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纺织材料学试题库--计算题解析

纺织材料学试题库--计算题解析

纺织材料学试题库--计算题解析
纺织材料学试题库--计算题解析

绍兴中专染整专业《纺织材料学》试题库

——计算题模块

1、某种纤维的线密度为1.45dtex,如用公制支数和特数表示,各为多少?

解:N

dtex ÷N

t

=10

? N

t

= N

dtex

÷10

=1.45÷10=0.145 (特)

N

t ×N

m

=1000

? N

m

= 1000÷N

t

=1000÷0.145=6896.55(公支)

2、一批粘胶重2000kg,取100g试样烘干后称得其干重为89.29g,求该批粘胶的实际回潮率和公定重量。

解:W

实=

29

.

89

29

.

89

100-

=12%

G

公=G

?

W

W

+

+

100

100

=2000?

12

100

13

100

+

+ =2017.86(kg)

3、计算70/30涤/粘混纺纱在公定回潮率时的混纺比。

解:涤/粘混纺纱混纺比=70?(1+0.004):30?(1+0.13)

= 70.28:33.9

=67.5:32.5

4、有一批棉纱,在相对湿度为80%,温度300C时,称得其实际重量为100吨,测得其回潮率为15%。试计算这批棉纱的标准重量和它的含水率(公定回潮为8.5%)。

解:G

公=G

?

W

W

+

+

100

100

=100?

15

1005

.8100++

=94.35 W 含=

W W

+100100

=5.81005.8100+? =7.83%

5、一批粘胶重1000kg ,取50g 试样烘干后称得其干重为44 .5g ,求该批粘胶的回潮率和公定重量。(已知粘胶的公定回潮率为13.0%)

解:W=

5

.445

.4450- =12.36%

G 公=G 实?

公W W ++100100

=1000?

36

.1210013

100++

=1005.7kg

6、计算50/50腈纶/粘胶混纺纱的公定回潮率为多少。(已知腈纶的公定回潮率为2 .0%)

解:W=

100

13

50250?+?

=7.5%

7、计算70/30涤/棉混纺纱的公定回潮率及公定回潮率下的混纺百分比(已知涤纶的公定回潮率为0.4%,棉的公定回潮率为8.5%)。

解:W 公=(0.7?0.4%+0.3?8.5%)?100%

=2.83%

方法一:公定回潮率下涤纶的百分比=0.7?(1+0.4%)/(1+2.83%)

=68.35%

公定回潮率下棉的百分比=100%-68.35%

=31.65%

方法二:涤/棉混纺纱的混纺百分比=70?(1+0.004):30?(1+0.085)

=68.35:31.65

9、将锦纶长丝绞成每周长为1.125米,共100圈的丝绞,称重后求得丝绞的平均重量为1.02克,烘干后平均重量为0.97克,求该批锦纶长丝的线密度。(公定回潮率:羊毛15%,粘胶13%,涤纶0.4%,锦纶4.5)

解:W=

97

.097 .0

02

.1-=5.15%

G

公=G

?

W

W

+

+

100

100

=1.02?

15

.5

100

5.4

100

+

+

=1.01

N

tex =1000?

100

125

.1

01

.1

?

=8.97tex

9、有一批混纺原料,原料的混纺比为羊毛40/涤纶30/粘胶30,称见重量为5000kg,实测回潮率为8%,求该批原料的标准重量为多少?(公定回潮率:羊毛15%,粘胶13%,涤纶0.4%,锦纶4.5)

解:W

=0.4?15+0.3?0.4+0.3?13

=10.02 %

G

公=G

?

W

W

+

+

100

100

=5000?

0.8

100

02

.

10

100

+

+

=5093.5kg

10、涤/棉混纺纱的干重混纺比为65/35,求:(1) 该混纺纱的公定 回潮率;(2) 该混纺纱在公定回潮率时的混纺百分比。(涤纶纤维 公定回潮率为0.4%)

解:W 公=0.65?0.4+0.35?8.5

=3.24%

混纺纱混纺百分比=65?(1+0.004):35?(1+0.111)

= 65.26:38.89 =62.66:37.34

11、一批维纶重2250kg,,取50g,试样,烘干后的干燥重量为47.8g ,求该批维纶的实际回潮率和公定重量。(维纶纤维公定回潮率为5%)

解:W= 8

.478

.4750-

=4.6%

G 公=G 实?

公W W ++100100

=2250?

6

.41005

100++

=2258.6 kg

12、计算65/35涤粘混纺纱在公定回潮率时的混纺百分比。(涤W =0.4%,

粘W =13%)

解:涤粘混纺纱混纺百分比=65?(1+0.004):35?(1+0.13)

= 65.26:39.55 =62.3:37.7

13、测得某批棉纱30绞(每绞长100米)的总干重为55.35克,求该批棉纱的特数、公制支数和英制支数。(已知棉纱的公定回潮率为8.5%)

解:G k = G 0×100

100k

W +

=55.35×100

5

.8100+

=60(g) Ntex=

L

G k

1000

=

100

3060

1000??

=20(tex) Nm=

tex N 1000

=20

1000 =50N Ne= tex

N 583

=

20

583

=29.15≈29s

14、测得某批36tex 棉纱25cm 长的平均读数为170,求它的特数制平均捻度和捻系数。

解:Ttex=

×10

= ×10=78(捻/10cm)

α

tex

=Ttex tex N =78×36=468

答: 特数制平均捻度是78(捻/10cm)、捻系数是468。

15、测得某批28tex 棉纱的平均单纱强力为3.5N ,求特数制和旦数制。

解:P tex =P(N)/N tex

=3.5/28 =0.125(N/tex) P den = P(N)/N den

=3.5/28×9 =0.014(N/den) L p =P×N m /g=1000P/N tex ×g =1000×3.5/28×9.8 =12.755(km)

)

(cm 长度捻回数25170

16、取棉纱30缕(每缕长100m ),称得总重为82.65g ,烘干后干重为75.26g ,求该棉纱:(1)实际回潮率;(2)公定回潮率下的实际特数Ntex (已知棉纱公定回潮率为8.5%);(3)公制支数Nm 、英制支数Ne 。

解:(1)实际回潮率Wa(%)=26

.7526

.7565.82-×100 =9.62

(2)公定回潮率下的实际特数Ntex=

100

30%)

5.81(2

6.751000?+??

