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运输枢纽规划与设计课程设计

运输枢纽规划与设计课程设计

运输枢纽规划与设计课程设计
运输枢纽规划与设计课程设计

《运输枢纽规划与设计》课程设计

铜仁市城北客运站工艺设计书

(设计年度日均旅客发送量:8500人次)

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专业:交通运输管理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2012年11月

二〇一二年十一月

第一部分交通运输及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1.1 行政区域概况

铜仁市中心坐标为27°43′″N, 109°11′″E,因其高原山水、曲径通幽的独特魅力,而被美誉为桃源铜仁。铜仁市是云贵高原连接东部沿海地区的重要交通要道,地处黔东北湖南贵州重庆三省市交界地区,为黔东门户,湖南进入西南地区的第一站。铜仁市,有“中国西部名城”之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贵州省辖六个地级市之一。位于贵州省东北,地处武陵山脉中部,紧邻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怀化市,重庆市秀山县,地区范围内有乌江连接两地。铜仁市辖江口县、石阡县、思南县、德江县、玉屏侗族自治县、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松桃苗族自治县和新设立的碧江区、万山区。有土家、苗、侗、仡佬、回、布依、蒙古等29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54%

1.2 地质及自然地理环境

铜仁市处于云贵高原向湘西丘陵过度的斜坡地带,西北高,东南低。平均海拔在500-1000米之间,武陵山主峰在境内,山脉以东是丘陵地带,河流切割较浅,地面平缓起伏,河流沿岸多试山间坝子,一般海拔在300-800之间;山脉以西是岩溶山原地貌,一般海拔在600-1000米之间,相对高差达600-800米。

铜仁地区成矿地质条件良好,矿藏丰富,已发现与不同程度探明储量的矿产有59种,其中金属矿有汞、锰、金、银、钨、锡、铁、锌、钒、铅、铂、镁、镍、铌钽、碲、硒、锢、镓、锗、钴,共23种;能源矿产有煤、铀、地下热水,共3种;非金属矿产有石灰石、白云石、重晶石、方解石、硅石、萤石、石煤、长石、磷、硫铁、碧玉石、花岗石、大理石、黑滑石、石膏、紫袍玉带石、辉绿岩、脉石英、水晶石、石英砂、页岩、板岩、毒砂、砂岩、水泥用粗面岩、建设用砂、含钾页岩、陶瓷用高岭土、砖瓦用粘土、砷、水泥用粘土、,共32种;水气矿产有地下水、矿泉水,共2种。汞矿和锰矿储量极为丰富。

1.3 交通运输概况

铜仁交通近年来不断得到改善,交通瓶颈逐渐在被打破。1航空运输方面:“铜仁凤凰机场”原名“大兴机场”,始建于1958年,“铜仁大兴机场”2001年7月复航,“大兴机场”即更名为“铜仁机场”。机场三字码为TEN。近年湘黔共同开发规划扩建机场,由于机场扩建需要使用到湖南凤凰的土地,所以更名为“铜仁凤凰机场”。2009年10月,中国民航总局批准铜仁机场更名为“铜仁凤凰机场”,有助于靠凤凰的知名度让更多人知道铜仁,共同发展使用,铜仁凤凰机场先后开通贵阳、长沙、重庆、广州、上海、北京、深圳、桂林航线,客流量逐年增加,现已并入首都机场集团。

铁路运输方面:渝(重庆)怀(怀化)铁路通过市区,铁路2000年12月16日动工,2005年竣工,2006年初开行货车,2007年4月18日铜仁站开通运行,途径铜仁市下辖松桃县境内,设孟溪站,现改为县名松桃站,渝怀铁路的复线也将修建,并进入铜仁市区,另外铜仁至玉屏的城际铁路也在前期调研当中,到时候铁路在玉屏与新建的沪昆高速铁路并轨湘黔铁路、株六铁路复线、渝怀铁路过境我市四个县、区。火车站广场的修建完工,市区道路的“白改黑”使得城市道路更宽阔标准,这条铁路使得铜仁的发展速度加快,城市建设也因此更好。

公路运输方面:玉(屏)铜(仁)高等级公路早已通车,现在铜仁市区至市下辖的大龙开发区的高速公路全线贯通,在做最后的收尾工作,杭瑞高速公路铜仁段境内各区县也已经动工修建,铜仁境内石阡县经思南县至黔东南州剑河县高速公路铜仁段已开工建设,除此之外。

内河运输方面:市区有船舶在锦江驶行,大多都是从市区上船开往市区旅游景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九龙洞的旅游船只,晚上供游客欣赏梦幻锦江的夜景,市境内有乌江流入重庆注入长江直达东海

第二部分场站址与建设条件分析

2.1 建设新客运站的必要性

(1)有利于建立公平竞争和统一有序的道路运输市场,缓解当前的运输压力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上的私人汽车运输问题越来越突出。由于个社会社会车辆增加而带来的规模小、经营分散、市场混乱和运输效益低下的突出问题,很有必要将分散、无序的运输经营活动集中于汽车站这一有形市场进行有效管理和规范;所以,建设客运站是实现道路运输场站分工协作、实现运输市场集中化、有形化、公开化的硬件设施条件,也是保障整个运输市场有序发展和规范化管理的重要基础;同时也可以大大的环节当前铜仁市的交通压力。

(2)有利于改善铜仁市投资环境和旅游业的发展积极营造铜仁市良好的投资环境和交通条件,体现为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和保障作用的交通运输业有了很大的发展铜仁市城北客运站的建设,必将会对铜仁市的对内对外交通产生深远的影响。同时,该站的建设对于铜仁市旅游业的发展,对于改善铜仁市的投资环境和市场环境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

(3)有利于促进道路运输管理现代化

发达国家道路公路运输发展的经验表明,现代化的公路运输,不仅有拥有现代化的道路和现代化的运输车辆,而且还要有现代化的运输组织和管理;汽车站建设可以为实现运输组织和管理现代化创造必要条件,更有利于逐步形成设施完备、设备先进、信息畅通、服务周到、管理科学、运输便捷的运输组织管理体系和信息管理系统。

通过上述一系列的计算、分析与论证,我们认为:城北客运站建设项目,不仅具有较好的微观经济效益,而且还具有很好的国民经济效益。所以该项目设计方案城市。

2.2 选址条件

客运站的选址应该满足下列条件:

1、站址应该纳入所在城市的总体规划,合理布局;

2、客运站要具有良好的交通条件,应靠近城市干道、公路干线获城市主要出入口,具备良好的交通条件;

3、客运站要尽量靠近客源,便于旅客出行或换乘;

4、客运站要尽量避开市中心区等繁华地带,最大限度减少对城市交通干扰和对环境污染;对中小城市客运站不宜距市中心太远,以方便城乡居民的出行;

5、根据城市规模、城市形态、旅游运输需求特点研究选择客运站布局方式。

6、具备必要工程、地质条件,方便与城市公用工程网络连接;

7、具备足够场地,以利于旅客车辆集散,并能满足车站建设需要,留有发展余地;

8、尽量避免与住宅区、学校、医院等需要安静环境的区域相距过近;同时,还应避开危险品、有毒物品及粉尘污染的地区,以保证旅客和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根据上述选址条件,新建客运站选址在东太大道和清水大道交叉口东边的空白区域处。

该位置位于省道S201与东太大道和清水大道的交汇处,具有很大的人流量,并且距火车站非常近,能够很好的集散火车站和市内的人流量。同时具备必要的工程、地质条件,方便与城市公用工程网络连接。具备足够,以利于旅客车辆集散,并且能满足车站建设需要。同时与住宅区、学校、医院等区域有一定的距离,是一处科学合理的选址。

2.3 功能设计分析

新建客运站的功能定位为:

(1)旅客运输服务功能。旅客运输服务功能主要体现在:售票、行包托运提取、候车、问询、小件寄存、广播通讯、检票、组织旅客上下车、安排运营车辆班次、制定发车时刻、提供车辆安检、维修等旅客运输服务活动。组织管理功能主要包括:客流组织与管理,它是通过运输生产组织与管理,收集客流信息和客流变化规律的资料,根据旅客流量、流向等因素,合理安排营运线路,开辟新班线、班次;运力组织与管理,它是通过向社会提供客源、客流信息,吸纳和组织各种经济成份的营运车辆进站经营,运用市场机制协调客源与运力之间的匹配关系,使运力和运量保持相对平衡;运行组织与管理,主要是办理参营车辆到发手续,组

织客车按班次时刻表准点发车,实现合理的车辆调度;

(2)城乡客运一体化组织协调功能。随着道路交通管理体制的理顺,城乡客运一体化的趋势已非常明显;本站除了合理调度各种始发车辆,为旅客提供客运站服务外,还应承担起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的重任,为旅客运输提供更加快捷的、便利的一体化运输服务,同时应充分利用车站安检设备、维修设备等资源,为始发终到车辆和过往车辆提供良好的车辆安检与维修等服务工作,真正发挥其现代化客运站综合服务的优势;

(3)中转、换乘功能。本客运站除了合理调度各种始发车辆,还应充分利用其设备、资源,发挥其现代化管理的优势,方便旅客中转、换乘,确保旅客安全、迅速完成中转、换乘,同时与城市出租、快速公交系统有效衔接,实现旅客的“零距离”换乘;

(4)车辆调度与信息服务功能。汽车站作为旅客的集散地,可以利用其先进的计算机设备,连接全市、全省乃至全国其它信息平台,通过信息中心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为旅客运输经营者提供迅速、及时、准确的信息服务。车站应利用站内的计算机设备和通信设备,对收集到的客流信息及时进行整理、汇总与分析,为经营企业或政府部门进行宏观决策提供基础数据。同时还可以利用本站连接城乡的优势和信息资源优势,既为城间旅客运输车辆提供信息,也可以为城市公交车辆提供车辆调度信息,及时、迅速、准确地进行信息传递和信息交换,实现车站车辆调度与信息服务的功能;

(5)综合辅助服务功能。客运汽车站除了能完成旅客运输等主营业务外,还应开展多元化的综合服务。如开展车辆维修、安检、司乘公寓服务等。一方面保证旅客运输服务质量的需要,另一方面通过开展多种经营、综合服务业务,以便获取最大的车站效益。

同时,新建客运站致力于为广大群众提供一下业务功能:

(1)联合运输服务(2)集散换乘服务(3)快速直达班线运输服务(4)城际旅客运输服务(5)城间旅客运输服务(6)城乡旅客运输服务(7)旅游客运服务(8)行包快运服务。

2.4 生产规模分析

1、旅客最高聚集人数

根据设计年度平均日旅客发送量,旅客最高聚集人数可通过下式计算;

= = 0.11*8500=935人

D?

a

F

式中:D——旅客最高聚集人数,人;

F——设计年度平均日旅客发送量,人次;

a——计算百分比,其大小可按表A.1选取。

表A.1 计算百分比的选取

2、日均发车班次

日均发车班次可按下式计算求得:

()

μξβ

p F N -=1 = 1.15*8500*(1-0.3)/(30*0.8)=285(班次)

式中:

N ——日均发车班次,班次;

β——不均衡系数,一般取1.15;

ξ——过站车载乘率,指过站客车载客量与车站平均日旅客发送量之比;

P ——客车平均定员,人;

μ——始发车合理乘载率。

3、发车位数

发车位数可按下式计算求得:

()μξnp k

D M -=

1=935*(1-0.3)*1.2/(3*30*0.8)=11个

式中:

M ——发车位数

k ——考虑到达客车和进站客车停靠需增加车位的系数,即增设系数,一般取1.2;

n ——营业时间内平均每小时发车次数。【按每20min 发车一批次计算】 2.3.4客运站主要指标综述

2.5 组织结构及岗位设置

1、组织机构

客运站的组织机构包括站务管理机构、后勤保障机构、组织保证机构。本项目组织机构结构图如下:

总经理:负责客运站整体发展规划,负责客运站监督指导工作

车站站长:负责全站行政、党务全面工作,主抓财务及站务班工作

车站副站长:主要负责客运站业务方面工作,主抓职工教育、站务人员培训,调度室、厂务安全及机关后勤工作

后勤管理科:负责客运站全面后勤工作,包括职工食堂、职工宿舍、职工浴室以及锅炉房、配电房等工作,为广大旅客提供舒适的候车环境以及贴心的站务服务

保卫科:负责客运站内安保工作,旅客进出站安检工作,处理客运站内治安纠纷,为旅客以及站务工作人员提供一个良好安全的环境,维护站内外秩序

车场管理科:负责利用车站安检设备、维修设备等资源,为始发终到车辆和过往车辆提供良好的车辆安检与维修等服务工作

办公室:负责客运站日常事务工作,协调各作业部之间的关系,使客运站工作顺利进行

经营科:负责通过运输生产组织与管理,收集客流信息和客流变化规律的资料,根据旅客流量、流向等因素,合理安排营运线路,开辟新班线、班次;向社会提供客源、客流信息,吸纳和组织各种经济成份的营运车辆进站经营,运用市场机制协调客源与运力之间的匹配关系,使运力和运量保持相对平衡;负责编制调整车辆运行计划,督促车主签到,签发行车路单,加班与换班协调工作并接待包车业务

客运部:负责日常旅客发送以及到站接待旅客工作

货运部:负责客运站货运工作,包括旅客行包的托运提取以及小件快运工作财务部:负责编制处财务收支计划;负责处财务预算、决算、记帐、结算、现金和银行存款工作;负责处财务报表制作和财务情况分析;负责缴纳公积金、养老保险金、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及个人所得税;负责协调与财政、税务、物价等部门的工作关系;做好税款的缴纳工作;负责执行社会集团购买力指标计划,办

理专项、控制商品购买申请报批工作;负责处固定资产的登记管理工作

计算机信息中心:负责客运站信息网络建设,客运站日常网络管理工作,保证信息网络的安全

2、岗位设置

公用性汽车客运站应设置16个服务岗位如下:

值班站长;⑵迎门服务员;⑶问事员;⑷售票员;⑸行包员;⑹小件寄存员;

⑺候车室服务员;⑻公安值勤员;⑼广播员;⑽检票员;⑾站务稽查员;⑿车辆调度员;⒀车场管理员;⒁安全检查员等等

3、劳动定员

根据交通部相关规定,按站务工作量每100人次配备1-1.5人的要求,本客运站需要配备站务人员数为150-225人之间。考虑到当地实际客流量以及职工工时损失,车站的站务人员配备数最终确定为120人。轮班制度实行两班倒,每班当班站务人数为60人

劳动定员:按每1000人次的旅客发送量计80~100工时计核,工时损失按12%计,后勤管理人员按车站直接生产人员的15%~18%配备,也可按机构设置情况定岗定编。

车站生产纲领Q:指车站一年所需完成的工作量【一般情况下车站每发送1000人的工作量为80-100工时,Q=(80-100)*F/1000,F为设计日均旅客发送量】;职工名义工时基数Tm:根据国家工作制度,每名职工一年应该完成的工作时间为:Tm=(365-52*2-11)*8=2000工时;职工实际工时基数Ts:考虑工时利用效率,每名职工一年实际完成的工作时间为: Ts=(1-12%)*Tm=1760工时。客运站在册职工人数=生产纲领/实际工时基数,出勤职工人数=生产纲领/名义工时基数

根据上述规则,本项目在册职工人数为249人,出勤职工人数应为219人

政策和措施来解决交通拥挤问题,其中以运输组织需求管理为主要的调解和实施手段。

2.6场站设施与设备配置

根据《汽车客运站级别划分和建设要求》相关规定,二级客运站的设施配置如下:

场地设施包括:站前广场,停车场,发车位;

站房包括:候车厅,重点旅客候车室,售票厅,行包托运厅,综合服务处,站务员室,驾乘休息室,调度室,治安室,广播室,无障碍通道,残疾人服务设施,盥洗室和旅客厕所,办公用房;

辅助用房:汽车安全检验台,车辆清洁、清洗台,配电室,锅炉房,门卫,职工宿舍,职工食堂。

具体配置要求如下:

客运站设施配置表

根据《汽车客运站级别划分和建设要求》相关规定,二级客运站的设备配置如下:

基本设备包括旅客购票设备,候车休息设备,行包安全检查设备,安全消防设备,清洁清洗设备,广播通讯设备,行包搬运与便民设备,采暖或制冷设备,宣传告

示设备;

智能系统设备包括微机售票设备,生产管理系统设备,监控设备以及电子显示设备。

具体配置要求如下:

2.7建设规模

1、场地设施

(1)站前广场

按旅客最高聚集人数每人1.2㎡计算:1.2*=1122(m2)

(2)停车场

停车场的最大容量按同期发车量的8倍计算,单车占用面积按客车投影面积的3.5倍计算,即:

停车场面积=28.0×发车位数×客车投影面积 =28*11*30=9240(m2)

(3)发车位面积的确定

发车位面积根据发车位数,每个发车位占用面积按客车投影面积的4.0倍计算。即:

发车位面积=4.0×发车位数×客车投影面积 =4*11*30=1320(m2)

2、站房

(1)候车厅面积:候车厅面积=1.0m2/人×旅客最高聚集人数=935(m2)

(2)重点旅客候车室:重点旅客候车室= 1/3*935m2=312(m2)

(3)售票厅面积:

售票厅面积=购票室面积+售票室面积

其中:购票室面积=20.0m2/窗口×售票窗口数

售票室面积=6.0m2/窗口×售票窗口数+15m2

售票窗口数=设计年度旅客最高聚集人数/每窗口每小时平均售票张数

一般情况下,采用人工售票每窗口每小时售票100张,采用微机售票每窗口每小时售票数可适当增加,并增设20.0m2的总控室。

故:售票厅面积=购票室面积+售票室面积+总控室= 279(m2)

(4)行包托运处面积

行包托运处面积=托运厅面积+行包受理作业面积+行包库房面积。

其中:

托运厅面积=25m2×托运单元数=50( m2)

行包受理作业室面积=20m/托运单元×托运单元数=80(m2)

行包库面积=0.1m2/人×旅客最高聚集人数+15 m2 =109(m2)

托运单元数:二级车站2个

则行包托运处面积=50+80+109=239(m2)

(5)行包提取处面积

行包提取处面积=行包托运处面积×β=239×30%=72(m2)

其中β为计算系数。按规范取30%。

(6)综合服务处面积

综合服务处面积包括小件寄存、问讯、邮电通讯、失物招领、信息服务等的面积,即:

综合服务处面积=0.02 m2×旅客日发送量=0.02 m2×8500=170(m2)

(7)站务员室面积

站务员室面积=2.0 m2/人×当班站务人数+15 m2

=2.0 m2/人×50人+ 15 m2=115(m2)

(8)驾乘休息室面积

驾乘休息室面积=3.0×发车位数=3.0×11=33(m2)

(9)调度室面积

调度室面积一般按站级确定,二级站一般按20 m2-30 m2选取。本站取20 m2。(10)治安办公室面积

治安办公室面积按按规范取20(m2);

(11)广播室面积

广播室面积按规范取15(m2)

(12)旅客厕所面积

旅客男厕所面积=1.2 m2/人×5%×旅客最高聚集人数+15 m2=72(m2)

旅客女厕所面积=1.5 m2/人×4%×旅客最高聚集人数+15 m2=72(m2)(13)行政办公用房面积

行政办公用房面积按照汽车站机构设置情况和实际需要,行政办公用房主要包括:计算机房、监控室、管理人员办公室、会议室等,建设时按250(m2)选取

3、辅助设施

(1)汽车安全检验台(沟、室)

汽车检验台面积根据检测项目与检测方式,按每个台位100 m2计算,本客运中心设两个检测台位,所以,该部分面积取200 m2。

(2)车辆清洁、清洗台

车辆清洁、清洗台面积根据洗车方式和污水处理与回收系统的形式,按100 m2/个计算;本客运中心设两个清洗台,所以,该部分面积取200 m2。

(3)职工宿舍

职工单身宿舍按10.0~20.0 (m2/人),本案选15(m2/人),则职工宿舍总共的占地面积为15*176=2640m2

(4)职工食堂

职工食堂按规定以1.5 (m2/人) (按就餐人数计算)配置,本案按出勤职工人

数应160人记,则本案职工食堂总面积为240m2

(5)其他用房

其他用房如门卫室,配电室,锅炉房等占地面积按300 m2

4、绿化面积

绿化面积按总面积的30%计算,18616*0.3=5585(m2)

5、其他用地

公交车站占地面积为2500 m2,消防水池以及景观性用地为600 m2,另外本项目客运站留用发展用地10%

6、整体规模

【备注:上表计算数值不包括站台面积,行人通道面积以及行车通道】

2.8工艺组织流线

1、总生产流程

2

、旅客流线

(1)进站旅客流线

(2)出站旅客流线

3、行包流线

(1)发送行包流线

(2)到达行包流线

(3)中转行包流线

4、车流流线

1、到达车辆流线

(2)发送车辆流线

(3)中转车辆流线

5、总工艺流线

1.工艺流线基本要求

汽车客运站工艺流线组织时应满足下列原则与技术要求。

①、避免客运站处理客流、车流、行包流三者交叉、干扰,使汽车客运站各功能分区内部及相互之间的客流、车流、行包流保持畅通;

②、工艺流线要简捷、通畅不迂回,尽量使流线距离最短,是三种流线自成体系又有机联系;

③、旅客流线组织既要考虑正常情况客流,又要考虑节假日高峰客流,要适应性强、灵活便捷;

④、对于一、二级客运站或行包量大的其它等级客运站,发送行包流线与到达行包流线应分别组织,尽量避免行包流线与旅客流线交叉;

⑤、车辆进出站口沿站外城市主干道顺行方向分别设置,车辆入口位于出口上游以减少车辆流线交叉;

⑥、车辆进出站口沿站外城市主干道顺行方向分别设置,车辆入口位于出口上游

以减少车辆流线交叉;

⑦、站前广场流线复杂,应采用适当分流方式,同时,应根据站前广场地形特点与站内流线组织情况,处理好各种流线与城市交通衔接,避免交叉干扰。

2、工艺流线组织

一般情况下,进行公路可谓运站工艺流线组织需要将旅客流线、行包流线和车辆流线进行叠加,并对旅客流线、行包流线和车辆流线之间的交叉干扰进行优化整理,最终形成公路客运站总工艺流线组织图。本客运站的总工艺流线图如下图所示:

2.9、设计图

城市交通规划课程设计

成绩 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交通运输工程系 课程设计 课程名称:交通规划 专业:交通工程 班级:0902 学号:U5 姓名:姚崇富 指导教师:邹志云 职称:教授 日期:

第一章设计概述 1.1 设计目的 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对《城市交通规划》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模型与方法得到全面的复习与巩固,并且能在系统总结和综合运用本课程专业知识的课程设计教学环节中,掌握和熟悉城市交通规划预测的操作程序和具体方法,从而为毕业设计和将来走上工作岗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课程设计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训练学生严谨求实、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和独立思考、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 1.2设计题目 A市城市交通预测与未来路网规划设计方案。 1.3设计内容 1.3.1 运用城市交通预测理论与模型,进行道路网交通流量预测。包括: (1)道路网编码并简化; (2)未来出行分布预测,采用福莱特法和Transcad软件两种方法计算出行分布; (3)未来交通分配预测。(这里只考虑对高峰小时的小汽车交通量进行分配) 1.3.2 在对现在路网进行加载测试的基础上,根据小汽车高峰小时饱和度调整未来路网。包括: ⑴通行能力的提高; ⑵路段阻抗的降低。 调整路网的具体措施包括提高道路等级、新建道路等。将调整后的路网重新进行OD分布和流量分配,然后根据调整后的路网饱和度大小决定是否要继续优化道路网络。最终得到的路网饱和度应在合理范围内。 1.4 设计成果 1.4.1 说明书 包括设计步骤、计算过程、说明简图、计算表格。 1.4.2 图纸(图幅297×420mm) (1)未来出行分布(期望线图); (2)未来路网流量分配图; (3)未来路网规划设计方案图。 第二章设计资料 2.1 A市基本情况 A市是某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市,规划年(1995年)有人口107万,市区面积为

交通规划课程设计报告材料

《交通规划原理》 课程设计 报告题目:滨海地区道路网规划 姓名: 院系: 班级: 学号: 指导教师:

2012年6月15日 引言 我国城市化和汽车化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进,由两者带来的城市土地的超强度开发和无秩序化,以及交通阻塞、环境污染、交通事故和噪声的压力与日俱增,并且在城市道路方面尤其明显。尽管我国已经于1989年12月26日制定了《城市规划法》,但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了上述现象的出现,影响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任其发展下去将危及人民生活全面奔向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因而,如何改善城市道路的交通拥堵、阻塞现象,是摆在交通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而艰巨的课题。 “万事始于规划”,说明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规划的重要性,个人、家庭、单位、城市、地区、国家均不例外,有了切实可行的规划,才能促使人们瞄着确定的目标努力。作为社会经济发展基础的交通基础设施也是如此,做好交通规划是合理调整交通结构、均衡交通需求、适应和拉动土地利用的重要手段,其原理又是支撑交通规划的理论基础。在我国的城市交通发展历程中,越来越显露出没有合理进行交通规划的问题,造成了目前多数大城市“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被动局面。因此,迫切需要利用科学的手段与方法进行合理的交通规划。

在如此的大环境之下,作为一个交通工程专业的学生,对交通规划的重要性更是要有足够的认识,认真学习交通规划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手段,为我国城市的交通规划做出应有的贡献。 所以,郭老师给我们安排了此次交通规划原理的课程设计。本次设计的主要内容是将老师给定的五个小区的交通出行量通过交通规划“四阶段预测法”——交通的发生与吸引预测、交通的分布预测、交通方式的划分预测、交通分配预测——合理地分配到自己设计的小区间路网上,并且对设计的路网进行分析、评价。通过本次课程设计,我们首先明确了交通规划的重要性、明白了规划的难度,端正了对交通规划的态度;其次,我们熟练掌握了“四阶段预测法”的基本流程及每阶段的各种实用方法和手段;再次,我们能较熟练地运用一些辅助设计的软件,如Excel、AutoCAD和Visual Basic计算机编程语言;最后,我们还了解了交通规划的一些相关的规范。 目录 引言 0 第Ⅰ部分课程设计指导书 (1) 1 课程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1) 2 设计任务 (1) 2.1 现状路网的构造 (1) 2.2 人口增长预测 (1)

交通系统规划课程设计

交通系统规划课程 设计

经济管理学院 交通运输系统规划 课程设计 题目:某小城市交通运输系统规划设计班级:交通运输 081 班 成员:湛志国刘彦辉贺明光 学号: 指导教师:惠红旗穆莉英 11月7号至 11月13号

交通运输系统规划课程设计指导书 一、设计的目的与任务 交通运输系统规划课程设计是交通运输专业教学计划中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实践环节,其目的和任务是: 1、目的: 经过交通运输系统规划设计工作,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良好作风,并进一步明确本专业学习的宗旨与任务; 2、任务: 经过对现有路网进行分析划出交通影响区以及主要节点,并在未来预测年的经济、社会发展预测基础上,采用四阶段法进行相应的交通规划,使学生了解交通运输系统规划的大致流程、基本技术方法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二、设计题目及相关要求 1、设计题目: 《某小城市交通系统规划设计》 2、相关要求: (1)、总体目标: 在交通规划区域内相关社会经济分析预测的基础上,完成交通规划设计内容,增强学生完整的交通运输系统规划设计概念及强化规划意识。 (2)、具体设计要求:

经过整理课程设计资料、撰写并打印课程设计报告等,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对本此课程设计的全面、系统的认识,同时取得一定的工作技能和专业经验。 (3)、成果要求 ①设计成果完整,计算数据准确,图表规范,字迹工整,步骤清晰。 ②计算书一律采用A4纸用钢笔书写。 三、设计内容 1、现有道路网络、交通影响区及主要节点分析 (1)、了解并分析现有道路网络; (2)、根据相关的经济发展、工业布局以及实际土地利用情况划分交通影响区; (3)、在交通影响区划分的基础上完成主要节点的设定。 2、规划区域的社会发展、道路交通量预测 (1)、分析预测区域的社会发展情况; (2)、完成预测年限内各项经济指标及各小区交通量的预测。3、交通发生、吸引模型的建立与标定 (1)、建立小区交通发生、吸引模型; (2)、完成预测年的交通发生、吸引量计算。 4、交通分布 (1)、建立相应的OD矩阵及距离矩阵; (2)、进行并完成规划区内的交通分布,进而得到规划区内的

物流运输系统规划

物流运输系统规划 设计报告 班级 10161 组号 03 组长 组员02陈恒 07刘莹 19许文君 目录 第一章物流运输系统规划的内容 1.1物流运输系统规划的内容 1.1.1影响运输系统规划设计的因素

1.1.2运输系统规划设计标准 1.2 物流运输系统规划的原则 1.3 物流系统运输线路选择 1.3.1 运输线路选择的因素 1.3.2 运输线路选择方法 第二章案例分析 2.1案例一 2.2 案例二 第三章方案设计 3.1 设计背景 3.2 运输系统流程分析 3.3 运输系统问题分析 3.4 解决方案 3.4.1 运输路线与方式的最优选择 3.4.2.车辆的调度优化与解决空载行驶问题的方案

第一章物流运输系统规划的内容 1.1物流运输系统规划设计的内容 1)确定物流运输战略 物流运输战略是为寻求物流的可持续发展,就物流运输的目标以及达成目标的途径与手段而制订的长远性、全局性的规划与谋略。物流运 输战略的确定直接决定运输系统规划的其他要素。在进行运输系统规划 设计时,首先需要对运输系统所处环境进行分析。环境分析主要包括国 家的宏观运输政策、运输市场的发展状况、物流系统综合战略、其他物 流节点的情况等。在对上述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确定运输系统战略,明确运输系统规划的方向。 2)选择运输路线 在组织运输系统完成货物的运送工作时,通常存在多种可供选择的运输路线。运输工具按不同的运输路线完成同样的运送任务时,由于运 输工具的利用情况不同,相应的运输效率和运输成本也会不同。因此, 选择时间短、费用省、效益好的运输路线是运输系统规划设计中的一项 重要内容,这也是运输战略的充分体现。 3)选择运输方式 如何选择适当的运输方式、运输战略是物流运输合理化的重要问题。 一般来讲,可以在考虑具体条件的基础上,对货物品种、运输期限、运 输成本、运输距离、运输批量以及安全性等具体项日作认真研究考虑, 可以使用一种运输方式也可以使用联运方式。 4)运输过程控制与信息系统 物流运输系统目标的实现依赖于有效的过程控制。由于运输过程的瞬间变动性,对运输过程控制的难度远远高于对固定节点的控制,因此

