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运输与物流的关系

运输与物流的关系

运输与物流的关系

运输与物流的关系

运输与物流的关系

物流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和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1.运输与物流的联系

(1)运输是物流系统的基础功能之一。物流系统是通过运输来完成对客户所需的原材料、半成品和制成品的地理定位的。

(2)运输合理化是物流系统合理化的关键。

2.物流与运输的区别

(1)物流是超出运输范畴的系统化管理。

(2)物流不同于运输只注重实物的流动,它还同时关注着信息流和增值流的同步联动。信息流不仅通过电子或纸质媒介反映产品的运送、收取,更重要的是反映市场做出的物流质量的评价。增值流是指物流所创造的形态效用(通过生产、制造或组装过程实现商品的增值)、地点效用(原材料、半成品或成品从供方到需方的位置转移)和时间效用(商品或服务在客户需要的时间准确地送到)。

(3)物流的出发点是以生产和流通企业的利益为中心,运输只是物流管理控制的必要环节,处于从属地位。有物流必然有运输,而再完善的运输也远不是物流。

(4)物流的管理观念比运输更先进。现代物流对用户追求高质量无极限的服务,即在服务过程中,凡是用户不满意的地方都进行改进完善,凡是用户嫌麻烦的事情都尽量去做,一切以满足用户的需要为服务目标,主动开展物流市场

国际物流运输

单选 中国人自己设计,自己施工的第一条铁路是京张 稳定大,中量货流,争取容量货流在很大程度上取决 _搬运_工作。 中国自己修筑的第一条公路是 1906 年。 世界上最早使用管道运输的国家是中国。 中国民航开通国际航线是 1974 年。 在国际贸易中价格条件下,CIF价包括商品的价格保险费及运输费 国际物流不包括国际贸易中的无形贸易 保税库的最大意义在于鼓励转口贸易 国际物流必须实行标准化否则不能运行。 国际物流选择运输方式的首要因素是运输成本 国家之间的相互贸易最终最需要通过国际物流实现。 现代物流最常用的技术手段是EDI与GPS广泛应用 核对工作的主要目的是核对数量和检查质量 租船要用于承运低值泡货的货物。 海运货运定期班轮主要装运散杂货货物。 船务代理按规定的收费标准向委托人收取船舶和货物的代理费。 无船承运人与货运代理的不同在于开立提单 集装箱货物运输单证起点是装箱单 海运提单的财务作用是向银行办理议付和结汇 海运单是不可转让海运提单 公路运输的主要优点不包括运输成本和劳务成本低 水路运输的主要缺点是受自然条件的限制,速度慢,连续性差 航空运输的主要缺点是费用高、能耗大 航空运输不适合运输的物品有大宗货物 管道运输的特点不包括占用大量土地 将一箱玫瑰(约合0.5体积吨)从广州运往北京、选用航空运输 将山西大同的一万吨煤炭运往北京,选择铁路运输方式比较合适。 将重庆的二吨红薯运往天津,选择水路运输方式比较合适 将5t钢铁从北京运往天津,选择公路运输方式比较合适 将俄罗斯安加尔斯克每日生产的100万桶石油运往中国大庆,选择管首运输队 航空运输与陆运或海运在单证流转方面的主要不同是托运单与货运单分离 国际铁路联运使用统一的国际联运单,依据“国际铁路货物联运规章” 对香港地区铁路进出口的货运统一由中外运深圳公司代理。 多式联运提单中运用最多的是指示提单 集装箱空箱的调运主要是由进出口不平衡 为了局部弥补来回航线货源不平衡,解决集装箱空箱调运,可以选择单程租赁 海运货物中转的原因是提高物流运作效率 在定期租船合同,船舶的经营管理由承租方负责。 只有一个发货人和一个收货人的整箱货由货主封箱,填写装箱单,并加海关铅封。 集装箱交接的“门到站”(Door/CFS)方式属于整箱货接收,拼箱货交付 多选 1、我国主要远洋航线有A、日本航线 C、美洲航线 D、欧洲航线 2、流运集装箱包箱费率有A、FAK C、FCS D、FCD 3、国际多式联运提单签发的条件是 B、在发货人仓库收到货物后 C、在集装箱货运站收货后 4、海运提单的主要应用种类有A、海运提单 B、指标提单 D、海运单 5、国际集装租赁的主要作用是 B、合理避税 C、减少空箱闲置 D、弥补往返航线箱不平衡 6、海运货物中转的原因有B、目的港水深不够 D、干支线结合减少成本 7、北美大陆桥的接运方式为A、港口与铁路结合 D、铁海分离 8、班轮运价由组成。A、等级运价 C、航线运价 D、附加费率 9、集装提单一般海运提单对承运人的主要区别是: B、承运人的责任期限和赔偿责任制 C、舱面货物选择权 10、国际货运事故索赔处理程序是B、申请检验 D、提交索赔单证 11、国际海运的主要单证包括A、设备交待接单 B、装箱单 C、站场收据 12、提单的主要内容为A、托运人与货物的状况 B、承运人与承运工具资料 13、集装箱整箱货流转过程包括 A、在发货地点装箱 B、将整箱货运至集装箱码头装船 C、运至目的港卸船 D、转运至内陆集装箱货运站掏箱 14、集装箱拼箱流转过程包括 A、发货人将货物运至集装箱货运站装箱 C、装船运至目的港卸船 D、运至内陆集装箱堆场掏箱 15、集装箱租船合同有A、金融租赁 B、实际使用租赁 C、单程租赁 16、海运中转的利润来源包括B、中转港装卸费用 C、海运费用 D文件单证制作费用 17、海运支线货物转运程序是A、转运货物的装卸和舱位安排B、货物运输状态跟踪 C、安排中转船启运和到港时间 D、单证及费用结算工作 18、国际物流系统是由商品的运输、储存、装卸搬运( ABCD )等子系统构成的 19、A、“大陆桥” B、商品包装 C、商品检验 D、国际货运代理 19、国际货物运输是国际物流系统的核心。国际货物运输具有 AB和时间性强等特点。 A、速度快 B、路线长 20、根据国际贸易惯例,商品检验时间与地点的规定可概括( ABC )等几种做法。 A、出口国检验 B、第三国检验 C、进口国检验 三、判断题: X--我国最早的一条输油管道于1952年辅设,从云南、昆明到印度边境。 O--中国有世界上最古老的人工运河京杭大运河。 O--单证是作为处理事故索赔的原始依据之一。 X--保税仓库,以放置产品为目的,放置期限为3年。 O--国际多式联运人是特殊的经纪人,它是发货与承运人的中介。 X--班轮的运费较高,但是方便于工作、快捷、准时。 O--远洋运输是国际贸易活动中最方便、最经济的运输方式。 X--在国际物流活动中,风险就是社会动荡、政治冲突、体制改变。 O--气候条件也会影响国际物流的环境。 X--国际物流管理人员掌握的知识是国际商务知识。 X--运输企业是一个消极的运价接受者,不具有决策权。 O--运输企业已不是一个消极的运价接受者,而是具有一定决策权的决策者。 O--海运中的班轮运输市场是较为典型的寡头垄断市场。 X--目前国家对运输业实行的优惠税率政策不利于稳定运输价格并促进运输及发展。 X--由中国人自己设计施工的第一条铁路是唐胥铁路。 O--国际物流的发展目标是高质量、高效率和高水平。 X--国际运输业的快速发展,促使运输工具不断更新,运输人员不断变更 O--国际运输管理的职能是预计设备能力,决定收费多少,跟踪货物流向。 X--远洋航运是国际货物运输的主要方式。其主要优点是能够运输数量巨大的货物 O--国际联运是国际物流的核心内容,因此国际物流必须有国际化信息系统的支持。 O--海运提单可以在物流的运输储存和配送过程中发挥物权作用。 X--多式联运是国际间的货物运输,因此香港与内地之间不存在国际多式。 O--国际多式联运人既不是发货人的代理和代表,也不是承运人的代理和代表,它是一个独立的法律实体。 X--国际多式联运人的责任权限于过失责任,非过失责任一概不负赔偿责。 O--国际多式联运人必须拥有运输工具,否则不能保障发货人的权益。 四、名词解释: 1、国际货物包装指在国际贸易中,为了保护商品,便利储运以及促进销售对商品实施的包装 2、国际铁路联运指使用一份统一的国际铁路联运票据,由跨国铁路承运人办理两国或两国以上铁路全程运输,并承担运输业责任的一中连贯运输方式 3、集装箱运输指将一定数量的单件货物装入特制的标准规格的集装箱内,以集装箱作为运送单位所进行的一种新型的现代化运输方式 4、进出口商品检验指确定进出口商品的品质、规格、重量、数量、包装、安全性能、卫生方面的指标以及装运技术和装运条件等项目实施检验和鉴定,以确认其是否与贸易合同、有关标准规定一致,是否符合进出口国有关法律和行政法规规定,简称 ‘商检’

