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第7章空气与生命7.1空气的组成空气的主要成分名师教案设计牛津上海版

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第7章空气与生命7.1空气的组成空气的主要成分名师教案设计牛津上海版

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第7章空气与生命7.1空气的组成空气的主要成分名师教案设计牛津上海版
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第7章空气与生命7.1空气的组成空气的主要成分名师教案设计牛津上海版

空气的成分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空气的主要成分及其主要成分的用途。

2.学会检验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照实验,利用检验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方法进行类比找推断空气的主要成

分。

2.用类比的方式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科学的实验设计观念,学会科学地判断分析实验现象。

2.初步学会用类比的方法,科学地认识自然了解自然。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知道空气的成分

2.掌握氧气、二氧化碳、水的检验方法

【难点】

学会对实验现象的一般观察方法及相关描述,培养类比推断的思维方式。

三、教学准备:

检验氧气和二氧化碳

教学器材:氧气、二氧化碳试管,用木塞塞住,火柴、酒精灯、碳酸氢盐指示剂、木条、澄清石灰水

找出空气的成分

教学器材:澄清石灰水、洗耳球、广口瓶、木条、火柴、装满氧气的集气瓶、空集气瓶、氯化钴试纸、碎冰若干、粘纸、培养皿

流程说明:

五、训练与评价:

一、基础型习题

1、空气是由多种组成,其主要的成分有、、等气体。

(答案:气体、氮气、氧气、二氧化碳)

【设计意图】课标中空气的组成,考查学生的知识与技能中的认识。

2、将带火星的木条插入一瓶无色气体中,木条复燃。说明这种气体是。(答案:氧气)

【设计意图】课标中氧气的检验方法,考查学生的过程与方法中的推论。

【设计意图】课标中空气的组成与检验,考查学生过程与方法中的观察和推论。

4、下列哪一种气体可以使碳酸氢盐指示剂由红色变为黄色?……………()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答案:C)

【设计意图】课标中二氧化碳的检验方法,考查学生的过程与方法中的推论。5、在大热天,将放入冰箱中的饮料瓶移入室内。过一会儿,如果用干燥的氯化钴试纸接触瓶壁表面,试纸的颜色会有什么变化?………………………()

A、没有变化

B、由红色变成黄色

C、由蓝色变成粉红色

D、由粉红色变成蓝色

(答案:C)

【设计意图】课标中水蒸气的检验,考查学生过程与方法中的预测。

6、找出左右栏中相关的项目并用线连起来:

检验有没有二氧化碳的透明液体··氧气

常用来灭火的气体··澄清的石灰水

潜水员身上背着的气体瓶中的主要气体··碳酸氢盐指示剂

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红色液体··二氧化碳

(答案:检验有没有二氧化碳的透明液体··氧气

常用来灭火的气体··澄清的石灰水

潜水员身上背着的气体瓶中的主要气体··碳酸氢盐指示剂

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红色液体··二氧化碳)

【设计意图】课标中空气里常见气体的检验,考察学生知识与技能中的认识。

二、拓展习题

的理由。

X——

Y——

(答案:X——二氧化碳,因为二氧化碳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Y——氧气,因为氧气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2)你还能用什么方法再一次验证该气体是二氧化碳?

(答案:将二氧化碳导入碳酸氢盐指示剂,指示剂由红色变为黄色。)

【设计意图】课标中氧气、二氧化碳的检验,考察学生过程与方法中的预测。

活动卡

活动一:请写出二氧化碳、氧气、水蒸气检验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活动二:请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证明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氧气、水蒸气。

实验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评价

评价:优、良、中、差

2019_2020学年八年级科学下册第三章空气与生命第七节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作业设计新版浙教版

第七节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 一、单选题 1.如图是草原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图中数字能表示各类生物呼吸作用的有() A. ①④⑦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⑤⑥⑦ 2.下列有关碳循环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吸收CO2释放O2 B. 动、植物呼吸作用吸收O2释放CO2 C. 用石灰水吸收空气中过量的CO2,以解决温室效应 D. 提倡“低碳生活”,大力推广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 3.大自然中氧气的消耗有多种途径,下列不是氧气在大自然中消耗途径的是() A. 植物的光合作用 B. 物质的燃烧 C. 微生物氧化分 解 D. 生物的呼吸作用 4.如图所示为一个封闭透明的生态瓶,该瓶放在有光的地方,3天后小鱼仍能正常生活,最关键的原因是() A. 水草能制造氧 气 B. 水草能制造有机物 C. 水草能吸收二氧化 碳 D. 水草能提供充足的二氧化碳 5.自然界中氧循环如图所示,在A处不参与该循环的是()

A. 生物的呼吸作用 B. 含碳燃料的燃烧 C. 发展利用氢燃 料 D. 微生物氧化分解 6.下列关于自然界中氧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植物→呼吸作用→氧气→光合作用→氧气 B. 植物→光合作用→氧气→呼吸作用→二氧化碳 C. 植物→呼吸作用→氧气→光合作用→二氧化碳 D. 植物→光合作用→氧气→呼吸作用→水 7.在寒冷地区,每到冬季几乎所有的植物都会落下叶子,植物的光合作用基本停止,但生活在那里的人们却并不感到缺氧,这是因为() A. 天气寒冷,人们都在室内活动 B. 自然界中的氧循环是全球性的 C. 由于寒冷,人们的呼吸作用减弱 D. 在夏季植物释放了大量的氧气,储存到冬季用 8.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建立世界环境日的目的是:倡导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节约能源,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下列做法不符合该目的是() A. 购物时用布袋代替塑料袋 B. 外出尽量步行或骑自行车 C. 充分利用太阳能 D. 直接燃烧煤炭 9.如图是自然界中碳循环的示意图,下列分析不符合图中表示的信息的是() A. 图中③表示的生理过程是呼吸作用 B. 图中甲代表的生物是腐生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 C. 图中①代表的生理过程是光合作用 D. 在自然界中,生物遗体和排出物中的碳是不能循环利用的 10.如图表示一天之内(早7:00~第二天早7:00)温室大棚中CO2含量的变化,在a点打开通风口的目的是()

