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案精选:高三化学《水的离子积》教学设计

教案精选:高三化学《水的离子积》教学设计

教案精选:高三化学《水的离子积》教学设计
教案精选:高三化学《水的离子积》教学设计

教案精选:高三化学《水的离子积》教学设

教案精选:高三化学《水的离子积》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水的电离和水的离子积;

了解溶液的酸碱性和pH值的关系及有关pH值的简单计算。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归纳思维能力及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情感目标

对学生进行对立统一及事物间相互联系与相互制约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包括水的电离、水的离子积、水的pH。只有认识水的电离平衡及其移动,才能从本质上认识溶液的酸碱性和pH值。本节的学习也为盐类的水解及电解等知识的教学奠定基础。

教材从实验事实入手,说明水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存

在着电离平衡。由此引出水的电离平衡常数,进而引出水的离子积,并使学生了解水的离子积是个很重要的常数。在25℃时,,这是本节教学的重点之一。

本节教学的另一个重点是使学生了解在室温时,不仅是纯水,就是在酸性或碱性稀溶液中,其浓度与浓度的乘积总是一个常数—。使学生了解在酸性溶液中,不是没有,而是其中的;在碱性溶液中,不是没有,而是其中的;在中性溶液中,并不是没有和,而是。使学生了解溶液中浓度与浓度的关系,了解溶液酸碱性的本质。工在此基础上,教材介绍了的含义,将与联系起来,并结合图3-7,介绍了有关的简单计算。图3-8是对本部分内容的小结。

使用来表示溶液的酸碱性是为了实际使用时更简便,教材的最后提到了溶液的大于1mol/L时,一般不用来表示溶液的酸碱性,而是直接用的浓度来表示,以教育学生应灵活应用所学的知识。

教法建议

从水的电离平衡入手,掌握水的离子积和溶液的pH。

水的离子积的教学是完成本节教学任务的关键,从纯水是弱电解质,只能微弱的电离出发,应用电离理论导出水的离子积常数。推导过程中应着重说明电离前后几乎不变的原因,并将其看做常数。然后由两个常数的乘积为常数而得

出水的离子积常数。启发学生应用平衡移动原理,讨论温度对水的电离平衡的影响,进而得出水的离子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这一结论。

关于水溶液的酸碱性的教学是从电离平衡移动入手。

当在纯水中加入强酸时,水的电离平衡向逆方向移动,使氢离子浓度上升,氢氧根离子浓度等倍数下降。如:达到电离平衡时,增至,则会减至,在溶液中水的离子积仍保持不变。

在水溶液中,和是矛盾对立的双方,共处于电解质水溶液的统一体中,它们各以对方的存在为自己存在的条件,相互依存,相互斗争,又相互转化,离子浓度主的一方决定溶液的酸碱性。即:

溶液呈酸性

溶液呈中性

溶液呈碱性

关于溶液pH的教学,指出用的数值可以表示溶液的酸碱度,但当溶液酸性很弱时,使用不方便,常采用的负对数表示溶液的酸碱度,这就是溶液的pH。其数学表达式是:的负对数叫溶液的pOH,表达式:

在这部分教学中要使学生理解pH的适用范围,理解与pH间的相互关系。如适用范围是“常温”“水溶液”“稀溶液”,只有在常温下的水溶液,水的离子积Kw才等于,而当酸、

碱溶液的或大于1mol/L时,使用负对数表示溶液的酸碱度反而不大方便,此时,可直接用物质的量浓度表示溶液的酸碱度。

导出以下关系:pH + pOH =14,pH =14—pOH。利用这一关系可以方便计算出碱溶液的pH。

教学设计示例

课题:值

重点:水的离子积,、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

难点:水的离子积,有关的简单计算。

教学过程

引言:

在初中我们学习了溶液的酸、碱度可用pH值表示,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可以用pH表示溶液的酸性,也可以表示溶液的碱性?唯物辩证法的宇宙观认为:“每一事物的运动都和它周围的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和相互影响着。”物质的酸碱性是通过水溶液表现出来的,所以,先研究水的电离。

1.水的电离

[实验演示]用灵敏电流计测定纯水的导电性。

现象:灵敏电流计指针有微弱的偏转。

说明:能导电,但极微弱。

分析原因:纯水中导电的原因是什么?

结论:水是一种极弱电解质,存在有电离平衡:

在25℃时,1L纯水中(即55.56mol/L)测得只有的发生电离。

(1)请同学生们分析:该水中等于多少?等于多少?和有什么关系?

(2)水中

这个乘积叫做水的离子积,用表示。

(3)请同学从水的电离平衡常数推导水的离子积K。

(4)想一想

①水的电离是吸热?还是放热?

②当温度升高,水的离子积是:(升高,降低或不变)

③当温度降低,水的离子积是:(“增大”,“减小”或“不变”)

[结论]水的电离是个吸热过程,故温度升高,水的增大。25℃时,

;100℃时,。

(5)水的离子积是水电离平衡时的性质,它不仅适用于纯水,也适用于任何酸、碱、盐稀溶液。即溶液中

①在酸溶液中,近似看成是酸电离出来的浓度,则

来自于水的电离。

②在碱溶液中,近似看成是碱电离出来的浓度,而则是来自于水的电离。

[想一想]

为什么酸溶液中还有?碱溶液中还有?它们的浓度是如何求出来的?

2.溶液的酸碱性和pH

(1)溶液的酸碱性

常温时,溶液酸碱性与,的关系是:

中性溶液:,,越大,酸性越强,越小,酸性越小。

碱性溶液:,,越大,碱性越强,越小,碱性越弱。

(2)溶液酸碱性的表示法:

①当或大于1mol/L时,可直接用或来表示溶液酸碱性。

②若或小于1mol/L,如,或

,这种表示溶液酸碱就很不方便,化学上采用pH来表示溶液酸碱性的强弱。

pH为氢离子物质的量浓度的负常用对数,表示溶液酸碱度强弱。

练习:

1.25℃时,纯水的pH?

解:纯水,25℃时

答:25℃纯水pH为7。

2.物质的量浓度为盐酸溶液pH?解:

1 : 1

答:盐酸pH为2。

3.物质的量浓度为的溶液pH?解:

1 : 1

答:盐酸pH为12。

③溶液中,pH与溶液酸碱性关系。在中性溶液中,

在酸性溶液中,

酸溶液酸性越强,越大,pH越小。在碱性溶液中,

碱溶液碱性越强,越小,pH越大。

重点、难点剖析:

1.影响水电离的因素

(1)温度:电离过程是一个吸热过程,温度越高,水电离程度越大,也增大。

25℃时,

100℃时,

(2)酸或碱电离出来的或都会抑制水的电离,使水电离出来的与浓度减小。其对水的电离抑制程度决定于酸碱的或,而与酸碱的强弱无关。

(3)溶液的酸碱性越强,水的电离度不一定越小。(具体实例待学习盐水解时介绍)

2.在酸、碱、盐溶液中,水电离出来的

(1)酸溶液中:溶液中约等于酸电离出来的,通过求溶液中;水电离出来的等于;

(2)碱溶液中:溶液中约等于碱电离出来的,通过求溶液,此就是水电离出的且等于溶液中水电离出来的。

(3)在水解呈酸性盐溶液中,溶液中等于水电离出来的;

在水解呈碱性盐溶液中,溶液中等于水电离出来的。

pH计算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一、知识要点

1.,关键是求溶液的。

2.强酸溶液中,直接由电离方程式求算。

3.强碱溶液中,先根据强碱电离方程式,求出,再由

4.弱酸溶液,用近似公式求算:

5.弱碱溶液:先根据近似公式求溶液的

二、已知pH的强酸、强碱溶液稀释计算

例1 已知的盐酸溶液,稀释100倍,求稀释后溶液的pH?

