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电气设计教程-基础知识

建筑电气设计教程-基础知识

建筑电气设计教程-基础知识
建筑电气设计教程-基础知识

第一章 建筑电气供配电系统

第一节 低压配电系统

1.1 负荷计算:

依据建筑用途与规模, 确定所需用电设备容量。建筑内通用设备包括照明、空调、电梯、水泵等,设备容量配置依据建筑的规模;另外依据建筑的用途— 可由甲方提供。对于民用住宅设计,家用电器设备容量按6 kw/户确定,各地区标准不同,可参见表。

几个计算公式:

有功计算负荷:Pjs=KxPe ;js :计算的缩写,Pe 是设备容量,kx 需用系数 无功计算负荷: Qjs = Pjst gφ;

视在计算负荷:22j s Q +=P S 或φCOS P S js

js =;

计算电流: I js =S js /3e U ;

式中P js —有功计算负荷;

Q js ——无功计算负荷;

S js ——视在计算负荷;

Kx ——需要系数;

Pe ——用电建筑物的总容量(kW);

φcos ——功率因数;

φtg ——φcos 相应的正切值;

Ue ——电压额定值(kV);

Ijs ——计算电流值(A)。

12个插座,每个300w,Pe=12X0.3kw=3.6kw.Pjs=kxXPe=3.6X1kw=3.6kw

φCOS P S js

js ==3.6/0.85=4.23KVA,I js =S js /3e U =4.23X1000/3X380=6.44A 在负荷计算中,需要系数的选取要依据建筑的用途和建筑的规模,表1-2?表1-4给出了民用建筑设计常用霈要系数的选取。

1.2 低压开关设备的选择

经过负荷计算出计算电流Ijs 后,根据计算电流值选择配电开关设备和导线截面。 低压断路器的选择,应满足两个条件:

1) 低压断路器的额定电压应不小于线路的额定电压;

2) 低压断路器的额定电流应大于1.2~2倍计算电流,小于导线的载流值。 典型断路器型号含义如下:

产品型号 TIB1-63C25的含义:TIB1是TCL 的断路器型号是单极性的,TIB1L (断开插座)是双极性的,最大允许额定电流63A ,脱扣电流25A ,是C 曲线微型断路,用于保护普通负载和配电线缆,具体选择什么曲线的请大家参考——。TIB1-63C25/4,最后的3代表该断路器是3极的。A,B,C,N

1.导线截面的选择

在建筑电气工程中室内配电线路最常用的导线主要是绝缘电线和电缆,导线截面的选择应满足发热条件、电压 损失、机械强度等要求。建筑低压配电线路,因其负荷电施较先按发热条件选择截面,再校验电压损耗和机械强度。 下面给出按发热条件选择一般三相线路的导线和电缆截面的方法:

三相系统相线截面的选择。按发热条件选择三相系统中的相线截面时,应使其允许载流量不小于通过相线的计算电流I js ,即

I a1≧I js

2)三相四线制线路的中性线N 截面A0应不小于相线截面1φA 的50%,即

建筑电气设计手册[1].

建筑电气设计手册(含材料表及工程概算)

§表达线路敷设方式、部位、照明灯具安装方式的文字代号§ 表达内容 标注代号对照 表达内容 标注代号对照 表达内容 标注代号对照 英文代号汉语拼音代号英文代号汉语拼音代号英文 代号 汉语拼音代号 用轨形护套线敷设GBV 沿钢索敷设SR S 线吊式CP 用塑制线槽敷设PR XC/VXC 沿屋架或层架下弦敷设BE LM 自在器线吊 式 CP X 用硬质塑制管敷设PC VG 沿柱敷设CLE ZM 固定线吊式CP1 X1 用半硬塑制管敷设FEC ZVG/BYG 沿墙敷设WE QM 防水线吊式CP2 X2 用可挠型塑制管敷设KRG 沿天棚敷设CE PM 吊线器式CP3 X3 用薄电线管敷设TC DG 在能进入的吊顶内敷设ACE PNM 链吊式CH L 用厚电线管敷设G 暗敷在梁内BC LA 管吊式P G 用水煤气钢管敷设SC G/GG 暗敷在柱内CLC ZA 吸顶式或直 附式 S D 用金属线槽敷设SR GC/GXC 暗敷在屋面内或顶板内CC PA 嵌入式R R 用电缆桥架(或托盘)敷设CT 暗敷在地面内或地板内FC DA 顶棚内安装CR DR 用瓷夹敷设PL CJ 暗敷在不能进入的吊顶内AC PNA 墙壁内安装WR BR 用塑制夹敷设PCL VT 暗敷在墙内WC QA 台上安装T T 用蛇皮管敷设CP 柱上安装(灯具)CL Z 支架上安装SP J 用瓷瓶式或瓷柱式绝缘子敷设K CP 座装(灯具)HM ZH 壁装式W B 2