=27.2

(3)公制支数Nm=1000/Ntex

=1000/27.2 =36.8

英制支数Ne=583/Ntex

=583/27.2 =21.4

17、在Y331型纱线捻度机上用退捻加捻法测得某批25tex 棉纱的平均读数为370(试样长度为25cm ),求它的特数制平均捻度和捻系数。

解:Ttex= 25

2370

? ×10

= 74(捻/10cm) 特数制捻系数α

tex =Ttex

tex N

=74×25 =370

18、今在标准温湿度条件下进行纤维强伸度测定,测试条件与结果如下:公制

支数为5800的棉纤维单强为4.5gf ,断裂伸长为1.2mm ,夹持距离为10mm ,问:这棉纤维的相对强度(cN/dtex )和断裂应力(N/mm 2)各为多少?(其中棉纤维的体积密度γ=1.54g/cm 3,重力加速度取9.8m/s 2)。

解:棉纤维相对强度=(4.5/1000*9.8*100)/(1000/5800*10)

=4.41/1.7241 =2.56cN/dtex

棉纤维断裂伸长率=1.2/10*100

=12%

棉纤维直径=1.1284/54.1*5800

=0.01194mm

棉纤维断裂应力=(4.5/1000*9.8)/(0.01194*0.01194)

=309.3 N/mm 2

19、一棉平布,其经纬纱细度都是29tex ,经纬向密度分别为 236 根/10cm 、230 根/10cm ,求: 经向紧度T E ,纬向紧度w E 和总紧度E Z 。。(δ=0.93g/cm3) 解:经纱直径为:)(1992.093

.029

03568

.003568

.0mm N d t

===δ

纬纱直径为: )(1992.093

.029

03568

.003568

.0mm N d t

===δ

经纬向紧度:(%)02.472361992.0%100=?=?=?=

T T T

T P d a

d E (%)82.452301992.0%100=?=?=?=

W W W

W P d b

d E 总紧度 :

(%)3.71100/82.4502.4782.4502.47)100/(=?-+=?-+=W T W T Z E E E E E

20、有一批混纺面料,称得重量为2500kg ,面料的混纺比为羊毛40/涤纶40/粘胶20。求该批面料的公定回潮率?(羊毛公定回潮率14%,粘胶公定回潮率为13%,涤纶公定回潮率0.4%)

解:W 公=(0.40?14+0.40?0.4+0.2?13)?100%

=5.6+0.16+2.6 =8.36%

21、已知正常棉纺成纱要求单纱截面中纤维根数≥60根,若纺100公支棉纱,问棉纤维至少需为多少公支?相当于多少旦尼尔?现采用7000公支的棉纤维纺纱,实际截面根数为多少?如果用10根1旦的涤纶长丝束(10D/10F)替代前两种情况中的部分棉纤维,并保持原成纱的号数,问两种情况纱截面中的棉纤维根数比为何?混纺比是否一样?涤纶的混纺比=1/10,涤纶丝的直径为多少?(γ=1.38g/cm3)

解、1601006000()mf my N n N =?=?=支;其中:N mf 为纤维的公支支数,

N my 为纱线的公支支数

90009000

1.5()6000

D mf N N =

==旦 7000

70()100

mf my

N n N =

=

=根 棉纱的旦尼尔数=9000/100=90(旦)

当棉纤维为6000支时的根数=(90-10×1)/1.5=160/3(根) 7000公支相当于9/7旦

当棉纤维为7000支时的根数=(90-10×1)/(9/7)=560/9(根) 两种情况截面中棉纤维根数比=(160/3)/(560/9)=6/7 混纺比不一样

涤纶丝的旦尼尔数=(90×1/10)/10=9/10(旦)

涤纶的直径为:9.6()d m μ=== 22、已知一块针织物面料横密和纵密分别为92/5cm 和76/5cm ,纱线的线密度为18tex ,线圈长度为2.7mm 。求针织物的平方米干重。

解:1m 长纵向线圈数量1100

921840()5N =

?=个; 1m 长横向线圈数量2100

761520()5

N =?=个;

1m2内线圈总数量

12184015202796800()

N N N

=??

==个;

1m2内线圈总长度

2.7 27968007551.36()

1000

L N L m

=??=

=;

N T =18tex 即1km纱线的重量为18(g),1m纱线重

18

()

1000

g;

2

1818

7551.36135.92(/)

10001000

w L g m

=?=?=

23、已知某绢纺纱的捻度为30(捻/10cm),其公制支数为75S,投影法测得其纱的平均直径为0.15mm,试求公制捻系数αm以及捻回角β。若单丝纤度为2D,问纱截面中平均多少根纤维?(附加题:可以尝试计算一下此纱的密度δy) 。

解:Tm=30×10=300捻/m;

34.64

m

α===;

3.140.1530

tan0.14

100100

t

dT

π

β

??

===;

β=arctan0.14;

10001000

13.33

75

t

m

N

N

===(tex);

3

tan

892

30

0.14

892

0.77(/)

t

T

g cm

β

δ

=

=

=

N

D

=9Nt=9×13.33=119.97(D);n=119.97/2≈60(根);

24、以45D涤纶丝与棉纤维混纺,其混纺比为1:1(50T/50C)。如果捻缩为5%,试求成纱的Tex(号数)和英制支数。棉纱的公定回潮率为8.5%,英制9.89%。涤纶的公定回潮率为0.4%。如果用同样线密度的毛束替代棉束判定一下成纱的直径、变粗还是变细,给出理由;并计算成纱的直径 (该纱的密度δy=0.75g/cm3)和成纱的公定回潮率 (粗梳毛纱的公定回潮率Wk=16%)。

解:棉的线密度=

45(1)45(18.5%)

49

110.4%

k

k

W

D

W

++

==

++

纱线线密度(考虑捻缩)=11

(4549)949911115%

D tex μ+?

=?==--; W k =50%×8.5%+50%×0.4%=4.45%; W e =50%×9.89%+50%×0.4%=5.145%;

1590.51 4.45590.5

53.3311 5.14511

k e e t W N W N ++=

?=?++%=(英支)%; 替换后,直径变粗;原因:毛纱的密度小于棉纱,替换后,混纺纱的

密度变小,根据公式d =N D 不变的情况下,δy 变小,d 变

大;

0.14d mm ===; W k =50%×16%+50%×0.4%=8.2%;

25、今在标准温湿度条件下进行纤维强伸度测定,测试条件与结果如下:公制支数为5800的棉纤维单强为4.5gf ,断裂伸长为1.2mm ,夹持距离为10mm ;2旦51mm 的涤纶纤维单强为9.6gf ,断裂伸长为6.2mm ,夹持距离为20mm 。问:这两种纤维的相对强度(cN/dtex )、断裂伸长率(%)和断裂应力(N/mm2)各为多少?(其中棉纤维的γ=1.54g/cm3,涤纶纤维的γ=1.38g/cm3)

解:(1)棉纤维:1kgf =9.8 N =980 cN ;

4.5gf =4.5/1000×980=4.41 cN ;

N dt =10000/N m =10000/5800=1.72dtex P dt =P b /N dt =4.41/1.72=2.56 cN /dtex ; 00 1.2

100%100%12%10

b b l l l ε-=

?=?=;

d =

2

622101000000

111.96()0.000112()

45800 1.54

m d A m mm N πμγ=====? σb =P b /A =0.0441/0.000112=393.75 N /mm 2;

(2)涤纶纤维:9.6 gf =9.6×980/1000=9.41 cN ;

N dt =10/9×N D =10/9×2=2.22 dtex ; P dt =P b /N dt =9.41/2.22=4.24 cN /dtex ; 00 6.2

100%100%31%20

b b l l l ε-=

?=?=;

d =; 32

221010002

144.30()0.000144()

499 1.54

D N d A m mm πμγ?=====? σb =P b /A =0.0941/0.000144=653.47 N /mm 2;

26、公制支数为5500的棉纤维,合多少分特?直径为多少?(已知棉纤维密度:1.54g/cm3)

解:10000dt m

N N =

; N dt =10000/5500≈1.82(dtex )

d ≈

12.26d ≈

=(μm )

27、1.5旦的丙纶与2旦的涤纶哪个粗?为什么?(已知纤维密度:涤纶为1.38g/cm3、丙纶为0.91g/cm3)

解:

1.1>1d d ==

≈丙

; 故丙纶粗。

28、一批腈纶重1000kg ,取50g 试样烘干后称得其干重为49.2g ,求该批腈纶的回潮率和公定重量。(腈纶的公定回潮率为2.0%)

解:1.回潮率:005049.2

100%100% 1.6%49.2

G G W G --=

?=?= 2.公定重量:049.2

(1)1000(1 2.0%)1003.68()50

k k G G W kg =?+=?

