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赋比兴手法的作用主要是什么

赋比兴手法的作用主要是什么

赋比兴手法的作用主要是什么
赋比兴手法的作用主要是什么

赋比兴手法的作用主要是什么

赋陈,一作铺陈。在篇幅较长的诗作中,铺陈与排比往往是结合在一起用的。

它既可以淋漓尽致地细腻铺写,又可以一气贯注、加强语势,还可以渲染某种环境、气氛和情绪。

比即喻,用来作比的喻体事物总比被比的本体事物更加生动具体、鲜明浅近而为人们所知,便于人们联想和想象。

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从特征上讲,有直接起兴、兴中含比两种情况。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女主人公以桑树的繁茂,比喻男女未成婚时情意的浓厚,以斑鸠贪食桑葚比喻自己的自陷情网。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女子以桑树的日渐凋零比喻夫妻情意的淡漠。

感遇三十八首(其二) 陈子昂

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

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

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

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①兰若:香兰和杜若。这是《楚辞》里面屈原最赞美的两种花。

②蕤(ruí):花草下垂的样子。

1、请简析诗人在诗中所咏之物的特点以及由此抒发

的思想感情。

答案:

这首诗所咏之物是香兰和杜若,它生长于春夏,凋零于秋天,花红叶绿茎紫,幽雅清秀,独具风采。这首诗主要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诗人以香兰、杜若自喻,表面上以其“幽独空林色”着力赞美兰若压倒群芳的风姿,实则是借此比喻自己出众的才华。通过“白日晚”“秋风生”“尽摇落”等语句借写兰若芳华尽失最终枯萎凋谢的变化,悲叹自己的年华流逝、理想破灭。

2、本诗艺术手法上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案:运用比兴手法,以兰若自比,寄托了个人的身世之感。

诗的前半着力赞美兰若压倒群芳的风姿,实则是以其“幽独空林色”比喻自己出众的才华。后半以“白日晚”、“秋风生”写芳华逝去,寒光威迫,充满美人迟暮之感。“岁华”、“芳意”用语双关,借花草之凋零,悲叹自己的年华流逝,理想破灭,寓意凄婉,寄慨遥

深。(或用了象征手法,或托物起兴,阐述同)

单体液压支柱迎山角的计算及打设方法

单体液压支柱迎山角的计算及打设方法 一、支柱迎山角的计算方法 迎山角是针对支柱打设的稳定与可靠性而定的,其目的就是为了加强支护技术方面的管理,便于对工作面顶板的维护,是为防止顶板沿倾向移动提出的。下面从支柱的受力情况作一下分析(见图1),支柱支护顶板的压力,其主要是直接顶的重力,取一块直接顶 岩体A ,来进行受力分析。 在图1中,F 为老顶对直接顶的压力;F m 为老顶对直接顶之间的摩擦力;F 1,F 2分别为来自斜上方的围岩应力;G 为直接顶A 的自重;Q ,P 分别为重力G 沿倾角和法向上的两个分力;Z 为支柱对直接顶A 的支撑力;α为煤层倾角;α1为支柱与顶板间的法向夹角,即迎山角。 图1 支柱受力示意图 F F 2 F m F 1 Q G P α 1 Z α

当直接顶与老顶处于稳定的连接状态时,对工作面支护不会产生大影响,这种情况不必要进行分析,而直接顶与老顶处于滑动、离层的临界状态时,F 、F 1、F 2均可略去不计,直接顶A 从受力保持平衡的条件上,必须满足以下关系式: 1sin m F Z Q α+≥ (1) 1cos Z P α≥ (2) ()1cos cos m F Z G f αα=- (3) sin Q GZ α=,cos P G α= (4) 式中f —直接顶与老顶间的摩擦系数。 将(3),(4)式代入(1)式得 ()11cos cos sin sin Z G f Z G αααα-+≥ (5) 所以 ()() 11cos sin cos sin Z f G f αααα-≥+ ()11cos sin cos sin G f f Z αααα+≥ + 设一锐角β,使 cos β=,sin β≥ 则有 ()()1sin sin G Z αβαβ+≥ + ()1sin arc sin G Z ααββ ?? ≥++???? (6) 对于每棵支柱支护的直接顶重量G 则有以下表达式 h G N γ = 式中 h —直接顶的厚度;

煤矿安全生产重大隐患参考文本

煤矿安全生产重大隐患参 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煤矿安全生产重大隐患参考文本 使用指引:此安全管理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一)采煤、掘进方面 1. 新水平、新采区投产的采煤工作面未进行矿压观测 的; 2.一个月内同一采面乳化液配比连续两次检查达不到要 求的; 3.未进行采区设计而进行采掘面设计、施工的; 4.新采面未经子公司、矿验收合格而生产的; 5.采面缺柱连续2棵或累计5棵以上的; 6.掘进工作面不使用超前支护造成空顶作业的;两帮未 按措施要求及时进行支护的; 7.斜巷架棚迎山角度超过设计±3度,棚腿蹬空,连续 两棚或累计五棚以上的;

8.交岔点、巷道开口及贯通处加固未按设计施工的; 9.施工上、下山巷道时安全设施不齐全或不起作用的; 10.锚杆角度超过设计规定15度、锚杆锚固力连续3根不符合规定的; 11.正常行人、运输、通风巷道严重失修未及时修护的,独头巷道修护时有2处及以上同时进行施工的; 12、施工措施与现场严重不符或无措施组织施工的。 (二)机电、运输方面 1.主副井及主要斜巷提升钢丝绳有锈皮、点蚀麻坑形成沟纹,断丝或直径减小量超过10%,或磨损超过10%,仍继续使用的; 2.主通风机防爆盖不能正常开启的; 3.压风系统不能满足压风自救要求的; 4.在用水泵不能满足矿井最大涌水量时的排水要求的; 5.采用滚筒驱动带式输送机运输时未装设驱动滚筒防滑

架棚支护工岗位职责范本及操作标准

岗位说明书系列 架棚支护工岗位职责及操 作标准 (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

编号:FS-QG-63323架棚支护工岗位职责及操作标准 Shelf support workers job responsibilities and operating standards 说明:为规划化、统一化进行岗位管理,使岗位管理人员有章可循,提高工作效率与明确责任制,特此编写。 一、上岗标准 1、岗位职责 岗位职能范围:巷道支护、施工、检查、维修、回收的工作; 工种内容(工种定义):巷道内支柱、架梁及特殊支架架设,回收等有关支护方面问题处理的工种。 2、岗位有关生产技术规程 《煤矿安全规程》有关部分; 工作地点作业规程; 和本工种有关的《操作规程》; 《采煤质量标准化标准》中的相关规定; 本矿安全质量检查标准中的相关规定。 3、技术基础知识