解:∵

∴稀释100倍,则

强酸溶液,当体积扩大100倍,减少100倍,pH变化2个单位。

即pH由1变为3;溶液减小,而浓度增大。pH变大。

例2 已知的溶液,稀释100倍,求稀释后溶液pH?

解:∵

稀释100倍:

强碱溶液,当体积扩大100倍,溶液中减少100倍,pH降低2。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离子共存习题以及答案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离子共存 1.某无色透明 ....的溶液,在pH=0和pH=14的条件下都能大量共存的是() A.Fe2+、K+、SO42-、NO3-B.Mg2+、NH4+、SO42-、Cl- C.Na+、K+、SO42-、NO3-D.Ba2+、Na+、MnO4-、SO42- 2.下列澄清 ..的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透明 A.[Ag(NH3)2]+、K+、OH-、NO3-B.Fe3+、NH4+、Cl-、I- C.H+、Al3+、SO42-、F-D.NH4+、Na+、Cu2+、Cl- 3.下列离子在溶液中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的是() A.H3O+、NO3-、Fe2+、Na+B.Ag+、NO3-、Cl-、K+ C.K+、Ba2+、OH-、SO42-D.Cu2+、NH4+、Br-、OH- 4.某溶液中加入铝粉有氢气产生,该溶液中一定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Na+、NO3-、Cl-、SO42-B.Na+、K+、Ba2+、HCO3- C.Fe3+、H+、SO42-、Cl-D.Na+、K+、Cl-、SO42- 5.常温下,由水电离生成的c(H+)=10-12 mol·L-1的某溶液中,一定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Na+、Fe3+、NO3-、SO42-B.K+、AlO2-、CO32-、Cl- C.Na+、K+、Cl-、HSO3-D.Na+、CH3COO-、C6H5O-、OH- 6.在室温下,某无色透明溶液中由水电离出来的H+和OH-浓度的乘积为1×10-24,则此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为 A.HCO3-、Al3+、Na+、SO42-B.I-、NO3-、K+、NH4+ C.Cu2+、Cl-、SO42-、K+D.SiO32-、SO32-、Na+、Cl- 7.室温下,在强酸性和强碱性溶液中都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NH4+、Cu2+、Cl-、NO3- B.K+、Na+、SO32-、S2- C.K+、Na+、AlO2-、SO42-D.Ba2+、Fe2+、NO3-、Br- 8.下列各组离子在碱性条件下可以大量共存,而在强酸性条件下不能大量其存的是A.Ca2+、Fe3+、NO3-、Cl-B.K+、Mg2+、HCO3-、SO42- C.Na+、K+、S2-、SO32-D.Ba2+、Na+、I一、NO3- 9.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在含大量Fe3+的溶液中:NH4+、Na+、Cl—、SCN— B.在强碱溶液中:Na+、K+、AlO2—、CO32— C.在c(H+)=10—13 mol/L的溶液中:NH4+、Al3+、SO42—、NO3— D.在pH=1的溶液中:K+、Fe2+、Cl—、NO3—

离子反应方程式和离子共存教案

第八讲 离子反应方程式和离子共存 一、 复习预习 1. 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 2. 部分酸、碱、盐的溶解性: 钾钠铵硝都能溶,硫酸除钡氯除银,碳酸只溶钾钠铵,溶碱钾钠钡和铵。 微溶:Ca(OH)2:石灰水注明“澄清”的原因; CaSO 4:实验室制二氧化碳时不用稀硫酸的原因; Ag 2SO 4:鉴别SO 42-和Cl -时,不用硝酸银的原因。 常见沉淀物:氯化银、硫酸钡、(硫酸银):不溶于稀硝酸 碳酸盐:碳酸钙、碳酸钡、碳酸银 碱:氢氧化镁、氢氧化铜、氢氧化铁 3. 写出a.H 2SO 4 b .NaOH c .BaCl 2 d .NaHCO 3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 a .H 2SO 4===2H + +SO 2- 4; 溶于硝酸、盐酸

b.NaOH===Na++OH-; c.BaCl2===Ba2++2Cl-; d.NaHCO3===Na++HCO-3。 ①a和b两溶液混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H2SO4+2NaOH===Na2SO4+2H2O; ②a和c两溶液混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H2SO4+BaCl2===2HCl+BaSO4↓; ③a和d两溶液混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H2SO4+2NaHCO3===Na2SO4+2CO2↑+2H2O; ④b和d两溶液混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OH+NaHCO3===Na2CO3+H2O。 二、知识讲解 考点1:离子反应的概念 1.实验探究 分析:当CuSO4溶液与NaCl溶液混合时,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只是CuSO4电离出来的Cu2+、SO42-与Na+、Cl-等混合没有发生变化。当Ⅱ中CuSO4溶液与BaCl2溶液混合时,CuSO4电离出来的SO42-与BaCl2电离出来的Ba2+反应生成难溶的BaSO4白色沉淀。

高三化学教案 化学反应速率

高三化学教案化学反应速率 高三化学教案化学反应速率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使学生理解浓度、压强、温度和催化剂等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使学生能初步运用有效碰撞,碰撞的取向和活化分子等来解释浓度、压强、温度和催化剂等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设计实验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阅读与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从宏观到微观,从现象到本质的分析,培养学生科学的研究方法。 教学建议 化学反应速率知识是学习化学平衡的基础,学生掌握了化学反应速率知识后,能更好的理解化学平衡的建立和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及外界条件的改变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是本节教学的重点。其原因是本节教学难点。这部分教学建议由教师引导分析。而压强、温度、催化剂的影响可在教师点拨下由学生阅读、讨论完成。关于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1.联系化学键知识,明确化学反应得以发生的先决条件。(1)能过提问复习初中知识: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反应物分子中的原子重新组合成生成物分子的过程。 (2)通过提问复习高中所学化学键知识:化学反应过程的实质是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 (3)明确: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生成必须通过反应物分子(或离子)的相互接触、碰撞来实现。 2.运用比喻、图示方法,说明化学反应得以发生的必要条件是活化分子发生有效碰撞。 (1)以运动员的投篮作比喻。 (2)以具体的化学反应为例,让学生观看HI分子的几种可能的碰撞模式图(如制成动画教学软件加以模拟会收到更好的效果),进一步说明化学反应得以发生的必要条件。 3.动手实验,可将教材中的演示实验改成边讲边做,然后据实验现象概括出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规律。有条件的学校,也可由学生动手做,再由学生讨论概括出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可以增大化学反应速率。 4.通过对本节所设铁与盐酸反应的讨论,并当堂课完成课后习题二、2,综合运用本节所学内容反馈学生掌握情况,巩固本节所学知识。 教材分析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离子共存教学案

