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知识要点汇总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知识要点汇总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知识要点汇总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知识要点汇总

部编本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知识要点汇总一、会认的字。

群(qún)(一群)(群体)(羊群)

步(bù)(几步)(步子)(步数)

为(wèi)(因为)(为了)(为什么)

参(cān)(参加)(参考)(参观)

加(jiā)(加法)(加大)(加上)

洞(dòng)(洞里)(山洞)(树洞)

着(zháo)(睡着了)(猜着了)

乌(wū)(乌鸦)(乌黑)(乌云)

鸦(yā)(乌鸦)(寒鸦)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小学语文处(chù)(到处)(注处)(处所)

找(zhǎo)(找到)(找人)(寻找)

办(bàn)(办法)(办事)(怎么办)

旁(páng)(旁边)(一旁)(身旁)

许(xǔ)(许多)(允许)(许可)

法(fǎ)(办法)(方法)(减法)

放(fàng)(放开)(放学)(放羊)

进(jìn)(进入)(进去)(走进)

高(gāo)(升高)(高大)(高山)

住(zhù)(住着)(居住)(住处)

孩(hái)(孩子)(小孩)(孩童)

玩(wán)(玩耍)(游玩)(玩具)

吧(bɑ)(来吧)(去吧)

发(fā)(发芽)(发现)(发生)

芽(yá)(发芽)(豆芽)(嫩芽)

爬(pá)(爬行)(爬山)(爬上)

呀(yɑ)(爬呀)(来呀)

久(jiǔ)(很久)(长久)(好久)

变(biàn)(变黄)(变化)(变动)

二、会写的字。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小学语文竹(竹叶)(竹子)(竹林)

牙(月牙)(门牙)(虫牙)

马(小马)(马车)(白马)

用(不用)(用处)(用心)

几(几步)(几个)(几天)

只(一只)(船只)(只身)

石(石子)(石头)(山石)

多(许多)(多少)(太多)

出(想出)(出来)(出去)

见(看见)(见面)(见到)

对(不对)(对错)(对手)

妈(妈妈)(大妈)(妈祖)

全(全天)(全部)(完全)

回(回来)(回家)(回去)

三、多音字。

四、辨字组词。

五、字词积累。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小学语文

1.近义词。

找——寻办法——方法渐渐——逐渐

好久——很久许多——很多参加——参与2.反义词。

升——降睡——醒升高——降落

好久——不久许多——很少

3.量词积累。

一(群)小画家一(幅)画一(只)乌鸦一(个)瓶子一(颗)草莓一(个)蘑菇六、日积月累。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小学语文

[唐]李峤

解落三秋叶,

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

入竹万竿斜。

七、课文背诵。

雪地里的小画家

下雪啦,下雪啦!

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

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

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

不用颜料不用笔,

几步就成一幅画。

青蛙为什么没参加?

他在洞里睡着啦。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整理汇总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各单元重要知识点 一、读数、写数。 1、读20以内的数。 顺数:从小到大的顺序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倒数:从大到小的顺序20 19 18 17 ······ 单数:1、3、5、7、9 ······ 双数:2、4、6、8、10 ······ 2、两位数 (1)我们生活中经常遇到十个物体为一个整体的情况,实际上十个“1”就是一个“10”,一个“10”就是十个“1”。如:A:11里有(1)个十和(1)个一; 11里有(11)个一。 12里有(1)个十和(2)个一; 12里有(12)个一 13里有(1)个十和(3)个一; 13里有(13)个一 14里有(1)个十和(4)个一; 14里有(14)个一 15里有(1)个十和(5)个一; 15里有(15)个一 ······ 19里有(1)个十和(9)个一;或者说,19里有(19)个一 20里有(2)个十; 20里有(20)个一

B:看数字卡片(11~20),说出卡片上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在计数器上,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位?(个位)第2位是什么位?(十位)个位上的1颗珠子表示什么?(表示1个一)十位上的1颗珠子表示什么?(表示1个十)(3)先读11、12、13、14、15、16、17、18、19、20,再写出来。 如:14,读作:十四,写作:14。个位上是4,表示4个一,十位上数字是1,表示1个十。 二、比较大小和第几。 1、例如给数字娃娃排队:5、6、10、3、20、17,可以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也可以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注意做题时,写一个数字,划去一个,做到不重不漏。)2、任意取20以内的两个数,能够用谁比谁大或谁比谁小说一句话。 如:16比15大,写出来就是16>15 9比13小,写出来就是9<13 3、“比”字的用法

最新八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整理

最新八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整理 八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整理:第一章分式 1 分式及其基本性质 分式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不等于零的整式,分式的只不变2 分式的运算 (1)分式的乘除 乘法法则:分式乘以分式,用分子的积作为积的分子,分母的积作为积的分母除法法则:分式除以分式,把除式的分子、分母颠倒位置后,与被除式相乘。 (2) 分式的加减 加减法法则:同分母分式相加减,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 异分母分式相加减,先通分,变为同分母的分式,再加减3 整数指数幂的加减乘除法