三年级科学上册 认识水和空气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认识水和空气 教学目标 1.能选择正确的方法,观察水和空气;能正确选择和使用工具,测量水温和气温;初步常识对实验结果的预测;能用事实证明空气及其重量的存在;能用语言、文字、画图等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2.参与科学探究活动;愿意与同学交流和合作。 3.了解水和空气的物理性质。 教学重点: 能选择正确的方法,观察水和空气;能正确选择和使用工具,测量水温和气温。 教学难点: 初步尝试对实验结果的预测;能用事实证明空气及其重量的存在;能用语言、文字、画图等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教学过程设计 一、引新 二、认识水和空气 1.观察水,感受水的颜色、气味、味道等,再利用瓶子、盘子、滴管等赶金滴水、装水,观察水的流动性。 2.测量水温 师:(出示两杯冒热气的水)如果要判别这两杯水,哪杯水温度高,有什么方法? 生:(讨论)(可以凭眼观察) 师:如果这里又有两杯水都不冒热气,那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判别哪标水温高呢? 生:(讨论、试验) 师:(小结)刚才同学们通过运用感觉器官来判别水温的高低,这办法不错,但以后要注意,只有在先知道物体的温度不是很高的情况下,才能用手去感觉物体温度的高低。如果是加热过的油,从外表看不出它温度很高,随便用手摸,就会出事故的。 师:刚才经过讨论,我们知道用手能感觉出温度的高低。但是,这方法是否很可靠呢?(出示三盆水:泠水、温水、热水)请一同学上来,用两只手分别放进冷、热水中,请同学说说两只手对两盆水温度高低的感觉。过了一会儿请这同学将两只手同时放入中间一只水盆中,然后让他说说对这盆水温度高低的感觉。 师:同一盆水,这两只手对它温度的高低的感觉,为什么会有不同呢?说明手对温度的感觉是否可靠? 生:(讨论) 师:(小结)通过刚才的实验,使我们知道了,人的手有时可以判别物体的高低,但有时也不可靠,要精确知道物体的温度必须用温度表来测量。师:(出示温度表)这是温度表,我们先来观察一下它的构造,温度表可以分成几个部分? 生:观察桌上的温度表并讨论。 师:(小结)一般我们把温度表分成封闭的玻璃管和管内的水银两部分,玻璃管的下端是球形的玻璃泡,管上还有刻度。 认识温度表上的刻度及表示温度的读法。 师:谁知道水沸腾时的温度是多少?正确的读法是怎样的?应该怎样写呢? 生“读100摄氏度? 写100℃(板书)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第三章空气与生命单元测试A卷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第三章空气与生命单元测试A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20题;共40分) 1. (2分)化学在能源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 为治理雾霾,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B . 变废为宝,将地沟油转化为航空燃油 C . 城市道路使用太阳能景观灯,节能又环保 D . 用二氧化碳和水等合成新型燃油,有利于减缓温室效应 2. (2分)下列图象有关量的化趋势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的是() A . 在一定量的CaCl2溶液中通入CO2气体 B . 向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 C . 等质量的Zn和Mg分别与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足量)反应 D . 等质量CaCO3分别与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足量)反应 3. (2分)“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叶片经酒精脱色并滴加碘液后,遮光和不遮光部分显示的颜色分

别是() A . 蓝色蓝色 B . 蓝色黄白色 C . 黄白色黄白色 D . 黄白色蓝色 4. (2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爆炸一定是化学变化 B . 氧气和液氧的化学性质相同 C . 催化剂只能加快反应速率 D . 凡是发光、发热的现象都叫燃烧 5. (2分)已基本干燥的抹灰白墙(熟石灰),住人后往往又会变得潮湿,这主要是由于() A . 壁中有水渗出 B . 熟石灰与二氧化碳反应的生成物中有水 C . 空气中的水凝结在墙面 D . 熟石灰变成了生石灰和水 6. (2分)如图为胸腔和肺的示意图,当肋间外肌和膈肌收缩时,图中三部位压力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A . c>a>b B . a>b>c C . a>c>b

科学八年级下空气与生命单元测试题

A B C D 班别______ 姓名______ 座号______ 相对原子质量:C :12 H :1 O :16 N :14 P :31 Na :23 Ag :108 Cl : Mn:55 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 ) 1.氧气是人类维持生命不可缺少的物质。下列关于氧气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5 1 B.舍勒是最早制得氧气的科学家之一 C.氧气是一种可燃性气体 D.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非金属单质 ( ) 2、二百多年前,英国化学家普利斯特列经过反复实验,得出结论:植物在阳光下能 使空气变“好”,是因为植物能释放出“活命空气”。他所说的“活命空气”应是: A 空气 B 氧气 C 二氧化碳 D 氧气 ( ) 3、下列对质量守恒定律的解释正确的是: A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但原子的数目改变 B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改变,但原子的数目不变 C .在一切化学反应里,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原子的质量没有变化。 D .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分子数等于生成物的分子数 ( ) 4、加油站必须粘贴的标志是 ( ) 5、下列所列各常用仪器中,通常不能被作为反应容器的是 A 、试管 B 、烧杯 C 、集气瓶 D 、量筒 ( ) 6、呼吸作用对于生命活动的重要性是 A.产生水分 B.吸收氧气 C.提供能量 D.分解有机物 ( ) 7、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能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的是 A 、红磷 B 、硫粉 C 、铁丝 D 、氢气 ( ) 8、向紫色石蕊试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等溶液变色后,将它放在酒精灯下加热煮 沸,直至溶液不再发生变化,本实验中观察到的颜色变化过程是 A.紫色→红色→紫色 B. 紫色→红色→无色 C.紫色→红色→红色 D. 紫色→蓝色→无色 ( ) 9、下列关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光合作用能将无机物转化成为有机物 B.凡是绿色植物体的细胞均能进行光合作用 C.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必须在光下才能进行 D.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还是能的转化过程 ( ) 10、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 、O 2 B 、KClO 3 C 、H 2O D 、Ca(OH)2 ( ) 11、厨房炒菜时,油锅着火,最适宜的灭火方法是 A 、立即加水 B 、撒砂子 C 、盖上锅盖 D 、用湿抹布扑盖 ( ) 12、下列哪项不是鼻腔的功能 A 、温暖空气 B 、感受气味 C 、粘住灰尘 D 、气体交换 ( ) 13、能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种气体的方法是 A 、观察颜色 B 、分别通入到澄清石灰水中