具有一定的采煤、地质知识; 了解工作点顶底板岩石性质、矿压及顶板管理方法; 了解巷道布置及通风、运输、管道、电缆系统,熟悉工作面支护方式; 掌握回收放顶的基本要求; 掌握各种支护材料的规程、尺寸、性能要求及使用方法; 掌握顶板周期变化及支护强度等概念。 4、安全防护知识 了解所在工作点顶底板活动规律,掌握工作地点的构造情况; 了解矿山压力主要显现的特征; 掌握回收、放顶、支护方法及要求; 掌握自救互救方法。 二、操作规程 (一)安全规定 1、施工中不得使用下列支护材料及支架: (1)不符合作业规程规定的支护材料。 (2)腐朽、劈裂、折断、过度弯曲的坑木。

(3)露筋、折断、缺损的混凝土棚。 (4)严重锈蚀或变形的金属支架。 2、施工时,必须按照作业规程规定采用前探梁支护或其他临时支护形式,严禁空顶作业。其支护材料、结构形式、质量应符合作业规程规定。 3、支护过程中,必须对工作地点的电缆、风筒、风管、水管及机电设备妥善加以保护,不得损坏。 4、严禁将棚腿架设在浮煤浮矸上。 5、放炮崩倒、崩坏的支架应及时修复或更换。修复支架前,应先找掉危石、活矸,做好临时支护;扶棚或更换支架,应从外向里逐架依次进行。 6、在倾斜巷道内架棚,必须有一定目的地迎山角,迎山角值应符合作业规程的规定。支架必须迎山有力,严禁支架退山。 7、架棚巷道支架之间必须安设牢固的拉杆或撑木。工作面10米内应敷设防倒器或采取基他防止防炮崩倒支架的措施。 8、对工程度质量必须坚持班检和抽检制度,隐蔽工程要

诗经中的赋比兴

诗词曲中的赋比兴,一般来说,诗中赋比兴兼用,词中比兴多于赋,曲中赋比多于兴。以下分别论述。 一、《诗经》中的赋 《周南·芣苢》: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朱熹《诗集传》:赋也。 方玉润《诗经原始》:殊知此诗之妙,正在其无所指实而愈佳也。夫佳诗不必尽皆征实,自鸣天籁,一片好音,尤足令人低回无限。若实而按之,兴会索然矣。读者试平心静气,涵咏此诗,恍听田家妇女,三三五五,于平原绣野、风和日丽中群歌互答,余音袅袅,若远若近,忽断忽续,不知其情之何以移,而神之何以旷,则此诗可不必细绎而自得其妙焉。……今世南方妇女登山采茶,结伴讴歌,犹有此遗风云。 二、《诗经》中的比兴 《卫风·硕人》: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 《陈风·泽陂》:彼泽之陂,有蒲与荷。有美一人,伤如之何!寤寐无为,涕泗滂沱。 郑玄《毛诗笺》:蒲以喻所说(悦)男之性,荷以喻所说(悦)女之容体也。 三,赋比兴表现手法的作用 赋是最基本的,最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它的特点就是敷陈、直言,即直接叙述事物,铺陈情节,抒发感情。 比分为比喻和比拟。比体诗的特点是以彼物写此物,诗中所描写的事物并不是诗人真正要歌咏的对象,而是借用打比方的方法,来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例如,《硕鼠》一诗中,就是运用了比的表现手法,通过描写令人憎恶的老鼠,将奴隶主贪婪残忍的本性表现的淋漓尽致。为什么不直接表达而要用比呢?运用比拟表达喜爱的事物,可以使它栩栩如生,给人亲切之感;用它表现丑恶的事物,可以使它原形毕露,给人厌恶之感。 兴,即起兴,在一首诗的开头,或一章诗的开头。先让我们来看一首诗。《风雨》中运用兴的表现手法的句子是“风雨凄凄,鸡鸣喈喈;风雨萧萧,鸡鸣胶胶;风雨如悔,鸡鸣不已。”为什么不直接说出要写的内容,而要先言他物呢?通过对《诗经》的研究,有些诗中的兴起到了渲染气氛的作用,例如,《风雨》写的是在傍晚时节,外面下班着小雨,刮着风,女主人公正在思念着自己的夫君,此时,听见了外面的鸡鸣声。烘托出女主人公的相思、愁怅之情。兴在这里就起到了渲染了一种凄凉的气氛,加深抒情女主人公的相思之情。在研究中,我们发现,有些诗中的兴没有起到渲染气氛的作用,与下文也没有什么联系。例如,《黄鸟》的“交交黄鸟,止于棘,止于楚,止于桑。与下文的子车家的三个儿子为秦穆公殉葬没有联系,兴就起到了提示、渲染一种气氛,帮我们完成从日常生活到诗歌欣赏的过度作用。 人们常常把比、兴两种表现手法截然分开,在研究中我们认为,比兴两种表现手法不是截然分开的,有些诗中是有一定联系的,例如,《氓》中,就是用自然现象来女主人公感情生活的变化,由起兴的诗句来引出表达感情生活的诗句,由叶子的鲜嫩而至的枯黄,来比喻感情生活的幸福而至的痛苦,这里的兴就具有了比的作用。 兴在诗歌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失去它,诗歌也就失去了美学价值,失去了感染力。

