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物种起源绪论》练习题附答案

《物种起源绪论》练习题附答案

《物种起源绪论》练习题附答案
《物种起源绪论》练习题附答案

《物种起源》绪论

一、语言表达专练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廊坊教师王晟踏遍乡野,寻访________民俗文化,8年时间已经记录和整理了10余篇民俗文化调研报告、500多分钟北方祭祀音乐收录、600多分钟劳动号子和民歌的录音录像。

②这套理综试题突出基础、重视能力、强调应用、体现创新,________知识全面、深入,体现了立德树人的导向性,有很好的区分度。

③发生在巴黎的恐怖袭击事件,对全球安保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________全球安防升级,城市应急系统再次成为焦点。

A.搜集考察催促

B.收集考查督促

C.收集考察督促

D.搜集考查催促

解析:选D“搜集”意思是到处寻找(事物)并聚集在一起;“收集”意思是使聚集在一起。句①是王晟寻找并聚集,所以用“搜集”。“考察”意思是实地观察调查,细致深刻地观察;“考查”意思是用一定的标准来检查衡量。句②是用一定标准来检查衡量,所以应用“考查”。“督促”是监督使把事情快点做好;“催促”是促使对方迅速行动做某事。根据句③语境应选“催促”。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第二展厅的文物如同一部浓缩的史书,举重若轻地展示了先民们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顽强抗争、繁衍生息的漫长历史。

②我国3月新增贷款下降不足为奇,因为房市调控政策仍待发酵。

③毕业后他的同学大都顺理成章地走上了音乐创作之路,而他却改换门庭,另有所爱,一头扎进中国古代文化研究中。

④就对后世的影响来说,我们一致认为《封神演义》虽然比不上《西游记》,但和《聊斋志异》是可以并行不悖的。

⑤中国的长城是世界建筑史上独一无二的奇迹,是中国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结晶。

⑥狭窄的空间和严格的管理,会让人对航母生活心生厌倦,但航母梦的追梦人却甘之如饴,他们执着的追求凝结着奋发进取、刚毅有为的精神。

A.①②⑤B.①③④

C.②③⑥D.④⑤⑥

解析:选B本题从用错对象、望文生义、不合语境等角度设误考查成语的使用。

①举重若轻:举重东西就像举轻东西那样。形容做繁难的事或处理棘手的问题轻松而不费力。修饰对象一般为人,用在此处不合适。②不足为奇:不值得奇怪,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多指事物或现象很平常,使用正确。③改换门庭:改变门第出身,提高社会地位;投靠新的主人或势力,以图维持、发展。用在这里不合语境,可改为“改弦易辙”。④并行不悖:同时实行,互不冲突。这里属于望文生义。比喻两本书水平相当,不分高下,可用“并驾齐驱”。⑤独一无二:没有相同的或没有可以相比的。使用正确。⑥甘之如饴:指感到像糖一样甜,形容甘愿承受艰难、痛苦。使用正确。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自然学者们把变异的唯一可能的原因常常归之于如气候、食物等等外界条件,从某一狭隘的意义上说,这是正确的。

B.法国内政部28日表示,为保障第二十一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巴黎安全举办,政府已在全境范围内调动大量警力。

C.今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当天,全国有近10万多名监考、巡考和考务工作人员为考生提供考试服务。

D.根据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的《2015中国职工养老储备指数大中城市报告》显示,国有企业养老储备总指数最高,民营企业最低。

解析:选B A项,语序不当,“常常”应在“把”前。C项,“近”与“多”自相矛盾。D项,句式杂糅,应删去“根据”。

4.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一位毕业生在自荐信中写道:“虽然我只有本科学历,但绝对名副其实,恳请学校领导唯才是用。”

B.您的文章写得真好,本世纪散文百家,您必能忝列其中。

C.杨老师年过七旬仍然笔耕不辍,作为他的高足,我们感到既自豪又惭愧。D.本人才疏学浅,刚才的一些想法仅是一孔之见,接下来还请在座大方之家批评指正。

解析:选D A项,自荐信应自信、谦虚。“绝对名副其实,恳请学校领导唯才是用”显得自高自大,有失谦虚。B项,忝列:谦辞。有愧于排列在其中。用在此处不得体。C项,高足:敬辞。可以称呼别人的学生,但不能自称。

5.请以下面文字为论点,按照要求补写一个事例。

有坚持才会有奇迹。

要求:①请从达尔文、巴金、苏武中任选一人续写;②紧扣首句观点,符合所选人物事迹;③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语意连贯,内容充实;④60~100字。

答:

参考答案:(示例一)如果当初达尔文子承父业,那他现在就是一名普通的医生;如果当初达尔文靠近神学,那他现在就是一名普通的牧师。幸好他坚持了自己的理想,坚持环球旅行进行实地考察和收集,不然又怎会有轰动全球的《物种起源》呢?

(示例二)巴金用自己的文字构建了一部异彩纷呈的人类心灵史,那里面有对美好理想不屈不挠地坚持,对人生真善美的坚持以及对美好未来的坚持。没有这些坚持,又怎能使他的作品冲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植根在广大读者的心底呢?

(示例三)苏武手持一支旌节游走在茫茫的草原,与羊群为伴,不恋富贵不怕艰苦,绝不背叛自己的国家,用19年的孤独来坚守自己的承诺,最后终于回到了长安。如果没有这份坚持,他又怎能一步步靠近梦中的故国?