3 §室内电气管线、配电设备与其它管道、设备之间的最小距离表§ 注:1、表内无括号数字为电气管线在管道上面时的数据,有括号数字为电气管线在管道下面时的数据。 2、在不能满足表中所列距离情况下,应采取下列措施: (1) 电气管线与蒸气管线不能保持表中距离时,应在蒸气管或电气管外包以绝热层,此时平行净距可减减至200毫米,交叉处仅 须考虑施工操作和便于维护的距离。 (2) 电气管线与暖水管不能保持表中距离时,可在暖水管外包绝热层。 (3) 裸母线与其它管道交叉不能保持表中距离时,应在交叉处的裸母线外加装保护网或罩。 3、当上水管与电气管线平行敷设且在同一垂直面时,应将电气管线敷设于水管之上。 线路布线 方式 各种布线与其它用途的管道间最小距离 煤气管 乙炔管 氧气管 蒸气管 暖热水管 通风管 上水、下水管 压缩空气管 工艺设备 平行 交叉 平行 交 叉 平行 交 叉 平行 交叉 平行 交叉 平行 交 叉 平行 交叉 平行 交 叉 平行 交叉 导线穿金属管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0 (500) 300 300 (200) 100 电缆 500 300 1000 500 500 300 1000 (500) 300 500 100 200 100 200 100 200 100 明敷绝缘导线 1000 300 1000 500 500 300 1000 (500) 300 300 (200) 100 200 100 200 100 200 100 裸母线 1000 300 2000 500 1000 500 1000 500 1000 500 1000 500 1000 500 1000 500 1500 1500 吊车滑触线 1500 500 3000 500 1500 500 1000 500 1000 500 1000 500 1000 500 1000 500 1500 1500 配电设备 1500 3000 1500 500 100 100 100 100

建筑电气课程设计说明书

建筑电气课程设计(论文)题目:某住宅楼照明设计 院(系):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学号: 学生: 指导教师: 起止时间:2

工业大学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 院(系):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教研室:电工教研室

摘要 近年来,随着建筑行业的迅猛发展,对住宅照明的要求越来越高,建筑电气课程设计目的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对选定的某一个具体的民用建筑电气工程的设计,使学生了解建筑电气的设计过程、设计要求、施工要求、设计容和设计方法;达到巩固所学知识,加强分析问题,进一步扩宽专业知识面和多方面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目的;综合运用专业和基础知识,解决实际建筑工程术问题对的能力;查阅有关国家规、标准、设计和产品手册,以及各种工具的能力;本次课程设计是对住宅楼的低压配电系统的设计,共有8层,每层有两个单元即两户组成,每户建筑面积8.5×14=120㎡。 本次设计主要是针对住宅照明的设计。主要包括:1、确定照度值和选择照明方式; 2、选择光源、灯具;布置灯具; 3、确定照明及常用电器的用电负荷;采用需要系数 法或利用系数法确定计算负荷。4、拟定供配电方案;5、电气照明设计计算。设计中 完住宅的照度计算以及施工图的绘制,包括系统图和平面图。最后根据设计的方案,选用相应的器材的型号和规格,完成该住宅的照明及配电设计。 关键词:照明设计插座设计配电系统

引言 照明是人们生产、工作、学习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需求。我国经济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照明用电的需求也迅速增长,照明用电已成为我国电力需求的重要部分。就目前我国的国情来讲,建筑电气技术仍处于发展中。因建筑电气设计方式和维护管理工作不善而导致工业与民用建筑等场所的电气照明的功效不良,如照度水平该高的地方不高,该低的地方反而很亮,耗电多,达到的照度水平低,照明质量差,既不利于人们劳动或其他活动的视觉工作,而且造成了电气照明能量的严重浪费。能源短缺严重影响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节能在各行各业中均已得到充分重视。建筑电气设计工作者更应在进行建筑电气设计时,应充分考虑照明设施的维护管理问题,充分发挥电气照明设施的能效。为国家节约每一度电,为现代化建设作贡献,是每一位建筑电气设计工作者责无旁贷的职责与义务。新的建筑照明标准中,指出在满足照度要求的前提下,减少单位建筑面积的照明用量。工厂越来越重视照明对企业生产效率提高的作用,正逐步替换能耗高、照度低的照明灯具。

《 建筑设计基础Ⅰ》教学大纲

黑龙江东方学院 《建筑设计基础(1)》教学大纲 建筑工程学部建筑装饰设计教研室 课程编号: 03122011 适用专业建筑学专业(建筑装饰设计方向) 学分:6 总学时 112 (理论学时 40 ;实践(实验)学时: 72 ) 课程性质: 专业必修课 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就是为建筑学专业开设得重要专业基础课,在建筑学设计系列教学中占有特殊地位,就是建筑设计入门得关键。 本课程得教学宗旨与目标就是通过系统得理论知识学习结合课程作业过程训 练,培养学生对建筑形式语言得认知、运用、表达能力与初步得建筑设计构思能力,为学习后续得建筑设计课程打基础。 二、本课程得目得任务 建筑设计基础课就是建筑学专业得一门专业基础课。本课程就是建筑设计得启蒙 教育,就是培养与训练学生得建筑设计思维方法,即“悟性——理性——创造性”过程得重要环节,更就是建筑设计得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教育得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得目得任务就是: 1.建立正确得建筑观; 2.对建筑设计体系得初步认识,对设计过程得感性认识与一般了解,对名建筑得欣赏与评价; 3.掌握建筑设计得基本知识与基础理论:即建筑功能、空间、环境得概念,平立剖面得含义以及规范表达,形式美得法则等; 4.建筑表现技能得表现:建筑制图、渲染技法、模型制作、徒手表现、建筑速写等。 三、本课程与其她课程得关系 建筑设计基础课就是建筑学专业得主导课程——建筑装饰设计系列课程得先修课程。本课程所讲授得内容与所进行得各方面基本功训练直接为今后得建筑

