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城镇建设项目

小城镇建设项目

小城镇建设项目
小城镇建设项目

目录

第一章总论 (1)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概况

1.1.1项目名称

************

1.1.2项目承办单位

***********有限公司

1.1.3项目承办单位基本情况

经*******人民政府招商引资,由**********有限公司为此项目投资建设。并于*****年****月**日经********工商行政管理局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批准,设立“**********有限公司”,于****年**月**日经*****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登记并颁发法人营业执照。

公司所在地:**县***镇**村。企业法人代表:******。注册资本:人民币*********万元整。经营范围:**************

公司组成人员:公司现有工作人员****名,其中:董事长**名、总经理**名、监事**名,项目经理**名,其他管理人员*****名。

1.1.4建设地点

拟建项目选址在******镇***,临***国道,距***镇3公里左右,距离***县城8公里以内,车程8-10分钟即可达。项目区域优势明显,概括起来就是“四临一靠”。即:○1临城:项目区距县城仅8公里,8分钟左右车程,区位优势明显;○2临路:项目区西临***国道,是******流通的黄金走廊,交通便捷;○3临水:项目区东临***,且地块内拥有灌渠、湖泊,水资源丰富;○4临农庄:项目区南临***有名的******庄园,具有生态资源和特产资源优势;○5靠山:项目区南临***,远靠***山,拥有不可多得的绵延起伏的数十公里山水和秀美风景。

1.1.5建设性质

新建

1.1.6建设内容及规模

本项目共分三期开发,总投资2亿元。第一期,依托***优势自然资源,以生态型乡村旅游为重点,计划投资8000万元;第二期,依托***资源,开发一系列水上休闲娱乐项目,打造水文化核心景区,计划投资5000万元;第三期,跨过***,在***盘山脚下,开发旅游地产,形成***旅游产业的提升,计划投资7000万元。本项目一期建设总需面积261亩(水陆面积),共需征用土地95亩(已征用75亩,20亩正在征用中),其中建筑物占地面积15000㎡,规划建筑面积38880㎡,租用水面166亩。

项目建设的整体规划设计充分体现了“绿色、阳光、运动、环保”的主题,由策划部门拟定出了“七大系统、六大分区、三路循环”的整体规划。

七大系统:

“食”系统,主要是指本项目的餐饮功能,包括中心餐饮区、清吧烧烤、农家自酿酒、自制腌制品、自制豆腐等。

“观”系统,主要是指本项目的景观系统,包括道路景观绿化、特色牌坊、荷塘、海滩、特色民风建筑等。

“游”系统,主要是包括游道、观光车、指向设计、休憩设施和停车场等。

“乐”系统,主要是指本项目的休闲、娱乐项目,包括垂钓、网球、羽毛球、乒乓球、沙滩排球、儿童游乐场、游泳池及户外拓展项目等。

“展”系统,主要是指本项目的文化展示功能,包括“***文化民俗风情园”、农家豆腐坊、农家酒坊、农家油坊、农家腌制坊、农家小院、户

外小品等。

“居”系统,主要是指本项目中为游客提供居住服务的宾馆、酒店式别墅、滨水民居度假客房。

“购”系统,主要是指针对游客提供的购物功能,拟建“***特产综合购物中心”及体验活动中所包含的酿酒、腌制菜品、蜂蜜等。

六大分区:

A形象引导区。作为景区的形象窗口,形象引导区包括“大型停车场、游客接待中心、村支部、村民文体活动中心、景区管理办公室、景区形象雕塑组团”等功能内容。约用地15亩,其建筑物占地面积约4700㎡。

B、***民俗风情园。此园是***历史文化、民俗民风集中展示的一个平台,一块是以各体验活动为主题的农家小铺,另一块是***历史文化和优秀旅游景区的博览展示,集中陈列和展示***历史文化精髓。约用地20亩,其建筑物占地面积1200㎡。

C、中心餐饮区。约用地5亩,主建架空层停车场、餐厅、包房及茶饮中心等建筑设施,其建筑物占地面积2600㎡.

D、别墅式酒店群。此区建设20套独具特色的别墅式酒店,风格清新,幽静雅致,错落于乡间密林之中,是亲近大自然与高品质旅游生活的两全之选。别墅式酒店内,设施先进,功能齐全。超大客厅可待客洽谈,卧室温馨浪漫,独家私人露台,可一览园区美景;完善的信息化智能服务系统,更能为游客提供丰富多彩的娱乐生活和方便快捷的商务服务。别墅式酒店群有很好的市场前景。约用地20亩,主建儿童乐园、游泳池、训练场等体育运动设施,其中别墅式酒店建筑占地3500㎡,室内体育厂馆等建筑物占地面积2400㎡。

E、高尚会务、生活区。位于项目的南部区域,是集住宿、会议、足浴按摩、休闲、健身等功能于一体的一个高尚生活区。约用地20亩,其建筑物占地面积1500㎡。水面主要用于建钓鱼中心、滨水木道、临水风情包

厢,水生植物种植观赏区,阳光沙滩游泳池等建设。

F、户外活动拓展区。户外拓展是时下非常流行的一种企业培训方式,能让人在各种项目活动中达到磨练意志、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熔炼团队培训的目的,受到很多企业单位的青睐,周边同类的经营户外拓展的项目少,综合条件和本项目有一定的差距,有很好的市场前景。约用地15亩,主建儿童乐园、游泳池、训练场等体育运动设施,其建筑物占地面积900㎡.

三路循环:

A、游客车辆通道循环。游客的私家车以***国道入口为起点,途经村支部并环绕***民俗风情区,经中心餐饮区的停车场,形成一个完整的回路,很好的覆盖了“民俗园”等园内主要景点,与生活区临湖相望,保证了生活区域内的安静。

B、电瓶车游道循环:观光游道以停车场为起点,沿***岸环绕阳光沙滩,游客可看到临水小包厢、烧烤场、网球场等,经过户外拓展区,观光车将经农家居住区到***园,然后沿“农家小院”后面的游道折返,经过茶艺会务区和儿童游客场,返回停车场。

C、消防通道:消防通道用于消防人员实施营救和人员疏散的通道,同时也是贵宾进入园区的安全通道。消防通道经过村支部广场转盘库,直接由南面通路经滨水民居到达高尚生活区,是园内仅有的一条通路到达高尚生活区,很好的保证了生活区的安静。

1.1.7项目建设实施进度

******的建设,已得到各级有关部门的批准与支持,并成立了专门工作班子开展项目前期工作;

2010年4月,所有工程项目建设全面实施整体连动;

2011年4月底,所有主体工程全部完工;

2011年9月底前完成全部装饰装潢等刹尾工作;

2011年10月1日开园营业。

1.2可研报告编制依据和研究范围

1.2.1编制依据

1、2008年中央1号文件《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的若干意见》;

2、《中国农业发展纲要》;

3、《全国农垦农业现代化建设规划》;

4、农业部《农业七大体系建设规划》;

5、《***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休闲农业的通知》;

6、***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

7、工业与民用建筑可行性研究深度及要求;

8、国家发改委、建设部联合颁发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9、建设单位提供的其他有关资料。

1.2.2研究范围

本可研报告依据国家有关部门政策、规程、规范等,对项目建设背景与必要性、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建设内容与规模、工程建设方案、环境保护与节能措施、项目建设实施进度计划、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招投标方案及效益分析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

1.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项目第一期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1-1。

表1-1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1.4研究结论与建议

1.4.1研究结论

1、项目建设是从构建和谐社会,落实省委、市委有关会议精神的大局出发,其意义是深远的。本项目是打造***首个生态田园型乡村旅游综合体。以具有旅游价值的农业资源和农产品、农耕文化为前提,以规划、设计、修建为手段,以创建新农业实体经营管理理念为载体,以输出观光、休闲、采摘、购物、品尝、农事活动体验和传统农耕文化回味为目的,把小城镇建设与体现传统农庄风貌结合,把农业生产与旅游观光结合起来,讲求“原汁原味”,追求休闲设施及会议配套与农业系统、生态系统、人文景观系统的和谐统一,围绕农村活动场所,依托农业文化景观、农业生态环境、农事活动、农家小院落及农村传统的生活习俗资源,向游客提供一种自在、自然、幽静、野趣、生态的游乐空间,尽力体现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心态,形成一个集旅游观光、优化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功能为一体的原生态农业旅游、休闲、娱乐农庄。