4 分式方程及其解法 八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整理:第二章反比例函数 1 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图像、性质 图像:双曲线 表达式:y=k/x(k不为0) 性质:两支的增减性相同; 2 反比例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八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整理:第三章勾股定理 1 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个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2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中,有两个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条边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八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整理:第四章四边形

1 平行四边形 性质:对边相等;对角相等;对角线互相平分。 判定: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一组对边平行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推论: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2 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 (1) 矩形 性质: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矩形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所有性质 判定: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推论: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2) 菱形 性质: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菱形具有平行四边形的一切性质 判定: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四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总结(精华版)

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总结第 一季 一、读数、写数。 1、读20以内的数。 顺数:从小到大的顺序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倒数:从大到小的顺序20 19 18 17 ······单数:1、3、5、7、9 ······双数:2、4、6、8、10 ······ 5个5个地数:0、5、10、15、20 2、数数 可以边做记号边数,数完后再数一遍。 3、两位数 (1)我们生活中经常遇到十个物体为一个整体的情况,实际上10个“一”就是1个“十”,1个“十”就是10个“一”。 如:A:11里有(1)个十和(1)个一;11里有(11)个一。 12里有(1)个十和(2)个一;12里有(12)个一 ······ 19里有(1)个十和(9)个一;或者说,19里有(19)个一 20里有(2)个十;20里有(20)个一B:看数字卡片(11~20),说出卡片上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在计数器上,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位?(个位)第2位是什么位?(十位)个位上的1颗珠子表示什么?(表示1个一)十位上的1颗珠子表示什么?(表示1个十)(3)先读11、12、13、14、15、16、17、18、19、20,再写出来。 如:14,读作:十四,写作:14。个位上是4,表示4个一,十位上数字是1,表示1个十。 二、比较大小和第几。 1、例如给数字娃娃排队:5、6、10、3、20、17,可以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也可以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注意做题时,写一个数字,划去一个,做到不重不漏。) 2、任意取20以内的两个数,能够用谁比谁大或谁比谁小说一句话。如:16比15大,写出来就是16>15 9比13小,写出来就是9<13 3、“比”字的用法 看“比”字的后面是谁,比几大1就要在几的基础上加1,比几小1就要在几的基础上减1。 如:比5小2的数是(3),比4多3的数是(7)。 3、几和第几 △▲▲★△☆☆△△△▲★★★☆★ 观察图,说说有几个图形?(16个图形)从左数第几位是什么?从右数第几位是什么?把左边三个圈起来;把右边第2个圈起来。 (复习此类知识时,分清左右,同时确定方向;知道几个和第几个的区别。) 4、相邻数 3的前面是2,3的后面是4,3再添上1就是4,4再去掉1就是3,与3相邻的数是2和4。 19的前面是18,19的后面是20,······,与19相邻的数是18和20。 三、比一比 1,比多少:运用一一对应原则。 2,三个事物比较,可以先两个两个的比较。然后根据比较的结果,得出三个事物比较的结论。 如:A比B大,B比C大,那么可以得到A 比C大。A最大,C最小。 A比B大,A比C大,只能得到A最大,还要比较B和C,才知道谁最小。 四、加减法(一) 把两个数合并在一起用加法。加数+加数=和一个数加0还等于这个数. 如:3+13=16中,3和13是加数,和是16.读作:3加13等于16. 从一个数里面去掉一部分求剩下的是多少用减法。被减数-减数=差两个相同的数相减得0. 如:19-6=13中,19是被减数,6是减数,差是13.读作:19减6等于13。 (一)熟记表内加法和减法的得数 (二)了解以下规律(不是重点) 1、加法

【精选】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知识点汇总

【精选】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 第八单元知识点汇总 一、字词盘点 1.字 (1)难读的字 姿(zī) 势(shì) 况(kuàng) 烈(liè) 镇(zhèn) 述(shù) 联(lián) 胸(xiōng) 仰(yǎng) 渣(zhā) 者(zhě) 诚(chéng) 血(xuè) 撤(chè) 帘(lián) 速(sù) 眨(zhǎ) 瞅(chǒu) 眶(kuàng) (2)难写的字 登:上下结构,右上部分书写顺序为撇、撇、捺。 跌:左右结构,左窄右宽。“”最后两笔是竖、提,“失”最后两笔两笔撇、捺要舒展。 腿:左右结构,“月”写时要竖长些,走之要舒展,托住上面部分。 勇:上下结构,“甬”和“力”写时扁平一些,使整体字形更美观些。 默:左右结构,左边要写得紧凑一些,“犬”写得大些。 养:上下结构,一撇一捺要盖住下面。 (3)多音字 没得 落调 散间 斗大 2.词