离子共存 【专题目标】 掌握不同条件下在水溶液中不同的离子能(或不能)大量(或少量)共存的规律 【经典题型】 题型1:离子间因发生复分解反应(离子互换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 例1、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C) (A)K+ HCO3— CO32— Br— (B)CO32— HCO3— OH— K+ (C)Fe3+ Cu2+ NO3- SO42- (D)H+ Cl- Na+ SO32- 解析:分析所给选项B中:HCO3—+ OH—= CO32—+H2O;而D中:2H+ + SO32-= H2SO3 题型2:在酸性(或碱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 例2、下列各组离子,在强碱性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是(AC) (A)I- AlO2- Cl- S2- (B)Na+ K+ NH4+ Ba2+ (C)Br- S2- Cl- HCO3- (D)SO32- NO3- SO42- HCO3- 解析:分析所给选项B中:NH4+ C中: HCO3- 在强碱性溶液中均不能大量存在。 例3、室温时某溶液的pH为1,该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D) (A)Zn2+ Cl- Ba2+ NO3- (B)Na+ NO3- K+ CO32- (C)K+ SO42- Na+ AlO2- (D)Cu2+ NO3- Al3+ SO42- 解析:分析所给选项B中CO32-和C中AlO2-均不能在酸性溶液中大量存在 题型3:离子间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 例4下列离子在溶液中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的是(A) (A)H3O+、 NO3-、 Fe2+、 Na+ (B)Ag+、 NO3-、Cl-、 K+ (C)K+、Ba2+、OH-、 SO42- (D)Cu2+、NH4+、Br-、OH- 解析:所给四个选项中各组离子均不能大量共存,只有A中的 H3O+、NO3-、Fe2+三种离子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符合题意。 点拨:抓住不能共存的条件——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强强反应规律及常见强氧化剂、强还原剂的识记,是解决氧化还原应用问题(特别是隐含氧化还原反应问题)的关键,例如检验SO42-时不能用硝酸酸化,就是因为HNO3会使SO32-氧化为SO42-,而干扰检验。 题型4:在无色透明的溶液中离子间能够大量共存。 例5下列各组离子中,在碱性溶液里能大量共存,并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是(BD) (A)K+ MnO4- Cl- SO42- (B)Na+ AlO2- NO3- CO32- (C)Na+ H+ NO3- SO42-

高三化学教案:《置换反应规律》

置换反应规律 反应物或生成物各两种且其中一种必定是单质的反应才称做置换反应. 1.按反应环境和元素的性质分(请举例) (1)水溶液中的置换反应:①“金→金”较活泼金属置换较不活泼金属②“金→非”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氢之前的金属置换氢③“非→非”较活泼非金属置换较不活泼非金属 (2)非水溶液中的置换反应:①“金→金” ②“金→非” ③“非→金” ④“非→非” 2.按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分 (1)主族元素间的置换 包括同主族间、同周期间、不同主族间、不同周期间、既不同主族又不同周期间,其规律为:H Li Be B C N ←O ←F ↓↓↓“甲→乙”表示甲可置换乙Na Mg Al Si P S ←Cl 高温 △ △ (2)主→副H2+CuO===Cu+H2O 2Al+Fe2O3=== Al2O3+2Fe C+CuO===Cu+CO 2Al+3Hg2+ =2Al3++3Hg (3)副→主3Fe+4H2O(g) =Fe3O4+4H2Zn+2H+ =Zn2++H2 (4)副→副Fe+CuSO4 =FeSO4+Cu 3.按物质类别分 H2O CO2 CuO SiO2 Fe2O3 (1)单质与氧化物间的置换 Na、C、Fe、F2──→H2(或O2),C、H2──→Cu,C──→Si, Mg──→C,Al──→Fe (2)单质与非氧化物间的置换 2H2+SiCl4 =Si+4HCl H2S+Cl2 = S+2HCl 3Cl2+8NH3 = 6NH4Cl+N24NH3+3O2 =2N2+6H2O Br?、S2?、I? SiCl4 HCl NH3

Mg+2HCl = MgCl2+H22Al+6HCl = 2 AlCl3+3H2 活泼金属──→H2,Cl2、O2──→N2,Cl2────→Br2、S、I2,H2──→Si 4.按单质状态分 有“固→固”、“固→气”、“气→固”、“气→气”、“气→液” 高温 5.重要的置换反应: ①2Na+2H2O=2NaOH+H2↑②3Fe+4H2O Fe3O4+4H2↑ 高温 高温 ③F2+2H2O=4HF+O2④Cl2+H2S=S+2HCl 点燃 ⑤2H2S+O2=2S+2H2O ⑥2C+SiO2Si+2CO 高温 ⑦2Mg+CO2 2MgO+C ⑧2Al+Fe2O3 =====2Fe+Al2O3 ⑨C+H2O CO+H2⑩3Cl2+2NH3 === N2+6HCl ⑾Si+4HF===SiF4+2H2⑿极活泼金属及F2不能从水溶液中置换其它元素,非水溶液中不活泼的可置换活泼的。CuO+H2==Cu+H2O、2CuO+C==2Cu+CO2↑ △ 6.其它置换反应: Na+TiCl4 =4NaCl+Ti 2H2+SiCl4====Si+4HCl Na+KCl = NaCl+K Cl2+2HI = 2HCl+I2F2+2HCl= 2HF+Cl2H2S+Cl2 = S+2HCl 4NH3+3O2= 2N2+6H2O 3 H2+Fe2O3 = 2Fe+3H2O 例1.如图: 已知:化合物E与水反应生成白色浆状物;化合物F是不能成盐的氧化物;单质D能与某些稀有气体反应。 据此,请填空: (1)化合物F是______;化合物I是______。 (2)反应②、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4.2氯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二课时氯及其化合物 〖复习目标〗 (1)掌握氯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2)了解氯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3)掌握Cl2的实验室制法(包括所用试剂、仪器,反应原理和收集方法)。 (4)卤族元素的性质递变规律及与化工生产相结合的资源综合利用。 〖教学重点〗氯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Cl2的实验室制法 〖教学难点〗氯及其化合物性质的应用 〖教学过程〗 【知识精讲】 1、氯气的性质 (1)物理1、氯气的性质 (1)物理性质性质 【注意】实验室里闻有毒气体及未知气体气味的方法是: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仅使极少量气体飘进鼻孔。 (2)化学性质 Cl的最外层有7个电子,易得到1个e-,具有很强的氧化性,能跟很多具有还原性的物质发生反应,如金属、非金属单质、化合物等。 ①与金属反应 铜、铁在氯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Cu+Cl2 CuCl2 (棕黄色烟) 2Fe+3Cl2 2FeCl3(棕褐色烟) ②与非金属反应 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H2+Cl2 2HCl (苍白色火焰) 氢气与氯气的混合气体在光照条件下发生爆炸