装饰设计课提供预备知识与技能。 四、本课程得基本要求 1.建筑表达部分: ·学习水彩渲染技法; ·学习模型制作方法,及通过模型推敲方案、表达设计意图得能力。 2.建筑形态构成部分: ·培养对建筑形体得认知与组合加工能力; ·培养对建筑空间得认知能力,学习设计、创造建筑空间得方法。包括认识不同空间类型(动、静、开敞、封闭、流动、引导……)与学习空间限定得手法(设立、下沉、升起、围合、覆盖……); ·加强对各种建筑形式要素(形状、色彩、尺度、质地、方向、位置)得直觉及相关性认识,培养用形式要素表达设计意图得能力; ·学习建筑形式得加工方法( 附加、重复、穿插、切削、旋转、、、、)。 3.建筑美学部分: 学习美学原理,培养审美感觉与构图能力,将审美感觉与构图能力训练贯彻于一切作业得环节中,使学生初步掌握变化与统一得方法。 4.建筑设计入门部分: 初步了解建筑设计得程序与方法。 五、课程内容 1、理论教学内容: 第一部分建筑初识 (4学时) 了解重点:初步接触建筑概念,介绍与本课程相关得基本内容及工程字规范书写。 难点:学习这门课程得目得与达到何种标准。字体结构与笔画特点。 第二部分徒手线条练习 (4学时) 掌握重点:徒手线条得组织、排列、衔接、构图等表达。 难点:线条得流畅、间距得疏密、衔接得方法、黑白灰得对比关系等。 第三部分工具线条练习 (6学时) 掌握重点:学习用墨线综合表现得方法,训练构图能力,加强审美感觉。 难点:墨线线条衔接得当,图面精良。 第四部分建筑绘图练习 (10学时) 掌握

电气设计入门教程汇总

教程 第一部分:画图前的准备! 除了自备笔记本,或者建立一个专门记录自己成长的word文档,以便随时记录你的疑问,这对你快速成长绝对有帮助! 另外最好备入门最常用的规范、图集、手册: 1.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一套) 2. 建筑电气常用数据 3. 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 另外说明以下两点: A.楼主操作的软件情况:Autocad2008平台,天正电气8.5二次开发软件。 B.如果知道自己哪方面的知识不足就要自学哦,亲们。 B.理论基础:至 少学过电路原理,至于电机学、电力系统没学过没关系,可以自学,我就是这样的 建筑电气设计包含的系统有: A供配电系统,这是核心,其中含电力、照明、线路敷设、电气设备选型等内容。 B防雷接地系统。 C消防系统(这部分有点不好搞的哦)。 D综合布线系统。 E安防系统。 F设备监控系统。 G广播系统。 其他系统(刚入门的可以先不了解) 建筑电气设计包含的计算有:最基本的是照度计算和负荷计算,至于电压损失、短路电流、无功补偿等那是等你上升到一个台阶之后的事情。

建筑电气会用到的设备分类:(这部分内容比较多,建议读者根据自己需要筛选最常用的) (一).高压配电装置及高压电器 (二).低压配电装置及低压电器 (三).变压器及电源系统 (四).防雷及接地装置 (五).照明开关、插座 (六).照明装置及调光设备 (七).输、配电器材 (八).电气信号装置及光电显示设备 (九).电气消防及报警装置 (十).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 (十一).安全防范系统 (十二).通讯网络系统 (一).高压配电装置及高压电器 ?高压配电装置:金属铠装式移开式高压开关柜(KYN)间隔移开式高压开关柜(JYN)箱式固定式高压开关柜(XGN)箱式环网式高压开关柜(HXGN) ?高压电器:高压断路器 (二).低压配电装置及低压电器 ?低压配电装置:抽出式低压柜照明配电箱 ?低压断路器、剩余电流保护器:框架式断路器(ACB)塑料外壳式断路器(MCCB)微型断路器剩余电流保护器 ?接触器、电机起动器:交流接触器全压电机启动器交流减压电机启动器(星三角、自耦)软启动综合启动器变频电机启动器?电源切换系统及元器件: PC级自动转换开关电器 CB级自动转换开关电器

建筑电气设计内容

3.6 3 初步设计/建筑电气 3.6.1 初步设计阶段,建筑电气专专业设计文件应包括设计说明书、设计图纸、主要电气设备表、计算书(供内部使用及存档)。 3.6.2 设计说明书 1 设计依据 1)建筑概况:应说明建筑类别、性质、面积、层数、高度等; 2)相关专业提供给本专业的工程设计资料; 3)建设方提供的有关职能部门(如:供电部门、消防部门、通信部门、公安部门等)认定的工程设计资料,建设方设计要求; 4)本工程采用的主要标准及法规。 2 设计范围 1)根据设计任务书和有关设计资料说明本专业的设计工作内容和分工; 2)本工程拟设置的电气系统。 3 变、配电系统 1)确定负荷等级和各类负荷容量; 2)确定供电电源及电压等级,电源由何处引来,电源数量及回路数、专用线或非专用线、电缆埋地或架空、近远期发展情况; 3)备用电源和应急电源容量确定原则及性能要求,有自备发电机时,说明启动方式及与市电网关系; 4)高、低压供电系统结线型式及运行方式:正常工作电源与备用电源之间的关系;母线联络开关运行和切换方式;变压器之间低压侧联络方式;重要负荷的供电方式; 5)变,配电站的位置、数量、容量(包括设备安装容量、计算有功、无功、视在容量、变压器台数、容量)及型式(户内、户外或混合);设备技术条件和选型要求; 6)继电保护装置的设置; 7)电能计量装置:采用高压或低压;专用柜或非专用柜(满足供电部门要求和建设方内部核算要求);监测仪表的配置情况; 8)功率因数补偿方式: 说明功率因数是否达到供用电规则的要求,应补偿量和采取的补偿方式和补偿前后的结果; 9)操作电源和信号:说明高压设备操作电源和运行信号装置配置情况; 10)工程供电:高、低压进出线路的型号及敷设方式。 4 配电系统 1)电源由何处引来、电压等级、配电方式;对重要负荷和特别重要负荷及其它负荷的供电措施; 2)选用导线、电缆。母干线的材质和型号,敷设方式; 3)开关,插座,配电箱、控制箱等配电设备选型及安装方式; 4)电动机启动及控制方式的选择。 5 照明系统 1)照明种类及照度标准; 2)光源及灯具的选择、照明灯具的安装及控制方式;

