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2北京国际车展

2012北京国际车展

2012北京国际车展
2012北京国际车展

2012北京国际车展

2012北京国际车展是全球汽车业界在中国每两年一次的重要展示活动。2012北京车展的主题是“创新·跨越”。总展览面积达到23万平米。创下北京车展历史上展会规模的新记录。来自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瑞典、美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中国及台湾和香港地区的14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余家厂商参展。全球所有汽车跨国公司全部报名参加了本届车展,共展出车辆1125台。全球首发车120台,其中跨国公司全球首发车36台,跨国公司亚洲首发车35台,概念车74台,新能源车88台。

一.汽车行业的发展状况

1.中国汽车行业发展状况

进入21 世纪以来,中国汽车行业虽然仍存在产业结构不合理、自主开发能力薄弱等问题,但整个行业高速发展,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产品技术水平明显提升,已经成为世界汽车生产及消费大国。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2001年中国汽车的产销量仅为200余万辆,但在2006年产销量已双双突破700万辆,全年生产728万辆、销售722万辆;2008 年在经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下的中国汽车工业仍保持了增长,全年汽车生产930万辆、销售938万辆。

2009年,在全球汽车市场不景气的背景下,我国汽车行业一枝独秀,汽车产量为1,379万辆,销量为1,36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8.28%和45.42%。2009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汽车生产大国,同时中国汽车消费量占全球总消费量比例已达12%。2010年,中国汽车行业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势头,汽车产销双双超过1800万辆,蝉联全球第一,分别达到1,826万辆和1,806万辆,同比增长32.41%和32.40%。其中,乘用车产销1,382万辆和 1,375万辆,同比增长33.14%和33.11%。2011年,汽车产销1,842万辆和1,851万辆,同比增长0.84%和2.45%。其中:乘用车产销1,449万辆和1,447万辆,同比增长4.23%和5.19%。

2.国际汽车行业发展状况

汽车工业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和最重要的产业之一,在制造业中占有很大重,对工业结构升级和相关产业发展有很强的带动作用,具有产业关联度高、涉及面广、技术要求高、零部件数量多等特点。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全球

汽车产销放缓,汽车产量同比下降12.49%。各国纷纷采取了相应的振兴和刺激措施,为汽车工业的后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撑。2010年汽车市场趋于回暖,产量总计达7,761 万辆,同比增长25.76%。

世界汽车产业专业调研公司FOURIN 的调查显示:中国、巴西、印度、俄罗斯“金砖四国”汽车销售全球占比由2007年的22.60%增至2010年的35.40%,加上其他新兴国家销售总计占比达51.10%,首次超过发达国家销量。

二.汽车行业的营销状况

汽车营销的标志性事件应该是1998年通用、本田等公司带来了品牌专卖的模式。在此以前,上汽大众厂家、商家共同出资,按照4S店的标准建立品牌专卖店,但是这个模式下厂家的投资太大,而且基本没有代理的概念,所以推行不下去。

此后,汽车生产企业的自主的销售体系逐渐壮大,并成为中国汽车销售的主渠道。2001年以后,品牌专卖成了主流,几乎所有的厂家都搞4S店,一些简单的销售服务、营销策略开始应用和发展。直到2002年全国轿车产销量首次突破百万辆。全年轿车产销量持续高增长,几乎没有淡旺季之分,汽车销售形势似乎一片大好,近一两年来年,汽车市场产品极大丰富、降价史无前例,但车市并没有像预期那样火暴起来,多数消费者对购车仍报以观望的态度。车市陷入低迷状态。巨大市场需求背后是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汽车作为一个复杂的工业品和大件消费品,其营销也有更多的变化,更加复杂。

我国的主要营销方式有:通过与原代理商合资合作,成立省级联营公司;区域代理模式;建品牌专卖店、4S店等。近年来,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尤其是网络的普及,大大拓宽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而网络几乎成为消费者了解汽车产品和品牌的主要渠道,消费者通过网络来了解车市行情、选择车型和商家等。如今汽车经销商大胆采取网络营销这一新的营销方式。网络营销能充分发挥企业与客户的互相交流优势,而且企业可以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是一种新型的、互动的、更加人性化的营销模式。

目前,世界所有的轿车品牌都在互联网上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开展企业宣传和网商业务。汽车的虚拟营销使得品牌显得更为重要,因为购买者在网上选购汽车时,影响其购买决定的核心因素就是品牌认知。已经有愈来愈多的汽车企业认识到互联网对推动汽车营销的重要作用,纷纷挤占这一科技制高点,并将之视为未来营销竞争优势的主要途径。目前,在我国市场上有50多个品牌将近200款产品都在销售,中国汽车市场成为全球汽车市场竞争最激烈的市场之一,互联网

成为很多企业品牌营销的渠道。

2012北京国际车展在已有的汽车交易平台的基础上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广泛的汽车交流与交易平台。不仅可以使消费者更充分的了解当代汽车技术的飞速提高与发展,还可以使消费者更好的与销售商进行更加充分的沟通,最终达到买卖双赢的效果。

三.汽车行业展会的现状

当今社会上的汽车展会在大多数情况下,原计划工作与展会的实际情况、消费需求、社会潮流脱节,因而展会所产生的效果也就大大打了折扣。汽车展会的营销没有发挥应有作用,其原因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汽车参展商缺乏科学有效的营销工作规划。现在的汽车展会有很多,面对名目繁多的展会,汽车参展商没能选对其中适时、适度与企业营销计划相匹配的展会,盲目参展。

其次,汽车参展商缺乏战略性的规划,仅仅将展会营销的工作作为一种事务性工作对待。为了参展而参展。参展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展会上要向消费者传播哪些与汽车相关的信息?如何吸引目标受众?如何胜出对手的传播?这些问题不是每个汽车参展商都认真仔细深入的考虑过。

第三,汽车参展商在制定预算的同时高估了展会效果的回报。造成展会投入与产出比例的不协调。近来国内汽车展会出现了一种倾向--展台搭建、活动组织一味求大、求豪华,而忽略展会活动本身的表现效果。

第四,汽车展会的策划和组织者在组织策划展会的过程中,企业内部决策管理层与执行层之间、企业与外协单位之间缺乏良好沟通,造成各自对展会策划组织方式、目的存在理解上的偏差。