(1)必须掌握的词 掌声文静默默轮流讲台一齐角落慢吞吞刚刚热烈持久泪水平息动听勇气面对郊外养病 跳动欢快谷粒男孩或者严寒 本来可惜肯定诚实 (2)近义词 骤然——突然文静——文雅情况——状况 注视——凝视镇定——镇静姿势——姿态 忧郁——忧愁歧视——轻视鼓励——鼓舞 高大——伟岸非常——特别周围——附近 或者——也许严寒——寒冷仰望——仰视 可惜——惋惜果然——果真诚实——诚恳 婉转——悠扬欢快——欢畅本来——原本 消灭——歼灭激烈——猛烈陆续——连续 仍然——依然镇定——镇静敏捷——灵敏 沉思——深思恳求——央求迅速——快速 (3)反义词 犹豫——果断热烈——微弱持久——短暂 镇定——慌乱鼓励——打击忧郁——开朗 歧视——重视高大——矮小欢快——伤心 严寒——炎热肯定——否定诚实——虚伪 仰望——俯视可惜——幸好果然——居然 激烈——平静镇定——慌张敏捷——迟钝 危险——安全迅速——缓慢同意——反对 胜利——失败 (4)词语归类 ①含有数字的词语:当头一棒 类似的词语: 十全十美五花八门五光十色六神无主九牛一毛五湖四海七上八下

八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整理 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整理人教版 《第一单元》 【第1课新闻两则】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荻dí溃kuì退泄xiè气阻遏è 绥suí聿yù 2.解释下列词语。 (1) 业已:已经。 (2) 锐不可当:锋利无比,不可抵挡。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 2.白崇禧经常说;“不怕**凶,只怕**生根。”他是怕对了。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是树木,而且是森林了。不仅生了根,而且枝叶茂盛了。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1.《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和《中原我军解放南阳》两则新闻的作者是毛主席。2.新闻的特征是用事实说话。 3.新闻的六要素是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 4.新闻的结构包括五部分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第2课芦花荡】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提防dīfang 疟yào子寒噤jìn 吆喝yāo he 蹿cuān 仄zè歪转弯抹mò角 (点拨:注意“提”、“喝”、“抹”等是多音字。) 2.解释下列词语。 (1) 寒噤:因寒冷而哆嗦。 (2) 张皇失措:慌慌张张,不知怎么办才好。 3.用恰当词语填空。 (1) 可是假如是月明风清的夜晚,人们的眼再尖利一些,就可以看见有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撑出来,在淀里,像一片苇叶,奔着东南去了。 (2) 每天夜里,在敌人紧紧封锁的水面上,就像一个没事人,他按照早出晚归捕鱼撒网那股悠闲的心情撑着船,编算着使自己高兴也使别人高兴的事情。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老头子又是一篙,小船旋风一样绕着鬼子们转,莲蓬的清香,在他们的鼻子尖上扫过。鬼子们像是玩着捉迷藏,乱转着身子,抓上抓下。 2.他狠狠地敲打,向着苇塘望了一眼。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撤。

新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 第十六章二次根式 1、二次根式: 形如的式子。①二次根式必须满足:含有二次根号“”;被开方数a必须就是非负数。②非负性 2、最简二次根式:满足:①被开方数不含分母;②被开方数中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的二次根式。 3、化最简二次根式的方法与步骤: (1)如果被开方数含分母,先利用商的算数平方根的性质把它写成分 式的形式,然后利用分母有理化进行化简。 (2)如果被开方数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先将她们分解因数或因式,然后把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开出来。 3、二次根式有关公式 (1) (2) (3)乘法公式 (4)除法公式 4、二次根式的加减法则:先将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再将被开方数相同的二次根式进行合并。 5、二次根式混合运算顺序: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的。 第十七章勾股定理 1、勾股定理: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a,b,斜边长为c,那么a2+b2=c2。 2、勾股定理逆定理:如果三角形三边长a,b,c满足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就是直角三角形。 3、互逆命题:题设、结论正好相反的两个命题。如果把其中一个叫 做原命题,那么另一个叫做它的逆命题。(例:勾股定理与勾股定理逆定理) 4、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1)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2)在直角三角形中,30的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3)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a,b,斜边长为c,那么 a2+b2=c2。 (4)、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5、摄影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高线就是两直角边在斜边上的摄影的比例中项,每条直角边就是它们在斜边上的摄影与斜边的 比例中项。① ②③ 6、常用关系式 由三角形面积公式可得:AB CD=ACBC 第十八章平行四边形 1、平行四边形定义: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2、平行四边形的性质:⑴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⑵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⑶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3平行四边形的判定:⑴、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就是平行四边形; ⑵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就是平行四边形;⑶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就是平行四边形; ⑷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就是平 行四边形。 4、矩形的定义:有一个角就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 5、矩形的性质:⑴矩形的四个角都就是直角; ⑵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6、矩形判定定理:⑴有三个角就是直角的四边形就是矩形; ⑵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就是矩形。 7、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连接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 8、菱形的定义 :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 9、菱形的性质:⑴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⑵菱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S菱形=1/2×ab(a、b为两条对角线长) 10、菱形的判定定理:⑴四条边相等的四边形就是菱形。 ⑵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就是菱形。

