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血凝抑制实验报告_1

血凝抑制实验报告_1

血凝抑制实验报告_1
血凝抑制实验报告_1

( 实验报告)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YB-BH-004573

血凝抑制实验报告Hemagglutination inhibition test report

血凝抑制实验报告

血凝抑制实验报告一

禽流感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可用于血清中抗体水平的监测,也可用于判断未使用疫苗群体的感染状态等。该试验是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动物健康组织进行全球流感监测所普遍采用的方法,而且因其具有经济、快速、可靠、操作简便、能够处理大量的样品,并能在短时间内报告禽流感抗体水平等优点,已经成为当前基层兽医实验室禽流感疫病监测和免疫抗体检测中最为常用的方法。但因该试验受人为操作影响较大,经常因操作不规范、不严谨等造成结果偏差大、重复性差等问题,现根据几年来的工作经验对该试验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做一探讨。

一、血凝试验操作程序

1、取96孔90°V形酶标板,用微量移液器在第一至第五排的1~12孔每孔加25 μL PBS液。

2、吸取25 μL标准禽流感抗原加入到第一排第1孔中充分混匀。

3、从第1孔吸取25 μL混匀后的抗原液加到第2孔中,混匀后吸取25μL 加入到第3孔中,依次进行倍比稀释至第二排最后一孔即第24孔,最后弃去25 μL。第三排孔至第四排孔同上操作。

4、依次向第一至第五排孔的每孔中加入25 μL 1%的鸡红细胞悬液。

5、将酶标板置于微量振荡器上振荡10秒,室温(20-25℃)静置30 min 观察结果(如果环境温度太高,可置4℃环境下)。

6、结果判定:将板作45°倾斜,观察红细胞是否呈泪滴状流淌。以完全凝集(不流淌)的抗原或病毒最高稀释倍数为1个血凝单位(HAU)

二、血凝抑制试验操作程序

1、根据血凝试验结果配制4HAU抗原。(即1HAU抗原除以4)

2、取96孔V形酶标板,用移液器在第1~12孔各加入25 μL PBS。

3、在第1孔加入25 μL被检血清,充分混匀后移出25 μL加至第2孔,依次类推,倍比稀释至第12孔,弃去25 μL。

4、按以上步骤加入阳性血清和阴性血清(各做两份),作对照孔。

5、在第1~12孔各加入25 μL 4单位抗原,置于微量振荡器上轻轻混匀,室温20-25℃下静置30 min。

6、每孔加入25 μL 1%的鸡红细胞悬液。置于微量振荡器上轻轻混匀,室温(20-25℃)静置40 min后观察结果,若环境温度过高,可于4℃条件下进行,红细胞将呈明显的纽扣状沉到孔底。

7、结果判定:只有阴性对照孔血清滴度不大于2 log2,阳性对照孔误差不超过1个滴度,试验结果才有效。将酶标板作45°倾斜,以完全抑制红细胞凝集的最大稀释倍数判为该血清的血凝抑制滴度。当被检血清效价大于等于4log2,判为禽流感抗体阳性。

三、试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样品的保存及试验前处理

1.1 采集的血液样品应及时分离血清,最好分装至离心管中,标记清楚,离

配血及输血记录单

县中医医院配血及输血记录单 受血者血型:________ 型输血申请单号: RH (D)标本号: 姓名: ________ 性别: __________ 年龄:_________ 科别:_________ 床号:住院号: ________ 临床诊断: ____________________ 输血反应史及禁忌症:___________________ 1、受血者血型鉴定: 2、交叉配血

配血者:______________ 核对者:__________________ 配血时间:_______ 年 月_____ 日________ 时_________ 分 3、不规则抗体筛选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验者: 4、其他检查结果:血液物理外观检查和信息核对情况:无/有异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血者:______________ 取血者:_______________ 取血时间:_________ 年 月______ 日________ 时________ 分 输血核对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输血执行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输血开始时间: ______ 年—月—日__________ 时_____ 分开始输血滴速: 滴/分,输血15分钟后滴速:—滴/分。 输血结束时间:____ 年_月_日___________ 时_____ 分 输血不良反应:□有□无注:有输血不良反应应 须填写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至输血科 注意事项: 1、输血前请检查血液制剂包装是否完好无损,血液制剂外观是否正 常; 2、输注前请将血液制剂轻轻摇匀; 3、除0.9%的生理盐水外,血液制剂不得与任何药剂在同一输血器内 输注; 4、输血开始前15分钟内以1-2ml/min慢速输注,并严密观察是否有

血凝与血凝抑制试验标准方法

血凝抑制(HI)试验操作规程 1.仪器、设备和试剂的准备 1.1仪器及设备 V型96孔血凝板、微量振荡器、低速台式离心机、含25μL的单道加样器、含25μL的 八道加样器、小圆底试管、吸管。 1.2抗原和试剂: 1.2.1相应HI抗原 1.2.2相应阳性血清 1.2.3生理盐水、阿氏液(血球保护液) 1.2.41%鸡红细胞悬液 1.2.4.1红细胞的采集从2-6月龄SPF公鸡翅静脉采集血液与等量的阿氏液混合(采集后 上下颠倒使血液和阿氏液混匀,防止凝血) 1.2.4.2红细胞的洗涤将于阿氏液混合的血液,分装于圆底试管中,以1000rpm离心5分 钟,吸弃阿氏液;加入适量生理盐水轻轻吸打将红细胞充分混合,以1500rpm离心5-10分 钟,吸弃上清液时,应注意吸弃红细胞表面的白细胞层,并应尽量吸净上清液。按上述步骤, 用生理盐水对红细胞进行洗涤三次,最后一次洗涤应1500rpm离心10分钟(确保红细胞的 压积)。 1.2.4.3吸弃上清液,将沉淀的红细胞吸取1ml,加入99ml生理盐水摇匀配制成1%的红细 胞悬液。(按照需要量配制) 1.2.4.41%红细胞悬液的标定对首次配制的红细胞悬液应进行标定,取配制好的红细胞悬 液60ml,自然沉降后,弃掉上部生理盐水50ml,混匀后装入刻度离心管中,1000rpm离心 5分钟,红细胞压积应为0.6ml 2.HI抗原工作液配制 2.1HI抗原血凝价测定 血凝试验: 1.取一块V型96孔板,按表1每孔加入生理盐水25ul,将HI抗原进行系列倍比稀 释,至11孔后吸取25ul弃去,第12孔为对照,稀释后每孔再加入25ul生理盐水,最后每 孔加入1%鸡红细胞悬液25ul,微量振荡器中速摇匀,置于室温(20—25℃),20~30分钟后 判定结果,以能使100%红细胞凝集的抗原最高稀释倍数作为判定终点。 表1病毒血凝试验 孔号:123456789101112滴度:1:21:41:81:161:321:641:1281:2561:5121:10241:2048对照 生理盐水252525252525252525252525抗原(病毒)2525252525252525252525弃去生理盐水252525252525252525252525红细胞悬液252525252525252525252525 轻轻振荡1-2min置于20~25℃静置20-25min后判定结果