【交通运输】物流运输管理

第三章第二节铁路货物运输的设备和设施 一、铁路运载工具 利用铁路把货物从一个地点运输到另一个地点,称为铁路货物运输。铁路与公路、水运、航空、管道等运输方式组成国家交通运输网。铁路运输与其他运输方式相比较,具有运量大,运送速度快,不受气候条件的影响,运输准时,使用方便等特点,铁路与其他陆上运输方式比较,还具有占地少、能耗低、事故少、污染少等优势。所以,铁路在国民经济中承担着大部分的客货运输任务,是我国交通运输网的骨干。 (一)铁路机车 铁路车辆本身没有动力装置,无论是客车还是货车,都必须把许多车辆连接在一起编成一列,由机车牵引才能运行。所以,机车是铁路车辆的基本动力。铁路上使用的机车按照机车原动力,可分为蒸汽机车、内燃机车和电力机车三种。从今后发展来看,最有发展前途的机车是电力机车。

(二)车辆及其标记 1、车辆 铁路车辆是运送旅客和货物的工具,它本身没有动力装置,需要把车辆连接在一起由机车牵引,才能在线路上运行 铁路车辆可分为客车和货车两大类。铁路货车的种类很多,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其分类: ⑴按照用途或车型划分 按照用途或车型可分为通用货车和专用货车两大类(见表4-1)。 ⑵按载重分 我国的货车可分为20吨以下,25—40吨,50吨,60吨,65吨,75吨,90吨等各种不同的车辆。为适应我国货物运量大的客观需要,有利于多装快运和降低货运成本,我国目前以制造60吨车为主。 ⑶按轴数分:

车辆分为四轴车,六轴车和多轴车等。我国铁路以四轴车为主。 表4-1 铁路货车的车种、用途与特点 车辆类型基本型号用途及特点 棚车P 棚车车体由端墙、侧墙、棚顶、地板、门窗等部分组成。主要装运怕日晒、雨淋、雪侵 的货物(粮食、日用品、贵重仪器设备等)。部分棚车还可运送人员和马匹。通用敞车敞车仅有端、侧墙和地板。主要装运煤炭、矿石、木材、钢材等,也可装运重量不大的货车 C 机械设备,苫盖篷布可装运怕雨淋的货物。 平车N 大部分平车只有一平底板。供装运特殊长大重型货物,因而也称作长大货物车。 冷藏车 B 车体装有隔热材料。车内设有冷却、加温等装置,具有制冷、

