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当前中国绿色建筑增量成本统计报告论文

当前中国绿色建筑增量成本统计报告论文

当前中国绿色建筑增量成本统计报告论文
当前中国绿色建筑增量成本统计报告论文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上海分院 https://www.doczj.com/doc/618497902.html,

当前中国绿色建筑增量成本统计报告

孙大明 邵文晞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上海分院,上海 200023)

摘 要: 绿色建筑增量成本是建设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因素,目前社会仍对绿色建筑普遍存在增量较高的认识误区。本文通过对当前国内100余个绿色建筑项目的增量成本(预算数据)进行了统计并挑选其中40个项目进行重点分析。对增量成本的定义、构成、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对比2008年以来绿建增量成本,调查了增量成本变化的成因,并对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 关键词:绿色建筑 成本增量 统计

一、 引言

1、当前中国绿色建筑的发展现状

自2006 年6月,我国颁布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06,评价标准将绿色建筑分为三个等级:一星级、二星级和三星级绿色建筑。当前国内绿

色建筑工作主要依托该国家标准来进行评审和标识认证。

自2008年开始,对于设计完成的建筑,可以申报绿色建筑设计标识,通过后授予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相应的星级标识证书。随着绿色建筑在全国范围的普及,于2009年6月开始,有一定的发展绿色建筑工作基础,依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制定出台了当地绿色建筑评价相关标准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均可开展地区一、二星级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工作(表1中打*的省份和城市可进行一、二星级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工作)。

图1 绿色建筑发展阶段

截止到2010年12月底,全国共有108个项目获得绿色建筑评价标识,

其中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上海分院

https://www.doczj.com/doc/618497902.html,

7个项目为运行标识(交付运营1年以上),其他项目为设计标识。

图2 各地区一二三星级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数量统计表

图2为全国各地区已通过一、二、三星级认证的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项目,

从上表可以看出各省市已获得标识的绿色建筑分布情况见下图,上海、江苏和广东地区分别为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数量最多的省市。这些不同地区的项目为绿色

建筑增量成本统计提供了大量的样本依据和来源。

图3 全国一二三星级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总数量统计表

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数量2009年与2008年增长了100%,2010年与2008年相比增长了290%。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上海分院

https://www.doczj.com/doc/618497902.html,

图3 2008-2010年我国绿色建筑项目数量

本文主要以其中40个重点项目作为本次绿色建筑增量成本统计的样本,其中公共建筑绿色建筑三星级6个,二星级8个,一星级1个,居住绿色建筑三星级9个,二星级8个,一星级8个。这40个项目成为我们进行绿色建筑增量成本统计和调查的依据和样本。

图4 绿色建筑增量成本统计和调查样本数量统计表

2、增量成本的认识误区和原因

早在2008年上海分院已经对当时15个具有代表性的绿色建筑项目进行了增量成本的统计,得出的结果为单位建筑面积每平米造价一星级绿色建筑在103元左右,二星级绿色建筑为207元,三星级绿色建筑为360元。当时绿色建筑为何如此“高”“贵”,总结原因如下:

1) 早期的绿色建筑地产开发项目往往选择一些价格较高的项目来进行试点,并

在宣传过程中突出强调高档和“绿色”的关系。这样的宣传起到了一定的误导作用。

2) 一般来说,前2批绿色建筑的设计和施工往往会投入较高,绿色建筑项目的

投入也存在一个类似学习曲线的趋势。随着时间的推移,投入会逐渐降低。 3) 有些绿色建筑不仅仅是做绿色建筑,还有长远的示范展示作用,业主希望做

到国内甚至国际领先,大量采用新型节能技术措施,如太阳能光伏发电、风力发电、地源热泵和中水处理系统等。一般来说,可再生能源系统的投入会占很大比例,但可再生能源并不是绿色建筑星级认证的必要条件。 4) 增量成本定义不清,业主把昂贵的装饰费用也算在绿色建筑增量成本中,这

部分和绿色建筑关系不大,故导致增量成本较高。

绿色建筑形成以上误区,因此大大阻碍了绿色建筑的发展,随着全国将生态城项目、安置房项目100%推行绿色建筑,并在将来绿色建筑有可能成为强制性标准进行推广,必须消除人们对绿色建筑的误解,因此绿色建筑增量成本定义、统计和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绿色建筑行业变化,经过了近三年的发展,到了2011年绿色建筑的增量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上海分院

https://www.doczj.com/doc/618497902.html,

成本变化趋势有何动向。鉴于以上对绿色建筑增量成本的初步认识,我们认为有必要首先明确绿色建筑增量成本的定义,即客观合理的界定绿色建筑增量成本的范围。

二、 绿色建筑增量成本的定义和基准方案的确定

1.绿色建筑增量成本的定义及计算方法

绿色建筑增量成本的定义为:建设项目按照《照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06设计并以星级绿色建筑为目标,在项目建设实施的过程中所导致的成本增加额[1]。

绿色建筑基准方案的确定给出了详细分析,增加的一切费用都应该算在绿色建筑的增量成本中。基于以上定义方法,我国的绿色建筑增量成本包括绿色建筑咨询成本、认证成本和绿色建筑技术增量成本。其中绿色建筑咨询成本包括绿色建筑方案设计费用、模拟费用、申报材料整理费用等。另外,认证成本按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统一规定收取,目前项目设计标识为5万元,运营标识为15万元,这部分费用主要用于专家评审。最后一部分是绿色建筑技术增量成本,即绿色建筑技术措施产生的增量成本。本文重点分析绿色建筑技术措施产生的增量成本。

由于各个项目的计算方法不尽相同,故导致计算得到的绿色建筑技术增量成本差别很大。例如,同为所申报的三星级项目,上海某项目的增量成本为380元/m 2,深圳某项目的增量成本为600元/m 2,而杭州某项目的增量成本为2127元/m 2。这些数据有着数倍的差异,这就促使我们去寻求一个更加客观合理的绿色建筑技术增量成本计算方法。

绿色建筑技术增量成本主要有3方面的内容:一是绿色建筑增加的技术措施,也就是从无到有产生的增量,如可再生能源系统和中水处理系统等;二是强化型技术措施,也就是效率提高产生的增量成本,如强化保温、高效COP 的机组、高效的风机和水泵,以及高效光源等;三是交互影响产生的成本增量,该部分可能为正,也可能为负,如围护结构强化保温会减少空调负荷,从而减少空调设备的初投资。根据上述分析,可知绿色建筑技术增量成本的计算方法为:绿色建筑技术增量成本= 绿色建筑方案成本-基准方案成本±交互成本。 2.各地相关法规和强制性标准对增量成本的影响

在《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关于居住建筑太阳能热水设计小区中有25%或50%以上的住户采用太阳能热水;公共建筑中太阳能提供热水量不低于建筑生活热水消耗量的10%,以上条文要求在山东省、江苏省、浙江省、厦门市、福州市、石家庄市等都已成为地方设计标准中的强制要求。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第 4.3.9、5.3.9条中对于选用市政再生水和优选项第4.3.12和5.3.12条非传统水源利用率的要求,在天津市、大连市、曹妃甸生态城等具有市政中水系统的地区很容易达标,并且开发商投资额较少,因此大幅度减少了绿色建筑增量成本。

各省市推出各自节能65%的标准,此标准由推荐标准逐步变成强制标准,进而代替原有的节能50%标准。节能65%标准的推出对于围护结构保温、空调设备的能效等级,为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第4.2.10和5.2.16条的标准要求更进一步。