三年级上 科学 水和空气

第四单元水和空气 单元分析 单元教材分析: “水和空气”单元共7课。 第1课,提供机会展示学生有关水的初始想法,形成有关水的知识网状图。通过让学生借助感官识别水和其他物质,初步学习对周围物质进行分类。这些活动,不仅可以了解学生的原有认知水平,而且还可以让学生对水、空气和其他物质进行初步比较,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第2课和第3课,让学生对水和其他液体进行有意义的对比研究。学生将从多个侧面(颜色、气味、黏度、密度、表面张力等)认识到水和其他液体的不同之处,同时对它们的相同点进行概括提升,比如液体具有流动性和不能保持固定形状。 第4课,让学生解决一个常见问题——比较水的多少。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将明白液体的多少可以用多种不同方式和工具进行比较,但标准工具的产生是十分必要的。因为不同测量工具在测量时,测量结果会产生较大的差异,即使用同一种工具,测量单位不同,操作方法不同,也会带来较大的差异,无法进行比较。在这一节课中,学生也会认识到,液体的体积在测量过程中是不会改变的。 从第5课开始,学生探究的主题转向空气。在空气内容的第1课,需要学生用证据证明空气确实存在,并且在实证的基础上,让学生把水和空气进行初步的对比,这将是一个十分有趣的活动。 在第6课和第7课中,学生将探究空气作为一种物质的基本属性——能占据空间和有重量。这将是学生关于水和空气概念发展的一次提升,也将深化前面一系列探究水的各种属性的活动。这两节课开展的仍是水和空气的比较活动,不过比较的重心已从性质的差异转向相同特征的抽象。 在第7课中,将让学生对本单元的学习进行一次反思,对石头、水和空气进行对比,实际上是让学生对固体、液体、气体的基本特征进行对比。这是一次评价的机会,可以观察到学生在单元学习后在科学概念方面的发展变化。 单元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物质分为固态、液态和气态。固体有固定的形状和一定的体积;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 2.水是地球上一种重要的物质,它有许多的用途;水和其他液体比较,在颜色、气味、黏性、流动性等方面存在差异。 3.空气确实存在于我们周围,能被我们的感官感知;空气能占据空间,空气有重量。 4.量筒是一种标准工具,可以测量液体的体积多少。 过程与方法 1.对液体、固体和气体进行系统的比较观察。 2.识别并通过观察比较认识水、空气和其他液体的特征。

八年级科学空气与生命基础知识

第二章空气与生命基础知识 1.空气里有氧气、氮气、还有氦、氖、氩、氙等稀有气体、还含有二氧化碳、水蒸气以及其它杂质。 空气按体积计算:氮气占78%,氧气21%,其它气体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它0、03%) (1)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通常状况下) (2)氧气不易溶于水--常温下,1升水中能溶解30毫升的氧气。水中的生物就是靠水中溶解的氧气得以生存的。 (3)密度: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为1.429克/升,比空气的密度略大。 (4)较易液化和凝固:液态——1.013×105Pa时,-183℃,淡蓝色; 时,-218℃,淡蓝色雪花状固体。 固态——1.013×105Pa (1)原理(写出化学方程式) ① ② ③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方法 器材、步骤、实验装置 (3)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时用_______做催化剂 催化剂:是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改变的物质。工业上叫触媒。特点就是:一变二不变,即改变(不只是加快)反应速率,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化学性质不变。催化剂具有选择性,不是万能的,也不是唯一的。6.工业上制取氧气: A、分离空气法。工业制氧是物理变化。因为这里只是利用各种成分的沸点不同,把空气中