H 2+Cl 2 2HCl ③与水反应:Cl 2+H 2O = HCl+HClO ④与碱反应 氯气与水或碱反应,氯的化合价既有升高又有降低,因而氯气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还原性。 a 、与烧碱反应:Cl 2+2NaOH = NaCl+NaClO+H 2O , b 、制取漂白粉: 2Cl 2+2Ca(OH)2=CaCl 2+Ca(ClO)2+2H 2O 。 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 CaCl 2、Ca(ClO)2 ,有效成分是 Ca(ClO)2。 漂白粉的漂白原理是:Ca(ClO)2+2HCl =CaCl 2+2HClO Ca(ClO)2+CO 2+H 2O=CaCO 3↓+2HClO 产生的HClO 具有漂白性和强氧化性。由于HClO 见光易分解,所以漂白粉应密封保存。 ⑤跟还原性物质反应 a 、氯气与KI 溶液: 2KI+Cl 2=2KCl+I 2。 b 、氯气与FeCl 2溶液: 2FeCl 2+Cl 2=2FeCl 3。 c 、向氯水中通入SO 2: SO 2+2H 2O+Cl 2=H 2SO 4+2HCl 。 (3)次氯酸和次氯酸盐的性质 ①次氯酸(HClO) a 、不稳定性:化学方程式为2HClO =====光(或△) 2HCl +O 2↑。 b 、弱酸性:比碳酸酸性弱。 c 、强氧化性:具有漂白性,能杀菌消毒。 ②Ca(ClO)2的主要化学性质 a 、Ca(ClO)2的稳定性比HClO 强。 b 、水解显碱性,其水解离子方程式:ClO - +H 2O HClO +OH - 。 c 、与酸反应生成HClO ,作为漂白或消毒剂的原理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Ca(ClO)2+CO 2+H 2O===2HClO +CaCO 3↓。 2、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氯气是一种性质活泼的气体,以氯气的实验室制备、性质实验为素材的实验题目在高考实验类试题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复习中应高度重视。 (1)反应的原理:用强氧化性物质(如MnO 2、KMnO 4等)和浓盐酸反应。 MnO 2+4HCl(浓) MnCl 2+Cl 2↑+2H 2O 【注意】稀盐酸与MnO 2作用不能制取Cl 2。 若没有浓盐酸时,也可用NaCl 和浓H 2SO 4与MnO 2共热制取Cl 2:

高三化学 离子共存_离子反应练习题及详细答案

离子共存 离子反应练习题 1.(09安徽卷10)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或分子是A.+4NH 、+H 、-3NO 、-3HCO B.K + 、Al 3+、-24SO 、NH 3·H 2O C.Na +、K +、-23SO 、Cl 2 D.Na + 、CH 3COO -、-23CO 、OH - 2.(09全国卷Ⅰ6)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加入NaOH 溶液后加热既有气体放出又有沉淀生成的一组是 A.Ba 2+ 、3NO -、4NH +、Cl - B. 2Ca +、3HCO -、4NH +、2AlO - C.K +、Ba 2+、Cl -、3HSO - D. 2Mg + 、4NH +、24SO -、K + 3.(09天津卷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0.1 mol/LC 6H 5ONa 溶液中:c(Na +)>c(C 6H 5O -)>c(H +)>c(OH -) B.Na 2CO 3溶液加水稀释后,恢复至原温度,pH 和K w 均减小 C.pH=5的CH 3COOH 溶液和PH =5的NH 4Cl 溶液中,c(H +)不相等 D.在Na 2S 溶液中加入AgCl 固体,溶液中c(S 2-)下降 4.(09江苏卷7)在下列各溶液中,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 .强碱性溶液中:+K 、3+Al 、-Cl 、2-4SO B. 含有0.1 mol·L -1 3+Fe 的溶液中:+K 、2+Mg 、-I 、-3NO C. 含有0.1 mol·L -12+Ca 溶液在中:+Na 、+K 、2-3CO 、-Cl D. 室温下,pH=1的溶液中:+Na 、3+Fe 、-3NO 、2-4SO 5.(09江苏卷11) 下列离子方程式与所述事实相符且正确的是 A .漂白粉溶液在空气中失效:--223ClO +CO +H O=HClO+HCO B .用浓盐酸与2MnO 反应制取少量氯气:+-2+ 222MnO +2H +2Cl Δ Mn +Cl +2H O ↑ C .向2NaAlO 溶液中通入过量2CO 制()3Al OH : ()--22233AlO +CO +2H O=Al OH +HCO ↓ D .在强碱溶液中次氯酸钠与()3Fe OH 反应生成24Na FeO : ()-2--+ 4233ClO +2Fe OH =2FeO +3Cl +H O+4H

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全部教案

目录 第一章化学反应及能量变化 第一课时氧化还原反应 第二课时离子反应 第三课时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燃烧热和中和热第二章碱金属 第一课时钠及其化合物 第二课时碱金属元素 第三章物质的量 第一课时物质的量和气体摩尔体积 第二课时物质的量浓度 第三课时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 第四章卤素 第一课时氯气及其化合物 第二课时卤族元素 第五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第一课时原子结构 第二课时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 第三课时化学键和分子结构 第四课时非极性分子和极性分子 第五课时晶体的类型和性质 第六章氧族元素硫酸工业 第一课时氧族元素 第二课时硫硫酸 第三课时接触法制硫酸 第四课时环境保护绿色化学 第七章碳族元素无机非金属材料 第一课时碳族元素 第二课时硅二氧化硅无机非金属材料 第八章氮族元素 第一课时氮与磷 第二课时氨铵盐 第三课时硝酸 第九章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 第一课时化学反应速率 第二课时化学平衡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 第三课时合成氨工业有关化学平衡的计算 第十章电离平衡 第一课时电离平衡