项目建成后,***环境条件将得到极大的改善,可以为农民开辟更广泛的就业门路,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的目标。项目建设符合国家政策,布局合理,经济与社会效益显着,因此项目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是可行的。

2、项目建设地址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外部水、电基础设施条件良好,建设地址地质稳定,为项目建设提供了有利的建设地理条件。

3、市场有需求,项目建设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4、项目建设规模、建设方案、环境保护、消防安全、实施进度安排、项目组织与管理、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方案是可行的。

1.4.2建议

1、项目单位必须高起点、高标准进行建设和管理,抓紧落实项目前期工作,为项目的建设提供较好的建设条件。

2、建设单位应引进竞争机制,择优选择设计单位和监理单位,并通过招投标形式择优选择施工企业等,以保证工程项目质量和进度,使投资按预期计划得到控制,并满足可研报告中预期的目标。

3、建设项目是市、县两级政府批准的乡村旅游休闲项目,建议上级领导机关及有关部门为项目的建设营造一个宽松的外部环境,促使其尽快建成发挥效益。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与必要性

2.1项目建设背景

2.1.1政策优势

中央1号文件提出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并把建设现代农业作为今后一个时期小城镇建设的重要内容,提出科技进步是突破资源和市场对我国农业双重制约的根本出路。必须着眼增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提高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促进农业集约生产、清洁生产、安全生产和可持续发展。1号文件还提出,农业产品不仅具有食品保障功能,而且具有原料供给、就业增效、生态保护、观光休闲、文化传承等功能。建设现代农业,必须注重开发农业的多种功能,向农业的

广度和深度进军,促进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特别要重视发展园艺业、特种养殖业和乡村旅游等行业。

目前,无论是中央的决策,还是省、市工作层面,大力发展旅游经济已形成共识,而且该项目的开发是经市委、市政府筹划,由陈文浩市长亲自拍板定案,列为全市农业旅游休闲农庄的样板工程,受到了市、县、镇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与支持。

2.1.2市场有需求

“休闲旅游”和“主题游”已正成为热门旅游类型,传统的观光旅游正在逐步减少,深度游、短程自驾游、农家乐等旅游项目正在加速发展,且大受消费者欢迎。***依托***及周边地区景区资源和链接******的区位优势,拥有相当数量的过境游客。据不完全统计,仅星香源、金丰和等为数不多的接待过境游客的酒店,每年接待过境游客已达4万人以上;又如据***市旅游局统计,08年全市乡村旅游人数达200多万人次,直接经济收入达1.2亿元以上。由此可见,开发乡村旅游业大有可为。

2.1.3地方有资源

***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县,拥有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特色农业产业,如***产业;***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如***古文化遗址等人文景观享誉全国。同时,***具备开发生态农业旅游休闲项目的条件,区位及周边自然生态条件良好,同时,***是***小城镇建设示范点,正处于生活改善、产业升级的新阶段。本项目在此投资,一方面能充分借用周边的自然资源,另一方面又能有机融入***的小城镇建设中,促进地方的产业发展和生活改善。

2.1.4投资商有意愿

作为主投资商,宁波市北仑澳美珂工贸有限公司,一直致力于优秀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推广,本项目的投资,是通过深入挖掘***本土优势旅游资源,打造本土旅游品牌,是投资商基于对自身旅游项目开发能力的自信和

对***乃至***旅游经济发展的乐观判断。

2.2项目建设必要性

2.2.1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是国家重点支持和扶持的产业

本项目建设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关于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和乡村旅游业”的精神,实施市委、市政府就开发***农业旅游休闲农庄的指导性意见,为加快***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在******镇***开发原生态农业旅游休闲项目,不仅适应了旅游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客观要求,拓宽了旅游资源开发新途径,并把旅游、农业、新农村进行了有机结合,提升和丰富了旅游内涵,能迎合大众消费心理。

2.2.2项目建设将成为农村建设的新样板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双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具体来说包括五个方面:即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村民、新风尚。通过本项目的建成,向外界传达本项目不是一个孤立的旅游景点,而是***小城镇建设的一个新成就、新样板。

2.2.3项目建设将成为***乡村旅游的新园区

乡村旅游是以景区景点和生态农业观光为依托,以田园风光、农家生活为特色,以乡村休闲度假、农业观光游览、民俗风情体验为主要内容的旅游休闲方式。本项目的建设将围绕社会主义小城镇建设的要求,科学规划,打造成集村务办公、村民生活、农业展示、休闲度假、餐饮娱乐为一体的乡村旅游新园区,并努力建设成为***历史文化和优秀旅游资源对外展示推广的“形象窗口”。

2.2.4项目建设是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客观要求

项目建设能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改变,能提高农民市场意识,使周边村民向二、三产业渗透,拓宽了农产品销路,实现农产品的多项、多

次增值,加速农民致富步伐。可创造直接就业250人,间接就业350人的就业机会,有效解决周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2.2.5项目建设是***城市建设发展的要求

***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县,拥有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特色农业产业,如***产业;***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如***古文化遗址等人文景观享誉全国。另外,***具备开发生态农业旅游休闲项目的条件,区位及周边自然生态条件良好,同时,***是***小城镇建设示范点,正处于生活改善、生产发展、产业升级的新阶段,本项目的开发能充分借用周边的自然资源,同时又能有机融入到***的小城镇建设中,促进地方的产业发展和生活改善。

第三章项目定位及市场分析

3.1项目定位

3.1.1总体定位的十大原则

1、突出社会主义小城镇建设要求,在项目中具体落实;

2、突出项目在***农村建设工作中的示范性;

3、充分表现***文化、农耕文化在新形势下的创新形式;

4、项目应实现乡村旅游与农业发展的有机结合,发挥旅游和文化的双重传承功能,带动农村的产业化升级;

5、项目开发要保护周边原生态环境,注重与当地居民及环境的融合与可持续发展;

6、项目开发在空间、时间、运作方面要具有可操作性,实现滚动开发,持续经营;

7、产业链本地化,即最大限度的促使当地居民就业,使旅游收益最

大限度的留在本地,同时通过开拓与本地农产品的定向收购或直销模式,改善村民生活水平;

8、项目应实现专业的经营管理,以良好的服务形象,成为展示***旅游的名片和窗口;

9、应充分利用资源优势,结合市场发展趋势,实现项目的差异化定位;

10、与***其它旅游项目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在资源及功能区分上差异化互补,共同带动***乡村旅游的发展。

3.1.2项目发展方向

1、***乡村旅游发展的典范;

2、生态田园型新农村旅游示范点;

3、资源节约型乡村旅游典范;

4、乡村旅游综合示范区。

3.1.3项目整体定位

首先要明确的是,本项目不是建造一个农家乐,不是一个谁都可以复制的农庄。旅游开发不是盖楼卖房,搞旅游,就是搞文化,搞乡村旅游就是搞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旅游项目建设周期比地产长,但总体回报会比地产更高。

本项目是打造***首个生态田园型乡村旅游综合体。

1、项目定位诠释

***小城镇建设及产业发展的新型示范点;

***乃至***乡村旅游的品牌名片;

***当地及周边过境旅客休闲体验的“一站式”私人天堂;

***历史文化和优秀旅游资源对外展示推广的“形象窗口”;

乡村、民俗、现代、商务、休闲等多元素的集合体。

2、定位支撑

***及***政府对旅游产业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策支持;

市领导对项目的关注及***当地乡政府的积极配合;

***旅游业以“主题旅游”为主,综合类旅游项目填补了市场空白;

开发商的实力及项目较大的体量;

项目良好的位置,临近***及***国道;

消费者需要一个既能体验生态风光又能享受现代休闲便捷的场所;