四.此次2012北京国际车展的特点

首先,此次2012北京国际车展参展企业可谓是群龙云集,其中包括比亚迪、奇瑞、中兴、吉利、东风日产、雷克萨斯、上海大众、保时捷、兰博基尼、法拉利等热门车企。

其次,众参展车企展出的车型十分的全面:微型车、小型车、紧凑型车、中型车、中大型车、豪华车、MPV、SUV以及跑车,价钱从低到5万元到高达50万元以上。其中还包括四款新车:合资新车、自主新车、进口新车和概念车。

第三,此次车展展出了汽车的最新技术,包括汽车的制动系统、动力系统、安全装备、底盘结构、电子辅助以及车身结构,在这些方面均有了技术的改进与

提高。

第四,此次展会的展品范围也十分的广泛,其中包括:各种类型的汽车(包括轿车、商用车及专用车);各种类型的概念车;各种汽车零部件、总成、模块及系统;各种汽车制造设备、工艺装备;各种检测、测试、实验仪器和设备;计算机开发设计系统及应用技术;汽车工业生产的新工艺、新材料;汽车工业新能源技术与产品;汽车工业环保技术与产品;各种汽车用品、装饰件;各种汽车维修设备。

五.此次2012北京国际车展的改建措施及建议

首先,此次车展的展厅分别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天竺)新馆和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静安庄)。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静安庄)地处三环边上,位于比较繁华热闹的地段,当参展者前往观展时,会造成展馆周边大量的车辆及人流的聚集,给展馆周边的交通带来极大的影响,所以为了防止此现象的发生,我认为可以采取两种措施,第一,限制展馆周围几公里内停车,对开车来参展的人群进行停车位置的疏散,使其将车停在离展馆较远、不同的地方,并由展会举办者提供一些展馆周围的定点接送摆渡车,以便接送前来参展的人。第二,将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静安庄)这个展区合并到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天竺)新馆。

第二,2012北京国际车展应更注重整合营销。整合营销的最大优势在于以同一种声音说话,即运用多样化的传播手段,向消费者传递同一种诉求。中国的汽车企业不仅要做到在不同营销形式上的声音和步调一致,也要做到线上传播与线下推广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与消费者的双向沟通,迅速树立产品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建立品牌与消费者长期密切的关系,更有效地达到广告传播和产品营销的目的。

第三,在2012北京国际车展展览时,应更注重将汽车与其它概念相结合。每款汽车都有自己的独特定位,因此除了针对自己的目标客户而选择不同的营销方式外,更要与一些热门的概念结合,避开纯粹广告的突兀,以达到最大的传播效果。如旅游车可与旅游休闲相结合。

第四,在展会展览的同时,可大力挖掘手机用户。利用手机进行精准营销潜力巨大。手机广告具有很强的分众性和互动性,最大特点就是能够以用户数据库为基础开展精确定向营销,准确地筛选出目标用户并施以有针对性的行销策略。

2012年_北京市朝阳区高三一模_理综物理_试题及答案

北京市朝阳区高三年级第一次综合练习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2012.3 第一部分 (选择题 共120分) 本部分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3.在核反应方程414 172 7 8 He N O +X +→ 中,X 代表的粒子是 A .11 H B .21H C .0-1e D .1 0n 14.如图所示是氢原子的能级图,现有大量处于n=3激发态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所辐射的光子中,只有一种能使某金属产生光电效应。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该光子一定是氢原子从激发态n=3跃迁到n=2时辐射的 光子 B .该光子一定是氢原子从激发态n=2跃迁到基态时辐射的光子 C .若氢原子从激发态n=4跃迁到基态,辐射出的光子一定能使该金属产生光电效应 D .若氢原子从激发态n=4跃迁到n=3,辐射出的光子一定能使该金属产生光电效应 15.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n 1:n 2=10:1,原线圈与正弦交变电源连接,输入电压u 随时间t 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副线圈只接入一个10Ω的电阻,则 A .流过电阻的电流最大值为2.2A B .与电阻并联的电压表示数为31.1V C .电阻在1.0s 内产生的热量为96.8J D .变压器的输入功率约为48.4W 16.P 、Q 、M 是某弹性绳上的三个质点,沿绳建立x 坐 标轴。一简谐横波正在沿x 轴的正方向传播,振源的周期为0.4s 。在t =0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则在t =0.2s 时 A .质点P 处于波谷 B .质点P 处于平衡位置且向上运动 C .质点Q 处于波峰 D .质点M 处于平衡位置且向上运动 17.太阳系的第二大行星土星的卫星很多,其中土卫五和土卫六绕土星的运动可近似看作圆周运动,下表是关于土卫五和土卫六两颗卫星的资料。两卫星相比 卫星 发现者 发现年份 距土星中心距离/km 质量/kg 直径/km 土卫五 卡西尼 1672年 527 000 2.31×1021 765 土卫六 惠更斯 1655年 1 22 2 000 1.35×1023 2 575 A .土卫五绕土星运动的周期较小 1 2 3 4 ∞ n - 13.6 - 3.4 - 1.51 - 0.85 0 E /eV

