扶茯苓泻湿,橘皮利肺,当归滋肝,与脏气颇合,是以能效.近食凉粉吐泄,寒湿伤脾。黍糕胶黏难化,原物涌吐。阳明胃气,本自下行,屡呕气逆,因而上行。饭后中焦郁满,胃气不下,是以欲

泄泻

泄泻 本词条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名词术语成果转化与规范推广项目审核认证。泄泻,中医病证名。是临床常见的病证,以排便次数增加和粪便有量与质的改变为特点,其病因较多,外感寒热湿邪、内伤饮食及情志、脏腑功能失调,均可导致泄泻,脾虚湿盛是关键病机。治疗上总以运脾除湿为主。 中医学名 泄泻 其他名称 鹜溏、飧泄、注下 相关西医疾病 急性肠炎等 疾病分类 内科-脾胃 发病部位 肠 主要病因 外感寒热湿邪、内伤饮食及情志、脏腑失常 多发群体 所有人 目录

历史沿革 与西医病名关系 病因 病机 诊断依据 病证鉴别 相关检查(实验室检查) 辩证要点 治疗原则(要点) 症治分类

转归预后 预防调护 文献摘要 名词解释 泄泻是以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溏或完谷不化,甚如水样为主的病证。古有将大便溏薄势缓者称为泄,大便清稀如水而势急者称为泻,现临床一般统称泄泻。 历史沿革 1、本病首载于《内经》,《素问·气交变大论》中有“鹜溏”、“飧泄”、“注下”等病名,对其病因病机等有较全面论述。 2、《难经·第五十七难》谓:“泄凡有五,其名不同:有胃泄,有脾泄,有大肠泄,有小肠泄,有大瘕泄”,提出了五泄的病名。 3、《金匮要略》将泄泻与痢疾统称为下利。 4、汉唐时代将此病包括在“下利”之中,至宋代以后才统称为泄泻。陈无择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提出,不仅外邪可导致泄泻,情志失调亦可引起泄泻。 5、《景岳全书》提出分利之法治疗泄泻的原则。

6、李中梓在《医宗必读·泄泻》提出了著名的治泻九法,即淡渗、升提、清凉、疏利、甘缓、酸收、燥脾、温肾、固涩,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泄泻的治法。 7、清代医家对泄泻的认识,在病因强调湿邪致泻的主导性,病机上重视肝、脾、肾的重要作用。 与西医病名的关系 泄泻可见于多种疾病,凡属消化器官功能或器质性病变导致的腹泻,如急性肠炎、炎症性肠病、肠易激综合征、吸收不良综合征、肠道肿瘤、肠结核等,或其他脏器病变影响消化吸收功能以泄泻为症状者,均可参考本篇进行辨证论治。 病因 1、感受外邪 外感寒湿暑热之邪均可引起泄泻,其中又以湿邪致泄者最多。脾喜燥而恶湿,湿邪易困阻脾土,寒邪和暑热之邪,既可侵袭皮毛肺卫从表如里,使脾胃升降失常,亦能夹湿邪为患,直接损失脾胃,导致运化失常,清浊不分,引起泄泻。 2、饮食所伤 误食腐馊不洁,使脾胃受伤,或饮食过量,停滞肠胃;或恣食肥甘,湿热内生;或过食生冷,寒邪伤中;均能化生食滞、寒湿、湿热之邪,使脾胃运化失职,升降失调,清浊不分,而发生泄泻。 3、情志失调