***旅游经济的不断发展,需要一张“名片”,形成示范效应;

打破过度体现文化和资源的限制性和旅游的季节波动性,实现客流最大化。

3.1.4产品定位

本项目目标市场是以中等收入以上的家庭型、伙伴型和会议型游客为主,产品形态以休闲娱乐、体验为主,兼具观光的多功能综合性乡村旅游景点。

本项目策划以具有旅游价值的农业资源和农产品、农耕文化为前提,以规划、设计、修建为手段,以创建新农业实体经营管理理念为载体,以输出观光、休闲、采摘、购物、品尝、农事活动体验和传统农耕文化回味为目的,把小城镇建设与体现传统农庄风貌结合,把农业生产与旅游观光结合起来,讲求“原汁原味”,追求休闲设施及会议配套与农业系统、生

态系统、人文景观系统的和谐统一,围绕农村活动场所,依托农业文化景观、农业生态环境、农事活动、农家小院落及农村传统的生活习俗资源,向游客提供一种自在、自然、幽静、野趣、生态的游乐空间,尽力体现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心态,形成一个集旅游观光、优化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功能为一体的原生态农业业旅游、休闲、娱乐农庄。

3.2市场前期分析

3.2.1前景分析

经过对项目的前期考察,以及结合政府、市场的各类利好因素,对项目开发前景充分看好,理由如下:

1、政府有政策

中央1号文件提出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并把建设现代农业作为今后一个时期小城镇建设的重要内容,提出科技进步是突破资源和市场对我国农业双重制约的根本出路。必须着眼增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提高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促进农业集约生产、清洁生产、安全生产和可持续发展。1号文件还提出,农业产品不仅具有食品保障功能,而且具有原料供给、就业增效、生态保护、观光休闲、文化传承等功能。建设现代农业,必须注重开发农业的多种功能,向农业的广度和深度进军,促进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特别要重视发展园艺业、特种养殖业和乡村旅游等行业。

目前,无论是中央的决策,还是省、市工作层面,大力发展旅游经济已形成共识,而且该项目的开发是经市委、市政府筹划,由陈文浩市长亲自拍板定案,列为全市农业旅游休闲农庄的样板工程,受到了市、县、镇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与支持。

2、市场有需求

一方面,“休闲旅游”和“主题游”已正成为热门旅游类型,传统的观光旅游正在逐步减少;深度游、短程自驾游、农家乐等旅游项目正在加

速发展,且大受消费者欢迎。另一方面,***依托***及周边地区景区资源和链接******的区位优势,拥有相当数量的过境游客。据不完全统计,仅星香源、金丰和两家酒店,每年接待过境游客已达4万人以上。而放眼整个***地区,根据***市旅游局统计,08年全市乡村旅游人数达200多万人次,直接经济收入达1.2亿元以上。由此可见,在***开发乡村旅游大有可为。

3、地方有资源

一方面,***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县,拥有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特色农业产业,如***产业。另一方面,***具备开发生态农业旅游休闲项目的条件,区位及周边自然生态条件良好,同时,***是***小城镇建设示范点,正处于生活改善、生产发展、产业升级的新阶段。本项目在此投资,一方面能充分借用周边的自然资源,另一方面又能有机融入***的小城镇建设中,促进地方的产业发展和生活改善。通过多方合作,把这里利用好、开发好、造福乡里,多方共赢。

4、投资商有意愿

作为主投资商,宁波市北仑澳美珂工贸有限公司,一直致力于优秀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推广,本次投资******,深入挖掘***本土优势旅游资源,打造本土旅游品牌,正是投资商基于对自身旅游项目开发能力的自信和对***乃至***旅游经济发展的乐观判断。

3.2.2消费群体定位

重点市场——***及***本地市场、过境***的团队旅客。

根据项目区位特点,我们把项目辐射周边两小时车程以内区域定位于本项目的一级重点市场。

次重点市场——***周边大城市商务游客,如岳阳、武汉等,以及***其他景区的团队游客及***外城市游客,国外游客等。

消费群体及特征描述:

[A类]:他们对***的酒店及休闲场所较为了解,经常在此类场所消费。通常,他们在选择消费地点时,对经营特色及饮食口味及相应娱乐休闲配套项目有一定的期望。

[B类]:对农村生活曾有过体验,孩子一代对农村生活基本无认知。长期生活在城市。农村及农庄的生活体验对他们富于吸引力。不会主动来农庄玩,有赖于项目本身的市场宣传推广与旅行社的组团促销。

[C类]:政商阶层及自驾旅游群体,此类消费群通常经济实力与消费能力较高,多数拥有私家车,经常性的跨区消费,较为关注消费目的地的特色。

3.2.3项目S W O T分析

1、优势[S]

区位优势:项目毗邻***国道,占据******黄金通道,紧邻***县城和***镇,是******种植的主产区之一。

资源优势:新农村经济建设正稳步推进,基础条件得到改善。特别是该地块空间相对开阔,空气清新,环境舒适,无拆迁,乡业生产种类多样,特色明显。

市场优势:***近年经济增长快,人均可支配收入增收明显,但旅游业发展缓慢,休闲场所少,娱乐功能滞后,待开发的群体空间大,市场对引导消费和提供可消费的去处与场所有较高的需求。

2、劣势[W]

项目属新进品牌,知名度有待传播提高;

建设周期长,投资巨大;

地理位置属于旅游欠发达地区,旅游市场开发及旅游配套尚需完善;

项目地块内绿化很少,需要花大力气和长时间打造绿色生态环境。

3、机会[O]

社会主义小城镇建设的持续推进,农庄新经济产业受到鼓励与支持,特别是本项目能极大丰富***乡村旅游的内涵。

全国休闲度假产业、体验经济兴起。

周边城市有利的经济和政策环境。

周边城市市民出游力增强。

周边区域休闲度假产品不足。

周边景点产品过时。

4、挑战[T]

一定时期内,区域市场内将会不可避免出现同质化的竞争项目。周边县市一批以餐饮/农产品生产销售/休闲为一体的项目已初具规模。本项目将在一定时期内面临对手经营上的竞争。

保护周边生态环境,防止环境恶化。

周边产品带来的竞争压力。

消费市场的培养需要时间。

引进专业的管理人才难度较大。

3.3项目规划面积外的产业互动

1、***园

结合******特产,本项目有一系列体验互动性设计。如酿酒坊、酒吧等。同时,结合***成熟季节,将开展***节庆活动,让游客亲自体验参与,采摘***、酿***酒、认购***等。这既是对本项目参与性旅游项目的丰富,同时,对***特色农业经济也是一个好的展示和促销。

2、周边村民特色种植、养殖园及小型农家乐

除本项目所在***外,项目周边还邻有***村、幸福村,有许多零散的村民自家蔬菜地,不成规模,经济效益小。本项目建成后,计划与周边村民签订合作协议,成片成规模、有计划的种植季节性无公害蔬菜、瓜果、特色果林和花卉大园,并结合周边水资源,开发特色水产养殖,如淡水鱼、虾等,这些种养殖项目的产出,将不仅能满足本项目的消费需求,还能在本项目的消费牵引下,由当地村民自行建设小型农家乐,向来往游客提供特色消费,并向游客直接销售。

此外,结合***周边特色种养殖业设计一系列体验活动,也是项目拉动周边村民参与旅游,积极致富的一种长期手段。如每年都可以举办“***桃花节”、“荷花节”、“***节”、“油菜花节”、“棉花节”、“垂钓捕鱼节”等等中小型节庆活动,丰富游客的参与项目,通过游客观赏、体验、采摘、认购等方式,拉近游客与农村、农业生产的距离。直接带动周边村民的产业提升,提高村民和村集体的旅游经营思想,实现小城镇建设的实质性飞跃。

3.4项目开发与小城镇建设、两型社会建设的融合

本项目以乡村旅游作为经营核心,而新形式下的乡村旅游与小城镇建设、两型社会建设是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是相互发展、相互促进的“互动关系”。

