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出版专业实务中级知识点梳理精编版

出版专业实务中级知识点梳理精编版

出版专业实务中级知识点梳理精编版
出版专业实务中级知识点梳理精编版

出版专业实务中级知识

点梳理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出版专业实务(中级)

第一章出版物选题策划

§1.1选题策划概述

一、“选题策划”的概念

审稿前三环节(产品设计阶段):信息采集、选题策划、组稿。中心环节:选题策划

选题策划:是编辑人员开发出版资源,设计选题的创造性活动。

作用:①把握出版工作方向、落实出版工作方针,

②保障出版生产秩序,

③保证和提高出版物的质量,

④塑造出版单位的品牌形象等。

选题策划的内容:主要是对出版物内容与形式的设计,还包括实施方案和营销方案的设想,资金投入与产出的预测,涉及编辑、复制、发行全过程(全程策划)。P3

选题策划类型:

1.按规格分:系列性选题、成套性选题、单项性选题。

2.按重要性分:重点选题、一般选题。

3.按制订时机分:计划内选题、计划外选题(增补)。

二、选题策划的基本步骤

选题策划的基本步骤:信息梳理、选题设计、选题论证、选题优化。

1.信息梳理:选题策划最基础的工作,是信息采集环节的延伸。

在信息使用过程中以编辑目的为参照,注意编辑经验的积累和多种信息的交融,将思维作多元化、多角度的延伸,将信息融合成求新求变的观念,化成丰富的想象力,从而使选题的策划富有创意。

2.选题设计:指编辑人员整合信息并在此基础上构思、拟定出具体出版项目总体方案的工作。

①捕捉新的选题生长点

②总体构思出版物(要根据市场的需求和自身的条件在总体上对出版物进行构思):既要设想作品的内容及其表现形式,又要对出版物的形态结构有初步设计。

作者构思与编辑构思的不同点:作者往往会凭借创作冲动进入创作过程,边动手边思考,逐步完善,甚至中途改弦易辙;编辑则必须通过构思,形成尽可能周密、详尽的方案。这是因为编辑不仅要用它来明确自己的思路,还要用它来统一各相关工作环节的思想,并与作者的创作对接。P5

③拟订出版项目的运作方式:一方面,要对作者对象的选择、时间进度的安排拟定计划;另一方面,还需要考虑出版项目的资金投入与产出状况,预测生产成本、估算销售价格和销售数量,还应当对营销方案提出一定的设想。

④撰写选题报告。选题报告既是对选题作集体论证时必需的文件,又是选题列选的凭据和出版物生产流程中的基础性文件。

3.选题论证:①目的判断选题是否成立,②提出意见建议、完善选题

选题论证是必须坚持的重要制度:1997年新闻出版署颁布《图书质量保障体系》

4.选题优化(并非只进行一次,也没有固定的次序)

根据:组稿、审稿、编辑加工整理、整体设计、校样处理等实施过程的各环节

社长、总编辑根据出版社建设发展的需要,根据社会生活和出版环境的发展变化,调整选题的规划,可以看做总体的选题优化。

三、补充初级中的“信息采集”:选题策划的直接基础和重要依据

1.信息内容:社会发展信息、科学文化信息、出版业市场信息、作者信息、读者信息

2.出版业市场信息:出版动态信息、竞争对手信息

3.信息采集的方法:出版物交易场所调研、文献检索、关注大众传媒、人际交往、专业市场调查

4.信息采集的要求:真实性、针对性、综合性、预见性

5.信息处理:筛选、加工、存储、使用

§1.2选题设计

选题设计是选题策划的核心工作

选题设计考虑三方面:出版物内容与形式的构思、选题实施方案的安排、营销方案的设计P8

选题设计中的内容主题的设计是不变的,其他内容在实施过程中都可能发生变化,也允许随着选题完善而改变。

一、选题的内容和形式

构思阶段要考虑:①所涉内容领域的新发展、前沿、制高点;②社会生活发展态势,与该出版物的契合度;③社会文化需求及其与选题特色的关联性。P9

(一)明确读者对象(基础)

各种不同的文化产品消费需求(读者的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从事的职业与阅读目的)

(二)设计主题与名称:

主题方向的确定是对图书的“定性”,再“定量”即确定信息数量。

图书名称:明确体现图书主题内容、揭示作品体裁,要讲究修辞,力求逻辑与艺术性完美结合,可以“暂名”。单册书拟一个名称,成套图书需总书名和单册书名。

(三)设计体裁和篇幅:

体裁的设计(是确定提供知识、思想文化信息的具体方式):根据特定读者群体在文化背景、认知能力、情感取向、生活经历、职业特征等方面的具体特点的精细分析,确定以什么样的具体形式向他们提供既定的主题内容。

篇幅的设计:考虑主题内容和体裁、生产成本(尤其直接成本)、目标读群的购买力等。一般来说,图书主题的范围越广,采用的体裁普及性越强,图书的篇幅就越大。

(四)设计开本、装订样式和版面形式:

综合考虑图书的性质(主题和体裁)、篇幅、用途、主要读者对象的特点等。着眼于大的方面,具体要求在发稿时。

(五)比较同类出版物:

主要从它们的基本内容、主要特点、读者反应等方面进行客观的、细致的分析。

出版物在内容上或表达方式上的特点,是其竞争力所在。

二、安排实施方案:对作者的选择和对生产周期的大致安排

1.作者的选择

2.拟定进度安排:

组稿落实时间、交稿时间、审稿时间、退修时间、编辑加工时间、审定发稿时间、校样处理时间、印刷装订时间、出书时间等

3.预测成本与估计定价:

对图书生产的成本进行预测,在此基础上运用“本量利分析”的原理,再考虑影响图书定价的各种因素后,提出图书的估计定价。

初步估算的图书定价还需要结合读者的购买力状况和市场上同类图书的定价进行分析,或者说,需要考虑该定价是否符合图书市场的“行情”。

对参照市场行情调整之后的定价,策划者还应该进行“本量利”分析。

三、设计营销方案

1.分析目前市场状况:

同类出版物市场表现情况入手:①同类出版物的品种数量、出版时间、相应出版单位的营销策略、市场销售情况等;

②初版时间、重印的次数、时间和每印次的印数等数据,截至目前的累计销售量和销售变动趋势,据此可以估算出未来市场空间的大小。

③收集相应出版单位对某种出版物采取了哪些营销手段,市场认可度如何,在促进销售方面获得多大的效果等情况。

2.预测未来市场状况:

说明选题存在价值、特殊优势、对读者购买动机的影响;预测未来图书的最低销量和最高销量。

3.营销策略:

编辑从选题策划角度向发行人员提出营销建议,即从图书的内容与形式,目标读者及其需求,作者的声望及其创作特色,图书进入市场时机等方面予以全面的考虑。

四、成本预测与定价估计

图书生产的成本预测,并在此基础上运用“本量利分析”原理,考虑各种因素终定价。

§1.3选题立项

一、选题申报

1.前提:

选题报告,提交给编辑室主任,认可后经编辑室初步集体论证,再以编辑室名义提交主管领导,审核认可后退编辑室安排进行选题申报。(编辑→编辑室主任→编辑室集体论证→主管领导→选题申报)

2.选题报告内容

①选题名称、提出选题的原因及目的、选题价值、选题形成过程、选题

内容与形式设想、读者对象、拟请作者、与同类出版物比较、时间安

排、效益预测、市场营销情况、其他方面。

②选题价值:学术价值、文化价值、出版价值。

③出版价值: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艺术性、社会效益、经济效

益。

④选题的内容及形式设想:主题类型、特点、范围、重点、体裁、篇

幅、成品的物质形态、主要内容和篇章结构框架、套书或多媒体形式的

每种名称和结构组成。

⑤读者对象的目标群体及需求情况:目的审核策划者内容层次、篇幅、

表现形式、发行范围、促销方式是否合适

⑥拟请作者:工作单位、专业技术职务、学术水平、研究或创作成果、

写作能力、写作风格。⑦同类出版物比较:内容上、表达方式上。

⑧时间安排:交稿时间、发稿时间、出版时间。

⑨效益预测: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本量利分析原理(成本、销量、利润)印数估计分析资金投入产出。

⑩市场营销建议:宜传要求和方式。

其他方面情况:翻译作品原着的主要内容、古籍整理校勘情况及版本。二、选题的论证与优化

选题论证是确定选题计划的决定性环节。

(一)选题论证方式:一级论证、分级论证。

1.一级论证:直接通过全社范围内的选题论证会分析选题的价值、可行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筛选选题,形成选题计划。

