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二轮复习专题十三化学实验基础

二轮复习专题十三化学实验基础

二轮复习专题十三化学实验基础
二轮复习专题十三化学实验基础

二轮复习:专题十三化学实验基础考纲展示 1.了解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方法。2.了解化学实验室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3.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能识别化学品标志。了解实验室一般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4.掌握常见物质检验、分离和提纯的方法。掌握溶液的配制方法。

考点一常见实验仪器的使用及药品保存

■核心透析

1.三类“特殊”的仪器

(1)四种“定量”仪器的刻度及精确度

量筒

选取原则:大而近。精确度:

0.1 mL

托盘天平精确度:0.1 g

滴定管精确度:0.01 mL

容量瓶

无零刻度线,有100 mL、250 mL、

500 mL、1000 mL等规格

(2)四种可“直接加热”的仪器——试管、坩埚、蒸发皿和燃烧匙,三种可“垫石棉网”加热的仪器——烧瓶、烧杯、锥形瓶。

(3)三种使用前需检查是否“漏水”的仪器:分液漏斗、容量瓶、酸式(碱式)滴定管。

2.基本仪器的“创新使用”

防倒吸装置量气装置加液装置

简易启普

发生器

3.试纸种类、用途及使用方法

种类石蕊试纸pH试纸KI-淀粉试纸品红试纸用途

定性检验溶液或气

体的酸碱性

粗略测量溶液的

pH

检验Cl2等有氧化

性的物质

检验SO2、Cl2

等具有漂白性的

物质

使用方法

检测气体:先将试纸的

1

4~

1

3用蒸馏水湿润,再粘在玻璃棒的一端使其接近仪器

检验溶液:取试纸→蘸待测液→点试样→观察颜色变化。将一小片试纸放在玻

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溶液点在试纸中部,观察试纸颜色变化(若是测

pH,则将试纸颜色与标准比色卡进行对比) 4.化学试剂的保存“八防”

图13-1

■典例探究

1 (1)[2016·全国卷Ⅰ]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长颈漏斗分离出乙酸与乙醇反应的产物

B.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铜粉与稀硝酸反应产生的NO

C.配制氯化铁溶液时,将氯化铁溶解在较浓的盐酸中再加水稀释D.将Cl2与HCl混合气体通过饱和食盐水可得到纯净的Cl2

(2)[2016·全国卷Ⅲ] 下列有关实验的操作正确的是()

实验操作

A. 配制稀硫酸先将浓硫酸加入烧杯中,后倒入蒸

馏水

B. 排水法收集KMnO4

分解产生的O2

先熄灭酒精灯,后移出导管

C.

浓盐酸与MnO2

反应制备纯净Cl2

气体产物先通过浓硫酸,后通过饱

和食盐水

D. CCl4萃取碘水中的I2先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有机层,后

从上口倒出水层

式下列关于甲、乙、丙、丁四组仪器装置的有关用法正确且能达到目的的是()

图13-2

A.甲装置:可用来证明硫的非金属性比硅强

B.乙装置:用盐酸标准液测氢氧化钠溶液浓度

C.丙装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

D.丁装置:可在瓶中先装满水,气体由②口入,收集NO气体

【方法技巧】仪器的选择方法

图13-3

考点二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核心透析

1.物理分离提纯的“原理和注意事项”

方法原理或含义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结晶蒸

加热蒸发溶剂,使随温度升高溶解度

增加量较小的溶质析出

有大量晶体析出时停止加热

使较高温度下的溶液冷却、析出溶解

度随温度降低减小程度较大的溶质

分离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很大和受

温度影响较小的固体

过滤将固体与液体分离开一贴二低三靠萃取将溶质从原溶剂中转移至新溶剂中两种溶剂互不相溶

分液利用分液漏斗将已分层的液体分离开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下层液体从下

端放出

蒸馏将沸点不同(相差>30 ℃)的液体混合物

彼此分开

加碎瓷片防止暴沸;温度计水银球的

位置处于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冷却

水的流向为下进上出

洗气法将气体混合物通过适当的试剂,除去

某些成分

杂质气体不能转化为新的杂质

2.化学分离提纯方法原则和要求

(1)化学分离提纯“两不、两易”

①不能减少被提纯物质的量;②不得引入新的杂质;③易分离、易复原,即被提纯物质与杂质要易于分离和复原;在多步分离过程中,后加入的试剂能把前面所加入过量的试剂除去。

(2)常见化学分离提纯方法“举例”说明

方法原理典型杂质成分

沉淀法将杂质离子转化为沉淀CO2-3、SO2-4、Ba2+、Ca2+及其他形成弱碱的阳离子气化法将杂质离子转化为气体CO2-3、HCO-3、SO2-3、HSO-3、S2-、NH+4

(续表)

方法原理典型杂质成分

杂转纯法将杂质转化为需要提纯的物质杂质为不同价态的相同元素(用氧化剂或还原剂)、同一种酸的正盐与酸式盐(用酸、

酸酐或碱)

氧化还原法用氧化剂(还原剂)除去具有还

原性(氧化性)的杂质

如用KMnO4除去CO2中的SO2;用热的铜

粉除去N2中的O2

热分解法加热使不稳定的物质分解除去除去NaCl中的NH4Cl等

酸碱溶解法利用物质与酸或碱溶液混合后

的差异进行分离

用NaOH溶液可除去Fe2O3中的Al2O3

电解法利用电解原理除去杂质含杂质的金属作阳极、纯金属(M)作阴极;

含M的盐作电解质

■典例探究

2 (1)[2016·全国卷Ⅱ]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实验操作

A. 制备Fe(OH)3胶体将NaOH浓溶液滴加到饱和FeCl3溶液中

B. 由MgCl2溶液制备无水MgCl2将MgCl2溶液加热蒸干

C. 除去Cu粉中混有的CuO 加入稀硝酸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D. 比较水与乙醇中氢的活泼性分别将少量钠投入到盛有水和乙醇的烧杯中

(2)[2016·上海卷] 实验室提纯含少量氯化钠杂质的硝酸钾的过程如图13-4所示。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图13-4

A.操作Ⅰ是过滤,将固体分离除去

B.操作Ⅱ是加热浓缩,趁热过滤,除去杂质氯化钠

C.操作Ⅲ是过滤、洗涤,将硝酸钾晶体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D.操作Ⅰ~Ⅲ总共需两次过滤

式1 [2016·上海卷] 下列各组混合物,使用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两种试剂不能分离的是()

A.氧化镁中混有氧化铝 B.氯化铝溶液中混有氯化铁

C.氧化铁中混有二氧化硅 D.氯化亚铁溶液中混有氯化铜

式2 关于下列各实验装置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图13-5

A.装置①可用于分离苯和溴苯的混合物

B.装置②可用于吸收HCl或NH3

C.装置③可用于分解NH4Cl制备NH3

D.装置④b口进气可收集CO2或NO气体

【方法技巧】

图13-6

考点三离子检验及物质的鉴别

■核心透析

1.检验物质的常用方法

检验方法适用范围典型物质

物理方法观察法颜色、状态的差异Cl2为黄绿色、NO2为红棕色嗅试法气味存在着差异

SO2、HCl、NH3等有刺激性气

水溶法溶解性存在差异如Na2CO3与CaCO3

焰色法常用于鉴别碱金属

如钾、钠等元素的单质、化合

丁达尔

效应

胶体与非胶体Fe(OH)3胶体与Fe(SCN)3溶液

化学方法沉淀法将待检离子转化为沉淀

SO2-4、Cl-、CO2-3、Fe2+、Fe3

+、Cu2+

气体法将某些离子转化为气体

CO2-3、HCO-3、SO2-3、HSO-3、

NH+4

显色法

将待检成分转化为有特殊

颜色的成分

Fe3+、淀粉、I2

2.常见气体的检验

气体检验方法现象

H2点燃淡蓝色火焰,罩在火焰上方的干冷的小

烧杯中出现水珠

O2插入带火星的木条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l2观察颜色;用湿润的KI-淀粉试纸检验呈黄绿色;能使湿润的KI-淀粉试纸变蓝(O3、NO2具有此性质)

HCl 靠近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冒白烟

SO2通入品红溶液中,再加热品红溶液先褪色,加热又变红色

NH3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靠近蘸有

浓盐酸或浓硝酸的玻璃棒

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靠近蘸有浓

盐酸或浓硝酸的玻璃棒时产生白烟

NO2观察颜色;通入水中,检验溶液的酸碱

红棕色气体;通入水中得无色溶液,产

生无色气体,水溶液显酸性

NO 观察遇空气的颜色变化无色气体,遇空气变成红棕色

CO2

观察颜色、闻气味,通入澄清石灰水无色、无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O

点燃,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或将

气体通过灼热的CuO

点燃火焰呈淡蓝色,生成的气体使澄清

石灰水变浑浊;能使灼热的CuO由黑色

变成红色

C2H4

点燃,观察颜色;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

液或溴水中

燃烧时有明亮的火焰和黑烟;能使酸性

高锰酸钾溶液和溴水褪色■典例探究

3 向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不同的无色溶液进行如下操作,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操作现象结论