新农村的基本要求,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旅游开发对于实现生产发展,生活改善,文明乡风形成,整洁村容建设,都具有直接的作用。旅游与这20字方针的关系,就是旅游新农村的模式结构。

以游客的旅游消费过程为核心,形成了对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形成了对农村生活方式的巨大影响,形成了旅游新农村全新的模式:

新农村景观——吸引游客观光——观光收入;

绿色新鲜农产品——吸引旅客餐饮——餐饮收入——农民转变为生产资料;

乡村田园环境——吸引游客住宿——住宿收入——农居转变为生产资料;

经济作物——吸引游客购买——购物收入——高附加值销售农产品;

有游客消费,带动形成了景观农业、经济作物、农副产品加工、改善农民食宿并形成农家接待能力,并由此形成文明的乡风、整洁的村容、民主的管理,达到由旅游而建设新农村的经典结构。

定位于“***小城镇建设及产业发展的新型示范点”的本项目,将在***村容建设、生产发展、村民生活改善等方面投入巨大精力,全面参与,同时,对于项目周边村落,如***村、幸福村等,项目将根据其各产业的布局情况,制定相应的产业带动规划,切实地实践乡村旅游与小城镇建设、两型社会建设的大融合。因为大家深知“环境友好型”绝不仅仅是指自然生态环境,更主要的还应包括人际社会环境的范畴。发展乡村旅游的关键,是要使广大农民得到实惠。从项目可招标发展的要求出发,绝不能忽视周边村民对项目的参与度、认可度和支持度。本项目的建设发展离不开广大村民的支持,本项目的建设发展必须促进周边村民的生活和经济发展。为此,本项目决定:

紧贴小城镇建设、打造“生态田园型新农村旅游示范点”

按照小城镇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基本要求,结合***实际情况,积极谋划项目对周边乡村经济的带动作用。拟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论中国新型城镇化之路

论中国新型城镇化之路

论新型城镇化 摘要: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引领下,要求我们要依据基本国情,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机制,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本文对当代中国城镇化的特点以及新型城镇化的定义,特征,意义进行了阐述并对实施新型城镇化的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意义;幸福感 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和管理格局,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 一.当代中国城镇化特点 中国城镇化发展至今,呈现出三个特点: (一)城镇化水平依然很落后。主要表现为两个经济现象:一是我国人均GDP对应的城镇化率远低于世界大多数国家,只处于中游水平。发达国家城镇化率接近85%。而人均收入与我国相近的国家城镇化率也在60%以上。二是按照霍利斯·钱纳里的理论,一国的工业化率达到30%时,城镇化率可以达到40%左右;工业化率达到40%时,城镇化率一般在75%以上。目前我国的工业化率已经接近40%,但城镇化率才刚刚突破51%,同等工业化水平下,我国的城镇化率比世界平均水平低20%左右。 (二)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城镇化率普遍越高。中国城镇化率较高的省份 主要是由大部分东部地区构成,尤以环渤海、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显得更为突出,中部较发达的省份如黑龙江、湖北等地的城镇化率也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西部地区由于经济发展速度慢,其城镇化水平也相对较低,仅有重庆的城镇化率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 (三)城镇化发展速度普遍较慢。2002~2011年,中国31个省市的城镇化率平均增速为1.35%,江苏增速最快,年均增速超过2%,而北京年均增速为0.52,上海仅增长0.04%;中部地区中发展最慢的黑龙江和吉林两省,其城镇化增速也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除了西藏和新疆两省之外,其西部各省的年均增速超过平均水平。 二.新型城镇化的定义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互进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农村社区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着眼农民,涵盖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与人们日常生活单纯从字面理解的意思不同,城镇化,就是指涉及社会方方面面、关系到大至都市,小到农户的产销、合作、互动、和谐的新型社会关系。

北京市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五种模式

北京市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五种模式 作者:泛华志达 2015-04-13 13:16 关键词:北京,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人气188 分享到: 党的十八大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还提出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北京推进新型城镇化,不是重复欧美城镇化的老路,也不走拉美城镇化的道路,不是城市功能在郊区的线性延伸,简单走“新城+小城镇+新农村建设”的路子,也不是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简单递加,而是适应中国国情和北京市市情的要求,结合发展的阶段性要求和时代特征,是社会生产关系在破除城乡二元结构这一根本制度性鸿沟基础上的重新调整,既是郊区农村发展的机遇,也是城市发展的必要条件。 通过对以往北京市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主要模式总结,提炼为开发商主导模式、政府主导模式、农民与村集体主导模式、绿隔征占模式、整建制转居模式五种。 1、开发商主导的模式 目前,完全由开发商主导的模式已不多见。一些村在发展初期,由于村集体经济薄弱,政府财政相对紧张,往往是以开发商为主导,开发商拿走了大量的好地,产生许多遗留问题。 这类开发建设模式主要采取由开发商征占土地,依靠土地使用权证向银行融资,进行一级开发和二级开发,完成城市化建设。开发商在拿走大片土地的同时,还需完成征地拆迁、人员安置以及公共交通、学校、医院等公共设施建设。2004年以前,这类开发建设模式居于主导地位。 这种模式的主要特点是:政府与市场的职能混淆,比如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等本应由政府配建的项目交给开发商开发,而开发商往往不落实。纯利润导向,开发商开发项目以利润为导向,并不能很好的考虑村民的利益。单项目平衡,开发商只追求单个项目开发的平衡,不进行区域统筹考虑。一次性合作,项目开发完成后,开发商便对该项目不再进行任何投入。 2、政府主导模式 近年来,政府通过土地储备方式,开始掌握城乡结合部地区村庄改造建设的主导权,并以大区域资金平衡的办法,使多年搁置的改造建设项目得以重新启动,有效加快了城市化进程。 政府主导模式的基本形式是以区县和乡镇政府为实施主体,主要通过土地储备的运作机制,依托土地储备中心解决融资,进行征地和一级开发,同时解决农民的征地补偿和安置补偿、转局和社保问题。在此模式下,农民的利益教有保障,一些难以开发的地块,也得以有效推进。

最新全国新型城镇化十大经典范例

“全国新型城镇化十大经典范例” 十大经典案例目录 1.辽宁省铁岭市:以人为本绿色低碳——凡河新城引领未来城市发展方向 案例1 以人为本绿色低碳 凡河新城引领未来城市发展方向 铁岭市人民政府 凡河新城 推进新型城镇化,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重要发展战略,是铁岭未来发展的最大潜力和机遇。近年来,铁岭市委、市政府以凡河新城建设为突破口,不断加快新型城镇化步伐,在建设理念、体制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尤其是创造性地开展了单户城镇化,走出了一条以人为本、绿色低碳、三位一体、良性循环的新型城镇化之路。 一、背景与起因