6.扩展下面语句,要求扩展后语句主旨更明确,并尽可能与原句构成有对偶色彩的整句。

在自然界中,万物都在竞争;在人类社会中竞争也不断。

答:

参考答案:在自然界中,万物都在竞争:为食物竞争,为生存空间竞争;在人类社会中,竞争也不断:有的为名利而竞争,有的为真理而竞争。

二、阅读理解专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达尔文200年诞辰

物种起源答案

《物种起源》绪论教案及练习 ※学习导航 【学习目标】 1、了解达尔文及其进化论,感悟并学习科学家严谨而审慎的科学态度以及刻苦钻研的治学精神。 2、能够理解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3、把握文中关键句,进而整体把文章的结构层次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提高辨别和筛选重要信息和材料的能力。 【学法建议】 1、学习本文时要注意抓住关键句来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和全文的结构。 2、可以从本文语言的推敲品位中感受达尔文的科学态度和治学精神。 【课前预习】 1、作者简介 查理?罗伯特?达尔文(1809-1882),是生物进化学说的创始人。他出生在英国一个世代医生家里。祖父、父亲不仅都是当地的名医,而且都是生物学的爱好者。祖父是一个早期生物进化论者,发表过《动物心理学》的著作,提倡生物进化观念。这样的家庭环境,生物进化思想,对幼小的达尔文的心灵,有着深刻的影响。达尔文16岁进大学学医,但他并不想做一个医生,而是热心研究自然科学,特别是生物学。后来他又去大学神学系学习,但他依然用大量的时间阅读各种自然科学著作,同不少地质学家、动物学家、植物学家交往。22岁从剑桥大学毕业后,以博物学家的身份乘海军勘探船“贝格尔号”作历时五年的环球旅行,观察并搜集了动植物和地质等方面的大量材料,经归纳整理与综合分析,形成了生物进化的概念,于1859年出版了震动当时学术界的《物种起源》一书,成为生物学史上的一个转折点。随后又写成《动物和植物在家养下的变异》、《人类起源及性的选择》等书,进一步充实了进化学说的内容。 2、资料链接 (1)进化论 亦称“演化论”(严复译为天演论)。通常指生物的进化理论。它是研究生物进化、生物发展规律以及如何运用这些规律的科学,是生物学的一个重要部门。该词最初是拉马克提出。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一书奠定了进化论的科学基础。而现代生物学的发展,促进了生命起源、物种分化和形成等进化理论的进一步发展,认为生物最初从非生物而来,现代地球上生存的各种生物,有共同的祖先,它们在进化过程中,通过变异、遗传和自然选择,由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种类由少到多。恩格斯认为达尔文的进化理论是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能量守恒和转换定律、细胞学说和进化论)之一。 (2)文体介绍 导言也称引言、绪论,是一篇文章或一部著作的开头的话,主要用于学术著作和教科书,对论著的基本内容和要点以及有关问题(如写作背景、过程、缘由等)作出介绍、说明。导言目的是让读者了解全书的要旨,引导读者更好的理解全书的内容。 导言与序言的区别:序言的内容宽泛,对原作内容是否具体说明,对内容介绍的多少都没有明确要求。而导言的主要篇幅必须介绍原作的内容及主旨。序言写作无定体,或叙事,或抒情,或议论,或说明,或兼而有之,都是可以的。而导言则侧重议论、说明。文学作品一般有序言而无导言,学术著作有导言,还可有序言。学术著作再版几次可以有几篇序言,但导言只有一篇。 (3)神创论 在西方流传的是上帝用六天时间创造出天地、日月星辰、山川河流、飞禽走兽,再用圣土造

《物种起源》绪论(教案)

《物种起源》绪论 达尔文 教学目标 1.了解达尔文、了解绪论的特点,学习达尔文尊重事实、重视实践、实事求是、锲而不舍、刻苦钻研的奋斗精神。 2.培养学生抓住关键句、理清思路的能力。 3.培养学生品味语言的能力和分析探究能力。 重点难点 理清文章思路、品味分析文章准确严谨的语言、探究问题。 教学方法 检查预习——筛选关键句子,理清思路——品味语言——学习精神——分析探究教学时数 一课时 课前预习 1.完成《新新学案》“自主预习”中的“自主积累”“基础积累”。 2.思考:(1)本文关于物种起源问题的两个主要观点是什么用文中的原句回答。 (2)请根据第7、8两段的内容整理《物种起源》的目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828年的一天,在伦敦郊外的一片树林里,一个大学生围着一棵老树转悠。突然,他发现在将要脱落的树皮下,有虫子在里边蠕动,便急忙剥开树皮。树皮下,两只奇特的甲虫正急速地向前爬去。这个大学生马上左右开弓抓在手里,兴奋地观看起来。正在