2012年天津高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2012年(天津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 第Ⅰ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可以有效地改变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 B. 由波尔理论知道氢原子从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会放出光子 C. 从高空对地面进行遥感摄影是利用紫外线良好的穿透能力 D. 原子核所含核子单独存在时的总质量小于该原子核的质量 2. 如图所示,金属棒MN 两端由等长的轻质细线水平悬挂,处于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棒中通以由M 向N 的电流,平衡时两悬线与竖直方向夹角均为θ,如果仅 改变下列某一个条件,θ角的相应变化情况是 A .棒中的电流变大,θ角变大 B .两悬线等长变短,θ角变小 C .金属棒质量变大,θ角变大 D .磁感应强度变大,θ角变小 3. 一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假如该卫星变轨后做匀速圆周运动,动能减小为原来的1/4,不考虑卫星质量的变化,则变轨前后卫星的 A.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为4:1 B.角速度大小之比为2:1 C.周期之比为1:8 D.轨道半径之比为1:2 4.通过一理想变压器,经同一线路输送相同电功率P ,原线圈的电压U 保持不变,输电线路的总电阻为R 。当副线圈与原线圈的匝数比为K 时,线路损耗的电功率为P 1,若将副线圈与原线圈的匝数比提高到nk,线路损耗胡电功率为P 2, 则P 1和 1 2 P P 分别为 A . U PR k ,n 1 B . R U P 2k )( ,n 1 C .U PR k , 21n D . R U P 2k )(,21 n 5. 两个固定的等量异号点电荷所产生电场的等势面如图中虚线所示,一带负电的粒子以某一速度从图中A 点沿图示方向进入电场在纸面内飞行,最后离开电场,粒子只受静电力作用,则粒子在电场中 A.做直线运动,电势能先变小后变大 B.做直线运动,电势能先变大后变小 C.做曲线运动,电势能先变小后变大 D.做曲线运动,电势能先变大后变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18分。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都有多个选项是正确的,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6、半圆形玻璃砖横截面如图,AB 为直径,O 点为圆心。在该截面内有a 、b 两束单色可见光从空气垂直于AB 摄入玻璃砖, 两入射点到O 的距离相等。两束光在半圆边界上反射和折射的情况如图所示:则a 、b 两束光, A 在同种均匀介质中传播,a 光的传播速度较大 B 以相同的入射角从空气斜射入水中,b 光的折射角大 C 若a 光照射某金属表面能发生光电效应,b 光也一定能 D 分别通过同一双缝干涉装置,a 光的相邻亮条纹间距大 7. 沿X 轴正向传播的一列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M 为介质中的一个质点,该波的传播速度为40m/s ,则t= 40 1 s 时 A. 质点M 对平衡位置的位移一定为负值 B. 质点M 的速度方向与对平衡位置的位移方向相同 C. 质点M 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一定相同 D. 质点M 的加速度方向与对平衡位置的位移方向相反 8. 如图甲所示,静止在水平地面的物块A ,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F 的作用,F 与时间t 的关系如图乙所示,设物块与地面的静摩擦力最大值f m 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则 A .0—t 1时间内F 的功率逐渐增大 B .t 2时刻物块A 的加速度最大 C .t 2时刻后物块A 做反向运动 D .t 3时刻物块A 的动能最大 M N θ θ B +10V +5V v A 0V A B a b O x/m y/cm 1 2 3 O 4 -2 2 M A F 甲 F 1 O 2 3 4 f m 2f m 乙

2012年高考真题——理综物理(全国卷)解析版

2012年理科综合物理部分---新课标 答案及解析: 14.【答案】AD 【解析】惯性的定义是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性质叫惯性,所以A正确;如果没有力,物体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所以B错误;行星在轨道上保持匀速率的圆周运动的原因是合外力与需要的向心力总是相等,所以C错误;运动物体不受力,它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所以D正确。 15.【答案】BD 【解析】根据可知,所以,即A错误,B正确;由得,所以C错误,D 正确。 16【答案】B 【解析】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重力的大小方向都不变,可知N1、N2的合力大小、方向都不变,当木板向下转动时,N1、N2变化如图所示,即N1、N2都减小,所以正确选项为B 17.【答案】B 【解析】由得:,由得,所以B正确。

18.【答案】BD 【解析】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知重力与电场力的合力与速度方向相反,所以粒子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动能减小,所以A、C错误,D正确;因为电场力与速度方向夹角为钝角,所以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加,即B正确。 19【答案】C 【解析】线圈匀速转动过程中,;要使线圈产生相同电流,,所以,所以C正确。 20【答案】A 【解析】由楞次定律可知:线框受力水平向左时,线圈中的磁场要阻碍原磁场引起的磁通量的减弱,说明导线中的电流正在减弱;线框受力水平向右时,线圈中的磁场要阻碍原磁场引起的磁通量的增强,说明导线中的电流正在增强;所以导线中的电流先减弱后增强,所以CD错误;又因线圈中的电流为顺时针方向,所以由右手螺旋定则知线圈产生磁场为垂直纸面向里,因为线圈中的磁场要阻碍原磁场引起的磁通量的减弱,故导线初始状态在导线右侧产生的磁场方向为垂直纸面向里,由右手螺旋定则知导线中电流方向为正方向,所以A正确,B错误。 21【答案】A 【解析】在地球表面,又,所以,因为球壳对球内物体的引力为零,所以在深为d的矿井内,得,所以。 22.(5分)【考点】长度测量 【答案】0.010;6.870;6.860 【解析】(a)图螺旋测微器的读数步骤如下.首先,确定从主尺读出毫米数为0.000mm,可动刻度与主尺对齐个数为1.0(格),读数为 0.010mm,则螺旋测微器读数为0.000mm+0.010mm=0.010mm,(b)图螺旋测微器的读数步骤如下.首先,确定从主尺读出毫米数为6.500mm,可动刻度与主尺对齐个数为37.0(格),读数为0.370mm,则螺旋测微器读数为6.500mm+0.370mm=6.870mm,考虑调零问题金属板实际厚度

2010年北京高考物理试题

2010年北京高考物理试题D

述正确的是 A.在相同介质中,绿光的折射率最大 B.红光的频率最高 C.在相同介质中,蓝光的波长最短 D.黄光光子的能量最小 15.太阳因核聚变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同时其质量不断减少。太阳每秒钟辐射出的能量约为4×1026 J,根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太阳每秒钟减少的质量最接近 A.1036Kg B.1018Kg C.1013Kg D.109 Kg 16.一物体静置在平均密度为ρ的球形天体表面的赤道上。已知万有引力常量G,若由于天体自转使物体对天体表面压力恰好为零,则天体自转周期为 A.1 24()3G πρ B. 1 23()4G πρ C. 12()G πρ D. 123()G πρ 17.一列横波沿x 轴正向传播,a,b,c,d为介质中的沿波传播方向上四个质点的平衡位置。某时刻的波形如图1所示,此后,若经过3/4周期开始计时,则图2描述的是

A.a处质点的振动图像B.b处质点的振动图像 C.c处质点的振动图像D.d处质点的振动图像 18.用控制变量法,可以研究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的因素(如图)。设两极板正对面积为S,极板间的距离为d,静电计指针偏角为θ。实验中,极板所带电荷量不变,若 A.保持S不变,增大d, 则θ变大 B.保持S不变,增大d, 则θ变小 C.保持d不变,增大S,则θ变小 D.保持d不变,增大S,则θ不变

