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深圳市电子政务建设问题分析

深圳市电子政务建设问题分析

深圳市电子政务建设问题分析
深圳市电子政务建设问题分析

摘要

近年来,深圳市电子政务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受到了政府与广大市民的重视。然而,由于发展得过快,深圳市电子政务建设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不少的问题。如城市电子政务目标的问题、政府各部门的协调和信息共享的问题、电子政务如何促进政府管理创新问题等。

本文从阐述电子政务的一般特点入手,分析了深圳市电子政务的特点,并针对深圳市电子政务建设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健全和完善深圳市电子政务建设的几点建议。为了深圳市电子政务事业的深入发展,城市电子政务建设必须要有新的思路,要高度重视统筹规划,贯彻以政务为本和以民为本的思想,这样才能把深圳市政府建设成一个高效、务实、廉洁、亲民、开放的政府。

【关键词】深圳市电子政务门户网站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ShenZhen has undergone great development in the construction of E-government, which has drawn great attention from the government and citizen. However, owing to the over-fast development, ShenZhen has encountered various problem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E-government, such as E-government goals, coordination of various departments in the government, the sharing of information and the government management innovation by E-government, etc.

This paper starts with the elaboration of E-government, then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henZhen E-government and advocates some suggestion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ShenZhen E-government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problems of ShenZhen E-government. In order to have a further development of ShenZhen E-government, Shenzhen government should have new idea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ity E-government, pay much attention to systematic planning, and carry out the concept of “Government Affairs First, and People Most” so that the government can be able to build ShenZhen government into an efficient, practical, incorruptible, cherishable and open government.

【Key Words】E-government; Portal; IT

目录

引言 (4)

1.1选题的意义 (4)

1.2国内外研究状况及发展趋势 (4)

1.3电子政务简介 (5)

2深圳市电子政务的特点 (6)

2.1深圳市电子政务自成体系 (6)

2.2高效、务实、亲民、开放、廉洁的电子政府 (7)

2.3深圳市电子政务有强大的市场需要和信息化基础作为支撑 (7)

3深圳市电子政务建设存在的问题 (8)

3.1政府工作人员对电子政务的认识有偏差 (8)

3.2电子政务各自为政,资源不共享,缺少统筹协调 (9)

3.3电子政务不能解决老百姓所关心的现实问题 (9)

3.4只见电子,不见政务 (10)

4完善深圳市电子政务建设的几点建议 (10)

4.1树立以服务公众为中心的意识 (11)

4.2重视整合资源统筹规划 (12)

4.3打破信息割据,实现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 (12)

4.4政府网站建设要贯彻建以致用的思想 (13)

4.5电子政务建设要充分结合政府管理的创新 (14)

4.6强化市领导的认知和重视程度 (14)

4.7找好电子政务应用与安全的平衡点 (15)

4.8充分借鉴外国特别是美国在电子政务建设方面的经验 (15)

5 结束语 (16)

参考文献 (17)

致谢 (18)

深圳市电子政务建设问题分析

引言

1.1选题的意义

深圳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在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发展之后,已经魔术般地变成了一个拥有千万人口的现代化大都市,为了管理好这座崛起的新城市,就必须要求深圳市政府拥有强大的管理现代化城市的能力,在信息技术极大发展的今天,电子政务自然应运而生。由于深圳是一座高节奏、高效率、高开放、并且流动人口异常多的大城市,它的电子政务建设就必须要适应这些特点才能搞得好。

今天,深圳市电子政务建设已经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在促进行政管理改革、提高政府服务水平等方面表现出了巨大的优越性。深圳市正在努力建设一个透明、廉洁、高效的政府。深圳电子政务的实践表明:电子政务建设的难点不是技术,也不是资金,而是管理思想的转变和管理理念的创新。

1.2国内外研究状况及发展趋势

目前国内研究者对电子政务的起因、模式、内容、原则、存在问题、体制改革等一些基本范畴以及电子政务对社会影响的研究尚存诸多争议;华中师大城市社区建设研究中心的徐勇教授指出,在电子政务改革中出现了两种不同的社会整合导向,其中一种是行政导向,即通过强化基层政府的功能,主要运用政府及其所控制的资源进行自上而下的社会整合,形成“新政府社会”的“行政化”管理体制。另一种是自治导向,通过政府下放权力,建立完善自治功能,动员社会广泛参与。

陶铁胜教授在《社区管理概论》(2000)中认为,政务电子化的主要原则有全体利益原则、自治和自助原则、组织和教育原则、协调性原则、前瞻性原则。也有学者提出电子政务管理体制改革要遵循“四个结合”的原则:政府行为与社会行为相结合;管理与服务相结合;经营性与服务性相结合;专业队伍与群众自助服务相结合。

美国的电子政务建设的很成功,美国学者们认为应从技术和政治结合的角度去理解电子政府。著名未来家托夫勒认为,信息技术将导致政府管理的

民主化。他在《权力的转移》一书中指出,权利的质量可以通过三中形式逐渐提高,这三种形式是暴力、财富和知识。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打破了知识和信息被传统官僚机构垄断的局面,带来了知识和信息的社会化,作为财富和知识主体的社会、市场、公民的权利得到强化,促使政府管理的民主化。尼葛洛庞帝认为网络的发展将改变传统官僚思想。哈贝马斯认为技术是改变权力结构的重要杠杆之一,信息化无疑强化了这种杠杆调节作用。所以未来的趋势必定是加速信息化。

电子政务的建设显而易见的效果是大大提高了政府部门的工作效率。“十五”期间,深圳市大力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基本建成了覆盖市、区、街道的党政机关网络平台,电子政务内网连接单位总数达到200多个,公众服务网(外网)连接机关单位总数达到160多家;以市行政许可电子监察系统、市领导决策信息系统、公务员之窗、外商投资企业联网审批系统、城市运行监控与应急指挥系统、市企业信用信息系统为代表等一批大型跨部门综合信息系统有效运行,应用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加大;市行政服务大厅为广大企业提供了便捷的“一站式”服务,以“深圳政府在线”为门户的政府网站群为企业和市民提供政务信息、办事查询、业务申报等网上服务,社区信息化试点工作将政府服务覆盖到街道、社区。深圳市规划与国土资源局通过实施电子政务,1200人通过联网办公,每年直接在网上办理公文十多万份,公文办理时间也从原来的平均30个工作日缩短到了21个工作日。深圳海关实现了联网监管,原本需要半个月的办事流程,现在一天就可实现。

随着基础设施的逐渐完善,以一批全局性应用系统和基础数据库以及公众综合信息服务系统为支撑,深圳市将进一步建成面向决策服务、面向机关服务、面向公众服务的电子政务建设基本框架,大力推进网上申报、网上审批等便民服务系统。

1.3电子政务简介

1.3.1电子政务基本概念

所谓电子政务,就是指政府机构应用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将管理和服务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成,在互联网上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全方位地向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的管理和服务。换句话说,就是把现代化的技术运用于办公、管理和公共服务中, 以达到工作的高效率。

它是建立在计算机网络和通信技术基础之上的政府政务的电子化实现。它具有快捷性,方便性,虚拟性的特征,代表着政府改革的方向。

1.3.2电子政务建设模式

电子政务建设的常规做法通常是先内部后系统再服务1,先分散后整合再协同。也就是说,一般先建设政府各部门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和局域网,用计算机操作替代手工操作,通过网络传输替代人工传递,其后是按照各部门行政职能的边界,建设各自的信息采集系统和业务应用系统,并形成各自专用的网络通道,实现信息采集和业务处理的计算机化和网络化;再后是建设部门网站和政府门户网站,整合网络资源、信息资源,梳理、重建、协同业务流,为企业和社会公众提供各类服务。