论公路运输建设与物流的关系

论公路运输建设与物流的关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的步伐不断加快,迫使我们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和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改革、优化、重组公路运输业,从根本上改变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传统运作模式,促进公路运输业与现代物流发展相结合,提高公路运输业的经济运行质量,使公路运输部门抢占发展现代物流的制高点。本文在现代物流和公路运输等相关理论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物流业的发展现状,探讨我国公路运输业发展现代物流存在问题及其制约因素,为我国公路运输业与现代物流协调发展提出有效对策。 关键词:公路运输现代物流现状分析协调性对策 一、我国物流业发展现状 (一)现代物流基本特征与发展趋势 现代物流是在计算机网络和信息技术的支撑下,应用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组织方式,将原本分离的商流、信息流和采购、运输、仓储、代理、配送等环节紧密联系起来,并形成完整供应链的物流,其精髓在于物流系统的整合。现代物流的特征主要体现在运输和信息两大领域,从运输的载体来看,现代物流业融合了多种运输方式,传统的物流方式割裂了各种运输方式的有效整合,而现代物流则将公路,铁路,水路,航空等多种运输方式按照科学、合理的流程进行搭配组织,为客户提供最便捷最安全最有效的的低成本高质量服务,有效利用社会资源。 从物流信息整合来看,现代物流以实现信息化、网络化、自动化为发展重点。现代物流的发展趋势现代物流作为一个朝阳产业,其发展趋势可以概括为以下五点:首先,物流系统化现代物流将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物流信息等功能要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作为一个系统来管理。在发展物流的过程中须重视物流的系统性,避免追求某一物流环节的优化而忽略了整个物流系统的最优。其次,物流基础设施的现代化与综合化基础设施是物流系统运行的基础物资条件,包括物流场站、仓库,公路,铁路,港口、机场等。物流基础设施的现代化与综合化是物流现代化的必备条件。所以发达国家一般都致力于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集装箱运输、装卸和托盘技术。最后,随着国与国间贸易的不断扩大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物流全球化成为现代物流的发展趋势。(二)我国物流在探索中前进

交通运输和物流之间的关系交通运输是物流的有机组成部分

1.交通运输和物流之间的关系?1交通运输是物流的有机组成部分2交通运输在物流系统中发挥着基础作用3现代化综合运输体系的形成是实现物流管理现代化的基础4物流服务必须考虑交通运输因素的影响。 2.交通运输的要素构成:1.载运工具,2.站场, 3.线路, 4.交通控制和管理系统, 5.设施管理系统, 6.信息管理系统 3.交通运输规划:是指经过调查分析,预测未来的交通需求,规划交通网络,并加以实施和修正的全过程。其目的在于协调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关系,在可能的资金、资源、条件下,对交通系统的建设、布局、营运等方面从整体上做出最好的安排,以适应社会政治及经济发展的需要。 4.起讫点调查:是指在某一起点到终点之间调查人和车的出行方向,以了解其发生和终止,获得车种,荷载各类、交通方向和交通量等资料,主要目的是为预测远景交通量提供依据,同时也为经济评价和道路设计提供参数。步骤:1资料准备2划线分区3OD调查的抽样率及抽样方法4人员训练5制定计划6典型实验7实地调查 5交通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车道某一断面的车辆数。交通量调查是交通量预测和经济评价的基础其目的是研究影响区内交通发展的现状,提供远景交通量预测所必需的资料。 6.四阶段法:四阶段法是目前进行交通需求预测时常用的方法,起源于美国东北部道路通道规划的研究工作。其核心思想是从微观出发,以定量分析为主,通过交通调查获得现状客货流量和流向,应用有关模型进行趋势外推,预测未来的客货流出行分布及其不同运输方式分担的比例,采用不同的配流方法对路段交通量进行分配预测,最后根据路段上的交通量分配值建立不同的目标函数,对道路的规划方案进行设计和选优,同时做出相应的建设序列安排。四阶段法将交通需求预测划分为交通量的产生、交通分布、交通方式划分和交通量分配四个阶段,在每个阶段中应用不同的模型进行预测,预测结果作为下一个阶段的输入数据,从而最终预测得到路段交通量。预测程序图见课本P60. 5.以G、D、MS、A分别表示交通产生、交通分布、交通方式划分和交通量分配,根据交通方式划分在预测过程中所处的阶段不同可以把各模型为分4类:1.与交通生成结合在一起:G+MS—D—A,在进行交通产生预测时,就考虑到交通方式,即按照不同的交通方式预测交通产生量。2.在交通生成和交通分布之间(出行端点模型):G—MS—D—A 表明交通产生量和交通方式暂时没有联系,而在计算交通分布之前要完成划分工作。3.与交通分布结合在一起(重力分布模型):G—D+MS—A。交通方式划分作为交通分布程序的一部分,即两者同时进行。4.在交通分布和交通量分配之间(出行交换模型):G—D —MS—A。这种模型是国外采用最多的,因为它可以把行程费用、服务水平、等作为交通方式划分的评价指标。它是一种以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的转换曲线。交通方式划分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的形式在P67 6.国际上通常把交通分配方法分为平衡模型和非平衡模型,关以Wardrop第一、第二原理为划分依据。Wardrop第一原理指出:网络上的交通以这样的一种方式分布,就是所有使用的路线都比没有使用的路线费用小。第二原理认为:车辆在网络上的分布,使得网络上所有车辆的总出行时间最小。。如果交通分配模型满足第一第二原理,则该模型为平衡模型。并且,满足第一原理的称为使用者优化平衡模型,满足第二原理的称为系统优化平衡模型。如果分配模型不使用wardrop原理,而是采用了模拟方法,则被称为非平衡模型。a、0—1分配法步骤:(1)计算网络中每个出发地O到每个目的地D的最短路径(2)将O、D间的OD交通量全部分配到相应的最短路径上。0—1法的优点是简单明了,缺点是不符合实际情况,在道路稀少的偏远地区的交通量分配中可以采用这种方法,城市道路不宜采用。b、多路径概率分配法步骤:(1)计算出行起点到网络各节点的最短行驶时间,并确定参加分配的合理路段(2)从与出行起点相连的各合理路段开始,顺向计算各合理路段终点的权以及各合理路段的线权(3)从与出行起点相连的各合理路段开始,逆向计算各路段的分配交通量。c、容量限制分配法:(1)把道路网表示为网络图,从“零流量”行程时间开始计算;(2)依次计算每个起点小区到达各终点小区通过路网中最短行程时间的路段;按0-1分配模型,将起讫点的交通模式加到路网上;(4)计算分配到各条线路的交通量在流量与行程时间的关系中,用分配给各路段的交通量计算修改路段行程时间;(6)用由(5)得出的修改路段行程时间,按0-1模型将原来起讫点的交通模式加到