交通规划课程设计论文

利用Dijkstra算法与Floyd算法进行交通分配 比较分配结果 摘要:本文主要内容包括对乌鲁木齐市五区的人民进行OD调查,得到网络交通量数据,再利用Dijkstra算法与Floyd算法确定交通网络图的最短路径,运用全有全无的方法进行交通量的分配,最后比较这两种方法在确定最短路径时的利弊。 关键词: Using the algorithm of Dijkstra and Floyd to distribute the volume of traffic and compare the result of the traffic assignment Abstract: The article takes the main point to use the algorithm of Dijkstra and Floyd to decide the shortest way of traffic network , making use of the method of All-or-none to distribute the volume of traffic. At last,comparing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between the two methods during deciding the shortest way. Key word: 0.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业的发展,城市中交通量激增,城市道路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现象越来越严重,对人民的出行和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和危害,私人交通工具发展的结果,给城市交通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主要是:①交通拥挤和交通阻塞,城市中的平均车速日益下降;②交通事故增加;③噪声和空气污染日趋严重;④能源消耗量猛增;⑤停放车场地严重不足。为了克服这些矛盾,一些工业发达的国家,曾致力于道路系统的改善:加宽地面道路,修建高架路和高速路,开辟地下交通。此外,在交通管理、交通控制系统方面采用了计算机等新技术。这些措施虽然提高了道路通过能力,但是仍解决不了由有增无减的私人交通流所造成的道路阻塞问题。就道路交通拥堵问题,这里运用Dijkstra算法与Floyd算法确定交通网络的最短路径,并用全有全无的方法进行交通量得分配,最后比较这两种方法在确定最短路径时的难易程度。 1.规划区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1.1 乌鲁木齐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全疆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第二座亚欧大陆桥中国西部桥头堡和我国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她地处亚欧大陆中心,天山山脉中段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乌鲁木齐经济建设长足进步。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乌鲁木齐经济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以国有企业为中心的各项改革取得显著成效,建立和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方位的开放开发格局初步形成。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实质性进展,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区级经济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公有制为主体、混合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工业结构调整继续深化,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比重不断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功能不断完善,建成了以中山路商业一条街、人民路金融一条街、二道桥民俗一条街和北京路科技一条街为主要代表的、各具特色的城市功能街区。新疆商贸城、中国新疆小商品城、新疆国际大巴扎、华凌、友好百盛等一批地方特色市场和大型超市相继建成,逐步形成了火

道路运输信息系统课程设计

道路运输信息系统课程 设计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课程设计 课程名称: 道路运输信息系统 设计题目: 南方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 学生姓名: willieyang 学号: 班级: 交运12x班 院系名称: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指导老师: 刘鹏飞向慧柳伍生何其超 2015 年 12 月 《道路运输信息系统》课程设计 课程名称: 道路运输信息系统 设计题目: 南方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 学生姓名: willieyang 学号: 班级: 交运12x班 院系名称: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指导老师: 刘鹏飞向慧柳伍生何其超 课程设计(学年论文)任务书

课程名称:道路运输信息系统课程设计 适用对象:交通运输 一、课程设计(论文)目的 《道路运输信息系统课程设计》作为独立的教学环节,是交通运输本科专业的必修课。其目的是通过课程设计实践,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加深信息系统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的理解,通过专门的实践训练,选用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道路运输信息系统案例,对某公司(运输、物流)的信息系统现状、问题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信息系统方案,并进行信息系统平台的分析、设计与构造,达到公司不同用户信息系统需求的目的。 二、课程设计(论文)题目与内容 题目自选,并进一步具体化,一人一题,如: 1、某公司(零担、整车、集装箱)货运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 2、某公司(出租车、公交车、客运)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 3、公路客运订票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 4、某运输公司运营调度管理系统的设计 5、出租车行业信息系统设计与应用 6、公交基础数据管理信息系统的构造 7、公交计划排班信息系统的设计 8、某大型活动车辆调度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 三、课程设计(论文)基本要求 报告内容原则上不少于5000字,其正文至少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问题背景 2.信息系统分析 3.信息系统设计 4.总结 四、课程设计(论文)时间及进度安排 1.时间: 两周: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第十六、十七周 2.进度安排: 确定主题;调查、收集信息:3天 系统分析:3天 系统设计:5天 解决实际问题或建议:2天 撰写报告、总结:1天 (此部分同学们可以按照自己设计具体内容,详细安排) 3.成果提交:

运输系统规划报告模板

运输系统规划报告

目录 一、运输系统概况 (3) 1.1工程运输公司概况 (3) 1.2运输总公司概况 (4) 二、运输系统当前经营状况分析 (4) 2.1运输系统当前经营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4) 2.2国内公路货运市场现况分析 (5) 三、运输系统运输主业发展分析 (7) 3.1东营地区物流行业发展的宏观环境分析 (7) 3.2油田及东营地区物流市场分析 (9) 3.3运输主业向物流转型的SWOT分析 (10) 四、主营业务发展定位分析 (16) 4.1工程物流市场分析 (17) 4.2物流业务发展分析 (18) 五、多元经济发展分析 (24) 5.1运输系统大力发展多元经济的必要性分析 (24) 5.2运输系统当前多元经济发展状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5.3运输系统当前多元经济发展分析 (26) 六、发展目标预测 (31)

6.1总量目标预测...................................................... 错误!未定义书签。6.2结构目标预测...................................................... 错误!未定义书签。 运输系统发展规划报告 经过对管理局运输系统的调研, 我们对管理局运输系统的经营状况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 当前油田的运输系统主要是工程运输公司和运输总公司, 这两个公司囊括了油田大部分的运输资源, 因此运输系统的发展规划我们主要围绕这两个企业的下一步的发展展开。由于这两个企业的经营状况都比较困难, 人员负担又很重, 考虑到管理局作为大型国有企业的特殊情况, 我们认为下一步的规划必须协调好稳定与发展的关系, 在稳定中求发展, 在发展中保稳定, 这也顺应了集团公司油田企业经营管理部门制定的相关政策。我们根据运输系统的特点提出了精干运输主业, 向物流行业转型, 大力发展三产的设想, 我们的规划也围绕这一思路对运输系统未来的发展进行了规划分析。首先让我们分析一下当前运输系统的发展现状。 一、运输系统概况 1.1 工程运输公司概况 1、人员状况

带式输送机的传动系统设计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带式输送机的传动系统设计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机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设计说明书 设计“带式输送机的传动系统” 起止日期:2013 年12月16日至2013年12 月28 日学生姓名 班级 学号 成绩 指导教师(签字) 机械工程学院 2013年12月28日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 一、传动方案拟定 (2) 二、电动机的选择 (2) 三、运动、动力学参数计算 (4) 四、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 (5) 五、轴的设计 (13) 六、轴承的寿命校核 (26) 七、键联接强度校核计算 (28) 八、润滑方式,润滑剂以及密封方式的选择 (29) 九、减速箱体结构尺寸 (30) 十、设计小结 (31) 十一、参考文献 (32)

计算过程及计算说明 一、传动方案拟定 设计二级圆锥-圆柱齿轮减速器 工作条件: 带式输送机在常温下连续工作、单向运转;空载启动,工作载荷较平稳;输送带工作速度v 的允许误差为±5%;二班制(每班工作8h ),要求减速器设计寿命为8年,大修为2~3年,大批生产;三相交流电源的电压为380/220 V 。 (1) 原始数据:运输机工作周转矩F=3100N ;带速n=45r/min 滚筒直径D=340mm 二、电动机选择 1、电动机类型的选择: Y 系列三相异步电动机 2、电动机功率选择: (1)工作机所需功率: P W =FV/1000 因为60/D V n π= ,把数据带入式子中得n=45r/min,所以 P W =3100×0.8/1000=2.48kW (2) 1)传动装置的总效率: 注释及说明 F=3100N n=45r/min D=340mm P W =2.48kW