基于以上对于各地区节能等与绿色建筑有关的政策法规不同,按照各地区的标准进行汇总,从表2中可以看出由于各地区的标准不同导致各地区绿色建筑增量成本的基准,在计算绿色建筑增量成本时需根据各地区情况进行统计。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上海分院

https://www.doczj.com/doc/618497902.html,

6

7

8

注:以上地区不包括台湾省、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

9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上海分院

https://www.doczj.com/doc/618497902.html,

3.基准方案的确定

经济学中的增量成本是指在各种方案的成本比较决策时,当选定某一方案为基本方案,然后将其它方案与之相比较时所增加的成本。即2个方案之间的成本差额,是差别成本的一种表现形式。因此,基准方案的确定对增量成本的计算非常关键。要想得到绿色建筑技术增量成本,则必须明确界定绿色建筑的基准方案,本文定义了如下基准方案。

基准方案:按照国家和/或地方标准设计的建筑

如果是前期介入的方案,则绿色建筑技术增量成本的基准方案定义为按照国家和/或地方标准设计的建筑。绿色建筑技术增量成本即为:以目前国家或地方节能设计标准要求设计的方案、当地的材料和设备市场准入制度规定定价的产品为基准方案成本,项目实际设计因采用先进方案或高效设备而增加的成本。

三、 调查样本的统计和选择

根据其中40个绿色建筑星级项目中,统计出公共建筑一星级1个项目,二星级8个项目,三星级6个项目,居住建筑一星级8个,二星级8个,三星级10个。

四、增量成本的统计情况

1.公共建筑不同星级样本分析

首先根据公共建筑的不同星级进行绿色建筑单位面积的增量成本进行统计。

其中公共建筑一星级绿色建筑的项目绿色建筑增量成本统计表如下:

公共建筑二星级绿色建筑7个项目,每个项目分别按照绿色建筑方案和基准方案的比较后得出每个项目的单位面积绿色建筑增量成本,7个样本的平均单位

面积绿色建筑增量成本为176元,见图1。

图1 公共建筑二星级单位面积增量成本统计

公共建筑三星级绿色建筑6个,由于三星级项目的目标和目的各不相同,导致个别绿色建筑技术增量成本差别很大,其中绿色建筑科技馆为特殊案例,增量成本为2127元/m 2。排除此项目后,其他5项目分别按照绿色建筑方案和基准方案的比较后得出每个项目的单位面积绿色建筑增量成本,平均单位面积绿色建筑增量成本为320元,见图2。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上海分院 https://www.doczj.com/doc/618497902.html,

图2 公共建筑三星级单位面积增量成本统计

2.居住建筑不同星级样本分析

居住建筑一星级绿色建筑8个,由于一星级项目在设计方面与国家各设计标

准基本一致,并且有些项目在设计前期在小区布局、房型优化、建筑选材方面考虑周密,得到了良好的室外风环境、自然通风和自然采光,建筑热工性能较好,

因此一星级绿色建筑的增量成本主要在于雨水收集处理方面,增量成本大幅降

低。8个项目分别按照绿色建筑方案和基准方案的比较后得出每个项目的单位面积绿色建筑增量成本,平均单位面积绿色建筑增量成本为63元,见图3。

图3 居住建筑一星级单位面积增量成本统计

居住建筑二星级绿色建筑8个,这些项目大都集中在天津、江苏省的生态城区内,该地区颁布了太阳能热水、市政中水、活动外遮阳等强制性政策,基准方案中已经包括了这些对二星级达标影响较大的技术措施,因此绿色建筑方案的增量成本会大幅下降,在对8个项目分别按照绿色建筑方案和基准方案的比较后得出每个项目的单位面积绿色建筑增量成本,平均单位面积绿色建筑增量成本为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上海分院

https://www.doczj.com/doc/618497902.html,

131元,见图4。

图4 居住建筑二星级单位面积增量成本统计

居住建筑二星级绿色建筑9个,这些项目也大都集中在天津、江苏省的生态

城区内,并且从二星级上升到三星级较为接近,在景观及雨水收集量扩大等方面做些努力就可以达到三星级,因此三星级绿色建筑方案的增量成本稍微有所增加,在对9个项目分别按照绿色建筑方案和基准方案的比较后得出每个项目的单位面积绿色建筑增量成本,平均单位面积绿色建筑增量成本为219元,见图5。

图5 居住建筑三星级单位面积增量成本统计

五、 增量成本的构成

1. 公共建筑一星级绿色建筑增量成本构成

项目按照《照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06设计,基准方案按照标准定义,项目涉及到的绿色建筑方案内容包括通过地方节能标准,由于一星级绿色建筑项目没有优选项达标要求,因此与当地可再生能源和中水政策无关,如果本地区年降雨量小于800mm 可以不设计雨水收集处理系统,绿色建筑增量成本可以大幅下降。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上海分院

https://www.doczj.com/doc/618497902.html,

经过对1个一星级绿色建筑住宅项目面积累加后计算出各大类所占增量成本的比例,再对所占比例最大的类别中细分出增量较大的主要单项技术,具体计算结果见下图5.1-1:

5.1-1 公建一星绿色建筑增量成本构成

2. 公共建筑二星级绿色建筑增量成本构成

经过对8个二星级绿色建筑住宅项目面积累加后计算出各大类所占增量成本的比例,再对所占比例最大的类别中细分出增量较大的主要单项技术,具体计算结果见下图5.2-1:

5.2-1 公建二星绿色建筑增量成本构成

3. 公共建筑三星级绿色建筑增量成本构成

经过对6个一星级绿色建筑住宅项目面积累加后计算出各大类所占增量成本的比例,再对所占比例最大的类别中细分出增量较大的主要单项技术,具体计算结果见下图5.3-1: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上海分院 https://www.doczj.com/doc/618497902.html,

5.3-1 公建三星绿色建筑增量成本构成

4.居住建筑一星级绿色建筑增量成本构成

项目按照《照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06设计,基准方案按照标

准定义,项目涉及到的绿色建筑方案内容包括通过地方节能标准,由于一星级绿

色建筑项目没有优选项达标要求,因此与当地可再生能源和中水政策无关,如果本地区年降雨量小于800mm 可以不设计雨水收集处理系统,绿色建筑增量成本可以大幅下降。

经过对8个一星级绿色建筑住宅项目面积累加后计算出各大类所占增量成本的比例,再对所占比例最大的类别中细分出增量较大的主要单项技术,具体计算结果见下图5.4-1:

5.4-1 居建一星绿色建筑增量成本构成

5. 居住建筑二星级绿色建筑增量成本构成

经过对8个二星级绿色建筑住宅项目面积累加后计算出各大类所占增量成本的比例,再对所占比例最大的类别中细分出增量较大的主要单项技术,具体计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上海分院 https://www.doczj.com/doc/618497902.html,

算结果见下图5.5-1:

5.5-1 居建二星绿色建筑增量成本构成

6. 居住建筑三星级绿色建筑增量成本构成

经过对9个三星级绿色建筑住宅项目面积累加后计算出各大类所占增量成

本的比例,再对所占比例最大的类别中细分出增量较大的主要单项技术,具体计算结果见下图5.6-1:

5.5-1 居建三星绿色建筑增量成本构成

六、 影响绿色建筑增量成本的几大要素

1.适用技术所占增量成本的比例分析

2008至2010年中绿色建筑对于室内舒适度的不断上升,室内环境控制在2010年中超过了可再生能源的增量成本。2008年节材的成本增量难以统计,随着项目的建成,对于室内装修材料和增大高强度钢材和高性能混凝土的利用也成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上海分院

https://www.doczj.com/doc/618497902.html,

为成本增量增加重点,2008年与2010年主要技术增量成本比例进行比较,见图9。

图9 2008年与2010年主要技术增量成本比例比较

? 节能部分的成本增量的下降是由于各地方推出节能65%标准,对于围护结构的要求提高,此部分增量变为项目强制性的要求。节能体系进一步成熟。

? 各地推出太阳能热水适用标准,例如对于江苏省、深圳市、武汉市等12层以下住宅需要安装太阳能热水的规定。减少了可再生能源增量成本。

? 各地区较高档次的项目对于室内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增大了活动外遮阳,室内空气监控及室内含氧量、新风量提高的措施。