A 滴加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原溶液中有SO2-4

B 用洁净铂丝蘸取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原溶液中有Na+无K+

C 滴加氯水和CCl4,振荡、静置下层溶液显紫色原溶液中有I-

D

滴加几滴稀NaOH溶液,将湿润红

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

试纸不变蓝原溶液中无NH+4式下列有关物质检验的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及现象实验结论

A

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

淀生成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2-4

B

向某溶液中加入2滴KSCN溶液,溶液不显红色,

再向溶液中加入几滴新制的氯水,溶液变为红色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C 将某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褪色该气体一定是SO2

D

将稀硫酸滴加到某溶液,产生的气体可使澄清石灰

水变浑浊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HCO-3【方法技巧】

图13-7

■历年动态

1.[2016·北京卷] 下列中草药煎制步骤中,属于过滤操作的是()

A.冷水浸泡

B.加热煎制

C.箅渣取液

D.灌装保存

2.[2016·上海卷] 下列气体的制备和性质实验中,由现象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选项试剂试纸或试液现象结论

A 浓氨水、生石灰红色石蕊试纸变蓝NH3为碱性气体

B 浓盐酸、浓硫酸pH试纸变红HCl为酸性气体

C

浓盐酸、

二氧化锰

淀粉碘

化钾试液

变蓝Cl2具有氧化性

D 亚硫酸钠、硫酸品红试液褪色SO2具有还原性

3.[2016·天津卷] 下列选用的仪器和药品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B C D

制乙炔的发生装置蒸馏时的接收装置除去SO2中的少量

HCl

准确量取一定体积

K2Cr2O7标准溶液

4.[2016·四川卷] 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现象结论

A 将某溶液与稀盐酸反应产生的

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石灰水

变浑浊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CO2-3

B 常温下,将铁片浸入足量浓硫

酸中

铁片不溶解

常温下,铁与浓硫酸一定没有

发生化学反应

C 向某食盐溶液中滴加淀粉溶液溶液颜

色不变

该食盐中一定没有添加KIO3

D 向苯酚钠溶液中滴加乙酸溶液溶液变浑浊相同条件下,乙酸的酸性一定

比苯酚强

5.[2016·海南卷]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A.过滤操作中,漏斗的尖端应接触烧杯内壁

B.从滴瓶中取用试剂时,滴管的尖嘴可以接触试管内壁C.滴定接近终点时,滴定管的尖嘴可以接触锥形瓶内壁D.向容量瓶转移液体时,导流用玻璃棒可以接触容量瓶内壁■ 2017预测

6.用如图13-8所示装置能达到有关实验目的的是()

图13-8

7.下列实验方案中,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专题十三化学实验基础·答案

■高频考点探究

考点一

[典例探究]

例1(1)C(2)D

[解析] (1)用分液漏斗分离出乙酸与乙醇反应的产物,A项错误;NO能与空气中的O2反应生成NO2,收集NO应采用排水法,B项错误;为了抑制Fe3+水解,可将FeCl3溶解在浓盐酸中,再加水稀释,C项正确;Cl2与HCl的混合气体通过饱和食盐水和浓硫酸后得到干燥纯净的Cl2,D项错误。(2)配制稀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沿着烧杯内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A项错误;排水法收集KMnO4分解产生的O2,应先移出导管,再熄灭酒精灯,否则可能会发生倒吸现象使试管炸裂,B项错误;浓盐酸与MnO2反应制备纯净Cl2,气体产物应先通过饱和食盐水,后通过浓硫酸,否则不能除去水蒸气,C 项错误;用CCl4萃取碘水中的I2时,振荡后分层,上层为水溶液,下层为I2的CCl4溶液,分液时先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有机层,后从上口倒出水层,D项正确。

例1变式D[解析] 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酸酸性大于硅酸,所以二氧化硫能和硅酸钠反应生成硅酸,但亚硫酸不是硫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所以不能据此判断S、Si的非金属性强弱,A错误;盐酸应放入酸式滴定管中,图中是碱式滴定管,B错误;容量瓶只能用于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不能在容量瓶中稀释溶解氢氧化钠,C错误;NO不溶于水,可以采用排水法收集,如果该集气瓶中装满水,导气管遵循“短进长出”原则,D正确。

考点二

[典例探究]

例2(1)D(2)C

[解析] (1)NaOH浓溶液滴加到饱和FeCl3溶液中,生成难溶于水的Fe(OH)3沉淀,应将饱和FeCl3溶液滴加到沸水中制备Fe(OH)3胶体,A项错误;加热蒸干MgCl2溶液时,MgCl2会水解生成Mg(OH)2和HCl,无法制备无水MgCl2,应将MgCl2溶液在HCl气流中加热蒸干制备无水MgCl2,B项错误;稀硝酸具有强酸性和强氧化性,能与CuO和Cu同时反应,应用稀硫酸或盐酸除去Cu粉中混有的CuO,C项错误;由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方案可知,同样质量、大小的钠投入同温同压下的水和乙醇中,根据产生气泡的快慢可以比较水和乙醇中氢的活泼性,D项正确。(2)操作Ⅰ是溶解,A项错误;操作Ⅱ是加热浓缩,冷却结晶,B项错误;操作Ⅲ是过滤、洗涤,C项正确;操作Ⅰ~Ⅲ总共需1次过滤即可,D项错误。

例2变式1D[解析] A项先加足量NaOH溶液,过滤、洗涤、干燥得到氧化镁,滤液中加入盐酸至沉淀量最大,过滤、洗涤、灼烧得到氧化铝,可以分离;B项先加适量NaOH溶液至氢氧化铝沉淀恰好溶解完全,过滤,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盐酸得AlCl3溶液,向沉淀中加入适量盐酸得FeCl3溶液,可以分离;C项中先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过滤、洗涤、干燥得氧化铁固体,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盐酸,过滤、洗涤、灼烧固体,得到二氧化

硅,可以分离;D选项无法分离。

例2变式2A[解析] 苯和溴苯互相溶解,可以采用蒸馏的办法进行分离,故A正确;氯化氢和氨气极易溶于水,导气管直接伸入水层会产生倒吸,故B错误;氯化铵分解后产生的氨气和氯化氢遇冷会迅速化合,得不到氨气,故C错误;一氧化氮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收集时导管要长进短出,故D错误。

考点三

[典例探究]

例3C[解析] 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不能说明原溶液中有硫酸根离子,因为碳酸根离子、亚硫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银离子等遇氯化钡溶液,都能生成白色沉淀,A错误;黄色火焰可以覆盖K+的浅紫色火焰,故检验K+需通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正确操作为用洁净铂丝蘸取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说明有钠离子,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不呈紫色,说明原溶液中有钠离子、无钾离子,B错误;氯水和碘离子反应生成碘单质,四氯化碳把碘从水溶液中萃取出来,四氯化碳密度比水大,下层溶液显紫色,所以滴加氯水和四氯化碳,下层溶液显紫色说明原溶液中有碘离子,C正确;氨气极易溶于水,若溶液中含有少量的NH+4时,滴加稀NaOH溶液不会放出NH3,D错误。

例3变式B[解析] A项溶液中还可能有Ag+,错误;B项滴加KSCN溶液不显红色,说明无Fe3+,再加氯水后溶液变红色,说明新生成了Fe3+,故原溶液中含Fe2+,正确;C项能使品红褪色的除了SO2,还可能为强氧化性的Cl2、O3等气体,错误;D项该溶液还可能含有CO2-3、SO2-3、HSO-3,错误。

■命题考向追踪

1.C[解析] 冷水浸泡中草药,使草药软化,便于熬制,A项错误;加热煎制,主要使草药的成分浸出,B项错误;把药渣去除,保留液体,是过滤的操作,C项正确;罐装保存,只是把草药转移到容器中保存, D项错误。

2.D[解析] 亚硫酸钠与硫酸反应生成的SO2使品红褪色,体现了SO2的漂白性。

3.C[解析] 水与电石反应非常剧烈,应该用分液漏斗加水,既能控制水的滴入又能防止乙炔气体溢出,故A项错误;锥形瓶作蒸馏时的接收装置时不能用橡胶塞,用橡胶塞后,蒸馏的液体不能顺利流下,故B项错误;HCl与饱和的亚硫酸氢钠溶液反应生成SO2,从而除去HCl又不引入新杂质,故C项正确;K2Cr2O7溶液具有强氧化性,会腐蚀橡胶管,所以不能用碱式滴定管量取,应用酸式滴定管,故D项错误。