19.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两个相同 的下灯泡L 1 和L 2 分别串联一个带铁 芯的电感线圈L和一个滑动变阻器 R。闭合开关S后,调整R,使L 1 和L 2 发光的亮度一样,此时流过两 个灯泡的电流为I。然后,断开S。若t'时刻再闭合S,则在t'前后的一小段时间内,正确反映流过 L 1 的电流i 1 、流过L 2 的电流i 2 随时间t的变化的图像是 20.如图,若x轴表示时间,y 轴表示位置,则该图像反映了某质 点做匀速直线运动时,位置与时间 的关系。若令x轴和y轴分别表示 其他的物理量,则该图像又可以反映在某种情况下,相应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2012年北京高考word版理综试卷生物完美版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20分) 本部分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题目要求的一项。 1.细胞中不能 ..合成ATP的部位是 A.线粒体的内膜B.叶绿体中进行光反应的膜结构 C.内质网的膜D.蓝藻(蓝细菌)中进行光反应的膜结构2.从生命活动的角度理解,人体的结构层次为 A.原子、分子、细胞器、细胞B.细胞、组织、器官、系统 C.元素、无机物、有机物、细胞D.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3.金合欢蚁生活在金合欢树上,以金合欢树的花蜜等为食,同时也保护金合欢树免受其他 植食动物的伤害。如果去除金合欢蚁,则金合欢树的生长减缓且存活率降低。由此不能 ..得出的推论是 A.金合欢蚁从金合欢树获得能量B.金合欢蚁为自己驱逐竞争者 C.金合欢蚁为金合欢树驱逐竞争者D.金合欢蚁和金合欢树共同(协同)进化4.下图所示实验能够说明 A.病毒抗原诱导B细胞分化的作用B.浆细胞产生抗体的作用 C.病毒刺激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D.效应T淋巴细胞的作用 5.高中生物学实验中,在接种时不进行严格无菌操作对实验结果影响最大的一项是A.将少许干酵母加入到新鲜的葡萄汁中 B.将毛霉菌液接种在切成小块的鲜豆腐上 C.将转基因植物叶片接种到无菌培养基上 D.将土壤浸出液涂布在无菌的选择培养基上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180分) 29.(18分) 为研究细胞分裂素的生理作用,研究者将菜豆幼苗制成的插条插入蒸馏水中(图1)。对 插条的处理方法及结果见图2。 (1)细胞分裂素是一种植物激素。它是由植物体的特定部位_____________,再被运输到作用部位,对生长发育起______________作用的______________有机物。 (2)制备插条时除去根系和幼芽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插条插在蒸馏水中而不是营养液中培养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图2中可知,对插条进行的实验处理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在实验Ⅰ中,对A叶进行实验处理,导致B叶____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的对照处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Ⅱ、Ⅲ、Ⅳ的结果表明,B叶的生长与A叶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6)研究者推测“细胞分裂素能够引起营养物质向细胞分裂素所在部位运输”。为证明此推测,用图1所示插条去除B叶后进行实验,实验组应选择的操作最少包括__________(填选项前的符号)。 a.用细胞分裂素溶液涂抹A1叶b.用细胞分裂素溶液涂抹A2叶 c.用14C-淀粉溶液涂抹A1叶d.用14C-淀粉溶液涂抹A2叶 e.用14C-氨基酸溶液涂抹A2叶f.用14C-细胞分裂素溶液涂抹A2叶 g.检测A1叶的放射性强度

2012年北京市高考数学理科试卷及答案解析

2012北京理科高考试卷及答案解析精校版 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胜目要求的一项. 1.已知集合A={x ∈R |3x+2>0﹜,B={x ∈ R |(x+1)(x-3)>0﹜则A ∩B=( ) A .(﹣∞,﹣1) B.{21,3-- } C. ﹙2 ,33 -﹚ D.(3,+∝) 2. 设不等式组02 02x y ≤≤?? ≤≤? 表示的平面区域为D ,在区域D 内随机取一个 点,则此点到坐标原点的距离大于2的概率是( ) A.4π B.22π- C.6 π D. 44π- 3.设,a b R ∈.“0a =”是‘复数a bi +是纯虚数”的( )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4.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出的S 值为( ) A. 2 B .4 C.8 D. 16 5.如图. ∟ACB=90o,CD ⊥AB 于点D ,以BD 为直径的圆与BC 交于点E.则( ) A. CE ·CB=AD ·DB B. CE ·CB=AD ·AB C. 2AD AB CD = D.2 CE EB CD = 6.从0,2中选一个数字.从1.3.5中选两个数字,组成无重复数字的三位数.其中奇数的个数为( ) A. 24 B. 18 C. 12 D. 6 7.某三梭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该三梭锥的表面积是( ) A.28+ B. 30+ C.56+ D.60+ 8.某棵果树前n 前的总产量S 与看,前m

A.5 B.7 C.9 D.11 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9.直线21x t y t =+?? =--? (t 为参数)与曲线3cos 3sin x y α α=??=? (α为参数)的交点个数为 10.已知{}n a 等差数列n S 为其前n 项和,若11 2 a =,23S a =,则2a = ,n S = 11.在△ABC 中,若2a =,7b c +=,1 cos 4 B =-,则b = 12.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直线l 过抛物线24y x =的焦点F ,且与该抛物线相交于A 、B 两点,其中点A 在x 轴上方,若直线l 的倾斜角为60o.则OAF 的面积为 13.己知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1,点E 是AB 边上的动点.则DE CB 的值为 14.已知()(2)(3)f x m x m x m =-++,()22x g x =-,若同时满足条件:①x R ?∈,有()0f x <或 ()0g x <;②(,4)x ?∈-∞-,使得()()0f x g x < 则m 的取值范围是 三、解答题公6小题,共8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证明过程。 15.(本小题共13分)已知函数(sin cos )sin 2()sin x x x f x x -= 。(1)求f (x )的定义域及最小正周期;(2) 求f (x )的单调递增区间。 16. (本小题共14分) 如图1,在Rt △ABC 中,∟C=90°,BC=3,AC=6,D ,E 分别是AC ,AB 上的点,且DE ∠BC ,DE=2,将△ADE 沿DE 折起到△A1DE 的位置,使A1C ⊥CD,如图2. (1)求证:A1C ⊥平面BCDE ; (2)若M 是A1D 的中点,求CM 与平面A1BE 所成角的大小; (3)线段BC 上是否存在点P ,使平面A1DP 与平面A1BE 垂直? 说明理由 17.(本小题共13分) 近年来,某市为促进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理,将生活垃圾分为厨余垃圾、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三类,并分别设置了相应的垃圾箱,为调查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情况,先随机抽取了该市三类垃圾箱总计1000吨生活 图2 图1 A C C B