某教学楼建筑电气照明课程设计1

这次课程设计是为某大学教学楼进行电气照明系统设计。教学楼分为三个部分,西侧为国教大楼,东侧为法政系楼,中间则为各学院办公楼和教室。本楼电源从室外埋地电缆引入,一般照明为三级负荷,电压等级为380V/220V,三相五线制引至各配电总箱。 设计内容包括照明和插座设计两个部分。其中,照明设计包括:一般照明系统的设计和消防照明系统设计。插座设计中包括普通插座,计算机插座和空调插座。 照明系统设计,其中包括照度计算、灯具的选择、照明干线、插座导线截面积的选择以及导线的敷设方式。插座系统按高档住宅标准设计。插座回路与照明回路由同支路供电,一般插座安装高度为0.3米,潮湿场所应装设防潮、防溅型的插座接地系统采用TN—C—S系统。 关键词:照明设计;插座设计;照度计算;CAD。

第一章前言........................................................................................................错误!未定义书签。 1.1电气照明概述...............................................................................................错误!未定义书签。 1.2工程概述.......................................................................................................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章电气照明系统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2.1照明的概述...................................................................................................错误!未定义书签。 2.2照明设计的目的和原则 (4) 2.2.1照明设计的目的 (4) 2.2.2照明的设计原则 (4) 2.3照明的方式和种类 (4) 2.4照明灯具的选择 (6) 2.5照明计算 (6) 2.5.1照明计算的依据 (6) 2.5.2照度计算..................................................................................................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章开关和插座的选择.. (18) 3.1开关和插座的种类 (18) 3.2开关和插座的安装要求............................................................................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四章供配电系统设计 (19) 4.1负荷分级 (19) 4.1.1供电系统的负荷分级...............................................................................错误!未定义书签。 4.2负荷计算 (19) 4.2.2负荷计算的原则 (19) 4.2.3负荷计算 (20) 参考文献..............................................................................................................错误!未定义书签。致谢......................................................................................................................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录一外文翻译 附录二外文资料原文 附录三设计图纸

《建筑设计基础》课程参考书目

《建筑设计基础》课程参考书目 专著类: 1、《世界现代设计史》中国青年出版社(王受之著) 2、《建筑:形式空间秩序》天津大学出版社 3、《设计与分析》天津大学出版社 4、《建筑形式的逻辑概念》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5、《比例——科学?哲学?建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6、《现代建筑理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7、《建筑学的理论和历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8、《中国建筑史》(梁思成,百花文艺出版社) 注:有志于学习中国传统建筑的同学可以选读。 9、《外国建筑史》(陈志华,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0、《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罗小未,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1、《世界室内设计史》((美)派尔,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2、《拙匠随笔》(梁思成,百花文艺出版社) 13、《走向新建筑》((法)勒·柯布西耶,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注:现代主义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的代表作,有助于理解现代建筑设计的由来。 14、《建筑十书》(维特鲁威,高履泰译,知识产权出版社) 注:已知最早的建筑设计理论著作,提出建筑学的基本内涵和基本理论,建立了建筑学的基本体系,提出了著名的“坚固、美观、实用”的建筑三原则。 15、《安藤忠雄论建筑》((日)安藤忠雄,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6、《安藤忠雄连战连败》((日)安藤忠雄,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注:真实记录日本现代建筑大师安藤忠雄作为一个设计师的设计历程,是建筑师的成功学。 17、《建筑师的20岁》(东京大学工学部建筑学科安藤忠雄研究室编,王静、王建国、费移山译,清华大学出版社) 注:真实记录日本现代建筑大师安藤忠雄作为一个设计师的设计历程,是建筑师的成功学。 18、《负建筑》((日)隈研吾,山东人民出版社) 注:很有意思的一本书,空间设计的哲学思辨。 19、《普利茨克建筑大师思想精粹》(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建筑电气课程设计---M户型住宅楼电气设计

建筑电气课程设计 工程名称:M户型住宅楼电气设计 目录 第一章建筑电气课程设计任务书 (3) 第二章照明系统 (5) 第三章建筑物防雷系统及做法 (9) 参考文献…………………………………………………

第一章建筑电气课程设计任务书 1设计题目:多层住宅楼电气设计 1.1本设计为一栋六层住宅楼的电气设计,一梯两户,层高为3.3m,包含 供配电、照明系统、防雷接地系统三部分。 2设计目的 2.1通过课程设计的实践环节,明确电气设计的流程和步骤,了解相关规 范要求,掌握建筑电气工程设计方法,熟悉电气制图及图形符号国家 标准的应用和电气工程图纸的绘制方法。训练学生的专业设计思维, 培养综合应用理论知识进行实际电气工程设计的能力。 3设计内容 3.1 计算部分 3.1.1电力负荷计算; 3.1.2照度计算及照明线路布置; 3.1.3配电线路截面积的选择计算; 3.1.4防雷、接地计算; 3.2 主要完成图纸 3.2.1干线系统图; 3.2.2配电箱系统图; 3.2.3住宅楼防雷与接地平面; 3.2.4住宅楼电气照明平面图; 3.2.5其他形成整套图纸的必须文件。 3.3 编制、编号的主要表格,文字资料 3.3.1编制设备材料表; 3.3.2编制施工图设计说明书。 4设计要求 4.1 设计原则 4.1.1设计应贯彻实用、经济、运行安全可靠、维护方便等原则,供电照 明灯具的布置、选型、色彩的配合要适当。