2.分级论证:先组织编辑室论证会(由编辑室主任主持,全体编辑人员参加),编辑室主任汇总交总编室、全社论证会(由社长或总编辑主持、编辑/营销/宣传(出版/财务部门主任)参与)、总编室汇总成全社初步选题计划

选题论证要坚持民主和集中相结合的原则。

(二)选题论证的内容

1.精神文化价值判断:引导性和独创性

2.市场适应性判断:针对性(实用性)和前瞻性

3.效益判断:社会效益放首位,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

4.可行性判断:具备必要的实施条件为前提

三、立项选题的管理(集体论证通过的选题的管理)

1.一般性选题:由总编室列入选题计划。(非当年的选题计划,编入下一年份(或更加往后的年份),报出版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当年的选题计划,作为当年的增补选题,在发稿前一个月报省级新闻出版广电局审核;特殊急件应随时报批)。在总编室办理选题建档备案工作的同时,编辑就可以开始对选题的实施。

2.重大选题:向出版行政主管部门办理重大选题备案手续,认可后出版单位才可列入年度选题计划,开始安排实施。

四、选题的优化

优化:①使选题的清晰度进一步提高,可操作性进一步增强;

②根据出版物市场的变化,适时地对选题的内容进行修改、补充和调整。

§1.4选题计划

选题计划:选题的组合,出版单位的“施工蓝图”。

一、选题计划内容与类型

1.选题计划内容:总则(或文字说明)和列题。

总则:扼要说明出版方针、目标、规模、重点,并对列入选题计划的选题作分类统计与分析。

列题:用表格形式将已决定列入计划的选题按门类或学科分别列出。一般包括的项目有:分类类别、选题名称、内容简介、拟约或已约作者姓名及其单位、主要消费者对象、估计规模(字数、插图数量等)、预约交稿日期等。

2.选题计划类型:

按提出计划的主体分:国家有关部门组织制订的选题规划、出版单位制订的选题计划。

按计划的时间跨度分:长期选题计划(三年以上)和年度选题计划(某一年度)(年度选题计划应报省级新闻出版广电局审核后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备案)

按计划包括的范围分:综合性选题计划(常见)和专项选题计划。

此外,还可以按照出版物的学科门类、使用功能或者重要程度划分。二、选题计划的结构

(一)选题计划的结构种类:

1.知识结构:是不同门类、不同学科的选题在选题计划中所占比例的状况。

2.层次结构:是学术出版物、实用技术出版物、通俗普及出版物等方面选题在选题计划中所占比例的状况。

3.功能结构:是不同功能出版物(如工具书、普通书等)的选题在选题计划中所占比例的状况。

4.消费者结构:是面向不同消费者对象(如青年、少年、老年、妇女、公务员、研究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等)而设计的选题在选题计划中所占比例的状况。

5.效益结构:是重点出版物选题、畅销出版物选题、亏损出版物选题在选题计划中所占比例的状况。

(二)选题计划的结构优化:在本单位业务范围内突出重点,同时保证各类出版物的选题都能占有适当的比例,避免同类选题大量重复或某个方面的选题空缺,合理安排重点出版物和畅销出版物的选题,控制亏损出版物的比例,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结合。

三、选题计划的特点

选题计划特点:整体性、指导性、稳定性、灵活性

四、选题计划的制订与调整

社长或总编辑会同相关部门提出选题计划的总体构思、报主管部门审批(年度选题计划应报省新闻出版局审核后,报新闻出版总署备案)。

选题计划总体构思: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整体目标、品种规模。选题计划执行过程可以适当调整。

§1.5组稿

一、组稿的方式

1.个别约稿:直接约请作者创作,最常用,最主要。

2.群体集稿:出版单位通过有效的组织工作,约请一批有实力的作者创作稿件的组稿方式。如丛书、大型专业图书、工具书等。

3.社会征稿:出版单位通过一定的媒体或其他传播手段,向社会公开征集稿件的方式。期刊常用。

原因:①选题要求高,组稿的对象人数众多,分布广泛,或由于其他原因一时无法明确具体属意的人选;

②把这种组稿方式视为一种宣传手段。

二、组稿的步骤:组稿准备、联系作者、商讨撰稿事宜、确定约稿关系

(一)组稿准备

1.深入研究选题:编辑主动提前介入作者的创作,对于保证作品尽快达到出版要求比较有利。

2.制订组稿方案:向谁组稿、由谁组稿、交稿时间、出版时间、付酬标准等都需讨论、审批。

3.物色合适作者:选题成功的关键(在学术造诣(或艺术修养)、思想水平和创作能力上都能够胜任;能充分理解选题的具体要求且志趣与之相合;熟悉消费者的特点,能使作品风格适合消费者的要求和口味)。

对重点书、成套书如需组织编委会,要确定主编人选:①有很高的专业知识水平、②较强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③相当的语言文字功底。

(二)联系作者

(三)商讨撰稿事宜

一般要请作者根据内容要求写出编撰大纲或稿件目录;若设立主编,则有主编负责组织编委会,制定出编纂计划。

编纂计划是稿件编写和审稿工作指导性文件,是撰稿、审稿的依据,由作者或主编制订

编纂计划规定:稿件的创作宗旨、消费者对象、编辑方针、创作内容、篇幅、编写要求、编撰体例、创作人员的分工等

(四)确定约稿关系

口头约定或签订约稿合同的方式确定约稿关系。约稿合同不能代替出版合同。稿件全部完成并经过审稿通过后签订出版合同。

约稿合同内容:①出版单位和作者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签约因由及时间;②作品名称、主题内容、结构体裁、篇幅和配图要求、质量要求、交稿时间;③违约责任(双方);④此外,如果作者要求,也可以对作品出版后的付酬方法及其标准作大致的约定。

三、约稿后的工作:

①当好作者的参谋

②做好服务工作

第二章图书编辑

§2.1审稿与签订出版合同

审稿:是指对稿件进行审读、评价、决定取舍,以及对可接受出版但需要修改的稿件提出修改要求和建议的编辑活动。

广义的审稿还包括通过加工整理使决定采用的稿件达到出版规范要求的编辑活动,体现为审读、审改和审定等工作内容。

审稿的目的:对稿件取舍、提高稿件质量,让导向正确、内容健康、有益于读者、有益于社会的图书面世,防止有害或低劣的作品出版。

审稿是出版工作者的重要职责,是实施选题的具体步骤和进行稿件加工整理的前提条件。

一、审稿制度

审稿制度分为两种:①国家进行出版行政管理的审稿制度(凡是选题需要报请备案的,其稿件也必须按规定送交国家有关部门审读);②出版单位内部实行的通常简称“三审制”的审稿制度。

(一)三审制的基本要求

又称“三级审稿责任制度”“三审责任制度”“三审制”:初审、复审、终审。是我国出版单位长期以来一直实行的审稿制度。

1.1997年6月《图书质量保障体系》第八条:坚持稿件三审责任制度。

①初审:具有编辑职称或具备一定条件的助理编辑人员担任;

②复审:具有正、副编审职称的编辑室主任一级的人员担任;

③终审:具有正、副编审职称的社长、总编辑(副社长、副总编辑)或由社长、总编辑指定的具有正、副编审职称的人员担任(非社长、总编辑终

审的书稿意见,要经过社长、总编辑审核)。

注意:三审环节缺一不可,任何两个环节的审稿工作不能同时由一人担任。必要时增加审次、各个审级的责任也不能互相取代,经过退修的稿件也要再次进行三审。

2.重大选题备案规定:提交备案申请报告、上级主管部门或所在地党委宣传部门的审核意见、书稿、文章、图片等材料,新闻出版总署审核或转请有关部门协助审核

3.三审制的程序:三审通过后才能对稿件正式处理、或在签订出版合同后开始编辑加工整理、或将稿件退交作者修改、或将稿件退还作者

(二)三审制各审级的任务

1.初审任务:

①在通读全稿的基础上,对政稿件的政治导向、思想倾向和价值(社会价值、科学价值、文化艺术价值),稿件的具体内容、体例、文字等进行全面审查和研究。在此基础上,对稿件的优点和缺点进行分析,进而对稿件的质量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