2012年高考物理(江苏卷)Word版含答案

物理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C 2. B 3. A 4. C 5. A 二、多项选择题 6. AD 7. ABD 8. AB 9. BC 三、简答题 10. (1)A (2)短暂 (3)5. 11. (1)减0小;(B见的右质图量);增加细线的长度 (或增大A 的质量;降低B 的起始高度) (2)(见右图) (3)0. 4 (4)偏大 12A. (1)AB (2)平均动能;小于 (3)等压变化对外做的功W =p(V B -V A )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U=Q-W 解得△U =5.0*102J

13. (1)bc 、ad 边的运动速度 2 l v ω = 感应电动势 v m NBl E 4= 解得 ω2 2NBl E m = (2)电流 R r E I m m += 安培力 l NBI F m 2= 解得 R r l B N F += ω3224 (3)一个周期内,通电时间 T t 9 4 = R 上消耗的电能 Rt I W m 2=且RT I W 2 = 解得 ()R r NBl I += 342ω 14. (1)轻杆开始移动时,弹簧的弹力 F =kx ① 且 F =f 于 ② 解得 x = f/k ③ (2)设轻杆移动前小车对弹簧所做的功为W,则小车从撞击到停止的过程 中动能定理 ④ 同理,小车以v m 撞击弹簧时 ⑤ 解得 ⑥ (3)设轻杆恰好移动时,小车撞击速度为1v ⑦ 由④⑦解得

15. (1)设粒子射出加速器的速度为v0 动能定理 由题意得 (2)在第一个偏转电场中,设粒子的运动时间为t 加速度的大小 在离开时,竖直分速度 v y =at 竖直位移 水平位移 粒子在两偏转电场间做匀速直线运动,经历时间也为t 竖直位移 y2 =v y t 由题意知,粒子竖直总位移 y =2y1 +y2 解得 则当加速电压为4U0 时,U =4U1 (3)(a)由沿x 轴方向射入时的受力情况可知:B 平行于x 轴. 且 E =F/q (b)由沿依y 轴方向射入时的受力情况可知:E 与Oxy 平面平行. F2 +f 2 =( 5F)2,则f =2F 且 f =qv1B (c)设电场方向与x 轴方向夹角为α. 若B 沿x 轴方向,由沿z 轴方向射入时的受力情况得 解得α=30°,或α=150° 即E 与Oxy 平面平行且与x 轴方向的夹角为30°或150°. 同理,若B 沿-x 轴方向

2012年北京市高考物理试卷与解析

2012年北京市高考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3分)(2012?北京)一个氢原子从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该氢原子()A.放出光子,能量增加B.放出光子,能量减少 C.吸收光子,能量增加D.吸收光子,能量减少 2.(3分)(2012?北京)一束单色光经由空气射入玻璃,这束光的() A.速度变慢,波长变短B.速度不变,波长变短 C.频率增高,波长变长D.频率不变,波长变长 3.(3分)(2012?北京)一个小型电热器若接在输出电压为10V的直流电源上,消耗电功率为P;若把它接在某个正弦交流电源上,其消耗的电功率为0.5P,如果电热器电阻不变,则此交流电源输出电压的最大值为() A.5V B.C.10V D. 4.(3分)(2012?北京)处于匀强磁场中的一个带电粒子,仅在磁场力作用下做匀速圈周运动.将该粒子的运动等效为环形电流,那么此电流值() A.与粒子电荷量成正比B.与粒子速率成正比 C.与粒子质量成正比 D.与磁感应强度成正比 5.(3分)(2012?北京)一个弹簧振子沿x轴做简谐运动,取平衡位置O为x轴坐标原点.从某时刻开始计时,经过四分之一的周期,振子具有沿x轴正方向的最大加速度.能正确反映振子位移x与时间,关系的图象是() A.B. C.D. 6.(3分)(2012?北京)关于环绕地球运动的卫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分别沿圆轨道和椭圆轨道运行的两颗卫星,不可能具有相同的周期 B.沿椭圆轨道运行的一颗卫星,在轨道不同位置可能具有相同的速率 C.在赤道上空运行的两颗地球同步卫星,它们的轨道半径有可能不同 D.沿不同轨道经过北京上空的两颗卫星,它们的轨道平面一定会重合 7.(3分)(2012?北京)物理课上,老师做了一个奇妙的“跳环实验”.如图所示,她把一个带铁芯的线圈、开关和电源用导线连接起来后,将一金属套环置于线圈上,且使铁芯穿过套环.闭合开关的瞬间,套环立刻跳起.某同学另找来器材再探究此实验.他连接好电路,经重复试验,线圈上的套环均未动.对比老师演示的实验,下列四个选项中,导致套环未动的原因可能是()

2012年北京市高考数学试卷(文科)答案与解析

2012年北京市高考数学试卷(文科)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5分)(2012?北京)已知集合A={x∈R|3x+2>0},B={x∈R|(x+1)(x﹣3)>0},则A∩B= ), } } 2.(5分)(2012?北京)在复平面内,复数对应的点的坐标为() =,能求出在复平面内,复数对应的点的坐标.= =1+3i ∴在复平面内,复数对应的点的坐标为( 3.(5分)(2012?北京)设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为D,在区域D内随机取一个点,则此点到坐标原点的距离大于2的概率是()

B =4 4.(5分)(2012?北京)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出的S值为()

5.(5分)(2012?北京)函数f(x)=的零点个数为() ( 在定义域上为增函数, 在定义域上为增函数 > 的零点个数为

,当且仅当 所以 , ,∴ 7.(5分)(2012?北京)某三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该三棱锥的表面积是() 8+60+66+120+12 = ,

=10 =6 . 8.(5分)(2012?北京)某棵果树前n年的总产量S n与n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从目前记录的结果看,前m年的年平均产量最高,则m的值为() 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9.(5分)(2012?北京)直线y=x被圆x2+(y﹣2)2=4截得的弦长为.

