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电自然辩证法重点

西电自然辩证法重点

西电自然辩证法重点
西电自然辩证法重点

P5: 1、系统及其相关问题

什么是系统?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组成的、具有整体功能的有机整体。科学地把握系统概念,应当注意以下四个要点:

⑴系统是由若干要素组成的。

⑵“系统”在于“系”。

⑶“系统”还在于“统”。

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对环境表现出特定的功能。

要素:构成系统的组份或组元,在一定的分析水平上,要素特指组元(二级或者三级构成),不追溯组份

要素属性:要素带着特定属性进入系统,要素分析是描述性的,而不是解释性的

系统的规定---结构分析

结构:是指系统内组成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形式和组织方式,或者说各要素的秩序、关联和相互作用方式。任何系统,都有自己的结构。如甲烷分子CH4、太阳系等。

系统的结构包括:数量结构(数量关系)空间结构(空间关系)时间结构(时间关系)相互作用结构(交互作用关系)

结构分析的核心:阐明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而用这种相互作用解释其数量结构和时空结构,达到对结构的完整理解。相互作用有物理内容(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

结构的本质:是要素之间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方式;意味着差异、非平衡和对称破缺(有差异才有交换)

系统的规定---功能分析

所谓功能,指的是系统在内外相互作用的关系中表现出的特征和能力,它既是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也是系统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表征,是系统的整体效应。

自然系统的功能是多样的,但是必须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才能够表现出来。

是系统与环境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的整体性能。是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系统整体所具有的属性,强调整体性,整体一旦分散,功能将不存在

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首先,系统的结构决定其功能,结构是功能的基础。其次,系统的功能对结构又有一定的反作用,即功能也会影响结构

系统的稳定性:系统处于内、外干扰中,若经不起干扰,则表征其总体性能的新质会消失

系统状态由决定系统整体特征的相干性决定,系统中其他的自由度以涨落形式表现。

P7系统的层次结构

层次结构:指相互联系的子系统组成系统,每个子系统在结构上又是层级式的,直到达到某个子系统的最低层次

特点:1.是由上而下逐级构成的结构,低层是高层的构成部分,高层以低层的存在为基础 2.是层层相干,层层有新质突现的结构,每个层级的各个子系统之间存在相干性关系,由此导致层级之间质的差异.

P13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1.从目的和任务看。

2.从活动过程看。

3.从形态上看。

4.从评价标准看。

5.从与社会的相关程度上看。

6.从工作主体来看。

P17科学问题和科学选题

一.科学问题

1.科学问题的含义。

⑴概念。科学问题是指科学认识主体在特定的知识背景下提出的、尚未认识和解决的、具有研究价值且实际可行的课题。

⑵特点。①历史性。②指向性。③可解性。

这些特点中,历史性最为重要,原因在于:①只有依据当时的认识和科学实践的水平,才能提出真正有价值的科学问题。②一定的科学认识和科学实践水平决定着科学问题的内涵深度、解答途径和求解手段。

2.科学问题的结构。⑴问题域。⑵求解目标。⑶应答域。⑷背景知识。

4.科学问题的来源。

⑴从旧理论与新事实的矛盾中产生。

⑵从科学理论内部因逻辑矛盾而产生的问题。

⑶从不同学派理论之间的矛盾中产生问题。

⑷从不同学科的理论体系之间的矛盾中产生问题。

⑸从社会实践的需要和现有的技术手段不能满足这种需要的矛盾中产生问题。

5.科学问题从怀疑中产生。

科学研究中的怀疑精神。怀疑精神应当作为科学工作者的重要品格。

6.科学研究始于问题。

⑴从归纳主义到证伪主义。

⑵问题是科学研究的起点和动力。

①从科学发现的总体过程看,只有发现了旧理论不能解决的问题时,人们才会去修正、补充它,或者着手建立新理论。

②从科学研究的具体进程看,人们总是以问题为框架有选择地去搜集事实材料。

⑶“科学研究从问题开始”与“认识以实践为基础”。

“科学研究从问题开始”,着眼于科学研究的程序,属于科学方法论的范畴。

“认识以实践为基础”,着眼于认识的来源,属于认识论的范畴。

二.科研选题

⑴概念。科研选题就是形成、选择和确定所要研究和解决的课题。课题是为了实现某个特定目标所需要研究的一个或一组科学问题。

⑵意义。①科研选题关系到科学研究的方向、目标和内容,具有战略性意义。②科研选题还直接影响到科研的途径和方法,决定着科研成果的水平、价值和前途。

科研选题的基本原则。

⑴需要性原则。

需要性原则是指课题选择应面向社会需要和科学理论发展的需要。

这些课题大体上可以分为:

⑵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是指选题应当有一定的科学理论和事实依据。

⑶创造性原则。选题的创造性原则,是指选择的课题应该是前人没有解决的或没有完全解决的疑难问题。

⑷可行性原则。选题必须与自己的能力和客观条件相适应。

P19 获取科学事实的基本方法

1.观察方法。

⑴概念。

观察方法是指人们在一定理论指导下,通过感官或借助于科学仪器,有目的、有计划、有选择地感知和描述研究对象,获得科学事实或感性材料的一种研究方法。

⑵观察方法的类型。

①按观察的方式和手段,可分为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

②按观察的性质和内容,可分为定性观察和定量观察。

⑶观察方法的特点。

①观察活动的目的性。②观察对象的自然性。③观察结果的可重复性。

⑷观察方法的基本原则。

①客观性原则。客观性原则是指在观察中必须按照客观

事物的本来面目去记录和描述事实和材料。

②全面性原则。全面性原则是指人们在观察中要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地认识被研究的对象及其与其他事实的联系与区别。

③典型性原则。典型性原则是指在观察过程中,要选择能代表同一类事物共同特征的典型事物进行观察。

⑸观察方法的作用。

①科学观察是形成科学认识的重要源泉。②科学观察是检验假说和理论的标准。

2.实验方法。

⑴概念。

实验方法是指人们根据研究课题的需要,利用科学仪器和设备,人为干预、控制或模拟研究对象,获取科学事实的一种研究方法。

科学实验由三部分构成:

①实验者②实验对象③实验手段

实验方法的特点。

①实验方法能更好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②实验方法能证明客观必然性。③实验方法渗透着理论。④可重复性。可重复性并不能必然的判定某一陈述的正确性。复杂性科学和后现代科学对可重复性成立的两个条件提出了挑战,揭示了可重复性原则及其自然观假定的相对性和局限性。

实验方法的作用。

①实验方法能纯化和简化自然现象。②实验方法能强化和再现自然过程。③实验方法能够加速或延缓自然过程。④实验方法是建立新假说,形成新理论的基础。⑤实验方法是检验假说和理论真理性的标准。

P22 科学抽象

一.科学抽象的含义及方法。

二.科学抽象的过程。

三.科学抽象的作用。

四.科学抽象的成果。

一.科学抽象的含义。

科学抽象是指人们在理性思维中,透过事物的现象,抽取其本质属性的认识过程和方法。

方法: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

二.科学抽象的过程。

科学抽象是由三个阶段和两次飞跃构成的辩证思维过程。

1.第一个阶段是感性的具体。

感觉→知觉→表象

特点:直观、形象、生动、具体。

2.第二个阶段是从感性的具体到抽象的规定,这是科学抽象过程中的第一次飞跃。

表象→部分和要素→质和量的规定性→抽象的规定

特点:基于分析的认识。

3.第三个阶段是从抽象的规定上升到思维中的具体,这是科学抽象过程中的第二次飞跃。

抽象的规定→事物内在本质的综合性认识

三.科学抽象的作用。

1.帮助我们撇开次要过程、干扰因素和无关的内容。

2.帮助我们区分事物的真相和假相。

3.帮助我们将事物的各种属性和关系综合起来。

4.帮助我们揭示事物的性质,使对事物的认识不断深化。

四.科学抽象的成果。

1.科学概念。

⑴科学概念的含义。

科学概念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的思维形式,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成果之一。

首先,科学概念是科学抽象的成果。

其次,科学概念是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思维形式。

⑵科学概念的基本特征。

科学概念具有一般概念的共同属性:

①概念是主观和客观的辩证统一。

②概念是外延和内涵的辩证统一。

③概念是一般和个别的辩证统一。

④概念是灵活性和确定性的辩证统一。

与一般概念相比,科学概念有其更为严格的要求和鲜明的特征:

①科学概念的可确定性。科学概念在逻辑上具有明确的涵义。

②科学概念的可检验性。科学概念不仅要经得起逻辑上的论证与检验,而且要接受实践的检验。

③科学概念的可变动性。科学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随着科学认识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得到深化、扩充和修正。

2.科学符号。

⑴科学符号的含义。

科学符号是对科学认识成果进行简约浓缩、记载存储、交流传播的基本工具,也是科学思维的基本工具。科学符号具有高度形式化的特点。

⑵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

语言符号:自然语言和人工语言

非语言符号:象征符,信号符和肢体符

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的区别:

①语言符号有强烈的形式化倾向,非语言符号则是“符号—功能体”。

②语言符号具有多义性,非语言符号具有专一性。

③语言符号属于初始符号体系,非语言符号则不具备上述功能。

④语言符号存在国家、地域和民族的差异性,非语言符号则具有较强的通用性。

⑶科学语言与形式化语言。

①科学语言是根据科学思维与表述的需要改造自然语言的产物。

科学语言的特点:

ⅰ.对源于自然语言的专业词汇用明确的定义加以限制,使之具有科学的确定性。

ⅱ.创造和引入与被表征对象关系比较确定的新词汇。

ⅲ.采用强语法联结,使句子所表达的意义明确无误。

ⅳ.引入表征符号关系的新符号,以增大信息密度。

②形式化语言是以数学和逻辑符号为蓝本而创造的人工语言。

形式化语言的特点:

ⅰ.首先,给出一些初始符号作为“字母”,分别代表初始概念和逻辑关系。

ⅱ.然后,规定形成规则,使符合规则的符号系列可以“识读”。

ⅲ.最后,规定变形规则,使对符号的操作运演符合“推理规则”。

典型的形式化语言——计算机语言。

3.思想模型。

思想模型是人们为便于对客观事物进行研究而建立的一种对原型高度抽象化的思想客体。

思想模型定义中包含了四个要素:以科学研究为目的,以原型为基础和依据,以科学抽象为手段,以思想客体为产物。

思想模型具有多方面的认识功能。

①解释功能。

②判据功能。

③预见功能。

P25.公理化方法。

公理化方法是一种从少数几个基本概念、公理或公设出发,通过演绎推理,逻辑地得出一系列推论,从而建立整个理论体系的方法。

希尔伯特提出了公理化方法的一般原则:1.无矛盾性。2.完备性。3.独立性。

P27二.直觉思维。

直觉思维是指不受某种固定的逻辑规则约束而直接领悟事物本质的一种思维形式。

直觉和灵感是直觉思维的两种主要表现形式。

1.直觉。

⑴什么是直觉?

直觉,也叫直觉思维,它是在经验知识基础上,直接领悟事物本质的思维形式。

⑵直觉的特点。

①发生的即时性和完成的瞬时性。

②思维过程的非逻辑性。

③对经验知识的依赖性。

④结论的或然性。

⑶直觉的作用。

①运用直觉对研究方向和研究课题进行价值判断。

②对问题的本质作出直接的把握。

2.灵感

⑴什么是灵感?

灵感是人们对于反复思索而未得其解的问题,在某种条件下非预期地获得顿时醒悟的一种思维形式。

灵感与直觉的一致性主要在于:

①都具有瞬时性。

②都是智慧之光的闪现。

③都是不严密的逻辑推理过程。

灵感与直觉的区别主要在于:

①对象性不同。

②依据的基础不同。

③情感状况不同。

⑵灵感的特征。

①从认识产生的角度看,灵感具有非预期的突发性。

②从认识过程的角度看,灵感具有渐进中的突变性。

③从认识结果的角度看,灵感具有意想之外的突破性。

⑶灵感的产生。

①灵感产生于对所研究问题的深入思考。

②灵感常出现于紧张脑力劳动后的某种松弛状态。

③灵感的产生往往是不自觉地借助于外物的某种启迪。

P29 科学假说

一.科学假说及其特征。

二.科学假说在科学认识中的作用。

三.科学假说的来源。

四.建立科学假说的方法论原则。

五.科学假说的检验。

一.科学假说及其特征。

1.假说的含义。所谓科学假说,是根据已知的科学事实和科学原理,对所研究的自然现象及其规律性提出的一种假定性的推测和说明,是科学理论思维的一种重要形式。

2.假说的结构。⑴新的事实基础。⑵科学背景理论知识。⑶运用一定的推理方法推测现象的本质。⑷推演出预言或预见。

3.假说的基本特征。

⑴假说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①假说是以一定的科学事实为依据,是同客观实际相联系的。

②假说是以一定的科学理论为前提,经过科学推论而提出来的。

⑵假说带有推测和假定的性质。

假说在未来科学实践中的两种命运:

①假说被证伪而淘汰。

②假说被证明基本正确,经修改完善逐步向科学理论转化。

二.科学假说在科学认识中的作用。

1.科学假说是科学探索和科学创造的重要手段,在科学研究中具有导向作用。

2.科学假说是建立和发展科学理论的途径,是通向科学理论的桥梁。

三.科学假说的来源。

1.根据新的观察实验事实提出假说。

2.为了回答待定性质的问题提出假说。

3.为了解决新事实与旧理论的矛盾提出假说。

4.为了解决事实之间的矛盾提出假说。

5.为了直接解决理论自身的矛盾提出假说。

四.建立科学假说的方法论原则。

1.解释性原则。解释性原则指的是假说与事实的无矛盾性。

2.对应性原则。对应性原则指的是假说与已知的科学理论的无矛盾性。

3.可检验性原则。可检验性原则指的是提出的假说原则上要能够用观察实验进行检验。

五.科学假说的检验。

假说的检验包括逻辑分析和实践检验,逻辑分析是实践检验的辅助方法,实践检验是假说转化为理论的最终途径。

1.假说的逻辑分析。逻辑分析主要是分析假说在逻辑上的合理性,判定假说在理论上能否成立,以便对假说进行初步筛选和确认。

逻辑分析的内容包括:

⑴分析假说在逻辑结构上的完备性。

⑵分析假说中的概念和基本假定。

⑶分析假说是否得到已有的科学理论与科学事实的支持。

⑷分析假说的解释能力和预见能力。

逻辑分析的方法主要是证明和反驳。

⑴证明的逻辑规则与方法。证明是用已知为真的判断去确定另一个判断真实性的思维过程。

①证明的逻辑规则:ⅰ.论题必须明确。ⅱ.论题必须真实。ⅲ.论证方式要合乎逻辑。

②证明的方法。

ⅰ.直接证明。直接证明是从论据的真实性直接推出论题真实的一种证明方法。

ⅱ.间接证明。间接证明是通过证明与原论题相反的论题的虚假,从而证明原论题真实的一种证明方法。

⑵反驳的方法。

反驳是用已知为真的判断来揭露另一个判断的虚假性的逻辑方法。

反驳可以从反驳对方的论题、论据或论证方式三个方面入手。

逻辑检验的重要性。

①只有通过逻辑分析才能阐述清楚假说被确证或被证伪的原因。

②实践检验常常要依赖逻辑检验。

2.假说的实践检验。

实践检验是通过观察、实验对假说及其推论进行验证。

实践检验:直接检验间接检验

实践检验的本质是对假说中演绎出若干可以直接检验的推论与科学事实进行对照。依据推论是否与观察或实验获得的经验数据相符合来决定假说的真与伪。

P32科学理论的基本特征。

1.科学理论的客观真理性。

⑴科学理论的内容是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概念、范畴、原理、事实材料、理论、结论)⑵科学理论既具有客观性,又具有条件性、相对性。