这时,树皮里又跳出一只甲虫,大学生措手不及,迅即把手里的甲虫藏到嘴里,伸手又把第三只甲虫抓到。看着这些奇怪的甲虫,大学生真有点爱不释手,只顾得意地欣赏手中的甲虫,早把嘴里的那只给忘记了。嘴里的那只甲虫憋得受不了了,便放出一股辛辣的毒汁,把这大学生的舌头蜇得又麻又痛。他这才想起口中的甲虫,张口把它吐到手里。然后,不顾口中的疼痛,得意洋洋地向市内的剑桥大学走去。 这个大学生就是日后成为“进化论之父”的查理·罗伯特·达尔文。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首先发现的这种甲虫,就把它命名为“达尔文”。 (投影展示达尔文画像和达尔文虫图片)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达尔文和他的进化论世界。 (投影或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 (展示答案) 1.自主积累进化论、《物种起源》、“神创论”“物种不变论” 2.基础积累槲(hú)寄生琐屑(xiè)狭隘(ài)分歧( qí)冒昧(mèi) ①札记②椽屋③胚胎④栽种 挣扎缘分坯布剪裁 轧钢置喙一抔土载荷 3.自主思考 (1)本文关于物种起源问题的两个主要观点是什么用文中的原句回答。 明确:第9段观点一:我充分相信,物种不是不变的。观点二:我相信“自然选择”是物种变化最主要的但不是独一无二的手段。 或者第 5段观点一:物种不是被独立创造出来的,而是像变种一样,是从其他物种传下来的。观点二:但是要把啄木鸟那样的构造,它的脚、尾、嘴及舌,如此巧妙地适应于捉取树皮下的昆虫,仅仅归因于外界条件是不合理的。

《物种起源》绪论 教案教学设计

《物种起源》绪论教案教学设计《物种起源》绪论 教学日期: 知识与能力: 了解达尔文及《物种起源》; 初步了解“绪论”的写法; 理解课文主要内容,筛选达尔文对物种起源的主要观点。 过程与方法: 继续训练并提高筛选文章主要观点,筛选关键词语、关 键语句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达尔文坚持真理、珍重客观事实、谦虚谨慎、严肃 认真、深入细致的科学态度和锲而不舍、刻苦钻研的奋斗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整体把握、理清思路、筛选主要观点及筛选关键语句 课时安排:二课时 课前预习:请同学们课下自己查找达尔文及其《物种起源》的相关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回答下面两个问题:1.达尔文是个怎样的人? 2.《物种起源》是一部什么样的书?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是进化论的创始人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一书中的一句名言。作为跨世纪的新一代,你 了解达尔文吗?你知道物种起源所阐述的观点吗?那么,今天 我们就一起来打开达尔文的进化论之门。 二、解题: 1.辨析绪论与序言。 绪论即导言是一种用来说明著作的编写经过、出版意图、编写体例、资料来源和作者情况等的文体。一般放在书的前面,目的是让读者了解全书的要旨,引导读者更好地理解全 书的内容。他与著作的作者必须是同一个人且两者的内容一 定有关联,而序言不必做这样的要求。 2.关于《物种起源》 英国杰出的生物学家达尔文所著《物种起源》(全名为《依据自然选择或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的物种起源》)于1859年11月24日问世。这是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科学巨著。该著作批判了创造论的错误,阐明了进化论的思想。 三、检查预习情况 1、检查字词掌握情况见《学习与评价》页 2、由学生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教师根据情况肯定、 纠正和补充达尔文的科学事迹。

《物种起源》绪论

《物种起源》绪论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达尔文及其进化论,感悟并学习科学家严谨而审慎的科学态度以及刻苦钻研的治学精神。; 2.能够理解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能够理解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把握文中关键句,进而整体把文章的结构层次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提高辨别和筛选重要信息和材料的能力。 2.通过对文中一些长句的分析,训练学生发现句中重要信息的能力,进而达到对句子的深入理解。 教学重点:能够理解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教学难点:提高辨别和筛选重要信息和材料的能力 教学方法:教师引导,学生分析 教学时数:2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了解达尔文及其进化论,感悟并学习科学家严谨而审慎的科学态度以及刻苦钻研的治 学精神。 2、把握文中关键句,进而整体把文章的结构层次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提高辨别和筛选重 要信息和材料的能力 教学过程: ※自学导航 1、作者简介 查理?罗伯特?达尔文(1809-1882),是生物进化学说的创始人。他出生在英国一个世代医生家里。祖父、父亲不仅都是当地的名医,而且都是生物学的爱好者。祖父是一个早期生物进化论者,发表过《动物心理学》的著作,提倡生物进化观念。这样的家庭环境,生物进化思想,对幼小的达尔文的心灵,有着深刻的影响。达尔文16岁进大学学医,但他并不想做一个医生,而是热心研究自然科学,特别是生物学。后来他又去大学神学系学习,但他依然用大量的时间阅读各种自然科学著作,同不少地质学家、动物学家、植物学家交往。22岁从剑桥大学毕业后,以博物学家的身份乘海军勘探船“贝格尔号”作历时五年的环球旅行,观察并搜集了动植物和地质等方面的大量材料,经归纳整理与综合分析,形成了生物进化的概念,于1859年出版了震动当时学术界的《物种起源》一书,成为生物学史上的一个转折点。随后又写成《动物和植物在家养下的变异》、《人类起源及性的选择》等书,进一步充实了进化学说的内容。。