脾胃病治法

脾胃病治法探讨 赵仁1,李卫强2,3,朱西杰 2,3 (1.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宁夏银川750004;2.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回医中医医院,宁夏吴忠751100; 3.宁夏医科大学中医学院,宁夏银川750004)摘要:脾胃病是临床常见病,作者在临证中提出平衡疗法、时间疗法、调情疗法,提高了脾胃病的临床疗效,值得深 入研究。 关键词:脾胃病;平衡疗法;时间疗法;调情疗法 中图分类号:R256.3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1719(2013)02-0260-02收稿日期:2012-08-12 基金项目:“十一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脾胃病重点学科建设项目 ;“十二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脾胃病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作者简介:赵仁(1965-),男,宁夏海原人,主任医师,学士,研究方向: 消化系统疾病的诊疗。 通讯作者:李卫强(1974-),男,陕西凤翔人,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硕士,研究方向:消化系统疾病的诊疗。 脾胃病是中医临床中的常见病,脾喜燥而恶湿,胃喜润而恶燥,脾胃为人体气血生化之源,是机体气机上下斡旋的枢纽,《脾胃论》提出“人以胃土为本”,“内伤脾胃,百病由生”。因此,脾胃病的合理治疗就显得至关重要。我们经过多年研究,在脾胃病的治疗方面平衡疗法、时间疗法、调情疗法,现总结如下。1 脾胃病平衡疗法 《临证指南医案·胃脘痛》曰:“阳明乃十二经脉之长, 其作痛之因甚多。盖胃者汇也,乃冲繁要道,为患最易。虚邪贼邪之乘机窃发,其间消长不一。习俗辛香温燥之治,断不容一例而漫施。”《医学读书记》曰:“土具冲和之德,而为万物之体。冲和者,不燥不湿, 不冷不热,乃能化生万物,是以湿土宜燥,燥土宜润,便归于平”。因此,脾胃病治疗上的用药平衡是极为重要的。1.1 补脾不过甘、清热不过苦 脾胃属土而喜甘,故 欲补脾胃, 则多以甘药调之,《内经》中有“五味入胃,甘先入脾”的记载。但脾胃病多用甘味,极易碍脾滞气,《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即是说过食甘味则可致脾土损伤,子病及母,引起心系病变;土不制水则伤及肾气,面色黧黑,肾气受损。因此,临床治疗中,在应用党参、茯苓、甘草、大枣之类甘味药物补益脾胃时,还应酌加陈皮、木香、砂仁、白豆蔻等行气之品。 另外,对于脾胃有热之证,临证使用黄连、蒲公英、薏苡仁等苦寒之品清热时,若过于寒凉,又可损及中阳,使脾胃功能降低。因此临床少用寒凉,且不应久用,应适当加入辛温之品,以制约寒凉之性,方可选用半夏泻心汤之类寒热并调。1.2 升降相依、升降不可太过 升降之法为治疗脾胃 病的常用方法,如脾气下降,中气不足,症见倦怠嗜卧,气短乏力,当用升降之法治疗。但在用药时不可升之太过,强迫脾气上升,或柴胡、升麻之类升药过量,服药时间过长, 又易触犯胃气,使胃气上升,胃失和降,则胃气不降,脾气亦难以升发,气机升降失常,胃肠功能下降。再者脾升太过,还可影响肺的肃降功能、心气的下行与肾水相交,出现肺气上逆和心肾不交。同样应用旋复花、 代赭石、柿蒂等降胃气之品时,亦不可降之太过,恐其影响脾的功能。1.3 寒温适宜、不可过寒过温 脾胃在人生长壮老已 的生命过程中,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况且日日饮食,易于损伤,导致功能下降,出现虚实夹杂和寒热错杂之证。在治疗过程中,使用寒、热药物时,要顾及脾胃。脾为阴土,得阳则运,宜温宜燥,胃为阳土,得阴始安,宜凉宜润。如果温药太过,易伤脾阳,寒药太过,又伤胃阳,所以在使用温药的时候,应该甘温相合,补脾气、温脾阳;苦温相用,燥化脾中湿邪;辛温合用,温化脾中寒邪。使用寒凉药时甘与凉合,滋养胃阴;苦与凉用,清泻胃火,酸凉相合,收敛胃阴。1.4 胃宜通、脾宜运,通运必须相合 脾胃属于中焦, 为气机升降之枢,胃以通为贵,脾以运为昌,通运正常则五脏六腑得到滋养,四肢百骸血流畅快,肌肉充实,体态安健,不管何种疾病,只要脾胃通运正常,均可得到治愈。如果脾阴不足,只注重滋补营血,不照顾到脾运,虽补亦难奏效,又可妨碍脾气。胃阴耗伤,亦不可过用滋腻之品,以防胃的通降功能下降,而出现胃纳失常。1.5 虚则补之、实则泻之、补泻理应得当 由于脾胃 的特点为多气多血,出现病变易多虚多实,如见虚实挟杂之证,临床治疗,应遵循《内经》之旨,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合理补泻。 2 脾胃病时间疗法 《素问·太阴阳明论》言:“脾者土也,治中央,常 以四时长四脏,各十八日寄治,不得独主于时也。”脾(肠)胃病发病时间学是近年来我们研究的重要课题,其实古人对此也有一定的认识,如《素问·玉机真脏 论》言:“脾脏者,土也,孤脏,以灌四旁者也……脾者孤脏,中央土,以灌四旁。”王冰注曰 :“纳水谷化津液,· 062·辽宁中医杂志2013年第40卷第2期

名医刘炳凡脾胃28治法及医案赏析

名医xx脾胃28治法及医案赏析 xxxx脾胃治法28则 xx整理于2008-10-27晚。 (一)调和营卫法(营卫不和)[/B] xx认为: “脾为之卫”,脾虚时可导致免疫功能低下。《内经》云: “阴者藏精而起亟,阳者卫外而为固。”[/B]脾胃健运,阴裕阳充,则抵抗力自然提高,此法常用于表虚易感者。 如刘氏治康某某,女,40岁,常自汗出,易感冒,怠倦嗜睡,少气懒言,脉缓弱无力,与黄芪建中汤[/B]7剂而病解,此东垣五药之一,乃《金匮要略》治“虚劳里急诸不足”者。 尤在xx: “急者缓之必以甘,不足者补之必以温,而充虚塞空则黄芪尤有专长也。”所以固表止汗,可防复感,用之屡验。 (二)和胃疏肝法(附肝气犯胃案)[/B] “胃不和则卧不安”、“胃宜降则和”。刘氏认为: 肝胆气郁,多见胃气上逆,故降胃必须平肝。胃寒不和则泛清涎;胃热不和则食入即吐;过饱不和则宜消其食;过饥不和则宜填其空。 和则纳,降则通,肝之疏泄利则气不滞血不瘀,而痛止矣。 如治范某某,女,42岁,患者精神不爽,胃脘刺痛连胁,影响睡眠,恶心欲呕,不思饮食。 经某医院用纤维胃镜检查为“慢性浅表性胃炎”,曾用中西药治疗,疗效不明显。察其舌质淡红而边紫暗,苔白薄,其脉弦涩。此乃肝胃不和,肝气横逆