4.1.2设计中,在降低工程造价的前提下,应尽量采用新工艺、新技术、 新设备和新产品,达到实用、经济、美观的要求。 4.1.3设计规程、参考资料、设计手册、标准图集由设计者到图书馆查阅。 设计时从规程、手册上取用的数据、定额、计算公式应注明出处。 4.2 设计要求 4.2.1设计应遵守各项规范、定额和规定,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技能 独立完成工程设计,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严格要求,一丝不苟, 做到计算准确、说明清楚,图纸清晰美观,要能经受实践的检验; 4.2.2设计成果格式:设计说明书按照封面,任务书,摘要,目录,正文, 参考文献,封底的顺序装订。图纸需遵循绘图规范绘制,图纸幅面 不得小于A3。 4.2.3设计时间:1周,计算1天,选择方案1天,绘图2天,整理设计 说明书1天。 5设计所需原始数据资料 5.1 电源资料 5.2电源为从变电所引来一回380V/220V线路。 5.3 气象资料 5.4设计地点自定,要求同组人员选择地点不得相同。 5.5 水文、地质资料 5.6地面表层为砂质粘地、中性,地下0.5~1.0米以下为砂岩,地耐压力 不低于8T/m2;土壤电阻率雨后数天实测30欧/米;地下水位在5米以 下,含钙镁盐较多。 参考资料 6JGJ16-200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S]. 7GB 50057-94(2000版),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S]. 8GB 50034—2004,建筑照明设计标准[S]. 9段春丽,黄仕元.建筑电气[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10戴瑜兴.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11《建筑电气设计手册》编写组.建筑电气设计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 12吕大光.建筑电气安装工程图集[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97. 13戴瑜兴.民用建筑电气设备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建筑电气照明课程设计

目录 一.工程概况 (1) 二.照明光照设计 (2) 1.灯具的选用 (2) 2.规范要求照度等值 (2) 3.照度及功率密度计算 (2) 4.照明控制方式 (4) 三.照明电气设计 (4) 1.负荷分级 (4) 2.工程负荷量 (4) 3.供电电源 (5) 4.负荷计算及导线选择 (5) 参考文献

建筑电气照明设计说明书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天津公司办公楼,本层为办公楼首层,面积为416.452m ,层高2.9米,工作面高0.75m ,窗高1.6m ,门的面积可忽略,无吊顶,墙壁、顶棚刷大白,地面反射系数为20%。设置有大厅、办公室、卫生间等。 二、照明光照设计: 在走廊、门厅、卫生间等地采用吸顶式安装,而且厕所需要要使用防水,防尘灯罩。 1、灯具的选用:使用)362(26W YG ?-,%86=η ,lm 32502?=Φ,室内空间采取吸顶安装。 2、规范要求的照度值: 办公室照度值为300lx ,卫生间100lx ,走廊、门厅100lx 。 3、照度及功率密度计算: (1)办公室1(采取吸顶式布灯方式,) ①RCR=w l w l h r ?+)(5=5 2.15(10.812.45) 10.812.45?? +?=1.8 ②墙面反射比w ρ=0.7,顶棚反射比c ρ=0.7,地面反射比f ρ=0.2,玻璃窗反射系数为0.1。 w ρ=w g A g A A A A ρρωω+-)(= 0.7[(10.812.45 2.152-1.6 2.26]0.1 1.6 2.26 (10.812.45 2.152?+????+???+??))=0.6 ③根据RCR=1.8, ρ=0.6, ρ=0.7 查表: 得U=0.72 ⑤按规范要求,房间照度标准值为300lx ,选YG6-2型灯具T8管。 8 . 0 2 78 . 0 82 . 0 82 . 0 1 = - - = U 7 . 0 2 67 . 0 74 . 0 74 . 0 2 = - - = U 盏 灯数 . 10 8 . 0 72 . 0 6500 134.5 300 = ? ? ? = ? = UK A E N av φ

建筑电气设计

××××××工程概况 -------电力 一、建筑概况(略) 二、设计依据; 1、各市政主管部门对初步设计的审批意见; 2、甲方设计要求及各专业提供的设计资料; 3、《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B16—2008); 4、《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 5、《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6、《汽车库建筑计设范规》(JGJ100-98); 7、《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 8、《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 三、设计范围 1、配电系统; 2、照明配电系统; 3、设备控制系统; 4、接地及安全系统; 5、电气节能系统; 6、本次设计不包含车库内变电所部分电气设计及由变电所引至各个单体及防火区的线路路径的设计; 7、其他; 四、设计内容

(一)配电系统: 1、负荷等级:本楼消防负荷、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安防设备、消防泵、防火卷帘门、消防风机、污水泵、应急照明及疏散指示灯为一级负荷;其他为三级负荷。 2、供电电源:本工程电源由市政电网引人两路独立10kv电源,每路均能承担本工程全部负荷,两路10kv电源同时工作,互为备用。 地下车库内设置1#变配电所及2#变配电所,1#变配电所供电范围为3#商住楼、4#商住楼、5#综合楼、6#住宅楼及其对应的地下车库、库房和设备用房;2#变配电所供电范围为1#s商住楼、2#商场及其对应的地下车库、库房和设备用房。地下车库及设备用房电源由车库内变电所引来,供电电压AC220/380V,进线采用交联聚乙烯铜芯电缆穿桥架引入地下一层车库各个防火区内的配电箱。 3、无功补偿:本工程在变配电所低压柜设置集中无功补偿自动装置,气体放电灯,单灯均带电子整流器,功率因数大于0.9. 4、低压配电接地采用TN—S系统,配电采用放射式、树干式、链式相结合的配电方式。 楼内消防风机、消防电梯等消防负荷用电均采用双电源供电,在设备末端设置双电源切换箱,其配电路在同一桥架上敷设的同一路径向消防设备供电的双路电源电缆应用阻燃隔板隔开,消防负荷电缆在桥架内应分开敷设。 (二)照明配电系统 1、楼内分别设有正常照明、应急照明及疏散指示照明。 2、应急照明灯、出口指示灯、疏散指示灯采用交直流两用型,内设可浮充蓄电池,持续供电时间除消控室、水泵房、配变电所、风机房大于180分钟,其他场合持续时间30min.。