国际运输与物流案例分析

第四章国际租船业务甲(租船人)、乙(船东)经协议达成程租船合同,合同规定利用A轮将7万吨小麦由B港运往C港。A轮到达C港时却发现在该港区的入口处有一座大桥,由于该轮的吊杆过高无法 通过该桥,进而无法进入该港卸货。最后,虽然借助驳船将小麦卸在C港,但双方对驳船费用的负担问题 产生争议。请问:你认为该由谁来承担这笔费用,为什么? 解析要点:学生应指出本案例主要涉及安全港问题。因为港口为租船合同中的列明港口,除非额外说明,一般由船东负责港口的安全,因此本案所产生的额外驳船费用应该由船东承担。 第五章国际航空运输 某进出口公司A依照贸易合同将货物分别交由B(海运公司)、C(空运公司)运往目的地,并分别取 得B、C于6月20日签发的凭指示B/L和MAWB。6月25日,在议付银行审理单证的同时,海运、空运 的所有货物在到达目的港后被进口商D设法提走,随后D以货物不符合同品质要求为由拒绝支付货款。A 得知消息后,以B、C擅自将货物交付他人,对自己造成损失为理由,向B、C提出索赔。请问A的索赔 理由是否成立?B、C是否应对由此给A造成的损失承担责任?解析要点:学生应该指出该案例反映了 海运提单与航空运单的不同之处。海运提单是提货凭证,因此海运公司在没有见到正本提单(案例中说明 银行在正在审理单证,说明单证在议付行处)情况下交付货物是不应该的,需要赔偿正本提单持有人因此 而遭受的损失。而航空运单则不同,不是提货凭证,因此空运公司根据运单上收货人的名字可以将货物直 接交付收货人。因此,只有货交收货人,空运公司就没有责任。 第六章国际陆运与多式联运 2005年,国内多家新闻媒体报道了来自美国慈善机构的捐赠物品被发现是“医疗垃圾”的事件。这些“捐赠垃圾” 包括心脏手术包、医用套服、医用手套、敷料、纱布、胶带、垃圾桶、导管及套件、缝合线、轮椅 等,其中绝大部分已过期。甚至有1998年就过期的医用管。部分医疗器械是重复使用的二手货,不少一次 性注射器裸放在集装箱内,注射器内物质不明,且已变质,试剂、消毒膏及液体均已外流。还有大量带有 污渍、霉点以及破损掉色的被褥服装,用过的手术服,用过的轮椅,均有修理痕迹,一些轮椅车胎也坏了。 该事件的发生,除应追究国外慈善机构的责任外,请结合集装箱运输的特点讨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运输服务提供商是否应对此事件承担一定责任。解析要点:学生应该指出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就是因为 集装箱运输的特点是以箱为单位进行作业,经海关铅封后,可以一票到底,中途转关无须开箱再次检验。 因此,在开箱之前大家无法得知集装箱内货物的真实情况。如果是托运人自行安排装箱,则承运人一般无 法得知集装箱内货物的具体情况,那么应该不承担上述垃圾货物的责任。但如果承运人负责装箱,而集装 箱单据上又注明是正常的医用物资,对明显不符合描述的变质货物、医用垃圾,承运人应该承担责任。 第八章国际仓储管理 Harley-Davidson公司是JIT理论的忠实信徒。在国内,它的部分零件在生产前4小时到达工厂。但在对 国际物流的管理中,公司却并没有使用JIT模式。来自亚洲、欧洲和澳大利亚的原材料、零部件在工厂形 成2~3周的库存。对此,公司领导阶层认为为了营造真正准时的生产环境,公司已经做了很多努力。但正 如专家指出的“一旦你开始增加运输距离,复杂性会使之很难做到准时供货”,面对每小时 5.6万美元的停产 成本,公司不能冒险相信数万公里之外的供应商和脆弱的国际运输网络。就象1997年,美国统一铁路公司 和南太平洋铁路公司合并后,洛杉矶港口集装箱数量激增,导致大量货物压港现象,公司的供应系统瘫痪。 请藉此讨论仓储系统在国际物流之中的重要意义。 -76 资料来源:改编自Robert J. Bowman(1998), “All that it’s cracked up to be?”, World Trade, July, 75解析要点:要求学生将仓储系统的目的和国际物流的特征结合在一起。指出仓储系统的主要目的是保障市

