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PKPM2010-SATWE 参数设置

PKPM2010-SATWE 参数设置

PKPM2010-SATWE 参数设置
PKPM2010-SATWE 参数设置

结构设计重点笔记

PKPM2011操作及绘图要点

本文档参考三大结构设计规范及PKPM2011版SATWE 技

术说明做出整理,另含部分绘图要点

独孤飞雪

2011‐9‐1

PKPM2010软件SATWE参数设置

一、 总信息

1.水平力与整体坐标夹角

改变此参数后地震力和风荷载的作用方向将同时改变,建议仅需改变风荷载作用方向时才用此参数,此时宜将结构主轴方向角度作为“斜交抗侧力附加地震方向”填入,以考虑结构主轴方向的地震作用。

如不改变风荷载作用方向,只需考虑其它方向地震作用时,无需改变“水平力与整体坐标夹角”

参数,只需增加附加地震作用方向即可。

2.混凝土、钢材容重

混凝土一般取26KN/m3 钢材:78KN/m3 钢结构取84KN/m3

3.裙房层数

抗规6.1.10指出有裙房时,加强部位的高度可延伸至裙房上一层。

程序不能自动识别裙房层数,需人工指定,应 从结构最底层起算(含地下室层数)。如地下3层,地上裙房4层,则填入7。

4.转换层所在层号

此参数应按照PMCAD楼层组装中的自然层号填写,如地下室3层,转换层在地上2层,则填入5。

对于高位转换的判断,转换层以嵌固端起算,即以(转换层所在层号-嵌固端所在层号+1)进行判断,是否为3层或3层以上转换。

5.地下室层数 主要对风荷载起作用,程序屏蔽地下室风荷载。

6.嵌固端所在层号

这里嵌固端指上部结构的计算嵌固端,当地下室顶板作为嵌固部位时,那么嵌固端所在层为地上一层,即“地下室层数+1”,若修改了地下室层数,应注意确认嵌固端所在层号是否需要相应修改。

嵌固端位置有设计人员自行判定,程序则主要实现如下功能:

1)确定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时,将加强部位延伸到嵌固端下一层。

2)针对抗规6.1.4和高贵12.2.1规定,自动将嵌固端下一层的柱纵筋相对上一层相对应位置柱纵筋放大10%,梁端弯矩设计者放大1.3倍。

3)按高规3.5.2-2条规定当嵌固层为模型底层时,刚度比限值取1.5。

4)涉及到“底层”内力调整,程序针对嵌固层进行调整。

7.墙元细分最大控制长度:1米

8.墙元侧向节点信息:程序强制采用“出口”。

9.对所有楼板采用刚性楼板假定

“强制刚性楼板假定”和“刚性楼板假定”是两个相关但不等同的概念,应注意区别。

“强制刚性楼板假定”不区分刚性板、弹性板和弹性节点,只要位于该层楼面标高处的所有节点,在计算时强制从属同一刚性板。一般仅在计算周期比和位移比时采用。

“刚性楼板假定”则允许用一楼层既有刚性板,又有弹性板或弹性节点,并自动执行各自相应的计算规则。

10.强制刚性楼板假定时保留弹性板面外刚度

若板柱体系的地下室定义了弹性板3或弹性板6,勾选此项时,所有弹性板按弹性板3计算,不勾选则按刚性楼板计算。

11.转换层指定为薄弱层

SATWE中不将转换层作为薄弱层,需人工指定。若勾选此项,程序自动将转换层指定为薄弱层,如不勾选,则需用户手动添加。

12.结构材料信息: 根据实际选用

13.结构体系:根据实际选用

14.恒活荷载计算信息

15.模拟施工次序信息

模拟施工一和模拟施工二都是整体刚度考虑,模拟施工一为整体刚度分层加载,模拟施工二通常用于基础设计,在传力过程中对柱刚度进行了放大处理,模拟施工三为分层刚度分层加载,常选择此项。

16.风荷载计算信息

17.地震作用计算信息

18.特征值求解方式

仅在选择了“计算水平和反应谱方法竖向地震”时方可使用。

二、 风荷载信息

1.地面粗糙度类别: A( 海边、沙漠) B(农村、郊区) C(城市) D(密集建筑群)

2.修正后基本风压

一般按荷载规范给出的50年一遇风压采用。

对于高度60m以上高层建筑或沿海地区和强风地带,将基本风压放大1.1—1.2倍采用。

《门钢规程》中规定,基本风压按荷载规范的规定值乘以1.05采用。

3.X、Y向基本周期

近似计算周期 框架 T=(0.08—0.1)N 框剪、框筒 T=(0.06—0.08)N

剪力墙、桶中筒 T=(0.05—0.06)N N为结构层数

SATWE计算完成后,将准确的基本周期填入,重新计算准确的风荷载。

4.风荷载作用下结构阻尼比

混凝土、砌体:0.05 有填充墙钢结构:0.02 无填充墙钢结构:0.01

5.水平风分段数、各段体型系数

6.特殊风体型系数

7.设缝多塔背风面体型系数

8.承载力设计时风荷载效应放大系数

高规4.2.2规定:对风荷载比较敏感的高层建筑,承载力设计时应按基本风压的1.1倍采用。

对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一般仍采用基本风压。

填写改参数后,程序将直接对风荷载作用下的构件内力进行放大,不改变结构位移。

9.用于舒适度验算的风压、阻尼比

高规3.7.6规定:房屋高度不小于150m的高层混凝土结构应满足风振舒适度要求。

按照高规要求,验算风振舒适度要求的阻尼比宜取0.01—0.02 风压则同基本风压

10.考虑风振影响

勾选后,程序按照荷载规范7.4.2计算风振系数,否则不计算。

三、 地震信息

1.查抗规按实际情况填写

2.活荷重力荷载代表值组合系数

依据抗规5.3.1条,计算地震作用时,重力荷载代表值取标准值与活荷组合值之和,对于不同可变荷载组合值系数可能不同,用户可以修改,软件默认0.05

3.周期折减系数

框架结构 填充墙较多时取 0.6—0.7 填充墙较少时取 0.7—0.8

框架-剪力墙结构 可取 0.8—0.9 剪力墙结构的周期可不折减

4.结构阻尼比 混凝土:0.05 钢结构:0.02 混合结构在二者之间取值

5.斜交抗侧力构件方向附加地震数,相应角度

抗规5.1.1条规定:有斜交抗侧力构件的结构,当相交角大于15°时,应分别计算各抗侧力构件方向的水平地震作用。

6.质量与刚度分布明显不对称的结构,应计算双向地震作用下的扭转影响;其他情况应计算单向

地震作用下的扭转影响。

7.高层建筑中的大跨度、长悬臂结构,7度(0.15g)、8度抗震设计时应计入竖向地震作用。

8. 9度抗震设计时应计算竖向地震作用。

四、 活荷信息

1.梁活荷不利布置最高层号

若填入NL 则表示从1—NL层考虑梁活荷不利布置,NL以上各层梁不考虑活荷不利布置。

2.考虑结构使用年限的活荷载调整系数

设计使用年限50年时取1.0; 设计使用年限100年时取1.1。

五、 调整信息

1.梁端负弯矩调幅系数

调幅系数取值范围为0.8—0.9,一般工程通常取0.85.程序隐含规定钢梁为不调幅梁。

2.梁活荷内力放大系数

一般工程建议取1.1—1.2 若已经考虑梁活荷不利布置 则取1.0

3.梁扭矩折减系数

取值范围0.4—1.0,一般工程取0.4。若考虑楼板的弹性变形,梁的扭矩不应折减。

4.连梁刚度折减系数

6、7度时可取0.7 8、9度时可取0.5 但最小不能小于0.5

高规5.2.1 高层建筑结构构件均采用弹性刚度参与整体分析,但抗震设计的框架-剪力墙或剪力墙结构中的连梁刚度相对墙体较小,而承受的弯矩和剪力很大,配筋设计困难。因此,可考虑在不影响其承受竖向荷载能力的前提下,允许其适当开裂(降低刚度)而把内力转移到墙体上。

通常,设防烈度低时可少折减一些 (6、7 度时可取 0.7) ,设防烈度高时可多折减一些 (8、9 度时可取 0.5) 。折减系数不宜小于 0.5 ,以保证连梁承受竖向荷载的能力。