②对不是组织的来的稿件,要对它可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进行预估。

③以“审稿意见”的形式表明是否可以采用,是否需要退修及如何退修,是否需要外审等,并将审稿意见随同稿件一起依次报送复审、终审,由终审者做出最终决定。

④稿件如果决定采用,一般由初审者担任责任编辑,负责加工整理等后续工作。

⑤稿件退修时,由初审者根据终审意见草拟退修信(提出退修方案)、退稿信,由复审和终审签署意见后与稿件一起交作者。

2.复审任务:

①通读全稿,对稿件的内容有一个全面把握。

②对初审者关于稿件优缺点、价值、质量、效益的审稿意见进行审核与判断,表明自己或认同、或反对、或补充、或存疑的态度。

③对于初审者遗留问题,复审者应弥补解决。

④对于不符合质量标准的初审,复审者有权要求初审者返工。对于初审提出的稿件处理意见,复审者应表明自己的态度。

3.终审(又称“决审”)任务:

①审查稿件的政治导向、思想倾向、法律法规、社会道德规范、学术价值或文化艺术价值、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②根据本单位专业分工、出书特色、种类结构、品牌营造、经济实力等方面综合考虑,避免重复出版、毫无特色、徒然浪费人力和财力等情况发生。

③一般稿件重点抽查审读部分内容,重点稿件或内容复杂、难度较大的稿件,应进行全面审读或约请其他人员帮助审读。

④对初审、复审的审稿意见有全面、充分的了解,并对他们提出的问题表示明确的看法。最终处理意见由终审者决定。

二、外审

外审:是指将稿件请本出版单位以外的专家或有关部门审读,不属于三审制的组成部分,不可替代三审制的任一审级。通常是那些因出版单位

缺少相应专业的编辑人员、难以把握其中专业性内容质量的稿件,才需要进行外审。

外审的目的:对稿件准确评价,避免错误,提高图书质量。

外审者(不能担任责任编辑,更不能取代复审者或终审者,外审意见只供本社决策者参考,不能作为最终决定):必须是专业人员,①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②熟悉该专业研究的最新进展和该专业着作的出版状况,③有相当的文字功底,④学术上无门户之见,能作出客观的学术评价。

外审者的任务:重点解决送审单位审稿者无法判断、解决的相关专业问题。

送审报告:①原稿和作者的基本情况;②编辑对原稿的看法;③需要进行外审的原因;④需要请外审者解决的问题;⑤拟请的外审者人选;⑥外审的费用标准等。按出版单位具体规定经有关负责人批准后,编辑才可将稿件送外审。

三、稿件质量评价

稿件质量评价分两个层次:一是对稿件内容质量的评价,二是对稿件形式质量的评价。

(一)对稿件内容质量的评价(是审稿工作最为基本的内容):

应从政治性、思想性、科学性、知识性、独创性;还需要从稳定性、艺术性等方面。

稳定性:稿件所包含知识信息的时效较长

艺术性:稿件表现出独特的艺术特点,对读者产生审美感染力的程度。

表现为构思具有创意,运用语言文字或艺术手法的技巧臻于完美,具备一定特色,带给读者审美愉悦。

(二)对稿件形式质量的评价:

稿件的结构框架、行文格式、表述形式

1.结构框架(指稿件中的内容层次安排形式)的合理:①各个部分的前后次序遵循一定的逻辑规律,体现出一定的系统结构,概述与分述的关系明确,都有明显的层次安排。②各个部分内容相互不矛盾;对于本身存在交叉情况的内容,各个部分的阐述应详略有别、互相呼应。③对内容的阐述方式在同一部分中保持一致,在不同部分中根据阐述对象的具体情况而相应采用最合适的阐述方式。

2.行文格式统一:①各级标题采用互有区别的格式标志,而相同级别的标题均采用相同的格式标志(各级标题序次一致);②注释的标志一致;

③图片、表格和公式等的标注形式一致并符合规范;④外文字母的大小写、正斜体、上下角,数字和符号的形式等符合规范;⑤相同性质的条目统一模式。

3.表述形式(稿件中对语言文字、量和单位的应用状况)的质量要求:

①语言文字的应用必须符合规范:

从语言角度,①语言的结构应规范,没有成分残缺或成分“串位”的现象;②表达某种意义时使用的词语应该准确,避免词不达意;③语言表达方式应该符合特定的语体要求,除了文艺作品外,带有不同语体修辞色彩的词语一般不宜混用;④带有褒贬意义色彩的词语不能用错地方。

从文字角度,①没有错字、别字;②对异体字、繁体字的使用应该符合国家有关规定;③异形词应该尽量使用推荐词形;④数字的用法应该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⑤标点符号的用法应该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

②量和单位使用符合国家标准。例如K开尔文、k千、M兆、m米、S西门子、s秒。

四、审稿结论及稿件处理

审稿的三种结论:接受出版、退修/改、退稿。

初审作出审稿意见的内容:作者及稿件的基本情况、稿件的主要内容、稿件的价值评估和质量判断、审读时的疑点和难点、不足之处的修改建议(如果曾送外审,要介绍外审者的资质及外审情况,并附上外审专家意见)。通知作者:以出版单位名义给作者专门邮寄公函。

接受出版的稿件:告诉作者、沟通条款、签订合同。

退修稿件:稿件退还作者、附上书面形式的修改建议[全局性(包括观点、见解、重要史料、稿件结构和体例、表述形式等)和局部性(个别事实的出入、个别提法的斟酌等)]。

退修电子文件形式稿件:将审稿过程中所作各种批注的版本退给作者;作者要求返还光盘、U盘等稿件物质载体的,出版单位应无条件返还。退稿:稿件退还作者。

退电子文件形式稿件:不必退还作者;如作者要求返还时应将原始电子文件连同其载体一起返还。

出版单位组织创作的稿件:根据退稿原因、组稿时与作者的口头或书面约定处理(如给予一定经济补偿等)。

五、签订出版合同

出版合同的主要内容:

①双方名称、住所、联系方式、签约日期、作品名称;②作者着作权保证;③出版权是否专有以及涉及的文种、期限和发行地域;④出版权可否转授权及获益分配、是否同时授予电子版本出版权、信息网络传播权、翻译权、改编权等;⑤作者审读校样的责任;⑥付酬的方式、标准、时间和方法;⑦重印、再版的条件与报酬;⑧作者样书的赠送办法和优惠购书条件;⑨违约责任、纠纷解决方式,对仲裁结构的约定;⑩其他内容。

多人创作的出版合同的内容:明确说明作者的署名顺序与稿酬的分配方式。

出版合同的确定:责任编辑代表出版单位与作者协商起草、由法定代表人审核后正式签署,组稿时可签意向性约稿协议、接受出版后再签订正式出版合同(任何情况下编辑都不应该擅自代表出版单位签订合同)。§2.2编辑加工整理及其后续工作

一、编辑加工整理与审稿的关系

在稿件经过审稿已经决定采用、并签订出版合同后开始。编辑加工整理必须在审稿的基础上进行。

二、编辑加工整理的内容

(一)编辑加工整理的原则:①尊重作者,忌强加于人;②改必有据,忌无知妄改;③依据规范,忌滥施刀斧

(二)编辑加工整理的步骤:准备、计划、实施、总结

2010~2012年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出版专业基础知识(初级)》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2年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出版专业基础知识(初级)》真题及详解 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已过时]在历史上与书籍复制的关系最为密切并沿用至今的字体是()。 A.隶书 B.行书 C.楷书 D.草书 【答案】C 【考点】汉字的产生与演变 【解析】隶书在八分书的基础上,逐渐发展形成了以钟繇所书之字为代表的“真书”,即楷书,又称“正书”。自从楷书出现之后,汉字的字体趋于基本稳定。楷书沿用至今,在历史上与书籍复制的关系最为密切。 【说明】最新版考试教材已删除了该知识点,此部分内容已并到中级基础第三章中考查。 2.[已过时]标志着雕版印刷术从民间走入官府的是五代时期()的刊刻。 A.《大藏经》 B.《十三经》 C.《十三经注疏》 D.《九经》 【答案】D 【考点】雕版印刷术从民间走入官府的标志