2深圳市电子政务的特点

深圳是南方的经济、金融、贸易中心,又是一座排外性较小的移民城市,深圳的电子政务建设在广泛吸收国内外城市先进经验的同时,努力从深圳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规划并组织实施,它的电子政务体现了精明的务实精神、高效的运作能力和开放的决策思维,表现出了鲜明的特点。

2.1深圳市电子政务自成体系

深圳的电子政务体系是比较完整的,一是公共服务体系,它是为公众提供便民、利民的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二是效能评估体系,它是一个使用电子手段建立行政效能目标管理和行政绩效综合评估体系;三是资源共享体系,它将推动政务信息公开,实现政府各部门间信息交换和共享2;四是支撑保障体系,主要是制定电子政务的相关政策和规划,提供管理和技术保障等,并支撑电子平台的安全。

经过十几年的努力,目前已建成包括机关内部办公自动化系统、投资项目管理系统、人口管理系统、社会保障卡系统、应急指挥信息系统、企业信息系统、城市地理信息系统、外商投资服务信息系统、高新技术产业带信息系统等。并建立起了政府信息交换枢纽中心和电子政府认证中心等项目。我们可以看到,深圳政府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实现无纸办公和远程办公,它拥有快捷、全面的再线信息披露和双向直接沟通能力,能够高效地把传统的政府管理和服务职能通过互联网直接推进到公众和企业身边。

1刘春年、娄策群.2004:电子政务概念解读.《情报科学》第5期:P26。

2石卫宁、詹瑾、邱静宜.2003:实施区级政府电子政务应用支撑平台初探.《开发案例》。

2.2高效、务实、亲民、开放、廉洁的电子政府

信息技术革命加快了城市生产、生活的节奏。市场瞬息万变,人们的需求和社会生活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这就需要政府能及时、准确做出回应,迅速灵活地调整战略、策略。而传统金字塔式的管理模式由于层级很多、决策权集中以及官僚主义作风等现象,使其从获得信息到做出决策再到调整政府组织行为需要很长的时间,往往在迅速变化的环境中迟钝、呆滞、以至坐失良机。深圳政府建立起的政府部门与部门之间,政府与社会之间,政府与企业之间,政府与公民之间便利的网络相互沟通平台和快捷的反馈机制,极大地提高了政府的反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不仅提高了决策实效,而且降低了对决策方案制定、论证、试点、推行以及调整所消耗的成本。领导部门能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确保政令畅通、快速处理重大问题,提高决策的效能和协调性。

电子政务是一种开放式管理方式,它改变了权力运行的方式,使政府机关的职权、程序、办事结果、办事过程、时限、监督方式等均为人民所周知,关系民生的法规政策都在网上公开1。深圳市力求建立“数字政府”,以到达一切公务活动都可通过日志文件有据可查的目的。公务处理按计算机程序进行,避免了人为干预。办事规则、条件都在网上公开,办理文件通过网上提交,这就淡化了人际关系,自然减少了腐败的滋生。

2.3深圳市电子政务有强大的市场需要和信息化基础作为支撑

深圳既具备发展电子政务的内因,也拥有发展电子政务的优良客观条件,这使得它与电子政务一拍即合。

2.3.1深圳市发展电子政务动力十足

内地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困难的原因就是缺少迫切的需要,而深圳则不一样,它的经济非常活跃,拥有数量巨大的流动人口,流动人口的增加给治安户籍、人口组织、计划生育、城市建设、社会管理等方面带来了新的问题。用传统的方式显然难以实现对这些人口的有效管理,况且这些人对信息的要求非常迫切,而他们的素质一般较高,容易接受新鲜事物,这就对电子政务产生了自然的要求。这就要求政府必须简化程序、提高效率、规范运作,这是深圳发展电子政务的基本原因。

1Sajda Quresgi,2003:Fostering civil associations in Africa through GOVER-NET,an administrative reform network,Information Technology for Development,IOS Press,PP121~136

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的信息需求,深圳市政府网站开设了网上投诉、网上举报、市长专线、信网上民意调查等形式得到信息反馈,能更广泛及时地了解民意,有民众的广大访通告、任前公示、讲话发言库等服务。政府可通过电子邮件、电子投票、需要,深圳电子政务的开展就有了基本的动力。

2.3.2深圳市发展电子政务条件充分

深圳开展电子政务的信息化基础是很优越的,经过多年的迅猛发展,民间和政府的信息化硬件设施已经相当强大,这就为电子政务建设提供了一个基本的平台,目前深圳已经初步建立了包括市、区、镇三个层次动态电子政府基础网络结构;深圳可以说是各类人才的聚合地,不管是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有着勿庸置疑的优势,深圳市的行政人员的知识都普遍较高,这就为电子政务提供了一支强大的人才队伍;更为可贵的是深圳企业的电子商务基础普遍都不错,这就为电子政务开展提供了最肥的市场。可以说,深圳开展电子政务的环境是得天独厚。

3深圳市电子政务建设存在的问题

应该说,深圳是一座很赶潮流的城市,看到很多外国的先进城市都在发展电子政务,自己当然也不甘示弱,在此种心理的支配之下,电子政务建设就严重地表现出一种一哄而上的势头,因而缺乏冷静而深刻的思考,再加上自身的原因,就出现了种种有碍于它发展的问题。

3.1政府工作人员对电子政务的认识有偏差

尽管深圳市电子政务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很多政府工作人员并没有能真正认识电子政务的内涵,他们对电子政务的重要性和发展趋势缺乏足够的认识,很多人只是简单地认为所谓电子政务无非就是把计算机搬进政府里来,而没有认识到电子政务其实是政府职能的一场深刻革命,也就是说,他们是站在技术改进的立场而不是站在政府职能转变的立场上来认识电子政务。他们习惯于传统的办公模式,对电子化给传统政务办公方式带来的革命性变革认识不足和难以适应,角色转换太慢,他们把电子政务等同于政府上网,简单地把一些政策、法规和条例搬上网络,而没有把传统的政务工具和网络服务有机结合起来,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很多部门电子政务的建设目标,大多是以整理政府内部流程、实现无纸化办公、服务和方便政府内部办公环境为主,较少涉及到如何更好地通过电

子政务来为公众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等内容。甚至有一部分观念落后的公务员漠视电子政务的起码作用,认为这玩意儿可有可无,这使得虽然很多政府办公部门的计算机都已连网,但他们往往不去利用这些设备和条件提高办事效率,而是利用上班时间上网聊天、玩游戏,网络成了他们的休闲工具,让人觉得十分的可恨。这主要是电子政务观念没有深入人心造成的。当然,也不排除部分政府公务员担心发展电子政务会对自身的既得利益构成威胁,因而对电子政务有抵触情绪。

3.2电子政务各自为政,资源不共享,缺少统筹协调

深圳开始发展电子政务的时候,只是把计算机搬进政府,各个部门都只关注自己这块,很少理会各部门之间的协调,然而,群众是普遍的,随着社会的进步,他们对政府信息的要求要来越丰富,已经不满足于单个部门的信息,更多的是要求一些跨部门的特别是带有分析性的信息,这就和以前的电子政务产生了矛盾,于是这就呼唤着资源的共享与整合。只有把该共享的信息完全共享,电子政务才会更有效。