5.中梁刚度放大系数

楼面梁刚度放大系数可根据楼板的厚度、梁截面尺寸和梁间净距的不同取1.3—2.0,当梁截面较小而楼板较厚时可取大值,反之取小值。一般工程取1.8。

钢梁的刚度放大系数根据翼缘情况取1.5—2.0,但进行弹塑性分析时刚度放大系数应为1.0

6.梁刚度系数按2010规范取值

7.调整与框支柱相连的梁内力

8.托墙梁刚度放大系数

9.按抗规5.2.5条调整各楼层地震内力

10.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底部加强区剪力墙抗震等级自动提高一级

11.实配钢筋超配系数

主要针对9度设防的框架和一级抗震等级的框架。

12.薄弱层地震内力放大系数

抗规规定地震剪了放大系数不小于1.15,高规要求为1.25

13.指定薄弱层个数及相应的薄弱层层号

SATWE自动按刚度比判断薄弱层并对薄弱层进行地震内力放大,但对于竖向不规则或承载力不满足要求的楼层,程序不能自动判断为薄弱层,需要人为指定。多塔结构可在多塔定义里指定薄弱层。

14.指定加强层个数及各加强层层号

指定加强层后,程序实现以下功能:

1)加强层及相邻层柱、墙抗震等级自动提供一级;

2)加强层及相邻层轴压比限值减小0.05

3)加强层及相邻层设置约束边缘构件

多塔结构还可在多塔补充定义中设定加强层

高规7.1.4 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底部加强部位的高度,应从地下室顶板起算;

2)底部加强部位高度可取底部两层和墙体总高度的1/10二者的大值;

3)当结构计算嵌固端位于地下一层底板或以下时,底部加强部位宜延伸到计算嵌固端。

4)高规10.2.2条带转换层的高层结构剪力墙加强部位从地下室顶板起算,宜取底部两层和墙体总高度的1/10二者的大值。

15. 全楼地震作用放大系数

通过此参数来放大地震作用,提高结构抗震安全度,其经验取值范围:1.0—1.5

16. 0.2V0分段调整

填入分段数 起始层号和终止层号,以逗号或空格分开

若不分段,则填1;若不进行0.2V0调整,则填0

若起始层号填为负值,则不受“0.2V0调整上限”控制。

17.0.2V0 框支柱调整上限

软件默认0.2V0调整上限为2.0 框支柱调整上限为5.0 可自行修改

18.顶塔楼地震作用放大起始层号及放大系数

该参数仅放大顶塔楼地震内力,并不改变位移,不调整是均填0

六、 设计信息

1.结构重要性系数 按规范取值

2.梁柱保护层厚度 按新规范取值 保护层为构件外边缘至最外层钢筋外缘的距离

3.钢构件净毛面积比 主要针对钢结构构件开孔面积控制

4.考虑P-DELTA效应 勾选后程序自动考虑重力二阶效应

只有高层钢结构和不满足高规5.4.1条要求的高层混凝土建筑才考虑P-DELTA效应。

5.梁柱重叠部分简化为刚域

勾选后将重叠部分作为刚域计算 不选时作为梁的一部分计算

6.按高规或高钢规进行构件设计

勾选后程序按高规进行荷载组合计算,按高钢规进行构件设计计算;

否则,按多层结构进行荷载组合计算,按普通钢结构规范进行构件设计计算。

7.钢柱计算长度系数按有侧移计算

勾选此项后,程序按《钢结构设计规范》附录D-2的公式计算钢柱的长度系数;

否则,按《钢结构设计规范》附录D-1的公式计算钢柱的长度系数;

8.剪力墙构造边缘构件的设计执行高规7.2.16-4条

高规7.2.16-4条规定:抗震设计时,对于连体结构、错层结构以及B级高度高层建筑的剪力墙

(筒体),其构造边缘构件的最小配筋率应按要求相应提高。

勾选此项后,程序一律按高规要求控制构造边缘构件的最小配筋率,即对于不符合上述条件的结构类型,也进行从严控制。若不勾选,则不执行此条规定。

高规7.2.14 剪力墙可不设约束边缘构件的最大轴压比

等级或烈度 一级(9度) 一级(6、7、8度)二、三级 轴压比 0.1 0.2 0.3 注意:SATWE中剪力墙配筋结果以边缘构件简图为准,直线剪力墙段的配筋图仅供校核使用。

9.框架梁端考虑受压钢筋

10.结构中的框架部分轴压比按纯框架结构的规定采用

根据高规8.1.3条 框架剪力墙结构,底层框架结构部分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的比值在一定范围内时,框架部分的轴压比需按框架结构的规定采用。

勾选此项后,程序一律按纯框架结构的规定控制结构中框架部分的轴压比,除轴压比外,其余设计仍遵循框剪结构的规定。

11.指定的过渡层个数及过渡层层号

高规7.2.14-3条规定 B级高度高层建筑的剪力墙,宜在约束边缘构件层与构造边缘构件层之间设置1—2层过渡层。

程序不自动判定过渡层,需用户指定。程序对过度层执行以下原则:

1)过渡层边缘构件仍按构造边缘构件

2)过渡层剪力墙边缘构件的箍筋配置按约束边缘构件确定一个体积配箍率,又按构造边缘构件为0.1,取二者平均值。

12.柱配筋计算原则

按单偏压计算: 程序按单偏压公式计算柱两个方向的配筋;

按双偏压计算: 程序按双偏压公式计算柱两个方向的配筋和角筋。

七、 配筋信息

1.钢筋强度信息在PMCAD中定义,梁、柱、墙按标准层分别指定,箍筋级别按全楼定义。

2.梁、柱箍筋间距

程序强制为100,不允许修改。对于间距非100的情况,可对配筋结果进行折算。

3. 墙水平分布筋间距(单位mm) 可取100—400

4. 墙竖向分布筋配筋率(%) 可取0.15—1.2

5. 结构底部需单独指定墙竖向分布筋配筋率的层数、配筋率

这两项参数可对剪力墙结构设定不同的竖向分布筋配筋率,如加强区和非加强区定义不同的竖向分布筋配筋率。

八、 地下室信息

1.土层水平抗力系数的比值系数(m值)

该参数可参照“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表5.4.5的灌注桩项来取值。m的取值范围一般在2.5—100之间,在少数情况的中密、密室的沙砾、碎石土取值可达100—300;

若填一负数m(m≤地下室层数M),则认为有m层地下室无水平位移,

2.室外地坪标高(m),地下水位标高(m)

以结构标高±0.0标高为准,高则填正值,低则填负值。

3.室外地面附加荷载(KN/㎡)

对于室外地面附加荷载应考虑恒载和活载。活荷应包括地面可能的临时荷载。对于附加荷载分

布不均的情况,取最大的附加荷载计算,程序按侧压力系数转化为侧土压力。

SATWE分析结果输出

九、 结果分析、设计信息输出文件(WMASS.OUT)

1.注意查看上下楼层质量比,规范规定上下层质量比限值为1.5

2.楼层抗剪承载力及承载力比值Ratio-Bu:x;y不得小于0.8

高规3.5.2条规定:抗震设计时,对于框架结构,楼层与其相邻上层的侧向刚度比不宜小于0.7,与其相邻上三层刚度平均值的比值不宜小于0.8 。框剪、剪力墙、框筒、筒中筒结构本层与相邻上层的比值不宜小于0.9,当本层层高大于上一层层高的1.5倍时,该比值不宜小于1.1;对于底部嵌固层,该比值不宜小于1.5 。

高规5.3.7条 高层建筑结构整体计算中,当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结构嵌固部位时,地下一层与首层侧向刚度比不宜小于2

带转换层结构刚度比要求见高规10.2.3条及附录E

十、周期、地震作用与振型输出文件(WZQ.OUT)

1. 判断扭转振动周期和平动振动周期的关键参数是扭转系数。

对于一个振动周期来说,若扭转系数等于1,则说明是纯扭转振动周期;若平动振动系数等于1,则是纯平动振动周期。若扭转和平动系数都不等于1,则为混合周期。

扭转系数>0.5时则可认为是扭转振动周期。

结构扭转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与平动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的比值:A级高度高层建筑不应大于0.9,B级高度高层建筑不应大于0.85。