《物种起源》绪论教案

《物种起源》绪论(【英】达尔文)教案 孙奕丹 一、教学目标: 1. 能够通过语句的形式标志把握关键句,进而整体把握文章的脉络、作者的思路与观点态度。 2.能够辨别和筛选重要信息。 3. 了解达尔文及其进化论,学习达尔文严谨治学、精益求精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 ⒈重点:掌握筛选信息、整体把握的方法。 ⒉难点:如何提高学生对说明性文字的阅读兴趣。 三、课时:2课时 四、教学设想:先把握文章脉络,再筛选信息;鼓励学生化繁为简,抽取严密、繁难的长句所包裹的核心信息;通过联想生活中的实例去思考相对枯燥的说明文字;用多种途径的比较精细研读文句。 五、预习要求:1、认真阅读课文,划出重要词语,查字典注音,标注好小节。 2、划出每一段的中心句,概括每一段的内容大意,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教学过程: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1895年11月24日,在英国伦敦,这是很不平凡的一天。 这一天,伦敦众多市民涌向一家书店,争相购买一本刚出版的新书。这一书的第一版一千二百五十册在出版之日即全部售罄。许多读者因买不到它而悻悻然。原先不甚乐意承印它的出版商突然精神一振,又再版三千册,也很快卖光了。欧洲各国不少读者还要求邮购。这在当时确是罕见的。这本轰动一时的新书就是《物种起源》。它是进化论的奠基人查理士·达尔文的头一部巨著。 2、著名的革命家李卜克内西对达尔文的贡献作过生动的比喻:“达尔文远离大城市的烦嚣,在他宁静的庄园里准备着一个革命,马克思自己在世界嚣嚷的中心所准备的也正是这种革命,差别只是杠杆是应用于另一点而已。”一百多年前,达尔文的思想改变了人们对世界的看法,一百多年来,这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打开达尔文进化论之门。 二、介绍达尔文及其进化论。 ⑴[查理·罗伯特·达尔文](Charles Robert Darmin,1809—1882)。英国博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22岁从剑桥大学毕业后,以博物学家的身份乘海军勘探船“贝格尔号”作历时五年的环球旅行,观察并搜集了动植物和地质等方面的大量材料,经归纳整理与综合分析,形成了生物进化的概念,于1859年出版了震动当时学术界的《物种起源》一书,成为生物学史上的一个转折点。随后《动物和植物在家养下的变异》、《人类起源及性的选择》等书,进一步充实了进化学说的内容。 ——摘自《辞海》(1999年版) ⑵[进化论]亦称“演化论”,旧译“天演论”。生物进化论是研究生物进化、生物发展规律以及如何运用这些规律的科学,是生物学的一个重要部门。进化论一词最初是拉马克提出。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一书奠定了进化论的科学基础。而现代生物学的发展,促进了生命起源、物种分化和形成等进化理论的进一步发展,认为生

《物种起源》绪论公开课教案

《物种起源》绪论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828年的一天,在伦敦郊外的一片树林里,一位大学生围着一棵老树转悠。突然,他发现在将要脱落的树皮下,有虫子在里边蠕动,便急忙剥开树皮,发现两只奇特的甲虫,正急速地向前爬去。这位大学生马上左右开弓抓在手里,兴奋地观看起来。正在这时,树皮里又跳出一只甲虫,大学生措手不及,迅即把手里的甲虫藏到嘴里,伸手又把第三只甲虫抓到。看着这些奇怪的甲虫,大学生真有点爱不释手,只顾得意地欣赏手中的甲虫,竟把嘴里的那只给忘记了。嘴里的那只甲虫憋得受不了啦,便放出一股辛辣的毒汁,把这大学生的舌头蜇得又麻又痛。他这才想起口中的甲虫,张口把它吐到手里。然后,不顾口中的疼痛,得意洋洋地向市内的剑桥大学走去。这个大学生就是查理·达尔文。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首先发现的这种甲虫,就把它命名为“达尔文”。 进化论: 产生背景 在文艺复兴以及思想启蒙之后,现代科学的理性思维已经建立起来。达尔文的时代是十九世纪中后期,正是走出蒙昧,提倡科学的前一阶段,在思想和理性上,为达尔文创立自然选择进化论提供了思想依据。而青年时的远游,则为他积累了大量的实据,引发了他关于物种进化的思考并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主要内容 达尔文进化论的主要内容  达尔文进化论主要包括四个子学说: 一,一般进化论:物种是可变的,现有的物种是从别的物种变来的,一个物种可以变成新的物种。这一点,早已被生物地理学、比较解剖学、比较胚胎学、古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的观察、实验所证实,甚至在实验室、野外都可以直接观察到新物种的产生。

二,共同祖先学说:所有的生物都来自共同的祖先。分子生物学发现了所有的生物都使用同一套遗传密码,生物化学揭示了所有生物在分子水平上有高度的一致性,最终证实了达尔文这一远见卓识。所以,这也是一个被普遍接受的科学事实。 三,自然选择学说:自然选择是进化的主要机制。自然选择的存在,是已被无数观察和实验所证实的,所以,这也是一个科学事实。但是,现在学术界一般认为,自然选择的使用范围并不象达尔文设想的那么广泛。自然选择是适应性进化(即生物体对环境的适应)的机制,对于非适应性的进化,有基因漂移等其他机制。也就是说,不能用自然选择来解释所有的进化现象。考虑到适应性进化是生物进化的核心现象,说自然选择是进化的主要机制,也是成立的。  四,渐变论:生物进化的步调是渐变式的,是一个在自然选择作用下累积微小的优势变异的逐渐改进的过程,而不是跃变式的。这是达尔文进化论中较有争议的部分。在达尔文在世时以及死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大部分生物学家,特别是古生物学家,都相信生物进化是能够出现跃变的,认为新的形态和器官是源自大的跃变,而不是微小的变异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缓慢而逐渐地累积下来的。包括赫胥黎在内的一些古生物学家由于强调生物化石的不连续性,而持这种观点。在遗传学诞生之后的一段时间内,早期遗传学家们由于强调遗传性状的不连续性,也普遍接受跃变论。但是近二、三十年来,古生物学和进化发育生物学的研究表明,生物进化过程很可能是渐变和跃变两种模式都存在的,跃变论又有抬头的趋势。 2相关影响 进化论是人类历史上第二次重大科学突破,第一次是日心说取代地心说,否定了人类位于宇宙中心的自大情结;第二次就是进化论,把人类拉到了与普通生物同样的层面,所有的地球生物,都与人类有了或远或近的血缘关系,彻底打破了人类自高自大,一神之下,众生之上的愚昧式自尊。

