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锅炉原理设计—125祝慧雯(学)

锅炉原理设计—125祝慧雯(学)

锅炉原理设计—125祝慧雯(学)
锅炉原理设计—125祝慧雯(学)

[

125t/hs)中参数燃煤锅炉的热力计算

1.设计任务

(1)锅炉额定蒸发量D=125t/h

(2)蒸汽参数:

1)汽包蒸汽压力:p=

= MPa

2)过热器出口蒸汽压力:p

gr

3)过热器出口蒸汽温度:t

=450℃

gr

=170℃

(3)给水温度:t

gs

= MPa

(4)给水压力:p

gs

2%

(5)排污率:p

pm

(6)排烟温度:θ

=140℃

py

=370℃

(7)预热空气温度:t

rk

(8)冷空气温度:t

30℃

lk=

(9)空气中含水蒸汽量:d=10g/kg

2.燃料特性:

*

(1)燃料名称:阳泉无烟煤

(2)煤的收到基成分:

=%

1)碳C

ar

2)氢H

=%

ar

=%

3)氧O

ar

=%

4)氮N

ar

5)硫S

=%

ar

=%

6)水分M

ar

7)|

8)灰分A ar=%

(3)煤的干燥无灰基挥发份V

=9%

daf

=26400kJ/kg

(4)煤的收到基低位发热量:Q

ar,net,p

(5)灰熔点特性:

DT=1400℃

ST=1500℃

FT>1500℃

=1

(6)煤的可磨度:K

km

.

3.确定锅炉基本结构

采用单锅筒Ⅱ型布置,上升烟道为燃烧室及凝渣管。水平烟道布置两级悬挂对流过热器,垂直下行烟道布置两级省煤器及两级管式空气预热器。

整个炉膛全部布满水冷壁,炉膛出口凝渣管簇由锅炉后墙水冷壁延伸组成,在炉膛出口处采用由后墙水冷壁延伸构成的折焰角,以使烟气更好地充满炉膛。

采用光管水冷壁。

对流过热器分两级布置,由悬挂式蛇形管束组成,在两级之间有锅炉自制冷凝水喷水减温装置,由进入锅炉的给水来冷却饱和蒸汽制成凝结水,回收凝结放热量后再进入省煤器。

省煤器和空气预热器采用两级配合布置,以节省受热面,减少钢材消耗量。

锅炉采用四根集中下降管,分别供水给12组水冷壁系统。

燃烧方式采用四角布置的直流燃烧器。

.

根据煤的特性选用中速磨煤机的负压直吹系统。

锅炉本体结构见附图。

4.辅助计算

(1)燃烧产物容积计算

煤完全燃烧(α=1)时理论空气量及燃烧产物容积计算见表I-1(以1kg燃料为准)。

@

(2)空气平衡及焓温表

1)烟道各处过量空气系数、各受热面的漏风系数及不同过量空气系数下燃烧产物的容积见表I-2,炉膛出口处过量空气系数按表4-2取。

I-2烟气特性

烟道各处过量空气系数及各受热面的漏风系数列于表I-1中。空气预热器出口热空气的过量空气系数:?''=a l-△a l-△a f=)不同过量空气系数下燃烧产物的焓温表见表I-3

3)锅炉热平衡及燃料消耗计算见表I-4

I-5 燃烧室设计及计算

1.燃烧室尺寸的决定

(1)炉膛宽度及深度

)

因采用角置直流式燃烧器,炉膛采用正方形截图。按表8-39取炉膛截面热负荷q F=2519kW/㎡,炉膛截面F=㎡,取炉膛宽度a=,炉膛深度,布置Φ60*3的水冷壁管,管间距s=64mm,侧面墙的管数为100根,前、后墙的管数为98根。

(2)燃烧室炉墙面积的决定

燃烧室侧面尺寸见附表,决定过程见表I-5。

{

2.粉煤燃烧器的型式及布置

采用角置直流式粉煤燃烧器,分布于炉膛四角,燃烧器的中心距冷灰斗上沿为。每组燃烧器都有两个一次风口,两个二次风口和两个废气燃烧器,燃烧器的结构计算见表I-6。

3.燃烧室水冷壁布置

水冷壁采用Φ60的光管,管节距s=64mm,管子悬挂炉墙,管子中心和炉墙距e=0,。每面墙宽6213mm,侧面墙的管数为100根,前、后墙的管数为98根。后墙水冷壁管子在折角处有叉管,直叉管垂直向上连接联箱,可以承受后墙管子和炉墙的重量,斜叉管组成凝渣管和折焰角。凝渣管有24*3=72根管子,折焰角上有22根管子,另4根管子直接与联箱相连。

侧墙水冷壁向上延伸,在折焰角区域和凝渣管区域形成附加受热面。

燃烧室的传热计算见表I-8

4.燃烧室辐射吸热量的分配

燃烧室辐射吸热量中有部分由凝渣管及高温过热器吸收。

(1)凝渣管直接吸收燃烧室的辐射热量

现凝渣管有三排,总的角系数为

X nz=1-(1-X)3=1-()3=

凝渣管辐射受热面为

H nz=X nz F ch=*=㎡

由于出口窗位于燃烧室上部,热负荷比较小,需要计算沿高度的热负荷不均匀系数。出口窗中心的高度h ck,从冷灰斗中心到炉顶的总高度为H1,根据

h ck/H1==

\

燃烧器中心相对高度x r=,查图15-4的2线,得到h rh=

凝渣管吸收的辐射热量为:

Q f nz=h rh q f H nz=**=(kW)

(2)高温过热器直接吸收燃烧室的辐射热量

Q f gr= h rh q f()=(kW)

(3)水冷壁的平均辐射受热面热负荷

q s=[ Q1B j-( Q f nz- Q f gr)]*1/+

=[×-(+)]×1/=(kW/㎡)

<

5.凝渣管的传计算

凝渣管束是错列布置的,由后墙水冷壁延伸而成,每四根相邻的管子组成第1、2、3排和折焰角,所以凝渣管的横向节距为4×64㎜。

I-7过热器的传热计算

序号

名称符号¥

单位

公式及计算结果1直接吸收炉膛辐射热量Q gt f kJ/kg─` 2入口烟温θ'℃查表

3`

入口烟焓

I'kJ/kg查表15165

4蒸汽出口温度t">

任务书450 5蒸汽出口焓i"kJ/kg查表) 6蒸汽入口温度t'℃假定338

7?

蒸汽入口焓

i'kJ/kg查表

8蒸汽吸热量Q q《

kJ/kg

(i"-i')D/B j

9附加受热面吸热量Q1+3kJ/kg假定顶棚为100,水冷壁为305!