?+=

29、计算55/45棉/涤混纺纤维的公定回潮率。

解:10.5511.10.450.4 6.29(%)n

k i i i W bW ===?+?=∑

30、一批55/45棉/涤混纺纱重1000公斤,测得100m 长缕纱平均重量为1.94g ,干燥后平均干重为1.86g ,求:

(1)该批混纺纱的公定回潮率和标准重量; (2)该混纺纱的特数。

(已知:棉纱的公定回潮率为8.5%,涤纶的公定回潮率为0.4%)

解:

%

855.4%4.0%45%5.8%55=?+?=k W

%

3.4%10086.186

.194.1=?-=

实W ()kg

32.1005%855.41%3.411000

=+?+=标G

()tex

5.1910%855.418

6.1=?+?=t N

化工原理计算练习题(含答案)

1.将浓度为95%的硝酸自常压罐输送至常压设备中去,要求输送量为36m 3 /h, 液体的扬升高度为7m 。输送管路由内径为80mm 的钢化玻璃管构成,总长为160(包括所有局部阻力的当量长度)。现采用某种型号的耐酸泵,其性能列于本题附表中。问:该泵是否合用? Q(L/s) 0 3 6 9 12 15 H(m) 19.5 19 17.9 16.5 14.4 12 η(%) 17 30 42 46 44 已知:酸液在输送温度下粘度为1.15?10-3 Pa ?s ;密度为1545kg/m 3 。摩擦系数可取为0.015。 解:(1)对于本题,管路所需要压头通过在储槽液面(1-1’)和常压设备液面(2-2’)之间列柏努利方程求得: f e H g p z g u H g p z g u ∑+++=+++ρρ222 2112122 式中0)(0,7,0212121≈=====u ,u p p m z z 表压 管内流速:s m d Q u /99.1080 .0*785.0*360036 42 2 == = π 管路压头损失:m g u d l l H e f 06.681 .9*299.108.0160015.022 2==∑+=∑λ 管路所需要的压头:()m H z z H f e 06.1306.6711=+=∑+-= 以(L/s )计的管路所需流量:s L Q /103600 1000 *36== 由附表可以看出,该泵在流量为12 L/s 时所提供的压头即达到了14.4m ,当流量为管路所需要的10 L/s ,它所提供的压头将会更高于管路所需要的13.06m 。因此我们说该泵对于该输送任务是可用的。 3、如图用离心泵将20℃的水由敞口水池送到一表压为2.5atm 的塔内,管径为φ108×4mm 管路全长100m(包括局部阻力的当量长度,管的进、出口当量长度也包括在内)。已知: 水的流量为56.5m 3·h -1,水的粘度为1厘泊,密度为1000kg·m -3,管路摩擦系数可取为0.024,计算并回答: (1)水在管内流动时的流动形态;(2) 管路所需要的压头和有效功率; 图2-1 解:已知:d = 108-2×4 = 100mm = 0.1m A=(π/4)d 2 = 3.14×(1/4)×0.12 = 0.785×10-2 m

纺织材料学习题集(DOC)

《纺织材料学》习题集 宗亚宁编 2008年6月目录 绪论 (1) 第1章天然纤维素纤维 (1) 第2章天然蛋白质纤维 (2) 第3章化学纤维 (2) 第4章纤维形态特征 (3) 第5章纤维的结构特征 (3) 第6章纺织材料的吸湿性 (4) 第7章纤维力学性质 (4) 第8章纺织材料的热学、光学及电学性能 (5) 第9章纱线的分类与基本特征参数 (6) 第10章纱线的力学性质 (7) 第11章织物的分类及基本结构 (7) 第12章织物基本力学性质 (8) 第13章织物的保形性 (8) 第14章织物的舒适性 (9) 第15章织物的风格与评价.................................................

绪论 一、名词解释 (1) 纺织材料(2)纺织纤维(3)化学纤维 (4)天然纤维(5)再生纤维(6)合成纤维 二、问答题 试述纺织纤维的主要类别,并分别举例。 第1章天然纤维素纤维 一、名词解释 1. 丝光 2. 皮棉 3. 棉纤维天然转曲 4. 皮辊棉 5. 锯齿棉 6. 原棉疵点 7. 成熟度 8. 衣分率 9. 原棉品级10. 工艺纤维11. 主体长度12. 平均长度 13. 品质长度14. 短绒率15. 跨越长度 二、问答题 1. 简述正常成熟的棉纤维纵向、横截面的形态特征。 2. 简述棉纤维天然转曲的影响因素。 3. 简述棉纤维截面结构层次、各层次的特点及各层次与纤维性能的关系。 4. 简述棉纤维长度及其分布与纺纱工艺、纱线性能之间的关系。 5. 简述棉纤维细度及其分布与纺纱工艺、纱线性能之间的关系。 6. 棉纤维成熟度与纺纱工艺及产品性能之间的关系 7. 中国细绒棉品级评定的分级情况及主要依据是什么。 8. 原棉品质评定(商业检验)的内容。 9. 简述麻纤维的种类。 10. 简述苎麻、亚麻纤维的形态特征、性能特点及检测方法。 11. 试述细绒棉与长绒棉、锯齿棉与皮辊棉的特点 12. 原棉标志的含义。试述327A、231B和527代表什么样的原棉 第2章天然蛋白质纤维 一、名词解释 1. 品质支数 2. 加权主体长度 3. 加权主体基数 4. 短毛率 5.卷曲度

统计学原理计算题试题及答案(最新整理)

电大专科统计学原理计算题试题及答案 计算题 1某单位40名职工业务考核成绩分别为 68 89 8884 86 87 75 73 72 68 75 82 9758 81 54 79 76 95 76 71 60 9065 76 72 76 85 89 92 64 57 83 81 78 77 72 61 70 81 单位规定:60分以下为不及格,60 — 70分为及格,70 — 80分为中,80 — 90 分为良,90 — 100分为优。 要求: (1)将参加考试的职工按考核成绩分为不及格、及格、中、良、优五组并编制一张考核成绩次数分配表; (2)指出分组标志及类型及采用的分组方法; (3)分析本单位职工业务考核情况。 解:(1) (2)分组标志为”成绩",其类型为" 的开放组距式分组,组限表示方法是重叠组限; (3)本单位的职工考核成绩的分布呈两头小,中间大的”正态分布”的形态, 说明大多数职工对业务知识的掌握达到了该单位的要求。 2.2004年某月份甲、乙两农贸市场农产品价格和成交量、成交额资料如下 价格(元/斤) 甲市场成交额(万元) 乙市场成交量(万斤) 品种