支架(柱)迎山角定义及其示意图

关于1102、1107工作面支护工程质量的管理 为了加强采煤工作面支护质量管理,提高工程质量标准,采煤工作面的柱距、排距、支柱迎山角、支柱初撑力(支柱柱压)等要严格按照《作业规程》执行。现将有关采煤工作面迎山角的定义及作用、计算方法、迎山角的质量要求及检查办法、支护支设示意图相关资料下发你队,望认真学习贯彻。 一、迎山角的定义及作用: 在平巷里,顶板压力的方向是重力方向,是垂直于巷道顶板的。在倾斜巷道内却不同,顶板压力虽然是重力方向,但顶板压力(P)可以分解为两个方向的力,一个是垂直于顶板的垂直压力(N),另一个平行于顶板的倾斜压力。 斜巷(有一定坡度采面)的支架(柱)既要承受垂直压力,又要承受下推力。因此斜巷(有一定坡度采面)的支架就不能按垂直于巷道顶底板的方向去架设,而必须向上迎一个角度,我们把棚腿(单体液压支柱)中心线与顶底板法线之间的夹角,叫做迎山角。支架(柱)迎山角是为了克服下推力,防止支架向下倾倒的措施之一。 二、迎山角的计算方法: 支架(柱)的迎山角(β)是按照巷道(采面煤层)的倾角(α)来计算的,一般迎山角等于倾角的1/6~1/8,即β=(1/6~1/8)α,例如巷道的倾角为30°,则迎山角为4°~5°,迎山角过大、过小都会降低支架的支撑能力。迎山角过大叫过山,迎山角给反了叫退山,都是不允许的。 当巷道倾角大于45°或者巷道倾角(α)超过底板岩石的滑动角时,底板岩石可能下滑,则巷道底板也要进行支护。 三、迎山角的质量要求及检查方法: 1、质量要求 合格品:不超过设计值±1°,不得退山、过山。 优良品:不超过设计值±0.5°,不得退山、过山。 2、检查方法 用半圆仪紧靠立柱沿平行于切眼中心线的一个侧面进行量测。 迎山角=斜巷设计角度-(90°-半圆仪读数)。

煤矿迎山角定义 计算及示意图

一、迎山角的定义及作用: 在平巷里,顶板压力的方向是重力方向,是垂直于巷道顶板的。在倾斜巷道内却不同,顶板压力虽然是重力方向,但顶板压力(P)可以分解为两个方向的力,一个是垂直于顶板的垂直压力(N),另一个平行于顶板的倾斜压力。 斜巷(有一定坡度采面)的支架(柱)既要承受垂直压力,又要承受下推力。因此斜巷(有一定坡度采面)的支架就不能按垂直于巷道顶底板的方向去架设,而必须向上迎一个角度,我们把棚腿(单体液压支柱)中心线与顶底板法线之间的夹角,叫做迎山角。支架(柱)迎山角是为了克服下推力,防止支架向下倾倒的措施之一。 二、迎山角的计算方法: 支架(柱)的迎山角(β)是按照巷道(采面煤层)的倾角(α)来计算的,一般迎山角等于倾角的1/6~1/8,即β=(1/6~1/8)α,例如巷道的倾角为30°,则迎山角为4°~5°,迎山角过大、过小都会降低支架的支撑能力。迎山角过大叫过山,迎山角给反了叫退山,都是不允许的。 当巷道倾角大于45°或者巷道倾角(α)超过底板岩石的滑动角时,底板岩石可能下滑,则巷道底板也要进行支护。 三、迎山角的质量要求及检查方法: 1、质量要求 合格品:不超过设计值±1°,不得退山、过山。 优良品:不超过设计值±0.5°,不得退山、过山。 2、检查方法 用半圆仪紧靠立柱沿平行于切眼中心线的一个侧面进行量测。 迎山角=斜巷设计角度-(90°-半圆仪读数)。

四、附图(采煤工作面单体液压支柱支设、受力及测量迎山角度示意图)

G d为单体柱自身所受的重力;G dx、G dy分别为G d在平行于切眼顶底板和垂直于切眼顶底板方向上的分力;P x为P 在平行于切眼顶底板方向上的分力;F N为切眼底板对单体柱的支持力;f为切眼顶底板对单体柱的摩擦阻力;F为F N、f的合力。

单体支柱工安全操作规程示范文本

单体支柱工安全操作规程 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单体支柱工安全操作规程示范文本使用指引:此操作规程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一、一般规定 第1条支柱工必须熟悉本工作面煤层、顶板特征,顶 板管理方式和所采用支柱的性能、结构原理及使用维护方 法,严格按作业规程及本规程的规定进行操作。 第2条进入工作地点后,必须首先敲帮问顶,发现隐 患要及时处理。 第3条随时注意(听和看)工作面的动态,若发现异 常现象(如:有巨大轰隆声或支架突然大量折损或钻底顶 等),立即撤离所有人员到安全地点,待顶板稳定后,再 进行处理。 第4条工作面的基本支架和特殊支架应符合工程质量 标准,并达到以下要求:

1.所有支架必须按统一编号有序架设,必须拉线支设,柱距、排距和控顶距等要符合作业规程要求; 2.支架迎山有力,迎山角符合作业规程规定; 3.顶梁必须与顶板紧密接触,不得张口,若顶板不平必须用楔或背板等背实;顶板破碎时,应密背护顶;局部冒顶造成梁上空顶时,要用木料在梁上摆成三角形或“井”字形使之接顶背实; 4.支柱与底板要全面接触,不准打在浮煤、浮矸上。坚硬底板要凿柱窝或打麻面,松软底板支柱必须穿鞋,其规格和材料按作业规程规定执行; 5.支柱要打紧,可在柱顶上加一个楔,不准打重楔。第5条单体液压支柱的支设最大高度应小于支柱设计最大高度的0.1米,最小高度应大于支柱设计最小高度的0.2米,当采高发生变化时,应及时更换相应高度的支柱。 第6条工作面内不得使用不同性能的支护,特殊情况

诗经中的比兴手法知多少

标题:《诗经》中的比兴手法知多少 摘要:《诗经》是中国诗歌,乃至整个中国文学一个光辉的起点。其中的比、兴手法随着《诗经》的广泛传诵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文人骚客,历尽千百年时光的洗礼,被广泛运用于中国传统文学之中,成为了文学创作的基本准则。 关键字:《诗经》比兴含义诗经原文分析后继发展 正文: 比兴是中国诗歌中的一种传统表现手法,宋代朱熹比较准确地说明了“比、兴”作为表现手法的基本特征,他认为:“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通俗地讲,比就是譬喻,是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有的诗是个别地方采用比,而有的则是整个形象都是比,就像后代的咏物诗;“兴”就是起兴,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有的“兴”兼有发端与比喻的双重作用,所以后来“比兴”二字常联用,专用以指诗有寄托之意。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集,其中赋、比兴是其中的写作手法。 那么关于比兴手法你知多少呢? 刘勰在他的《文心雕龙》中说到:“文弘奥,包韫六义,毛公述传,独标兴体,岂不以风通而赋同,比显而兴隐哉?故比者,附也;兴者,起也。附理者,切类以指事,起情者,依微以拟议。起情故兴体以立,附理故比例以生。比则畜愤以斥言,兴则环譬以记讽。盖随时之义不一,故诗人之志有二也。” 其大意是:《诗经》的内容深广,包含着风、雅、颂、赋、比、兴这“六义”。可是毛公给《诗经》作注,只注明某篇作品是用的“兴”法,难道不是因为通贯全书按照“风”、“雅”、“颂”来分类,而“赋”是直接铺陈手法前后相同,比喻也很明显,只有托物起兴比较隐晦吗?所以“比”,就是比附的意思;“兴”,就是起兴的意思。比附事理的,用贴切的类比方法来说明事物;因物起兴的,依靠含义微隐的事物来寄托情意。因为触物起情,所以起兴的手法得以成立;因为比附事理,所以比喻的手法得以产生。比喻就是怀着蓄积愤懑的感情来斥责,起兴就是用委婉的譬喻来寄托用意的意思。因为大概跟着时间推移情思的不同,所以诗人言志的手法有比喻和起兴这两种区分了。 因而我们可知,比兴”是一个含义丰富而又歧义颇多的概念。又有西汉毛亨