2.科学理论的逻辑严密性。

科学理论所给出的

概念必须明确,

判断必须恰当,

论证必须严密。

3.科学理论的全面性。

⑴科学理论是从事物的总和出发概括出来的普遍本质和规律。

⑵任何理论的全面性也是相对的,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全面性。

4.科学理论的系统性。

⑴科学理论系统的各要素不是简单地堆砌或机械地组合,而是按其内在联系形成的一个知识体系。

⑵科学理论体系的各种知识单元,依其纵向关系和横向联系的不同,形成不同的层次结构,使科学理论具有鲜明的系统性。

P34 科学理论发展的模式。

⑴逻辑经验主义的累积进步模式。

归并关系:同质归并,异质归并

⑵波普尔的证伪主义模式。

P1→TT→EE→P2

⑶库恩的科学革命模式。

前科学→常规科学→反常→危机→科学革命→新常规科学

⑷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模式。

“内核”“保护带”

费耶阿本德的多元主义模式。

P44技术立项的基本原则

需要性原则先进性原则经济性原则环保性原则可行性原则

P57科学技术的社会规范

1.科学的社会规范

公有主义,普遍主义,无私立性,独创性,有条理的怀疑主义

2.技术的社会规范

公有规范,或称独占主义规范,具体的制度安排是保密和专利制度。

技术具有以应用、合用为原则的精神气质,用以评价技术的标准,不仅是技术的合理性,而且是社会的合意性,后者显然不具有普遍性。

无私利性规范对技术也完全不适用,按照技术的体制目标,追求私利正是技术体制的激励机制,技术发明的成果在一定时期内是归发明者或其所在集团单独所有的。

技术的独创性要求比科学可以低很多,运用科学原理进行技术创造,虽然有技术原理的构思,但往往是局部性的,不必追求理论的普适性。

在技术体制中,对旧有技术的挑剔和寻找替代技术虽然经常发生,但对怀疑和批判精神的要求不如科学体制那样强烈,因给批判和怀疑并非是实现获利目标的唯一途径。

P58构建科学技术运行的支持系统

(一)充满活力的科技运行机制

1、内部运行机制主要包括:较高的科技投人水平、合理的科学活动结构和科学活动规范、健全的知识产权立法、高效的科研组织管理。

2、外部机制:将科技进步与经济社会发展有机联系起来的连接机制

①依靠科技创新,加强科技与经济的高层次结合。

②优化科研环境,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加强产学研的伙伴关系。

③重视两用技术的开发,促进国防和民用技术及产品的相互转化。

④扩大开放,加强竞争性合作。

(二)造就高素质人才的教育体系

科技教育是使科技系统能够持久地运行下去的必要条件。现代化的科技工作需要长期专门训练,需要从大量人才中选拔出优秀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从事专门科研工作,更需要培育大批具有相当现代科技知识和技能的劳动者。

(三)有效的科技法律体制

知识产权,我国的科技立法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发达国家不是慈善家

(四)恰当的科技奖励模式

政府主持的模式、市场导向的模式,科学共同体主导的模式

五)良好的科技发展社会氛围

加强公众的科学素养,与反科学、伪科学、迷信做斗争

P60科技、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

科学与人文――两种价值取向的冲突与融合

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科学与人文分立的形成

在人类文明发展的相当一段时期内并不存在什么科学门类之分,也不存在哲学与科学之别。那时,哲学包含了所有科学知识。

15世纪下半叶,随着生产的发展,科学逐渐发达起来了,当人们试图建立起对于自然法则的科学探索的合法性和优先性时,他们也并未将科学与哲学加以区分,即使是在对两个领域进行区分时,他们也把两者看成是共同探寻世俗真理的同盟。

到19世纪初,科学与哲学、科学与人文两个知识领域的分化业已失去了它们原先作为两个独立而平等的领域的意义,至少在自然科学家眼里是如此:一方面是具有确实性的知识(科学),另一方面是想象性的、甚至虚假的知识(非科学的知识)。

科学与人文的这种分立在大学的教育中也表现了出来。在整个19世纪,对复兴大学做出巨大贡献的并非是自然科学家,而是历史学家、古典学者和民族文学学者。他们将大学作为一种手段,以争取国家对其学术工作的支持。他们把自然科学家也吸引到发展迅速的大学结构中去,并从自然科学积极的一面获益甚多。