病毒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以新城疫为例

实践三病毒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以新城疫为例)实践目的: 1.掌握血凝(HA)和血凝抑制(HI)试验的原理 2.掌握鸡新城疫病毒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的操作方法 实践原理: 某些病毒(如鸡新城疫病毒,禽流感病毒等)能够与人或动物的红细胞发生凝集,此即为 病毒稀释倍数1:2 1:4 1:8 1:16 1:32 1:64 1:128 1:256 1:512 1:1024 1:2048 对照生理盐水 病毒液 1%红细胞悬液25μl25μl25μl25μl25μl25μl25μl25μl25μl25μl25μl25μl # 表示100%完全凝集++ 表示50%凝集- 表示不凝集

表明红细胞未被或不完全被病毒凝集;如果孔底的红细胞铺平孔底,凝成均匀薄层,倾斜后红细胞不流动,说明红细胞被病毒所凝集。 能使100%红细胞凝集的病毒液的最高稀释倍数,称为该病毒液的红细胞凝集效价。如上例:病毒液的HA效价为1:128,HI试验时,病毒抗原液25微升内须含4个凝集单位,则应将原病毒液作成128/4=32倍的稀释液。 生理盐水225μl 被检血清 4单位病毒液25μl25μl25μl25μl25μl25μl25μl25μl25μl25μl25μl 振荡器上振荡1~2分钟,放37℃作用20分钟 1%红细胞悬液25μl25μl25μl25μl25μl25μl25μl25μl25μl25μl25μl25μl 振荡器上振荡1~2分钟,放137℃作用15分钟 结果例示-------++##-#注:- 表示不凝集、++ 表示部分凝集、# 表示完全凝集。

淀,表明红细胞未被或不完全被病毒凝集;如果孔底的红细胞铺平孔底,凝成均匀薄层,倾斜后红细胞不流动,说明红细胞被病毒所凝集。 能将4单位病毒物质凝集红细胞的作用完全抑制的血清最高稀释倍数,称为该血清的红细胞凝集抑制效价,用被检血清的稀释倍数或以2为底的对数(10g2)表示。如上例,该血清的红细胞凝集抑制效价为1:128或HI效价为7(10g2)。 2.根据血凝价将新城疫病毒稀释成4个单位病毒液,每三位学生做一个血凝抑制试验,检测待检血清的血凝抑制效价,记录试验结果 3.回答问题: (1)病毒的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的原理是什么? (2)病毒血凝反应是抗原抗体反应吗,为什么? (3)病毒血凝抑制反应是抗原抗体反应吗,为什么?

病毒的血凝及血凝抑制试验[医学参照]

病毒的血凝及血凝抑制试验 有些病毒具有凝集某种(些)动物红细胞的能力,称为病毒的血凝,利用这种特性 设计的试验称血球凝集(HA)试验,以此来推测被检材料中有无病毒存在,是非特异性的,但病毒的凝集红细胞的能力可被相应的特异性抗体所抑制,即血球凝集抑制(HI) 试验,具有特异性。通过HA-HI试验,可用已知血清来鉴定未知病毒,也可用已知病 毒来检查被检血清中的相应抗体和滴定抗体的含量。 [目的要求] 掌握病毒HA和HI试验的原理和基本操作方法,了解其实用价值。 [材料与试剂] 1. 96孔“U”形或“V”形微量反应板,50μL定量移液器,滴头,微型振荡器。 2. 生理盐水,0.5% 鸡红细胞悬液。 3. 新城疫病毒液(尿囊液或冻干疫苗液),新城疫阳性血清,被检鸡血清。 [实验内容及操作方法] (一)血球凝集(HA)试验 1. 在96孔微量反应板上进行,自左至右各孔加50μL生理盐水。 2. 于左侧第1孔加50μL病毒液(尿囊液或冻干疫苗液),混合均匀后,吸50μL 至第2孔,依次倍比稀释至第11孔,吸弃50μL;第12孔为红细胞对照。 3. 自右至左依次向各孔加入0.5% 鸡红细胞悬液50μL,在振荡器上振荡,室温 下静置后观察结果(表4-1)。 表 4-1 病毒血凝试验的操作方法(单位:μL) 弃50