4.D[解析] 与稀盐酸反应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该溶液中可能含CO2-3或HCO-3 , 也可能含SO2-3或HSO-3,A项错误;铁在常温下遇浓硫酸发生钝化生成致密的氧化膜,发生了化学反应,B项错误;碘单质遇到淀粉显蓝色,向食盐溶液中滴加淀粉溶液颜色不变,说明食盐中没有碘单质,无法确定其是否含有碘酸钾,C项错误;根据强酸制弱酸的原理可知,苯酚钠能与乙酸溶液反应生成乙酸钠和苯酚,说明乙酸的酸性比苯酚强,D项正确。

5.B[解析] 过滤时漏斗的尖端接触烧杯内壁,能防止液体飞溅,A项正确;从滴瓶中取用试剂时,为了防止滴管尖嘴被污染,不能接触试管内壁,B项错误;滴定接近终点

时,滴定管的尖嘴接触锥形瓶内壁使悬挂的溶液流入锥形瓶,减小误差,C项正确。

6.A[解析] 由图可知,钠在水与苯液面中间,则可知钠的密度比水的小,比苯的大,A正确;酒精和四氯化碳互溶,不能用分液分离,应该采用蒸馏方法分离,B错误;导管长进短出,否则会将液体排出,C错误;因碳酸氢钠不稳定,碳酸钠稳定,比较稳定性应将碳酸氢钠放在小试管中,D错误。

7.C[解析] 在酸性条件下,NO-3具有氧化性,可将亚硫酸根氧化为硫酸根,生成硫酸钡沉淀,不能检验亚硫酸钠是否变质,A错误;苯酚与溴水反应生成的三溴苯酚难溶于水,但与苯互溶,不能过滤除去,B错误;随温度的变化NaCl的溶解度变化不大,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很大,除去NaCl晶体中少量的KNO3,可将晶体溶于水配成溶液,然后蒸发结晶并趁热过滤弃去滤液,C正确;检验CH3CH2Br中存在的溴元素,应将CH3CH2Br与NaOH溶液共热,冷却后,取反应后溶液,加入硝酸酸化,再加入AgNO3溶液,观察是否产生淡黄色沉淀,D错误。

教师备用习题

1.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图1所示装置从KI和I2的固体混合物中回收I2

B.用图2所示装置配制100 mL 0.10 mol·L-1K2Cr2O7溶液

C.用图3所示装置干燥少量的SO2气体

D.用图4所示装置蒸干FeCl3饱和溶液制备FeCl3晶体

[解析] C碘易升华,图中装置不能回收碘,A项错误;配制100 mL 0.10mol·L-1K2Cr2O7溶液,一定需要100 mL容量瓶、胶头滴管,图中缺少仪器不能完成实验,B项错误;浓硫酸与二氧化硫不反应,可吸收水,则图中洗气装置可干燥少量的SO2气体,C项正确;FeCl3饱和溶液水解生成的HCl易挥发,蒸干不能得到氯化铁,D项错误。

2.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用装置甲收集SO2并验证其漂白性

B.用装置乙验证氯气与水反应有盐酸生成

C.用澄清石灰水鉴别苏打溶液和小苏打溶液,出现白色沉淀的为苏打溶液

D.向足量含淀粉的Fel2溶液中滴加2滴新制氯水,溶液变蓝,说明还原性:I->Fe2+[解析] D二氧化硫有还原性,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A项错误;氯化氢易挥发,应除掉后再检验,B项错误;Na2CO3+Ca(OH)2===CaCO3↓+2NaOH、2NaHCO3+Ca(OH)2===CaCO3↓+Na2CO3+2H2O,都出现白色沉淀,无法鉴别,C项错误;溶液变蓝,说明先生成碘,碘离子首先被氧化,可说明还原性:I->Fe2+,D项正确。

3.对下列实验的现象描述及其解释均正确的是()

[解析] C氯水中HClO有漂白性,HCl、HClO电离出氢离子而使溶液呈酸性,向新制氯水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先变红色后褪色,A项错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白色沉淀BaSO4,B项错误;铁离子和碘离子反应生成碘和亚铁离子,碘易溶于四氯化碳,四氯化碳和水不互溶且密度大于水,则无色溶液中滴加FeCl3溶液和CCl4,振荡、静置,下层呈紫色则二者反应后有碘生成,所以说明原来溶液中含有碘离子,C项正确;乙酸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不反应,所以乙酸溶液由无色变为紫红色,D项错误。

4.下列实验操作与实验目的或所得实验结论不一致的是()

[解析] C利用压强差检验装置气密性,向里推注射器,试管中压强增大,如果气密性良好,导管内液面上升,否则,气密性不好,所以能实现实验目的,A不选;氢氧化镁和氯化铁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同时生成氯化镁,能实现除杂目的,B不选;离子积大于溶度积时产生沉淀,常温下,向饱和Na2CO3溶液中加少量BaSO4粉末,碳酸钡的离子积大于溶度积,所以产生沉淀,实际上K sp(BaCO3)>K sp(BaSO4),C选;乙醇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而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将得到的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之前应该先通入水中除去乙醇,防止乙醇干扰乙烯的检验,D不选。

5.下列实验的现象与对应结论均正确的是()

[解析] C氯水滴到淀粉KI试纸上,氯气氧化碘离子生成碘单质,氧化性为Cl2>I2,A错误;过量的CO2通入CaCl2溶液中,因盐酸的酸性大于碳酸,故不发生反应,不会生成白色沉淀,B错误;FeSO4溶液中滴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铁离子,紫色褪色,说明Fe2+有还原性,C正确;SO2通入溴水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和HBr,说明SO2有还原性,D错误。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十二化学实验基础与综合实验探究专题强化训练(含参考答案)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 专题十二化学实验基础与综合实验探究 (建议用时:9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本草纲目》中记载了烧酒的制造工艺:“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以烧酒复烧二次……价值数倍也”。其方法与分离下列物质的实验方法原理上相同的是( ) A.苯和水B.硝酸钾和氯化钠 C.乙酸乙酯和乙酸D.食盐水和泥沙 解析:选C。烧酒的制造工艺利用的方法是蒸馏,可用于分离沸点不同的互溶的液体混合物。A项,苯和水互不相溶,可用分液的方法分离,错误;B项,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同,可用重结晶的方法分离,错误;C项,乙酸乙酯和乙酸的沸点不同,可用蒸馏的方法分离,正确;D项,泥沙不溶于水,可用过滤的方法分离,错误。 2.化学药品的安全存放是非常重要的。下列有关化学药品存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液溴易挥发,应用少量的水液封并放在冷暗处保存 B.漂白粉长期敞口露置于空气中 C.金属钠遇到氧气和水均立即反应,应保存在煤油或液体石蜡里 D.盐酸易挥发,应用细口试剂瓶密封并放在冷暗处保存 解析:选B。A项,液溴易挥发,由于液溴的密度比水的大,且在水中溶解度不大,所以应用少量的水液封并放在冷暗处保存,正确;B项,漂白粉长期敞口露置于空气中易失效,失去漂白能力,应保存在密闭容器中并置于阴凉处,错误;C项,金属钠遇到氧气和水均立即反应,保存时要隔绝空气和水,由于钠的密度比煤油和液体石蜡大,与它们均不能发生反应,故应保存在煤油或液体石蜡里,正确;D项,盐酸易挥发,应用细口试剂瓶密封并放在冷暗处保存,正确。 3.下列实验装置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初中化学易错题专题十三常见气体的制备与检验

专题十三常见气体的制备与检验 易错清单 1. 漏析实验现象,错失隐含条件。 【例1】观察下图中有关操作和现象,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集气瓶中的气体可能是CO2 B. 集气瓶中的气体可能是空气 C. 集气瓶中的气体可能是O2 D. 集气瓶中的气体可能是N2 【解析】由图中实验现象可知:集气瓶中的气体不能支持木条持续燃烧,由此可排除B、C两项。集气瓶口向上放置,说明瓶内气体的密度大于空气,而N2的密度小于空气,故D项被排除,故选A。 【答案】 A 【误区纠错】不能忽视题图所给信息,集气瓶正放说明气体密度比空气的大,木条熄灭说明瓶中气体不支持燃烧。 2. 木条混用,验证、验满分不清。 【例2】图(Ⅰ)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装置。请你运用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仪器①的名称是,仪器②的名称是。 (2)在实验室里,常用和大理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气体,不用Na2CO3代替大理石作反应原料的原因是。