? 太阳能产品的价格下降及适用者对于太阳能光电产品的客观认识导致节能方面成本增量下降。

? 节水措施从以往的达标适用性转变为因地制宜设置收集量和回用量,提高了非传统水源的使用量。

? 2008年设计的绿色建筑项目,现已竣工适用,在室内装修材料和3R 材料利用量进行统计计算。

2.不同政策和标准对于增量成本的影响分析

在《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关于居住建筑太阳能热水设计小区中有25%或50%以上的住户采用太阳能热水;公共建筑中太阳能提供热水量不低于建筑生活热水消耗量的10%器提供大部分生活热水,以上条文要求在山东省、江苏省、浙江省、厦门市、福州市、石家庄市等都已成为地方设计标准中的强制要求。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第 4.3.9、5.3.9条中对于选用市政再生水和优选项第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上海分院 https://www.doczj.com/doc/618497902.html,

4.3.12和

5.3.12条非传统水源利用率的要求,在天津市、大连市、曹妃甸生态城等具有市政中水系统的地区很容易达标,并且开发商投资额较少,因此大幅度减少了绿色建筑增量成本。

各省市推出各自节能65%的标准,此标准由推荐标准逐步变成强制标准,进而代替原有的节能50%标准。节能65%标准的推出对于围护结构保温、空调设备的能效等级,为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第4.2.10和5.2.16条的标准要求更进一步。

七、 增量成本的变化趋势预测

1.2008年调查情况简述

由于在2008年之前,较少项目按照绿色建筑标准设计和建造的绿色建筑,因此对于绿色建筑增量成本统计是按照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统一调查和统计的,到

了2010年两种类型的建筑数量不断增加,现已积累到一定量做不同类型建筑的增量成本根据以上样本分析可以得到2008至2010年不同类型不同星级的绿色建

筑成本增量的单位面积平均值,见下图6

图6 2008~2010年项目成本统计

通过39个项目的绿色建筑增量成本综合统计,见图7发现在六大方面中增量增加最多的为节能与能源利用、其次为室内环境和的造价增加,最后依次为节水、节材、节地和运营管理。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上海分院

https://www.doczj.com/doc/618497902.html,

图7 绿色建筑六大类增量成本比例分布

2.绿色建筑增量成本的变化原因

2008年开始,成本增量是逐渐下降的。各个星级的成本增量占建筑造价的百分比也是在逐渐下降的。目前一些项目案例当中,2010年一星级的成本增量57元/平方米,像有一些安置房的项目甚至都考虑了绿色建筑的设计。对于三星级的绿色建筑的成本增量,我们通过统计得到这个数据是182元/平方米。在具体的绿色建筑的不同的部分,成本增量也在发生着变化。绿色建筑分为六个大的体系,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室内管理和运营管理。以前,基本上50%左右的成本增量都是集中在节能这个环节,做好节能这个环节,基本上就解决了绿色建筑大部分的技术问题和成本增量的问题。将2008年与2010年进行了相关数据的对比,见图8。节能部分所占的比例有了明显下降,室内环境的环节上升。

图8 2008与2010年绿色建筑六大类增量成本比例比较

基于最小施工单元成本管理工程项目成本控制论文

基于最小施工单元成本管理的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摘要:建筑施工企业在工程建设中实行施工项目成本管理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核心。在施工阶段搞好成本控制,达到增收节支的目的是项目经营活动中更为重要的环节。我国一些施工企业在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方面存在着制度不完善、管理水平低等诸多问题,造成成本支出较大而效益低下的不良运作局面。加强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与控制是施工企业积蓄财力、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本文解析了当前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控制的原则,并点出最小施工单元成本管理方法的运用。 关键词:最小施工单元;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成本控制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in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of a construction project cost management is the foundation of the enterprise survival and the development and the core. in the construction stage does well the cost control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increasing earnings is project management activities more important segment. our country some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in the engineering project cost management of the existing system is not perfected, low management level, cause costs and low benefits of larger bad operation situation. strengthen the engineering project cost management and control is the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中国建筑史论文

中国建筑史论文 规112 白颖 翻开中国建筑史的篇章,便深深地被我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和成果所震慑,无不赞叹那长城的浩瀚雄伟;故宫的磅礴气势;莫高窟的威严神秘以及苏州古典园林的诗情画意等等,让我们对历史的为发展无不敬畏和崇拜。 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多民族国家,正因如此,形成了民族的历史背景,文化传统,生活习惯以及自然环境的不同,从而造就了我国古代各具特色的建筑风格。如北方游牧民族有便于迁徙的轻木构架覆以毛毡的毡包式居室;南方气候炎热而潮湿的山区有架空的竹,木建筑——“干阑”;新疆维吾尔族居住的干旱少雨地区有土墙平顶或土坯拱顶的房屋;黄河中上游利用黄土挖出横穴作居室,称之为窑洞;东北与西南大森林中有利用原木垒成墙体的“井干”式建筑;而全国大部分地区则使用木构架承重的建筑,数千年来,帝王的宫殿,坛庙,陵墓以及官署,佛寺,道观,寺庙等都普遍采用,也是我国古代建筑成就的主要代表。由于它的覆盖面广,各地的地理,气候,生活习惯不同,又使之产生许多变化,在平面组成,外观造型等方面呈现出多姿多彩的繁盛景象。 木架建筑之所以成为一种主流建筑类型加以使用,因其取材方便,适应性强,有较强的抗震性能,施工速度快,便于修缮,搬迁,由于木架结构具有上述优势,也由于古代社会对建筑的需求没有质的飞跃,木材尚能继续供应,加上传统观念的束缚以及没有强有力的外来因素的冲击,因此木架建筑一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仍然牢牢地占据我国建筑的主流地位。但是木架建筑也存在着根本性的缺陷诸如木材有限,木架建筑易遭火灾,木材受潮后易于朽坏,再次,无论是抬梁式还是穿斗式结构,都难以满足更大,更复杂的空间需求,木材的消耗量也很大,从而限制了它继续发展的前景。因此,进入20世纪后,传统的木架建筑终于成为一种被逐步取代的构筑方式。 我国木构建筑的结构体系主要有穿斗式与抬梁式两种。除此以外还有不少变体和局部利用斜杆组成三角形稳定构架的做法。穿斗式主要广泛用于南方地区,南方气候炎热,余量充沛,房屋通风尤为重要,墙体薄,屋面轻,出檐大,用料细,体现建筑外观轻巧。抬梁式多用于北方建筑,北方地区气候寒冷,为了防寒保暖,建筑物的墙体较厚,屋面设保暖层,再加上对雪的负荷,用的材料粗大建筑外观显得浑厚凝重。 中国古代单体建筑的一个特点是简明,真实,有机;另一个特点是平面,结构,造型三者的不可分割性,其次,屋顶的设计对建筑立面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而中国古代建筑多以群体组合见长。宫殿,陵墓,坛庙,衙署,邸宅,佛寺,道观等都是众多单体建筑组合起来的建筑群,其中特别擅长于运用院落的组合手法来达到各类建筑的不同使用要求和精神目标。人们对所在建筑群的生活体验和艺术感受也只有进入到各个院落才能真正得到,因此,庭院式中国古代建筑群体布局的英魂。如北京的故宫,曲阜的孔庙以及苏州的留园等等,无不让我们惊叹中国古代建筑群所特有的艺术手法——沿着一条纵深的路线,对称或不对称地布置一连串形状与大小不同的院落和建筑物,烘托出种种不同的环境氛围,使人们在经受了这些院落与建筑物的空间艺术感染后,最终达到某种精神境界—或崇敬,或肃穆,或悠然有出世只想等等,有人以之比作中国山水画的长卷,能产生步移景异,引人入胜的效果。 中国古代两大主流哲学派别——儒家与道家都主张“天人合一”的思想。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这种思想促进了建筑与自然的相互协调与融合,从而使中国建筑有一种和环境融为一体的,宛若天成的气质,建设者们主要从善择基址,因地制宜,整治环境,心理补偿这几方面来处理建筑与环境的关系。 建筑类型是因其特定的社会需要而产生的。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变化等诸多影响因素,使一些旧的类型消失,新的类型产生,伴随着社会生活的日益复杂,建筑类型也越来越丰富,主要分为这几大类:居住建筑;政权建筑及其附属设施;礼制建筑;宗