试问哪一个市场农产品的平均价格较高?并说明原因 解:先分别计算两个市场的平均价格如下: 甲市场平均价格 X m 5.5 1.375 (元 /斤) m/x 4 乙市场平均价格 X xf 5.3 1.325 (元 / 斤) f 4 说明:两个市场销售单价是相同的,销售总量也是相同的,影响到两个市场 平均价格高低不同的原因就在于各种价格的农产品在两个市场的成交量不同 3. 某车间有甲、乙两个生产组,甲组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为 36件, 标准差为9.6件;乙组工人日产量资料如下:

《化工原理试题库》大全

化工原理试题库多套及答案 一:填空题(18分) 1、 某设备上,真空度的读数为80mmHg ,其绝压=___8.7m 02H , _____pa 41053.8?__. 该地区的大气压为720mmHg 。 2、 常温下水的密度为10003m Kg ,粘度为1cp ,在mm d 100=内的管内以s m 3 速度 流动,其流动类型为 ______________。 3、 流体在管内作湍流流动时,从中心到壁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4、 气体的粘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_,水的粘度随温度的升高_______。 5、 水在管路中流动时,常用流速范围为_______________s m ,低压气体在管路中流动时,常用流速范围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s m 。 6、 离心泵与往复泵的启动与调节的不同之处是:离心泵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往复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非均相物糸中,处于____________状态的物质,称为分散物质,处于 __________状态的物质,称为分散介质。 8、 间竭过滤操作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传热的基本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工业上的换热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α称为_______________,其物理意义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高管内α值的有效方法____________. 提高管外α值的有效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蒸汽冷凝有二种方式,即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其中, 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传热效果好。 二:问答题(36分) 1、 一定量的流体在圆形直管内作层流流动,若将其管径增加一倍,问能量损 失变为原来的多少倍? 2、 何谓气缚现象?如何防止? 3、何谓沉降?沉降可分为哪几类?何谓重力沉降速度? 4、在列管式换热器中,用饱和蒸汽加热空气,问: (1) 传热管的壁温接近于哪一种流体的温度? (2) 传热糸数K 接近于哪一种流体的对流传热膜糸数? (3) 那一种流体走管程?那一种流体走管外?为什么? 5、换热器的设计中为何常常采用逆流操作? 6、单效减压蒸发操作有何优点? 三:计算题(46分) 1、 如图所示,水在管内作稳定流动,设管路中所有直管管路的阻力糸数 为03.0=λ,现发现压力表上的读数为052mH ,若管径为100mm,求流体 的流量及阀的局部阻力糸数? 2、 在一 列管式换热器中,用冷却 将C 0100的热水冷却到C 050,热水

化工原理试题库(第五——第十)讲解

第5章蒸发 一、选择题 1.以下蒸发器属于自然循环型蒸发器的是()蒸发器。 A、强制循环型 B、升膜 C、浸没燃烧 D、外热式 2.与加压、常压蒸发器相比,采用真空蒸发可使蒸发器的传热面积(),温度差(),总传热系数()。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不确定 3.蒸发操作能持续进行的必要条件是( )。 A、热能的不断供应,冷凝水的及时排除。 B、热能的不断供应,生成蒸气的不断排除。 C、把二次蒸气通入下一效作为热源蒸气。 D、采用多效操作,通常使用2-3效。 4.蒸发操作通常采用( )加热。 A、电加热法 B、烟道气加热 C、直接水蒸气加热 D、间接饱和水蒸气加热 5.以下哪一条不是减压蒸发的优点( )。 A、可以利用低压蒸气或废汽作为加热剂 B、可用以浓缩不耐高温的溶液 C、可减少蒸发器的热损失 D、可以自动地使溶液流到下一效,不需泵输送 6.多效蒸发流程通常有三种方式,以下哪一种是错误的( )。 A、顺流 B、逆流 C、错流 D、平流 7.中央循环管式蒸发器中液体的流动称为( )。 A、自然循环 B、强制循环 C、自然沸腾 D、强制沸腾 8.蒸发操作中,二次蒸气的冷凝通常采用( )。 A、间壁式冷凝 B、混合式冷凝 C、蓄热式冷凝 D、自然冷凝 9.单效蒸发器计算中D/W 称为单位蒸汽消耗量,如原料液的沸点为393K,下列哪种情况D/W最大? ( )。 A、原料液在293K时加入蒸发器 B、原料液在390K时加入蒸发器 C、原料液在393K时加入蒸发器 D、原料液在395K时加入蒸发器 10.蒸发过程温度差损失之一是由于溶质存在,使溶液()所致。 A、沸点升高 B、沸点降低 C、蒸汽压升高 11.属于单程型的蒸发器是()。 A、中央循环管式蒸发器 B、外热式蒸发器 C、降膜蒸发器 D、悬筐式蒸发器 二、填空题 1.蒸发操作所用的设备称为________。 2.蒸发操作中,加热溶液用的蒸汽称为________,蒸发出的蒸汽称为________。 3.按二次蒸汽是否被利用,蒸发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按操作压强大小,蒸发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按蒸发方式不同,蒸发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 4.蒸发过程中,溶剂的气化速率由________速率控制。 5.蒸发溶液时的温度差损失在数值上恰等于________的值。 6.蒸发操作时,引起温度差损失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7.杜林规则说明溶液的沸点与同压强下标准溶液的沸点间呈________关系。 8.20%NaOH水溶液在101.33kPa时因溶液蒸汽压下降而引起的温度差损失为________。 9.单效蒸发的计算利用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种关系。 10.当稀释热可以忽略时,溶液的焓可以由________计算。 11.单位蒸汽消耗量是指________,它时衡量________的指标。

纺织材料学试题库--计算题

绍兴中专染整专业《纺织材料学》试题库 ——计算题模块 1、某种纤维的线密度为1.45dtex,如用公制支数和特数表示,各为多少? 解:N dtex ÷N t =10 ? N t = N dtex ÷10 =1.45÷10=0.145 (特) N t ×N m =1000 ? N m = 1000÷N t =1000÷0.145=6896.55(公支) 2、一批粘胶重2000kg,取100g试样烘干后称得其干重为89.29g,求该批粘胶的实际回潮率和公定重量。 解:W 实= 29 . 89 29 . 89 100- =12% G 公=G 实 ? 实 公 W W + + 100 100 =2000? 12 100 13 100 + + =2017.86(kg) 3、计算70/30涤/粘混纺纱在公定回潮率时的混纺比。 解:涤/粘混纺纱混纺比=70?(1+0.004):30?(1+0.13) = 70.28:33.9 =67.5:32.5 4、有一批棉纱,在相对湿度为80%,温度300C时,称得其实际重量为100吨,测得其回潮率为15%。试计算这批棉纱的标准重量和它的含水率(公定回潮为8.5%)。 解:G 公=G 实 ? 实 公 W W + + 100 100 =100? 15 100 5.8 100 + + =94.35