第一,规划建设凡河新城,是贯彻落实辽宁省委省政府重要指示精神、做大做强铁岭中心城区的需要。2005年初,时任辽宁省委书记李克强到铁岭调研时指出,铁岭30万人口的城市太小了,要向大城市发展,建设自己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推动以城带乡。按照区域经济和城市发展规律,一个地区中心城市的人口和经济总量应该占全地区的30%左右,打造成区域经济增长极,才能起到辐射和带动作用。而当时,铁岭中心城区的人口和经济总量均只占全市的10%左右,对区域经济的辐射拉动作用不强。在城市总体规划修编过程中,铁岭市委、市政府多次组织国内外知名规划专家,对城市规划、空间布局以及产业发展进行了广泛调研、充分论证,提出通过建设凡河新城来做大做强中心城区。规划建设凡河新城,正是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重要指示精神、做大做强铁岭中心城区的具体举措。 第二,规划建设凡河新城,是主动融入沈阳经济区、实现沈铁同城化发展的需要。铁岭南部地区与东北中心城市沈阳毗邻,可以充分接受沈阳的辐射。尤其是沈阳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铁岭作为沈阳经济区八个成员市之一,规划建设凡河新城,城市向南发展、向沈阳靠拢,是实施沈阳经济区战略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快沈铁一体化、实现沈铁同城化的必然选择。 第三,规划建设凡河新城,是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让更多农民过上城里人生活的需要。城镇化是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引擎,将更多的农民转化为市民,是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根本性措施。2005年,铁岭的城镇化率只有30%左右,是制约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之一。市区东部受山地限制,加之高速公路、输油管线分割零乱,发展空间十分有限。西部由于靠近辽河,地势低洼,城市防洪、排污问题很难解决。北部受交通干线、河流和城市防洪的制约,发展空间非常狭窄。如果按照传统“摊大饼”式的发展思路,势必重蹈交叉污染、交通拥堵等弊端。我们秉承组团式的先进发展理念,规划建设凡河新城,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实践证明,正是由于规划建设了凡河新城,极大地推进了全市的城镇化进程,预计到今年年底,全市城镇化率可提高到52%。 第四,规划建设凡河新城,是为沈铁工业走廊提供城市支撑、实现产城互动的需要。2003年开始,我市顺应沈阳经济区一体化的趋势,主动承接沈阳等大城市的产业转移,沿京哈高速公路、102国道等交通大动脉,规划建设了南起沈阳与铁岭交界、北到吉林省界、总面积3313平方公里的沈铁工业走廊。目前,沈铁工业走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发展到837家,产业工人发展到15.1万人,成为铁岭最大、最靓的一张经济名片,被写入辽宁省第十次党代会报告。沈铁工业走廊特别是铁岭南部先导区的快速崛起,迫切需要有一个新的城市作为支撑,以实现产城互动、一体发展。规划建设的凡河新城,正处在沈铁工业走廊先导区核心地带,区域位置适中,能够为沈铁工业走廊先导区发展提供城市支撑与配套,有利于产业与城市互动发展。 第五,凡河新城选址在凡河镇,具有优越的区位和生态优势,有利于打造特色城市。一是交通便捷。京哈铁路、哈大高速公路、102国道、哈大高速铁路和沈环高速公路纵贯境内。同时,与老城区距离适中,有利于组团式发展。二是环境优美。北有莲花湖湿地,东有蟠龙山森林公园,辽河从西侧环绕,凡河从镇区穿过,山水特色突出,生态环境优良。三是水资源丰富。上游有榛子岭水库,下游是辽河,无论是地表水还是地下水都十分丰富,有利于打造“中国北方水城”。 二、做法与经过 2006年初,铁岭市在“十一五”规划时,提出了建设凡河新城的构想。2007年1月16日,铁岭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凡河新城总体规划,使凡河新城规划建设上升为全市人民的共同意志。凡河新城总体规划由同济大学规划院、复旦大学共同编制完成;控制性详细规划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景观规划由清华大学规划院完成;城市设计由美国RRM建筑事务所等4家著名规划设计机构完成。2007年1月,辽宁省政府正式批准了包括凡河新城在内的《铁岭市城市总体规划》,从此拉开了凡河新城建设的序幕。主要在以下6个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和尝试: 第一,创造性地开展了单户城镇化。所谓单户城镇化,就是鼓励有条件、有能力的农户以户为单位,在完全自愿的前提下,保留原有耕地承包经营权,用农村住宅和宅基地置换凡河新城的楼房,同时,通过就业、社保、教育、医疗等制度创新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使进城农民真正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让他们进得来、住得下、留得住、生活得更好,避免农民“被上楼”。做到“五个相结合”:1、政府引导和群众自愿相结合,制定好规划、政策和标准,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坚持以人为本,立足于百姓得实惠,充分让利于民,使农民真正变为市民。2、产城一体、城乡一体、建管一体相结合,实现统筹规划、协调推进。3、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结合,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方式,加快土地流转,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进城的农民不再从事农业生产,留下来的农民实行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4、单户城镇化和整村、整屯城镇化相结合,按照单户为主、整村优先的原则,强化制度设计,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和优惠政策。5、期房和现房安置相结合,通过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启动期房建设,同时组织现有房源,为农民提供更大的选择空间。2013年9月25日,在铁岭县3个乡镇率先启动了单户城镇化试点工作,得到了广大农民的真心欢迎。10月14日,市委、市政府决定在铁岭县全域14个乡镇范围内启动单户城镇化试点工作。目前,已经有6257户农户报名,1588

发改委PPP项目案例四:固安工业园区新型城镇化项目

发改委PPP项目案例四:固安工业园区新型 城镇化项目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背景 固安工业园区地处河北省廊坊市固安县,与北京大兴区隔永定 河相望,距天安门正南 50 公里,园区总面积 34.68 平方公里,是经 国家公告(2006 年)的省级工业园区。 2002 年固安县政府决定采用市场机制引入战略合作者,投资、 开发、建设、运营固安工业园区。同年 6 月,通过公开竞标,固安 县人民政府与华夏幸福基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华夏幸福公司”) 签订协议,正式确立了政府和社会资本(PPP)合作模式。按照工 业园区建设和新型城镇化的总体要求,采取“政府主导、企业运作、合作共 赢”的市场化运作方式,倾力打造“产业高度聚集、城市功 能完善、生态环境优美”的产业新城。目前,双方合作范围已拓展 至固安新兴产业示范区和温泉休闲商务产业园区。 (二)建设内容与规模 固安工业园区 PPP 新型城镇化项目,是固安县政府采购华夏幸 福在产业新城内提供设计、投资、建设、运营一体化服务。 1.土地整理服务。配合以政府有关部门为主体进行的集体土地 征转以及形成建设用地的相关工作。2008-2013 年,华夏幸福累计完成土地整理 29047.6 亩,累计投资 103.8 亿元。

2.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供水、供电、供暖、排水设施等基础设施投资建设。截至 2014 年已完成全长 170 公里新城路网、4 座供水厂、3 座热源厂、6 座变电站、1 座污水处理厂等相关配套设 施建设。 3.公共设施建设及运营服务。包括公园、绿地、广场、规划展 馆、教育、医疗、文体等公益设施建设,并负责相关市政设施运营 维护。园区内已经建成中央公园、大湖公园、400 亩公园、带状公 园等大型景观公园 4 处,总投资额为 2.54 亿元。目前由北京八中、 固安县政府、华夏幸福公司合作办学项目北京八中固安分校已正式开学,按三级甲等标准建设的幸福医院已开工建设。 4.产业发展服务。包括招商引资、企业服务等。截至 2014 年底, 固安工业园区累计引进签约项目 482 家,投资额达 638.19 亿元,形 成了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汽车零部件、高端装备制造等五大产业集群。 5.规划咨询服务。包括开发区域的概念规划、空间规划、产业 规划及控制性详规编制等规划咨询服务,规划文件报政府审批后实 施。 二、运作模式 (一)基本特征 固安工业园区在方案设计上充分借鉴了英国道克兰港口新城 和韩国松岛新城等国际经典 PPP 合作案例的主要经验,把平等、契 约、诚信、共赢等公私合作理念融入固安县政府与华夏幸福公司的协作开发和

2017年城镇化建设资金(新型城镇化试点资金)绩效评价报告

一、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立项背景及实施目的 为进一步推动城镇化发展,国务院相继发布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国发〔2016〕8号)等文件。2014年山东省委、省政府印发了《山东省新型城镇化规划 (2014-2020年)》(鲁发〔2014〕16号)。 山东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意见》(鲁发〔2014〕9号)要求,加大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创新力度,探索具有山东特色城镇化的有效途径和模式。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11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新型城镇化试点工作的通知》(鲁建办字〔2014〕18号),部署开展了国家和省级新型城镇化试点申报工作。省住房城乡建设厅会同有关部门组织专家评审,提出省级试点名单建议,并报省城镇化领导小组审议,最终确定试点地区。省财政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印发《关于下达2017年省级城镇化建设专项资金(第一批)的通知》,对纳入国家和省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的18个市、县(市、区)补助。 (二)项目内容和预算支出情况 2017年山东省新型城镇化试点资金15600万元,涉及6个国家级新型城镇 化综合试点市,6个国家级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县(区),6个省级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县,共计114个项目。 (三)项目实施情况 2017年山东省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资金共安排专项资金15600万元,共用 于114个项目,其中修建道路17条,供气供热项目4个,污水垃圾处理项目7个,编制各类城镇规划46个及其他各类城镇发展项目40个。 城镇道路交通类的项目,主要用于各试点地区城区及乡镇道路的修建,优化城区路网结构,缓解了周边交通压力,方便群众出行,提高了居民幸福指数,对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规划编制类项目提高了城市建设水平,从整体平面和立体空间上统筹城市建筑布局、塑造城市风貌特色,优化城市形态,创造宜居公共空间。从社会效益来说可以更科学的指导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城乡建设;从环境效益来说,可以