(3)小红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反应原理,设计了装置Ⅱ。你认为,装置Ⅱ与装置Ⅰ相比较,装置(填“Ⅰ”或“Ⅱ”)更好一些。理由是。 为了探究二氧化碳气体的性质,她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在实验室里,常用法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小红又设计了如下三种不同方法验证二氧化碳气体是否收集满。你认为,选择装置更为合理。 【解析】实验室常用稀盐酸和大理石或石灰石制取CO2气体,而不用浓盐酸,因为浓盐酸易挥发出氯化氢气体,使制得的CO2不纯;不能用稀H2SO4代替稀盐酸,因为稀H2SO4和石灰石反应生成微溶的CaSO4会覆盖在石灰石的表面阻碍反应继续进行;不能用Na2CO3粉末代替大理石或石灰石,因为反应速率太快,不利于CO2的收集,不便于操作。制取CO2的装置是“固-液常温型”装置,使用(Ⅰ)中的长颈漏斗可随时添加酸液;使用(Ⅱ)中的分流漏斗可逐滴加入酸液,便于控制反应的速率和总液量,故装置Ⅱ比Ⅰ更好些。根据CO2的密度比空气大且能溶于水的性质,常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O2。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O2气体时,需要进行验满操作。验满时应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因而选B;而不能伸入瓶内或离瓶口太远,若收集满,现象是木条立即熄灭。 【答案】(1)锥形瓶集气瓶 (2)稀盐酸碳酸钠与盐酸反应速率太快(或不易控制反应或不便于实验操作等) (3)Ⅱ能随时控制滴加液体的量(或速度),可控制反应Ca(OH)2+CO2CaCO3↓+H2O (4)向上排空气 B 【误区纠错】不能混淆用带火星的木条(或燃着的木条验证)或验满气体的关键操作,避免对实验现象的错误判断。 名师点拨 氧气、氢气和二氧化碳三种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是气体制备的基础,尤其是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制取属于重点掌握内容,在中考中是必考的知识点。常见气体的检验和净化常穿插于气体的制取考题中,考查的方式通常有以下几种:

2019高考化学真题11 化学实验基础2017-2019三年高考化学真题(解析版)

专题11 化学实验基础 1.[2019新课标Ⅲ]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目的实验 A 制取较高浓度的次氯酸溶液将Cl2通入碳酸钠溶液中 B 加快氧气的生成速率在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MnO2 C 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涤、分液 D 制备少量二氧化硫气体向饱和亚硫酸钠溶液中滴加浓硫酸 【答案】A 【解析】A、氯气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碳酸氢钠,不能制备次氯酸,不能达到实验目的,A选; B、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加快双氧水的分解,因此可以加快氧气的生成速率,能达到实验目的,B不选; C、碳酸钠溶液与乙酸反应,与乙酸乙酯不反应,可以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能达到实验目的,C不选; D、根据较强酸制备较弱酸可知向饱和亚硫酸钠溶液中滴加浓硫酸可以制备二氧化硫,能达到实验目的,D不选; 答案选A。 2.[2019浙江4月选考]下列图示表示过滤的是 A.B.C.D. 【答案】C 【解析】A.该操作是分液,A不合题意; B.该操作是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中定容步骤,B不合题意; C.该操作是过滤,C符合题意; D.该操作是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中转移溶液步骤,D不合题意。 故答案选C。 3.[2019浙江4月选考]针对下列实验现象表述不正确 ...的是

A.用同一针筒先后抽取80 mL氯气、20 mL水,振荡,气体完全溶解,溶液变为黄绿色B.在表面皿中加入少量胆矾,再加入3 mL浓硫酸,搅拌,固体由蓝色变白色 C.向二氧化硫水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再滴加双氧水,产生白色沉淀 D.将点燃后的镁条伸入充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镁条剧烈燃烧,有白色、黑色固体生成 【答案】A 【解析】A.氯气可溶于水,在常温时,1体积水大约能溶解2体积氯气,因而20mL水大约能溶解40mL氯气,气体大约剩余40mL未溶解,A项错误; B.胆矾指的是五水合硫酸铜(CuSO4·5H2O),其显蓝色,而浓硫酸具有吸水性,CuSO4·5H2O变为CuSO4,CuSO4为白色固体,B项正确; C.双氧水将SO2氧化,离子方程式为H2O2+SO2 =SO42-+2H+,氯化钡溶液中Ba2+与SO42-生成BaSO4白色沉淀,C项正确; D.将点燃后的镁条伸入充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O为白色固体,C是黑色固体,D项正确。 故答案选A。 4.[2019江苏]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经水湿润的pH试纸测量溶液的pH B.将4.0 g NaOH固体置于100 mL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配制1.000 mol·L?1NaOH溶液 C.用装置甲蒸干AlCl3溶液制无水AlCl3固体 D.用装置乙除去实验室所制乙烯中的少量SO2 【答案】D 【解析】 【分析】此题考查基本实验操作,根据溶液pH的测量、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盐类水解的应用、物质除杂的原则作答。 【详解】A.用水湿润的pH试纸测量溶液的pH所测为稀释液的pH,不是原溶液的pH,实验操

高考化学真题与模拟类编 专题 化学实验基础 含答案

1.【2018新课标1卷】在生成和纯化乙酸乙酯的实验过程中,下列操作未涉及的是 A.A B.B C.C D.D 【答案】D 【解析】分析:在浓硫酸的作用下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根据乙酸乙酯的性质、产品中含有的杂质,结合选项解答。 点睛:掌握乙酸乙酯的制备原理是解答的关键,难点是装置的作用分析,注意从乙酸乙酯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特点的角度去解答和判断。 2.【2018新课标2卷】下列实验过程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编号实验目的实验过程 A 配制mol·L?1的NaOH 溶液 称取 g固体NaOH于烧杯中,加入少量蒸馏水溶解, 转移至250 mL容量瓶中定容 B 探究维生素C的还原性向盛有2 mL黄色氯化铁溶液的试管中滴加浓的维 2018年高考试题

生素C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C 制取并纯化氢气 向稀盐酸中加入锌粒,将生成的气体依次通过NaOH 溶液、浓硫酸和KMnO4溶液 D 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 的影响向2支盛有5 mL不同浓度NaHSO3溶液的试管中同时加入2 mL 5%H2O2溶液,观察实验现象 A.A B.B C.C D.D 【答案】B 【解析】分析:A.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 B.根据铁离子具有氧化性结合溶液颜色变化分析; C.氢气中含有氯化氢和水蒸气,据此解答; D.根据双氧水与亚硫酸氢钠反应的实验现象分析。 点睛:明确相关物质的性质特点、发生的反应和实验原理是解答的关键。注意设计或评价实验时主要从正确与错误、严密与不严密、准确与不准确、可行与不可行等方面作出判断。另外有无干扰、是否经济、是否安全、有无污染等也是要考虑的。本题中选项D是解答的易错点,学生往往只考虑物质的浓度不同,而忽略了实验结论需要建立在实验现象的基础上。 3.【2018新课标2卷】实验室中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的实验。

高考化学实验知识点归纳

高考化学实验知识点归纳、典型例题及配套练习题 一、实验基础知识 1.常用化学仪器 (1)应用要点:熟悉常用仪器结构特点、用途和应用注意事项,主要有加热容器、分离仪器、计量仪器等。 (2)注意事项:加热容器要区分是直接加热还是隔石棉网加热;分离仪器要区分是用于分液、过滤还是蒸馏;计量仪器要特别注意零刻度的位置及读数的精度要求。 2.常用试剂的使用与贮存 (1)应用要点:着重了解露置在空气中易变质的试剂、见光或受热易分解的试剂、易挥发的试剂、易燃试剂、不宜用玻璃试剂瓶盛放的试剂等。 (2)注意事项:试剂的使用和贮存方法是由试剂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所决定的。易与空气中氧气、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反应的试剂不能长时露置在空气中;见光易分解的试剂应存放在棕色瓶中,置于冷暗处;受热易分解的试剂和易挥发的试剂应存放在冷暗处;能与玻璃中的二氧化硅反应生成硅酸钠的试剂,如NaOH、Na2CO3等不宜放在磨口玻璃试剂瓶中。 3.气体制备与净化 (1)应用要点:掌握常见气体的制备反应、制备装置、收集方法、尾气吸收等。(2)注意事项:气体的制备装置的选择主要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是否需要加热;收集方法的选择主要看气体的水溶性和密度,以及是否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尾气吸收时要注意防止倒吸。 4.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 (1)应用要点:要注意区分检验、分离、提纯的区别;掌握常见离子检验的检验方法;掌握分离和提纯的试剂选择依据和分离操作方法。 (2)注意事项:要注意三者在目的上的不同。检验是对物质进行鉴别或鉴定;分离是将混合物中各组分分开;提纯是除去混合物中的杂质。由于目的不同,所选试剂及分离方法也要相应地变化。 5.定量实验 (1)应用要点:掌握四个定量实验(中和滴定、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中和热的测定、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含量的测定)的实验原理、主要仪器和装置、操作要点、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等。 (2)注意事项:要在熟悉仪器构造的前提下掌握操作方法和读数方法;在深入理解原理的基础上掌握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方法。 二、综合实验 (1)应用要点:能够根据实验目的选择仪器和装置、确定装置的接口顺序;能够设计简装实验;能够对实验原理、仪器、操作等的进行评价。 (2)注意事项:要注意区分洗气瓶长进短出和短进长出时的不同用途;。实验设计要遵循科学性、安全性、可行性和简约性四个基本原则;在掌握好实验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才有可能正确地评价实验。 1.典型例题:

专题十二化学实验基础与综合探究

专题十二化学实验基础与综合探究 1.(2012·高考福建卷)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易燃试剂与强氧化性试剂分开放置并远离火源 B.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氨气 C.在50 mL量筒中配制0.1000 mol·L-1碳酸钠溶液 D.金属钠着火时,用细沙覆盖灭火 2.(2012·高考天津卷)完成下列实验所选择的装置或仪器(夹持装置已略去)正确的是() A.中和滴定实验时,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 B.盛放NaOH溶液时,使用带玻璃塞的磨口瓶 C.用苯萃取溴水中的溴时,将溴的苯溶液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 D.NaCl溶液蒸发结晶时,蒸发皿中有晶体析出并剩余少量液体即停止加热 4.(2012·高考课标全国卷)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液溴易挥发,在存放液溴的试剂瓶中应加水封 B.能使润湿的淀粉KI试纸变成蓝色的物质一定是Cl2 C.某溶液加入CCl4,CCl4层显紫色,证明原溶液中存在I- D.某溶液加入BaCl2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一定含有Ag+ 5.(2012·高考广东卷)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A.用溴水鉴别苯和正己烷 B.用BaCl2溶液鉴别SO2-4和SO2-3 C.用浓HNO3与Cu反应制备NO2 D.将混有HCl的Cl2通入饱和NaHCO3溶液中除去HCl 6.(2012·高考江苏卷)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图1所示装置除去Cl2中含有的少量HCl B.用图2所示装置蒸干NH4Cl饱和溶液制备NH4Cl晶体 C.用图3所示装置制取少量纯净的CO2气体 D.用图4所示装置分离CCl4萃取碘水后已分层的有机层和水层 7.(2012·高考安徽卷)仅用下表提供的玻璃仪器(非玻璃仪器任选)就能实现相应实验目的 的是() 酸乙酯的制取,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④必须加热B.②③必须隔热 C.①②必须用指示剂D.③④必须用催化剂 9.(2012·高考浙江卷)水溶液X中只可能溶有K+、Mg2+、Al3+、AlO-2、SiO2-3、SO2-3、CO2-3、 SO2-4中的若干种离子.某同学对该溶液进行了如下实验: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气体甲一定是纯净物 B.沉淀甲是硅酸和硅酸镁的混合物 C.K+、AlO-2和SiO2-3一定存在于溶液X中 D.CO2-3和SO2-4一定不存在于溶液X中

河南省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十三:化学实验基础

河南省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专题十三:化学实验基础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17题;共34分) 1. (2分)(2018·漳州模拟)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实验操作 A除去MgCl2溶液中的少量FeCl3向含有少量FeCl3的MgCl2溶液中加入足量Mg(OH)2粉末,搅拌一段时间后,过滤 B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SO42-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先加入BaCl2溶液,再滴加稀盐酸若产生的白色沉淀 不溶解,则说明溶液中含有SO42- C比较HCl和CH3COOH的酸性强 弱 用pH试纸测定浓度均为0.1mol·L-1的NaClO溶液和CH3COONa溶液的pH D验证H2O2的氧化性比Fe3+强将硫酸酸化的H2O2滴入Fe(NO3)2溶液,溶液变黄色 A . A B . B C . C D . D 2. (2分) (2019高一上·滨海期中) 用下列装置制备并检验Cl2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Ⅰ图中:如果MnO2过量,浓盐酸就可全部消耗完 B . Ⅱ图中:充分光照后,量筒中剩余气体约为10mL(条件相同) C . Ⅲ图中:生成蓝色的烟,若在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水,所得溶液呈蓝绿色 D . Ⅳ图中:干燥的有色布条不褪色,湿润的有色布条能褪色,说明Cl2有漂白性

3. (2分) (2016高二下·无锡期末) 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 用pH试纸测量新制氯水的pH B . 用量筒量取20mL 0.5000mol?L﹣1 H2SO4溶液于烧杯中,加水80mL,配制成0.1000mol?L﹣1H2SO4溶液 C . 图1所示装置可用于吸收NH3或HC1气体,并防止倒吸 D . 实验室用图2所示装置除去Cl2中的少量HCl 4. (2分) (2019高二上·湖北期末) 下列数据记录合理的是() A . 用托盘天平称取5.85 g食盐 B . 用10 mL量筒量取8.36 mL稀硫酸 C . 用广泛pH试纸测得某溶液pH值为5.5 D . 用酸式滴定管移取高锰酸钾溶液19.10 mL 5. (2分) (2016高三上·西城期末) 用下列装置(尾气处理已略去)进行相关实验,能实现实验目的是() 实验目的a中试剂b中试剂c中试剂 比较H2CO3、H2SiO3 A 醋酸溶液碳酸钠硅酸钠溶液 的酸性 比较Cl2、I2的 浓盐酸高锰酸钾碘化钾溶液 B 氧化性 C制备NaHCO3盐酸大理石饱和碳酸钠溶液 D证明C2H2有还原性饱和食盐水电石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高考化学 考点汇总 考点13 化学实验基础

考点13 化学实验基础 1.(2010·福建理综·T25·16分)工业上常用铁质容器盛装冷浓酸。为研究铁 质材料与热浓硫酸的反应,某学习小组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 [探究一] (1)将已去除表面氧化物的铁钉(碳素钢)放入冷浓硫酸中,10分钟后移入硫酸铜溶液中,片刻后取出观察,铁钉表面无明显变化,其原因是____________。 (2)另称取铁钉6.0g放入15.0mL浓硫酸中,加热,充分应后得到溶液X并收集到气体Y。 ①甲同学认为X中除Fe3+外还可能含有Fe2+。若要确认其中的Fe2+,应先用______(选填序号)。 a.KSCN溶液和氯水 b.铁粉和KSCN溶液 c.浓氨水 d.酸性KMnO4溶液 ②乙同学取336mL(标准状况)气体Y通入足量溴水中,发生反应: Br2+SO2+2H2O H2SO4+2HBr 然后加入足量BaCl2溶液,经适当操作后得干燥固体2.33g。由于此推知气体Y中SO2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____。 [探究二] 分析上述实验中SO2体积分数的结果,丙同学认为气体Y中还可能含量有H2和Q气体。为此设计了下列探究实验装置(图中夹持仪器省略)。 (3)装置B中试剂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认为气体Y中还含有Q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5)为确认Q的存在,需在装置中添加M于________________(选填序号)。 a.A之前 b.A~B间 c.B~C间 d.C~D间 (6)如果气体Y中含有H2,预计实验现象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若要测定限定体积气体Y中H2的含量(标准状况下约有28mL H2),除可 用测量H2体积的方法外,可否选用质量称量的方法?做出判断并说明理由

