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dcs-锅炉液位控制系统课程设计报告[1]

dcs-锅炉液位控制系统课程设计报告[1]

dcs-锅炉液位控制系统课程设计报告[1]
dcs-锅炉液位控制系统课程设计报告[1]

控制仪表与装置课程设计

锅炉液位控制系统

设计报告

学院:

专业:

班级:

学生姓名:XXXX

学号:XXXXXXXX

指导教师:XXXX

设计时间:XXXX.XX.XX——XXXX.XX.XX

成绩:

本文档是控制仪表与装置课程设计报告的格式要求与各部分内容的撰写说明。

课程设计报告是同学完成课程设计后的技术总结报告,属于专业技术文献的一种,要求其内容完整、叙述清晰、设计原理正确,版面设计简单、格式统一。

参加本课程设计的同学要按照本文档要求,提交一份设计报告及相应的电子文档(包括组态文件和设计报告文档)。

电子文档存放要求:

(1)以班级为名建立文件夹,如:自动化xxxx班—控制仪表与装置课程设计资料。

(2)每个班级文件夹下,建立6个设计小组的文件夹,以班级和组号命名,如:xxxx 班xx组。

(3)每个小组文件夹下,建每位同学的文件夹,以各自的姓名命名,文件夹内存放各自的组态文件和设计报告文档。

(4)组态文件和设计报告用“学号+名字”命名。

报告书要求采用A4纸打印,版面设置左右边距为30mm,上下边距为25mm。

打印的报告要求包括:封面、摘要、目录、报告正文四部分。每部分格式和内容要求见本文档正文内容。

1. 概述 (1)

1.1课程设计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1)

1.2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与要求 (1)

1.2.1主要设计内容 (1)

1.2.2设计基本要求 (1)

2. 被控对象设计 (2)

2.1实验装置简介 (3)

2.2被控对象特性说明(过程工艺分析) (3)

2.3被控对象的结构设计 (3)

2.4被控对象工艺流程图 (4)

3.控制系统设计 (4)

3.1控制系统原理分析及控制方案设计 (4)

3.2一次仪表选型设计 (5)

3.3DCS选型设计 (6)

3.4控制系统接线设计 (7)

4.DCS组态设计 (8)

4.1DCS硬件组态设计 (8)

4.1.1DCS卡件配置图 (8)

4.1.2DCS系统(控制站卡件及设计小组各操作站)地址配置表 (8)

4.2DCS软件组态设计 (9)

4.2.1I/O组态 (9)

4.2.2控制回路组态 (10)

4.2.3操作站组态 (10)

4.3DCS系统闭环运行调试结果分析与说明 (12)

5.设计总结与体会 (13)

6.参考文献 (13)

1. 概述

1.1课程设计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控制仪表与装置课程设计》是自动化专业必修实践性教学环节。按自动化专业培养计划要求,在学完专业限选课《控制仪表与装置》后,安排《控制仪表与装置课程设计》。其目的是使学生在深入理解已学的有关过程控制仪表和DCS系统的基本概念、组成结构、工作原理、系统组态设计方法、系统设计原则的基础上,结合联系实际的课程设计题目,使学生熟悉和掌握DCS控制系统的设计和调试方法,初步掌握控制系统的工程性设计步骤,进一步增强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1.2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与要求

1.2.1主要设计内容

以过程控制实验室的“EFPT过程控制实验装置”为被控对象、“SUPCON JX-300 DCS”为控制装置,构成一个闭环系统,本课程设计将完成该闭环系统的下列一系列工程性设计:(1)被控对象特性设计组态;

(2)控制系统一次仪表选型设计;

(3)控制系统设计;

(4)DCS控制装置的I/O点配置与组态设计;

(5)DCS控制回路组态设计;

(6)DCS操作站组态设计;

(7)DCS系统闭环运行调试。

1.2.2设计基本要求

(1)被控对象特性设计组态

通过“EFPT过程控制实验装置”的管道和阀门的开/闭状态,构造一个实验者所希望实

现的对象特性,用于本课程设计的控制系统被控对象。列写出“EFPT过程控制实验装置”