【解析】我国发明的雕版印刷技术,最先是在民间使用,直至五代后唐长兴三年(932年),才在宰相冯道主持下由官府刻印《九经》。《九经》是我国最早的官刻本,它的刊刻,开了儒家经典大规模刊刻的先河,也标志着印刷术从民间走入官府。 【说明】最新版考试教材已删除了该知识点,此部分内容已并到中级基础第三章中考查。 3.构成出版活动的基本要素是()。 A.作品编辑发行 B.编辑复制发行 C.作品复制发行 D.作者编辑读者 【答案】B 【考点】出版活动的构成要素 【解析】出版是指编辑、复制作品并向公众发行,以传播科学文化、信息和进行思想交流的一种社会活动。即构成出版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为编辑、复制和发行。 4.中国标准书号ISBN 978-7-5403-2020-1中的“5403”表示的是()。 A.出版序号 B.出版物号 C.出版代码 D.出版者号 【答案】D 【考点】中国标准书号的组成名称

最新全国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出版专业基础知识(中级)试题及参考答案

2004年全国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出版专业基础知识(中级)试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与图书相比,期刊的特点之一是()。 A.顺序编号,连续出版B.便于检索 C.稳定性、系统性强D.信息量大 2.互联网出版物与其他几种出版物的最大区别在于()。 A.需要依赖电子计算机B.具有交互功能 C.不需要事先复制就可以发行D.可以在互联网上销售 3.出版物的制作单位是()。 A.通过物化劳动印刷或复制出可以大量传播的出版物的单位 B.能使作品成为最终出版物产品的单位 C.出版单位与发行单位的桥梁 D.能把精神生产内容制成“母版”供复制单位使用的专门单位 4.我国对发行单位的设立实行()。 A.登记制度B.注册制度C.备案制度D.许可制度 5.开发、利用出版信息资源的途径之一是()。 A.利用计算机网络实现编辑、校对工作自动化 B.对已有出版物中的信息重新进行整理、加工、组合、编排等 C.一种图书的不同版本尽量只使用一个书号 D.充分利用外审力量完成大部分稿件的审稿和加工整理 6.新技术的发展对出版业产生的影响中不包括()。 A.出版物的类型发生重大变化B.出版业的结构和管理方式发生重大变化 C.编辑工作的环节大大简化D.出版业的生产力空前提高 7.唐代的雕版印刷物以()为最多。 A.历书、韵书B.佛经、佛像C.四书五经D.诗词曲选本 8.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铜活字印刷活动是印制()。 A.《大藏经》B.《四库全书》C.《古今图书集成》D.《邸报》 9.我国出版史上存在时间最长的民办出版机构是()。 A.同文书局B.拜石山房C.墨海书馆D.扫叶山房 10.某文学期刊原为季刊,现拟改为月刊,主办单位应该报()审批。 A.所在地省级新闻出版局B.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C.新闻出版总署D.所在地省级文化局和工商管理局 11.一位大学讲师2003年调入某出版社。如果他要担任书稿的责任编辑,就必须()。A.在2003年通过初级或中级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 B.在2003年或2004年通过初级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 C.在2003年或2004年通过中级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 D.在2003年通过初级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 12.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证书实行定期登记制度。凡在一个登记期内(),缓登一年。A.有一次年度考核不合格B.脱离出版专业技术岗位两年 C.因违法而受到刑事处罚 D.伪造学历和出版专业工作资历证明 13.对未办理备案手续而出版的属于重大选题范围的出版物,无论内容有无问题,首先应该责令出版单位()。

2021中级出版专业资格考试《基础知识》试题

2021中级出版专业资格考试《基础知识》试题 1.电子原稿的校对具有( )的特点。 A.校异同的功能消失 B.校是非上升为主要功能 C.文字技术整理难度降低 D.校次减少 2.关于制作印刷设计稿,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细小的文字应避免选择笔画太多的字体 B.细小的文字应避免使用多色套印 C.细小的文字应避免叠印在深色的背景上 D.应尽可能采用叠印方式在底色上印文字和图形,而不用在底色版上挖空的方式 3.扫描分辨率设置太高会( )。 A.使图像变得粗糙 B.使图像占用的存储空间过大,影响图像的处理速度 C.使图像放大后模糊不清,有明显的“马赛克”现象

D.导致图像边缘出现锯齿状 4.运用计算机拼大版能提高产品的稳定性,主要是指( )。 A.能保证胶片上的图文清晰 B.能自动纠正图表歪斜等现象 C.重印时可用原有的计算机拼版文件,不需要重新拼大版 D.能及时打印出纸样供终校 5.下列对书刊装帧加工专业用语的说明中,错误的是( )。 A.飘口是精装本封面超出书心切口的部分 B.书背就是封四 C.书壳就是精装书的封面 D.书槽的作用与钢线相同,但仅用于精装书 6.音像制品责任编辑的工作内容不包括( )。 A.担任导演并与主创人员、主要演员和其他参与者签订合同 B.监督节目制作组按审定的节目实施方案组织拍摄工作 C.参与制作后期的试听、试看和校对等

D.提出音像制品的彩封、包装和宣传等的设计要求并提供相关的文字材料 7.与纸质出版物编辑相比较,音像制品编辑的特点主要体现在要( )。 A.论证选题 B.参与节目制作 C.组稿和审稿 D.采集信息 8.电子出版物出版单位不可以( )。 A.用同一个书号出版内容相同而格式不同的电子出版物 B.自行选择有资质的复制单位复制电子出版物 C.自行委托制作单位制作后自己出版电子出版物 D.出版非连续性电子出版物 9.下列关于我国对电子出版物管理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 A.国家对从事电子出版物制作的单位实行备案制管理 B.国家对电子出版物的出版实行许可制度

《出版专业实务》中级整理笔记

出版专业实务(中级) 第一章出版物选题策划 选题策划的概念 审稿前三环节:信息米集、选题策划、组稿。 设计阶段的中心环节:选题策划 选题要考虑:读者需求、市场前景、自身条件 选题规格分:系列性选题、成套性选题、单向性选题 选题重要性分:重要性选题、一般选题 选题制定时机分:计划内选题、计划外选题 选题策划的基本步骤:基础准备、选题设计、选题论证、选题优化 选题设计:捕捉新的选题生长点、构思出版物总体结构 选题论证是必须坚持的重要制度:1997年新闻出版署颁布《图书质量保障体系》选题优化根据:组稿、审稿、编辑加工整理、整体设计、校样处理等各环节

信息内容:社会发展信息、科学文化信息、出版业市场信息、作者信息、读者信息 出版业市场信息:出版动态信息、竞争对手信息 信息采集的方法:出版物交易场所调研、文献检索、关注大众传媒、人际交往、专 业市场调查 信息采集的要求:真实性、针对性、综合性、预见性 信息处理:筛选、加工、存储、使用 策划选题三方面:出版物内容与形式设计、市场预测、实施方案设计 图书内容设计:主题设计、体裁设计 形成消费需求形成原因:读者的年龄、性别、文化教育程度、职业和专业工作 图书的定性:设计图书的主题方向 图书的定量:知识信息数量 图书主题设计:分析读者状况、出版物市场状况、本出版单位自身状况(人力、物力、财力)体裁设计:确定提供知识信息的具体方式 信息的接受程度受:读者的文化背景、认知特点、情感取向、生活经历、职业特征等影响 体裁设计分:理论阐释、通俗讲解、文艺作品、科学作品、一般读物、工具书、原理阐述、实例分析为辅、实例分析为主、结合实例讲解原理、文字介绍为主、图片

初级出版专业基础知识考试试题

初级出版专业基础知识考试试题初级出版专业基础知识考试试题 1.下列各项中,单位名称和中文表述都正确的有(ACD)。 A.速度单位m/s:米每秒 B.质量热容单位J/(kg?K):焦耳每千克每开尔文 C.面积单位m2:平方米 D.摩尔体积单位m3/mol:立方米每摩尔 E.力矩单位N?m:牛顿米 2.编辑检查复印清样的主要目的有(ABE)。 A.确保排版质量 B.确保全书结构组成齐全 C.处理作者修改意见 D.处理编辑加工整理阶段遗留或疏忽的问题 E.检查全书各个组成部分的印订次序 3.书刊外部装帧设计不包括(AE)。 A.版心规格设计 B.书刊开本选择 C.书心用纸选择 D.表面整饰设计 E.页码版式设计