《物种起源》绪论 活动单及答案

《物种起源》绪论活动单 第1课时共1课时 活动目标 1.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 2.理解重点语句的含义;体会准确严密的语言特色。 3.领会“进化论”的内涵,学习达尔文献身科学的精神。 活动方案 一、课前活动: 1.查阅资料,了解达尔文及其“进化论”。 ⑴查理·罗伯特·达尔文:(Charles Robert Darmin,1809—1882)。英国博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22岁从剑桥大学毕业后,以博物学家的身份乘海军勘探船“贝格尔号”作历时五年的环球旅行,观察并搜集了动植物和地质等方面的大量材料,经归纳整理与综合分析,形成了生物进化的概念,于1859年出版了震动当时学术界的《物种起源》一书,成为生物学史上的一个转折点。随后《动物和植物在家养下的变异》、《人类起源及性的选择》等书,进一步充实了进化学说的内容。 ——摘自《辞海》(1999年版)2、进化论:亦称“演化论”,旧译“天演论”。生物进化论是研究生物进化、生物发展规律以及如何运用这些规律的科学,是生物学的一个重要部门。进化论一词最初是拉马克提出。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一书奠定了进化论的科学基础。而现代生物学的发展,促进了生命起源、物种分化和形成等进化理论的进一步发展,认为生物最初从非生物而来,现代地球上生存的各种生物,有共同的祖先,它们在进化过程中,通过变异、遗传和自然选择,由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种类由少到多。恩格斯认为达尔文的进化理论是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能量守恒和转换定律、细胞学说和进化论)之一。 ——摘自《辞海》(1999年版)3、绪论和序言 两者不是一个概念,“绪论”就是导言,一般是在学术论著的开头部分,用于说明全书主旨和内容等。“序言”一般写在正文之前的文章,有作者自己写的,多说明写作宗旨经过,称自序,如文天祥的《〈指南录〉后序》,鲁迅的《〈呐喊〉自序》,刘庶凝的《〈还乡梦〉自序》等;也有别人写的,多介绍或评论书的内容,为他序,如孙文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事略〉序》。本文总体上看应该属说明文范畴。 “绪论”与“序言”的区别: ①序言可以是原作者自己写,也可以请别人来写,但绪论则一定是著作者本人来写; ②序言可用于文学作品,也可用于其他类型的著作,而绪论只用于学术类著作; ③序言与原作者关系可紧可松,内容宽泛,表达自由,而绪论则是著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原作的内容进行介绍,在表达上以说明、议论为主,较为谨严。 二、课堂活动: 1、词语积累。 栖息()搜集()良莠不齐()胚胎() 狭隘()不容置喙()槲寄生() 2、整体感知 阅读全文,画出每一自然段的关键句,并按概括主要内容。 从内容入手,找出中心句;从思路、结构入手,确认总提句、过渡句和总结句。

《物种起源》绪论教案

《物种起源》绪论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达尔文及《物种起源》; 2、初步了解“绪论”的写法; 3、理解文主要内容,筛选达尔文对物种起源的主要观点。 过程与方法: 继续训练并提高筛选主要观点,筛选关键词语、关键语句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达尔文坚持真理、珍重客观事实、谦虚谨慎、严肃认真、深入细致的科学态度和锲而不舍、刻苦钻研的奋斗精神。 【教学重难点】 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筛选主要观点及筛选关键语句【时安排】二时 【前预习】请同学们下自己查找达尔文及其《物种起源》的相关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1、达尔文是个怎样的人? 2、《物种起源》是一部什么样的书? 【教学过程】 第一时 一、导入新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是进化论的创始人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一书中的一句名言。作为跨世纪的新一代,你了解达尔文吗?你知道《物种起源》所阐述的观点吗?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打开达尔文的进化论之门。 二、解题: 1、辨析绪论与序言。 绪论即导言是一种用来说明著作的编写经过、出版意图、编写体例、资料和作者情况等的文体。一般放在书的前面,目的是让读者了解全书的要旨,引导读者更好地理解全书的内容。他与著作的作者必须是同一个人且两者的内容一定有关联,而序言不必做这样的要求。 2、关于《物种起源》 英国杰出的生物学家达尔文所著《物种起源》(全名为《依据自然选择或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的物种起源》)于189年11月24日问世。这是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科学巨著。该著作批判了创造论的错误,阐明了进化论的思想。 三、检查预习情况

、检查字词掌握情况见《学习与评价》P1页 2、由学生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教师根据情况肯定、纠正和补充达尔文的科学事迹。 达尔文学说是生物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学说。由英国博物学家达尔文所著《物种起源》一书奠定科学基础,以后为生物学上的成就加以论证和发展。达尔文通过环球考察,搜集了大量有关动植物演变和发展的科学资料,指出生物进化的主导力量是自然选择,即遗传、变异与选择三种因素综合作用的过程。认为生物发生的微细的不定变异,通过累代的选择作用,适者生存,并逐渐累积有利的变异发展成新种。不适于外界环境条的就被淘汰。他总结了用人工选择方法获得家畜和农作物新品种的实验成果,进一步论证了自然选择学说。达尔文的学说是人类对生物界认识的伟大成就,给形而上学、神造论和物种不变论以沉重打击,在推动现代生物学研究的进展方面起了巨大作用。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达尔文的学说给予很高评价。 四、研习文 、指导学生通读全文和注释。 (1)学生速读文,找出自己理解有疑难的词语,先利用工具书自行解决。 (2)理出结构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段意; 2、画出每一自然段的关键性语句。