405

10烟气放热量Q y kJ/kg Q q-Qgt f+Q1+3

11(

烟气出口焓

I"kJ/kg I'-Q y/ψ+ΔαI lk

12烟气出口温度θ"¥

查表I-3 (α=

13平均烟温θ℃(θ'+θ")(

14烟气容积V y Nm3/k

g

查表(α"=

15|

水蒸气容积份额

r H2O──

16三原子气体容积份额rΣ|

17烟气密度γy kg/Nm

3

G y/V y&

18飞灰浓度μfh kg/kg

19$

飞灰颗粒平均直径

d fhμm选用13

20烟气流速ωy…

m/s

((B j V y/F y)(θ+273)/273)

21错列区烟气对流放热系

αdc

W/(m2

·℃)

α0·C z·C w·C s[

22顺列区烟气对流放热系

αdsh

W/(m2

·℃)

α0·C z·C w·C s78

23,

烟气平均对流放热系数αd

W/(m2

·℃)

(αdc H c+αdsh H sh)H=

24蒸汽平均温度t\

(t'+t")394 25蒸汽比容νm3/kg查水蒸气表& 26蒸汽流速ωq m/s Dν/f

27¥

蒸汽放热系数α2

W/(m2

·℃)

α0C d1300

28三原子辐射衰减系数k q rΣ

|

1/(m

·MPa

)

(+/Σs)

飞灰辐射衰减系数k fhμfh

1/(m

·MPa

)

43850γyμfh/(Td fh)2/3,

30烟气辐射吸收力k ps─(k g rΣ+k fhμfh)ps

31》

烟气黑度

a─1-e-KPS

32

灰污系数错列管】

εc

(m2·

℃)/W

ε0C sf C d+Δε

33顺列管εsh

@

(m2·

℃)/W

选用

34平均灰垢系数ε(m2·

℃)/W

35管壁灰垢层温度t h (m2·

℃)/W

t+(ε+1/α2)1000B jQq/H

36—

辐射放热系数

a f℃α0α

37修正后辐射放射系数a f'

;

W/(m2

·℃)

af*[1+(T kj/1000)(l kj/l gc)]=

38烟气总放热系数a l W/(m2

·℃)

a d+a f'…

39热有效性系数ψ取自表8-5

40$

传热系数K

W/(m2

·℃)

ψa1a2/(a1+a2)

41

平均

温度

计算纯逆流温压$

Δt nl

℃(Δt d-Δt x)ln(Δt d/Δt x)

42修正系数ψl.

查图

43平均温压Δt℃|

Δt nlψi 44传热量Q KΔtH/1000B j

;

45

水冷

壁附

加受

热面水冷壁附加受热

H1+H2m2─

46其中:平均温压Δt℃θ-t1

47:

传热系数K

W/(m2

·℃)

取主受热面的K75

48传热量"

Q1

kJ/kg KΔt(H1+H2)/1000B j

49

顶棚

附加

受热

面顶棚附加受热面H3(

m2

50平均温压Δt℃

$θ-t3

51传热系数K W/(m2

·℃)

取主受热面的K$

75

52传热量Q3kJ/kg KΔtH3/1000B j (

53总传热量Q∑

W/(m2

·℃)

Q+Q1+Q3

54误差\

Δe

﹪1000×(Q y-Q∑)/Q y-21.

55主过热器热量误差Δe﹪~

(Q y-(Q1+Q3)-Q)/(Q y-(Q1+Q3))

56汽包出口蒸汽焓ir kJ/kg查水蒸气表,p=2799—

57

喷水减温装置水流量ΔD kg/s先假定,后校核

58顶棚受热面出口蒸汽焓!

i d

kJ/kg ir+Q3B j/(D-ΔD)

59顶棚受热面出口汽温t d℃?

查水蒸汽表,P=

?

20烟气流速ωy m/s((B j V y/F y)(θ+273)/273)

! 21错列区烟气对流

放热系数

αdc W/(m2·℃)α0·C z·C w·C s

22顺列区烟气对流

放热系数

αdsh

W/(m2·℃)α0·C z·C w·C s78

23烟气平均对流放

热系数

αd W/(m2·℃)&

(αdc H c+αdsh H sh)H=

24蒸汽平均温度t℃(t'+t")394 .

25

蒸汽比容νm3/kg查水蒸气表

26蒸汽流速}

ωq

m/s Dν/f

27蒸汽放热系数α2W/(m2·℃)`

α0C d

1300

28三原子辐射衰减

系数

k q rΣ1/(m·MPa)(+/Σs)

* 飞灰辐射衰减系

k fhμfh1/(m·MPa)43850γyμfh/(Td fh)2/3

30烟气辐射吸收力:

k ps

─(k g rΣ+k fhμfh)ps

31烟气黑度a─$

1-e-KPS

32灰污系

数错列管εc(m2·℃)/Wε0C sf C d+Δε'

33顺列管εsh(m2·℃)/W选用

34

平均灰垢系数ε(m2·℃)/W

35管壁灰垢层温度!

t h

(m2·℃)/W t+(ε+1/α2)1000B jQq/H

36辐射放热系数a f℃~

α0α

37修正后辐射放射

系数

a f'W/(m2·℃)af*[1+(T kj/1000)(l kj/l gc)]=

|

38

烟气总放热系数a l W/(m2·℃)a d+a f'

39热有效性系数·

ψ

取自表8-5

40传热系数K W/(m2·℃))

ψa1a2/(a1+a2)

41平

纯逆流温压Δt nl℃(Δt d-Δt x)ln(Δt d/Δt x):

42修正系数ψl─查图

锅炉原理课程设计毕业论文

课程 设计 姓名: 学号:xxxxxxxx 时间: 地点:教学楼指导老师:

热能与动力工程系 目录 第一节设计任务书 3 - 第二节煤的元素分析数据校核和煤种判别3- 第三节锅炉整体布置的确定5- 第四节燃烧产物和锅炉热平衡计算 5 第五节炉膛设计和热力计算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135 第六节后屏过热器热力计算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235 第七节对流过热器设计和热力计算55555555555555555555555275 第八节高温 再热器设计和热力计算55555555555555555555555335 第九节第一、二、三转向室及低温再热器 引出管的热力计算55555555555555555555555 3585 第十节低温再热器热力计算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465 第十一节旁路省煤器热力计算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495 第十二节减温水量校核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 5535 第十三节主省煤器设计和热力计算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3 第十四节空气预热器热力计算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75 第十五节热力计算数据的修正和计算结果汇总555555555555555555651 第十六节锅炉设计说明书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654 5

第一节设计任务书设计题目400t/h再热煤粉锅炉 原始材料 1。锅炉蒸发量D1 40t/h 2。再热蒸汽流量D2 350t/h 3。给水温度t gs 235 C 4。给水压力p gs 15.6MPa(表压) 5。过热蒸汽温度t1 540 C 6。过热蒸汽压力p1 13.7M Pa(表 ) 7。再热蒸汽进入锅炉机组时温度F t 2 330 C &再热蒸汽离开锅炉机组时温度rr t 2 540 C 9。再热蒸汽进入锅炉机组时压力 F P2 2.5M Pa(表 压) 10。再热蒸汽离开锅炉机组时压力rr P2 2.3M Pa 表压) 11。周围环境温度t lk 20C 12。燃料特性 (1)燃料名称:阜新烟煤 (2) 煤的应用基成分( %): C y= 48.3 : O y= 8.6 ; S y= 1 ; H y= 3.3 N y= 0.8 : W y= 15 : A y= 23 _____ (3) 煤的可燃基挥发分V r= . 4J ________ % (4) 煤的低位发热量Q dw= 18645 kJ/kg (5) 灰融点:t1、t2、t3>1500 C 13。制粉系统中间贮仓式,闭式热风送粉,筒式钢球磨煤机 14。汽包工作压力15.2MPa(表压) 提示数据:排烟温度假定值0 py=135 C;热空气温度假定值t rk=320 C 第二节煤的元素分析数据校核和煤种判别、煤的元素各成分之和为100%的校核