一年级上数学知识点整理

一年级组数学上册知识点整理 一生活中的数 (一)本单元知识网络: 1、生活中的数 (1)认、读、数、写10以内的数。 (2)掌握1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初步体会基数与序数的含义。 (二)各课知识点: 1、可爱的校园(数数) 知识点: (1)通过观察情境图,初步认识10以内的数。 (2)在数数的活动中,体会有序数数的方法。 2、快乐的家园(10以内数的认识) 知识点: (1)初步认识1~10各数的符号表示方法。 (2)在具体情境活动中,学习运用数字符号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物体的量。 3、玩具(1~5的认识与书写) 知识点: 能正确数出5以内物体的个数,能用数表示日常生活的一些事物,会正确书写1~5的数字。 4、小猫钓鱼(0的认识) 知识点: (1)知道在生活中“0”所表示的几种常见的意义,知道“0”和1,2,3,…一样也是一个数,“0”比1,2,3,…小。 (2)会正确书写“0” 5、文具(6~10的认识与书写) 知识点: (1)能够正确地数出数量是6~10的物体个数。 (2)学会6~10各数的读写方法。

习题设计: 一、找规律填数。 (1)2、()、4、()、()、()、8、9、() (2)10、()、()、7、6 二、数一数。(12分) ☆○△☆□□ 三、画你喜欢的水果,数量和左边的同样多。 四、把同类的圈起来。 (1)(2) 五、圈一圈,算一算。 二比较 (一)本单元知识网络: 1、比较 比较具体事物的有关属性(大小、多少、高矮、长短和轻重),体验具体的比较方法。 (二)各课知识点:

1、动物乐园(比大小与比多少) 知识点: (1)能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 (2)能判断生活中具体物体之间的大小与多少 2、高矮(比高矮、比长短) 知识点: (1)初步感知两个或三个物体之间的高矮或长短的关系。 (2)理解无题高矮或长短的比较需要在同一起点下进行。 3、轻重(比轻重) 知识点: (1)体验两个物体间的轻重,认识物体之间存在着轻重的差异。(2)在比较物体轻重的过程中,认识测量无题轻重的工具的重要性。 习题设计: 一、在○里填上“=”“>”或“<”。 1.8○10 2.9○7 3.6○6 4.5○4 5.6○9 二、看上面的数,画一画,划一划。 三、比一比,按问题画“√”。

【精选】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知识点汇总.

【精选】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知识点汇总 一、字词盘点 1.字 (1)难读的字 姿(zī)势(shì)况(kuàng)烈(liè)镇(zhèn)述(shù) 联(lián)胸(xiōng)仰(yǎng)渣(zhā)者(zhě)诚(chéng)血(xuè)撤(chè)帘(lián)速(sù)眨(zhǎ)瞅(chǒu) 眶(kuàng) (2)难写的字 登:上下结构,右上部分书写顺序为撇、撇、捺。 跌:左右结构,左窄右宽。“”最后两笔是竖、提,“失”最后两笔两笔撇、捺要舒展。 腿:左右结构,“月”写时要竖长些,走之要舒展,托住上面部分。 勇:上下结构,“甬”和“力”写时扁平一些,使整体字形更美观些。 默:左右结构,左边要写得紧凑一些,“犬”写得大些。 养:上下结构,一撇一捺要盖住下面。 (3)多音字 没得 落调 散间 斗大 2.词

(1)必须掌握的词 掌声文静默默轮流讲台一齐角落慢吞吞刚刚热烈持久泪水平息动听勇气面对郊外养病跳动欢快谷粒男孩或者严寒本来可惜肯定诚实 (2)近义词 骤然——突然文静——文雅情况——状况 注视——凝视镇定——镇静姿势——姿态 忧郁——忧愁歧视——轻视鼓励——鼓舞 高大——伟岸非常——特别周围——附近 或者——也许严寒——寒冷仰望——仰视 可惜——惋惜果然——果真诚实——诚恳 婉转——悠扬欢快——欢畅本来——原本 消灭——歼灭激烈——猛烈陆续——连续 仍然——依然镇定——镇静敏捷——灵敏 沉思——深思恳求——央求迅速——快速 (3)反义词 犹豫——果断热烈——微弱持久——短暂 镇定——慌乱鼓励——打击忧郁——开朗 歧视——重视高大——矮小欢快——伤心 严寒——炎热肯定——否定诚实——虚伪 仰望——俯视可惜——幸好果然——居然 激烈——平静镇定——慌张敏捷——迟钝 危险——安全迅速——缓慢同意——反对 胜利——失败 (4)词语归类 ①含有数字的词语:当头一棒 类似的词语: 十全十美五花八门五光十色六神无主九牛一毛五湖四海七上八下 七零八落

