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届四川省高三12月月考文综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2019届四川省高三12月月考文综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2019届四川省高三12月月考文综历史试卷【含答案

及解析】

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 《墨子·尚贤》云:“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劳殿赏,量功而分禄。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举公义,辟私怨。”这句话体现的思想是

( )

A.兼爱非攻 B.以民为本

C.以德治国 D.公正至上

2. 公元前106年,西汉武帝将全国103个郡划分为13州部,每州置刺史1人,刺史

“奉诏条察州”,主要依据“六条问事”,因郡守和国相官佚为二千石,故在六条法律条

文中有四条是针对“二千石”的。这说明刺史制度的建立

A.完善了州郡县三级地方行政机构

B.均衡了州郡和封国的地方权力分配

C.消除了地方豪强势力对中央的威胁

D.重在发挥太守在地方治理中的作用

3. 据研究,南北朝中期,政府在对手工业者的管理上,出现了雇佣工匠制度和番役制度。这些制度的出现说明

A.民间手工业与农业紧密结合

B.国家对工匠人身控制有所松弛

C.盐铁官营制度得到进一步强化

D.官营手工业者由籍匠变为丁民

4. 宋代对外贸易中,从东南亚等地进口香料、药材、犀角、象牙、珊瑚、珍珠等,从日本进口硫磺、水银、沙金及扇子等工艺品,从高丽进口人参、绫布、文具等。这些物品的

进口

A .推动了国内民间贸易的发展

B.反映了政府垄断对外贸易的特征

C.满足了特定人群的消费需求

D.促进了传统自然经济的松动

5. 据清代《畴人传》统计,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到清初,在天文历算方面有一定成就的共收录243人,其中自西汉至明中叶约150人中,出生于官学的“司天学生”和“星历生”仅有2人;出生于“司天官属”和“司天役人”的也只有2人。这一数据反映出

A.科技教育成为私学的主要内容

B.官员选拔标准制约官学教育内容

C.理学传播成为官学主要教育内容

D.封建儒学教育扼杀士子创新思维

6. 2014年,国家考古人员在丹东黄海海域发现一艘体量在1600吨左右的沉船,命名为“丹东一号”。最终以沉船上发现的瓷盘碎片(右图)确定了该船只的身份。据此获取的

信息是 ( )

A.制瓷技术的高度发达 B.民族企业的快速发展

C.洋务运动的历史见证 D.甲午战争的中国惨败

7. 1927年5月30日,共产国际执委会在关于中国革命的电报中指出:“对手工业者、商人和小地主的土地作出让步是必要的。只应没收大、中地主的土地,不要触及军官和士

兵的土地。如果形势需要,暂时可以不没收中地主的土地。”共产国际发出这一指示的目

的是要求中国共产党

A.与蒋介石争夺革命领导权

B.维持和武汉国民政府的合作

C.积聚城市暴动的武装力量

D.纠正土地革命中的过激行为

8. 2015年,《南京大屠杀档案》正式列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标志着南京大屠杀

史实从“中国记忆”上升到“世界记忆”。下列各项可以成为最有力证据的是 ( )

A.屠杀现场遗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侵华老兵战争回忆

C.历史文献记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幸存者的控诉材料

9. 1964年 10月,境外媒体报道:“中国首次核试验成功,要求接纳中国进入联合国的呼声将会更加高涨,中国进入联合国的理由也会愈加充分。”材料表明中国核试验成功的主要意义是

A.加强了中苏联合抑美的力量

B.成为中国重返联合国的主要条件

C.对世界政治格局施加了影响

D.中美苏三国之间实现了力量均势

10. 1979年,国务院183号文件指出:农工商联合企业有权对已经完成购销任务的农产品自行组织加工生产,各相关部门应当将这种加工生产纳入计划范围,对其进行所需物质的供应。材料表明我国农工商联合企业生产经营的特点是

A.在计划经济主导下,具有一定自主权

B.以市场为导向,享有独立自主权

C.执行国家统购统销的计划生产任务

D.高度的专业化和社会化相统一

11. 海峡交流基金会于 9月29日举办“2015大陆台商中秋节座谈联谊活动”,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致词表示:两岸关系“相合则旺,相离则伤,相反则荡”。两岸相合的关键在于 ( )

A.发表《告台湾同胞书》 B.提出“一国两制”