2. 注意剪重比要求满足抗规5.2.5条规定

3. 有效质量系数需>90%,否则增加振型计算。

4.查看各楼层地震剪了系数调整情况【抗规

5.2.5条验算】

若调整系数大于1,则说明该楼层地震剪力不满足要求。此时,若在参数定义中设定由程序自动调整内力,则在内力计算时,程序自动对地震作用下的内力自动乘以该调整系数。当首层地震剪了不满足要求需进行调整时,对其上部所有楼层进行调整,且同时调整位移和倾覆力矩。

十一、结构位移输出文件(WDISP.OUT)

高规3.4.5条规定:在考虑偶然偏心影响的规定水平地震力作用下,楼层竖向构件最大的水平位移和层间位移,A级高度高层建筑不宜大于该楼层平均值的1.2倍,不应大于该层平均值的1.5倍;B 级高度高层不宜大于该楼层平均值的1.2倍,不应大于该层平均值的1.4倍。

当位移比大于1.2时,考虑双向地震作用。

呼吸机常见模式及参数设置

呼吸机常见模式及参数设置 间歇正压通气(IPPV) ?间歇正压通气(IPPV):最基本的通气方式。吸气时产生正压,将气体压入肺内,靠身体自身压力呼出气体。 ?优点 ?可改善病人的通气和氧合,适用于呼吸停止、通气不足和呼吸功能不全者。用于容量负荷过大心力衰竭患者的呼吸支持时,可减少静脉回心血量。 ?缺点 ?可使肺循环阻力增加,右心负荷增加,正压过高可致血压下降。对换气障碍引起的急性呼吸衰竭的疗效不理想,而且如通气压力过高可造成肺压伤。 ?辅助/控制通气(A/C) ?辅助/控制通气(A/C):病人有自主呼吸时,机器随呼吸启动,一旦自发呼吸在一定时间内不发生时,机械通气自动由辅助转为控制型通气。它属于间歇正压通气。 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 ?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属于辅助通气方式,呼吸机于一定的间歇时间接收自主呼吸导致气道内负压信号,同步送出气流,间歇进行辅助通气。即(可自主呼吸)若干次自主呼吸后给一次正压通气,保证每分钟通气量,IMV的呼吸频率成人一般小于10次/分。 优点 1.是自主呼吸与控制呼吸的有机结合,有利于呼吸肌锻炼。撤离呼吸机前常使用的通气方式。 2、在有自主呼吸的前提下进行的,只负担部分通气,从而减轻心血管负担,减少气道压力损失缺点SIMV频率需人工调节,有时会发生低通气量或CO2蓄积,在实施时必须严密观察 双水平气道内正压(BiPAP) ?双水平气道内正压(BiPAP):病人在不同高低的正压水平下自主呼吸。自主呼吸或机械通气时,交替给予两种不同水平的气道正压,即气道压力周期性地在高压力和低压力之间转换,每个压力水平均可独立调节。以两个压力水平之间转换引起的呼吸容量改变来达到机械通气辅助作用。?优点是病人自主呼吸轻松作功小,危险性小,几乎适合各种病人。 呼吸机的参数 1.时间参数 2.容量参数 3.压力参数 时间参数 ?呼吸频率( f ) ?吸呼比(I/E) ?吸气时间T i (s) -----、呼气时间T e(s) ?屏气时间T P(s) -----是吸气时间的一部份,一般不超过呼吸周期的20%。 容量参数 ?分钟通气量(Minute V olume,MV )— ?潮气量(Tidal Volume,VT),V TI,V T E ?吸气流量(F,l/s),是一个动态物理参数,峰值流速F peak :影响吸呼比 ?叹气/深吸气(Sign,1.5或2倍的V T /100次)

呼吸机参数的设置

一、呼吸机参数的设置和调节 1、呼吸频率:8-18次/分,一般为12次/分。COPD及ARDS者例外。 2、潮气量:8-15ml/kg体重,根据临床及血气分析结果适当调整。 3、吸/呼比:一般将吸气时间定在1,吸/呼比以1:2-2.5为宜,限制性疾病为 1:1-1.5,心功能不全为1:1.5,ARDS则以1.5-2:1为宜(此时为反比呼吸,以呼气时间定为1)。 4、吸气流速(Flow):成人一般为30-70ml/min。安静、入睡时可降低流速;发热、烦躁、抽搐等情况时要提高流速。 5、吸入氧浓度(FiO2):长时间吸氧一般不超过50%-60%。 6、触发灵敏度的调节:通常为0.098-0.294kPa(1-3cmH2O),根据病人自主吸气力量大小调整。流量触发者为3-6L/min。 7、吸气暂停时间:一般为0-0.6s,不超过1s。 8、PEEP的调节:当FiO2>60%,PaO2<8.00kPa(60cmH2O)时应加PEEP。临床上常用PEEP值为0.29-1.18kPa(3-12 cmH2O),很少超过1.47kPa(15 cmH2O). 9、报警参数的调节:不同的呼吸机报警参数不同,根据既要安全,又要安静的原则调节。压力报警:主要用于对病人气道压力的监测,一般情况下,高压限设定在正常气道高压(峰压)上0.49-0.98 kPa(5-10 cmH2O),低压下限设定在能保持吸气的最低压力水平。FiO2:一般可高于或低于实际设置FiO2的10%-20%.潮气量:高水平报警设置与所设置TV和MV相同;低水平报警限以能维持病人生命的最低TV、MV水平为准。PEEP或CPAP报警:一般以所应用PEEP或CPAP水平为准。 二、呼吸机各种报警的意义和处理 1、气道高压high airway pressure: (1)原因:病人气道不通畅(呼吸对抗)、气管插管过深插入右支气气管、气管套管滑入皮下、人机对抗、咳嗽、肺顺应性低(ARDS、肺水肿、肺纤维化)、限制性通气障碍(腹胀、气胸、纵隔气肿、胸腔积液) (2)处理:听诊肺部呼吸音是否存在不对称、痰鸣音、呼吸音低;吸痰;拍胸片排除异常情况;检查气管套管位置;检查管道通畅度;适当调整呼吸机同步性;使用递减呼吸机同步性;使用递减流速波形;改用压控模式;使用支气管扩张剂;使用镇静剂。 2、气道低压Low airway pressure 原因:管道漏气、插管滑出、呼吸机参数设置不当 处理:检查漏气情况;增加峰值流速或改压力控制模式;如自主呼吸好,改PSV模式;增加潮气量;适当调整报警设置。 3、低潮气量Low tidal volume(通气不足): (1)原因 *低吸气潮气量:潮气量设置过低、报警设置过高、自主呼吸模式下病人吸气力量较弱、模式设置不当、气量传感器故障。 *低呼气潮气量:管道漏气、其余同上。 (2)处理:检查管路以明确是否漏气;如病人吸气力量不足可增加PSV压力或改A/C模式;根据病人体重设置合适的报警范围;用模拟肺检查呼吸机送气情况;用潮气量表监测送气潮气量以判断呼吸机潮气量传感器是否准确。 4、低分钟通气量Low minute volume(通气不足) (1)原因:潮气量设置过低、通气频率设置过低、报警设置过高、自主呼吸模式下病人通气不足、管道漏气。 (2)处理:排除管道漏气;增加辅助通气参数;如自主呼吸频率不快可用MMV模式并设置合适的每分钟通气量;适当调整报警范围。

心电监护各项报警参数及设置、使用注意事项

心电监护各项报警参数及设置、使用注意事项 心电监护报警参数设置对照表 备注: 1.基础生命体征在正常范田的按照实际的士20%--30 %计算。2.不正常范围的心率下限不得低于40 脚分,上限不得高于150 次/分。3.血氧饱和度设置一般下限为95%,呼吸衰竭病人设置可以为85%。4.异常血压和心率在用药治疗后,连续三次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数值后,及时重新设置报警参数。5.特殊病人按医嘱设置。