采煤支护工技术操作规程实用版

YF-ED-J4265 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 采煤支护工技术操作规程 实用版 In Order To Ensure The Effective And Safe Operation Of The Department Work Or Production, Relevant Personnel Shall Follow The Procedures In Handling Business Or Operating Equipment. (示范文稿) 二零XX年XX月XX日

采煤支护工技术操作规程实用版 提示:该操作规程文档适合使用于工作中为保证本部门的工作或生产能够有效、安全、稳定地运转而制定的,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设备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一、一般规定 1、支护工必须熟悉本工作面煤层、顶板特征、顶板管理方式,严格按作业规程及本规程的规定进行操作。 2、进入工作地点后,必须首先敲帮问顶,发现隐患要及时处理。 3、随时注意(听和看)工作面的动态,若发现异常现象(如:有巨大轰隆声或支架突然大量折损或钻底顶等),立即撤离所有人员到安全地点,待顶板稳定后,再进行处理。 4、工作面的基本支架和特殊支架应符合工

程质量标准,并达到下列要求: (1)所有支架的柱距、排距和控顶距等要符合作业规程要求; (2)支架迎山有力,迎山角符合作业规程规定; (3)杠子必须与顶板紧密接触,不得张口,若顶板不平必须用楔或背板等背实;顶板破碎时,应密背护顶;局部冒顶造成杠上空顶时,要用木料在杠上摆成三角形或“井”字形使之接顶背实; (4)支柱与底板要全面接触,不准打在浮煤、浮矸上。坚硬底板要凿柱窝或打麻面,松软底板,支柱必须穿鞋,其规格和材料按作业规程规定执行; (5)支柱要打紧,可在柱顶上加一个楔,

支架(柱)迎山角定义及其示意图

迎山角 一、迎山角的定义及作用: 在平巷里,顶板压力的方向是重力方向,是垂直于巷道顶板的。在倾斜巷道内却不同,顶板压力虽然是重力方向,但顶板压力(P)可以分解为两个方向的力,一个是垂直于顶板的垂直压力(N),另一个平行于顶板的倾斜压力。 斜巷(有一定坡度采面)的支架(柱)既要承受垂直压力,又要承受下推力。因此斜巷(有一定坡度采面)的支架就不能按垂直于巷道顶底板的方向去架设,而必须向上迎一个角度,我们把棚腿(单体液压支柱)中心线与顶底板法线之间的夹角,叫做迎山角。支架(柱)迎山角是为了克服下推力,防止支架向下倾倒的措施之一。 怎样确定迎山角,理论认为在6°—8°的斜巷中支护时,柱子垂直顶底板向上挺一度。在作业规程中规定迎山角为倾角的1/5-1/6,大家都知道,并下巷道及工作面顶板都有正压力和下滑力,特别在采煤工作面的正压力和下滑力较为突出,故在打柱时柱子垂直于顶底板柱头必须向上挺,但在个别采面及90%的人员认为柱头向下摆是迎山角。如果工作面顶板的压力下滑难免把工作面所有的柱子全部扑倒发生顶板事故,其实如果超过迎山角度的称之为过山,柱子垂直于顶底板柱头向下偏的称之为退山。 二、迎山角的计算方法: 支架(柱)的迎山角(β)是按照巷道(采面煤层)的倾角(α)来计算的,一般迎山角等于倾角的1/6~1/8,即 β=(1/6~1/8)α,例如巷道的倾角为30°,则迎山角为5°~4°.迎山角过大、过小都会降低支架的支撑能力。迎山角过大叫过山,迎山角给反了叫退山,都是不允许的。 当巷道倾角大于45°或者巷道倾角(α)超过底板岩石的滑动角时,底板岩石可能下滑,则巷道底板也要进行支护。 三、迎山角的质量要求及检查方法: 1、质量要求 迎山角符合作业规程规定,误差小于±0.5°,不得退山。 2、检查方法