传统物流与现代物流的关系

前言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人类历史上曾经有过两个大量提供利润的领域。第一个是资源领域,第二个是人力领域。在前两个利润源潜力越来越小,利润开拓越来越困难情况下,物流领域的潜力被人们所重视,按时间序列排为“第三个利润源”。 21世纪的今天,世界各国之间的贸易已经是十分频繁,而贸易的方法已经发生了许多的改变。伴随着贸易方式的改变,以前传统的物流也发生了重大改变。由以前简单装载运输到现在的采购、运输、生产、销售等一系列的综合服务。由以前的单一运送,到现在全方面的服务。不管是所涉及的领域还是其起到的作用,都得到了很大的扩展。 一、物流概念的产生与定义 最早的物流概念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二十年代,当时是以Physical Distribution (实物配送)这一概念被作为企业经营的一个要素加以研究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陆军为合理有效地组织军用物资的供应、保管、运输和配送,对物流这一概念加以进一步发展,并开始用“Logistics Management”(现代物流管理)来指代物流。战后其理论和方法也被企业界和理论界认同,并得以广泛运用。

1、狭义的物流概念 物流的概念上有狭义的物流和广义的物流的区分。狭义的物流(Physical Distribution)主要侧重于商品移动的各项机能,即发生在商品流通领域中的在一定劳动组织条件下凭借载体从供应方向需求方的物资实体的定向移动。这种物流作为连接生产与消费的中介,只有存在商品交换时才会出现,直接受商品交换活动的影响和制约,具有一定的时间性。 2、广义的物流概念 随着物流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人们对物流内涵的认识不断深化,认为仅仅把物流的概念限定为商品在流通领域内的运动是不够的。因为物质资料不仅在流通过程要经过物理性移动才能进入消费,而且在生产过程中各种原材料、燃料、半成品零部件等,也必须经过空间位移及与此有关的一系列活动,生产过程才能得以顺利进行。因此,物流应当既包括流通领域,又包括生产领域。这种物流概念,称为广义的物流。 物流是指物质实体从供应者向需求者的物理性移动,它由一系列创造时间和空间价值的经济活动组成,包括运输、仓储、配送、包装、装卸、流通加工及信息处理等多项基本活动,是这些活动的统一。物流可分为企业物流和社会物流,物流具有系统性、复杂性、高成本性,是社会经济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物流的概念正在不断扩展。

交通运输在现代物流中的地位和作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608572629.html, 交通运输在现代物流中的地位和作用 作者:黄瑞科 来源:《科学大众》2019年第10期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化技术的广泛应用,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改变,同时也促进了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很多便利。物流行业要想实现长期、稳定发展,离不开交通运输。交通运输是物流行业正常运行的保障,在现代物流中有着不容忽视的地位,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科学安排和合理调控交通运输以适应现代物流的需求,正确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是文章探讨分析的重点。 关键词:交通运输;现代物流;地位和作用 现代物流是指实物从供应地到接收地及其相关信息有效流动的全过程,包含运输、仓储、卸装、加工、整理、配送、物流信息等多个环节的有机结合,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供应链,提供“一条龙”综合服务[1]。运输和仓储是最关键的环节,二者分别体现出时间和空间的效用。因此,通过合理的调配和组织运输,可实现配送的准时制,凸显出交通运输在现代物流中的地位和作用。 1; ; 交通运输是实现物流正常运转的有效保障 物流主要涉及生产和消费两个方面,生产物流是指原材料从采购到制成半成品直至成品最后入库的整个过程。只有提前准备好生产所需的一系列原材料或半成品,并通过运输的形式到达生产厂家才能正常开展生产,体现出交通运输在生产中的流动性以及确保生产的延续性。消费物流是指产品生产完工后从厂家发送到消费者或中間商的手中,这其中需要经历交通运输才能到达目的地。此外,还包括退换货物流,即废弃物物流,是指消费者收到不合格商品或损坏商品要求退货或更换以及商品返修的过程。因此,无论是生产还是消费都离不开物流,而物流的正常运转又离不开交通运输,只有通过运输途径,物品才能抵达生产厂家或消费者以及中间商手中。运输贯穿生产和消费全过程,由此充分体现出交通运输在物流中的重要作用。交通运输是实现物流正常运转的有效保障,而交通运输的途径和形式则包括空路、陆路、水路等几种线路,物流中转的据点包括码头、车站、配送中心等,当运输线路和物流据点相互融合,形成新的物流网来满足生产厂家和消费者的需求[2]。正是由于交通运输的存在,才产生了卸装、 存储、处理、配送等一系列物流活动,随着当前交通运输的不断发展,其功能更加完善,实物从起点至终点的整个运输过程可省去一些物流活动。 2; ; 完善高效的交通运输可削弱仓储功能 社会在不断进步,科学技术也在不断发展,今时不同往日,每一天都在发生着可知与不可知的变化。如今的生产厂家不再像过去那样进行大批量的生产,生产技术不断得到改进以及各