“不过,由此却产生这样一个后果:从那时起,大学就成了文科(人文科学)和理科(自然科学)之间持续紧张的主要场所;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现在被界定为两种完全不同、对有些人来说甚至是截然对立的认识方式

“反科学”思潮

所谓“反科学”思潮,系指由于科学的社会控制失当并导致一定的负面效应而引发的“反科学”倾向。这种倾向的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认定科学在本质上同人类的追求相冲突。认为没有科学的古代社会虽是粗犷的,但却是自然的,人们富有安全感,从而避免了罪恶,科学污染了人类的道德,所以并没有导致社会进步。认为科学与技术本身成了意识形态,是因为科学和技术同意识形态一样,具有明显的工具性和奴役性,起着统治和奴役人的社会功能。

科学与人文的融合

科学只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种有限性手段,仅靠它并不能使人类达到一个至善至美的世界。科学文化尽管可以算得上是现代人类文明结构层次中最基础的部分,但它绝对没有涵盖人类文化的全部。事实表明,科学的发展一刻也离不开人文关怀;科学如果丧失了人文关怀,就会“走火入魔”。无论是科学文化还是人文文化,都是人类文化创造所必需的。人与自然是人所面对的两大对象、所要处理的两大关系,也是文化实践的两大主题。科学理性的弘扬弥补了人文文化对自然研究不足的缺陷,同时也显示了人类理性思维和改造自然的伟大力量;人文文化则展示了人性的尊严和价值,是对科学理性文化的必要补充和导引。

二,全球问题

1.世界人口暴涨

公元初地球上只有2亿~3亿人,到1800年世界人口才达到第一个10亿。在20世纪内,1930年增加到20亿,1964年增加到30亿,1987年达到50亿,1999年将突破60亿。2.资源短缺危机

资源系统包括水资源、土壤资源、生物资源、金属化石资源等。生产粮食的资源首推土地和淡水。随着人口剧增,人均耕地日益减少,淡水资源只有地球表面水资源的2.87%,而人类生产生活用水急剧上升。工业化以来,化石金属资源的消费增长率也远大于人口增长率。地球不可再生的金属化石资源在百年左右将先后枯竭,从而引起经济增长的大衰退。

3.空气严重污染

专家估算,目前全球工厂和几亿辆汽车每年向大气释放的二氧化碳、甲烷、一氧化二氮、氯氟碳化合物、四氯化碳、一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不断增加,导致大气的组成发生变化,已远超过自然界净化能力,到21世纪中叶还可能增加一倍。二氧化碳过度增加带来了全球“温室效应”,大气有害气体成分急剧增加,结果工业国家上空酸雨成灾、土壤酸化、森林资源受损、人体受害。

4.森林大量毁灭

人类早期,陆地森林覆盖率达三分之二,到20世纪40年代已下降为四分之一,主要集中在热带雨林地区,它们是地球大气中氧气成分的主要供应者。但到20世纪80年代,热带雨林由于滥伐不止,又有40%惨遭毁灭,而且还以每小时1 250公顷的速度被消灭。森林被毁直接带来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

5.生物物种锐减

地球物种由于自然原因有生有灭,有关学者估计,世界上每年至少有5万种生物物种灭绝,平均每天灭绝的物种达140个,这些物种及其基因是地球几十亿年进化的产物,在人类社会的有限历史中绝不可能再生,如果这些潜在财富,在未被利用甚至未被认识之前就永远消灭,这将是人类犯下的不可饶恕的错误。

三、人和自然关系的哲学反思

第一,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是能动性和受动性的统一。

第二,人改造自然是人的内在尺度与自然的外在尺度的统一。

第三,人既是自然的消费者又是自然的调控者和协同进化者。

四、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讨论

(一)科技价值观的论争

悲观主义:罗马俱乐部的《增长的极限》《熵——一种新的世界观》

乐观主义:《没有极限的增长》卡恩《今后二百年》

现实主义:《综观世界全局》《回答未来挑战》

(二)理性对待科技的价值

第一,科学技术作为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工具、手段,其目的在于造福社会,有利人类,但同时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也会带来人们未曾预料的、与人类利益相悖的消极后果。第二,科学技术活动总是在人的社会条件下进行的。因此,决不能把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仅仅归结于科学技术本身。