W 含= W W + 100 100 = 5.8 100 5.8 100 + ?=7.83% 5、一批粘胶重1000kg,取50g试样烘干后称得其干重为44 .5g,求该批粘胶的回潮率和公定重量。(已知粘胶的公定回潮率为13.0%) 解:W= 5. 445. 44 50- =12.36% G 公=G 实 ? 实 公 W W + + 100 100 =1000? 36 . 12 100 13 100 + + =1005.7kg 6、计算50/50腈纶/粘胶混纺纱的公定回潮率为多少。(已知腈纶的公定回潮率为2 .0%) 解:W= 10013 50 2 50? + ? =7.5% 7、计算70/30涤/棉混纺纱的公定回潮率及公定回潮率下的混纺百分比(已知涤纶的公定回潮率为0.4%,棉的公定回潮率为8.5%)。 解:W 公 =(0.7?0.4%+0.3?8.5%)?100% =2.83% 方法一:公定回潮率下涤纶的百分比=0.7?(1+0.4%)/(1+2.83%) =68.35% 公定回潮率下棉的百分比=100%-68.35% =31.65% 方法二:涤/棉混纺纱的混纺百分比=70?(1+0.004):30?(1+0.085) =68.35:31.65 9、将锦纶长丝绞成每周长为1.125米,共100圈的丝绞,称重后求得丝绞的平均重量为1.02克,烘干后平均重量为0.97克,求该批锦纶长丝的线密度。(公

教育统计学试题库

教育统计学 一、选择题 1、当一组数据用中位数来反映集中趋势时,这组数据最好用哪种统计量来表示离散程度?( B ) A. 全距( 差异量) B. 四分位距(差异量) C. 方差(差异量) D. 标准差(差异量) 2、总体不呈正态分布,从该总体中随机抽取容量为1000 的一切可能样本的平均数的分布接近于:( D ) A. 二项分布 B.F 分布 C. t 分布 D. 正态分布 3、检验某个频数分布是否服从正态分布时需采用:( C ) A. Z检验 B. t 检验 C. X 2检验 D. F 检验 4、对两组平均数进行差异的显著性检验时,在下面哪种情况下不需要进行方差齐性检验?( B ) A. 两个独立样本的容量相等且小于30; B. 两个独立样本的容量相等且大于30; C. 两个独立样本的容量不等,n1小于30, n2大于30; D. 两个独立样本的容量不等,n1大于30, n2小于30。 5、下列说法中哪一个是正确的?( C ) A. 若r1=0.40 , r2=0.20,那么r1 就是r2 的2 倍;

B. 如果r=0.80 ,那么就表明两个变量之间的关联程度达到80%; C. 相关系数不可能是2; D. 相关系数不可能是-1 。 6、当两列变量均为二分变量时,应计算哪一种相关?( B ) A. 积差相关(两个连续型变量) B. ?相关 C. 点二列相关(一个是连续型变量,另一个是真正的二分名义变量) D. 二列相关(两个连续型变量,其中之一被人为地划分成二分变量。) 7、对多组平均数的差异进行显著性检验时需计算:( A ) A.F值 B. t 值 C. x 2 值 D.Z 值 8、比较不同单位资料的差异程度,可以采用何种差异量?( A ) A. 差异系数 B. 方差 C. 全距 D. 标准差 二、名词解释 1. 分层抽样:按与研究内容有关的因素或指标先将总体划分成几个部分,然后从各部分(即各层)中进行单纯随机抽样或机械抽样,这种抽样方法称为分层抽样。 2. 描述统计:对已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概括,显现其分布特征的统计方法称为描述统计。 3. 集中量:集中量是代表一组数据典型水平或集中趋势的量。它能反映频数分

《化工原理II》计算试题

《化工原理II》计算试题 石油大学(北京)化工学院(第二部分)题库 2,计算题 1,(15分)在直径1.2m的Mellepak 250Y规整填料吸收塔中,空气混合物中的SO2用清水吸收吸收塔的总操作压力为101.3kpa,温度为20℃,混合气体进入塔内的流量为1000 m3/h,SO2的摩尔分数为0.09,SO2的回收率要求不低于98%,采用气相kya = 0.0524 kmol/(m·s)的总体积传质系统系统的相平衡方程为:ye=3.3x试着找出: (1)推导出计算传质单元数的公式; L?敏。m?成立,哪一个?是溶质的吸收率,m是相平衡常数;(2)测试证书:V(3)最小溶剂剂量,千克摩尔/小时; (4)如果实际溶剂量是最小溶剂量的1.2倍,计算塔水中SO2浓度(摩尔分数);(5)计算完成分离任务所需的传质单元数量、传质单元高度和填料高度 2,(15分)一种吸收煤气中苯的吸油塔。已知煤气的流速为2240(NM3/hr),进入塔的气体中苯含量为4%,离开塔的气体中苯含量为0.8%(以上均为体积分数)。进入塔内的油不含苯。取L=1.4 Lmin。已知体系的相平衡关系为Y * = 0.126 x。试着找出:(1)溶质吸收率? (2)Lmin和L (kmol/h) (3)求柱组成Xb(kmol苯/kmol油)(4)求吸收过程的对数平均驱动力?Ym (5)解决非政府组织问题;用分析法; (6)以增加塔内的液体喷射量使用部分循环流量,在保证原始吸收率

的条件下,最大循环量L’是多少,并画出无部分循环和部分循环两种情况下的操作线。 3,(20分)在一个逆流操作的低浓度气体填料吸收塔中,纯矿物油被用来吸收混合气体中的溶质。已知在操作条件下,进口混合气体中的溶质含量为0.015(摩尔分数),吸收率为85%,平衡关系Y*=0.5X努力找出:出口矿物油中溶质的最大浓度为 (1)最小液气比; (2)当吸收剂用量为最小溶剂用量的3倍时,NOG是用解析法计算的。(3)找到吸收过程的总对数平均传质驱动力?Ym。(4)当总气体传质单元的高度为1m时,计算填料层的高度; ?1? (5)为了增加塔内液体的喷淋量,采用塔外液体部分循环流动。在保证原吸收速率的条件下,假设气相流速为,最大循环量L’是多少,并画出无部分循环和部分循环两种情况下的操作线 4。在吸收塔中,某种气体混合物与清水逆流吸收。塔中的气相组成为0.05(摩尔分数,下同)。在该操作条件下,系统的平衡关系为y*=2x,操作液气比为1.25(L/V)min,塔内气相组成为0.01,吸收过程为气膜控制,Kya∝V0.7(V为气相摩尔分数) 试算:(1)液相出口组成xb,NOG传质任务所需; (2)如果初始气液组成、流速和操作条件保持不变,当原始塔与另一个相同的塔串联和逆流操作时,离开塔的气体的最终组成是什么(3)如果初始汽液组成、流速和操作条件不变,原塔和另一个相同的塔平