赋比兴手法在诗经中的作用

经(诗三百)中,开创了赋、比、兴的创作手法,为今后的诗歌创作提供了范例。 一、《诗经》中的赋 《周南·芣苢》: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朱熹《诗集传》说:赋也。 方玉润《诗经原始》:殊知此诗之妙,正在其无所指实而愈佳也。夫佳诗不必尽皆征实,自鸣天籁,一片好音,尤足令人低回无限。若实而按之,兴会索然矣。读者试平心静气,涵咏此诗,恍听田家妇女,三三五五,于平原绣野、风和日丽中群歌互答,余音袅袅,若远若近,忽断忽续,不知其情之何以移,而神之何以旷,则此诗可不必细绎而自得其妙焉。……今世南方妇女登山采茶,结伴讴歌,犹有此遗风云。 二、《诗经》中的比兴 《卫风·硕人》: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 《陈风·泽陂》:彼泽之陂,有蒲与荷。有美一人,伤如之何!寤寐无为,涕泗滂沱。 郑玄《毛诗笺》:蒲以喻所说(悦)男之性,荷以喻所说(悦)女之容体也。 三,赋比兴表现手法的作用 赋是最基本的,最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它的特点就是敷陈、直言,即直接叙述事物,铺陈情节,抒发感情。 比分为比喻和比拟。比体诗的特点是以彼物写此物,诗中所描写的事物并不是诗人真正要歌咏的对象,而是借用打比方的方法,来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例如,《硕鼠》一诗中,就是运用了比的表现手法,通过描写令人憎恶的老鼠,将奴隶主贪婪残忍的本性表现的淋漓尽致。为什么不直接表达而要用比呢?运用比拟表达喜爱的事物,可以使它栩栩如生,给人亲切之感;用它表现丑恶的事物,可以使它原形毕露,给人厌恶之感。 兴,即起兴,在一首诗的开头,或一章诗的开头。先让我们来看一首诗。《风雨》中运用兴的表现手法的句子是“风雨凄凄,鸡鸣喈喈;风雨萧萧,鸡鸣胶胶;风雨如悔,鸡鸣不已。”为什么不直接说出要写的内容,而要先言他物呢?通过对《诗经》的研究,有些诗中的兴起到了渲染气氛的作用,例如,《风雨》写的是在傍晚时节,外面下班着小雨,刮着风,女主人公正在思念着自己的夫君,此时,听见了外面的鸡鸣声。烘托出女主人公的相思、愁怅之情。兴在这里就起到了渲染了一种凄凉的气氛,加深抒情女主人公的相思之情。在研究中,我们发现,有些诗中的兴没有起到渲染气氛的作用,与下文也没有什么联系。例如,《黄鸟》的“交交黄鸟,止于棘,止于楚,止于桑。与下文的子车家的三个儿子为秦穆公殉葬没有联系,兴就起到了提示、渲染一种气氛,帮我们完成从日常生活到诗歌欣赏的过度作用。 人们常常把比、兴两种表现手法截然分开,在研究中我们认为,比兴两种表现手法不是截然分开的,有些诗中是有一定联系的,例如,《氓》中,就是用自然现象来女主人公感情生活的变化,由起兴的诗句来引出表达感情生活的诗句,由叶子的鲜嫩而至的枯黄,来比喻感情生活的幸福而至的痛苦,这里的兴就具有了比的作用。 兴在诗歌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失去它,诗歌也就失去了美学价值,失去了感染力。 作为中国古代对于诗歌表现方法的归纳,赋比兴是根据《诗经》的创作经验总结出来的。最早的记载见于《周礼·春官》:“大师……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后来,《毛诗序》又将“六诗”称之为“六义”:“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唐代孔颖达《毛诗正义》对此解释说“风、雅、颂者,《诗》篇之异体;赋、比、兴者,《诗》文之异辞耳。……赋、比、兴是《诗》之所用,风、雅、颂是《诗》

赋比兴

谈谈比兴手法在诗经和楚辞中的运用 《诗经》中的“比”是比喻、比拟、类比,可以说是一种修辞方式。它是利用不同事物之间有某些相似之处来打比方,使所描写的人物、事物更加形象生动,从而使作者表达的情感更为强烈充分。如《卫风.硕人》描写庄公夫人的美丽就连用了几个比喻来形容她的手、肤、齿、眉毛,使她的容貌更有可感性,更鲜明,更动人。再如《魏风.硕鼠》中将剥削者比喻为白吃粮食的大老鼠;《邶风.新台》把荒淫的卫庄公比作令人讨厌的癞蛤蟆,强烈地表现出人民对他的憎恶感情;《豳风.鸱鸮》中将摧残迫害自己的压迫者比喻为猫头鹰;《氓》用桑树从繁茂到凋落的变化来比喻爱情的盛衰。刘勰指出《诗经》用“比”用得好的例子:故金锡以喻明德,珪璋以譬秀民,螟蛉以类教诲,蜩螗以写号呼,濣衣以拟心忧,卷席以方志周,凡斯切象,皆比兴也。 “兴”也常常称为“起兴”。它通常是先借别的事物或景象,用以引入所要描写和歌颂的事物。如《关雎》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是“先言”,是“他物”,与“所咏之词”“窈窕淑女”以下的内容是不同的事物,而“窈窕淑女”以下的内容是由“关关雎鸠”两句“引起”的,因此“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就是“兴”的表达方式。再如《周南.桃夭》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是“兴”,引起“之子于归,宜其家室”;《秦风.黄鸟》的“交交黄鸟,止于棘”是“兴”,引起后面子车氏兄弟随秦穆公殉葬的内容;《阵风.泽陂》的“彼泽之陂,有蒲与荷”是“兴”,引起“有美一人,伤如之何!寤寐无为,涕泗滂沱”。《秦风.蒹葭》以蒹葭和白露开始,看似写景,实则起兴,巧妙地渲染气氛,从而表达作者的追慕和思念之情。而在《楚辞》中,比兴手法则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它变得更为丰富复杂,互相关联,且流动发展,具有象征意义且具有更强的艺术表现力。其中以《离骚》最为突出,如: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灵修、美人以媲于君,宓妃佚女以譬贤臣;虬龙、鸾凤以托君子,飘风、云霓以为小人;诸如思想的自修,人格的高尚,志行的芳洁,以及国家的治理,作者化抽象为具体,以人们熟悉的饮食、服饰、芳草、车马等表现;再者,作者以香草美人自喻,以众女妒美比群小嫉贤,以求媒比求通楚王的人,以婚约比君臣遇合;以驾车马比治理国家等等,使得情感具有更具体的附着和寄托,从而抒发了诗人内心丰富的思想感情。再如《哀郢》中诗人写到连鸟儿都爱故林,狐狸死了都朝着故山,更何况作为万物的灵长——人类,诗人以动物自喻,表达了自己永恒的爱国精神;《橘颂》中以橘树为题,赋予了它正直、坚定、高尚等人的品格和精神,作者借物喻己,表现身为楚国高级贵族的不同流俗、品格高尚、才能卓异,为独立南方的楚国辉煌历史而自豪。 由此看来,比兴手法在《诗经》和《楚辞》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它加强了古代诗歌的生动性和鲜明性,增加了古代诗歌的韵味和形象感染力,使我国古代诗歌有着无限的魅力。 但比兴手法就仅仅停留在古代的诗歌上面吗?可想而知,比兴手法没有停滞,它逐渐发展成为所谓香草美人的象征手法,形成了中国古典诗歌“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艺术传统并且沿用至今,在后世生活中产生了重要影响。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谈谈我的感受。 第一,在写作中,以比兴手法精彩开头,先声夺人,引人关注。如:话题“忘记与铭记”有人写:忘记是春天里消逝的冰层,那么铭记就是灼灼其华的桃花;如果忘记是夏季里落英缤纷的桃瓣,那么铭记就是映日别样红的荷花;如果忘记 是秋天里已无擎雨盖的荷花,那么铭记就是犹有傲霜枝的金菊;如果忘记是冬季里比西风更