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毕业论文

B E I H A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毕业设计(论文) 学习中心名称 论文题目工程项目成本控制 作业姓名 专业名称土木工程 指导教师

目录 摘要 (3) 1引言 (3) 2 建筑企业经营管理和工程技术管理 (4) 2.1 招投标工作 (4) 2.2 施工预算 (4) 2.2.1 编制施工预算书 (4) 2.2.2 施工组织设计 (5) 2.3完善合同管理 (6) 3.工程项目部施工过程成本控制 (7) 3.1降低采购成本 (7) 3.2 项目全过程成本控制 (8) 3.2.1项目全员控制 (8) 3.2.2 采取技术措施 (8) 3.2.3质量管理控制 (9) 3.2.4 竣工及时做好决算管理 (10) 4 总结 (10) 参考文献 (11)

摘要 近年来,随着施工企业产值规模的年年上升,工程项目管理已融入到我们建筑工程的各个方面。工程项目成本的控制是项目管理的核心部分,如何做好项目成本控制,本文结合工作的实际,就项目成本管理做一定的探讨。工程项目目标成本是公司基于产品定位和当前市场成本水平而预先确定的成本控制标杆。以工程成本与产品定位合理匹配为宗旨,通过工程目标成本的合理制订与严格执行,使项目的工程成本在行业中具备一定的竞争力。项目成本管理是在保证满足工程质量、工期和合同要求的前提下,对项目实施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根据计划成本、成本管理和成本控制等实现预定的成本目标,尽可能地降低成本的一种管理活动,它主要通过技术方案、经济核算和施工管理活动达到预定目标,实现盈利的目的。因此,施工企业必须对工程项目成本实施管理,旨在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 ,能够加强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 ,增强企业竞争力和提高经济效益。 关键词:工程管理项目成本成本控制建筑施工 1. 引言 近年来,随着施工企业产值规模的年年上升,产值利润率却大幅度下降,导致这种高产值低效益现象的原因固然委多,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企业竞争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下降。施工企业加强成本管理,努力降低成本费用支出已成为其增强竞争实力和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施工企业要保持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只有在扩大经营规模的基础上,狠抓成本管理工作。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是根据企业的总体目标和工程项目的具体要求,强化经营管理、完善成本管理制度、提高成本核算水平、降低工程成本、实现目标利润、创造良好经济效益的的过程。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从投标到项目的施工组织、资产结构、资金运用和经营管理等方面都发生了一系列变化,给成本管理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所以过去的成本管理模式已难以适应。因此新的管理模式需要企业财务部门与经营、计划、施工生产、物资、设备等部门紧密配合。工程目标成本的控制范围主要有土地成本、财务费用、管理费用、营销费用等包含在内,还包括前期场地平整、地基及基础工程费、主体建安工程费、园区配套工程费等。此文根据本人对工程项目管理的认识,从分析施工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入手,简浅的论述工程项目管理成本控制的方法。

绿色建筑成本效益分析

绿色建筑成本效益分析 组内成员:葛云丽李轩潘敏慧胡珊林森 第一章绿色建筑的分析背景(葛云丽) 1.1绿色建筑定义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迅速,人类在对自然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同时,也对自然环境造成了越来越多的破坏,这些破坏正在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害。人们逐渐认识到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于是绿色建筑的理念逐渐形成。绿色建筑的主要理念就是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过程中,既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各项资源;同时又要兼顾到对于环境将造成的影响。 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对绿色建筑的定义是:在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1.2绿色建筑成本效益分析背景 在建筑规划设计、施工以及运营使用过程中,实施绿色建筑方案往往需要增加成本投入。绿色建筑能否为市场所认可和接受,关键在于其成本效益状况是否良好,即绿色建筑所产生的额外效益能否大于所支付的额外成本。作为绿色建筑的供求双方,开发商需要判断为实施绿色建筑方案而多付的成本是否能够在售房过程中得以回收,购房者也需要了解绿色建筑在长期使用过程中所节省的运营成本是否大于购房时多支付的费用,双方只有在成本效益评价结果可行的前提下,才会对绿色建筑产生开发和购买意愿。由此可见,在推动绿色建筑发展的过程中,成本效益评价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现有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中,BREEAM、LEED、CASBEE等体系未涉及成本效益评价,GBTool 体系作为一个评价框架,虽提出要进行成本效益评价,但并未提出具体评价内容和方法。在英国建筑研究中心开发的Envest 和美国商务部标准技术研究所开发的BEES 等建筑全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工具的最新版本中,增加了建设、维护和更换成本的计算功能实施绿色建筑方案而产生的成本,也未考虑绿色建筑在使用阶段产生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因此,绿色建筑成本效益评价成为当前绿色建筑评价研究中亟待加强的重要内容之一。 1.3绿色建筑成本效益评价内容 绿色建筑是指在满足居住健康和舒适性要求的同时,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并减少对环境不良影响的建筑。在绿色建筑规划、设计和施工阶段采取节能、节水等措施,虽使设计和建设成本有所增加,但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因持续产生资源节约效益而显著降低了运营成本;采取减少污染、生态保护与环境改善等措施,虽然增加了一定的建设和运营成本,但减少了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减轻了所在地市政公用设施(如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等)的处理负荷,并通过改善建筑物理环境以及周边生态环境,使居住健康和舒适性要求得到更好的满足。因此,可将绿色建筑成本效益评价指标分为经济、环境和社会三个大类,建立绿色建

《中国建筑史》课程论文

摘要: 建筑但凡能成为一个完善的体系,则必然有其深厚的社会文化根源,既不可能无缘无故地产生,也不可能无缘无故地消亡。因此,研究传统建筑,只有结合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才可能探明其真义,也只有这样,才能判别良莠,决定取舍。 通过了解古今建筑的差异历程,可推测建筑的未来的发展方向,从而使设计可永葆活力,且经得住历史的狂潮。一方面综合多种建筑的特色优点,更好地使自己的设计更加完善和完美。 关键词:融古通今,传承,创新 一、古今建筑的启发 1、古代建筑的思考 我过文化历史源远流长,建筑历史更是如此。先是靠山吃山的生活方式,就地取材,运用天然的木材料建成我们最初最舒适的居所。由于出材料随处可找,分布面积大,加上易于加工,这将成为人类进化的一大保障。随着人们的不断进步,对居所的要求日渐追求,开始形成了审美观。人们不再满足于简简单单的住所,而追求更结实、更舒适、更美观的建筑。由此便奠定了木建筑成为我国古代建筑的主要建筑、材料。由于地域文化、气候等的条件之下,不同的地区形成了不同的建筑文化,这便为了之后的地域建筑差异埋下了伏笔。建筑的形式用料和之中的文化底蕴可以看作一定时期的产物,随着时代的进步、发展,建筑的进步也是无法阻拦的趋势。 (1)古建筑的启迪 古代建筑蕴含这中华文化的精髓,虽然时代不断的进步发展着,但依然没有掩盖住其光芒。如今高楼耸立的时代,日益繁忙的大都市,生活的压力无时无刻地压迫着人们的精神。这无疑是变样的悲哀。然而古色古香的建筑在热闹都市的显得是那么的特异另类,这让不少人在观赏古建筑时是那么的单纯,仿佛心灵沉淀了下来。这也是古建筑得以保留下来的原因之一,之后人们通过改良、融合、添加不同的手段,不仅让古建筑保留,而且融入了时代的大流。并且市场也可见一斑,将古建筑融合现代风格这无疑是一次巨大的尝试个挑战,且大众更容易接受。对于旧的东西,有时候并不是选择抛弃,而是改变、选择。这或许是尝试跟挑战,但如果成功的话无疑是一次质的飞跃,巨大的跨步。 (2)古建筑未来的联想 一般的思维都把古建筑定位在观赏、游玩之类的位置。另一方面把它融入建筑风格,室