的距离为 2 故答案为: 10.(5分)(2012?北京)已知{a n}为等差数列,S n为其前n项和,若a1=,S2=a3,则a2= 1,S n=. = +=1 = 11.(5分)(2012?北京)在△ABC中,若a=3,b=,,则∠C的大小为. =,可求得∠ b=,

2012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新课标)(含解析版)

2012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新课标) 一.选择题 1.(3分)伽利略根据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实验和理想实验,提出了惯性的概念,从而奠定了牛顿力学的基础.早期物理学家关于惯性有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物体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性质是惯性 B.没有力作用,物体只能处于静止状态 C.行星在圆周轨道上保持匀速率运动的性质是惯性 D.运动物体如果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2.(3分)如图,x轴在水平地面内,y轴沿竖直方向。图中画出了从y轴上沿x 轴正向抛出的三个小球a、b和c的运动轨迹,其中b和c是从同一点抛出的,不计空气阻力,则( ) A.a的飞行时间比b的长B.b和c的飞行时间相同 C.a的水平速度比b的小D.b的初速度比c的大 3.(3分)如图,一小球放置在木板与竖直墙面之间。设墙面对球的压力大小为N1,球对木板的压力大小为N2.以木板与墙连接点所形成的水平直线为轴,将木板从图示位置开始缓慢地转到水平位置。不计摩擦,在此过程中( ) A.N1始终减小,N2始终增大 B.N1始终减小,N2始终减小 C.N1先增大后减小,N2始终减小 D.N1先增大后减小,N2先减小后增大 4.(3分)自耦变压器铁芯上只绕有一个线圈,原、副线圈都只取该线圈的某部

分,一升压式自耦调压变压器的电路如图所示,其副线圈匝数可调.已知变压器线圈总匝数为1900匝;原线圈为1100匝,接在有效值为220V的交流电源上.当变压器输出电压调至最大时,负载R上的功率为2.0kW.设此时原线圈中电流有效值为I1,负载两端电压的有效值为U2,且变压器是理想的,则U2和I1分别约为( ) A.380 V和5.3 A B.380 V和9.1 A C.240 V和5.3 A D.240 V和9.1 A 5.(3分)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的两个极板与水平地面成一角度,两极板与一直流电源相连.若一带电粒子恰能沿图中所示水平直线通过电容器,则在此过程中,该粒子( ) A.所受重力与电场力平衡B.电势能逐渐增加 C.动能逐渐增加D.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6.(3分)如图,均匀磁场中有一由半圆弧及其直径构成的导线框,半圆直径与磁场边缘重合;磁场方向垂直于半圆面(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0.使该线框从静止开始绕过圆心O、垂直于半圆面的轴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半周,在线框中产生感应电流。现使线框保持图中所示位置,磁感应强度大小随时间线性变化。为了产生与线框转动半周过程中同样大小的电流,磁 感应强度随时间的变化率的大小应为( ) A.B.C.D. 7.(3分)如图所示,一载流长直导线和一矩形导线框固定在同一平面内,线框

2012年高考北京卷理综物理精编版(含答案).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物理试题 一、选择题(每个小题都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3.一氢原子从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该氢原子( ) A .放出光子,能量增加 B .放出光子,能量减少 C .吸收光子,能量增加 D .吸收光子,能量减少 14.一束单色光经由空气射入玻璃,这束光的( ) A .速度变慢,波长变短 B .速度不变,波长变短 C .频率增高,波长变长 D .频率不变,波长变长 15.一个小型电热器若接在输出电压为10V 的直流电源上,消耗电功率为P ;若把它接在某个正弦交流电源上,其消耗的功率为2/P 。如果电热器电阻不变,则此交流电源输出电压的最大值为( ) A .5V B .25V C .10V D .210V 16.处于匀强磁场中的一个带电粒子,仅在磁场力作用下做匀速圆周运动。将该粒子的运动等效为环形电流,那么此电流值( ) A .与粒子电荷量成正比 B .与粒子速率成正比 C .与粒子质量成正比 D .与磁感应强度成正比 17.一弹簧振子沿x 轴做简谐运动,取平衡位置O 为x 轴坐标原点。从某时刻开始计时,经过四分之一周期,振子具有沿x 轴正方向的最大加速度。能正确反映振子位移x 与时间t 关系的图像是( )

18.关于环绕地球的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分别沿圆轨道和椭圆轨道运行的两颗卫星,不可能具有相同的周期 B .沿椭圆轨道运行的一颗卫星,在轨道不同位置可能具有相同的速度 C .在赤道上空运行的两颗地球同步卫星,它们的轨道半径有可能不同 D .沿不同轨道经过北京上空的两颗卫星,它们的轨道平面一定会重合 19.物理课上,老师做了一个奇妙的“跳环实验。”如图,她把一个带铁芯的线圈L 、开关S 盒电源用导线连接起来后,将一个金属套环置于线圈L 上,且使铁芯穿过套环。闭合开关S 的瞬间,套环立刻跳起。 某同学另找来器材在探究此实验。他连接好电路,经重复试验,线圈上的套环均为动。对比老师的演示实验,下列四个选项中,导致套环未动的原因可能是( ) A .线圈接在了直流电源上 B .电源电压过高 C .所选线圈的匝数过多 D .所用套环的材料与老师的不同 20.“约瑟夫森结”由超导体和绝缘体制成。若在结两加恒定电压U ,则它会辐射频率为υ的电磁波,且υ与U 成正比,即kU =υ。已知比例系数k 仅与元电荷e 的2倍和普朗克常量h 有关。你可能不了解此现象的机理,但仍可运用物理学中常用的方法,在下列选项中,推理判断比例系数k 的值可能为( ) A . e h 2 B . h e 2 C .he 2 D . he 21 21.(18分)在“测量金属的电阻率”实验中,所用测量仪器均已校准、待测金属丝接入电路部分的长度约为50cm 。 (1)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的直径,其中某一次测量结果如图1所示,其读数为 mm (该值接近多次测量的平均值)。 (2)用伏安法测金属丝的电阻x R 。实验所用器材为:电池组(电动势3V ,内阻约1Ω)、电流表(内阻约0.1Ω)、电压表(内阻约3KΩ)、滑动变阻器(0~20Ω,额定电流2A ),开关、导线

2012年北京高考数学真题及答案(文科)

绝密★使用完毕前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数学(文)(北京卷) 本试卷共5页,150分。考试时长12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 要求的一项。 (1)已知集合{ A x =∈R|320} x+>,{ B x =∈R|(1)(3)0} x x +->,则A B= I (A)(,1) -∞-(B) 2 (1,) 3 --(C) 2 (,3) 3 -(D)(3,) +∞ (2)在复平面内,复数10i 3i+ 对应的点的坐标为 (A)(1,3)(B)(3,1)(C)(1,3) -(D)(3,1) - (3)设不等式组 2, 2 x y ? ? ? ≤≤ ≤≤ 表示的平面区域为D.在区域D内随机取一个点,则此点到坐 标原点的距离大于2的概率是 (A)π 4 (B) π2 2 - (C) π 6 (D) 4π 4 - (4)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出的S值为 (A)2 (B)4 (C)8 (D)16 数学(文)(北京卷)第 1 页(共10 页)