4. 结果判定:从静置后10 min开始观察结果,待对照孔红细胞已沉淀即可进行结果观察。红细胞全部凝集,沉于孔底,平铺呈网状,即为100% 凝集(++++),不凝集者(-)红细胞沉于孔底呈点状。 以100% 凝集的病毒最大稀释度为该病毒血凝价,即为一个凝集单位。从表4-1看出,该新城疫病毒液的血凝价为1:128,则l:128为1个血凝单位,1:64、l:32分别为2、4个血凝单位,或将128/4=32,即1:32稀释的病毒液为4个血凝单位。 (二) 血球凝集抑制(HI)试验 1. 根据HA试验结果,确定病毒的血凝价,配制出4个血凝单位的病毒液。 2. 在96孔微量反应板上进行,用固定病毒稀释血清的方法,自第1孔至第11孔各加50μL生理盐水。 3. 第1孔加被检鸡血清50μL,吹吸混合均匀,吸50μL至第2孔,依此倍比稀释至第10孔,吸弃50μL,稀释度分别为:1:2、1:4、1:8 ……;第12孔加新城疫阳性血清50μL,作为血清对照。 4. 自第1孔至12孔各加50μL 4个血凝单位的新城疫病毒液,其中第11孔为4单位新城疫病毒液对照,振荡混合均匀,置室温中作用10min 。 5. 自第l孔至12孔各加0.5% 鸡红细胞悬液50μL,振荡混合均匀,室温下静置后观察结果(表4-2)。 表4-2 病毒血凝抑制试验的操作方法(单位:μL) 6. 结果判定:待病毒对照孔(第11孔)出现红细胞100%凝集(++++),而血清

四川省射洪县人民医院配血报告单

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 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四川省射洪县人民医院 输血科 配血试验报告单 病人ABO血型Rh血型其它血型申请单联号 病人姓名性别年龄民族 科室床号住院号申请日期 血清学检查发现配血者: 建议:复核者: 报告日期:发血日期:发血者: 特别说明; 1取血和输血执行者必须认真核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科别、床号、住院号,以及配血单上标明的血袋编码、血型、交叉配血试验的结果解释,并检查血液质量。 1."噢,居然有土龙肉,给我一块!" 2.老人们都笑了,自巨石上起身。而那些身材健壮如虎的成年人则是一阵笑骂,数落着自己的孩子,拎着骨棒与阔剑也快步向自家中走去。

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 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2在输血前需观察和记录病人的生命体征,在输血过程中严密观察病人情况。 3在快速大量输血或给有强冷凝集素的病人输血,宜将血液加温到接近体温,但勿超过37℃ 4如发生输血反应或可疑输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并采取相应措施,及时报告负责医师和输血科值班人员。 5对发生即刻的输血反应终止输血后的余血或输血完备后的血袋请及时交回输血科保留24小时备查。 6此联需贴于病历上妥善保存,请勿遗失。 1."噢,居然有土龙肉,给我一块!" 2.老人们都笑了,自巨石上起身。而那些身材健壮如虎的成年人则是一阵笑骂,数落着自己的孩子,拎着骨棒与阔剑也快步向自家中走去。

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

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 一些病毒或病毒的血凝素能选择性地使某种或某几种动物的红细胞发生凝集,这种凝集红细胞的现象称为血凝(Hemagglutination,HA)。正粘病毒和副粘病毒是最主要的红细胞凝集性病毒;其他病毒包括披膜病毒、细小病毒、某些肠道病毒和腺病毒等也有凝集红细胞的作用,但常要求比较严格的反应条件,例如一定的pH范围等。各种病毒的血凝素性质不尽相同。某些病毒可在很广的pH条件下呈现血凝作用,某些病毒则只在很窄的pH范围内才能凝集红细胞。某些病毒的血凝作用具有温度依赖性,也就是只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才出现血凝现象;但另一些病毒却可在4℃、室温和37℃呈现同样的血凝作用。病毒凝集的红细胞种类,也随病毒种类而不同,例如某些病毒主要对人和禽的红细胞呈现凝集作用,另一些病毒则可凝集豚鼠或大鼠等的红细胞。 当病毒的悬液中先加入特异性抗体,且这种抗体的量足以封闭病毒颗粒或其血凝素时,则红细胞表面的受体就不能与病毒颗粒或其血凝素直接接触,这时红细胞的凝集现象就被抑制,称为红细胞凝集抑制(HemagglutinationInhibition,HI),也称为血凝抑制反应。血凝的原理因病毒而有所不同,如痘病毒对鸡红细胞发生凝集作用并非是病毒的本身,而是痘病毒的产物类脂蛋白的作用。而流感病毒的血凝作用是病毒囊膜上的血凝素与红细胞表面的受体糖蛋白相互吸附而发生的。病毒的血凝现象大致可以分为可逆转型、不可逆转性、凝集条件严格型三类。 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有常量法和微量法两种,目前国内外广泛使用的都是微量法,各要素用量均为25ul,微量法省时、省料、高效。以下简要介绍本次试验的主要内容,详细内容参见各国标。 各实验室所采用的HA和HI试验程序不同,下面的例子是应用V型微量板进行的试验,两种方法反应总体积都为75ul,本试验所用试剂为如下: 1.生理盐水: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配制成0.85%NaCl溶液,高 压灭菌备用。 2.红细胞悬液:采鸡血液,加于倍量的红细胞保存液-阿氏液中,置4℃普通冰箱保存,可用一个月。使用前,取红细胞悬液1份,用5~10倍量的生理盐水洗涤3次,直至上清无色透明。取沉淀红细胞,加生理盐水制备成1%红细胞悬液。