C.坚持“九二共识” D.实现两岸三通

12. 英国历史学家阿克顿写道:“十五世纪中叶到十六世纪初,意大利文艺复兴中的主要事实便是:教皇与世俗的宗教批评者之间的冲突是以容许新人的某种不敬神的精神进入僧侣统治集团为代价而得到避免。”与材料观点最为吻合的是

A.文艺复兴只限于社会上层,对天主教会冲击有限

B.宗教改革传播人文思想,冲击人们对上帝的信仰

C.人文思想的传播,缓和了教会与世俗社会的冲突

D.资本主义萌芽时期,资产阶级与教会矛盾未激化

二、综合题

13. 建设“ 丝绸之路经济带” 和“ 海上丝绸之路” 的“ 一带一路” 构想,

已经成为当下中国外交战略和中国国家战略。

材料一历史上的海上丝绸之路是在东亚直到非洲东海岸之间一系列港口组成的海上贸易

网络,从唐后期到宋朝形成高度繁荣态势,促成了贸易交流与地理知识、航海科技的传播。在古代这就是中国与南亚、东南亚各国和平友好往来的见证,也反映了中国在历史上的强

大时期与周边国家睦邻友好,注重平等的经贸往来,与欧洲的殖民主义做法完全不同。——《拓展海上丝绸之路复兴海洋文明》(凤凰网 2014 年 9 月 17 日)

材料二自公元 1500 年,世界进入全球化时代,贸易中心逐渐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地

区以来,欧洲国家就利用它们在工业技术、经济与政治制度上的优势,孜孜不倦地探求在

这个全新时代寻求霸权的道路:从西班牙国王……( 到)俾斯麦或伊藤博文,都清楚地明

白经济发展、海外扩张与军事征服,将成为构筑一个大国的三根必要支柱。

——朱步冲《西方大国崛起的条件:海权,工业,殖民》

材料三东南亚地区自古以来就是“ 海上丝绸之路” 的重要枢纽,中国愿同东盟国家

加强海上合作,使用好中国政府设立的中国一东盟海上合作基金,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 21 世纪“ 海上丝绸之路” 。中国愿通过扩大同东盟国家各领域务实合作,互通有无、优势互补,同东盟国家共享机遇、共迎挑战,实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节选 2013 年 10 月 3 日习近平在印度尼西亚国会的演讲

( 1 )据材料一简析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是一条怎样的“ 海路” ?结合史实说明

“ 唐后期到宋朝形成高度繁荣态势” 的主要原因?这一“ 海路” 反映了我

国古代怎样的对外政策?

( 2 )指出材料二中欧洲殖民主义与古代中国完全不同的做法?并对此加以评价。

( 3 )依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共建“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的认识。

1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下面是关于甲午战争日本教科书原稿(节选)p

15. 日清战争,是“日本作为欧美流的近代立宪国家在发展过程中与中华帝国的一场不可

避免的决战”。

日本统治朝鲜对英美俄国都有利。日本吞并韩国作为稳定东亚的政策得到了欧美列强的

支持,对维护日本的安全及其在满洲的权益也有必要。它根据当时的国际关系原则是合法的。当然韩国国内对此有赞成、反对两种意见,部分反对者进行了激烈的抵抗。

日清战争的结果是列强诸国群聚清朝,马上获得了各自的租借地,构筑了进入中国的立

脚点。——摘编自日本“新编历史教科书之会”编写、扶桑出版社出版的中学历史教科

书原稿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该教科书原稿中存在的错误提出修改意见,并说明修

改理由。(所提修改意见不少于两条,理由需观点正确,符合历史事实)

(2)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日本社会历史观的看法。

16.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同治中兴是指清朝统治者在同治年间(1862—1874 年)的所谓“武功”、“文治”。这一时期中国文士集团“文以载道,六经皆载道之文也。故言文者,必权与于经”,由于传统的价值标准的影响,忠君的士大夫在任何特定时期都不得不满足于清帝所

给的回旋余地。经世派中人物,凡是不能适应地主阶级在所谓“治世”的新需要的,或是

在适应地主阶级在所谓“治世”的新需要中反应迟缓的,往往被罢官以去,不再叙用,或

者是屡罢屡用,沉浮宦海。因此,官场中的领导者们奉行中庸之道,对内妥协,对外防守。——摘编自郭文菁《同治中兴与明治维新的领导集团比较》

材料二然而,同治中兴显然只能算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较低层次的复兴。它虽然暂时制止