城市轨道交通课程设计报告很齐全很完整的课程设计

城市轨道交通课程设计报告很齐全很完整的课程设计

轨道交通课程设计报告 指导老师:江苏大学武晓辉老师 一、项目背景及镇江市轨道交通建设必要性 镇江市位于北纬31°37′~32°19′,东经118°58′~119°58′,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东端,江苏省的西南部,北临长江,与扬州市、泰州市隔江相望;东、南与常州市相接;西邻南京市。镇江市域总面积3847平方公里,总体规划定位城市性质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江三角洲重要的港口、风景旅游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之一。 ,镇江城市总体规划进入实施阶段,城市空间布局将极大突破现有形态,“扩充两翼、向南延伸”成为城市新的发展方向。伴随城市化进程加快、镇江跨入特大城市行列,城市空间的拓展对城市交通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镇江市为江苏省辖地级市,现辖京口、润州、丹徒三区,代管句容、丹阳、扬中三市。另有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镇江新区行使市辖区经济、社会管理权限。镇江全市总面积3848平方公里,人口311万人, 市区户籍人口103.3万人市, 市区常住人口122.37万人,人民政府驻润州区南徐大道68号。

内部城市空间结构调整:,镇江城市总体规划进入实施阶段,城市空间布局将极大突破现有形态,“扩充两翼、向南延伸”成为城市新的发展方向。伴随城市化进程加快、镇江跨入特大城市行列,城市空间的拓展对城市交通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建设轨道交通是未来城市规划的必然结果。 城市化发展水平规划: 近期( - ):城市化水平达到:55% 城镇人口162万 中期( -2020):城市化水平达到:60% 城镇人口184万 远期(2020-2050):城市化水平达到:70% 城镇人口231万 城市等级规模规划: 中期:形成1个大城市,1个中等城市,2个小城市和38个小城镇的等级结构。 远期:形成1个特大城市,2个中等城市,1个小城市和27个小城镇的等级结构。 镇江位于南京都市圈核心层,是一座新兴工业城。镇江拥有2个国家级开发区、6个省级开发区、5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镇江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居江苏省中等偏上水平。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927.09亿元,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45.52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97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258元,增长18.1%,;人均GDP73947元,居江苏省第5名。“三次产业”分

09交通规划课程设计1

交通规划课程设计Course Exercise in Traffic Planning 专业班级:2009级交通工程 姓名:小脚丫 班级:交工 09-2 学号: 0900502 设计时间:2012\6\4-2012\6\10 指导教师:魏丹

成绩综合评定表

《交通规划》课程设计指导书 一、设计的目的与任务 交通规划课程设计是交通工程专业教学计划中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实践环节,其目的和任务是:目的:为了巩固和进一步掌握在《交通规划》授课中学到的理论知识,通过交通规划设计工作,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良好作风,并进一步明确本专业学习的宗旨与任务; 任务:通过对现有路网进行分析划出交通影响区以及主要节点,并在未来预测年的经济、社会发展预测基础上,采用四阶段法进行相应的交通规划,使学生了解交通规划的大体流程、基本技术方法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二、设计题目及相关要求 1、相关要求: 总体目标:在交通规划区域内相关社会经济分析预测的基础上,完成交通规划设计内容,增强学生完整的交通规划设计概念及强化规划意识。 具体设计要求: (1)依据分组情况合理分工,各组均独立、按时、按质、按量完成本课程设计。(2)充分理解并掌握相关理论,熟悉行业规范以及设计流程。 (3)完成设计项目后,将设计指导书、任务书、计算书按要求装订成册。 通过整理课程设计资料、撰写并打印课程设计报告等,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对本此课程设计的全面、系统的认识,同时取得一定的工作技能和专业经验。 2、注意事项: (1)本课程设计要求学生依据分组情况合理分工,各组均独立自主完成,严禁抄袭、抄袭者以零分计。

交通运输企业管理课程设计报告模板

交通运输企业管理课程设计报告 运输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 国航、东航和南航三家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比较分析 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 2015 年月日

竞争力的比较分析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开放天空”进程的加快,我国民航运输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开放的航空运输市场会有越来越多的国外航空公司进入中国,竞争将更加激烈。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制定战略的基础和获得竞争优势的源泉,所以如何获得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成为各家航空公司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重要问题,而解决的根本方法就在于如何打造并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下面主要介绍分析国航、东航和南航三家航空公司以及其核心竞争力的比较。 关键词:航空企业核心竞争力 Abstract:As the world economic integration and the speeding up of the "open skies", China's civil aviation transportation industry is facing enormous challenges.Open air transport market there will be more and more foreign airlines to China, will be more competitive.And enterprise's core competitive ability is the foundation of the enterprise strategy and access to the source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How to achieve long-term stability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 become the airlines is an urgent need to study and solve the important problem, and the fundamental solution lies in how to build and enhance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enterprise.The following introduction and analysis of main Air China, China Eastern airlines and China southern three

运输系统规划与设计课程设计-副本

大学交通学院 学生课程设计报告 实验课程名称运输系统规划与设计课程设计报告 学院交通学院专业班交通运输年级级学生姓名学号 课程老师 开课时间 2014 至 2015 学年第 2 学期

一.课程设计目的和意义 运输系统规划与设计课程设计是交通工程专业的学科基础必修课,学生在掌握运输系统规划与设计的理论知识之后,在本课程设计中进行模拟规划训练,初步掌握运输系统规划与设计的基本方法和实施步骤。 1.通过运输系统规划与设计课程设计,能够系统全面地掌握运输系统规划与设计的一般方法和过程; 2.通过运输系统规划与设计课程设计,培养灵活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 三.课程设计的基本任务 课程设计的基本任务:采用运输系统规划与设计理论中较成熟的“四阶段法”(运输需求预测、运输需求分布、运输方式选择,交通网络分配),以某地区的运输系统规划与设计为载体,进行简单的运输系统规划与设计设计,以达到熟练应用相关理论进行规划的目的。 四.课程设计的设计步骤与具体过程 本次课程设计对某地区以2013年为基年,2020年为规划年,对2020年道路网规划进行规划。根据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理,将该地区划分为7个交通小区如图1.1所示,基年的道路网分布如图1.2所示。前期调查的结果已汇总为各种表格列入各步骤当中。

(一)社会经济预测 已知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人口规模的历史数据如表1;采用适当的预测方法,对2020年该地区的GDP和人口规模进行预测,并阐明理由。 图1.1 某地区的交通小区划分示意图 图1.2 基年某地区的道路网分布图(比例尺1:500,000) 表1 .1 该区经济发展与人口规模历史数据 以每班的学号开始的同学为基准,以表1中的数据为基础,依次将GDP和人口两行的数据分别+1,即每人的课程设计基础数据各不相同,例如我的学号后两

交通规划课程设计报告小城市交通规划设计

交通规划课程设计报告小城市交通规 划设计

<交通运输系统规划>课程设计报告 学生姓名:____***____ 学号:____*** ___ 指导教师:____***____ 吉林大学交通学院 .09.02---- .09.15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 1.1 设计目的与任务 (1) 1.2 设计内容 (1) 1.3 设计方法 (2) 第二章交通发生量与吸引量的预测 (3) 2.1 交通发生量的预测 (3) 2.1.1 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的建立 (3) 2.1.2 规划年各小区交通发生量的预测 (7) 2.2 交通吸引量的预测 (8) 2.2.1 初步预测 (8) 2.2.2 调整计算 (8) 第三章交通分布预测 (9) 3.1 重力模型的标定 (9) 3.2 交通分布量预测 (13) 第四章交通分配 (16) 4.1 交通量的转换 (16) 4.2 交通分配 (16) 第五章结果分析 (19) 5.1 各小区土地利用的变化情况 (19) 5.2 结果分析 (22) 结语 (23) 附录:福莱特法源程序代码 (25)