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整理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本章重点图幅:图5.5 一、地理差异表现(1)自然环境差异 地势: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降水: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主要原因是海陆位置的影响;气温:由南向北逐渐降低,主要原因是纬度位置的影响。(2)人类活动差异 农业:东耕西牧,南稻北麦,主要原因是气候。人口、城市、交通线:东部密集,西部稀疏;经济发展水平:东部高,西部低。1、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秦岭——淮河一线以北 秦岭——淮河一线以南自然差异 一月平均气温低于 0℃高于0℃年降水量小于800毫米大于800毫米温度带暖温带亚热带干湿地区半湿润地区湿润地区 植被类型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主要地形平原、高原平原、丘陵、盆地、高原交错分布河流冬季结冰有无河流流量小大河流汛期 短长人文差异 农田类型旱地水田主要粮食作物小麦 水稻传统交通方式以陆路运输为主常用水运 民居特点 屋顶坡度较小,墙厚 屋顶坡度大,墙体高 总结 导致秦岭——淮河一线南北自然、人文差异的主导因素是气候 3、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4、秦岭——淮河一线代表的地理意义: ⑴1月0℃等温线的分界线⑵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⑶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的分界线⑷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⑸旱地与水田的分界线⑹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 第六章北方地区 名称:D 北方地区、B 南方地区、. C 西北地区、A 青藏地区。 界线①:与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接近,主导因素 是降水。 界线②: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即第一、二级阶梯界线),主导因素是地形或地势。界线③:秦岭---淮河一线。大致与我国一月0o C 等温线和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最接近,主导因素是气候(气温和降水)。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整理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整理 一、读数、写数。 1、读20以内的数 顺数:从小到大的顺序0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倒数:从大到小的顺序20191817······ 单数:1、3、5、7、9······ 双数:2、4、6、8、10······ (注:0既不是单数,也不是双数,0是偶数。在生活中说单双数,在数学中说奇偶数。) 2、两位数 (1)我们生活中经常遇到十个物体为一个整体的情况,实际上十个“1”就是一个“10”,一个“10”就是十个“1”。 如:A:11里有(1)个十和(1)个一; 11里有(11)个一。 12里有(1)个十和(2)个一; 12里有(12)个一13里有(1)个十和(3)个一; 13里有(13)个一14里有(1)个十和(4)个一; 14里有(14)个一15里有(1)个十和(5)个一; 15里有(15)个一······ 19里有(1)个十和(9)个一; 或者说,19里有(19)个一20里有(2)个十; 20里有(20)个一B:看数字卡片(11~20),说出卡片上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在计数器上,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位?(个位)第2位是什么位?(十位)个位上的1颗珠子表示什么?(表示1个一)十位上的1颗珠子表示什么?(表示1个十) (3)先读11、12、13、14、15、16、17、18、19、20,再写出来。 如:14,读作:十四,写作:14。个位上是4,表示4个一,十位上数字是1,表示1个十。 二、比较大小和第几。 1、给数字娃娃排队 5、6、10、3、20、17,可以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也可以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注意做题时,写一个数字,划去一个,做到不重不漏。)

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知识点汇总【重点短语】 1. my father’s birthday我爸爸的生日 2. happy birthday (to you) (祝你)生日快乐 3. in August 在八月 4. have a birthday party 举办一个生日派对 5. have a book sale 举行一次书籍拍卖 6. have an art festival 举办一次艺术节 7. have an English party 举办一个英语派对 8. have a basketball game 举办一场篮球赛 9. School Day 学校开放日 10. Teachers’ Day教师节 11. Mother’s Day母亲节 12. Women’s Day妇女节 13. Sports Day 体育节 14. two ball games 两场球赛 15. this term 这学期 16. in the afternoon 在下午 17. on the 12th 在12日那天 18. next month 下个月 19. in the school library 在学校图书馆 20. have a good time 玩得开心

【重点句型】 1. —When is your/his/her birthday? 你/他/她的生日是何时? —My/His/Her birthday is on November 11th. 我/他/她的生日是11月11日。 2. 一When is A lice’s birthday? 艾丽斯的生日是何时? — Her birthday is on September 5th. 她的生日是9月5日。 3. — How old are you? 你多大了? — I ,m twelve ( years old). 我12岁了。 4. — Happy birthday to you! 生日快乐! —Thank you. 谢谢。 5. —When is the school trip? 学校郊游是何时? —I t ’s on October 19th. 10月19日。 6. Do you want to come to my birthday party? 你想来参加我的生日聚会吗? 7. This is a really busy term! 这确实是一个忙碌的学期! 8. School Day is on October 22nd. 学校开放日是10月22日。 9. We have an Eiiglish party on November 30th. 在11月30日我们有次英语晚会。 【重点语法】 序数词:表示事物的顺序的数次,它的作用相当于名词或者形容词,

(完整版)初二光学知识点整理

光学知识点知识点整理 一、光的直线传播 1、光现象:包括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 2、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光源按形成原因分,可以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例如,自然光源有太阳、萤火虫等,人造光源有如蜡烛、霓虹灯、白炽灯等。 ●月亮不是光源,月亮本身不发光,只是反射太阳的光。 3、光的直线传播:光在真空中或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的传播 不需要介质。 大气层是不均匀的,当光从大气层外射到地面时,光线发了了弯折(海市蜃楼、早晨看到太阳时,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星星的闪烁等) 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小孔成像、井底之蛙、影子、日食、月食、一叶障目。 ●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 ①激光准直. 排直队要向前看齐. 打靶瞄准 ②影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由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所 以在不透光的物体后面,光照射不到,形成了黑暗的部分就是影。 ③日食月食的形成 日食的成因:当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中间时,并且三球在一条直线上,太阳光沿直线传播过程中,被不透明的月球挡住,月球的黑影落在地球上,就形成了日食. 月食的成因:当地球运行到太阳和月球中间时,太阳光被不透明的地球挡住,地球的影落在月球上,就形成了月食. 如图:在月球后 1的位置可看到日全食, 在2的位置看到日偏食, 在3的位置看到日环食。 1 3 2