数学(文)(北京卷) 第 2 页(共 10 页) (5)函数()12 1()2 x f x x = -的零点个数为 (A )0 (B )1 (C )2 (D )3 (6)已知{}n a 为等比数列.下面结论中正确的是 (A )13a a +≥22a (B )2213a a +≥222a (C )若13a a =,则12a a = (D )若31a a >,则42a a > (7)某三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该三棱锥的 表面积是 (A )28+ (B )30+(C )56+(D )60+ (8)某棵果树前n 年的总产量n S 与n 之间的关系 如图所示.从目前记录的结果看,前m 年的年平均产量最高,m 的值为 (A )5 (B )7 (C )9 (D )11 正(主)视图 侧(左)视图 俯视图 4 2 3 4

02--北京市西城区2012年高三一模物理试卷及答案

北京市西城区2012年高三一模试卷 2012.4 13.下列实验或者事实,揭示了原子具有核式结构的是() A .电子的发现 B .光电效应实验 C .α粒子散射实验 D .天然放射现象14.不同的物理量可以有相同的单位。下列各组物理量中有相同单位的是() A .速度和角速度 B .电压和电动势 C .电势和电势能 D .磁通量和磁感应强度 15.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2:1,电阻R =55Ω,原线圈两端接一正弦式交变电流,该交变电流电压的有效值为220V 。 电路中交流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 A .110V 、2.0A B .440V 、8.0A C .156V 、1.4A D .55V 、 0.5a 16.如图1所示,一个物体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在t =0时刻,物体在水平力F 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在0到t 0时间内物体的 加速度a 随时间t 的变化规律如图2所示。已知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处处相等。则() A .t 0时刻,力F 等于0 B .在0到t 0时间内,力F 大小恒定C .在0到t 0时间内,物体的速度逐渐变大 D .在0到t 0时间内,物体的速度逐渐变小

17.如图所示为一列沿着x 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 =0时刻的波形图。已知这列波的波速v =5.0m/s。则() A .这列波的频率f =1.0Hz B .经过一个周期,x =0.5m处的质点沿着x 轴正向运动的距离为1.0m C .x =0.5m和x =1m处的质点可以同时到达波峰位置 D .在t =0.5s时刻,x =0.5m处的质点正在沿着y 轴负方向运动 18.如图所示,两物体A 、B 分别与一竖直放置的轻质弹簧的两端相连接,B 物体在水平地面上,A 、B 均处于静止状态。从A 物体正上方 与A 相距H 处由静止释放一小物体C 。C 与A 相碰后立即粘在一起向下运动,以后不再分开。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用ΔE 表示C 与A 碰撞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用F 表示C 与A 一起下落过程中地面对B 的最大支持力。若减小C 物体释放时与A 物体间的距离H ,其他条件不变,则() A .ΔE 变小,F 变小 B .ΔE 不变,F 变小 C .ΔE 变大,F 变大 D .Δ E 不变, F 不变 19.已知一颗质量为m 的行星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运动周期为T 1,该行星的自转周期为T 2,万有引力常量为G 。根据这些已知量可以 求出()

2012年高考数学理(北京卷)含答案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数学(理)(北京卷) 本试卷共5页. 150分.考试时长120分钟.考试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 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胜目要求的一项. 已知集合A={x∈R|3x+2>0﹜·B={x∈R|(x+1)(x-3)>0﹜则A∩B=( ) A.(﹣∞,﹣1) B.{﹣1,-?} C. ﹙﹣?,3﹚ D.(3,+∝) 2. 设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为D.在区域D内随机取一个点.则此点到坐标原点的距离大于2的概率是() A. B. C. D. 3.设a,b∈R.“a=O”是‘复数a+bi是纯虚数”的()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4.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出的S值为() A. 2 B .4 C.8 D. 16 5.如图. ∠ACB=90o。CD⊥AB于点D,以BD为直径的圆与BC 交于点E.则( ) A. CE·CB=AD·DB B. CE·CB=AD·AB C. AD·AB=CD 2 D.CE·EB=CD 2 6.从0,2中选一个数字.从1.3.5中选两个数字,组成无重复数字的三位数.其中奇数的个数为( ) A. 24 B. 18 C. 12 D. 6 7.某三梭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该三梭锥的表面积是() A. 28+6

B. 30+6 C. 56+ 12 D. 60+12 8.某棵果树前n前的总产量S与n之间的关系 如图所示.从目前记录的结果看,前m年的年 平均产量最高。m值为() A.5 B.7 C.9 D.11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110分) 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9.直线(t为参数)与曲线(“为多α数)的交点个数为 10.已知﹛﹜等差数列为其前n项和.若=,=,则= 11.在△ABC中,若α=2,b+c=7,=-,则b= 12.在直角坐标系xOy中.直线l过抛物线=4x的焦点F.且与该撇物线相交于A、B两点.其中点A 在x轴上方。若直线l的倾斜角为60o.则△OAF的面积为 13.己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l,点E是AB边上的动点.则.的值为 14.已知f(x)=m(x-2m)(x+m+3),g(x)=-2,若同时满足条件: ①x∈R,f(x) <0或g(x) <0 ②x∈(﹣∝, ﹣4),f(x)g(x) <0 则m的取值范围是 三、解答题公6小题,共8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证明过程。 15.(本小题共13分) 已知函数。 求f(x)的定义域及最小正周期; 求f(x)的单调递增区间。 16. (本小题共14分) 如图1,在Rt△ABC中,∠C=90°,BC=3,AC=6,D,E分别是AC,AB上的点,且DE∥