的氧气从液态空气中分离出来。 国家规定储存氧气用的钢瓶一律漆成天蓝色。 B、利用膜分离技术,在一定压力下让空气通过具有复集氧气功能的薄膜,可以得到含氧量较高的复集氧气。 7.缓慢氧化与燃烧 (1)氧化反应进行得非常缓慢,甚至不易觉察,就是缓慢氧化。如呼吸作用、铁生锈等。(2)燃烧是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剧烈的氧化反应。 燃烧的三个特点:1)发光、发热;2)剧烈;3)氧化反应 (3)爆炸:燃烧以极快的速率在有限的空间里发生,瞬间内累积大量的热,使气体体积急剧地膨胀,就引起爆炸。 (4)燃烧的条件: 实验结论:可燃物燃烧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①要有氧气参与;②要达到一定的温度Δ着火点:每种物质的着火点是不同的,这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如白磷的着火点是40℃。(5)自燃:由缓慢氧化而引起地自发燃烧叫自燃。 物质在缓慢氧化过程中产生得热量如不能及时散失,会使温度逐渐升高,达到着火点时,不经点火,物质会自发地燃烧起来。 8.灭火——消除燃烧发生的如何一个条件:或降低温度;或隔绝空气。 9.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做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叫做分解反应。 10.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就是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反应物分子的原子重新组合成生成物分子的过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既没有改变也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没有变化,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11.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方程式,叫做化学方程式。 12.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A、宏观上:表示什么物质参加反应,结果生成了说明物质。 B、表示反应在什么条件下进行。 C、微观上:表示各物质间原子和分子的个数比。 D、质量上: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间的质量比。 13.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 A、以客观事实为依据 B、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即在式子左、右两边各原子的种类与数目必须相等。 14.说明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具体步骤: (1)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左边写出反应物的化学式,右边写出生成物的化学式,中间连一条短线。如果反应物或生成物不止一种,就用“+”连接。 (2)配平化学方程式:在化学式前面,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使得式子两边每一种元素的原子总数相同。 用观察法或用最小公倍数法来确定化学计量数。 (3)说明反应条件和生成物的状态。 “↑”“↓”号的使用范围:在反应物中无气态物质参加反应,如果生成物中有气体,则在气体物质的化学式右边要注“↑”号;在溶液中进行的化学反应,反应物无难溶性物质参加反应,如果生成物中有固体难溶性物质生成,在固体物质的化学式右边要注“↓”号。 反应条件常见的有:点燃、加热(△)、高温、催化剂等。 口诀:左反应,右生成;化学式、须正确;系数平,原子等;等号连,条件清;生成气体和沉淀,上下箭头来表明。 15.人通过呼吸,气体的成分变化--呼出的气体氧气的含量降低,二氧化碳、水汽的含量也明显增加。 --用澄清石灰水和白色的硫酸铜粉末来证明。 16.人体的气体交换是在呼吸系统内进行的 人体呼吸系统的构成: 呼吸道:鼻腔--阻挡和粘住灰尘、细菌,还能温暖、湿润空气,感受气味刺激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第四单元水和空气复习资料教学内容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第四单元水和空气复习 资料

一、水 1 、物体可以分为(固体)、(液体)、(气体)三类。他们之间的区别在于: 固体有固定的(形状),液体和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 2、水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会(流动)的液体。 3、水是重要的物质,它存在于(植物)、(动物)、(人体)、(土壤)中。 4、水是生命的源泉。(植物)、(动物)和(人类)都离不开水。 5、水有三种状态:固态的(冰)、液态的(水)、气态的(水蒸气)。 6、水的用途很多。(工业)生产、(农业)生产和(人类)的生活都要用水。 7、人们通常将水、醋、牛奶分为一类,称它们为(液体);将石头、木头和树叶分为一类,称为(固体)。空气是单独的一类,称为(气体)。 8、研究水是什么样的物质时,我们用了(看)、(摸)、(闻)等方法。 二、水和食用油的比较 1、在科学观察中,我们一般不用(尝)的方法比较物体。 2、水和油相比,(油)较轻。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2

3、把水和油分别滴在玻璃和蜡光纸上,可以观察到: ①水滴较圆,油滴较扁②水在蜡光纸上不渗透,油在蜡光纸上渗透。 4、像水和油一样,没有固定的(形状),会(流动)的物体,叫做液体。像(酱油)、(醋)和(墨水)等都是液体 5、水和油的轻重怎样比较?①把同样大小的一杯水和一杯油放在天平上称②将油倒入盛有水的杯子中,油会浮在水面上③将木条分别放入水和油中,然后进行观察 6、水和食用油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三、谁流得更快一些 1、水会(流动),油会(流动),其他的液体也会(流动)。 2、在比较不同液体流动快慢的实验中,(液体的量)是相同的。 3、液体都会流动,流动的快慢受到(黏度)的影响。 4、怎样才能做到流动比赛是公平的?①从同样高度流下②同样多的液体③同时流动 5、流动速度由快到慢依次是:水、食用油、洗洁精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3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第三章《空气与生命》知识点归纳

新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第三章《空气与生命》知识点 第一节:空气与氧气 1.常见气体和物质的检验 ①二氧化碳(CO2)的检验:通入澄清石灰水,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②氧气(O2)的检验: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③水(H2O)的检验:能使白色的无水硫酸铜变成蓝色。 2.空气的成分一般来说是比较稳定的。法国科学家拉瓦锡通过实验首先得出了空气是由氮气(N2)和氧气(O2)组成,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1/5的结论。 3.空气的成分 4.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1)测量原理 利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理:红磷(P)燃烧消耗密闭容器内空气中的氧气(O2),使密闭容器内压强减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水被压入集气瓶内的体积即为减少的氧气的体积。 (3)实验步骤 ①连接装置,广口瓶加入少量水,将剩余瓶子容积用记号笔分成5等份。 ②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立即塞紧瓶塞,并观察现象。 ③分燃烧后(等火焰熄灭),振荡广口瓶直至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观察现象。 (4)实验现象 ①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②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容积的1/5。 (5)结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体积的1/5。

(6)注意事项:(1)装置不漏气(2)红磷应足量(3)冷却后再打开弹簧夹 (7)思考与讨论: (1)实验时为什么要选用红磷,用木炭代替红磷是否可行?为什么? 答:不可以。木炭燃烧消耗氧气,但是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不能使瓶内气压有效减小。而红磷燃烧生成的是固态的五氧化二磷(P2O5),能使瓶内气压有效减小。 (2)在这个实验中,有时气体减少的体积小于1/5,导致结果偏低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答:①红磷的量不足或燃烧不充分,没有完全消耗掉氧气。 ②装置漏气(如塞子未塞紧、燃烧匙与橡皮塞之间有缝隙等),使外界空气进入瓶内; ③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使进入瓶内的水的体积减少。 (3)实验中有时气体减少的体积大于1/5,又是为什么呢? 答:①点燃红磷后,插入燃烧匙时,瓶塞子塞得太慢,使得瓶中空气受热膨胀,部分空气溢出。②实验开始时,没有夹或没夹紧止水夹。 (4)此实验说明剩余气体有哪些性质?答: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溶于水。 5.空气的利用 6.氧气的性质 (1)物理性质: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溶于水。标准状况下氧气密度比空气略大。 液态氧气为淡蓝色,固态氧气为蓝色雪花状。 (2)化学性质: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能支持燃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和多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CO