临床输血须知.pdf

临床输血须知 第一章临床用血管理 1.临床用血管理有哪些规定? 1998年10月1日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以下简称《献血法》)第十三条至第十六条对临床用血管理提出具体的规范性要求。第十三条规定,医疗机构对临床用血必须核查。做好核查是医疗机构保证输血安全的不可缺少、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第十四条规定,无偿献血者或配偶、直系亲属用血时实行费用优惠,减免血液采集储存分离检验等费用。未保证急救用血,防止发生血液供应不上的问题。第十五条和第十六条分别对医疗机构开源节流责任做出了规定。第十五条规定,提倡择期手术患者自身储血,亲友、单位互助献血。第十六条规定, 医疗机构要制定用血计划,合理用血、科学用血,推行成分输血,开展临床用血 新技术的研究。此外,卫生部1999年元月下发了《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对临床用血管理工作作出了具体规定。 2.医院违反临床用血管理规定如何处罚? 《献血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违反本法规定,将不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血液用于患者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改正; 给患者健康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赔偿;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 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连究刑事责任。 对违反临床用血管理规定,造成传染病扩散的医疗机构,由卫生行政部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第六十六条的规定处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由卫生行政部门提请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3.对非法出卖、采集、供应血液的单位或个人应给予什么处罚? 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 333条和第334条对非法组织他人出卖血液的,非法采集、供应血液或者制作、 供应血液制品的和血液制品危害他人健康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处以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献血法》第十八条规定对非法采集血液的,非法组织他人出卖血液的违法犯罪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处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4.医院如何作好临床用血开源节流工作? 各级医院有责任与义务向广大群众宣传、贯彻《献血法》,普及血液知识,并动员医务工作者带头无偿献血。 医院对于需要输血的或提出输血要求的患者,要进行输血前健康教育,既讲清输血对医疗的必要性,又要讲清输血的危险性,杜绝不必要输血。对适合自身输血、亲友互助献血的需要输血的患者,要进行自身储血或互助献血的指导。在保证医疗安全的前提下,减少对异体血的使用。医院要制定临床用血管理制度,严格控制输血指征,合理用血、科学用血,大力推广成分输血。成分输血既能一血多用,节约用血,又能提高疗效,减少输血不良反应。这是开源节流的最好措施。 5.一家医院为何不能同时使用2家或2家以上采供血机构的血液? 采供血机构虽然根据《血站管理办法》(暂行)(卫生部1998年第2号卫生部令)的有关规定,对献血者进行健康体检,对所采集的血液进行检验,但仍不能完全避免经血液途径传播的疾病的发生。当一名患者在一家医院同时使用或先后使用

病毒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以新城疫为例)

实践三 病毒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以新城疫为例) 实践目的: 1.掌握血凝(HA )和血凝抑制(HI)试验的原理 2.掌握鸡新城疫病毒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的操作方法 实践原理: 某些病毒(如鸡新城疫病毒,禽流感病毒等)能够与人或动物的红细胞发生凝集,此即为红细胞凝集现象。这种红细胞凝集现象可于病毒悬液中加入特异性抗体(免疫血清)所抑制,即为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 实践内容: 1.红细胞凝集试验(HA 试验) 主要是测定病毒的红细胞凝集价,以确定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所用病毒稀释倍数(抗原单位)。有试管法和微量法两种,现以常用的微量法进行说明。 鸡新城疫病毒的HA 试验现采用微量法,在V 形微量反应板上进行。 (1)首先用微量移液器向每个孔加入稀释液即灭菌生理盐水一滴(25μl)。 (2)用微量移液器取病毒抗原液25μl 加入第1孔内,吸头浸于液体中缓慢吸吹几次使病毒与稀释液混合均匀,再吸取25μl 液体小心地移至第2孔,如此连续稀释至第11孔,第11孔吸取25μl 液体弃掉;病毒稀释倍数依为1:2~1:2048,第12孔为红细胞对照。 (3)再以微量移液器每孔加%红细胞悬浮液1滴(25μl)。 (4)在振荡器上振荡混匀约l ~2分钟,再置37℃作用15分钟后观察结果。 (5)每次测定样品都应同时做红细胞对照。 表1 鸡新城疫血凝效价(HA)的测定术式(微量法) 孔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病毒稀释倍数 1:2 1:4 1:8 1:16 1:32 1:64 1:128 1:256 1:512 1:1024 1:2048 对照 生理盐水 25 l 25l μ病毒液 25l l l l l 25l l l l l l μl 弃去 1%红细胞悬液 25μ l 25μl 25μl 25μl 25μl 25μl 25μl 25μl 25μl 25μl 25μl 25μl 感作 置振荡器上混匀1~2分钟,放37℃静置15分钟 # 表示100%完全凝集 ++ 表示50%凝集 - 表示不凝集

交叉配血实验笔记

实验八交叉配血试验 交叉配血是将受血者的红细胞与血清分别同供血者的血清与红细胞混合,观察有无凝集现象(见图4-3-1-1)。输血时,一般主要考虑供血者的红细胞不要被受血者的血清所凝集;其次才考虑受血者的红细胞不被供血者的血清所凝集。前者叫交叉配血试验的主侧(也叫直接配血),后者叫交叉配血的次侧(也叫间接配血)。只有主侧和次侧均无凝集,称为“配血相合”,才能进行输血;如果主侧凝集,称为“配血不合”或“配血禁忌”,绝对不能输血;如果主侧不凝集,而次侧凝集,可以认为“基本相合”,但输血要特别谨慎,不宜过快过多,密切注视有无输血反应。 【实验目的】学习交叉配血的三种常用方法。 【实验对象】人体(学生自愿者)。 【实验器材和药品】 1.仪器显微镜,离心机。2.器械采血针,消毒注射器,双凹玻片,小试管,竹签,棉球,腊笔。3.药品标准A血清,标准B血清,生理盐水,75%酒精,碘酒。 【实验步骤和观察指标】

图4-3-1-1 交叉配血示意图 (一)红细胞悬浮液的配制 按需要型别,取全血1ml,加等渗盐水2 ~3ml,充分摇匀离心沉淀,弃去上清液,然后再加生理盐水2 ~3ml按上述方法洗涤,共三次,取压积红细胞5 滴,加新鲜等渗盐水4 ml ,即成5 %红细胞悬液。(二)交叉配血基本原理见图4-3-1-1示。 盐水介质交叉配血试验 实验原理 天然IGM类血型抗体与对应的红细胞抗原在室温下盐水介质中 发生凝集现象。可以检查供、受者血清中是否存在破坏对方RBC的IgM抗体(ABO血型中抗A抗B抗体以IgM抗体为主)。 实验步骤