犯胃,气滞血瘀而作痛。治宜和胃疏肝,调达气血。方用沙参、茯苓、怀山、炙甘草、法夏、广皮、灵脂、蒲黄、延胡索、白芍、甘松、砂仁。服上方14剂,胃痛缓解,恶心欲呕消失,食纳增加,拟原方14剂,服完病愈,未再复发。 xx认为: 本例患者久病体虚,精神不爽,气郁伤肝,肝气横逆犯胃,气机阻塞瘀滞,胃失和降而痛连脘胁。故治疗用陈夏六君加砂仁,以健脾和胃,用沙参、怀山易参术者,养脾胃之阴也。《别录》云: “沙参疗胃痹心腹痛。”用延胡、白芍、灵脂、蒲黄、甘松,疏肝理气,活血化瘀,不治“炎”而炎症自愈。 (三)和胃利胆法([/B]附胆囊炎医案) 胆邪犯胃,则痛呕胆汁,利胆而不和胃降逆,则非其治也。虽然,“十一脏皆取决于胆”,但调其升降者仍在脾胃,故立和胃利胆法。 如治谭某某,女,44岁。患者右上腹、胁下时痛,且向右肩放射,阵发性加剧,反复发作1年余,发时剧痛,呕吐黄水。到湖南省人民医院胆囊造影检查,发现胆囊肿大为7cm×4cm,诊断为胆囊炎,准备手术,患者不愿,于 1980年5月来院就诊。 初诊时,除上述症状外,并见面色萎黄,纳差,体倦,小便黄,舌苔薄白,质红,脉弦数。 此乃肝胆郁热,气滞血瘀而痛。治宜和胃降逆,疏肝利胆,佐以益气活血,欲降之必先升之。 方用四逆散加减: 柴胡、白芍、枳实、甘草、太子参、沙参、丹参、女贞子、灵脂、蒲黄、郁金、金钱草,另加火硝(胶囊装吞)、鸡内金、隔山消。