④小孔成像:小孔成像实验早在《墨经》中就有记载小孔成像成倒立的实像, 其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关。像可能放大,也可能宿小。 用一个带有小孔的板遮挡在屏幕与物之间,屏幕上就会形成物的倒像,我们把这样的现象叫小孔成像。前后移动中间的板,像的大小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这种现象反映了光沿直线传播的性质。 小孔成像原理: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不受引力作用干扰的情况下沿直线传播根据光的直线传播规律证明像长和物长之比等于像和物分别距小孔屏的距离之比。 4、光线: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的直线。(光线是假想的, 实际并不存在) 光线是由一小束光抽象而建立的理想物理模型,建立理想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的常用方法之一。 5、光速:光在不同物质中传播的速度一般不同,真空中最快. (1)光在真空中速度C=3×108m/s=3×105km/s;光在空气中速度约为3×108m/s。 光在水中速度为真空中光速的3/4,在玻璃中速度为真空中速度的2/3 。 雷声和闪电在同时同地发生,但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说明什么问题? 这表明光的传播速度比声音快. (2)光年是长度的单位,1光年表示光在1年时间所走的路程,1光年=3×108 米/秒×365×24×3600秒=9.46×1015米 注意:光年不是时间的单位。 二、光的反射 1.反射:光在两种物质的交界面处会发生反射。 我们能够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定义: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介质的现象叫光的反射。任何物体的表面都会发生反射。 2.探究实验: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设计实验】把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纸板ENF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直线ON垂直于镜面,如图2-2所示。 一束光贴着纸板沿着某一个角度射到O点,经平面镜的反射,沿另一个方向

初二下册的知识点总结

初二下册的知识点总结 初二下册的知识点总结 第十七章《反比例函数》知识点整理 1.定义:形如y=(k为常数,k≠0)的函数称为反比例函数。 3.图像: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属于双曲线。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 有两条对称轴:直线y=x和y=-x。对称中心是:原点 3.性质:当k>0时双曲线的两支分别位于第一、第三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值随x值的增大而减小。 当k<0时双曲线的两支分别位于第二、第四象限,在每个象限 内y值随x值的增大而增大。 4.|k|的几何意义:表示反比例函数图像上的点向两坐标轴 所作的垂线段与两坐标轴围成的矩形的面积。 第十八章勾股定理 1.勾股定理: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a,b,斜边 长为c,那么a2+b2=c2。 2.勾股定理逆定理:如果三角形三边长a,b,c满足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3.经过证明被确认正确的命题叫做定理。 我们把题设、结论正好相反的两个命题叫做互逆命题。如果把其中一个叫做原命题,那么另一个叫做它的逆命题。(例:勾股定理 与勾股定理逆定理)

第十九章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定义: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1.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3.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4.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矩形的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 矩形的性质: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矩形的对角线平分且相等。AC=BD 矩形判定定理:1.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矩形。 2.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3.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菱形的定义: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 菱形的性质: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菱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菱形的判定定理:1.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2.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3.四条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知识点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知识点 一生活中的数 可爱的校园(数数) 1、按一定顺序数出每种物体的个数。 2、能用1-10各数正确地表述物体的数量。 快乐的家园(10以内数的认识) 1、能形象理解数“1”既可以表示单个物体,也可以表示一个集合。 2、在数数过程中认识1-10数的符号表示方法。 3、理解1~10各数除了表示几个,还可以表示第几个,从而认识基数与序数的联系与区别:基数表示数量的多少,序数表示数量的顺序。 玩具(1~5的认识与书写) 1、能正确数出5以内物体的个数。 2、会正确书写1-5的数字。 小猫钓鱼(0的认识) 1、认识“0”的产生,理解“0”的含义,0即可以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也可以表示起点和分界点,还可以表示0摄氏度。 2、学会读、写“0”。 文具(6~10的认识与书写) 1、能正确数出数量是6-10的物体的个数。 2、会读写6—10的数字。 二比较 动物乐园(比大小与比多少) 1、比较动物谁多谁少有两种策略:一是基于“数数”,二是进行