建筑电气课程设计

《建筑电气专业方向综合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课题: 盐城工学院新校区电信馆B 、C 楼 安防与监控 专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学生姓名 班级 学号 指导教师 专业系主任 设计地点 电信馆A311 起至时间 2012.1.2-2012.1.13 发放日期 2011年12月26日 电 气 工 程 学 院

目录 1、设计目的 (1) 2、设计任务 (1) 3、设计思路与设计内容与要求 (2) 3.1闭路电视监控系统 (3) 3.2报警系统及门禁控制系统 (4) 3.3火灾报警器系统 (5) 3.4 广播系统 (6) 4、设计设备与元器件选择 (7) 5、设备与元器件型号和参数选择目录表 (10) 6、设计图纸目录 (11) 7、参考文献目录 (11)

1、设计目的 二十一世纪,伴随着以数字化、智能化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革命的飞速发展,安全防范理论和技术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完全意义上的安全防范从手段上划分可以分为人防、物防和技防三种手段。人防是传统的安全防范手段,是以人为主体,例如保安、护卫、警卫甚至保镖、警察、军队等都属于人防的范围。随着社会的进步、物质资源的丰富、尤其是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人力资源相对越来越宝贵,虽然人防是任何其他防范手段所不能替代的,但物体防范和技术防范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和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物防是指通过物质实体进行防范,如围墙的加固、加宽、加高;门体加固加厚;安装铁刺、铁网、护栏、隔离墩;双门双墙设计;防攀爬及抗冲击设计;安装路障、阻车器;防弹防爆玻璃等措施和手段都属于物防范畴。技防是指科学技术防范手段,主要包括电视监控系统、报警系统、对讲系统、紧急广播系统和安检系统也应属于技防范围。电视监控系统主要通过在需要防范的位置或地点安装视频图像采集设备,将现场的实际图像实时准确直观地传输到控制中心进行监控和记录。报警系统是通过各种传感器技术,例如主动式红外对射探测器、被动红外探测器、双鉴探测器、玻璃破碎探测器、震动探测器等,在防范区域设防,通过非法事件对传感器状态的改变来触发报警,来达到安全防范目的。同时随着电子技术,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及国际化管理标准体系的建立,网络化和数字化已经成为安全防范系统发展方向和必然趋势。 各种安全防范手段和不同的防范技术是相辅相成,互相配合,互相促进的。建立一套以电子智能化管理为中心的现代化安防系统,已经成为时代的必然产物,采用高科技的技术防范手段,加以人防和物防,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同时有效的预防和制止意外或非法事件的发生提供必要的保障,将成为现代化管理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本设计是针对盐城工学院新校区电信馆B、C楼安防与监控系统设计,电信馆B、C楼主要是档案室,教务科,报告厅,辅导员办公室,党总支办公室,院长办公室和专业实验室。因此安防监控在本楼是必须的。 2、设计任务

建筑电气设计流程

建筑电气设计流程 方案设计阶段一、确定设计内容:根据建筑规模、功能定位及使用要求确定本工程拟设置的电气系统。 二、确定变、配电系统容量及要求1、确定负荷级别:1、 2、3级负荷的主要内容。2、负荷估算:本阶段主要采用单位容量法或单位指标法进行估算;。 3、电源:根据负荷性质和负荷容量,提出要求外供电源的回路数、容量、电压等级的要求。 4、确定变、配电所位置、数量、容量,变压器台数。 三、确定是否需要设应急电源系统以及备用电源和应急电源型式。四、对照明、防雷、接地、智能建筑设计的相关系统构成形式进行说明。初步设计阶段本阶段应在方案设计确定的设计内容基础上与业主沟通后展开各系统的技术设计;向设备专业了解设备配置情况,跟建筑、结构专业提出电气技术设计要求;一、确定变配电系统型式:1.确定负荷等级:1、2、3级负荷的主要内容;2.负荷计算:根据设备专业提供的设备资料,分类进行负荷计算,并算出总负荷;此计算书应在初设校审阶段与图纸一并提交,并同时归档;3.对于大中型项目专业负责人应提供两个以上的变配电系统方案提交专业委员会进行讨论比选并由项目工作会议确定设计方案,并将方案报给业主,协

助业主配合供电部门确定最终供电方案;4.根据确定的变配电方案,提出电源数量及回路数要求,向业主了解电源引自何处;确定高低压供电系统结线型式及运行方式;确定重要设备的供电方式;明确是否需要设置备用电源;5.确定变配站的数量、位置、面积,绘制设备布置平剖面图;6.绘制竖向系统图,标注各配电箱编号、对象名称;7.确定配电干线主要敷设路由;确定各主要配电间、电气管井位置及面积;8.画出配电干线平面图并标出主要配电箱位置及编号;二、考虑照明系统1.确定照明种类、灯具型式、照度标准;2.确定应急照明电源型式;3.确定照明线路型号的选择及敷设方式。4.绘制照明灯具平面布置图,可以不连线;三、设计消防系统1.依据《火灾自动报警设计规范》确定该项目的消防保护等级;2.绘制消防系统图;3.绘制消防布点平面图;四、考虑弱电系统了解业主对建筑项目智能化程度的设想及现有市政条件;1.确定各弱电系统的构成形式;绘制各系统原理图;2.确定各弱电主机房位置及面积;3.确定弱电主要敷设路由; 五、防雷及接地系统确定防雷等级,校审时提供防雷等级计算书;六、按照工程报批要求,在规定时间内提交本专业人防、消防报批图纸;七、初步设计图纸清单初步设计阶段电气专业应包括以下图纸:1.目录;