如何设置各项报警值? 1.心率参数设置先检查心率来源是PLETH(体积妙计图)还是ECG根; 据患者病情需要酌情预先调整好测量值的上、下报警限,若为窦性心律上下限一般在自身心率上下的30%;特殊情况下根据心电监护波形走速调整。ECG设置提醒:心电监测分为心律监测和心率监测。危重病人ECG监测,是对心脏节律监测最有效的手段。通过监测,可发现心脏节律异常,各种心 律紊乱,如房性、室性早搏,心肌供血情况、电解质紊乱等。 2.RESP(呼吸)参数设置左下和右上的电极片是呼吸的感应电极片。 病人如果以腹式呼吸为主,可以把左下的电极片放在左侧腹部起伏最明显处。注意呼吸报警上限设置不能高于30次/分,下限设置不能低于12次/分,否则不安全。RESP 设置提醒:胸廓的运动、身体的非呼吸运动都会造成呼吸阻抗值的变化。因此,当病人出现严重而又持续的身体运动时,呼吸率的测量及波形显示可能会不准确。 3.SpO2(动脉氧饱和度)参数设置正常值:吸入空气时SpO2测得值≥ 95%;<90% 为轻度低氧血症,一般报警低限的设置应高于90%。COPD病人、ARDS病人以及一般肺部感染的病人根据病情设置。警告:将SpO2报警上限设为100 相当于关闭上限报警。高氧水平会使早产儿染上晶体状后纤维组织症,因此报警上限必须根据公认的临床实践慎重选择。SpO2 设置提醒:影响血氧饱和度监测的因素,包括:传感器位置安置不到位; 指甲过长,涂指甲油影响信号检测; 强光环境对信号的干扰;休克病人,皮肤温度过低;在同侧手臂测量血压时,影响脉冲,导致测量困难等。 4.NIBP(无创血压)参数设置血压报警值的设置:正常收缩压90~140mmH,g 舒张压60~90mmH。g 可根据基础血压、病情、医生的医嘱设置上、下报警限。根据病情变化适当调整报警值的范围。NIBP 设置提醒:无创血压测量不适用于严重低血压的病人,尤其是当病人的收缩压低于50~60 ㎜Hg时;而且自动测压需要一定的时间,无法连续显示瞬间的血压变化。 因此,对于血压不稳定的危重病人,需改用有创血压监测,对病人的血压进行实时监测。心电监护仪需要了解的基础知识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和现在医学监护技术的发展,心电监护仪已经成为医用

(仅供参考)呼吸机参数设置

**呼吸机的参数设置: 1.潮气量:成人一般为5~15ml/kg,8~12ml/kg是最常用的范围。容量控制通气时,潮气量设置的目的是保证足够的通气,并使患者较为舒适。气压伤等呼吸机相关的损伤是应用不当引起的,潮气量设置过程中,为防止发生气压伤,一般要求气道平台压力不超过35~40cmH O。对于压力控制通气,潮气量的大 2 小主要取决于预设的压力水平、病人吸气力量及气道阻力。一般情况下,潮气量亦不应高于8~12ml/kg。 2.通气频率:8~20次/分,对于急慢性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患者,应设定较高的机械通气频率(20次/分或更高)。机械通气15~30分钟后,应根据动脉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和pH值,进一步调整机械通气频率。机械通气频率的设置不宜过快,一避免肺内气体闭陷、产生内源性呼气末正压。一旦产生内源性PEEP,将影响肺通气/血流,增加患者呼吸功,并使气压伤的危险性增加。 3.吸呼比:1:1.5~3,吸气时间过长,患者不易耐受,往往需要使用镇静剂,甚至肌松剂。而且,呼气时间过短可导致內源性PEEP,加重对循环的干扰。4.吸入氧浓度:一般要求低于50%~60%。由于吸入高浓度氧可产生氧中毒性肺损伤。 5.触发灵敏度:-1~-2。呼吸机吸气触发机制有压力触发和流量触发(1~3L/分)两种。 6.呼气末正压:3~5cmH O。PEEP的目的是增加肺容积、提高平均气道压力、改 2 善氧合。 7.吸气流速在定容型控制呼吸时,一般设定在30-60L/min (1)高流速,可减少吸气功,使患者感觉舒服,减少内源性PEEP,但是增加吸气峰压。 (2)低流速,可减少吸气峰压,减少气压伤的危险,但是减少呼气时间,可能导致残存气体增加,患者不舒服。 8.压力支持水平(pressure support, PS)压力支持水平一般设置在10~20cmH 2O。9.报警设置: (1)吸气峰压(PIP):是整个呼吸周期中气道的最高压力,吸气末测得。正常

各种环境拍摄参数设置

各种环境拍摄参数设置 1、拍静止的小东西的特写 用Av档,光圈最好在f5.6或以下,焦距最好50以上,尽量在1m以内拍摄,使背景虚化!光线好的话,isolOO,光线不好的话,iso最好400以内。 2、拍人 基本都是使用较大的光圈(f5.6以内)、50mm以上的焦距,拍拍摄距离视全身、半身、大头照而定,使背景虚化,使用Av 档!光线好的话,iso10Q光线不好,iso400 以内。 3、拍景 Av档,使用适当的光圈,f8以上吧,焦距随便,但是一般广角端都有畸变,酌情使用。 4、拍夜景 上三角架,Av档,自定义白平衡或白炽灯,f8以上的光圈,小光圈可以使灯光出现星光的效果,使用反光板预升功能,减少按快门后,反光板抬起引起的机震;并用背带上的那个方盖子,盖住取景器,以避免杂光从后面进入影响画质;iso200以内,尽量使曝光时间加长,这样可以使一些无意走过的人从画面消失,不留下痕迹,净化场景! 5、拍烟花 使用快门线,B 快门,可以拍出多烟花重叠的效果! 6、拍运行的东西 光线好的情况:Av档,光圈大小酌情处理;使用f8以上的光圈得至到大景深效果,使用小光圈得到浅景深的效果;想拍很有动感的效果,可以使用Tv档,快门1/30左右,对焦按快门的同时,镜头以合适的速度追着对象移动,会出现很动感的效果! 光线不好的话,只能酌情处理了,再加上使用追拍! 7、拍流水或喷泉

使用Tv档。1/50左右的快门速度,可以拍出缎子的效果,如果使用太快的快门,喷泉拍 出来就都是不连续的水滴了! 8、夜间人像留影 上三角架,调节白平衡,自动或自定义白平衡;iso100-400 Av档,光圈f8左右,使用慢速同步闪光,后帘闪光模式;此时,闪光灯会闪两次,按下快门闪一次,曝光结束前会再闪一 次,所以在闪两次前,人不要离开。这样拍出来可以使人物清晰,背景霓虹也很漂亮,不至于背景曝光不足而过暗。 Av 光圈优先技巧 1、不管拍啥,除非要保持安全快门,不然别开最大光圈拍。 2、拍风景请尽量使用F8~F11 的光圈。 3、拍人物及静物特写可使用最大光圈1~2级之光圈。 4、安全快门请尽量控制在焦距倒数以上,广角端快门也要在1/30秒以上比较保险,若快门不足请提高光圈或iso。 测光方式 1 、测光不要对着天空,不要对着最暗的地方,要去抓中间值。 2、依照你拍的题材,善用测光模式(权衡测光,点测光,中央重点测光)。 3、若遇到测光抓不准的时候,请用AE lock 对身边灰色的东西曝光锁定后再来拍摄。 4、尽量别对白色或黑色物体测光,不然就请记得黑要减EV,白要加EV。 EV即曝光补偿 曝光补偿也是一种曝光控制方式,一般常见在正负2-3EV左右,如果环境光源偏暗,即可增加曝光值以突显画面的清晰度。 小型数码相机大多通过菜单来调节曝光补偿:数码相机在拍摄的过程中,如果按下半截快

呼吸机参数设置

呼吸机参数设置 一、呼吸机参数的设置和调节 1、呼吸频率:8-18次/分,一般为12次/分。COPD及ARDS者例外。 2、潮气量:8-15ml/kg体重,根据临床及血气分析结果适当调整。 3、吸/呼比:一般将吸气时间定在1,吸/呼比以1:2-2.5为宜,限制性疾病为 1:1-1.5,心功能不全为1:1.5,ARDS则以1.5-2:1为宜(此时为反比呼吸,以呼气时间定为1)。 4、吸气流速(Flow):成人一般为30-70ml/min。安静、入睡时可降低流速;发热、烦躁、抽搐等情况时要提高流速。 5、吸入氧浓度(FiO2):长时间吸氧一般不超过50%-60%。 6、触发灵敏度的调节:通常为0.098-0.294kPa(1-3cmH2O),根据病人自主吸气力量大小调整。流量触发者为3-6L/min。 7、吸气暂停时间:一般为0-0.6s,不超过1s。 8、PEEP的调节:当FiO2>60%,PaO2<8.00kPa(60cmH2O)时应加PEEP。临床上常用PEEP值为0.29-1.18kPa(3-12 cmH2O),很少超过1.47kPa(15 cmH2O). 9、报警参数的调节:不同的呼吸机报警参数不同,根据既要安全,又要安静的原则调节。压力报警:主要用于对病人气道压力的监测,一般情况下,高压限设定在正常气道高压(峰压)上0.49-0.98 kPa(5-10 cmH2O),低压下限设定在能保持吸气的最低压力水平。FiO2:一般可高于或低于实际设置FiO2的10%-20%.潮气量:高水平报警设置与所设置TV和MV相同;低水平报警限以能维持病人生命的最低TV、MV水平为准。PEEP或CPAP报警:一般以所应用PEEP或CPAP水平为准。 二、呼吸机各种报警的意义和处理 1、气道高压high airway pressure:

迈瑞心电监护仪常用问题及报警处理

迈瑞心电监护仪常用问题及报警处理 一、打开监护仪的电源,需按住该按键2秒钟以上。(1分) 二、按菜单键弹出菜单,可在菜单里设置系统信息,如:系统设置里调报警设置。调报 警选择为“公用报警内容设置”,报警音量“高”,报警记录时间为“32秒”,报警暂停时间“ 3分钟”,调参数报警形式为“非栓锁” 。(2 分) 三、进行ECG监测之前,应先清洁病人皮肤并选用完好的电极片。将光标打在『II』 上,按下旋钮键,可选I ,11,III导联,选择II导联再按下旋钮键;顺时针旋转旋钮键光标打在『XI』,按下旋钮键,可选择心电波形振幅有0.25、0.5、1、 2、自动,一般选择1、2;再按下旋钮键,顺时针旋转旋钮键,光标打在『监 护』,按下旋钮键,可选择“监护”、“手术”、“诊断”三种,选择“监护”再按下旋钮键。(5分) 四、光标打在『ECG上,按下旋钮键,会显示出ECG&置,心率报警选择“开”,报警 级别调“高”,报警高限设为160,报警低限设为50,心率来源调“同时”,波形速度设为25.0。(10分) 五、光标打在『SPO』上,按下旋钮键,会显示SPO设置。报警开关为“开”,SPO报 警高限设为“100” (相当于断开上限报警),SPO报警低限设为 “90”。PR (脉率)报警高限设为160,PR报警低限设为50。(10分) 六、光标打在『NIBP』上,按下旋钮键,会显示NIBP设置。报警开关为“开”,收缩 压报警高限设为160,报警低限设为90;平均压报警高限设为110, 平均压报警低限设为60;舒张压报警高限设为95,舒张压报警低限设为60;显示方式“多 组”,间隔时间随患者病情,个人情况选择“自动测量” 或“手动测量”,具体操作提示见说明书P14-3。(10分) 七、报警形式:报警分为三种类型:生理报警、技术报警和一般报警。(5分) 1.生理报警:通常也称为参数报警,是指病人的一些生理参数超限而触发的报警,例 如心率(HR超出报警限。 2.技术报警:是指因系统故障而造成某种监护功能不正常或者造成监护结果失真时触 发的报警。 3.一般报警:是指由那些不属于以上两种报警类型,但又必须关注的因素触发的报 警。 报警级别:(7分 1.高级报警:表示病人有生命危险或者监护仪出现严重的技术问题,是最严重的报 警。 2.中级报警:表示严重警告。 3.低级报警:仅表示一般警告。 报警方式:本监护仪有三种报警方式:文字报警、灯光报警和声音报警。(10 分 文字报警:当测量的参数超过设定的报警限时,该参数值将闪烁,并在屏幕右上方参数报警区显示的带“*”符号的文字报警。其中“***”表示高级报警,“** ”表示中级 报警,“*”表示低级报警。 灯光报警

呼吸机常用参数

呼吸机相关参数设置 呼吸机参数的设置和调节: 1、呼吸频率:8-18次/分,一般为12-15次/分,COPD及ARDS者例外。 2、潮气量:8-15ml/kg体重,根据临床及血气分析结果适当调整。 3、吸/呼比:一般将吸气时间定在1,吸/呼比以1:2-2.5为宜,限制性疾病为1:1-1.5,心功能不全为1:1.5,ARDS则以1.5-2:1为宜(此时为反比呼吸,以呼气时间定为1)。 4、吸气流速(Flow):成人一般为30-70ml/min。安静、入睡时可降低流速;发热、烦躁、抽搐等情况时要提高流速。 5、吸入氧浓度(FiO2):长时间吸氧一般不超过50%-60%,原则上吸入氧浓度逐渐降低。 6、触发灵敏度的调节:通常为0.098-0.294kPa(1-3cmH2O),一般选择2 cmH2O,根据病人自主吸气力量大小调整;流量触发者为3-6L/min。 7、吸气暂停时间:一般为0-0.6s,不超过1s。 8、PEEP的调节:当FiO2>60%,PaO2<8.00kPa(60 cmH2O)时应加PEEP,临床上常用PEEP 值为0.29-1.18kPa(3-12 cmH2O),很少超过20 cmH2O。 9、报警参数的调节:不同的呼吸机报警参数不同,根据既要安全,又要安静的原则调节。压力报警:主要用于对病人气道压力的监测,一般情况下,高压限设定在正常气道高压(峰压)上0.49-0.98 kPa(5-10 cmH2O),低压下限设定在能保持吸气的最低压力水平。FiO2:一般可高于

或低于实际设置FiO2的10%-20%.潮气量:高水平报警设置与所设置TV和MV相同;低水平报警限以能维持病人生命的最低TV、MV水平为准。PEEP或CPAP报警:一般以所应用PEEP 或CPAP水平为准。 呼吸机常见报警处理 呼吸机各种报警的意义和处理 1、气道高压high airway pressure: (1)原因:病人气道不通畅(呼吸对抗)、气管插管过深插入右支气气管、气管套管滑入皮下、人机对抗、咳嗽、肺顺应性低(ARDS、肺水肿、肺纤维化)、限制性通气障碍(腹胀、气胸、纵隔气肿、胸腔积液); (2)处理:听诊肺部呼吸音是否存在不对称、痰鸣音、呼吸音低;吸痰;拍胸片排除异常情况;检查气管套管位置;检查管道通畅度;适当调整呼吸机同步性;使用递减呼吸机同步性;使用递减流速波形;改用压控模式;使用支气管扩张剂;使用镇静剂。 2、气道低压Low airway pressure (1)原因:管道漏气、插管滑出、呼吸机参数设置不当; (2)处理:检查漏气情况;增加峰值流速或改压力控制模式;如自主呼吸好,改PSV模式;增加潮气量;适当调整报警设置。

呼吸机参数设置与调节

呼吸机参数设置与调节 无论何种通气模式均需对吸气触发、吸气控制、吸呼切换这三个关键环节进行参数设置。 1 触发参数设定与调节 此类参数的作用在于决定呼吸机何时向患者送气。按触发信号的来源可分为由呼吸机触发和病人触发。 1.1 呼吸机触发一般是指时间触发,参数为呼吸频率(f)。呼吸机按照预设的呼吸频率定时给病人送气。此种触发方式多用于病人自主呼吸较弱或无自主呼吸时,如昏迷状态、全麻术后恢复期病人等。呼吸频率在成人通常设为12一20次/min,取决于欲达到的理想每分通气量和PaCO 目标值。 1.2 病人触发此种触发方式需要病人存在自主呼吸,触发信号为患者吸气动作导致的管路内流速或压力的变化。这种变化在呼吸机上体现为触发灵敏度(t rigger sensitivity),相应的有流速触发灵敏度和压力触发灵敏度,流速触发灵敏度通常设为3—5L/min,压力触发灵敏度通常设为-0.5~-2cmH2O。现在大多采用的是流速触发。 上述两种触发方式可以单独使用,亦可联合应用。相对应于自主呼吸由无到有的过程,触发方式一般是从呼吸机触发向患者触发逐渐过渡的。 2 控制参数的设定与调节 此类参数的作用在于呼吸机怎样按照预设的目标向病人送气。按照控制目标可分为容量控制和压力控制。 2.1 容量控制是指呼吸机以一个预设的潮气量(Vt)为目标送气。这一潮气量通常可按照6—8ml/kg来计算,需注意达到预设潮气量时气道压力不可过