取二试管,分别注明“主”、“次”字样,主侧滴入供血者红细胞悬液一滴和受血者血清一滴;次则滴入受血者红细胞悬液一滴和供血者血清一滴。混匀后1000rpm离心1min,取出观察结果。如两侧均无凝集现象,可多量输血;如主侧无凝集而次侧有凝集只可考虑少量输血;如主侧凝集则不能输血。 低离子聚凝胺介质交叉配血试验 实验原理 红细胞表面带有大量的负电荷,以避免其产生自发性聚集,当红细胞悬浮在电解质时,阳离子会被红细胞的负电荷所吸引,形成Zeta 电位,Zeta电位决定红细胞之间的排斥作用。凝聚胺技术首先利用低离子溶液(LIM),降低介质的离子强度,减少红细胞周围的阳离子云,以促进红细胞和血清(血浆)中的抗体结合。其后,加入凝聚胺溶液,它是一种高价阳离子多聚物、肝素中和剂,溶解后能产生很多正电荷,可以中和红细胞表面带有的负电荷,使红细胞Zeta电位降低,缩短红细胞之间的距离,使红细胞产生非特异性的凝聚。最后,加入悬浮液,悬浮液具有中和凝聚胺阳离子的作用,使正常的红细胞非特异性凝聚散开,试验结果为阴性;但如果红细胞被相应的抗体致敏,则会被凝聚胺凝结,凝集就不会散开,试验结果为阳性。 实验步骤 1 取试管二支,标主次侧,主侧管加病人血清(血浆)2滴,加供血

输血单子填写的相关要求

输血病人单子填写的相关要求 一、医院输血治疗同意书(医生必须把所有项目填写完整,并且有病人家属签字) 二、医院配血试验报告单(试验报告单上两排的空格要求申请医生填写完整,病人血型这一排和表格里的内容、配血者签名、复核者签名、报告日期由化验室的工作人员填写,并在献血员编码处粘有献血员的的编码)我科护士在领血时和化验室的工作人员认真查对: ①血袋装置有无破损有无渗漏; ②血液颜色是否正常; ③血液的有效期是否过期; 三、医院临床输血核对记录单 核对结果: 1、科别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例如骨外3床何金沛男 2、血型:病人血型为A型 3、医嘱输注血液品种:血浆 4、输注血液量:100ml 5、献血员编码:004799 6、医嘱输注血型编码:医嘱输注A型Rh阳性004799 7、输注血液颜色:检查血液颜色正常 8、血袋外观是否破损、渗漏:检查血袋装置无破损、无渗漏 9、输注血液有效期:在有效期内使用 10、交叉配血试验:与配血试验报告单相符

11、结果:可以进行输血。 怎么进行输血单内容的填写? 内容填写: 输血前核对:骨外3床何金沛男70岁住院号201205892 血型为A型:医嘱输注A型Rh阳性004799血浆100ml检查血液颜色正常,血袋装置无破损、无渗漏,血液颜色正常,与配血试验报告单相符,在有效期内。 输血时核对记录 骨外3床何金沛男70岁住院号201205892 血型为A型:医嘱输注A型Rh阳性004799血浆100ml检查血液颜色正常,血袋装置无破损、无渗漏,血液颜色正常,与配血试验报告单相符,在有效期内使用,可以进行输血。 输血前核对人签字: ⑴医生、护士共同查对交叉配血单和所领的血液包装上的内容是否一 致。 ⑵核对人签字(要求是进行核对的医生护士) ⑶核对日期:要求写年月日具体查对的时间(时间一样笔迹各落各的) 输血时核对人签字: ⑴要求医生、护士(带病历交叉配血结果单血液)共同到患者床旁 完成。 ⑵共同查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床号与交叉配血单和所领的血

鸡新城疫血凝(HA)及血凝抑制(H1)试验

鸡新城疫血凝(HA)及血凝抑制(H1)试验 (一)目的意义: 1.掌握血凝试验(HA)与血凝抑制试验(HAI)的基本方法; 2.了解HA与HI在新城疫病毒及其它病毒诊断和鉴定中的应用。 (二)基本原理: 许多病毒表面具血凝素,具有凝集某些动物或人红细胞的特性,称为血凝现象,可用于鉴定病毒。 血凝现象可以被特异性抗体所抑制,称为血凝抑制现象,利用这种特性可进行血清学试验,称为血凝抑制试验。 (三)器材及试剂: 待检病毒:鸡新城疫病毒鸡胚尿囊液; 待检血清:抗鸡新城疫病病毒阳性血清; 生理盐水、1%鸡红细胞、96孔V形微量血凝板、加样器等。 (四)实验步骤: 一、血凝试验(HA)取96孔板,按以下步骤操作: 1、第一排1-12孔各加生理盐水50ul,第二排1-12孔加生理盐水50ul 为红细胞对照; 2、吸50ul病毒液于第一排第1孔,混匀后取50ul至第2孔,依次稀释至第12孔,弃去50ul,各孔经倍比稀释后稀释度依次为2-1~2-12 。 3、第一排1-12孔及第二排1-12孔各加1%鸡红细胞50ul,微型震荡器震荡2min混匀。 4、室温静置10-30分,观察结果(见下表)。

5、结果判定:红细胞对照组红细胞完全沉降,以试验排中能使等量红细胞发生完全凝集的病毒最高稀释倍数,作为病毒的血凝价,即HI效价,用2n表示。 二、血凝抑制试验(HI) 取一96孔板,按以下步骤操作: 1、4个单位抗原的制备:按HA试验测出的病毒血凝价除以4即为4 个单位血凝素的稀释 度。 2、待检血清的稀释:第一、二、三排1-12孔各加生理盐水50ul,于第一排第1孔中加入 50ul待检血清,反复吹吸3-5次混匀后,取50ul至第2孔混匀,吸取50ul至第3孔,依次 稀释至第12孔,弃去50ul,经倍比稀释,血清的稀释倍数为21~212 。 3、第一、二排1-12孔各加4个单位血凝素50ul,微量震荡器震荡2min 混匀;