第二课时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值 第三课时盐类的水解 第四课时酸碱中和滴定 第十一章几种重要的金属 第一课时金属的概述 第二课时镁铝及其化合物 第三课时铁及其化合物 第四课时金属的冶炼 第十二章烃 第一课时甲烷的性质与“四同”规律 第二课时不饱和烃的性质与空间构型 第三课时苯及其同系物的结构和性质 第四课时有机物的燃烧规律及有机计算 第十三章电化学原理 第一课时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 第二课时电解原理及其应用 第三课时胶体的性质及应用 第十四章烃的衍生物 第一课时卤代烃的两大反应和基团的移动和保护 第二课时醇羟基、酚羟基与羧羟基的区别和联系(1) 第三课时醇羟基、酚羟基与羧羟基的区别和联系(2) 第四课时羟基酸、氨基酸、脂肪酸的性质 第五课时醛、酯的重要性质与拓展 第六课时有机化学实验探究 第十五章糖类蛋白质 第一课时糖类 第二课时油脂 第三课时蛋白质 第十六章合成材料 第一课时有机反应规律 第二课时有机合成方法 第十七章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 第一课时物质的制备和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 第二课时物质的检验 前言 本教学案是依据高考化学考试大纲及新课程标准的精神编写的,覆盖了整个高一、高二、高三的学习、教学与备考。 本教学案侧重于对教材知识的回顾,强化知识间的联系,能使学生形成清晰的知识结构,能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紧密结合,注重知识的整合及能力训练,与考试大纲同步,参照学科大纲划定的课时教学和学习,充分体现了课本知识、能力要求,考试热点覆盖率100%。 本教学案根据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开设了考纲要求、自学反馈、例题解析、考题再现、课堂反馈、课外巩固五大板块,旨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利于教师及时发现问题、强化对知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离子共存 教案设计

中考复习系列——离子共存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知道离子共存的实质; 2、了解常见初中不共存的离子对; 3、培养对题干信息进行加工并获取的能力。 教学重点:常见初中不共存的离子对 教学难点:离子共存的实质及在不同条件下的分析 课堂教学难点中要利用离子与离子反应出现明显的现象,通过信息技术将反应的实质体现出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溶液中物质之间反应的实质。对后面的细化、深化有更好地帮助。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由设问引入:什么决定了离子是否共存?或离子共存的实质或条件是什么? 2、动画展示溶液混合前后离子种类变化,找到离子共存或不共存的原因 (板书并进入课题) 二、离子共存 1、通过前面的动画展示,说一说离子共存的实质或条件 2、初中常见离子之间存在的不共存的离子对,由ppt 出现常见初中常见离子,由学生利用卡片和磁铁在黑板上完成配对,师生一起总结。 3、近年来离子共存常考题型及分类解析(采用边讲边小结的方式)(1)不加任何限制的离子共存

例1.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于同一溶液中的是() A.K+、Cl-、NO3-、Ca2+ B.Ag+、Ba2+、Cl-、NO3- C.H+、Na+、OH-、SO42- D.H+、CO32-、Na+、Cl- 练一练.下列不能在同一种溶液中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A.H+、Cl-、NO3-、Ba2+ B.Na+、Cu2+、OH-、NO3- C.Fe3+、K+、Cl-、SO42- D.NH4+、CO32-、Na+、Cl- 解题规律1:若溶液无色透明,则溶液中一定不存在有色离子,如Cu2+(蓝色)、Fe2+(浅绿色)、Fe3+(黄色)、MnO4-(紫红色)等。 溶液也不能形成浑浊或沉淀,即所给混合物中能发生反应生成沉淀的离子不能共存。 (2)加限制条件的离子共存 (2)-1.溶液颜色(透明)的限制 例2.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于同一无色透明溶液中的是()A.Cu2+、SO42- 、NO3-、K+ B.Na+、Ba2+、SO42-、NO3-C.Fe3+、K+、Cl-、SO42- D.Mg2+、SO42-、Na+、Cl- 练一练:(2017滨州)小滨对某无色溶液所含溶质的记录,合理的是() A. HCl、NaOH、Na2SO4 B. KNO3、ZnCl2、FeCl3 C. AgNO3、H2SO4、NaCl D. NaOH、Na2CO3、NaCl (2)-2.溶液酸性与碱性的限制 例3.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于pH=1的溶液中的是()A.Na+、SO42-、CO32-、K+ B.Ca2+、Ba2+、SO42-、OH-

高三化学教学设计方案

高三化学教学设计方案2019 精品的高中频道为广大师生编辑了高三化学教学设计方案2019希望在您的授课与学习过程中起到辅助作用,欢迎大家点击参考下面的教学计划,谢谢您对查字典化学网的支持! 一、钻研2019年考纲,并与2019年考纲进行对比,找出今年的考纲变化。对于第一年带高三的年轻教师来说,考纲的钻研一定要在研究了近三年天津及全国各地高考题的基础之上。对于考纲中的例题也要仔细研究,找出基本题型,重要的主干知识。 二、回归教材。XX的高考化学历年里都着眼于教材,以教材为出题点,因此要重点阅读教材,并与有经验的老教师一起研讨教材,找出可能的出题点,并与化学主干知识进行联系。 三、确立二轮复习专题。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相比,既要引导学生梳理主干知识,又要将一轮复习中对基础知识单纯记忆转化为理解和应用,在二轮复习中一定要让学生做到概念准,规律清。我将下学期的化学复习氛围5个主要模块:有机化学,元素及化合物,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化学实验。在专题复习中一定要时刻提醒自己注意两点,一是要抓住每一专题中的最基本原理和方法论,二是要抓住非常容易与现实日常生活相联系的知识点。 四、转变教师的角色。在一轮复习中,我的角色主要是讲,学生主要是听。在二轮复习中要转变自己在课堂中的角色,将自己转变为课堂的指挥者和策划者。所谓指挥者就是引导学生做什么,怎么做,知识点精讲,课堂中少讲,引导学生多动手;所谓策划者就是精选试题,

每一次的训练都要在时间上、难度上和内容上做周密的计划与安排。 五、强化训练,提高学生的课下落实。2月26日至4月中旬为专题复习时间,4月中旬以后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将学生集中反映的问题精讲,进行个性辅导。五月进入三轮复习,进口教材,就教材必修2、选修4和选修1中的化学与技术知识点进行重点记忆,将课本中的实验进行重点剖析,将课本中出现的氧化还原反应进行总结。高三化学教学进度安排: 专题一、有机化学 有机物的结构、组成、性质 有机物的同系物、同分异构体应对策略 有机推断、有机合成题型应对策略 专题二、元素及化合物 常见金属及其化合物 常见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无极推断题型应对策略 专题三、基本概念 物质的组成、分类及化学用语表达式的书写 无机反应类型 物质的量、化学常用计量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专题四、基本理论 反应热