高,以防气压伤。此控制方式下还需要设置吸气峰流速(peak flow)、气体的流速波形、吸气时间(Ti)。 吸气峰流速一般情况下以使气流满足患者吸气努力为目标,成人通常设为4 0—80L/min。吸气时间通常设为0.8—1.2秒。流速与送气时间的积分即为潮气量,所以潮气量设定后吸气峰流速与吸气时问只需设定其一。流速波形通常选用方波和减速波。减速波因与正常吸气时的正弦波较接近,比较符合生理状态,而较多采用。 2.2 压力控制呼吸机以一个预设的吸气压力(in.spiratory pressure)为目标送气。此压力目标通常设为35cmH2O以下,以达到合适的潮气量且防止肺内压过高。还需要设置吸气触发后达到目标压力所需的时间,这一参数在有些呼吸机上为压力上升时间(risetime),通常设为0.05—0.1秒,在有些呼吸机上为压力上升的斜率(ramp),通常设为75%左右,一般以使吸气流速晗好满足患者吸气努力为目标。 3 切换参数的设定与调节 此类参数的作用是决定吸气向呼气转换的时机,可分为时间切换、流速切换两种方式。 3.1 时间切换在呼吸频率确定后,吸呼比(I:E)或吸气时间决定了吸气向呼气切换的时间点。吸呼比通常设为1:2~1:1.5。 3.2 流速切换是以吸气流速的下降到峰流速的某一百分比值或某一绝对值作为切换信号,呼吸机上一般称为“呼气触发灵敏度”,在一些呼吸机上是可以调节的,通常设为25%左右或3—5L/min。 4 吸氧浓度(FiO:)的设定与调节吸入气体氧浓度指呼吸机送入气体中氧气所占的百分比,此参数的调节以能维持患者的血氧饱和度正常为目的。机械通

各种环境单反拍摄参数如何设置

各种环境单反拍摄参数设置

1、拍静止的小东西的特写,如花、鸟、虫: 用Av档,光圈最好在f5.6或以下,焦距最好50以上,尽量在1m以内拍摄,使背景虚化! 光线好的话,iso100,光线不好的话,iso最好400以内。 2、拍人: 基本都是使用较大的光圈(f5.6以内)、50mm以上的焦距,拍摄距离视全身、半身、大头照而定,使背景虚化,使用Av档! 光线好,iso100,光线不好,iso400以内。 运动中的人使用追拍,体现运动感(详见下面的运动物体的拍摄)! 3、拍景: Av档,使用适当的光圈,f8以上吧,焦距随便,但是,一般广角端都有畸变,酌情使用。 4、拍夜景: 上三脚架,Av档,自定义白平衡或白炽灯,f8以上的光圈,小光圈可以使灯光出星光的效果,使用反光板预升功能,减少按快门后,反光板抬起引起的机震;并用背带上的那个方盖子,盖住取景器,以免杂光从后面进入影响画质;iso200以内,尽量使曝光时间加长,这样可以使一些无意走过的人从画面消失,不留下痕迹,净化场景! 例如拍一个广场,人来人往,可以使用很小的光圈f20左右,iso100,这样,曝光时间就会很长,那么,走动的人影,不会留在照片上!广场将会很干净! 5、拍烟花: 使用快门线,B快门,可以拍出多烟花重叠的效果! 6、拍运行的东西: 光线好的情况:Av档,光圈大小酌情处理;使用f8以上的光圈得到大景深效果,使用小光圈得到浅景深的效果; 想拍很有动感的效果,可以使用Tv档,快门1/30左右,对焦按快门的同时,镜头以合适的速度追着对象移动,会出很动感的效果! 光线不好的情况:只能酌情处理了,再加上使用追拍! 7、拍流水或喷泉: 使用Tv档,1/50左右的快门速度,可以拍出缎子的效果,如果使用太快的快门,喷泉拍出来就都是不连续的水滴了! 8、夜间人像留影:

常用监控摄像机的一些主要技术参数

常用监控摄像机的一些主要技术参数 (1)色彩 监控摄像机有黑白和彩色两种,通常黑白监控摄像机的水平清晰度比彩色监控摄像机高,且黑白监控摄像机比彩色监控摄像机灵敏,更适用于光线不足的地方和夜间灯光较暗的场所。黑白监控摄像机的价格比彩色便宜。但彩色的图像容易分辨衣物与场景的颜色,便于及时获取、区分现场的实时信息. (2)清晰度 分为水平清晰度和垂直清晰度两种。垂直方向的清晰度受到电视制式的限制,有一个最高的限度,由于我国电视信号均为PAL制式,PAL制垂直清晰度为400行。所以摄像机的清晰度一般是用水平清晰度表示。水平清晰度表示人眼对电视图像水平细节清晰度的量度,用电视线TVL表示。 过去选用黑白监控摄像机的水平清晰度一般应要求大于500线,彩色监控摄像机的水平清晰度一般应要求大于400线。目前,高清监控摄像机已经达到1080P. (3)照度 单位被照面积上接受到的光通量称为照度。Lux(勒克斯)是标称光亮度(流明)的光束均匀射在lm2面积上时的照度。监控摄像机的灵敏度以最低照度来表示,这是监控摄像机以特定的测试卡为摄取标,在镜头光圈为0.4时,调节光源照度,用示波器测其输出端的视频信号幅度为额定值的10%,此时测得的测试卡照度为该摄像机的最低照度。所以实际上被摄体的照度应该大约是最低照度的10倍以上才能获得较清晰的图像。 目前一般选用黑白监控摄像机的最低照度,当相对孔径为F/1.4时,最低照度要求选用小于0.1Lux;选用彩色监控摄像机的最低照度,当相对孔径为F/1.4时,最低照度要求选用小于0.2Lux。

(4)同步 要求监控摄像机具有电源同步、外同步信号接口。对电源同步而言,使所有的摄像机由监控中心的交流同相电源供电,使监控摄像机场同步信号与市电的相位锁定,以达到摄像机同步信号相位一致的同步方式。对外同步而言,要求配置一台同步信号发生器来实现强迫同步,电视系统扫描用的行频、场频、帧频信号,复合消隐信号与外设信号发生器提供的同步信号同步的工作方式。系统只有在同步的情况下,图像进行时序切换时就不会出现滚动现象,录、放像质量才能提高。 (5) 电源 监控摄像机电源一般有交流220V,交流24V,直流12V,可根据现场情况选择摄像机电源但推荐采用安全低电压。选用12V直流电压供电时,往往达不到摄像机电源同步的要求,必须采用外同步方式,才能达到系统同步切换的目的。 (6) 自动增益控制(AGC) 所有摄像机都有一个将来自CCD的信号放大到可以使用水准的视频放大器,其放大量即增益,等效于有较高的灵敏度,可使其在微光下灵敏,然而在亮光照的环境中放大器将过载,使视频信号畸变。为此,需利用摄像机的自动增益控制(AGC)电路去探测视频信号的电平,适时地开关AGC,从而使摄像机能够在较大的光照范围内工作,此即动态范围,即在低照度时自动增加摄像机的灵敏度,从而提高图像信号的强度来获得清晰的图像。 (7)白平衡 白平衡只用于彩色摄像机,其用途是实现摄像机图像能精确反映景物状况,有手动白平衡和自动白平衡两种方式。 A) 自动白平衡连续方式--此时白平衡设置将随着景物色彩温度的改变而连续地调整,范围为2800~6000K。这种方式对于景物的色彩温度在拍摄期间不断改变的场合是最适宜的,