锅炉原理课程设计

锅炉原理课程设计

《锅炉原理》课程设计 姓名 班级 指导教师

1.设计任务书 设计题目WG-220/9.8-W改烧煤种、变负荷、变运行参数热力计算 2. 原始资料 锅炉型式:WG-220/9.8-W带有屏式过热器的汽包锅炉 额定蒸发量:D=220t/h 过热器温度:t=540℃ 过热器压力:p sh=9.8MPa(表压) 给水温度:t fw=215℃ 热空气温度:t ha=400℃ 排烟温度:θ=130℃ 冷空气温度:t ca=30℃ 设计煤种:某无烟煤,成分如下, C ar=63%,H ar=1.938%,O ar=2.16%,N ar =0.555%,S ar=2.16%,A ar=22.017%,

W ar=9.71%,Q ar,net=22558 kJ/kg 制粉系统:本锅炉采用钢球磨煤机中间贮仓式热风送粉系统 锅炉给定参数: 给水温度:t fw=℃,锅炉负荷:D= t/h,过热蒸汽压力:p sh=MPa(表压),过热蒸汽温度:t sh=℃汽包工作压 力:p= MPa(绝对) 3.改烧煤种的元素分析数据校核和煤种判别 3.1 改烧煤种数据 表1 3.2 元素成分校核 C ar+H ar+O ar+N ar+S ar+A ar+M ar= 100.00%? 3.3 发热量计算 Q ar, net=339C ar+1030 H ar-109(O ar- S ar)-25M ar 3.4 煤种判别 挥发份V daf 折算成分S ar,red,A ar,red,M ar,red 4.锅炉结构特性(见结构计算书) 5.锅炉汽水系统(见任务书) 6.燃烧产物和锅炉热平衡计算

锅炉原理及基础知识

锅炉基础知识及锅炉结构 第一章锅炉基础知识 第一节锅炉概述 锅炉由“锅”和“炉”两个部分组成; “锅”是锅炉中盛水和汽的部分,他的作用是吸收“炉”放出来的热量,使水加热到一定的温度和压力(热水锅炉),或者转变为蒸汽(蒸气锅炉)。 “炉”是锅炉中燃烧燃料的部分,他的作用是尽量地把燃料的热能释放出来,传递给锅内介质,产生热量供“锅”吸收。 锅炉的分类方法,大体有以下几种: 1、按用途分类: 有电站锅炉,工业锅炉和生活用锅炉等; 2、按输出介质分类: 有蒸汽锅炉、热水锅炉和汽水两用锅炉等; 3、按使用燃料分类: 有燃油锅炉、燃煤锅炉和燃气锅炉等; 4、按蒸发量分类: 有 小型锅炉(蒸发量小于20吨/时) 中型锅炉(蒸发量20~75吨/时) 大型锅炉(蒸发量大于75吨)等; 5、按压力分类: 有 低压锅炉(工作压力小于等于2.5MPa) 中压锅炉(工作压力大于等于3.8MPa,小于5.3MPa) 高压锅炉(工作压力大于等于5.3MPa)等 6、按锅炉结构形式分类: 有 水管锅炉(火包水) 火管锅炉(水包火)等 第二节锅炉参数 表示锅炉工作特性的基本参数,主要有锅炉的出力、压力和温度三项。 1、锅炉出力 锅炉出力又称锅炉容量,蒸汽锅炉用蒸发量表示,热水锅炉用供热量表示。

1.1 蒸发量 蒸汽锅炉连续运行时每小时所产生蒸汽的数量。用符号“D”表示, 常用单位:吨/小时(t/h)。锅炉马力(BHP),千瓦(Kw); 1吨/时=64马力=628Kw 1.2 供热量 热水锅炉连续运行时每小时出水有效带热量,用符号Q“表示”, 常用单位:万大卡/时(104kal/h),千瓦(Kw),英热单位/时Btu/h; 1万大卡/时=0.01163 Kw=39.7英热单位/时 2、压力 垂直均匀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称为压力。用符号“F”表示,单位是牛顿; 垂直作用在物体单位面积上的压力,称为压强,用符号“P”表示,单位是兆帕(MPa)。在习惯上,常把压强称为压力,在工程技术上所提到的压力,实际上压强。测量压力有2种标准:一种是以压力等于0作为测量起点,称为绝对压力;另一种是以当时当地的大气压作为测量起点,也就是压力表测出的压力数值,称为表压力或相对压力。绝对压力等于表压力加上当时当地的大气压力(大气压力一般取近似值0.1MPa)。 即:P绝=P表+0.1MPa P表=P绝-0.1MPa 锅炉内的压力是怎样产生的 蒸汽锅炉是因为锅内的水吸收热量后,由液体状态变为气体状态,其体积增大很多,例如在一个绝对大气压力下,其体积将增大1650倍。由于锅炉是密闭的容器,因而限制了水汽的自由膨胀,结果就使锅炉个受压部件受到了水汽压力的作用。 热水锅炉内压力的产生分2种情况,自然循环采暖系统的热水锅炉,其压力来自于高水位形成的静压力;强制循环采暖系统的热水锅炉,其压力来自于循环泵的压力。 锅炉产品铭牌上标示的压力,是这台锅炉的设计工作压力,单位是MPa(表压力)。表示锅炉内部水或汽的最大允许压力值。 锅炉设计工作压力又称为额定出口压力。对有过热蒸汽的锅炉,是指过热器出口处的蒸汽压力;对无过热器的蒸汽锅炉,是指锅筒主汽阀出口处的蒸汽压力,对热水锅炉,是指锅炉出口出的水压力。 3、温度 标志物体冷热的程度,称为温度,用符号“t”表示。温度是物体内部所拥有能量的一种体现方式,温度越高,能量越大。因此,在同一压力下,过热蒸汽就比饱和蒸汽能够做出更多的功。 要了解物体温度的高低,需用温度计来测量。温度计上的刻度常用摄氏温标来表示,即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把水开始结冰的温度(冰点)定为零度,把水沸腾时的温度(沸点)

锅炉课程设计任务书

1. 题目:《锅炉及锅炉房设备》课程设计 - 机械类工厂的蒸汽锅炉房工艺设计:三台SZL4-1.25-P型炉 2. 目的:课程设计是锅炉及锅炉房设备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课程设计对课程的教学效果影响甚大,它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也可以加深学生对课堂讲授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3. 考核内容与方法 锅炉及锅炉房设备课程设计主要考核查阅资料的能力、计算的准确性、设计方案及绘制施工图的能力。 4. 设计具体任务 1)设计概述 2)设计原始资料 3)设计内容 3.1)热负荷计算 3.2)锅炉型号和台数的确定 3.3)水处理设备的选择及计算 3.4)汽水系统的确定及其设备选择计算 3.5)引,送风系统的确定及设备选择计算 3.6)运煤除灰渣系统的确定及设备选择计算 3.7)锅炉房设备明细表 3.8)设计主要附图 5. 参考资料: 1.《锅炉及锅炉房设备》作者:吴味隆等,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第一版 2.《锅炉原理》陈学俊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1年版。 3.《工业锅炉》张永照,机械工业出版社,1982年版。

4.《锅炉原理》范从振,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年版。 5.《锅炉房工艺与设备》,刘新旺,科学出版社,2002 6.《锅炉与锅炉房设备》,奚士光、吴味隆、蒋君衍,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 7.《锅炉及锅炉房设备》,刘艳华,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8.《锅炉及锅炉房设备》,杜渐,中国电力出版社,2011 9.《供热工程》,贺平等,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10..《集中供热设计手册》李善化,康慧等编中国电力出版社 11.《锅炉习题实验及课程设计》同济大学等院校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2.《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陆耀庆主编中国建工出版社 13.《锅炉房设计规范》GB50041-92 中国机械电子工业部主编中国计划出版社 14.《城镇直埋供热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T-98 唐山市热力总公司主编中国建 筑工业出版社 指导教师签字:2014年12 月25 日 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 6、课程设计摘要(中文) 热能动力设备和系统是电力生产和热能应用领域中最重要的生产系统和设备,它直接关系到生产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学生通过本专业的