化工原理考研试题库

化工原理试题库 试题一 一:填空题(18分) 1、 某设备上,真空度的读数为80mmHg ,其绝压=________02mH =__________Pa. 该地区的大气压为 720mmHg 。 2、 常温下水的密度为1000 3m Kg ,粘度为1cp ,在mm d 100=内的管内以s m 3 速度流动,其流动类 型为 ______________。 3、 流体在管内作湍流流动时,从中心到壁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4、 气体的粘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_,水的粘度随温度的升高_______。 5、 水在管路中流动时,常用流速范围为_______________s m ,低压气体在管路中流动时,常用流速范围 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s m 。 6、 离心泵与往复泵的启动与调节的不同之处是:离心泵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往复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非均相物糸中,处于____________状态的物质,称为分散物质,处于 __________状态的物质,称为分散介质。 8、 间竭过滤操作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传热的基本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工业上的换热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α称为_______________,其物理意义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高管内α值的有效方法____________. 提高管外α值的有效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蒸汽冷凝有二种方式,即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其中, 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传热效果好。 二:问答题(36分) 1、 一定量的流体在圆形直管内作层流流动,若将其管径增加一倍,问能量损 失变为原来的多少倍? 2、 何谓气缚现象?如何防止? 3、何谓沉降?沉降可分为哪几类?何谓重力沉降速度? 4、在列管式换热器中,用饱和蒸汽加热空气,问: (1) 传热管的壁温接近于哪一种流体的温度? (2) 传热糸数K 接近于哪一种流体的对流传热膜糸数? (3) 那一种流体走管程?那一种流体走管外?为什么? 5、换热器的设计中为何常常采用逆流操作? 6、单效减压蒸发操作有何优点? 三:计算题(46分) 1、 如图所示,水在管内作稳定流动,设管路中所有直管管路的阻力糸数为03.0=λ,现发现压力表上 的读数为052mH ,若管径为100mm,求流体的流量及阀的局部阻力糸数? 2、 在一 列管式换热器中,用冷却将C 0100的热水冷却到C 0 50,热水流量为h m 360,冷却水在管 内 流动,温度从C 020升到C 0 45。已 知传热糸数K 为C m w .20002, 换热管为mm 5.225?φ的钢管,长 为3m.。求冷却水量和换热管数 (逆流)。

纺织材料学试题库_计算题

中专染整专业《纺织材料学》试题库 ——计算题模块 1、某种纤维的线密度为1.45dtex,如用公制支数和特数表示,各为多少? 解:N dtex ÷N t =10 ? N t = N dtex ÷10 =1.45÷10=0.145 (特) N t ×N m =1000 ? N m = 1000÷N t =1000÷0.145=6896.55(公支) 2、一批粘胶重2000kg,取100g试样烘干后称得其干重为89.29g,求该批粘胶的实际回潮率和公定重量。 解:W 实= 29 . 89 29 . 89 100- =12% G 公=G 实 ? 实 公 W W + + 100 100 =2000? 12 100 13 100 + + =2017.86(kg) 3、计算70/30涤/粘混纺纱在公定回潮率时的混纺比。 解:涤/粘混纺纱混纺比=70?(1+0.004):30?(1+0.13) = 70.28:33.9 =67.5:32.5 4、有一批棉纱,在相对湿度为80%,温度300C时,称得其实际重量为100吨,测得其回潮率为15%。试计算这批棉纱的标准重量和它的含水率(公定回潮为8.5%)。 解:G 公=G 实 ? 实 公 W W + + 100 100 =100? 15 100 5.8 100 + + =94.35

W 含= W W + 100 100 = 5.8 100 5.8 100 + ?=7.83% 5、一批粘胶重1000kg,取50g试样烘干后称得其干重为44 .5g,求该批粘胶的回潮率和公定重量。(已知粘胶的公定回潮率为13.0%) 解:W= 5. 445. 44 50- =12.36% G 公=G 实 ? 实 公 W W + + 100 100 =1000? 36 . 12 100 13 100 + + =1005.7kg 6、计算50/50腈纶/粘胶混纺纱的公定回潮率为多少。(已知腈纶的公定回潮率为2 .0%) 解:W= 10013 50 2 50? + ? =7.5% 7、计算70/30涤/棉混纺纱的公定回潮率及公定回潮率下的混纺百分比(已知涤纶的公定回潮率为0.4%,棉的公定回潮率为8.5%)。 解:W 公 =(0.7?0.4%+0.3?8.5%)?100% =2.83% 方法一:公定回潮率下涤纶的百分比=0.7?(1+0.4%)/(1+2.83%) =68.35% 公定回潮率下棉的百分比=100%-68.35% =31.65% 方法二:涤/棉混纺纱的混纺百分比=70?(1+0.004):30?(1+0.085) =68.35:31.65 9、将锦纶长丝绞成每周长为1.125米,共100圈的丝绞,称重后求得丝绞的平均重量为1.02克,烘干后平均重量为0.97克,求该批锦纶长丝的线密度。(公

东华大学历年 纺织材料学 名词解释及 计算题及答案

纤维: 通常是指长宽比在103倍以上、粗细为几微米到上百微米的柔软细长体。 化学纤维: 是指用天然的或合成的高聚物为原料,经过化学和机械方法加工制造出来的纤维。 再生纤维:以天然聚合物为原料,经过化学和机械方法制成的,化学组成与原高聚物基本相同的化学纤维。 合成纤维:以石油、煤、天然气及一些农副产品等低分子作为原料制成的单体后,经人工合成获得的聚合物纺制成的化学纤维。 差别化纤维: 通常是指在原来纤维组成的基础上进行物理或化学改性处理,使性状上获得一定程度改善的纤维。 工艺纤维:单纤维很短,不能采用单纤维纺纱,而是以许多植物单细胞藉胶质粘合集束而成的束纤维作为纺纱用纤维,称为工艺纤维。 异形纤维:是指经一定几何形状(非圆形)喷丝孔纺制的具有特殊截面形状的化学纤维。 复合纤维: 由两种及两种以上聚合物,或具有不同性质的同一聚合物,经复合纺丝法纺制成的化学纤维。分并列型、皮芯型和海岛芯等。 特种纤维:是指具有特殊的物理化学结构、功能或用途的化学纤维,其某些技术指标显著高于常规纤维。 超细纤维: 单丝细度<0.9dtex的纤维称为超细纤维

高收缩纤维:是指纤维在热或热湿作用下的长度有规律弯曲收缩或复合收缩的纤维 吸水吸湿纤维:是指具有吸收水分并将水分向临近纤维输送能力的纤维 功能纤维:是满足某种特殊要求和用途的纤维,即纤维具有某特定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棉纤维成熟度degree of maturity: 即纤维胞壁的增厚的程度。成熟系数:指棉纤维中断截面恢复成圆形后相应于双层壁厚与外径之比的标定值 手扯长度:用手扯法整理出一端平齐、纤维平整、没有丝和杂质的小棉束,放在黑绒板上量取的纤维束长度。 熔体纺丝:将高聚物加热至熔点以上的适当温度以制备熔体,熔体经螺杆挤压机由计量泵压出喷丝孔,使成细流状射入空气中,经冷凝而成为细条。 湿法纺丝:将纺丝溶液从喷丝孔中压出、在液体凝固剂中固化成丝。 干法纺丝:将纺丝液从喷丝孔中压出,在热空气中使溶剂挥发固化成丝。 同质毛:在整个毛被上的各个毛丛,都由一种粗细类型的毛纤维所组成。毛丛内部的纤维粗细、长短和弯曲基本一致。品质较好。 异质毛:在整个毛被的各个毛丛,由两种以上不同类型的羊