对建筑工程经济成本控制的研究毕业论文

对建筑工程经济成本控制的研究毕业论文 摘要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成本控制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当代学者的青睐。本文就首先用SWOT分析法、因果分析法、部控制的方法分析成本控制的意义和建筑企业在成本控制上面临的诸多麻烦;然后,对成本控制方法进行的系统分析,从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出发,分析各个阶段的成本控制点,并从成本、利润、投资的角度多方位分析成本控制的方式方法;最后,在S大学办公楼建设的案例中,结合成本支出的数据,运用全过程成本控制理论对比新老方案,分析成本在建筑过程和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成本控制问题是建筑项目施工过程中是无法删去的环节,而本文讨论的“全过程”成本控制理念就是这个环节的核心,只有在整个环节的高效运转下,才能不断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关键词:建筑项目、成本控制意识、全过程成本控制

Controlled study of the economic costs of construction projects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Cost control is also increasingly favored by contemporary scholars. Firstly, SWOT analysis, causal analysis, the significance of internal control analysis of cost control and construction companies face a lot of trouble in controlling the cost, such as awareness, backward technology, etc.; Then, the systematic analysis of cost control methods, engaged in before, during, and after the whole process of starting to analyze the cost control point of the various stag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sts, profits, investment, multi-orientation analysis of cost control; Finally, in the case of S University office building, combined with the data of the costs, the whole process of cost control theory contrast old and new programs, analysis of the cost of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and the process of using, and put forward their own proposals。 Cost control aspects of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can not be deleted,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process" the concept of cost control is the core of this session, only the efficient functioning of the entire link in order to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 market competitiveness of enterprises. Key words: Construction projects, the awareness of cost control, the whole process of cost control

绿色建筑的成本与效益

绿色建筑的成本与效益 绿色建筑并非不需要成本,在大多数情况下,使用绿色环保技术将带来绿色建筑成本显著增加。从设计阶段的成本增加一直延伸到建设项目的完成,因而不得不使开发商犹豫是否需要使用绿色技术及设定绿色建筑为项目目标。绿色建筑的内涵及特点绿色建筑是基于全生命周期的观点而定义的,并在全生命周期里为人类提供舒适的生活空间,同时使建筑从高能耗向低能耗方向转变。绿色建筑应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体现绿色环保平衡理念,通过科学的建筑设计,综合新能源开发、节能技术的使用以及绿色建筑材料建造的绿色建筑,必定能充分展示“人与自然”的和谐。全生命周期评价绿色建筑的意义全生命周期里项目的建设一般包括项目立项、投资决策阶段、项目前期阶段、项目实施阶段、项目营运阶段。全生命周期评价绿色建筑就是全生命周期里“来源于自然,回归自然”的全过程,也就是从方案决策到设计规划、施工使用到维护翻新,最后拆除的过程,绿色建筑在整个寿命周期内所需要的设计费用、建造成本、运营成本以及维护所需费用等。在我国传统投资理念中,开发商往往只考虑前期阶段到实施阶段成本效益,后期运营阶段的成本效益忽略不计。然而,绿色建筑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应体现在后期运营阶段,而绿色建筑比普通建筑的前期阶段的投入更高,这就是开发商对于发展绿色建筑积极性不高的原因。我国已出台相关经济激励措施,补贴开发商对绿色建筑的开发,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推广绿色建筑,达到以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扩大市场

需求。因此,开发绿色建筑不一定是不合理的投资。绿色建筑的进一步发展,是响应我国政策理念,并能体现相关企业的社会责任感。绿色建筑工程造价及成本控制的内容绿色建筑的规划、施工阶段采取节能措施,尽管增加了设计和建设成本和运行费用,但由于长期使用,并采取保护生态和改善环境的措施,以显著的资源节约降低运营成本,减少了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减少了市政公用设施的处理负荷,并通过提高建筑物的周围环境,使健康的生活和舒适性的环境得到更好的满足。因此,建立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成本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诠释了绿色建筑成本效益评价指标的经济、环境和社会三大范畴的内容(图1)。在分析绿色建筑工程造价概预算及成本控制特点的基础上,提出建设项目成本、施工材料和工程造价等方面的建设项目成本控制,实现节能效果,我们还需要考虑建筑施工现场规划的可持续发展要求,注重项目周边交通状况、城市绿化景观建设情况等。在绿化建设项目成本预算基础上,结合低碳环保要求,最大限度地降低工程造价以实现低碳环保。尽量减少使用人工、材料,以大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为目的,以不破坏生态平衡为前提,构建绿色建筑。绿色建筑成本效益评价的特点及方法各种绿化景观给人带来快乐的感觉,良好的室内阳光,自然通风条件,符合居住者健康和舒适的生活要求。并且能节约运营成本要求,从而产生支付意愿总和,计算是否大于购房过程中因绿色建筑多付的购房款。因此,在绿色建筑成本效益的评价中,增量成本效益进行分析和评价,对绿色建筑方案的增量收益高于所支付的增量成

工程项目成本管理论文

工程项目成本管理论文 浅谈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与管理 摘要:建设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和管理工作关系到建设工程企业的盈亏,决定着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的生死存亡,所以建设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与管理是工程项目管理的三大目标之一。本文将从简要介绍成本管理开始,谈一下我国建设工程项目成本控制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完善这一工作的建议。 关键词:建设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管理 1.概述 1.1概念 所谓建设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与管理是指在保证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将建设工程项目的实际成本控制在预算范围内。实际上,成本控制与管理与质量管理和施工进度管理共同构成了工程项目管理的内容,而且这三者在一定程度上是“鱼和熊掌”的关系:对于任何其中一个管理目标的极致追求都会导致另外二者的管理目标不能完成。例如为实现工程项目的尽快完成而追求最快的施工进度,但这样的话就势必会增加更多的施工机械,更多的人员参与到施工中来,其结果就是施工成本上升,有可能导致超出预算成本,这就意味着成本管理的失败;而同样的道理,过于追求施工质量则可能导致施工进度的耽搁,对于成本的极力压缩有可能导致偷工减料的

发生,进而印象施工质量。总之这三个管理目标之间是存在一定的矛盾的,但它们却都是服务于工程项目的,我们必须在规定的完工时间内以适当的施工成本达到质量要求,这样才能实现工程项目施工企业的企业价值。所以,对于这三个管理目标应该采取折中的态度,而要实现建设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与管理则必须处理好与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的关系。 1.2建设工程项目成本控制与管理原则 建设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与控制原则包括成本最低化原则、全面成本控制原则、目标管理原则和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所谓成本最低化是最好理解的,作为建设工程项目实施主体的企业,本身就是追求利润的市场主体,成本的最低化才能保证利润的最大化。但必须注意的是,对于成本最低化的追求必须保持在一定的限度以内,这个限度就是达到施工质量要求,否则最低的成本必将造出最低劣的工程。全面成本控制原则是指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需要在施工的全过程和所有施工参与人员的范围内做到全面控制。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指标,涉及到了施工的全部阶段和全部部门、单位、人员。如果只有某一个工序贯彻了成本控制原则而其他工序对之却没有提起应有的重视或者各个工序之间各行其是不考虑合作来达到成本控制,那么成本控制只能是一句空话。目标管理原则是一种贯彻实施既定计划的一种方法,将总体的目标分解成几个阶段或者分配到具体的实施者头上,可以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最后,责权利相结合的原