锅炉原理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报告 ( –年度第学期) 名称:锅炉课程设计 题目:WGZ670/140-Ⅱ型锅炉 变工况热力计算 院系: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同组人员: 指导教师: 设计周数:两周 成绩: 日期:

《锅炉原理》课程设计 任务书 一、目的与要求 1.目的 锅炉课程设计是《锅炉原理》课程的重要教学环节。通过课程设计可以达到如下目的: 1)使学生对锅炉原理课程的知识得以巩固、充实和提高; 2)掌握锅炉机组的热力计算方法,并学会使用热力计算标准和具有综合考虑机组设计 与布置的初步能力; 3)培养学生查阅资料、合理选择和分析数据的能力,提高学生运算、制图等基本技能; 4)培养学生对工程技术问题的严肃认真和负责的态度。 2.要求 1)熟悉所设计锅炉的结构和特点,包括主要工况参数、烟气流程、蒸汽流程等; 2)掌握锅炉热力计算方法,如烟气焓的计算、炉膛热力计算、对流受热面热力计算等; 3)各个计算环节要达到相应误差要求,如排烟温度校核、对流受热面传热量校核等; 4)计算过程合理、结果可信; 5)提交的报告格式规范,有条理。 二、主要内容 按照本组选定的工况参数(煤种、负荷、冷空气温度),结合《锅炉课程设计相关资料》中提供的结构等数据,完成WGZ670/140-2型锅炉的变工况热力计算。 序号设计(实验)内容完成时间备注 1 熟悉设计要求和锅炉的结构 2 完成烟气焓的计算、炉膛计算 3 完成各对流受热面计算 4 提交报告并答辩 四、设计成果要求 学生须提交热力设计计算书,正文格式为宋体,五号字,行间距为21,图表、公式及其标注清楚,数据可靠。 五、考核方式 提交报告并以组为单位进行答辩。 学生姓名(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锅炉课程设计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名称锅炉及锅炉房设备设计 院(系)建筑工程学院 专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姓名王宇鹏 学号1323020123 起讫日期2016年 5月23日至2016年6月3日指导教师刘成丹 2016 年月日

题目:SHL20-1.0/350-WI型锅炉热力计算 一、锅炉课程设计的目的 锅炉课程设计是“锅炉原理”课程的重要教学实践环节。通过课程设计应达到一下目的:对锅炉原理课程的知识得以巩固、充实提高:掌握锅炉机组的热力计算方法,学会使用《锅炉机组热力计算标准方法》,并具有综合考虑锅炉机组设计与布置的初步能力;培养学生查阅资料、合理选择和分析数据的能力;培养学生对工程技术问题的严肃认真和负责的态度。 二、锅炉课程设计热力计算方法 根据计算任务的不同,可分为计算(结构)热力计算和校核热力计算两种。 设计热力计算:设计热力计算的任务是在锅炉容量和参数、燃料性质及某些受热面边界处的水、汽、风、烟温度给定的情况下,选择合理的炉子结构和尺寸,并计算出各个受热面上的数值,同时也为锅炉其他一些热力计算提供必要的原始资料。 三、校核热力计算主要内容 1.锅炉辅助设计计算;这部分计算的目的是为后面受热面的热力计算提供必要的基本计算数据或图表。 2.受热面热力计算:其中包含为热力计算提供结构数据的各受热面的结构计算。 3.计算数据的分析:这部分内容往往是鉴定设计质量、考核学生专业知识水平的主要依据。 四、锅炉课程设计应提供的必备资料 1.课程设计任务及其要求; 2.给定的燃料及其特性; 3.锅炉的主要参数,如锅炉蒸发量、给谁的压力和温度、过热蒸汽和再热蒸汽的主要参数等; 4.锅炉概况,如锅炉结构的基本特点、制粉设备及其系统、燃烧及排渣方式以及连续排污量等; 5.锅炉结构简图、烟气和汽水系统流程简图、受热面和烟道的主要尺寸等。 6.蒸汽流程:汽包→顶棚管→低温对流过热器→屏式过热器→高温对流过热器冷段→高温对流过热器热段→汽轮机 7.烟气流程:炉膛→屏式过热器→高温对流过热器→低温对流过热器→高温省煤器→高温空预器→低温省煤器→低温空预器 五、锅炉的辅助计算 (一)锅炉参数 1.额定蒸发量D:20t/h; 2.蒸汽压力P:1.3MPa 3.蒸汽温度t gr :350℃; 4.給水温度t gs :105℃; 5.冷空气温度t lk :30℃; 6.预热空气温度t r :150℃;

锅炉学习心得体会doc

锅炉学习心得体会 篇一:锅炉原理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锅炉原理课程设计总结 经过将近两个多星期的学习,我们小组终于完成了锅炉课程设计,锅炉课程设计对我们专业的学生来说好比吃饭的筷子一样!同时通过这次的课程设计我也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对我未来的道路起到了极大的更正作用! 通过对课程设计的学习,我的知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课本上角落里的知识也被带入我的理解中,此次我们主要进行校核计算,但进行锅炉的辅助计算时还好,不需要校核,但进行到锅炉受热面校核计算时感觉计算量巨大,对原理的掌握不够透彻,导致很多计算不知缘由,不知此公式如何得来,从何处得来,这是万万不行的,每次校核失败后,都要重新估计出口烟气温度,以计算出新的对流吸热量,然后结合传热方程式进行校核,此过程进行时间较长,涉及数据较多,但也是最锻炼能力的地方。通过的课程设计的学习,我具体了解到了某些受热面大致的漏风系数,了解到了如何计算炉膛表面积,如何计算炉膛的体积,记得在查表是不知道如何计算壁面温度,还好及时请教了老师,得到了老师的悉心指导,在此,再次表达感谢! 由于我们用的是徐州烟煤,此煤种含碳量高,导致了着火推迟,所需着火热过大,所以炉膛出口温度会比其他煤种

高一些,对于高温辐射受热面和高温对流受热面的挑战极大,最终通过合理分配减温水流量叫问题化解。 通过这次的学习,我只想说,我知道的太少了,我了解的太少了,我的能力还太差了,在锅炉学习的漫漫长路中,我连大门都没打开 通过锅炉课程设计,不仅对我学习上有很大的帮助,对我对待问题的态度上也有很大的帮助,无论什么时候都要学习,我在知识上永远都是只走出一小步,永远不要认为任何问题的简单。任何的问题都要细致的分析,任何问题都要精确! 与此同时,我还学会如何和自己的 组员如何配合。在这种相互协调合作的过程中,口角的斗争在所难免,关键是我们如何的处理遇到的分歧,而不是一味的计较和埋怨.这不仅仅是在类似于这样的协调当中,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需要我们有这样的处理能力,面对分歧大家要消除误解,相互理解,增进了解,达到谅解…..也许很多问题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复杂,关键还是看我们的心态,那种处理和解决分歧的心态,因为毕竟我们的出发点都是很好的. 篇二:锅炉培训总结 锅炉培训总结 为期十八天的专业培训已经结束。培训之前,为了让大家能够更快更好的学习和吸收专业知识,工程师提前就准

电厂锅炉原理与设备思考题(1111完整版)