起步时深圳电子政务的发展就缺乏宏观规划,没有注意各部门电子政务资源的统筹协调,没有把深圳作为一个大系统和将各部门作为有机配合的子系统,发展目标也不明确,所以导致了今天各自为政的局面。而传统政府的管理体制本来存在不少问题,特别是政府机构设置不合理,这就使得部门之间职能交叉重叠严重,造成了行政流程的不合理,这就自然会导致部门网络资源的重叠;在另一方面,政府应用系统存在大量的信息孤岛,大部分应用无法互通,各部门标准各异的网站建设和应用,造成了资金等资源的不必要的浪费。这主要是因为缺少一个统一的、综合的、开放的应用平台。实际上,信息资源难以有效共享的最根本的障碍不在于技术电子,而在于管理,也就是人们说的‘权力部门化‘和“.部门利益化”。这使得好多部门不愿意把有些信息拿出来共享,就算拿出来共享了也会大打折扣。

3.3电子政务不能解决老百姓所关心的现实问题

目前深圳市政府通过网络平台向社会公众进行政务公开的内容和范围还较有限,时效性也不够,一些百姓关心的内容在网上经常找不到。按道理讲,和传统媒体相比,网上公开具有独特优势,它不受时间限制,内容更广泛、更详尽,社会公众可随时随地进行查找浏览,这就可以充分满足社会公众的

知情权。通过政府门户网站和各部门网站提供互动平台,公民能将对政府工作的建设、意见以及生活工作中遇到的棘手问题及时反馈到相关部门。而目前深圳已建成的网站,普遍在互动功能上做得不够,不利于公众参政议政,不利于政府通过网络这种现代工具了解民情,体察民意,及时为公众排忧解难。这样一来就导致了公众参与度不高,虽然深圳是高科技发展的城市,人民的经济生活也比较好,上网对于大部分的公众而言并不困难,然而就目前而言,由于宣传力度不够和没有把老百姓的积极性真正调动起来,效果并不理想,群众的积极性之所以没有调动起来,是因为深圳电子政务没有真正立足于解决老百姓关心的各种现实问题,没有让老百姓感觉到电子政务的便利,广大老百姓比较不出电子政务在生活上较之于传统政务的优势,自然参与度就不高了,实际上,如果没有公众的广泛参与,电子政务就只是一架摆设,它的优势就不能真正体现出来,其作用甚至不如报纸等传统工具。

3.4只见电子,不见政务

发展网络的终极目的,是要运用代表先进生产力的网络技术来进行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电子军务等活动。电子政务不仅是政府内部的办公自动化,它最重要的是要为公众和社会服务。其关键在“政务”上,电子只是为政务提供支撑和服务。深圳提高电子政务水平的关键不在于技术,因为深圳不缺技术,缺的是对政府行为、公共管理行为的研究和改进。而深圳市很多部门显然没有领会这一层意思,不少政府人员只是把电子政务当成一种新技术,以为只要投资,有了硬件设备就算建成电子政务。他们整天苦于制作网页,信息收集速度慢,新的栏目及信息库不能及时出台和更新,原有系统和数据难以充分利用。经过数年辛辛苦苦的建设,到头来很多网站仅仅被用来介绍政府部门,并没有真正充分地发挥出一个政府门户网站核心的作用,而且还往往表现出内容单调、信息滞后、重宏观信息而轻微观信息等情况,也就是所谓的只有“电子”而没有“政务”。简单说来就是好看不好用或者是既不好看更不好用,网站尤其缺少政府与人民的互动,相当多的网站顶多起到公布信息和宜传的作用,而没有起到通过网络来管理经济社会事务。

4完善深圳市电子政务建设的几点建议

深圳市电子政务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步到位”,需要进行精心的规划,从长计议。那种凭感觉去做,违背行业基本规律的做法

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

城市规划课程作业 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简述 概况简述 学院名称公共管理学院专业及班级土管1班姓名何建明学号201131160707

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简述 一、基本情况与修编背景 为全面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精神,以及市委市政府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建设国际化城市的要求,市规划国土委对国务院批复的《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进行了进一步的修改、补充和完善,于今日公布新一轮总规。 专家表示,城市总体规划作为指导各项建设发展的综合部署,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依据,也是指导城市建设的根本性蓝图。在特区进入第二个发展的30周之际,本轮总规充分体现了以全球视野谋划城市发展的规划理念,承担了在全国率先探寻城市转型路径的重要使命。它的公布,必将以城市转型带动社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促进产业升级,进一步提高土地的高效利用,加快深圳国际化城市建设的步伐,引领国家新一轮的改革开放和创新发展,对深圳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二、规划指导思想 1、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勇于改革和创新,探索资源紧约束条件下城市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成功路径。 2、坚持“环境优先”、“生态立市”的理念,实现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 3、提升城市在区域和国家整体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应对全球化的机遇和挑战。 4、在“一国两制”的框架下更好地服务香港,支持香港繁荣稳定,在粤港澳合作中发挥先行、先导、先试的示范作用。 5、在坚持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前提下,充分发挥城市总体规划作为公共政策的综合调控职能,统筹协调城市发展。 三、城市性质 深圳是我国的经济特区,全国性经济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城市。 四、城市职能 1、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实践自主创新和循环经济科学发展模式的示范区。 2、国家支持香港繁荣稳定的服务基地,在“一国两制”框架下与香港共同发展的国际性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 3、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文化产业基地。

(完整版)大同市城市总体规划空间布局分析

目录 绪论 (2) 第1章大同市基本情况简介 (2) 1.1地理环境 (2) 1.2自然资源 (2) 1.3社会与经济 (3) 第2章大同市城市总体规划发展进程 (3) 2.1 总体规划的历史进程 (3) 2.2 大同市空间布局的发展趋势 (5) 第3章大同市发展目标、策略与规模 (5) 3.1 城市发展目标 (5) 3.2 城市发展策略 (6) 3.3 城市发展规模 (6) 第4章城市的空间布局 (7) 4.1 城市空间布局的基本原则 (7) 4.2 大同市空间布局的主要特色分析——双城双轴模式 (7) 第5章大同市城市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和合理化建议 (10) 5.1大同市城市规划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0) 5.2就大同市城市建设工作问题提出的相关建议 (11) 第6章总结 (11) 参考文献 (12)

大同市城市总体规划空间布局分析 绪论 城市总体规划是指城市人民政府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当地的自然环境、资源条件、历史情况、现状特点,统筹兼顾、综合部署,为确定城市的规模和发展方向,实现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等所作的一定期限内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城市总体规划是城市规划编制工作的第一阶段,也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依据。 大同作为山西省第二大城市、省域副中心城市、特大城市,位于山西省北部大同盆地的中心、黄土高原东北边缘,有“北方锁钥”之称。大同古称云中、平城,曾是北魏首都,辽、金陪都,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大古都之一,境内古迹众多,著名的文物古迹包括云冈石窟、华严寺、善化寺、恒山悬空寺、九龙壁等。大同是为中国最大的煤炭能源基地,国家重化工能源基地,素有“中国雕塑之都”,“凤凰城”和“中国煤都”之称。从它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方面都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本文从城市规划角度来探究大同市其中的奥义。 第1章大同市基本情况简介 1.1地理环境 大同市位于山西省最北端,北以外长城为界,全境总面积14176平方千米,市区面积2080平方千米,建成区108平方千米(2010年)。大同地理环境处于南下阴山、东来燕山、北上吕梁山、太行山北方四大山脉的交叉通道,是大雁为首的中部鸟类南迁通道。大同地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受季风影响,四季鲜明。气候干寒多风,温差较大。 1.2自然资源 水资源。水资源十分贫乏,人均水资源量少。用水状况为:工业与生活用水占80%,农业用水占20%。虽然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已达67.5%,但年缺水量仍为2000多万立方米。 矿产资源。大同具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大同煤质量好、热能高,灰分和硫分低,是适宜发电供热的优质动力煤和化工原料。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使大同市