中国建筑史的论文

目录 内容摘要 (3) 关键词 (3) 一、木结构——中国古代建筑的结构 (3) (一)中国古代建筑木构架的主要形式 (3) 1、抬梁式构架 (3) 2、穿斗式构架 (3) 3、井干式结构 (4) (二)斗拱 (4) 1、斗拱的作用 (4) 2、斗拱的组成与分类 (4) 3、斗拱的分类及各部分名称 (4) 4、斗拱的发展与演变 (5)

5、斗拱的力学简单分析 (5) 二、大屋顶——中国古代建筑的形式 (6) 三、四合院——中国古代建筑的空间 (7) 结语 (8) 参考文献 (8) 摘要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成就:一是表现在结构合理,容易加工制作的木框架结构上;二是表现在由单纯的大屋顶中表现出千变万化建筑形式,三是表现在“四合院”精彩的平面布局所传达出的空间意识中。以最概括的文字将中国几千年的建筑文化的特点,我们提出:“木结构”、“大屋顶”、“四合院”九个词。 关键词:木结构,大屋顶,四合院; 一、木结构——中国古代建筑的结构 中国古代建筑与世界其它建筑形态最基本的区别是木框架结构,是世界上惟一以木结构为主的建筑体系。 中国古代建筑以木结构为主体,它的基本艺术造型特点来自结构本身。中国建筑的起点是以间为代表的房屋,宫殿是房屋的扩大,它本质上并没有变化,只不过柱子更高、梁坊更长、间数更多而已。早期文化形成期所在区域木材丰富,而石材稀缺。木材加工容易。广泛的适应各地区寒暖不同的气候,和很好的抗震性能。古代中国人讲求阴阳五行。五行中的五种物质金、木、水、火、土,对应五个方位(西、东、北、南、中)。其中,土代表中央,代表负载万物、养育万物的大地,因此,土德就具有了很高的地位,象征中央的明清北京故宫三大殿,就

项目成本管理论文

浅谈工程量清单计价下的施工项目 成本管理 十六项目部吴宇辉 一、项目成本管理常见问题 目前阶段施工单位对于项目成本管理虽然已经有了分解、执行和考核的普遍做法,但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思路的局限,特别是定额计价方式的影响,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在以清单计价为标志的新竞争环境下明显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如项目组织与成本管理要求不甚协调、缺乏全员全过程成本控制思路、尤其是缺少实际可以减少成本支出的具体措施。 1、项目成本管理体制缺乏责权利统一 项目成本管理体系中应以项目经理为核心,通过给业务部门主管以及管理人员分解相应的成本责任、管理权力及利益分配,建立合作、约束和激励相结合的成本管理组织机构和运行机制。在目前的施工项目成本管理体制中,各岗位职责在成本管理方面没有很好地将责权利三者结合起来:一种情况下,项目将成本管理的责任完全归于成本管理主管,而生产及技术部门以完成进度和质量为考核指标,造成成本管理盲区。例如当因抢工导致质量问题,造成经济损失时责任就不明确,处罚没有针对性;又如技术人员提出了一个经济可行的施工方案,往往奖励又不能到位,在一定程度上挫伤技术发明人的积极性,不利于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与控制。另一情况下,项目经理越位承担成本管理主管的工作、实施上独立承担成本管理责任,而由于其核心地位造成决策往往失去有效制约,给项目成本管理带来巨大隐患。 2、缺乏全员、全过程成本控制思路 长期以来,项目技术人员只负责技术和工程质量,工程生产人员只负责施工生产和工程进度,这样表面上看起来分工明确、职责清晰,各司其职,唯独没有了成本的责任控制,结果对成本核算、设计变更、工程索赔等事后控制造成极大的隐患。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在施工阶段技术和措施制定得再完美,也起不到控制成本的作用。使各种成本管理措施成为少数人的责任、成为不折不扣的空中楼阁。而在施工中又普遍存在简单地按照以往的工程经验来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沿用经验工程的成本降低率编制成本计划和制定目标成本,而忽略了该工程的现场环境以及施工条件和工期的要求;简单的将成本管理看作是实施阶段的管理甚至只是采购阶段的管理,而忽略了前期成本设计、实施监控、方案调整、工程索赔和成本核算其他过程的管理,不利于成本管理可持续性发展。

国内绿色建筑增量成本统计分析

国内绿色建筑增量成本统计分析? 李 菊 孙大明1 (1.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绿色与生态建筑研究发展中心 上海 200023) 摘要:随着绿色建筑在我国的兴起,各种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房产商也逐渐开始投身于绿色建筑建设中。绿色建筑因其节能或生态技术应用带来的增量成本,必然引发房产市场成本的波动和变化,对绿色建筑与传统建筑投资成本及效益回收已经成为建筑行业关注的议题。本文针对我国现有案例进行了绿色建筑增量成本的统计分析,并对影响增量成本的各个因素做了分析。 关键词:绿色建筑 增量成本 影响因素 根据我国2006年颁布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1]中的定义,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经济学运用成本和收益来解释人类的经济行为,成本和收益是绿色建筑可行性的基础,绿色建筑需要考虑社会、经济、环境的成本与收益。随着绿色建筑事业在国内的蓬勃发展,绿色建筑策略带来的增量成本研究分析也日渐白热化。本文就国内多个在建、已建和拟建的绿色建筑项目展开调研,分析了我国当前社会、经济环境下,多种因素绿色建筑增量成本的影响。 1. 项目概况 1.1 星级概况 19个绿色建筑工程和11 1.2 区域分布 所调研的项目主要分布在我国华东、华中、华南和西北地区,其中华东地区地区项目最多,公居建项目均占样本数量的一半以上;西北项目主要以居建为主,数量仅此于华东区;华中和华南项目数量相对较少,且均为公建项目。调研项目的区域分布,利于结合区域经济状况,进行针对性的成本分析,其具体分布参见表1.1。 表1.1 调研项目区域分布 居建 一星级 1 ?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科技处项目(20070123330750001) 能源世界节 能 建 筑 网 w w w .c h

论建筑工程成本的管理与控制毕业论文

论建筑工程成本的管理与控制 (作者:陈岗) 摘要 建筑工程成本管理是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由于建设工程项目在不同阶段的造价都是以建筑施工企业对建筑工程具体实施的成本价为参考基础,因此,从建筑施工企业的角度,将建筑工程成本从建筑工程造价中独立出来进行分析研究,很利于使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变得更为清晰便捷;同时由于建筑业的激烈竞争,各建筑施工企业都非常重视建筑工程成本的管理。为了研究管理并控制好建筑工程成本的方法,在认真分析建筑施工企业具体实施建筑工程的过程及其同步成本控制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管理控工程成本的建议措施,不仅要在技术层面的措施上投入,作为企业还应从精神文化内涵的层面树立宽远的战略目光,以人为本,避免安全和质量事故造成的畸形成本,在整体上将会有效地降低成本。 关键词:建筑工程成本畸形成本管理与控制措施 1.引言 建筑业的竞争是越来越激烈了,政府对行业的管理也越来越规范化,整个社会环境对建筑业的要求显着提高了,为了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建筑企业都非常关注建筑工程的成本管理与成本控制,不仅将其视为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内容,也将其当作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成本管理不仅是注重对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及其它直接费的管理,更要认识到施工组织(包括施工技术方案)对成本的影响,以及施工安全和质量事故对成本的影响。安全成本和质量成本不能抱侥幸心理,企业当树立为人类作贡献、以人为本的诚信负责理念,才是控制成本的有效法宝。 2.建筑工程成本的概念 建筑工程已经被普遍性地认为是一种产品,其中的多数可以称作商品,所以其工程