初中化学实验专题复习

“实验精细化的教学设计” 镇江市第十中学吴长顺 一、教学目标 1、要熟悉仪器的名称、图形,及时完成学案空白。掌握仪器的用途和使用的注意事项。懂得实验操作的原理。 2、通过2组10个独立实验与4个师生协同实验,提高了学生综合实验能力与科学素养 二、教学过程 (一)、我晓仪器:提示:学案不留空白! 直接——试管、蒸发皿、坩埚、燃烧匙 反应容器加热 不能加热——量筒、水槽 称质量——托盘天平:精确度 计量仪器量体积——量筒: 测温度——温度计 分离仪器干燥管(粗进细) 仪药匙、镊子 器取用试剂胶头滴管 的取用存放仪器 分存放仪器液体——细口瓶 类气体——集气瓶 加热仪器——酒精灯、铁架台(铁夹和铁圈) 辅助仪器仪器连接——玻璃导管、橡胶管 其他仪器——水槽、试管夹、试管架、试管刷、长颈漏斗、石棉网 重点掌握的有试管、试管夹、酒精灯、烧杯、量筒、漏斗、铁架台、药匙、胶头滴管、集气瓶、水槽、蒸发皿。(二)、我会基本操作:初中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包括:1、药品的取用;2、物质的加热;3、溶解;4、过滤;5、蒸发;6、仪器的装配和气密性的检查;7、仪器的洗涤等。 1、药品的取用 不能用手接触药品 原则不能把鼻子凑近容器口闻气味 不能尝药品的味道 药固体:一横、二放、三竖立 品方法液体:一倒、二向、三紧靠 取:一调、二放、三回零指针右偏说明: 用一定量药品的取用:一平、二看、三读数仰视:;俯视: 酸碱液体流到桌上:一中和、二水洗、三擦干 浓酸浓碱的使用酸碱液粘在皮肤上:一擦、二洗、三涂液 2、物质的加热 构造:灯帽、灯芯、灯芯管、灯壶 加火焰:外焰、内焰、焰心温度最高是焰;熄灭用盖灭。 热酒精灯一要:要用火柴来点燃 使用二查:查灯芯和酒精量 三禁: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添加酒精;禁止酒精灯对点;禁止用嘴吹灭酒精灯固体:一斜:试管口略向下倾斜;二匀:对试管均匀加热;三固定:固定在有药品的部位 液体:一量:一般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二斜:45°;三向:试管口不向人 3、溶解 溶仪器:烧杯(少量用试管)、玻璃棒 解振荡:腕动臂不动 方法搅拌:不可碰壁 浓硫酸稀释:注酸入水,不断用玻璃棒搅拌 4、过滤 仪器:漏斗、烧杯、玻璃棒、铁架台、滤纸 过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滤二低漏斗内液面于滤纸边缘 操滤纸边缘稍低于边缘 点三靠烧杯紧靠流进过滤器 玻璃棒下端轻靠三层滤纸处漏斗下端紧靠下烧杯内壁

高考化学实验专题知识归纳

高考化学实验专题知识归纳 一、知识目标要求 1.了解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 2.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3.掌握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包括所用试剂、仪器、反应原理和收集方法). 4.综合运用化学知识对常见的物质(包括气体物质、无机离子)进行分离、提纯和鉴别. 5.掌握化学实验的记录方法和运用化学知识设计一些基本实验. (1)根据实验现象,观察、记录、分析或处理数据,得出正确结论. (2)根据实验试题要求,设计基本实验方案. (3)能绘制和识别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 6.以上各部分知识与技能的综合应用. 二、实验能力要求 1.用正确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完成规定的学生实验的能力. 2.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和处理实验数据,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3.初步处理实验过程中的有关安全问题的能力. 4.能识别和绘制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的能力.

5.根据实验试题的要求,设计简单实验方案的能力. 三、高考试题的特点和趋势 根据近年来化学高考试题中有关化学实验内容的题目分析,下列内容是化学实验部分考查的重点: l.实验基本操作和技能 这类试题的特点通常是给出限定的仪器、药品和一些操作步骤,要求正确完成某项实验操作,既有常见仪器的使用方法,又有基本操作的正误辨别,着重考查考生对中学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掌握的情况,题目的难度不高,但并不容易得满分。 2.正确运用实验原理和正确认识实验装置 这类试题通常是给出限定的实验装置、反应条件、实验现象和有关数据,要求考生根据实验原理及试题中所给予的信息,结合元素化合物知识,选用仪器药品,正确认识、选择装置,说明装置中某些仪器的作用,描述实验现象,写有关化方程式,进行数据分析.指出实验中必须注意的某些问题等等,主要考查考生的观察能力与分析综合及评价的能力。这类题目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具有较大的区分度。 3.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实验设计或处理 近年来,实验题中新情境试题不断增多,这类试题的特点是将基本的实验操作设计置于新的情境中(主要是中学课本没有的新反应或新装置或是能使中学生理解的最新科技知识、

2014年高考真题化学解析分类汇编—专题12-化学实验基础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试题分类汇编 专题十二化学实验基础 1.(2014·重庆理综化学卷,T4)茶叶中铁元素的检验可经过以下四个步骤完,各步骤中选用的实验用品不能都用到的是( ) A.将茶叶灼烧灰化,选用①、②和⑨ B.用浓硝酸溶解茶叶灰并加蒸馏水稀释,选用④、⑥和⑦ C.过滤得到的滤液,选用④、⑤和⑦ D.检验滤液中的Fe3+,选用③、⑧和⑩ 【答案】B 【解析】A、灼烧茶叶,需要用到的仪器有:坩埚、酒精灯、泥三角,A正确;B、溶解应该在烧杯中进行,并且在溶解的过程中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此实验用不到容量瓶,B错误;C、过滤用到的仪器有:漏斗、烧杯和玻璃棒,C正确;D、检验溶液是否含有Fe3+要用到的仪器有试管、胶头滴管,试剂有KSCN溶液,D正确。 2.(2014·重庆理综化学卷,T2)下列实验可实现鉴别目的是( ) A.用KOH溶液鉴别SO3(g)和SO2 B.用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鉴别Br2(g)和NO2 C.用CO2鉴别NaAlO2溶液和CH3COONa溶液 D.用BaCl2溶液鉴别AgNO3溶液和K2SO4溶液 【答案】C

【解析】A、SO2和SO3与KOH反应均没有明显现象,无法鉴别;B、Br2和NO2均能使溶液中的I-氧化成I2,均可以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无法鉴别;C、CO2与NaAlO2反应产生Al(OH)3白色沉淀,CO2与CH3COONa反应无明显现象,可以鉴别;D、二者均产生白色沉淀,无法鉴别。 3.(2014·浙江理综化学卷,T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汞一旦洒落在实验室地面或桌面时,必须尽可能收集,并深埋处理 B.用pH计、电导率仪(一种测量溶液导电能力的仪器)均可监测乙酸乙酯的水解程度 C.邻苯二甲酸氢钾可用于标定NaOH溶液的浓度。假如称量邻苯二甲酸氢钾时电子天平读数比实际质量偏大,则测得的NaOH溶液浓度比实际浓度偏小 D.向某溶液中加入茚三酮试剂,加热煮沸后溶液若出现蓝色,则可判断该溶液含有蛋白质 【答案】B 【解析】A金属汞深埋会产生汞蒸气,汞离子本身也是污染物,A错误;乙酸乙酯水解生成乙酸是弱电解质,导电性增加,B正确;邻苯二甲酸氢钾可用于标定NaOH溶液的浓度,假如称量邻苯二甲酸氢钾时电子天平读数比实际质量偏大,即实际计量减小,滴定加入的体积偏大,则测得的NaOH溶液浓度比实际浓度偏大,C错误;向某溶液中加入茚三酮试剂,加热煮沸后溶液若出现蓝色,可能含有氨基酸,D 错误。 4.(2014·天津理综化学卷,T2)实验室制备下列气体时,所用方法正确的是() A.制氧气时,用Na2O2或H2O2作反应物可选择相同的气体发生装置 B.制氯气时,用饱和NaHCO3溶液和浓硫酸净化气体 C.制乙烯时,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 D.制二氧化氮时,用水或NaOH溶液吸收尾气 【答案】A 【解析】A、用Na2O2和水反应制取氧气,与用在MnO2催化下分解H2O2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相同,A项正确;B、饱和NaHCO3溶液显碱性,能与氯气反应,B项错误;C、相同条件下,乙烯的密度

专题十三化学实验基础知识

[考纲要求] 1.了解化学实验室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2.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能识别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了解实验室一般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3.能对常见的物质进行检验、分离和提纯,能根据要求配制溶液。4.掌握常见离子的检验。

1.识别四类仪器 (1)用作容器或反应器的仪器

①试管②蒸发皿③坩埚④圆底烧瓶⑤平底烧瓶⑥烧杯⑦蒸馏烧瓶⑧锥形瓶⑨集气瓶⑩广口瓶?燃烧匙 (2)用于提纯、分离和干燥的仪器 ①漏斗②分液漏斗③球形干燥管 (3)常用计量仪器

①量筒②容量瓶③滴定管④温度计⑤托盘天平 (4)其他仪器 ①冷凝管②表面皿③滴瓶④胶头滴管 2.熟记十大基本操作 下面10个基本操作在高考中经常考到,要熟练记忆。 (1)测定溶液pH的操作 将一小块pH试纸放在洁净的表面皿上,用清洁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点到pH试纸中央,待变色稳定后再和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对应的pH。 (2)沉淀剂是否过量的判断方法 ①静置,向上层清液中继续滴加少量沉淀剂,若无沉淀产生,则证明沉淀剂已过量,否则沉淀剂不过量。 ②静置,取上层清液适量于另一洁净试管中,向其中加入少量及沉淀剂作用产生沉淀的试剂,