电厂锅炉原理与设备思考题答案 1-1、火力发电厂中存在哪三种能量转换过程?分别对应哪些主要设备? 答:锅炉:燃料化学能→蒸汽的热能 汽轮机:蒸汽的热能→机械能 发电机:机械能→电能 1-2、锅炉的作用是什么? 答:锅炉的作用是使燃料在炉内燃烧放热,并将锅内工质由水加热成具有足够数量和一定质量(汽温、汽压)的过热蒸汽,供汽轮机使用。 1-3、电厂锅炉容量一般如何定义? 答:锅炉容量一般是指锅炉在额定蒸汽参数(压力、温度)、额定给水温度和使用设计燃料时,每小时的最大连续蒸发量。 1-4、锅炉蒸汽参数是指哪个部位的参数? 答:锅炉蒸汽参数是指锅炉出口处的蒸汽温度和蒸汽压力。 1-5、电厂锅炉的型号如何表示?例如:HG-1025/17.4-YM28 答:电站锅炉工厂代号—蒸发量/压力—过热蒸汽温度/再热蒸汽温度——燃料代号×—设计序号。HG-1025/17.4-YM28表示哈尔滨锅炉厂制造、锅炉容量1025t/h,锅炉出口过热蒸汽压力为17.4MPa,设计燃料为油、煤,设计序号为28。 2-1、煤的元素分析包括哪些成分?其中哪些是有害的?哪些是可燃的? 答:煤的元素分析:C、H、O、N、S、无机物水分M、灰分A。N、S、灰分A是有害的,C、H、S是可燃的。 2-2、煤的工业分析包括哪些成分? 答:煤的工业分析:水分M(Mf、Minf)、挥发分V、固定碳FC、灰分A 2-3、什么是煤的低位发热量? 答:低位发热量:1kg煤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其中不包括燃烧产物中的水蒸气凝结成水所放出的汽化潜热。 2-4、煤的熔融特性用哪三种温度表示? 答:变形温度DT、软化温度ST、流动温度FT。 2-5、煤的分类及其主要特点。 答:煤按干燥无灰基挥发分含量(Vdaf)的大小来分: 无烟煤:Vdaf≤10%,无烟煤着火困难也不宜燃尽,但其发热量很高,储存过程中不易风化和自燃。 贫煤(劣质烟煤):10%<Vdaf≤20%,贫煤不太容易着火,燃烧时不易结焦。 烟煤:20%<Vdaf≤40%,烟煤含碳量低,易点燃,燃烧快,燃烧时火焰长,发热量较高,具有弱焦结性。 褐煤:40%<Vdaf,褐煤挥发含量高,表面呈棕褐色,质脆易风化,也很容易自燃,不

锅炉课程设计

题目 锅炉课程设计 学生姓名 学号 院 ( 系 ) 专业 指导教师 报告日期2016年12月28日 目录 前言 第一章锅炉课程设计任务书 (3) 第二章煤的元素分析数据校核和煤种判别 (5) 第三章燃料燃烧计算 (7) 第四章锅炉热平衡计算 (9) 第五章炉膛设计和热力计算 (10) 第六章前屏过热器设计和热力计算 (15) 第七章后屏过热器设计和热力计算 (20) 第八章温再热器设计和高热力计算 (24) 第九章第一悬吊管热力计算 (28) 第十章高温对流过热器设计和热力计算 (30) 第十一章第二悬吊管热力计算 (33) 第十二章低温再热器垂直段设计和热力计算 (35)

第十三章转向室热力计算 (39) 第十四章低温再热器水平段设计和热力计算 (41) 第十五章省煤器设计及热力计算 (45) 第十六章分离器气温和前屏进口气温的校核 (48) 第十七章空气预热器设计和热力计算 (49) 第十八章锅炉整体热平衡校核 (56) 第十九章热力计算结果的汇总 (57)

前言 《锅炉原理》是一门涉及基础理论面较广,而专业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该课程的教学必须有相应的实践教学环节相配合,而课程设计就是让学生全面运用所学的锅炉原理知识设计一台锅炉,因此,它是《锅炉原理》课程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教学环节。它对加强学生的能力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设计说明书详细的记录了锅炉本体各受热面的结构特征和工作过程,内容包括锅炉受热面,锅炉炉膛的辐射传热及计算。对流受热面的传热及计算,锅炉受热面的布置原理和热力计算,受热面外部工作过程,锅炉蒸汽参数的变化特性与调节空气动力计算等。 由于知识掌握程度有限以及三周的设计时间对于我们难免有些仓促,此次设计一定存在一些错误和遗漏。 第一章锅炉课程设计任务书 引言 锅炉课程设计是巩固我们理论知识和提高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它不仅使我们对锅炉原理课程的知识得以巩固、充实和提高掌握了锅炉机组的热力计算方法,学会使用锅炉机组热力计算标准方法,并具有综合考虑锅炉机组设计与布置的初步能力而且培养了我们查阅资料,合理选择和分析数据的能力,培养了我们严肃认真和负责的态度。 我国的锅炉目前以煤为主要燃料。锅炉的结构设计和参数的设计与选择以及煤种的选择与应用等都将会对燃料效率、锅炉安全经济运行水平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有影响。因为在锅炉设计中对锅炉的性能、

锅炉原理课程设计总结

锅炉原理课程设计总结 经过将近三个多星期的苦战,我们小组终于完成了锅炉原理的课程设计,在此感谢老师对我们细心的指导,在我们茫然不知所措的时候,给我们疏导计算思路,让我们一步步的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同时也感谢一个小组的同学,在这短暂而又漫长的三个星期里,一起吃饭,一起自习,一起攻克一项项的难关,回头再看这个过程,在学到知识的同时也蛮有成就感的。通过课程设计,使我们把上学期学的知识有个系统的把握,进一步掌握扎实。 在此我就总结课程设计,对改变燃料特性这发面发表点个人看法。一般情况下锅炉最好使用设计煤种或与设计煤种接近的煤种以确保燃烧稳定。由于煤炭供应日趋多元化,对锅炉的稳定燃烧带来很大影响。这次我们小组的煤种是高灰的一号煤种。煤的灰份在燃烧过程中不但不会发出热量,而且还要吸收热量。灰分含量越大,发热量越低,容易导致着火困难和着火延迟,同时炉膛温度降低,煤的燃尽程度降低,造成的飞灰可燃物高。另外,飞灰浓度高,使锅炉受热面特别是省煤器,空气预热器等处的磨损加剧,除尘量增加,锅炉飞灰和炉渣物理热损失增大,降低了锅炉的热效率。此外,高灰煤还会对锅炉的辅助设备造成影响。煤质较差时,锅炉点火和运行调节困难,难以燃烧,容易灭火,严重影响了锅炉出口温度达标。灰分大的煤燃烧后,不仅影响了除尘器和除尘效果,而且增加了除灰排灰系统的运行负荷。对工作环境和外部环境都造成了不良影响。 在此情况下,如果对原有的结构不改变,很难稳定运行,因为一