1《物种起源》绪论教案

《物种起源》绪论 一、教学目标: 1. 能够通过语句的形式标志把握关键句,进而整体把握文章的脉络、作者的思路与观点态度。 2.能够辨别和筛选重要信息。 3. 了解达尔文及其进化论,学习达尔文严谨治学、精益求精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 ⒈重点:掌握筛选信息、整体把握的方法。 ⒉难点:如何提高学生对说明性文字的阅读兴趣。 三、教学过程: 第课时授课时间:月日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1895年11月24日,在英国伦敦,这是很不平凡的一天。 这一天,伦敦众多市民涌向一家书店,争相购买一本刚出版的新书。这一书的第一版一千二百五十册在出版之日即全部售罄。许多读者因买不到它而悻悻然。原先不甚乐意承印它的出版商突然精神一振,又再版三千册,也很快卖光了。欧洲各国不少读者还要求邮购。这在当时确是罕见的。这本轰动一时的新书就是《物种起源》。它是进化论的奠基人查理士·达尔文的头一部巨著。 2、著名的革命家李卜克内西对达尔文的贡献作过生动的比喻:“达尔文远离大城市的烦嚣,在他宁静的庄园里准备着一个革命,马克思自己在世界嚣嚷的中心所准备的也正是这种革命,差别只是杠杆是应用于另一点而已。”一百多年前,达尔文的思想改变了人们对世界的看法,一百多年来,这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打开达尔文进化论之门。 二、介绍达尔文及其进化论。 ⑴[查理·罗伯特·达尔文](Charles Robert Darmin,1809—1882)。英国博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22岁从剑桥大学毕业后,以博物学家的身份乘海军勘探船“贝格尔号”作历时五年的环球旅行,观察并搜集了动植物和地质等方面的大量材料,经归纳整理与综合分析,形成了生物进化的概念,于1859年出版了震动当时学术界的《物种起源》一书,成为生物学史上的一个转折点。随后《动物和植物在家养下的变异》、《人类起源及性的选择》等书,进一步充实了进化学说的内容。 ——摘自《辞海》(1999年版) ⑵[进化论]亦称“演化论”,旧译“天演论”。生物进化论是研究生物进化、生物发展规律以及如何运用这些规律的科学,是生物学的一个重要部门。进化论一词最初是拉马克提出。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一书奠定了进化论的科学基础。而现代生物学的发展,促进了生命起源、物种分化和形成等进化理论的进一步发展,认为生物最初从非生物而来,现代地球上生存的各种生物,有共同的祖先,它们在进化过程中,通过变异、遗传和自然选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物种起源〉绪论》名师教案1

《物种起源》绪论 一、学习目标 1. 能够把握文中关键句,进而整体把握文章的结构层次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2. 培养学生品味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谨性的能力。 3. 体会和把握达尔文作为科学家的精神品格。 二、学习重、难点 能够把握文中关键句,进而整体把握文章的结构层次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三、知识链接 (一)、达尔文及进化论 达尔文(1809—1882)。英国博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22岁从剑桥大学毕业后,以博物学家的身份乘海军勘探船“贝格尔号”做历时五年的环球旅行,观察并搜集了动植物和地质等方面的大量材料,经归纳整理与综合分析,形成了生物进化的概念,于1859年出版了震动当时学术界的《物种起源》一书,成为生物学史上的一个转折点。 进化论,通常指生物界的进化理论。生物进化论是研究生物进化、生物发展规律以及如何运用这些规律的科学,是生物学的一个重要部门。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一书奠定了进化论的科学基础。而现代生物学的发展,促进了生命起源、物种分化和形成等进化理论的进一步发展,认为生物最初从非生物而来,现代地球上生存的各种生物,有共同的祖先,它们在进化过程中,通过变异、遗传和自然选择,由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种类由少到多。恩格斯认为达尔文的进化理论是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能量守恒和转换定律、细胞学说和进化论)之一。 (二)关于“绪论” 绪论亦称导言,是一种用来说明著作的编写经过、出版意图、结构安排、编写体例、资料来源和作者情况等的文体;在“绪论”中,常常有对书中观点(结论)的扼要说明,有助于理解整部著作。 “导言”与“绪论”差别并不大,但与“序言”却有一定差别;简单地说,序言可以是原作者自己写,也可以请别人来写,但导言或绪论则一定是著作者本人来写;序言可用于文学作品,也可用于其他类型的著作,而导言或绪论只用于学术类著作;序言与原著作关系可紧可松,内容宽泛,表达自由,而导言或绪论则是著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原作的内容进行介绍,在表达上以说明、议论为主,较为谨严。

《物种起源绪论》教案

《物种起源绪论》教案 《物种起源绪论》教案(许) 教学目标: 1、能够把握文中关键句,进而整体把文章的结构层次和作者的观点态度。重点把握文中关键句。进而整体 把文章的结构层次。 2、德育目标:学习达尔文尊重客观事实、深入细致、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刻苦钻研的精神 教学内容与方法: 一:具体研习,突出重难点 (1)请一位学生说出其所画的关键句,而后集体加以确认。 明确:什么是关键句?有哪些类型? 关键句是指文章中十分重要的语句,它突出地体现 了文章的旨趣,标示文章的思路,显示文章结构的特点。其类型为: A、从内容来看,中心句是关键句。它是集中揭示 说明对象的特征或揭示主要事理的语句。 例如: 第1段“……我之所以说明这些,是为了要表明我 并没有轻率地下结论。”