心电监护仪报警设置方法

心电监护仪报警设置办法 组稿者:樊霞云审核者:季丽萍批准者:护理质量与安全委员会 一、心率报警设置 1.正常心率(60-100次/分),若无特殊情况,上限设100次/分,下限设60次/分。 2.异常心率:参考平时心率维持的范围,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对待。 1)心动过速:上限上浮5-10%,最高不超过140次/分;下限下浮10-20%,或遵医嘱设报警限。 2)心动过缓:上限上浮15-20%,下限根据血流动力学情况,可调至45-50次/分,或遵医嘱设 报警限。 3)有心脏起搏器的心率:上限上浮10-20%,或遵医嘱设报警限;下限设置起搏器下限的频率。 二、血压设置 1.正常血压:(90-140/60-90mmHg),如无特殊情况,收缩压上限设140 mmHg,下限设置90mmHg, 舒张压上限设90 mmHg ,下限设60mmHg; 2.高血压:应询问平时血压的控制范围,以基础血压上下浮10-20%,或遵医嘱设报警限; 3.需要严格控制血压或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的患者(如主动脉夹层、液体复苏过程),遵医嘱设报 警限。 4.血压高于正常:上限设在现有血压上浮5-10%,下限设在现有血压下浮10-20%;或遵医嘱设 报警限 5.血压低于正常:上限设在现有血压上浮10-20%,下限设在现有血压下浮5%;或遵医嘱设报警 限 三、氧饱和报警值的设置: 氧饱和度常规设置上限100%,下限为95%;如因某些原因或吸氧状态无法维持在95%,如COPD 患者上限设99%,下限设为90%,或遵医嘱设报警限。 备注: 1.如监护参数不在正常范围内,应积极寻找原因并协助医生处理,经过处理后,随着监护参数 变化随时调整。 2.心血管内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可根据专科特点制定心电监护报警设置细则。

单反在各种环境拍摄参数设置

单反在各种环境拍摄参数设置 以下是在不同环境下的单反设置,只是常规设置仅供参考。 1、拍静止的小东西的特写,如花、鸟、虫:用Av档,光圈最好在f5.6或以下,焦距最好50以上,尽量在1m以内拍摄,使背景虚化! 光线好的话,iso100,光线不好的话,iso最好400以内。 2、拍人:基本都是使用较大的光圈(f5.6以内)、50mm以上的焦距,拍摄距离视全身、半身、大头照而定,使背景虚化,使用Av档!光线好,iso100,光线不好,iso400以内。 运动中的人使用追拍,体现运动感(详见下面的运动物体的拍摄)! 3、拍景:Av档,使用适当的光圈,f8以上吧,焦距随便,但是,一般广角端都有畸变,酌情使用。 4、拍夜景:上三脚架,Av档,自定义白平衡或白炽灯,f8以上的光圈,小光圈可以使灯光出星光的效果,使用反光板预升功能,减少按快门后,反光板抬起引起的机震;并用背带上的那个方盖子,盖住取景器,以免杂光从后面进入影响画质;iso200以内,尽量使曝光时间加长,这样可以使一些无意走过的人从画面消失,不留下痕迹,净化场景!

例如拍一个广场,人来人往,可以使用很小的光圈f20左右,iso100,这样,曝光时间就会很长,那么,走动的人影,不会留在照片上!广场将会很干净! 5、拍烟花: 使用快门线,B快门,可以拍出多烟花重叠的效果! 6、拍运行的东西: 光线好的情况:Av档,光圈大小酌情处理;使用f8以上的光圈得到大景深效果,使用小光圈得到浅景深的效果; 想拍很有动感的效果,可以使用Tv档,快门1/30左右,对焦按快门的同时,镜头以合适的速度追着对象移动,会出很动感的效果! 光线不好的情况:只能酌情处理了,再加上使用追拍! 7、拍流水或喷泉:使用Tv档,1/50左右的快门速度,可以拍出缎子的效果,如果使用太快的快门,喷泉拍出来就都是不连续的水滴了! 8、夜间人像留影:上三脚架,调节白平衡,自动或自定义白平衡;iso100-400;Av档,光圈f8左右,使用慢速同步闪光,后帘闪光模式;此时,闪光灯会闪两次,按下快门闪一次,曝光结束前会再闪一次,所以在闪两次前,人不要离开。

呼吸机的参数设置

呼吸机的参数设置 一、呼吸机的潮气量的设置 潮气量的设定是机械通气时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容量控制通气时,潮气量设置的目标是保证足够的通气,并使患者较为舒适。成人潮气量一般为5~15ml/kg,8~12mg/kg是最常用的范围。潮气量大小的设定应考虑以下因素:胸肺顺应性、气道阻力、呼吸机管道的可压缩容积、氧合状态、通气功能和发生气压伤的危险性。气压伤等呼吸机相关的损伤是机械通气应用不当引起的,潮气量设置过程中,为防止发生气压伤,一般要求气道平台压力不超过35~40cmH2O。对于压力控制通气,潮气量的大小主要决定于预设的压力水平、病人的吸气力量及气道阻力。一般情况下,潮气量水平亦不应高于8~ 12ml/kg。 二、呼吸机机械通气频率的设置 设定呼吸机的机械通气频率应考虑通气模式、潮气量的大小、死腔率、代谢率、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目标水平和患者自主呼吸能力等因素。对于成人,机械通气频率可设置到8~20次/分。对于急慢性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患者,应设定较高的机械通气频率(20次/分或更高)。机械通气15~30分钟后,应根据动脉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和pH值,进一部调整机械通气频率。另外,机械通气频率的设置不宜过快,以避免肺内气体闭陷、产生内源性呼气末正压。

一旦产生内源性呼气末正压,将影响肺通气/血流,增加患者呼吸功,并使气压伤的危险性增加。 三、呼吸机吸气流率的设置 许多呼吸机需要设定吸气流率。吸气流率的设置应注意以下问题: 1.容量控制/辅助通气时,如患者无自主呼吸,则吸气流率应低于40升/分钟;如患者有自主呼吸,则理想的吸气流率应恰好满足病人吸气峰流的需要。根据病人吸气力量的大小和分钟通气量,一般将吸气流率调至40~100升/分钟。由于吸气流率的大小将直接影响患者的呼吸功和人机配合,应引起临床医师重视。 2.压力控制通气时,吸气峰值流率是由预设压力水平和病人吸气力量共同决定的,当然,最大吸气流率受呼吸机性能的限制。 四、呼吸机吸呼比的设置 机械通气时,呼吸机吸呼比的设定应考虑机械通气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氧合状态、自主呼吸水平等因素。 1.存在自主呼吸的病人,呼吸机辅助呼吸时,呼吸机送气应与病人吸气相配合,以保证两者同步。一般吸气需要0.8~1.2秒,吸呼比为1∶2~1∶1.5。

呼吸机常规参数设置和调整

呼吸机参数设定和护理 一、机械通气参数 1.潮气量(VT):6-8ml/kg; 2.吸气时间(T):0.8~1.2s; 3.吸呼比(I/E):1/1.5-2; 4.峰值流速(PEF):20-40L/min; 5.呼吸频率(f):12~20次/min; 6.压力支持(PS):7~20cmH2O; 7.呼气末正压(PEEP):2~15cmH2O; 8.氧浓度(FiO2):<50-60%可长期应用 9.触发灵敏度-0.5—2厘米水柱或1-3L/Min。1,2,3,4为决定一次呼吸特点的基本参数。 二、机械通气方式的选择

三、参数和模式的选择及计算 具体设定:初步考虑依据患者病情和血气分析 患者氧合状况:FiO2、PEEP 触发灵敏度:2厘米水柱;流量触发3L/MIN A/C模式:RR=12-16;VT=6-8;I/E=1:2 若患者自主呼吸恢复 SIMV RR=6-10 VT=6-8 I/E=1:3-5 +PS 12-20 患者情况进一步好转,应用PSV设定后备通气:20S呼吸暂停,RR=20,I/E=1:2,VT=6-8。 具体计算 依据病情选择适应病人的通气方式; 根据病人体重算出VT; 根据病情调节通气频率和触发灵敏度; 依据病情选择吸呼比或吸气时间; 调节峰流速到计算的潮气量; 依据病情调节PEEP或 CPAP和供氧浓度。 60公斤ARDS患者:VT420ml;呼吸频率20;触发灵敏度-1;It1.5s;I/E=1:1;选择峰流速到420ml;PEEEP10;FiO20.5;接通呼吸机通气。 60公斤COPD患者:VT480ml;呼吸频率12;触发灵敏度-1;It1.4s;