关于电子政务建设的研究报告

关于电子政务建设的研究报告 各位读友大家好!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棉,应读我的文章!若为比翼双飞鸟,定是人间有情人!若读此篇优秀文,必成天上比翼鸟! 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的重组和优化,构建政府管理体系。认为的电子政府是指基于信息技术对现有的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进行优化重组之后,重新构造成的新的政府管理形态。认为电子政府由政务过程电子化、网络化影响和推动,促使政府机制和体系重组,而形成的适应电子化、信息化需求的政府结构形式,实现政府再造,电子政府的核心内容是建构一个虚拟状态的政府及其部门结构体系。认为所谓电子政府通常是政府利用现代信息和通讯技术打破行政机关的组织界限,建构一个基于计算机网络环境的电子化的虚拟政府,确立一个精简、高效、廉洁、公正的政府运作模式。改革论观点强调通过改革从传统政府转向

电子政府,在一定程度上批判了传统政府模式,从内在本质上更加注重追求效率、公平和服务品质。对电子政府的不同理解,是因为在我们的文化背景下对电子政府从价值趋向、技术平台和作用功能不同认识构成的。可以认识到一点,电子政府是基于信息与通讯和互联网为技术平台构建的。他完全不同于现实中的实体科层制政府,他具有虚拟性,强调网络化、信息化、数值化等特征,强调信息技术的执行功能。在他的背景环境下必然存在信息与网络化的高度发达的虚拟社会。所以电子政府的构建完全取代实体科层制政府治理现在社会把政府的功能延伸到网络社会和现实社会。讨论电子政府必定把他的背景上升到网络社会的范畴。电子政府具有技术主义和制度主义两种思路,而制度主义是起主导作用的,也就是说制度按照自己的规则运用技术。技术和制度之间的护理效果不是直接的和结果性的,而是复杂的和高度依赖的。所以电子政府构建应

城市总体规划案例分析

城市总体规划案例 分析

城市总体规划案例分析 城市是集经济、社会等各项活动为一体的空间有机体,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城市规划着重于平衡和协调城市整体与全局的关系,一个城市的总体规划是对其城市在一定时期内的城市性质、发展目标、发展规模、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实施措施。城市总体规划是对城市发展的战略安排,是战略性的发展规划,是推动整个城市发展战略目标实现的组成部分。 城市总体规划要因地制宜、合理安排和组织城市各建设项目,采取适当的城市布局结构并落实到土地上,妥善安排城市中心区和周边环境的关系,使城市建设发展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等相协调,取得一定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并注意到城市景观的分布布局走势,体现出城市的特点与特色,这样一个城市的总体规划才是完美的。 (一)合肥总体规划分析 合肥居皖之中,晋江带淮,坐落在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北岸,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古城。合肥经过50年的发展,现在有瑶海、庐阳、蜀山和包河四区以及肥东、肥西、长丰三县,已成为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合肥周边的城镇发展战略是以现代化大城市建设带动周边地区和县乡经济发展,推动小城镇的经济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建立同合肥市市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相适应的城镇体系,形成以

合肥市城镇体系,促进市域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主城区为中心,店埠等为次中心,主要交通干线作为发展轴线,具有放射状、开放型的市域。 城市形态 合肥市城市主要向西南方向发 展,适当向东发展,控制向北发 展,要坚持“多中心、组团式”的 规划布局形态,合理控制老城区的 环境容量,逐步有序的开发新城 区。城市以老城区为核心,向东、 北、西南三个方向发展,三翼之间 形成大片绿色空间,将巢湖新鲜湿润的空气引入城市中心,并经过构筑城市外围大绿环,可降低市区的热岛效应,改进城市生态环境,城市结构因城市形态而确定为:一个市级中心和四个市级副中心的多元结构。市级中心位于老城区,为全市的行政文化商业中心。市级副中心多为分区内的行政、文化、商业服务中心,合肥市的规划将城市分为:老城区、东区、北区、西南区和新城区,老城区位于环城河内侧,规划将老城区内过密的居住人口逐步向外扩散,老城区将加强市政设施建设和旧城更新改造,增加绿地、广场等开放空间,确保景观优美和环境质量,随着市政、文化职能的迁出,老城区将逐步转变为全市的商贸、金融中心。

电子政务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电子政务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以青岛市为例 学校:山东农业大学 学院班级:文秘教育专业3班 姓名:李梅 学号: 摘要:电子政务建设作为信息社会政府运行的平台,是新时期服务型政府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政府机构通过在管理和服务职能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重组优化,超越时间、空间和部门分隔的制约,建成一个精简、高效、廉洁、公平的政府运作模式。电子政务模型可简单概括为两方面:一是政府部门内部利用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实现办公自动化、管理信息化、决策科学化;二是政府部门与社会利用网络信息平台充分进行信息共享与服务、加强群众监督、提高办事效率、促进政务公开等等。电子政务建设不只是信息技术在政务领域的简单推广和应用,不是简单的把现有政务职能和业务流程电子化,它本质上是政府职能转变的重大创新和改革。在地方政府的电子政务推行过程中,需要从管理体制上进行创新,突破体制性障碍,在电子政务的建设中引用一定的方法体系,建立一套适合本地区实际的切实可行的电子政务建设和管理模式,才能有效的推行电子政务,保障电子政务建设的高效、稳健、快捷和可持续发展。青岛市作为电子政务起步较早的城市和全国电子政务试点示范城市,近年来进行了一些颇有成效的实践和探索,在电子政务技术体系建设、运行机制和应用模式上不断创新,已经形成了特有的发展模式。青岛市电子政务网络——“金宏网”成为我国省市电子政务网络中布局最完整、最大的网络之一。青岛政务网以一网式协同办公为基础,通过打造一站式的服务,切实提高了网上公共服务的水平。 关键词:电子政务公共管理政府治理 实施电子政务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不仅对政府部门的自身建设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对整个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都将产生重大影响。通过两年来青岛市电子政务的建设、应用,我们深刻认识到:

中国电子政务发展历程

中国电子政务发展历程 电子政务的发展源于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演进,信息技术的突破性进展为政府信息化创造了条件,中国政府明确提出建设电子政务虽然只是近几年的事,但从历史沿革来看,80年代中期开始的办公自动化建设,就已经拉开了电子政务建设的帷幕。从这一时间段来划分,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一)办公自动化阶段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办公自动化(Office Automation,简称OA)的概念被引入中国,至今已有20多年的发展历史。作为政府管理信息化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信息技术在政府管理中应用的基础,也是开展电子政务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OA经过从80年代末至今10多年的发展,已从最初提供面向单机的辅助办公产品,发展到今天可提供面向应用的大型协同工作产品。中国政府最早提出办公自动化建设的目标源于1985年的“海内工程”。当时的主要想法是在中央政府开展办公自动化建设,尝试利用计算机技术辅助完成一些最基础的政务活动,譬如文件电子化处理、数据电子化存储等。此后国务院又通过举办全国性的办公自动化工作会、交流会、研讨会等多种形式,在全国各地政府机构掀起了学习计算机、使用计算机的热潮,一些部门还在工作中建立