2012年高考理综全国物理卷及标准答案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物理试卷 14.下列关于布朗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B.液体温度越高,悬浮粒子越小,布朗运动越剧 C.布朗运动是由于液体各个部分的温度不同而引起的 D.布朗运动是由液体分子从各个方向对悬浮粒子撞击作用的不平衡引起的 15.235 92U经过m次a衰变和n次β衰变235 92 Pb,则 A.m=7,n=3 B.m=7n=4 C.m= 16.再双缝干涉实验中,某同学用黄光作为入射光,为了增大干涉条纹的间距,该同学可以采用的方法有 A.改用红光作为入射光 B.改用蓝光作为入射光 C.增大双缝到屏的距离 D.增大双缝之间的距离 17质量分别为m1和m2、电荷量分别为q1和q2的两粒子在同一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两粒子的动量大小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q1=q2,则它们作圆周运动的半径一定相等 B.若m1=m2,则它们作圆周运动的周期一定相等 C.若q1≠q2,则它们作圆周运动的半径一定不相等 D. 若m1≠m2,则它们作圆周运动的周期一定不相等 18.如图,两根互相平行的长直导线过纸面上的M、N两点,且与直面垂直,导线中通有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电流。a、o、b在M、N的连线上,o为MN的中点,c、d位于MN的中垂线上,且a、b、c、d到o点的距离均相等。关于以上几点处的磁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o点处的磁感应强度为零 B.a、b两点处的磁感应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C.c、d两点处的磁感应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D.a、c两点处磁感应强度的方向不同 19.一台电风扇的额定电压为交流220V。在其正常工作过程中,用交流电流表测得某一段时间内的工作电流I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这段时间内电风扇的用电量为

2012年高考北京卷理综物理试题答案解析教师版

2012年高考北京卷理综物理试题 物理试题 13.一个氢原子从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该氢原子 A.放出光子,能量增加B.放出光子,能量减少C.吸收光子,能量增加D.吸收光子,能量减少【答案】B 【解析】一个氢原子从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即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故需要放释放能量,放出光子,能量减少,选项B正确。 14.一束单色光经由空气射入玻璃,这束光的 A.速度变慢,波长变短B.速度不变,波长变短 C.频率增高,波长变长D.频率不变,波长变长 【答案】A 【解析】这是一束单色光,由空气射入玻璃,则介质变了,故光的传播速 可知,光的传播速度会变度会改变,因为玻璃的折射率大于空气,故根据n=c v 小,但是光的颜色不变,即光的频率不变,根据v=λf可知,光的波长也会变小,选项A正确。 15.一个小型电热器若接在输出电压为10V的直流电源上,消耗电功率为P; P.如果电热器电阻不变,若把它接在某个正弦交流电源上,其消耗的电功率为 2 则此交流电源输出电压的最大值为 V C.10V D.V A.5V B.

【解析】设电热器的电阻为R ,交流电源输出电压的最大值为U ,故有效值 ;则当接在直流电源上时P=2 (10)V R ;接在某个正弦交流电源上时,2P 联立以上两式解之得U=10V ,故选项C 正确。 16.处于匀强磁场中的一个带电粒子,仅在磁场力作用下做匀速圆周运 动.将该粒子的运动等效为环形电流,那么此电流值 17.A .与粒子电荷量成正比 B .与粒子速率成正比 C .与粒子质量成正比 D .与磁感应强度成正比 【答案】D 【解析】设粒子的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磁感应强度为B ,运动速度为v , 周期为T ;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故Bqv=m 2v R ,再由T=2πR v ,得周期T=2πm Bq ;故粒子的等效电流为I=22π=q Bq T m ,可见它的大小与q 2成正比,与质量m 成反比,与粒子的速度v 没有关系,选项ABC 错误,与磁感应强度B 成正比,选项D 正确。 17.一个弹簧振子沿x 轴做简谐运动,取平衡位置O 为x 轴坐标原点.从某时刻开始计时,经过四分之一的周期,振子具有沿x 轴正方向的最大加速度.能正确反映振子位移x 与时间t 关系的图像是 【答案】A

2012高考北京理科数学试题及答案(高清版)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数学理工农医类(北京卷) 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长120分钟.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已知集合A={x∈R|3x+2>0},B={x∈R|(x+1)(x-3)>0},则A∩B=() A.(-∞,-1) B.{-1, 2 3 -} C.( 2 3 -,3) D.(3,+∞) 2.在复平面内,复数10i 3i+ 对应的点的坐标为() A.(1,3) B.(3,1) C.(-1,3) D.(3,-1) 3.设a,b∈R,“a=0”是“复数a+b i是纯虚数”的()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4.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出的S值为() A.2 B.4 C.8 D.16 5.如图,∠ACB=90°,CD⊥AB于点D,以BD为直径的圆与BC交于点E,则() A.CE·CB=AD·DB B.CE·CB=AD·AB C.AD·AB=CD2 D.CE·EB=CD2 6.从0,2中选一个数字,从1,3,5中选两个数字,组成无重复数字的三位数,其中奇数的个数为() A.24 B.18 C.12 D.6 7.某三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该三棱锥的表面积是()

A .28+ B .30+ C .56+ D .60+8.某棵果树前n 年的总产量S n 与n 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从目前记录的结果看,前m 年的年平均产量最高,m 的值为( ) A .5 B .7 C .9 D .11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共110分) 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9.直线2,1x t y t =+??=--?(t 为参数)与曲线3cos 3sin x y α α =??=?(α为参数)的交点个数为________. 10.已知{a n }为等差数列,S n 为其前n 项和.若11 2 a =,S 2=a 3,则a 2=________,S n =________. 11.在△ABC 中,若a =2,b +c =7,1 cos 4 B =- ,则b =________. 12.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直线l 过抛物线 y 2=4x 的焦点F ,且与该抛物线相交于A ,B 两点,其中点A 在x 轴上方.若直线l 的倾斜角为60°,则△OAF 的面积为________. 13.已知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1,点E 是AB 边上的动点,则DE CB ?的值为________, DE DC ?的最大值为________. 14.已知f (x )=m (x -2m )(x +m +3),g (x )=2x -2.若同时满足条件: ①x ∈R ,f (x )<0或g (x )<0; ②x ∈(-∞,-4),f (x )g (x )<0. 则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三、解答题共6小题,共8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证明过程. 15.已知函数(sin cos )sin2()sin x x x f x x -= . (1)求f (x )的定义域及最小正周期; (2)求f (x )的单调递增区间. 16.如图1,在Rt △ABC 中,∠C =90°,BC =3,AC =6.D ,E 分别是AC ,AB 上的点,且DE ∥BC ,DE =2,将△ADE 沿DE 折起到△A 1DE 的位置,使A 1C ⊥CD ,如图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