心电监护仪使用规范标准

心电监护仪使用管理规 一、心电监护操作程序 1. 准备物品。主要有心电监护仪、心电血压插件联接导线、电极片、生理盐水棉球、配套的血压袖带。 2. 操作程序如下: (1)连接心电监护仪电源。 (2)将患者平卧位或半卧位。 (3)打开主开关。 (4)用75%的乙醇棉球擦拭患者胸部贴电极处皮肤。 (5)贴电极片,连接心电导联线,屏幕上心电示波出现 (6)选择合适的袖带,将袖带绑在至肘窝上两横指处。 (7)设置报警限和测量时间。 3. 五个电极安放位置如下。 右上 (RA) :右锁骨中线第一肋间。 右下 (RL) :右锁骨中线剑突水平处。 中间 (C) :胸骨左缘第四肋间。 左上 (LA) :左锁骨中线第一肋间, 左下 (LL) :左锁骨中线剑突水平处。 二、心电监护仪使用过程中报警值的设置规: 1、目的:提醒医护人员关注患者病情变化,发现及处理突发危及生命的事件 2、报警围设置原则: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科学设置报警围并及时调整,避免漏报及无效观察,满足病情观察及治疗的需求。 3、在备用状态时,使用监护仪自身设置的正常围:打开电源,监护仪设置,50次/分≤H R≤120次/分,90mmhg≤SBP≤160mmhg,90%≤SPO2≤100%,8次/分≤R≤30次/分 4、监护状态下,与医疗相结合,个性化设置允许的最低安全围。一般情况下, 心率、血压的报警值设定如下:

(3)呼吸:一般10-30次/分,当R﹥30次/分,上限酌情±5-10次/分。 (4)血氧饱和度:对于低氧血症的病人,以实际血氧饱和度下降5%为报警下限,但最低不可低于85%。 5、对于危重病人或一些特殊病人,需与经治医生共同协商报警值设置围。 6、报警音量设置:根据现场环境,适当调整报警音量,夜间酌情降低,最低不小于2。 7、做好患者的沟通工作,解释必要性,禁止自行调节,消除恐惧心理。 8、严禁关闭监护仪报警。 三、心电监护仪使用注意事项 (一)心电监护时的注意事项: 1. 取出心电导联线,将导联线的插头凸面对准主机前面板上的“心电”插孔的凹槽,插入即可 2.用75%的乙醇进行测量部位表面清洁,目的清除人体皮肤上的角质层和汗渍,防止电极片接触不良。 3. 将导联线上的衣襟夹夹在病床固定好。并叮嘱病人和医护人员不要扯拉电极线和导联线。 4.请务必连接好地线(使用三眼插头),这将对波形的正常显示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5.电极片长期应用易脱落,影响准确性及监测质量。每天更换电极片及粘贴

常用曝光参数

在摄影中,我们知道在不同场景使用不同曝光模式(光圈优先、快门优先。手动档)拍摄,能够让我们更简单控制曝光。比如需要控制景深的时候,我们可以选择光圈优先,控制光圈和曝光。比如画面中有动态元素的时候,我们可以选择快门优先,控制快门和曝光。比如当我们需要确定的不需要变化的曝光数值时我们还可以用M档。 但是问题随之来了,我拍摄风景的时候,控制光圈控制到多大?我拍摄人像的时候,控制光圈控制多大?有人在跑,我快门设置多少?一辆汽车开过去,我快门又该设置多少?拍月亮什么参数?拍摄银河呢? 下面就给大家一些场景的参数建议。切记,这些参数建议仅仅是建议,对于新手来说可以用这个快速上手,但是遇到具体情况可能会有并不适合的情况,大家要通晓摄影理论,灵活运用。 光圈优先时 顺光拍摄风景照——F8-F11,曝光补偿0。 拍摄人像时——最大光圈或者最大光圈缩小一档,点测光模特面部,曝光补偿0。 人文街拍——F2(需要虚化环境)-F8(不需要虚化环境) 微距拍摄——F8-F11 拍摄星芒效果——F8-F11

快门优先时 一般肢体动作——1/60秒以上步行——1/125秒以上 快行——1/500秒以上 跑步——1/1000秒以上 滑雪——1/2000秒以上 自行车——1/2000秒以上

汽车正常速度行驶——1/4000秒以上(你在车上拍地面景物同样)汽车在快行道——1/8000秒 远处的飞机起飞降落——1/8000秒 追随摄影——1/30-1/4秒 很多场景主要依据是切向运动速度以及离你的距离。 M档时 满月——1/500秒ISO 200 F5.6-F8(晴天) 弦月——1/500秒ISO 200 F4-F5.6(晴天) 新月——1/500秒ISO 400 F4 烟花——1秒-4秒ISO200 F8 闪电——B门ISO 200 F8(拍到结束曝光,环境要暗些) 街道车灯线——15秒ISO 100 F11 水面船灯线——30秒ISO 100 F8 银河——30秒ISO 3200-6400 F2.8

呼吸机参数的设置和调节

呼吸机参数的设置和调节

————————————————————————————————作者:————————————————————————————————日期:

一、呼吸机参数的设置和调节 1、呼吸频率:8-18次/分,一般为12次/分。COPD及ARDS者例外。 2、潮气量:8-15ml/kg体重,根据临床及血气分析结果适当调整。 3、吸/呼比:一般将吸气时间定在1,吸/呼比以1:2-2.5为宜,限制性疾病为1:1-1.5,心功能不全为1:1.5,ARDS则以1.5-2:1为宜(此时为反比呼吸,以呼气时间定为1)。 4、吸气流速(Flow):成人一般为30-70ml/min。安静、入睡时可降低流速;发热、烦躁、抽搐等情况时要提高流速。 5、吸入氧浓度(FiO2):长时间吸氧一般不超过50%-60%。 6、触发灵敏度的调节:通常为0.098-0.294kPa(1-3cmH2O),根据病人自主吸气力量大小调整。流量触发者为3-6L/min。 7、吸气暂停时间:一般为0-0.6s,不超过1s。 8、PEEP的调节:当FiO2>60%,PaO2<8.00kPa(60cmH2O)时应加PEEP。临床上常用PEEP值为0.29-1.18kPa(3-12cmH2O),很少超过1.47kPa(15 cmH2O). 9、报警参数的调节:不同的呼吸机报警参数不同,根据既要安全,又要安静的原则调节。压力报警:主要用于对病人气道压力的监测,一般情况下,高压限设定在正常气道高压(峰压)上0.49-0.98 kPa(5-10 cmH2O),低压下限设定在能保持吸气的最低压力水平。FiO2:一般可高于或低于实际设置FiO2的10%-20%.潮气量:高水平报警设置与所设置TV 和MV相同;低水平报警限以能维持病人生命的最低TV、MV水平为准。PEEP或CPAP报警:一般以所应用PEEP或CPAP水平为准。 二、呼吸机各种报警的意义和处理 1、气道高压high airway pressure: (1)原因:病人气道不通畅(呼吸对抗)、气管插管过深插入右支气气管、气管套管滑入皮下、人机对抗、咳嗽、肺顺应性低(ARDS、肺水肿、肺纤维化)、限制性通气障碍(腹胀、气胸、纵隔气肿、胸腔积液) (2)处理:听诊肺部呼吸音是否存在不对称、痰鸣音、呼吸音低;吸痰;拍胸片排除异常情况;检查气管套管位置;检查管道通畅度;适当调整呼吸机同步性;使用递减呼吸机同步性;使用递减流速波形;改用压控模式;使用支气管扩张剂;使用镇静剂。 2、气道低压Lowairway pressure 原因:管道漏气、插管滑出、呼吸机参数设置不当 处理:检查漏气情况;增加峰值流速或改压力控制模式;如自主呼吸好,改PSV模式;增加潮气量;适当调整报警设置。 3、低潮气量Low tidal volume(通气不足): (1)原因 *低吸气潮气量:潮气量设置过低、报警设置过高、自主呼吸模式下病人吸气力量较弱、模式设置不当、气量传感器故障。 *低呼气潮气量:管道漏气、其余同上。 (2)处理:检查管路以明确是否漏气;如病人吸气力量不足可增加PSV压力或改A/C模式;根据病人体重设置合适的报警范围;用模拟肺检查呼吸机送气情况;用潮气量表监测送气潮气量以判断呼吸机潮气量传感器是否准确。 4、低分钟通气量Lowminute volume(通气不足) (1)原因:潮气量设置过低、通气频率设置过低、报警设置过高、自主呼吸模式下病人通气不足、管道漏气。 (2)处理:排除管道漏气;增加辅助通气参数;如自主呼吸频率不快可用MMV模式并设置合适的每分钟通气量;适当调整报警范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