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课程标准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课程标准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课程标准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课程标准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课程标准适用专业:三年制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1、课程的性质

地基与基础工程是土建工程中重要的一个分部工程,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是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大部分毕业生就业后从事的主要工作岗位必须掌握的专业技能之一。

本课程是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主干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掌握地基与基础工程中有关概念及理论,熟悉地基与基础工程的施工方法,能组织实施地基与基础工程的施工,从而形成本专业的核心能力。

2、课程任务

本课程立足于实际能力的培养,对课程内容做了根本性改革,打破以传统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和课程教学,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来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并发展职业能力。

经过行业、企业专家深入、细致、系统的分析,本课程最终确定了以下工作情境:确定土的物理性质与工程分类、计算地基应力、计算土的压缩性与地基沉降量、确定地基承载力、计算土压力与稳定、勘察建筑场地的工程地质、设计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设计桩基础、设计基坑与地下连续墙工程、处理软弱地基。这些项目主要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其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同时又充分考虑了高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并融合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素质的要求。

在课程实施中,打破纯粹讲述的教学方式,实施项目教学以改变学与教的行为。以地基基础工程施工任务为项目载体,每个载体选取一典型工程项目作为背景,同时通过校企合作、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等多种途径,充分开发教学资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以达到能力培养的目标。

二、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

熟悉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主要内容;

掌握土方工程施工;

掌握基坑施工;

掌握浅基础构造与施工;

掌握桩基础工程施工;

熟悉初步地基处理技术。

2、能力目标

能够具备针对具体工程查阅相应工程地质勘查报告的能力;

能够具备土体挖方、填方的基本计算能力;

能够具备常见支护形式基坑工程施工原理及工艺流程的能力;

能够具备常见浅基础施工技术的能力;

能够具备一般桩基础工程施工的能力;

能够具备初步地基处理技术的能力。

3、职业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方法和基本流程的基本素养;

培养学生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方法的基本流程的素养;

培养严谨的工作作风和敬业爱岗的工作态度;

自觉遵守职业道德和行业规范。

三、课程内容和要求

序号学习情境课程内容和教学要求参考学时

1 确定土的物理

性质与工程分

学习单元1 设计地基应了解的基本概念

学习单元2 确定土的物理性质

学习单元3 划分建筑地基土的类别

8

2 计算地基应力学习单元1 计算地基应力需把握的基本概念

学习单元2 计算地基的压力

学习单元3 计算机第的附加应力

8

四、实施建议

1、教材选用(编写)

本课程优先选用高职高专优秀教材,教材要求适合课程教学的项目内容及项目式教学方式。教材要强调实践操作的内容,理论以必需够用为原则。

教材内容应突出体现地基基础工程施工的工作内容及岗位要求,同时也要满足技能证书考试的需要,还应体现先进性、通用性、实用性,要将本专业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及时纳入教材,更贴近本专业的发展和实际需要。

2、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应立足于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采用项目教学,以工作任务引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每一项目均以一典型实际项目为背景,创设工作情境,注重教与学的互动。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投影等教学辅助资源,深入施工现场等,贴近生产。

3、教学评价

(1)考核方式

课程的考核性质以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形成性考核”与“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形成性考核占50%分数(其中包括20%的形成性训练、作业等;

实验实训部分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50%分数。

(2)考核内容

具体考核内容以教学大纲中具体知识点的掌握、实训技能的评定、学习表现评定、职业素养评定等方面的综合测评。

(3)实施办法

1)形成性训练、作业实施:任务单及作业内容的测评;

2)课内形成性大作业实施:按照知识点、实训效果、职业素养等综合测评;

3)期末考试的实施:闭卷考核。

(4)成绩评定

4、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应用

为满足教学的需要,要编写及持续的更新实训教材及指导书,在内容上要充分体现行业现有规范规程。积极开发多媒体资源以创设形象生动的工作情境,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充分利用合作企业的资源,进行产学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满足校内实训有限的不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