现代医院临床输血操作流程

现代医院临床输血操作流程 一、临床输血·医师: 1、严格掌握输血指征,履行告知义务。 2、进行输血前9项检查,填写书写申请单(通知血库)。交叉配合单(病历归档)输血 不良反应当(检验科存档)。输血治疗风险同意书(病历归档)。 3、输血过程中,密切观察病人病情变化,观察5分钟、15分钟30分钟患者反应,异 常反映立即停止输血,及时处理并在并在病档中详细如实记录,上报医务科。 4、填写不良反应报告单。 5、一次性输血超过2000ml,请上级医生会诊并报告院领导审批。 6、手术室输血由麻醉师负责。 二、临床输血·护理: 1、护士协助医生做输血前9项检查工作、负责核对患者,并向患者及家属做解释工作。 2、将交叉配血单及采血管核对患者信息,无误后采血。(核对四项) 3、由医护人员将4单及血标本一起送至检验科,核对后双签名。 4、取回血后,护士与检验科人员共同核对患者与血样信息并双签名。 5、血液恢复室温后输入,输血时两名护士携病历到床边核对病人基本信息及9项检 查,将血袋上备查条码粘于交叉配合血报告单上,方能输血,调滴数10—15滴/分。 并交代输血注意事项。 6、观察输血十五分钟后调整滴数,填写护理记录,记录5分钟、15分钟30分钟输 血情况,详细记录输血时间、血型、核对者等。 7、随时观察输血后反应及变化,发生异常及时报告值班医生,并记录。 8、输血完毕当班护士再核对无误后,将血袋置入黄色污物袋内并填写护理记录签名 (血输完时间,有无输血反应,病人有无不适)。 9、将储存血袋的污物袋和医生填写的《输血不良反应报告单》在24小时内,送至检 验科保存,核对后双签名。 三、临床输血·检验科: 1、检验科接到医护人员送来的输血申请单后,双方逐项核对后送血库备血。 2、取血回来后,检验科逐项对受血者和供血者血样复查,受血者和供血者ABO血型 (正反定型),并常规检查患者Rh血型,正确无误时可进行交叉配血。 3、交叉配血实验由两人互相核对并签字。 4、检验科发血,由有资质护士及检验医生,双方共同查对患者姓名、性别、病案号、 病室、床号、血型、血液有效期及交叉配血,以及保存血液外观等,双签字后方可 发出,将血袋上条码粘于输血申请单上。 5、血液发到后,受血者和供血者血样保存至少7天。 6、检验科详细登记交叉配血登记表,血液入出库登记表,合血标本验收登记表及血袋 回收处理登记并备案。 注:输血前9项检查为:AlT、HBsAg、抗HBs抗体、HBeAg、抗HBe抗体、抗HBc抗体、Hcv、HIv梅毒 四单:临床输血申请单,交叉配血实验报告单、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输血治疗同意书。 查对9项内容: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病案、床号、血型、血液报告、血液有效期。

血凝抑制实验报告

血凝抑制实验报告 【导语】实验报告是把实验的目的、方法、过程、结果等记录下来,经过整理,写成的书面汇报。以下是文库小编整理的血凝抑制实验报告,供大家借鉴! 【篇一】血凝抑制实验报告 禽流感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可用于血清中抗体水平的监测,也可用于判断未使用疫苗群体的感染状态等。该试验是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动物健康组织进行全球流感监测所普遍采用的方法,而且因其具有经济、快速、可靠、操作简便、能够处理大量的样品,并能在短时间内报告禽流感抗体水平等优点,已经成为当前基层兽医实验室禽流感疫病监测和免疫抗体检测中最为常用的方法。但因该试验受人为操作影响较大,经常因操作不规范、不严谨等造成结果偏差大、重复性差等问题,现根据几年来的工作经验对该试验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做一探讨。 一、血凝试验操作程序 1、取96孔90°V形酶标板,用微量移液器在第一至第五排的1~12孔每孔加25μLPBS液。 2、吸取25μL标准禽流感抗原加入到第一排第1孔中充分混匀。 3、从第1孔吸取25μL混匀后的抗原液加到第2孔中,混匀后吸取25μL 加入到第3孔中,依次进行倍比稀释至第二排最后一孔即第24孔,最后弃去25μL。第三排孔至第四排孔同上操作。 4、依次向第一至第五排孔的每孔中加入25μL1%的鸡红细胞悬液。 5、将酶标板置于微量振荡器上振荡10秒,室温(20-25℃)静置30min 观察结果(如果环境温度太高,可置4℃环境下)。 6、结果判定:将板作45°倾斜,观察红细胞是否呈泪滴状流淌。以完全凝集(不流淌)的抗原或病毒稀释倍数为1个血凝单位(HAU) 二、血凝抑制试验操作程序 1、根据血凝试验结果配制4HAU抗原。(即1HAU抗原除以4) 2、取96孔V形酶标板,用移液器在第1~12孔各加入25μLPBS。 3、在第1孔加入25μL被检血清,充分混匀后移出25μL加至第2孔,依次类推,倍比稀释至第12孔,弃去25μL。 4、按以上步骤加入阳性血清和阴性血清(各做两份),作对照孔。 5、在第1~12孔各加入25μL4单位抗原,置于微量振荡器上轻轻混匀,室温20-25℃下静置30min。 6、每孔加入25μL1%的鸡红细胞悬液。置于微量振荡器上轻轻混匀,室温(20-25℃)静置40min后观察结果,若环境温度过高,可于4℃条件下进行,红细胞将呈明显的纽扣状沉到孔底。 7、结果判定:只有阴性对照孔血清滴度不大于2log2,阳性对照孔误差不超过1个滴度,试验结果才有效。将酶标板作45°倾斜,以完全抑制红细胞凝集的稀释倍数判为该血清的血凝抑制滴度。当被检血清效价大于等于4log2,判为禽流感抗体阳性。 三、试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血凝抑制实验报告三篇