小学三年级科学下水和空气实验报告单

实验报告单 时 间 2013.12.10 实验名称 水和食用油的比较 实验目的 比较水与食用油的异同,了解液体的共同特点 实验器材水、食用油、塑料杯、滴管、玻璃、蜡光纸、木条 我的猜测:水的流动速度快,食用油的流动速度慢。水没有颜色,食用油有颜色 我的实验步骤:1、用眼睛观察水和食用油的颜色和透明度 实 2、分别把水和食用油滴在玻璃上,然后进行观察 3、将水倒入油中然后进行观察 4、用鼻子闻它们的气味 5、分别把水和食用油滴在蜡光纸上,然后观察现象验   过 观察到的现象:1、水没有颜色,没有气味,透明度好,体积比食用油重,流动速度快 2、食用油有颜色、有气味,透明度差,流动速度慢,体积比水轻 程 3、它们都是液体,都会流动,没有固定形状实验结论 水没有颜色、食用油有颜色,水透明,食用油不透明。水流动快,食用油流动慢。水渗 透性较弱,食用油渗透性强。 疑问 为什么水的渗透性小,蜡光纸的渗透性小 指导教师 评定等级(含日期) 2013.12.10 实验报告单 时 间 2013.12.16 实验名称 谁流得快一些 、管路敷设技术通过管线不仅可以解决吊顶层配置不规范高中资料试卷问题,而且可保障各类管路习题到位。在管路敷设过程中,要加强看护关于管路高中资料试卷连接管口处理高中资料试卷弯扁度固定盒位置保护层防腐跨接地线弯曲半径标高等,要求技术交底。管线敷设技术包含线槽、管架等多项方式,为解决高中语文电气课件中管壁薄、接口不严等问题,合理利用管线敷设技术。线缆敷设原则:在分线盒处,当不同电压回路交叉时,应采用金属隔板进行隔开处理;同一线槽内,强电回路须同时切断习题电源,线缆敷设完毕,要进行检查和检测处理。、电气课件中调试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 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试卷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根据生产工艺高中资料试卷要求,对电气设备进行空载与带负荷下高中资料试卷调控试验;对设备进行调整使其在正常工况下与过度工作下都可以正常工作;对于继电保护进行整核对定值,审核与校对图纸,编写复杂设备与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方案,编写重要设备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方案以及系统启动方案;对整套启动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进行调试工作并且进行过关运行高中资料试卷技术指导。对于调试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技术问题,作为调试人员,需要在事前掌握图纸资料、设备制造厂家出具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报告与相关技术资料,并且了解现场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电气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技术电力保护装置调试技术,电力保护高中资料试卷配置技术是指机组在进行继电保护高中资料试卷总体配置时,需要在最大限度内来确保机组高中资料试卷安全,并且尽可能地缩小故障高中资料试卷破坏范围,或者对某些异常高中资料试卷工况进行自动处理,尤其要避免错误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动作,并且拒绝动作,来避免不必要高中资料试卷突然停机。因此,电力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调试技术,要求电力保护装置做到准确灵活。对于差动保护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技术是指发电机一变压器组在发生内部故障时,需要进行外部电源高中资料试卷切除从而采用高中资料试卷主要保护装置。

浙教版八年级下科学第三单元空气与生命尖子生培优卷及答案

最新浙教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空气与生命尖子生培优卷及答案 一、单选题(共20题;共30分) 1.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因果关系不成立的是( ) A.因为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所以可以用于食品包装袋内防腐 B.因为氧气能支持燃烧,所以可用作燃料 C.因为稀有气体通电时发出有色的光,所以可用于制作霓虹灯 D.因为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所以它能用于灭火 2.某同学设计了如图的装置(瓶中植株未经暗处理)。下列描述中,正确的组合是( ) ①该装置可验证植物的光合作用能产生氧气 ②该装置可验证植物的呼吸作用能产生二氧化碳 ③丙内石灰水保持澄清 ④丙内石灰水变浑浊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3.如图,在密封的纸盒上挖一个直径的圆形小洞,并在洞口前方约米的位置,放置一根点燃的蜡烛, 用双手在纸盒两侧拍击,蜡烛熄灭,蜡烛熄灭的主要原因是( ) A.缺乏可燃物 B.缺乏O2 C.排出的气流中CO2的含量高 D.温度降到了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第3题图第4题图第5题图 4.在一密闭容器内有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和一种未知物W,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 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X的值应为0 B.反应后的生成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C.氧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发生改变 D.物质W只含碳、氢两种元素 5.如图所示,在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实验中,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连接装置后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红磷要足量 C.点燃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塞紧胶塞 D.红磷熄灭后立刻打开止水夹 6.实验室常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现对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进行加热,加热过程中涉及 到的相关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图像正确的是( ) A. B. C. D. 7.如图所示的“人工树叶”是一种模拟电化学实验装置,该装置模拟植物的光合作用, 利用太阳能将水和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和燃料丙醇(C3H8O)。则下列不属于“人工 树叶”作用的是( ) A.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B.有利于减缓温室效应 C.为人类提供能源 D.为人类提供食物 8.宋代著名的医学家宋慈编写的《洗冤集录》中有“银针验毒”的记载,“银针验毒”的原理之一是: 4Ag+2H2S+O2=2X(黑色)+2H2O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人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四 水和空气很重要 3 认识水和空气》优质课教学设计_11