阀门状态表,画出被控对象工艺流程图。

(2)控制系统一次仪表选型设计

根据被控对象组态设计,确定“EFPT过程控制实验装置”中一次仪表的使用情况,查阅

一次仪表型号、量程等参数,编制一次仪表位号,列出一次仪表选型表。

(3)控制系统测控点和控制回路设计

画出带测控点的工艺管道流程图(P&ID图)。

画出控制回路方框图。

(4)DCS的硬件配置和I/O点配置设计

根据过程控制实验室的“SUPCON JX-300 DCS”硬件配置(见“控制仪表与装置实验指

导书”),确定本课程设计所需的DCS卡件和I/O点。画出DCS卡件配置图。

(5)控制系统一次仪表和DCS I/O点接线设计

画出控制系统一次仪表和DCS I/O点接线图(参照“控制仪表与装置实验指导书”)。

(6)控制系统接线实施

根据所设计的控制系统一次仪表和DCS I/O点接线图,在实验系统上完成一次仪表与

DCS的信号连接。

(7)DCS系统硬件组态设计

在工程师站上完成DCS系统的主控卡件组态、通信卡件组态、I/O卡件组态和DCS I/O 点组态设计。列出I/O卡件、I/O点地址表,列出I/O点位号、注释、量程、单位、报警限及配电设置表。

(8)DCS控制回路组态设计

根据控制回路设计,组态主控卡控制回路。

(9)操作站和操作小组设计

按照课程设计小组成员组成,设计和定义实验小组所有成员为控制系统操作站。

(10)DCS操作站组态设计

根据控制系统设计,进行DCS系统总貌画面组态设计、分组画面组态设计、趋势画面组态设计、工艺流程画面组态设计。

(11)DCS系统闭环运行调试

课程设计小组内的每个成员轮流下载自己设计的程序,进行系统闭环运行调试。

(12)DCS系统多操作站运行监视

在课程设计小组内的某个成员下载程序运行调试时,利用DCS工程师站的传送功能将自己设计的程序传送给课程设计小组内的其他成员,实现DCS系统的多操作站监视功能。(13)操作站人机界面设计剪切

每个学生应将自己设计的操作站人机界面剪切下来,用于课程设计报告中;

(14)学生进入实验室前应完成上述设计基本要求的初步设计,经指导教师检查后方可进入实验室进行上机设计实验。

2. 被控对象设计

2.1实验装置简介

该系统的实验装置包括水箱、水槽、锅炉各一个,各种变送仪表共计八块,以及各种管道阀门若干。由本系统的各实验装置可构成锅炉进水流量定值调节,并联管路压力定值调节,锅炉液位定值调节等系统典型生产工艺流程。实验装置清单如下:

2.2被控对象特性说明(过程工艺分析)

本系统中被控对象是锅炉,因锅炉是用于加热的容器,所以存在上下限制值,而且由于加热效率等问题,就期望锅炉液位可以稳定在某一给定值上,所以以锅炉液位作为被控变量,进水发门开度为控制变量。以锅炉液位为反馈变量构成单回路控制系统,并采用PID算法进行控制,通过改变阀门开度,实现锅炉水位稳定在给定值附近的目的。

2.3被控对象的结构设计

为实现上述的对象特性,完成对被控对象的控制,需将管路中的阀门按下表设置。

2.4被控对象工艺流程图

V27

V30

V21

V25

水泵

V39

V43

V38

V42

V33

VC1

2LIC ~

1

FIT

V51

M

电机

380V

PE-1()

高位水箱 溢流 ()

计量水槽 大 M1

0-100%进水流量

锅炉

0-100%V35

VC2

~M2

0-400mm 反作用

0-250KPa 进水压力0-300L/h

2FIT 2

FI 0-300L/h

2

LT LT 2

FE 1FIT 1

H 2

V40

FE 2

2

PT FIT 2

0-100%

PI 1LT

LT 1

拟 制

审 核太原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自动化系

标 题文档编号

实验名称

项目编号第 张共 张批 准

谢 刚

syzds-03proctrllab-01

锅炉液位调节流程图

(P&ID):实验二 仪表控制系统调试

3

3

3.

控制系统设计

3.1控制系统原理分析及控制方案设计

(1) 根据所组态的被控生产流程(被控对象)的工艺要求,确定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案为单回

路控制系统,要求控制系统原理框图如下:

控制系统原理框图

(2) 根据被控对象的生产流程和控制要求,确定调节阀为气开形式,控制器为反作用空控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