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统计学试题及答案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 1.在对工业企业的生产设备进行普查时,调查对象是 A 所有工业企业 B 每一个工业企业 C 工业企业的所有生产设备 D 工业企业的每台生产设备 2.一组数据的均值为20, 离散系数为, 则该组数据的标准差为 A 50 B 8 C D 4 3.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500以上”。又知其邻组的组中值为48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 A 520 B 510 C 530 D 540 4.已知一个数列的各环比增长速度依次为5%、7%、9%,则最后一期的定基增长速度为 A.5%×7%×9% B. 105%×107%×109% C.(105%×107%×109%)-1 D. 5.某地区今年同去年相比,用同样多的人民币可多购买5%的商品,则物价增(减)变化的百分比为 A. –5% B. –% C. –% D. % 6.对不同年份的产品成本配合的直线方程为 , 回归系数b= -表示 A. 时间每增加一个单位,产品成本平均增加个单位 B. 时间每增加一个单位,产品成本平均下降个单位 C. 产品成本每变动一个单位,平均需要年时间

7.某乡播种早稻5000亩,其中20%使用改良品种,亩产为600 公斤,其余亩产为500 公斤,则该乡全部早稻亩产为 A. 520公斤 B. 530公斤 C. 540公斤 D. 550公斤 8.甲乙两个车间工人日加工零件数的均值和标准差如下: 甲车间: =70件, =件乙车间: =90件, =件 哪个车间日加工零件的离散程度较大: A甲车间 B. 乙车间 C.两个车间相同 D. 无法作比较 9. 根据各年的环比增长速度计算年平均增长速度的方法是 A 用各年的环比增长速度连乘然后开方 B 用各年的环比增长速度连加然后除以年数 C 先计算年平均发展速度然后减“1” D 以上三种方法都是错误的 10. 如果相关系数r=0,则表明两个变量之间 A. 相关程度很低 B.不存在任何相关关系 C. 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 D.存在非线性相关关系 二. 多选题 (每题2分,共14分) 1. 下列数据中属于时点数的有 A. 流动资金平均余额20万元 B. 储蓄存款余额500万元 C. 商品销售额80万元 D. 固定资产300万元 E. 企业职工人数2000人 2. 在数据的集中趋势的测量值中,不受极端数值影响的测度值是

近十年东华大学-纺织材料学-试题及-答案

近十年东华大学纺织材 料学试题及答案 2000年一、名词解释(30分) 1、准结晶结构 腈纶在内部大分子结构上很特别,成不规则的螺旋形构象,且没有严格的结晶区,属准结晶结构。 2、玻璃化温度 非晶态高聚物大分子链段开始运动的最低温度或由玻璃态向高弹态转变的温度。 3、纤维的流变性质:纤维在外力作用下,应力应变随时间而变化的性质 4、复合纤维- 由两种及两种以上聚合物,或具有不同性质的同一聚合物,经复合纺丝法纺制成的化学纤维。分并列型、皮芯型和海岛芯等。 5、极限氧系数:

纤维点燃后,在氧、氮大气里维持燃烧所需要的最低含氧量体积百分数。 6、交织物:用两种不同品种纤维的纱线或长丝交织而成的织物。 7、多重加工变形丝 具有复合变形工序形成的外观特征,将其分解后可看到复合变形前两种纱线的外观特征。 8、织物的舒适性 狭义:在环境-服装-人体系列中,通过服装织物的热湿传递作用经常保持人体舒适满意的热湿传递性能。 广义:除了一些物理因素外(织物的隔热性、透气性、透湿性及表面性能)还包括心理与生理因素。 9、织物的悬垂性和悬垂系数 悬垂性:织物因自重下垂的程度及形态称为悬垂性。 悬垂系数:悬垂系数小,织物较为柔软;反之,织物较为刚硬。

10、捻系数 表示纱线加捻程度的指标之一,可用来比较同品种不同粗细纱线的加捻程度。捻系数与纱线的捻回角及体积重量成函数关系。特数制捻系数at=Tt Nt;Tt特数制捻度(捻回数/10cm),Nt特(tex) 公制捻系数at=Tm/Nm;Tm公制捻度(捻回数/m),Nm公制支数(公支),捻系数越大,加捻程度越高。 二、问答和计算题 1、(10分)甲、乙两种纤维的拉伸曲线如下图所示。试比较这两种纤维的断裂强力,断裂伸长,初始模量、断裂功的大小。如果将这两种纤维混纺,试预估其混纺纱与混纺比的关系曲线。 2、(20分)试比较蚕丝和羊毛纤维的结构和性能以及它们的新产品开发取向。注:结构:包括单基、大分子链形态、分子间力、形态结构等;性能:包括断裂强力、

化工原理计算题

第一章 流体流动 【例1-1】 已知硫酸与水的密度分别为1830kg/m 3与998kg/m 3,试求含硫酸为60%(质量)的硫酸水溶液的密度为若干。 解:根据式1-4 998 4.01830 6.01+=m ρ =(3.28+4.01)10-4=7.29×10-4 ρm =1372kg/m 3 【例1-2】 已知干空气的组成为:O 221%、N 278%和Ar1%(均为体积%),试求干空气在压力为9.81×104Pa 及温度为100℃时的密度。 解:首先将摄氏度换算成开尔文 100℃=273+100=373K 再求干空气的平均摩尔质量 M m =32×0.21+28×0.78+39.9×0.01 =28.96kg/m 3 根据式1-3a 气体的平均密度为: 3kg/m 916.0373 314.896.281081.9=???=m ρ 【例1-3 】 本题附图所示的开口容器内盛有油和水。油层高度h 1=0.7m 、密度ρ1=800kg/m 3,水层高度h 2=0.6m 、密度ρ2=1000kg/m 3。 (1)判断下列两关系是否成立,即 p A =p'A p B =p'B (2)计算水在玻璃管内的高度h 。 解:(1)判断题给两关系式是否成立 p A =p'A 的关系成立。因A 与A '两点在静止的连通着的同一流体内,并在同一水平面上。所以截面A-A'称为等压面。 p B =p'B 的关系不能成立。因B 及B '两点虽在静止流体的同一水平面上,但不是连通着的同一种流体,即截面B-B '不是等压面。 (2)计算玻璃管内水的高度h 由上面讨论知,p A =p'A ,而p A =p'A 都可以用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式计算,即 p A =p a +ρ1gh 1+ρ2gh 2 p A '=p a +ρ2gh 于是 p a +ρ1gh 1+ρ2gh 2=p a +ρ2gh 简化上式并将已知值代入,得 800×0.7+1000×0.6=1000h 解得 h =1.16m 【例1-4】 如本题附图所示,在异径水平管段两截面(1-1'、2-2’)连一倒置