建筑电气施工图识图教程

建筑电气施工图识图方法(I) 一、电气施工图的特点 1. 建筑电气工程图大多是采用统一的图形符号并加注文字符号绘制而成的; 2. 电气线路都必须构成闭合回路; 3. 线路中的各种设备、元件都是通过导线连接成为一个整体的; 4. 在进行建筑电气工程图识读时应阅读相应的土建工程图及其他安装工程图,以了解相互间的配合关系; 5. 建筑电气工程图对于设备的安装方法、质量要求以及使用维修方面的技术要求等往往不能完全反映出来,所以在阅读图纸时有关安装方法、技术要求等问题,要参照相关图集和规范。 二、电气施工图的组成 1. 图纸目录与设计说明 包括图纸内容、数量、工程概况、设计依据以及图中未能表达清楚的各有关事项。如供电电源的来源、供电方式、电压等级、线路敷设方式、防雷接地、设备安装高度及安装方式、工程主要技术数据、施工注意事项等。 2. 主要材料设备表 包括工程中所使用的各种设备和材料的名称、型号、规格、数量等,它是编制购置设备、材料计划的重要依据之一。 3. 系统图 如变配电工程的供配电系统图、照明工程的照明系统图、电缆电视系统图等。系统图反映了系统的基本组成、主要电气设备、元件之间的连接情况以及它们的规格、型号、参数等。 4. 平面布置图 平面布置图是电气施工图中的重要图纸之一,如变、配电所电气设备安装平面图、照明平面图、防雷接地平面图等,用来表示电气设备的编号、名称、型号及安装位置、线路的起始点、敷设部位、敷设方式及所用导线型号、规格、根数、管径大小等。通过阅读系统图,了解系统基本组成之后,就可以依据平面图编制工程预算和施工方案,然后组织施工。 5. 控制原理图 包括系统中各所用电气设备的电气控制原理,用以指导电气设备的安装和控制系统的调试运行工作。 6. 安装接线图 包括电气设备的布置与接线,应与控制原理图对照阅读,进行系统的配线和调校。 7. 安装大样图(详图) 安装大样图是详细表示电气设备安装方法的图纸,对安装部件的各部位注有具体图形和详细尺寸,是进行安装施工和编制工程材料计划时的重要参考。 三、电气施工图的阅读方法 1. 熟悉电气图例符号,弄清图例、符号所代表的内容。 电气符号主要包括文字符号、图形符号、项目代号和回路标号等。在绘制电气图时,所有电气设备和电气元件都应使用国家统一标准符号,当没有国际标准符号时,可采用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符号。要想看懂电气图,就应了解各种电气符号的含义、标准原则和使用方法,充分掌握由图形符号和文字符号所提供的信息,才能正确地识图。 电气技术文字符号在电气图中一般标注在电气设备、装置和元器件图形符号上或者其近旁,以表明设备、装置和元器件的名称、功能、状态和特征。 单字母符号用拉丁字母将各种电气设备、装置和元器件分为23类,每大类用一个大写字母表示。如用“V”表示半导体器件和电真空器件,用“K”表示继电器、接触器类等。 双字母符号是由一个表示种类的字单母符号与另一个表示用途、功能、状态和特征的字母组成,种类字母在前,功能名称字母在后。如“T”表示变压器类,则“TA”表示电流互感器,“TV”表示电压互感器,“TM”表示电力变压器等。辅助文字符号基本上是英文词语的缩写,表示电气设备、装置和元件的功能、状态和特征。例如,“起动”采用“START”

建筑电气工程设计-四大系统解析

建筑电气工程设计-四大系统解析 现代建筑趋于多元化的风格,高度大、面积大、功能复杂,电气设计内容也日趋复杂,项目繁多。建筑电气设计从狭义上仅指民用建筑中的电气设计,从广义上讲应该包括工业建筑、构筑物和道路、广场等户外工程。 传统建筑电气设计只包括供电和照明,而今天一般将其设计的内容形容为强电和弱电。将供电、照明、防雷归类在强电,而其余部分,如电话、电视、消防和楼宇自控等内容统统归于弱电。这种分类以电压的高低为依据,强调了电气设计中所增加的消防、电讯和自控内容与传统电气设计内容完全不同,容易理解,所以很快被人们所接受。 但是,这种按电压高低进行分类的方法并不严谨,如:动力设备的二次控制回路,其电压可能很低;而消防回路中的联动也不宜与配电箱完全分割开。又如人防设计、防雷设计、保安设计等功能性设计,其内容不仅仅是弱电信号的报警,也包含有动力、照明的联锁反应。又如防雷接地,强弱电都要求,而且有向等电位联结发展的趋势,实际上又很难分开。如果电气设计仅仅以电压高低进行分工,势必造成强弱两个子工种之间交叉过多,界限不清楚。 一、电气设计的分类 本文中将尝试一种新的分类方法,就是按功能分类。既