方面炉内燃烧条件改变,可能不能稳定燃烧,另一方面,尾部受热面飞灰磨损和积灰也比较大,严重影响换热,使排烟温度提高,锅炉效率下降。我提出个人的一点改进措施:加强对锅炉的燃烧调节工作,保证煤与空气量要相配合适,并且要充分混合接触,炉膛应尽量保持高温,以利于燃烧。具体方面:一,在制粉系统方面改进。由于煤种是高灰的无烟煤,燃烧难度大,可适当提高磨煤细度。二,在燃烧设备上改进。可以采用分级配分直流煤粉燃烧器,同时避免二次风过早地混入一次风气流中或采用旋流燃烧器。三,采用热风送粉,适当增大煤粉空气混合物中一次风量,还要提高热二次风的温度,这就要在空气预热器的布置上采用多级布置,增大与烟气的温压,提高进入炉膛的空气的温度。此外,为了炉内煤粉稳定燃烧,可适当减少炉内水冷壁的面积,可铺设卫燃带来实现。这样减少炉内辐射吸热量,有利于稳定燃烧。还有一点就是要加大引风机的功率,定期执行吹灰。 以上这些就是我想到得,有所欠缺,希望老师指正。

电厂锅炉原理与设备期末考试试卷

电厂锅炉原理及设备期末考试试卷一.选择题(包含多项选择题)(2x10=20分) 1. 锅炉的蒸汽参数是指锅炉()处得蒸汽温度和压力。 A.过热器出口; B.凝渣管出口; C.省煤器出口; D.空气预热器出口; 2. 煤的分析基包括()。 A.收到基; B.空气干燥基; C.干燥基; D.干燥无灰基; 3. 电厂用煤根据V daf,分为以下几类()。 A.无烟煤; B.贫煤; C.烟煤; D.褐煤; 4. 煤的工业分析包括()等项目的分析。 A.水分,灰分,挥发分,发热量; B.水分,灰分,挥发分,固定碳; C.水分,灰分,固定碳,全硫含量; D.C,H,O,S,N; 5. 影响煤粉经济细度的因素有()。 A.干燥无灰基挥发分V daf; B.磨煤机; C.粗粉分离器; D.细分分离器; 6. 旋流式燃烧器常采用的布置方式有()。 A.前墙 B.两面墙; C.炉底; D.炉顶; 7. 汽包的作用有()。 A.与受热面和管道连接; B.增加锅炉水位平衡和蓄热能力; C.汽水分离和改善蒸汽品质; D.保证锅炉安全; 8. 减轻水冷壁高温腐蚀的措施有()。 A.改进燃烧; B.避免出现局部温度过高; C.保持管壁附近为氧化性气氛; D.采用耐腐蚀材料;

9. 影响蒸汽温度变化的原因中蒸汽侧吸热工况的改变有()。 A.锅炉负荷的变化; B.饱和蒸汽湿度的变化; C.给水温度的变化; D.减温水量或水温的变化; 10. 以下哪些因素的变动对锅炉运行存在影响()。 A.锅炉负荷的变动; B.给水温度的变动; C.过量空气系数的变动; D.燃料性质的变动 二.填空题(2x10=20分) 1. 火力发电厂的三大主机是(),()和()。 2. 煤的成分分析有()和()两种。 3. 锅炉效率可以通过()和()两种方法求得。 4. 煤粉制备系统有()和()两种形式。 5. 固体燃料燃烧过程可能处于(),()和()三个不同区域。 6. 锅炉中吸收火焰和烟气的热量,使水转化为饱和蒸汽的受热面为()。 7. 自然循环锅炉内介质的流动的推动力是()。 8. 直流锅炉与汽包锅炉最大的差异是()。 9. 影响锅炉内受热面的热偏差的因素有(),()和()。 10. 电厂锅炉的启动与停运有()和()两种类型。 三.计算题(10x2=20分) 1. 对某煤种进行元素分析得到:M ar=4.0%,A ar=8.33%,C daf=83.21%,H daf=5.87%,O daf=5.22%,N daf=1.90%,现将各元素分析的干燥无灰基成分换算成收到基成分。 2. 链条炉排锅炉用阳泉无烟煤作为燃料,其收到基元素分析的成分为M ar=8.0%, A ar=19.02%,C ar=65.65%,H ar=2.64%,O ar=3.19%,N ar=0.99%,S ar=0.51%,该锅炉炉膛出口处的过量空气系数为1.45,试计算: 1). 此煤完全燃烧时的理论空气量V0; 2). 理论烟气容积V y0; 四.问答题(10x4=40分) 1. 简述型号BG-670-13.7-540/540-M8 各数字所表示的锅炉参数?

锅炉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聆听烧锅炉之声 ——锅炉课程设计心得体会当我在大二上学期上《工程热力学》课程的时候,曾听华永明老师说了很多次大四短学期锅炉设计很让人头疼,而且会让我们对整个大学生活都印象深刻。算完锅炉,我依然对华永明老师的这席话印象深刻!整整三周,我聆听了“锅炉之声”。 当短学期第二周开始的时候,我刚从赵老师那里拿了自己的锅炉题目和参考书,当时单纯地想着:锅炉课程设计,就是把大三下学期锅炉的作业重新做一遍,感觉工作量也还不是很大嘛。(其实后来发现我错了……)考虑中,第二天就开始了自己计算锅炉的“行程”。 首先,我得感谢赵老师给了我一个非常给力的煤种——神府东胜煤,我甚至不知道这煤产自哪里,写下这篇心得体会的时候特地去百度了一下,发现它产自内蒙古自治区,发热量是同煤种的全国之最(不能肯定这句话的准确性)。同时,很幸运,这种煤和例题的煤种是一样的,无形中减少了一些假设后的计算量。(我不知道这是不是我可以偷懒的地方,但是其实我在计算过程中并没有偷懒,还是一步一步算下来的,还出了点小问题。)说到计算,前面部分进行的当然是相当的顺利,大三下学期做过一遍作业,煤种和例题一样,所以计算热平衡的时候大差不差地就在不知不觉中搞定了。 然而,困难还在后头,当第三天的时候在教室算“前屏过热器”的参数时候,我发现了庞大的计算量和复杂地计算公式,这对我真是个挑战!算了一半后,实在算不下去了,于是到了赵老师办公室答疑,赵老师的指点给了我很多的帮助,瞬间让我明白了许多计算流程,并且使我把大三下学期学习的《锅炉原理》课程的很多内容都回忆并且串连了起来,然后很高兴地回到教室,“废寝忘食”地将前屏过热器部分算完了,虽然当时已经是中午一点钟左右的时间,但是还是很开心地完成了我的午餐。 回到宿舍,小憩了一会儿,开始了后屏过热器部分的计算过程,后屏的计算比前屏顺利多了,一个下午的时间就基本搞定了。 在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从高温再热器计算开始,第一悬吊管,高温过热器,第二悬吊管,低温再热器垂直段,转向室,低温再热器水平段,汽温校核,算下

课程设计的个人总结(共4篇).doc

课程设计的个人总结(共4篇) 课程设计的个人总结由的***投稿精心推荐,我希望以下多篇范文对你的学习工作能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第1篇:课程设计的个人总结 课程设计的个人总结怎么写?以下是我们给你的范文格式参考。 历时两周的锅炉课设结束了,两周里我和小组成员共同探讨,相互合作,基本完成了应有的设计任务。回首这两周的设计,遇到过困难,更收获了知识和方法,无论锅炉知识还是工程计算的领会都在课设中得到了巩固和提高。 一、巩固了锅炉知识,更加融会贯通。 学习的目的在于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融会贯通,应用于实际。在上个学期的锅炉原理课程中,我们了解了锅炉的结构组成和相关知识,对锅炉安全节能环保的相关原理有了一定的理解。到电厂参观实习给了大家一个直观的认识和体验。而这次的课程设计,在原有的基础上,以计算的形势,让我更加清楚的掌握了锅炉的结构,第一次将各个部件之间的烟气流程与介质流程全面的融汇在一起。向实际锅炉的运行计算工作走进了坚实一步。 二、体验到合理方法的重要性,更加注重科学的方法。 在整个设计中需要计算上百个数据,涉及到计算,估取,查图,查表等