“城镇化”或者准确地说是“新型城镇化阅读答案-.doc

“城镇化”或者准确地说是“新型城镇化阅读答案- 现代文阅读及答案- “城镇化”或者准确地说是“新型城镇化”,无疑是当代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又一曲雄浑交响。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而言,也必定是一道亟待回应和破解的时代难题。 ②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城镇化进程中保护“非遗”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如何维护非遗所以承续发展的“文脉”不被切断,如何保障非遗所以形成和传续的各种必需的生态要素不被破坏。传承和保护非遗,说到底,无非是使不同的非遗类型上合天时,下接地气,左右逢源,持续发展。 ③学术层面,最早使用“城镇化”概念这一概念的,是西班牙工程师A. Serda。他在1867年出版的著作《城镇化基本理论》中用这一概念来描述乡村向城市演变的过程。到了20世纪,这一名词被世界范围的多数学者所使用;70年代后期,引入中国学术界并被接受。 ④现阶段我国政策层面的“城镇化”概念,是2014年3月17日发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提出的“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其中提出,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到2020年使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左右;并在“指导思想”中明确要坚持的“基本原则”之一,就是“文化传承,彰显特色”,即“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历史文化禀赋,体现区域差异性,提倡形态多样性,防止千城一面,发展有历史记

忆、文化脉络、地域风貌、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形成符合实际、各具特色的城镇化发展模式”。为此强调:要“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发掘城市文化资源,强化文化传承创新”。这就为城镇化过程中的文化建设尤其是“非遗”保护,确立了准则,指明了方向。 ⑤曲艺作为“以口头语言‘说唱’叙述的表演艺术”,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所形成和发展的主要植被依托或者说文化基础,乃是各地的方言。不同曲种“说唱”表演的特殊美感包括语言叙述和唱腔曲调,都是从形成地及流布地的方言土语中提炼升华、创造生成的。换言之,没有方言,就没有曲艺的独特性、曲种的丰富性。 ⑥当今时代日益加剧的经济全球化和社会现代化趋势,包括中国正在进行的这种“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恰恰使得各地的方言土语正被有意无意地大量稀释、挤压乃至替代、淘汰。而方言,正是曲艺所以生成和依托发展的重要文化基础、历史“文脉”。要传承和保护曲艺等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好各地的方言就显得尤其迫切而且重要。 ⑦比如,苏州是苏州评话和苏州弹词等曲艺形式发源地。有关资料显示,截至2013年底,苏州市的人口结构,外地人已经超过一半,达到了700万,从而使得苏州成为全国继深圳之后的第二大移民城市。这就给吴语方言的保存与使用,带来了极大的困惑与挤压,也给包括苏州评话和苏州弹词等曲艺形式在内的非遗传承与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如上海的外来人口比例也一路走高,目前外地人占上海整个城市人口的40%,突破了1/3。这对包括上海说唱、浦东说书、上海独脚戏、浦东宣卷和上海锣鼓书等等在内的上海本土曲种的传承与保护,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系统设计整体推进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系统设计,整体推进,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摘要】城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布局规划、 基础设施建设、劳动力转移、公共服务、文化教育等诸多问题。寿光市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系统设计,整体推进,实现健康发展、和谐发展。同时对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予以关注。 关键词】城镇化,系统设计,科学发展,问题 2009 年12 月,国务院正式批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 经济区发展规划》,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 国务院要求《规划》实施要以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改善为主线,着力优化产业结构,着力完善基础设施,着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着力创新体制机制,率先转变发展方式,提高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打造环渤海地区具有高效生态经济特色的重要增长区域,在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和参与东北亚经济合作中发挥更大作用。 寿光市地处黄河三角洲地区的中心地带,经济发展相对 迅速,城镇化发展进程相对较快,在城镇化进程中积累了些经验,同时也存在一些发展中的问题,故以寿光为例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通过对寿光城镇化进程的调研,为黄河三角洲其他地区的城镇化建设提供参考与借鉴。

、高起点系统设计 寿光市把城镇化工作作为推动全局工作的有力抓手,按 照“全域寿光”的规划理念,大胆创新,积极实践,打破行 政区划界限,编制全市“迁村并点”总体规划,合理确定村左右的时间,将该市975 个行政村合并成300 个左右的农村 庄布点和搬迁时序,做到一次规划,分步实施,争取用5年新型社区。到目前,共计完成小城镇建设投资 2.88 亿元,其中基础设施投入1.98 亿元。分类规划梯次推进结合新一轮土地修编,组织发改局、建设局、规划局、土管局、民政局等多个部门联动, 制定了小城镇建设3 年提升计划,即根据各镇基础状况的不同,把全市9 个镇分为三类,对三类乡镇制定不同的发展目标和标准要求,实行分类推进、同台竞争,分三年完成全市9 个镇的小城镇建设提升工作。在推进过程中,采取抓强帮弱促中间的工作思路,把发展基础较好的个镇作为示范镇,按全国重点镇标准提升,确保年内高标准 次到位,建成全市的样板镇;把3 个经济实力相对较弱的 镇作为重点帮扶镇,在财力、技术、项目、人才等方面予以倾斜,按潍坊市重点镇标准提升;同时,对其余3 个镇全面加压,推动产业发展,按省重点镇标准提升。 为全力推进农村社区建设,该市制定出台相关优惠政 策,引导迁村并点工作顺利开展。在全市上下营造出“重农村社区建设,帮农村社区开发,抓农村社区管理”的良好氛

概念辨析:城市化、城镇化与新型城镇化

概念辨析:城市化、城镇化与新型城镇化 成都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从内涵上讲,城市化至少有两层内涵。一是人口从乡村向城市集中的过程。以库茨涅兹为代表的一些学者,就是从这个角度来定义城市化的。这个概念已广泛地为人们所熟知,但它仍是一种浅层次的定义,因为它没有涉及在人口结构分布变化背后所隐藏的经济结构变化的本质。二是克拉克将城市化定义为第一产业人口向第二、三产业人口转换的过程。这种定义法可以弥补第一种定义所存在的缺陷。将这两层内涵结合起来,城市化就是人口从农村向城市集中,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换的过程。当然,在这一过程中还会带来其他一些伴生现象,如城市生活方式及城市文明向乡村渗透。从经济学的角度讲,前二者才是问题的根本。而城镇化是一个颇具中国特色的概念,它发端于城市化,但又不同于城市化,即便是今天提出的新型城镇化概念,与城市化之间仍存在重大区别。 城镇化与城市化本质相同但形式有别 城市化的英文单词是Urbanization,而英语的Urban既包括城市(city)也包括城镇(town),所以城市化既可以是通过人口从农村向城市集中,在城市发展第二、三产业来吸纳农业人口的过程,也可以表现为人口从农村向城镇集中,在城镇发展第二、三产业并吸纳农业人口的过程。它们都属于城市化范畴,本质都强调经济社会的活动中心从农村转出。只不过前者强调转向城市,后者强调转向城镇,在地理上的侧重点不同。 在西方国家,由于多重因素的作用,特别是城市化发轫之前,工业化所积累的雄厚经济基础以及国土资源的稀缺,它们一般都秉承了city型的城市化路径,强调人口向大城市转移、非农产业向大城市集聚,缔造了纽约、伦敦等大都市的快速繁荣。这就是今天人们所熟悉的以城市为中心的城市化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小城镇被置于相对次要的位置,只是在城市化的后期才被重新重视起来。 中国则正好相反,在20世纪80年代初城市化刚发轫的时候,百业待兴,没有能力去搞大城市的发展,就只能尝试小城镇的发展。毕竟中国农村有广袤的土地,土地资源充足,在农村搞小城镇,可以摊薄建设资金的需求。更重要的是,随着乡镇企业的崛起,将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到当地的小城镇具有可行性。于是就出现了中国特色的偏重小城镇发展的城市化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小城镇遍地开花,1984—1996年,中国建制镇的数量就从2664个猛增至18200个。 不管是以城市为中心,还是以小城镇为中心,它们都肩负着同样的历史使命,那就是让人口从农村走出来,从第一产业转向第二、三产业,这才是城市化的本质内涵。从这个角度讲,城镇化与城市化没有根本区别。