造价也即建筑工程的价格,类似于商品价格的原理,商品价格的基础是商品的价值(谭德精等着《工程造价确定与控制》P7页),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商品生产中消耗的生产资料的价值C,二是生产过程中劳动者创造出的价值,包括劳动力价值V和劳动力创造的剩余价值m。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商品价格由商品价值和竞争因子额n组成,而竞争因子额n可正可负,它主要由商品所有者及区域性地方政策调控。商品价格即可用式子“C+V+m+n”进行表示,“C+V”即成本,“m”为利润和税金,虽也受商品所有者和区域性地方政策调控,但其与“n”是有区别的,“n”受市场环境因素影响较大,在这种情况下形成的商品价格一般都与商品价值不一致,有时高于价值,有时低于价值,甚至有时低于成本,这就是市场调整力的体现,因此,建筑工程造价也包含“C+V+m+n”,但是,基于建筑工程的特点,简单地用“C+V”来描述建筑工程成本,显得过于粗略。在实际的操作中,对于建筑施工企业而言,建筑工程成本可以不由国家颁布的定额计算而来,它只以企业对市场资源信息的掌握和利用,以及对自身资源的发挥为基础计算出来的建筑工程这一产品所消耗的按通用货币计量额表示的价值。为了使计算分析变得更为干净、纯粹,其算法甚至可以不同于行业标准的算法,如此界定建筑工程成本虽也难免受市场环境因素的影响,但也能很大程度上避免毫无意义的核算泡沫。 为了缩小论题,避免博而不精,本文只讨论作为建筑施工企业对建筑工程成本管理与控制的相关问题。 3.建筑工程成本管理的概念 管理有不少概念,凡是按一定的方法使目标得到顺利实现的行为都可以叫作管理。亨利·法约尔将管理定义为计划、执行、组织、指挥和控制,这一定义在西方管理学界得到普遍认同。在谭德精教授等人编着的《工程造价确定与控制》中将管理定义为:“管理,是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而进行的计划、预测、组织、指挥、监控等系列活动,”“建设工程投资管理的含义”包括“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的一系列工作”,由此可见,“管理”其实包含了“控制”,而事实上,只有做到有效控制了,才能算是达到管理目标了。因此,建筑工程成本的管理即是合理确定建筑工程成本及将其有效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的系列工作。 建筑工程成本管理与控制的目标总体上讲,即降低成本,提高利润。具体而言也可以是利润不变时尽可能降低成本,或成本不变时提高利润,尽可能地发挥好投入的人力、

新型绿色建筑工程造价与成本控制

新型绿色建筑工程造价与成本控制 发表时间:2019-05-28T08:51:40.843Z 来源:《城镇建设》2019年第03期作者:杨成林1 王瑞华2 [导读] 制订新的工程造价预算和成本控制方法应依据新型绿色建筑工程特点,以提高对建筑工程中成本控制,确保新型绿色建筑工程实现最大的效益。 1山东恒基消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山东济南 250000 2中正信造价咨询有限公司,山东济南 250000 摘要:新型绿色建筑工程符合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理念,新型绿色建筑工程为建筑行业带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因此,制订新的工程造价预算和成本控制方法应依据新型绿色建筑工程特点,以提高对建筑工程中成本控制,确保新型绿色建筑工程实现最大的效益。 关键词:新型绿色建筑工程;造价;成本控制 1新型绿色建筑简介 绿色建筑是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通过现代化节能理念与技术满足人们对于建筑保温节水等功能性需求。新型绿色建筑是时代进步的象征,在优化人们生活品质的过程中也深刻契合国家所倡导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与低碳经济号召。由于我国当前社会发展进程中存在一定的环境污染问题,并且部分能源趋于匮乏,构建环保生态社会也成为了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新型绿色建筑理念是与现代环保理念的高度融合与拓展,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逐渐具有紧密的联系,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以替代性能源对非可再生性能源进行保护。 2新型绿色建筑工程造价与成本控制的特征分析 要想充分发挥其环保效能,在施工前需要对建筑施工项目的施工地址以及周围的环境进行充分分析,目的在于构建整体性的城市微观生态系统,建筑施工项目周围城市园林规划、交通、教育、医疗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状况进行分析,将土地成本作为重点考虑内容。 与传统建筑施工不同,绿色建筑工程造价的涉及内容更加广泛,需要对施工区域内的水文环境、动植物种类数量、地形等因素进行科学分析,充分对自然环境加以利用,减少人工材料的应用。并且现阶段来说,绿色建筑材料的市场波动较大,工程造价与成本控制受市场波动影响较大也是其主要特征,建筑施工企业很难对市场动态作出客观全面的预测。 3工程造价在新型绿色建筑中的作用与影响 3.1工程造价作用 3.1.1提高建筑水平 绿色作为新型绿色建筑工程实施建设的主要宗旨,其在建筑材料的选择和施工技术的要求上比传统建筑又更高一级。为达到既节能环保又符合投资者的需求,新型绿色建筑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必然会更加注重建筑材料的选择及施工技术水平的提高。而工程造价则应综合比对各方面可能影响造价的因素,控制材料的选择及施工技术,提高建筑整体水平。 3.1.2节约成本 通常情况下,投资经费的数额与传统建筑水平密切相关。而现阶段的新型绿色建筑为实现节能环保,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在建设过程中对于材料的选择也应不同于传统建筑。新型绿色建筑应以工程造价为基础,对比施工中所需材料并详细分析优劣,可实现节约成本的目标,避免出现材料浪费。 3.2工程造价的影响 3.2.1工程造价各方提供完整、透明的服务 绿色建筑工程的建设过程及造价受到多方面影响,这些因素既包括新的材料、工艺、技术和设备等,又包括节能、节水、环境等,工程投入资金数量较大,这些都要求参与工程造价的各方提供更加透明、完整和确切的信息,尤其是在新的工艺和技术问题上,都会对绿色建筑工程的建设造成影响。 3.2.2工程造价对绿色建筑采用新材料、工艺的影响 (1)建筑结构的围护体系:如外墙、屋面、门窗等。传统的建筑墙体以普通砖为主,缺点是其自身重量大,并会使建筑造价增加。而新型绿色建筑经常使用加气混凝土以降低墙体自身重量,使房屋的整个承重体系得到良好的改善,且可减少构件配筋使用数量,基础埋深也会随之由深变浅。同时也可使墙体表面相较于普通粘土标准砖更加平整美观,减少抹灰的应用,并减少建筑物自身重量,从而降低墙体及承重结构造价。 (2)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资源通常包括风能、水能、太阳能等。当今阶段,对于太阳能的应用技术最为纯熟。以“向日葵”式的旋转房屋为例,这种房屋以太阳能为驱动力,使房屋旋转运动,始终保持与太阳的最佳角度,保证阳光随时射入屋内,以太阳能对屋内日常供热、供电,并储存光能,满足阴天或夜晚的使用。这些节能措施可有效地减低整个建筑物的能量消耗。 4浅析新型绿色工程的造价预算策略 4.1 对造价预算计算人员进行全面的入职培训 和传统的建筑工程比起来,新型绿色工程的造价计算更为复杂,这主要是由于员工在计算其造价成本时,所需掌握和运用的知识除了一般的造价计算知识之外,还有多种新型绿色材料的相关知识。因此,为了使得造价计算人员能够更好地完成这一工作,就必须在入职之初对他们进行全面的培训,为他们的专业能力的运用打下重要的基础。 4.2 做好相关的造价预算编制 为了做好绿色工程的造价预算工作,就必须着重对以下这两大方面进行深入的考量。首先是实地的工程施工情况。在进行造价预算之前,相关的计算人员必须进行多番的实地考察和调研,并且以其他同类工程的相关数据作为造价的重要基础。并且借助计算机技术来模拟施工现场的各类需求,以此为造价预算的全面性做好铺垫工作。其次,必须着重考察绿色工程的设计方案和设计图纸。图纸所显示的工程量是最为实际的,同时也是整个工程实施的前提所在。因此,相关的造价人员必须熟悉图纸的每一个部分,并且以整体的、宏观的、全面的角度来计算每一个环节所需的资金量,力求贴近实际,同时确保其经济性。 4.3强化工程造价预算动态管理 工程预算管理从广义上来讲并不局限于一个相对固定的数字,受到新型绿色建筑工程施工周期的影响,随着施工周期的变动而变动,