对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和作用应持如下根本态度:

(1)科学技术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但它并非万能的。

(2)人类应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克服和限制科学技术应用可能带来的消极后果。

首先,当然要靠科学技术本身的发展,靠认识能力(估计到复杂的、深层次的、远程的影响和后果)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如一定的环境污染是一定工业技术的产物,它也可以在新的工业技术、环境技术下得到排除。

其次,社会改革以至社会革命,对现存社会组织、体制甚至社会制度进行调整和变革,才能有效地解决人和自然的矛盾。科学技术的负效应总是科学技术在一定社会制度的一定社会结构下的产物,有的则是追逐阶级的、集团的狭隘利益的直接恶果。如科学技术用于侵略战争,对自然进行掠夺式生产,富国向穷国转嫁“污染”等。

一、协调发展的必要性

?全球问题的出现并不意味着全球问题的产生和尖锐化就是现代科学技术发

展的必然结果。不能把全球问题的出现归咎于科学技术本身。

?科学技术既可能为人类造福,也可能为人类带来灾难。科学技术到底为人类

带来什么,则取决于它掌握在什么人手里以及人们为什么和怎样利用它。五、协调发展的基本途径

(一)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类素质(二)树立生态意识和环境意识(三)树立全球意识,开展国际性或全球性的合作(四)依靠高度发展的科学技术(五)改变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促进社会进步

六,可持续发展战略及其原则是什么?

可持续发展战略

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要考虑到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到未来发展的需要,不要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利益。可持续发展理论突破了纯粹经济发展的狭隘界限,具有丰富和全新的内涵,强调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①发展原则。②可持续性原则。③共同性原则。④公平性原则。

七、循环经济发展观及其原则

所谓循环经济,循环经济,也称为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资源循环经济。它是相对于传统经济而言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其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遵循生态学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

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所有的物质和能源要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以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

循环经济的原则

①减量化原则。针对的是输入端,旨在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物质和能源流量。换句话说,对废弃物的产生,是通过预防的方式而不是末端治理的方式来加以避免。

②再利用原则。尽可能多次或多种方式地使用物品,避免物品过早地成为垃圾。在生产中,制造商可以使用标准尺寸进行设计,例如使用标准尺寸设计可以使计算机、电视和其他电子装置非常容易和便捷地升级换代,而不必更换整个产品。

③资源化原则。针对的是输出端,把废弃物再次变成资源以减少最终处理量,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废品的回收利用和废物的综合利用。资源化能够减少垃圾的产生,制成使用能源较少的新产品。

八,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意义

第一,发展循环经济是实施资源战略,促进资源永续利用,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重大战略措施。我国的资源状况,一方面人均资源量相对不足,另一方面资源开采和利用方式粗放、综合利用水平低、浪费严重。

第二,发展循环经济是防治污染、保护环境的重要途径。发展循环经济要求实施清洁生产,这可以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的产生,是保护环境的治本措施。各种废弃物的回收再利用也大大地减少了固体污染物的排放。

第三,发展循环经济是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现今企业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必须转变增长方式,走内涵发展道路。

九、科学发展观

(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一方面突出强调了“以人为本”的原则,另一方面又以科学性作为其根本特

征,这两方面的相互促动,体现了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有机统一。

(二)科学发展观的实施

①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节约资源,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实现可持续发展。)

②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③加大环境保护力度。

④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

(三)以科学发展观促进国家社会和谐发展

国家要发展,社会要和谐,生态要保护,要将这三种关系统一起来非常难。生态要求平衡,而经济要求集中发展。从科学发展观和循环经济发展的思路出发,则可以找准结合点,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科学发展观以全面、协调、可持续为三个基本点,提高了科学发展的内涵。

a)全面发展就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

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b)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

也就是五个统筹,努力实现国民经济良性循环。

c)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的发展和自然的和谐,经济发展与人、资源、环境的协调。

只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经济社会发展,必将实现国民素质不断增强、国土资源开发

更趋合理、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宏伟目

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