论新型城镇化之路

论新型城镇化之路 摘要: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引领下,要求我们要依据基本国情,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机制,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本文对当代中国城镇化的特点以及新型城镇化的定义,特征,意义进行了阐述并对实施新型城镇化的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意义;十八届三中全会 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和管理格局,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 一.当代中国城镇化特点 中国城镇化发展至今,呈现出三个特点: (一)城镇化水平依然很落后。主要表现为两个经济现象:一是我国人均GDP 对应的城镇化率远低于世界大多数国家,只处于中游水平。发达国家城镇化率接近85%。而人均收入与我国相近的国家城镇化率也在60%以上。二是按照霍利斯·钱纳里的理论,一国的工业化率达到30%时,城镇化率可以达到40%左右;工业化率达到40%时,城镇化率一般在75%以上。目前我国的工业化率已经接近40%,但城镇化率才刚刚突破51%,同等工业化水平下,我国的城镇化率比世界平均水平低20%左右。① (二)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城镇化率普遍越高。中国城镇化率较高的省份主要是由大部分东部地区构成,尤以环渤海、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显得更为突出,中部较发达的省份如黑龙江、湖北等地的城镇化率也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西部地区由于经济发展速度慢,其城镇化水平也相对较低,仅有重庆的城镇化率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② (三)城镇化发展速度普遍较慢。2002~2011年,中国31个省市的城镇化率平均增速为1.35%,江苏增速最快,年均增速超过2%,而北京年均增速为0.52,上海仅增长0.04%;中部地区中发展最慢的黑龙江和吉林两省,其城镇化增速也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除了西藏和新疆两省之外,其西部各省的年均增速超过平均水平。 二.新型城镇化的定义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互进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农村社区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着眼农民,涵盖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与人们日常生活单纯从字面理解的意思不同,城镇化,就是指涉及社会方方面面、关系到大至都市,小到农户的产销、合作、互动、和谐的新型社会关系。

2020年城镇化建设实施方案

2020年城镇化建设实施方案Implementation plan of urbanization construction in 20 20

2020年城镇化建设实施方案 小泰温馨提示:报告是按照上级部署或工作计划,每完成一项任务, 一般都要向上级写报告,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取得的经验 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等,以取得上级领导部门的指导。本文档根据申请报告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 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xx党委、农四师党委对我团结合 灾后重建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和农业现代化,xx50个重点中心城镇建设、30个示范团场,改善居民生产生活条件,优化城镇环境,促进xx团经济发展,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结合阔尔吉勒尕镇实际,特制定xx团城镇化建设xx年实施方案。 以xx党委提出的"早规划、高起点、高标准"为指针,按照"以规划为引领,全力打造产业,以产业聚集城镇,以城镇 带动产业发展,形成以城镇为核心,发展劳动、资金、技术、物流等密集型产业;构筑"一轴两翼"的规划布局,以为中轴, 建设两翼生态观光农业区、特色设施农业区和自然、生态、绿色的居住区;打造"风景秀丽、功能齐全、产业联动、适宜人居的新兴城镇;进一步完善服务功能,加快城镇休闲娱乐文化建

设,打造人性化、生态化、自然化万人居住的标准化城镇。"的总体思路,坚持以人口城镇化为核心,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以产业发展为牵动,以城镇建设为载体,因地制宜、科学规划、试点引领、全面推进,力争用二年时间,完成小城镇灾后重建任务。 一是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坚持规划先行,科学谋划城镇发展体系,统筹规划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居民住宅小区。 二是政府主导,市场推动。强化政府的宏观规划与组织协调,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按照政府指导,职工自愿,市场配置,政策扶持,社会参与的原则,实现多渠道、多环节、多元化地筹集建设和发展资金。 三是先易后难,典型引路。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重点推进阔尔吉勒尕镇的城镇化建设;采取典型引路的方式,逐步推动周边连队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 四是整合资源,强化投入。在积极争取国家、xx投入的基础上,采取有效机制整合资源,确保优惠政策、生产要素集中向城镇化建设区投入。

对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看法与观点1.

对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看法与观点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不断发展,发展的现状要求我们不断推进我国城镇化建设。我国城镇化建设不是简单的单一发展路径,它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本着以人为本的发展原则,以科学发展观引领的一条新型的发展路径。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历史意义 我认为简介一下城镇化的基本涵义有助于对它的理解。所谓城镇化就是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表现为人口向城市的集中以及城市的数量的地曾加,规模的扩大和城市现代化水平的提高,是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并获得巨大发展的空间表现。简言之,城镇化就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第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城镇规模扩大的一种历史过程。城镇化的本质特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农村人口在空间上的转换;第二,非农产业向城镇聚集;第三,农业劳力向非农业劳动力转移。城镇化的本质特征反映出城镇化的核心是人口的就业结构,经济产业结构的转化过程和城乡空间社区结构的变迁过程。 新型城镇化是指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文化繁荣,社会和谐,城乡互促共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个性鲜明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事关中国现代化建设全局,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扩大国内需求的战略重点,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着眼农民,涵盖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与人们日常生活中单纯从字面理解的意思不同,城镇化,就是指涉及社会方方面面、关系到大至都市,小到农户的产销、合作、互动、和谐的新型社会关系。 胡锦涛总书记在我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科学发展,我国农村人口多,地域辽阔的实际情况。决定了中国不能照搬国外模式,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走自己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实现城乡科学协调可持续发展,其关键在于资源节约和城乡协调可持续发展。 那城镇化建设是怎么提出的呢?城镇化是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历史性潮流。想要了解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首先要了解它的提出过程,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在我国实施城镇化战略,党的十七大提出“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

中国城镇化管理的发展模式

中国城镇化管理的发展模式 【摘要】:城镇化是我国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性目标。为了能够更好地促进城镇化建设,本文分析了城镇化的概念;城镇化体系及体系的合理性构成,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两种推进方式,这为城镇化管理提供了部分理论研究;最后提出各区域要根据本区域的多种因素综合考量选择适合本区域的城镇化化发展模式,不能“一刀切”或者是盲目模仿。 【关键词】:城镇化;城镇体系;发展模式 abstract: urbanization is one of the milestones in our development process. in order to better promote the urbanization, the paper analyzes the concept of urbanization; urbanization system and the rationality of the system constitute a two way forward in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process, which provides some theoretical studi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urbanization; finally, the regional integrated consideration of a variety of factors according to the region’s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model for the region, not “one size fits all”or blind imitation.key words: urbanization; urban system; development model 一、引言 城镇化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全国各地都在开展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机遇与挑战