“配对”,从而体验“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 2、通过比较具体数量多少的数学活动,获得对“>”、“<”、“=”等符号意义的理解,学会写法,并会用这些符号表示10以内的数的大小。 3、体验“同样多”、“多”、“少”、“最多”、“最少”的含义。 高矮(比高矮、比长短) 1、认识高矮的区别,知道比较高矮、长短、厚薄时要在起点相同的情况下才能正确比较。 2、知道高矮比较的相对性。 轻重(比轻重) 1、经历比较轻重的过程,体验一些具体的比较方法及轻重的相对性。 2.初步体会借助工具确定轻重的必要性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3.间接比较轻重,渗透等量对换的思想(对学生说具有一定的难度,不要求所有的学生都能独立完成)。 三加减法(一) 有几枝铅笔(加法的认识) 1、初步了解加法的含义,会读、写加法算式,知道把两个数合并在一起求一共是多少,用加法计算; 2、正确进行5以内的加法口算。 3、第一次出现了图形应用题,要让学生学会看图,理解题目的意思。

第八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八单元知识点总结 1、多音字 逮(逮住逮捕)曾(曾经曾祖父)吓(吓坏恐吓)觉(睡觉感觉)当(当代上当)弄(戏弄弄堂)行(银行行走)重(重量重新)难(艰难灾难)2、形近字组词 祖国好啊浓绿愿望蓝天采摘掏钱比赛组员阿姨农民塑料篮球水滴淘气严寒回忆世界地界功劳反复复习方式弄坏几亿而且劳累反攻夏天考试竹筒开始由于感觉值日人类艰苦炎热弯弓害怕田地学习植树种类很好淡水引入害虫从此新年 比赛亲人 3、近义词 祖先—祖宗遮—盖摘—采一望无边—一望无际捉—逮必须—务必譬如—比如敏感—敏锐 主意—办法简单—容易方式—方法开始—最初温暖—暖和艰难—艰辛繁茂—茂盛渐渐—慢慢

最后—最终原始—古老浓绿—深绿遮住—挡住美好—美妙遥远—辽远苍苍茫茫—空阔辽远 年纪—年龄必须—一定开始—起初敏感—敏锐知道—明白自由—随意结局—结尾滋润—滋养勃勃生机—生机勃勃 4、反义词 美好—丑恶远—近成功—失败容易—困难 简单—复杂结束—开始艰难—容易黑暗—光明温暖—寒冷艰难—安逸慌慌张张—不慌不忙 勃勃生机—死气沉沉自由—约束粗糙—光滑 复杂—简单原始—现代 5、词语积累 1、一望无边浓绿的树荫苍苍茫茫勃勃生机 慌慌张张世世代代 2、AABC的词语:勃勃生机心心相印苦苦哀求比比皆是念念不忘恋恋不舍 3、动词短语 数星星逗松鼠采蘑菇挖野菜赏明月 掏鸟蛋摘野果捉蜻蜓逮蝈蝈采野蔷薇

6、关联词语造句 1、只要..........就........... 2、当...........的时候.......... 3、.......渐渐......... 4、......没有了....就没有了........ 7、日积月累 背诵并默写古诗《舟夜书所见》 8、课文总结 23、《祖先的摇篮》 课文采用诗歌的形式,用充满童趣的幻想、优美的语言,把我们的思绪引向遥远而神秘的远古时代,带我们去探寻人类祖先生活过的地方。激发我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祖先生活的探索欲望。 24、《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 课文讲的是在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每样东西只要弄明白自己做什么最容易就行了。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努力做好自己最容易做的事,这个世界就会很美好。 25《羿射九日》 课文讲的是由于天上同时出现十个太阳,大地万物都快被烤焦

初二英语知识点归纳八年级英语知识点汇总

初二英语知识点归纳八年级英语知识点汇总 升入初二,英语越来越难了,想要学好英语,就要常对所学过的英语知识点进行归纳,下面就来给大家分享初二英语知识点归纳,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 一般将来时 一般将来时表示将来某个时间要发生的动作或者存在的状态。通常与表示将来的时间状语连用,如tomorrow, the day after tomorrow, next year, next month, next week, in 100 years 等。 be going to do (动词原形)结构:表示打算、准备做的事情或者肯定要发生的事情。如:It is going to rain. will do 结构表示将来的用法: 1. 表示预见 Do you think it will rain?

You will feel better after a good rest. 2. 表示意图 I will borrow a book from our school library tomorrow. What will she do tomorrow? 基本构成如下: 一般疑问句构成: (1)will+主语+do…? Will Sarah e to visit me next Sunday? (2)there be 结构的一般疑问句:Will there + be …? Will there be fewer trees? Yes, there will. / No, there won't 否定句构成:will + not (won't)+do

Sarah won't e to visit me next Sunday. 特殊疑问句构成: 特殊疑问词+will+主语+…?What will Sarah do next Sunday? (二) should的用法: should用来提出建议和忠告,后边加动词原形,否定句直接在should后边加not. 例如:I think you should eat less junk food. 我认为你应该少吃垃圾食品。 She drives a lot and she seldom walks. So I think she should walk a lot. 她经常开车,很少走路。所以我认为她应该多走路。

八下知识点整理.