若产生沉淀,证明沉淀剂已过量,否则沉淀剂不过量。 (3)洗涤沉淀操作 把蒸馏水沿着玻璃棒注入到过滤器中至浸没沉淀,静置,使蒸馏水滤出,重复2~3次即可。 (4)判断沉淀是否洗净的操作 取最后一次洗涤液,滴加……(试剂),若没有……现象,证明沉淀已经洗净。 (5)装置气密性检查 ①简易装置:将导气管一端放入水中(液封气体),用手捂热试管,观察现象: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冷却到室温后,导管口有一段稳定的水柱,表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②有长颈漏斗的装置如下图:用止水夹关闭烧瓶右侧的导气管,向长颈漏斗中加入适量水,长颈漏斗中会形成一段液柱,停止加水,过一段时间后,若漏斗中的液柱无变化,则装置气密性良好。 [答题模板] 形成密闭体系―→操作―→描述现象―→得出结论 (6)气体验满和检验操作 ①氧气验满:将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说明收集的氧气已满。 ②可燃性气体(如氢气)的验纯方法:用排水法收集一小试管的气体,将大拇指摁住管口移近火焰,放开手指,若听到尖锐的爆鸣声,则气体不纯;若听到轻微的“噗”的一声,则气体纯净。 ③二氧化碳验满:将燃着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若火焰熄灭,则气体已满。 ④氨气验满: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集气瓶口,若试纸变蓝说明气体已满。 ⑤氯气验满: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放在集气瓶口,若试纸变蓝说明气体已满。 (7)萃取分液操作 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将混合液倒入分液漏斗中,塞上塞子,用右手心顶住塞子,左手握住活

§13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1.3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正确的实验原理和操作方法是实验成功的关键; (2)能进行药品的取用、加热、洗涤仪器等基本实验操作。 2、过程与方法: (1)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 (2)能用化学语言表述有关的信息,并用比较、观察等方法对获取信息进行加工。[学习重点:]各项实验基本操作。(内容如下) [学习内容:](主要知识点) 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 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目的:使仪器受热均匀) 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集气瓶、漏斗。 (二)测容器--量筒 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平放。视线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仰视时读出的数偏小(即:实际的>读数);俯视读出的数偏大(即:实际的<读数)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 (三)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 注意点: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 正确放物时读数是:物质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 物码放反时的读数:物质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即:整数-小数部分) (四)加热器皿--酒精灯 (1)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三不”:①不可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②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直接点燃另一盏酒精灯;③熄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熄,不可吹熄。 (2)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可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也不应少于1/4。 (3)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心。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物体。 二、药品的取用 1、药品的存放: 一般固体药品放在广口瓶中,液体放在细口瓶中(少量的液体药品可放在滴瓶中)。 2、药品取用量: 如没有说明用量,应取最少量:固体以盖满试管底部为宜,液体以1~2mL为宜。(多取的试剂不可放回原瓶,也不可乱丢,更不能带出实验室,应放在指定的容器内。) 3、固体药品的取用 (1)粉末状及小粒状药品:用药匙或纸槽②块状及条状药品:用镊子夹取 取块状固体药品操作:一横(先把容器横放);二平(把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试管口);三慢滑(把容器慢慢竖立起来,使其缓缓滑到试管底部,以免打破容器) (2)取块状粉末状药品操作:一倾(先使试管倾斜)二送(小心送至试管底部)三直立(然

中考化学实验专题突破复习题—化学实验(一)——基础实验

化学实验(一)——基础实验 【难点解析】 1.量筒、托盘天平的用法 (1)正确使用量筒的关键:量筒放平稳,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产生误差的原因一般是视线偏高或偏低(即俯视或仰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有两种方式:a.画出示意图,比较直观地读数,b.借助谐音,简记“俯小”,即俯视则实际质量偏小,反之“仰大”.(2)正确使用托盘天平:调节平衡后,“左物右码”放置,读数.假设“左物右码”放颠倒了,实际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运用的是天平平衡的原理:左=右+游码质量. 2.装置气密性的检查 (1)如下图所示装置,检查气密性时,先将止水夹打开,从长颈漏斗处向锥形瓶中加水,待水浸没长颈漏斗下端时,关闭止水夹,继续向长颈漏斗中加水,如果长颈漏斗中液面不再下降,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3.几种气体的制备方法比较

想一想 上表中的注意事项的目的是什么? 4.区别几种常见气体 氧气具有氧化性,显著的化学反应是支持可燃物燃烧.而氢气常温下稳定,但在点燃或加热条件下,主要表现出还原性,与此类似的是一氧化碳,但它们的氧化产物不同.二氧化碳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它的水溶液显酸性,它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例题精讲】 例1 下列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手持试管给试管加热

B.用燃着的酒精灯直接给烧杯加热 C.称量氢氧化钠固体时将氢氧化钠先放在纸上再称量 D.用滴管滴加液体时,滴管应垂直悬在容器上方,不能触及容器内壁 解析:加热试管时,应将试管夹在试管夹上或固定在铁夹上;烧杯、烧瓶加热时,应放在石棉网上进行;易吸湿或有腐蚀性的固体应放在烧杯或表面皿上称量.因此,选项A、B、C均不正确. 答案:D 例2 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盐酸溶液,需使用的一组仪器是 A.烧杯、量筒、托盘天平、试管B.烧杯、量筒、玻璃棒、胶头滴管 C.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药匙D.酒精灯、烧杯、量筒、玻璃棒 解析:配制溶液一般需要经过三步:计算、称量、溶解.量取需要浓盐酸时(当溶质为固体时一般采用称取),使用量筒、胶头滴管;溶解时一般需要烧杯和玻璃棒. 答案:B 例3 下图是实验室用于制取某些气体的装置.试回答:

苏教版《实验化学》知识点总结

《选修六实验化学》知识点总结 【专题1】 1、海带灰化目的是使有机物分解,呈气体逸散,待测的金属或非金属以氧化物或无机盐的形式残留下来。所用仪器有坩埚、坩埚钳、酒精灯、玻璃棒、三脚架、泥三角 2、现用CCl4从碘水中萃取碘并用分液漏斗分离出两种溶液时,注意分液漏斗使用前须 检查旋塞及玻璃塞处是否漏水。分液时将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打开目的是与大气相通,使液体顺利流下。能用CCl4萃取碘的原因是CCl4与水互不相溶;I2在CCl4中溶解度比在水中的大。 3、一种物质分离的简单方法,是色谱分析法的一种。它以滤纸作为惰性支持物,附着在纸上的水是固定相,不与水混溶的有机溶剂作为流动相(又称展开剂),这种方法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混和物中各组分在流动相和固定相间的分配比的不同而使之分离。 为使观察效果更明显,实验中采用氨熏显色。请写出Fe3+、Cu2+分别与足量氨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Fe3++3NH3·H2O==Fe(OH)3↓+3NH4+Cu2++4NH3·H2O==Cu(NH3)42++4H2O 显色反应结果是滤纸上方颜色呈蓝色,下方呈棕黄色(均在原点之上),说明Fe3+和Cu2+得到了分离。由此可以得出Fe3+和Cu2+在流动相和固定相中的分配情况是Fe3+在流动相中分配的多一些,随流动相移动的速度快一些Cu2+在固定相中分配的多一些,随流动相移动的速度慢一些。在用纸层法进行层析操作时,为什么不能让滤纸上的试样点接触展开剂?如接触,样点里要分离的离子或者色素就会进入展开剂,导致实验失败。 4、要制备颗粒较大的硝酸钾晶体,应选择的结晶条件是减慢溶液的冷却速度。 当溶液发生过饱和现象时,如何操作使晶体析出振荡容器,用玻璃棒搅动或轻轻的摩擦器壁,或投入几粒晶种,都可促使晶体析出。加热蒸发浓缩NaNO3和KCl的混合液时,为什么NaCl先析出?NaNO3、KCl、KNO3在高温时具有较大的溶解度,温度降低时,NaNO3、KCl的溶解度明显减小,而KNO3的溶解度则急剧下降;NaCl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趁热过滤的原因防止温度降低KNO3结晶析出如何趁热过滤用已 预热过的布氏漏斗进行抽滤,过滤装置如图1—8所示,采用这种装 置过滤的主要目的是过滤速度较快;可以得到比较干燥的沉淀。这 种装置工作的主要原理是抽气泵给吸滤瓶减压,导致装置内部的压强 降低,使过滤的速度加快。这种装置要有布氏漏斗、吸滤瓶、安 全瓶、抽气泵等仪器组成,其安全瓶的作用是防止倒吸,导管应短 进长出。布氏漏斗的颈口斜面与吸滤瓶的支管口相对,以便于 吸滤。吸滤完毕时,应先拆下连接抽气泵和吸滤瓶的橡皮管,然后关闭水龙头。减压过滤不宜用于过滤胶状沉淀或颗粒太小的沉淀欲将KNO3粗产品提纯,可采取的方法是_重结晶。具体操作是按粗产品∶水=2∶1(质量比)的比例,将粗产品溶于蒸馏水中。加热、搅拌、待晶体全部溶解后停止加热。(若溶液沸腾时,晶体还未全部溶解,可再加极少量蒸馏水使其溶解。)待溶液冷却至室温后抽滤。 为什么选用这方法可使产品获得较高的纯度?可以除去晶体中微量的杂质 附录:关于溴和碘的萃取 水汽油/苯CCl4 Br2橙色橙红色橙红色 I2棕黄色→褐色紫红色深紫色