国际运输与物流案例分析

国际运输与物流案例分析

第四章国际租船业务甲(租船人)、乙(船东)经协议达成程租船合同,合同规定利用A轮将7万吨小麦由B港运往C港。A轮到达C港时却发现在该港区的入口处有一座大桥,由于该轮的吊杆过高无法通过该桥,进而无法进入该港卸货。最后,虽然借助驳船将小麦卸在C港,但双方对驳船费用的负担问题产生争议。请问:你认为该由谁来承担这笔费用,为什么? 解析要点:学生应指出本案例主要涉及安全港问题。因为港口为租船合同中的列明港口,除非额外说明,一般由船东负责港口的安全,因此本案所产生的额外驳船费用应该由船东承担。 第五章国际航空运输 某进出口公司A依照贸易合同将货物分别交由B(海运公司)、C(空运公司)运往目的地,并分别取得B、C于6月20日签发的凭指示B/L和MAWB。6月25日,在议付银行审理单证的同时,海运、空运的所有货物在到达目的港后被进口商D设法提走,随后D以货物不符合同品质要求为由拒绝支付货款。A 得知消息后,以B、C擅自将货物交付他人,对自己造成损失为理由,向B、C提出索赔。请问A的索赔理由是否成立?B、C是否应对由此给A造成的损失承担责任?解析要点:学生应该指出该案例反映了海运提单与航空运单的不同之处。海运提单是提货凭证,因此海运公司在没有见到正本提单(案例中说明银行在正在审理单证,说明单证在议付行处)情况下交付货物是不应该的,需要赔偿正本提单持有人因此而遭受的损失。而航空运单则不同,不是提货凭证,因此空运公司根据运单上收货人的名字可以将货物直接交付收货人。因此,只有货交收货人,空运公司就没有责任。 第六章国际陆运与多式联运 2005年,国内多家新闻媒体报道了来自美国慈善机构的捐赠物品被发现是“医疗垃圾”的事件。这些“捐赠垃圾” 包括心脏手术包、医用套服、医用手套、敷料、纱布、胶带、垃圾桶、导管及套件、缝合线、轮椅等,其中绝大部分已过期。甚至有1998年就过期的医用管。部分医疗器械是重复使用的二手货,不少一次性注射器裸放在集装箱内,注射器内物质不明,且已变质,试剂、消毒膏及液体均已外流。还有大量带有污渍、霉点以及破损掉色的被褥服装,用过的手术服,用过的轮椅,均有修理痕迹,一些轮椅车胎也坏了。该事件的发生,除应追究国外慈善机构的责任外,请结合集装箱运输的特点讨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运输服务提供商是否应对此事件承担一定责任。解析要点:学生应该指出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就是因为集装箱运输的特点是以箱为单位进行作业,经海关铅封后,可以一票到底,中途转关无须开箱再次检验。因此,在开箱之前大家无法得知集装箱内货物的真实情况。如果是托运人自行安排装箱,则承运人一般无法得知集装箱内货物的具体情况,那么应该不承担上述垃圾货物的责任。但如果承运人负责装箱,而集装箱单据上又注明是正常的医用物资,对明显不符合描述的变质货物、医用垃圾,承运人应该承担责任。 第八章国际仓储管理 Harley-Davidson公司是JIT理论的忠实信徒。在国内,它的部分零件在生产前4小时到达工厂。但在对国际物流的管理中,公司却并没有使用JIT模式。来自亚洲、欧洲和澳大利亚的原材料、零部件在工厂形成2~3周的库存。对此,公司领导阶层认为为了营造真正准时的生产环境,公司已经做了很多努力。但正如专家指出的“一旦你开始增加运输距离,复杂性会使之很难做到准时供货”,面对每小时5.6万美元的停产成本,公司不能冒险相信数万公里之外的供应商和脆弱的国际运输网络。就象1997年,美国统一铁路公司和南太平洋铁路公司合并后,洛杉矶港口集装箱数量激增,导致大量货物压港现象,公司的供应系统瘫痪。请藉此讨论仓储系统在国际物流之中的重要意义。

物流运输管理大纲(完整版)

物流运输管理 第1单元物流运输管理认知 (一)物流与运输 物流的定义:按用户要求,将物的实体从供给地向需求地转移的过程 物流的总体功能: 1,组织实物进行物理性的流动:生产活动和工作活动的需求,生活活动 和消费活动的需求,流通活动的需求,军事活动的需求,社会活动和公益活动的需求 2、实现对用户的服务:实现对用户的服务是物流的总体功能,某些物流领域可以有“利润 中心”、“成本中心”等作用,但是所有的物流活动,无一例外地具有“服务”这个共同的功 能特点 物流的具体功能:1、运输功能2、仓储功能3、装卸功能4、包装功能5、配送功能6、流通功能7、物流信息 2.领会:物流运输的意义:1、提高运输服务水准, 2、提高运输的技术含量3、实现物流 全过程总费用节约4、实现物流过程的系统化管理5、促进运输经营观念和组织方式的变革 运输的概功能:1、产品转移2、产品储存 运输与物流的关系: 1、便利和可靠的运输服务是有效组织输入和输出物流的关键2、运输 影响着物流的其他构成因素3、运输费用在物流费用中占有很大的比重4、运输和包装的关 系(货物包装的材料、规格、方法等都不同程度的影响着运输)5、运输和装卸的关系,6、运输和储存的关系7、运输与配送的关系 (二)物流运输管理基础 运输市场的特征:1、运输市场是一个典型的劳务市场2、运输市场是劳动密集型市场3、劳 务市场与商品市场成比例4、运输市场的区域性较强5、运输市场波动性较强6、运输市场 受到运输力量的潜在威胁 运输价格的特点: 1、运输价格是一种劳务价格2、货物运输价格是时候商品销售价格的组