(完整版)化工原理试题和答案-题库1.doc

一、二章复习题 第一章 一、填空题 1.一个生产工艺是由若干个单元操作和化工单元构成的。 2.各单元操作的操作原理及设备计算都是以物理衡算;能量衡算;平衡关系;过程速率四个概念为依据的。 3.常见的单位制有程单位制;国际单绝对单位制;工位制 (SI 制)。 4.由于在计量各个物理量时采用了不同的基本物理量、基本单位,因而产生了不同的单位制。5.一个过程在一定条件下能否进行,以及进行到什么程度,只有通过平衡关系来判断。6.单位时间内过程的变化率称为过程速率。 二、问答题 7.什么是单元操作?主要包括哪些基本操作? 8.提高过程速率的途径是什么? 第二章流体力学及流体输送机械 流体力学 一、填空题 1.单位体积流体的质量称为密度,它与比容互为倒数。 2.流体垂直作用于单位面积上的力,称为流体的压强。 3.单位时间内流经管道任一截面的流体量称为流量,其表示方法有质量流量和体积流量两种。 4.当管中流体形成稳定流动时,管中必定充满流体,即流体必定是连续流动的。 5.产生流体阻力的根本原因是内摩擦力;而流体的运动状态是产生流体阻力的第二位原因。另外,管壁粗糙度和管子的长度、直径均对流体阻力的大小有影响。 6.流体在管道中的流动状态可分为层流和湍流两种类型,二者在内部质点运动方式上的区别 是湍流的质点有脉动而层流没有。 7.判断液体内处于同一水平面上的各点压强是否相等的依据是静止的、连通的、连接的是同 一种液体。 8.流体若由低压头处流向高压头处时,所加入外加功的作用是:分别或同时提高流体的位压 头;动压头;静压头以及弥补损失能量。 9.在测量流体的流量时,随流量的增加孔板流量计两侧的压差将增大,若改用转子流量计,随流量增加转子两侧压差值不变。 二、选择题

东华大学纺织材料学 模拟计算题及答案

计算题参考答案(1) 1. 公制支数为5500的棉纤维,合多少分特?直径为多少?(已知棉纤维密度:1.54g/cm 3 ) 10000dt m N N = ;N dt =10000/5500≈1.82(dtex ) d ≈ 12.26 d ≈ =(μm ) 2. 1.5旦的丙纶与2旦的涤纶哪个粗?为什么?(已知纤维密度:涤纶为1.38g/cm 3、丙纶为0.91g/cm 3) 1.1>1 d d = = ≈丙涤 ;故丙纶粗。 3. 一批腈纶重1000kg ,取50g 试样烘干后称得其干重为49.2g ,求该批腈纶的回潮率和公定重量。(腈纶的公定回潮率为2.0%) 回潮率:0 5049.2100%100% 1.6% 49.2 G G W G --=?= ?= 公定重量:049.2(1)1000(1 2.0%)1003.68() 50 k k G G W kg =?+=? ?+= 4. 计算55/45棉/涤混纺纤维的公定回潮率。 1 0.5511.10.450.4 6.29(%) n k i i i W b W == =?+?=∑ 计算题参考答案(2) 5. 今在标准温湿度条件下进行纤维强伸度测定,测试条件与结

果如下:公制支数为5800的棉纤维单强为4.5gf ,断裂伸长为1.2mm ,夹持距离为10mm ;2旦51mm 的涤纶纤维单强为9.6gf ,断裂伸长为6.2mm ,夹持距离为20mm 。 问:这两种纤维的相对强度(cN/dtex )、断裂伸长率(%)和断裂应力(N/mm 2 )各为多少?(其中棉纤维的γ=1.54g/cm 3,涤纶纤维的γ=1.38g/cm3) (1)棉纤维 1kgf =9.8 N =980 cN ; 4.5gf =4.5/1000×980=4.41 cN ; N dt =10000/N m =10000/5800=1.72 dtex ; P dt =P b /N dt =4.41/1.72=2.56 cN /dtex ; 1.2100%100%12% 10 b b l l l ε-= ?= ?=; d = 2 6 2 2 10 1000000 111.96()0.000112() 4 5800 1.54 m d A m m m N πμγ == = ==?; σb =P b /A =0.0441/0.000112=393.75 N /mm 2; (2)涤纶纤维 9.6 gf =9.6×980/1000=9.41 cN ; N dt =10/9×N D =10/9×2=2.22 dtex ; P dt =P b /N dt =9.41/2.22=4.24 cN /dtex ; 6.2100%100%31% 20 b b l l l ε-= ?= ?=;

化工原理计算试题

离心泵的计算 1计算题j01b10029 如图所示, 水通过倾斜变径管段(A-B), D A=100mm,D B =240mm,水流量为2m3/min,在截面A与B处接一U形水银压差计,其读数R=20mm,A、B两点间的垂直距离为h=0.3m试求:(1) 试求A、B两点的压差等于多少Pa?(2)A、B管段阻力损失为多少mmHg?(3)若管路水平放置,而流量不变,U形水银压差计读数及A、B两点压差有何变化? 计算题j01b10029 (题分:20) (1) u A=(2/60)/[(π/4)×(0.10)2]=4.244 m/s, u B=4.244×(1/2.4)2=0.7368 m/s p A/ρ+u A2/2= gh+p B/ρ+u B2/2+∑h f ∵p A/ρ-(gh+p B/ρ)=(ρi-ρ)gR/ρ ∴p A-p B=(ρi-ρ)gR+ρgh =(13.6-1)×103×9.81×0.020+103×9.81×0.3 =5415 Pa (2) ∑h f=(p A/ρ-gh-p B/ρ)+u A2/2-u B2/2 =(ρi-ρ)gR/ρ+u A2/2-u B2/2 =(13.6-1)×9.81×0.020+(4.244)2/2-(0.7368)2/2 =11.2 J/kg 即?p f=ρ∑h f=103×11.2=11.2×103 Pa 换成mmHg: ∑H f=?p f/(ρHg?g)= 11.2×103/(13.6×103×9.81) =0.0839 mHg=83.9 mmHg (3) p A/ρ+u A2/2=p B/ρ+u B2/2+∑h f ∵u A、u B、∑h f均不变,故(ρi-ρ)gR’/ρ之值不变 即R’不变,R’=R=20 mm 水平放置时p A-p B = (13.6-1)?103?9.81?0.020 =2472Pa比倾斜放置时的压差值小。 2计算题j02b20067 (20分) 如图所示的输水系统,输水量为36m3/h,输水管均为φ80×2mm的钢管,已知水泵吸入管路的阻力损失为0.2m水柱,压出管路的阻力损失为0.5m水柱,压出管路上压力表的读数为2.5Kgf/cm2。试求: (1) 水泵的升扬高度; (2) 若水泵的效率η=70%,水泵的轴功率(KW); (3) 水泵吸入管路上真空表的读数(mmHg 柱)。 注:当地大气压为750mmHg 柱。 0.2 4.8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