掘进工培训 教 案

学习内容: 1、架棚巷道支护 2、掘进安全质量标准化和文明生产 授课教案 为提高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进一步推进质量标准化建设,我与大家一道共同探讨掘进方面的有关知识。学习将从煤矿架棚巷道支护、掘进工作面安全质量标准化要求及存在的问题隐患等。 第一讲架棚巷道支护 巷道掘进出来后,需根据掘进巷道围岩的不同性质对巷道进行支护,以控制巷道围岩的变形,防止巷道片帮冒顶,保证施工人员的作业安全。这里,我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巷道支护方面的知识。 根据支护对围岩的作用形式不同,支护可分为以下两大类: 一、支(被动支护) 以抵抗围岩的变形为主的各种支架形式,如棚式支架等; 二、护(主动支护) 以提高围岩自身支撑能力和稳定性为主的各种维护形式,如锚杆支护及锚网喷支护等。 现在就各支护形式及架设安全问题介绍如下: 1、棚式支架 ⑴木支架:木支架在采矿工业中用的最早、过去用的也是最广泛的。在座同志中,那些参加工作比较早的或许还见过木支架。木支架的缺点是:强度有限、不能防火,容易腐朽,服务年限短,维修费用高,当巷道变形量超过100~200mm时,木支架就可能遭到破坏,且不能阻止和防止围岩风化。目前在国有煤矿已见不到采用木支架支护的。 ⑵金属支架:即用旧钢轨、矿用工字钢或U型钢加工成梯形、拱形支架支护巷道。有时为了适应动压的特点,将其制成可缩性结构,应用于动压较大的回采巷道。掘进队采用的工字钢刚性支架也有一定的可缩性,在它的支护体系中缩量包括柱腿插入底板、架后破碎煤体压缩、梁腿接榫处木垫压缩以及支架本身的挠曲变形等。 ⑶钢筋混凝土支架:是在地面用钢筋混凝土预制成顶梁、棚腿和背板等构件,运到井下装配架设成梯形棚式支架,支护巷道,这种支护形式的最致命缺点是不能承受动压,在我矿没有采用,这里也不过多叙述。

煤矿迎山角定义、计算及示意图

. .. . 一、迎山角的定义及作用: 在平巷里,顶板压力的方向是重力方向,是垂直于巷道顶板的。在倾斜巷道却不同,顶板压力虽然是重力方向,但顶板压力(P)可以分解为两个方向的力,一个是垂直于顶板的垂直压力(N),另一个平行于顶板的倾斜压力。 斜巷(有一定坡度采面)的支架(柱)既要承受垂直压力,又要承受下推力。因此斜巷(有一定坡度采面)的支架就不能按垂直于巷道顶底板的方向去架设,而必须向上迎一个角度,我们把棚腿(单体液压支柱)中心线与顶底板法线之间的夹角,叫做迎山角。支架(柱)迎山角是为了克服下推力,防止支架向下倾倒的措施之一。 二、迎山角的计算方法: 支架(柱)的迎山角(β)是按照巷道(采面煤层)的倾角(α)来计算的,一般迎山角等于倾角的1/6~1/8,即β=(1/6~1/8)α,例如巷道的倾角为30°,则迎山角为4°~5°,迎山角过大、过小都会降低支架的支撑能力。迎山角过大叫过山,迎山角给反了叫退山,都是不允许的。 当巷道倾角大于45°或者巷道倾角(α)超过底板岩石的滑动角时,底板岩石可能下滑,则巷道底板也要进行支护。 三、迎山角的质量要求及检查方法: 1、质量要求 合格品:不超过设计值±1°,不得退山、过山。 优良品:不超过设计值±0.5°,不得退山、过山。 2、检查方法 用半圆仪紧靠立柱沿平行于切眼中心线的一个侧面进行量测。 迎山角=斜巷设计角度-(90°-半圆仪读数)。 i. .w.

四、附图(采煤工作面单体液压支柱支设、受力及测量迎山角度示意图) i. .w.

图1-1 正确打柱方式i. .w.

图1-2 错误打柱方式——退山i. .w.

喷锚试题及答案

锚喷施工试题 一、填空(10分,每空0.5分) 1、锚喷支护形式适应于软岩层、、硬岩层,不适应于。 2、煤矿生产的五大灾害有水、火、、、。 3、《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每一入井人员严禁穿,必须随身携带,必须戴,携带。 4、松软岩层中锚杆的间、排距应控制在 5、喷射混凝土时,一般混凝土含砂率为 6、采用炮掘施工方法时,应采用,严禁干打眼。 7、工人长期吸入岩粉容易患。 8、硐室施工方法有全断面施工法、、导硐施工法。 9、将引药卷置于装药底端,爆轰波传向眼口成为。 10、锚杆按材质可分——、木锚杆、竹锚杆、。 11、锚杆安装孔深度允许偏差为。 12、喷嘴的给水压力比风压大0.1MPa,喷嘴处水压为MPa,一般为MPa左右为宜。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把选择的答案前字母填写在每题空格处。或者直接在答案字母处打“√”) 1、工业发达国家和我国安全生产实践的研究均已证明,()是最主要的事故原因。 A、物的不安全状态 B、人的不安全行为 C、人机物环境不和谐 2、重大伤亡事故指一次死亡()的事故。 A:1~2人B:3~9人C:10人以上 3、光爆的一般规定标准样痕率是()。 A:≥30%B:≥4 0%C:≥50% 4、锚杆安装的间距、排距允许偏差为()。 A:±5 0mm B:±100mm C:±150mm