成部分3、运输价格具有按照不同运输距离或者航线而有所区别的特点4、运输价格具有比较负责的比价关系 运输成本:指运输企业在进行运输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的总和。 2.领会:运输市场的分类:1、按运输方式划分:铁路运输市场,公路,水路,航空,管 道 运输市场2、按运输对象划分:货运市场,客运市场,装卸搬运市场3、按运输范围划分: 国内运输市场,国际运输市场4、按供求关系划分:买方运输市场,卖方运输市 场5、按运 输需求的弹性划分:具备弹性的运输市场和缺乏弹性的运输市场 运输价格形成的因素:1、运输成本,2、运输供求关系3、运输市场结构模式4、国家有关经济政策5、各运输方式之间的竞争 运输价格的种类:1、按货物运输价格的适用范围划分:国内货物运输价格和国际货物运输 价格2、按对货物运输价格的管理方式划分:国家定价,国家指导价和市场调节 价,3、按运输货物种类划分:普通货物运价,危险货物运价,冷藏货物运价,集装箱货物 运价4、按货物批量大小划分:整批货物运价和零担货物运价5、按不同运输方式划分:水路货物价格,铁路货物运输价格,公路货物运输价格,航空货物运输价格,管道货物运输价格6、货物联运运价:国内货物联运和国际货物联运 运输价格的结构形式: 1、距离运价:均衡里程运价和递远递减运价2、线路运价:按照运输线路和航线不同分别确定的货物运价(被广泛适用于国际海运和航空货物运输中) 货运质量管理的任务:制定道路货物运输管理规章制度和办法,组织、指导、考核、监督全 行业货运质量管理工作,处理货运质量纠纷,使全行业的货物运输的达到安全优质、准确及时、经济方便、热情周到、完好送达、用户满意的目的 货运质量事故分类:1、重大事故(损失金额在3000元以上的运输质量事故,以及经省级有关部门鉴证为珍贵、尖端、保密物品在运输过程中发生灭失、损坏的事故)2、大事故(货

交通运输业物流市场准入制度现状与问题探讨教学文稿

交通运输业物流市场准入制度现状与问题 探讨

摘要:物流业作为二十一世纪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升我国的经济竞争实力具有积极意义。交通运输业物流市场准入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实现交通运输业的有效竞争和规模经营之间的平衡。因此,本文从我国交通业物流市场准入制度现状入手,对交通运输业物流市场准入制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完善对策进行了重点分析,以期为促进我国交通运输业物流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相关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交通运输业;市场准入制度;现状;问题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现代信息技术的进步使我国交通运输业物流市场发展进入了机遇与挑战并存时期。交通运输市场准入,主要指的是对进入交通运输市场并成为交通运输市场主体的条件和资格以及相关范围确立的法律制度。因此,交通运输业物流市场准入制度的建立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法律问题。由于现代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各个领域流动日益频繁,因此,市场准入涉及的社会关系也更加复杂。 二、我国交通运输业物流市场准入制度现状 交通运输作为整个物流服务流程中重要组成部分,其包括了道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运以及管道运输等方式(如下图1所示)。 公路运输相关的市场准入制度涉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经2004年4月14日国务院第48次常务会议通过,2004年4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06号公布)以及《道路货物运输以及站场管理规定》(2005年6月16日由交通部发布)等[2]。相关法律规范的出台对公路运输的市场准入提出了更高要求。例如驾驶人员要求、车辆合格要求以及线路运输要求等。但是,这些规定并没有对管理人员以及公路运输资本和技术进行明确地说明。根据前瞻数据中心监测资料显示,2012年我国的公路运输货运量达到将近28亿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约13.5%。1月份至7月份,公路运输货运量累积达到178亿吨,和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5.0% 水路运输业物流市场准入制度涉及《国内水路运输管理条例》(2012年9月26日国务院第218次常务会议通过,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路运输服务业管理规定》(1996年6月18日交通部首次制定发布,1998年7月30日第一次修正,2009年4月20日第二次修正。)等。这些法律法规的制定对水路运输企业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例如水路运输企业需要有固定货源和足够流动资金以及与经营范围相适应等。但是,这些规定在实际操作中可行性还有待提高。 铁路运输业物流市场准入制度中,《铁路法》是铁路行业政府管理的基本依据。因此,铁路运输一直实行高度集中统一的管理体制。政府部门将铁路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一种有效方式,对铁路实行干预。 总的说来,我国交通运输业物流市场准入制度在逐渐地完善,并且相继制定了有利于促进现代物流企业发展的产业政策制度。 三、我国交通运输业物流市场准入制度问题分析

交通运输行业标准《物流信息交换基础标准

交通运输行业标准《物流信息交换基础标准第 1 部分数据元、第 2 部分道路运输单证、第 3 部分物流站场(园区)电子单证》 (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物流信息交换基础标准》编写组 二。一三年九月

工作简况 1、任务来源 《物流信息交换基础标准》包括以下三个部分: ——第1 部分:数据元; ——第2 部分:道路运输电子单证; ——第3 部分:物流站场(园区)电子单证。 该系列标准已列入2012 年交通运输标准化补充计划(交科技发[2012]769 号),计划号为:JT 2012-81。 2、标准起草单位、归口单位标准起草单位: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浙江省道路运输管理局、浙江交通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管理中心,负责该系列标准的制定工作。 标准归口单位:全国智能运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3、标准的研究和编制过程 (1)2009年形成平台数据元标准V1.0 版本 2009 年初,在浙江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设过程中,考虑到数据元标准的重要性,浙江省交通运输厅开始组织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等单位开展数据元基础标准的研究。在参考和借鉴国家标准《道路、水路货物运输基础数据元》的基础上,根据浙江平台的实际业务应用,初步起草了平台业务数据元标准起草稿。 通过多次专家咨询会,听取大连海事大学、国家物品编码中心等相关专家的建议,结合国际、国内普遍采用的数据元标准,确定了借鉴和参考GB/T 1 5 1 9 1 -20 1 0《贸易数据交换贸易数据元目录数据元》中数据元的分类、标识符和描述形式,对数据元进行梳理、修改和完善后形成平台数据元标准的V1.0 版本。 在平台数据元标准V 1 .0版本的基础上,根据平台涉及的运输、仓储物流场站(园区)等业务环节和节点,开始研究和编制道路运输、物流场站(园区)电子单证标准,保证外部应用系统和平台用户与平台可以按照统一标准进行物流各环节的数据交换和共享,于2009年底形成主要单证标准V1.0版本。 (2)2010年继续修改完善,形成平台基础标准V2.0 版本 2010年浙江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共享平台逐步提升为“省际平台”,在交通运输部的领导下,联合多个省市,开展了部省共建试点工程。在此背景下,标准编制小组在平台基础标准V1.0 版本的基础上,经过调研、编制方案研究,对数据交换涉及