血凝抑制实验报告三篇 ——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 禽流感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可用于血清中抗体水平的监测,也可用于判断未使用疫苗群体的感染状态等。该试验是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动物健康组织进行全球流感监测所普遍采用的方法,而且因其具有经济、快速、可靠、操作简便、能够处理大量的样品,并能在短时间内报告禽流感抗体水平等优点,已经成为当前基层兽医实验室禽流感疫病监测和免疫抗体检测中最为常用的方法。但因该试验受人为操作影响较大,经常因操作不规范、不严谨等造成结果偏差大、重复性差等问题,现根据几年来的工作经验对该试验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做一探讨。 一、血凝试验操作程序 1、取96孔90°V形酶标板,用微量移液器在第一至第五排的1~12孔每孔加25 μL PBS液。 2、吸取25 μL标准禽流感抗原加入到第一排第1孔中充分混匀。 3、从第1孔吸取25 μL混匀后的抗原液加到第2孔中,混匀后吸取25μL加入到第3孔中,依次进行倍比稀释至第二排最后一孔即第24孔,最后弃去25 μL。第三排孔至第四排孔同上操作。 4、依次向第一至第五排孔的每孔中加入25 μL 1%的鸡红细胞悬液。 5、将酶标板置于微量振荡器上振荡10秒,室温(20-25℃)静置30 min观察结果(如果环境温度太高,可置4℃环境下)。

6、结果判定:将板作45°倾斜,观察红细胞是否呈泪滴状流淌。以完全凝集(不流淌)的抗原或病毒最高稀释倍数为1个血凝单位(HAU) 二、血凝抑制试验操作程序 1、根据血凝试验结果配制4HAU抗原。(即1HAU抗原除以4) 2、取96孔V形酶标板,用移液器在第1~12孔各加入25 μL PBS。 3、在第1孔加入25 μL被检血清,充分混匀后移出25 μL加至第2孔,依次类推,倍比稀释至第12孔,弃去25 μL。 4、按以上步骤加入阳性血清和阴性血清(各做两份),作对照孔。 5、在第1~12孔各加入25 μL 4单位抗原,置于微量振荡器上轻轻混匀,室温20-25℃下静置30 min。 6、每孔加入25 μL 1%的鸡红细胞悬液。置于微量振荡器上轻轻混匀,室温(20-25℃)静置40 min后观察结果,若环境温度过高,可于4℃条件下进行,红细胞将呈明显的纽扣状沉到孔底。 7、结果判定:只有阴性对照孔血清滴度不大于2 log2,阳性对照孔误差不超过1个滴度,试验结果才有效。将酶标板作45°倾斜,以完全抑制红细胞凝集的最大稀释倍数判为该血清的血凝抑制滴度。当被检血清效价大于等于4log2,判为禽流感抗体阳性。 三、试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样品的保存及试验前处理 1.1 采集的血液样品应及时分离血清,最好分装至离心管中,标记清楚,离心后吸出血清,对应编号冷藏送检,并禁止运输过程中剧

血凝抑制实验报告

血凝抑制实验报告 【篇一】血凝抑制实验报告 禽流感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可用于血清中抗体水平的监测,也可用于判断未使用疫苗群体的感染状态等。该试验是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动物健康组织进行全球流感监测所普遍采用的方法,而且因其具有经济、快速、可靠、操作简便、能够处理大量的样品,并能在短时间内报告禽流感抗体水平等优点,已经成为当前基层兽医实验室禽流感疫病监测和免疫抗体检测中最为常用的方法。但因该试验受人为操作影响较大,经常因操作不规范、不严谨等造成结果偏差大、重复性差等问题,现根据几年来的工作经验对该试验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做一探讨。 一、血凝试验操作程序 1、取96孔90°V形酶标板,用微量移液器在第一至第五排的1~12孔每孔加25μLPBS液。 2、吸取25μL标准禽流感抗原加入到第一排第1孔中充分混匀。 3、从第1孔吸取25μL混匀后的抗原液加到第2孔中,混匀后吸取25μL加入到第3孔中,依次进行倍比稀释至第二排最后一孔即第24孔,最后弃去25μL。第三排孔至第四排孔同上操作。 4、依次向第一至第五排孔的每孔中加入25μL1%的鸡红细胞悬液。 5、将酶标板置于微量振荡器上振荡10秒,室温

(20-25℃)静置30min观察结果(如果环境温度太高,可置4℃环境下)。 6、结果判定:将板作45°倾斜,观察红细胞是否呈泪滴状流淌。以完全凝集(不流淌)的抗原或病毒稀释倍数为1个血凝单位(HAU) 二、血凝抑制试验操作程序 1、根据血凝试验结果配制4HAU抗原。(即1HAU抗原除以4) 2、取96孔V形酶标板,用移液器在第1~12孔各加入25μLPBS。 3、在第1孔加入25μL被检血清,充分混匀后移出25μL加至第2孔,依次类推,倍比稀释至第12孔,弃去25μL。 4、按以上步骤加入阳性血清和阴性血清(各做两份),作对照孔。 5、在第1~12孔各加入25μL4单位抗原,置于微量振荡器上轻轻混匀,室温20-25℃下静置30min。 6、每孔加入25μL1%的鸡红细胞悬液。置于微量振荡器上轻轻混匀,室温(20-25℃)静置40min后观察结果,若环境温度过高,可于4℃条件下进行,红细胞将呈明显的纽扣状沉到孔底。 7、结果判定:只有阴性对照孔血清滴度不大于2log2,阳性对照孔误差不超过1个滴度,试验结果才有效。将酶标板作45°倾斜,以完全抑制红细胞凝集的稀释倍数判为该血