高三化学《离子共存问题》知识点总结

高三化学《离子共存问题》知识点总结高三化学《离子共存问题》知识点总结 一.“无色透明”条件型 若题目限定溶液“无色”,则不含有色离子,即 Fe2+(浅绿色)、Fe3+(黄色)、Cu2+(蓝色)、MnO4-(紫色)等离子。若“透明”,则溶液不形成混浊或沉淀(与溶液有无颜色无关)。如Ag+与Cl-、Br-、 I-、SO42-;Ca2+与CO32-、SO42-;Ba2+与CO32-、SO32-、SO42-等在水溶液中会发生反应,有混浊或明显的沉淀生成,它们不能大量共存。 例1.某无色透明的溶液中,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A.H+、Cl-、Ba2+、CO32- B.Ag+、I-、K+、NO3-+、OH-、Cl-、Na+ D.Fe3+、Cl-、NO3-、Na+ 解析:正确选项应满足无色透明和能大量共存两个条件。答案为C项。 二.“酸性”条件型 常见的叙述有强酸性溶液、PH=1的溶液、能使PH试纸变红的溶液、紫色石蕊试液呈红色的溶液、甲基橙呈红色的溶液、加入镁粉能放出氢气的溶液等。 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若题目中限定溶液呈酸性,则溶液中有H+存在,其中不能大量含有OH-、弱酸根离子(如CO32-、SO32-、 S2-、F-、ClO-、CH3COO-、PO43-、AlO2-、SiO32-等)以及弱酸的酸式根离子(如HCO3-、HSO3-、HS-、HPO42-、H2PO4-等)。 例2.在pH=1的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是 A.K+、Na+、SO42-、SO32- B.NH4+、Mg2+、SO42-、Cl- C.Na+、K+、HCO3-、Cl- D.K+、Na+、AlO2-、NO3- 解析:正确选项应满足pH=1(有大量H+存在)和可以大量共存两个条件。答案为B项。 三.“碱性”条件型 常见的叙述有强碱性溶液、PH=14的溶液、能使PH 试纸变蓝的溶液、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溶液、酚酞呈红色的溶液、甲基橙呈黄色的溶液、加入铝粉反应后生成 AlO2-的溶液、既能溶解Al(OH)3又能溶解H2SiO3的溶液等。 若题目中限定溶液呈碱性,则溶液中有OH-存在,其中不能大量含有H+、弱碱的阳离子(如NH4+、Mg2+、Ag+、Al3+、Cu2+、Fe2+、Fe3+等)以及弱酸的酸式根离子(如 2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高三化学高三化学总复习教学案

高化学总复习教学案(新人教版) 高考化学总复习第一章从实验到化学 教学目的1: 1. 巩固学习化学实验中知识,强化训练。 2. 重点学习混合物的几种分离和提纯方法及离子的检验方法。 3. 树立安全意识。 教学课时: 2.5课时 知识体系 1 1、化学实验安全(A) ⑴实验室规则 ⑵实验室安全守则 药品安全存放 药品安全取用 实验操作的安全 意外事故的处理 化学火灾的扑救 ⑶如何正确的完成实验操作 ①常用仪器的使用 容器与反应器: 能直接加热的仪器:试管、坩锅、蒸发皿、燃烧匙; 需垫石棉网加热的仪器:烧杯、烧瓶、锥形瓶; 不能加热的仪器:集气瓶、试剂瓶、启普发生器及常见的计量仪器。例:量筒、容量瓶及滴定管等。 计量仪器:温度计、天平、滴定管、量筒、容量瓶(注:量器不可加热和用做反应器。)酒精灯的使用 试纸的使用 ②加热方法:直接加热、水浴加热 ③气体收集及尾气处理 气体收集:排水法、排气法 尾气处理:吸收式、燃烧式、收集式 ⑷P4图标的识别 2、几种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方法(C) ⑴过滤

原理: 除去液体中的不溶性固体 主要仪器: 漏斗,滤纸,玻璃棒,烧杯,铁架台(带铁圈) 操作要领及注意事项: 一贴: 将滤纸折叠好放入漏斗,加少量蒸馏水润湿,使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二低: 滤纸边缘应略低于漏斗边缘,滤液应略低于滤纸的边缘。 三靠: 向漏斗中倾倒液体时,烧杯的夹嘴应靠在玻璃棒上; 玻璃棒的底端应靠在三层滤纸一边;漏斗颈的末端应靠在烧杯上。 滤液仍浑浊的原因和处理方法. ⑵蒸发 原理:加热使溶剂挥发而得到溶质 主要仪器: 蒸发皿,玻璃棒,酒精灯,铁架台(带铁圈),石棉网,坩埚钳 操作要领及注意事项: 液体的量不得超过蒸发皿容量的2/3。 加热过程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液体,以免液体局部过热而使液体飞溅。 液体近干时,停止加热。 注意:何时开始搅拌? 何时转移蒸发皿? ⑶蒸馏 原理:利用加热将溶液中不同沸点的组分分离。 主要仪器: 蒸馏烧瓶,酒精灯,冷凝管,接受器,铁架台 操作要领及注意事项: ①蒸馏烧瓶保持干燥,加热需垫石棉网。 ②在蒸馏烧瓶中放少量碎瓷片,防止液体暴沸。 ③蒸馏烧瓶中所盛放液体占总体积的l/3到1/2,最多不超过2/3。 ④温度计感温炮应与支管口相平。 ⑤冷凝管中冷却水从下口进,从上口出。 ⑥加热温度不能超过混合物中沸点最高物质的沸点,例如用分馏的方法进行石油的分馏。 ⑷萃取 原理: 利用同一溶质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中溶解度的差异来分离物质。 主要仪器: 分液漏斗 操作要领及注意事项: ①检漏②将要萃取的溶液和萃取溶剂依次从上口倒入分液 漏斗,其量不能超过漏斗容积的2/3,塞好塞子进行振荡。③两个溶剂互不相溶、存在密度差且不发生化学反应。④静置分层。⑤分液 分液:分离互不相溶的良种液体。 3、几种离子的检验(D) ⑴SO42- :向待测溶液中加入稀HNO3后,再加入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 Ba2++SO42-=== BaSO4↓ ⑵Cl- :向待测溶液中加入稀HNO3后,再加入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

酸碱盐专题之离子共存

一、离子的共存 1、离子共存的关键是:离子之间不能相互结合成难电离的物质,包括:水、气体、沉淀或微溶于水的物质。 2、要注意的是:阳离子与阳离子之间和阴离子与阴离子之间基本上是可以大量共存的,我们只要考虑阳离子与阴离子之间能否共存即可。 3、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有:(依据部分酸、碱、盐溶解性表) H+—OH- NH 4+—OH- H+—CO 3 2-、HCO 3 -、S2-、HS- Ag+—Cl- Ba2+、Ca2+、Ag+—SO 42-(HCO 3 -、HS-—OH-) Ca2+、Mg2+、Al3+、Zn2+、Fe2+、Fe3+、Cu2+、Ag+—OH- Ba2+、Ca2+、Mg2+、Al3+、Zn2+、Fe2+、Fe3+、Cu2+、Ag+—CO 32-、PO 4 3- 4、有特殊颜色的离子(含有Cu2+的溶液为蓝色;含有Fe3+的溶液为黄色;含有Fe2+的溶液为浅绿色) 1.分别把下列各组中的物质加入水中,最终可能得到无色澄清溶液的是()A.MgCl2 NaOH H2SO4B.Ba(NO3)2K2SO4HCI C.KOH CuS04H2SO4D.AgNO3KCI HN03 2.下列各组物质在溶液中能够共存的是()A.CaCl2、Na2CO3 B.NaOH、HCl C.CuCl2、Na2SO4 D.FeCl3、KOH 3.某PH值小于7的溶液中,含有钡离子(Ba2+)和氯离子(Cl-),则下列哪种离子还能大量共存于该溶液中() A.碳酸根离子B.氢氧根离子C.硝酸根离子D.硫酸根离子 4、下列各组离子能共存的是() A、H+、Na+ 、NO3- B、Ba2+、OH-、SO42- C、Ca2+、NO3-、CO3- D、Ag+、Na+、Cl- 5、下列各组物质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AgNO3,NaCl B、Na2SO4,MgCl2 C、 HCl,Na2CO3 D、 BaCl2, K2CO3 6、下列各组物质能在同一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Na2SO4、BaCl2、NaOH B、Na2SO4、CuCl2、HNO3 C、Na2SO4、CuCl2、NaOH D、Na2CO3、CuSO4、H2SO4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重要有机化合物的制备教学设计