5、混凝料与掺速凝剂同时搅拌时,存放时间不应超过()。 A:3 0分钟B:2 5分钟C:20分钟 6、瓦斯引起爆炸的温度是()摄氏度 A:600~700 B: 650~750 C:700~800 7、局部通风机安装位置应距独头巷道回风口以外()。 A:5 m B:10m C:15 m 8、掘进工作面的风速最高不得大于()。 A:4m/s B:5 m/s C:6 m/s 9、喷浆时,喷头与受喷面的距离在()范围内为宜。 A:0.5-1m B:0.6-1.2m C:0.8-1.2m 10、速凝水泥锚杆的药卷浸在清水中的允许时间()。 A:5~7秒B:7~9秒C:8~10秒 三、是非题:(每题1分,共10分。在你认为对的题目后面写上“对”或者打 1、矿尘浓度(含尘量)是指矿井中单位体积空气中悬浮的煤尘量。 () 2、掘进巷道的掏槽眼有斜眼掏槽、直眼掏槽和、菱形掏槽三大类。 () 3、水、火、瓦斯、矿尘、斜巷运输是煤矿井工开采危害最为严重的五大灾害。() 4、井下空气中氧的含量不得低于18% () 5、煤矿安全生产培训实行“统一规划,归口管理,分级实施,教考分离”的原则。() 6、水平巷道的棚子必须保持足够的迎山角。 ()

诗经中赋比兴的赏析

诗经中赋比兴的赏析 导读:《诗经》中的赋比兴手法艺术手法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赋比兴,对基础知识做一个了解: 第一我们来说说什么是"兴"? “兴”字的本义是“起”,因此又多称为“起兴”,对于诗歌中渲染气氛、创造意境起着重要的作用。“兴”也是《诗经》乃至中国诗歌中比较独特的手法。 那么“比”呢? “比”:“以彼物比此物”,也就是比喻之意。 《诗经》中用比喻的地方很多,手法也富于变化。如《氓》用桑树从繁茂到凋落的变化来比喻爱情的盛衰;《鹤鸣》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来比喻治国要用贤人;《硕人》连续用“葇荑”喻美人之手,“凝脂”喻美人之肤,“瓠犀”喻美人之齿,等等,都是《诗经》中用“比”的'佳例。 最后,来说说赋 “赋”:“赋者,敷也,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就是说,赋是直铺陈叙述。是最基本的表现手法。如“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即是直接表达自己的感情。 《秦风·无衣》就是一首赋体诗。诗歌句式大同小异,在铺陈复唱中直接表现战士们共同对敌、奔赴战场的高昂情绪,诗意层进中表现战士崇高的内心世界。

扩展阅读:诗歌中的虚与实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虚与实在诗歌欣赏中,虚与实是相对的,如书上所言,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具体为实,隐者为虚;有行为实,徒言为虚;当前为实,未来是虚;已知为实,未知为虚等等。首先,介绍一下诗歌中的“虚”。具体 诗歌中衬托(正衬和反衬)手法 诗歌中衬托 ( 正衬和反衬 ) 手法“衬托”指用事物间相似或对立的条件,以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主体事物的手法。“衬托”分为正衬和反衬。正衬是指利用事物间的近似条件来衬托主体事物,比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诗经中赋比兴的赏析】 1.诗经中诗句赏析 2.诗经《桑中》的赏析 3.诗经中《七月》的赏析 4.从蒹葭看诗经的赋比兴艺术手法的运用 5.采薇中的赋比兴 6.诗经中名句集锦 7.从诗经中给女孩取名 8.《诗经》中女性形象

赋比兴手法的作用主要是什么

赋比兴手法的作用主要是什么 赋陈,一作铺陈。在篇幅较长的诗作中,铺陈与排比往往是结合在一起用的。 它既可以淋漓尽致地细腻铺写,又可以一气贯注、加强语势,还可以渲染某种环境、气氛和情绪。 比即喻,用来作比的喻体事物总比被比的本体事物更加生动具体、鲜明浅近而为人们所知,便于人们联想和想象。

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从特征上讲,有直接起兴、兴中含比两种情况。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女主人公以桑树的繁茂,比喻男女未成婚时情意的浓厚,以斑鸠贪食桑葚比喻自己的自陷情网。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女子以桑树的日渐凋零比喻夫妻情意的淡漠。 感遇三十八首(其二) 陈子昂

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 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 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 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①兰若:香兰和杜若。这是《楚辞》里面屈原最赞美的两种花。 ②蕤(ruí):花草下垂的样子。 1、请简析诗人在诗中所咏之物的特点以及由此抒发

的思想感情。 答案: 这首诗所咏之物是香兰和杜若,它生长于春夏,凋零于秋天,花红叶绿茎紫,幽雅清秀,独具风采。这首诗主要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诗人以香兰、杜若自喻,表面上以其“幽独空林色”着力赞美兰若压倒群芳的风姿,实则是借此比喻自己出众的才华。通过“白日晚”“秋风生”“尽摇落”等语句借写兰若芳华尽失最终枯萎凋谢的变化,悲叹自己的年华流逝、理想破灭。

2、本诗艺术手法上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案:运用比兴手法,以兰若自比,寄托了个人的身世之感。 诗的前半着力赞美兰若压倒群芳的风姿,实则是以其“幽独空林色”比喻自己出众的才华。后半以“白日晚”、“秋风生”写芳华逝去,寒光威迫,充满美人迟暮之感。“岁华”、“芳意”用语双关,借花草之凋零,悲叹自己的年华流逝,理想破灭,寓意凄婉,寄慨遥

斜巷架棚巷道迎山角的确定与运用

斜巷架棚巷道迎山角的确定与运用 摘要:根据支架受力情况分析从而推导出迎山角的计算公式,然后把迎山角转化为长度,从而提高了迎山角在架棚施工中的可操作性。 关键词:巷道倾角;支架迎山角;应山有力;长度转换 前言 在倾斜巷道架棚掘进过程中,常常会遇到架棚迎山角的问题,对于迎山角的确定不同人有不同的认识,本文通过对迎山角的具体分析,在施工过程中用长度代替迎山角。 1.迎山角的定义及作用 在平巷里,顶板压力的方向是重力方向,是垂直于巷道顶板的。在倾斜巷道内却不同,顶板压力虽然是重力方向,但顶板压力(P)可以分解为两个方向的力,一个是垂直于顶板的垂直压力(N),另一个平行于顶板的倾斜压力。 斜巷的支架既要承受垂直压力,又要承受下推力。因此斜巷的支架就不能按垂直于巷道顶底板的方向去架设,而必须向上迎一个角度,我们把棚腿中心线与顶底板垂线之间的夹角,叫做迎山角。支架迎山角是为了克服下推力,防止支架向下倾倒的措施之一。 如下图:巷道在煤层中掘进,巷道倾角为α,支架与煤层顶底板法线的夹角为β,β即为迎山角。 图一应山角示意图 2.迎山角的计算方法 怎样确定迎山角,理论认为在6°—8°的斜巷中支护时,支架垂直顶底板向上挺一度。在作业规程中规定迎山角为倾角的1/8-1/6,即β=(1/6~1/8)α,例如巷道的倾角为30°,则迎山角为4°~5°,迎山角过大、过小都会降低支架的支撑能力。迎山角过大叫过山,迎山角给反了叫退山,都是不允许的。 当巷道倾角大于45°或者巷道倾角超过底板岩石的滑动角时,底板岩石可能下滑,则巷道底板也要进行支护。大家都知道,井下巷道及工作面顶板都有正压力和下滑力,特别是倾斜巷道的正压力和下滑力较为突出,故在架棚时支架垂直于顶底板柱头必须向上挺,如果工作面顶板的压力下滑难免把工作面所有的支架全部扑倒发生顶板事故,其实如果超过迎山角度的称之为过山,支架垂直于顶底板向下偏的称之为退山。