泄与泻的辨析

泄与泻的辨析 发表时间:2019-09-04T10:39:58.667Z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7期作者:钟缘1 尹紫薇2 张冰冰3 简维雄2 [导读] 本篇文章通过对泄泻病名历史沿革的研究,从说文解字的角度分析泄泻在病性,临床表现,病势等方面的区别,以求能更加准确的运用泄和泻。 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长沙 410208 【摘要】现代中医对于泄泻的命名较为简单,甚者以腹泻代替泄泻,但在古代文献中,医家对于泄泻的分析十分细致,命名规则复杂,往往根据命名,我们可以对泄泻的病因病机有一定的认识.本篇文章通过对泄泻病名历史沿革的研究,从说文解字的角度分析泄泻在病性,临床表现,病势等方面的区别,以求能更加准确的运用泄和泻。 【关键词】泄;泻;区别运用;说文解字;中医 1.泄泻的概念 泄泻是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甚至泻出如水样为临床特征的一种脾胃肠病证。作为一种常见的脾胃肠病证,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两季较为多见。早在先秦时期就有泄泻相关记载,泄与泻作为疾病,首载于《内经》,多分开论述,直到宋代医家张杲《医说》中首次出现泄泻病名.此时泄泻合称作为一种病证,为后世理法方药及辨证论治进一步完善奠定基础.直至明清时期,随着对泄泻理解的深入,医家开始将泄与泻区分开来. 2.泄泻病名的历史沿革 2.1 先秦至两汉 多以“泄”或“泻”简而称之,先秦至两汉时期,泄泻的命名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粪质的性状或泄泻程度缓急,另一部分则直接以泄或泻代称。如濡泻,窍泻,泄注,洞泄,维泄,以及“暴注”代称“暴泄”“泄注”。 始见以脏腑命名,随着对泄泻病机的认识深入,认为泄泻因不同的脏腑病变而导致,因此始见以脏腑命名之。如《难经?五十七难》有云“泄凡有几?皆有名不?然。泄凡有五,其名不同:有胃泄,有脾泄,有大肠泄,有小肠泄,有大瘕泄,名曰后重。” 以“利”字代称泄泻,汉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并没有《黄帝内经》和《难经》中对于泄泻的类似命名,而是将具有泄下表现的统而称之为“利”或“下利”,如“腹内痛者,必欲利也”,“下利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而在《金匮要略》一书中,对“下利”则是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专篇的形式进行讨论。 2.2 隋唐时期 多见“痢”与“利”混用,且以“利”字代称泻,相关文献记载如《诸病源候论?虚劳秘涩候》:“此由肠胃间有风热故也。凡肠胃虚,伤风冷则泄利。” 2.3 宋金元时期 首见“泄” “泻”合称,泄与泻并用可追溯到宋代的《太平圣惠方?治脾劳诸方》,其云:“治脾劳、胃气不和,时有洩泻,食少无力,宜服松脂圆方。”《释文》中记载“洩”作“泄”。 多以导致泄泻的病因命名,如“风泄”“寒泄”等外感六淫所致,《丹溪手镜?泄泻二十六》中:“风泄,久风为泄,水谷不化而完出也。”也有七情内伤等内因所致,如朱丹溪则有对“气泻”“惊泻”等做阐释。 2.4 明清时期 此时最大的特点便是细化“泄”“泻”之别,因为对泄泻的认识更加深入,所以对两者加以鉴辨细分,如《奇效良方?泄泻门》中对两者进行了区别阐述:“泄者,泄漏之义,时时溏泄,或作或愈;泻者,一时水去如注泄。”孙一奎根据排泻物的含水量与病势的缓急区分两者,诚如他在《医旨绪余?泄泻辨》所述:“粪出少,而势缓者,为泄,漏泄之谓也。粪大出,而势直下不阻者,为泻,倾泻之谓也。”在《丹台玉案?泄泻门》亦有类似描述:“泄者,如水之泄也,势犹稍缓;泻者,势似直下;微有不同,而其为病则一,故总名之日泄泻”,因为泄与泻的临床症状仅稍有区别,有时很难截然分而言之,故统名称作泄泻。1 3.从说文的角度看泄泻 3.1 说文解泄 泄字分为水和世。重点在理解世的意思,世的意思我们依托于葉,即“叶”的繁体,通“业”。葉,篆文中的葉分为三部:从上往下为叶,世,木。木即指树木,叶指树叶,世表达的其实就是树叶的变化。意为树叶一年又一年的更迭,树叶由绿变黄,由繁茂转为枯萎的过程为一生一世。说文解字中有记载:“三十年为一世”2。《公羊传》中则曰“世室世世不毁也”。3 世代表着时间的流逝,从中医角度,泄中的世代表从生机勃勃到枯萎死亡的过程,这一过程由于生物元精的流失所致,是肉眼不能看见的精微物质的散失,所以说在中医里,泄的意思,讲究肉眼不可见的精微物质散失,偏向于无形物质的流失。 3.2 说文解泻 泻字由” 氵”和“写”组成,重点在于写字的理解,写原与“酌”为对,都是饮食相关之事。酌是液体,如酒浆类,曰斟曰酌——从一器中倒入另一器中之动作也。写,则是与固体食物有关,把原盛在一器中之食物倾倒在另器中,这就叫“写”。说文解字中写道:”写,置物也”.古礼,尊者赐食,须将原器倾倒在自用之器中后方可进食。诗圣杜甫咏樱桃的诗中:万颗匀园……数回细写…….”这句中的“写”正是说把樱桃由一个筐筐倒在一个盘中,或须从几种不同盛具中多次倾倒,而泻字,为“写”加“水”的偏旁,有固体与液体想混合的意味,偏向于有形之物的流动.从这里我们可以将泄与泻区别开来:泻是有形物质的流失,泄是无形物质的流失。 4.泄泻的区别应用 泄与泻在病情上有一定区别,粪出少而势缓,重在无形精微物质的流失,若漏泄之状者为泄;粪大出而势直无阻,重在有形之物的流出,若倾泻之状者为泻. 4.1在中医方面 首先在病势上,孙文胤在《丹台玉案》中曰:“泄者,如水泄也,势犹舒缓;泻者,势似直下。微有不同,而其病则一,故总名之曰泄

中医辨证治疗脾胃病分析

中医辨证治疗脾胃病 摘要:综述近年来中医对脾胃病的辨证治疗及研究、分析、归纳脾胃病的诊治思路与方法,进而总结其辨证治疗规律,以便有效的指导临床。 中医学理论的发展也同其他学科理论一样,都要经过不断的深化,推陈出新符合当代人的应用,然后在新的思路下,利用先进技术,在反复实践中凝结成新的理论体系,继而不断延续和创新发展。 脾胃病是临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总结历代医家关于脾胃病的辨证治疗规律,对继承发扬祖国医学,开展脾胃病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脾胃病的内涵及脾胃学说的学术流派脾胃是中医的消化脏器,胃纳脾运、脾升胃降是人体消化功能的基本形式,中医脾胃病涉及脾胃的化纳、升降、化生失常的疾病。中医脾胃学说是祖国医学的重要基础理论之一。它的发生和发展是随着中医学的不断实践、认识而逐渐形成的学术流派。 脾胃学说始见于《内经》,它奠定了脾胃学说的基础理论,成为中医理论及诊断、治疗所遵循的准则,至今仍指导着临床实践。《内经》首先提出,“脾胃者,仓瘭之官,五味出焉。”脾胃主受纳,运化饮食五味,输布水谷精微,升清降浊,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明确指出了脾胃的功能及其重要性。汉末医圣张仲景提出:“四季脾旺不受邪”的重要医学理