了衰落,但却未能使清王朝恢复到足以体面地生存在近代世界的水平。它对西方军械、技

术和外交的模仿是一种浮于外表的现代化姿态;西方文明中的精华所在——政治体制、社

会理论、哲学、艺术和音乐——全然没有触及。从历史的眼光看,它充其量不过是清王朝

国运持续衰落中的一缕回光返照而已——犹如“秋老虎”最后的炎热一般。尽管如此,同

治中兴却标志了力争恢复旧秩序,并开启一个新秩序的大胆而又相当成功的努力。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同治年间“武功”、“文治”的具体表现。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运用相关史实分析“同治中兴”的进步性。

17.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第一条大日本帝国由万世一系之天皇统治。

第三条天皇神圣不可侵犯。

第四条天皇为国之元首,总揽统治权,并依此宪法之条规行使之。

第五条天皇依帝国议会之协赞,行使立法权。

第七条天皇召集帝国议会,命其开会、闭会、停会及解散众议院。

第五十五条国务大臣辅拥天皇而负其责任。(第二款)凡法律、敕令及有关国务之敕诏,须有国务大臣之副署。

第五十六条枢密顾问依枢密院官制规定,应天皇之咨询审议重要国务。

——1889年《大日本帝国宪法》

材料二第一条天皇是日本国的象征,是日本国民统一的象征,其地位,以主权所属的

日本国民之意志为依据。

第三条天皇有关国事的一切行为,必须有内阁的建议与承认,由内阁负其责任。

第九条本国民衷心谋求基于正义与秩序的国际和平,永远放弃以国家权力发动的战争、使用武力或武力威胁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手段。为达到前项目的,不保持陆海空军及其他

战争力量,不承认国家的交战权。

第四十一条国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是国家唯一的立法机关。

第五十五条对有关议员资格的争议,由两院自行裁决。但撤销议员资格,必须有出席

议员三分之二以上多数的决议。

第六十五条内阁按照法律规定由其首长内阁总理大臣及其分国务大臣组织之。内阁总

理大臣及其他国务大臣必须是文职人员。内阁行使行政权,对国会负连带责任。

——1946年《日本国宪法》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日本近代以来形成的两种政治体制的不

同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两部宪法对日本的影响。

18.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康熙以宽仁治人,晚年勤躯已倦,吏治十分腐败。当考官,收孝廉的钱;当军官,吃空额,捞军饷;收捐赋,火耗加到三成以上,几乎到了“人人顽劣无耻,个个面目可憎”的地步。雍正“以义正之”,冷面冷心,痛加整顿,这就得罪了最大的既得利益集团。清

欠亏空,得了个“抄家皇帝”的绰号。安插密探巡访民情官隐,建立密折专奏制度,落下

个怀疑诛忠的恶名。摊丁入亩、耗羡归公、士绅一体当差纳粮,动了官绅地主的钱袋子,

触了“官怒”。文字狱得罪了天下读书人,落了个好谀任佞的恶名……雍正的丑恶形象在

这些官员、读书人的“口诛笔伐”中,进入了老百姓的意识。套用他自己的话讲,正所谓:“做事易,成事难;成事易,守事难;得名易,保名难;保名易,全名难。”

——江天一《“圆明居士”如何成为“雍正皇帝”》

材料二雍正本人是有作为的、对中国历史发展做出贡献的君主,而雍正朝,上承康熙,下启乾隆之治,使康雍乾三朝持续发展,成为清朝的鼎盛时期。更有甚者,雍正立志清除

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数百年积弊,所实行的摊丁入亩政策,成功解决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人口

税问题,是巨大创举。所实行的耗羡归公和养廉银政策,具有现代财政预算、财政管理的

意义。

——冯尔康《雍正继位新探》

(1)根据材料一,分析雍正帝施政的背景,并概括其经济措施。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雍正帝与康乾盛世的关系。

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1题【答案】

第2题【答案】

第3题【答案】

第4题【答案】

第5题【答案】

第6题【答案】

第7题【答案】

第8题【答案】

第9题【答案】

第10题【答案】

第11题【答案】

第12题【答案】

第13题【答案】

第14题【答案】

第15题【答案】

第16题【答案】

第17题【答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