理解水和空气 一、教学目标: 1、引领学生使用多种方法感知空气的存有,了解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 空气没有一定的形状。空气占据着我们的周围空间。让学生经历一个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 2、培养学生使用多种方法,选择材料,设计实验,证明空气的存有、流动以及空气占据 着空间。 3、激发学生学习科学、探究科学奥秘的兴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实行康健 与卫生教育。 二、教学重点:空气的存有、流动以及空气占据着空间。 教学难点:对实验结果实行分析,得出结论的水平。 三、课时安排:二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生用(4人一组):水槽、可哀瓶、气球、剪刀、铁钉、吸管等。 1、我有一谜语,大家猜猜看是什么? 奇异奇异真奇异,看不见来摸不着,无孔不入变化多,我们的生命里不了。 2、关于空气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关于我们还有什么问题? 3、今天我们就用观察和做实验的方法来研究关于空气的一些问题。

1、收集空气。 我们怎么把空气摆放到课桌上来研究呢?大家想想办法。 2、感觉空气。 3、交流对空气的感觉。 现在就把自己的发现和大家一起交流交流。 4、概括学生感觉到的空气的性质 学生提出问题 1、学生用手摸、按,感觉空气填塞塑料袋,有弹性,能变形;扎一个小孔让空气吹在脸上感觉气流,体会空气像水一样能流动;听一听气流发出的声音;尝一尝、闻一闻体验空气没有味道、没有气味。 2、学生交流,发表自己的发现。 1、大家想变魔术?先认真读课文上“纸的奇遇”这段文字。 师介绍魔术(实验)的注意点。 魔术胜利了吗?有什么发现? 2、解释纸团为什么不会湿? 3、这个部分让空气占着,所以水进不去。这叫空气占据空间。 1、再来做一个魔术。会做一个魔术还称不上魔术师,大家还能用桌子上这些材料再做一个魔术吗? 指导学生按教材提供的方法实行活动。 2、是谁赶走了第二只杯子里的水,占据了杯子里的空间? 在做魔术的过程中,我们都有些什么发现呢?

三年级上册科学第四单元水和空气知识点总结(自己整理)

第四单元水和空气 一、填空题。 1.水 1.水和空气,是地球上的两种非常重要的物质。因为有了它们,地球上才有了生命,有了植物、动物和我们人类,地球才被人们称为生命的摇篮。 2.在我们的生产、生活中,水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水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没有固定形状、透明的、会流动的物体,像水这样没有固定形状会流动的物体叫液体。 4.人们通常将水、醋、牛奶分为一类,称它们为液体;将石头、木头和树叶分为一类,称为固体。空气是单独的一类,称为气体。 5.物体可分为固体、液体、气体三类。 6.固态、液态、气态是物质三种不同的存在状态。 2. 水和食用油的比较 1.我们知道牛奶、水、食用油、醋、果汁等都是液体。 2.对一种液体缺乏了解时,不能轻易尝或闻。 3.混合水和食用油,会看到分层现象,油在上层,水在下层,说明油比水轻。 3. 谁流得更快一些 1.水、食用油和洗洁精这三种液体中,流得最快的是水,流得最慢的是洗洁精。 2.水会流动,油会流动,其他的液体也会流动。不同的液体流动的速度不同。 3.液体都有一定的黏度。液体流动的快慢跟液体的黏度有关。 4. 比较水的多少 1.量筒是一个带有刻度的玻璃筒,专门用来测量液体的多少,也就是测量液体的体积。 2.量筒是玻璃器材,因此在使用时要轻拿轻放,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3.液体的多少用毫升、升来表示。 5. 我们周围的空气 1. 空气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没有固定形状、透明的、会流动的气体。 2.空气流动形成风。 3.空气是地球上一种重要的物质,有了空气,地球上才有了生命。

4.离开空气木柴 不能 燃烧。 6. 空气占据空间吗 1.空气和水、石头等一样,可以 占据 空间 。 2.空气是可以被 压缩 和 扩张 的,空气占据空间的大小是 可以 变化的。 3. 气筒 、 篮球 、 喷雾器 。 4. 在喝盒装饮料时,通过吸管能将 空气 吸进去,冒出来。 5.用同样大的力量压缩空气和水,空气 可以 被压缩,而水被压缩。 7. 空气有重量吗 1.空气是有 重量 的,但是重量 很轻 。可以用 天平 来称量空气的重量。 5.物质都能占据 空间 ,具有一定的 重量 。 二、 图表题。 1.水和食用油 2.固体和液体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水和空气》

水和空气测试卷 1、水是一种(无色)、(无味)、(透明)、会(流动)的液体。 2、水有三种状态:固态的(冰)、液态的(水)、气态的(水蒸汽)。 3、液体都会流动,流动的快慢受到(黏度)的影响。 4、量筒是一个有刻度的玻璃筒,专门用来测量(液体)的多少,也就是测量液体的体积。液体体积常用(毫升)、(升)来表示。 5、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透明)、(摸不到)、会(流动)的气体。 6、人们通常将水、醋、牛奶分为一类,称它们为(液体);将石头、木头和树叶分为一类,称为(固体)。空气是单独的一类,称为(气体)。他们之间的区别在于固体有固定的(形状),液体和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 二、判断题。 1、水能占据空间,空气也能占据空间。(√) 2、水和石头都有重量,空气没有重量。(×) 3、空气虽然看不见,摸不着,我们却可以感知到。(√) 4、水是重要的物质,它存在于植物、动物、人体、土壤中。(√) 5、空气可以被压缩,被压缩的空气有弹性。()、 6、空气不能占据物体的空间。(×) 7、沙子会流动所以是液体。(×) 8、动物、植物和人类都离不开空气,但水中的鱼不需要空气。(×)9、在热水中把扁的乒乓球放进去,泡一泡会重新鼓起来。(√) 10、有些动物是不需要空气的,如蚂蚁、蚯蚓、蜗牛等。(×)11、任何一种液体我们在观察时都可以用嘴去尝。(×)