第一章绪论 1.1设计目的与任务 交通运输规划课程设计是交通工程专业教学计划中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实践环节:1.设计题目:《小城市交通规划设计》。 2.目的:经过交通规划设计工作,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良好作风,并进一步明确本专业学习的宗旨与任务,增强学生完整的交通规划设计概念及强化规划意识。 3.任务:经过对现有路网进行分析划出交通影响区以及主要节点,并在未来预测年的经济、社会发展预测基础上,采用四阶段法进行相应的交通规划设计,使学生掌握交通规划的大致流程、基本技术方法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1.2设计内容 1.交通现状分析 主要对现有道路网络、交通影响区及主要节点进行分析。 2. 规划区域道路交通量预测 1) 建立小区交通发生、吸引模型; 2) 完成交通发生、吸引量的预测。 3. 交通分布

交通规划课程设计心得总结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小组分工协作、同心协力顺利完成了交通规划课程设计的任务。课程设计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涉及了对现状路网结构的调查、路网数据库的建立、发生和吸引交通量预测、分布交通量预测、交通量分配等内容,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工程。作为小组的一员,我在整个课程设计的过程中主要承担了会议记录的书写,调查获取的交通数据,搜集需要的人口等指标,Transcad的操作等等。在此过程中,不仅收获了顺境时成功的喜悦,同时也有逆境时失败的沮丧,不仅收获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带来的交通规划、计算机编程、TransCAD操作等知识运用能力的提高,而且也有小组团队成员的鼓励与信任,以及相互了解、彼此友谊的进一步加深,这些都使本次课程设计与交通调查实习充满意义和感动。 首先,在交通调查中我真正体会到了实践出真知,在对现状路网的各项指标的调查中,不仅要明确调查的目的、方法,更重要的是要有着严谨认真的态度。小小的误差看上去微不足道,但是当很多个误差叠加在一起是就会造成调查结果的不准确,这对后续课程设计造成了不必要的麻烦。通过交通调查,不仅增强了我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更重要的是让我懂得了在实习过程中要有严谨认真的态度,只有以良好的态度去做一件事情才能把事情做好。 其次,在调查结束之后,我负责的是利用TRANSCAD软件进行交通小区划分,路网构建和路网数据录入。根据视频的指导,我开始慢慢学习TRANSCAD软件的应用,当遇到问题时,我就向一些软件高手请教,或者小组讨论。比如,在开始阶段,我在道路网创建这一步骤中出现了失误,虽然在路网中各路段输入数据时没有显现问题,但紧接着后面的操作就难以进展。在组长的带领下,经过我们反复地推敲,我们最终完成了OD反推基年分布交通量,没有对后续过程产生影响。再有,未来的出行发生预测,所得到的结果并不平衡,因此也不能进行下一步操作,所以要进行出行吸引平衡,这个步骤不可或缺。这样,从一开始的迷茫,渐渐寻找到一些门路,到最后完全应用的得心应手。由于我负责的这部分是课程设计最初始的部分,所以如果我没有做好,剩下同学的工作就无法进行,这就需要我认真完成,不能有一点差错。最终,通过我的努力,和同学帮助,我顺利的完成了任务。 最后,我们小组成员一起,根据各人在实习以及课程设计过程中所负责工作

交通运输规划与设计课程设计 咸阳客运站

《运输系统规划与设计》课程设计 咸阳客运站工艺设计书 (设计年度日均旅客发送量:12000人次) 学院:汽车学院 专业:交通运输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2014年1月 二〇一四年一月

运输枢纽规划与设计课程设计 工艺设计说明书 第一部分交通运输及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1.1行政区域概况 咸阳市位于陕西省中部,东经107°39′-109°11′、北纬34°9′-35°34′。东与铜川市、渭南市为邻,西与宝鸡市接壤,北同甘肃省的庆阳市、平凉市毗连,南接西安市,南北长117-119千米,东西宽65-106千米,总面积10196平方千米。总人口535万人(2009年)。辖秦都、渭城、杨陵3个区,三原、泾阳、乾县、礼泉、淳化、永寿、彬县、长武、旬邑、武功10个县,代管兴平1个县级市。市政府驻秦都区。(杨陵区实际由国家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管辖)地处关中盆地、黄土高原过渡区中部,地势北高南低,呈阶梯状。最高点石门山峰海拔1885.3米,最低处三原县大程镇清河出境地海拔362米。渭河自西向东横贯南境。属暖温带亚湿润气候,年降水量540~630毫米,年均气温13℃左右,1月均温-5.1~2.9℃,7月均温20.2~27℃。古迹有古邰国、秦咸阳、郑国渠,汉、唐帝王陵20余座,各种砖、木、铁塔等。革命纪念地有淳化、旬邑烈士陵园、爷台山、安吴堡青训班旧址等。 2006年辖:秦都、渭城2个区,兴平市和三原、泾阳、乾县、礼泉、永寿、彬县、长武、旬邑、淳化、武功10个县,共104个镇,62个乡,16个街道办事处,2850个村民委员会,148个社区居委会。咸阳市概况】 位于关中平原中部,是中国第一个封建王朝——秦王朝的建都之地。旅游资源丰富,其中帝王陵就有21座。工业以电子、纺织为主,有全国最大的彩色显像管厂和偏转线圈厂,棉毛纺、印染、服装、医药保健品也很驰名。 - 1 -

我国交通运输系统的规划探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622306723.html, 我国交通运输系统的规划探讨 作者:方娟 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11期 摘要:目前,我国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处于大发展时期,综合交通体系发展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之间的互动作用正步入良性循环,有必要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转化为可操作的理论并指导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建设和管理,统一研究和构建可持续发展综合交通运输系统规划理论体系,用新的理论作指导来完成综合交通体系对促进社会经济系统各方面协调发展的任务,明确具体 的运输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有步骤、分阶段地实现交通运输系统规划内容和任务。本文就 我国交通运输系统的规划进行探讨。 关键词:交通运输系统;规划;可持续发展理念 中图分类号:G32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前言 在我国城市加速发展阶段,城市人口不断增长,城市中心区的高密度开发和人口的高度集中,交通出行总量剧增。城市边缘和远郊城市化地区的发展,带来大量长距离出行需求。这就需要扩大城市交通运输系统服务范围,提高交通运输服务能力。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构建网络设施配套衔接、技术装备先进适用、运输服务安全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是交通运输领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对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交通运输系统 交通运输大系统中的运输方式结构,包括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和管道、磁悬浮等现代 运输子系统, 这些子系统又各有其优势和特色, 在一定的地理环境、技术条件和经济条件下有各自的合理使用范围。根据各种运输方式在交通运输系统中的地位、作用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对运输的要求, 明确它们在交通运输大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对其进行合理分工与合理布局,建立一个经济和网络协调、分工合理、全面发展的综合运输系统。 二、交通运输系统规划 2.1 交通运输系统规划的原则 交通运输系统规划旨在改进交通运输系统和建立规划交通运输资源的合理分配,要符合国 家或地区以及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交通运输系统发展状况,同时要确定交通运输系统近期和 远景发展的蓝图。

道路交通规划课程设计

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规划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学习目的 为了巩固和深入掌握在《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规划》课程中学到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方法,实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交通规划课程设计是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需要掌握的实践环节。通过该课程设计,能够使学生掌握交通数据调查采集及现状分析、交通需求预测及分析、交通网络规划等技术,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设计内容 1、分析庆阳市现状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存在的问题; 2、交通调查与预测; 3、庆阳市新区地块道路网规划设计; 4、选取其中一条主干道(必须选自己设计的某一条),进行横断面、平面、纵断面线形综合设计。 三、设计要求 1、运用所学知识,文字说明庆阳市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存在的问题. 2、交通调查与预测 调查所给路网的高峰小时交通量;查找相关资料,进行交通需求预测及分析。 3、地块道路网规划设计 形成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支路四级体系,要求路网间距合理、道路线形顺畅、各级道路宽度符合规范、路网均衡、连通性好。 4、主干道横、平、纵断面设计 (1)基本技术指标 道路等级:城市主干道; 设计车速V:40~60km/h; 红线宽度:20-80m(根据自己设计); 车行道横坡:1.5%; 人行道横坡:2%。 (2)标准横断面图(1:100); 平面图(1:1000),内容包括:红线、车行道边线、分隔带、路中心线及