了小型的内部办公网络和专门的信息中心,帮助政府部门提高信息处理能力和决策水平,为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在政府管理中的广泛应用奠定了基础。 (二)“三金工程”实施阶段 1993年12月启动的“三金工程”,即金桥工程、金关工程和金卡工程,是中央政府主导的以信息化为特征的系列工程,重点是建设信息化的基础设施,为重点行业和部门传输数据和信息,这一阶段实际上也是电子政务发展的雏形阶段。 “金桥工程”的全称为“国家公用经济信息通信网工程”,是国家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基础设施之一,它与原邮电部通信干线及各部门已有的专用通信网互联互通,互为备用,建成覆盖全国、天地一通的中速信息通信网。这一工程虽然不是广为人知,但事实上却为中国的信息化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1996年9月中国首次开通因特网业务,就是在此基础上进行的。 “金关工程”是国家为提高外贸及相关领域的现代化管理和服务水平而建立的信息网络系统,主要通过海关、外贸、外汇管理和税务等政府部门的联网,向企业提供相关服务。目前已经制定并实施了进出口企业代码、进出口商品代码两项标准,建设了配额许可证管理系统、进出口统计管理系统、出口退税管理系统、出口收汇和进口付汇核销系统等应用系统。金关工程一方面是出自外贸领域

丽江市城市总体规划分析

丽江市城市总体规划分 析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丽江市城市总体规划评价摘要:本文以丽江市城市规划为例,分析评价了丽江市城市总体规划中所使用的规划设计,对其中有特点的规划设计进行了分析讨论,并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意见。 关键词:丽江市、总体规划、城市规划 一、引言 丽江市总体规划从分析丽江城市发展和建设的机遇及现状存在的问题入手,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优化丽江城市性质定位,科学合理确定城市规模,突出古城保护和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内容,调整优化现有城市用地与空间布局,强化对城市交通问题的研究与现代交通系统的构建,重视城市风貌与历史文化特色的保护和展现,强调重大基础设施的支撑与社会公共服务设施的有效配置,确保城市的和谐发展,促进经济、社会、人与自然的协调、全面发展,立足丽江、着眼云南、面向全国,不断开创丽江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新局面。 二、文献综述 丽江古城坐落在北半球雪山群中距赤道最近的雪山玉龙雪山脚下,东北靠象山、金虹山,西北卧于狮子山的怀抱,东南与开阔的坪坝自然相连,既避开了西北寒风,又朝向东南光源。从城市布局看,丽江古城有别于中国任何一座古城,与其他古城讲究中轴对称不同,丽江古城的街道没有中轴,不规则,更不对称,且无城墙。它以四方街为中心,在这个露天集市周围,道路向四面八方放射出去,构成了古老的街巷网络。街道大多依山傍水修建,铺的大多都是红色角砾岩,雨季不会泥泞、旱季也不会飞灰,石上花纹图案自然雅致,与整个古城环

境相得益彰[11]。 丽江市城市设计以强化和保留地域特征为首要目标,构建能突显古城文化的空间结构,并进一步对道路系统、水景绿化等进行改造和规划,以适应现代城市的发展要求,保留丽江城市的地域特征,李晖等基于地域特征对城市设计方法进行了深入探索[2] 。中国传统的“ 天人合一”思想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意思是天、地、人三者互相感应,融为一体。周俭等认为反映这一思想的古代“风水”理论,讲究“取势、纳气”,是对自然界的山、川、路、岗等和建筑、村落、城市的关系的考察,以及对其所包含的潜在能量的利用这同现代的城市理论强调城市建设要与自然环境的协调与融合不谋而合。丽江组团式发展的格局,使城市周边的大部分田园村落得以保存,并将其巧妙地组织到城市内部来,成为丽江城市景观系统和公共绿地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4]。 在城市的规划之中,城市的规划以及建筑的建设都要与当地的特色充分的结合在一起 ,杨重顺等以丽江古城的建设与规划为例,分析了丽江古镇内的建筑规划 ,并为其之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5]。 伴随国内城市化与区域统筹管理的进程,当前土地集约化与城市建设间的矛盾日渐凸显,龙梅指出亟待采用现代空间规划理论来统筹城市规划与土地规划,构建协调共享、综合互补的土地利用模式[17]。考虑到丽江城区和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同在一个丽江坝范围内,本着城乡协调发展的原则,规划增加了城乡协调发展的内容,规划范围为丽江坝区约万平方公里,规划涉及丽江城区和玉龙县城城市空间的协调发展、道路交通协调发展和城乡协调的空间管制等内容。 杨丽辉等提出依据城市地域特征及总体发展规划要求,明确丽江中心城区慢行交通系统的目标与定位,协调好慢行交通与城市生态、历史、文化、旅游的关

电子政务系统建设方案

电子政务系统建设方案 为加快我县电子政务建设进程,促进政府转变职能,提高工作效率,增强政府监管和服务能力,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建设原则、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发挥电子政务在促进政府效能建设、改进为民服务、建设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通过推进电子政务,推行网上为民办事和普及党政机关文档电子化,通过推进电子政务,提高政府及部门的办事效率和管理水平,提高服务社会能力,促进政务公开和廉政建设;改善招商环境,扩大吸引外资,促进我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建设原则。 以实用为主,以应用促发展;统一规划,政府主导;统一平台,联合建设;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统一标准,保障安全;突出重点,分步实施。 (三)工作目标。 以《安徽省“十一五”电子政务建设发展规划》为指导,到XX年,全县电子政务系统框架基本形成。通过统一的电子

政务网络交换平台,推进政府机关内部办公自动化、公文交换无纸化、管理决策网络化、公共服务电子化,实现政务工作全面信息化。建成连接各乡镇及县直各部门、各单位的信息网络系统;建立政府电子信息资源库,实现信息充分共享和广泛使用;建立政府辅助决策和指挥调度系统,提高政府决策和应变能力;初步建立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在网上提供方便、快捷、透明的“一站式”政务服务。 二、电子政务系统建设规划 电子政务网络包括对外服务的政务外网、党政内部办公的政务内网,在政务内网之间进行数据交换、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网络拓扑图见附件)。 政务外网:在互联网上建立公共行政部门统一的门户网站,为各公共行政部门政务公开、网上办事、对外宣传交流提供平台。政务内网:建立党政职能部门内部办公自动化系统,运用先进的数据交换、共享、采集、发布手段,使得各部门在同一平台上开展业务。通过政务内网为党政机关日常电子化办公提供服务,实现包括公文收发、会议管理、人员管理、项目管理、资产管理、档案管理等政务活动电子化。 政务内网与政务外网之间进行隔离,保证政务数据资源及应用的安全性。 三、电子政务建设的重点任务 (一)完善电子政务网络平台,提升电子政务基础设施水

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现状分析

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现状分析 【摘要】伴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在探索中。政府网站建设逐步完善,政府门户网站体系初步形成,政务透明度进一步增强。笔者就是在此基础上,从自身的实际工作经验出发,提出电子政务工作在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对今后电子政务建设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电子政务办公自动化网站 一、引言 1993年底,为了适应全球建设信息高速公路的潮流,我国政府正式启动了“三金工程”,这是中央政府主导的以政府信息化为特征的系统工程,重点是建设信息化的基础设施,为重点行业和部门输送数据和信息。在1998年,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信息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我国政府提出了政府上网的构想,并将1999年定为“政府上网年”,从而揭开了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发展的序幕,电子政务也开始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二、对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正确认识