7、5毫升水相当于大雪碧瓶一瓶。(×) 三、选择题。 1、下列物品中,运用了空气可以被压缩的性质的是(C) A、瓶子 B、风扇 C、轮胎 2、(B)是一个有刻度的玻璃筒,专门用来测量液体的多少,也就是测量液体的体积。 A、滴管 B、量筒 C、烧杯 3、像水一样没有固定形状、会流动的物体叫(B)。 A、液体 B、气体 C、固体 4、当你制造肥皂泡时,在肥皂泡内的是(A)。 A、空气 B、肥皂 C、水 D、没有什么xx 5、把水倒入不同形状的杯子里,水的(A)会改变。 A、形状 B、颜色 C、味道 D、水量 6、把纸揉皱后,塞入杯底,倒过来,插入水底,纸不会湿的原因是(B)。 A、空气没有一定的形状 B、空气要占据杯中的空间 C、空气能流动7、可以用来表示水的多少的单位是(C)。 A、厘米 B、小时 C、毫升 8、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的是(DEF),有一定体积、没有一定形状的是(BC),既没有一定体积、又没有一定形状的是(A)。 A、空气 B、油 C、水银 D、塑料泡沫 E、玻璃 F、瓶盖 9、测量水的多少,你用(B)。A、直尺B、量筒C、放大镜

新教材八下科学空气与生命知识点

第三章空气与生命 第一节空气 一空气的组成 氮气: %(分数) 氧气: % :检验用 稀有气体 其他气体:二氧化碳:检验用 水蒸气和其它杂质:水蒸气检验用 1.拉瓦锡测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实验 1.可观察到的现象是磷燃烧有大量白烟生成,打开止水夹后水进入集气瓶内大约1/5体积处。 2.实验时注意点:①红磷要;②要等后再打开止水夹;③红磷不能用C、S、Fe、Mg代替。 3.实验后若结果偏小,可能的原因有:红磷量过少、装置气密性不好。 实验后若结果偏大,可能的原因有:止水夹没有夹紧、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燃烧匙伸入集气瓶盖紧瓶塞过慢。4.、其他常见变形装置如下图: 2.证明空气中有CO2实验:利用CO2能使变浑浊。 3.证明空气中有H2O实验:利用H2O能使变蓝。 二空气的利用 1.氧气O2:①提供呼吸;②帮助燃烧(性) 2.氮气N2:无色无味,性质不活泼。 用途:①填充灯泡、食品包装;②制造化肥、炸药;③用作冷冻济(利用液氮汽化时要吸热); 3.稀有气体:化学性质不活泼。用途:①用作保护气(如金属焊接时用于隔绝空气); ②用作电光源(如航标灯、闪光灯、霓虹灯); ③用于制造低温环境;用于医疗麻醉 三氧气的性质 (一)氧气的物理性质 1.无色无味(法闻气味); 2.不易溶于水; 3.密度比空气略大 4.标况下,-183℃为色液体,-218℃为状色固体。(二)氧气的化学性质: 1.S硫在空气中燃烧文字表达式: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色火焰,生成具有气味的气体。 2.Fe在氧气中燃烧文字表达式: 实验:将细铁丝绕城螺旋状,目的 瓶底装少量,目的。 现象: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热,生成。 3.C在空气中燃烧文字表达式: 现象:剧烈燃烧,发出,放出大量热。 4.P在空气中燃烧文字表达式: 现象:剧烈燃烧,放出大量,放出大量热。 四氧气的制取 (一)工业制法(物理变化):法(利用)、膜分离技术。

人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四 水和空气很重要 3 认识水和空气》优质课教学设计_27

《理解空气》 一、教学内容分析: 《理解空气》是学生探究空气的入门课。它以学生的经验为基础,提出“它是什么样的”和“我们用什么方法才能知道它是什么样的”这样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使学生知道空气的性质固然是重要的,但同样重要的是使学生经历探究空气的性质,证明空气的存有并占据空间,获得观察、实验、搜集与整理信息的水平,受到归纳与概括等科学方法的训练。 二、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 1、能用感官感知并描述空气的特点。 2、能用实验证明空气是否占据空间的猜想。 科学知识目标: 能具体说出空气具备的基本物理性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能理解到科学探究过程中要用实验证明自己猜想的准确性。 2、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的探究态度,渗透环保意识。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STSE)目标: 能举例说明空气对我们生存的重要性。 在学生学会使用感官观察物质的基础上,学习使用实验的方法研究物质,体会借助不可见物质对可见物质的“扰动”,能够观察到不可见物质的科学研究方法。这能够说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也是本节课的教学亮点。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用感官感知并描述空气的特点。 难点:能用实验证明空气是否占据空间。 四、教学准备: 学生:小杯子、塑料袋、扇子、粉笔头、气球、吸管、报纸 教师:食品盒、新铅笔、新铅笔盒、一大一小两个玻璃杯、两根蜡烛、火柴、报纸、6个盛满水的水槽、5张实验报告卡。 ?五、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创设情境 1、同学们,今天是我第一次给咱们班上课,看大家脸上的表情就知道同学们对上好今天的课很有信心,对吗?今天老师特意给大家带来几件很重要的礼物,就装在这个神秘的盒子里,到底是什么礼物呢?谁愿意上前来摸摸看。 2、分别请两位学生台前摸物品。 前两位学生分别会摸到新铅笔盒或是新铅笔。对于学生摸出的不同物品教师适时实行评价。 3、再请两位同学台前摸物品。 第一位同学会什么也摸不到。 第二位同学也会什么都摸不到。 4、真的没有了吗?大家想不想仔细瞧瞧?老师慢慢打开盒子,将盒子内部朝全班同学倾斜,让大家看清楚。然后加重语气追问:真的什么都没有了吗?!老师说有!老师认为这盒子里还有一种被我们经常忽略的东西,它就在谜语里面藏着呢!??? 看不见,摸不着,