4.排版、改样人员造成文字出错的原因包括(ACE)。 A.草字误判 B.原告错误 C.邻位错改 D.校样错改 E.拆字失误 5.段玉裁说:“照本改字,不讹不漏,谓之校异同;信其是处则从之,信其非处则改之,谓之校是非。”把这句话用于现代校对,正确的理解是(BCE)。 A.“本”是指作者交来的原稿 B.“本”是指经编辑加工过的原稿 C.校异同是指将校样与原稿的相异之处改得与原稿相同 D.校异同是校正编辑与作者之间的差异 E.“非”是指原稿中的错漏,但现代校对对它的处理方式与段玉裁应该不同 6.下列关于折校的表述,错误的有(CE)。 A.折校不利于校是非 B.折校是对校法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C.折校是一种本校法 D.折校时,要把校样放在桌上,将一页原稿夹在两手的手指间压在校样上进行 E.折校时,要把原稿和校样平放在桌上进行 7.下列关于本校法的表述,正确的有(ADE)。 A.通读校样时常采用本校法

2019出版专业资格考试真题-基础知识中级试题及答案word精品文档14页

2019年出版专业基础知识(中级)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4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造纸术发明以前,在我国使用范围最广、通行时间最长的载体是()。 A.甲骨 B.青铜器 C.竹木简牍 D.缣帛 2.我们现在所能够见到的最早的简牍实物产生于()。 A.商代 B.战国时期 C.东汉时期 D.西汉时期 3.在中国造纸术向世界各地传播的历程中,首先传入的国家是()。 A.朝鲜 B.越南 C.印度 D.日本 4.活字发明以后,我国用泥、木、金属对活字印刷进行多方的实验,()是我国现存的最早的铜活字印书。 A.《宋诸臣奏议》 B.《蔡中郎集》 C.《白氏文集》 D.《元氏长庆集》 5.世界上现存的最早的有确切刻印日期的印刷品是()。 A.《妙法莲华经》 B.《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 C.《陀罗尼经咒》 D.《金刚经》 6.清朝采用木活字印书规模最大的一次活动是印()。 A.《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B.《武英殿聚珍版丛书》 C.《康熙字典》 D.《子史精华》 7.政府刻书,又称官刻,是指中央国家机构及地方各级行政文化机构等出资或主办的出版印刷业,始于()时期。 A.五代 B.宋代 C.元代 D.唐代 8.我国的活字印刷术是在宋朝发明的,比德国谷腾堡的同样技术早()。 A.300年 B.400年 C.500年 D.1 000年

9.我国报纸印刷的开端出现在()。 A.明初 B.明末 C.清中期 D.清末 10.书籍形式的变革由线装到精装、平装是在()。 A.唐代 B.宋代 C.近代 D.现代 11.宋代官刻机构很多,其中刻书规模数量最大的是()。 A.大理寺 B.进奏院 C.国子监 D.兴文署 12.西洋机械化印刷技术传入我国沿海地区的时间是()。 A.17世纪 B.18世纪 C.19世纪 D.20世纪 13.1920年,我国出版了由()翻译的《共产党宣言》。 A.陈独秀 B.李大钊 C.陈望道 D.瞿秋白 14.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出版工作,党的主要创建人在党初创时期都曾进行过出 版活动,毛泽东主编了()。 A.《新青年》 B.《共产党》月刊 C.《中国青年》 D.《湘江评论》 15.1988年中共中央宣传部和新闻出版署提出深化图书发行体制改革的要求,其中的一项是()。 A.放开经营方式,搞活发行渠道 B.放手发动群众,搞活各类书店 C.放开购销形式和发行折扣,搞活购销机制 D.放开管理方式,搞活出版社 16.2019年12月25日发布的《出版管理条例》是由()制定的出版行政法规。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国务院 C.新闻出版总署 D.新闻出版总署、公安部、文化部、工商行政管理总局 17.在《出版管理条例》规定的设立出版单位应具备的条件中,对出版单位的业务范围、组织机构和人员队伍的要求是()。

2019中级出版专业资格考试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

2019中级出版专业资格考试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 1.关于出版社的经营管理,下面论述准确的是( )。 A.是在企业战略目标指引下,以取得经济效益为目标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 B.出版社的经营管理与一般企业的经营管理相同 C.必须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结合 D.为了取得经营活力,出版业必须以满足消费者各种需求为目标 答案:C 2.关于出版社经营目标,下面论述准确的是( )。 A.持续扩大出书规模,获取经济利益时出版社经营的基本目标 B.出版社一般以单一利润指标确定为自己的经营目标 C.一个准确的目标有利于卸掉各部门高效率地工作 D.出版社往往把树立品牌作为出版社经营的首要目标 答案:C 3.一个决策者在作任何决策之前都必须( )。 A.目标明确 B. 明确问题 C.收集数据 D. 找出原因 答案:A 4.关于目标管理,下面各项中不准确的是( )。 A.必须坚持“三审制”,不能下放选题的决策权和稿件的终审权 B.目标管理一般分为出版社、部门、个人或项目小组三个不同层次 C.编辑部门实行目标管理在某种水准上就是“个人承包“ D.目标管理制能够调动出版社各类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效益化 答案:C 5.以下关于目标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的说法,不准确的是( )。

A.前者强调的是工作的目标和预期的效果,后者强调的是个人在本岗位上必须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B.前者着眼于出版社的整体工作;后者是将目标落实到个人 C.前者带有一定的微观性,是后者的分解和细化 D.前者的重点在于指标体系的制定和分解,后者的关键在于科学、合理地定岗定人 答案:C 6.在出版社中,( )主要适用于编辑部门和出版部门。 A.以计件考核为主的岗位责任制 B.以智能考核为主的岗位责任制 C.定性和定量考核结合的岗位责任制 D.其他 答案:C 7.关于聘用制对出版单位理解管理的作用,以下各项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 B.由单纯行政管理向法制管理转变 C.由行政依附关系向平等人事主体关系转变 D.由单位用人单位向国家用人转变 答案:D 8.关于出版社缴纳增值税的叙述,不准确的是( )。 A.是对出版单位取得的收入中增值部分课征的一种税 B.出版社的各种收入都要缴纳增值税 C.当期应缴纳的增值税额等于销项增值税额扣除当期累计进项增值税额的差额 D.增值税的计算结果能够为负 答案:B 9.关于图书质量管理,下述不准确的是( )。 A.图书质量管理包括所载内容和编校两个方面

出版专业理论与实务(中级)知识梳理

第一章出版物选题策划 第一节选题策划概述 一、选题策划的概念 编辑工作在进行审稿环节之前,要经历信息采集—选题策划—组稿三个环节。 二、选题策划的基本步骤 信息采集的方法: 1)出版物交易所调研 2)文献检索 3)关注大众传媒 4)人际交往 5)专业市场调查 第二节选题策划的内容 一、选题的内容和形式 内容: (1)主题设计:选择确定为哪些读者提供什么样的知识信息 (2)体裁设计:确定提供知识信息的具体方式 形式: (1)书名设计 (2)篇幅 (3)开本 (4)装订样式 (5)版面形式 二、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的设计: 1)作者的落实 2)时间安排 3)成本与定价预测 4)宣传计划 三、营销方案 四、成本预测与定价估计 第三节选题立项 一、选题的申报 1)选题名称 2)提出选题的原因 3)选题形成的过程 4)主要内容 5)拟请的作者

6)落款 二、选题的论证 一级论证、分级论证 三、立项选题的管理 四、选题的优化 第四节选题计划 一、选题计划的内容与类型 二、选题计划的结构 三、选题计划的特点 四、选题计划的制订与调整 第五节组稿 一、组稿的方式 个别约稿、社会征稿、群体集稿 二、组稿的步骤 三、组稿的落实 第二章图书编辑 第1节审稿与签订出版合同 一、审稿制度 三审制 ?初审:具有编辑职称或具备一定条件的助理编辑 职责: 1.通读全稿、全面审查、研究书稿 2.分析书稿优缺点,作出评价 3.写审稿意见 ?复审:具有正、副编审职称的编辑室主任一级人员 职责: 1.通读全部稿件 2.审核、判断初审意见,表明态度;解决初审遗留问题 3.提交复审意见 ?终审:具有正、副编审职称的社长、总编辑,或由社长、总编辑指定的具有正、副编审职称的人员 职责: 1.审查书稿是否符合出版要求,作出综合评估 2.形成终审意见 三个环节缺一不可,任何两个环节的审稿工作不能同时由一人担任。 可以增加审次和人数,不可随意减少环节。