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机遇与挑战

天。 四是城市旧区和“城中村”改造中存在“大拆大建”现象。“大拆大建”导致拆迁纠纷剧增,社会矛盾激化,同时还形成大量因拆建产生的被动性住宅需求,加剧了住房的供需矛盾。一些地方在拆建过程中,破坏了历史文化街区,损害了城市肌理,在带来“千城一面”的同时,还使城市的历史和文化难以传承。 (二)人居环境质量不高 1、居住条件有待进一步改善 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中国城市居民住房整体水平已有大幅度提高,但城市低收入阶层和外来务工人员的住房条件普遍很差。2008年底全国还有1148万户家庭居住在各类棚户区中。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修建的老旧住宅成套率低、配套设施不完备、居住环境差,迫切需要更新改造。 “十一五”期间,各地房价普遍出现快速增长势头,房价的增幅远超居民收入的增长幅度,普通居民改善住房的难度加大。政府保障性住房的供给量严重不足,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加剧了普通居民的住房困难。 2、居民出行不便捷 一是大城市交通拥堵严重,且呈蔓延之势。特大城市主要路段全天的道路饱和度超过70%,城市中心地区高峰时段的平均车速普遍低于每小时20公里。上海城市中心区50%的车道在高峰时段道路饱和度达到95%,平均车速仅10公里/小时;2006年北京市民的平均通勤时间达43分钟。二是城镇群综合网络交通建设缓慢,枢纽布局不合理,各交通方式之间衔接不畅,交通运行效率低。三是区域轨道交通发展尚在初级阶段,城市之间、产业区与港151和机场间的联系主要依靠高速公路,高速公路建设规划与城镇群发展布局协调不够,所建线路流量差异很大,早期建设的线路因沿线城镇的发展,近乎成为城市内部快速路;大城市地铁线路不成网络,与公共交通、区域交通等缺乏有效的衔接,制约交通组织效率的提高。 3、社会服务设施建设难以满足需求 北京、上海、广州等中心城市教育、医疗资源丰富,但为周边地区提供服务的能力不足。与城市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社区级医院、文化站馆、图书馆、体育设施、青少年活动中心、老年活动中心等设施匮乏,缺少日常维护和管理

新型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PPP项目实施设计

新型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PPP项目 实施方案 方案编制:于洋 : :sdycfgj163. 一、项目情况 (一)项目基本条件 1、项目名称:新型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2、基本建设容:新建、改建、维修道路、桥梁共计44处。分别为利民街北段道路及配套建设工程、金利街北段道路及配套建设工程、跃进路道路及配套建设工程、玄女街道路及配套建设工程、金河西街道路及配套建设工程、金河东街道路及配套建设工程、东门街北段延伸道路及配套建设工程、新城街道路及配套建设工程、一中西街道路及配套建设工程、武校北路中段、跃进南路中段、体南路、临城路升级改造工程、西门街升级改造工程、金河路升级改造工程、金河西街扩建及配套工程、南城中学西街标准

改扩建工程、新城街跃进河桥、新城街沙河桥、新郓街跃进河桥、新郓街沙河桥、一中西街跃进河桥、西门街北沙河桥、老220国道升级改造工程、体北路(站前街-金河街)道路及配套建设工程、站前街跃进河桥、站前街沙河桥、金河东街北段道路及配套建设工程、工业北路地下管网及人行道铺装工程、彩虹路地下管网及人行道铺装工程、东城小学门前东西路、华灵西路挖补工程、金城街道路及配套建设工程、东门街道路升级改造、胜利街、站前街配套建设工程、开元路配套建设工程、裕民路、迎宾大道、北环路道路延伸、北环路跨宋金河桥、迎宾大道跨宋金河桥、体南路跨沙河桥、园丁路道路改造工程。 3、项目所属领域类型:市政工程 4、项目实施地基本情况:郓城县位于省西南部,鲁西原地区,东临梁山、嘉祥,南连巨野、,西接鄄城,北隔黄河与省县、台前县相望。全县南北长44.39km,东西宽37km,北有28km 的黄河岸线,京九铁路从腹地穿越。全县辖22个乡镇(街道办3处),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个精细化工循环经济示园区,1041个村(居),125万人,总面积164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53.8万亩。根据郓城县总体规划(2004-2020):项目区全部为建设用地,不存在拆迁及移民安置情况。 项目拟选场址的施工场地、位置、面积、地价、地方建筑材标准

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

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 一、新型城镇化概念 城镇化概念 城镇化是指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过程。这个过程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城镇数目的增多,二是各城市内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城镇化伴随农业活动的比重逐渐下降、非农业活动的比重逐步上升,以及人口从农村向城市逐渐转移这一结构性变动。城镇化也包括既有城市经济社会的进一步社会化、现代化和集约化。城镇化的每一步都凝聚了人的智慧和劳动。城市的形成、扩张和形态塑造,人的活动始终贯穿其中。另一方面,城市从它开始形成的那一刻起,就对人进行了重新塑造,深刻地改变人类社会的组织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新型城镇化概念 所谓新型城镇化,是指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推动城市现代化、城市集群化、城市生态化、农村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建设路子。新型城镇化的“新”就是要由过去片面注重追求城市规模扩大、空间扩张,改变为以提升城市的文化、公共服务等内涵为中心,真正使我们的城镇成为具有较高品质的适宜人居之所。城镇化的核心是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完成农民到市民的转变,而不是建高楼、建广场。农村人口转移不出来,不仅农业的规模效益出不来,扩大内需也无法实现。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着眼农民,涵盖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二、新型城镇化“新”在哪里?(简列) 1,以人为核心 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的最大不同,在于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注重保护农民利益,与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新型城镇化不是简单的城市人口比例增加和规模扩张,而是强调在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实现城乡统筹和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人的无差别发展”。 2,新的观念、体制、技术下的新型产业模式 著名城市生态专家、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王如松院士:李克强总理曾经指出,城镇化不是简单的城市人口比例增加和面积扩张,而是要在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新型城镇化的“新”,是指观念更新、体制革新、技术创新和文化复新,是新型工业化、区域城镇化、社会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生态发育过程。“型”指转型,包括产业经济、城市交通、建设用地等方面的转型,环境保护也要从末端治理向“污染防治—清洁生产—生态产业—生态基础设施—生态政区”五同步的生态文明建设转型。 集约、智能、绿色、低碳,应该贯彻到城镇化的生态文明过程与行动上,首先要改变的是人的观念、体制和行为。强化城市和区域生态规划,处理好城市建设中眼前和长远、局部和整体、效率与公平、分割与整合的生态关系,强化和完善生态物业管理、生态占用补偿、生态绩效问责、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生态控制性详规等法规政策。 推进产业生态的转型。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将农民变成产业工人,这需要以城市带农村、工业融农业、公司带农户、生产促生态。要在弄清资源和市场、机会和风险的前提下策划、规划、孵化新兴园区、新兴产业、新型社区和新型城镇,将传统的招商引资模式改变为招贤

年城镇化建设实施方案

2012年城镇化建设实施方案 来 w .5 K https://www.doczj.com/doc/613072758.html, 3 2012年城镇化建设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xx党委、农四师党委对我团结合灾后重建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和农业现代化,xx50个重点中心城镇建设、30个示范团场,改善居民生产生活条件,优化城镇环境,促进xx团经济发展,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结合阔尔吉勒尕镇实际,特制定xx团城镇化建设2012年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xx党委提出的”早规划、高起点、高标准”为指针,按照”以规划为引领,全力打造产业,以产业聚集城镇,以城镇带动产业发展,形成以城镇为核心,发展劳动、资金、技术、物流等密集型产业;构筑”一轴两翼”的规划布局,以为中轴,建设两翼生态观光农业区、特色设施农业区和自然、生态、绿色的居住区;打造”风景秀丽、功能齐全、产业联

动、适宜人居的新兴城镇;进一步完善服务功能,加快城镇休闲娱乐文化建设,打造人性化、生态化、自然化万人居住的标准化城镇。”的总体思路,坚持以人口城镇化为核心,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以产业发展为牵动,以城镇建设为载体,因地制宜、科学规划、试点引领、全面推进,力争用二年时间,完成小城镇灾后重建任务。 二、基本原则        一是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坚持规划先行,科学谋划城镇发展体系,统筹规划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居民住宅小区。        二是政府主导,市场推动。强化政府的宏观规划与组织协调,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按照政府指导,职工自愿,市场配置,政策扶持,社会参与的原则,实现多渠道、多环节、多元化地筹集建设和发展资金。        三是先易后难,典型引路。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重点推进阔尔吉勒尕镇的城镇化建设;采取典型引路的方式,逐步推动周边连队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        四是整合资源,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