中考化学实验题专题复习

中考化学实验题专题复习 (一)复习纲要 第一部分使用仪器和实验操作技能 第二部分气体的制取和物质的鉴别 1.气体制取 2.物质的鉴别

第三部分 几个重要实验 (二)解题指导 例1 实验室用铁、氧化铜、硫酸为原料制取铜,某同学设计了两个实验方案; A.Fe ??→?4 2SO H H 2??→?CuO Cu B.CuO ??→?4 2SO H CuSO 4?→? Fe Cu 两个实验方案中,最好的是 ,理由是 . 思路指导:实验设计应符合以下几个要求: 1.原理要符合客观事实 2.条件、步骤简单,所需仪器少. 3.制取成本低,既无药品损耗或损耗少. 4.副产品不污染环境或污染少. 根据以上要求判断: 最好的是B ,理由是:A 中制Fe 制H 2,再用H 2还原CuO ,有样品省耗,且反应条件需加热,消耗能源. 例2 用下列装置验证某混合气体一定含有H 2O 、CO 2、CO 、H 2四种气体(假若每步操作中,参加反应的气体都完全反应或吸收).要求验证过程中不得逸出有毒气体.

(1)验证CO2存在的操作是: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装置(填A、B、C、D、E,下同).确证CO2存在的现象是 . (2)验证H2O存在的操作是: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装置,确证H2O存在的现象是 . (3)某学生用下列操作来验证CO和H2: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⑤、⑥接④、③接①、②接⑧、⑦接⑨.问该学生根据实验现象: ①能否验证H2存在,为什么? ②能否验证CO存在,为什么? 思路指导:实验室制备的气体一般含有一定的水蒸气和杂质,而通过水溶液除杂质得到的气体也带有一定的水蒸气.因此,除水一般在后,而鉴定水的存在在前,鉴定水一般用无水CuSO4.因此,要证明H2O、CO2、CO、H2的存在,其顺序应为:鉴定H2O→鉴定CO2→除CO2→除H2O→将H2、CO转化成CO2,H2O→鉴定H2O→鉴定CO2→尾气处理.则装置顺序为E→D→C→B→A→E→D→尾气处理,在洗气装置中要注意长导管进气,短导管出气,即“长进短出”. 解:1.D 石灰水变浑浊 2.E CuSO4由白变蓝 3.①不能因为反应过程中带入水蒸气干扰对H2的检验. ②能在排出CO2干扰后通过灼热CuO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CO2证明了CO的存在. 【同步达纲练习】 一、选择题 1.量取15mL溶液时,最好选用下列哪种规格的量筒( ) A.10mL B.20mL C.50L D.100mL 2.下列各组中的气体,都可用NaOH固体进行干燥的是( ) A.H2、O2、N2 B.CO、CO2、SO2 C. H2、CO、O2 B.CO2、HCl、N2 3.洗涤附有不溶性碳酸盐的玻璃仪器时,正确的操作方法是( ) A.用自来水冲洗 B.用稀盐酸冲洗 C.用烧碱溶液冲洗 D.用稀盐酸溶解后,再用蒸馏水冲洗 4.将下列试剂分别滴入硝酸铜溶液、碳酸钠溶液和稀盐酸中,能观察到三种不同现象的是( ) A.氢氧化钠溶液 B.氢氧化钙溶液 C.硫酸钠溶液 D.氯化钾溶液

高三化学实验专题完整版

高三化学实验专题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实验专题 1、某化学兴趣小组的甲、乙、丙三位同学在学习Na 2O 2 与CO 2 的反应时,就提出SO 2 与 Na 2O 2 反应的问题。同学们设计实验探究SO 2 与Na 2 O 2 的反应。 (1)甲同学认为Na 2O 2 和SO 2 的反应与Na 2 O 2 和CO 2 的反应类同,设计了下图实验装置,并将 带火星的木条伸到导管口,预期现象与结果相反,如果甲同学的观点是正确的,请你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完毕后,综合大家的观点,认为硬质玻璃管中的固体成分有多种可能: 可能Ⅰ:全部为Na 2SO 3 ;可能Ⅱ:为Na 2 SO 3 和Na 2 O 2 的混合物;可能Ⅲ:________ 可能Ⅳ:为Na 2SO 3 和Na 2 SO 4 的混合物;可能Ⅴ:为Na 2 O 2 和Na 2 SO 4 的混合物; 可能Ⅵ:为Na 2O 2 、Na 2 SO 3 和Na 2 SO 4 的混合物。 (3)乙同学认为,无论哪种观点正确,甲同学设计的装置都有一个明显的缺陷,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丙同学对可能Ⅳ持怀疑的态度。现有下列实验用品:几支试管、带胶塞的导管(单 孔)、滴管、药匙、品红溶液、蒸馏水、Ba(NO 3) 2 溶液、BaCl 2 溶液、稀硫酸、稀盐酸、稀 硝酸、请你帮助丙同学从中选出合适的用品对“可能Ⅳ”进行验证,完成下表(可以不填满):

第13题化学实验基础知识综合判断

第13题化学实验基础知识综合判断 题组一突破陈述“基本操作或现象”类判断题 [解题指导] 解答陈述类实验题的步骤 第一步:明确题干信息——正确答题的关键。 (1)明确关键要求,如“正确的是”等。 (2)把握关键字词,如“分离”“提纯”等。 第二步:逐项分析选项——正确答题的关键。 (1)“分离、提纯”问题要明确原理,切记不能引入新杂质。 (2)“操作”问题,要有效避免遗漏,养成有序思维的习惯。 (3)“制备”问题,要从教材类比迁移。明确是考查原理还是考查操作或仪器。 (4)“检验”问题,要关注“特殊”,如特殊现象、特殊颜色、特殊气味等。 第三步:对比验证——确保正确无误的最后屏障。 在题干要求的前提下快速对比验证,确保答案正确。 [挑战满分](限时10分钟) 1.下列关于仪器使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滴定管装滴定液时应先用蒸馏水润洗 B.锥形瓶用作反应容器时一定不能加热 C.银镜反应后的试管用浓硝酸洗涤,以加快银的溶解 D.振荡分液漏斗时应关闭其玻璃塞和活塞 答案D

解析A项,滴定管装滴定液时应选用滴定液润洗,用蒸馏水润洗会使滴定时耗用滴定液体积偏大,错误;B项,锥形瓶用作反应容器时可以垫上石棉网加热,错误;C项,及等量的银反应,用浓硝酸时消耗的HNO3的物质的量是用稀硝酸时的1.5倍,产生的氮氧化物的物质的量是用稀硝酸时的3倍,为了节省药品,并减少环境污染,银镜反应后的试管应用稀硝酸洗涤,可以通过加热来加快反应速率,错误;D项,振荡分液漏斗时应关闭其玻璃塞和活塞,以防止液体溅出,正确。 2.下列实验操作或者结论正确的是( ) A.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容量瓶必须洁净、干燥、不漏水 B.实验室里需要480 mL 2.0 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配制溶液时先称量氢氧化钠固体38.4 g,然后再按照溶解、冷却、移液、定容、摇匀等步骤进行操作 C.25 ℃时,用惰性电极电解某浓度的NaOH溶液,一小段时间后,NaOH溶液的浓度可能增大,也可能不变 D.实验室配制500 mL 0.2 mol·L-1的硫酸亚铁溶液,其操作是:用天平称27.8 g绿矾,放入500 mL容量瓶,加水溶解、稀释、定容、摇匀 答案C 解析容量瓶干燥及否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故A错误;只能选取500 mL容量瓶,则称量药品质量=2.0 mol·L-1×0.5 L×40 g·mol-1=40 g,故B错误;用惰性电极电解NaOH溶液的实质是电解水,一小段时间后,如果溶液是不饱和的,则浓度增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