2008初级出版专业资格考试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

2008初级出版专业资格考试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编辑工作在出版工作中地位的说法,错误的是( B )。 A.编辑工作是贯彻出版方针的关键 B.编辑工作在宣传发行工作中处于中心地位 C.编辑工作是制订和实现出版计划的核心 D.编辑工作是提高出版物质量的主要保证 2.下列关于编辑和读者之间关系的表述,错误的是( B )。 A.读者是编辑的服务对象 B.编辑要满足读者的一切需求 C.与经济效益相一致 D.编辑富有引导读者的责任 3.下列出版类型中,属于电子出版物的是( A )。 A.只读光盘 B.激光唱盘 C.激光视盘 D.录音带 4.出版物之所以不同于其他商品,在于它具有( B )。 A.物质产品属性 B.精神产品属性 C.商品性 D.艺术性 5.书刊版心的主要组成成分不包括( C )。 A.文字 B.图表 C.天头和地脚 D.空间和线条 6.广义的封面不包括( C )。 A.面封 B.底封 C.内封 D.书脊 7.《出版管理条例》规定,报社、期刊社自登记之日起( B )未出版报纸、期刊的,由原登记的省级新闻出版局注销登记,并报新闻出版总署备案。 A.满60日 B.满90日 C.满120日 D.满180日 8.取得出版专业初级职业资格者,可以聘任( D )职务。 A.见习编辑 B.技术编辑 C.一级校对 D.二级校对 9.图书编校质量“合格”的标准线下限是( B )。

A.差错率未超过0.5/10 000 B.差错率未超过1/10 000 C.差错率未超过5/10 000 D.差错率未超过1/1 000 10.不受我国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是( D )。 A.作者身份不明的作品 B.未公开发表的作品 C.作者死亡已超过50年的作品 D.依法禁止出版、传播的作品 11.我国著作权法规定,公民著作权中的财产权保护期一般为( A )。 A.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50年 B.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40年 C.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30年 D.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20年 12.在合同没有明确约定的情况下,如采用基本稿酬加印数稿酬的付酬方式,图书出版单位应该在作品出版后的( D )内向著作权人付酬。 A.15天 B.1个月 C.3个月 D.6个月 13.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是( D )。 A.着想(zhuó) B.炽热(chì) C.嗜好(shì) D.同仇敌忾(qì) 14.下列关于《汉语拼音方案》的说法,错误的是( B )。 A.《汉语拼音方案》规定了汉语拼音的拼写规则和方法 B.《汉语拼音方案》与直音法、反切法和注音字母法等注音方法没有关系 C.《汉语拼音方案》由字母表、声母表、韵母表、声调符号和隔音符号五部分构成 D.《汉语拼音方案》采用国际上通用的拉丁字母 15.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规范的是( C )。 A.心理学研究表明:影响儿童心理发展有三个重要因素:遗传、环境和教育。 B.那优美的琴声啊!令我如痴如醉。 C.你是吃米饭还是馒头? D.《汉语大词典?缩印本》已经出版发行。

出版专业基础知识模拟试题

《出版专业基础知识》模拟试题(初级) 2008年08月19日 10:47 阅读次数:491 1.下列一、单项选择题(共4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关于汉字及其使用规范的表述,错误的是()。 A。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 B。部首是具有字形归类作用的偏旁?C.所谓异形词,是指汉语书面语中音同、义同而用法不同的词 D.汉字的整理包含简化笔画和精简字数两方面的内容?2.下列各字中,笔画数不同 3.“奪”简化为“夺”,采用于其他字的是( )。?A.凄B。逸?C。鸶D.虒? 的简化方法是(). 4。下列词语中,加点A。简化偏旁 B.保留局部?C。草书楷化 D。换用简单符号? 的字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啜泣点缀辍学拾掇 B。癖性荒僻开辟躲避 C.蠕动怯懦孺子嗫嚅 D。惴惴湍急揣摩喘气?5.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寒喧兴高采烈源远流长 B.睿智成群结党翻来复去 C。暴躁怨天尤人声名狼藉 D.裨益走头无路川流不息?6.下列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相映成趣截足先登优柔寡断 B.旁征博引铤而走险舍本逐末? C.违疾忌医大显身手变本加利 D。各行其是手屈一指众口铄金? 7.下列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的是()。 A.春风和旭,阳光灿烂,山谷里回荡着鸟儿们缭亮的歌声。?B。突然,蝉声戛然而止,树林里顿时一片寂静。? C.这小生灵虽然是缈小的,但是我们绝不能忽视它.?D.叶欣以身恂职的事迹见报后,人们无不为之感动。?8.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符合规范的是( )。?A.俗话说:“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又说:“看菜吃饭,量体裁衣。”?B。我们有些同志喜欢写长文章,但是没有什么内容,真是“懒婆娘的裹脚布,又臭又长”。? C.墙上贴着一张标语,写着:“你为保护环境做过什么?”? D.他一进门,说了声:“大伙儿都在等着你们呢!"就飞也似的跑开了。 9。下列句子中,计量单位用法不规范的是()。 A。我国城乡居民每天消费食用植物油1。7万吨,蛋1.87万吨,酒3。6万吨,布3.6万千米,煤60万吨以上。 B.白炽灯照明距桌面的最佳高度:15瓦为25公分,25瓦为45公分,40瓦为60公分,60瓦为100公分。? C.厦门海沧投资区距高雄港160海里,距香港287海里,距上海560多海里。 D.海南农业开发综合试验区,占地40多公顷。 10.下列句子中,数字用法不规范的是(). A.2005~:是全面完成“十五”任务、为“十一五”发展打好基础的关键一年。我们的一切努力,包括未来的五年、十年朝什么方向发展等,都要用科学发展观加以指导.?B.这6年多来,中科院共引进海外知名学者50余人,国外杰出人才700余人。 C.《18家诗钞》卷25收录了陆游《元日读易》。

最新度全国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出版专业基础知识中级试题汇总

2004年度全国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出版专业基础知 识中级试题

2004年度全国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 出版专业基础知识(中级)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与图书相比,期刊的特点之一是()。 A.顺序编号,连续出版 B.便于检索 C.稳定性、系统性强 D.信息量大 2.互联网出版物与其他几种出版物的最大区别在于()。 A.需要依赖电子计算机 B.具有交互功能 C.不需要事先复制就可以发行 D.可以在互联网上销售 3.出版物的制作单位是()。 A.通过物化劳动印刷或复制出可以大量传播的出版物的单位 B.能使作品成为最终出版物产品的单位 C.出版单位与发行单位的桥梁 D.能把精神生产内容制成“母版”供复制单位使用的专门单位 4.我国对发行单位的设立实行()。

A.登记制度 B.注册制度 C.备案制度 D.许可制度 5.开发、利用出版信息资源的途径之一是()。 A.利用计算机网络实现编辑、校对工作自动化 B.对已有出版物中的信息重新进行整理、加工、组合、编排等C.一种图书的不同版本尽量只使用一个书号 D.充分利用外审力量完成大部分稿件的审稿和加工整理 6.新技术的发展对出版业产生的影响中不包括()。A.出版物的类型发生重大变化 B.出版业的结构和管理方式发生重大变化 C.编辑工作的环节大大简化 D.出版业的生产力空前提高 7.唐代的雕版印刷物以()为最多。 A.历书、韵书 B.佛经、佛像 C.四书五经 D.诗词曲选本 8.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铜活字印刷活动是印制()。

A.《大藏经》 B.《四库全书》 C.《古今图书集成》 D.《邸报》 9.我国出版史上存在时间最长的民办出版机构是()。 A.同文书局 B.拜石山房 C.墨海书馆 D.扫叶山房 10.某文学期刊原为季刊,现拟改为月刊,主办单位应该报()审批。A.所在地省级新闻出版局 B.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C.新闻出版总署 D.所在地省级文化局和工商管理局 11.一位大学讲师2003年调入某出版社。如果他要担任书稿的责任编辑,就必须()。 A.在2003年通过初级或中级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 B.在2003年或2004年通过初级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 C.在2003年或2004年通过中级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 D.在2003年通过初级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