桩号、控制点座标及标高,平曲线要素,交叉口缘石半径,路幅宽度标注等; 纵断面图(纵向1:100,横向1:1000),根据控制点标高,结合周围地形,设计并画出纵断面图。 四、设计成果 1、设计说明 3000字以上说明,包括平曲线半径及曲线要素计算书。具体内容应包括城市道路与交通系统现状存在的问题,交通调查图示及说明,交通需求预测与分析。 地块道路网设计思路(快、主、次、支路)和主干道横、平、纵断面设计,包括平曲线曲线半径和要素的计算过程。 2、图纸 (1)图纸目录1份 (2)道路系统规划图 (3)道路系统分析图(快、主、次、支分析及各条道路横断面设计) (4)标准横断面图(CAD) (5)平面线形图(CAD) (6)纵断面图(CAD) (7)交叉口设计(CAD) 注意事项: 设计成果统一A3、装订成册,包括封面、封底、正文;封面可自行设计,含课程设计名称、姓名、学号、指导老师等必备信息。电子稿名称格式:学号姓名.doc。 所有图纸均有统一的图框、图名、图例、比例尺,设计者姓名及日期等。道路系统规划图和平面线形设计图还需指北针。 五、进度要求: 2016年 06 月 27 日9:00前必须上交成果。统一交至授课教师处。

交通工程课程设计

华中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 交通工程学课程设计 专业:交通工程 班级: 1002 学号: U1 姓名:左康 指导教师:高健智 日期: 2013年3月5日

进口道方 向右转直行左转总计东进口7002002西进口 南进口44264 北进口230 对机动车增长的拟合计算 根据已知资料,初步整理整理出所需数据。即可据所得数据绘制出机动车增长曲线。

图表3 机动车增长 用线形拟合PHV 的时间分布曲线可得到公式 x y 036.05.2407+= 二、 通行能力计算 1.机动车通行能力 该路口为十字形交叉口,其设计通行能力等于各进口道设计通行能力之和。而进口道设计通行能力等于各车道设计通行能力之和。分析路口现状图,各车道在交叉口处均为双向四车道,可认为各进口道均有一条直左、直右车道,且直左车道中左转车流比例取50%。 由《城市道路设计规范》中确定的停车线法,一条直行车道的设计通行能力为: 13600[()/1]/s s g is c N t t t t ?=-+ 式中:c t ——信号周期(s);

g t ——信号周期内绿灯时间(s); 1t ——排队后第一辆车启动并通过停车线的时间(s); is t ——直行或右转车辆通过停车线的平均时间间隔(s); s ?——直行车道通行能力折减系数。 根据给定的信号周期及绿灯时间,东西向进口道通行能力相同,南北向进口道通行能力相同。 1) 东西向进口道 直右车道: 其通行能力sr ew s N N =。 由c t =110s, g t =60s, =, 1t =,s ?=。代入公式得 485.98/srew s N N pcu h == 直左车道: 其通行能力按公式' (1/2)slew s l N N β=-计算。 其中,' 0.5l β=。故slew N =h 。

运输系统规划与设计复习提纲

运输系统规划与设计复习提纲

运输系统规划与设计 复习提纲 1.城市客运系统发展概述 (1) 客运交通模式类型 答:客运交通模式,是指客运交通方式构成的状态。每个城市依据主导交通方式及其与辅助交通方式的关系,形成独特的客运交通模式。客运交通模式类型分为: ①以私人小汽车交通为主的客运交通模式; ②以公共交通为主的客运交通模式(以地面公共汽车为主的公共交通客运体系:库里蒂巴;多元化、多层次的公共交通客运体系:香港;大运量轨道交通为主的公共交通客运体系: 东京、伦敦、巴黎、莫斯科); ③私人交通与公共交通并重的客运交通模式。 (2)客运交通发展的外部环境与内在规律 答:客运交通发展的外部关系: ①城市人口密度(城市人口的高度密集对交通的影响:单位面积上的交通发生量增大;公共交通的客运量出现“高峰更高,低谷不低”的状况;客运交通运能的增长和新的交通方式,交通设施

的建设远远跟不上运量的增长,交通紧张状况日趋严重,整个城市失去平衡与和谐;) ②城市布局形态(城市布局是指城市的物质(环境)实体在地域空间上的投影,具体分为城市的人口布局、就岗位布局、经济产业布局、土地功能布局、交通形式结构等;调整和采取新的城市布局形态是缓解城市中心交通紧张状况的一条重要途径;同时,新的城市布局形态的形成又依赖于城市交通的发展。) ③城市用地结构(城市的用地结构包括城市各类用地比例和用地分布结构,与城市公共交通有着密切关系。合理的用地结构有利于客运交通系统的发展,而客运交通系统的发展将促进用地结构的调整。) ④城市经济发展(城市经济是影响城市客运交通最密切相关的因素,它既是产生交通需求的始点,又是促进交通供应的动力。城市经济的繁荣促进了客运交通的发展,而发达的客运交通又反过来促进城市经济的腾飞。) 综上所述: 大城市交通的发展与城市发展的人口密度、布局形态、用地结构和经济发展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交通规划课程设计报告书

城建学院 《城市交通规划》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名称: 《城市交通规划》 题目: 某地区交通需求预测 专业: 交通工程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开始时间: 2013 年06月 24 日 完成时间: 2013 年 06 月28 日 课程设计成绩: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

河南城建学院《城市交通规划》课程设计说明书 目录 1.设计任务 (1) 2.设计方案的拟定及说明 (2) 3. 交通生成预测 (3) 3.1交通生成总量预测 (3) 3.2发生与吸引预测 (4) 4.交通分布预测 (8) 4.1理论知识 (8) 4.2计算过程 (9) 5.交通方式划分 (14) 5.1换算基础资料 (14) 5.2计算过程 (15) 5.3划分结果 (15) 6.交通分配预测 (16) 6.1理论知识 (16) 6.2计算过程 (16) 6.3预测结果 (21) 7.设计小结 (22) 7.1设计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22) 7.2对城市交通规划及交通需求预测的认识及看法 (22) 7.3设计收获及感想体会 (22) 参考文献 (24)

1.设计任务 首先对任务书中提供的数据进行交通现状分析;然后选用原单位法、增长率法或交叉分类法对出行产生和吸引进行预测;接下来采用增长系数法或重力模型法对交通分布进行预测;对于交通方式划分只需按照提供的出行比例等相关数据将出行转化为标准交通量(单位:pcu );最后的交通分配预测可以选择最短路法或多路径交通分配法进行。 1、交通现状分析; 2、出行产生和吸引预测; (1)交通生成总量的预测 可供选择的方法:原单位法、增长率法,或者利用研究对象地区过去的交通量或经济指标等的趋势法和回归分析法。 (2)发生与吸引预测: 可供选择的方法:原单位法、增长率法等。 3、交通分布预测; 利用调查的现状交通数据,任选一种方法:平均增长系数法(设定收敛标准 %3=ε)、底特律法(设定收敛标准%3=ε)、福莱特法(设定收敛标准%3=ε)、 无约束重力模型法并计算未来时段的分布交通量。 4、交通方式划分; 按照提供的出行比例等相关数据将出行转化为标准交通量(单位:pcu ) 5、交通分配预测; 采用非平衡模型中的一种。 6、对预测结果进行分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