赋比兴是《诗经》的三种表现表现手法

赋比兴是《诗经》的三种表现表现手法。它的含义据朱熹说:“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赋即陈述铺叙的意思;比即臂喻;兴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的开头,为了引起下文。 《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的史书。它提纲挈领地记述了春秋时代242年间的大事,作者重在考察国家政事的成败得失,总结兴亡治乱的历史教训,反映出尊王攘夷、正名定分的鲜明思想倾向性。《春秋》记事简约,平实,一字之中往往寓褒贬,别善恶,这就是为人乐道的“微言大义”和“春秋笔法”。 建安是东汉献帝的年号,以建安为中心的汉末魏初这一时期,文坛上出现了以三曹父子,“七子”和女诗人蔡琰为代表的作家群体,其创作具有统一的文学特征。有相同的创作题材:汉末的动乱,社会的灾难,人民的痛苦;有相同的创作原则:《诗经》与汉乐府以来的现实主义精神;有相同的情感意志:悲时忧世,渴望建功立业;有相近的风格:慷慨悲凉。同时,他们普遍采用新兴的五言形式,奠定了五言诗在文坛上的稳定地位。这种从内容到形式的变化,开一代诗风,被后世称为“建安风骨”。 骈文是我国古代一种特殊的文体,是散文逐渐俪化的产物。它脱胎于汉赋,形成于魏晋,盛行于南北朝。其特点是讲对偶,讲文采,讲用典,后来又虽上讲平仄,讲声律。句式整齐,多用四六句式,又称“四六文”。 “上官体”是出现在初唐时期的一种诗歌体裁,因诗人上官仪大量创作这类诗歌而得名。其特点是继承南朝形式主义诗风,风格上以“绮错婉媚为本”。 古文运动是发生在唐德守贞 元到宪宗元和(公元785年— —820年)这二三十年间的一 次文体革命。由韩愈、柳宗元 共同倡导。古文运动的指导思 想是文以载道,也就是要求用 散文阐明儒道的基本宗旨,摆 脱骈偶体裁的束缚,让形式为 内容服务。由于参加的人数 多、目标明确,既有理论指导, 又有创作实践,在当时形成了 规模较大的文学思潮,使古文 运动对骈文取得了压倒的优 势,对后代散文产生了深远的 影响。 文学研究会1921年1月成立 于北京,是文学革命后出现的 第一个新文学社团。主要发起 人有周作人、郑振铎、王统照、 沈雁冰、叶绍钧等12人,会 员170人左右。主要文学刊物 有《小说月报》、《文学旬刊》 等。主要文学观念是主张文学 “为人生”,认为“文学应该 反映社会的现象,表现并且讨 论一些有关人生的一般问 题。”在创作方法上,倾向于 现实主义。其成员创作多取材 于人生和社会问题,注重暴露 社会黑暗,表现灰色人生,其 “问题小说”在当时曾产生广 泛影响。 创造社成立于1921年7月, 有“异军突起”之称。主要成 员有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 张资平等,当时都是留日学 生。主要刊物有《创造》季刊、 《创造周报》、《创造日》、《创 造月刊》等,在文艺思想上倾 向于浪漫主义。在创作上有以 郭沫若为代表的诗歌和以郁 达夫为代表的“身边小说”。 创造社曾在当时青年中引起 强烈反响,和文学研究会一起 成为当时双峰并峙的两大新 文学社团。1925年后,创造 社转而宣传革命文学,1929 年被国民党查封。 1923年,新月社成立。其成 员以诗歌创作见长,倡导新格 律诗的创作。闻一多由此提出 诗歌“三美”的主张,即音乐 的美、绘画的美、建筑的美。 以此为基础,闻一多、徐志摩、 朱湘等以《晨报副刊》的《诗 镌》为阵地进行新格律诗的创 作,为中国现代早期的诗歌发 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因作者 都是新月社成员,故被称为 “新月诗派”。 所谓“伤痕小说”,顾名思义, 就是以揭露由“四人帮”的反 动统治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 伤痛和不幸为主要内容的小 说,它得名于卢新华的小说 《伤痕》。由于这类小说作者 大都讲述一些有切肤之痛的 悲惨往事,所以作品往往情感 大于理智,缺少缜密的构思和 理性的挖掘,艺术表现上容易 流于粗糙浅白。 反思小说,与伤痕小说重在展 示“伤痕”不同,它着重于“反 思”:为什么会发生十年“文 化大革命”这样的社会悲剧? 历史的教训是什么?今后的 路应该怎样走?从总体上说, 反思小说理性大于情感,某些 思考往往力透纸背,在艺术表 现上较伤痕小说进一步。 所谓“精神胜利法”,是指在 一定的物质条件下,遭受压迫 与不幸的人在头脑中产生的 解脱的幻想。处于屈辱地位而 又无法摆脱的人在凌辱与不 幸面前,用虚构的胜利,掩盖 现实的失败,从而减轻痛苦, 忘记痛苦,甚至营造出转败为 胜的“精神有利”的自慰结局。 流浪汉小说是16世纪中叶在 西班牙出现的一种新的文学 样式。它是一种以流浪汉为主 人公的自述体小说。主人公多 是无业游民,依靠个人的机智 谋生,以玩世不恭的态度抗议 社会不公。这类小说通过主人 公四处漂泊,经见各种世事, 接触各阶层人物,对现实进行 揭露和讽刺,代表作是无名氏 的《小癞子》。流浪汉小说的 主人公浪迹天涯的结构模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