出版专业实务(中级)复习笔记

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 出版专业实务(中级)复习笔记 第十章 出版物的成本与定价 一、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公式: 利润=(单位销售收入 - 单位销售税金 - 单位变动成本)×销售数量 - 固定成本总额 其中: 单位销售收入= 单位变动成本= 1、保本数量预测:即保本印数,也就是利润为0时的销售数量。将 利润=0 代入基本公式,得出: 销售数量= 2、保利分析 (1)目标利润测算:在已知出版物销量的情况下,可以直接用基本公式测算能实现多少利润; (2)目标销量测算:在目标利润已经确定的情况下,可以测算销量应该达到多少时,可将基本公式转换成: 销售数量= 3、保本成本预测:即利润为0时,成本应该控制在多少才不亏损。根据基本公式,可得: 单位变动成本×销售数量+固定成本总额 = (单位销售收入 – 单位销售税金)×销售数量 单位变动成本×销售数量+固定成本总额 实际上就是保本不亏时的总成本,即: 保本成本 = (单位销售收入 – 单位销售税金)×销售数量 4、单位印张成本测算: 每印张变动成本 = 每种书刊的单位变动成本 / 每册印张数 每印张固定成本 = 每种书刊的固定成本总额 / (每册印张数×印数) 二、出版物定价: (1)成本定价法:利用本量利基本公式,代入 单位销售收入 的公式,可得: 定价= 因为实际工作中无法预先计算单位销售税金,所以常常采用一种经验算式,即假定增值税进项税额为0,在计算中不予考虑。这个经验算式是: 定价= (2)印张定价法:以印张作为定价标准来计算整册书刊的正文价格,再加上其他部件的价格后定出书刊的价格; (3)其他定价法: 理解价值定价法:作为定价基础的不是成本,而是消费者对出版物价值的感受和理解程度; 需求差别定价法:也称市场细分定价法,是根据需求差异及紧迫程度的不同,为同一出版物制定两种或更多种价格。这些价格反映需求弹性差异,不反映成本差异; 随行就市定价法:按照行业平均现行价格水平定价; 第六章 书刊印制 一、计量单位方面的专业用语 1、印张与书页数量:全张纸的一半(即一张对开纸)两面印刷后,成为一个印张。一个印张折合的书页面数等于书页的开数,而书页页数(即张数)为开数的1/2 印张数=(1/开数)×2 2、色令:1令纸(全张500张)单面印1次为1色令。平版胶印通常以“对开” +增值税率 发行折扣率 出版物定价1?生产数量 变动成本总额 单位变动成本 单位销售税金单位销售收入固定成本总额--单位变动成本 单位销售税金单位销售收入固定成本总额+利润--+增值税率)(发行折扣率 变动成本+单位销售税金+单位生产数量固定成本总额+利润 1?]11[教育税率)城建税率(+增值税率发行折扣率 +单位变动成本销售数量固定成本总额+利润 ++??

出版专业基础知识最全知识总结

出版专业基础知识最全知识总结

第一章出版概论 第1节出版活动 一、出版的概念 出版是指编辑、复制作品并向公众发行,以传播科学文化、信息和进行思想交流的一种社会活动。 在我国最早使用“出版”,1833年创办于广州的中文月刊《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 我国第一次在法律文件上使用“出版”,1906年清政府《大清印刷物专律》二、出版活动的构成要素 编辑、复制、发行 三、出版活动的前提 作品:文字作品、口述、音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美术、 建筑作品、摄影、电影、设计图、地图、模型、计算机软件。 四、出版活动的特征 1.文化的记载、传播、交流和传承 2.不同劳动的有机结合 3.意识形态属性 4.经济属性和产业属性 五、出版活动与社会的关系 (一)社会发展对出版活动的决定性影响 1.社会的政治状况主导着出版活动的方

向 2.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出版活动提供物质条件 3.科学技术是出版活动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4.社会文化的发展为出版活动提供活力 (二)出版活动对社会发展的能动作用 1.对政治发展的影响 1)形成舆论导向 2)深化思想政治教育 3)促进社会和谐 2.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1)提高劳动力素质,促进社会生 产力发展 2)传递各种社会信息,加快经济 的发展速度 3.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 4.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1)增进文化积累 2)推进文化创新

3)促进文化交流 第2节我国出版工作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和主要任务 一、指导思想 国务院颁布的《出版管理条例》规定,出版活动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二、方针原则 1.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2.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 洋为中用 3.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 4.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 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 5.坚持质量第一:选题对路、内容正确充实,有尽 可能高的思想性、科学性或艺术性,对出版物的编校质量、装帧设计 质量、物质生产质量严格要求,精益求精。

2019年中级出版专业资格考试《基础知识》考试大纲

2019年中级出版专业资格考试《基础知识》考试大纲 出版专业基础知识(中级) 说明 出版专业中级职业资格考试,着重考核考生履行编辑、技术编辑和一级校对等工作岗位职责所要求必备的理论知识和实务技能。 中级职业资格考试,以考生已经具有初级职业资格的必备知识和能力为前提。因此,以下所列中级两门科目的考试基本要求和考试内容,是在初级职业资格考试基础上的延伸和提高部分。中级考试的内容,并不限于这些范围,还包含初级职业资格考试大纲中的相关内容,而且考试的要求也有所提高。 各个考试模块的“基本要求”中,标有“▲”号的,为从事数字出版的出版专业技术人员应考内容;标有“★”号的,为非从事数字出版的其他出版专业技术人员应考内容;没有任何标记的,为所有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的应考内容。 一、出版概论 内容包括:“出版”的概念、构成要素、前提及其与社会的关系。我国出版工作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和主要任务。出版物的概念、要素和种类,出版物的特殊性。出版资源的概念和特点,出版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我国出版业的特点和构成,我国出版体制改革和出版业发展的主要任务:我国台湾地区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出版业概况。美、英、法、德、日等国的出版业概况。关于出版学及其研究的基础理论知识。 (一)基本要求 1.掌握“出版”的概念、构成要素和前提。 2.熟悉出版活动与社会的关系。 3.掌握我国工作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和主要任务。

4.掌握出版物的要素和特殊性。 5.熟悉从各种角度作的出版物分类。 6.熟悉版资源的概念和特点。 7.掌握关于出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维护的知识。 8.掌握我国出版业的特点和构成。 9.了解我国出版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 10.熟悉我国出版业发展的主要任务。 11.了解我国台湾地区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出版业概况。12.了解美、英、法、德、日等同的出版业概况。 13.了解出版学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和开展出版学研究的意义。14.熟悉出版学的学科内容及其相关学科。 15.了解中外出版学研究及其学科建设概况。 (二)考试内容 1.“出版”的概念、构成要素和前提。 2.出版活动与社会的关系。 3.我国出版工作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和主要任务。 4.出版物的要素、特殊性和从各种角度作的分类。 5.出版资源的概念和特点。 6.出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维护。 7.我国出版业的特点和构成。 8.我国出版体制改革和出版业发展的主要任务。 9.我国台湾地区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出版业概况。

最新出版考试经验分享(一):出版专业中级过关记

2016年出版考试经验分享(一):出版专业中级过关记 说说我的切身感受吧,要过中级,实际上并不难,无论你追求的不是“高分通过”,还是“正好通过”。相信你在做历年真题或者模拟试题的时候会有这样的感受:哎这题目根本就不难嘛,书上就有答案啊,哎以前也考过啊。但是就是这样似曾相识的题目,你却未必能将它拿下。好,下面从我个人的复习经验切入正题。我的复习计划从年后4 月份开始,因为这个时间正好是年后上班之后的一段时间。一个年过完进入工作状态,会有许多工作上的事情要处理,心情又还停留在假期中,不能全身心投入学习。从4月份开始,工作状态渐渐稳定,心情也收了回来,这个时候开始复习,时机恰当。当然有些小伙伴心情稳定不受影响,是可以提前复习的。一般来讲,从3月或4月开始复习,时间是非常充足的了。第一阶段:4月、5月、6月,主攻教材。这3个月时间我基本上用来主攻教材,也就是《出版专业基础》《出版专业实务》,另有一本《数字出版基础》,学有余力的小伙伴也可以看看,但是我没有看,教材方面,我只啃了前两本。3个月的时间专啃这两本书,我的习惯是系统的啃两遍。啃第一遍的时候做笔记,把大纲理出来。第一遍过书非常重要,相信大多数小伙伴都在出版单位工作,有些出版单位的工作有一个季节性特点,就是七、八、九月特