项目成本控制论文15篇

项目成本控制论文15篇 项目成本控制论文 摘要:加强在工程设计阶段对项目工程预算的控制集中体现了事前控制的思想,是实现项目成本控制的一个重要环节。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是对已计划而将实施的工程项目的控制,在进行成本控制时需要摒弃重施工而轻设计的观念,在项目设计阶段加强成本预算和控制,提高企业管理和控制成本的能力,实现项目收益费用比的最大化,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关键词 项目成本控制建筑论文建筑 项目成本控制论文:项目开发中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 企业是以获取利润为目的的经济实体,如何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利润,是企业管理中房屋的主题。目前,许多施工企业都在深度项目开发,深度多元化发展,对项目开发单位而言,工程成本的控制需要从建设期的决策阶段、设计、施工阶段全过程来进行控制,此文仅就施工阶段开发单位工程成本的控制作一阐述。 1制定严密的合同条款 随着我国加入WTO,工程项目的管理也将逐步与国际接轨,实行严格的合同管理,是建设单位的首选课题。在国际惯例中,业主常常聘请有经验的咨询公司编制严密的招标文件、合同文本,对承包商的制约条款几乎达到无所不包的地步,防止施工单位上场后以工期紧、场地狭小、品牌型号不明确等为借口,进行各种各样的索赔。如施工单位常常会在工程的后期以工期紧为理由,要求增加工程费用,如果合同中预告了合同报价充分考虑了工期因素,不论采取何种赶工措施均不再调整报价的条款,就能有效地杜绝费用的增长;于内墙如设备安装预算,不同的品牌型号价格出入很大,如果办公室模糊很容易千万施工过程中“偷梁换柱”,影响工程质量和寿命,损害开发商的信誉,造成不良后果。利用好“严密合同条款”这一条,需要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对可能发生的情况有提前的预计,在这一点上需要多学习国外成熟的经验及合同条款。

绿色建筑技术增量成本分析

工程管理 CONSTRUCTION 1.绿色建筑概述 绿色建筑是以绿色环保技术为主要手段形成的建筑体系,可以有效提升建筑生态环境指标,提升建筑应用质量。当前绿色建筑主要依照项目标志星级进行等级划分,星级越高绿色环保效益越好。在全球化环保背景倡导下,我国已经开始大量兴起绿色建筑工程,对生态化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应用,绿色建筑已经得到了本质发展。 绿色建筑可以从材料内容、技术手段等出发,对工程成本进行优化,提升资源使用效益,必将成为未来建筑工程施工的首选方案。但是在当前发展的过程中由于缺乏绿色建筑增量成本认识,对上述内容了解不深入,在实施时非常容易出现增量成本不明确导致的偷梁换柱问题。部分单位认为在绿色建筑中需要大量使用绿色材料及绿色建筑技术,施工成本会大大上升。为了防止上述现象,单位将绿色建筑流于形式,最终导致绿色建筑效益受到影响。导致增量成本误解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第一,早期绿色建筑开发中主要将建筑内容定位在高档建筑中,没有对平民化绿色建筑进行宣传,非常容易给人造成错觉,导致绿色建筑与高成本结合在一起,造成增量成本认识效益大打折扣;第二,绿色建筑在设计初期投入成本较高,随着时间的推移,成本会大大降低,绿色环保性效益会大幅提升。当前初期设计成本在一定程度导致人们误以为绿色建筑成本高于常规建筑成本,限制了增量成本分析效果;第三,增量成本内容混淆造成绿色建筑其他成本费用,例如装饰费用、常规材料费用等。上述费用并不属于增量成本范围,将其计算入绿色建筑中直接导致建筑成本大幅上升,给人们造成了错误认识。 2.绿色建筑增量成本的内容、方法及方案2.1成本内容 绿色建筑增量成本是指在绿色建筑构件过程中所附加的绿色环保技术成本,该成本内容可以分为软成本、绿色建筑技术成本和认证成本三大类。 软成本主要指绿色建筑过程中的软技术成本,包括设计性成本、分析性成本、管理成本、调试成本等。绿色建筑技术成本主要为设计性成本,为绿色建筑技术应用过程中产生的附加资金内容。认证成本主要指用于绿色建筑体系认证过程中的成本,主要指专家评审费用。本次研究的过程中笔者主要对绿色建筑技术增量成本进行分析,从技术成本角度分析绿色建筑的应用效益。 2.2计算方法 我国绿色建筑技术应用差别较大,还没有形成完善的技术体系,各项技术算法千差万别。上述绿色建筑施工现状直接导致绿色建筑技术增量成本存在巨大差异。为了提升对绿色建筑技术增量成本分析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在对其计算的过程中我国形成了基础增量成本计算模型。该计算模型中主要包括:(1)绿色建筑增加技术措施成本:该部分成本主要指绿色建筑建设过程中增加的工程成本,指从工程施工初期到施工完成中绿色技术导致的额外成本投入; (2)强化型技术措施成本:该部分成本主要指技术效率成本增量及技术成本效益内容,多为施工过程中的机组投入成本及设备投入成本; (3)交互影响产生的成本:该部分成本主要指绿色建筑中技术相互影响导致的成本负荷,上部分成本可以为正也可以为负,系统中的各项成本交互产生设备初投资。 绿色建筑技术增量成本=绿色建筑增加技术措施成本-基准方案成本±交互成本。 2.3基准方案构建 基准方案在构建的过程中需要依照方案之间的成本比例进行调节。常规基准方案选取的过程中主要是依照方案之间的对比实现增量成本的确定,即选取一种方案为基本方案,以该方案为基准对其他方案各项内容增加的成本进行计算,从而获取两个方案的差额,对系统中的增量成本差别进行分析。 当前基准方案确定的过程中主要依照以下两方面内容完成。 第一,基准方案1的选取。基准方案1在选取的过程中主要依照国家标准或地方设计标准完成,多为国家指定建筑。基准方案1为前期介入方案时主要依照国家或地方标准完成对各项增量成本的计算,依照国家及地方标准节能要求达到对各项绿色建筑成本的分析,从而实现各项成本的明确。该方案过程中主要要对各项方案内容和设备内容进行明确,从而得到绿色建筑的增量成本。 第二,基准方案2的确定。基准方案2的确定主要是指现有设计设计计划的确定。在基准方案1选取完成后,人员可以依照绿色建筑状况设计现有计划,依照现有计划内容对各项成本进行分析,从而明确系统在构建过程中的增量成本。该增量成本多为基准方案2与基准方案1对比所得,依照两者对比对增量内容进行的明确。 从业主角度而言,基准方案1的选取并对其并没有太多影 绿色建筑技术增量成本分析 冯 佳 河北冀电电力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河北石家庄 050000 摘 要:文章主要对绿色建筑技术增量成本分析进行研究,对增量成本控制内容进行强化。本文首先对绿色建筑概念及现状进行明确。而后依照文献资料分析了当前绿色建筑技术增量成本的对比方法,深入分析了该体系下的建筑状况。最后文章在两种增量成本分析方案基础上设定了对应分析内容,研究科学性大幅提升。文章对绿色建筑技术增量成本发展具有一定贡献性作用。 关键词:绿色建筑技术;方法;增量成本;分析中图分类号:X799 文献标识码:A 第4卷 第23期2014年8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