然建筑设计是为业主的功能需要服务的,将满足某一类需要的相关设计内容放在一起考虑应该是合情合理的。为此,xx 对建筑电气的要求进行了总结,提出本帖的分类方法,愿意以一孔之见与各位同行做进一步的交流。考虑到防雷、消防等内容都是出于对减少建筑物灾害的功能设计,特增加了电气减灾一篇,并将保安监控、防空袭、防爆炸等内容归并其中。而电讯和楼宇自控的出现不仅仅是减灾的需要,也是人们对理想生活环境的追求。出于对信息时代不断发展的新技术考虑,建筑电气的设计内容应能扩展,而信息正是其核心词。减灾篇和信息篇中的内容多是建筑电气设计新增加的内容,而传统的供电篇和照明篇原本就有所界定。 这样分类还有另外一个原因是出于工作量的考虑。对于大型复杂建筑物,以平面图而言,传统强弱电都不只一张。由于消防、电视、广播、保安、综合布线(网络和电话)的要求并不相同,出于方便施工和报批的角度,往往要分别出图。将传统弱电改为减灾和信息,与传统强电的供电和照明并列,可以更加真实地反映出变化后的工作量,也使建筑电气的四个子专业能够大体平衡。下面将进一步叙述建筑电气四个子专业的具体设计内容。 二、供电系统 建筑供电主要是解决建筑物内用电设备的电源问题。包括变配电所的设置,线路计算,设备选择等。

建筑电气课程设计任务书

《建筑电气》 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题名称:民用建筑电气施工图的设计 系别: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建筑电气与智能化 班级: 12城建建筑电气①② 时间:2015年6月8日至2015年6月19日 指导教师:谢陈磊周原王丽蓉蒋婷婷李杨伍超系主任(签字): 2015年 5 月 31 日

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课题名称:民用建筑电气施工图的设计 二.课程设计目的和要求 1.设计目的 本课程设计是本门课程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发展,是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之间的衔接。课程设计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某一建筑物的电气设计,了解一般建筑电气施工图的设计过程、设计要求、应完成的工作内容和具体设计方法。通过设计学会使用设计资料、规程、规范,掌握好基本原理、设备,进一步巩固与综合专业基础知识和相关专业课程知识。 课程设计应强调能力培养为主,在独立完成设计任务的同时,还要注意其他几方面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如独立工作能力与创造力;综合运用专业及基础知识的能力,解决实际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查阅图书资料、产品手册和各种工具书的能力;工程绘图的能力;书写技术报告和编制技术资料的能力。在专业知识与研究方法方面为日后的毕业设计乃至毕业后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2.设计要求 (1) 在接受设计任务后,应根据设计要求和应完成的设计内容进度计划,确定各阶段应完成的工作量,妥善安排时间。 (2) 在方案确定过程中应主动提出问题,以取得指导数师的帮助,同时要广泛讨论,依据充分。在具体设计过程中要多思考,尤其是主要参数,要经过计算论证。 (3) 按照给定的建筑结构图纸,根据建筑内部的基本布局,适当选择照度标准,按照“安全、经济、适用、美观”的基本原则,用天正电气软件完成电气照明平面设计、照明配电箱箱体选型、配电干线的设计、防雷接地装置的设计等。 (4) 完成一份课程设计报告, 要求将设计内容及设计工作需要注意的事项写成一 份设计报告,要求文字通畅、字迹工整,3000---5000 字。 (5) 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所有的设计任务。 三.课程设计内容及步骤 1、设计子课题见附录 2、设计内容详见图纸 3. 步骤 (1) 根据要求拟定设计任务 (2) 系统总体方案的确定 (3) 电气照明平面设计、配电系统图的设计

《建筑设计基础》教案

第一章建筑知识概论 一、课程单元、章节: 第一章建筑知识概论 第一节建筑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建筑师的职责和社会地位 第三节建筑学专业知识的学习方法 第四节中外建筑简介 二、教学目的及基本要求: 1、使学生对建筑有一个较为全面和正确的概念和初步的认识; 2、熟悉建筑学专业的学习方法; 3、了解中外建筑的特点。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建筑学专业的学习方法。 2、难点:建筑的基本概念。 四、教学进度: 讲授新课:1.建筑的基本概念1学时 2.建筑师的职责和社会地位0.5学时 3.建筑学专业知识的学习方法0.5学时 4.中外建筑简介1学时 五、课时数: 3课时 六、教学、教辅方式、教具: 教学方法:新课讲授,教学演示与板书结合。 教辅方式:课堂提问及解答 七、思考、练习题、作业: 1、思考总结中国建筑自己的特色。 2、复习学习重点,提前准备下节课所需要的学习用具。 八、参考书: 1、《建筑、形式、空间和秩序》,(美)弗郎西斯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图解思考:建筑表现技法》,拉索P.;LaseauPaul;邱贤丰,中国建工出版社 3、《建筑十书》,维特鲁威著,高复泰译,中国建工出版社 4、《外部空间论》,(日)卢原义信著 5、《建筑设计资料集1》,中国建工出版社 6、《建筑形式美的原则》,(美),邹德侬译中国建工出版社 7、《世界建筑大师名作图析》,(美),汤纪敏包志禹译中国建工出版社

九、教学小结、后记: 1.整个教学过程中,以讲授为主,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堂交流,充分体现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即时迅速掌握操所学知识。 2.除了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讲授课程内容外,及时引入课程外的实践内容,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在理论学习中认识到与实践之间的关系。十、教学内容、过程(附后): (一)、讲授新课 1、介绍专业特点,学习的要求,以及该学科发展的历程。学科的形成以及与 相关学科之间的关系。 2、第一章节:建筑的基本概念 (1)建筑及其范围 (2)建筑技术和建筑艺术 3、第二节建筑师的职责和社会地位 4、第三节建筑学专业知识的学习方法 (1)掌握设计的意义 (2)明确设计的程序 (3)培养设计意识,转换设计思维 5、第四节中外建筑简介 (1)中国建筑发展简介,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及不同地区不同建筑的特征(2)外国建筑发展简介 (二)、学时小结 理清章节脉络,强调本章内容的重点与难点,以提问的形式进行复习小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