受血者血样采集与送检

受血者血样采集与送检 第十二条确定输血后,医护人员持输血申请单和贴好标签的试管,当面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病室/门急诊、床号、血型和诊断,采集血样。 第十三条由医护人员或专门人员将受血者血样与输血申请单送交输血科(血库),双方进行逐项核对。 采集血标本面临的风险及控制措施风险 未认真核对受血者身份(找错人); 采错血标本(一位护士同时采集两位或两位以上患者的血标本,将血样注入到错误的试管中); 采血标本的方法错误(从输液管中直接获取血标本,标本被严重稀释)。 血标本量少、溶血; 血标本的标签模糊不清,信息过于简单,贴错等; 非医护人员送标本有风险(某医院曾发生血标本在送的途中洒了,用别人的血来代替而造成输错血的教训)。 过程控制措施 制订并严格执行《血标本的采集与送检管理制度》; 防止血标本张冠李戴的最有效的方法是给每位患者配戴腕环或腕带(腕带上有患者重要信息); 采集血标本时呼唤患者姓名、核对床号和床头卡不足为据。国外强调核对患者出生日期(输血申请单上有出生日期这一项,而不是年龄); 一次只能采集一个病人血标本; 采血后必须在离开床边之前在试管上贴上标签。 血库要做到血标本八不收: 血标本无标签或填写不清、信息过于简单(例如只有患者的姓)不收; 血标本申请单所填项目不符不收; 血标本量少于3mL不收; 血标本被稀释不收(从输液管中获取血标本应以生理盐水冲注,并将先抽取的5mL血液弃去)。 血标本溶血不收 用肝素治疗者的血标本未用鱼精蛋白对抗使之凝结不收

非医护人员送标本不收 用右旋糖酐等大分子物质治疗后采集的血标本未作标记说明不收(如已标记说明应将细胞洗涤 过程控制措施 制订并严格执行《血标本的采集与送检管理制度》; 制订并严格执行《工作环节交接制度》; 患者需反复输血不必每天采集血标本,但应每隔3天进行一次抗体筛选,随时了解是否有新的不规则抗体产生; 如果患者最近的红细胞输注发生于24小时之前,现在又要输注红细胞,最好重新采集一份血标本进行交叉配血试验。 书写配血单、发血面临的风险及控制措施 标签破损,字迹不清不发; 血袋有破损、漏血不发; 血液中有明显凝块不发; 血液要做到八不发: 血浆呈乳糜状或暗红色不发; 血浆中有明显气泡、絮状物或粗大颗粒不发; 红细胞未摇动时,添加液层与红细胞层的界面不清或交界面上出现溶血不发; 红细胞呈紫红色不发; 血液超过保存期不发。 护士执行输血面临的风险及控制措施 风险 未认真核对受血者身份(找错人); 拿错血(同一病区在同一天有2名以上患者需要输血时); 血液在室温下放置太久,导致细菌污染或某些成分丧失功能。 血液成分的输注方法不当,使其疗效大为降低; 出现严重输血不良反应。 过程控制措施 制订并执行《护士执行输血管理制度》或(血液输注与护理管理程序); 加强输血患者的监测,认真做好护理记录。

内科学(第七版)造血系统疾病第十九章输血和输血反应

第十九章输血和输血反应输血是一种用于临床各科的治疗方法,对改善病情、提高疗效和减少死亡有重大意义。 【输血种类】 (一)按血源分类 分自体、异体输血两种。 1.自体输血输入自己预先贮存或失血回收的血液,称为自体输血。 自体输血有三种形式:①稀释式:在手术前采出患者一定量的血液,同时补充晶体液和胶体液,使血液处于稀释状态,减少手术中的血细胞丢失,采出的血液于手术后期回输给患者。②保存式:把自己的血液预先贮存起来,待将来自己需要时回输。③回收式:采用自体血回收装置,回收自己在外伤、手术中或手术后的失血,并将之安全回输。 ③有严重异体输血反应史者;④稀有血型或曾配血发生困难者;⑤边远地区供血困难而预期需要输血者;⑥预存自体血以备急需的健康人。 重心、肺疾病者;④贫血、出血和血压偏低者;⑤曾在献血中或献血后12小时内发生虚脱或意识丧失者;⑥采血可能诱发自身疾病发作或加重者。 自体输血有下列优点:①可避免血液传播疾病;②避免同种异体输血引起的同种免疫反应及可能的差错;③可节约血源,缓解血液供需矛盾。 2.异体输血输入与患者血型相同的他人提供的血液或血液成分,称为异体输血。通常所谓“输血”即指异体输血,用于治疗临床各科疾病。 (二)按血液成分分类 1.输全血即输入采自异体或自体的血液。因库存全血几乎不含或微含

血小板、粒细胞,某些凝血因子也会因库存而降解,所以输全血仅能补充红细胞和血浆。为提高输血效果和节约血源,现不提倡输全血。 2.成分输血分离或单采合适供体的某种(或某些)血液成分并将其输给患者,称为成分输血。包括:红细胞输注、血小板输注、血浆输注、各类血浆成分(白蛋白、球蛋白、纤维蛋白原、因子Ⅷ、凝血酶原复合物)输注等。各类血液成分还可进一步处理后再输给患者,如浓缩红细胞输注、洗涤红细胞输注、冷冻保存的红细胞输注、红细胞悬液输注、浓缩粒细胞输注、浓缩血小板输注、血浆冷沉淀物输注等。成分输血的有效成分含量高、治疗针对性强、效率高、节约血源,是现在提倡的输血形式。 (三)按输血方式分类 1.加压输血当患者发生急性大出血时,为尽快补足血容量、恢复血压、保证重要脏器供血,同时提供血液止血成分,在心功能允许的前提下可通过物理方法如适度挤压输血袋、抬高输血袋距患者的垂直距离、注射器加压等,加压输血。 2.加氧输血贫血患者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时,为改善缺氧状态,在无菌操作、不损伤红细胞的前提下,可体外加氧,形成氧合红细胞。然后通过静脉输氧合红细胞给患者。 3.置换输血当患者血浆内出现某些异常物质,如抗凝物、溶血素、胆红素、M蛋白、外源性有害物质等,且其数量超过自体净化能力时,应予血浆置换。即用血浆单采设备单采出患者一定量的血浆(成人每次2000~3000m1),并同时补充相应量的正常人血浆(可予1/4晶体液);血浆置换往往需要每1~2日一次,连续数次。该方法在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溶血尿毒症综合征(HLJS)时列为首选。某些新生儿溶血也需换血治疗。 4.常规输血非加压、加氧、置换式的输血,即常规输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