各项工作。既需要个人理解,更需要团队合作。在团队里,我们进行了分工,将参数查取,数据计算和文档编辑分给个人计算,提高了效率。特别让我印象深刻的是excel表格的使用,在初期我们用计算器完全人工计算,效率低下,特别遇到需要根据误差更改假定值,数据还需要重新计算,让我们的负担很大。后来使用excel表格后我们效率大大提高,这让我清楚的认识到科学的方法的和合适的选择计算机辅助工具的重要性。 整体来讲,这次课设让我有了很大提高,在今后我将更注重知识的全面掌握和科学的计算方法,为将来融入实际的工程设计或运行维修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2篇:课程设计的个人总结 给你一篇课程设计的个人总结的写作范例,你可以参考它的格式与写法,进行适当修改。 经过将近三个多星期的苦战,我们小组终于完成了锅炉原理的课程设计,在此感谢老师对我们细心的指导,在我们茫然不知所措的时候,给我们疏导计算思路,让我们一步步的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同时也感谢一个小组的同学,在这短暂而又漫长的三个星期里,一起吃饭,一起自习,一起攻克一项项的难关,回头再看这个过程,在学到知识的同时也蛮有成就感的。通过课程设计,使我们把上学期学的知识有个系统的把握,进一步掌握扎实。 在此我就总结课程设计,对改变燃料特性这发面发表点个人看法。一般情况下锅炉最好使用设计煤种或与设计煤种接近的煤种以确保燃烧稳定。由于煤炭供应日趋多元化,对锅炉的稳定燃烧带来很大影响。这次我们小

《锅炉原理及设备》复习大纲

1. 连续运行小时数;两次停炉(维修)之间运行的小时数。 2. 锅炉容量;一般指单机蒸发量,为单位时间内锅炉所能供应的 蒸汽质量。 3. 元素分析;也就是煤中元素组成的测定,大多借助于燃烧,并 设法测定燃烧生成物中该元素的含量;或者 4. 工业分析;按规定的条件将煤样进行干燥、加热、燃耗,以测 定煤中的水分、会发分、挥发分、固定碳和灰分的含量。 5. 收到基(应用基);以进入锅炉房的原煤为基准,各种成分的 收到基以下标ar表示, 6. 空气干燥基;以经过自然干燥,去除外部水分后的煤为基准。 7. 干燥基;以除去了全部水分后的煤为基准。 8. 干燥无灰基;以去除了全部水分、灰分后的煤为基准。 9. 发热量:单位质量或体积的燃料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称 为发热量或热值。 10. 高位发热量: 11. 低位发热量; 12. 理论烟气焓;生成的理论烟气量在等压(通常为大气压)下从 0℃加热到℃时所需的热量。 13. 理论空气焓;指1Kg燃料燃烧所需的理论空气量 14. 煤的可磨性;是煤被粉碎或研磨成煤粉的难易程度的特征。 15. 冲刷性磨损指数; 16. 钢球充满系数;钢球磨煤机筒体内所装载的钢球量通常用钢球 容积占筒体容积V的份额表示,称为钢球充满系数或充球系数 17. 过量空气系数; 18. 炉膛容积热负荷; 19. 炉膛截面热负荷; 20. 一次风;指携带煤粉的空气,主要作用是输送煤粉和满足燃烧 初期挥发分燃烧对氧气的需要。

21. 二次风;指待煤粉气流着火后再送入的空气,主要作用是补充 煤粉继续燃烧所需的氧气,并起扰动、混合作用。 22. 锅炉热平衡;指其输入的热量和输出热量之间的平衡。 23. 机械不完全燃烧损失;指部分固体燃料颗粒在炉内未能燃尽就 排出炉外而造成的热损失。 24. 化学未完全燃烧损失;也叫可燃气体未完全燃烧热损失,指锅 炉排烟中残留的可燃性气体如CO、、、和重碳氢化合物等未放出其燃烧热而造成的热损失。 25. 第一类传热恶化;因为膜态沸腾引起的传热恶化。 26. 第二类传热恶化;因为含水不足引起的传热恶化。 1. 煤中灰分的存在对锅炉工作有哪些影响? 答:燃料中的灰分非但不能燃烧,而且还妨碍可燃质和空气的接触,增加燃料着火和燃尽的困难,使燃烧热损失增加。多灰的劣质煤往往着火困难,燃烧不稳定。燃烧中灰分的存在,是炉膛结渣受热面积灰和磨损的根源;。灰分还造成大气的污染。 2. 煤中水分的存在对锅炉工作有哪些影响? 答:燃料中的水分会降低燃烧温度,不利于燃料燃烧。燃料的水分多时,甚至会使着火和燃尽的困难。燃料燃烧后,燃料中的水分吸热变成水蒸气并随烟气排入大气,使锅炉效率变低。生成的水蒸气增大了烟气的体积,使引风机的电耗增加。水分给低温受热面腐蚀创造了外部条件。水分多的燃煤还会造成原煤仓、给煤机和落煤管堵塞,以及磨煤机出力下降等不良影响。 3. 什么是挥发分?挥发分的存在对锅炉工作有哪些影响? 答:1、挥发分是指失去水分的煤样,在隔热空气的条件下加热至(90010)℃,使燃料中有机物分解而析出的气体产物,即为挥发分。

锅炉毕业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

(此文档为word 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锅炉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 第一章概述 1.1课程设计的目的 课程设计是该课程的重要教学环节之一,该课程设计是《锅炉及锅炉房设备》 课程的后续主要教学环节。通过课程设计了解锅炉房工艺设计的内容、程序和 基本原则,学习设计计算方法和步骤,提高识图和制图能力,巩固所学理论知 识,提高综合运用《锅炉与锅炉房设备》以及其它课程中所学的知识,解决锅 炉房设计实际问题的能力。 1.2课程设计原始资料 1. 2.1课程设计的题目 某纺织厂(六安市)供热锅炉房工艺设计 1.2.1 热负荷资料生产与生活为常年 性热负荷。三班制工作,年工作天数为 300天;采暖天数为124天;空调用热天 数为210天。 1.2.2燃料 (1)煤 (2 )工业分析 Wy=8.0% Ay=21.5%、Vr=31.91%、Cy=48.0%、Sy=0.5%; Qydw=21300kJkg 1.2.3水质资料 o =4.95毫克当量升 FT =2.4毫克当量升 T =2.5毫克当量升 o =2.5毫克当 量升 溶解固形物 6.2 毫克升 PH 值 7.0 1.2.4气象资料: (1) 平均风速: 冬季:2.8ms ,夏季:2.7ms ; (2) 大气压:冬 102230Pa,夏 100120 Pa ; (3) 冬季采暖室外计算温度:-1.8 C,冬季空调室外计算温度:-4.6 C ; (4) 冬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2.6 C ; (5) 采暖用气天数:124天,空调用热天数:210天。 第二章热负荷计算及锅炉选择 总硬度 H 永久硬度 H 暂时硬度 H 总碱度 A

锅炉课程设计(范例)