交通运输与物流专业英语(Unite 7)中英文(精编文档).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Unit Seven Introduction to Logistics Text A The definition of logistics The term “Logistics”originates from a Greek word “logos”, which refers to reasoning. The term “logistics” was first used in a military sense in the early 19th century. This term then encompassed transport organization, army replenishments and material maintenance. “Logistics”来源于希腊词语中的”logos”,指的是合理的意思,最早于19世纪早期军事术语中使用,随后它的意义得到扩充,包含了交通运输组织、军事补给和物资供应。 In the business world, the concept of “logistics” was applied solely to “Material Replenishment Programs” (MRP) and was confined to the manufacturing sector at the beginning, which is called the first party logistics nowadays. Therefore the extension of the concept to involve company operations is a relatively new one. 在商业世界, ”logistics”仅指物料补充计划,并且最开始仅限于制造业,被称为第一方物流,所以”logistics”从概念上加以扩充由此包含了企业运营的意思还是相对较新的概念。 The introduction of container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ave brought about the improvement of logistics activities. Containerization has helped accelerate the transportation proces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as enabled information to be acted upon in real time thus speeding up the flow of transportation and delivery. 集装箱的引进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带动了物流活动的改善提高,集装箱化促进了交通运输的发展,信息技术使得信息能够实时传播,

国际运输与物流复习题-贸大

一、单选题 1. 下列选项中_____能影响单位重量运输成本而不能影响总线路运输成本。() A. A、运输的距离; B. B、单位距离的运输成本; C. C、运输货物的体积; D. D、运输货物的重量 2. 驮背运输是一种_____联合的运输方式。() A. A、铁路和水路; B. B、公路和水路; C. C、公路和铁路; D. D、公路和航空 3.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预测的基本原则。() A. 对单一产品的需求预测比对一族一组产品的需求预测更准确; B. 近期预测更准确 C. 对一族一组产品的需求预测比对单一产品的需求预测更准确; D. 预测都会有误差 4. 某汽车制造企业在今年前三个月对发动机的实际需求如下, 企业需要预测下个月对发动机的需求,以便安排生产。请用朴素法预测5月企业对发动机的需求是_____;用三期简单滑动平均法预测5月企业对发动机的需求是;用指数平滑法(其中指数取0.2,4月的预测需求量是41利用三期简单滑动平均法求得的)预测5月发动机的需求是_____。1)46.2万;2)56万;3)72.2万;4)67万 () A. 4)、2)、1) B. 1)、3)、2) C. 3)、4)、1) D. 2)、1)、3) 5. 一种产品或服务的需求与任何其他产品或服务的需求无关,我们称为()。 A. 衍生需求 B. 独立需求 C. 一次性需求 D. 长期需求 6. 一种产品或服务的需求是由对其他产品或服务的需求引发的,我们称为()。 A. 衍生需求 B. 独立需求 C. 一次性需求 D. 长期需求 7. 根据物流管理决策的着眼点不同,我们可以将其分成三个不同层次,下列选项中_____个不属于三个层次。() A. A、战略层次; B. B、策略层次; C. C、操作层次; D. D、执行层次 8. 便利品、选购品和特殊产品是针对_____的具体分类。() A. 工业品; B. 消费品; C. 产成品; D. 半成品 9. _____是指将企业的某一种经营活动或者经营活动的某一部分以契约的形式承包给其他专业经营机构完成。() A. 外包 B. 第三方物流 C. 契约物流 D. 合同物流 10. 以下哪一个是成组运输的重要方式之一?() A. 整车运输 B. 大陆桥运输运输 C. 项目运输 D. 集装箱运输 11. 某企业客户服务水平与预计销售额、预计成本之间的关系如下:

运输与物流的关系

1.运输与物流的关系:⑴运输与物流的联系①运输是物流系统的基础功能之一②运输合理化是物流系统合理化的关键⑵运输与物流的区别①物流是超出运输范畴的系统化管理②物流不同于运输只注重实物的流动,同时还关注着信息流和增值的同步联动③从属地位④物流的管理观念比运输更先进⑤物流比运输更重视先进技术上的应用。 2.运输系统的构成:运输系统是指与运输活动相关的的各种因素组成的整体。构成要素有①运输线路②运输节点③运输工具④运输对象及运输参与者:货物所有者,货物承运人,货物运输代理人 3.零担货运站的作业内容及程序:受理,托运,过磅起票,验收入库,开票收费,配运装车,卸车保管,提货交货。 4.危险品的包装要求、危险品运输与装卸的要求: 5.货物运单的性质、传送与过程: 6.出口的程序: 7.班轮运输的四固定: 8.租船的特点:①租船运输的营运组织取决于各种租船合同 ②租船运输的运费或租金水平的高低直接受租船合同签订的航运市场行情波动的影响③租船运输中的有关营运运费用及开支,取决于不同的租船方式,由船舶所有人和船舶承租人分担,并在租船合同中定明④不定航线,不定船期⑤租船运输主要服务于专门的货运市场⑥各种租船合同均有相

应的标准合同格式 9.铁路货物运输的流程: 10.航空运输运单的性质和作用: 11.航空货物运输的方式:⑴航空公司货物营运方式①班级运输②包机运输⑵航空货运组织方法①集中托运②航空快递12.多式联运的优点和特征: 优点:①责任统一,手续简便②减少中间环节,缩短货运时间,降低货损货差,提高货运质量③降低运输成本,节省运输费用④扩大运输经营人业务范围,提高运输组织水平,实现合理运输 特点:①全程性②简单性③通用性④多式联运经营人具有双重身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