重要有机物的实验室制法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掌握重要有机物的实验室制法和工业制法。 能力培养:培养学生认真审题、析题、快速解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思维能力,以及概括总结和语言表述能力。 科学思想:通过复习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对化学现象和化学本质辩证认识。 科学品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独立思考的科学态度。 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抽象、概括整理、归纳总结、准确系统地掌握知识规律的方法。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重要有机物的实验室制法。 难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优良品质,使学生感悟到科学的魅力。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引入】这节课我们复习有机实验,这部分内容需要大家掌握重要有机物的实验室制法。 【板书】重要有机物的实验室制法 【投影】 例1 .1,2-二溴乙烷可作汽油抗爆剂的添加剂,常温下它是无色液体,密度2.18g·cm-3,沸点131.4℃,熔点9.79℃,不溶于水,易溶于醇、醚、丙酮等有机溶剂。在实验室中可以用图4-3所示装置制备1,2-二溴乙烷。其中分液漏斗和烧瓶a中装有乙醇和浓硫酸的混合液,试管d中装有液溴(表面覆盖少量水)。 填写下列空白: (1)写出本题中制备1,2-二溴乙烷的两个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 (2)安全瓶b可以防止倒吸,并可以检查实验进行时试管d是否发生堵塞,请写出发生堵塞时瓶b中的现象______。 (3)容器c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 学生活动 回忆有机实验的有关内容,明确任务,做好知识准备,并记录笔记。

阅读、思考、讨论。学生进行分析: 制1,2-二溴乙烷需用乙烯和溴的加成。通过观察实验装置,可知a是制乙烯装置,b是安全瓶防止液体倒吸。锥形瓶的水中插有一直玻璃管,主要作用是检查试管d是否堵塞。当d 堵塞时,气体不畅通,则在b中气体产生的压强将水压入直玻璃管中,甚至溢出玻璃管。c中盛氢氧化钠液,其作用是洗涤乙烯;除去其中含有的杂质(CO2、SO2等)。乙烯在d中反应,最后一个锥形瓶的作用是吸收Br2(气),防止空气污染。 解答:(1)CH3CH2OHCH=CH2↑+H2O CH2=CH2+Br2→CH2BrCH2Br (2)b中水面会下降、玻璃管中的水柱会上升,甚至溢出。 (3)除去乙烯中带有的酸性气体或答除去CO2和SO2。 (4)某学生在做此实验时,使用一定量的液溴,当溴全部褪色时,所消耗乙醇和浓硫酸混合液的量,比正常情况下超过许多。如果装置的气密性没有问题,试分析其可能的原因_____。 【组织讨论】请分组讨论,认真分析并做答。 (4)原因:①乙烯发生(或通过液溴)速率过快;②实验过程中,乙醇和浓硫酸的混合液没有迅速达到170℃(答“控温不当”亦可)。 【讲评】此题第(1)问多数同学能答对,而后三问有很多同学答错或答的不够准确,原因在哪儿呢? 思考、分析并回答: (1)对b装置的功能理解不透,而导致失分; (2)对乙醇和浓硫酸混合液加热反应过程中溶液颜色由无色到棕色最后到黑色的原因不清楚; (3)题中第(4)问要求考生有一定的分析评价能力,学生往往理解不了,而感到无从入手,从而导致失分。 倾听,坚定信心。 【讲评】由大家的分析我们可看出高考题离我们并不遥远,难度也并不是深不可测,只要我们基本功扎实,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一定会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此题考查了乙烯的实验室制法,除此之外,还要求大家掌握甲烷、乙炔的实验室制法。 【板书】(一)气态物质:CH4 C2H4 C2H2 【投影】CH4、C2H4、C2H2的实验室制法比较 回忆、查阅、填表、记笔记

高考化学复习离子共存问题知识点

2019高考化学复习离子共存问题知识点 所谓离子共存,实质上就是看离子间是否发生反应的问题,以下是离子共存问题知识点,请考生学习。 一.无色透明条件型 若题目限定溶液无色,则不含有色离子,即Fe2+(浅绿色)、Fe3+(黄色)、Cu2+(蓝色)、MnO4-(紫色)等离子。若透明,则溶液不形成混浊或沉淀(与溶液有无颜色无关)。如Ag+与Cl-、Br-、 I-、SO42-;Ca2+与CO32-、SO42-;Ba2+与CO32-、SO32-、SO42-等在水溶液中会发生反应,有混浊或明显的沉淀生成,它们不能大量共存。例1.某无色透明的溶液中,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A.H+、Cl-、Ba2+、CO32- B.Ag+、I-、K+、NO3- C.K+、OH-、Cl-、Na+ D.Fe3+、Cl-、NO3-、Na+ 解析:正确选项应满足无色透明和能大量共存两个条件。答案为C 项。 二.酸性条件型 常见的叙述有强酸性溶液、PH=1的溶液、能使PH试纸变红的溶液、紫色石蕊试液呈红色的溶液、甲基橙呈红色的溶液、加入镁粉能放出氢气的溶液等。 若题目中限定溶液呈酸性,则溶液中有H+存在,其中不能大量含有OH-、弱酸根离子(如CO32-、SO32-、