别忙,因为要赶秋季用书。然而这几个月又恰巧是复习考试的重要时间段,所以工作与复习的时间一旦安排不妥,会既影响工作又影响复习。所以在第一遍啃书的过程中,你就不要在心里想着,我还有第二次机会,这一次就大致看一看。这种想法一定要打消,每一遍啃书你都要当做最后一遍来啃。那么,第一遍下来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才算有效学习咧?要在做题的时候知道每一题是出自基础还是实务,是属于哪一章节的内容,并且心里要清楚基础与实务的内容框架,在核对错题的时候能够第一时间反应出来这道题的答案应该在哪本书上的哪个地方去找。那么怎么才能达到这样的学习效果咧?我的经验是,看一章内容做一章的笔记,每一天啃书之前先把前一天所啃的内容再嚼一嚼。如果你工作不是很忙,复习时间充裕的话,我的建议是不定期复习前面的内容,这样记得会牢一些,不容易忘记。啃第二遍的时候在第一遍的基础上,兼顾每章后面的习题,看完一章就做习题,在心里把答案说出来,有时候在本子上写出答案的关键字,因为这些题目认真做起来很费时间,所以基本上都是在心里“默做”,想不出来再从书上找答案。也可以结合一些其他复习资料来啃第二遍。第二遍的宗旨依然是熟记书本内容,通过做题来记知识点。不要觉得用3个月啃两本书很浪费时间,吃透教材是拿分之根本。我在啃第二遍的时候还结合了群导的每周一讲,每周一讲很详细的把

初级出版专业基础知识真题2011年

[真题] 初级出版专业基础知识真题2011年 单项选择题 第1题: 下列少数民族文字中,至今仍在使用的是()。 A.西夏文 B.八思巴字 C.突厥文 D.朝鲜文 参考答案:D 第2题: 关于套版印刷的说法,错误的是()。 A.套版印刷由涂版印刷发展而来 B.套版印刷术的发明使印刷进入彩印时代 C.套版印刷术在明代后期已经广泛应用 D.恒版不属于套版印刷 参考答案:D 第3题: 关于出版活动构成要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A.构成出版活动的基本要素是编辑、复制、发行 B.编辑是通过创作作品对信息进行开发 C.复制是出版物的商品生产过程 D.发行是出版单位通过商晶交换将出版物传送给消费者 参考答案:B 第4题: 加强出版工作者职业道德建设的措施,不包括()。 A.加强自我修养 B.加强舆论引导和监督 C.加强制度化建设 D.加强经营活动 参考答案:D 第5题: 作者自投的图书稿件,其编辑过程一般不包括()环节。 A.组稿 B.审稿 C.编辑加工 D.校样处理 参考答案:A

第6题: 关于出版社业务部门的说法,错误的是()。 A.编辑部门主要保证出版物精神文化内容的质量 B.校对部门的工作是编辑工作的延续和补充 C.出版部门负责全社出版计划的制定 D.发行部门负责促进出版物在市场上顺利流通并实现其价值参考答案:C 第7题: 出版专业助理编辑的主要职责不包括()。 A.在编辑指导下练习组稿 B.练习撰写书评 C.承担校样的文字技术整理 D.在编辑指导下加工稿件 参考答案:C 第8题: 下列选题中,不需要办理重大选题备案手续的是()。 A.《云南自助游地图集》 B.《青少年性教育读本》 C.《日本动画选编》 D.《××市机关名录》 参考答案:B 第9题: 关于著作权的说法,错误的是()。 A.作者有权在自己的作品上署笔名 B.著作权包括人身权和财产权 C.著作权中的“财产权”不包括发行权 D.著作权中的“财产权”也称“经济权利” 参考答案:C 第10题: 原始著作权主体可以分为两类,一为自然人作者,一为()。 A.合作作者 B.演绎作者 C.视为作者的组织 D.作品创作的组织者 参考答案:C 第11题: 标点符号的作用,不包括()。 A.表示停顿

出版专业基础知识(中级)

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 出版基础(中级)复习笔记 第一章出版概论 §1.1 出版活动(P1) 一、“出版”的概念 【出版】是指编辑、复制作品并向公众发行,以传播科学文化、信息和进行思想交流的一种社会活动。 古代,人们把出版活动称为“梓行”、“雕印”、“版印”。 最早在我国使用“出版”一词:1833年创办于广州的中文月刊《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的编辑序言。 最早在我国法律文件上使用“出版”一词:1906年清朝政府颁布的《大清印刷物专律》,但却把出版物称为“记载物件”。 1930年,国民政府颁布《出版法》,但未对“出版”下明确定义。 在我国,给“出版”做出明确的定义,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 在西方,法语和英语中分别在1330年和1450年有了表示“出版”的词语,他们来源于拉丁语publicare。 二、出版活动的构成要素(P3) 出版活动三要素:编辑、复制、发行 如何看待博客出版、微博出版:①具有很强的个体化特征,不具有作为社会化活动的出版的基本属性和功能;②具有一定的出版功能,要引导和规范;③在数字化时代,出版活动对社会文化生活具有广泛影响性,已经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 三、出版活动的前提是作品。出版界所说的“作品”是指可以被编辑、复制和通过某种方式能够发行的作品。一般又称为“稿件”。 四、出版活动的特征:(P4) 1.文化的记载、传播、交流和传承 2.不同劳动的有机结合:精神产品生产阶段的劳动是一种精神劳动(即编辑),物质产品生产阶段的劳动是一种物质生产劳动(即印刷),出版物产品流通阶段的劳动是一种兼有文化传播意义的商业劳动(即发行)。 出版物使用价值的生产过程同时也是出版物价值的产生过程:一方面物质产品生产阶段的劳动形成出版物的新增的价值;另一方面,又把作者=编辑的精神生产劳动的价值,以及 工具设备和原材料等物化劳动价值转移到出版物中。 发行的目的:①将精神文化内容向社会传播;②通过商品交换实现出版物的价值;③依靠商业劳动,能使凝结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得到实现。 3.意识形态属性 4.经济属性和产业属性:必须在遵循文化发展规律的同时,遵循市场经济规律。 五、出版活动与社会的关系:(P6) 社会发展对出版活动有决定性影响;出版活动对社会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的发展,有巨大的能动作用。 (一)社会发展对出版活动的决定性影响: 1.社会的政治状况主导着出版活动的方向。主导作用体现在: ⑴通过对出版从业者思想倾向和政治追求的影响来引导出版活动; ⑵运用行政、法律、法规和政策等手段规制和引导出版活动。 2.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出版活动提供物质条件。 3.科学技术是出版活动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4.社会文化的发展为出版活动提供活力。 ⑴社会文化的发展程度和国民的文化素质状况是出版物总体质量水平的决定因素。 ⑵精神生产所需原料只能来自社会。 (二)出版活动对社会发展的能动作用: 1.对政治发展的影响: (1)形成舆论导向。(2)深化思想政治教育。(3)促进社会和谐。 2.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出版专业(中级)计算公式归纳与总结

全国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中级) 计算公式归纳与总结 第一部分出版专业基础中涉及的计算公式 一、稿酬计算公式: 1.图书稿酬的计算方法: 1)版税方式: 稿酬=版税=图书定价×发行数×版税率 备注:还可以“图书批发价”代替“图书定价”;以“印数”或“实际销售数”代替“发行数”。 2)基本稿酬加印数稿酬方式: 稿酬=基本稿酬+印数稿酬=稿费标准×字数+(稿费标准×字数)×1%×印数÷1000 备注:①稿酬标准(原创及注释,(30~100)/千字;改编,(10~50)/千字;汇编,(3~10)/千字;翻译,(20~80)/千字));②不足一千册的,按一千册计算;③原创和演绎作品重印稿酬按基本稿酬的1%计算。 3)一次性付酬方式: 付酬标准和计算方式可参照基本稿酬。 2.报纸、期刊稿酬的计算方法: 只适用一次性付酬方式,付酬标准和计算方式可参照基本稿酬。 备注:不足五百字的按五百字计算;超过五百字不足一千字的,按一千字计算。 二、增值税计算公式: 1. 当期不含税销售额: 当期不含税销售额=当期含税销售额/(1+增值税率) 2.当期增值税销项税额: 当期增值税销项税额=当期不含税销售额×增值税率 备注:一般适用税率为17%,但图书、期刊的销售收入采用13%,考试试题中会明确给出。 3.当期应纳增值税税额: 当期应纳增值税税额=当期增值税销项税额-当期累计进项增值税额 4.推导公式: 应纳增值税额=[销售总额÷(1+增值税率)] ×增值税率-进项增值税额 备注:若值为正,则需交纳税额;若为负值则无须交纳税额,多余进项税额后期抵扣。 三、所得税计算公式: 1.企业所得税: 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 备注:现行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 2.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 1)稿酬总额大于或等于4000元时: 个人所得税=稿酬总额×(1-20%)×20%×(1-30%) 2)稿酬总额小于4000元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