第2段“……这也是使我早日发表这个摘要的一个 原因。” 第4段“……生物的种,和变种一样,是由以前别 的种演变而来,而不是分别创造出来的。” B、从结构看,总结句、总提句及重要的过渡句是 关键句。总结句概括了文章最基本的内容,总提句、过 渡句显示出文章的说明内容的推进。 如:第4段“关于物种起源的……问题而不是分别 创造出来的。”这个总提句清晰地把文章分为两个部分。 第5段“因此,我们对于生物变异及相互适应的原 因和方法,迫切地需要有个明确的了解。”这个过渡句 提示了下文的主要内容。 第7段“我深信生物的种不是不变的;……我又确 信自然选择作用,它虽然不是物种变异的唯一条件,也 该是最重要的条件。”简明扼要地总结了进化学说的基 本观点。 C、从出现的频率来看,反复出现的文句是关键句。一方面是作者着力要表达的观点需要强调,另一方面也 用于显示层次。 如:第4段、第6段、第7段都反复说“生物的种,和变种一样,是由以前别的种演变而来”,“大量的、 遗传的变异是可能的”“生物的种不是不变的。”

物种起源绪论苏教版原文

《物种起源》绪论 [英]达尔文 当我在比格尔号皇家军舰上充当自然学者的时候,我曾深深地被栖息在南美洲的生物分布的一些事实以及该洲现存生物和古生物在地质上的关系的一些事实所打动。本书以后几章将要叙述这些事实。归国以后,在1837年我就想到,如果耐心地搜集和思索可能与这个问题有任何关联的各种事实,也许能够对于这个问题得到一些了解。经过了五年的工作之后,我曾专心思索这个问题,并且写出若干简短笔记。1844年,我把这些简短笔记扩大为结论的纲要,这些结论我当时认为是正确的。从那时起直到现在,我曾不间断地专心于同一事物的研究。我希望读者能够原谅我讲这些私事,我之所以说明这些事情,是为了要表明我并没有轻率地下结论。 现在(1859年)我的工作已将近结束了。但是因为要完成它还需要许多年月,又因为我的健康很坏,所以被催促来发表这个“摘要”。特别诱使我这样做的原因,是华莱斯先生现在正在研究马来群岛的自然史,对于物种起源,他得到了差不多与我完全相同的一般结论。1858年,他寄给我一篇关于这个问题的论文,并且要求我把它送给赖亦尔爵士。赖亦尔爵士把这篇论文交给林那学会,并刊登在第三卷会报上。赖亦尔爵士和虎克博士是知道我的工作的人,虎克博士曾读过我1844年的“纲要”。他们给我荣誉,认为可以把我的原稿中的若干提要和华莱斯的优秀论文同时发表。 我现在刊印的这个“摘要”必然是不完善的。我不能在这里为我的一些叙述提出参考资料和证据。我期望读者对于我的正确性能有所信任。我虽然时常注意,只信赖良好的证据,但是无疑错误还是会混入的。这里我只能举出我所得到的一般结论,用少数事实来作说明,但我希望这样做通常可以把事情说清楚。没有人比我更感觉到有把结论所依据的一切事实和参考资料在这里详细刊印出来的必要,我希望在将来的一部著作中做到这一点。因为我十分清楚:本书中所讨论的几乎没有任何一点不能引用事实来作证,而每一论点显然往往会引出一些与我所得到的完全相反的结论。只有对于一个问题的两方面的事实和论点加以充分地叙述和比较,才能得到良好的结果,但这里不可能这样做。 本书还是摘要的性质,未必完备;有许多论述,我没能指明它的来历和参考资料,但是我希望读者相信我的正确。同时,我虽然力求审慎,使一切能根据正确的证据,但是错误的窜入,还是不可避免的。本书所述及的,仅仅是我所得到的一般结论,略举少数事实,作为说明,希望读者不要嫌其过简。我极其盼望,并且感到有这样的需要,将来能把我所根据的一切事实和参考文献,详尽地刊印出来。因为我十分清楚:本书中所讨论的几乎没有任何一点不能引用事实来作证,而每一论点显然往往会引到一些与我所得到的完全相反的结论。我们处理一个问题,必须把两方面的事实和证据,加以详细叙述和比较,然后才能得到完善的结果,但这是这里所不能办到的。 我极报歉的是,由于篇幅的限制,我不能对于那些慷慨帮助我的自然学者一一表示谢意,其中有些是不相识的。然而我仍想利用这个机会对虎克博士表示深深的感谢,最近十五年来,他以丰富的知识和优秀的判断力多方面地帮助了我。 关于物种起源,如果一个自然学者,对于生物的相互亲缘关系、它们的胚胎的关系、它们的地理分布、地质上的连续以及其他的此类事实加以思考,就可能得到如下的结论:物种不是被独立创造出来的,而是像变种一样,是从其他物种传下来的。然而这样的结论,即使很有根据,也还是不充分的,除非等到能够说明世界上无数的物种曾经是怎样变化以获得如此完善地、正当地引起了我们赞叹的构造和相互适应。自然学者们常常把变异的唯一可能原因归之于如气候、食物等等外界条件,从某一狭隘的意义上来说,这是正确的,我们以后会论述到。但是要把像啄木鸟那样的构造,它的脚、尾、嘴及舌,如此巧妙地适应于捉取树皮下的昆虫,仅仅归因于外界的条件是不合理的。又如槲寄生的情形,它从某