S2-、F-、ClO-、CH3COO-、PO43-、AlO2-、SiO32-等)以及弱酸的酸式根离子(如HCO3-、HSO3-、HS-、HPO42-、H2PO4-等)。 例2.在pH=1的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是 A.K+、Na+、SO42-、SO32- B.NH4+、Mg2+、SO42-、Cl- C.Na+、K+、HCO3-、Cl- D.K+、Na+、AlO2-、NO3- 解析:正确选项应满足pH=1(有大量H+存在)和可以大量共存两个条件。答案为B项。 三.碱性条件型 常见的叙述有强碱性溶液、PH=14的溶液、能使PH试纸变蓝的溶液、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溶液、酚酞呈红色的溶液、甲基橙呈黄色的溶液、加入铝粉反应后生成AlO2-的溶液、既能溶解Al(OH)3又能溶解 H2SiO3的溶液等。 若题目中限定溶液呈碱性,则溶液中有OH-存在,其中不能大量含有H+、弱碱的阳离子(如NH4+、Mg2+、Ag+、Al3+、Cu2+、Fe2+、Fe3+等)以及弱酸的酸式根离子(如HCO3-、HSO3-、HS-、HPO42-、H2PO4-等)。 例3.某溶液既能溶解Al(OH)3又能溶解H2SiO3的溶液,在该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K+、Na+、HCO3-、NO3- B.Na+、SO42-、Cl-、ClO-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全套教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全套精品教案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本章概况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是中学化学重要理论组成部分,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新教材把本章内容作为必修2的第一章,足以体现了它的重要性。 本章包括三节内容:第一节:元素周期律;第二节:元素周期律;第三章:化学健。 根据新课标要求及新课改精神,必修内容只要学生具备化学学科的基本知识,具备必需的学科素养,新教材的安排,正好体现了这一要求。三节内容,都属于结构理论的基础知识,学生只有具备这些知识,对该结构理论才能有初步的了解,也才有可能进一步继续学习选修内容。新教材在这部分内容的编排上,打乱了原有的知识体系,首先介绍周期表,给学生以感性认识,然后简略地介绍了周期表的形成过程,逐步引入主题:现行的周期表。既让学生了解了科学家探索的过程,也有利于学生掌握这些知识。其间穿插碱金属元素,卤族元素等知识,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化,便于学生归纳总结,形成规律,为第二节元素周期律打下基础。 第二节:元素周期律。新教材在初中学习的基础上,直接给出了1-20号元素核外电子排布,删去“电子云”等一些抽象的概念,大大降低了学习难度,然后,以第三周期为例,或以实验,或以给出的图表,让学生动手推出结论,体现了学生的参与意识。 第三节:化学键,以NaCl、HCl为例介绍了离子键,共价键的知识,简明扼要,学生理解难度并不大。教学时,可以多举典型实例,使抽象问题具体化,以帮助学生巩固概念。 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教材上所提供的图表,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推理、探究,切忌教师照本宣科,给出现成的结论,这样,学生不经过分析、观察,生吞活剥教师所讲授的内容,实践证明,既不利于掌握知识,更不利于培养能力。通过本章学习,力求让学生体会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使学生在结构理论的指导下,更好地为以后学习服务。 本章教学重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元素周期建;离子键、共价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原子结构、元素性质的关系。

专题一 初中化学离子共存专题讲课教案

专题一离子共存问题一、知识点梳理: 1、酸的化学性质:化学反应类型 1)酸+金属 2)酸+金属氧化物 3)酸+碱 4)酸+盐 5)酸+酸碱指示剂 2、碱的化学性质:化学反应类型 1)碱+非金属氧化物 2)碱+酸 3)碱+盐 4)碱+酸碱指示剂 3、盐的化学性质:化学反应类型 1)盐+金属 2)盐+酸 3)盐+碱 4)盐+盐 不能共存的物质: H+: OH-: CO32-: SO42-: CL-: 二、精讲 例1.下列各组物质在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A. Na2CO3NaCl HCl B. NaOH KCl Ba(NO3)2 C. AgNO3NaCl HNO3 D. H2SO4 NaOH FeCl3

例2.在pH=1的无色透明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的一组是() A、K+ Na+ NO3- CO32- B、Mg2+ NH4+ NO3-Cl- C、Na+ Ba2+Cl- SO42- D、Cu2+ Na+ NO3- SO42- 例3.某校初中化课外活动兴趣小组的学生,将一些可溶性化合物溶于水,配成甲、乙两瓶溶液,共含有H+、K+、Ag+、Ba2+、OH-、Cl-、CO32-、NO3-八种离子,每瓶溶液里含有四种离子各不相同。已知向甲瓶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后,溶液变成蓝色,据此推知乙瓶溶液中的离子应该是___ 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三、当堂检测 1、下列各组物质在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A. NaOH HNO3BaCl2 B. Na2SO4MgCl2KOH C. NaHCO3K2SO4HCl D. H2SO4NaCl Cu(NO3)2 2、下列各组内的离子,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的是() A. H+Cl-Ba2+NO3- B. Na+H+NO3-CO32- C. NH4+K+NO3-OH- D. K+Na+Mg2+SO42+ 3、下列各组物质能在pH=1的溶液中大量共存,且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A. BaCl2NaNO3KOH MgCl2 B. Na2CO3NaCl KNO3NH4Cl C. Cu(NO3)2NaCl H2SO4KNO3 D. ZnSO4Mg(NO3)2 NaNO3KCl 4、下列各组物质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Na2CO3 Na2SO4 NaNO3 HCl B. BaCl2HNO3 NaCl H2SO4 C. KNO3 Na2CO3 Na2SO4NaCl D. AlCl3NaOH Na2SO4 KCl 5、在检验某种未知的蓝色透明溶液的组成时,不同的实验者分别得到下列几种结论, 其中可能正确的是() A、Na2SO4CuCl2AgNO3 B、Na2SO4BaCl2 NaOH, C、Na2SO4CuSO4Ba(OH)2 D、Na2SO4CuSO4H2SO4 6、下列离子能在pH=13的水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 SO42-Cl- Na+H+ B. K+SO42-Cu2+NO3- C. Cl-K+SO42-Na+ D. Ca2+Cl-Na+CO32- 7.(高淳一模)室温下,在pH=1的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是 A.K+、Cl-、SO42-、OH-B.Na+、SO42-、NO3-、CO32- C.NH4+、Cl-、NO3-、SO42-D.Ba2+、NO3-、Cl-、SO42- 8.(鼓楼一模)分别将下列各组物质同时加到水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 A.NaCl、AgNO3、Na2SO4B.H2SO4、NaCl、Na2CO3 C.Na2SO4、KNO3、NaOH D.BaCl2、NaCl、KOH 9.(江宁一模)下列离子组能在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K+、Cu2+、SO42-、Cl-B.K+、SO42-、NO3-、Cl- C.CO32-、H+、Na+、Cl-D.Ba2+、Cl-、Na+、SO42- 10.甲、乙两工厂的生产污水中各含有下列5种离子的3种(两厂含有一种相同的离子):H+、K+、NO3-、Cu2+、OH-。若将两厂的污水按一定比例混合,沉淀后污水会变成只含一种溶质的无色澄清溶液,此溶质可作化肥。则两厂各含有哪些离子? 甲厂:;乙厂。 11.在分开盛放的A、B两种溶液中,共含有Na+、H+、Ag+、Ba2+、NO3-、Cl-、CO32-七种离子,已知A溶液中含有三种阳离子和一种阴离子,则B溶液中所含的离子是__________ ___。 四、家庭作业 中考专项P93-P94;一飞冲天P41-44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