我国政府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已清醒意识到信息技术革命将会带给世界的巨大冲击和挑战,因而便开始在一些政府部门尝试利用计算机技术辅助实施一些最基础的政 务活动,比如,管理档案、处理公文等活动。这便是所谓的OA(办公自动化)工程。 然而,随着信息产业技术的飞速发展,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真正的电子政务绝非只是简单的政府上网、“三金工程”或办公自动化(OA)。它所需要的早已不是安装几台电脑(PC),连接打印机和扫描仪,处理文件和打印报表,甚至也不仅是建立门户网站,收发电子邮件,无纸化办公等。 现代电子政务是指政府机构利用现代网络通讯技术,实现高效、透明、规范的电子化内部办公、协同办公和对外服务的过程。它的建设是一个分步骤、分层次发展的系统工程,从建设基础网站、创办通讯窗口到开放性信息服务和大网络政府。 三、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程度 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而言,我国的电子政务工作还显得不够完善,但是从某种程度而言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自2002年中办17号文发布以后,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已从部门办公自动化,开始走上了支撑部门职能业务的发展道路。

中国电子政务趋势分析

中国电子政务趋势分析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进展和政府职能的转变,政府内部电子办公已全面向“电子政府”或数字化办公转移,中国电子政务建设进入了蓬勃进展的新时期。与之相应,中国电子政务应用市场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进展空间,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的it产品采购量以每年30%以上的速度在增长。 政府采购154.9亿元 据赛迪顾咨询调查显示,2002年上半年,中国各级政府it设备采购情形良好,销售额达到154.9亿元人民币,中国各级政府机构电子政务基础it设备采购量迅速增加。 从电子政务的产品结构分析,2002年上半年中国政府机构硬件产品采购额为107.3亿元,软件产品采购额为21.1亿元,信息服务投资额为2 6.5亿元。 可见,硬件设备投资仍旧是电子政务市场投资的主体部分。此外,当前中国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软件和信息服务的投资比例还比较低,两者相加仅为30.7%。 由于硬件产品采购幅度的连续增加,截止到2002年6月底,中国政府机构各类硬件产品的拥有量已有明显提升。 近两年,电子政务建设的高潮迭起,为高速进展的中国软件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而电子政务的专门性为民族软件企业的进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据赛迪顾咨询统计,2002年上半年,中国政府机构电子政务建设

软件投资额达21.1亿元,占软件总体市场的比例为14.7%。其中:平台软件(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和系统及网络治理软件)的采购额为6.60亿元,中间软件(包括中间件、网络安全软件)的采购额为1.79亿元,应用软件的采购额达12.71亿元。可见,在各个细分的市场中,政府机构对电子政务软件的采购规模都十分可观 网络服务迅速增长 政府上网工程 我国电子政务的构架包括统一政府信息网络平台和政府业务处 理系统。中国“政府上网工程”的重心一直集中在政府专网建设、政府信息收集、交换和公布改革等方面,纵向网和跨部门网络建设连续呈快速进展之势,业务数字化、网络化建设也取得了令人中意的成绩。据赛迪顾咨询统计,截至2002年6月底,通过“政府上网工程”的实施,已有81.1%的省、部级政府部门建立了主页,57.5%的省市级政府部门建立了政府网站,并提供主页开展公众信息服务。 电子政务业务系统建设 2002年上半年,中央政府和部分省市政府职能部门的纵向业务系统建设力度连续加大。据赛迪顾咨询调查,截止到2002年6月底,81.7%的省市级以上政府部门建立了核心办公类应用系统,93.2%的政府部门建立了辅助业务治理信息系统,30.1%的政府部门建立了领导决策支持类应用系统, 应该看到,有关于网站和内部办公系统的建设,中国电子政务业

电子政务建设的目的和意义

电子政务建设的目的和意义 一、电子政务的目的 电子政务的目的是什么?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其实是我们必须清醒认识的。从本质上讲,政府所需要的并不是一套网络,那么掩藏在政务网背后的真实目的是什么呢?我们认为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适应形势,转变职能:从“管理主导型”向“服务主导型”转变,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 提高效率,精简机构:配合转变职能,裁减冗员,节约成本; 政务公开,廉政建设:加强政务公开程度,提高政府透明度; 加强行业管理和规范:加强行业监管,稳定社会、经济、生活和生产秩序; 科学决策,提高执政水平:依靠科学数据,预测和规避风险; 政策宣传和民众教育:加强法律法规宣传,提高国民素质; 这些才是政府的真实需求,任何信息化的建设都必须要围绕这样的目的来进行。 二、电子政务建设的意义 电子政务的建设可以促进政府提高管理和服务的水平,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电子政务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牛鼻子” 由于政府是信息资源的最大拥有者和应用者,因此电子政务也就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中心环节,发展电子政务可有力地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进程。 2. 电子政务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助推器” 政府工作千头万绪,但最根本的有两项:一是推行政令,二是为社会公众服务。但是,长期以来,我们过多地偏重第一项职能,而忽视了第二项职能,使服务变成了口号。发展电子政务,可有效地增强政府的公仆意识,更好地为纳税人服务。 3. 电子政务是传递政令的“千里马” 长期以来,政府政令的传递速度慢,现实情况和问题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反馈回来,应变能力较差。电子政务可通过网络传递,提高政令推行的时效性,提高工作效率。 4. 电子政务是反腐倡廉的“好帮手” 电子政务可对行使权力的过程进行监督,提高透明度,杜绝暗箱操作,防止以权谋私,促进政务公开和廉政建设。 5. 电子政务是政府与群众之间的“连心桥” 电子政务可使政府及时地了解到社情民意,集中群众智慧,促进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同时也有利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与群众的联系。 6. 电子政务是节约行政开支的“好管家”

中国电子政务建设十年成就

中国电子政务建设十年成就 2001年,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召开会议,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主持会议并制定了信息化推进方针,决定以电子政务作为突破口来带动国家信息化的发展。同时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布了《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决定把电子政务建设作为当时我国信息化工作的重点,以政府先行带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 十年进展 经过本世纪前十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电子政务以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重要核心业务系统为突破口,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电子政务建设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起步向深化应用的跨越式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网络基础设施基本能满足业务的需要。总体上看,电子政务网络已经覆盖了所有的省(自治区、直辖市)、90%以上的市和80%以上的县。网络基础设施在支撑政府信息安全高效采集、传输、存储、加工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央国家机关各单位都建成了满足内部办公需要的局域网,多部委建设了本系统专用网络,实现了从中央到地方的联网运行。大多数省份已建成省、市、县三级电子政务网络,基本上覆盖到县级单位。 核心业务信息化覆盖率有很大提高。以办公自动化业务为例,在本世纪初期中央一级单位覆盖率只有10%,目前已达到100%。在《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中涉及的“金”字重点工程,如金关、金审、金税、金盾等涉及系统的核心业务信息化覆盖率已达到90%以上,部分工程达到了100%。根据调查结果,东部地区省市一级政府核心业务信息化覆盖率普遍达到80%以上,区县一级政府核心业务覆盖率达到50%以上,但西部地区政府核心业务覆盖率还相对较低。 重要的信息资源数据库建设取得了很大进展,部分基础数据库已经建成。其中,人口数据库已经基本建成,覆盖了全国13亿人口;工商系统建设的企业法人数据库也基本完备;民政部建立的社团机构基本信息库和中编办建立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数据库也基本建成;还有统计部门搜集了大量统计信息,建立了统计数据库;测绘局建立了空间地理系统数据库等。 电子公共服务体系从无到有,具有一定规模。中央和省级政府网站普及率达到100%,地市级政府网站普及率达到99%,区县一级政府网站普及率也达到了90%,成为信息公开和网上办事、政民沟通的重要渠道。县级以上各级政府公共服务大厅已经达到4500多个,也是由电子政务信息系统来支撑的。金农工程和农村党员远程教育信息系统对我国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起到了很大作用。目前我国农村信息服务站覆盖率已经超过了70%。 信息安全保障得到高度重视。特别是最近几年各级政府高度重视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安全基础设施都得到加强,普遍实行了等级保护、安全事件处置预案和演练等措施,同时加大了对信息安全的投入。 在电子政务推进过程中,相关的政策制度和培训方面都得到了重视和加强。 十年成效 对于十年来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取得的成效,有如下三点: 首先,带来了直接经济效益。一些与金融、税收、海关、审计等经济运行管理直接相关的信息系统建设产生的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如金税工程一期投入25亿元,当年就带来税收增加250亿元的效益。在金融监管信息化中,仅反洗钱系统2009年发现的可疑资金交易就超过4000多万份,涉及金额超过800亿元。 从间接经济效益看,通过电子政务提高了行政效率、节约行政成本,如税务、工商等部门,十多年来业务量成倍增加,但公务员数量并没有明显增加。此外,电子政务还提高了行政审批效率,降低了企业经营成本。 其次,信息化使政府行政手段更加丰富,行政行为更加高效。如海关及其所有监管现场