第14课感受现代科技 1.现代科技给生活带来哪些新变化?P59 我们现在的生活与科技息息相关。近年来,手机、彩电、空调、电脑等新科技产品的不断问世,提高了人们生活的科技含量和生活质量,也逐渐改变着人们的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 2.为什么说科技是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力?(科技对物质文明发展和精神文明发展的影响?P61—62 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类社会的每一步都伴随着科技的进步。尤其是现代科技的突飞猛进,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有力的推动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的计算机等高科技企业的迅速成长,极大的提高了我国的产业技术水平,促进了工业、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有力地带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已成为当代经济发展的火车头。(为什么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②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普及,为人类提供了广播等传播思想文化的新手段,使精神文明建设有了新的载体。它对于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更新人们的思想观念,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③科学技术的进步已经为人类创造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永无止境的发展及其无限的创造力,必定还会继续为人类文明做出更大的贡献。 3.列举快速发展的现代科技? ①蓬勃兴趣的信息技术。当前信息技术正向数字化、高速化、网络化、集成化和智能化迅速发展。 ②迅速崛起的生命科学。生命科学技术已成为21世纪高新科技的主流。对促进人口与健康、生态环境领域的发展具有重大的作用。

③突飞猛进的空间科学。空间技术落是当代科学技术中发展最快的尖端技术之一。实现人类进入太空的梦想要靠空间技术的进步。空间技术的发展对于广播电视、远距离通信、气象预报、救援救灾、科学研究,发挥了传统方式无法达到的效益和作用。空间技术一个国家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4.人类跨入信息社会的标志是什么?信息技术包括哪些?发展趋势是什么? 信息技术革命是当代科技革命的中心。 信息技术包括:微电子技术、光电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成像技术、显示技术等。 当前信息技术正向数字化、高速化、网络化、集成化和智能化迅速发展。 第15课走创新之路 1.为什么要创新?(如何理解科技发展靠创新? ①创新是力量之源、发展之基。科技前进的每一步都是追求创新的结果。科学的本 质是创新,科技发展靠创新,生活的每一领域、生命的每一步都呼唤着创新的智慧。②与时俱进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不断创新是当代科技发展的主旋律。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创新将更为广泛,更为深刻,更为迅速。面对世界范围突飞猛进的科技革命,创新对于我们尤为重要。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处于领先的地位。 2.好奇心与创新有什么关系? ①许多科学家小时候都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好奇心是他们走上科技发明创造的起点, 是创新的最初动力。不过,好奇心也需要正确把握

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一年级3、4班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准备课 1、数一数 数数:数数时,按一定的顺序数,从1开始,数到最后一个物体所对应的那个数,即最后数到几,就是这种物体的总个数。 2、比多少 同样多: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都没有剩余时,就说这两种物体的数量同样多。 比多少: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其中一种物体有剩余,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多,没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少。 比较两种物体的多或少时,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法。 第二单位置 1、认识上、下 体会上、下的含义:从两个物体的位置理解:上是指在高处的物体,下是指在低处的物体。 2、认识前、后 体会前、后的含义:一般指面对的方向就是前,背对的方向就是后。 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从而得出:确定两个以上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时,要找准参照物,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相对的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3、认识左、右 以自己的左手、右手所在的位置为标准,确定左边和右边。右手所在的一边为右边,左手所在的一边为左边。 要点提示:在确定左右时,除特殊要求,一般以观察者的左右为准。 第三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 一、 1--5的认识 1、1—5各数的含义:每个数都可以表示不同物体的数量。有几个物体就用几来表示。 2、1—5各数的数序 从前往后数:1、2、3、4、5. 从后往前数:5、4、3、2、1. 3、1—5各数的写法:根据每个数字的形状,按数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认真、工整地进行书写。

二、比大小 1、前面的数等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3,读作3等于3。前面的数大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2,读作3大于2。前面的数小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4,读作3小于4。 2、填“>”或“<”时,开口对大数,尖尖对小数。 三、第几 1、确定物体的排列顺序时,先确定数数的方向,然后从1开始点数,数到几,它的顺序就是“第几”。第几指的是其中的某一个。 2、区分“几个”和“第几” “几个”表示物体的多少,而“第几”只表示其中的一个物体。 四、分与合 数的组成:一个数(1除外)分成几和几,先把这个数分成1和几,依次分到几和1为止。例如:5的组成有1和4,2和3,3和2,4和1. 把一个数分成几和几时,要有序地进行分解,防止重复或遗漏。 五、加法 1、加法的含义:把两部分合在一起,求一共有多少,用加法计算。 2、加法的计算方法:计算5以内数的加法,可以采用点数、接着数、数的组成等方法。其中用数的组成计算是最常用的方法。 六、减法 1、减法的含义:从总数里去掉(减掉)一部分,求还剩多少用减法计算。 2、减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减法时,可以用倒着数、数的分成、想加算减的方法来计算。 七、0 1、0的意义:0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也表示起点。 2、0的读法:0读作:零 3、0的写法:写0时,要从上到下,从左到右,起笔处和收笔处要相连,并且要写圆滑,不能有棱角。 4、0的加、减法:任何数与0相加都得这个数,任何数与0相减都得这个数,相同的两个数相减等于0. 如:0+8=8 9-0=9 4-4=0 第四单元认识图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