论。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东垣,他对《内经》理论进行了深入地研究,提出了著名的“脾胃论”,着重阐述了脾胃的重要性。《内经》强调“人以水谷为本”,“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李东垣便从脾胃立论,创立了“土者生万物”的学术观点。认为人的元气靠脾胃来滋养。脾胃消化功能旺盛,则人体健康,反之则病来。他说:“内伤脾胃,百病由生。”他还强调脾胃气机的升降,认为清气上升,浊气下降,才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所谓升清气,是指将食物的精微升华,使其滋养全身:所谓降浊气,是指糟粕废物的排出。但凡升降失司,均能引起疾病的发生。因此,在治疗脾胃病时,要掌握调节气机升降这一关键环节。若治疗脾病,需要重视升发脾阳:治疗胃病时,要注意降逆胃气。在临床中,李东垣更重视升发脾胃之阳的重要性。他总结了一套以益胃健脾,升阳补气为主的治疗方法,首创补中益气汤、升阳益胃汤等著名方剂来治疗脾胃疾病,至今仍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清代温病大家叶天士认为:胃主受纳,脾主运化;胃喜柔润,脾喜刚燥,胃宜降则和,脾宜升则健。这些都是我国古代大家的对治疗脾胃病的一些重要成就,从中不难看出治疗脾胃病也需辩证治疗,因人而异。 名老中医经验 1.1 治疗脾胃病的基本大法是健脾益气:刘沈林〔1〕认为在脾胃病的发病机制中,脾胃虚弱为发病之由,而健脾益气则

中医治胃气不降病例

中医治胃气不降一例 ――便秘、腹满、胸闷、头目眩晕 患者便秘、腹满、胸闷、头目眩晕日久。 患者常感脘腹部胀闷不舒,饮食减少,稍微增多则胀满加重,嗳气频频,时有恶心、呕逆。之后又觉胸部满闷,两胁胀痛,心中时觉烦热,呼吸气粗而不顺畅。并觉时常有气自小腹上冲于胸脘。又出现头晕目眩、耳鸣、头脑发胀,面目时潮红,烦躁易怒,口苦,舌胀。每于生气、上火后诸症加重。 视其身体发胖,形气俱实,舌红胖苔白黄而厚,面目虚浮状,脉象弦而有力。 以往治疗用药情况:因为大便干燥,曾用过清宁丸、番泻叶、果导、蜂蜜等,也曾用过开塞露。以上诸药,用后则大便即通,过后仍然秘结。因胸脘痞满,腹部胀闷,曾服过紫蔻丸、疏肝丸、宽胸顺气丸、木香顺气丸、保和丸等理气开郁之品,服后胸腹暂舒,不用药则胀闷依然。因头目眩晕,上焦有火,曾用过上清丸、清眩丸、龙胆泻肝丸等,药后火热稍清,停药则仍然如前。并用过行气开郁,通便清火之汤药数剂,其作用大抵如前药。 据其症情与服药情况,知其病为胃气不降,导致肺气不清,冲气上逆,肝气郁滞化火,而上焦有热。遂用降胃安冲,清金疏肝之法。其方:生代赭石细粉30g,生山药30g,半夏15g,竹茹10g,玄参20g,白芍20g,寸冬15g,当归15g,牛膝15g,生麦芽15g,茵陈10g。水煎每日1剂,3次服。 3剂后,觉上逆之气渐少,大便稍通,胀闷略舒,头目眩晕也轻。又于前方中加柏仁15g,代赭细粉每次冲服5g,其余煎服。3剂后,大便畅通,日行1次,腹满胸闷也大有好转,已不觉呕逆、恶心;头目也觉清爽。又3剂后,诸证皆乎。后用脑立清善后。 辨证思路 在临床中,患者经常出现大便秘结,或三五日1行,或七八日1解,便时干涩困难,同时伴有腹部胀满,胸脘满闷,烦热,经常嗳气,呕逆,饮食减少,或两胁胀痛,或呼吸不顺畅而气粗,渐渐出现头晕目眩、耳鸣,或头部胀痛者,并不少见。高龄者尤多。其大便秘结难行,或用泻下药,或用润肠药,虽可暂通,而过后更甚;其胸腹胀满,饮食少思,嗳气、呕逆,极似气机郁滞,食积不消,但施以行气消导之品,药后稍舒而药停依旧;其头目眩晕耳鸣口苦,似为上焦有热,用清热泻火之品而疗效不能持续者,皆可考虑为本证。 因大便秘结,在用泻下药与润肠药后而效果不能持续者,说明其证非为热结或肠燥。若系热结便秘,当用苦寒泻下之品后,随着大便之通利而热邪自去,热邪去而津液不伤,自无再秘之理。如属肠燥津亏便秘,用滋阴润肠之品而大便滑润后,说明阴液渐复。而此证初用虽通而停后无效,其秘结既非热结,又非肠燥。 其胸腹胀满,胁肋不舒、嗳气、呕逆等,用行气开郁消导之剂,疏而又滞者,说明其证非气郁食积可知,且其并无饮食自倍之因,即或少食或不食,而诸症并不减轻。其头目眩晕、耳