电子政务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

电子政务建设存在的问 题分析 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

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 电子政务是指政府机构在其管理和服务职能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政府组织机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超越时间、空间和部门分隔而构建的一个精简、高效、廉洁、公平的政府运作模式。近几年,我国电子政务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制约着我国电子政务的进一步发展。 人类社会进步的历史就是不断创新和利用科学技术的历史,随着以全球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社会已步人一个崭新的网络时代。20世纪90年代“信息高速公路”的兴起,一场新的信息化浪潮迅速席卷全球。这场新的信息革命就是以数字化多媒体集成和互联网络等技术综合而成的第二次信息化浪潮,网络技术是其主要标志。电子政务就是在以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发展的基础上所产生的政府管理的改革。 本书从全球电子政务发展的高度,总结和介绍了电子政务的一般理论,同时立足中国国情,重点探讨如何推进我国电子政务建设问题.其中,既有从定量和定性两方面对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分析,也有针对我国电子政务存在的紧迫问题提出了意见。 关键词:电子政务、电子政务现状、电子政务发展 目录

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分析 第一章前言 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加速,政府办公电子化、自动化、网络化在本世纪后半期得到持续而又快速的发展,政府在办公方式、管理方式等领域内形成了一股改革浪潮。在各国“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中,列为五大应用之首的“电子政府”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这一改革适应了当代政府公共服务改革对低成本运营和高效率工作两个方面的要求,在西方国家政府公共服务改革中引起了深入而又广泛的关注,我国政府也将1999年命名为“政府上网年”。因此,对“电子政府”的研究就更有其现实意义。 电子政务的本质是通过现代化信息技术推进政务改革,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改造、优化和完整政府的业务流程,不断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和综合决策的协调性。从我国的情况来看,政府职能转变是电子政务建设的最基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电子政务建设是一项事关全局的系统的体制创新工程,因而不可避免地具有综合性、复杂性、长期性的特征。我们要以时代和战略的眼光,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切实加强领导,实行正确的决策,加快电子政务的进程,通过政府信息化带动整个社会信息化的发展。

大、中、小城市总体规划案例分析

柳州风貌 区位关系图 市域城镇体系空间结构规划: 大、中、小城市总体规划方案分析—— 以广西柳州、陕西宝鸡、四川绵竹广济镇为例 Part1.大城市案例—柳州 一. 概述 柳州,又称龙城,是广西重要的区域中心城市,广西工业名城、历史名城、文化名城、旅游名城。全市辖6县4区。作为广西最大的工业城市,柳州工业总量约占广西的三分之一。柳州是一座底蕴浓厚的历史名城和文化名城,也是一座充满风情的旅游名城。柳州的民族风情独具神韵,壮族的歌、瑶族的舞、苗族的节和侗族的楼,堪称柳州“民族风情四绝”。 柳州市是一个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北部的城市,史称“龙城”,地形为“三江四合,抱城如壶”,亦称“壶城”。 二.区域规划层面分析 1. 城镇体系现状及规划结构 2 总体思路:规划构成“一圈一带二走廊”的城镇体系空间结构。即以柳州大都市圈为主中心,融安——融水城镇带为次中心,沿湘桂线、枝柳线组织重点城镇发展走廊。 现状 :从整体上看,属于“大城市+小城镇”的二元结构模式;中心城市是典型的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的城市化;其它城镇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农村市场建设和乡镇企业发展“自下而上”的;第三产业日益成为城市化的又一强大动力。 规划: 由“大城市+小城镇”的模式向“特大城市+小城市”发展模式转变;由“自上而下”型城市化向“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多元复合型城市化转变;由市域低水平均衡型城镇化向相对极化型城镇化转变。

柳州都市圈:以柳州为核心,拉堡、柳城、穿山、六塘、沙埔、雒容、鹿寨等为外围城镇,以产业空间为核心,形成基础设施紧密联系的都市圈,作为市域城镇体系组织结构的 核心。 融安——融水城镇带:以长安、融水为基础,以融安县浮石镇为结合点,构筑基本连片的城镇带。以此为基础,远景组建组团式结构的带形城市。 城镇发展走廊:湘桂线城镇发展走廊;枝柳线城镇发展走廊;其它次要城镇发展走廊。 中心城市(柳州)城市职能 (1)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 (2)区域性工业、产业与服务中心,是桂中经济 区的核心城市; (3)广西乃至西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 (4)区域性文化、教育、体育产业中心; (5)多元文化融合的地区和适宜居住与创业的理 想家园。 3. 规划将城镇等级结构划分为五个层次。第一层次:大于100万;第二层次:20~50万;第三层 次:5~20万;第四层次:1~5万;第五层次:0.5~1万。 规划期内逐步形成:一个中心城市(柳州市区)、两个县级小城市(鹿寨、融安)、四个县城镇 (三江、柳江、融水、柳城)、11个重点镇(洛满镇、穿山镇、百朋镇、六塘镇、沙埔镇、东泉

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对策研究 电子政务作为国家信息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信息安全保障事关经济发展、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公众利益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随着科技的进步变得更加突出、严重。认识电子政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对保证电子政务的有效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电子政务是政府管理方式的革命,它是运用信息以及通信技术打破行政机关的组织界限,构建一个电子化的虚拟机关,使公众摆脱传统的层层关卡以及书面审核的作业方式,并依据人们的需求、人们可以获取的方式、人们要求的时间及地点等,高效快捷地向人们提供各种不同的服务选择。政府机关之间以及政府与社会各界之间也经由各种电子化渠道进行相互沟通。 近几年来,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成绩有目共睹,在某些领域已经接近或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但由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以及多方面的基础相对较为薄弱,电子政务发展目前还只能说处于初级阶段,有很多理论、实践问题需要分析研究,也有很多实际困难需要去面对和解决。 一、我国电子政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观念上的误区。 有些人认为OA就是电子政务,电子政务是上级的指令,电子政务是一种补充,项目资金应用于购买设备等。这些观念都是错误的。 (二)我国电子政务缺乏整体性规划和统一标准。 在我国,电子政务发展不平衡。数字鸿沟的出现困扰着电子政务的实施;地区不平衡,一些落后地区在建立电子政务的过程中会遇到比其他地区更多、更复杂的困难;部门不平衡,从全国范围来看,还有很多基层的政府机关根本就没有建网,更谈不上搞什么电子政务了;即使是那些建立了网站的政府机关,其中有很大一部分不仅功能少、质量差,而且实用性、互动性不强。 (三)资源利用不合理。 “信息孤岛”现象、网站信息陈旧资源浪费现象等普遍存在。与西方国家以“区域性管理为主导”的网络体系不同,我国采用的是“区域管理与行业管理并存”的网络体系,且在具体实施中多以纵向的网络建设为主,逐渐形成了网络分离和条块分割的局面。在这样的网络结构中,链路备份困难,带宽难以共享,网络难以互联,管理投入过大,由此引发了“信息孤岛”问题,造成各种资源的极大浪费。我国的电子政务的发展水平目前还处于比较初级的层次,政府网站无论是在信息的完整性和实用性方面,还是在沟通的及时性和公开性方面都还离公众的期望有很大差距,普遍存在资料缺少价值,不能及时更新、内容平淡重复,实用信息缺少,网页质量不高等缺陷。