达尔文《《物种起源》绪论》阅读练习及答案

《物种起源》绪论(有删节) 达尔文 当我在比格尔号皇家军舰上充当自然学者的时候,我曾深深被栖息在南美洲的生物分布的一 些事实以及该洲现存生物和古生物在地质上的关系的一些事实所打动。在 1837 年我就想到,如果耐心地搜集和思索可能与这个问题有任何关联的各种事实,也许能够对于这个问题得到一些了解。经过五年的工作之后,我写出若干简短的笔记。1844年,我把这些简短的笔记扩大为结论的纲要,这些结论我当时认为是正确的。从那时起直到现在,我曾不间断地专心于同一事物的研究。 我现在刊印的这个“摘要”必然是不完善的。我不能在这里为我的一些叙述提出参考资料和 证据,只能举出我所得到的一般结论,用少数事实来做说明。我十分清楚:本书中所讨论的几乎没有一点不能引用事实来作证,而每一论点显然往往会引出一些与我得到的完全相反的 结论。只有对于一个问题的两方面的事实和论点加以充分地叙述和比较,才能得到良好的结果。 由于篇幅的限制,我不能对那些慷慨帮助我的自然学者一一表示谢意。然而我仍想利用这个机会对虎克博士表示深深的感谢,最近十五年来,他以丰富的知识和优秀的判断力多方面地 帮助了我。关于物种起源,如果一个自然学者,对于生物的相互亲缘关系、它们的胚胎的关系、他们的地理分布、地质上的连续以及其他的此类事实加以思考,就可能得到如下的结论:物种不是被独立创造出来的,而是像变种一样,是从其他物种传下来的。自然学者们常常把变异的唯一可能的原因归之于如气候、食物等等外界条件,从某一狭隘的意义上来说,这是正确的。但是要把像啄木鸟那样的构造,它的脚、尾、嘴及舌,如此巧妙地适应于捉取树皮 下的昆虫,仅仅归因于外界条件是不合理的。 我把“摘要”的第一章用来专门讨论“在家养情况下的变异”。我们将由此看到,大量的遗传变异至少是可能的,并且,同样重要的或更加重要的是我们将看到,人类的“选种”在累积连续的微小变异中,具有何等巨大的力量。然后,我要讲一讲物种“在自然状况下的变 异”。每一物种的个体比可能生存的多得多,因此各生物间便经常不断地发生生存斗争。任何生物如果能以任何方式发生有利于自己的,纵使是微小的变异,它在复杂的而且时常变化 中的生活条件下,将会获得较好的生存机会,它自然地被选择了。“自然选择”几乎不可避免地使改进较少的生物类型大量“绝灭”。 谁能解释为什么同一物种分布得广远而且繁多,而另一个近似物种分布得狭小而稀少呢?然 而这些关系是极其重要的,因为它们决定着这个世界上的一切生物现在的安全,并且我相信

苏教版-语文-高二-高中语文1.1《物种起源绪论》课堂互动素材 苏教版必修5

《物种起源绪论》课堂互动 1.老师:认真阅读一下文章的第一段,从中筛选出达尔文写书的主要经历,看一看这一经历主要分为几步? 学生:成书经历主要分四步:(1)环球航行,考察;(2)思考问题作札记;(3)充实札记,写成纲要;(4)继续探讨,摘要刊印。 2.学生:老师,达尔文在叙述本书题的研究过程时,为什么要从参加比格尔号的远航说起?您能给我们介绍一下吗? 老师:因为达尔文这次远航对于达尔文的科学研究关系太大了。那时他刚刚从剑桥大学毕业。他读的是神学院,因为他的父亲要他成为牧师。但是他在神学院里却一直没有放弃对于生物学的爱好。毕业时,已是一个知识丰富的博物学者了,当时他相信神创论,因此他带了《圣经》参加这次航行。在远航中,大自然新提供的科学事实不断冲击他的观点,他开始怀疑创造论,进而转化为一个进化论者。他以神创论者开始远航,以进化论者结束科学旅行,可见没加此次远航,就没有进化论者达尔文,也就没有《物种起源》。达尔文说:“贝格尔军舰上的旅行是我平生最重要的一件事,它确定了我全部以后的事业。”故导言写成书经过从远航开始。 3.老师:根据以下成书时间表,思考一下它反映出达尔文的什么精神? 老师:据我查找资料所知,达尔文在1831—1836环球航行考察,经过了六年的时间;从1837—1842思考问题,撰作札记用了五年的时间;1844年,充实札记,写成提要,用了一年的时间;1844到1859年,继续探讨,摘要付印,用了十四年的时间。从这些时间数据上,反映了达尔文的什么精神? 学生:历时近三十年的研究经历表现出达尔文大胆的怀疑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和无私的奉献精神。 4.老师:从第二自然段中筛选出达尔文提前刊印此书的两点理由。 学生:(1)“要完成它还需要许多年月”,但“我的健康很坏”。(2)华莱斯先生“得 到了差不多与我完全相同的一般结论”。 学生:那么,该如何理解第二点理由? 老师:1844年,达尔文的学说已大体完成,但他并不准备立刻发表,到了1856年,在地质学权威莱伊尔的劝导之下,他开始写一部有关物种起源的著作,到1858年6月,他已写完计划中的第十章。正在这时,达尔文收到了在马来群岛从事生物调解工作的英国生物学家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