(修改)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水和空气的知识点总结

水和空气 1、水 1、()和(),是地球上的两种非常重要的物质。因为有了它们,地球上才有了生命,有了植物、动物和我们人类,地球才被人们称为生命的摇篮。 2、水的样子:没有()、没有()、没有()、()、会()的液体。 3、水的存在方式:冰、雪、淡水、云、海洋等形式。 4、水的用途:洗衣、做饭、饮用等。 5、水和生物的关系:植物离不开水,动物离不开水,微生物离不开水。 6、地球表面有百分之七十左右的面积被()覆盖着。 7、人们通常将水、醋、牛奶分为一类,称它们为();将石头、木头和树叶分为一类,称为()。空气是单独的一类,称为()。 8、物体可以分为()、()、()三类,这样分类的标准是什么? 答:固体有固定的形状和一定的体积;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 2、水和食用油的比较 1、水是一种(),我们周围还有许多液体,比如:洗洁精,饮料,食用油,醋等。 2、在科学观察中我们一般不用()的方法比较物体。 3、水重食用油轻。 4、将水和食用油分别倒入不同形状的容器中,观察到了什么,说明了什么?说明水和食用油都没有固定形状。 5、水和油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 不同点:水没有颜色,没有味道,透明,不黏,比油重,水滴是圆的。油是淡黄色,有气味,有味道,半透明,有点黏,比水轻,油滴是扁平的。相同点:会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都是液体、透明、都有重量、都会形成滴状、都有一定的黏度。 3、谁流的更快一些 1、按流动速度从快到慢排列:水>食用油>洗洁精() 2、液体都会流动,流动的快慢受到()的影响。 3、液体和固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不同:液体——会流动,没有固定形状;有点透明;都会形成滴状;有黏度。固体——不会流动;有固定形状;有些透明有些不透明;不会形成滴状。相同点:都有重量,有形状。 4、比较水的多少 1、你有什么方法来比较不同瓶中水的多少? 答:(1)倒在同一个大杯子。(2)用小杯子来量(3)称重量 2、液体具有一定的体积,液体的体积是可以用()测量的。 3、量筒是一个有()的玻璃筒,专门用来()的多少,也就是测量液体的体积。 4、液体体积的单位是()或()。 5、使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需要注意以下两点:(1)量筒必须放()。(2)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的最低处保持(),然后读出液体的体积数。 6、生活中一些常见液体的体积:牛奶250ml()、食用油5l ()、矿泉水350ml()。 7、5毫升水大约是()。 5、我们周围的空气 1、空气是什么样子的? 无色、无味、透明、无固定形状。 2、空气的用途:人类呼吸需要空气,植物离不开空气,木材燃烧离不开空气。

(完整版)六年级科学《空气和水》练习卷

小学科学总复习《空气和水》练习卷 学校班级姓名成绩 一、判断。 1.水是一种没有气味、没有味道、没有固定形状、会流动的白色液体。() 2.物质在水中溶解后就化成了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地分布在水中。() 3.不同的物质在水中溶解能力基本相同。() 4.物质的溶解速度受到颗粒大小、水的温度及是否搅拌等因素的影响。() 5.把湿衣服晾在太阳下,不久衣服干了,这种水慢慢消失的现象叫凝结。() 6.天空中飘落的雪实际上是由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小冰晶组成的。() 7.水有固态、液态、气态三种形态,在一定条件下会相互转化。() 8.即使没有水的循环,陆地上的水也足够使人类生存。() 9.我们的周围存在着空气,空气流动形成了风。() 10.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 11.刮北风时,风向标的箭头会指向南方。() 12.人们常根据云量的多少,来区分晴天、多云和阴天。() 13.在一段时间里,气温、降水量、风和云量都会发生变化。() 14.我们只有通过电视才能了解到明天的天气情况。() 15.酒精灯使用完毕后,应及时将火焰吹灭。() 二、选择。 1.()是一种专门测量液体体积多少的玻璃仪器。 A 漏斗 B 烧瓶 C 量筒 2.水在一般情况下,沸腾时的温度是()。 A 0℃ B 37℃ C 100℃ 3.水在一般情况下,结冰时的温度是()。 A 0℃ B 37℃ C 100℃ 4.下列物体中,能在水中溶解的是()。 A 食盐和氧气 B 面粉和白糖 C 油和食盐 5.食盐、白糖等固态物质的颗粒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称为()。 A 固体 B 晶体 C 形体

6.溶解在水中的物质可以采用()的方式分离出来。 A 沉淀 B 蒸发 C 过滤 7.正确的过滤方法是()。 A 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向漏斗内倒液体时,要让液体沿着玻璃棒流进过滤器,玻璃棒应指向有三层滤纸的那一边,倒液体时液面要低于滤纸的上缘。 B 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壁,向漏斗内倒液体时,要让液体沿着玻璃棒流进过滤器,玻璃棒应指向有三层滤纸的那一边,倒液体时液面要低于过滤器。 C 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向漏斗内倒液体时,要让液体沿着玻璃棒流进过滤器,倒液体时液面要低于滤纸的上缘。 8.“揭开热水杯的杯盖,杯盖上有许多水珠”,这种现象用图解表示是()。 A 水→水蒸气 B 水蒸气→水 C 水→冰 9.水蒸发时,水转化成为()。 A 固态 B 液态 C 气态 10.()是指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况。 A 天气 B 气候 C 气流 11.降水量的多少,常用()来测量。 A 风向标 B 雨量器 C 百叶箱 12.在使用酒精灯时,要用火焰的()部分进行加热物体。 A 外焰 B 内焰 C 焰心 三、作图。 1.标出过滤装置中的各部分名称。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