城市规划与发展分析——以深圳市为例

城市规划与发展分析 ——以深圳市为例 摘要:深圳是具有改革开放特征并且是几个改革开放城市中建设发展最为成功的城市,其经济发展经验无疑是试验田的宝贵果实。二十几年的发展让深圳极具吸引力,汇集了全国的高端人才,融合了四面八方的文化,成为了独一无二的特区城市。正因为如此,深圳的融合文化优势、政策优势,在未来会起到引领国家发展走向的重要作用。本文通过研究深圳发展历史,深入了解这座特殊的年轻城市如何建设发展,其规划发展在这过程中起到了何种作用,并给予解答。 关键词:城市规划经济发展深圳 深圳市位于广东省,地处珠江三角洲南端,临近珠江入海口,通过口岸可以直达香港。全市面积1991.65平方公里。截至2010年,深圳市的常住人口有1035万人,包括流动人口约有1322万人,其中户籍人口约为251万人。全市共有六个行政辖区,由西至东分别是宝安区、南山区、福田区、罗湖区、盐田区和龙岗区。另外,还设有龙华、坪山、大鹏以及光明四个功能区。深圳的发展是奇迹式的,从仅有几万人的边陲小镇摇身成为上千万人口的特大城市,仅仅只花了20多年的时间。目前中国面临着城市化的问题,城市规划是必要和重要的过程,怎么样运用好城市规划是现在问题所在。深圳的城市规划作为实验地,它在市场经济的初期首次与市场接触,其不足反映了高速发展的城市设计中的问题与矛盾。因此,作为中国城市规划的试验田和代表,对其进行规划范式深入研究,其成果能为我国城市建设提供宝贵经验与借鉴。 1深圳城市规划发展历程与主要内容 考虑到深圳的政治、经济以及发历程等情况,在此用时间来划分深圳城市规划发展,大致可分为如下四个时期:第一个时期,1979年至1986年,深圳城市建设的基础时期。“文革”的影响使城市规划发展停滞了一段时间,所以在后来的城市规划思路方法和内容上实质仍是50年代苏联模式的延续。因此在最初的深圳城市规划中,规划仅是延续了国民经济计划,实际上也就是计划具体的落实,并没有新的规划信息加入,也没有特定的研究。从城市建设角度来

大中小城市总体规划案例分析报告

大、中、小城市总体规划方案分析—— 以广西柳州、陕西宝鸡、四川绵竹广济镇为例 Part1.大城市案例—柳州 一.概述 柳州,又称龙城,是广西重要的区域中心城市,广西工业名城、历史名城、文化名城、旅游名城。全市辖6县4区。作为广西最大的工业城市,柳州工业总量约占广西的三分之一。柳州是一座底蕴浓厚的历史名城和文化名城,也是一座充满风情的旅游名城。柳州的民族风情独具神韵,壮族的歌、瑶族的舞、苗族的节和侗族的楼,堪称柳州“民族风情四绝”。 柳州市是一个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北部的城市,史称“龙城”,地形为“三江四合,抱城如壶”,亦称“壶城”。

柳州风貌 区位关系图 市域城镇体系空间结构规划: 二.区域规划层面分析 1. 城镇体系现状及规划结构 2 总体思路:规划构成“一圈一带二走廊”的城镇体系空间结构。即以柳州大都市圈为主中心,融安——融水城镇带为次中心,沿湘桂线、枝柳线组织重点城镇发展走廊。 柳州都市圈:以柳州为核心,拉堡、柳城、穿山、六塘、沙埔、雒容、鹿寨等为外围城镇,以产业空间为核心,形成基础设施紧密联系的都市圈,作为市域城镇体系组织结构的核心。 融安——融水城镇带:以长安、融水为基础,以融安县浮石镇为结合点,构筑基本连片的城镇带。以此为基础,远景组建组团式结构的带形城市。 城镇发展走廊:湘桂线城镇发展走廊;枝柳线城镇发展走廊;其它次要城镇发展走廊。 现状 :从整体上看,属于“大城市+小城镇”的二元结构模 式;中心城市是典型的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的城市化;其 它城镇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农村市场建设和乡镇企业发展“自下而上”的;第三产业日益成为城市化的又一强大动力。 规划: 由“大城市+小城镇”的模式向“特大城市+小城市”发展模式转变;由“自上而下”型城市化向“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多元复合型城市化转变;由市域低水平均衡型城镇化向相对极化型城镇化转变。

关于电子政务建设工作汇报

关于电子政务建设工作汇报根据中共市委办公室、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和规范电子政务建设工作的通知》和市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市政府目标办《关于印发20XX年度电子政务建设单项目标考核办法的通知》文件精神,我县的电子政务建设工作,在市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得到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通过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健全了管理制度,加快了硬件建设,强化管理服务,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现将20XX年的全县电子政务建设工作汇报如下: 为更好地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的电子政务建设目标任务,切实推进我县信息化工作建设进程,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专门成立了南溪县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县人民政府县长曾勇担任,副组长分别由县委副书记、常务副县长、宣传部部长和分管县领导担任,相关单位为成员,领导组下设内网和外网建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全县的电子政务建设和管理工作。其中:内网建设由县委机要局负责,局长陈全富兼任主任;外网建设由县招商局负责,局长王德彬兼任主任。在健全组织机构的基础上,我县积极推进电子政务的各项建设内容。 一是加快网络建设与管理。积极开展县政府门户网站建设工作,完成主机托管工作;建立健全由主要领导负责的电子政务建设管理制度;明确具体责任人,制定岗位责任制。

为快速推进我县的电子信息化建设,我县加大财政投入,不断完善电子政务建设。县政府办公室新近又购置了三台电脑,专门用于信息报送和信息管理,并明确了专门的人员负责日常维护与信息报送。 二是积极开展网上应用推广。积极向市政府门户网站和办公资源网报送信息;11月1目至今,我县坚持每日向市政府公共信息网上报信息,共上报了近60条信息,其中有25条在公共信息网首页“要闻”中发布,有56条在南溪县政府“县内要闻”中发布,“要闻”今年发布了涉及南溪的各类要闻共753条。基本保证了我县政府门户网站动态信息的日更新要求。同时对外难耐了相关的招商引资项目信息、优惠政策信息,另外还积极推开政务服务和政务公开栏目。 三是加强信息与网络安全建设。严格按信息发布制度进行信息发布;严格按照网络安全管理办法,实施网络安全管理,确保网络安全。 建全信息发布制度,严格监控我县电子政务外网的信息发布工作,在县电子政务建设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通过领导小组办公室实施监管,健全了具体信息发布内容和程序要求: 1、南溪县电子政务外网栏目由县政府办公室审定,由县政府信息中心主办和县级部门主办。县级部门主办栏目包括县长信箱、政务服务中心、采购招标、城市规划、投资指引,以及南溪经济和便民服务中涉及部门工作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