名老中医治脾胃消化系统疾病经验

沈舒文,全国名老中医,教授,着名中医消化病专家,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30余载,学验俱丰,对脾胃病的治疗有独特风格和经验。本期介绍其运用经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食道炎、胃寒经验。 一、半夏黄连配枳实,消痞散结治痞满。 痞满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主要临床症状之一,半夏配黄连是张仲景半夏泻心汤的核心配伍组药,体现了寒热并用,辛开苦降,消痞散结的配伍组方治疗思想。金元时期李东垣《兰室秘藏》中的枳实消痞丸是在半夏泻心汤、枳术丸的基础上取其核心配伍衍化而来,治疗脾胃虚弱,寒热互结之痞满。沈老其法而不泥其方,抽取辛开苦降,消痞散结之半夏、黄连、枳实,作为配伍组药之核心,用于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寒热互结,脾胃气滞之胃脘痞满。若病发于脾胃气虚,而见胃脘痞满,不思饮食,倦怠乏力,常配人香砂六君子汤。 典型病例:刘某某,女,42岁。胃脘痞满,伴疼痛5年余,近3年来逐渐加重,困倦乏力,不思饮食,嗳气,排便不畅,在当地医院胃镜检查报告:中度萎缩性胃炎;病理报告:伴中度肠上皮化生。舌质暗红,苔厚腻微黄,脉沉细弦。中医诊断:胃痞,证属寒热互结,脾虚胃滞。治疗予以消痞散结,健脾行气之剂。处方:法半夏、佛手各10克,黄连6克,枳实、党参、白术、刺猬皮、生牡蛎、枸橘各 15克,穿山甲5克(研末冲服),半枝莲 30克,炙甘草4克。患者服药14剂后,症状明显减轻。再以上方化裁调治3个月,症状完全消失。半年后胃镜检查报告:轻度慢性萎缩性胃炎;病检报告:慢性萎缩性胃炎。 二、小陷胸汤配苏梗,开结降气治食道炎。 沈老认为,反流性食道炎若胸骨后不适,胃脘痞满,反流,口苦,为痰热互结,胃气逆阻为患,用张仲景小陷胸汤 (半夏、黄连、瓜蒌)配苏梗形成配伍组药开痰结、降胃气治疗。其中半夏与黄连配伍辛开苦降,消痞散结,瓜蒌清热化痰,宽胸润降,得半夏;黄连清热开结化痰,配苏梗宽胸润降胃气。若胸骨后有灼热感,口干不欲饮,为胃阴不足,此组药配自拟滋胃汤(太子参、麦冬、石斛)以润为降,反酸配刺猬皮制酸和胃。 典型病例:李某某,男,62岁。患者近两月逐渐出现胸骨后不适,偶有灼痛,泛酸,呃逆,伴咯痰黏稠,咯之不爽,口苦,舌红苔黄稍腻,脉滑。胃镜示:反流性食管炎(B级)。中医辨证为痰热结胸,胃气逆阻。治以辛开苦降,清化痰热,润降胃气。处方:法半夏、瓜蒌、浙贝母、桔梗、苏梗、佛手各10克,黄连、旋覆花各6 克,刺猬皮15克,炙甘草5克。7剂,水煎分早、晚服。 二诊:胸骨后灼痛较前好转,但食入后反酸,呃逆,胃脘疼痛,咯黏痰,咯之不利,夜间休息差,舌淡红,苔黄少,脉缓。中医证属痰热,气血不畅兼阴虚,治以清化痰热,滋阴润降,行气活血。处方:法半夏、蒲黄、佛手、麦冬、瓜蒌、五灵脂各 10克,太子参20克,石斛12克,苏梗8 克,刺猬皮15克,黄连、炙甘草各6克。 14剂,水煎服,日1剂,分3次温服。 三诊:患者症状基本消失,舌稍红,苔薄白,脉沉细。再服二诊方加减调治1 月,症状完全消失。复查胃镜刀;:食管黏膜未见异常。 三、良附丸配炙黄芪饴糖,温中补虚治胃寒。 良附丸出自于《良方集腋》,由高良姜、香附组成,高良姜温胃散寒止痛,香附理气活血止痛,两者相伍共具温中散寒、行气止痛作用,用于治疗寒凝气滞之脘腹冷痛。炙黄芪、饴糖,取黄芪建中汤甘温补中,缓急止痛主要配伍之效。四者相伍形成配伍组药,用于治疗脾胃虚寒,寒凝气滞之胃脘冷痛,泛吐清水,舌淡苔白滑,脉沉迟。若消化性溃疡属脾胃虚寒者,加桂枝10克,白芍15克,为黄芪建中汤核心配伍,温健中宫之气,和营卫;泛吐清水甚,加白术15克健脾气,益智仁12克摄脾涎。 典型病例:刘某某,男,49岁。患者 5年前渐觉胃脘疼痛胀闷不适,曾在西安市某医院做胃镜,诊断为胃溃疡。经多家医院中西医治疗,效果不佳,症状时轻时重。近日感胃脘喜温喜按,胀闷冷痛,畏寒肢冷,食欲极差,不食不饥,体重日减,乏困无力,强食过多则口吐清水涎沫,大便稀溏,舌胖有齿痕,质暗,苔白,脉沉细。临床诊断:胃溃疡。中医辨证:中阳不足,寒凝气滞。治法:温补中