《电厂锅炉原理》 课程设计指导书 能源与动力工程系 目录 1

第一章锅炉设计的任务及热力计算的作用和分类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章锅炉的设计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设计计算的步骤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辅助计算和热平衡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节炉膛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节屏式受热面的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节烟道对流受热面的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章锅炉的校核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四章符号与参考文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A. 符号比较 ......................................................................... 错误!未定义书签。 B. 参考文献 .........................................................................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录1 课程设计的目的和任务 (2) 附录2 课程设计例题——2102t/h超临界煤粉锅炉热力计算 (5) 第一部分热力计算书 (5) 第二部分结构计算书 .........................................................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录3 锅炉设计说明书示例 .. (53) 附录1 课程设计的目的和任务 一、课题 2012 t/h亚临界压力自然循环锅炉的设计布置与计算 二、目的和任务 目的: 1)运用原理课所学知识, 并加以巩固充实和提高; 2

锅炉课程设计小结

锅炉课程设计小结 锅炉课程设计是学习《锅炉原理》的重要环节,怎样 锅炉课程设计的小结 篇一:锅炉课程设计小结经过将近三个多星期的苦战,我们小组终于完成了锅炉原理的课程设计,在此感谢老 师对我们细心的指导,在我们茫然不知所措的时候,给我们 疏导计算思路,让我们一步步的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同时 也感谢一个小组的同学,在这短暂而又漫长的三个星期里, 一起吃饭,一起自习,一起攻克一项项的难关,回头再看这 个过程,在学到知识的同时也蛮有成就感的。通过课程设计,使我们把上学期学的知识有个系统的把握,进一步掌握扎实。 在此我就总结课程设计,对改变燃料特性这发面发表点 个人看法。一般情况下锅炉最好使用设计煤种或与设计煤种 接近的煤种以确保燃烧稳定。由于煤炭供应日趋多元化,对 锅炉的稳定燃烧带来很大影响。这次我们小组的煤种是高灰 的一号煤种。煤的灰份在燃烧过程中不但不会发出热量,而 且还要吸收热量。灰分含量越大,发热量越低,容易导致着 火困难和着火延迟,同时炉膛温度降低,煤的燃尽程度降低,造成的飞灰可燃物高。另外,飞灰浓度高,使锅炉受热面特 别是省煤器,空气预热器等处的磨损加剧,除尘量增加,锅 炉飞灰和炉渣物理热损失增大,降低了锅

炉的热效率。此外,高灰煤还会对锅炉的辅助设备造成影响。煤质较差时,锅炉点火和运行调节困难,难以燃烧,容易灭火,严重影响了锅炉出口温度达标。灰分大的煤燃烧后,不仅影响了除尘器和除尘效果,而且增加了除灰排灰系统的运行负荷。对工作环境和外部环境都造成了不良影响。 在此情况下,如果对原有的结构不改变,很难稳定运行,因为一 方面炉内燃烧条件改变,可能不能稳定燃烧,另一方面,尾部受热面飞灰磨损和积灰也比较大,严重影响换热,使排烟温度提高,锅炉效率下降。我提出个人的一点改进 措施:加强对锅炉的燃烧调节工作,保证煤与空气量要相 配合适,并且要充分混合接触,炉膛应尽量保持高温,以 利于燃烧。具体方面:一,在制粉系统方面改进。由于煤种是高灰的无烟煤,燃烧难度大,可适当提高磨煤细度。二,在燃烧设备上改进。可以采用分级配分直流煤粉燃烧器,同时避免二次风过早地混入一次风气流中或采用旋流 燃烧器。三,采用热风送粉,适当增大煤粉空气混合物中 一次风量,还要提高热二次风的温度,这就要在空气预热 器的布置上采用多级布置,增大与烟气的温压,提高进入 炉膛的空气的温度。此外,为了炉内煤粉稳定燃烧,可适 当减少炉内水冷壁的面积,可铺设卫燃带来实现。这样减

锅炉结构及工作原理

锅炉结构及工作原理锅炉结构及工作原理锅:是指锅炉的水汽系统,由汽包、下降管、联箱、水冷壁、过热器和省煤器等设备组成。(1)锅的任务是使水吸热,最后变化成一定参数的过热蒸汽。其过程是:给水由给水泵打入省煤器以后逐渐吸热,温度升高到汽包工作压力的沸点,成为饱和水;饱和水在蒸发设备(炉)中继续吸热,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蒸发成饱和蒸汽;饱和蒸汽从汽包引入过热器以后逐渐过热到规定温度,成为合格的过热蒸汽,然后到汽轮机做功。汽包:汽包俗称锅筒。蒸汽锅炉的汽包内装的是热水和蒸汽。汽包具有一定的水容积,与下降管,水冷壁相连接,组成自然水循环系统,同时,汽包又接受省煤器的给水,向过热器输送饱和蒸汽;汽包是加热,蒸发、过热三个过程的分解点。 下降管:作用是把汽包中的水连续不断地送入下联箱,供给水冷壁,使受热面有足够的循环水量,以保证可靠的运行。为了保证水循环的可靠性,下降管自汽包引出后都布置在炉外。 联箱:又称集箱。一般是直径较大,两端封闭的圆管,用来连接管子。起汇集、混合和分配汽水保证各受热面可靠地供水或汇集各受热面的水或汽水混合物的作用。(位于炉排两侧的下联箱,又称防焦联箱)水冷壁下联箱通常都装有定期排污装置。 水冷壁:水冷壁布置在燃烧室内四周或部分布置在燃烧室中间。它由许多上升管组成,以接受辐射传热为主受热面。作用:依靠炉膛的高温火焰和烟气对水冷壁的辐射传热,使水(未饱和水或饱和水)加热蒸发成饱和蒸汽,由于炉墙内表面被水冷壁管遮盖,所以炉墙温度大为降低,使炉墙不致被烧坏。

而且又能防止结渣和熔渣对炉墙的侵蚀;筒化了炉墙的结构,减轻炉墙重量。水冷壁的形式:1.光管式2.膜式 过热器:是蒸汽锅炉的辅助受热面,它的作用是在压力不变的情况下,从汽包中引出饱和蒸汽,再经过加热,使饱和蒸汽成为一定温度的过热蒸汽。 省煤器:布置在锅炉尾部烟道内,利用烟气的余热加热锅炉给水的设备,其作用就是提高给水温度,降低排烟温度,减少排烟热损失,提高锅炉的热效率。 减温装置:保证汽温在规定的范围内。汽温调节:1、蒸汽侧调节(采用减温器)2、烟气侧调节(采用摆动式喷燃器)炉炉就是锅炉的燃烧系统,由炉膛、烟道、喷燃器及空气预热器等组成。工作原理:送风机将空气送入空气预热器中吸收烟气的热量并送进热风道,然后分成两股:一股送给制粉系统作为一次风携带煤粉送入喷煤器,另一股作为二次风直接送往喷煤器。煤粉与一、二次风经喷燃器喷入炉膛集箱燃烧放热,并将热量以辐射方式传给炉膛四周的水冷壁等辐射受热面,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则沿烟道流经过热器,省煤器和空气预热器等设备,将热量主要以对流方式传给它们,在传热过程中,烟气温度不断降低,最后由吸风机送入烟囱排入大气。 炉膛:炉膛是由一个炉墙包围起来的,供燃料燃烧好传热的主体空间,其四周布满水冷壁。炉膛底部是排灰渣口,固态排渣炉的炉底是由前后水冷壁管弯曲而形成的倾斜的冷灰斗,液态排渣炉的炉底是水平的熔渣池。炉膛上部是悬挂有屏式过热器,炉膛后上方烟气流出炉膛的通道叫炉膛出口。 空气预热器:是利用锅炉排烟的热量来加热空气的热交换设备。它是装在锅炉尾部的垂直烟道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