中医泄泻

121泄泻源流 泄泻,脾病也。脾受湿不能渗泄,致伤阑门元气,不能分别水谷,并入大肠而成泻,故口渴,肠鸣,腹痛,小便赤涩,大便反快,是泄固由於湿矣。 然经曰:春伤於风,夏生飧泄,泄不有由於风者乎。 又曰:暴注下迫,皆属於热,泄不有由於热者乎。 又曰: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於寒。泄不有由於寒者乎。 又曰: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泄不有由於虚陷者乎。 惟曰,湿盛则飧泄,乃独由於湿耳,不知风寒热虚,虽皆能为病,脾强无湿,四者均不得而乾之,何自成泄。 是泄虽有风寒热虚之不同,要末有不原於湿者也。 故为列论之:其湿兼风者,飧泄也,肝受风邪,煽而贼土,至夏湿气蒸郁,故脉弦腹鸣,下利清谷(宜平胃散加羌、独、升、柴;)其湿兼热者,下肠垢也,肠胃有热,传化失常,而火性急速,动湿邪,故脉数溲赤涩,所下皆稠粘垢秽(宜六一散,或胃苓加黄连;)其湿兼寒者,鸭溏也,湿为水气, 又感寒邪,则寒水之气合从而化,故脉沉迟,溲清白,所下澄澈清冷,如鸭屎(宜附子理中汤加肉果,或以二术、陈皮、乾姜、吴萸、砂仁、紫苏主之,挟风者亦可叁用,) 但寒泄必早暮服药,说早服暖药,至暮药力已尽,无以敌一宿阴气,故不效, 故夜必再服;其湿兼虚者,虚泄也,人之清气本上升,虚则陷下,又为湿所侵遏,湿胜气脱,故脉细而濡,困倦少力,遇饮食即泻,或腹不痛,所下不禁,多完谷不化(宜四君子汤加升柴,升阳除湿汤;) 惟濡泄一症,又名洞泄,乃为湿自甚,即脾虚泄也。由土虚不能制湿,肠胃不固,湿反胜而成病,故脉迟而缓,小便不利,身重,腹不痛,肠鸣漉漉,所下多水(宜四芩汤加二? B胃苓汤加草蔻。) 士材云:水液去多,甚而转筋,血伤筋急也,据此又濡泄之变症(宜升阳除湿汤。) 以上,《内经》所言诸泄,可得而审者也。 《难经》又有五泄,实与《内经》之症约略相似,说曰胃泄者,饮食不化色黄,即风乘湿也(宜胃风汤;) 曰脾泄者,腹胀满,肢体重着,中有妨,面色萎黄,泄注,食即呕逆,即暑乘湿也(宜香茹汤对桂苓甘露饮,大加生姜治之;) 曰大肠泄者,食已窘迫,大便色白,肠鸣切痛,即燥乘湿也(宜五苓散;) 曰小肠泄者,溲而使脓血,小腹痛,即火乘湿也(宜大承气汤下之,再以黄连解毒汤加归、芍治之,次以芍药柏皮丸止之;) 曰大瘕泄者,里急後重,数至圊而不能便,茎中痛,即寒湿而变为热泄也(宜八正散加木香、槟榔通之,次以天水散顿服之。) 是《难经》所言,虽定属六气,而其以湿为主,不与《内经》相合乎。 此外又有风泄,恶风自汗,或带清血,由春伤风,夏感湿,故其泻暴(宜胃风汤,) 或泻而风邪内缩,必汗之(宜桂枝麻黄汤。) 又有食泄,脉弦紧,腹痛则泄,泄後痛减(宜治中汤酌加木香、砂仁、枳壳、白术、山楂、麦芽、谷芽、陈皮等味,仍烧所伤之物服。)

中医经典医案

清热利湿、化瘀散结治疗肝癌、门静脉高压症【标题】: 清热利湿、化瘀散结治疗肝癌、门静脉高压症。 【提要】: 肝癌属肝胆湿热、气血瘀滞证,治以茵陈蒿汤和甘露消毒丹加减,清热利湿、化瘀散结。 【病例摘要】: XXX,男,46岁,3。 初诊: 2014年08月05日。 右上腹胀痛不适10天 患者主因“右上腹胀痛不适10天”入院。入院症见: 神志清,精神欠佳,面色晦暗,右上腹疼痛,腹胀,口干苦,纳差乏力,大便未解,小便黄赤。舌质淡,苔黄腻,脉弦涩。相关实验室检查: 肝功能示: ALT:67.1U/L,AST:39.6U/L,TBIL:12.8umol/L,DBIL:4.4umol/L;肝纤维化指标检测示: 透明质酸:14.34ng/ml,层粘连蛋白:99.97 ng/ml,三型前胶原N端肽:22.201ng/ml,Ⅳ型胶原:31.90ng/ml,HBV-DNA:7.689E+06IU/ml;腹部彩超示:1.肝实质内回声密集增强增粗,门静脉、脾静脉增宽,肝硬变。2.脾大(中度)。腹部CT增强扫描:1.肝右叶后下段占位性病变,多考虑肝癌。西医诊断:1.肝癌;2.肝硬化(代偿期)门静脉高压症;3.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中医辨证为胁痛,症属肝胆湿热、气血瘀滞证。治宜清热利湿、化瘀散结。拟方茵陈蒿汤和甘露消毒丹加减。处方:

茵陈30g,栀子(焦)10g,大黄15g,豆蔻10g,广藿香10g, 滑石粉10g(包煎),木通8g,黄芩10g,浙贝母10g,射干10g,丹参15g,赤芍15g,川芎10g,当归10g,桃仁10g,红花10g,莪术8g,甘草6g。4剂,水煎服,一日一剂,分两次温服。 二诊( 2014年08月09日): 服上药后上腹部胀痛稍有减轻,仍觉纳差乏力,上方加黄芪15g,莱菔子15g,6剂,水煎服,一日一剂,分两次温服。 三诊( 2014年08月15日): 服上药后右上腹胀痛明显缓解,腹胀消失,食纳增加,精神状况好转,偶感乏力,上方去黄芩、贝母,7剂,水煎服,一日一剂,分两次温服。 四诊( 2014年08月22日): 服上药后右上腹隐痛,食纳及精神状况尚可,继服上药8剂,水煎服,一日一剂,分两次温服。 五诊( 2014年08月30日): 服上药后右上腹偶感隐痛,纳食及精神状况可,上方加陈皮10g,枳壳 12g,8剂,水煎服,一日一剂,分两次温服。 六诊( 2014年09月07日):

泄泻诊疗方案2012

泄泻诊疗方案 (2012版) 一.病名 中医病名:泄泻病 西医病名: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系因感受外邪,或饮食内伤,致脾失健运,传导失司,以大便次数增多,质稀溏或如水样为主要表现的病症。 二.诊断标准 1.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西医腹泻病临床及病因学分型,明确相关的西医疾病,执行现行公认诊断标准。功能性肠病参照罗马III相关标准(见附表)。 诊断依据 ⑴大便稀薄或如水样,次数增多。可伴腹胀腹痛等症。 ⑵急性暴泻起病突然,病程短。可伴有恶寒、发热等症。 ⑶慢性久泻起病缓慢,病程较长,反复发作,时轻时重。 ⑷饮食不当、受寒凉或情绪变化可诱发。 ⑸大便常规可见少许红、白细胞,大便培养致病菌阳性或阴性。 ⑹必要时作X线钡剂灌肠或纤维肠镜检查。 2.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中医病症诊断及疗效判定标准》(ZY/T001.9-001.9-94)制订。 ⑴大便次数增多,每日3次以上,便质稀溏或呈水样便,大便量增加。 ⑵症状持续1天以上。 证候分类

⑴寒湿困脾:大便清稀或如水样,腹痛肠鸣,畏寒食少。苔薄白或白腻,脉濡缓。 ⑵肠道湿热:腹痛即泻,泻下急迫,粪色黄褐秽臭,肛门灼热,可伴有发热。舌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⑶食滞胃肠:腹满胀痛,大便臭如败卵,泻后痛减,纳呆,嗳腐吞酸。舌苔垢或厚腻,脉滑。 ⑷肝郁脾虚:腹痛肠鸣泄泻,每因情志不畅而发,泻后痛缓。大便时溏时泄,饮食稍有不慎即发或加重,伴有神疲乏力。舌质红,苔薄白,脉弦。 ⑸肾阳虚衰:晨起泄泻,大便夹有不消化食物,脐腹冷痛,喜暖,形寒肢冷,舌淡胖,苔白,脉沉细。 三.中医治疗方案 1.理法方药(穴) 理:基本病机为脾胃受损,湿困脾土,肠道传导失司,病位在肠,脾失健运是关键,与肝肾密切相关。病理因素与湿邪关系最大,湿为阴邪,易困脾阳,脾受湿困,运化不健,可夹寒、夹热、夹滞。 法:治疗大法为运脾化湿。 方药(穴):辩证选方(穴)遣药。 2.中药治疗(中药、中成药应用) 2.1中成药治疗 中成药:寒湿困脾可选藿香正气胶囊,肠道湿热可选用香连丸等清热化湿中成药;脾胃虚弱可选用参苓白术丸等健脾化湿类中成药;食滞胃肠可选保和丸,肾阳虚衰可选四神丸。 2.2汤剂辨证分型治疗 ⑴寒湿困脾 治则:散寒化湿 方药:藿香正气散加减。(大腹皮10g,白芷l0 g,紫苏9g,茯苓10 g,制半夏l0 g,白术10 g,陈皮l0 g,厚朴9 g,姜汁、苦桔梗各10 g,藿香10 g,甘草6 g。) ⑵肠道湿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